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小媽報你顧囝也要顧自己

2014年05月08日
有多少人看了這篇日記呢?答案是:小媽報你顧囝也要顧自己_img_1


雞婆葉媽的家電子報(媽媽寶寶健康持家投資理財全部版)=
免費訂閱處
媽基幫主電子報(純投資理財版)=
免費訂閱處
小媽報你顧囝也要顧自己

食在有道理


喝咖啡 糖尿病風險降11% 日喝1.5杯「不要加奶精和糖」2014年04月26日蘋果日報
【張渝萍╱綜合報導】

美國最新研究發現,咖啡攝取量高的成人,罹患糖尿病的機率較低,增加咖啡攝取量能降低約11%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新竹恩輝診所陳永煌醫師說,咖啡因可增加基礎代謝率,降低糖尿病風險,但要適量且不要加糖和奶精。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日前發表報告,研究人員根據12萬名衛生部門員工的飲食、生活習慣與慢性病史等資料,每2到4年追蹤一次,共持續20年,發現受測者在4年間若每天咖啡攝取量增加1.5杯,罹患第二型糖尿病風險的機率會降低11%。

領導該研究的中國裔博士胡炳長(Frank Hu)說:「咖啡攝取量的改變,似乎能在相對短的時間影響罹糖尿病機率。」

健康吃正常作息
研究團隊稱,即使排除因被診斷出有高血壓、心臟病或癌症後才減少喝咖啡的受測者,得到的結果仍然相近。

但英國學者艾略特(Richard Elliott)指出,即使研究顯示咖啡攝取量高可減少罹患糖尿病的風險,但不代表咖啡是唯一因素,可能還有其他要素未被發現,要避免罹患糖尿病的最好做法就是吃得健康、生活作息正常。

新竹恩輝診所陳永煌醫師說,之前有過類似研究,因咖啡因會增加基礎代謝率,消耗能量較多,能降低糖尿病風險。他也提醒,喝咖啡要適量,且建議喝黑咖啡,若加糖或奶精可能會造成肥胖。

---------------下一則--------------- 
每天2杯冰飲 痛經跟著來-中華醫藥網1030429《2014/04/28 17:45》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20歲陳姓女子近來因天氣熱,每天至少喝 2杯冰飲,兩天左右就吃霜淇淋,痛經頻率增加而求助中醫;醫師表示,愛吃冷飲冰品會增加痛經風險,早點找到病因證候,才可改善。

童綜合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王崧指出,痛經可能導致無法專心思考、頭暈嘔吐,嚴重會引發昏厥;尤其每個月都必須反覆承受極度的不適感,造成許多女性困擾。中醫認為「不通則痛」,月經來潮時的腹痛同樣是因為身體及子宮氣血運行不暢導致,但造成氣血運行不暢的原因眾多。

王崧說,痛經病因主要分成氣滯血瘀型、氣血虛弱型、寒濕凝滯型;寒濕凝滯型成因常見於喜食生冷食物或冰品飲料,症狀為經前或經行下腹冷痛,飲熱水或熱敷則疼痛舒緩,經量較少常夾血塊,常伴隨大便稀溏、舌苔白膩等。

痛經平時可常對氣海、關元等穴道做保養;若月經來潮時腹痛難忍,也可按摩腿上的穴道,如足三里、三陰交、血海等,可緩解疼痛。

另需注意飲食及日常保健,以免反覆疼痛。飲食盡量煮熟食用,遠離冰品及冷飲,蘿蔔、竹筍、西瓜、番茄、楊桃等偏寒食物均須避免,管控情緒保持心情愉悅,運動紓解工作壓力,生活作息需保持規律,若能切實注意保健,生理期便能輕鬆度過。

---------------下一則--------------- 
女大生水喝太少 唾液腺長結石-中華醫藥網1030430《2014/04/29 16:01》記者黃興文�台北報導

一名 20歲的女大生,因 1年來左頸下時常腫痛,經診斷發現原因是水喝得太少,引發唾液腺有 2顆大小約 0.6公分的結石,透過內視鏡手術取出結石治療。醫師提醒,唾液腺結石嚴重時會化膿,進而造成感染蜂窩性組織炎。

馬偕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蘇晉輝表示,這名患者因為 1年來左頸下經常腫痛,尤其吃東西後更會腫得像雞蛋一樣大。經檢查發現,頸部腫塊肇因頷下腺結石,最後以唾液腺內視鏡順利完成微創手術,免除傳統手術造成的顏面傷疤及神經受損風險。

馬偕紀念醫院耳鼻喉科主任林鴻清解釋,唾液腺可分為腮腺、舌下腺及頜下腺 3對大型腺體及近千個小腺體,每天產生約 1000到 1500c.c.的口水,可幫助滋潤口腔、幫助吞嚥及消化食物,也有殺菌和防止蛀牙等功能。由於唾液腺管路非常細小( 0.2到 0.3公分),當口水中的礦物質沉澱時,易在唾液管腺中形成結晶物,經年累月,便可能造成唾液腺體阻塞。

蘇晉輝解釋,唾液腺結石的患者會出現兩頰或是頸部反覆的腫脹,尤其是進食後 2個小時,結石越大痛的時間也越久,嚴重時甚至會造成化膿感染、發燒,甚至頸部蜂窩性組織炎。

他說,國內外唾液腺內視鏡結石手術,以 0.4公分以下取石為極限,但是院方去年自瑞士日內瓦引進唾液腺內視鏡手術,用極細徑內視鏡,經由自然唾液腺管路開口進入,結合唾液腺內視鏡及鈥雷射碎石,成功取出超過 1公分的唾液腺結石,並且施以唾液腺管路支架重建術,恢復患者正常唾液腺分泌。

醫師們提醒,唾液腺結石成因多樣,包括水分攝取不足、壓力疲勞導致口水分泌成分改變、未保持口腔清潔及鈣質流失過多等可能。預防唾液腺結石,除了多喝水、注意口腔清潔及用餐後漱口外,也建議正常睡眠及休息,避免燥熱飲食。

---------------下一則--------------- 

健康好本色=綜合>男性>女性>老人


春夏護膚�狂洗臉難去油 反加速皮膚老化2014/04/21【聯合報╱記者周毓翔�報導】

氣溫開始回升,覺得自己的皮膚又油又乾嗎?輔大醫學系教授洪啟峰解釋,覺得自己的皮膚乾,或是覺得自己的皮膚油,其實是兩回事,覺得油是因為皮脂腺發達,覺得乾則是皮膚開始老化。洪啟峰提醒,若是因為覺得臉油而過度洗臉,反而會破壞皮膚,不但無法改善臉油,還會加速皮膚老化。

皮膚太乾 細菌容易入侵
人的皮膚都有一層皮膚屏障(skin barrier),這層屏障由角質層還有油脂與汗水構成,屏障越強,皮膚的結構就越好,比較能保濕,而且不容易覺得皮膚癢;這層屏障越弱,就會感覺皮膚很乾,皮膚若太乾就容易被細菌感染,出現紅腫發炎等徵狀,乾皮膚也是皮膚老化的警訊。

而臉油則是因為皮脂腺旺盛,在臉上容易分泌油脂的T字部位等地方容易出油,這通常是先天的,會覺得自己臉很油的人,通常是因為男性荷爾蒙分泌旺盛,或是臉上的皮脂腺分布較廣。

洗掉屏障 皮膚嚴重受損
洪啟峰說,有人就是因為覺得自臉很油,因而頻繁地洗臉,殊不知每次洗臉都會破壞一次皮膚屏障,皮膚屏障還沒恢復的時候,又繼續洗臉破壞它,才會造成臉變得很乾,再加上臉油的問題仍然沒有根本解決,才會有所謂的「又乾又油」。

洪啟峰指出,「覺得臉油就洗臉」是錯誤的習慣,臉應該要適度地清洗就好,才能維持皮膚健康的屏障。至於有人認為去角質可以讓肌膚看起來光滑年輕,洪啟峰則建議,一個月按照自己皮膚狀況適度做一、兩次就可以,新陳代謝好的人會比新陳代謝差的人可承受多一點的去角質,不過還是建議不要太常做。

油到受不了 找醫師協助
洪啟峰建議,臉又油又乾的人,最好可以使用較中性的保養品,也可以用吸油面紙擦拭;如果臉出油程度很嚴重,最好還是看醫師。目前有A酸或是抗雄性荷爾蒙的藥,可以有效抑制皮脂腺分泌油脂。不過A酸不適合孕婦使用,有可能造成胎兒發育不正常,這些藥物都要按照醫師指示使用。

忙著美白 不如做好防曬
春夏來臨,有些女性皮膚還沒曬黑,就開始擦美白保養品,洪啟峰認為,這樣做是徒勞無功的,如果怕黑,應該要擦防曬乳液,保護皮膚不受紫外線影響才是最重要的。

而選用美白保養品的方式,洪啟峰建議使用含衛生福利部所認可的美白成分化妝品,這些化妝品大部份的功能是抑制體內酪胺酸酉每的活性,讓黑色素不容易產生,消費者可以使用含維他命C的保養品。不過比起美白,防曬要更重要。

時序改變 保養品也該換季
春冬交替,溫度的差異會影響出油狀況,天氣越熱越容易出油。因為冬天比較乾燥,一般人會擦較油的保養品,春天開始,可以開始改用較清爽的保養品。

不過洪啟峰提醒,一定要選用適合自己皮膚狀態的保養品。若是冬天本來就不用擦到太滋潤保養品的人,春天自然該選清爽的保養品;反之,皮膚太乾的人,則不適合突然使用滋潤度不夠的保養品。

中醫護膚撇步
春夏皮膚保養,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中醫科主任陳明珠表示,從生活作息上改善最重要,維持正常的生活作息,讓生理時鐘正常,少吃油膩、辛辣的刺激性食物,以免造成皮膚質感變差,容易敏感也容易出油。另外,工作形態必須常常在戶外行動、受光時間長者,也要注意平常對肌膚的保護。

•內服多吃抗氧化食物
希望皮膚白皙的民眾,陳明珠建議可以吃一些抗氧化成分的食物,比如綠豆、柳丁、檸檬、薏仁、蘋果,還有西瓜皮紅色果肉與綠色皮中間白色的部分,那是西瓜富含最多維他命C的部分,對皮膚保養也不錯。

坊間流傳吃「阿膠」等膠質類的補品對皮膚很好,陳明珠則表示,吃這些東西不一定真的對肌膚有幫助,還是建議民眾飲食均衡,食用必要的營養素,才是保護身體、保護肌膚的不二法則。

•外用紫雲膏修復潤膚
至於皮膚外在的保養,陳明珠表示,可以使用中醫的外用藥紫雲膏,紫雲膏可以活血化淤,還可以滋潤皮膚,對於因換季而皮膚癢的民眾有不錯的幫助,但若是皮膚開始出現病徵,還是建議要看醫師。

陳明珠說,紫雲膏主要有修復皮膚、保護皮膚還有滋潤皮膚的功能,它也可以輕度抗過敏,不過紫雲膏是由紫草與麻油及其他成分製成,不建議塗抹過量,以免阻塞毛孔。

---------------下一則--------------- 
謢眼首重均衡飲食-中華醫藥網1030428《2014/04/27 19:47》記者黃興文�台北報導

損害眼睛健康的原因很多,包括用眼過度或習慣不好,加上飲食不健康、營養攝取不足,都會讓視力惡化。眼科醫師表示,想擁有健康的靈魂之窗,首重均衡飲食,尤其是各種抗氧化的維生素,對於眼睛機能的維護、疾病的預防,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

書田眼科診所主治醫師廖士傑表示,隨著科技進步,各式 3C產品越來越方便,也間接導致學童視力每況越下。根據統計,在都會區的國小學童就有超過 5成視力不佳,國中生更有近 8成是近視;這時均衡的飲食就顯得非常重要,尤其維生素 A、鋅離子及高密度脂蛋白,對於眼睛機能的維護、疾病的預防都有極大的幫助。

他說,各種抗氧化的維生素,常見的包括維生素 C、 E,可排除人體內不正常堆積的氧化物,避免組織破壞。若缺維生素 C、 E,就會產生早發性白內障反視網膜的退化。要補充維生素 C,可以多吃深綠色的蔬菜及各種水果,另外,像是花生、核桃、松果等植物種子,都可獲得足夠的維生素 E。

廖士傑提醒,除了飲食均衡以外,平日的生活習慣也要正確,像是保持良好的照明、正確的閱讀姿勢、適度的休息、充分的睡眠,也都是護眼的不二法門。他提醒,看書時最理想的光源是由左後方投射至桌前,不要閃爍,閱讀書報應端坐於書桌前,維持 30至 35公分適當的距離及良好的照明。

---------------下一則--------------- 
心情放輕鬆 避免誘發鼻過敏-中華醫藥網1030428《2014/04/27 20:21》記者黃興文�台北報導

近來氣候異常,忽冷忽熱的天氣也導致鼻子過敏的人數增加不少,醫師提醒,春季預防過敏要從「注意氣溫濕度」、「除濕」、「避冰冷食物」、「減少過敏原的接觸」 等原則來著手,另外,壓力過大也可能誘發過敏現象,建議心情放輕鬆,以避免過敏的誘發加重。

秀傳 101皇家健康聯合診所醫師翁裕峰表示,氣溫度與濕度的環境變化,對過敏氣喘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相對濕度在 70%以上,就容易誘發氣喘、過敏性鼻炎等症狀。建議看氣象預報預測明天過敏的可能性,簡單的方法是看氣象報告,若是大於攝氏 7度以上,就要做好預防過敏及氣喘發作的措施,進出室 ?外不要急著脫衣,以及喝點溫開水及以熱氣濕潤鼻子,出門也要戴上口罩防護。

他說,要預防或避免過敏,改善生活環境及注意氣候變化是必要的。另外對於冰冷飲料及食物不要經常攝取,同時避開有刺激味道的香煙、油漆等的空間,此外,注意天氣的溫濕度及污染指數變化以提早預防,像戴口罩、多帶件衣服、喝溫水、除濕、空氣污染嚴重時減少戶外活動等預防方法,以減少鼻過敏發作。

另外提醒,若是過敏性鼻炎有氣喘病史,在看診時也要告知醫師,因為過敏性鼻炎時間久了易引發鼻竇炎及中耳炎,一旦出現鼻塞及鼻涕倒流等現象,應及早就醫治療。至於壓力過大也可能誘發過敏現象,民眾不妨心情放輕鬆,減少壓力及煩躁以避免過敏的誘發加重。

---------------下一則--------------- 
過度用力 常見潔牙錯誤2014/04/29【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 �台北報導】

常見潔牙八大錯誤如下:

1.刷牙時間不足
至少刷二至三分鐘,可以在浴室使用計時器,以了解自己刷牙時間是否足夠。

2.刷牙時不照鏡子,漏掉重要位置
低著頭猛刷,有時會漏掉必須刷到的位置,尤其是牙齦與牙齒的交界處,如果不仔細刷,很難清除該處堆積的牙菌斑。

3.技巧錯誤
刷毛不應以垂直的角度接觸琺瑯質,四十五度比較理想,減少磨損琺瑯質。牙齒的外側應採小圓圈的方式刷,咬合面可採直線來回刷。

4.過度用力
太過用力刷牙明顯傷害牙齒,除了磨耗琺瑯質,嚴重時還會傷害牙本質與牙骨質,也容易刺激牙齦,造成牙齦萎縮。刷牙時應該輕柔一些,重點是儘量刷到所有的位置。

5.用錯牙刷
硬刷毛很容易傷害牙齒,最好挑選軟刷毛的為佳。牙刷也潛藏細菌,最好三個月更換一次。有些新式的電動潔牙裝置採用超音波震盪潔牙取代刷毛,不會造成牙齒磨損。

6.用錯牙膏
很多人覺得美白牙膏好用,認為可去除牙齒上的色斑,但能去除色斑,代表其略帶腐蝕性,有些易傷琺瑯質,對牙齒未必全然有利。牙膏中主要對防治蛀牙有助益的是氟化物,其餘的化學添加物愈少愈好。

7.不用牙線
蛀牙常從牙縫之間開始,主要是牙縫不容易刷到,如果未確實使用牙線清除食物殘渣或牙菌斑,將成為細菌堆積的死角。

8.不重視漱口
刷完牙要徹底漱口,才能把食物殘渣與細菌沖出口腔;不妨多用清水漱口,直到牙膏的氣味完全消失為止。

牙醫師建議民眾養成飯後、睡前刷牙的口腔衛生習慣,減少甜食攝取,至少半年一次定時接受牙醫師檢查。

---------------下一則--------------- 
人類一天平均會放屁13至21次2014/04/28【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

每個人都會放屁,根據統計,一個人一天當中,平均會放屁十三次到二十一次。這種自然生理現象不但會透露出一個人到底吃了什麼東西,有時也是疾病警訊,讓人更了解自己的消化系統健康狀況。

放屁 消化系統健康指標
美國消化內科醫師阿尼許•薛斯接受美國福斯新聞網訪問時指出,有些人因為大量食用高纖維質食物,導致放屁量增加,且放出來的屁還產生惡臭。當放屁現象持續不斷,甚至已經引起他人注意,造成困擾,那就可能是問題。

消化過程當中,食物顆粒會從胃部移動到小腸,由小腸負責吸收食物養份。接著,剩下來的食物顆粒會進入大腸、直腸,腸道細菌就會跑去分解這些食物顆粒,此時腸道細菌會進行發酵作用,進而產生氣體,這就是屁的來源。

消化內科醫師指出,像糖份、澱粉類、纖維質等含碳水化合物食物到小腸沒有吸收完全,到大腸直腸就會產生很多氣體。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吃素、常吃青菜的人會比吃肉的人更容易放屁。

美國西奈山醫院腸胃動力中心主任吉娜•山姆表示,如果一個人吃很多豆類食物,或吃很多花椰菜、花菜、全麥食物、含麥麩食物,或者飲用很多果汁、汽水等含糖飲料,很容易就會製造出大量氣體,使得放屁量大大增加,如果想要減少放屁量,這些食物就要少吃一點,且適量補充點蛋白質食物。

醫師也提醒,當放屁量過多、放屁頻率過於頻繁,可能代表小腸缺乏某些酵素,舉例來說,像乳糖不耐症患者只要吃到乳製品就會產生放屁過多問題,此外,乳糖不耐症還可能造成脹氣、腹瀉等症狀,最好讓醫師進行診斷、評估。

此外,小腸壞菌生長過度,也會造成放屁量大增,像壓力、一些藥物混用、腸道剛動過手術的患者就可能產生小腸壞菌過度增生問題。當腸道受到感染,或出現消化道出血,糞便、屁味會變得更加惡臭。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姚振榮表示,放屁味道、頻率多半還是與飲食、所吃食物習慣有關,很少與疾病有關聯。要注意的是,民眾如果發現自己糞便帶血、突然出現持續便秘、腹瀉、體重下降、老是感覺有便意,最好盡快到醫院接受檢查,以釐清是否為腫瘤造成。

---------------下一則--------------- 
9成銀髮族憂身體日漸退化-中華醫藥網1030428《2014/04/27 19:47》記者黃興文�台北報導

根據一項千人的統計發現,有 9成超過 55歲的銀髮族感受身心日漸退化,另外更有 3成銀髮族對行動日益不便感到煩惱,其中以行動不便、疼痛最多,其次分別是視、聽力的減退,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戴承杰主任建議,若只有症狀,可以運動或適當補充保健品來減輕症狀或提早預防。

國家發展委員會 2012年到 2060年人口推估,從 2016年開始,台灣超過 65歲的老年人口將超過 14歲以下的幼年人口,老化指數超過 100%,銀髮族健康與照護成為未來課題。根據調查指出,有 9成銀髮族已有感覺身體日漸退化、近 3成擔憂行動不便。

其中最讓銀髮族最感困擾的退化現象或慢性病,以骨頭相關症狀如行動不便、疼痛、痠痛占 29%最多,其次分別是視力、聽力減退占 27%以及三高占 22%,針對可能造成退化的原因,推估應與青壯年時期欠缺運動及預防保健的觀念及習慣有關。

傳統的漢方多採用天然的動物、植物以及礦物等原料,效果雖不比西醫來得快速,但副作用小,適合用於預防保健,像是針對銀髮族最擔憂的骨頭問題,可服用含有龜板、鹿角、人參、枸杞等成分熬製而成的龜鹿成分製品。

龜鹿成分以往就用以潤滑關節腔、鞏固骨質防止流失外,還用來調節內分泌,緩解更年期不適,其中還有豐富的膠質及多種人體必須氨基酸,能舒緩退化型關節炎關節疼痛症狀,且枸杞可明目護眼、有助於延緩視力退化。

---------------下一則--------------- 

心事誰人知=綜合>工作>學習


手機重度上癮者 4成記憶衰退【聯合報╱記者鄭涵文�台北報導】

智慧型手機愈趨普及,但過度使用可能讓人更容易分心,甚至記憶力減退。
書田診所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黃婷毓建議,使用手機應分類訊息、關閉提醒聲,並避免一心多用,偶爾關機讓大腦休息。

黃婷毓看診時發現邊描述症狀、邊找手機的人愈來愈多,且訊息聲一響就急忙掏手機,忘東忘西的人亦增加。這些症狀最常發生於年過三十的人,因不斷被手機的各式訊息打斷而工作效率低落。

書田診所四月調查民眾使用手機習慣,顯示百分之六十八的人每小時查看手機一次,當中百分之十七隨時都在讀訊息或瀏覽社群媒體。此外,近四成民眾自認記憶力變差;百分之四十六的人會因查看手機而忘記原本要做的事。

黃婷毓分析,人的記憶過程需要經過「登錄」才能儲存在腦裡。但登錄過程中若受其他因素干擾,就會影響記憶。因此一旦手機鈴聲或訊息提示聲響起,一分心、注意力就分散,才會讓人有記憶力減退之感。

不過振興醫院身心內科主治醫師袁瑋說,使用手機並非記憶力減退的單一成因,但過度使用的確會影響身心狀況。她舉例,資訊焦慮者會因訊息通知功能強迫閱讀資訊而焦慮,有些人習慣睡前滑手機,睡眠品質不佳導致隔天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易怒。

袁瑋建議注意力易分散或易焦慮者應先釐清來源,試著暫時關閉或刪除應用程式,避免強迫閱讀。

黃婷毓則建議改變使用手機習慣,包括關閉不重要的訊息提醒功能、避免邊看手機邊做其他事,甚至偶爾關機,讓大腦完全休息。黃婷毓提醒,家長最好延緩孩子接觸智慧型手機的時間。【2014/04/30 聯合報】@ http://udn.com/

---------------下一則--------------- 
頻繁滑手機 記憶力恐降低-中華醫藥網1030430《2014/04/29 22:25》記者黃興文/台北報導

使用智慧型手機越頻繁,反而變笨?根據一份調查顯示,有近 5成的人會因為查看手機而忘了原本要做的事情,此外,也有 4成 1的民眾感覺記憶力變差。醫師提醒,頻繁使用手機會造成記憶力降低,若是專注力持續受到影響,就需要就醫尋求治療。

書田診所腦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黃婷毓表示,隨著智慧型手機越普及,隨時隨地都會看見民眾低著頭滑動手機,甚至在看診中也有患者一邊述說症狀一邊忙著找手機,動作顯示記憶及專注力變差,這類漏東忘西的患者增加近 2成。

黃婷毓說,書田診所在 4月間針對 80位患者,進行使用智慧型手機問卷調查,有 6成 8的人每小時都會看 1次手機,其中的 1成 7更是無時無刻都在不斷的滑手機;而當中超過 5成是為了查看訊息, 2成是為了上臉書等社群網站。

使用習慣方面,有 3成的人會在工作、吃飯或其他活動時同時使用手機,感覺不使用就沒有安全感,有 6成的人偶爾才會這麼做,其中 4成 6的人會因為查看手機而短暫忘了原本該做的事, 4成 1的民眾主觀感覺自己的記憶力變差,比較無法專注。

黃婷毓指出,記憶的過程與使用電腦一樣,首先要先登錄,接著才能儲存在腦部特定的區域,當需要擷取資料時再提取出來,所以當再做登錄的過程中,受到外界環境或其他因素都會影響記憶過程和記憶力,像是手機鈴聲、訊息提醒聲等及不斷的想查看手機,都會造成記憶力減退。

她建議,使用手機可先關閉提醒功能,強迫自己在固定時間才查看訊息,同時將訊息分類,重要的訊息才提醒,避免一邊吃飯一邊看手機,或是工作同時開數個視窗,休息時就儘量休息不要再專注手機的訊息,甚至建議關機讓大腦完全休息。

---------------下一則--------------- 

居家生活


春捂秋凍 衣服增減有禁忌2014/04/24【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現代人穿著衣服含有很多的意義,譬如時尚、美觀、方便等,甚至於不同場合、不同環境有不同的服裝造型,比如游泳時要穿著泳裝、運動時要穿著運動服裝,然而,早期衣服只是用來防寒禦暑、保護身體的物品,現在有很多民眾早已忽略衣物原本的功能。

專家看法
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中醫科醫師張盈瀅表示,傳統中醫認為,穿著衣服是一門學問,因為跟身體健康有很大的關係,譬如春季時節陰寒未盡而陽氣漸生,早春宜減衣不減褲,以便幫助陽氣升發;夏季時節陽熱熾盛,這時有必要脫掉過多衣物以避其熱;秋季時節氣候轉涼,最好注意適時加減衣服,但是要避免一次穿著過多衣物;冬季時節氣候嚴寒宜加厚衣以禦其寒,民眾可以隨著氣溫降低而逐漸增添厚衣服。

張醫師指出,值得一提的是,春秋兩季宜遵循「春捂秋凍」的原則,也就是春季寧稍暖,秋季可稍涼。所謂「春捂」指的是天氣從冬天進入春天時,脫衣時不可脫得太快,因為春天早晚溫差大,當民眾把衣服脫掉後等風吹過來就容易著涼,所以春天脫衣以緩為原則;所謂「秋凍」指的是秋天添加衣物不要太早、太多,最好要讓身體適應氣候,以便激發身體耐寒的能力。建議民眾注意衣服增減,基本上具有三禁忌:

1.衣物增減忌急穿急脫
平常應隨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服,千萬不可以急穿急脫以避免身體感到忽冷忽熱,特別是對老年人而言,因為往往氣弱、骨疏、體怯。此外,中醫認為,風冷易傷腠理(肌表),同時太熱也不宜多穿衣服,如果老人家的身體過寒過暖的話將容易受邪而致病。

2.大汗淋漓忌當風脫衣
當民眾汗流浹背、濕透全身之後,這時候最忌當風脫衣,這是因為大汗之後,人體腠理都已發洩,而且汗孔全部開放,如果驟然脫掉衣服的話,反而更容易受到風寒等外邪侵犯身體而致病。

3.汗濕衣物忌久穿在身
當民眾大汗涔涔、汗流不止之後,常會讓衣服變得濕答答,這時最忌久穿在身,這是因為被汗水弄濕的衣服可能會引起皮膚生瘡,而且人體出汗後腠理虛弱,汗濕滯留肌膚容易產生風寒濕之類的病變,所以濕衣不可久穿,最好找個房間把衣服即時換掉。

---------------下一則--------------- 
使用塑膠食器 先看清標示-中華醫藥網1030428《2014/04/27 18:48》記者黃興文�台北報導

塑膠類食品器具隨處可見,跟現在的飲食生活息息相關,不論微波餐盒或是熱咖啡的杯蓋等,都會讓民眾質疑到底安不安全。對此,台北市衛生局提醒,在購買或選用塑膠食品器具及餐具時,要看清商品標示,包括材質、耐熱度或注意事項等再進行食物的盛裝、加熱或保存。

衛生局表示,目前市售「一次使用的塑膠食品器具、食品容器及食品包裝」產品,要依規定完整標示「品名」、「材質名稱及耐熱溫度;其為 2種以上材質組成者,應分別標明、「淨重容量或數量」、「國內廠商名稱、電話號碼及地址」、「原產地(國)」、「製造日期」、「使用注意事項或微波等其他警語」、「其他經主管機關公告事項」等 8大項目在包裝或本體上,若未依規定標示者,將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處新台幣 3萬元到 300萬元的罰鍰,同時呼籲,食品容器具製造及販售業者務必遵守相關法規。

衛生局提醒,購買或選用塑膠食品器具及餐具時,應選擇具有完整商品標示的產品,並在使用前確認產品所標明的材質、耐熱度或應注意事項等資訊,再進行食物的盛裝、加熱或保存,正確使用塑膠類食品容器具,才能確保衛生安全。

---------------下一則--------------- 
樹木萃取物 可有效驅蚊-中華醫藥網1030428《2014/04/27 17:04》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為了有效防治登革熱等病媒蚊,農委會林業試驗所歷經 3年研究,從台灣樟樹、白千層、苦楝及桃花心木中萃取桉葉醇、芳樟醇、檸檬苦素等開發防蚊霜劑和膏劑,目前已有初步成果,直接塗抹在皮膚上,能散發出蚊子討厭的味道驅趕蚊子。

林試所表示,埃及斑蚊和白線斑蚊是台灣傳統登革熱的病媒蚊,常常出沒在陰暗潮濕的角落,自 3年前開始從事病媒蚊幼蟲的篩選,從水溝及發臭之積水桶找尋這些幼蟲的蹤跡,篩選出北部的種源,進行一連串的蚊蟲養殖及蚊子忌避試驗,對於白線斑蚊已有一定之防蚊成果。

林試所的研究成果在於蚊子的忌避研究,利用台灣重要經濟樹種 (如樟樹、白千層、苦楝及桃花心木等 )找出防禦蚊子的萃取物,主要成分為桉葉醇、芳樟醇、檸檬苦素等,所開發萃取樹木精華調製成驅蚊霜,可直接塗抹肌膚,經試驗有效性可長達 30分鐘以上的防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