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小媽報你產前產後走一回

2013年12月21日
有多少人看了這篇日記呢?答案是:小媽報你產前產後走一回_img_1


雞婆葉媽的家電子報(媽媽寶寶健康持家投資理財全部版)=
免費訂閱處
媽基幫主電子報(純投資理財版)=
免費訂閱處
小媽報你產前產後走一回

生產篇


正確哺乳 ㄋㄟㄋㄟ小也沒問題-中華醫藥網1021212《2013/12/10 19:47》記者翁順利�台南報導

ㄋㄟㄋㄟ小真的就沒奶嗎?台南市衛生局推廣母乳哺育,在各區衛生所普設成長團體,教導新手爸媽學習哺育新生兒的技巧,發現民眾常誤認奶量與胸圍成正比,予以導正後才重拾哺乳的樂趣。

產後婦女會出現乳房與乳頭異狀,包括乳房大小、乳頭扁平或凹陷、痠痛、腫脹等困擾,但公衛人員發現更多人會以自身乳房或乳頭先天不利哺乳條件或產後發生各種狀況,就認定無法哺乳,讓寶寶失去吸收母乳的寶貴機會。

衛生局指出,許多母親的經驗顯示,哺育的難題大多能克服,例如最常出現的困擾為乳房較小是不是奶量也會比較少?事實上,乳房大小僅與脂肪有關,與奶量無關聯,只要懷孕期乳房有稍微脹大,就有哺乳的潛能。

扁平、凹陷的乳頭雖會增加哺乳難度,但若產後儘早讓寶寶開始吸吮,再從凹陷那邊乳房開始餵,並且避免讓寶寶接觸任何奶瓶與奶嘴,餵奶前可用手稍微擠壓以刺激讓乳頭凸出或使用空針吸引,以利寶寶含乳。

造成乳頭痠痛多為抱嬰兒姿勢不正確及嬰兒含乳姿勢不正確,所以哺育時給予適當支撐,肚子貼肚子即能改善。

乳房腫脹有別於一般脹奶,會讓母親的乳房又痛又硬、乳頭發亮,甚至也可能引起一點發燒,主因是母親奶水很多、不常移出奶水或限制餵奶時間等,預防方式可在產後儘早開始哺餵母乳,並採母嬰同室、無限制餵奶,且協助寶寶含乳姿勢正確;哺乳的間隔冰敷乳房。

衛生局強調,牢記預防乳房問題的黃金定律:及早開始餵奶、無限制的哺乳、正確的含乳、避免人工奶嘴的介入,最後排空乳房,並且放輕鬆、多休息,就能與愛兒共享親密哺乳時光。

---------------下一則--------------- 

新生兒篇


育兒偏方百百種 心急媽咪別輕信【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專題報導】

前一陣子,引發社會重視的女嬰死亡案,原本傳出家人誤信偏方,在奶粉中加鹽可治脹氣,後來證實是伯母惡意所為,斷送一條小生命。

近年來,網路興起,許多古老的偏方又四處流傳。以牛奶加鹽為例,目前各大親子育兒網站,有新手媽媽詢及「我家北鼻每天脹氣,每天哭鬧不已,怎麼辦?」就有熱心的網友提供經驗,「每次泡ㄋㄟㄋㄟ時,可加入一點點炒過的鹽巴」,另有媽媽回應:「這方法效果不大,我都為寶寶用薄荷油按摩」。

書田診所小兒腸胃科主治醫師葉勝雄表示,在牛奶中加鹽可解寶寶脹氣的說法,毫無根據。他解釋,新生兒腹壁肌肉較為鬆弛,腸胃功能未發育完全,本來就容易脹氣;再者嬰兒出生6個月內,主導排泄功能的腎小管還在發育,額外添加鹽巴,只會增加腎臟負擔。

葉勝雄指出,喝配方奶的寶寶脹氣的原因有許多,除了牛奶中的乳糖進入腸胃後,會開始發酵,產生氣體外,奶嘴過大或過小,使寶寶在喝奶時嘴形無法完全吻合,或奶嘴孔洞大小影響奶水流速,甚至有的媽媽疏於注意,寶寶已喝完奶,卻忘記取出奶瓶,都會讓寶寶食入大量空氣。

餵完奶後 輕拍背助排氣
葉勝雄建議,在寶寶餵完奶後就要直立抱著,另一手將手指併攏、手掌拱成杯狀,輕拍其背,幫助他打嗝排氣,也可順時鐘為寶寶按摩肚子,但不必用到薄荷油或其他精油,避免寶寶脹氣。

網路上也流傳用煮熟的雞蛋或鴨蛋,在瘀青處來回滾動,去除瘀血。長庚醫院皮膚科副主任暨美容醫學中心主治醫師黃耀立表示,滾雞蛋其實就是熱敷原理,並沒有治療功效,其他如推拿、放血,也無法有效治療瘀青,一不小心使更多微血管破裂,反而「青」上加「青」。

黃耀立說,瘀青是微血管遇到外力碰撞造成皮下出血,血小板發生作用而凝結成血塊,並因血紅素中的鐵發生氧化,出現紫青色,時間漸久,就會逐漸轉為黃綠色,若沒有被肌膚吸收,就會留下淡褐色的色素沉澱。

黃耀立表示,由於個人體質不同,瘀青殘留身上的時間、程度也不同,想要趕快消除瘀青,可借助市面上的去瘀軟膏。

半歲以下 清水沐浴即可
此外,有些寶寶有異位性皮膚炎或尿布疹,網路流傳可用母乳皂幫寶寶洗澡,也有老一輩的人提供浴後擦麻油的偏方,但書田診所皮膚科主治醫師徐嘉琪表示,前述作法對於肌膚正常的寶寶,並無大礙,但皮膚處於發炎狀態的寶寶,恐加速惡化。

徐嘉琪說,新生兒皮膚厚度只有成人三分之一,且角質層功能尚未健全,很容易受刺激,引起過敏或發炎,而所有的皂類大多是偏鹼性,一旦過度清潔、刺激,則皮表上弱酸性的保護膜會被破壞,更何況是抹上麻油可能已潛藏細菌,屆時造成小傷口的感染,得不償失。

徐嘉琪說,6個月以下的寶寶,清水沐浴即可,若有輕微尿布疹,可在沐浴後在屁屁塗上含氧化鋅的藥膏或凡士林。【2013/12/12 聯合報】@ http://udn.com/
---------------下一則--------------- 
女嬰眼角被蟲叮 竟引發蜂窩炎【聯合報╱記者田兆緯�台中報導】

1名10個月大的女嬰被蟲叮咬,家長不在意,幾天後女嬰左眼明顯腫大、張不開,緊急送醫才發現是膈膜前蜂窩性組織炎惹禍。

近來寒流一波波,兒科門診增加不少呼吸道問題的小病患,家屬忙著注意寶貝呼吸道保養,反忽略蚊蟲叮咬威脅。

童綜合醫院小兒科醫師高佳慧指出,「膈膜前蜂窩性組織炎」初期症狀不嚴重,很容易延誤治療,導致病菌穿越眼瞼膈膜,後浸潤到眼眶,最後變成眼眶蜂窩性組織炎,甚至侵襲大腦,造成腦膜炎、腦組織膿瘍壞死,產生致命危險,或留下聽力、智力受損嚴重併發症,不可不慎。

盧姓小女嬰就診時左眼明顯腫大,家屬以為只是過敏反應,不太在意,經過1天後,女嬰眼睛明顯腫大、張不開,還出現高燒、哭鬧、不肯喝奶等症狀,家長趕緊送醫。

小兒科醫師檢查,左眼眼角有被蚊蟲叮咬傷痕跡,診斷是膈膜前蜂窩組織炎,經安排住院接受抗生素治療,數日後症狀改善,女嬰恢復原本大大眼睛的可愛模樣,健康活潑出院。

高佳慧表示,台灣四季溫熱潮濕,適合蚊蟲生長,門診常看到可愛小病人都成蚊子最愛攻擊對象,白白嫩嫩小臉出現紅腫過敏,或雙腳被叮抓破皮導致細菌感染就醫,尤以春、夏人數最多。

醫師呼籲家長別輕忽蚊蟲咬傷情形,孩童被叮咬,2、3日未改善且病灶有擴大跡象,應更加注意並及早治療,以免產生嚴重併發症或後遺症。【2013/12/15 聯合報】@ http://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