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荳荳123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文章分享~救救孩子! 救救童年! 遠離電腦!

2007年11月01日
公開
32

作者:徳國資深教師 Horst Hellmann 很快地,電腦教學的拘限性就要顯現,因為: 1. 電腦是脆弱、容易損壞的,特別是兒童使用的時候。 2. 電腦軟、硬體很快就過時。 3. 你幾乎不能因電腦而節省時間,因為人生中大部份事情,不靠電腦更容易學習。 4. 平面印刷媒體仍然舉足輕重。 5. 今日學校必須面對的許多問題是電腦及網路使用沒有辦法解決的。 6. 電腦不能教育孩子,因為它沒目標,孩子可以隨自己喜好使用它。 7. 電腦網路提供機會儲藏資訊,郤也留下使我們記憶力減弱、文字與寫作能力退化的風險,而教育、學習和知識都需要有好的記憶力及文字、寫作作基礎。 8. 電腦開啟了資訊的門戶,郤不能區分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不重要的;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它不能談論價值,因此電腦無法精神化地建構真理。只有當學生年紀較長時(從青春期起),電腦才能發揮作用。 我們總是召喚新的科技如電視、電影和視聽配備等作為改進教學的機會。剛開始時,每一種都保證讓學習變得更容易,但這些方法都沒有成功,只是花費更多罷了,電腦在小學教育完成之前也有同樣的問題。 所有教育領域中最重要的知識是人類生命發展的知識,孩子在六、七歲前透過十二種感官感覺形塑身體。每一件事都能對成長中的機體造成刺激,而透過電視遊樂器及電腦操作,我們幾乎沒有活動,我們僅只使用到少數的感官感覺,以致於我們無法對成長中的機體造成刺激,我們也失去和真實世界產生直接的、積極的連結,而且過程中,還對整個機體產生不利的影響:腎上腺素上昇,但眼球、腦波、新陳代謝等活動減緩。此外,我們還必須留意到孩子可能因此變得「不負責任」。例如一個五歲的男孩把一個四歲的女孩打得不省人事,而他郤看著她說:「快站起來!電視遊樂器裏都會站起來啊!」 我們也必須留意電腦的「思考」方式。在電腦裡我們將思想簡化至僅有少數的概念運作,所有的事實被簡化了!在我們使用電腦分析現象時,想要主導問題、操控世界的電腦感並非是全面開放的思想觀點,那只是將現象壓縮到電腦系統內,孩子被迫從真實的世界孤立出來,並在窄化的範疇裏思考,這將對成長中的孩子造成以下不良的影響: 1. 習慣以抽象和徒具形式的方式解決真實的問題。 2. 產生全能、不可一世的驕傲感覺。 3. 成為情緒貧乏和社會孤立的人。 4. 無法看清真實。 5. 盲目相信電腦。 當我們以這種方式灌輸兒童成長,上述這些影響是可能發生的。社會了面臨這種「無性生殖」的危險的思考方式,新生代真正應該注入世界的新活力卻擺在一邊。這樣的思考使人變得機械化,這樣的學習活動使新生代缺乏真實和豐富的生命經驗,他們的感覺貧乏、社交無能,卻自以為比年長者懂得更多,到了青少年時期可能以毒品刺激情緒。我感到悲哀,因為「電腦兒童」沒有機會保護自己不受這樣的灌輸和操控,這是欺壓迫孩子的一項罪惡。 只有一個時期使用電腦是對的,那即是當孩子步入青春期之後。那時,學校的教學應該使用電腦,因為這時候的孩子,意志力和情感已成長得較為紮實、因果邏輯的思考也正在進展。有過豐富成長經驗的青少年,現在又找到新的進入世界的方式。此時,他們學習電腦,並不需要花很多時間,可以學得又快又好。而童年時期的電腦學習則是浪費時間!未來的世界並不需要「罐頭知識(tinned knowledge)」,卻需要懂得學習、能與真實世界連結、能在快速變化的世界中創意解決問題的人;以及面對工作及人生不是賺錢取向,而是能夠與人合作並且富責任感的人。 現在的兒童長大,離開學校或進入大學時,目前所使用的電腦將完全過時、淘汰。什麼是當代兒童需要的呢?他們需要好的教育∼一個廣博的,能使人全面、多元、彈性發展的,能充份展現個人未來人生的潛能教育。

好文章分享~4大教養迷思,挑戰超完美父母

2007年11月01日
公開
41

多人感嘆,生了孩子,才知父母難為!別急著搶當直昇機父母,隨時盤旋在孩子左右。 文�林玉珮  天下父母心,為人父母總希望孩子有能力贏得未來,卻往往因為教養思維或態度上的迷思,反而壓抑或妨害孩子發展挫折忍受力。以下是許多父母教養子女時難以穿越的主要迷思: 教養迷思一:「我就是這樣長大的」 許多父母常抱怨孩子,「怎麼這麼浪費、不惜福?」「孩子怎麼這麼不能吃苦?」然而此一時彼一時,研究指出,當父母愈執著於過去的經驗,愈難以同理心來教養孩子,愈容易重蹈自己成長經驗的覆轍。 華視總經理李遠(小野)坦承,自己考高中考的奇差無比,他父親看到成績單跪下來哭,「我被他的反應嚇到了」。他父親那套「高期待」教養方式帶給子女長期的焦慮和不安,等他有了孩子以後雖開始懷疑卻仍不免對兒子有要求。兒子在小四時曾形容李遠看他的眼神很可怕──「眼神很荒涼」。 但李遠在兒子進入青少年期後,父子關係有如「哥兒們」,這轉折緣故很多,「反省」是其中影響關鍵,就像兒子形容他「是一個會反省的父親」,「這是兒子給我的最大讚美。」不斷的反省加上不斷的自我調整,李遠終能超越上一代的「教子有方」,發展出不同的教養腳本。 教養迷思二:「不要給孩子太多的愛,會把孩子寵壞」 雷同的迷思如「不能花太多時間陪孩子,孩子會軟弱依賴」、「不要太滿足孩子的需求,孩子會需索無度」「不能太尊重孩子,孩子會目無尊長」「不要讓孩子凡事作主,孩子會自私自利」。 事實上,正好相反,當小孩自覺被愛、被尊重,才更容易接受父母的約束,發展同情心,並且願意承擔責任。 「父母絕對不可能用過多的愛寵壞孩子,」美國天普大學心理學教授史坦堡博士非常肯定,因為有太多以親子關係為主題的研究發現,「那些調適最好的孩子,總是擁有最豐厚的父母之愛」。 不是愛得太多,而是缺乏有效的管教,才會寵壞孩子。 教養迷思三:「我這樣做,是為孩子好」 最常見的情況是,父母把孩子送到才藝班、送進補習班,把孩子的時間幾乎填得滿滿,理由是「為了增加孩子未來的競爭力」。 父母做這些是為孩子好,還是安自己的心?曾有一位小二的孩子告訴心理醫師陳質采,「我就像籠中鳥,每天從一個籠子被換到另一個籠子。」陳質采問,這樣真的是為孩子好嗎? 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洪蘭一語中的:「想學,沒環境會偷著學;不想學,請到李遠哲來教化學也沒用。」 處心積慮為孩子未雨綢繆布局人生的父母,應該警覺,自己可能變成「直升機父母」,隨時盤旋在孩子的左右,過度保護和介入,就像正在雕刻一尊完美的孩子雕像而不是真正的孩子。 父母迷思四:「親子相處的時間重質不重量」 親職作家游乾桂形容品質不好的親子相處時間,就像在做「噩夢」,但不只要有品質還要有時間,時間投入愈長,愈有益建立親子親密關係,就像為親子情感帳戶增加存款。 如果父母和孩子相處的時間非常有限,對於孩子在乎的場合,如生日、表演、比賽,或者孩子需要有人談一談的時候,父母因故缺席或要等到有空再回來陪孩子,對親子相處的品質一定會大打折扣。 父母的陪伴很重要,而且愈小的孩子愈是需要。日本有研究發現,青少年犯罪在幼兒3歲之前決定。這聽起來很駭人聽聞,然而根據板橋地院少年保護官盧蘇偉的研究觀察,孩子在6歲之前與父母的關係,和孩子未來會不會藥物成癮,或會不會成為一個負責的人,以及未來會不會失去人生的方向等都有相關,「安全的依附經驗,是無法等到父母有空了再回來陪伴,」他提醒。

罵孩子要有技巧

2007年11月01日
公開
42

作者:碧愛緹絲•帕特 Beatrix Palt 譯者:洪絹 叢書系列: 奧林[ 親子•生活•教養 ] http://www.olbook.com.tw/books/viewsample.php?id=126&ch=1 第一章 為什麼父母要罵小孩? 父母一定要知道,責罵是教養過程的一部分 教孩子不容易。父母總是很努力地想用規勸的方式來教導孩子最基本的道理。只可惜,孩子的表現卻常常完全不如父母所期望。孩子往往不想了解父母;不想照父母所要的去做;與父母所期望的背道而馳。從父母的觀點來看,他們認為孩子會這麼做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孩子沒有判斷能力。 其實,父母並不明白,好言相勸不一定有用,有時候,還是得提高聲調來把話講清楚才行。只有明確地告知孩子嚴重性,責罵才會有效果。清楚讓孩子知道:「我要你現在就聽明白我說的話,接受我的說法,照著做就對了!」 了解教養的目的 責罵並非教養的目的。責罵雖然帶有告誡的意味,但單純的責罵跟帶著告誡的責罵卻是不一樣的。比方說,我們有時會罵孩子說不准做某些事。有的時候我們卻又罵孩子怎麼沒有怎樣怎樣。這些都不是單純的責罵,而是帶著告誡的責罵。因為父母罵孩子的時候並不是獨裁地光要孩子照自己期望的去做。責罵背後的目的是要讓孩子們知道,父母不能再接受他們的行為舉止。父母罵他們也不是要他們一定要有多了不起的表現或要懂得多少社會規範,有時候父母罵他們,只是為了不讓他們受到傷害而已。 ♫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與父母的爭論、摩擦及數不清的爭吵,是絕對少不了的。 責罵,理由要充分 首先,來看看湯姆的情況。湯姆現在三歲,是個機靈、好動的孩子,喜歡在窗台爬上爬下。要不是因為他有個十五個月大的弟弟,其實湯姆的好動也不是件太嚴重的事。湯姆很清楚他不應該爬窗台,否則弟弟可能會有樣學樣,然後不小心摔倒,因為弟弟還不懂爬窗台的危險性。偏偏湯姆明知故犯,所以媽媽就會責罵他。除了因為擔心而責罵湯姆之外,媽媽罵他還有另一個目的,就是希望湯姆可以明白,攀爬窗台對年紀還小的弟弟來說,是很危險的,希望湯姆在了解媽媽的用意之後,別再做不良的示範了。但是因為好言相勸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所以媽媽只好開罵。 判斷事情的輕重緩急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是無時無刻、無所不在的。父母會告訴孩子,該做什麼、該遵守什麼規矩。父母會這麼做或多或少是因為孩子還沒有能力分辨事情的重要性。然而,父母的教育是為了教導孩子良好的規範,或者是為了避免孩子陷於危險,孩子根本無法判斷。 父母可以透過責罵跟教導孩子禮節,來幫助孩子建立判斷事情輕重緩急的準則,所以,對於那些不是那麼重要的事,父母也不用太過苛求。至於那些具相當重要性的事,父母則應嚴格要求。方法就是責罵。 ♫ 責罵要有目的。要想清楚,希望藉責罵達到什麼目的。把責罵當作是要讓孩子明白事理的第一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設好界限 孩子從小就要罵,之後他們自然就能接受責罵是父母教養的一種方式。責罵讓孩子明白,只要他們不踰越某個界限,他們不會有太大的麻煩。重點是,界限 一定要先劃好。孩子年齡愈大愈能夠理解,也愈須要知道安全範圍在哪裡, 並要能自我約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孩子其實都聽得懂 要如何透過責罵讓孩子深刻地了解一件事呢?父母要讓孩子能強烈地感受到他們的行為舉止是不被接受的。父母責罵時可以用一些慣用台詞,比方說:「不是跟你說過好幾次,不准……。你怎麼老是 / 改不掉……。」只要聽到父母這樣說,孩子就知道,自己一定又有哪裡做錯,需要改進了。如此一來,責罵就不再只是逼孩子聽話的手段,而是開啟教養的第一步:幫助孩子養成判斷能力。所以責罵的同時,要跟孩子把他挨罵的理由解釋清楚,告訴他們為什麼他們的行為舉止需要改變。好比說:因為爐子溫度很高,摸了可能會燙傷;因為玻璃櫃會破掉,碎片會割傷人,很危險;因為用玩具火車打別人的頭,被打的人會痛,而且會哭……等等。其實這些情況,只要稍作說明,孩子很容易就能理解。 如果孩子的理解能力還不夠好…… 要怎麼向小孩子解釋,跟人打招呼握手時,應該要伸出右手,不能伸左手;吃飯時要用叉子;用餐時,不能任意離席;打哈欠要用手捂住嘴巴;要常說「請、謝謝、對不起」。想讓孩子明白什麼是好習慣、什麼是約定成俗的常規,真的不是那麼容易。 相較之下,教小朋友打噴嚏要用手捂住嘴巴,就簡單多了,因為孩子到了某個年紀,就比較能夠理解,細菌、傳染和生病是什麼意思。 怎麼讓責罵有成效? 要孩子養成正確的習慣,目的在於教導他們懂得體貼其他人。因為孩子年紀小的時候常以自我為中心。 舉例來說,要讓孩子知道,吃飯的時候,要是弄翻飯菜,其他人會覺得很奇怪。責罵他們,是為了讓他們知道飯菜不能隨便浪費,同時也要他們懂得顧及其他人的感受,不能只顧自己。父母最好能用簡單的話來解釋,為什麼不能這樣做。父母可以告訴孩子:「如果你弄翻飯菜,奶奶坐在你旁邊,你會不小心弄髒她的衣服,而且我們還要清理被你弄得一團亂的餐桌及地板。」 用這種方式解釋,相信就會達到讓孩子聽話的效果。更高招的,就是把矛頭轉向孩子,請他們說說看,如果今天是奶奶不小心弄翻飯菜,他們做何感想。這樣一來,就算年紀很小的孩子也能夠感同身受。(希望孩子的感覺不要是:「很有趣!」如果是這樣,您就得再找找其他的例子了。) ♫ 要不斷地跟孩子解釋說明,父母設定這些規範的原因何在。 效果呈現的指標 當孩子終於照著父母教他的去做的時候,就表示他們對這件事情的判斷力已經養成。當孩子不再把積木往玻璃桌上丟時,表示他們終於知道那是不應該的舉動。 要罵,要趁早 對孩子不良的習慣一定要防患於未然。如果父母不想放縱孩子,在必要的時候用「不可以!」這樣的句子,明確且堅定地拒絕孩子就十分重要。唯有這樣,將來孩子愈大,父母才不需要罵得更兇。因為孩子已經知道,如果不想惹麻煩,避免聽父母說教的痛苦,就不要做讓父母生氣的事。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責罵他們,目的是要他們分清楚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從中學習辨別是非,獲得不同的賞罰經驗,了解如果違反了規定就會受處罰。被處罰之後,孩子多半都會安分一陣子。 在孩子小時候,就要讓他們做好接受責罵的準備。怎麼說呢? 有的父母會覺得孩子還小,所以什麼都加以寬容,想等大一點的時候再來罵。這聽起來似乎很完美,事實上,並不是這麼回事。如果你認為嬰兒跟小孩子不懂責罵的用意,那你可就太低估他們了!因為事實剛好相反。如果你想等到孩子大一點才罵,反而會對原本還算不錯的親子關係構成威脅。以下就是一個實例: 「不是什麼都可以嗎?」 路卡斯一歲的時候,父母任憑他做他喜歡的事情。現在他五歲了,他的行為舉止還是跟以往沒什麼兩樣,但突然之間,他所做的事情在父母眼裡卻全都變得有問題,路卡斯還因此挨父母的罵。路卡斯根本無法了解,他做的究竟哪裡跟以前不一樣?這就是因為路卡斯的父母在他小的時候沒有對教導或責罵訂下一套準則,而路卡斯對事情的了解與判斷,又全以父母跟他說的為準,這使得後來路卡斯對於父母兩極的反應感到無所適從。 ♫ 若孩子從小就有被罵的經驗,他們很快就能了解,責罵是一種教育的方式。這同時能幫助孩子排除那些在成長過程中不斷出現爭執時所產生的不安全感。 別被天使面孔給騙了 如果父母一開始沒有以認真、嚴肅的態度來責罵孩子,如果父母被嬰兒及小孩子的天使臉孔給迷惑,而聽任他們做喜歡的事情,在往後的教養過程中,父母就會發現自己是自討苦吃。如果只是因為看到孩子們純真的面孔,就對他們所犯的錯誤一笑置之,沒有把握機會,以認真的態度去責罵或制止他們,最後父母會為自己的不嚴格感到後悔。因為孩子年紀愈大,對於挨罵愈是不痛不癢。 為什麼馬汀對責罵沒有反應? 馬汀現在四歲。小時候,媽媽對於不准馬汀做的事情,總是帶著微笑,溫柔地「責罵」。馬汀後來對於母親的責罵完全沒有任何反應,全因為母親的處理方式出了問題。現在,馬汀的媽媽可頭大了,因為責罵對馬汀來說不痛不癢。(其實,馬汀從小就不認為那是在責罵!)馬汀的媽媽需要很大聲、很兇地罵,才能達到所要的效果。如果她一開始就懂得用對方法,不以開玩笑的方式責罵,現在就不用這麼累了。一開始就要讓孩子們清楚知道,那個不准踰越的界限在哪裡,而這個界限則是藉由責罵來設下的。 ♫ 責罵,是為了將來不會演變成怒吼。要把握責罵的時機,不要等到忍無可忍的時候,才破口大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功的教育,責罵亦占要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果驗收 廉赫的父母在他不聽話的時候,都會嚴正地說:「不可以!」以往,他們總覺得,跟其他父母比起來,自己對廉赫的管教太過嚴格。如今,他們則對此感到慶幸,因為現在,他們幾乎都不用再怎麼罵廉赫,只要一個眼神,或堅決地說「不行!」,廉赫就知道,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廉赫的經驗告訴他,只要他每做錯一次,父母就會又罵一次。所以,廉赫與父母間採用溝通的方式。他現在是個聰明的少年,對於父母的決定,他會追根究底問清楚父母要他這樣做的原因,而不是跟父母吵架。 別懷疑,成功的父母都罵孩子 你是不是認為會罵孩子的父母就不是好父母呢?特別是習慣把教養重責一肩扛的母親們必定常為這個想法所苦。其實,對孩子的教育付出較多心力的一方,發牢騷的機會自然也會跟著多。因此,做父母的常會有種不舒服的感受,覺得他們的責罵限制住孩子;或者認為,孩子因為受到責罵會有不愉快的童年。有些父母甚至擔心,孩子會對他們的愛產生懷疑,只因為他們會責罵孩子。甚至還有父母覺得自己的教育不成功,認為孩子一直沒有抓到做事的要領,全都是因為自己不斷激怒孩子! ♫ 輕鬆點!責罵本來就是成功教養孩子的要領之一。只要自己知道罵得有理,就是讓自己對孩子的教育,往正確的方向更邁進一步。 責罵當然是教育方式的一種 許多父母很難理解也很難接受,責罵是教育方式的一種。我們必須接受親子間除了相互依偎,享受溫情及共渡歡樂時光之外,也會有摩擦及衝突產生。但做父母的,常常無法接受不愉快的那部分。父母對孩子盡心盡力,結果孩子不聽,父母就得用罵的才能制止錯誤的行為出現。難道,這就叫失敗的教育嗎? 當然不是,哪個為人父母的不是想為子女好?這是父母們共同的心聲:要不是因為我們是你的父母,別人才懶得理你。誰會願意花時間跟你解釋什麼是危險?誰會時刻提醒你要避免危險?誰會耐心教導你餐桌禮儀跟社會規範?這些全都是父母的天職。 為了不讓孩子無所適從,父母必須接受善用責罵這個方法來做好為人父母這份艱難、甜蜜,卻又很值得的工作。 挑戰媽媽的極限 黎歐妮絲現在一歲。她最愛運用自己這雙萬能的雙手把盆栽裡的土翻出來,然後分一些給窗台,一些給地板,一些自己吃掉!黎歐妮絲的媽媽簡直快要抓狂。然後整個橋段大概會是這樣:媽媽拜託黎歐妮絲把泥土吐掉,然後跟她解釋,泥土有毒,不能用手去抓。黎歐妮絲好不容易吐出來之後,媽媽又得清理被弄髒的地板。黎歐妮絲稍作休息之後,等媽媽一轉身,她又馬上抓了一把土往嘴巴塞。同樣的戲碼一共上演了三個回合,終於,媽媽忍不住大聲罵人了。結果就是,媽媽大聲罵,黎歐妮絲放聲大哭。 ♫ 責罵完全是出自善意。做父母的,要能將責罵轉化成具有正面效果、且有意義的爭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小的欣慰 將來,當孩子開始受外在社會的眼光檢視時,就是你驗收責罵的成果 的時候了。那些時常挨父母罵的孩子,在別人眼中,卻會是受歡迎、 有教養、有禮貌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責罵,是為了避免孩子受傷害 對黎歐妮絲的媽媽來說,必須不斷重複經歷同一件事,當然不好受。她想,如果黎歐妮絲能照著她的話去做,那該有多好!可惜事與願違。更糟糕的是,她還得用責罵的方式來教孩子,這讓黎歐妮絲的媽媽對自己的管教能力產生懷疑。 其實,責罵在教育的過程中,實屬平常。黎歐妮絲只是要試探媽媽所說的「不可以!」是認真的,還是說說罷了。一直要到真的把媽媽惹毛了,媽媽開罵了,她才能確定該安分點的時候到了。 所以不想讓自己感到內疚的第一步,就是認清孩子這種試探的心理。再來就是做父母的自己要能釐清你責罵的意義與道理在哪裡。好比說,媽媽會責罵黎歐妮絲,是不想她因為吃泥土而生病。除了健康上的考量之外,黎歐妮絲必須學會兩件事:第一、植物要有土壤才能生長,所以得把泥土還給盆栽。第二、媽媽沒有必要做額外的清潔工作,所以,別弄髒地板! 孩子其實早料到會挨罵 孩子的生活處處充滿驚喜。當然,挨罵很少會被列為驚喜的一種,因為它有跡可循。如果父母對某一件事情再三提醒,耳提面命,聰明點的孩子就知道最好照著做,否則很快就會換來一陣嘮叨。偏偏即使孩子知道會被罵,還是喜歡挑戰父母的極限。因為他們想知道,究竟父母所要求的是不是一定得貫徹執行。說穿了,就是要測試父母是不是真的那麼堅持。 「我知道你會生氣呀,可是我還是要試看看!」 安妮卡今年三歲,是個不斷挑戰父母耐性的小女生。她每天都要搞出一些不同的小狀況,就是要看爸爸媽媽會不會罵她。例如說,不停地玩弄碗盤,一直到碗盤掉到地上為止;不斷地推撞弟弟,直到弟弟放聲大哭;在別人還沒有吃完飯前,就從位子上站起來;洗完澡之後,就把濕毛巾丟在地上……等等。其實,安妮卡非常清楚,做這些事,媽媽一定會大發雷霆。 安妮卡正處於喜歡測試的階段,她就是要做她想做的事情,就是要父母對她舉起黃牌(註)(提出警告),或者直接舉紅牌(提出禁止令)。在這個階段的孩子,就是寧可忍受父母的責罵,也要弄清楚父母的界線在哪裡,否則絕不善罷甘休。 (註:在足球賽中,若球員輕微犯規,裁判可發給犯規球員黃牌,以示警告。若嚴重犯規,或接獲兩次黃牌,則裁判會發給犯規球員紅牌,表示停權。) ♫ 孩子就是想要、也需要不斷測試父母究竟到怎樣的程度才會採取行動。正因此,父母更要堅守自己教養的原則,不可以的,不管怎樣,就是不可以! 注意遊戲規則 孩子通常都知道什麼時候會挨罵。對他們來說,比較難懂的是父母的種種要求,以及禁忌究竟有多重要?孩子真的不太清楚這點,尤其是父母會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而給孩子不同的標準。 比方說,在蓮娜小時候,父母不准她單獨在公園的沙坑玩。到了四歲,她卻可以自由自在地在公園裡到處跑來跑去。卡爾在一歲的時候,吃飯不准拿刀,一歲以後,父母卻給他整組餐具吃飯。事實上,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們也會不斷挑戰新事物,試試看父母的新界限到底在哪裡,直到他們的挑戰被父母禁止為止。 父母總覺得想要不罵孩子,就達到約束孩子的目的,真的很難。有時候,父母必須體認到,孩子的發展腳步可能比父母想像中的還要快。隨著孩子的成長,孩子會開始要求自由及自主權。一開始他們會高估自己的極限,這是很正常的,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都是這樣的,關於這點,做父母的不必太緊張,只要訂好遊戲規則就好了。 對於不適宜的行為舉止,父母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來改善。第一步,稍作提醒;第二步,加以警告;最後,再不聽就得開罵了。這是一種能夠讓孩子覺得自己受到信任的處理方式,他們也會認為很公平。 別做讓孩子無法掌握的父母 對孩子來說,如果父母總是反覆無常,朝令夕改,那可是比挨罵還糟的。譬如,父母對同樣的錯誤行為,卻用不一樣的標準來處理。如果父母的反應讓人信不過,或者料想不到,都會把孩子搞糊塗。這樣可能會造成孩子只好不斷測試父母的反應,才能摸索出怎麼做鐵定會被罵、怎麼做則可以安全過關。 孩子要能預期得到結果,才知道要怎麼讓步、怎麼改善情況。給孩子主導權,掌握改變情況的可能性,選擇他們要走的方向,讓他們不再只是親子關係中的被動角色,這樣才有可能達到理想的教養目的。 ♫ 所謂信賴,就是父母要讓孩子擁有事情的主導權。孩子可以擺明了找父母麻煩,也可以選擇避免與父母產生爭執。你要給他們這種權力。 不必擔心孩子會因此造反。得到愈多尊重的孩子,反而愈會善用他們自己的權力。 故意作對 兩歲大的馬帝亞斯雖然很清楚他不可以在客廳裡騎車,卻還是一意孤行,玩得不亦樂乎。媽媽當然可以選擇大聲斥責,但馬帝亞斯也可能倔強的反抗。這回,媽媽選擇用遊戲規則中第一步:提醒。結果,馬帝亞斯暫停了一會兒,然後對著媽媽大叫,接著又繼續騎車。媽媽接招之後,再出第二招。她舉出黃牌,警告馬帝亞斯。現在,主導權落到馬帝亞斯身上了。他可以選擇放棄在客廳裡騎車,跟媽媽就能相安無事,也可以繼續我行我素,但那勢必惹毛媽媽。 年紀愈大的孩子,愈會跟媽媽作對,惹媽媽生氣,因為他們想透過這種測試來了解自己可以放肆到什麼程度。另一種可能,就是孩子存心找父母麻煩。不過,有時候孩子只是想看看到底要用哪種策略或者哪些方式才能逃過一劫,避免被罵。(例如:他們會發現,有時候他們天真無邪的純真面孔,就是必勝絕技。) 孩子也該學著怎麼爭論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學著如何忍耐或克服與他人在利益上的衝突,是很重要的一門功課,而責罵就是途徑之ㄧ。責罵不只是單方面情緒的抒發而已,而是負責教養的人與孩子間的爭論。會有爭論出現,就是雙方分別站在自己的立場,為自己的論點辯護,試圖尋求對方的理解。就這種角度來看,責罵絕不是想找人出氣,或單純只是希望孩子能改變他們的行為舉止而已。 所以,透過父母的責罵,孩子應該要學到,如何在衝突產生時,做出合宜的反應。在與其他人持不同意見時,要能保持客觀,並且不去傷害對方。要學著為自己的論點做辯護,努力讓別人了解,為什麼自己的行為舉止沒有錯。當認為父母的說法或作法不合理時,孩子要學著找出最恰當的用字遣詞來表達自己的意見。相對地,在與父母爭論的同時,如果發現自己的確有不當的行為舉止,也要能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當自己的立場無法獲得認同時,要學著控制自己的脾氣,克服失望的情緒。學著妥協,學著體諒,接受失敗,懂得道歉。 「爭吵」其實是門大學問。孩子小的時候與父母爭論時,其實是可以學習到很多東西的。這些都是為將來能理性公平地與人爭論及解決可能面對的衝突做準備。所以,父母在責罵的同時,實在要能做孩子的學習典範。 ♫ 父母在斥責前,要給孩子一個緩衝期:先作提醒,接著給予警告,最後才能開罵。唯有這樣,孩子才能有機會慢慢改善自己的行為。 結論 對於父母的責罵,孩子很少會覺得莫名其妙,因為大部分的責罵其實是孩子自找的,要不然就是父母有先行警告,他們心裡也有數。如果真的搞到父母開罵,孩子就得甘願接受自討苦吃的後果。 ♫ 若孩子能及早學習如何與人爭論,就能為將來可能面對的更複雜的爭論情況打好基礎。 -------------------------------------------------------------------------------- 給父母的小小叮嚀 ☆不要霹靂啪啦地胡亂開罵。 若是真想認真嚴肅的要求孩子做或不做某件事情,記得要先多次提醒孩子,他們的行為不被允許。先警告;如果不行,必要時,再責罵。 ☆照著遊戲規則做。不能一會兒這樣說,一會兒又那樣。 要給孩子可遵循的規則,父母必須是值得信賴的爭論對象,孩子才能做好準備。 ☆罵要罵得有建設性。 父母要跟孩子說明自己生氣的原因,也要提供孩子為自己辯護的機會。若是孩子願意對自己的錯誤行為做彌補,父母也要適時讓步。

沒有永遠對的價值觀 (轉貼)

2007年10月31日
公開
55

朋友手拿一份報紙 說讓我做一個小小的測驗,我欣然同意了。 問題一:如果你知道有一個女人懷孕了,她已經生了八個小孩, 其中有三個耳朵聾、兩個眼睛瞎、一個智能不足, 而這女人自己又有梅毒,請問,你會建議她墮胎嗎? 我剛要回答, 朋友制止了我,又問我第二個問題。 問題二:現在要選舉一名領袖,而你這一票很關鍵。 下面是關於這三位候選人的一些事實: 候選人A: 跟一些不誠實的政客有往來,而且會咨詢占星學家。 他有婚外情,是一個老煙槍,每天喝8─10杯的馬丁尼。 候選人B: 他過去有兩次被解雇的記錄,睡覺睡到中午才起來, 大學時吸過鴉片,而且每天傍晚會喝一夸特的威士忌。 候選人C: 他是一位受勛的戰爭英雄,素食主義者,不抽煙, 只偶爾喝一點啤酒。從沒有發生過婚外情。 請問你會在這些候選人中選哪一個? 朋友讓我把答案寫在紙上,然後告訴我說: 候選人A是:富蘭克林•羅斯福, 候選人B是:溫斯頓•邱吉爾, 候選人C是:亞道夫•希特勒。 我聽了答案驚訝地張大了嘴巴。 朋友表情凝重地問我: 你是不是為世界人民選擇了希特勒?那你會建議這位婦女墮胎嗎? 我說:這個問題不用考慮,我們受計劃生育優生優育教育多年了, 都生那麼多歪瓜劣棗了,就別再添亂了。當然墮胎啊。 朋友說:你殺了貝多芬,她是貝多芬的母親。 我又一次吃驚地張大了嘴巴。 朋友說:嚇一跳吧?本來你認為很好很人道主義的答案, 結果卻扼殺了貝多芬、創造了希特勒? 最後朋友總結道:所以不要用既定的價值觀來思考事物。 我抓過朋友手中的報紙,原來真是一個測驗題,題目是《你的決定滅了誰》。 重要的是,不是我們在哪,而是我們要往哪走...... 如果你知道往哪走,世界會為你開出一條路 帶著你的靈魂追尋美好事物與時光

教養的四個寶盒

2007年10月26日
公開
10

教養的四個寶盒 文�游乾桂   有人問我,我的一雙兒女一定很聰明慧黠,知書達禮,很有教養,貼心得不得了。啊,天知道,你能想到的麻煩,我們家一個也沒有少,甚至更多。我最常被罵的一句話是———豬頭;最常聽見的一句問候語叫做———你閉嘴,這裡沒有你說話的餘地。   即使如此,我與兒女的感情還是好得很。我常犯錯,但懂得道歉;雖然兒子很不屑的告誡過我,不犯錯,就不必道歉了,這話說得沒錯,只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就請他們海涵了。   我的想法他們聽不慣,他們的作法我也看不下去,怎麼辦?   我選擇退一步海闊天空,有時候當下無法解決的,再爭辯,只是徒勞無功,有些就讓時間解決,有些就各自退讓一步。有時候我走出家門,買杯珍珠奶茶再回頭解決,根本不必解決便雲淡風清了。   我以前習慣用說的,現在常常改成用寫的,證明寫的比說的好得多。寫信很理性,說理有時便免不了會衝動了。   你會送禮嗎?如果證明是我的錯,買個禮賠個不是,也是良心,至少小人不計大人過,他們也就原諒了我,這些全是教養的小偏方,你該據為己有。   此外還有四個寶盒也挺管用的。   優點寶盒:人都有優點,但優點絕少被看見,於是缺點便被無限上綱,批評人的人不開心,被批評的也不舒服,全家淪為受氣筒,個個「氣」功一流;優點則有另一番風景,被知曉畫畫不錯,手藝一流,音樂很棒的小孩,往往更有自信,更主動,更具魅力。一句話,兩種效果,你選哪一種?   比馬龍定律這麼說:「你用什麼樣的眼光看待孩子,孩子便將成為什麼樣的人。」這句話點出一個事實,善於捕捉孩子優點的父母,孩子會變得很討人喜歡;因為孩子是現實的,他習慣重複表現被注意到的行為;如果只在意兄弟吵架,他們便常吵架;你說他很窩心,他便很窩心。   多說些好話,孩子將多做些好事,就這麼簡單。   怎麼做才能留住孩子的優點?準備一個小小的紙盒,彌封成禮物狀,留一處開口,書寫四個大字「優點寶盒」,買一隻筆,備一疊紙,許一個願,每天找孩子一個優點,寫下來,放進優點寶盒裡。半個月或者一個月後,找一個風和日煦的傍晚,泡一壺花果茶,備一碟小點心,分享孩子的好。   幽默寶盒:很多事可以一笑置之,不要老是冷冰冰,很僵化的說一是一。孩子弄壞花瓶,你懂得這麼說:「哎喲,花瓶跌倒了呀,把它收拾收拾吧」,比起這樣說:「小心我剝了你的皮」,顯然好多了。   研究指出,幽默的家庭,孩子比較具有創造力,表示他凡事很愛動動腦,會給煩惱找階梯,會替壓力找出口,懂得旋轉乾坤讓心情好起來,這種小孩離成功最近。   幽默從笑話開始吧,首先你得變成一個愛聽話、會聽話、想聽孩子說說話的人,聽聽他們說說學校發生的有趣的事,甚至一則笑料,讓生活軟一點,別太冷淡了。   猜心寶盒:即使你是兒童心理學家,也猜不透兒童全數的心思。你應該學會簡單的歸納,知道孩子某些行為的背後意思,比方說,苦瓜臉代表被欺侮,說老師像怪婆表示功課太多,噘著嘴表示哥哥不陪他玩等等。   動動你的腦,孩子生氣的理由有什麼?列舉五種。   孩子為什麼不做功課?列舉五種。   孩子晚睡的原因?列舉五種。   孩子頂嘴的理由?列舉五種。   創意寶盒:專家相信,未來人才必須具備的能力之一是創意,它是一種舉一反三的能耐。這一點的確很難,我們的孩子現在多半只能舉一反一,因為我們很少讓他們思考、想像,少了獨立的意見,創意便不見了。   如何具有創造力?   學會以下的問句是可行之途。   為什麼?怎麼辦?接下來呢?你如何辦到的?   此外,還得聽聽他的想法與作法。別以為孩子什麼都不會,只要大人樂於提供機會,他們也有可能什麼都會了。 國語日報/家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