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小媽報你顧囝也要顧自己

2012年12月13日
有多少人看了這篇日記呢?答案是:小媽報你顧囝也要顧自己_img_1


雞婆葉媽的家電子報(媽媽寶寶健康持家投資理財全部版)=
免費訂閱處
媽基幫主電子報(純投資理財版)=
免費訂閱處
小媽報你顧囝也要顧自己

食在有道理


重烘焙茶葉適合入菜-中華醫藥網1011201《2012/11/30 19:50》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專家指稱,台灣食材結合茶品,也能衝撞出驚艷效果,但在茶品需要選擇重烘焙者,像紅茶、普洱及烏龍都很適合;至於淡口味的包種茶,入菜在湯品較搭調。
根據 2011年海峽茶產業發展報告,台灣有 6成民眾有飲用茶品的習慣。

美食專家吳恩文說,以茶入菜其實很適合,特別是國人飲食日益清淡,以茶湯取代高湯,會有不同的效果。

國人接觸茶葉相當多樣化,不光是本地茶,日本茶、南非茶接受度都很高,吳恩文建議,重烘焙茶葉較適合入菜。

以國人較常烹調的雞湯而言,可以拿茶湯取代雞湯,茶湯適合打底,不會搶掉菜的味道,湯色會比較清,原味容易保留。

有些人怕在喝茶的同時,會攝入過量的咖啡因,導致失眠、煩躁及心悸,有些人會怕喝到隔夜茶,吳恩文說,不是所有茶都有咖啡因,具有丹寧酸特性的,是午後飲茶的好選擇,不怕喝多了影響睡眠。

他也建議,枸杞菊花在中醫有清肝明目之用,與溫潤的茶品飲用,不僅口味搭,對電腦族、上班族的健康有幫助,而在燒排骨時,以茶汁帶出排骨清甜帶點淡淡茶香的菜色,簡單不麻煩。

---------------下一則--------------- 
蘋果、葡萄、仙草 護腎天然食補【聯合報╱記者林昭彰�新北市報導】

淡江大學化學所博士生丁玉如以斑馬魚為實驗樣本,篩選出有益腎臟的天然物質,建議大家多吃蘋果、葡萄、仙草、花生。
這項研究結果已發表於國際知名的「毒理暨應用藥理學」期刊。

丁玉如指出,斑馬魚胚胎全身透明、發育快速、容易觀察變化,且器官構造、生理功能、基因結構都與哺乳類相似,非常適合做藥物篩選實驗。

她先將斑馬魚胚胎浸泡在對人體具毒性的中草藥馬兜鈴酸,透過實驗證明,馬兜鈴酸可能引起發炎造成腎損傷、造血功能異常,進而使心臟及腎臟嚴重受損,最終導致腎衰竭。

接著從許多天然物質中,篩選白藜蘆醇(RESV)及熊果酸(UA),利用這兩種具抗發炎成分,對胚胎進行12小時處理,發現可降低發炎情形;另利用冷凍切片觀察紅血球,發現血液循環系統功能也有改善。

台灣洗腎人口約6萬名,每年新增近6千人,丁玉如表示,國人洗腎人數不少,由於腎臟一旦受損就很難復原,國人應注重腎臟保健。

研究結果發現,葡萄子和花生含白藜蘆醇,和仙草成分中的熊果酸,都是有益腎臟的食物,建議民眾平常多攝取蘋果(連皮)、葡萄(含子)、仙草、花生等蔬果。【2012/12/04 聯合報】@ http://udn.com/

---------------下一則--------------- 
進口食鹽少了碘 甲狀腺腫大恐盛行2012/12/05【聯合晚報╱記者沈明川╱台北報導】

台灣鹽品市場開放後,進口食鹽市占率推估已達20%左右,但因進口食鹽幾乎都是無碘鹽,讓專家擔心國內公衛防線可能出現「缺碘」缺口,重蹈當年甲狀腺腫大盛行現象。專家指出,缺碘會影響幼童智力與學習能力發展,長期將影響國家的未來競爭力。

早期台灣甲狀腺腫大患者多,學童盛行率高達21.6 %,後來世界衛生組織來台協助調查,認為原因是缺碘,於是民國55年10月起台灣製鹽總廠(台鹽公司前身)在食鹽加碘,60年進行全省學童甲狀腺腫調查,盛行率降至4.3%,缺碘防治成效卓著。

衛生署99、100年度完成「93-97年度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之碘營養狀況評估計畫」發現:男性碘營養尚稱足夠,女性則有輕微不足的風險,碘營養狀況似乎有再降低的趨勢。

缺碘影響兒童學習 不利婦女健康
世衛組織(WHO)指出,缺碘導致智能低落,直接影響兒童學習能力,不利婦女健康,降低社群生活品質,足以阻礙經濟生產,因此呼籲各國政府應致力消彌國民碘缺乏問題,特別應保障孕婦、育齡婦女、嬰幼兒、兒童的碘營養充足。

專家強調,如果孕婦碘營養不足,可能會造成新生兒生長遲滯和神經發育不全;缺碘也會影響幼童的智力與發習能力發展,長期將影響國家的未來競爭力。

國人碘營養來源 多來自加碘鹽
由於國人的碘營養來源多來自加碘鹽,若擔心高血壓、心血管等疾病,刻意將鹽攝取量降低或使用低(減)鈉鹽,反而可能造成碘營養不足。

但專家分析認為,最主要原因可能是政府於93年1月廢除鹽政條例、開放鹽品自由進口後,許多廠商從國外進口天然鹽,以天然、健康為訴求銷售,這種食鹽幾乎都未加碘;另外,部份鹽商自大陸進口未加碘的精鹽(大陸禁止加碘鹽出口),再改包裝販售至大賣場或食品加工廠。

餐廳省成本 選用廉價未加碘食鹽
另外,外食普遍,部分自助餐、小吃店為省成本,可能捨棄一般家庭常用每包(1公斤裝)15元的加碘食鹽,選用更廉價的未加碘進口食鹽或大包裝食品加工鹽,也會造成常外食民眾可能碘營養不足。

………………………………………
醫師:食鹽加碘 防甲狀腺腫大2012/12/05【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黃玉芳╱台北報導】

大脖子、甲狀腺腫大!早期台灣許多醫療院所招牌或門診牆壁上常高掛著脖子腫大的人像圖案,後來政府要求食鹽添加碘,國人罹患甲狀腺腫大盛行率大為降低。近年,海鹽、玫瑰鹽等精緻進口食鹽越來越普遍,但醫師、營養師擔心,未添加碘的鹽,可能讓公衛政策出現小缺口。

台北馬偕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陳偉哲表示,碘存在於海帶、紫菜、高麗菜、花椰菜等天然食物中,早年交通不發達,山地、偏遠地區民眾會因為營養不均衡,導致缺碘甲狀腺腫大。但在政府要求製鹽業者在食鹽加工過程添加碘後,台灣缺碘性甲狀腺腫大的比率大為下降,現今甲狀腺腫大多是因個人體質引起。

不過,現在不少人為追求美食,選擇岩鹽、玫瑰鹽、天然鹽等食鹽,但這些未精製過的粗鹽,往往沒有添加碘,民眾必須藉由其他飲食來攝取碘。

營養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金惠民指出,為預防甲狀腺腫大,台灣早期普遍在食鹽加碘,但現在食用鹽來源多元,市面上鹽產品多樣,例如海鹽、天然鹽、玫瑰鹽等,但這些價格較貴的食鹽不一定有添加碘。

另外,為控制血壓,許多高血壓患者選擇低鈉鹽,但不少低鈉鹽並未添加碘,這也讓預防甲狀腺腫大的公衛政策出現小缺口。

金惠民指出,最近一項研究發現,國人尿液中的碘濃度似乎有下降趨勢,雖還不嚴重,但已讓部分公衛學者警惕,認為政府應該重視食鹽加碘問題。因為碘不光可預防甲狀腺腫大,甚至可能影響腦部正常功能。

不過如果碘攝取過多,不但無益,反而可能造成甲狀腺亢進。陳偉哲說,例如甲狀腺亢進的患者,治療時的前幾個月會嚴格限制食鹽用量,降低碘的攝取量;甲狀腺疾病患者最好依醫師建議來攝取碘。

………………………………………
避免碘不足 買鹽前先看標示2012/12/05【聯合晚報╱記者沈明川╱台北報導】

為追求時尚、品味和健康,部分民眾喜歡選購價格較高的天然海鹽或岩鹽。專家提醒,進口的天然海鹽或岩鹽價位高,雖是民眾認為的高生活水準表徵,但進口海鹽與岩鹽幾乎不含碘,長期食用可能有碘營養不足問題。

台鹽主管指出,日曬海鹽與岩鹽都是天然鹽,但台灣的進口海鹽與岩鹽幾乎都未加碘,民眾通常未注意這點,總以為「天然的最好」,也最健康。

另有些民眾擔心,選用較高價的健康低(減)鈉鹽、健康美味鹽,雖也是台鹽公司生產,但有些未加碘,長期食用也可能會有缺碘問題。

補充含碘量較多食物
專家表示,選用進口海鹽或岩鹽者,若要避免碘營養不足,可多吃海帶、海苔、紫菜等含碘量較多食物補充碘營養。至於台鹽的健康低(減)鈉鹽、健康美味鹽等,選購時可留意包裝外盒是否註明加碘,也可以避免碘營養不足問題。

只是,如果碘攝取過量,也同缺碘一樣有害人體健康;民眾如果甲狀腺機能亢進時,因新陳代謝過快,造成手抖、心悸、失眠、腹瀉、緊張、體重減輕等症狀,應該立即就醫並在遵從醫師的治療與建議,要減少碘攝取,宜少吃海帶、海苔等。

天然鹽 不只海鹽與岩鹽
台鹽主管也強調,很多國人都有迷思,認為只有日曬海鹽與岩鹽才是天然鹽,其實台鹽通霄精鹽廠從外海引入海水,利用離子交換膜電透析製鹽法製造的特級精鹽,也是自然結晶的天然海鹽。

他說,通霄精鹽廠從外海汲取海水後,在離子交換膜電透析的製程中,由於離子交換膜可抑制重金屬、高分子清潔劑、界面活性劑等有害人體的污染物質透過,因此結晶後的精鹽品質比一般的天然海鹽、岩鹽更好。

---------------下一則--------------- 
免驚 致癌食物七成危言聳聽 分析50種食材 缺量化數據證實風險2012年12月04日【楊芬瑩╱綜合報導】

擔心吃錯東西罹癌嗎?烤焦的吐司、普洱茶、燒烤、代糖等數不清的日常食物,都曾被點過名,不過,美國科學家表示,高達7成5的食品致癌風 險研究都缺乏充足證據,民眾不必過度擔心。國內醫師也認為,流行病學研究的個案數應具有代表性,後續也需要事實驗證。

40家常食物有風險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人員,從市售食譜挑出最常見的50種食材,發現其中40種曾有研究指稱跟致癌風險有關,包括鹽巴、糖、小牛肉、胡椒、麵粉、雞蛋、牛奶、磨菇、咖啡、起士、胡蘿蔔、核桃、紅酒、玉米、洋蔥等家常食物。

學 者詳細檢視264份相關研究,雖有191份研究指目標食物可能增加(或降低)罹癌風險,但高達75%的研究缺乏充分的量化數據佐證。若只看結合統計與文獻 回顧的事後分析評估,僅僅26%的研究能夠判定個別食物是否增加致癌風險,這項研究發表於最新一期《美國臨床營養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研究人員申菲爾德(Jonathan Schoenfeld)表示:「許多研究方法很難套用其他類似研究,民眾應該注意食物罹癌風險的研究,是否具有充分證據。」

研究還需事實驗證
台 大醫院家醫部主治醫師姚建安表示:「流行病學的研究,一般都會注意是否出自嚴謹的期刊、直接因果關係、以及研究個案數是否具有代表性,有些研究方法比較難 斷定合適性,結合統計與文獻研究的事後分析,比較能夠斷定證據等級的高低。但嚴謹研究還是需要事實的驗證,像是提煉出這種致癌物質,進行動物實驗確認。」

---------------下一則--------------- 
研究證實 當歸、生薑促進免疫力2012/12/03【聯合報╱記者林思宇�台北報導】

冬天進補吃薑母鴨,真的會補。醫學生進行當歸和生薑的小鼠實驗發現,小鼠體內大腸菌數下降,顯示當歸和生薑有免疫促進效果。

慈濟大學醫學系學生陳毓紹,昨天在健康科學文教基金會主辦的「醫學系暑期學生研究計畫」成果發表會上,以「當歸及生薑促進免疫能力之小鼠模型」研究進入決選。

陳毓紹說,小時候祖母總要他吃薑母鴨進補,他把小鼠分實驗組和對照組,將當歸依人類建議劑量換算成小鼠劑量,餵食三天,第四天打入大腸菌株,第五天取出小鼠最大的淋巴器官脾臟,結果大腸菌株數下降五成。

生薑實驗,則分別餵小鼠吃含生薑醇的台灣和北京科學中藥,其中北京中藥生薑醇濃度較台灣多一成;結果發現,兩組小鼠的大腸菌數,都下降三成;儘管生薑醇濃度不同,但結果差異不大。

慈濟大學分子生物暨人類遺傳學系教授張新侯說,實驗證實,當歸和生薑有促進免疫效果,民眾偶爾可吃當歸和生薑煮成的食物。

台灣基層中醫師協會理事長陳潮宗說,當歸和生薑能增強免疫,自古以來就有「當歸生薑羊肉湯」;天冷時,一般體質民眾可吃薑母鴨補身,如果虛弱或腸胃虛寒體質,不宜吃得太頻繁,且不要加麻油。

長庚醫學大學醫學系學生林宛瑩,研發出快速便宜的大腸直腸癌生物感測器,獲醫學系暑期學生研究計畫冠軍;感測器可測得患者有否K-ras基因突變,有此基因使用標靶藥物效果差,目前正申請專利。

---------------下一則--------------- 

健康好本色=綜合>男性>女性>老人


日睡不到4小時 恐致癌 一周失眠3天 連1個月速就醫2012年12月01日【高子航╱台北報導】

根據長庚醫院調查,國內17歲以上的民眾,有35%、約500多萬人有難以入睡等睡眠障礙,醫師表示,睡眠障礙除易使民眾醒來時精神不 濟,國外研究更顯示,成年人若每天睡眠時間少於4小時, 恐干擾人體免疫系統運作,嚴重更可能致癌,建議成年人每天應至少有6至7個小時睡眠時間。

亞 洲睡眠學術會議昨起在台北展開為期3天議程,大會主席、長庚醫院睡眠中心主任陳濘宏受訪時指出,上述該調查是該院以電訪方式,針對約1萬2千名17歲以上 民眾進行訪談,結果顯示有35%受訪者,有難以入睡、無法熟睡或常提早醒來等睡眠障礙,換算全台約有500多萬人有睡眠障礙。

免疫力降易疲累
陳濘宏指依據加拿大學者最近發表在《加拿大醫學期刊》的研究,成年人若每天睡眠時間少於4個小時,易影響免疫系統對抗發炎、毒素能力,嚴重恐致癌;雖該研究沒明指是易罹患何種癌症,但長期睡眠不足,確可能降低人體免疫力,讓人易疲累與生病。

輪班易睡眠障礙
陳 濘宏指10年前其在門診所收治睡眠障礙患者,以年逾50歲民眾居多,但近來出現不少20、30歲年輕人,像日前收治的一名20多歲男子,因薪資低,白天上 班、晚上還兼差,可能是壓力太大,工作一天返家後,仍難以入睡,經用藥等治療後才改善;他並發現需日、夜輪班者,因生理時鐘亂,也較易有睡眠障礙。

最好睡足7小時
新光醫院睡眠中心主任林嘉謨指民眾若一周內有3天(含)以上有難以入睡、無法熟睡或常提早醒來等睡眠障礙,持續1個月都無改善,可能是有睡眠障礙應就醫;一般成年人每天最好有6至7個小時睡眠。

睡眠醫學會理事、臨床心理師吳家碩指,若經確診民眾睡眠障礙成因為壓力造成,可就醫藉學習冥想、放鬆訓練等改善,甚至不必用藥。

提高睡眠品質注意事項
.睡前1小時應避免劇烈運動與高談闊論,讓身心平靜
.若1周內有3天(含)以上,有出現難以入睡或無法熟睡或常提早醒來情況,連續持續1個月,應就醫診治
.冬季入睡前,可以穿襪子等加強保暖措施
.有研究顯示,民眾若每天睡眠不足4個小時,恐影響人體免疫系統對抗發炎、毒素等抵禦能力,嚴重恐會致癌,建議成年人1天應有6至7個小時睡眠
資料來源: 陳濘宏醫師、林嘉謨醫師

---------------下一則--------------- 
氣溫驟降 多動有益血液循環2012/12/05【台灣新生報�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氣溫驟降,對於有末端血液循環不好容易造成手腳冰冷的情形。中華民國營養師公會全聯會秘書長黃翠華表示,對於有手腳冰冷問題者,除了須盡早注意外,多運動或是起來走走、踏踏步等,都能幫助血液循環。

曾有此一說,手腳冰冷與酸鹼體質有關,酸性體質的人有手腳冰冷機率較高,黃翠華營養師表示,體質為酸性體質或鹼性體質須經由尿液檢查才能確定。若為酸性體質,建議可多吃蔬果等,讓身體成為鹼性的體質。

手腳冰冷的人不一定是體虛,有些手腳冰冷者常認為是體虛所致,而多吃肉、吃補等,黃翠華營養師表示,多吃肉、多進補有時反而會更嚴重。對於末端血液循環不好者,又加上是中風的高危險群,多吃補反而會更危險。

手腳冰冷者,不妨可吃吃台灣的蘋果。黃翠華營養師表示,蘋果屬於溫性的水果,且蘋果皮含有植化素,對於手腳冰冷者有很好的幫助,所以建議民眾可以連皮一起吃。

有中醫則認為,將黑棗與陳年紹興酒一同浸泡超過三個月,每日晚上吃兩顆,可以改善手腳冰冷情形。

---------------下一則--------------- 
吃菜甩肉 小心還沒瘦就病厭厭2012/12/06【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

一名四十歲上下女性連續一個月吃燙青菜節食減重,其他什麼食物都得很少,就醫時臉色呈蠟黃素,滿臉病容,身材倒改變不多。美容醫學專科醫師焦國麗表示,這樣的減重方法很容易讓新陳代謝率下降,反而不利減重。

焦國麗醫師指出,減重過程不在於不吃東西,蛋白質、澱粉類食物也要吃,建議在早餐的時候吃些蛋白質食物,中午也可適量吃些蛋白質、脂肪類、澱粉類食物,到了傍晚五點後,就盡量別吃澱粉類、甜點、脂肪類食物,以免熱量大量堆積。

江莉莉醫師表示,年紀越長,身體荷爾蒙出現變化,體重也就越難降下來,有些人長時間穿瘦身衣,不但無助減重,反阻礙身體循環。減重還是要靠控制食量、均衡飲食、適當運動,才能維持健康體重。

根據一項調查報告顯示,高達八成女性認為冬季身材最易失控,更有半數女性表示秋冬平均體重狂飆三公斤!尤以腰腹、大腿、臀部最讓人困擾。對此,醫師呼籲愛美女性針對頑固脂肪勿陷入「甩肉酷刑」迷思,盲目追求動刀療程或採激烈減肥方法,這樣不但傷身,且減肥效果不大。

焦國麗醫師建議,如果短時間還是無法恢復身體線條,可考慮採用衛生署認證的非侵入式溶脂療程,安全性較高,且比較可以精準震碎脂肪細胞,搭配運動、飲食控制等良好生活習慣,身體線條才會比較好看。

---------------下一則--------------- 
冬季癢 肌膚首重鎖水-中華醫藥網1011207《2012/11/07 20:06》記者黃興文/台北報導

冬天,很多人有皮膚乾癢或脫屑問題;皮膚科醫師提醒,冬天溼度少,肌膚缺水,肌膚常常有緊繃、脫皮,發癢等症狀;另防曬也不可少。

書田診所皮膚科主治蔡長祐表示,正常肌膚含水量,在底層有 7成,但是角質層卻只有 1成 5。水分流失的過程中會帶走肌膚原有的水分。保濕不只是幫皮膚加水,應兼顧角質層修護,以防止皮膚水份的蒸發,並抵抗外在環境的刺激。

蔡長祐建議,冬天要避免過度清潔肌膚,洗澡水不宜過熱。泡澡及洗溫泉時間不能太久或是次數過多;清潔用品選擇不含皂鹼,減少使用次數,最好只用清水洗澡即可。早晚塗抹適量乳液來補充皮膚的油脂。若是一般皮膚,用乳液或乳霜就可以;他提醒,應在剛洗完澡就擦乳液,才能將水分「鎖」在角質層裡。

對於皮膚較薄,皮脂腺分泌少的部位,保養品要選擇高保濕度的。尤其嘴唇本身並無分泌潤滑腺體,遇冷天寒風侵襲容易乾裂,一般人習慣用舌頭舔,就產生紅腫乾裂的口唇炎,因此要塗抹護唇膏做好保護。

蔡長祐強調,民眾常會忽略冬天的陽光。其實冬天的紫外線對皮膚的影響是跟夏季一樣的,若不想發生讓肌膚提早老化,秋冬持續做好防曬也是一項重要的工作。

---------------下一則--------------- 
健康主題館�季節變到處癢… 濕疹找上你2012/12/04【聯合報╱記者楊欣潔專題報導】

案例1:20歲吳小姐想戴漂亮耳環,不料穿了耳洞後,長出一顆顆小水泡,並且搔癢難耐。忍不住用手抓,將水泡抓破,不但破皮還流出液體,就醫診斷是金屬過敏引起的濕疹。

案例2:40歲唐先生每到夏天或冬天,手掌及手肘就會龜裂、脫皮,嚴重時流血,每次碰到水都刺痛。就醫多次,診斷為濕疹,雖然治療後症狀緩解,但一遇季節變化,同樣症狀就會反覆上演。

天氣變冷,不少人開始「這邊癢、那邊癢」,冬季濕疹是台灣常見皮膚病之一,台灣皮膚科學會理事蔡呈芳說明:「濕疹是一種皮膚發炎反應。」也就是所謂的皮膚炎,可能發生在各部位,泛指使皮膚腫脹、發炎、發癢,且不易痊癒的反應。

濕疹不會傳染,可分為外因性與內因性。蔡呈芳說,外因性濕疹主要是接觸刺激物引起,如接觸性濕疹,因為接觸到刺激性化學物質,或可能引起過敏的金屬,細胞出現發炎反應,便有紅腫、乾燥、龜裂、搔癢、表皮增厚、脫屑等症狀,但只要移除刺激與過敏原,就能改善。

林口長庚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舉例,如美髮師常接觸清潔劑、造型用品,化學刺激引起皮膚濕疹,避免接觸,就能有效控制病情。

蔡呈芳指出,內因性濕疹多與個人體質有關,最常見的是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因接觸過敏原,如花粉、塵蟎誘發濕疹,難以根除,容易反覆發作。

異位性皮膚炎好發天氣變化時,尤其是冬天與夏天,冬天乾燥,皮膚脂質減少引起濕疹;夏季則因為濕熱,汗水刺激皮脂分泌,誘發病情。內因性濕疹無法根除,反覆發作的濕疹應積極治療。

防濕疹惡化 少用肥皂洗手
濕疹雖然不至於致命,但患者病發時,不是奇癢無比就是極度不適,影響生活品質。台灣皮膚科學會理事蔡呈芳表示,預防濕疹,除了避免接觸刺激性化學物質,也要了解自己體質,適當保濕。

林口長庚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表示,常需要接觸清潔劑、化學藥劑的族群,如美髮師、家庭主婦 、清潔工等,罹患接觸性皮膚炎機率較高,應避免皮膚與刺激性化學物的接觸;已罹患濕疹的患者,除了不要與化學物質、過敏原接觸,也要減少碰水的機會。

為了預防傳染病,政府鼓勵民眾經常洗手,保持清潔。不過,蔡呈芳說,過度清潔可能誘發、惡化濕疹,過度洗手會帶走皮膚表面油脂,無法防止皮膚水分蒸發。建議民眾清潔時,少用肥皂以及超過45℃以上的水清洗,避免皮膚刺激,保護皮膚皮脂,也可以使用乾洗手液。

洗手後適當補充保水產品,也可保持皮膚水分,黃毓惠說,洗手後可使用乳液、護手霜或是凡士林等油脂類產品,避免水分流失。注意這些產品應適量使用,蔡呈芳說,若過度使用,反而使皮膚受到過度保護,失去自主分泌油脂的功能。

濕疹反覆發生,很難根治,有些患者因此不願積極治療。蔡呈芳說,濕疹的種類很多,要先釐清致病成因,再對症下藥,一般的治療可分為口服以及塗抹用藥,視患者狀況而定,服用抗組織胺或是塗抹類固醇,可幫助濕疹傷口快速癒合,避免感染。

濕疹護理注意事項:
1.積極治療、避免搔抓,以免感染
2.減少使用肥皂及熱水,避免刺激皮膚
3.清潔後可補充乳液、凡士林等,幫助保濕
4.移除刺激性化學物質、過敏原,避免症狀惡化
5.保持心情愉悅,濕疹症狀易受焦慮、緊張等情緒加重
資料來源:蔡呈芳、黃毓惠

---------------下一則--------------- 
三九貼 禁食生冷食物-中華醫藥網1011206《2012/11/28 18:25》記者汪惠松�台南報導

奇美中醫部總醫師任東輝表示,冬季「三九貼」是傳統醫學內病外治的保養方法,和夏季「三伏貼」同屬天灸的一種,是利用在特定節氣進行穴位的中藥敷貼來治療慢性疾病,提升免疫力,但敷貼當日要禁食生冷及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影響治療效果。

「三 九天」是依照每年農曆「冬至」次日開始算起,今年的「一九」為 12月 10至 29日,「二九」 12月 31至明年 1月 8日,「三九」明年 1 月 9至 26日。若無法配合,亦可在冬至過後到國曆 2月期間,每隔 7-10天,連續 3-4次敷貼,仍有一定的療效。

任東輝說,三九天期 間通常是整年度天氣最冷的時候,日出較晚,日落較早,天地間的陽氣相對處於低點,中醫強調人和大自然是互相呼應的,若能在這段期間利用辛散溫熱中藥敷貼穴 位,補充與激發人體的陽氣,趨除寒邪及提高身體抗病力,能減緩過敏、氣喘等疾病在冬日發作帶來的困擾。

穴位貼敷治療方法簡便,無毒副作用,易被小兒接受。但必須注意孕婦、 1歲以下小孩、嚴重心肺功能不足,皮膚短時間敷貼會大量起泡者,發燒和咽喉發炎者不適合此法;治療期間並不妨礙其他藥物的正常使用。若皮膚起紅腫、搔癢立刻撕下藥餅,並塗擦適當之消炎藥膏。

---------------下一則--------------- 
走進森林冥想 血壓降下來【聯合報╱記者廖雅欣 �宜蘭報導】

為鼓勵民眾多利用森林旅遊紓壓,林務局羅東林管處與馬偕醫學院合作,在太平山等地進行「森林益康」研究,科學證明走入森林對人體各項指標都有好處,林管處將請專家學者教導志工、解說員冥想的方法,鼓勵遊客進入森林「放輕鬆」。

羅東林管處與馬偕醫學院教授林一真、申永順從3年前起合作,推動「森林益康」相關研究,主要在提供科學的證據,鼓勵民眾走入森林提升健康,專家在太平山、鳩之澤針對120人次遊客進行調查與研究。

在遊客進入森林前後,填寫問卷,量測血壓,以生理回饋儀量測身體各項指標,並在森林裡指導遊客冥想。申永順教授表示,數據證明,不管是血壓、心跳或末梢血 流量等,進入森林步道步行後,身體狀況都變佳,包括血壓降低,心跳增快,末梢血流量增加,心理方面,壓力身心症狀及負向情緒都顯著降低。

教授林一真表示,森林步行和冥想後,參與者的身心健康都得到提升,表示森林活動有調節自律神經的生理效益及減少負向情緒、身心不適感的心理效益。

羅東林管處長林鴻忠表示,現代人壓力大,在鼓勵民眾到森林步行、放鬆前,透過科學證明,確實對身心靈紓壓有幫助,未來將舉辦研習,帶領志工、解說員學習冥想的方法,帶領遊客在步道健行前,進行冥想,幫助大家更能感受森林環境的寧靜,更能親近大自然。【2012/12/06 聯合報】@ http://udn.com/
---------------下一則--------------- 
近半女性 冬季均重增3公斤-中華醫藥網1011206《2012/12/05 18:39》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冬季濕冷,食慾高漲加上懶得動,往往讓脂肪賴著不走;調查發現,高達 8成女性認為冬季身材最易失控,更有半數女性平均體重狂飆 3公斤。

根據一項針對 25歲∼ 50歲女性調查發現,在 1068有效回收問卷中,近半數女性冬季平均狂增 3公斤,逾 7成把發胖的禍因歸咎於「天氣轉冷食慾旺盛」導致身材發福,其次為「秋冬衣物較遮身材,容易鬆懈( 45.3%)」及「冬令進補吃太好( 43.4%)」;顯示女性在冬天因飲食熱量攝取高、自制力鬆懈而體重直線飆升。

調查也發現, 6成女性秋冬深怕緊身牛仔褲擠出腰腹肉與大腿贅肉,更公認腰腹五花、肉感大腿、下垂肥臀等「頑固三肉」最難瘦。

執業醫美診所院長江莉莉表示,女性在冬天難抗拒暖呼呼的火鍋,又適逢耶誕節、跨年、過年等家人朋友聚餐,身材跟著走樣,尤其深受局部肥胖問題困擾,醫美求診人數飆升 5成。

愛美女性紛紛把減重視為挑戰,且認為越激烈的方式越能瘦下來,根據調查,女性普遍曾透過飲食控制 (86.5%)及運動 (53.6%)希望達到塑身效果,但醫師焦國麗強調,「這是錯誤的觀念」。

焦國麗表示,上門求診女性普遍存有「甩肉酷刑」迷思,包括:「醫美溶脂療程越『痛』越有效」、「看見『抽』出的脂肪越多越有效」、「塑身衣越『勒』越有效」、「飲食越『餓』越有效」及「運動越『累』越有效」等 5大錯誤觀念;其實全都陷入「甩肉酷刑」,且通常優先減少的是上半身皮下和深腹部脂肪,而無法選擇性地減少局部頑固脂肪堆積。

江莉莉與焦國麗都呼籲,切勿盲目追求動刀療程或激烈減肥方法,應諮詢專業醫師,並搭配運動、飲食控制等良好生活習慣,才能瘦得健康又到位。

………………………………………
5成女性 冬去肉來3公斤2012/12/05【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天氣冷窩著不想動,又難抗拒暖呼呼的火鍋、食補,身材也跟著走樣。一份對女性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半數女性冬季平均變胖3公斤,腰腹、大腿、肥臀是最難瘦的「頑固」三肉。醫師觀察也發現,愛美女性為了甩肉,常有錯誤迷思,以為塑身衣勒越緊越、運動越累越有效。

這兩年冬天流行合身、窄管的衣褲,望著身上一圈圈擠出來的肥肉,讓不少愛美女性很頭痛。醫美診所針對大約1000名25到50歲女性進行調查,八成女性認為冬天身材最容易失控,五成平均重3公斤。

超美診所板橋分院院長江莉莉表示,天氣轉冷食欲旺盛,食補、聚餐多,加上天氣冷很多人懶得運動,容易讓人鬆懈導致身材發福。調查發現,腰腹五花、肉感大腿、下垂肥臀,是受訪者覺得最難瘦的頑固三肉,不少受訪者就表示,很嚮往藝人小S的水蛇腰、Janet緊實纖細的大腿。

江莉莉說,坐著不動會導致循環差,加上基礎代謝率隨年齡下降,肚子等部位容易累積脂肪,明明體重沒有過重,卻出現局部肥胖。

據她在門診中的觀察,民眾常有醫美溶脂療程越痛、抽脂抽越多脂肪、塑身衣勒緊、極度節食、運動越累愈有效等錯誤迷思。

江莉莉說,抽脂不是越痛、抽越多越好,過量會造成危險。塑身衣更只是把脂肪擠壓「位移」,一脫下就原形畢露,脂肪贅肉不會消失。至於極度節食雖然瘦得快,但復胖也快,運動可以提高基礎代謝率,但仍要適度,絕非越激烈越好。

她曾遇到一名中年女性只吃青菜,雖然一個月瘦了4、5公斤,但是大腿、臀部、腹部都沒瘦,反而是臉部消瘦、胸部縮水,旁人反而覺得她「看起來像生病」。

………………………………………
43%女性 入冬吃肥3公斤 愛嗑鍋 衣寬鬆 腰臀大腿增肉2012年12月06日【高子航╱台北報導】

一項調查發現,43%女性在冬季平均會胖3公斤,主因是天冷食欲佳,愛吃熱量高的火鍋食物暖身,加上衣物寬鬆、對體重增加易失去戒心,而 最常發福部位是腰、大腿與臀部。醫師說,天冷後求診減重者已激增5成,呼籲民眾要養成天天量體重與控管進食熱量習慣,才不會冬天還沒過完,人已先肥一大圈。

醫美診所開業醫師江莉莉昨發表其任職診所與波仕特線上市調網所做女性冬季體重調查,以25至50歲女性為對象,有效樣本數1068份,結果顯示有43%女性在冬季會胖3公斤。

求診減重激增5成
調查分析,發胖主因包括71.9%%受訪者指因天冷、食欲佳,其次是衣物較易遮身材、容易鬆懈與冬令進補吃太好。

江莉莉指,調查中發現,女性最易發福的三大部位,分別是小腹(57%)、大腿(51%)與臀部(30%),可稱為最難減重的「頑固三肉」,因此天冷後,她所收治求診減重民眾已激增5成。

減重醫師焦國麗則指她日前收治一名體重上升、腰圍變粗的女性,以穿塑身衣來「擠」出腰身,卻出現身體循環變差,下半身水腫副作用。

每周吃鍋2次為限
台灣肥胖醫學會常務理事、減重醫師蕭敦仁昨指,天冷時人自然會多吃想保暖,但不論是補品或火鍋都是高熱量食物,建議減重者每周食用以2次為限,且要謹記天天量體重與控管進食熱量,成年男性、女性每日進食熱量,分別不宜超過1800、1500大卡。

昨出席記者會的民眾許小姐說,冬天很想吃補品暖身,近來天氣變冷後已胖了近2公斤。民眾何宜亭指天冷窩在家吃東西最享受,加上懶得出門運動,腰圍已肥了一圈。

冬季致肥胖三大元兇
元兇 處置建議
◎衣物較寬大易遮身材,容易鬆懈:
.天天量體重:每天洗澡後,裸身量體重,在不受衣物重量影響下,了解體重變化
◎天冷食欲旺盛:
.採熱量上限控管:成年女性每天進食熱量控制在1500大卡、男性1800大卡以內
.每天從事30分鐘慢跑等運動,可加速血液循環與新陳代謝,可暖身兼具瘦身效果
◎冬令進補吃太好:
.每周進補次數不逾2次,且進補後,下一餐要少吃一些;且喝補湯前先撈掉浮油,少吃動物皮、肥肉等高脂食物
資料來源:江莉莉、蕭敦仁醫師

---------------下一則--------------- 
休止期落髮 正常作息可改善-中華醫藥網1011203《2012/11/27 18:33》記者翁順利�台南報導

小玲是 25歲的健康女性,最近突然大量落髮,花費很多錢更換保養頭髮用品都沒有效果,成大醫院皮膚部仔細診察後,發現只是「休止期落髮」,連藥都不需要吃,僅調整正常的生活作息,三個月後髮量就回復到濃密了。

成醫皮膚部主治醫師楊朝鈞表示,人每天都有新的「生長期」頭髮長出,「休止期」舊頭髮脫落,每天掉落超過 100至 150根頭髮才是異常。

而引起「休止期落髮」的原因,常見有高燒、生產、手術、過度的節食及營養缺乏等,在事件發生 2到 3個月後,有時更久,小玲應是 4個月前因車禍左腳骨折接受手術並住院所致。

小玲大落髮期間,房間地板上也散落許多頭髮,每天都掃了一大把,換了各式各樣的洗髮精、生髮水都無效,甚至擔心到睡不著。

成醫皮膚科為小玲抽血檢驗,沒有貧血,鐵蛋白、鋅濃度及甲狀腺功能都正常,梅毒篩檢陰性,檢查頭皮並無斑塊狀落髮或斷髮,頭髮也沒有變細,家人都沒有禿髮的相關病史。

實施拔髮測驗三次共掉 12根,加上落髮經顯微鏡檢查均為休止期頭髮,因此確診為休止期落髮。

休止期落髮可分為急性和慢性,都是大量生長期的頭髮突然進入休止期而造成掉落,急性者會在一段時間後慢慢恢復,而慢性者持續的時間則較長。

皮膚部強調,休止期落髮須跟其他造成落髮的疾病鑑別診斷,例如雄性禿會頭髮變細、廣泛性圓禿會斷髮和其他皮膚疾病,甚至必須做頭皮切片檢查方可診斷。

---------------下一則--------------- 
電暖爐取暖 乾眼症增4成-中華醫藥網1011203《2012/12/02 19:43》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陰雨綿綿,又濕又冷的天氣,讓上眼科門診求救的乾眼症患者猛增四成,醫師提醒,冬天使用電熱器與除濕機要小心,以免過度乾燥,反讓眼睛不舒服。

一位配戴隱形眼鏡的妙齡上班族,因周末下雨宅在家,長時間待在開著除濕機和電暖爐的室內,雖然精神很好並不累,卻一直呵欠連連!更糟的是,隔天醒來,眼睛灼熱到睜不開,隱形眼鏡當然也戴不了!

眼科醫師吳怡頡表示,在太乾燥的室內待久了,眼睛容易感到乾澀,因此就算不累也猛打呵欠,這是乾眼症的症狀;在冬天來臨時,乾眼症患者會明顯暴增四成。

書田眼科診所主治醫師廖士傑也表示,乾眼症,顧明思義就是淚液不足所造成的不適,常見的乾眼症症狀包含:眼睛癢、痠、乾澀、有異物感、白色分泌物變多,甚至有人因此常打哈欠;尤其明明不覺得疲累,卻常打哈欠,這是乾眼症的症狀之一,藉由打哈欠來刺激淚液分泌。

此外,服用某些藥物,也會影響淚液的分泌,例如:抗組織胺、抗憂鬱症藥、降血壓藥或口服避孕藥,因此服用以上藥物的人應注意乾眼的問題。

吳怡頡強調,隨著冬季腳步近了,氣溫顯著下降,如果加上多日陰雨,濕氣重,許多人可能同時使用電熱器與除溼機,讓室內氣溫上升與溼度下降,卻反而容易造成雙眼發生「旱災」,而且女性患者比男性多三倍。建議使用電暖器時,不宜直接吹眼睛,睡覺時應關閉電熱器,否則眼睛很可能要到門診掛病號了。

廖士傑也表示,乾眼症看似簡單,其實治療上並不如想像中容易,最主要的原因是淚液的成分包含有水分、油脂及黏液三層,三種成分環環相扣,互相影響,此外又與生活型態、飲食習慣及藥物治療關係密切。

因此,廖士傑強調,要擺脫乾眼症的糾纏,首重睡眠充足,降低工作壓力,若有長期服用安眠藥或鎮靜劑者,可與醫師討論儘量減低劑量。生活習慣方面,養成每晚熱敷的習慣,定時休息,建議每隔 50分鐘休息。

此外,注意維生素 A的補充,若有眼睛過敏、中毒、發炎或感染一定要積極加以治療,並找出乾眼症的病因型態,對症下藥,一定可以打破惡性循環,逐步回復眼睛健康狀態。

---------------下一則--------------- 
壓力大 眼睛過勞死 暴增2至5成2012-12-03 中國時報 黃天如、邱俐穎�台北報導

眼睛也會過勞死!醫師表示,現代人常用眼過度、精神壓力大,因此併發視網膜脈絡膜炎,眼前彩色世界由黯淡、扭曲到一片模糊,甚至因視網膜血管阻塞,瞬間陷入黑暗。這類病例近年爆增二到五成,呼籲民眾拚事業要緊,卻不值得「出賣靈魂之窗」。

國泰新竹分院眼科主任陳瑩山發現,眼過勞和經濟景氣密切相關,幾年前的金融海嘯和今年下半年無薪假擴大,都讓眼過勞病患暴增,且患者有年輕化趨勢。

陳瑩山觀察,眼過勞族群多屬A型性格,工作有野心、追求效率和完美主義。但求好心切也常意味自我龐大壓力,連續熬夜加班拚事業,眼睛就反應了精神上的壓力。

三總眼科主任呂大文表示,視網膜及脈絡膜是眼球後方兩片相連的薄膜,一旦視網膜脈絡膜微血管發炎,滲漏血水就會在眼中蔓延,患者視覺迷濛,有如身處毛玻璃瓶中。因患者以身處高壓環境的上班族居多,又稱「眼睛過勞死」。

一名卅多歲男性兩年前參與上海世博台灣館設計,壓力大加上幾天趕圖沒睡,導致視力急速下降,就醫時左眼視力只剩○.四。

呂大文說,除了壓力、用眼過度、抽菸,過度進補也會增加眼睛過勞死的機率,「最近天冷,我曾一個診就看了三個眼睛過勞死的病人!」所幸眼睛過勞死治療效果不錯,一般患者只要口服抗發炎藥物,配合紓壓、調整作息,八成都能恢復視力。

但若搞到「眼睛中風」,情況就沒有那麼樂觀了。新店耕莘醫院眼科主任級醫師楊熹明表示,眼中風是視網膜血管阻塞,多好發於老人。但隨現代人生活型態改變,年輕患者變多。

楊熹明說,眼睛中風患者若不幸屬動脈阻塞,且未能在發病十五分鐘內進行眼球減壓,失明機率達九成以上。

勞保局指出,眼睛中風或眼睛過勞死不在「職災認定職業病種類表」內,勞工若自認視力喪失與工作用眼過度有關,仍可檢附醫師診斷書等相關證明,申請職災失能給付認定。

………………………………………
爆肝+眼過勞 竹科人代價大2012-12-03 中國時報 邱俐穎�台北報導

「不管怎麼瞇眼睛或用力瞪大眼,就是看不清楚,望出去的世界就像在水裡看東西般朦朧。」卅五歲的吳先生是竹科品管工程師,一天盯著生產線上的晶片長達十二小時,日前一覺醒來,右眼視野突然一片模糊、變暗,經檢查竟是「眼睛過勞」。

為了產品良率,吳先生每天必須緊盯生產線,晶片須放在眼前約十公分仔細端詳或動用顯微鏡,確保晶片沒有瑕疵。但近來因經濟不景氣,公司遇缺不補,工作量大增又無法輕易休假,壓力大到沒胃口、睡不好。

日前一覺醒來,發現自己的右眼視野突然一片模糊、變暗,看任何東西都變小,且覺得有一塊如硬幣大小的黑影擋在眼睛中心。到醫院就診發現,是黃斑部視網膜下積水,在眼底起水泡造成眼過勞。

「一開始是頭暈,然後眼睛整個暗掉。」卅六歲的媒體工作者小羅也是眼過勞一族,一天工作中有四、五小時須全神貫注緊盯電腦。某天下班看電視時,左眼突然整個暗掉,就醫檢查發也是黃斑部積水,研判是工作壓力過大造成。

小羅後因腦中風就醫,造影檢查發現大腦視覺區有多次中風舊痕跡,醫師推論眼睛問題可能與腦中風有關。

從事平面設計的陳小姐為趕案件截稿日,二周來沒日沒夜的畫設計圖、修改企劃書,累到眼睛常感痠澀、甚至看遠無法調焦,日前起床後左眼突然一片模糊,無論怎麼點眼藥水也沒幫助,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繼續趕案子。

陳小姐感嘆,醫師總說工作壓力別太大,生活步調變慢、度假放鬆一下,眼睛狀況就能獲得改善,但不景氣要請假談何容易?雖然想請長假,萬一被裁員、沒了工作,誰來付房貸、養小孩?

---------------下一則--------------- 
落枕擦痠痛藥膏 頸起水泡 女嚴重過敏 紅腫發癢2周2012年12月01日【周昭平╱高雄報導】

高雄一名女子睡覺落枕,塗抹母親關節痠痛用藥膏,隔天脖子紅腫發癢起水泡,還出現大片紅疹,事隔兩周還未完全消退。醫師指出,女子對藥膏成分嚴重過敏,引發接觸性皮膚炎,傷到真皮層,必須吃消炎藥治療,建議落枕疼痛若影響生活,可就醫透過復健改善。

這名30多歲的女患者,2周前睡醒時發現落枕,痛到頭不能轉,母親拿自己平時筋骨痠痛的藥膏幫她塗抹,當下覺得熱熱的,隔天起床不但紅腫發癢,還起多顆水泡致疼痛不堪,被迫穿清涼上衣上班,引起同事側目關切。

「不能算用錯藥」
高 雄市立大同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金依瑩說,女子塗抹的因多美杏藥膏,是一種非類固醇的外用鎮痛消炎劑,可經由皮膚吸收滲透至筋肉等皮下組織,對外傷或非外傷 的炎症、疼痛病患很有幫助,可暫時緩解局部疼痛,拿來塗抹治療落枕也不能說用錯藥,只是患者體質對該藥物成分有過敏反應,引發接觸性皮膚炎,輕微症狀是紅腫熱癢,嚴重者會起水泡,最好口服抗組織胺或類固醇藥物改善。

「過敏立即停藥」
阮綜合醫院皮膚科醫師劉昭宏說,這種非類固醇類的外用藥膏,算是排名前3名易引發過敏的消炎藥,與患者體質、使用量有關,「很難事前預測,用了若有過敏反應,要趕緊停止,以免誘發更嚴重過敏反應。」

針對民眾落枕習慣使用藥膏止痛治療,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復健科治療師王志中提醒,急性期確實有助消炎止痛,不嚴重的約2、3天會好,但落枕後若無法轉頭、低頭撿拾物品,影響生活品質,應就診檢查。

就醫復健可改善
只要弄清楚是肌肉拉傷還是筋膜發炎,透過復健運動或筋膜放鬆就可改善,千萬不要自行亂做運動以免病情惡化。

外用藥膏使用 注意事項
●塗抹前詳讀仿單說明
●注意適應範圍及年齡
●依照使用頻率及劑量規定塗抹
●若有紅腫熱癢等過敏反應,應立即停用
資料來源:金依瑩醫師、劉昭宏醫師

---------------下一則--------------- 
冷風灌耳 騎士耳中風增3成2012年12月03日【蔡明樺╱台北報導】

天氣變冷,近日一名男子每天騎車通勤,冷風往耳朵灌,耳鳴持續2、3天,日前講電話時驚覺左耳聽不到聲音,就醫診斷為左耳突發性聽力喪 失,俗稱「耳中風」。醫師表示,耳朵受寒易致血管堵塞、影響聽力,常見於冬天騎機車者,近期患者已增3成,錯過黃金治療期恐耳聾。

收治病例的衛生署桃園醫院耳鼻喉科醫師陳景中說,該名27歲男子為大夜班作業員,長期作息日夜顛倒,加上近期天氣濕冷,他騎車都戴半罩式安全帽,耳朵外露吹風,導致血管堵塞、聽神經受損而耳鳴,又延誤就診造成聽力喪失,經血管擴張劑治療,聽力才逐漸恢復。

延誤治療恐變聾
振 興醫院耳鼻喉部聽覺科主任力博宏提醒,病毒感染也可能造成耳中風,飲食、作息不正常會降低免疫力,讓病毒有可趁之機,建議勿熬夜、每天睡足8小時;不明原 因耳鳴為耳中風前兆,黃金治療期為5到7天,若延誤就診,每3人恐有2人會永久性聽力受損、甚至耳聾。陳景中建議機車族應戴全罩式安全帽,避免冷風灌進耳 朵,多運動促進血液循環,預防血管堵塞,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患者為高危險群,應加強保暖。

防治耳中風注意事項
◎寒流來襲時留意耳朵保暖,機車族建議戴全罩安全帽
◎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患者為耳中風高危險群,要加強保暖
◎每天睡足8小時,均衡飲食,以提升免疫力
◎多運動可促進血液循環,避免耳朵血管堵塞
◎出現不明原因耳鳴或聽力變差時,應即就醫
資料來源:陳景中醫師、力博宏醫師

---------------下一則--------------- 
天冷 耳中風病患多3成-自由時報1011205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

最近天氣變冷,門診中「耳中風」的病患明顯增多,多了約2∼3成左右,醫師表示,「耳中風」一般以高血壓及糖尿病的中老年人居多,近年來由於年輕人壓力愈來愈大,加上睡眠不足,年輕型「耳中風」病例也有增加趨勢。

振興醫院耳鼻喉部聽覺科主任力博宏表示,天氣變冷,是「耳中風」好發的季節,中風主要是因內耳血管阻塞,導致聽力突然減弱、耳鳴、暈眩、嘔吐、平衡失調及走路不穩的情形,且大多為單側性。

過去耳中風多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居多,近年來年輕型病患也不少,少部分為血管阻塞,其餘大部分病例不排除與病毒感染有關,這些病毒原本就存在體內的神經結內,天氣變冷,抵抗力會變得比較差,病毒就有機可乘,因而造成感染,病患多會突然聽不到或是耳鳴不止。

力博宏指出,如果非外力因素,例如碰撞、打靶或是聽完大型演唱會引發突發性耳聾,就要特別小心有可能是「耳中風」,最好立即就醫,雖然有1/3到1/2「耳中風」的病患,耳朵聽力可以恢復,但仍有1/2的病患聽力會變得較差或是長期有耳鳴的情形,所以要避免「耳中風」的發生,尤其是年輕人,平時最好作息飲食正常,不要熬夜,保持好自己的抵抗力。

---------------下一則--------------- 
天氣濕冷 心血管病患增多-中華醫藥網1011205《2012/12/04 17:00》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近來連續濕冷的天候,衛生署苗栗醫院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明顯增多,其中一位 70歲李姓老農民,日前因為輕微腦中風,到署苗醫急診,經詳問病史發現,李生生是慢性高血壓患者,長期服藥,沒料到因為氣溫變冷身體就出了狀況,所幸住院後血壓獲得控制改善。

署苗醫心臟內科醫師蔡貴嶔表示,冬天是中風及心肌梗塞發作的高峰期,其中最重要引發因素就是因為血壓上升,李姓患者也就是因為最近氣溫下降,及其長時間在戶外農地工作,造成血壓急遽上升,而引起中風發作。

如何能減少冬天血壓的變化,蔡醫師說明,首先衣著一定要夠保暖,外出時要記得搭配穿戴帽子、手套、圍巾和口罩等,以減少身體在低溫的暴露面積,其次儘量選擇白天溫度較高時外出,並且避免在戶外待太久,尤其是年老患者,及有高血壓、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者,更要特別注意。

另外,蔡醫師也特別提醒民眾,平時在家中要自行測量血壓,如果血壓變化明顯,不要等藥吃完,必須提早回診,以便調整藥量來保持血壓的穩定,避免併發症發生。

---------------下一則--------------- 
天冷猛進補 胃食道逆流加劇2012-12-04中國時報邱俐穎�台北報導

近日天氣冷颼颼,許多民眾開始大啖薑母鴨、羊肉爐、燒酒雞等冬令進補美食,但醫師提醒,入冬後胃食道逆流患者明顯增10%至15%,麻油雞、麻辣鍋等天冷必吃的食物多含酒精、高油膩或辛辣物,一口氣吃太飽,胃食道逆流就來報到。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副院長吳登強表示,入冬後胃食道逆流病患明顯增多,天愈冷、病患愈多,多是吃高油脂食物或喝酒取暖造成,甚至臨床有病患只是和朋友聚餐吃鍋再配點小酒,當晚就因胸口灼熱、喉嚨有酸味溢出睡不著,隔天就上門診報到。

台北馬偕肝膽腸胃科主任王鴻源指出,胃食道逆流主因為胃酸過多,賁門括約肌無法正常運作,或因吃太多大魚大肉等高油脂會延緩胃排空的食物,導致胃酸、食物逆流回食道造成不適;台灣胃食道逆流病人與10、20年前相比有倍增趨勢。

台北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邱展賢說,天冷胃酸增多,吃薑母鴨、麻油雞、麻辣鍋等含酒精、辛辣食物,加上吃鍋不小心吃過量或吃完消夜就立刻躺 平休息常是造成胃食道逆流的主要因素。邱展賢說,胃食道逆流患者平時要節制飲食、多喝水,避免菸酒、咖啡、茶、油膩、甜食或辛辣刺激食物,不去吃到飽餐 廳,晚餐6分飽,睡前2小時空腹等,調整生活習慣多能獲得改善,但若症狀嚴重就得就醫接受檢查,必要時用藥治療。

王鴻源則指出,胃食道逆流患者冬天吃火鍋最好淺嘗即止;另外,冬天也是心血管疾病好發季節,部分患者可能因心絞痛而胸悶,卻誤為是胃食道逆流,他提醒,若有持續性的胸悶且走路會喘,應提高警覺。

---------------下一則--------------- 
氣溫直直落 年長者睡覺容易腳抽筋2012/12/04【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

近日溫度不斷下降,有些年長者睡覺時特別容易腳抽筋,因而影響睡眠。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傳統醫學科主任黃中瑀建議,睡覺前最好「頭要涼,腳要暖」,因此盡量不要讓頭過於悶熱,可以在睡覺前用溫水泡一下腳,按摩一下小腿肚,這樣較不容易抽筋,晚上睡得也比較好。

黃中瑀主任表示,年長失眠患者多為腎氣不足,當腎不納氣,就會陽氣虛浮,引起虛性亢奮。此時心火無法收斂,虛性的火四處亂竄,自然容易干擾睡眠。

白天正是陽氣運作的時候,一旦腎氣衰退,腎火、腎陽消退,年長者就容易氣虛、氣弱,體力變得比較不好,很容易累,且白天常常想睡覺。當腎不納氣,晚上虛火、虛陽全身流竄,身體陰陽氣血循環就會失去平衡。

黃中瑀主任強調,「早起才可能早睡」。平常早起可讓力量活化。若晚上兩、三點才睡,早上睡很晚,只會讓情況更加惡化。

另外,燥性體質的人容易便秘,「胃不合則不眠」,當腸胃出問題,也容易影響睡眠,因此燥性體質的人可吃些蔬菜、水果,幫助緩解便秘。至於寒性體質的人可能手腳較為冰冷、怕冷,此時可吃些龍眼等食物,幫助養血,手腳變暖,睡得也比較安穩。

---------------下一則--------------- 

身苦和病痛=綜合>男性>女性>老人


固定性藥疹 及時停藥就沒事-中華醫藥網1011206《2012/12/05 19:50》記者翁順利�台南報導

身上出現一塊塊的黑色斑,有人甚至長在生殖器上,不但羞澀難堪,更惹出家庭風波,這是致命重症的前兆嗎?成大醫院皮膚部說,應是服用特定藥物過敏所產生的「固定性藥疹」,只要及時停藥就沒事,但延誤會造成潰爛性皮膚症狀。

成醫主治醫師林子凱說,日前一名中年男性求診,指皮膚出現一些大小不一的黑色斑,不痛不癢,他擔心是黑色素細胞癌或肝腎出現問題。

林子凱說,這名患者的症狀算是小困擾, 2至 3成的「固定性藥物疹」患者,男性比例高於女性,首度發病的位置出現在生殖器,形成水泡後破裂,以為是性病;其實性病的症狀多為特定部位,散狀或小顆粒,與「固定性藥物疹」的大塊丘疹狀不同。

許多人因藥性、體質、基因差異,會對藥物過敏,產生藥物疹,涵蓋蕁麻疹、血管炎及青春痘,但都是不定期發作,但抗生素、非類固醇類抗炎藥物(消炎止痛藥)、鎮靜劑、緩瀉劑等類,所產生的藥物疹則在重複用藥後 30分鐘後,固定在以前發病的病灶處發病。

林子凱指出,患者如果沒有出現皮膚腫癢、潰爛症狀,大都無需給藥,但前提是須實施貼膚測試,確認過敏的藥物後停藥。

這名個案思索多時才想起前一陣子因尿酸發作而腳踝腫痛,到藥局買止痛藥,服用了 4天後,疼痛緩解就自行停藥,當時以為只是出現濕疹;這次當醫護人員秀出嚴重的水泡型固定性藥物疹的畫面,他嚇得表示以後再也不敢隨便服用成藥了。

---------------下一則--------------- 
頭痛欲裂 小心疾病上身-中華醫藥網1011206《2012/12/05 18:16》記者汪惠松�台南報導

奇美醫院院長邱仲慶昨天在 SNQ國家品質標章舉辦的「健康同樂會系列講座」中主講「頭痛欲裂•小心疾病找上你」,他提醒,頭痛是個症狀,如同發燒一樣,可以是個警訊;台灣盛行率約 7-9%,且女大於男 3: 1。

邱仲慶表示,門診中常有病人告訴醫師,常頭痛擔心腦部長瘤。他說,正常腦實體並無神經,因此腦長瘤並不會痛。除非壓迫到血管、侵犯到腦膜、刺激到神經。也有病人詢問頭痛是否可以作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檢查,一般醫師都會先檢查腦波,若有異常再考慮上述檢查。

另重複發作至少 5次以上的頭痛、經常或偶爾發作、發作時間從數小時到幾天、經常位於一側但亦可雙側、頭頂、枕後、時常伴隨惡心、嘔吐或食慾不振等,均屬偏頭痛。

對與會者提問頭痛洗熱水澡是否會中風、偏頭痛萬一是腦瘤而一直吃藥有無影響等問題,邱仲慶表示,頭痛 90%與體質有關,時間到會痛,其中以緊張、焦慮、睡眠不好最多。頭痛是筋膜炎延伸引起,沖洗熱水澡是讓肌肉鬆弛、熱膚、物理治療的一種。偏頭痛者知道自己的症狀,長時間吃藥如症狀有改變就須注意。

---------------下一則--------------- 
8成牙齦癌及舌癌與檳榔有關-中華醫藥網1011201《2012/11/30 18:42》記者黃興文�台北報導

國內口腔癌成長速度快,北市衛生局提醒民眾不吸菸、不飲酒、不嚼檳榔及定期做口腔黏膜檢查等「 3不 1要」,並前往牙科及耳鼻喉科接受檢查,只要 2分鐘就能確保口腔健康。

北市衛生局健康管理處長林莉茹表示,許多人常誤認為致癌是因為檳榔裡羼雜的配料而不是檳榔本身,但事實上,檳榔子含的檳榔素、檳榔鹼、多酚類已被證實具有潛在致癌性,所以即使不加配料,光檳榔子就是致癌物。

林莉茹指出,根據衛生署 100年癌症死因顯示,口腔癌名列 10大癌症第 5位,其中有 9成面頰黏膜癌、 8成牙齦癌及舌癌都是與檳榔有極大關係。

她指出,有嚼檳榔者罹患口腔癌機率是一般人的 28倍,加上吸菸是 89倍,如果飲酒、嚼檳榔、吸菸一起來,罹患機率更高達 123倍。

她建議, 30歲以上有吸菸、嚼榔者只要到健保特約院所的牙科及耳鼻喉科接受檢查,利用 2分鐘檢查確保口腔健康。

---------------下一則--------------- 
腹瀉群聚事件 4週已發生18起-中華醫藥網1011206《2012/12/05 18:57》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根據監測資料顯示,腹瀉群聚事件頻傳,近 4週已發生 18起。疾管局提醒,目前已進入諾羅病毒等病毒性腸胃炎的好發季節,民眾勤洗手、不生飲、不生食、注意個人及環境衛生,以避免感染。

疾管局副局長周志浩表示,疫情監測資料顯示,近 4週全國急診與門診腹瀉就診病例百分比均呈上升趨勢,且高於去年同期,其中急診腹瀉就診病例百分比較全國各區均呈上升趨勢,尤其台北區明顯高於其他區;急診腹瀉年齡別就診率以 0-6歲兒童較其他年齡層高。

近 4週已發生 18起腹瀉群聚事件,其中,有 14起為諾羅病毒感染,包括 1起為諾羅病毒及沙門氏菌混合感染、 1起諾羅病毒及金黃色葡萄球菌混合感染,共占 78%,另尚有 1起為沙門氏菌感染、 1起檢驗結果為陰性,另 2起仍在檢驗中;較去年同期腹瀉群聚事件 6起增加許多。

周志浩指出,近期腹瀉群聚事件以諾羅病毒感染為主,因諾羅病毒具有高度的傳播能力,經常引起大規模的感染,主要發生於學校、護理之家及醫院等機構場所,目前並無專門的藥物可供諾羅病毒感染的治療及預防。

諾羅病毒引起之病毒性腸胃炎全年均有可能發生,尤其以秋冬與初春等氣候較為涼爽的季節最常見。周志浩呼籲,目前已進入諾羅病毒等病毒性腸胃炎的好發季節,預防感染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勤洗手、不生飲、不生食、注意個人及環境衛生,呼籲民眾提高警覺。

………………………………………
諾羅病毒好發期 群聚腹瀉急診增2012/12/06【聯合報╱記者楊欣潔�台北報導】

天氣變冷,諾羅病毒也開始活躍,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表示,近來群聚腹瀉事件頻傳,多為諾羅病毒感染引起,腹瀉就診率也高於去年同期。

秋、冬兩季是諾羅病毒最常見的季節,根據疾管局疫情監測資料顯示,近4周來,已發生18起腹瀉群聚事件,比起去年同期的6起腹瀉群聚事件,多了2倍。
腹瀉群聚事件中,有14起為諾羅病毒感染,多發生於學校、護理之家及醫院等機構場所。

此外,疾管局副局長周志浩表示,腹瀉的急診與門診就診率,也較去年同期多,急診腹瀉就診病例數在全國各區都有上升趨勢,台北區明顯高於其他地區,多為0至6歲兒童感染案例。

諾羅病毒傳染力高,經常引起大規模感染,主要透過糞口途徑傳播,例如食入被病人排泄物或嘔吐物汙染的水或食物,也可能經由與病人密切接觸或吸入嘔吐產生的飛沫而感染。

患者多有惡心、嘔吐、腹瀉及腹痛,部分有輕微發燒、頭痛、肌肉痠痛、倦怠、頸部僵硬、畏光等症狀。

疾管局表示,目前沒有藥物治療或預防諾羅病毒,建議民眾勤洗手、不生飲、不生食,留意個人及環境衛生。由於諾羅病毒對於環境及消毒藥品具有較高的抵抗力,若是家中有病患,可將漂白水稀釋清潔其糞便或嘔吐物,避免汙染。

---------------下一則--------------- 
陰道異常出血 小心子宮頸癌-中華醫藥網1011201《2012/11/28 18:46》記者黃興文�台北報導

一名已停經的 54歲婦女,頻繁出現不正常的陰道出血,檢查確診為子宮頸癌第二期,經以化學放射治療,目前穩定復元中。婦癌科醫師提醒,透過早期篩檢、治療,能降低死亡率,提高治癒機率。

萬芳醫院婦癌科主任吳姿宜表示,近年來由於飲食西風,導致過重肥胖、三高增加,加上目前沒有良好的篩檢工具,較難早期發現,使子宮內膜癌成長不斷創新高。

再者,生活日夜顛倒,易導致女性排卵異常,月經週期紊亂,這些都是導致子宮內膜癌變的因子。

吳姿宜提醒,一定要定期做子宮頸抹片檢查、內診檢查,若不正常陰道出血,就要儘快到婦產科就診。

吳姿宜表示,台灣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的第一名就是子宮頸癌,不過因國人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較過去 10年增加很多,加上人類乳突病毒的檢測、子宮頸癌疫苗的施打,因此在 10大癌症中,子宮頸癌發生率已經明顯的降低。
吳姿宜說,早期診斷及治療癌症可以治癒,她呼籲,透過早期篩檢、治療,就能降低死亡率。

---------------下一則--------------- 

心事誰人知=綜合>工作>學習


僅81.6分 國人精神健康分數低-中華醫藥網1011205《2012/12/04 19:36》記者黃興文�台北報導

財團法人精神健康基金會昨日公布「 2012全國精神健康指數調查」,調查發現,不但有 5成對未來不抱希望,更有近 300萬人心理韌性不足,其中逾 95萬人在心理韌性上是屬於「心靈健康的草莓族」一碰就倒。

精神健康基金會健康指數組召集人楊聰財表示,今年國人精神健康得分為 81.6分,國人整體精神健康分數不但比 2010年嚴重,更直逼 2008年金融海嘯的 80.1分。

楊聰財表示,今年的調查結果顯示,不但有 3成民眾有睡眠品質不佳、心情易低落煩躁,更覺得自己身體狀況每況愈下,甚至更有 5成的民眾對未來感到毫無希望。

楊聰財表示,心理韌性屬於中低度的民眾占 16.5%,換算下粗估有近 300萬人,其中遇到難關便會一蹶不振,屬於低度心理韌性的有 95萬人,並且需要接受治療。

他指出,此次調查是以精神健康的心身健康、個人價值、生�& #30310x握與家庭健康為 4大面向。

調查顯示,國人 2012年的整體「精神健康」分數為 81.6,較 2010年的 83分、 2009年的 82.2差,只高於金融海嘯時 的 80.1(及格分數為 80)。國人在家庭健康上得到 87.9分,但心身健康與個人價值 2項,都不到 80分。回答心理韌性題項時,很多受訪者選 擇負面選項。

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台大醫學院精神科教授胡海國表示,目前整體的精神健康分數勉強算是及格範圍,但目前景氣與大環境,國人在心身健康已經出現生理性的壓力反應,他呼籲,若有上述狀況發生時,一定要盡早找精神醫療、心理諮詢專業人員協助。

 此次 2012全國精神健康指數調查,是由精神健康基金會委託輔仁大學統計諮詢顧問中心,於 2012年 9月 26日至 10月 20日, 20歲以上成人共 1108人,男女樣本比例 1: 1,以 CATI系統隨機撥號進行電訪。

………………………………………
300萬人時常自我懷疑、悲觀 4成國人認為明天不會更好-自由時報1011205記者邱宜君�台北報導

越來越多的研究調查證實,失業、勞動條件低落、經濟負擔沉重,全國人民正在經歷一場心靈海嘯。精神健康基金會昨發表2012年精神健康指數調查報告,發現國人心身健康和個人價值都不及格,更有超過4成的人認為「明天不會更好」。

耕莘醫院心理衛生中心主任楊聰財提醒國人,心身健康環環相扣,勿以為搞定睡眠身心就健康。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胡海國則表示,自2004年到2012年,有高達218萬人覺得自己不幸福,「不要期待一個馬英九,就能帶大家出埃及。」希望社會大眾學習鍛鍊自己的心理韌性,才能度過低潮。

精神健康醫學會調查共整合家庭健康、心身健康、個人價值、生活掌握等4面向得分,發現國民整體精神得分只有81.6分,在及格邊緣(80分及格),接近金融海嘯那年的谷底分數(80.1分)。

除了家庭健康達87.9分,國人心身健康、個人價值都是不及格。3成以上受訪者覺得心情差、沒動力、記性差、焦慮緊張、睡不好,也有近3成受訪者對自己的成就不滿。此外,還有43%受訪者「不認為將來會更好」,是所有調查項目中得分最低。調查也發現,估計有300萬人的心理韌性過低,時常對自我懷疑、悲觀、不知如何求助。

楊聰財表示,「社會無望感」,讓人常感到挫折,生活動力減退,導致有些人會去尋求不切實際的快樂,例如拉K吸毒。有些人則會誤以為搞定睡眠就好,到診間甚麼都不說,只要安眠藥。

楊聰財提醒,長期壓力大,會導致體內可體松過高,影響記憶、降低免疫、增加心血管疾病、腸胃不適,甚至過勞崩潰。建議每天檢視自己有沒有「三好、四發」,三好就是能睡、能動、能笑;心情不好則有四種抒發方式,例如找人訴說、唱歌、寫快樂日記、運動。這些有助增加腦內的「快樂荷爾蒙」,像是血清素、多巴胺、新腎上腺素、腦內啡等。

藝人Selina的父親任明廷,也分享自己度過人生低潮的過程。他說,五十歲剛失業時,每天靠爬山、向山谷對自己發表精神喊話,加上家人的鼓勵和體諒,才能重新站起來。他呼籲大家要重視家庭、朋友的支持力量,對困境抱持著感恩的心情,更能勇敢、耐心地戰勝憂鬱。

---------------下一則--------------- 
「我幾年沒睡好」上班焦慮症暴增2成2012/12/07【聯合報╱記者陳雅芃�台北報導】

有一名王姓女主管因工時長、壓力大、在完美主義作祟下,嚴重影響睡眠,她掛著黑眼圈哭著求診說:「我已好幾年都沒睡好了。」醫師表示,這是典型的「上班焦慮症」,在經濟不景氣下,近期求診的民眾暴增兩成。

萬芳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賴雅文表示,經濟景氣不佳下,「上班焦慮症」平均每月有500人求診。像日前百貨公司周年慶,許多櫃姊工作量變大,工作壓力倍增,而上門掛號看診。

賴雅文說,「上班焦慮症」和行業別沒有關係,主要是和人格特質有關,如完美主義、負面思考、沒有自信、神經質等,均是得到「上班焦慮症」的高危險群。民眾如果因焦慮症狀達到逃避工作、影響到生活作息時,就應該趕快就醫。

她指出,33歲的王小姐擔任公司主管,業務一波接一波,永遠有加不完的班、做不完的工作。王小姐回家後還會持續想著明天的工作,腦袋好像有一個關不掉的電視,頻道轉來轉去,嚴重影響睡眠品質。

賴雅文說,焦慮症核心症狀就是長期存在「難以控制的過度擔心」,並伴隨會有坐立不安、感覺疲倦、難以專心或腦袋一片空白、易怒、肌肉緊繃以及睡眠障礙。若是沒有獲得適當治療,之後併發憂鬱症的機率偏高,甚至會有自殺想法。

賴雅文說,輕微的焦慮症,可先透過放鬆訓練、有氧運動、均衡飲食以及調整生活作息,約3個月情況就可改善。

當焦慮已經影響到生活作息,就需要藥物治療,需持續吃半年以上,再依不同個案,決定是否有要回診的必要。

………………………………………
上班焦慮症 患者增2成-中華醫藥網1011207《2012/12/06 18:20》記者黃興文�台北報導

景氣差,萬芳醫院精神科醫師表示,工作壓力容易出現焦慮症狀,近來因「上班焦慮症」求診的民眾激增 2成。

精神科醫師賴雅文表示,「上班焦慮症」核心症狀就是有「難以控制的過度擔心」,因此會鑽牛角尖、坐立不安、感覺疲倦、難以專心以及腦袋空白、易怒、肌肉緊繃或睡眠障礙等。
賴雅文說,若未適時治療,併發憂鬱症的機會很高,嚴重的甚至可能出現自殺念頭。

焦慮症普遍缺乏安全感並且自我要求高、會「活在未來」,習慣將現在的不順聯想到未來,思想比較負面。加上經濟不景氣,工作壓力大也是導致憂鬱症增加的主因。

賴雅文提醒,焦慮容易引發自律神經失調、恐慌及憂鬱。處在壓力下,自律神經便活化,瞳孔放大、心跳加快、肌肉緊繃而不敢熟睡,稱為自律神經失調;當自律神經失去彈性跟回復力時,受自律神經控制的器官也會開始出現症狀。

她建議,輕微焦慮症可先做有氧運動、均衡飲食以及調整生活作息改善,自律神經因遍布全身,因此症狀多變,包括頭暈、頭痛、心悸、胸悶、惡心、肌肉緊繃、肩頸痠痛、呼吸困難、喉嚨梗塞、腸胃不適、失眠等,若感覺焦慮已經入侵日常生活,應考慮到精神科就醫。

---------------下一則--------------- 
yes123求職網調查/老婆薪水夠養家 近6成男性願當家庭主夫-自由時報1011206〔記者楊久瑩�台北報導〕

時代在變,人心也在變,台灣有近六成男性能夠接受「女主外,男主內」的新家庭分工型態!
yes123求職網「主夫主婦調查」發現,當另一半的經濟能力許可時,高達五成九的人願意留在家中承擔家務,其中,男性願意當家庭主夫的比率高達五八.五%,僅較女性略低二%,顯示兩性對持家的觀念已逐漸平權。

李安曾失業6年 成功經驗鼓舞更多家庭主夫
執導「斷背山」、「少年Pi的奇幻漂流」等名片的導演李安,成名之前,曾失業六年,靠著妻子擔負家計;yes123求職網公關副理黃玉齡分析,由於社會型態轉變,女性不僅在工作上愈來愈有發揮空間,兩性平權觀念下,也有愈來愈多的家庭主夫出現。

不過,儘管願意當家庭主夫的人變多,但當另一半的薪水比自己高時,仍有五成四的男性感到壓力,相反的,女性看待另一半薪水比自己高,僅二成感到壓力,顯示社會仍普遍存在男性薪水應高於女性的期待。

那麼,究竟薪水差距多大會讓人壓力大?調查發現,三成三的人認為,薪水差距四萬以上壓力最大,其次是差距一萬到一萬五。調查發現,男性只要在另一半薪水比自己多三千時,就有一成五的人感到壓力,女性則要另一半薪水高過自己一萬到一萬五,才有一成二的人感到壓力。

家庭主夫的最大壓力在社會眼光和對方家人
當女主外男主內時,「家庭主夫」最大的壓力在可複選的狀況下,以社會眼光(四八.四%)最高,其次是對方家人的看法、另一半的臉色;女性的煩惱則迥異於男性,男性最在乎的社會眼光,女性排名第七,女性最憂心的是與社會脫節(五五.九%),以及看另一半臉色、開銷受限等。

不過,薪水差距並非真正帶給另一半壓力的主因,雙方的相處與個性才是壓力來源。男性最難忍受的前三名主要是個性強勢、脾氣暴躁及薪水;女性方面最感壓力的是另一半脾氣暴躁、個性太強或太軟弱,至於薪水的壓力則排名第五。

調查也發現,在演藝圈中不少「女薪多於男」的銀色夫妻,主持人陶晶瑩與老公李李仁這對夫妻最受羨慕,成為「收入男女翻轉」的第一名;第二名則是小S與許雅鈞。

---------------下一則--------------- 

居家生活


芳療逾2小時 傷「心」2012/12/03【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接受芳香療法,最好不要超過一小時。台北醫學大學研究團隊近日在國際期刊發表研究指出,短時間接受芳香療法,確實可讓血壓下降,心跳減慢,有助身心放鬆,不過一旦芳香療法時間超過一小時,心血管功能就開始受到影響,持續兩小時以上,心臟、心血管功能就可能受到傷害。

研究作者建議,進行芳香療法時,最好將時間控制在一小時以內,盡量不要超過兩小時,以免傷害心血管健康。

市面上多數芳香療法SPA館是將精油化為蒸氣,然後請民眾吸入這些蒸氣,號稱這樣可以養生。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助理教授方凱任與研究團隊以台北一百名SPA工作人員為研究對象,得出上述結論。

研究結果發現,接受芳香療法十五分鐘到六十分鐘時間,SPA館工作人員的血壓、心跳都變得比較穩定,不過當時間拉長到九十至一百二十分鐘,這些人的血壓、心跳便明顯增加,代表心臟可能受到影響,不但如此,室內的空氣品質也變得比較差,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濃度大大增加。
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線上版「歐洲心臟病預防期刊」。

參與研究的SPA工作人員身體都很健康,且沒有吸菸習慣,半數以上為女性,平均年齡為二十二點五歲。研究過程中,SPA工作人員坐在室內吸取佛手柑精油蒸氣。
研究人員為這些人測量血壓、心跳,以及室內空氣狀況。

研究作者表示,過去有研究顯示,吸入空氣污染物質,容易造成肺部氧化壓力,並導致發炎、自律神經失調等疾病。如果空氣汙染物質為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也可能傷害心血管健康。

---------------下一則--------------- 
彈性家管 老人生活好幫手2012-12-03 中國時報 許俊偉�台北報導

不少年歲已高的獨居或雙老家庭,老人家年紀雖大但行動還算方便,為此聘雇外勞並不划算,有民間社福團體推出本勞家管員短時數的彈性平價服務,每次三小時,有需求長者可選擇一周一次或三次,家管員會到府幫忙膳食、洗衣和打掃,時薪最低只要兩百五十元。

長期發展家事服務的彭婉如文教基金會昨舉辦金質獎和金手獎頒獎典禮,宣布首次推出短時數的「熟齡專案」。

彭婉如基金會說,隨著社會型態轉變,愈來愈多經濟狀況過得去的長者選擇自住,要是老人家生活能自理、行動也自如,並不需要幫傭天天來。

為提供這類長者需求,基金會特別針對六十五歲以上的健康獨居或雙老家庭長者,設計彈性家管服務。執行長王慧珠說,本勞家管員會幫忙燒飯洗衣和打掃,每次三小時,每周一次,每次只要八百元;要是每周兩次或三次,每次只要七百五十元。就算一周來三次,一個月也花不到一萬元。換算後等於最低鐘點費只要兩百五十元,較市場上時薪三百元的本勞清潔服務划算,也不用特別聘雇外勞。

彭婉如基金會說,家管員工作穩定、媒合有保障,基金會裡光是台北地區就有一千一百多位家管員,平均月薪有三萬三千元,提供中高齡婦女可以兼顧家庭的工作機會。

像昨天榮獲金質獎的林秋蓉就深受肯定,服務過的雙老家庭爺爺過世後,仍持續協助獨居阿嬤清掃煮飯;另名獲得金手獎的林瑞香,服務的雙老待瑞香如己出,休息時還會一起喝咖啡,每周三是兩老最期待的日子。

---------------下一則--------------- 
洗澡蒸氣瀰漫 一家七口險缺氧【聯合報╱記者賈寶楠、林麗如�桃園縣報導】

韓姓老翁的家人前晚同時用兩間浴室洗澡半小時,整屋瀰漫大量水蒸氣,全家七人頭昏送醫,消防隊昨天排除常見的一氧化碳中毒,懷疑水蒸氣降低密閉室內的氧氣含量,造成缺氧不適。
「冬天洗澡太久、太熱,產生太多水蒸氣,也會讓人缺氧。」桃園縣消防局代理局長鄭宗敏說,除了一氧化碳是冬天隱形殺手,民眾也常忽略洗澡時蒸氣瀰漫可能造成的缺氧危機。

二○○八年台南一名美容師在浴室缺氧窒息死亡,隔天被發現時,蓮蓬頭還不斷冒出水蒸氣;隔年底,台北縣(現為新北市)一名外傭幫幼童洗澡時不適送醫,兩者的熱水器都裝在屋外,應該不是一氧化碳中毒,但浴室都通風不良。

消防局調查,前晚九時老翁兩名小外孫一起在浴室泡澡,媳婦在主臥室的浴室洗澡,同時打開水龍頭放熱水近半小時,產生大量蒸氣瀰漫全屋,在房內休息的老翁陣陣作嘔,在客廳看電視的妻子和兒子也頭昏,衝進浴室拉出小孩,通報一一九。
韓家七口被送往署立桃園醫院檢查時意識都清楚,不適症狀也已消失。

消防局昨天勘查韓家,發現熱水器裝在後陽台,案發時門窗緊閉,即使瓦斯外洩或燃燒不完全產生一氧化碳,也幾乎沒有管道竄進屋內,「兇嫌」可能是水蒸氣。

醫師說,水蒸氣會降低密閉空間的含氧量,水中的氯揮發後也可能讓人頭昏,大陸就有「洗熱水澡水蒸氣窒息」案例。

「保持通風最要緊。」消防局提醒,民眾到三溫暖、社區大樓或泳池附設蒸氣室,學生或勞工連續共用浴室,也要避免水蒸氣太濃,最好等蒸氣散開再使用。【2012/12/03 聯合報】@ http://udn.com/

---------------下一則--------------- 
浴廁廚房濕滑 家中第一險境-中華醫藥網1011206《2012/12/05 19:09》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根據永慶慈善基金會統計,家中最常發生意外的危險環境排行,「浴廁或廚房地板潮濕而滑倒」占有 67.3%成為最可怕的隱形殺手,第二名的「踢到異物及樓梯踩空而跌倒」也是常見意外傷害,占 29.6%。

永慶慈善基金會 11月 8日至 25日進行問卷調查,有效問卷 1538份。調查發現,家中最常發生意外的危險環境排行,「浴廁或廚房地板潮濕而滑倒」占 67.3%,成為最可怕的隱形殺手;第二名的「踢到異物及樓梯踩空而跌倒」也是常見意外傷害,占 29.6%。

「遭電線或雜亂物品絆倒」也頗讓人驚膽跳,永慶慈善基金會提醒,老人家「愛物惜物」觀念根深柢固,以致家中經常堆滿不必要的物品;或者幼童玩具散落,妨礙行走動線,造成不小心絆倒受傷。因此同住一起的家人,需重視收納降低家中危險。

設計師紀家豪建議,最容易發生意外的浴廁,除了止滑磚、止滑墊、扶手等基本配備,選擇可側開的浴缸也是較安全的作法。

許多人為了省電,上下樓梯時,經常不願意開燈,殊不知行走樓梯正是最容易發生意外之處,設計師任繼光建議在梯角側牆,可加裝嵌燈式的感應照明設備,不僅省電又可及時發揮效果。

要滿足家中成員的不同需求,可從空間的使用著手規劃,任繼光舉例,老人怕吵雜且作息規律,若是三代同住的家人,彼此可能互相干擾,在房間門板的材質上,可挑選氣密性佳的隔音門,甚至是在門縫加貼吸音塑膠條,效果都不錯。另外,孕婦、老人行動緩慢,墊腳踩高都相當危險,因此廚房櫃體及烘碗機應以「落地式」或是省力裝置的「下拉式」較理想。

---------------下一則--------------- 
用羽毛充數 農委會:9成羽絨衣膨風【聯合報╱記者陳幸萱�台北報導】

一件羽絨衣不到二千元,你是否會覺得「賺到」?農委會表示,羽絨含量至少要達到七成才能稱為「羽絨衣」,但約有九成的市售其實是「羽毛衣」,填充物以羽毛、羽絲等為主,保暖度不如真正的羽絨衣,當然也便宜很多。
提醒消費者「一分錢一分貨」,買衣服時要看清羽絨含量標示。

天氣變冷,農委會昨天舉辦記者會,教民眾挑選羽絨衣。農委會表示,台灣羽絨加工後增值百分之一百七十,羽絨出口量高居世界第三;其中國產羽絨衣品質高,顏色較白,可於「黃金廿四小時」內送至羽毛加工廠水洗,阻止羽絨發酵,提升保暖力。

但目前國產羽絨都與進口羽絨混用,無法區分,農委會明年將推出國產羽絨衣CAS認證,讓消費者能認明台產羽絨,並標上實際羽絨含量。

農委會指出,目前經濟部標檢局訂有羽絨的CNS國家標準規範,市售羽絨產品需清楚標示羽絨含量,以十%為一級距,標出百分之卅至九十的羽絨含量。

農委會和羽絨業者教民眾「用摸的」判斷羽絨衣是否真材實料。農委會家禽生產科科長江文全說,好的羽絨衣羽絨含量高,羽絨的形狀摸起來像蒲公英、是「一朵朵」的團狀;如果填充物是羽毛,會摸到羽毛梗,或是把羽毛梗抽掉後的「羽絲」。

另外也可以壓一壓羽絨衣來測試。羽絨結構較立體,受壓後可以迅速膨脹回原樣;羽毛或羽絲是平面結構,受壓後不會太快回復原狀。

江文全說,精製的羽絨一公斤約台幣四千元,用在衣服上,光一件羽絨衣的羽絨成本就要四百至五百元,加上工錢、衣服配件等等,好的羽絨衣一般不會太便宜。台灣區羽毛輸出同業公會理事長陳焜耀則表示,一公斤劣質羽絲僅五十、六十元,但一公斤高級羽絨可達上萬元,品質與價格都差很多。【2012/12/06 聯合報】@ http://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