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小媽報你養兒育女大作戰+產前產後走一回

2013年12月20日
有多少人看了這篇日記呢?答案是:小媽報你養兒育女大作戰+產前產後走一回_img_1


雞婆葉媽的家電子報(媽媽寶寶健康持家投資理財全部版)=
免費訂閱處
媽基幫主電子報(純投資理財版)=
免費訂閱處
小媽報你養兒育女大作戰

營養要充足


囝仔呷糖 天然色素挑仔細 人工色素 恐誘發過敏過動2013年12月18日

五花八門、種類多變的糖果總是受到小孩子喜愛,但若吃太多,甜份不僅會讓口腔酸鹼值降低,偏酸性易引發蛀牙,還會讓小孩對正餐食欲缺缺,且毒物專家姜至剛醫師提醒,潛藏在糖果內的人工色素,更是導致過敏、過動的危險因子。營養師趙函穎建議,購買時應注意色素成分標示,同時避免選擇散裝糖果。
報導╱黃子倫、張雅淳
攝影╱楊明龍 部分圖片╱資料照片

中華民國毒物學學會發言人、台大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姜至剛表示,歐美研究指出,幼童吃太多糖果中的藍色、綠色色素恐過敏,黃色、紅色色素恐引起過動。據2013年《營養回顧》期刊(Nutrition Review)最新研究顯示,人工色素攝取過量,會加重已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幼童的症狀,而人工色素中的還原酶酵素(azo)會影響腸胃道對營養素的吸收,並加速抗組織胺與免疫球蛋白E的反應,增加過敏危機。

營養師趙函穎表示,糖果中添加人工色素,雖屬政府核准,但安全性仍以天然色素佔優勢。由於人工與天然色素從色澤、氣味上難以辨認,應靠政府依《食品衛生管理法》標示規定把關,幫幼童選擇糖果時,尤其要緊盯內容物的成分標示,慎選天然色素較健康。

【看仔細】緊盯人工色素
人工色素屬化學合成的食品著色劑,台灣核准的包括藍色1、2號,綠色3號,黃色4、5號,紅色6、7、40號與焦糖色素(今年從天然色素中改列),可靠藍綠黃紅色素調和成鮮豔顏色,挑選時仔細認明,若產品僅標「食用色素」或乾脆不標明,恐有企圖混淆視聽,或是含法定以外不核可色素的嫌疑。

慎選天然色素
天然色素來源如蔬果、香辛料等動植物,跟人工色素相比較安全。國內計有46種核可天然色素,常見如花青素與葉綠素等。挑選時認明色素名稱,若購買進口產品,注意有無中文標示。另外,如胭脂紅(由雌性胭脂蟲取得)、蟹色素、蝦色素屬動物性天然色素,素食者注意。

【提醒你】避免散裝破損
避免購買散裝糖果,以免誤吃來路不明產品,且散裝易造成糖果外觀破損,細菌灰塵沾覆表面。另常見的軟糖或棉花糖,多從動物提煉出明膠或魚膠,因膠質無法防腐,會添加人工防腐劑,但民眾常在賣場購買的散裝軟糖,缺乏密封包裝,較容易因溫度、濕度產生黏稠或結塊,要避免購買。

台大腎臟科主治醫師 姜至剛【專家說】當心鮮豔包裝紙
色彩繽紛包裝紙也會有汙染糖果疑慮,例如含鉛塗料的包裝紙,孩童吃多恐影響大腦發育。

營養師 趙函穎
別把糖果當獎勵
提醒家長別把糖當獎勵,孩子在吃糖果或零食時,要注意跟正餐間隔時間,以免影響胃口。

---------------下一則--------------- 

成長不馬虎


學童適當活動 有效紓解壓力-中華醫藥網1021216《2013/12/15 18:14》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體能活動帶來較低的缺席率和較高的學業成就表現。研究顯示:坐著超過 17分鐘,大腦的活動就開始減緩。董氏基金會建議,學習中讓孩子適當活動可讓孩子有效紓解壓力。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中心資料顯示,缺乏體能活動與肥胖有關,而肥胖問題影響了 17%的美國兒童和青少年,且增加的速率是上一代的 3倍。

研究顯示,坐著超過 17分鐘,大腦的活動就開始減緩,下課「休息 10分鐘」讓孩子們可以稍微活動休息,跳跳舞或是聽音樂,這都可讓人感覺不一樣,哪怕只是讓大腦休息 1分鐘,讓孩子們用腳玩剪刀石頭布的遊戲都有幫助。

相反地,研究也指出體能教育的重要性在課堂中因為考試而日益被低估,當孩子們變得躁動、感受到很大的壓力時。

屏東科技大學休閒運動保健系徐錦興教授指出,運動的好處無庸置疑,除了對身體的幫助外,對心理以及自我概念、自我認同的發展都有很大的幫助,根據 WHO的建議,青少年一週應至少達到 210分鐘的基本活動量。

因此,除了基本的體育課時間之外,徐錦興教授認為,學校可多加思考如何將體能活動融入各科學習中,例如已經有部分學校開始進行的「騎讀計畫」,讓孩子走出校園,融入當地社區特色文化中;另一方面則是可透過情境佈置的方式,將單純的體能活動變得有趣,例如,將跑步的圈數換算成環島的里程數,結合班級來設定共同達成目標,都是可以有效提升兒童和青少年身體活動量的方式。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葉雅馨表示,體育和適當活動並不完全一致,在一般非體育課的課程中,任課老師應避免在課堂與課堂間因連課而犧牲休息時間,甚至在課堂中也可以安排孩子起立動一動,增加課程的活動性,都可以增加孩子的專注與學習力。

---------------下一則--------------- 
蛀牙率太高 睡前刷很重要【聯合報╱記者陳雨鑫�板橋報導】

根據衛福部統計,全台12歲學童恆齒齲齒指數是2.5顆,遠高於全球平均1.67顆,新北市衛生局與教育局昨聯合舉辦「潔牙比賽」,320名學童角逐潔牙天使,協助學童養成潔牙習慣。
新北牙醫師公會理事沈瑞文表示,齲齒是威脅國內學童口腔健康最嚴重問題,隨著國人生活習慣改變,飲食越來越精緻,含糖食品越來越多,再加上潔牙習慣沒有從小養成,導致學童齲齒問題嚴重。

沈瑞文說,食物入口咀嚼5分鐘後,口腔開始孳生蛀牙細菌,時間越長越難清理,一旦食物黏在牙齒上,漱口再多次也難以漱出。所以起床、三餐飯後、睡前都要刷牙,尤其睡前刷最重要,因為睡眠時食物殘留牙齒時間最長,至少6到8小時。

新北市衛生局副局長林金富表示,去年辦理第一屆潔牙比賽,讓多數國小更積極推廣潔牙,希望5年培養1600名潔牙天使,帶動全校潔牙習慣,減少學童齲齒率。【2013/12/18 聯合報】@ http://udn.com/

---------------下一則--------------- 

病痛要照顧


女童異位性皮膚炎 中醫對症改善-自由時報1021218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

免疫力不佳的小朋友容易罹患異位性皮膚炎,如果有便秘難排濕毒更易誘發,大多在1歲發病,中醫師建議不要一味吃西藥抑制,否則長大容易造成慢性皮膚炎,以適當中藥改善體質搭配西醫外用藥緩解紅疹、搔癢,大多3歲就能痊癒,不易復發。

台中市蓮樺中醫診所中醫師王雅秀指出,11歲的劉小妹在嬰兒時發現罹患異位性皮膚炎,一發作就吃抗組織胺藥物和外擦類固醇藥膏治療,長年反覆發作。

今年暑假到開便當店的阿嬤家住了好幾個月,環境潮濕、晚睡又常吃冰,濕氣內外夾攻、排不出,誘發嚴重的異位性皮膚炎,全身長滿紅疹,搔癢難耐,抓到破皮流血又結痂,身體像一支紅豆冰棒,便秘舊疾也復發。

王雅秀日前為劉小妹診斷屬於「肺虛脾濕型」,先為她養脾胃、顧肺、補腎,服用黨參、茯苓、陳皮和何首烏等1個半月,等體質較為穩健,接著袪脾胃濕氣、清肝毒,以澤瀉、龍膽草治療,2週後紅疹、水泡都癒合。

王雅秀提醒,若家長有氣喘、過敏性鼻炎等病史時,小朋友也容易罹患異位性皮膚炎,在夏季天氣濕熱時容易誘發。冬天冷濕也常發作,中醫可辨症論治從內調理,也提醒患者忌食冰品、油炸、蝦、蟹、魚乾等海鮮食物,以免誘發。


生產篇


孕期胖過頭 6成媽咪產後身材回不去【聯合報╱記者楊欣潔�台北報導】

產後身材恢復是不少媽咪關心的議題,最新調查顯示,國內婦女產後3個月體重平均增加8.4公斤,醫師建議,孕期體重增加應以12到15公斤為限,透過產後餵母乳、產後運動,希望可在一個月內恢復原來體重。

敏盛綜合醫院昨公布「產後媽咪體態指數大調查」,針對全台602名、產後5年內的女性進行追蹤,結果顯示,產後3個月每人平均仍有超過8.4公斤的額外體重甩不掉,有六成以上的女性產後回不去原來體重。

產期體重增加太多,是產後身材較難恢復的主因,敏盛醫院國際醫療部執行長、婦產科醫師陳保仁說,根據近期新英格蘭期刊研究顯示,如果懷孕體重增加過多,也會增加妊娠糖尿病、高血壓等風險,甚至影響胎兒成長、使未來體脂率增加。

台北市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郭安妮表示,產期最多不要增加超過12到15公斤,通常分娩當天,媽媽就可減去4到5公斤的體重,生產後1、2天也會消除水腫,可再少去兩公斤,剩下的7公斤,只要透過餵母乳、產後運動一個月後就可消除,有些人恢復得較慢就可能需要兩個月。

郭安妮說,有些婦女產後體重回復後,可能因為熱量攝取過多而復胖,變胖的媽媽不見得都是因為生產的關係。

陳保仁建議,產後3個月是減重的黃金關鍵期,超過3個月就容易事倍功半,如果6個月內還瘦不回來,就得有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而產後最好瘦身方式就是餵母乳,平均餵一個月可瘦0.5公斤,至少餵半年,但千萬不要求助偏方或採用極端方式,反而讓自己暴露在不必要的風險下,甚至危及生命。【2013/12/18 聯合報】@ http://udn.com/

---------------下一則--------------- 
媽咪產後均胖8.4公斤 6成回不去-自由時報1021219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

媽咪辛苦懷胎10月生下小寶寶,由於懷孕期間皮膚軟組織水腫鬆弛,產後仍有不少的「負擔」在身。一項調查指出,產後媽咪體重平均增加8.4公斤,6成以上產後無法恢復身材,9成以上產後媽咪都有局部肥胖的困擾。

敏盛醫院國際醫療部執行長暨婦產科醫師陳保仁表示,懷孕因為荷爾蒙以及長時間刺激支撐,以致身體的軟組織包括皮膚、韌帶、關節等都會有水腫及鬆弛的變化。

這項調查是針對產後5年內的媽咪所做,結果發現,有近5成產後媽咪不滿意自己產後的體態,其中以20-29歲的年輕媽咪對自我要求最高;即使產後半年內已恢復產前體重的媽咪,仍有5成以上不滿意自己產後「孕味猶存」的曲線。

逾55%的產後媽咪最不滿意的部位是腹部,尤其是40-49歲的高齡產後媽咪中,逾60%認為,腰腹脂肪團塊是心頭大患,身材多呈現已回不去的窘態。

陳保仁建議婦女,應在懷孕時就開始注意身材,若懷孕體重增加過多,罹患妊娠糖尿病、高血壓等風險也相對增加,建議懷孕時的體重以增加10-12公斤為宜,產後勤餵母乳、維持良好飲食習慣及運動。

不少人用偏方瘦身,最常見就是在肚皮上塗辣椒或是包保鮮膜,結果不僅沒有瘦下來,反而引起肚皮紅、痛、腫,陳保仁表示,必要時可以考慮搭配安全有效的醫療塑身科技輔助,掃除產後孕味的尷尬。

---------------下一則--------------- 
多陪陪你老婆 遠離產後憂鬱症【聯合報╱記者蕭雅娟�屏東報導】

屏東市一位33歲任姓婦女,日前帶著剛出生未滿月的嬰兒到旅館,不顧小孩哭鬧,猛吃泡麵,還曾全身脫光跑出戶外,嚇得家人急忙將她送醫治療。醫生診斷該名婦人是嚴重型的「產後憂鬱症」,加上病症在急性期產生精神脫序。

屏縣屏安醫院主治醫師李建德說,女性懷孕至生產,體內內分泌改變,情緒波動大,若較悲觀,曾有憂鬱症傾向,加上外在環境因素,讓婦女壓力大,有可能罹患重度產後憂鬱症,非預期性懷孕也是原因之一。

李建德表示,有8成產後婦女在生產後一星期,出現情緒低落現象,在2至4周內會有所改善。

他說,「坐月子是個好機制」,除幫產婦進補外,家人更應多陪伴,多鼓勵,才能幫助產後婦女恢復原來生活。

李建德指出,若在產後關鍵1個月中,無妥善照顧,有1成的產婦會衍生嚴重產後憂鬱症,有4成的人會傷害小孩,甚至有自殺傾向,更有千分之一的人會變成「產後精神病」。

他表示,發現產後憂鬱症和產後精神病患者須儘速就醫,最快3個月內,長至1年,將可痊癒;任姓婦女正積極接受治療。【2013/12/20 聯合報】@ http://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