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小媽報你養兒育女大作戰

2011年12月09日
有多少人看了這篇日記呢?答案是:小媽報你養兒育女大作戰_img_1


雞婆葉媽的家電子報(媽媽寶寶健康持家投資理財全部版)=
免費訂閱處
媽基幫主電子報(純投資理財版)=
免費訂閱處
小媽報你養兒育女大作戰

營養要充足


不吃滷肉飯 學童跟肥胖掰掰-中華醫藥網1001202《2011/12/01 16:48》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國泰醫院昨日率先與校園合作簽定「健康促進合作契約」,醫師說,減胖一點都不難,只要掌握「我不吃滷肉飯」、「我口渴只喝白開水」、「我以水果取代甜點及零食」、「我不吃肥肉與雞、豬皮」等 7大飲食守則即可。

根據教育部調查,目前每 4個小學生中就有 1人屬過重或肥胖,仁愛國小今年度的健康檢查也發現 BMI值過重、超重有 585人,占全校學生的 23%。

杜絕肥胖,從小做起,國泰醫院院長林志明與仁愛國小校長張文宏簽定「健康促進合作契約」,成為台北市第一家與國小異業結盟,共同推動校園健康促進的醫院。

國泰醫院設計一系列活動,其中「兒童健康生活營」校園減重計畫,針對 50-100名肥胖學童,由國泰醫院營養師開班授課教導他們正確的飲食觀念,諸如「我不吃滷肉飯」、「我口渴只喝白開水」、「我以水果取代甜點及零食」、「我不吃肥肉與雞、豬皮」等 7大飲食守則,並督促學童每日確實填寫「我的健康生活日誌」,盼透過每日記錄飲食控制、運動等減重成功。

預定參加「兒童健康生活營」,現讀小六的林同學表示,從國小三、四年級起食慾大開,每餐至少要吃兩碗飯,甚至把營養午餐當吃到飽,總是吃得又急又快,不到 15分鐘就解決一餐;加上平常愛吃高熱量洋芋片,又沒運動,導致他身高才 155公分體重卻重達 70公斤,比起其他同班同學足足重 20-30公斤。知道學校將舉辦這個計畫可以幫助減重,他害羞地表示:「很樂意試試看」。

---------------下一則--------------- 

成長不馬虎


兒童肥胖 成年罹高血壓增8倍-中華醫藥網1001126《2011/11/25 20:57》記者關嘉慶�台北報導

根據研究顯示,兒童期肥胖,將使成年期罹患高血壓風險增加 8倍。由於高血壓會引起腦中風與心血管疾病,醫師建議,肥胖兒童應積極減重,若能在成人之前減重,可消除高血壓風險。

「亞太高血壓學術會議」昨日在台北舉行,會中有美國專家發表研究,指孩童期肥胖會增加成人期罹患高血壓風險達 8倍;此外,韓國進行長達 25年的追蹤也顯示,孩童血壓與成人期血壓有密切相關性。

台灣高血壓學會秘書長王宗道表示,造成高血壓原因有遺傳、飲食過多鹽及肥胖,通常遺傳性的本態型高血壓多會在 25歲左右才發生;顯然兒童時期的肥胖,也會有高血壓風險。

王宗道指出,防治高血壓應從小做起。由於兒童期的血壓量測和成人不同,有肥胖兒童的家長,應帶肥胖孩子去肥胖門診,可由醫師來協助量測,注意孩子是否有高血壓問題。

王宗道強調,兒童期肥胖所導致的血壓略高,跟成人的高血壓也有關係,這是可以矯正的,如果能在青春期就瘦下來,可以使這個相關性消失。

---------------下一則--------------- 
自覺太胖國高中生 2成3憂鬱-中華醫藥網1001128《2011/11/26 20:37》記者關嘉慶�台北報導

調查發現,國高中學生對於體重越來越在意,甚至有學生自覺太胖而出現憂鬱傾向,在體重過重的學生中,有 2成 3出現憂鬱症狀,要比體重已達肥胖學生的 1成 8憂鬱症狀還來得高,且平均每 3名青少女就有 1人以節食來控制體重;醫師建議,學生應有正確的體重認知外,且應以正確的態度與方法來減重!

馬偕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丁瑋信昨日在台灣兒科醫學會舉辦的學術演講中發表「青少年體重狀態與憂鬱症狀之相關」研究成果;該項研究是於去年 9月至今年 1月間,針對北部國、高中生共 869人進行問卷調查,結果發現,體重認知、體重關心及節食行為與憂鬱傾向有密切關係。

調查發現,體重過重的國高中生,反而比胖哥胖妹更容易憂鬱,身體質量指數( BMI)達肥胖者,憂鬱比率為 18%,但體重過重者憂鬱比率卻高達為 23%,體重正常憂鬱比率為 13%,體重過重的憂鬱比率要比體重正常學生多 1成。

此外,調查並顯示,國、高中生節食減重情形也相當嚴重,不吃午餐的比率明顯偏高,整體節食比率達 2成,女生節食比率更超過 3成,平均每 3位青少女就有 1人以節食來控制體重。

丁瑋信醫師表示,結果發現,青少年體重超重已有肥胖時會憂鬱的情形反而不如體重過重者,顯然青少年對於正確的體重認知有待加強,不要自以為是;另外,就是應建立正確的飲食習慣,即使要減重,也不要過度節食,應有正確的飲食方法,以免影響發育而長不高。

---------------下一則--------------- 
鈣補過頭 小心便秘結石-中華醫藥網1001129《2011/11/17 19:23》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從兒童及青少年的「轉大人」,到孕婦的補充及老年人預防骨質疏鬆,鈣質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但藥師提醒,一天的鈣攝取量若超過 2500毫克,可能過量,長期過量攝取鈣,不僅可能便秘,嚴重的話還可能結石。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藥劑科藥師朱婉兒表示,依據衛生署修訂的「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以健康人為對象,青春期所需的鈣是 1200mg,成人是 1000mg。

朱婉兒建議,鈣還是從天然飲食攝取最好,也需與維他命 D如肝臟、蛋黃等一起補充、或適度曬太陽,才能預防骨質疏鬆。如因擔心鈣不足,飲食多選擇高鈣產品或補充鈣片。

不過,朱婉兒提醒,如果一天的鈣攝取量超過 2500毫克,可能過量,如長期過量攝取鈣,可能便秘甚至結石。

市售鈣片種類繁多,朱婉兒表示,天然的碳酸鈣有效鈣含量 40%最高,價格也較便宜,但非活性鈣,須靠胃酸才能活化吸收,易產生脹氣,可能有被汙染疑慮,建議飯後並咬碎服用;檸檬酸鈣的有效鈣含量 21%,吸收最佳,不需胃酸活化吸收,可預防結石,但較昂貴。葡萄糖酸鈣的有效鈣含量為 9%,乳酸鈣的有效鈣含量是 13%。若腎功能不全不建議攝取磷酸鈣。

四環黴素與鈣片一起服用時,會減少四環黴素吸收,因此這應至少錯開 2小時,並先服用四環黴素。降血壓藥或治療心絞痛的鈣離子拮抗劑,如與鈣補充劑併用,藥效可能減弱。

朱婉兒提醒,茶和咖啡因含單寧酸,會阻礙鈣吸收,汽水、可樂含有磷酸,會增加鈣質排出,平日應減少食用咖啡、茶、碳酸飲料,建議喝咖啡時最好加牛奶取代奶精或奶球,增加鈣質攝取。平日飲食也可攝食含鈣質豐富食物,如牛奶、優酪乳、小魚乾、豆腐、莧菜、芥藍菜等。

---------------下一則--------------- 

病痛要照顧


小兒欲哭無淚 當心重症徵兆-自由時報1001201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

您可能不知道,嬰幼兒如果「欲哭無淚」或尿量大減,其實可能是兒科重症徵兆,需要儘速送醫!

台灣上百萬兒童家長最關心的事情,莫過於孩子發燒與生病該怎麼因應。台灣兒科醫學會上週公佈最新版的「兒童發燒生病處置建議」提供了具體建議,內容精簡易懂,將納入衛生署兒童健康手冊。

兒童發燒建議 新版出爐
該建議指出,中心體溫超過38度即為發燒,適度發燒可以提升免疫系統的效能。有研究顯示,退燒藥會壓抑免疫反應,反而可能延緩疾病的康復。而冰枕、溫水拭浴等物理退燒法,或是單純打點滴,並無法達到退燒的效果。

事實上,有無發燒並非重點,重點在於是否有重症的危險徵兆出現,一旦有這些徵兆,就算沒有發燒,也應立即找兒科專科醫師診治。

應儘速送醫的13大徵兆,除了意識不清、皮膚紫斑、嘴唇發黑等容易警覺的症狀外,還包括尿量大幅減少、哭泣時沒有眼淚等,建議制定委員、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呂俊毅指出,這是脫水徵兆,需儘速就醫。

呂俊毅醫師指出,大部分家長對發燒都很焦慮,但發燒未必是壞事,反倒往往是身體為了對抗感染症,故意提高體溫設定點所致,透過肌肉收縮(發抖)產生熱能,發燒有助提升白血球活動力,使身體成功對抗病毒的勝算跟著提高。

有些家長擔心,如果不積極退燒,孩子會燒壞腦袋,事實上人體的體溫調控機制不會讓體溫無限上升,而是會適可而止。建議中指出,那些小孩「燒壞」腦子的傳說,是罹患了腦炎、腦膜炎等疾病而留下神經後遺症,與發燒無直接因果關係。

39度以下 不需積極退燒
根據該建議,健康的兒童若發燒在39度以下,且沒有不舒服症狀時,原則上並不需用退燒藥積極退燒;但如果本身有慢性肺病、貧血、代謝異常、糖尿病、併發心臟病,過去曾熱痙攣、癲癇發作或有其他不舒服症狀,體溫超過38度即應考慮積極退燒。

………………………………………
〈健康小叮嚀〉危險病徵出現 快向兒醫報到

●3個月以下嬰兒出現發燒。
●尿量大幅減少。
●哭泣時沒有眼淚。
●意識不清,持續昏睡、未發燒時躁動不安、眼神呆滯。
●痙攣、肌抽躍、肢體麻痺、感覺異常。
●持續頭痛與嘔吐。
●頸部僵硬。
●咳痰有血絲。
●呼吸暫停、未發燒時呼吸急促、呼吸困難、吸氣時胸壁凹陷。
●心跳速度太慢、心跳不規則。
●無法正常活動,例如不能爬樓梯、走一小段路就會很喘。
●皮膚出現紫斑。
●嘴唇、手指、腳趾發黑。
備註:有無發燒、體溫高低,不一定能代表疾病嚴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