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小媽報你養兒育女大作戰

2013年12月20日
有多少人看了這篇日記呢?答案是:小媽報你養兒育女大作戰_img_1


雞婆葉媽的家電子報(媽媽寶寶健康持家投資理財全部版)=
免費訂閱處
媽基幫主電子報(純投資理財版)=
免費訂閱處
小媽報你養兒育女大作戰

營養要充足


白開水代替含糖飲料 每週1天1學期減0.4公斤-中華醫藥網1021207《2013/12/06 21:06》記者黃興文�台北報導

根據 2011年教育部「學生健康檢查資料」顯示,國小學童過重及肥胖盛行率為 25.4%,也就是每 4人就有 1人屬肥胖;國健署指出,學童每週只要有 1天以白開水代替含糖飲料, 1學期可少胖 0.4公斤,若代替珍珠奶茶, 1學期下來更能少胖 1.2公斤。

為推廣多喝白開水的健康觀念,國健署與教育部舉辦「小學生喝開水創意小撇步圖文競賽活動」。依「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發現, 63%國小學童表示昨天有喝飲料,其中昨天喝飲料的平均熱量近 200大卡,若這 63%的國小學生,每週有 1天以白開水替代甜飲料, 1學期每人可以少胖 0.4公斤,若代替珍珠奶茶, 1學期下來能少胖 1.2公斤。

台南市文化國小的李立凱以「我和小花、狗狗都愛喝水」獲得低年級組水創意銀質獎,他說,圖畫想表達的是飲料雖然好喝,但喝多了會像動畫小叮噹的胖虎一樣胖,也會變得跟阿公一樣罹患糖尿病,點出喝飲料會不健康,同時以小花只喝水卻燦爛芬芳,迎風搖曳、家中健康的小狗也愛喝白開水,希望自己也和小花和小狗一樣愛喝白開水,擁有健康的身體。

「小學生喝開水創意小撇步圖文競賽活動」得獎名單分別為,創意金質獎低年級組,新竹縣中山國小陳日星、中年級組,苗栗縣竹南國小高語希、高年級組,屏東縣光華國小錢亭如;創意銀質獎,低年級組,台南市文化國小李立凱、中年級組,台北市金華國小梁珈苓、高年級組,宜蘭縣成功國小陳冠媺;創意銅質獎,低年級組,苗栗縣建國國小陳筠今、中年級組,台南市信義國小張維哲、高年級組,台中市泰安國小張家予。

---------------下一則--------------- 
喝甜飲不喝水 童易變胖又齲齒【聯合報╱記者楊欣潔�台北報導】

國內學童愛喝含糖飲料,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調查顯示,63%國小學童受訪前一天,喝下飲料的平均熱量為194大卡,相當於喝下1.5罐可樂。國健署長邱淑媞表示,若學童能每周一天以白開水取代珍珠奶茶,4個月下來可少胖1.2公斤。

衛福部和教育部舉辦「小學生喝白開水創意競賽圖文競賽活動」,鼓勵學童養成喝白開水的習慣,低年級創意金質獎得獎者陳日星,住在新竹縣的他先請爸媽在家中每個杯子寫下:「寶貝:要把水喝光,愛你的媽媽。」讓他喝水時也喝下愛的鼓勵。

獲得中年級金質獎的高語希來自苗栗縣,他就提出了四個多喝水的建議,包括請爸媽把水放在明顯的地方、找個自己喜歡、容量大的杯子喝水、用便條紙及設定鬧鐘,提醒自己喝水。

來自屏東的錢亭如則獲得高年級組金質獎,她的作品中建議,父母以身作則,不買飲料、家中不放飲料、用集點活動獎勵喝水、購買喜歡的杯子、隨身攜帶水壺等,增加喝水量。

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呂俊毅說,學童常喝含糖飲料易引發齲齒,喝飲料後,也容易導致正餐吃不下,無法正常攝取正常營養素,反而會虛胖。肥胖兒童有二分之一的機率變成肥胖成人,未來都是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的潛在病患。

邱淑媞提醒學童每天至少喝1500CC白開水,或體重乘以30倍的開水,以減少發胖、齲齒等後遺症。【2013/12/07 聯合報】@ http://udn.com/

---------------下一則--------------- 

成長不馬虎


幼兒接觸塑化劑 過敏風險高-中華醫藥網1021207《2013/12/06 19:27》記者黃興文�台北報導

台大醫院環境及職業醫學部主任陳保中最新研究發現,嬰幼兒早期生活上若頻繁接觸塑化劑物品,體內塑化劑 BBzP的代謝物數值高,異位性皮膚炎的風險也越高達 2.5倍;經證實,這跟家中常接觸到的塑膠物品有關,尤其是塑膠玩具及塑膠地板。

由於幼兒各個系統器官尚屬於成長階段,最容易受到塑化劑的影響,為了解塑化劑對幼兒的長期健康影響,台大醫院研究團隊探討嬰幼兒早期生活接觸塑化劑鄰苯二甲酸酯對過敏性疾病的影響。

陳保中表示,研究為塑化劑事件爆發前所做,團隊主要評估生產前、後的塑化劑鄰苯二甲酸酯暴露,影響免疫球蛋白 IgE的程度及對兒童異位性皮膚炎的影響。

研究對象為 2004年到 2005年台北地區醫學中心、醫院和診所出生的 483對嬰兒與母親。針對 161組妊娠晚期、 219組 2歲兒童與 192組 5歲兒童 3個階段的尿液樣本,分析其血清免疫球蛋白 IgE和異位性皮膚炎的關聯性。

研究發現, 2歲孩童的尿液中鄰苯二甲酸酯代謝物比在懷孕中及 5歲孩童的數值還高, 2歲男孩的尿液中 DEHP的代謝物 MEHP(鄰苯二甲酸 -單 -乙基己基酯)的濃度越高,其血清 IgE濃度也越高;另外, 2歲孩童的尿 MBzP(鄰苯二甲酸單苯基酯),塑化劑 BBzP數值越高,異位性皮膚炎的風險越高。

陳保中提醒,兒童的玩耍環境通常由 PVC地板及各式塑膠玩具構成, DEHP通常來自衣物、玩具等,而 2歲孩童活動方式仍以爬行或走路為主,小朋友爬行後又把手放入口中,就會暴露在塑化劑下,除了避免使用塑膠地板、減少玩塑膠玩具外,幫小朋友勤洗手更是不可少。

---------------下一則--------------- 
嬰幼接觸塑化劑 易罹異位性皮膚炎-自由時報1021207〔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

台大醫院最新研究發現,國內兒童塑化劑暴露以兩歲孩童最高,且兒童尿液中所含的塑化劑代謝物愈高,罹患過敏的風險也愈高。研究亦首度證實,塑化劑的暴露會增加二.五倍異位性皮膚炎的風險。

塑化劑暴露 兩歲孩童最高
幼兒各個系統器官還在成長發育,最容易受到塑化劑的影響。為了解塑化劑對幼兒的長期健康影響,台大醫院環境及職業醫學部研究團隊,針對嬰幼兒早期生活接觸塑化劑進行研究。

研究對象包含二○○四年至二○○五年台北地區醫學中心、醫院及診所出生的嬰兒與母親,其中有一百六十一組為妊娠晚期、二百一十九組為兩歲兒童及一百九十二組五歲兒童共三個階段尿液樣本,並分析其血清免疫球蛋白IgE與異位性皮膚炎的關聯性。

台大醫院環境及職業醫學部主任陳保中表示,結果發現,兩歲孩童的尿液中塑化劑鄰苯二甲酸酯代謝物較尚在懷孕及五歲孩童的數值為高,兩歲男孩尿液中塑化劑DEHP(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的代謝物MEHP(鄰苯二甲酸-單-乙基己基酯)的濃度愈高,其血清IgE濃度也愈高,而血清IgE濃度與過敏呈正相關。

研究亦發現,兩歲孩童尿液中塑化劑BBzP(鄰苯二甲酸丁酯苯甲酯)的代謝物MBzP(鄰苯二甲酸單苯基酯)數值愈高,異位性皮膚炎的風險愈高,且可以增加到二.五倍的風險。

別讓孩子在PVC地板上爬
陳保中指出,兒童接觸到塑化劑BBzP多來自於PVC地板,DEHP的接觸則來自於益生菌健康食品、玩具及鞋子等,其中又以益生菌最為明顯,兩歲孩童中,有吃益生菌者DEHP的代謝物MEHP較未吃者高出五十%。

陳保中提醒父母購買玩具時,最好注意玩具成分是否含有塑化劑,不要讓孩子把玩具放到嘴巴裏。如果家中是PVC地板,盡量不要讓孩子在地上爬,另多為孩子洗手,尤其在孩子吃東西之前,儘量遠離塑化劑污染環境,避免過敏性疾病的風險。

---------------下一則--------------- 
幼兒爬PVC地板 恐罹異位性皮膚炎【聯合報╱記者黃文彥�台北報導】

保護孩童安全的PVC巧拼地板,可能引起孩童過敏。台大醫院研究發現,接觸含塑化劑的玩具、地板,孩童未來罹患異位性皮膚炎風險會增加2.5倍。

台大醫院環境及職業醫學部主任陳保中,追蹤483對嬰兒與母親,結果發現,孩童尿液中含MBzP(鄰苯二甲酸單苯基酯,一種塑化劑代謝物),將提高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的風險。將尿液中MBzP濃度含量最高的族群,與濃度較低的族群相較,尿液中含高量塑化劑代謝物的孩子,未來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的風險增加2.5倍。

由於MBzP常見於PVC塑膠地板,研究團隊不排除是因為孩童在地板上爬行、玩耍,手部接觸地板中的塑化劑後,再將塑毒吃下肚。

這項研究也發現,2歲男孩尿液中的塑化劑代謝物濃度,與體內免疫球蛋白數量呈正相關。陳保中表示,免疫球蛋白是過敏體質的指標,免疫球蛋白數量高,孩童早期恐罹患異位性皮膚炎、青春期恐出現氣喘、過敏性鼻炎等。

這項研究從2004年起,研究團隊從台大醫院、恩主公醫院與新莊及蘆洲的診所徵求受試者;在胎兒尚未出生前,就測量母親尿液中的塑化劑代謝物濃度,在孩子2歲與5歲時再追蹤,分析血清免疫球蛋白與異位性皮膚炎的關聯性。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家長以為讓孩童吃益生菌可以預防過敏,但這項研究卻發現,吃益生菌的2歲孩子,與沒有吃益生菌孩子相較,尿液中塑化劑代謝物高出1.5倍。

由於這項研究進行時間在2011年塑化劑風暴之前,陳保中表示,「我們只能懷疑當時的益生菌產品恐含有塑化劑。」

台北榮總臨床毒物科主治醫師楊振昌建議,家中盡量少用PVC材質的地板,如果無法避免,也要培養小朋友勤洗手的習慣,避免塑毒,也預防腸病毒。

「避免選用塑膠味太重的產品。」陳保中也建議,新衣服可能也會含有塑化劑,建議父母先洗過再給小朋友穿。【2013/12/07 聯合報】@ http://udn.com/

---------------下一則--------------- 
小六童平均蛀牙2.5顆 日、港2倍-自由時報1021211記者邱宜君�台北報導

台灣兒童愛喝飲料、刷牙觀念錯誤,導致5歲齲齒率高達8成,小六學童的齲齒顆數更已逾日本和香港2倍以上,令人擔憂。

根據國民健康署所做的台灣6歲以下兒童口腔及衛生狀況調查,5歲兒童中有一顆以上蛀牙(補過或未補過都算)的比例高達79.3%。今年再調查全台灣10586位6到18歲兒童,結果發現平均每個12歲兒童的恆齒當中,缺牙加上未補或補過的蛀牙顆數,竟高達2.5顆,相較於全球平均的1.67顆、日本1.2顆、香港1顆,台灣學童的齲齒狀況特別嚴重。

副署長游麗惠指出,學童齲齒率高的首要原因就是喝太多含糖飲料。國健署調查顯示,63%國小學童表示「昨天有喝含糖飲料」,平均熱量為194大卡,不但造成肥胖、糖尿病等問題,也會因為喝完飲料多半不會刷牙漱口,糖分附著後,誘使細菌大量繁殖、產生酸,引發牙齒表面脫鈣,進而蛀牙。

造成學童齲齒的第二個原因就是兒童的潔牙觀念不對。游麗惠指出,根據國健署調查,全國12歲以下學童的刷牙次數平均不到兩次,僅1.82次,更糟糕的是,全台有近2成兒童在睡前是不刷牙的,需要家長多留心叮嚀。

目前政府有補助6歲以下兒童每半年塗氟一次,弱勢低收入家庭兒童補助至12歲以下。縣市衛生局去年7月開始主動媒合,讓牙醫走入幼托園所為兒童塗氟,使3到4歲的塗氟利用率從前年的39.4%,大幅提高到47.4%。針對容易形成蛀牙的臼齒表面縫隙,偏鄉、中低收入戶的國小一、二年級學童,也可免費接受溝隙封填,以積極防蛀。

◎國健署提醒家長謹記二「不」二「要」原則:
●睡前一定「要」刷牙,每天至少刷兩次。
●牙膏「要」含氟,每半年至少塗氟一次和口腔檢查。
●「不」要含奶瓶睡覺,少甜食、多漱口。
●「不」要以口餵食,以免傳染細菌。

---------------下一則--------------- 
台灣兒童齲齒率高於世衛標準-中華醫藥網1021211《2013/12/10 20:58》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台灣 5歲兒童齲齒率 79.3%,高於 WHO 2000年 5歲兒童齲齒率目標 50%以下,且 12歲學童恆齒齲齒指數是 2.5顆,較全球平均 1.67顆也高,衛生福利部表示,少攝食含糖食物或飲料,加上落實潔牙,才能維護兒童口腔健康。

依據 100年台灣 6歲以下口腔及衛生狀況調查顯示, 5歲齲齒盛行率為 79.3%; 102年 6-18歲兒童調查, 12歲恆齒齲齒指數為 2.5顆,與 WHO 2000年 5歲兒童齲齒率目標是 50%以下, 2011年 12歲恆齒齲齒指數全球平均值為 1.67顆( 189國)相較,仍有許多努力的空間。

國健署長邱淑媞表示,形成齲齒原因是在吃完食物後,導致糖分附著使細菌大量繁殖,產生酸後造成牙齒表面脫鈣,形成蛀牙,若常攝食含糖食物或飲料,則更容易導致齲齒。

但依據 2001-2002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發現, 63%國小學童表示受訪前一天有喝飲料,飲料的平均熱量為 194大卡,將近 1.5罐可樂的熱量;「 2009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也顯示,未滿 12歲「每日刷牙次數」全國平均值為 1.82次,「睡前刷牙的比率」為 79.9%,仍有近 2成的兒童睡前沒有刷牙,且未達到一天至少刷 2次。且 101年 3-4歲兒童至少接受一次牙齒塗氟的利用率為 47.4%,也仍有半數以上家長未帶兒童至牙科接受牙齒塗氟,顯示兒童口腔健康常被忽略!

邱淑媞建議,家長應該減少把糖果、餅乾及含糖飲料當獎品或點心,小朋友吃完食物後要漱口,一天至少刷牙 2次,睡前一定要刷牙,絕對不要含奶瓶睡覺,家長不要以口餵食孩子,使用含氟牙膏,每半年牙齒塗氟一次。

---------------下一則--------------- 

病痛要照顧


兒童疝氣重症速就醫-中華醫藥網1021207《2013/12/06 19:04》記者翁順利/台南報導

台灣兒童疝氣相當常見,發生率約 3%,但許多家長仍擔心開刀會影響生育能力,因而延宕治療;醫師提醒輕症會自然痊癒,但重症者須儘快開刀手術。

台南市郭綜合醫院教學副院長梁景堯說,家長疑問包括︰疝氣吃藥會好嗎?要不要開刀?麻醉會有危險嗎?小孩那麼小,開刀適合嗎?要不要等小孩大些再開刀?開刀會導致生殖能力喪失嗎?都是對病情不夠了解所致。

他指出,兒童疝氣主要是腹股溝管閉合不全,造成陰囊積水,起因是「腹股溝管」通常在出生時封閉,但部分新生兒封閉不完全,早產兒比率高於足月兒,仍與腹腔相通,因此腹腔內的水分會跑到陰囊。
女孩也會因子宮圓韌帶經腹股溝管穿出腹腔,因此也有疝氣案例,比率約為男生的 1/4。

因此,兒童疝氣並不是因為肚子太常用力而發作,也不是愛哭鬧。小孩無法描述疝氣症狀,需靠大人注意下腹邊緣是否有鼓起,或陰囊左右側大小相差過多。梁景堯建議家長發現疝氣時,讓孩子平躺,輕揉鼓起的地方,往往能使腸子退回腹腔內。

最可怕的是腸子卡在腹股溝管進退不得,推不回去,血管也受壓迫而造成嚴重腹痛,稱為嵌頓性疝氣,這時就必須緊急手術,不然時間拖太久會使腸子缺血壞死,有生命危險。
輕度陰囊積水的嬰兒,其腹股溝管已經接近封閉,只剩一點點細微的管道,有時會在出生後半年內漸漸閉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