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呱 娃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父母親的身教重於言教喔~

2008年06月01日
公開
48

-------------------------------------------------------- When you thought I wasn't looking I saw you hang my first painting on the refrigerator, and I immediately wanted to paint another one. 當你以為我沒看見,我看到你把我的第一幅畫掛在冰箱上,當下我 就決定要再畫一張。 When you thought I wasn't looking I saw you feed a stray cat, and I learned that it was good to be kind to animals. 當你以為我沒看見,我看到你餵了一隻野貓,我學到要以恩慈對 待小動物們。 When you thought I wasn't looking I saw you make my favorite cake for me, and I learned that the little things can be the special things in life. 當你以為我沒看見,我看到你為我做我最愛吃的蛋糕,我學到生命中 的小事也可以如此特別。 When you thought I wasn't looking I heard you say a prayer, and I knew that there is a God I could always talk to, and I learned to trust in Him. 當你以為我沒看見,我 聽到你的祈禱,我知道有一位上帝我可以祈 求並信靠。 When you thought I wasn't looking I saw you make a meal and take it to a friend who was sick, and I learned that we all have to help take care of each other. 當你以為我沒看見,我看到你為生病中的朋友做了一頓飯,我學到 人們要彼此互相照顧。 When you thought I wasn't looking, I saw you give of your time and money to help people who had nothing, and I learned that those who have something should give to those who don't. 當你以為我沒看見,我看到你分享時間與金錢去幫助一無所有的人, 我學到富足應該幫助貧困。 When you thought I wasn't looking I saw you take care of our house and everyone in it, and I learned we have to take care of what we are given. 當你以為我沒看見,我看到你照顧全家的人,我學到我們應照顧好 所被賦予的。 When you thought I wasn't looking I saw how you handled your responsibilities, even when you didn' t feel good, and I learned that I would have to be responsible when I grow up. 當你以為我沒看見,我看到你在不情願時如何面對責任,我學到當 我長大後要成為有責任感的人。 When you thought I wasn't looking I saw tears come from your eyes, and I learned that sometimes things hurt, but it's all right to cry. 當你以為我沒看見,我看見眼淚滑過你的臉頰,我學到有時會有傷 痛,想哭也沒關係。 When you thought I wasn't looking I saw that you cared, and I wanted to be everything that I could be. 當你以為我沒看見,我看到你在乎,因此我想成為一個最棒的人。 When you thought I wasn't looking I learned most of life's lessons that I need to know to be a good and productive person when I grow up. 當你以為我沒看見,我學到生命中最重要的功課,那使我長大後成 為一個優秀並且有進取的人。 When you thought I wasn't looking I looked at you and wanted to say,'Thanks for all the things I saw when you thought I wasn't looking.' 當你以為我沒看見,我看著你並且要說 "謝謝你讓我看到那些你以為 我沒看見的事。" -------------------------------------------------------- Let's make this world a better place!! 讓我們一起來讓這世界更美好!!

小孩自私、傲慢怎麼教?

2008年05月27日
公開
46

--蔡禮旭老師講   教育的二大主軸,為人父母、為人老師一定要非常的了解,一個是「長善」,一個是「救失」。剛剛提到救失的問題裡面,我們了解到孩子小的時候,假如我們處處都只為他著想,處處就是要滿足他所有的需要,他就只會想到自己,而沒想到別人。所以他自然就會以自我為中心,比較自私。比較自私他就不懂孝順,不懂替人著想。所以我們要把根本原因找到,才能把問題慢慢的解決掉。   假如孩子現在已經七、八歲了能不能來得及?甚至於孩子都已經十多歲了來不來得及?這確確實實我們要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我們在杭州演講的時候,有一位老先生七十歲,我們上課上到第三天,這位老先生走到我們前面來,他說:蔡老師,我七十歲才來補這個孝道的課。他自己聽了也很歡喜,但是也有遺憾,七十歲才聽。有一個高中女孩她聽完課之後,每天回家都有很大的變化,到了第五天課程結束之後,她的阿姨覺得她變了一個人,所以馬上坐了車子趕到我們上課的賓館去。結果我們已經離開了,她的阿姨不死心又問到我們住的電話,打電話去,她說:中國文化居然可以在短短五天之內改變一個高中生,她覺得這個力量太不可思議。所以她有小孩要送給我們教,她自己的孩子。我們說我們的老師都來自海口跟深圳,她說沒關係,我送到深圳去。她效法古人要千里尋師。不過最重要的,影響孩子最大的還是父母。所以不是孩子要趕快學,是父母要先趕快學。所以教兒教女,先教自己,君子務本,你根本要找到了才能夠本立道生!你為人父之道,你的家道才能架得起來。所以一定要從自己的修身開始做起,也是做孩子的好榜樣。   好,我們剛剛提到孩子的過失,還有什麼?傲慢。孩子的傲慢從哪裡學來的?還有家長在教孩子的時候都說,這個世界上你爸爸最聰明,真有這種人。這麼一講,孩子學到什麼?傲慢。我們之前也講到一個事例,孩子給他學一大堆英文,也沒教他做人,帶到長輩的面前開始說:我這個孫子多厲害,念英文給你們聽。結果孩子答了好幾個,突然問奶奶說:奶奶,那書本的英文怎麼說?奶奶說:我怎麼會知道?結果答不出來,小女孩說:奶奶,你怎麼這麼白痴?你看學知識跟技能而沒有學德行,知識愈高愈瞧不起父母、瞧不起大人。所以你看三、四年級的孩子回到家裡問媽媽一大堆,有一些常識、科學常識媽媽不知道,他會跟媽媽說:媽,你怎麼連這個都不懂。   所以做人德行是根,要先扎,他才不會傲慢。我們為人父母警覺性要很高,不能無形當中長了自己孩子的傲慢。所以很多人都說孩子就是要好好的誇,有很多話不能講錯,也不能聽錯,誇總有個標準,誇什麼?孩子會背英文你就說:你真了不起。他還真的覺得自己真了不起。所以這個誇能成就一個孩子,也能夠害一個孩子。就像一把刀,你用對了,它可以幫你切很多東西;用錯了,傷了自己,傷了別人。一個孩子有傲慢的時候會不會傷人?處處會讓人家無地自容。   所以我在這個點上,傲慢,我特別謹慎。因為我曾經在澳洲求學的時候遇到一個年輕人,他差不多二十四、五歲,這麼年輕就懂得學習聖賢學問。我一看到他就很高興,後生可畏,馬上走過去就說:這麼年輕,真不簡單就知道來學習,很好。我們認不認識他?還不認識,就掩不住自己的高興,就大大的讚揚了他一番。結果過一個禮拜,因為我們住在一起,我看到他一些行為應該修正,當然因為我學過《弟子規》,所以我在勸他的時候也是「怡吾色,柔吾聲」,態度也很好。因為我大他很多歲,我就跟他溝通這件事情。結果我才一講他,他的臉馬上變了,不好看。我馬上言語收回來,勸到一半趕快煞車,不然可能兩個人的交情還沒建立就損害了。因為他在學校裡面他屬於晚輩,每個長輩看到他都說真了不起,現在就知道學習。誇到最後怎麼樣?好話聽多了,一聽到批評他的話馬上受不了!   所以稱讚人要針對他的德行稱讚才不會有副作用。而德行的標準在哪?最簡單的標準、最簡單的綱領就是《弟子規》。當他對父母非常盡心盡力,你可以告訴他:你這麼孝順,懂得報父母恩。因為這跟他的性德相應,所以他會更覺得自己要更孝順。當你走到他的房間裡面去,他各種東西都擺得很好,這是對東西的禮敬,恭敬心。你可以告訴他:你這麼擺,我們一看都賞心悅目,相信你平常在生活當中一定是有條不紊。你針對他的德行去稱讚,他會更自我去要求、去提升。所以這個誇也是學問,要循著德行去誇才不會有很大的副作用。   剛剛又提到孩子禮貌的問題,有一個幼兒園的孩子見到長輩從來不打招呼,而且經書背得很好,但是對長輩都不打招呼。因為我們有課程跟家長做溝通、做探討,其中我跟家長說:孩子一生能不能遇到貴人,我現在就看得出來。我常常跟我的學生家長這麼講,學生家長馬上一聽,眼睛怎麼樣?瞪得很大,耳朵都豎起來了。現在人特別現實,一講到跟他有利的馬上就專注起來。我說孩子能不能遇貴人絕對不是他要大學畢業的時候,你才跑到觀世音菩薩面前說:菩薩,我兒子就快要從大學出來,你一定要讓他找到一個好工作,要讓他找到一個好上司。每天去求有沒有用?假如這樣就求到了,那觀世音菩薩不就被你賄賂了?那他還是聖人?所以這樣做不如法。怎麼樣才是孩子一生能遇貴人的關鍵你要找到,就是孩子的禮貌,對長者的禮貌,對長者的恭敬。當他有這個態度,長輩一看到覺得這個年輕人不一樣,因為他有恭敬就會有受教的態度。所以長輩跟他講什麼,他馬上都點頭微笑:謝謝你今天跟我講這一段話,對我的工作有很大的幫助。他愈恭敬,這些有智慧的人、有經驗的人就愈願意提拔他。   所以這個禮貌對他一生能不能遇到名師、遇到貴人是一個關鍵點。我自己就是得利於這個禮貌,因為父母有教,得利於這個禮貌太多的地方,往後我舉的很多的例子都跟禮貌有直接的相關。當我這麼一講完之後,這位孩子的家長就回去,也不知道發生什麼事。隔天這個孩子到幼兒園來,差不多還有三公尺的距離,就對著幼兒園的老師說:邵老師,您好。這個老師還沒回過神來,這個孩子居然向我問好!還沒回過神來。突然腦子裡想到,這個孩子昨天晚上絕對不是練鋼琴,絕對也不是練英文,昨天一晚上練什麼?練鞠躬,練禮貌。所以孩子很多的行為都不是他的問題,是誰的問題?是父母有沒有重視這一些教導的問題。其實孩子那麼小很好教的。所以因為他父母知道厲害了,知道禮貌很重要,馬上就改變。所以很多的家長都說我這個孩子從小就不問人,那是因為他還沒有警覺到禮貌對孩子一生的重要性。有時候當我們接觸到一些朋友,剛好有小孩的,我們也可以就這些觀點給他一些建議、一些分享,很可能會改變他教育孩子的一個態度。   剛剛又有提到哪一些是現在孩子的問題?懶惰,有沒有小孩一、二歲的時候你就覺得他很懶惰,有沒有?孩子都是蹦蹦跳跳的。我記得我那個小外甥兩歲多的時候,剛好有一天他母親在擦桌子,結果擦到一半的時候母親去做其他的事,剛好孩子就走過來,自己就開始擦了,自己擦了。因為孩子最強的能力是模仿,你很勤勞,孩子會模仿你的動作;但是勤勞的父母不見得能教出勤勞的孩子,那還要教對方法。所以當這個孩子一跑過來,其實他會不會擦?他不會擦,哪那麼厲害!他就在那裡好玩一下,模仿模仿。結果我姊姊就跑過來,她說:小偉,年紀這麼小就懂得幫媽媽的忙,真有孝心,好孩子。他一聽要孝順,很好。接著又跟孩子說:小偉,你下一次擦桌子一定要記住,這個四邊的角也要擦到,假如你連四邊的角都懂得把它擦乾淨,那你擦桌子是做得非常完美,一百分。這個孩子記住了什麼?記住了做事的方法,同時也肯定了他的孝心,所以他同時學孝又學做事。   所以孩子任何一個情況都可能是你教導他的機會點出現。假如這個時候媽媽跑過來:你那麼小別攪和了,媽媽擦就好。你這一隻手給他推兩次、推三次之後,他以後過不過來?就不過來幫忙。甚至於很多家長就說:你只要把書給我念好就好,其他的事統統不用管。「統統不用管」這句話就把孩子推到哪裡去了?所以你看現在很多的太太為什麼對先生頗有微詞,常常都說先生的生活習慣很差。我常常會跟這些太太溝通,我說你別怪他,因為他從小這些生活習慣都沒有自己去處理,一些工作家事他沒有自己去做,所以他才會襪子脫起來就亂丟。你也就別責怪他,相夫教子要慢慢教。所以我們為人父母的人一定要把孩子教勤勞,不然你會把這個懶惰的習慣傳給孩子,然後他這個懶惰的習慣還會害到別人,所以這種事不能幹。很多的女性特別照顧兒子,然後都不讓她孩子做事,可是她又常常抱怨先生很懶惰。但是她卻又再創造一個會讓下一個太太很痛苦的人出現。所以人要能夠想得深、想得遠,這特別重要。所以讓孩子從小做家事勞動,他才不會懶惰。   我們剛剛提的是孩子的一些狀況,而且都事出必有因,只要從因上,錯誤的因趕快把它斷除掉,慢慢孩子的行為就會愈來愈好。除了「救失」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一定要長他本性的善良,「長善」。諸位朋友,您覺得孩子有哪一些善對他的一生至關重要,一定要從小趕快把他引導出來。哪一些善?這位朋友說孝,中國有一句話叫「百善孝為先」。「百善孝為先」這一句話有二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孝為百善之首;第二個意思是孝開了,百善都開,孝是德之根本,德的根本。所以孔夫子才說「夫孝,德之本也」,道德的根本;「教之所由生也」,教育一定要從孝開始教。所以找到根本,德行才長的起來。   那我們來思考一下,當一個孩子有孝心的時候,他很多行為就會起很大的變化。比方說我們《弟子規》說的「父母呼,應勿緩」,所以有孝心的孩子會不會講話對父母很衝?不可能。而當一個人對父母講話都懂得恭敬,他這個態度一內化,他以後面對長輩講話也會恭敬。《弟子規》說「冬則溫,夏則凊」,有孝心的孩子他懂得要去關懷、體恤父母,這個時候他關懷、體恤父母這種心慢慢內化,又能夠轉移到對其他的長者,甚至於他所有的親人。所以孩子的關懷心、孩子的細心從哪裡開始?從對父母的這一份孝心開始。然後對他自己的身體他也會愛護,因為他有孝心,怕父母擔憂,所以「身有傷,貽親憂」。我們有一個孩子感冒了,他在日記上寫上:今天我感冒了,我很難過,不是因為我感冒很痛苦,而是我感冒了是不孝,因為「身有傷,貽親憂」。所以當有孝心的孩子會不會養成很多摧殘自己身體的壞習慣?就不會,他會自愛,他會自重。   再來「德有傷,貽親羞」,所以他有這份孝心,他會時時處處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絕對不能讓父母丟臉。諸位朋友,我們小時後最怕聽到哪一句話?最怕聽到別人罵我們「你真沒家教」,這句話好像突然一聽啥壞事都不敢幹了,深怕丟父母的臉。所以孝心一開,他的善行就開了,所以教孝特別重要,孝不得不教。我常常說這個孝有很大的作用,不只是德行的根本,這個孝同時可以讓你判斷一個人好不好,我們人生當中什麼時候要判斷人?你要判斷朋友,你要判斷合作的夥伴,甚至於很重要的你要判斷伴侶,擇偶很重要。所以中國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其實男怕入錯行也是要看對人,你要跟對人事業才有好發展;女孩子要找到好的對象,一生才有保障,不然一生都會很辛苦。那要用什麼標準去看好的對象?其實孝道可以幫你找到好對象。   我們來看一下這邊有沒有還沒有結婚的女同學?都結婚了。我常常面對很多女老師,她們都還沒有結婚,那我就會請教她,我說假如現在有一個男生,他追求你追求了三年,三年如一日,你對他有求他就必應,從來不跟你說一個不字。假如你半夜因為很餓,餓醒了,你只要打一通電話給他,他一聽到你餓了,馬上二話不說,摩托車騎著就到你們家門口,把熱騰騰的杏仁茶還是芝麻糊端到你面前來,而且是屢試不爽,這樣對你好不好?很好。剛好他跟你求婚,但是你的長輩認識他們家裡的情況,就跟這位女孩講,說他不孝父母,你自己考慮考慮。我就會問這位女老師說要不要嫁?很多女孩子都開始考慮,會考慮一下。我說現在就要考慮一下,到時候真正遇上了當局者迷,你到時候就不可自拔了。現在就要確立好正確的理智才行。   那天剛好有一位女老師,她很喜歡看中國的古書,尤其看《二十五史》看了不少。所以我馬上問她,她就說不嫁。我說你為什麼這麼斬釘截鐵?她說對父母都不好的人,對別人好是假的。這是有理智、有判斷力。因為沒有孝心的人他一生有一個態度,正確的人生觀長不起來,就是缺乏情義、缺乏恩義的態度,缺乏情義恩義。那好的沒有長,會長什麼?有沒有說好的不長,壞的也不長,哪有這樣的!好的沒學到,一定學壞的。所以他的人生沒有情義、恩義的態度,生起來的是什麼?利跟害。諸位朋友,我們現在想一想,現在下一代的價值觀是什麼?利害!當任何一個擋住他利的人出現的時候,他會怎麼樣?不管他是太太,還是父母,很恐怖的!所以為什麼他能夠鍥而不捨,三年如一日追這個女孩,追這個老師?因為他看到這個老師年輕貌美,然後工作又很穩定,各種條件評估之後,不錯,有利可圖,他就全力以赴。   所以我說看人要看深一點,你看一個男人很勤勞,你就說真好,勤勞一定好嗎?你要考慮他勤勞的方向在哪?很多人勤勞的方向不是為了奉養父母,而是為了他的名、他的利。有一個朋友她的先生住在外地工作,一回到家裡不是先去看父母,先去看誰?還是看他生意上的夥伴,都是為名為利,重利者就輕道義。所以她自己做太太,她也很清楚她先生第一位不是父母,也不是她們,而是他的生意。這樣的太太她會快樂嗎?所以要看他的動機,要看清楚。他的動機假如只是為了利而已,那利是很靠不住的,當你真正嫁給他,三年之後你幫他生了一個兒子,因為懷孕也好、養育孩子也好,對女人是最辛勞的,所以一辛勞可能臉上長出了好幾條皺紋。結果他在工作上又遇到一個比你年輕貌美的,你從利變害,害要怎麼樣?害要剷除,這個動作太殘忍了,要剷除。   諸位朋友,我們從剛剛上課到現在,有沒有人做了傷天害理的動作?有沒有?有!每天離婚的人不知道有多少,欲令智迷。當這個男人欲望一來,他智慧就不見了,就忘記太太對他的這一份情義跟恩義,他就做下一生沒有辦法挽回的措施。但是我們要細細想想,他為什麼面對這些事都沒有判斷力,都做出這些違背做人良心的事情?因為他沒有被教什麼?沒有人教他孝,他的人生沒有情義,所以根源還在什麼?教孝道。你要讓你的孩子一生真正懂得做人的根本,一定要教孝。你不教他孝,不只害了孩子,往後他為人父、為人母,又害了另外一個人,甚至於還害了下一代的思想觀念。我們的思想觀念會影響下一代,會一直延續,所以為人父母不能不學,不能不知道。   而當一個社會的離婚率愈來愈高之後,另外一個社會現象又會帶動起來,就是犯罪率。因為夫婦關係對於一個家庭至關重要,是一個家庭的根本,當家庭離婚率愈來愈高的時候,它一定會帶動社會的另外一個現象,就是犯罪率。這個我有去求證,我們有去請教監獄長,關進監獄裡的孩子都是什麼家庭狀況?他說十之八九都來自於不健全的家庭狀況。因為家庭已經出現狀況,就更不可能給他很好的教育。所以孩子做人做事的根基就很脆弱,而這個社會又很染濁,一出去就很可能被這個環境引導到錯誤的道路上去。所以離婚率一定會帶動犯罪率,犯罪率愈高,整個社會人心就沒有安全感。所以現在有錢有權的人有沒有安全感?沒有。我在海口的時候揹背包要怎麼揹?一定要跨過來這樣扛在這裡,而且包包一定要放在肚子前面。然後走路的時候要怎麼走?走路一定要這樣走,不然到時候一台車飛過來又把你的包包搶走。所以現在包包會被搶的很可能你是書記夫人,還是市長夫人也都有可能會被搶,所以犯罪率會讓整個社會都不安定。   犯罪率要下降必須要教什麼?教孩子德行,教孩子孝道。能讓離婚率下降,也必須教孩子什麼?孝道跟德行,這才是根本解決問題。所以現在很多西方國家看到離婚率愈來愈高,拿著大把大把鈔票去讓每個要結婚的人要先上課,上了幾天課之後就能夠去結婚。幾天課能不能有很大的效果?不容易,雖然他們確實有心,但是一個人要有恩義、要有道義,他有沒有找到根本?德行的根本在哪?在孝。所以我常常跟我們的老師說,我說推展中國文化絕對不是只有為中國人,而要為全世界的人奉獻這麼好的智慧跟文化,這樣才能真正解決他們下一代的教育問題,才能真正解決他們人與人中間的衝突,我們要有這個使命。   當然要去教別人以前要先怎麼樣?自己要先學好,你學好了,他們自然而然到中國來跟你學。我們看我們漢朝跟唐朝,這麼多的國家來學,是不是我們拿著牌子去韓國招生?有沒有?中國人不幹這種事的,都是因為家庭社會太好了,外國人自己來學。所以我們有責任先從自己開始做好,進而能夠去影響全世界人的人心跟德行。所以教孝是所有善當中最重要的一件工作。   那我們現在要來思考一下孝要怎麼教,知道孝好,要開始落實教給孩子,孝要怎麼教?諸位朋友您覺得?教育當中最省力的一個做法,身教,以身作則。有一位老師她學習完《弟子規》之後,深刻體會學了應該就要去做到,學了「入則孝」之後也覺得自己孝道還有一段差距,所以她告訴自己一定要開始力行。剛好五一大假,她回到自己的家裡,也遇上了她的生日。而生日我們常常會利用這個機會去教導孩子盡一份孝心。她也是用同樣的態度,回去之後搬了三張椅子,因為剛好她的外婆也在,就請外婆坐,請爸爸坐,請媽媽坐。然後對著她的父母講,她說:我已經三十五歲了,三十五年來讓父母操了不少心,也做錯了一些事情,現在我已經學習聖賢教誨,往後我一定盡心盡力做一個孝順的女兒。今天是生日,所以是母親的受難日,所以我要跟母親行三跪九叩禮。說完之後就拜下去,這個第一拜拜下去,她的母親眼淚就流下來;第二拜再拜下去,她的兒子剛好在旁邊看,不由自主就走到自己父親的身邊開始幫他父親按摩。你看我們有沒有跟孩子講任何一句話?都沒有,而他只看到他母親在拜自己的父母,在行孝道,那種德行的力量無形當中給他很大的震撼。所以他不由自主就覺得自己好像不做些啥好像怪不對勁的,所以就去幫他父親按摩。   結果後來回到自己家裡,一進門,這個孩子就對著他的父母講,他說明年我生日我也要拜你們二個。所以最省力的是什麼?「以身作則」。我們在家裡就要先盡心盡力侍奉我們自己的父母,做一個好榜樣給孩子看。水果拿出來給誰先吃?一定是先給父母吃,這個順序不能再錯下去了,一錯再錯,可能就很難!現在很多母親、父親買很貴的水果,買回家裡還要偷偷摸摸藏起來,等公公婆婆、爸爸媽媽去睡覺了才拿出來。兒子趕快過來,這是媽媽特別幫你買的,趕快吃,不要噎著了。你兒子吃得很高興,只為我準備。這樣好不好?保證這個兒子會學得很徹底,以後他買水果給誰吃?也給他的兒子吃,給他的女兒吃。所以俗話說人算不如天算,這個人算就是人自以為聰明,順著自己的好惡去做事,偏愛私愛,而沒有循天理天道,循孝道做事,所以他的孩子就學錯了。所以真正當我們以身作則之後,孩子就懂得如何孝順父母,第一個關鍵一定要以身作則。   第二個教孝的方法,一定要「親師合作」,父母親跟老師要能密切配合。《弟子規》當中有提到「晨則省,昏則定」,所以幼兒園孩子學完之後,隔天就跟父母說:爸爸媽媽早上好,昨天有沒有睡好?假如這個父母一聽完,摸摸他兒子的頭:今天你是不是發燒了?那會怎麼樣?現在很多的父母很喜歡開玩笑,這個開玩笑也不能亂開,當孩子這麼樣莊嚴、這麼樣恭敬的問你安的時候,你要怎麼樣?你要成全他的孝心:你真乖、真好,好孩子。你可不能摸摸他的頭說他有沒有發燒了。所以一定要配合老師去教,這樣孩子就會做得很歡喜,慢慢的就會習慣成自然。   我們很多小朋友一起上課,常常來上課的時候我們會問他們:這個禮拜你做了什麼善行、什麼孝行。孩子就會說我幫媽媽洗碗,我幫媽媽端洗腳水,舉了很多他們力行孝道的實例。剛好有一個孩子二、三歲,他去上完課之後回到家裡,就用跑的,要跑到浴室裡面,他的媽媽可能跟他有心電感應,知道他一定是去找一個盆子要來裝洗腳水,所以衝到他前面把東西藏起來,你看這個媽媽心裡想什麼?她心裡一定想等一下被你弄倒了,我不就累死了,所以把它藏起來。後來我就跟她說,我說你這樣做不對,因為你們沒有成全孩子的孝心。當他去端洗腳水,你在洗腳的時候你很歡喜,然後給他肯定、給他鼓勵,他的孝心就能增長。你現在不讓他端給你洗,那他孝心就沒有增長。   人的善心就好像小草一樣,你日日滋潤,它就慢慢茁壯。母親就說他給我弄倒了怎麼辦?我說弄倒了更好。她聽傻了,哪有弄倒了更好!我說他弄倒了之後你就跟他說:小明,媽媽可以感受到你對母親的一片孝心,但是端水要有方法,你知不知道你今天為什麼會端倒,就是你手沒有兩邊放平衡,所以你下次端水應該注意哪些地方,你就可以教他。同時學會做人,同時又學會做事。很多媽媽怕孩子犯錯,其實當他犯錯誤的時候,往往都是可以抓住這個機會教導他做事方法,引導他正確的做人做事。所以母親教育孩子的態度跟敏感度很重要。   有一個媽媽很有智慧,她的孩子端洗腳水給她洗,她都很歡喜,她說她在熱水器當中把它調溫度調到最低,然後讓孩子端了一個禮拜,之後再慢慢把溫度調回來。所以她說她泡了一個禮拜的冷水腳。這個母親很有智慧,等一個禮拜她孩子端這個水的能力已經形成了,她再慢慢把它轉回來。一定要配合老師的教導,而成就、成全孩子的孝行。所以我們要求上課時家長一起陪著孩子學,孩子坐前面,所有的家長坐最後一排,看孩子今天學什麼孝行,回去有沒有落實,這麼樣一配合,孩子的行為養成很快。   有一個老師,他說有一個家長打了一通電話給他,剛好是暑假結束的時候,開頭就跟這個老師說:張老師,謝謝你。為什麼謝謝老師?因為我的女兒在暑假期間進步特別多。這句話有玄機,一般孩子退步最厲害的是什麼時候?暑假一放一個多月,我們當過老師的都覺得剛放完暑假就好像一匹脫韁的野馬拉回來,那很辛苦的,還要再整頓一陣子。結果這個家長居然是說進步很多!家長接著就舉例,她說有一天我在睡覺,因為太累了,躺著還沒蓋被子就睡著,醒過來的時候身上被子已經蓋好,誰幫她蓋的?孩子幫她蓋的。結果一走出房間聞到麵的香味,她母親直接就反應說你爸爸回來了?想說是爸爸帶回來的。結果孩子就說爸爸還沒回來。她母親接著問,那怎麼會有麵?這個小女孩說:我煮的。她媽媽很驚訝,她說:你從來沒有煮過麵,你為什麼會煮?小女孩說:我常常看媽媽這邊抓一點,那邊抓一點,所以我今天也嘗試煮煮看,盡一份孝心。諸位朋友,那一碗麵好不好吃?好吃!你們怎麼都吃到了?這個麵是孝心做出來一定特別好吃。不過她母親說確實煮得很好吃,因為人只要有心一定能把事做好。   諸位朋友,這個小女孩形成了什麼重要的做人做事的態度?我們來想想有什麼?孝心,一有孝心,所有的行為都會變化。再來還有什麼?細心關懷,都能體恤到父母的狀況跟需要,所以會蓋被子;還怕父母醒過來沒飯吃,還煮飯,關心。還有做事嘗試的態度,當她又這麼常做一些事幫助父母,她做事的能力就不斷提升上來。孩子的孝心一開,很多行為就能夠有很好的發展。所以老師教孝,家長一定要密切配合。而我們所有這些推展讀經的老師都有一個很深的體會,他們還沒有推展以前,沒有這個體會。他們都說有品德的孩子學習一定好,而且這個學習絕對不是父母拿著鞭子在旁邊鞭策,都很主動。諸位朋友,你相信這句話嗎?有一個老師他們班本來都是全校倒數第一,教了將近半年到一年的時間,他們都是名列前茅。他們的校長太驚訝了,才請我們去跟全校老師演講。所以我們要有這個信心,而品德的根本就在孝道,所以一定要跟老師配合好教孩子孝。   第三個夫妻要配合教,因為很多的家長就說:那他們的老師還沒教怎麼辦?不要等了!都從哪裡開始?要從家庭、從自己開始。當然很多的家長假如有這樣正確的認知,知道德行對孩子一生最重要,家長只要跟學校反映,很多學校就會開始重視。而夫妻之間能相互配合,孩子也容易增長孝心。比方說先生就對孩子說:兒子,你可以不用孝順我,但是你不能不孝順你母親。講話的時候要很中肯,假如當父親的人講到眼淚都掉下來,那你的兒子也會聽得很感動。你要告訴孩子,你母親懷孕的時候吐得半死,連飯都吃不下去,懷孕的時候揹著這麼重,你看你多少斤,媽媽每天無怨無悔,還去上班下班。然後生產的時候有多麼的辛苦,生下來之後點點滴滴照顧你,哪一次你生病的時候,母親幾乎二、三天都沒睡覺。把這些真實的狀況告訴孩子。因為人都是健忘,你一提醒他,他那種知恩的心就上來,知恩就能報恩,所以孩子他就會很能領受母親的恩德。另外假如是太太就要告訴孩子:你可以不用孝順媽媽,但是不能不孝順你爸爸。就要把父親從小對孩子付出的點點滴滴告訴小孩,小孩才能夠領受父親的恩德。所以夫婦搭配也是很重要。   現在很多的媽媽不只沒有把先生的一些恩德告訴孩子,還在孩子的面前數落父親,你看你這個爸爸,這麼一講,孩子對父親就很難再生起恭敬心。一個先生、一個為人父者連孩子都瞧不起他,他很容易怎麼樣?自甘墮落。連兒子都瞧不起我了,好,我就壞給你們看。所以當母親的、當太太的要謹慎,言語要特別特別謹慎。所以當我們能夠不要把先生的這些過失彰顯起來,反而誇先生的一些優點,誇先生對孩子的照顧。先生一聽會感動,而且他會覺得兒子相信我可以更好,我應該怎麼樣?盡心盡力往這個方向去走,他在孩子面前有尊嚴,而這一份尊嚴會推動他人生盡心盡力去成長。不能把他最後的尊嚴都把它斷掉,所以夫婦也要配合好教育孩子力行孝道。

教孩子不能寵,教育是長善而救失

2008年05月27日
公開
58

--蔡禮旭老師講   父慈,如何慈愛孩子?這個就很重要,假如慈愛用錯了方法,可能我們覺得是為孩子好,但是教出來可能就不是我們想像中這個樣子,所以當父母要不要學?要。所以不只學為人師,還要學為人父,學為人母。《三字經》說「養不教,父之過」,你教育他的方法錯了,也是我們為人父母的過失。很多母親說,「父之過」,所以跟我沒關係,這個「父之過」就包含了父母在內。   我常常會問朋友,我說你們為人父母知不知道什麼是教育?很多家長被我這麼一問,突然都愣住了,好像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好像孩子一出生就忙著照顧他,一晃五年、八年都過去了,從沒想過什麼是教育。有沒有朋友說說看,您覺得什麼是教育?今天假如您走在鄉間小道,剛好看到一位農夫在種田,剛好在收割稻穗,我上個禮拜到廈門去講演,農田剛好在收割。你跟農夫說,請問怎麼種田?他會不會跟你說,你給我一個小時,我想清楚了再告訴你?他會不會這樣?不會,他不用再打草稿,為什麼?因為那是他每天都在做的事,是他最熟悉的事,所以他很清楚。   諸位朋友,我們為人父母每天在幹的是什麼事?是教育我們的孩子,我們都幹了七年、八年,甚至有的幹了十多年,人家一問「什麼是教育?」我們能不能答出來?每天在幹的事答不出來,那孩子這一畝心田,我們在這七、八年來到底種下了什麼種?這個種是好種還是不好的種子?其實七、八年來,這些種子有沒有開始發芽?有沒有開始結果?有。我們不知道種下去了是好種、壞種,但是它會不會發芽?它會不會結果?照樣結果。所以現在很多家長,他的孩子十多歲了,我看到他們的臉上都寫了哀怨、憂愁。真的,孩子的行為,他們已經很難去掌控,去扭轉,所以早知今日,何必當初。我們現在一定要好好學習「什麼是教育,怎樣才能把一個孩子教好」,趕快在當下種下對孩子一生最重要的好的種子,才能成就他一生正確的做人處事態度。   現在整個父母教育最嚴重的問題就一個字,諸位朋友,哪一個字?「寵」字。十月十九號深圳特區報,有一對夫妻親自去找報社,然後把他孩子一些對他們很不孝的行為報出來,為什麼他要報出來?因為他要給往後為人父母的人有所警惕。他就提到,因為他們夫妻算是晚來得子,所以對孩子都是百依百順,連學校幼兒園老師跟小學老師一直反應,你的孩子一些行為已經很偏頗了,很無禮了,自己的父母還替孩子找藉口,說他以後就好了。很多家長都覺得孩子以後就會變好,甚至於還聽算命的說,這個孩子到十五歲就會變好了,然後十五歲以前都不好,有沒有這種戲可以上演?不可能。哪有你孩子突然一覺醒來,從不懂事瞬間變懂事,那個只有在夢裡面才有可能發生而已,在現實狀況是不可能發生的。因為他寵壞了,所以現在孩子要娶老婆,要把他們夫妻趕出他們的家,所以寵孩子,他一定不孝。   在汕頭有一對夫妻生了六個兒子,他們大了之後,給他們買了六間房子,娶了六個老婆,一個人一個,然後他們夫妻沒有地方住,為什麼?六個孩子都不讓他住。所以這樣的夫妻一輩子辛不辛勞?辛勞。要賺六間房子,那可是日夜都是在工作,在拚搏,結果得到的結果是什麼?是連住的地方都沒有。結果大兒子在豬舍旁邊建了一個木屋給夫妻去住,旁邊的鄰居看不下去了,就對他們夫妻講,你要告你六個孩子。諸位朋友,要不要告?「居家戒爭訟」,「朱子治家格言」說的,家庭最忌諱的就是告上法庭。「訟則終凶」,一告上去了,家裡家風一定敗壞,不會有好下場。我們來想一想,真的告了,法院判六個兒子要扶養這一對老夫婦,每一個兒子輪兩個月。他在大兒子那邊坐下來,他的媳婦說,拿去吃,趕快吃,我要收了。他每天過得心驚膽顫,本來還可以活十年,到最後每天壓力很大,細胞病變,可能三年就得癌症了,癌症是心理壓力很大,很容易得癌症,所以這樣的日子也不好過。所以確確實實,當人生走到這個下場的時候就會有很多無奈。   所以教育孩子要慎於開始,從小一定要教對。你所有的事情統統一手攬,統統替孩子做,做久了之後,孩子心裡會覺得父母替我做的事都是應該的,替我買房子,替我娶老婆,都是應該的,是不是?所以是做了要死,然後一點功勞都沒有。所以現在很多的小孩,七、八歲,講出來都說,我爸爸的那些遺產都是我的,恐不恐怖!   我有一位長輩姓盧,盧叔叔,他跟他的孩子講,他說「我所有的錢都是取之社會,所以往後我也要用之社會,回饋廣大的人群。我要成立一個公益的基金會,所以我一分錢也不會留給你。但是你只要努力念書,認真學習,你要念多高,我都支持你」。所以讓孩子從小覺得父母親的心胸非常寬廣無私,所以他的孩子對父母是打從心底佩服。   他的兒子後來到美國留學,雖然他的經濟很不錯,但是給孩子的這些費用抓得特別緊,因為知道中國人說「富不過三代」。現在這句話不靈了,一代都撐不了。因為以前還有聖賢的根基,整個家庭、社會都還有一種節儉的美德給孩子從小看。現在小孩從小舉目看到的都是奢靡、奢華,從小都很會花錢。所以對他的孩子在經濟上抓得特別緊。要出國留學的時候,告訴他的兒子,他說「我給你的錢都算好了,假如你亂花,自己解決。然後你假如帶一個黑人回來,帶一個白人回來,我跟你斷絕父子關係」,這個叫醜話要講在前頭。因為兒子從小是父母帶大的,知道他父親言出必行,所以不敢造次。   剛好這個兒子留學完之後準備回國,打了一通電話給他媽媽,跟他媽媽說,「媽媽,我錢不夠了,根本沒辦法坐飛機回來」。結果他媽媽一聽,隔天一大早,馬上帶著錢要去匯款。結果這位盧叔叔馬上就跟他太太說,「等一下」,然後把他夫人叫過來說,「孩子一有問題,妳們也不分是還是非,心馬上就慌起來了,他一句話就把妳們搞得心情起伏很大」。他就叫他太太坐下來,「來,我算給妳看,我們給他的錢剛剛好可以買飛機票回來。兒子為什麼跟妳要錢?因為他知道他一回來,我一定不給他錢,他的生活一定會非常拮据,所以希望留一手,還可以有空間緩和一下,不然會喘不過氣來」,所以就跟他太太說不可以匯。結果兒子打了兩、三通電話,都沒匯到錢,後來乖乖的就飛回來。結果這位父親馬上告訴他,你已經長大了,這個家不給你住了,自己先出去自力更生。諸位朋友,你假如當父親,你做得出來嗎?這個是不是慈愛?我們接著看看:   這個兒子因為從小被這樣的父親磨鍊,自己出去找工作,董事長親自面試,而且是一個連鎖性的教育機構,結果本來這個下午有五、六個人要面試,面試到他的時候,後面的人都沒面試,董事長跟他談了兩、三個小時。談的過程跟他說,你不可能是二十五、六歲的人可以寫出這樣的企畫案。從小被父親磨鍊。結果就從企畫案的內容一一的問他,他對答如流,後來董事長給他一句話,他說「你要多少薪水,你自己開」。諸位朋友,你希不希望你的兒子以後去工作,他的老闆說「薪水要多少,你自己開」?他惜你的才華。所以當孩子有這樣的德行跟能力的時候,他已經立於不敗了。   而在經濟上,盧叔叔都沒有再支援他的孩子,但是他有去交代他孩子身旁的這些長輩,這些大哥哥、大姐姐,而這些大哥哥、大姐姐都是曾經他的父親待過的公司。因為這位盧叔叔的工作,他是專業總經理,整頓完一家公司,比方說兩、三年之後,他幫人家整頓好就還給董事長,他自己就離開那間公司。但是他本來這些公司的一些年輕的職員都會跟著盧叔叔學習,這位盧叔叔也很願意栽培後進,所以每個禮拜天,都陪他以前曾經待過這些公司裡的年輕的職員一起爬山。在生活當中,在工作當中,只要他們有什麼問題,他都會給他們一些指導,所以這些大哥哥、大姐姐跟他的兒子都很熟。   所以盧叔叔就交代他們,他說「我兒子假如撐不下去,跟你們借錢」,你看他都算到了,「跟你們借錢,你們可以借他,但是不能超過兩千塊」。所以第一個月,他兒子確實撐不下去,因為房租很貴,所以就跟其中兩位長輩,一位大哥哥,一位大姐姐,各借了兩千塊錢。盧叔叔交代說,「他跟你說哪一天要還你,你一定要打電話去跟他要」,所以後來真的那一天,他都還給這兩位長者。還完之後,從此以後沒有再借過錢,所以他的孩子撐過來了,能力就磨出來。   所以寵孩子造成的是不孝,但是你懂得磨鍊他,這是歷練他一生的本事。所以什麼是真正的慈愛,我們真正要細細去思考。有時候你愛之,反而足以害之。而這個愛是要理智,不是情感,情感之後就變寵,就變溺愛。   諸位朋友,兒子不能寵,還有誰不能寵?誰都不能寵,寵壞了就不行。先生能不能寵?先生寵壞了,到時候妳在家裡孤枕難眠獨自哭泣,他在外面是流連忘返,都不知道要回家,所以先生也不能寵。在夫妻相處過程當中,該給先生建言的,我們一定要建言他,要提醒他,不能讓他肆無忌憚的做一些不好的事情。當然夫妻之間溝通要好,也必須建立在彼此的信任當中。比方說為人妻,我們平常自己要把家裡的事做好,把我們的本分做好,先生心目當中就會對你很感謝,很信任,這個時候你給他的勸告,他就很容易接受,他就不容易偏頗。所以我們說女性要相夫教子,相夫就是該給先生提意見,該規勸的時候絕對要規勸,所以先生不能寵。   太太能不能寵?閩南話說「寵某吵鬧」,就是寵了太太之後,她有事沒事就跟你一哭,二鬧,三上吊,你在公司上班坐不坐得穩?每天想著我太太今天不知道又要舞出哪一齣戲出來,所以心裡就不踏實。所以家裡假如不安,事業一定做不起來,所以太太也不能寵。當然娶太太就要先娶好,不然你結了婚之後才來頭大,那就很麻煩。所以娶妻要根據什麼?要娶她的賢德,所以說賢妻、賢妻,要娶「賢」。   中國最重要的經典之一,《詩經》,這麼重要的經典第一篇文章是什麼?提到「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是很重要的一本經,但是它開篇為什麼要取這一篇「關雎」?中國的四書五經都是講人生的大道,為什麼開篇是「關雎」?跟我們昨天討論的結論是一樣的,五倫關係哪一倫最關鍵?「夫妻」,所以「關雎」提的是找對象的原則。   我在一間中學演講,我就問什麼叫「窈窕淑女」?有一位女同學舉起手來說,就是身材非常姣好的女性。聖人的意思傳到現在都已經面目全非了,所以我們有責任要為往聖繼絕學,從哪裡繼?從自己的家庭開始先教正確。所以你現在有兒子的時候要告訴他,娶妻要娶什麼?賢德。   「關雎」裡面,為什麼要舉關雎這種鳥類?這都有很深的含義。因為關雎這種鳥類找了一個伴侶之後,終生不換,非常守節,這個男女當中都有道義,有恩義。為什麼要用關雎來敘述夫婦之間的道義?因為我們知道成人最貴的、最重的是什麼?是他的面子。所以你直接告訴他說,你怎麼對你太太這麼不好?妳怎麼對妳先生這麼不好?他(她)馬上惱羞成怒,你(妳)管我這麼多幹什麼!所以中國的《詩經》利用比喻的方法來提醒你,來點醒你,告訴你連鳥都知道要忠於牠的伴侶,那我們當人更應該忠於我們的伴侶。所以意思就是告訴你,我們人可不能比不上鳥,可以人而不如鳥乎?真正明白了,一聽就覺得慚愧,我們可不能連鳥都不如。但是不肯接受的人,用這樣的方法提醒他,也不會跟他結冤仇。所以懂了就懂了,就能夠去反省。   而「關雎」後面有兩行內容提到「參差荇菜,左右采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荇菜」是一種植物,是專門在祭祀祖宗的時候要採來祭祀。諸位朋友,荇菜都是誰去採?都是媳婦去採,媳婦採來祭祀祖宗,這個意義非常深遠,所以汕頭有一句話說,「兒子孝,不如媳婦孝」。因為這個媳婦很有賢德,當她採著荇菜去祭祀她們家族的祖宗,祖宗在天之靈一看,這個女子有賢德,我的家族可以旺幾代?最少可以旺三代。但是相反的,假如這個媳婦沒有賢德,採這個荇菜,祖宗在天之靈都要掉眼淚。所以說娶一個好媳婦旺三代,娶一個不好的媳婦敗三代,所以娶妻要注重賢德。   最後提到女兒也不能寵,你女兒寵壞了,她嫁到人家家裡怎麼樣?搞得人家雞犬不寧,三天兩頭鬧情緒說「我要回娘家了」。結果她一跑回娘家,這個岳父(丈人)還把他的女兒怎麼樣?「來,回來沒關係,爸爸給妳靠」,這樣對女兒好不好?好像是很寵愛孩子,事實上把女兒一生害了。一個女兒嫁到一個新的家庭裡面,最重要的,一定有一段適應期,因為來自不同的家庭。    問:所以這個時候最要修的功夫是什麼?    答:忍。   這個功夫沒修好,人生很難走。所以中國字很有智慧,諸位朋友,您看這是會意字,一個心跟一把刀,所以忍要忍到什麼境界?刀子掛在你的心頭,你都能夠如如不動,都能忍受。這不是真的拿一把刀在妳心上,就是說假如妳的先生用非常尖銳的言辭攻擊妳的時候,妳也能夠先忍下來。    問:為什麼要忍?    答:忍一忍,海闊天空。   忍一忍,海闊天空,來,給這位朋友掌聲鼓勵。我曾經在講演的時候,有一位母親說中國文化很不錯,不過這個忍字到底要忍到什麼時候?她在敘述這一段話的時候,眉頭都皺起來。我就跟她說,妳這種忍法,保證忍到火山爆發,而且一爆發之後,以前所有忍的功夫,前功盡棄,所以忍不是壓下來,這種忍遲早出問題。忍是帶著明白,帶著寬恕。比方說先生一些生活的習慣,是不是一天、兩天造成的?不是。妳看了很明白,那是他成長過程養成的一些習慣,妳跟他的溝通也要慢慢的讓他這些習慣去轉變,哪有可能一下子就把它扭過來。所以妳帶著明白,帶著一種寬恕、寬容,那夫妻之間就會彼此忍讓、謙讓,所以這個要忍得明白,要去寬恕。   再來,要忍的為大局著想,什麼是大局?家庭和樂是大局,孩子的人格成長是大局,所以夫妻在孩子面前吵架,對孩子有沒有影響?影響特別大。當夫妻常常吵架,孩子的內心不會很安定的,都覺得很恐慌,所以很多夫妻一吵架,小孩馬上哭得很大聲。有一對夫妻剛好吵起架來,一個小嬰兒一歲多,剛好在旁邊,哭得特別大聲,他們夫妻一聽到孩子哭那麼大聲就停下來沒吵,就看著孩子,結果那個孩子兩隻手比這個手勢,比叫他們靠近,結果夫妻兩個頭跟頭碰一起的時候,孩子就不哭。所以你看才一歲多的孩子就能感受到吵架是不好的,要相親相愛才好。所以我們要為孩子成長的大局著想。   所以教女兒不能寵愛,要告訴她,到一個新的環境,或者嫁到夫家去,一定要多看、多聽,然後少講。到一個新的環境去,開始這裡不好,那裡不好,人家會覺得很不能接受,還沒有融進去,就可能造成排擠。所以這個道理不只是做媳婦的人要懂,我們每一個人到一個新的公司,到一個新的團體,也都要記住,多看、多聽、少講,還有一點,多做、多付出。你多做,多付出,因為你都多看、多聽,所以不會亂做。所以你每一個付出都是這個家、這個團體所需要的,慢慢的他們對你就會愈來愈信任,到最後你講的話,他們都很能接受。   我也沒當過媳婦,這個道理我怎麼會懂?這個道理是從我母親身上發現的。諸位朋友,您猜猜看,我母親講話忍了多久才開口?依我的觀察,將近二十五年。等公公、婆婆對她都沒話說,因為小叔、小姑小時候,我母親的薪水還供他們念過書,所以一個媳婦量愈大,晚年的福愈大,所以我母親很年輕就退休了,公公、婆婆對她很好。孩子因為她當榜樣,也沒有很差。小叔、小姑常常會想到小時候,高中時候還是我的大嫂拿錢出來,甚至於他們去考高中聯考還是我母親陪他們去考,所以量大福大。忍了二十多年了,所有這個家庭、家族裡面對她的信任都很夠,這個時候講話就有分量。所以忍的功夫對我們一生,對一個為人太太的人,至關重要。   在媳婦之道當中,我剛好在小時候曾經看過一幕,小時候沒看懂,哪一幕?我的外婆到我們家的次數,十隻手指頭都算得出來,很少。但是每次我的外婆到我們家來,一進門還沒坐下,她就牽著我奶奶的手說,「我這個女兒手腳最慢了,我這個女兒嘴巴都不甜,都不會說好話」,就開始一直數落我媽媽的缺點,就一直講。結果講了差不多好幾個之後,一坐下來,變成我奶奶開口,「這個媳婦好。」「好在哪裡?」「做事很認真。」就開始誇我媽媽。我那個時候才七、八歲,看得頭都懵了,看不懂。現在自己搞教育了,突然覺得這是人生很高的智慧,人情練達的功夫。缺點要自己講,把好留給別人說,所以自己的女兒壞要自己講,把優點讓自己的婆婆去誇。所以確確實實人與人當中的學問、哲學有賴我們細細去體會。   所以「寵」是教育孩子很大的一個忌諱。我們來看一下,現在的孩子因為寵了,產生了哪些問題?這個我們要搞得很清楚。   在中國最有名的一篇教育哲學,叫做《禮記.學記篇》,這一篇教育哲學已經綿延了幾千年,但是很多中國人沒念過。而這幾千年的教育哲學當中所提到的理論,都是近代西方人才提出來,而我們的老祖宗幾千年就傳下來,然後西方的人還把這些理論拿來蓋章說,這是我發現的,我版權所有,這個理論是我發明的。可不可以怪他?也不能怪他,因為他沒有看過中國這篇《禮記.學記》。相信他看了之後會覺得怎麼樣?會臉紅就有救了,會很慚愧。為什麼老祖宗承傳這麼多高智慧的東西,卻從來沒有標榜自己?這就是中國人一個很好的美德,謙卑。而我們老祖宗當中最重要的聖人:孔夫子,給後代所有讀書人做了一個好榜樣,孔夫子說他一生「述而不作」,夫子說他一生都是闡述古聖先王的教誨,絕對沒有自己創作,所以夫子說「述而不作」的這個榜樣承傳了幾千年。所以「版權所有」不是我們中國讀書人的一種態度。   中國留名青史的讀書人都是用他一生所積累的智慧寫成文章,希望能夠利益後人,希望能夠讓後代子孫的人生不要走太多的彎路,這是他們創作文章的一個存心。所以我們面對古聖先賢這些教誨,你一定要非常恭敬去讀,那些文章都是他們一生的智慧。   《禮記.學記》裡面對於教育有一句非常重要的開示,「教也者」,教育是什麼?「長善而救失」,教育是「長善」加上「救失」,這句話已經把教育最重要的兩個主軸抓出來。我們剛剛提到的,把孩子寵壞了,寵壞之後他會形成很多的過失與壞習慣,叫「失」。壞習慣跟過失怎麼辦?諸位朋友,要趕快救,等不得。「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很多家長說,我的孩子沒有學壞,也沒有學好,有沒有這檔子事?絕對沒有。一個人的學問就像逆水行舟,當你啥事都不做的時候一定往後退。   我們有老師有一個深刻的體會,他說他覺得一天沒有好好教他的孩子,他的孩子就讓他感覺一天就退。所以他有這個體會,他說我的孩子連寒暑假,我絕對都不放假,絕對一天一天都要教他,這是明白的家長,明白的老師。為什麼?他已經洞察到這個社會是一個大染缸,孩子做人做事的判斷能力不趕快扎下去,這個染缸一襲捲來就被染上去了。所以他有這一份警覺性,那是他教育孩子的敏感度。所以長孩子的善,救孩子的過失,是刻不容緩的工作。   我們來看一下,現在的孩子有哪些方面必須趕快救他的過失?哪些壞習慣要趕快導正?一個人的道德學問要先從改過下手。    問:有沒有朋友說說看,現在的孩子有哪些問題?    答:驕傲。    問:好,還有沒有?    答:自大、自我。   自我講得太好聽,很多名詞都是西方傳過來,讓你看了有時候都沒抓到重點,其實講白了就是自私。    問:還有沒有?    答:沒禮貌、很貪。   很貪,貪心,他什麼都想到自己,哪有不貪的!    問:還有沒有?    答:不孝。    問:還有沒有?你們不要客氣,盡量講。    答:懶惰。   我常常會接觸一些家長,因為我們在海口是一個國學啟蒙中心,都是針對孩子的教育在辦一些課程,很多家長,孩子有一些狀況,他會到中心跟我們一起討論。每次來的時候,還沒進到辦公室,坐在沙發上,才從門口把他引到中心裡面來,一路上他就開始講,「我兒子又自私,我兒子脾氣又大」,就一直差不多講了五分鐘,講完之後,我怕他太口渴,我趕快倒一杯水給他喝,「來來來,先喝一杯水,我們坐下來慢慢聊」。當他都講完他孩子的問題之後,接著我就開始問了,我說「你孩子現在很自私是結果,原因出在哪?你孩子現在脾氣很大是結果,原因出在哪?」我看他的表情覺得說,我活這麼大,好像沒有人問過我這個問題,突然接不上來,一臉瞠目結舌,很驚訝,我怎麼沒想過。然後又問他,「孩子沒有禮貌是結果,原因出在哪?孩子不孝、懶惰是結果,原因出在哪?」你知道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這個世間醫生有兩種,一種是醫人家的身體,一種是醫人家的思想觀念,而老師跟為人父母就是醫孩子的思想觀念。所以你都不知道孩子思想觀念錯誤的根源在哪?你每天只是在那邊看那個結果而已,每天在那裡乾著急,乾煩惱。所以一定要把那個種下去錯誤的種子拿掉,然後種對的下去,再過個兩年、三年,對的種子就發芽,就結果了。所以教育孩子急不來,要用理智去把原因找出來。   所以我就跟家長說,孩子很自我,這是一個中心問題。一個孩子很自私的時候,他處處會無禮,會傲慢,只要我要的東西就不給你。會懶惰,會不孝,那他想都想自己,怎麼會想父母!所以根源還在這個,「人生的根本態度是自私,還是替人著想」。這個時候我會跟家長說,我說我們回到孩子的小時候,他一、兩歲的時候,剛好跟爺爺、奶奶,還有你們夫妻倆一起吃飯,請問你第一口菜夾起來先夾給誰吃?有沒有找到問題根源?我每次這麼一講,底下那些媽媽都笑成一團,我也不知道她在笑什麼。「大學」裡面有一句話,「知所先後,則近道矣」,你事情的先後順序做錯了,你為人子之道就錯了,你為人父母之道也錯了,所以夾菜夾錯了,孩子的孝道建不起來,所以先後順序特別重要。而人懂得先後順序、輕重緩急是有智慧才行,所以要學。   「但力行,不學文」,你不學聖賢的文章,會「任己見」,會只隨著自己想怎麼幹就怎麼幹,就「昧理真」,就做錯了。所以菜一夾起來,「小明,媽媽特別替你炒的這盤菜,趕快多吃一點」。爺爺、奶奶都很疼孫子,不甘示弱,「乖孫子,這兩盤菜也很好吃」,都幫他夾滿了。誰的菜都滿滿的?孩子的菜都夾得滿滿的。所有的家人都必須替誰服務?替孩子。所以什麼產生了?小皇帝出來了,小公主也出來了。中國俗話講「伴君如伴虎」,侍奉皇帝就像侍奉老虎一樣,隨時怕牠吼叫起來,所以小皇帝的脾氣特別不好。現在十個孩子幾個脾氣不好?七、八個都跑不掉。所以有沒有找到原因?   當你這一口菜是夾給自己的父母吃,孩子一看到你的孝行,一個人好善好德的心是天性,所以他一看到你這麼孝順父母,孩子打從心裡生歡喜。我記得小時候,冰箱打開,我的父母拿出水果來,先給誰吃?假如他先拿給我吃,現在我就不能站在這裡跟你們講課,我一定變成敗家子。真的,我是很容易變敗家子,因為我是長子,又是長孫,又是長曾孫。我記得小時候三、四歲去掃墓,跪在我曾祖母的墳前,一看到那個墓碑上第一個名字居然刻著我的名字,我突然肅然起敬,所以對於自己的家族就有一種使命感。我是長孫,所以我是三千寵愛於一身,假如我的父母用錯方法教我,保證現在我沒有辦法站在這裡了。   所以因為拿對了,我們看到父母在孝敬自己的爺爺、奶奶,內心會很歡喜。所以當我們的身高,當我們的力氣,有資格去開冰箱的時候,拿出來就先給爺爺、奶奶。我們拿過去的時候,爺爺、奶奶非常歡喜,摸摸我們的頭,我們也很滿意,他也很歡喜,這個叫大家都歡喜。所以以孝治家絕對會讓家庭和睦、和樂。   所以我們從根源上找到,當我們從小教孩子孝順長者,對長者有禮敬的態度,時時刻刻為長者著想,他就不會自私,他也不會貪心。有一次我們有七位老師坐下來研討功課,有兩個孩子在房間裡面玩,剛好拿了一盒餅乾,有十塊餅乾,結果發下去九塊,還剩一塊。因為那個餅乾特別好吃,所以這個孩子吃完之後就跑出來,他說這個東西很好吃,請問還有沒有?我們就拿給他看,也沒講話,就比剩一個。這個孩子拿起來之後,他就說這一個要拿給蔡老師吃,他不只沒想到自己,還知道這邊的老師要先拿給哪一位老師吃。

教育子女應從哪裡下手

2008年05月27日
公開
40

教育子女應從哪裡下手」 「至要莫若教子」 人生也要抉擇輕、重、緩、急,什麼事情要先做,什麼事情後做,此先後順序也要進行抉擇。我們常說:「至要莫若教子」,人生第一大事就是要把孩子教好。假如我們的孩子沒有教好,你這一生會不會幸福?一個人有沒有福報,他的人生是否能過得自在,他的中、晚年取決於孩子是否懂事,是否孝順。假如養育出來的孩子不懂事,我們後半輩子將會如何?很難熬!不知道孩子今天又會給我上演哪一齣戲,來讓我收拾殘局。要教育好孩子,你就要把孩子的教育放在前面,放在重要的位置上,那你的輕重緩急就抉擇對了。 「只重分數弊太多」 我在馬來西亞演講的時候,我問孩子們的家長,什麼叫教育?有位家長非常老實,他說考一百分。他值得鼓勵,因為他一點都不虛偽,他把自己心裡所想的講出來。我帶我的學生也很注重跟家長溝通,每次跟家長座談,我就會問家長,我說:諸位家長,您覺得教育孩子一輩子重要的是做人、做事的態度重要?還是把他的分數從九十八分提升到一百分重要?是前者重要、還是後者重要?前者。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家長說後者重要,你看孩子們的家長是否明智?聽起來很明智。我又問:大部分的家長在做前者的工作,還是在做後者的工作?後者!「你這次考幾分了?給我拿過來看看!」腦子裡都是分數。 諸位家長,我們要反思,我們都告訴孩子,做人要言行一致,為什麼我們明明覺得做人、做事態度重要,結果重點都擺在分數上去,何以會這樣?其實不能怪我們的家長,因為他還體認不到做人、做事對孩子一生長遠的影響有多大。而分數,一百分馬上就能看得到,而且還可以拿出去說:「我的兒子三科、四科都一百分」。我們要冷靜思考,今天我們把孩子都往分數這條路上推過去,請問他會走出什麼樣的人生,你能看得到嗎?你把他往這條路上推,你也要清楚,我們把孩子推向了何處?名利。 諸位家長,我也是升學主義之下的產物,你們是否看出來了?我還記得我在讀初中的時候,考試得了九十八分,害我哭了半天,為什麼?因為那時候要編特優班,差了兩分,假如我沒有編進去怎麼辦?我的人生不就毀了!是否有這樣嚴重?為什麼我會覺得這樣嚴重?你看我們才上初中,患得患失的心就如此嚴重!一個孩子患得患失,這一生會不會幸福?常常要被煩惱所困擾。升學主義就是只想到自己的分數要上來,把別人踩下去。所以本來我應該有范仲淹的心胸,「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結果因為升學主義,只想到要擊敗別人。 每當我回想起高中的時候,一發考卷都要瞄一瞄看看別人得幾分,假如比我的分數高,我的內心就很不舒服。小鼻子小眼睛,這樣的人格會幸福嗎?我們要深思。我記得我大學畢業後,有一天在一個商店裡,我遇到了我初中時的同學,在我的印象中,他每次考試都是好班裡的第一名。當他大學畢業出來,因為長期就是埋在書堆裡,所以他跟人相處的能力特別差。一談到他出社會工作的經驗,他就會發抖,他說人為什麼這樣的恐怖?我都很怕跟他們相處。你看他與人相處能力極低,相同的,包容別人的胸襟也沒有形成,當然他這樣的人生不可能會得到幸福。 「學歷高肯定就有用嗎」 我們把孩子往升學主義上推,現在很多孩子有博士、碩士的學位,請問現在失業率最高的是什麼學歷?現在高中畢業的都不會失業,為什麼?勞動、洗碗、掃地,他願意做,所以他不會失業。反而是大學、研究所畢業,覺得那個薪水太低了,不願意做。諸位朋友,請問大學、碩士給了孩子們什麼的啓發?現在每年大學以上的畢業生非常非常多,由於他們不能屈身禮下,所以有很多人都失業。我們來思考一下,從教育體系中培養了十多年的人才,出來用不上,實在是很可惜的,這也是教育資源的浪費。但是諸位,假如你有朋友,他是企業主,他是公司的主管,甚至於公家機關的主管,你去問問他,現在年輕人有沒有好的人才?他會如何回答?他會告訴你:找不到人才!教育的機器一直在出產,結果企業家覺得用不上。 諸位家長,假如你對孩子講:「你就是考試就對了,其他的家事你都不用做,你就一直給我考試,都一直考上去,大學畢業保證你有個幸福美滿的人生」 !有沒有家長給孩子這樣打包票?沒有這種事!現在沒有,以前也沒有,將來也肯定不會有。今天他大學畢業了,假如他不會做人,不會與人相處,再好的機會也會讓他當面錯過,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孩子沒有責任心,則怎麼做人、做事,怎麼與人相處,孩子都沒有能力去擔當,所以機會再好、再多,也是會錯過的、失去了。諸位家長,我們確實要反省一下,如果孩子沒有德行,就是大學畢業,或是碩士、博士的學位,那也不代表孩子有真正的真才實學,諸位朋友,您去了解一下,真正成功的主管跟企業家,學歷都不是頂尖的。 「社會需要什麽人材」 企業家覺得找不到人才,請問企業家需要什麼人才?這個問題不一定要去問博士,每個人心中都有答案,因為我們走過人生,也看了不少人成功與失敗。諸位朋友,你覺得成功的人會具備哪些特質?誠實、責任心、謙虛、信用、耐心。既然知道具備這樣特質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請問,我們教育孩子誠實了嗎?很多家長覺得誠實重要,然後心裡卻想,假如太誠實了,孩子出去要被人家欺負怎麼辦?假如很謙虛,孩子都被人家壓下去怎麼辦?所以,信心是根本,您一定要真正相信,有這些特質的人才往後他的人生就會真正成功! 我們可以思考一個問題,在這幾十年的人生過程中,我們所看到在家庭、在事業中很有成就的人,究竟他們具備了那些特質?孝順,勤儉,尊師,兄弟和睦,尊敬長輩,禮讓,謙虛。 現在很多全世界連鎖性的大企業,他把員工招進來,要先培訓一段時間。這些大企業教員工什麼?教員工做人、做事的態度,教好之後,觀察一個時期,可以用了才錄用。所以未來的企業,就會接收真正會做人、做事的人才。諸位同修,假如我們從小教孩子這些做人、做事的德行的根基,其實已經讓孩子的一生立於不敗之地了。我們規畫孩子的人生,應該要深謀遠慮,不然我們一味的只是讓他在學業中努力,而忽略了很多做人做事的學習,終究他也無法把人生經營圓滿,這是我們要注意的。 「症狀能不能解決問題」 西方過去幾十年的管理,注重在品質管理。什麼品質?物品、產品的品質,所以他們叫做「全面品質管制」。幾十年來的管理學都強調,今天我要做這支麥克風,只要我把麥克風做好,讓它很有競爭力,我就可以高枕無憂,所以他們的專注點都在把東西做好。結果近一二十年發生了一些事情,在一九九五年,英國有一家兩百多年的銀行叫「霸菱銀行」,兩百多年的基業,因為一個新加坡的期貨員挪用公款,兩百多年的基業化為烏有,倒下去了。 諸位朋友,西方人的思惟是出現問題就趕快解決,這叫做「症狀解」。症狀解是否好解?不好解,就像今天身體壞了,得了癌症,好不好處理?不好處理。所以中國的學問是不治已病治未病,還沒有生病就要去預防。而西方科學雖然科技很發達,但是他專門處理什麼?症狀。胃癌,馬上把胃切了;肝癌,馬上把肝切了。切了就沒事了嗎?過一、兩年,癌細胞就擴散了,人也就死期到了。其實,就是癌細胞你不要對它很仇視,因為是有人把它寵壞了才這麼囂張。誰把癌細胞寵壞了?諸位朋友,每個人身上都有癌細胞,只是你把它寵壞了,它才囂張的,因為我們的身體狀態已經在十年、十五年前就把它蹧蹋掉了。 如果要毀壞這個身體還真不容易,因為它非常精密。所以,把癌症腫瘤割掉並沒有根本解決問題,不只沒有根本解決問題,還要同時產生副作用。所以很多癌症病人,他去接受一些治療以後,後面的日子都會很難熬。其實處理癌細胞,打個比喻,就好像拿了一包垃圾放在地上,很多的蒼蠅都過來了,你非常生氣,怎麼來那麼多蒼蠅?立刻就拿殺蟲劑把牠統統噴死,問題解決了。好,你離開了。過十分鐘,什麼又來了?蒼蠅又來了。人現在的思惟就是把症狀解掉,這個男朋友不好,換了;這個女朋友不好,換了。有沒有解決問題?不是男朋友不好,也不是女朋友不好,是誰不好?自己都沒有學會包容,沒有學會愛護他人。當這個根本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再換幾個也沒有用。所以,解決問題要從根本解決,不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因為「症狀」是沒完沒了的。 「道德倫理教育光靠錢不行」 現代西方人已經發現,也明白了影響企業的生存、發展的重要因素,就是員工的德行。二零零一年,全球第七大企業安隆集團,每年的營業額數千億美金,因為兩個高級主管挪用公司的公款,結果,全球第七大企業就這樣也垮了。所以,現在西方人重要的全球連瑣企業,現在都在推行TEM「全面道德倫理的管理」,在要求提高員工的素質,道德素質。 現代人有個錯誤的認知,他覺得金錢是萬能的,只要有錢就可以把我的孩子教好,只要有錢就可以解決問題。現在是否有很多人都有這種觀念?有。所以外國人很有氣魄,二零零二年美國專門強調倫理道德教育,還特別撥款,從本來的兩億五千萬調到七億五千萬,整整調了三倍。有沒有用?結果他們同時做了一個調查,針對八千多個中學生做心理問卷,百分之七十一的孩子做過弊,百分之六十八的孩子打過人,百分之三十五的孩子在商場裡偷過東西。 這個測試裡有一道題說:請問你覺得自己的道德高尚嗎?答道德高尚的中學生高達百分之九十六。諸位朋友,百分之七十一做過弊,百分之六十八打過人,百分之三十五在商場裡面偷過東西,結果他的結論,百分之九十六的孩子覺得自己品德高尚。請問現前這個時代的孩子,他所依循的是誰的標準?他自己的標準。請問孩子這種態度是跟誰學的?假如他的國家領導人很輕易就帶著軍隊去攻打其他的國家,打完仗之後回來說:「諸位小朋友,你們不要跟人家亂打架,要注意這個教誨」!小朋友是否會聽?不會聽。所以,外國人是否掌握了教育的核心?教育不是錢多了就能起作用,教育也不是你的理論書籍很多就有作用。 「從小先要紮德行的根」 西方人發現了德行很重要,那都是在問題已經發生了之後才清楚、才明白的,所以他們現在要去解決。請問他知道德行的根本在哪裡嗎?要能治其本才能解決問題。所以現在他們的大企業也花很多錢在作培訓,用中國話講,叫「臨時抱佛腳」。請問一個人的親和力,一個人的禮貌行為是否兩個月就能練成?假如他本來很酷,都不會笑,馬上讓他去練兩個月要對人家笑,相信客戶走進來,看到他的笑容,全身就會起雞皮疙瘩,因為那個笑是很不自然的,因為他那個微笑的背後所想到的是,你口袋裡的錢要到我這裡來,而不是從內心中對人的尊敬。 中國紮根於聖賢德行的基礎在何時開始?從小,從幼小的心靈裡才能紮下德行之根!從小不教,就會「苟不教,性乃遷」,長大之後,再想要把他拉回來,都很困難,所以一定要從小教。《易經》裡有一句重要的話:「蒙以養正,聖功也」。這個「蒙」是代表天地初開,萬物都還很脆弱,這時要好好保護他,好好養育他。所以這個蒙卦引伸到孩子的教育,就是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要培養他的浩然正氣,以及正確的處事待人態度,你把他成為聖賢的根基培養好了,這個功德最神聖。假如你養出了一個范仲淹,聖功也!現在要培養出一位范仲淹容不容易?怎麼會不容易!現在你把孩子培養得很孝順,他馬上就會在萬綠叢中一點紅。 我們在深圳很多的孩子都是學聖賢教誨,他們回到家鄉去,見到所有的長輩都是鞠躬九十度!連這些長輩都肅然起敬,看了很歡喜。有一次,一個孩子跟全桌的人一起吃飯,所有的長輩看到菜上來了,立刻動手就要去夾,突然看到這個孩子頭低低的在那裡口中念念有詞。本來他們要夾菜的,突然覺得很奇怪,都停下來。等這個孩子念完以後,就問他:「你剛剛在念什麼」?這個孩子對著全桌的長者說:「我剛剛在念飯前祈禱文,感謝父母養育之恩,感謝老師辛勤教誨,感謝農夫的辛勤勞作,及所有付出的人」。這些長輩拿著筷子聽孩子上了一課,這些長輩聽了之後,不但心裡高興,而且也會心裡慚愧:我們只是想到要吃,而孩子感恩的心卻常常存在心上。諸位朋友,這個孩子幸福嗎?生活在感恩中的人特別幸福。你能真正把孩子教善了,他一定會去影響很多人,他一定會是當代的范仲淹。所以我們當家長的要定位,「蒙以養正,聖功也」。 當孩子從小紮根於聖賢人的智慧之中,諸位家長,你是否擔心他出來沒工作?假若你還是擔心,那就是杞人憂天。你心胸大,人生之路才會越走越寬廣;心胸小,一輩子就會活在患得患失中。最近我聽一個朋友說,有很多大企業都到一個專門推廣儒家學說團體中來找這些年輕的人才,這些企業家說,現在外面的人不講誠信,沒有責任心,他們用外面的人總是會提心弔膽,他們就主動到學聖賢學說的團體裡來找人才。諸位家長,您的孩子現在假如紮根於聖賢思想,就會懂得如何做人做事,你已經讓他這一生立於不敗之地了。 諸位家長,您現在的抉擇不只是會影響你自己,還會影響誰?你的家人;不只是你的家人,你世世代代的子孫都會受其影響。人生就好像下一盤棋,假如我們思考的都是下一步怎麼走,那你每一步都會走得舉棋不定;假如我們下棋可以看到三步以後如何走,十步以後怎樣規劃,那你的人生會走得非常從容,你孩子的人生也會走得高瞻遠矚。他會思考到,我的抉擇會影響世世代代,相信他教育這一代會非常謹慎,會非常用心,因為他已經考慮到如此之遙遠。現在有這樣考慮的人不多,古代的中國人有沒有這樣的考慮?很多!中國古代的家訓應該是全世界最多的,比如《了凡四訓》、《朱子治家格言》、《顏氏家訓》,還有諸葛亮的《誡子書》等等,很多的聖哲人都有這樣的態度,把人生的智慧傳承下去。 「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 父母時時想著要把孩子教育好,但是教育孩子一定要有好的方法。中國有一篇很重要的教育哲學叫《禮記.學記》,《禮記.學記》說:「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這句話把教育的兩大主軸抓到了,所以我們今天要把孩子教好,一定要清楚,要長他什麼善,然後要防止、要導正他哪些過失。「苟不教,性乃遷」,很多的孩子有些不好的習慣,我們要趕快把他糾正過來,什麼時候糾正?當下!刻不容緩,因為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就是退。 孩子哪些過失急須改 諸位朋友,我們思考一下,現在的孩子有哪些習慣、有哪些行為一定要趕快修正?主要是要趕快修正孩子的頂撞父母、懶惰、叛逆、自私、敷衍、生活沒有規律等這六個方面的過失行為。「苟不教,性乃遷」,現在孩子的「頂撞父母、懶惰、叛逆、自私、敷衍、生活沒有規律」,這六個過失行為的形成,主要是父母對孩子沒有好好的教育而形成的,所以,要修正孩子的過失行為,首先要從父母的過失行為開始修正,這樣才能上行下效,才能收到教育的效果。 救失如救火 孩子被寵壞之後就會形成很多的過失與壞習慣。「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很多家長說:「我的孩子沒有學壞,也沒有學好」,是否有這樣的事?絕對沒有。一個人的學問就像逆水行舟,當你任何事都不做的時候一定會往後退。 有一個老師有深刻的體會,他說自己覺得一天沒有好好教導他的孩子,就會讓他感覺到這一天就在退步。他有這種體會:孩子的寒暑假,我絕對都不放假,絕對每一天都要教他。這是明白的家長,明白的老師。為什麼?他已經洞察到這個社會是一個大染缸,孩子做人做事的判斷能力不趕快深深紮下根去,這個社會的大染缸一襲捲而來,就會被污染了。他有這一分警覺性,那是他教育孩子的敏感度。所以長孩子的善,救孩子的過失,是刻不容緩的工作。 「過失是結果原因在哪裡」 我們在海口是一個國學啟蒙中心,都是針對孩子的教育在辦一些課程,很多家長對於孩子有的一些狀況,他會到中心跟我們一起討論。這些家長每次來到中心的時候,我們從門口把他引到中心來,一路上他就開始講:「我兒子不但自私,而且脾氣又大」,一直講了大約五分鐘,我怕他口太渴,就趕快倒一杯水給他喝:「來來來,先喝一杯水,我們坐下來慢慢聊」。當他都講完了孩子的問題之後,接著我就開始問了,我說:「你孩子現在很自私是結果,原因出在哪?你孩子現在脾氣很大是結果,原因又出在哪?」我看他的表情覺得他在說:「我活這麼大,好像沒有人問過我這個問題」。家長是一臉的瞠目結舌,很驚訝:我為何沒想過這些問題。然後我又問他:「孩子沒有禮貌是結果,原因出在哪?孩子不孝、懶惰是結果,原因出在哪?」你知道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世間醫生有兩種,一種是醫人的身體,一種是醫人的思想觀念,而老師與為人父母就是醫治孩子的思想觀念的醫生。你都不知道孩子思想觀念錯誤的根源在哪裡,每天只是在看結果乾著急、乾煩惱而已,,當然這樣的父母和老師就是不合格的醫治孩子思想觀念的醫生。補救孩子的過失,糾正孩子的壞習慣,就一定要把所種下去錯誤的種子除掉,然後將好的種子種下去,再過兩年、三年,好的種子就會發芽,好的結果自然就有了。所以教育孩子欲速則不達,要用理智把原因找出來。

更年期障礙 中藥食療可緩解

2008年05月25日
公開
61

更年期障礙 中藥食療可緩解 更新日期:2008/05/25 04:09 〔記者傅潮標苗栗報導〕更年期婦女常會出現焦慮、失眠、憂鬱、燥熱、心悸、盜汗與陰道萎縮、性交困難等更年期障礙的症狀,一般西醫都以補充荷爾蒙或局部性雌激素療法緩解症狀,其實中醫也有一套透過中藥、飲食的療法。 中醫師褚柏菁認為西醫藥物可結合中醫的調養,相輔相成。她將更年期障礙分為三種類型,並提醒更年期婦女有哪些飲食禁忌。 褚柏菁說,婦女年過五十歲,由於卵巢分泌的女性荷爾蒙減少,會引起臉部潮紅、夜間盜汗、心悸、皮膚乾燥、發癢或陰道乾裂、解尿困難、失眠、焦慮等症狀,統稱為「更年期障礙」。 褚柏菁說,中醫將更年期婦女分為三種類型,肝腎陰虛型的患者煩燥易怒、潮熱、多汗、頭暈、耳鳴、手足心熱,常用左歸飲或二至丸滋養肝腎。 脾腎陽虛型患者臉色晦暗、腰酸、膝蓋無力、四肢冰冷、腹瀉或大便不成形、臉或腳常浮腫、夜尿多次,常用還少丹溫補脾腎。心血不足型的患者則是憂思多慮、心悸胸悶、心煩失眠,常用加味歸脾湯益血養心。 褚柏菁提醒更年期婦女多吃干貝、牡蠣、鮑魚、海參、鱉、龜、烏賊、桑椹、芝麻、栗子、蓮子、黑大豆等食物。如體質偏熱,常會熱潮紅、口乾舌燥、小便灼熱,應避免攝取過多熱性食物,如油炸物、辣椒、胡椒、芥末、薑、蔥、蒜、韭菜、香菜、荔枝、龍眼、榴槤、羊肉、菸、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