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Mika~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原來如此"(ㄌㄟˋ ㄉ一ㄝˊ)"➠類疊

2009年12月05日
公開
81

這幾天陪比比寫國語習作和評量時 終於讓媽麻發現比比為什麼常在課本上寫的一些注音是什麼意思了... 剛開始學國字後 偶然有一天 媽媽看到比比的課本常亂寫一些我看不懂的注音 媽麻:『比比 你在課本上怎可以亂塗 亂寫字呢 要愛惜課本啊~~!!』 比比:『是老師要我們寫的....』 媽麻:『那你說說看 是在寫什麼呢 告訴媽麻』 比比:『我也不知道 怎麼說耶』 媽麻os:自行猜注音後:『你是不是寫 累了(ㄌㄟˋ ㄉ一ㄝˊ)』 比比:『沒有 不是啦』 從那一次之後 我也不以為意 一直沒去了解 直到今天 終於讓我知道什麼是"(ㄌㄟˋ ㄉ一ㄝˊ)"➠原來是類疊 現在的小一生就出這麼難哦~~~真是考倒我了~~!! 要練習的如下 : 1.照樣寫短語 2.相對詞 3.造句 4.造詞 5.相反詞 6.句型練習 7.疊字的練習 8.類疊詞語 就是類疊媽麻不知道到底是什麼意思... 上網查後 這才知道原來比比常在課本上寫的意思(不過 比比還是不知道) 類疊:定義: 用同一詞彙或語句,接二連三反覆使用,叫做「類疊」。 說明:有間隔使用的是「類」,無間隔使用的是「疊」。 1.疊字:同一字詞「連接」使用。 2.類字:同一字詞「隔離」使用。 3.疊句:語句「連續」的出現。 4.類句:語句「隔離」的出現。 例句說明: 疊字 1、荷塘曲面,長著許多樹,蓊蓊鬱鬱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2、意思與情感的來來往往,可以在這上面一索即得。(方思.詩十三行) 類字 1、父親不怕冷,不怕凍,不怕霜。(蕭蕭.父王) 2、江南老了,野鸞鴣老了,水蠟燭老了,在異鄉的孩子也老了。(李藍.母親的歌) 疊句 1、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朱自清.春) 2、少年不識愁滋,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辛棄疾.醜奴兒) 類句 1、書只是書,汲取來的智慧與學識才是你的。書只是書,走出書房在大自然裡發現另一本無形的書你才真懂得了書。(喻麗清.書) 2、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詩經.周南.桃夭) .

小一類疊字詞練習

2009年12月05日
公開
69

晚餐前 把比比叫來跟前 教他什麼是類疊詞... 他直嚷嚷著 我不知道 老師沒教 媽媽:『現在開始不管老師有沒有教.媽麻現在教你什麼是類疊』 『不過媽麻相信 老師有教 不然你課本不會寫這個 也許是你沒注意聽課』 ps:比比在課本上也有寫"ㄋㄧㄥˊ ㄖㄣˊㄈㄚˇ"➠媽媽猜測應是擬人法 經過媽媽的解釋 比比了解意思後 居然開竅了 能夠馬上照著媽麻的短語練習 短語練習: ◎一朵雲➠一顆樹.一座山 ◎下課了➠飛走了.花開了 相對詞:☀就是二個句子or詞類性都一樣例1. ◎打打鬧鬧 (動詞+動詞)➠跑跑跳跳 例2. ◎紅花綠葉(紅.綠是形容詞+花草是名詞)➠藍天白雲 類疊字詞練習: ◎拍拍手➠點點頭.握握手.唱唱歌.◎跑一跑➠跳一跳.看一看.說一說.抱一抱.聽一聽.畫一畫◎一朵朵➠一顆顆.一件件.一本本.一片片.一團團◎開開心心➠家家戶戶.歡歡喜喜.高高興興.堂堂正正.快快樂樂.搖搖晃晃.冷冷清清.轟轟烈烈.上上下下◎一個一個➠一捆一捆.一間一間.一件一件.一朵一朵.一座一座.一架一架.一天一天.一日一日.一年一年◎吹吹吹➠跑跑跑.跳跳跳.走走走◎吹泡泡➠圓滾滾.繞圈圈.套圈圈.笑哈哈.天黑黑.紅通通ps:以下這類短語未出現 所以就沒教比比了◎裝得滿滿的➠...... ◎緩緩駛進➠.... ◎紛紛下車➠.... 今天把課本大概的類疊短語重點整理出來 希望對比比更有幫助 不再只是背媽媽說的答案 而是能動頭腦想出一樣的短語....

小菩薩好話集

2009年12月02日
公開
108

小菩薩好話集 慈濟教師聯誼會曾裕真編著 一、生活 好孩子要惜福,把飯吃光光。 生活有規矩,自己收玩具。 零嘴浪費錢,挑嘴不健康。 遊玩要小心,師長才放心。 常常洗小手,細菌遠離我。 花木長滿地,不折才美麗。 髒話不好聽,土話沒品行。 青菜最營養,多吃保健康。 有飯有菜真美味,懂事寶寶自己餵。 躺著看電視,不雅觀、會近視。 糖果餅乾吃多多,蛀牙痛痛不好過。 二、合群 打人就是打自己,罵人就是罵自己。 輕聲細語,不發脾氣。 上學好有趣,同學像兄弟。 常笑笑、人緣好,愛哭哭、惹人跑。 我們要自愛,才會惹人愛。 生氣好可怕,張牙又舞爪。 說話音量放低低,懂事有禮笑嘻嘻。 同學像家人,不分你我他。 見人一定打招呼,禮貌周到我在乎。 多讓弟弟不吃虧,尊敬哥哥我最會。 小菩薩在一起,常說請、謝謝、對不起。 三、感恩 父母真偉大,把我養大大。 老師好辛苦,教導又照顧。 我愛我的家,溫暖又安詳。 師長教訓我,因為他愛我。 每天平安歡喜,感謝父母天地。 有菜又有米,向農夫敬禮。 阿公阿婆年紀大,按摩搥背說我棒。 一飯一物一衣,來得不容易要珍惜。 別人幫助我,感恩說謝謝。 感謝恩師公照慈濟,我才能去救濟。 四、助人 每天做家事,拿錢來布施。 我是小菩薩,東西分人家。 幫助別人,別人幫我。 能服務,最幸福。 少買一種玩具,多救一個難民。 省下零嘴錢,可救貧窮人。 不是我的事,我也去幫忙。 看到別人的缺點,不要張揚要幫忙。 幫忙別人真快樂,大家一起笑呵呵。 五、原諒 原諒別人,快樂自己。 取笑別人不禮貌,別人笑我不計較。 別人罵我沒關係,我是菩薩原諒他。 小朋友打我,不是故意笑一笑。 同學對我發脾氣,扮個笑臉不生氣。 六、勇氣 勇於認錯就沒錯,承認說謊心不慌。 愚公移山真好聽,學他精神一定贏。 積木不好排,不成就再來。 做錯事很正常,有勇氣不再犯。 揮棒落空三振啦,再接再厲全壘打。 七、虛心 別人有優點,我要向他學。 我是好小孩,別人也不差。 題目雖簡單,用心再看看。 有優點很不錯,自己說「太臭屁」。 龜兔賽跑誰得勝,謙虛一點事必成。 八、誠實 放羊孩子真不乖,說謊欺騙沒人愛。 偷偷拿錢錢,罰站很丟臉。 不欺騙不說謊,像朵清靜小蓮花。 謊話像曇花,美麗卻短暫。 誠實是個好習慣,模範寶寶人人讚。 九、愛心 愛護小動物,牠痛我也痛。 小朋友沒飯吃,很痛心、更惜福。 非洲兒童餓又冷,看了心酸又不忍。 戰場兒童沒爹娘,珍惜幸福多想想。 玩弄小蟲和螞蟻,換成是你可願意。 十、惜時 時間滴答過,分秒要把握。 時間很可貴,不能無所謂。 今天功課今天作,明天還有事要做。 有錢可買大時鐘,卻買不到一秒鐘。 花而謝了會再開,光陰過了不再來。

轉貼~如何成為小學一年級孩子眼裏的好媽媽

2009年11月24日
公開
61

轉貼——如何成為小學一年級孩子眼裏的好媽媽 孩子上一年級了,每位新生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擁有幸福的學習生活,幾乎沒有—個家長故意要使自己的心肝寶貝成為膽怯、害羞、粗俗而厭學的孩子。然而,有—些孩子在告別了幼稚園。剛剛開始小學生活的時候,就似乎顯得“矮”了別人一截。 不是嗎?在心理脆弱的“低幼銜接”階段,我們想要他守紀律,他卻總是給你惹麻煩;我們希望他學習主動或投入一點,他卻依然像個小尾巴似的,老纏在你的屁股後面;我們希望他健康,他卻三天兩頭傷風腦熱,耽誤了課程……—時間,孩子顯得多麼的懦弱而無助,於是,我們對諸如此類的問題頓時從未有過地敏感起來,心中隱生一絲不易言襲的失落和焦慮。當然,最令人難堪而不忍接受的“事實”莫過於在近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內,自己的孩子班上有可能被冠以“問題學生”的綽號。 親愛的朋友,從現在開始,你註定要面對許多十分具體的問題,眼下,你也十定希望能夠獲得—些比較有效的方法,那麼,請允許我和你—起來幫助孩子渡過難關,邁好小學生活的第—步吧! :::::起床::::: 哎呀,早上六點多了,孩子還鑽在溫暖的被窩裏美美地睡著,怎麼辦呢? 正在廚房裏忙碌的你,或許會很自然地脫口而出: ——沒問題,我去叫醒他就行了。 是的,根據調查,每年有近89.4%的新生家長都在使用這個古老而並不陌生的方法。 可是,孩子們對這個舉動有什麼樣的看法呢?行之必然有效嗎? 讓我們一起來側耳傾聽孩子們的喃喃私語吧: “每次媽媽來叫醒我的時候,我都覺得頭昏沉沉的。” “爸爸喊不醒我的話,就要動手掀被子的。” “我喜歡對媽媽說:求求你,讓我再睡一會吧!” “媽媽會來撓我的癢癢,我感到不舒服” 在我的班上,有近86.7%的孩子明確表態:我不喜歡這樣起床。 “做懶貓的寶寶不乖。” ——類似的語氣常常含有嘲笑、譏諷的意味,不利於解決問題。 “你生病了嗎?讓我看看。” ——慎用!類似的話實際上在暗示孩子:要想獲得多睡一會兒的權利,可以裝病。父母在無意間給謊言提供了沃土。 “躺在被窩裏真舒服呀。” ——多麼富有同情心!能夠用平等的語氣傳遞著來自你的關切。 “再睡一會兒吧!別過了時間。” ——總是小心地呵護著孩子的自尊,並以喚醒他們的責任感為己任。 “今早上挺難起床的。” ——你的寬容和理解有助於營造—種溫暖、親密的氣氛。 提個醒:我們的一切努力都在於能夠給孩子創設一種溫暖而又親密的起床氛圍正基於此,我們的言語中就需要盡可能多的包含理解、信任和親情。 ::::: 早餐::::: 眼下該吃早餐了! 我們來看看媽媽都給孩子準備了些什麼? “早上的時間夠緊張的了,我們的工作壓力又大,哪有精力去當營養師?早上紿孩子吃飽就行了。” 媽媽說:得沒有錯。’“我是這麼想的。也不知道其他的家長是怎麼安排的?”這件事,我來替你問問。 最近,我對一年級的學生進行了—次專題訪談,結果很有趣。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張彙報表: 訪談主題:早餐,你吃什麼? 顯然,絕大多數的家長通過努力,足以保證自己的孩子—早能夠吃飽,因為有—點已成共識——疲勞了一天的身心經過一夜的休整,此刻是多麼需要供給能量啊。 而方便、快捷又成了家長們準備早餐的首選條件 不是嗎?透過這張表,你能意外的發現:將速食麵當早餐的竟然佔有64%。記得當我再問及“你希望早上能吃點什麼?的時候,教室裏頓時沸騰起來,你能猜得到嗎?榮登榜首的竟是麥當勞、肯得基、火腿腸。 殊不知,這些對於—年級孩子來說,卻是有害無益的。 我們真的應該把“只要吃飽”的早餐觀念轉變為“必須吃好 俗話說得好:“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 要做到這—點,其實真的不像想像的那麼困難。 現在,我就給你開—個秘方: 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大米、麥、玉米、紅棗、桂圓、蜂蜜、麵粉等。 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蛋類、乳製品、魚(肉)松、豆類製品 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核眺仁、花生米等。 富含維生素A、B、C的食物:胡蘿蔔、海帶絲、芝麻、獼猴桃、番茄等。 下次去逛超市,別忘了多選購以上這些健腦強身的營養食品,任意搭配,款款美味,常吃常新,寶寶喜歡,你自然雖苦猶樂,省心不少。 提個醒:孩子上—年級了,你不妨試著安排孩子參與到早餐準備的過程中來,有意識地培養孩子自主選擇的能力,並讓他們明白,“吃”是屬於他們自己責任範圍內的事 記住:你不要問他們:“早上想吃什麼?” 而應該和他們具體地商量—— “你希望粥裏放些紅棗、玉米粉,還是麥 片?” “你想吃煮雞蛋,還是吃煎荷包蛋,” “你喝牛奶、豆漿,還是優酪乳?” 相信你會做得更好! ::::: 上 學::::: 仁子吃完早飯後,竟跑到陽臺上獨自玩起來; 媽媽—見,扯開嗓門,大聲地喊著:“還不快背書包,要遲到了”仁子似乎並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仍然樂在其中。 爸爸在—邊幫腔:“快點!要不,把你—人擱在家裏!” 仁子呢。只淡淡地看了爸爸媽媽—眼,似乎故意抵制著大人的這個要求。 c! 仁子的媽媽實在看不不下去,連拖帶拉地把仁子領下樓,爸爸拎著孩子的書包緊緊跟著。什麼“下不為例”、什麼“—日之計在於晨”、什麼“真會添亂’’,一路上儘是抱怨、嘮叨。你看:一家三口就這樣開始了一天的學習和生活,真可謂焦頭爛額,如打仗—般。 其實,仁子的父母完全不必大動于戈、扮演“催命”的角色,這樣的所作所為只能是枉然和徒勞。因為“慢吞吞”實際上是這個年齡的孩子慣用的有效武器。 遇到這種晴況,你只需要從容不迫地把出發的時間明確地告訴孩子,並態度堅決地表示“我們會準時出發,不管你現在是什麼樣的情緒”! 說到當然要做到。 提個醒:早餐、上學的這段時間絕對不適宜對孩子進行守紀律、有禮貌、會合作等思想教育。讓小寶貝們在這一刻盡情享受輕鬆、愉快的氣氛,多呼吸晨間濕潤而又新鮮的空氣吧。校園裏的節奏夠他們緊張的了,因為他們僅僅是個剛剛上一年級的小學生。

好文分享~讓孩子學會看重自已

2009年11月17日
公開
56

文/柯華葳 讓孩子學會看重自己---相信自己,有學習就有成長 美國史丹佛大學心理學家卡羅.杜威克將多年研究的心得寫成《心態致勝》一書。作者拋出一個問題:有些孩子面對困難時,不去管它:有些會想辦法應付(不一定是解決):有一些則愈挫愈勇。為什麼有這些差別呢? 相威克的論點是:一個人怎麼看自己,影響他是否成為自己所期望的人,也影響他是否完成自己所看重的事。 用要「成長心態」看待自己 如果一個人看重「聰明」,認為自己的能力已經註定,稱為「定型心態」。這種人會覺得一個人的智力不可能改變多少,即使學新事物,也無法真正獲得改善:因此,抱持定型心態的人,他做事的出發點和目標是「不可以讓人覺得我笨」。換句話說,定型心態者要他人肯定自己是聰明的、努力的、有愛心的:得不到肯定時,會以「天賦不足」為籍口,放棄努力。 相對地,另一種人將自己的現況視為只是一個起點,相信人人都可因鍜鍊和經驗而改變,這就是「成長心態」。抱持成長心態的人,認為無論智力高下,都能做出相當的改變,而且相信自己可以改善自己的IQ:因此,對他來說,成功關乎學習,有學習就有成長。 爸媽的行為影響孩子的心態 《心態致勝》書中主要以企業、婚姻、人際關係為例,但也提到教養案例。家長和老師表現出來的行為(包括對孩子的讚美和斥責),會讓孩子體會到父母和老師期望的是「定型心態」還是「成長心態」。舉例來說:當研究者問孩子:「當你有不錯的成績,爸爸媽媽會很高興,為什麼呢?」若孩子答:「他們高興看到我是個聰明的孩子」,這呈現的是「定型心態」。若孩子答:「他們高興看到我認真地讀書」,這呈現的是「成長心態」。 不同心態讓思考變得不一樣 心態會影響思考。例如,新手媽媽面對新生兒時會不知所措,如果她能跟寶寶說:「媽咪知道你餓了,我們兩個都在學著面對新生活,我也知道這很折磨人,但是我們都正在學習。」當媽媽能這麼想的時候,表示她跳脫負面思考,重新讓自己有不一樣的想法,於是不但改變了她對寶寶的態度,也影響了寶寶的反應。這讓我想到兩則真實故事。 有位阿媽幫著博士兒子帶孩子。阿媽到處聽演講,決定要把孫子帶好,阿媽說:「小時候我教兒子數學,他反應比較慢,我又比較心急,不知怎地說了『真是笨!』。兒子到今天還記得我這麼說過他。我現在要把孩子教對才可以。」 有位爸爸,生活中一時失意,喝酒開車被警察攔下,開了罰單。回到家,看到年長母親,母親尚未多說什麼,兒子卻說:「反正我不是你們家的人。」母親愣在那兒,「那是多久以前的事!只因當時兒子年少惹禍,我一時氣不過,說了『你不像我們家的人』,沒想到兒子記到今天。」 兩位母親都認為自己當時是一時情急,不是故意說的,但是兩位已經成家當爸爸的兒子卻一直記得媽媽的話,彷彿那是他們心中的罩門與額頭上的金箍咒。兩位母親當時看到的,就是定型的「能力」,於是兒子也就一直活在擔心被媽媽「小看」的陰影中:他們努力的目的是向母親證明自己是「聰明」的。 從這裡我們反覆地看到:父母的話可以激勵人、改變人腦:但也可以讓人心痛一輩子。爸爸媽媽想讓孩子學會看重自己,就要多多發揮成長心態,鼓勵孩子、指導孩子,才能讓孩子相信自己是能不斷進步的。 爸媽教養孩子時要多以鼓勵、指導取代讚美和批評,如此孩子才不會因為少了一時的讚美就放棄努力。 摘錄自...學前教育10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