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小妤兒mami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從0歲起,陪養睡眠好習慣!

2008年05月05日
公開
36

睡眠糾察隊】2個優質睡眠檢測法 黃基家院長說,每個人所需的睡眠時間不同,嬰幼兒在未建立起自己的睡眠習慣前,父母可以從以下二方面來判斷寶寶的睡眠是否適當: 1.觀察喝奶及哭鬧狀況 俗話說,囡仔吃飽睡、睡飽吃。「如果孩子睡眠不佳,醒來就比較容易哭鬧,進而影響喝奶的情緒和量,這是常見的嬰幼兒照顧問題,它會呈現好的循環或壞的循環。」黃基家院長補充道:「根據統計,有90%的嬰兒在出生2、3個月之間,可以有一次晚上睡眠時間可長達5∼6個小時以上。如果到了3個月大之後還是沒有,那父母就必須試著調整了。」 2.留意寶寶成長曲線表 一歲前的寶寶,每個月幾乎都有明顯的成長指標可供父母參考(詳見新生兒手冊),黃基家院長認為,每個人都有他的先天體質,對於不易入睡或睡眠時間較短的孩子,如果逐月的成長曲線(頭圍、身高、體重)在合理的範圍,醒著的時候也不會愛哭鬧,那父母最好放寬心情去接受這樣的特質。 Part 2「睡眠好習慣」∼從0歲開始! 雖然睡眠有先天體質的限制,但黃基家院長認為,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後天的睡眠環境因素以及主要照顧者的態度,才是日後孩子成長中所需優質睡眠的影響關鍵。 【不易入睡寶寶這樣做】 1.檢查寶寶睡覺的聲光環境 光線 白天適時打開窗簾讓光線亮一些,傍晚以後燈光暗一些,晚上可以開小燈,讓寶寶有白天和晚上的區別。 聲音 白天時允許某種程度的聲音,到了傍晚或晚上,聲音就要盡量減少。 2. 讓寶寶白天醒著的時間多一些 黃基家院長建議,可以在白天時多陪寶寶玩、抱抱寶寶,藉機多認識寶寶,或稍微提早喚醒寶寶換尿布或餵奶。尤其在傍晚的時間不要睡太久,目的是希望寶寶晚上可以睡久一些。 3.慢慢拉長晚上的睡眠時間 晚上讓寶寶玩的時間少一些,講話少一些,燈光暗一些,循序漸進拉長晚上睡覺的時間。如果晚上需要餵奶或換尿布,不要打開大燈(開小燈),動作及聲音要儘量輕柔,讓寶寶的影響儘量減少。 【不優睡眠習慣要避免】 1. 拍打入睡。 2. 搖晃入睡。 3. 抱著入睡。 4. 含乳頭/奶嘴/奶瓶入睡。 5. 和大人同床或同房入睡。 外力助眠的困擾 黃基家院長解釋:「這些拍背、搖晃或抱著等安撫寶寶的動作,的確是多數寶寶安然入睡的最佳良伴,但這些動千萬不能一直持續到寶寶已經入睡了才停止,最好在寶寶昏昏欲睡時,就慢慢地、有節奏性的停止,然後把寶寶放在床上,讓寶寶自己睡著。否則,寶寶一旦養成有外力介入才能入睡,那半夜醒時,也同樣需要這些才能入睡!」 外物助眠的後遺症 很多媽媽為了省事,會讓奶嘴、奶瓶或者自己的乳頭陪伴孩子入睡,這樣除了容易造成寶寶蛀牙問題外,寶寶一旦沒了這些東西,就會產生不安全感的問題,甚至大一些會衍生戀物癖(固定拉扯枕頭、棉被一角)的問題。 同床同房的缺失 據國外研究發現:從小獨睡的孩子,其獨立性較與父母同睡的孩子高。黃基家院長建議,大人小孩分房睡,父母可藉助一些監視器來探勘孩子的睡眠情形;若無法分房至少也要分床,大小孩一起睡,容易互相影響,並非明智之舉。 【媽媽寶寶雜誌】

年齡寶寶胃腸炎食物供給!

2008年04月20日
公開
9

年齡寶寶胃腸炎食物供給! 未訂閱 存到筆記本 作者:Amy 參觀網站 時間:2006-08-15 12:15 不同年齡寶寶胃腸炎食物供給!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營養部忠孝院區 陳姿吟營養師 胃腸炎急性發作時,除了會造成寶寶肚子痛、發燒、嘔吐、腹瀉等症狀外,還可能影響其食慾;這時除了請醫師診治外,飲食方面選擇清淡,避免重口味及油膩的食物,日常生活注意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才能避免病從口入,減少病菌入侵的機會。   在小兒科病房中常見到許多因為胃腸炎住院的小病友,因頻繁的上吐下瀉而顯得疲憊與虛弱,讓爸爸媽媽好不心疼!進行病房訪視時,總被問及諸如:「小朋友何時才不再拉肚子?」、「一直拉或吐是不是就是胃腸炎?」、「為何小朋友一定要禁食?」、「寶寶的情況好轉了,可以給寶寶吃什麼補充營養呢?」讓我們一起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看看吧! 不潔食物引起胃腸炎    食物本身是很好的載體,富有營養素、水分,如果製備過程、保存狀況不夠衛生,食物不夠新鮮有腐壞現象,都可能讓食物自行產生毒素或附著病菌(如沙門桿菌或輪狀病毒);而若食物本身殘留過多農藥等化學製劑,也會刺激胃腸黏膜引發發炎反應的產生,最常見的症狀不外乎小朋友肚子痛、發燒、嘔吐、腹瀉等,尤其是腹瀉症狀,總是讓父母們驚慌失措。   有腹瀉症狀卻不一定表示寶寶罹患了胃腸炎,也可能是因為其他疾病所引起,通常來說,胃腸炎在小朋友當中很常發生,輕微的胃腸炎不見得會引起寶寶的不適感,經過1∼2天休息搭配飲食調整後幾乎可以不藥而癒,不論哪一階段的寶寶都應該可以維持正常的飲食狀態,但要留意水分的補充及清淡調味;至於急性腹瀉或併發便便性狀改變的腹瀉,則建議應盡快帶寶寶就醫釐清引發胃腸炎的原因,避免變成慢性腹瀉,反而影響健康。 不同年齡寶寶發生胃腸炎時……    腹瀉時期因為水分的大量沖刷,會使得腸道黏膜受損,表面的各種酵素流失增多,特別是乳糖*的流失更多,因而影響到營養素的吸收,當能量及營養攝取不足時,小腸內的腸絨毛會開始萎縮,更加重營養不良的危害,現在已知腸絨毛的再生周期約為3∼7天,因此現在的營養概念並不鼓勵禁食太久的時間,越早給予適當的食物對於寶寶的健康越有幫助,至於如何給予,有一些大原則可供各位父母參考: * 出生∼4個月寶寶 其腸道功能尚不完整,腸壁也較脆弱,一旦出現胃腸炎現象,很容易產生併發症,因此醫生多會搭配用藥,此時可以將嬰兒配方奶改為「醫瀉配方」,維持標準濃度即可,因為此配方已經將蛋白質進行水解成小分子,或改為黃豆蛋白;醣類也以麥芽糊精來取代乳糖,都可以避免刺激腸道。至於較早期建議以稀釋濃度的「半奶」給予法,則開始不太建議,因為仍含有乳糖且蛋白質分子大,還是會造成腸道負擔,而且稀釋後營養價值降低,反而使寶寶的營養狀況下降。另外需要注意水分及電解質的平衡,必要時可以諮詢醫師或營養師的建議,選擇適合的產品。 *5個月∼1歲寶寶 除了使用醫瀉配方之外,此時期的寶寶因為已經開始食用副食品,故應避開其他相關乳製品,但也不宜立即停止其他副食品的給予,可改以清米湯、清米漿,或清粥加些鹽、白吐司、自製蘋果汁,或蘋果泥等較溫和的食物供應。 *2歲以上幼兒 飲食應避免重口味及油膩,以主食類為主,如白飯、清粥、白吐司、饅頭、麵條等;搭配較易吸收的魚類或雞肉類,以清淡調味法如清蒸、煮湯等方式製備,除了提供熱量,更提供水分補足拉肚子的流失量;並給予質地柔軟的蔬菜類補充膳食纖維質、調整腸胃功能;水果可選擇提供水溶性纖維質豐富的種類,如蘋果、香蕉、奇異果等,緩解腹瀉症狀。 夏天預防胃腸炎入侵手則    很多父母或長輩因為擔心寶寶拉肚子嚴重,而一味地禁止食物給予,只提供米湯之類的食物,其實是很不適宜的喔!因為米湯中除了少許碳水化合物之外,幾乎不含熱量及營養素,並不適合長期給予,所以還是必須有均衡營養概念,才能治好胃腸炎又兼顧健康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