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1040918基金資訊

2015年09月18日
獲利能力看好 美林:中小股漲相佳2015-09-18 07:00:35 經濟日報 記者溫子玉�台北報導
http://goo.gl/ZNeC8I

美林證券(Merrill Lynch)本月最新報告指出,回顧60年來美國聯準會歷次升息,不論是前三個月到後一年,中小型類股平均漲幅均優於大型股。

法人表示,全球股市先抑後揚,中小型股企業在獲利能力加持下,可望相對抗震,並認為現在正是布局好時機。

根據美林報告,過去20年來,標誌小型股的「羅素2000指數」本益比大致維持在15到20倍之間,但近期全球股是震盪,預估本益比已回落至17倍,現階段價值已逐漸浮現。

法人分析,中小型股相對靈活,不論是短中長期,股價相對具爆發力,建議趁現在股價回到合理水準,可分批布局全球中小基金。

保德信全球中小基金經理人高君逸指出,過去美國聯準會(Fed)升息循環前後,中小型股價表現均優於大型股,且目前中小企業手邊現金比重仍高。

加上Fed不斷強調升息步調緩慢,低利環境仍有助於企業融資環境,利於併購活動持續、推升中小型股股價持續活躍。

展望後市,德盛安聯四季雙收入息組合基金經理人傅子平表示,美國仍是全球經濟的領頭羊,加上創新技術的產業成長動能,後市仍不看淡。

歐洲與日本則在政策偏多的支撐下,經濟可望持續改善,也增添股市上漲柴火。新興市場則以具政策改革紅利的大中華與印度較有機會。

隨全球經濟溫和增長,在投資建議上,高君逸則表示,投資應著重具有創新能力的中小型股,如此才能爭取較高的成長性,目前他特別看好四大產業趨勢,包括醫療器材、全球消費、創新科技及創新金融,認為營運規模可望在未來三到五年大幅擴充。

在台股方中小型股表現方面,日盛小而美基金經理人趙憲成表示,中型100指數與店頭指數自8月24日至9月16日已出現一波強勁反彈,分別出現13.9%及17.1%漲幅,尤其有基本面支撐的中小型股,續航力將可望延續下去。

趙憲成建議,可採逢低加碼,區間操作,也建議可持續追蹤如:4G、光纖、新興市場智慧型手機零組件等、汽車零組件、運動用品、中概收成股、紡織、油價波動受惠股等產業。

---------------下一則--------------- 
企業獲利穩定 歐日股富貴穩中求2015-09-18 06:58:13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暫不論美國聯準會(Fed)升息與否,市場人士認為,未來兩、三年,全球股市波動度會提高。管理波動度、降低下檔風險,將是投資股市的重要課題。

為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之一的美盛集團,旗下的量化策略(QS)投資人多元資產解決方案主管培翠克(Adam Petryk)昨(17)日指出,就各種經濟數據顯示,Fed應該要升息,但對股票投資人來說,重點不應該放在第一次升息,而是應該放在最後一次升息。

彭博資訊統計,依歷史經驗,Fed開啟升息循環時,S&P500指數也會一路震盪往上,反而是Fed停止升息時,指數會從高點往下走。

培翠克認為,未來兩、三年,股市波動度將提高,但這是因為過去三年,波動率都維持在低檔,以有「恐慌指數」之稱的芝加哥選擇權交易所波動率指數(VIX)來看,過去三年,只有5%的時間VIX會高於20。

但VIX的20年平均值在20,過去三年為異常現象,未來VIX大於20將成為常態。因此在波動度普遍提高的時代,管理波動度將是投資致勝關鍵。

培翠克指出,在市場波動變大時,降低下檔風險非常重要,跌幅愈小,保本的能力就愈高。如果投資組合跌價10%,要漲回原點需要上漲11%,但如果投資組合跌價30%,就需要上漲43%,才能回到原點。

培翠克表示,就全球來說,目前較看好歐股及日股,因為這兩地的企業獲利穩定,也可以找到許多波動低的股票。就亞洲來看,則是加碼台灣、香港及新加坡,減碼澳洲及中國大陸。

培翠克指出,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很有吸引力,因為可以提供4%以上的現金股利殖利率。就全球來說,是減碼科技業,但台股的半導體則是例外。

天達資產管理多元資產團隊共同主管冼智聰(John Stopford)表示,建構多元的收益投資組合,應該納入更多不同特性的資產。

---------------下一則--------------- 
先機:亞股買點浮現2015-09-18 07:20:37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不論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是否升息,亞太基金經理人認為,亞太股價已回到金融風暴時的水準,尤其香港H股及邊境市場更有加碼空間。

Fed本次是否升息,成為金融市場萬眾矚目焦點。不過,先機亞太股票基金經理人關睿博(Josh Crabb)昨(17)日來台表示,本次升息與否,其實並非關注焦點。

彭博資訊調查顯示,9月升息的機率已降到三成以下。關睿博認為,升息議題不定造成股市波動,但他建議投資人不要害怕波動性,而應擁抱波動性,因為波動性代表嶄新的投資機會浮現。

關睿博分析,目前美國進入第三次,也是最長一次的復甦階段,失業率下降,聯邦基金利率趨近於零,為了因應後續可能出現通貨膨脹,Fed應該調升利率,以備未來有空間再下調利率。

亞洲股匯市日前大跌,澳幣兌美元貶值五成,印尼盾更大貶六成,投資人擔心亞洲金融風暴再度出現。關睿博指出亞洲貨幣已貶值至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水準。

關睿博認為,亞幣前波貶值,受惠的是原物料出口商,但這次亞幣貶值,受惠的則是將貨品出口到歐洲、美國及日本等先進國家的出口商,例如南韓及台灣。

除了匯率以外,亞股也大跌,股價淨值比一度跌到1.2倍,現在略微回升到1.3倍。關睿博強調,依歷史經驗,現在布局亞股獲得正報酬的機率極高。

彭博資訊統計,20年來,亞股股價淨值比在1倍及1.2倍時,如果進場投資並且持有一年,則獲得正報酬的機率高達100%。股價淨值比提高到2倍時進場持有一年,正報酬的機率就降到七成。如果在股價淨值比2.8倍以上時進場,則賠錢的機率高達100%。

關睿博認為,想要從股市中獲利,有三種方式,即股票配息、企業獲利及本益比擴張。相較於美股,亞股這三方面都比較有競爭力。

先機亞太股票基金善於發掘指數以外的投資機會,目前加碼中國的比重最高。關睿博說,H股的本益比不到七倍,優於大陸A股的13倍。

---------------下一則--------------- 
烏雲散去 法人:逢低搶進亞股2015-09-18 01:44工商時報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第3季來亞太不含日本股票基金績效前十名 http://goo.gl/aL2YpW

6月以來,陸股重挫、人民幣大貶、美國恐升息、經濟成長率趨緩等負面 消息讓亞股齊挫,然近期開始有法人陸續喊逢低布局亞股。富蘭克林坦伯頓亞洲小型企業基金經理人馬克•墨比爾斯即表示,目前的新興股市與貨幣匯價表現早已經 反映了聯準會將升息的預期,未來在升息底定之後,市場表現可望回歸基本面。

台新投信投資長莊明書表示,經驗顯示,新興亞洲股市於聯準會升息前夕均承受下跌壓力,不過升息後走勢看漲。他指出,在新興亞洲股市中,目前看好大陸、印度及香港股市後市。

莊明書表示,大陸經濟疲弱影響投資人信心,但政府為保全年經濟成長7%目標,預料將加大財政刺激力道,維持適度寬鬆資金環境,隨著多項利多政策抬出,港股表現也可望跟著水漲船高。

而隨著排燈節的費旺季來臨,印度股市在能源價格下滑、央行公信力提升及政府持續展開經改計劃等三大優勢加持下也可望持續吸金。

摩根泛亞太股票入息基金經理人顏榮宏表示,下半年以來,新興亞股在陸股大幅震盪拖累下而走跌,這波全球市場恐慌拋售風險性資產的速度和力道皆超乎 尋常,卻也創造進場契機,目前亞股已技術性超賣和不理性修正,許多優質股在被錯殺後,讓目前估值修正到極具投資價值的水位,建議投資人未來可伺機加碼在震 盪中被錯殺的亞股。

顏榮宏指出,隨著傳統旺季來臨,從中秋節到返校潮所引發的消費熱潮,挹注企業營收再上一層,搭配大陸十一長假所帶來的提前拉貨、備貨潮,有望拉抬企業獲利向上,進一步提振新興亞股表現。

---------------下一則--------------- 
亞股跌多 投資機會浮現2015-09-18 01:44工商時報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亞洲貨幣競貶 重回金融海嘯水準 http://goo.gl/nR47V6

今年以來,美國聯準會升息議題一再讓亞股受挫,先機亞太股票基金經理人關睿博(Josh Crabb)表示,美國升息與否已經不是重點,因為聯準會總有一天一定會升息,即使升息前市場波動性會加劇,因為亞股股價淨值比已跌到金融海嘯水準,投資機會浮現。

因為擔心美國升息,今年來資金已逐漸撤離亞股,關睿博指出,使得新興亞洲貨幣大幅貶值,目前各國貨幣已經貶值至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時水準。

然而,在此波亞幣大貶之際,一些出口到歐美等先進國家的出口商明顯受惠,例如韓國現代汽車,目前該公司股價要較實際價值便宜一半,也就是目前只要用韓國現代汽車一半市值就可以買下該公司所有硬體設備,而且還不包括商譽等。

而韓國競爭對手日本雖然受惠匯率貶值,卻面臨失去量化寬鬆空間,若無法再透過量化寬鬆刺激經濟,相較之下韓國則不斷降低利率且尚有空間降息,韓股更具向上成長空間。

另外,關睿博也分析,以2003年美國及亞洲股價淨值比(PBR)為例,當時美股樂觀且無大幅下修可能,相較於當時亞股則較便宜,主要來自當時亞 洲綜合負面事件:印尼峇里島酒吧爆炸事件、香港不動產價格嚴重修正、泰國面臨嚴重政變、亞洲SARS肆虐,導致於2003至2005年期間,亞洲投資氣氛 悲觀,但當證明亞股不如市場預估的糟糕,亞股股價也迅速向上攀升。

且據近20年的經驗顯示,關睿博說,只要價淨值比在1∼1.2倍時,投資亞股的正報酬機率都是「百分之百」,在當下環境,想要股市中獲利要掌握三大重點,包括股票配息、股價成長及槓桿差距。

但他指出,投資人不能永遠仰賴槓桿差距,另外公司盈餘及股票配息,這兩大獲利來源約只能提供2∼5%報酬,所以找出評價差距大的市場才是勝出關 鍵。目前亞股低點非常接近前波金融風暴水準,甚至也接近2003及1998年金融風暴低點,上述3個時點都是投資股市最佳進場點。

挑選國家標的上,關睿博認為,需要將選擇空間放大且須慎重檢視國家估價,例如MSCI亞太不含日本指數成分股只有687檔,但實際上亞太市場可投資的個股總和卻高達2.5萬,將選擇範圍放大,就會看到許多別人沒看到的投資機會。

至於邊境市場國家,過往大家喜愛談論的東協國家估值已經提升,他反而相對看好還有成長空間且估值偏低的斯里蘭卡,巴基斯坦,越南等國。

---------------下一則--------------- 
消費增溫 日股有看頭2015-09-18 07:20:00 經濟日報 記者朱美宙�台北報導
http://goo.gl/FYjMta

國際上對於安倍經濟學失靈的質疑愈來愈高,連信評機構標準普爾都因此下調日本國債評級,眼看著日股利空不斷,德盛安聯草根性研究團隊卻發現,日本消費信心增強,日本人的股市布局也比以往高。

德盛安聯草根性研究團隊透過實際調查與深入訪談,在今年7月進行日本消費者信心調查,總共訪問310位日本家庭的一家之主或有職業的成年人,藉此評估日本消費者在日本當前經濟環境下的消費與投資意願。

調查結果顯示,與2014年8月相比,日本消費者認為今年薪資較去年增加的比例大幅增加,預期明年薪資增加的比例也大幅提升。隨著消費心信心改善,對於未來六個月在股市的配置比重也從去年的14%提高至26%,凸顯日本消費者的投資態度比去年更為開放。

德盛安聯四季成長組合基金經理人許豐弟勻表示,從基本面來看,日本經濟持續復甦,帶動企業獲利好轉,日本企業季報獲利狀況已連續11季超過預期。企業基本 面穩健帶動就業市場改善,失業率已連續21個月在4%以下,職缺數高於求職數的事求人現象也連續了21個月,顯示在安倍政府大動作救經濟的政策下,已提升 國內企業與消費者信心。隨著日本企業穩定成長,企業雇用與所得環境改善,內需消費已形成正向的良性循環,逐步走出昔日陰霾。

除了基本面好轉,資金動能也仍然充沛,有利日股後市表現。許豐弟勻表示,日本政府退休金(GPIF)將日本股市的目標權重上調至25%,日本央行則計劃每 年買入3兆日圓ETF與900億日圓REIT(不動產投資信託),加上日本散戶投資意願持續提升,已從第2季末開始增持股票,對日股都形成有力的支撐。

展望日股後市,許豐弟勻表示,雖然基本面、政策面與資金面的三重趨力,將有利日股表現,建議透過組合基金擴大布局,才不會錯失這波修正下結構性成長機會。

---------------下一則--------------- 
南韓央行總裁鬆口 未來有可能降息2015年09月18日蘋果日報【陳智偉╱綜合外電報導】

在美國貨幣政策逐漸收緊之際,亞洲4小龍的南韓、新加坡卻可能準備寬鬆貨幣。
星國恐寬鬆貨幣
南韓央行受資本外流與家庭負債增長牽制,儘管面對內、外需疲弱,進、出口貿易低迷,不敢輕易寬鬆貨幣。

但南韓央行總裁李柱烈昨首度鬆口表示,未來可能有必要進一步降息,目前基準利率1.5%尚未達到低利率極限。

李柱烈昨在國會備詢時說:「我確信名目利率存在下限,但我們不能說目前利率已達該極限。」但他強調,不排除可能性不代表會立即降息,決策將視全球經濟局勢而定。

新加坡昨公布8月非石油類出口年減8.4%,減幅較經濟學家預估的3.5%高出1倍以上,電子產品也未如預期年增1.9%,反下滑2.7%,加深市場對新加坡金管局下月寬鬆貨幣預期。

---------------下一則--------------- 
亞股反彈 印度基金出色2015-09-18 01:44工商時報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投信發行海外股票基金近一周前5名 http://goo.gl/J6ISrJ

近一周亞股出現反彈行情,其中表現較好的有印度、馬來西亞、菲律賓、韓國、台灣,進一步觀察投信發行的272檔海外股票基金近一周,前10名以印度為首的亞洲股票基金表現特別出色,下半年向來是印度傳統消費旺季,為外資偏愛加碼時點,預料推升印度股市上漲機率大。

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指出,根據印度貿易部數據顯示,8月貿易赤字124.7億美元,較7月所創8個月新高的128億美元改善,且統計局公布的7月工業生產按年續升4.2%,超出市場預期升3.6%;6月也由初值升3.8%,上修至升4.4%。

他指出,經濟數據的好轉,加上今年雨季順利,農村消費力道持穩,相關題材可留意,生技醫藥產業也跟隨全球產業趨勢而起,看好生醫、金融及科技服務。

宏利資產管理印度股票專家Rana Gupta指出,印度股市表現優於眾多新興市場,預期有關趨勢將持續,因受惠經濟基本因素相對強勁、受大陸經濟放緩影響有限、商品價格低迷對印度卻有利, 且企業和家庭財政狀況穩健、通膨降溫,均為印度儲備銀行提供空間在有需要時得以降息。

他表示,看好具明顯可識別刺激增長因素的產業包括金融、非必需消費品、醫藥產業、資訊科技,工業、能源和原材料、電信和公用事業。

日盛大中華基金經理人鄭慧文認為,印度經常帳收支逐漸改善,PMI製造業指數自2013年底以來一直處於擴張區間,通膨持續下滑、公共財政不斷改善,成為金磚四國(BRIC)中唯一經濟表現相對較佳的經濟體。

目前印度正積極轉型將以投資與出口為重的經濟體質,轉型為內需與消費為導向的結構,將有助經濟更健全成長,先前最大的不確定性是美國升息時點,建議以分批方式投資印度股市較佳。

---------------下一則--------------- 
印度股市 Q4平均漲逾5% 2015-09-18 01:44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MSCI印度指數近20年各季漲跌幅和勝率 http://goo.gl/53rk4E

印度象神節17日登場,為下半年節慶行情揭開序幕,接著10月十勝節到11月排燈節,內需消費熱鬧滾滾。摩根投信統計,過去20年MSCI印度指數各季度表現,第4季勝率近七成,高居全年之冠,平均漲幅逾5%,投資人可搶在旺季前提早進場布局。

摩根投信副總謝瑞妍表示,預期龐大的內需消費有助於提振印度企業獲利,搭配資金面寬鬆趨勢未變,隨印股近期盤整,該地股市已來到較佳的進場價位,極具長線投資的價值,欲掌握印股第4季多頭行情者可趁早布局。

摩根印度基金經理人施樂富(Rukhshad Shroff)指出,印度第4季被視為吉祥的季節,且隨主要節慶假日即將由9月17日打頭陣登場的象神節揭開序幕,節慶消費氣氛將一路蔓延發酵,並於11 月中旬的排燈節來到高潮,節慶效應帶動的消費熱潮,除可挹注營收成長,暢旺的消費力往往帶動股市展開另一波漲幅。

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指出,時序即將進入第4季,統計過去十年,尤其是第4季,BSE中型股指數以平均6.9%的報酬,明顯勝出SENSEX大型股指數的2.6%,也突顯出中小型股的投資吸引力。

此外,企業獲利成長是引領股市上漲主因,根據IMF預估數據顯示,印度今年的經濟成長率7.5%仍居全球之冠,在能源價格走跌以及資金成本將因央 行的持續降息而大幅下降下,印度企業盈餘的預估值可望上修,觀察印度未來兩年的企業獲利預估分別有17%、22%的雙位數成長,印度股市後市表現值得期待。

台新印度基金經理人張晨瑋表示,印度股市的「天時、地利、人和」優勢再現,統計自2000年以來的數據可發現,扣除2008年金融海嘯及2011 年歐債危機表現,印度股市第4季的漲幅明顯優於第1到第3季,擁有「天時」優勢,而近來印度實際雨量多於預期、通膨擔憂也舒緩,使得「地利」優勢浮出,再 輔以「人和」的加持,包括隨著官方政策利多持續,有助企業正向發展,且股市估值仍低於歷史均值等,將使印股持續吸金。

---------------下一則--------------- 
英國央行總裁:可能明年初升息2015年09月18日蘋果日報【劉利貞╱綜合外電報導】

英國央行總裁卡尼(Mark Carney)周三赴國會作證時表示,若英國經濟持續成長,而且通膨壓力上升,可能需在明年初開始升息,並預期事態將在年底轉趨明朗,意謂英國可能緊跟Fed腳步、擺脫超低利率政策。

通膨壓力上升
卡尼指出,儘管中國經濟惡化對全球經濟造成威脅,但英國經濟體質依然強健。
他認為,隨著「經濟動能持續增強與潛在通膨壓力逐漸攀升」,到新舊年交替之際,關於何時可開始邁向政策常態化「將變得明朗許多」。

前英銀官員、美銀美林經濟學家伍德(Rob Wood)表示,卡尼有關政策常態化的評論,意謂他認為如今開始設想此事是恰當的,也代表他預期明年1月以後所有例會都可能啟動政策轉變,所以英銀或許將在2月升息。

---------------下一則--------------- 
Fed升息 美經濟恐陷衰退 最快不到1年 將導致美股熄火美債走跌2015年09月18日蘋果日報【林文彬╱綜合外電報導】

風險很高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實施近7年的超低利率政策今年展開退場。從歷史經驗來看,Fed升息將導致美股多頭熄火、美債走跌(殖利率上升)及經濟衰退。德意志銀行指出,Fed啟動升息平均41個月後,美國經濟會陷入衰退,最快的1次間隔不到1年。

德銀數據顯示,在Fed過去12次升息循環中,1980年8月至12月的循環結束後11個月美國經濟就陷入衰退,是最快墜入衰退的1次。最慢的1次則是1983至1984年的升息循環,當時Fed結束升息後過了86個月經濟才陷入衰退。

美股將震盪24個月
德銀指出,1950年來Fed共升息118次,其中只有2次是在美國名目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國內生產毛額)年增率低於4.5%時採取行動。美國今年第2季GDP成長率為3.6%,市場預測這個數字第3季將降至1.5%。德銀表示,Fed在這麼脆弱的經濟環境下升息風險很高。

但在經濟受創之前,金融市場可能就會先受影響。德銀分析師指出,過去升息循環顯示,美股似乎在Fed啟動升息後12至24個月會陷入狹幅震盪。Nuveen資產管理公司首席股票策略師杜爾(Bob Doll)也表示,從過去35年的經驗來看,Fed升息前美股平均上漲約14%,但啟動升息後250天的漲幅平均只有2.6%。

新興股市利大於弊
美債和美股一樣,其波動程度也隨著Fed升息預期升高而加劇,只不過債市反應比較快。德銀說:「Fed一啟動升息或降息循環,債券殖利率馬上就有反應,升息循環結束時,債券殖利率會立刻下跌。」

Fed升息對美股或許是利空,但對新興國家股市可能利大於弊。2004年6月Fed前主席葛林斯潘(Alan Greenspan)開始緊縮貨幣政策時,表徵新興國家股市整體行情的MSCI新興市場指數隨之攀升,2006年4月聯邦資金利率升至5.25%的高點時,開發中國家股市已漲逾70%。

這種現象有可能在Fed這次升息循環重演,但由於Fed對開發中市場信心的影響力已不如2008年那麼大,且中國經濟惡化,新興國家股市這波漲勢面臨更多不確定性。

中國恐拖累新興國
NN Investment資深新興市場股票經理人葛里菲斯(Nathan Griffiths)說:「中國可能是拖累新興國家股市的長期因素,因為相較於美國,中國對全球貿易的重要性高很多,對新興市場貿易更是如此。」

---------------下一則--------------- 
近14%基金經理人 不曾經歷美升息2015年09月18日蘋果日報【陳智偉╱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上次升息循環是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距今約有10年光景,據統計,全球基金經理人大約每7人就有1人不曾經歷升息環境,而業界缺乏相關操作經驗的人偏多,恐導致各類資產波動情況更劇烈,讓市場老鳥非常擔心。

缺乏相關操作經驗
研究機構eVestment調查全球4500家基金公司、3.5萬名畢業自900多家大專院校的現役基金經理人後發現,有13.9%不曾經歷美國升息。

《華爾街日報》指出,美國資產第5大銀行U.S. Bank從事利率相關的員工估計有7成沒有經歷過升息。

巴克萊(Barclays)歐美利率交易負責人亞利安說:「可能會有已被視為專業交易員的副總裁級人物,卻不曾見過升息場面。」

Seabreeze Partners資產管理公司總裁卡斯擔心,專業投資人缺乏操作經驗,恐導致劇烈的資產價格波動。

---------------下一則--------------- 
未來五年股票差異化將更明顯 主動選股時代來了2015-09-18 07:23:19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美國股票基金經理人歡迎升息,主要是進入升息期股票差異化將增加,未來五年,將是主動選股時代,有別於過去五年的被動選股時代。

駿利美國股票投資策略總監湯普森(Nicholas Thompson)再度來台,昨(17)日指出,在低利率時代,各類股票全都上揚,凸顯不出選股的功力。但隨著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開始升息,未來優質個股將勝出。

湯普森今年元月來台時,市場預期Fed在今年9月升息的機率高達九成,這次他在Fed會議前夕時來台,市場預期升息機率已降到三成。

湯普森分析,Fed陷入兩難,一方面低利率時期持續太久,並不是好現象,但另一方面,由於通貨膨脹仍低,Fed其實沒有必要升息。

湯普森指出,美股最近充分反映Fed升息的不確定。從今年2月中旬到8月中旬,S&P 500指數在區間整理,穿越2,100點水準的次數達34次,是史上最狹窄的交易區間。

不過,8月中旬以後,S&P 500指數跌破這個震盪區間。而且,震盪幅度也變大,單日波動度達到2%的交易日就高達五天,但在8月之前的半年期間,只有一天的波動度達到2%。

雖然市場擔心升息,但湯普森強調,如果拉長來看,與歷史平均值相較,這次不論升息幅度是1碼(即0.25個百分點)或2碼,聯邦資金利率仍然很低。

不論Fed這次升不升息,湯普森認為,貨幣政策從寬鬆到正常化再到緊縮,對美股是利多。即使Fed升息,但通膨仍低,仍可以找到本益比有擴張空間的個股。
以消費來說,目前美國線上消費的比重已有9%,是十年前的兩倍。

湯普森說,在美國西部及中西部的不少大城,基本薪資已調高。在紐約及華府等東部大城,則正在提議調高基本薪資。薪資成長,油價下跌,低所得民眾的消費能力改善。

因此,湯普森指出,單就消費類股來說,可以注意以低所得消費者為主要客群的企業、有能力抵禦來自電子商務競爭的企業、營收比重主要來自美國的企業、有機與天然飲食零售商等。

另外,在健康護理及科技業,也有不少商機。湯普森說,像是開發新藥品或有被併購潛力的生技公司,正在進行產業整併的半導體公司,都是投資機會。

---------------下一則--------------- 
經濟一枝獨秀 美股受惠2015-09-18 01:44 工商時報 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美國聯準會(Fed)利率決策會議結果出爐,市場不確定性消除,將回到經濟基本面,對此,駿利美國股票投資策略總監尼克.湯普森(Nick B.Thompson)表示,Fed後續更關注的是在通膨並無威脅下,長期低利率的不健康情況,有必要想辦法解決,由於拉抬所有資產價格,美股本益比也普遍上揚,個股差異化的情況將逐漸顯現。

尼克.湯普森指出,美國長期來極度寬鬆的資金,有利於被動選股,低利率、低通膨、高本益比的環境如果改變,市場難免有一波動盪不可避免,因應可能的轉變,建議投資人選股策略可做適度調整,掌握三大方向;首先是具備高品質且競爭優勢標的,其次是針對更有轉機題材的企業,例如進行經營階層改組的重大變革,最後是能領先市場提前看到的明星企業。

所謂高品質具競爭優勢,指在市場動盪之際相對較有支撐力,至於轉機題材股,則是更有機會重新評價得到較高的水準;尼克.湯普森強調。並且觀察未來的產業趨勢,應留意七大觀點,就是網路改變消費習慣、消費能力改善、油價下跌風險仍在、歐洲銀行前景改善、生技創新活動活躍、庫藏股和併購盛行、雲端服務快速普及。

今年來金融市場波動度加大,尼克.湯普森認為,有人說與聖嬰年有關,他認為這可能只是巧合而已,過去聖嬰年也不乏有股市表現很好的紀錄;另市場憂心美國股市連續6年的多頭,是否會出現較大回檔的可能,他強調,其實美股今年8月已經回跌修正約1成,後市在經濟條件一枝獨秀下,就算再做修正,幅度也將有限。

尼克.湯普森在美股中,相對看好七大產業,後續都可繼續找到不錯的投資機會,包抱通訊、消費、能源及公用事業、金融、醫療保健、工業及原物料、科技;他說,這些產業都隨著習慣改變、購物新模式、頁岩正夯、新藥推出計畫強強滾、科技快速改變,將是未來可持續投資的重要主題,但決勝關鍵還是在選股。

---------------下一則--------------- 
美股可望撥雲見日 還有上漲空間2015-09-18 06:56:43 經濟日報 記者朱美宙�台北報導

根據過去經驗,美股標準普爾500指數並未因量化寬鬆(QE)退場就步入熊市,反倒是反映升息象徵美國經濟穩健增長的利多,而帶動股價走揚,還有上漲空間可期。

瑞銀投信投資部主管張繼文表示,目前市場已經將觀察重點,轉到美國聯準會(Fed)主席葉倫於利率會議後的記者會論述內容,由於投資人最不喜歡不確定性,待不確定性消除後,美股可望撥雲見日。
不過當Fed的利率政策變數去除後,便可望帶動美股回穩上漲,這三波平均漲幅是10%。

---------------下一則--------------- 
卡位美股Q4旺季行情2015-09-18 01:44 工商時報 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美國聯準會(Fed)升息結果出爐,市場不確定性消除,有助全球股債市短線醞釀反彈,就算市場短線波動難免,但由於現階段通膨溫和,經濟穩健成長趨勢不變,有利美股延續多頭走勢,建議逢拉回分批進場或採定期定額策略布局美國股票型基金,積極型可搭配科技產業型基金,卡位第4季旺季行情。

富蘭克林坦伯頓美國機會基金經理人葛蘭.包爾表示,從經濟數據研判,製造業雖放緩,但服務業、消費及房市均顯露美國經濟維持溫和復甦;大陸經濟放緩擔憂雖衝擊市場信心,但就實體經濟層面而言,經濟對成熟國家的影響較新興國家為輕,成熟國家中又以美國所受到的影響最小。

群益美國新創亮點基金經理人蔡詠裕指出,美國2015年下半年GDP成長率可望為2.6%,主要因消費貢獻美國GDP的67%,過去3年每月就業新增人數平均增幅達22萬人,失業率來到低點5.3%,就業改善將推動薪資收入,增強消費動能,有助於經濟成長;從2015年整年度來看,美國GDP成長率預估達到2.5%以上,現階段美國經濟仍處於增長週期的中段,在基本面持續支撐下,中長期牛市走勢可望維持。

日盛全球抗暖化基金經理人鄭慧文認為,今年以來S&P產業中的生技業指數表現領先大盤,據路透報告,S&P500中已公布財報,第2季7成公司獲利優於預期,科技及生技服務產業分別有6.5%及11.6%長,獲利表現佳;展望後市,S&P中企業未來一年獲利預估生技為8.04%表現亮眼,受惠於美國經濟回溫,生技及綠能等創新產業有望雨露均霑,基本面可望續獲提升。

---------------下一則--------------- 
買拉美基金 盯商品行情2015-09-18 06:53:55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http://goo.gl/P4G1oj
http://goo.gl/JUWW5s

由於油價持續下跌走勢,加上全球原物料主要消費國—中國經濟走弱,原物料市場行情不振,使得倚賴原物料生產的經濟體—拉丁美洲市場經濟表現也不佳。

宏利環球拉丁美洲股票基金經理人Ian Simmons指出,這一部分反映全球對於中國緩慢經濟成長的心理,以及逐漸升高的市場波動;另一部分則是對於巴西市場的擔憂。

拉美市場最大經濟體巴西,近兩年來,正面臨嚴重的經濟萎縮,主要的原因是巴西賴以出口的大宗商品,包括鐵礦、農產品與能源價格大幅下跌,中國為巴西最大的出口國,但受到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對大宗商品需求減少,使得巴西成為受傷最嚴的國家之一。

宏利投信指出,巴西第2季GDP年增率萎縮1.9%,這是逾六年來最嚴重的下滑幅度,較預期為差。

根據彭博的調查,超過40位經濟學家的預期中值是下降1.7%,巴西央行調查顯示,經濟學家預測巴西GDP今年可能衰退2%。

另一方面,巴西通膨卻受巴西里耳貶值的影響而高漲,過去五個月,巴西通貨膨脹率均在8%以上,為了抑制通膨,巴西央行已連續七次升息,利率共上調3.25%,將指標利率升至14.25%,雖然是為了打壓通膨,但也同時抑制消費與投資,使得巴西經濟雪上加霜。

除了基本面不佳,宏利投信指出,全國最大的國營公司巴西石油(Petrobras)去年爆發的貪瀆案,引起的政治動盪也令私人投資卻步。

至於墨西哥,宏利投信認為目前其經濟基本面表現相對較佳,今年第1季及第2季GDP成長年增率分別為2.5%及2.2%,IMF則是預估今年墨西哥經濟成 長率為2.4%,雖然油價下跌亦為墨西哥經濟帶來壓力,但製造業及服務業可望支撐經濟成長,因此今年墨西哥經濟成長率雖不如以往,但仍有一定的水準。

除此之外,墨西哥出口到美國占其總出口量的70%,其經濟與美國連動性高,主要產品為車輛(約20%)及電子產品(約20%)。加上美國經濟復甦領先全球,墨西哥是受惠最大的國家。

然而,Ian Simmons指出,雖然巴西遭降評後,市場出現一波反彈行情帶動相關基金績效回升,但在中國經濟明顯轉佳之前,拉美地區的投資行情應該不會有太理想的表現。

由於近期拉美基金普遍下跌,主要受到原物料價格下跌影響,因此,建議投資人以原物料為觀察指標,若原物料出現止跌跡象,應該就是比較好的進場時間點,而布局方式還是以分批進場為宜。
匯率方面貶值風險相對較高,一定要做匯率避險。

---------------下一則--------------- 
新興資產 經理人喊低接2015-09-18 06:56:29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http://goo.gl/OEw9FL

市場擔憂升息導致近期全球股債市震盪不安,但從風險溢酬報酬率、每股純益成長率及企業併購或股市籌資活動等多重指標來看,全球股市並未過熱或進入空頭,只是處於低檔修正階段,但仍是低接進場的好機會。

瀚亞新興豐收基金經理人周曉蘭表示,目前股票風險溢酬仍然高達5.1%,遠高於2000年的1%及2007年的3.3%,且相較於前兩次金融危機時盈餘出現三至五成的盈餘衰退率,今年全球每股純益年成長率預估仍有8%。

目前企業雖然具有充足的現金水位,但整體併購、股票初次上市(IPO)占整體市值比重,仍低於前兩次空頭的水準,顯示企業活動並沒有過熱的疑慮;以上述這 些指標來看,近期全球股市震盪表現僅為修正,距離空頭還有一段距離。而成熟股市景氣逐漸恢復當中,新興股市也將有所表現。

---------------下一則--------------- 
生醫基金抗跌王牌 類股逆勢漲7% 2015-09-18 07:22:25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http://goo.gl/Ww0iMS

今年來全球股下跌逾2%,反觀醫療保健類股,逆勢上漲約7%,回顧過去20年來,凡是全球股票下跌的年度,醫療保健類股反而抗跌,甚至還有一半的機率會出現逆勢上漲,法人建議,投資人不妨逢回檔提高生醫基金配置。

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分析,今年以來全球股市震盪,吃掉不少投資績效,醫療產業則是MSCI十大類產業中最抗跌的,預估盈餘成長率維持在三成以上,是全球股市的二倍,財報數字也讓生醫基金擁有防禦力。

針對近期產業情勢,江宜虔說明,新興市場成長放緩疑慮,持續壓抑醫療器材類股的表現;醫療服務則因低本益比,吸引投資人進場布局,表現僅次於生技次產業。

江宜虔指出,近期生技龍頭股吉利德(Gilead)計劃發行規模達百億美元的債券,發債所得資金將可能用於股票買回或是併購,這一利多消息提升生技股的投資氣氛,激勵類股出現強勁反彈。

駿利美國股票投資策略總監暨副總裁尼克.湯普森(Nicholas B. Thompson)表示,健康護理產業過去表現強勁,有許多革命性新療法,因此成長快速。新藥療效大幅改善,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新藥數目也 成長快速,雖然生技股評價略高,不過市場依然低估部分具潛力公司,通過FDA審核的公司中,十分之一上市後大有可為,慎選具有研發前景看好療法的公司是關鍵。

德盛全球生技大壩基金經理人傅子平指出,那斯達克生技指數不畏市場波動,今年以來上漲約17%,優於其他產業表現,凸顯生技產業能漲抗震實力。由於FDA 的新藥審核態度正向,今年以來新藥通過審核件數高達26件,高於過去同期平均,將有利未來新藥上市與發展,並激勵股價表現。

傅子平建議可聚焦癌症、病毒感染與罕見疾病等公司,留意10月藥物審核密集時間,以定期定額方式掌握生技中長多投資機會。

---------------下一則--------------- 
高收債Q4旺季啟動2015-09-18 01:44工商時報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海外高收益債基金近半年表現 http://goo.gl/NjSEKy

股市的「五窮六絕,七上八下」也可套用在高收益債,統計近5年每月平 均報酬率顯示,高收益債自第4季至隔年第1季起表現通常較佳,最佳平均2.59%報酬,最差僅修正0.5%;法人強調,高收益債券指數已連續3個月收跌, 近期隨油價反彈及基本面仍支持,高收益債旺季可望正式啟動。

瀚亞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周曉蘭表示,高收債已連續3個月收跌,過去幾年沒見過,且高收益債信基本面目前雖非最佳,但美國經濟回升趨勢未改變,對債權人仍有利,在這一波市場明顯修正後,提供較佳進場機會。

她指出,高收債8月下旬觸底以來,表現已趨穩定,加上資金轉為淨流入,低檔承接買氣不弱,為後續旺季做準備,建議適度布局或搭配部分投資等級債券部位,均衡分散風險。

宏利新興市場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李育昇指出,經過這波修正,新興債及高收債殖利均來到近期相對高點,提供不錯買進點,因美國經濟依然持續復甦軌 道,今年升息機率高,但不致為巿場帶來大幅波動,短線新興債及貨幣可能受到壓力,長期在美國經濟成長下,仍有利新興債後市表現。

日盛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鄭易芸認為,這一波市場動盪,亞高收債是少數倖存者,目前亞洲多國仍處降息循環,無通膨隱憂,有利亞高收價格支撐, 下半年違約率預估下滑幅度明顯,且大陸房市持續回暖,「金九銀十」佳績可望再現,代表投資價值漸浮現,可評估選擇多級別亞高收基金布局。

群益多重收益組合基金經理人林宗慧說,受惠油價回升,美高收益債近來漲勢相對突出,但歐洲及亞洲高收益債因Fed升息憂慮加深而受壓抑;根據EPFR統計至9月2日當周,高收債由前一周淨流出14.2億美元,已反轉為淨流入1.5億美元,有利高收債後市。

---------------下一則--------------- 
人民幣貨幣市場基金更勝定存2015-09-18 01:44 工商時報 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人民幣走勢轉向穩定盤整,帶動近來跨國貨幣市場基金績效,法人預期,貨幣市場基金收益將漸趨穩健。法人建議,有人民幣資產的投資人,可用人民幣貨幣市場基金介入,不受存取天期長短影響、無提前解約利息打折限制,也無須考量綜合所得稅與二代健保費問題。

元大寶來人民幣貨幣市場基金經理人劉晶樺表示,目前大陸實體經濟趨弱,預期大陸政府在通膨許可情況下,寬鬆貨幣政策將延續,利率、匯率及資本項目開放政策也同時進行,經濟基本面不致於失速硬著陸,整體經濟動能可望回穩,但金融市場波動劇烈則不可避免。

從近期的經濟數據看來,大陸出口持續下跌,但跌幅收窄,加上政府加大財政力道,市場正面解讀,離岸匯價走勢轉強,人民幣匯價短期貶值壓力放緩;人民幣貨幣市場基金因有流動性及安全性上的優勢,即使面臨市場的動盪,也多能提供投資人穩定且優於定存的收益。

保德信人民幣貨幣市場基金經理人李秀賢分析,人民幣短期走勢不易預測,但人民幣「放寬紅線」的歷史,2012年浮動區間從0.5%擴大至1%後,人民幣兌美元半年內貶值1.5%,隨後一年多的升幅超過5%;2014年3月,再從1%放寬至2%,人民幣2個月內貶幅超過2.5%,隨後也反彈,據此可推論:人民幣中間價波動放寬,就算短線走貶,中長線升值的機會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