facebook pixel code

瑄&允の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口腔SPA 牙齦刷乾淨 拒絕牙周病

2006年07月27日
公開
46

口腔SPA 牙齦刷乾淨 拒絕牙周病 文�陳瑞松 除了刷牙齒之外,還要注重「刷牙齦」的工作,平時更要做好清除牙結石的工作,再配合口腔SPA,去除小結石及牙垢,就可以讓牙齒常保晶瑩剔透。 蛀牙和牙周病是口腔內的兩大疾病,分別發生於牙齒及牙齦,但一般人常強調刷牙,卻未提到刷牙齦、舌頭及口腔黏膜,其實站在牙醫的立場,應該是整個口腔都要清潔。 如何清潔口腔呢?若是小嬰兒,父母可用紗布或棉花沾水去清潔孩子口內的食物殘渣,等到乳牙長出後,必須教他刷牙。尤其在兒童換牙時期,通常已發生蛀牙,這時更要利用機會教他,除刷牙外,還要開始學刷牙齦。 但超過三十五歲以上者此時強調的是刷牙齦(牙肉)而非刷牙齒,因為根據統計,通常超過三十五歲以上的人會有牙周病問題。而此病主要是由牙結石所引起,因此建議在刷牙時,必須刷牙齦。 刷牙齦的方法是,牙刷毛須從牙齦向牙齒的方向用力旋轉,這樣牙刷毛的力量會將牙齦和牙齒接觸間(所謂的齒齦溝裡)的食物殘渣擠壓出來,同時也刺激牙齦的運動,以達到健康的效果。不過一般人剛開始用此種方法刷時,牙齦會痛且會流血(尤其是已有牙周病的人),但是正常的人在一、兩個禮拜內,應可恢復到不會流血,也不會痛的程度。但如果已患了輕度或中度牙周病的人,可能時間會稍微拖長,但應該不會超過一個月以上,如果超過一個月以上還會痛且流血,就必須找牙科醫師檢查和幫忙。 口腔清潔是一門大學問,在執行上述所提到的口腔清潔方法前,一定要確定牙結石要先刮乾淨,如果沒刮乾淨,而只進行刷牙肉的方法,是無法達到良好功效。 目前健保給付全口刮牙結石,但每半年限一次,原則上為去除牙結石,但若有太多的染色,如菸垢、茶、咖啡的染色,則無法完全去除。建議病人三個月檢查一次,若有再生成的牙結石,寧願自費再刮除,不要等到健保給付再處理,因大多數的人半年內已足以長出太多的結石而造成牙周病。 更要求口腔乾淨的病人建議可做口腔SPA,其原理就像以高壓水柱沖洗汽車底盤一樣,除了可將刮結石後的牙表面打磨光滑,並去除細小的結石及牙垢等,可將牙齒回復到剛長出的晶瑩剔透程度,但由於過程較繁雜及使用特殊配備,需要自費進行。 (本文作者為國泰綜合醫院牙科主任) -------------------------------------------------------------------------------- 刷牙肉小訣竅 刷牙肉時,可注意兩個訣竅: (一)選的牙刷頭必須要小、握柄要粗,因為刷牙肉用的是利用牙刷旋轉的力量,如果牙刷的頭太大,則不易放到牙齒與臉頰的中間,或是牙齒和舌頭的中間,如果握柄不夠大,那麼刷的力量就不易使勁,這種作用或效果就會減低。 (二)在刷牙肉時,整個口腔的肌肉都必須要放鬆,臉部表情要輕鬆安詳,因若口腔張很開,嘴巴附近的肌肉就會很緊張,牙刷就不易放到牙齒和臉頰的縫隙當中,也就沒有辦法刷到牙肉的部分。 刷牙的時間也很重要,當吃完東西後,十五分鐘內要去刷牙,這是除去牙菌斑最有效的時候,且建議一天最好刷三次牙,可在吃完三餐後的十五分鐘內刷牙。 許多人沒有刷口腔內舌頭的習慣,但當你吃了一些比較特殊的東西時,會發現舌頭的背面(舌苔)容易藏一些細小的東西,而這些東西久沒刷的話,易形成口臭問題。 刷舌頭的方法是舌頭要用力,再以軟毛牙刷由裡面往口腔外面一下一下刷。 (文�陳瑞松)

家有寶貝 健康一夏

2006年07月12日
公開
47

時序已進入炎夏,中醫認為,小兒生理為「臟腑嬌嫩,形氣未充」,五臟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壯」,所以小兒保健養生觀,應特別注重「治未病」的預防醫學。 以下幾項重點可供參考: ●穿衣三暖二涼:《小兒病源方論》明代徐春甫提出的「養子十法」:「一要背暖,二要肚暖,三要足暖,四要頭涼,五要心胸涼,六者小兒勿見非常之物,或未識之人,七者要溫脾胃,八者兒哭未定,勿使飲乳,九者勿得輕粉、硃砂(含有鉛、汞等重金屬),十者小兒一週之內,不可輕易頻洗。」其中背暖、肚暖、足暖、頭涼、心胸涼等五項穿衣三暖二涼,一套育兒經。小孩只要穿著適厚的衣服,皮膚才有抗寒熱適應的能力。 ●宜適度的戶外活動:夏日陽光中的紫外線特別強烈,小嬰兒皮膚薄嫩、皮下脂肪少、毛細血管豐富,體溫調節中樞尚未發育完善,易引起中暑。 所以,炎夏要避免在烈日下長時間活動或遊戲,特別是中午十一點到下午三點。此外,還應勤洗澡,常換衣,保持皮膚乾爽清潔和汗孔暢泄,以免汗液刺激皮膚,引起痱子、暑癤等皮膚疾患。 ●飲食宜降低食物油脂量,並且注意清淡、易消化:兒童夏季必須注意飲食營養和食品的清潔衛生。夏日宜吃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綠色蔬菜、水果、瓜類、雞蛋,及植物性蛋白最適合兒童的營養及吸收。烹調應注意色、香、味,以增進食慾,可適當吃一些粗糧(糙米飯),以補充更多的微量元素。 少吃含高糖的飲料、冷飲等,兒童大量喝這些冷飲易傷脾胃。此外,由於夏季氣候溼熱,食物極易腐爛變質,加上幼兒脾胃功能較弱,身體抵抗力差,所以夏季一定要注意飲食衛生,以防止腸道傳染病。 ●小兒進補宜慎重,一味補恐補出問題:現代人喜歡給小兒進補,從維他命到健康食品,唯恐小孩輸在起跑點上,中醫養生講求「若要小兒安,須受三分飢與寒」,意謂選擇不偏食、不過量,則不需要補益中藥來調養身體,可保小兒安。 ●衛生習慣鞏固抵抗力:隨時注意個人衛生,勤於正確洗手-五步驟「濕、搓、沖、捧、擦」,可以減少被傳染的機率外,在流行期間盡量避免攜帶幼兒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同時注意居家環境衛生、通風,多運動、充足睡眠,以增強幼兒的免疫力。 (本文作者為桃園廖桂聲中醫診所院長)

孕婦可吃半球冰淇淋

2006年06月05日
公開
63

有些孕婦在懷孕3個月後,會感覺體質好像變得燥熱,尤其夏天,更可能冒出青春痘、有口臭,可是老一輩的卻說孕婦不能吃寒涼食物、不能碰生冷或冰涼飲品。不過新竹南門醫院婦產科科醫師王懷麟說,其實不是完全不能碰,每次只吃一點即可,且不要吃太急,在國外,甚至還鼓勵孕婦可適時吃一點冰淇淋!雙連宏福診所中醫師孫善美也認為,不是完全不能碰冰涼飲品,甚至有時寒涼性食物有煮過,一樣可以攝取,同時還有退體內「胎火」的作用。 冰箱拿出先回溫 王懷麟醫師表示,孕婦如果想吃冰涼飲品,建議從冰箱拿出,等5到10分鐘後回溫時再吃,不要吃太快、太多,以冰淇淋來說,一次最多吃半球就好,吃太多溫度較低的食物會刺激自律神經,造成平滑肌收縮,可能會致孕婦流產、早產。另外,產婦最須忌口是生冷食物,例如生魚片等,萬一食物沒處理乾淨,可能因此感染大腸桿菌、霍亂弧菌等,嚴重可能必須終止懷孕。王懷麟特別提醒,常有孕婦吃了當歸、麻油雞、燒酒雞、人參等補品結果出血不止,而這些行氣活血中藥材,最好先讓中醫師診斷再做藥材的選擇與調整。 喝溫甘蔗汁退火 孫善美說,懷孕初期身體會感覺較冷,但3個月後有些人慢慢會有一些便祕、長痘痘,這就是所謂的「胎火胃熱」,加上有些孕婦會出現孕吐反胃,會導致體內津液不足。孕婦若想退胎熱,建議可喝溫甘蔗汁或是冬瓜湯,雖瓜果寒涼,煮過後孕婦可吃,若太嚴重,請醫師開立白朮、珍珠粉等處方藥,不要到藥房抓藥或亂吃安胎藥。

小寶貝夜半打鼾 睡眠檢查揪真兇

2006年06月05日
公開
54

您發現小孩也會打鼾時,別太訝異。根據統計,約有將近一成的小朋友有習慣性打鼾。造成打鼾的因素包括肌肉張力不足、腫塊阻塞、軟顎和懸壅垂過長,及鼻呼吸阻塞等。 對於孩童打鼾的評估與診斷,較簡單的方法是根據病史與理學檢查。父母若發現小孩有習慣性打鼾,甚至睡眠時,呼吸有停頓狀況,且就診時,口咽、鼻咽腔檢查發現扁桃腺與腺樣體肥大,通常即可做出診斷。但若要瞭解孩童是單純打鼾,還是合併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以及其嚴重程度,則必須進一步接受多項睡眠生理檢查。 治療孩童偶發性打鼾,通常是給予症狀治療,改善鼻子狀況,一般即可有所改善。對於習慣性打鼾,若經檢查是源自於扁桃腺及腺樣體肥大,則可以進行扁桃腺與腺樣體切除術來治療,其效果大多相當顯著,甚至於術後當晚,家長即可發現幼兒的打鼾明顯降低或完全消失。 但對於先天性顱顏異常的孩童,扁桃腺及腺樣體切除術只能略微改善症狀,仍有賴完整的顱顏整形手術來治療呼吸道狹窄的部分。至於罹患神經肌肉失調的孩童, 施以懸壅垂軟顎整形手術,雖然不能改變其生理性的肌肉張力,但因為擴大了呼吸道空間,也可以有某種程度的改善。 用來治療成人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的經鼻連續陽壓呼吸器,對孩童而言,似乎不是理想的解決辦法。他們大多無法接受長期配戴鼻罩入睡,另外也可能引起鼻部與口腔及顏面發育的問題。最後,如果孩童經過各種治療,呼吸道阻塞仍然相當嚴重,則有可能考慮以氣管造口術來維持其呼吸。 一般孩童打鼾的原因較為單純,手術結果也較成人佳。早期的診斷與治療不僅可解決打鼾的困擾,並可改善孩童的注意力、學習專注力、吞嚥及成長,避免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相關的合併症發生。 (本文作者為基隆長庚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