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小媽報你顧囝也要顧自己

2014年02月20日
有多少人看了這篇日記呢?答案是:小媽報你顧囝也要顧自己_img_1


雞婆葉媽的家電子報(媽媽寶寶健康持家投資理財全部版)=
免費訂閱處
媽基幫主電子報(純投資理財版)=
免費訂閱處
小媽報你顧囝也要顧自己

食在有道理


維他命C 可減緩癌細胞生長2014/02/11【台灣新生報�綜合報導】

美國堪薩斯大學發現,注射維他命C可以減緩癌細胞生長,避免腫瘤繼續長大,與一般治療可相輔相成,還能減少副作用,但維他命C不是專利藥品,藥廠不會特別進行大規模臨床實驗,無法確認廣泛效力,因此研究團隊呼籲政府衛生單位,應鼓勵大規模臨床實驗執行。

研究團隊利用靜脈注射,將維他命C直接注入癌症病鼠體內,觀察癌細胞會有什麼影響,結果發現癌細胞對維他命C非常敏感,腫瘤體積逐漸縮小,但一般細胞卻完全不受影響,健康與機能都相當正常,若在化療時連同維他命C使用,可以加成治療效果,此外,還發現到一小部分病鼠化療副作用減低。

1970年代曾有類似實驗,發現注射維他命C可以有效治療癌症,接著用口服維他命測試,卻發現很容易流失,效果不如預期後續研究作罷,研究學者珍妮表示,重起維他命治療癌症實驗,是為了更確定低成本、又能確保安全的抵抗癌細胞方式,讓病患能享有更、低價副作用又少的治療方式,減少副作用危害。

但珍妮強調,因為維他命C沒有辦法申請專利,所以不會有藥廠願意開啟大規模實驗,國家衛生單位有必要開啟臨床實驗;英國癌症研究中心凱特博士說,類似研究規模都非常小,不足以代表整體影響,一定要有大規模評估,才能瞭解到高劑量維他命C,是否能有效治療癌症。

---------------下一則--------------- 
吃南瓜降血糖?誤當配菜狂吃反遭殃2014/02/12【華人健康網╱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

吃南瓜可以降低血糖嗎?民以食為天,但對糖尿病患者而言,如何選擇適當的食物成為一大難題,疏於留意就會造成血糖過高。營養師表示,臨床常遇到糖尿病患者聽信「南瓜可降低血糖」的謠言,大量攝取南瓜後卻引發血糖飆高的情況,長期恐增加心血管、視力、神經足部等病變。

南瓜當青菜狂吃 血糖加倍奉還!
中醫認為南瓜具有補中益氣、潤肺化痰的功效,且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果膠,可提高腸胃道中食物的黏稠度,延緩對糖的吸收和消化,有降低餐後血糖的效果;國外也曾有研究分析南瓜的某種植物化學成分,可能有降血糖和血壓的作用。在「南瓜是降糖寶物」的傳播效應下,吸引許多糖尿病患者狂買、狂吃南瓜。

不過,光田醫院營養室營養師趙家容表示,臨床常發現許多平常血糖控制穩定的糖尿病患者,在大量攝取南瓜後,血糖值不減反增,賠了夫人又折兵!進一步分析原因發現,這類患者多誤以為南瓜為「疏菜類」,殊不知其真正的食物結構歸屬於「主食類」,吃飯配南瓜等於同時吃進過量的澱粉,血糖不飆高也難!

都是主食!1/2碗南瓜=1/4碗白飯
在食物分類上,南瓜和米飯、馬鈴薯、地瓜、芋頭、山藥、玉米等口感鬆散的食物一樣,都歸屬於「主食類」,其他如薏仁、綠豆、紅豆,也是主食類食物,又稱為「澱粉類食物」或「五穀根莖類食物」,含有豐富碳水化合物和醣分,可分別成人體吸收速度快的葡萄糖,造成血糖上升、產生熱量。

對糖尿病患者而言,過量攝取主食類食物,容易有血糖上升、熱量攝取太多、肥胖等問題,但並非所有主食類都不能吃。趙家容營養師表示,糖尿病患者認識食物結構、學會飲食替代法,採行正確的飲食習慣,什麼東西都能吃,舉例來說,若平常每餐吃一碗白飯,想吃南瓜時,可將四分之一碗白飯用半碗南瓜取代,替換部分的食物熱量同為70大卡。

除南瓜之外,四分之一碗白飯也可用6公分大小的玉米、75公克玉米粒、半碗芋頭、半碗地瓜、半顆馬鈴薯或半碗山藥替代,但若玉米粒罐頭因甜度較高,食用量和次數需再減少。

同類飲食替代 優先選擇低GI食物
上述食物替代法是以熱量換算為基準,若要更精準控制血糖還需計算食物的GI值(升醣指數),纖維量越高的主食,GI值越低,越有利於控制血糖。列舉主食類食材的GI值,由高而低依序為白飯91、地瓜87、烤馬鈴薯85、芋頭79、甜玉米78、南瓜75、山藥53,替換主食時,可優先選擇低GI的食物。

除主食之外,趙家容營養師提醒,糖尿病患者仍需視個人身高、體重、活動量和工作性質等多種因素,在每日建議攝取熱量的限度下,均衡攝取包括五穀根莖類(主食)、蔬菜和蛋白質等各類食物,只需稍加留意食物結構,配合飲食替代法,也能吃遍山珍海味。

---------------下一則--------------- 
靈芝酸可防心肌損傷-中華醫藥網1030212《2014/02/11 18:57》記者翁順利�台南報導

靈芝的臨床療效再添一樁!成功大學醫學院副教授莫凡毅,藉由動物實驗發現「松杉靈芝」所含的三萜類靈芝酸成分具有保護心臟的新療效。

成大細胞生物與解剖學研究所副教授莫凡毅說,近代研究顯示靈芝在臨床上能降低血脂、溶解血栓、調節血壓,進而促進血液循環,然而靈芝對於心臟細胞的作用並未加以探討。

由於氧化壓力常會造成心肌受損,而松杉靈芝在靈芝類中明顯具有高抗氧化特性,他推測松杉靈芝可藉減輕氧化壓力來達到保護心臟的效果,因而深入研發。

他與微生物基金會合作「以細胞及動物模式驗證靈芝保護心臟免於心肌梗塞及化療造成損傷之療效」研究計畫,在小鼠注射「β 1-腎上腺素受體激活劑」( ISO)刺激心臟過度負荷造成傷害,發現餵食松杉靈芝粉後,能有效避免心臟損傷。

此外,松杉靈芝的三萜類萃取物在小鼠可抑制因 ISO所引起心肌內死亡因子表現及氧化壓力上升而防制細胞凋亡,也可在組織培養的心肌母細胞 H9c2中減少引發胞內氧化自由基的產生,而預防細胞死亡。

此研究提出 4項結論︰
 ─靈芝酸有效避免小鼠心臟過荷引起的心肌細胞死亡及心肌損傷。
 ─靈芝酸透過抑制促死亡因子 FasL來保護心臟免於損傷。
 ─靈芝酸藉由其抗氧化力來消弭過荷心臟產生的大量氧化壓力而達成保護小鼠心臟功效。
 ─靈芝酸保護心肌細胞免於缺乏養分所造成的細胞凋亡。

莫凡毅指出,許多慢性心臟疾病或急性心臟創傷後病患,心臟常因修復緩慢、功能退化而造成過度代償,持續累積心肌細胞死亡,導致心衰竭。未來將可透過增加萃取靈芝酸含量來強化保護心臟的作用。若能在心臟變異初期即給予強化靈芝,將能有效維護心臟功能。

靈芝酸是一種三萜類化合物,含有小分子蛋白質和醣蛋白,可以調節人體的免疫功能及抗過敏,減輕肝炎和肝纖維化。松杉靈芝則是一種藥用真菌,許多靈芝業者普遍栽植。

---------------下一則--------------- 

健康好本色=綜合>男性>女性>老人


身體小毛病字票選 累、肥居前二-中華醫藥網1030214《2014/02/13 19:52》記者黃興文�台北報導

民間健康管理機構針對健檢的會員進行的「 2013年身體小毛病代表字票選」活動,在 3萬 9675的總票數中,以「累」字占 29.5%居冠,其次是「肥」,第 3名為「眠」。由統計來看,將近 1/3的台灣人覺得疲累和精神不濟。

調查結果發現,選累的民眾中, 46.4%患有失眠且容易做夢、睡不飽或易醒等睡眠問題; 37.2%有肥胖毛病。

進行這項調查的美兆國際健康管理機構表示,代表眼睛乾澀的「澀」,今年排名第 4名,原因與智慧型手機、 3C平板電腦盛行,低頭族越來越多有關。該機構技術長周家宇表示,眼睛是黏膜免疫系統的一環,與腸道健康高度關聯。高油高糖高蛋白的食物,或濫用消炎止痛藥、制酸劑等,都會破壞腸道的健康,只要減少上述因子,保持輕鬆的生活型態,可有效改善眼睛乾「澀」的問題。

健康管理機構營養師詹恩慈表示,「累」和「肥」在生活習慣上也印證食物選擇的重要。超過 6成選「累」與「肥」的人,每週都會喝含糖飲料;另 8成選「累」、「肥」的群組,每星期都會吃油炸的食物。油炸食物含高油和高鹽,雖可以滿足慢性疲勞症候群的口腹之慾。但其實是毒害身體的元凶之一,不但對體力增長毫無幫助,對健康也有負面影響。

她建議,先自我檢測找出累的原因,先提高睡眠的品質,充分休息,血糖穩定度不佳應控制好血糖,同時增加膳食纖維攝取,就可有效克服累的困擾。

---------------下一則--------------- 
五項指標 判斷代謝症候群2014/02/10【台灣新生報�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代謝症候群是一種代謝異常聚集的疾病,症狀包括腹部脂肪堆積、高血糖、血脂異常、血壓增高等,判斷指標包括腰圍、血壓、血糖、三酸甘油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五項指標有三項或三項以上超過標準,即被診斷為代謝症候群患者。罹患代謝症候群後,發展成心血管疾病及第二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機率大幅增加。

如何診斷是否為代謝症候群?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表示,以下五項指標符合三項或三項以上即表示已罹患代謝症候群:

1.腹部脂肪堆積:男性腰圍超過90公分(35.5吋)、女性腰圍超過80公分(31.5吋)。
2.血壓增高:收縮壓(高壓)≧130mmHg/舒張壓(低壓)≧85mmHg。
3.好的膽固醇(HDL-C)過低:男性<40mg> 4.三酸甘油酯(tyriglyceride)上升:三酸甘油酯≧150mg/dl。
5.空腹血糖值(fasting glucose)上升:空腹血糖≧100mg/dl。其中以腰圍為最易測量的指標且是初步判別是否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重要標準。

為什麼腰圍是代謝症候群的重要指標?腰圍是五項指標中最易測量的指標。腰圍過大,代表內臟脂肪過多,容易引起胰島素阻抗性,如果持續無法改善胰島素阻抗性問題,最後將導致肥胖、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等症狀及疾病。腰圍比起體脂肪量測,更適合做為代謝症候群的指標。

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執行長陳欣勵表示,要將「腰圍八九十健康常維持」口號謹記在心;更要實踐「3D健康生活」型態,包括“Do Control”定期控制腰圍與血壓、“Do Healthy Diet”健康飲食、“Do Exercise”維持規律運動的觀念。

---------------下一則--------------- 
天冷泡湯 老人心血管病患不宜-中華醫藥網1030211《2014/02/10 20:41》記者黃興文�台北報導

天氣冷很多人喜歡泡湯,醫師提醒,適當泡溫泉對身心有益,但並不是適合每個人,心血管疾病及老年人久泡都不適合, 1次勿超過 10分鐘。

書田診所家醫科主治醫師何一成表示,有研究指出,平均 75歲的老人與平均 27歲的年輕人做實驗,都採坐姿,水高到肩膀的位置,水溫攝氏 40度泡 10分鐘比較。結果發現年輕人血壓平穩降低,但老年人 4分鐘時血壓、心跳突然明顯下降。

他說,對於 75歲以上的老人就算身體健康,泡溫泉都不要超過 10分鐘,更不要說患有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老人,泡溫泉一定要適可而止。

何一成建議,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泡溫泉時要慢慢入池,循序漸進先泡局部,再泡全身,泡完起身也必須緩慢,避免突然站起來造成低血壓,眼前一片漆黑後摔倒。

何一成提醒,泡溫泉前應喝大量水,由於在高熱的泉水中皮膚毛細孔會打開,出汗也流失許多水分,要多補充水分避免脫水,泡完溫泉後,擦乾身體免得著涼。溫泉對一般人心臟血管有益,但對血壓未控制好、心肌梗塞、心絞痛的人都不適合,時間也不宜過長。

---------------下一則--------------- 
五撇步 整天神采奕奕2014/02/11【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早上起來,總是昏昏沉沉,沒有活力?不妨花幾分鐘微笑、自我肯定,補充一些水分,同時動一動,懷著感恩的心,鐵定能讓一整天都充滿活力。

微笑
一醒來就微笑,是開始一整天最好的方法。微笑可傳遞正面的訊息到腦部。有些家長自己早上心情不好,還要準備早餐,載小孩出門,看到孩子拖拖拉拉,有時大聲斥責。青少年常被家長吼叫、斥責經常覺得不快樂也會影響健康。沮喪或不愉快的心情容易造身體反應遲鈍和無精打采。

感恩
與其怨尤,不如心懷感恩,如此讓人更有動力面對生活。精神科醫師建議,當出現強烈負向想法或想自我傷害時,想快樂的事情。而運動、接觸陽光,學習讓自己找到情緒的出口。心情不好,心懷怨尤時,有人易出現頭痛、胃痛、身體不舒服的症狀。一直負面思考時情緒上容易出現覺得心情不好、易怒、缺乏耐心、責怪他人。

補充水分
起床後要先喝水。最好先喝一杯白開水,再考慮其他飲品,足夠的水分能讓身體有效率地運作。含咖啡因的飲料只能暫時提升一點注意力。若是疏於補充水分,排尿少,尿液滯留膀胱時間長,易孳生細菌,導致泌尿道感染。成人喝水量至少要大於排尿量加上無感散失的液體量,大致上健康的成人每天每公斤約需30毫升。

動起來
早上起來不妨先動一動,伸展、走路都不錯。有些人早上習慣跳一跳,這些幾分鐘的運動都能讓人充滿活力,運動本身可促進身體排除廢物。

自我肯定
大聲說出一句自我肯定的話,例如「今天一定會很棒」。自我肯定讓人充滿精神。

北市聯合醫院精神科醫師洪敬倫表示,早上無精打采,感覺沒勁,如果不是睡眠出問題,不妨先從沖個澡,增加活動量著手。有時早上沖澡讓人感覺有精神,出門散步或短程慢跑也有幫助。如果生活上的調整無法改善無精打采,無活力的感受,再考慮就醫。

---------------下一則--------------- 
寒冷 促進瘦身荷爾蒙分泌2014/02/12【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綜合外電報導】

年長、健康不佳的人常無法承受寒冬的低溫,但在科學上,「冷到發抖」不見得只有壞處。維吉尼亞州立聯邦大學研究人員法蘭斯科•賽力團隊透過試驗證實,當人冷到發抖10~15分鐘,促進熱量消耗的荷爾蒙釋出量,相當於以中等速度騎室內腳踏車一小時。

法蘭斯科•賽力指出,寒冷卻能促進脂肪消耗,冷到發抖的氣溫能讓人體釋出促進熱量燃燒的荷爾蒙。所以如果健康狀況能承受,把暖氣溫度調低,「既節能,又助減肥。」

研究人員找來10名男女,要他們在高低不同的氣溫環境待著,首先是華氏75度的環境(約攝氏24度),接下來在溫度略低於華氏54度(低於攝氏12度)的環境下躺半小時,最後在華氏65度(約攝氏18度)的恆溫下,以中等及慢速的的程度騎室內腳踏車,並為他們抽血。

結果顯示,他們冷到發抖的時間愈長,體內促進熱量消耗的荷爾蒙就增加,發抖約10至15分鐘,等同騎健身腳踏車一小時。

然而對於健康不佳及年長者,仍有必要徹底保暖,畢竟天冷血管急遽收縮會促使血壓增高,身體為抵禦寒冷,必須增加熱能,也造成心臟負擔易引發心血管疾病,包含腦中風及心肌梗塞。尤其是肥胖族群及65歲以上的老年人,血管彈性較差,血壓容易不穩。

---------------下一則--------------- 
預約春天好身材 冷冬運動6大法寶2014/02/12【華人健康網╱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

規律的運動可增加活力、促進身體健康,更是減重瘦身的必勝關鍵,因此即使近日寒流發威,全台籠罩在低溫之下,仍有不少人走出戶外做運動、跑步或健走,想要甩掉過年暴飲暴食累積在體內的肥油,提早為春天的輕盈身材做好準備。不過,冷天運動好發心血管疾病,甚至有猝死風險,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在冬天運動時,應備妥6大裝備且注意運動安全,才能越動越健康。

國民健康署表示,每天運動15分鐘可強化免疫系統,還能延長3年壽命,而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年人每周必須從事150分鐘以上的中度身體活動,兒童及青少年每天都應至少達到中度身體活動60分鐘以上,每周累積420分鐘以上。

冬天運動甩肉 6大裝備缺不得
寒冷的冬天裡,常見運動者因保暖功夫做不足,出現感冒、凍瘡、心血管疾病急性發作等現象。國健署提醒民眾於冬天活動前,先檢視是否備妥以下6大相關裝備:

1.衣褲:冬天運動時切勿穿著過於溫暖,運動會產生大量的熱能,一旦開始流汗,此時就容易感冒,應依據流汗程度增減衣物,並保持乾燥。可採洋蔥式穿法(Dress in layers),穿脫方便,適用於溫差變化大的環境,最內層穿排汗衣,中間層可穿人工纖維刷毛衣或羊毛層保暖,最外層可以穿著透氣防水、防風的外套。另外,冬天運動應避免穿著棉質衣物,以免吸汗量多而潮濕,容易感冒。

2.水壺:每日飲水建議至少1500c.c.,運動流汗時,可多攝取水份。冬天運動常常不覺口渴,若未適時補充水分則容易脫水,建議準備水壺以補充適當的水份,但運動時切記不要喝含糖飲料及含咖啡因飲料,前者會影響糖份吸收造成胃的負擔,後者會利尿,加速水分流失。

3.帽子及圍巾:頭頸部散熱量占全身散熱量5成,建議戴上帽子及圍巾避免熱量散失。

4.襪子及手套:冬天時,血液多集中在身體中央,手腳常會冰冷,應配戴手套、襪子,若天氣很冷可穿內層為薄、外層為厚的手套或襪子,可考慮皮革製品或聚丙烯材質,排汗、透氣性佳,如果對牛皮或羊皮材質過敏,應避免穿戴;可選擇運動型襪子,兼具保暖、吸汗、保護腳部功能。

5.口罩:若吸入過多冷空氣可能導致過敏、心絞痛或上呼吸道問題,可以使用口罩或圍巾,避免冷空氣直接接觸呼吸道。

6.鞋子:天氣寒冷時,關節容易僵硬,宜選取穿著支撐力佳、包覆性好、鞋墊軟硬適中、質輕且止滑、抓地力佳、防水透氣的運動鞋。

冬天怕失溫 安全運動觀念不能少
除保暖動作要做好之外,冬天運動前也要做好漸進式暖身直到心跳加速、稍微出汗;隨時注意氣象報導做好身體保暖,寒流來襲或下雨天改做室內運動,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或其他慢性疾病的人,應避免於寒冷清晨出門,等氣溫回升後再出門運動;患有有氣喘、心臟疾病、慢性支氣管炎、雷諾氏病(Raynaud's disease)等疾病者,若必須於寒冷天氣運動,建議先與醫師商討合適的運動方式及應準備之藥物等。

---------------下一則--------------- 
甩肉勿躁進 半年減8%最好-中華醫藥網1030214《2014/02/13 20:54》記者黃興文�台北報導

許多人過年期間大吃大喝,年後拚命減重,但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家庭醫學科醫師楊惟鈞提醒,減重需適度,不能太躁進,建議半年內減原體重的 8%最剛好。

楊惟鈞表示,糖尿病在肥胖者身上的發生率是常人 2倍、心臟病在肥胖者的發生率是常人的 2倍,肥胖者在高血壓、腎臟病、高血脂症等的發生率都較常人高。

他指出,減重要循序漸進,減重控制速率在半年內減原體重 8%最佳,舉例來說,一名 90公斤成人,每天減少 500到 1000大卡熱量, 1週就可減約 0.45到 0.90公斤體重,半年就可減 7.2公斤。

男性腰圍超過 90公分,女性超過 80公分,稱為中心型肥胖,過年吃多動少,過剩的熱量會轉化為脂肪組織儲存在肝臟、肌肉組織,所以除了注意體重外,量腹圍也重要。量測方法是吐氣後量肚臍以下 2公分處的周長。

楊惟鈞說,減肥運動分為走路、騎車的全身性運動、局部運動。根據國健署建議,每天至少運動 30分鐘,每週 3到 5天,運動程度達有點喘且心跳增快就可達到減重效果,分段進行效果一樣。他強調,仰臥起坐、抬腿等局部運動可改善局部肢體脂肪堆積。

楊惟鈞提醒,仰臥起坐每次 10下避免運動傷害,做完要讓腹部休息 10分鐘,進行 1到 2週後再增加次數,須注意手輕放在胸口或肩膀即可,不要抱在頭後面用力拉頸部,以免頸椎受傷。

楊惟鈞表示,運動也可以生活化,像搭乘大眾運輸系統、提早下車步行到公司,多走樓梯,都有減重效果,並建議成人每週運動 150分鐘,小朋友每週運動 1個小時,瘦身不是難事。

---------------下一則--------------- 
冬天保持動態生活 強化免疫力-中華醫藥網1030212《2014/02/11 20:10》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天寒地凍,衛生福利部提醒,規律運動可以讓人感覺更有活力,建議冬天仍要保持動態生活,且每天運動 15分鐘可強化免疫系統,還能延長 3年壽命。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年人每週必須從事 150分鐘以上的中度身體活動,兒童及青少年每天都應至少達到中度身體活動 60分鐘 (1小時 )以上,每週累積 420分鐘以上。

國健署表示,冬天運動時切勿穿著過於溫暖的衣褲,因運動會產生大量的熱量,使人感覺很溫暖,然而一旦開始流汗,此時就容易感冒,應依據流汗程度增減衣物,並保持乾襙。

運動時可根據運動強度嘗試最有效的服裝組合,建議可採洋蔥式穿法,應避免穿著棉質衣物,夜間運動應穿著反光衣。

同時,運動時也要備妥水壺,補充適當水分,切記不要喝含糖飲料及含咖啡因飲料,更不可飲用酒精飲料。

由於頭頸部散熱量占全身散熱量 5成,國健署建議,戴上帽子及圍巾避免熱量散失,若吸入過多冷空氣可能導致過敏、心絞痛或上呼吸道問題,可使用口罩或圍巾,避免冷空氣直接接觸呼吸道。運動鞋要注意選取穿著支撐力佳,包覆性好、鞋墊軟硬適中、質輕且止滑、抓地力佳、防水透氣。

運動也注意安全,國健署強調,運動前一定要做暖身運動,以免發生運動傷害。如有氣喘、心臟疾病、慢性支氣管炎、雷諾氏病等疾病,宜避免於寒流來襲時從事戶外運動。於寒冷天氣運動宜儘量結伴運動,若獨自活動,應事先告知路線並攜帶手機,以便應變。

---------------下一則--------------- 
男童頭暈想吐…一氧化碳中毒-自由時報1030212記者蔡彰盛�竹市報導

日前一名男童因頭暈想吐,被父母送醫急救。他們原本以為孩子感染了最近流行的諾羅病毒,事後檢查才發現竟然是一氧化碳中毒,及時找出可能危害全家人健康的隱形殺手。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急診兒科主治醫師黃彥銘表示,這名6歲男童日前腸胃炎才康復,不料當天下午又開始頭暈、想吐,而且不僅他出現不適症狀,連爸媽也有類似情形。媽媽原以為孩子是新聞報導說的諾羅病毒腸胃炎,但後來發現孩子活力越來越差,檢查竟發現是一氧化碳中毒。

黃彥銘表示,他聽到父母帶孩子急診時也說想吐,讓他警覺到「會不會是一氧化碳中毒?」馬上問父母:「最近有沒有去哪裡?」但父母都說沒有。他立即抽父母與孩子的血,證實三人血液中的一氧化碳濃度均高於20%(正常值為小於1.5%),其中孩子更高達27.9%,所幸經純氧治療後,孩子的濃度已經降回標準值,順利出院。

經了解,孩子家裡的熱水器裝在室內,且因風大,造成空氣逆流現象,使得通風不良,發生一氧化碳中毒,還好提早就醫,否則在睡眠中發生,恐怕後果不堪設想。

一氧化碳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親和力是氧氣的200-300倍,若吸入過量一氧化碳,會使得血中的攜氧量大幅下降,造成缺氧情況。一般只會出現疲倦、暈眩、嘔吐等症狀,但嚴重的話,可能在昏睡中死亡。

最近天冷,熱水器的使用頻率高,且部分民眾未將瓦斯置於通風良好處,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民眾若發現家人、朋友疑似中毒時,應立即打開門窗,將中毒者移到通風處;若已無呼吸者,應立即施以人工呼吸;若已無心跳,應立即施以心肺復甦術,並盡速送醫。

一般中毒病人在醫院給予百分之百濃度的氧氣,症狀即可改善,少數病人有昏迷等狀況,可能需要住院,使用高壓氧治療。

由於中毒症狀屬於「非特異性」,部分症狀與流感或腸胃炎類似,若單以症狀診斷,容易被誤認為其他疾病而被忽略,需仔細檢查及抽血才能區別。

---------------下一則--------------- 
適度紓壓 防壓力性掉髮-中華醫藥網1030210《2014/02/09 18:38》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儘管十個禿頭九個富,但還是有很多人不願頂上無毛,只要梳髮時有掉髮,都會擔心變成禿頭。專家建議,現代人壓力大,需適度紓壓,以免導致壓力性落髮。

小陳 (化名 )隨著職位升遷與資深同事離職,職責變得更重了,最近食慾下降,開會前一晚都會失眠,後來變成天天都睡不好、也吃不下,每天梳頭時會有掉髮殘留在手上。經過 2個月後,他擔心自己會變禿頭,開始使用生髮水卻沒有改善,反倒是越來越嚴重了。

諮商心理師鄔榮霖表示,我們的身體會誠實的反映所受到的壓力,臨床上也常見像小陳那樣,認為自己只要再努力一點就能撐過去,但身體的種種訊息,如掉髮,就顯示他快被壓垮了。

當身體充斥滿滿壓力時,出現食不下嚥或睡不著等症狀,鄔榮霖指出,這些都是身體在提出抗議;而心理壓力則會導致內分泌失調,影響毛囊健康,進而出現壓力性掉髮。如果再不正視面對壓力,工作窘況不但難以突破,整個人也如槁木死灰。

鄔榮霖建議,正視壓力,讓工作成就與健康美麗可以雙贏,不妨可以練習用紓壓情境助眠,啟動放鬆模式,阻斷任何跟工作有關的念頭,讓自己放空,沉澱心情準備睡覺。

對食欲不振問題,也可藉由與麻吉搭配最愛美食,找回享食樂趣 :
用餐時刻安排喜歡的小吃,約朋友聊天小聚,紓解生活中的煩悶,跳脫工作的午休小充電,補充心情維他命。

---------------下一則--------------- 
髮質不佳?洗頭多注意細節2014/02/12【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有些民眾因為髮質不佳,難梳理及掉髮感到困擾,歐美造型師認為每天洗頭、經常換洗髮精、過度滋潤,完全不護髮、過度沖洗,過度使用熱水都會影響髮質。

每天洗頭
每天洗頭可能讓頭髮看起來乾燥,如果沒有特別油,隔一天洗一次最理想。如果每天洗時,儘量少用一點洗髮精,以清潔髮根、頭皮為主。洗頭頻率,一旦氣溫較高,頭皮出油情況更明顯時,仍可考慮天天洗。

經常換洗髮精
不需要常換洗髮精,但如果常抹髮油、髮膠,常做造型,偶爾得用清潔力強一些的洗髮精,以免髮膠、髮油殘留。

要避免掉髮的不二法門,醫師表示,減少抹髮膠、髮蠟、燙染髮機率,此外做好清潔工作更是不可忽略,有良好的生活作息勿熬夜,少吃刺激、辛辣、避免過多油脂都可以保護毛囊受到刺激而掉髮。

過度滋潤
髮尾容易乾燥,通常比較需要滋潤,而髮根靠近頭皮,頭皮會分泌油脂,所以髮根不需要太過滋潤。

完全不護髮
每次洗完頭,適度護髮有必要。護髮可讓頭髮看起來較不乾燥。有些洗髮精去汙能力強,有些刺激,此時護髮就更有必要。洗頭時,應先用溫水將頭髮沖濕,在髮尾處抹上護髮乳,再將洗髮精倒入掌中搓揉起泡,用指腹按摩清洗頭皮,用溫水溫柔的沖洗乾淨。

水溫過高
過熱的水會帶走更多水份、油脂。用涼一點的水沖洗,頭髮看起來更亮麗。可用少許蘋果醋以水稀釋後沖洗,可洗去頭皮屑及化學物質。皮膚易過敏或有疾病者使用此方法前要先諮詢醫師。

過度沖洗
過度沖洗會讓染過的頭髮更容易退色,尤其是是過燙的水,會更快洗掉頭髮上的色澤。洗頭的技巧不佳固然長期下來會影響髮質與頭皮,但中醫師林在裕表示,頭皮油膩發亮、頭皮屑增多、搔癢明顯等症狀,多半與睡眠不佳又喜歡吃重口味、油膩食物相關。
同時頭髮的健康也與免疫調節正常與否關係密切。

---------------下一則--------------- 
冬季眼睛乾癢 勿揉眼-中華醫藥網1030209《2014/02/08 18:46》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冬日氣候乾燥寒冷,不只皮膚,眼睛也容易引起搔癢、乾澀等易敏感症狀。眼科醫師提醒,隱形眼鏡族若感到眼睛不適時,千萬不要揉眼睛,以免形成角膜病變。

眼睛是最重要卻最容易疏於保養的器官,在容易引起敏感與乾癢症狀的冬日,多數人會加強對肌膚的滋潤與保濕,卻忽略比肌膚脆弱的眼睛,更需要加強呵護!

眼科醫師吳怡頡表示,每到敏感季節,診間病人總會多了起來,不少病患因乾冷氣候感到眼睛不適、紅腫、乾癢,加上天冷,更容易引起眼睛搔癢、不舒服。

吳怡頡醫師提醒,隱形眼鏡族若感到眼睛不適時,千萬不要做出揉眼睛動作,以免讓鏡片摩擦眼球而導致角膜紅腫、受損等情況,嚴重的話,還可能會形成角膜病變,應盡速尋求專業的眼科醫師治療,切勿自行購買眼藥水治療,以免造成眼睛更大的傷害。

對日常隱形眼鏡的清潔與保養,使用具有保濕殺菌效果的保養液可有效清除鏡片上的髒污,降低造成眼睛過敏的過敏原,確實做好隱形眼鏡鏡片的保養工作,才能遠離敏感季節的眼睛不適。

吳怡頡指出,冬天氣候乾冷時,若配戴隱形眼鏡容易感到眼睛不適或乾澀,建議應多加注意可選擇具有保濕效果、品質良好的產品。但最重要的是,建議隱形眼鏡族應天天清潔隱形眼鏡,即便沒有配戴,也該更換隱形眼鏡保養液,避免保養液在隱形眼鏡盒過久而滋生細菌,增加眼睛過敏的風險。

---------------下一則--------------- 
老花眼看近物 眉心易痠痛2014/02/11【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有些人誤以為本身有近視問題,就不會有老花眼的問題發生。其實每個人老化後,都會有老花眼問題產生,只是時間早或晚發生。有相關問題應儘早矯正,如配戴適合的老花眼鏡,避免拖延,造成症狀惡化。

老花眼成因影響
老花眼是由於老化後,水晶體逐漸變硬,失去原有的彈性,造成看近物時,眼睛調節機能較差,導致近距離工作或看書報發生困難。症狀初期可能只是看遠看近會有短暫視力模糊,眨眨眼又恢復正常,其實這時候眼睛的調節能力已經開始退化了。老花眼後期,除了看近物視力不清楚、變困難外,眉心易痠痛及脹痛,眼睛有壓力感,甚至會有頭痛、嘔心、想吐等症狀,不可輕忽。若過去原本就有遠視問題者,老花眼的發生會更早,大約38歲就會出現。至於近視100、150度左右的人,則平均到45歲以後才會出現老花眼。

非手術老花眼矯正方式
可採用老花眼鏡、多焦的鏡框眼鏡或隱形眼鏡來做看遠、看近的焦距調整。使用上需要注意需要適應一段時間,剛配戴時,要小心意外跌倒、頭暈。有些患者因為不願面對眼睛老化的事實,不想戴老花眼鏡,使得症狀更為嚴重,這些患者以40~50歲的上班族居多,應避免因為排斥眼睛老化的事實,拒戴老花眼鏡,以免使眼睛老化症狀加重。

專家看法
眼科醫師張正忠表示,有近視眼的人也是會老花眼。每一個人遲早都會有老花眼,只不過低度數近視的人,發生老花眼的時間會較一般人晚一些。低度數近視,是指近視200~300度已內,因為眼睛本身會變得有如凹透鏡,再加上老花眼的凸透鏡,會產生光學上的折衷,因此,大約可以比一般人晚5~10年左右,才會出現老花眼的症狀。

注意事項
眼睛老化屬於正常現象,應避免拖延戴老花眼鏡,造成症狀更為嚴重。有眼睛脹痛、眼壓高的症狀,或是工作用電腦過度的視力問題,應進一步檢查確認是否是老花眼作祟。

---------------下一則--------------- 
長時間縫布偶 腫成香腸指【聯合報╱記者何炯榮�溪州報導】

彰化縣布偶達人盧文妃每天花很長時間縫製布偶,一個多月前右手食莫名腫脹,沒想到一指接一指紅腫,自嘲是香腸指,皮膚科醫師說是凍瘡,擦藥也無效,最後到台中榮總檢查,才知這是雷諾氏現象。

台中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黃文男說,雷諾氏現象發生原因不明,通常發生在寒冷天氣,建議盧文妃在寒冷天氣裡要做好手指頭保暖,戴手套做事情,減少接觸冷水。

盧文妃是溪州鄉圳寮國小附設幼兒園老師,多才多藝,拼布、襪子娃娃的作品多到自己數不清,有街頭藝人證照。 一個多月前突然查覺右手食指開始紅腫,原本不在意,沒想到一指接一指,除大拇哥,其餘四指都明顯比左手指腫脹,好像香腸指。

她自拍香腸指貼在臉書,竟有多人留言自己也有同樣的遭遇與痛苦。皮膚科醫師說是凍瘡,藥膏擦了也沒用;最後聽朋友建議,到台中榮總掛過敏免疫風濕科急診。

雷諾氏現象以女性居多,呈現不對稱發作;患者在天氣寒冷、壓力增加、抽煙及情緒欠穩等情形下,因為身體的小動脈收縮,引起血流減少,導致手指、指甲床及腳趾等部位顏色,出現蒼白、發紫、發紅等3種反應,而產生手腳出現顏色的變化。

醫師指出,這種現象通常發生在手指、腳趾,若病情惡化,也可能有心臟、肺臟、腎臟等的小動脈收縮,而影響各器官機能。【2014/02/09 聯合報】@ http://udn.com/

---------------下一則--------------- 
中年腹部卡油易罹心血管疾病-中華醫藥網1030210《2014/02/09 18:39》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年過中年,地心引力變得力大無窮,不但臉部往下垮,脂肪垂到下巴去,水蛇腰沒了,大象腿卻又霸佔下半身,醫師提醒,吃香喝辣又懶得動,小心「年年有餘」來上身!

雙下巴、水桶腰加上大象腿,成為熟男熟女揮之不去的夢魘。至於女人,最常見發胖時間點為懷孕及產後,曾見過有位婦女產後竟發胖了 40公斤,簡直像吹漲氣球一般。

振興醫院美容中心主任藍淑馨醫師表示,除了從美學角度,無法穿上穠纖合度的洋裝,更別提帥氣翹臀牛仔褲之外,換上以健康角度來看待問題,不論男女如果腹部脂肪比例大,就容易患高血壓病、動脈硬化症和糖尿病,而男性脂肪容易集中在腹腔內,女性則容易集中在皮下。

因此,藍淑馨表示,男人腰圈如大於 90公分,女人大於 80公分, BMI(身體質量 )指數大於 24,先減肥再說。

不過,網路上有許多偽藥,別拿自己健康開玩笑。藍淑馨提醒,使用減肥藥前一定要先問醫生,像是曾有報導指出,補充「生長激素」可使腹部脂肪減少 46%,且就只減腹部、臀部及大腿的脂肪,但費用高昂,副作用不少,更需諮詢醫師小心使用。

如果無肥胖問題,只是脂肪長錯地方,藍淑馨建議,像是雙下巴、小腹凸出及大腿肥胖,都有方法可供選擇,但不論是無線電波、紅外線、減脂針、抽脂等等,都務必先諮詢醫師,才能安心享瘦。

---------------下一則--------------- 
終結便祕!喝生薑檸檬水助排便2014/02/12【華人健康網╱記者洪毓琪�台北報導】

想要促進排便,除了一早起床飲用溫開水外,不妨嘗試換成一杯以生薑、檸檬一起調和的生薑檸檬水。專家指出,生薑檸檬水除了能幫助腸胃蠕動促進排便外,對於刺激腸胃道蠕動,加速代謝也相當有效。

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陳俊榮教授表示,要達到排毒、解決便祕的目的,最重要的就是改善身體的消化功能。不過,要擁用良好的消化功能,可不能忽視腸胃道的健康,適量的水分、膳食纖維都是幫助腸胃道蠕動不可缺少的物質。因此,透過飲用富含膳食纖維的生薑檸檬水,確實能達到促進消化、緩解便祕的效果。

生薑排毒、助便 薑醇功不可沒
生薑檸檬水是利用生薑中,屬於酚類化合物的植物醇成份薑醇,刺激消化道,來達到幫助排出宿便、排毒的效果。另外,薑醇還有抗血小板凝集與抗發炎的功效,能夠預防血栓的發生、促進血液循環。

檸檬汁有機酸 刺激腸胃道蠕動
而檸檬汁當中的有機酸,也有刺激腸胃道作用的效果,將生薑水與檸檬汁一同調和,確實能達到改善便祕的效果。另外,檸檬當中含有的豐富維生素C,也具有消除堆積的水分、清理人體內的毒素、增強免疫系統、幫助淋巴系統正常運作的功效;同時是優質的天然抗氧化劑,可預防氧化壓力引起的老化或疾病。

便祕不再來!試試自製生薑檸檬水
材料:生薑一小段、蜂蜜適量、檸檬一顆。
作法:生薑洗淨切片加水煮3到5分鐘,在熬煮過程中把檸檬用榨汁器擠出汁。接著將煮好的薑汁倒入杯中待涼,即可加入適量的檸檬汁和蜂蜜,攪拌均勻即可飲用。

【專家小叮嚀】:
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每一種體質都能使用生薑檸檬水來達到排毒、助消化、排便的效果。對於腸胃較為敏感的老人與小孩來說,直接飲用生薑檸檬水,對於腸道過於刺激,貿然飲用恐會造成胃痛等問題發生。

---------------下一則--------------- 

身苦和病痛=綜合>男性>女性>老人


氣溫驟降 好發心臟病-中華醫藥網1030211《2014/02/10 19:30》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寒流來襲,由於天氣劇變易誘發心臟病、中風急性發作,衛生福利部提醒長者及心血管患者注意保暖,若有心臟病及中風徵兆,應立即就醫,以掌握黃金治療時間。

受到寒流影響,新竹跟淡水昨天都出現 8度左右的低溫,國健署提醒,低溫容易誘發心臟病、中風急性發作,據死因統計資料顯示, 101年因為心臟病、中風及高血壓疾病死亡人數高達 33,168人,平均每天就有 91人因為心血管疾病(心臟病、中風及高血壓疾病)死亡。

氣溫降低時,容易導致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引發心血管疾病急性發作,國健署呼籲民眾要加強保暖,尤其長者跟心血管疾病患者要特別留意這種天氣的急劇變化,手套、襪子及保暖衣物不可少外,戴帽子和圍巾來保暖頭部也非常重要。

如果突然有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等症狀,或臉部表情不對稱、單手無力下垂、口齒不清,要儘速就醫。

使用暖暖包、熱水袋做局部保暖,避免長時間使用於同一個部位,尤其糖尿病或有周邊血管疾病對溫度的感覺較遲鈍,使用時應特別小心,以免燙傷。

---------------下一則--------------- 
逾1周或退後復燒 恐有併發症2014/02/12【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陳敬哲�台北報導】

老年人染上流感發燒的體溫通常較低,北市聯醫藥師曾啟庭表示,部分甚至沒有明顯發燒。一般民眾若懷疑是上呼道感染,然而發燒逾1周或退燒後復發,病情恐不單純,代表可能有併發症;但無論老人或小孩都不建議自行服用退燒藥。

曾啟庭指出,流行性感冒的症狀與普通感冒相似,但受到流行性感冒病毒的感染,病患卻容易出現較嚴重的全身性反應,包括發高燒、全身痠痛、疲倦等;發病前則會出現明顯的全身性症狀,包括發冷、寒顫、疲倦、全身無力、食慾不佳、嗜睡、頭痛、全身肌肉關節酸痛以及有發高燒的現象。大約持續1∼3天,這個階段最明顯的症狀是發高燒,可能達攝氏39∼40度。

兒童較可能出現體溫超過攝氏39度的高燒。發燒的型式以連續性發燒最為常見,發燒的期間通常持續3-5天,但是可能延長到7天。如果沒有使用任何退燒方法降低體溫,體溫通常不會自行下降到正常的體溫範圍內。而老年人發燒的體溫通常較低,部分甚至不會出現發燒的情形。

等到全身性症狀開始緩解,上呼吸道感染症狀仍可能明顯。發燒的情形如果超過1周或是復發,可能不是流行性感冒的自然病程,而是已經產生併發症,一定要再去醫院求診,接受檢查與治療。

部分長輩曾有共同說法,發燒沒有受到控制,會讓大腦受到損害影響智商,必須立刻吃退燒藥降溫,但也有傳言,發燒是身體免疫系統在作用,如果使用外力降溫,反而會延長病程,其實這兩個說法都有問題,退燒藥一定要經由醫生處方,定量吃能幫助舒緩症狀,更有體力對抗疾病。

新光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將柏欣表示,最近天氣變化非常大,春節期間還陽光普照,假期一過寒流立刻發威,溫度降到十度左右,許多人身體受不了罹患感冒或流感,大部分症狀都是頭痛、咳嗽、流鼻水、發燒等,醫生會依照病人情況立適合的藥品緩解症狀,只要依照醫師指示用藥,絕大部分都不會有問題。

發燒是人體抵抗疾病自然機制,當微生物入侵與免疫系統交戰,會分泌一些毒素,可能讓體溫上升,發炎部位也會因血流增加,變的紅腫發熱;許多病患會因為發燒極度不舒服,無法適當休息與進食,導致免疫力無法維持,所以醫生會開退燒藥給病患,希望舒緩症狀,讓患者可以好好修養,讓疾病可以盡快復原。

江柏欣補充,發燒不會影響大腦,只要適度調養就能復原,不過部分嚴重感染,如腦膜炎、腦炎,也會出現發燒,一旦延誤病情不治療,大腦發生損傷就有可能影響智商或性格,這才是腦大燒壞主因;身體出現異狀立即就醫、遵照醫囑服藥、適度修養,疾病就能逐漸痊癒。

---------------下一則--------------- 

心事誰人知=綜合>工作>學習


老翁疑神疑鬼睡不著 失智症作祟-中華醫藥網1030211《2014/02/10 20:20》記者翁順利�台南報導

75歲王姓男子 2年來過著晨昏顛倒、疑神疑鬼的怪異生活,經台南市立醫院身心科、精神科組成門診團隊診察終於確認是失智症,及時治療後,狀況已明顯改善。

市醫身心科主治醫師李怡萱說,王老先生退休後和家人同住,平時會到公園運動,和鄰居聊天。最近兩年,變得不愛出門,記憶力變差,前一天答應過的事,隔天常不記得,或總是找不到東西,家人以為是老化,不以為意。

尤其他晨昏顛倒,晚上睡不著覺,同樣的話題時常重複,看到熟人卻叫不出名字,甚至忘記自己已吃過飯,常抱怨有人偷他的東西,莫名指責太太有外遇,容易緊張、激動生氣。

王老先生甚至覺得有人要下毒害他而不太敢吃東西,整天害怕不安,家人帶他到身心科門診就醫,診斷罹患老年失智症併妄想現象;精神科主治醫師胡慧芳治療後,情緒及精神症狀逐漸改善,與家人的衝突也減少了。

台灣失智症人口逐年增加,以阿茲海默症為最大宗,約佔 60%,個案常出現不知不覺且越來越嚴重的記憶力退化,定向感變差,有時搞不清楚人在何處、無法說出正確時間日期、不認得親友等,日常生活功能需要他人協助照顧。

李怡萱指出,失智症的診斷有賴詳細的病史收集,所以親友所提供的資訊對診斷相當重要、搭配血液、神經影像學檢查、認知功能評估與規則的追蹤,所以市醫組成團隊服務,排除其他疾病影響,才能確診,並正確給藥。

預防失智症方面,李怡萱建議民眾應參與健康益智的休閒活動,培養運動習慣,可採地中海飲食,攝食深海魚類、蔬果、橄欖油等,遠離菸酒與毒品,避免肥胖或過重。

---------------下一則--------------- 

居家生活


除去家中多餘水氣 擺脫過敏糾纏2014/02/08【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

每次天氣變冷的時候,待在室內的時間就會增多。美國醫學專家提醒,室內若有塵蹣、寵物皮屑、煙霧、噴霧劑、化學物質、瓦斯氣體等,就可能造成過敏發作,提醒有過敏體質的人要盡量少接觸這些室內過敏原,以免誘發過敏症狀。

美國康乃爾醫學中心、紐約長老教會醫院過敏中心主任威廉•雷沙茄爾表示,過去幾年,花粉季似乎逐漸增長,有季節性過敏問題的人可能會發現過敏症狀出現時間拉長,甚至到冬天還無法擺脫過敏糾纏。

美國紐約長老教會�摩根史坦利兒童醫院過敏與免疫科主任李察•米勒表示,除了花粉過敏,黴菌孢子是另一個常見過敏原,很多地方都有黴菌孢子,只要稍微潮濕一點,有點空氣,黴菌就會長得非常興盛。特別是假期的時候,更要注意一些裝飾品有沒有暗藏黴菌等過敏原。

如果想要減少過敏原、降低過敏發生機率,醫師建議,洗澡、烹飪後,要盡量除去家中多餘水氣、異味,最好使用可以清除塵蹣、寵物過敏原的吸塵器清潔地毯。拖拖地也能減少過敏原殘留。

勤洗手也能避免過敏原傳播,尤其是剛和寵物玩樂、剛摸過寵物,或剛從公共場所回家,都最好能洗洗手。另外,盡量避免讓寵物進入臥室,臥室最好也不要擺放地毯、毛墊與植物。以免塵蹣孳生,這樣也能避免植物腐壞、發黴,導致過敏原四處飄散。

醫師也建議,家中室內溼度最好維持在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四十,若過於潮濕,可考慮使用除濕機、除濕劑,平常要記得清理除濕機、除濕劑所收集的水份,以免讓塵蹣有窩藏之處。

若家中有人有過敏體質,每個月最好巡視一下家中角落、室內室外是否發黴、長黴菌,檢查看看哪些地方較容易長出黴菌,像地下室或有木頭的地方都容易長黴菌,一旦出現發黴氣味,就得盡快處理,否則黴菌可能越長越多。 彰化基督教醫院小兒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蔡易晉博士建議,民眾一定要定期清洗被單、被套、枕頭套、床單等寢具,最好用熱水清洗,清洗過後再拿去曬曬太陽,這樣就能大幅減少塵蹣孳生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