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1040930基金資訊

2015年09月30日
外資進駐 為Q4暖身2015-09-30 06:59:31 經濟日報 記者朱美宙�台北報導

美國加息陰霾下,全球股市持續大幅波動,上證指數面臨3,000點保衛戰。法人認為,上證指數雖然在3,000點有守,但因指數尚未走穩,投資仍宜採分批布局。

自從9月17日美國聯準會決議不升息後,美歐分別出現3~4%的跌幅,陸股在7月爆發股災後,也欲振乏力,橫盤整理已一個月。

日盛中國內需動力基金經理人鄭慧文表示,9月底行情出現較弱反彈主因清理場外配資9月底結束,加上十一長假將近,投資人轉防禦心態偏重,雖然陸股本波走勢震盪,但官方和技術面力守3,000點心態卻十分明顯。

根據EPFR統計至9月23日當周資料,約有1.7億美元資金流入中國大陸及香港股市,是近11周首周資金淨流入。

另外,上周海外追蹤A股的ETF共計約3.5億美元資金流入,是近八周最大流入,可嗅出資金已有轉向,表示外資開始為第4季暖身。

---------------下一則--------------- 
陸股基金 迎十三五紅利2015-09-30 07:00:50 經濟日報 記者溫子玉�台北報導
http://goo.gl/smbqfU

第18屆五中全會10月將在北京召開,明年開始的「十三五」計畫揭開序幕。根據統計,中國每個五年計畫的首兩年,滬深兩市都有雙位數表現,也顯示新的發展計畫對投資市場的帶動力道不容忽視,更道出未來的投資趨勢所在。

群益投信指出,每個五年計畫都是對未來經濟發展的規劃藍圖,因此,計畫的開始都是中國的重要時期,觀察中國自2001年開始的十五計畫以來,每個五年計畫的首兩年股市都有好表現,平均報酬逾二成,其中深圳股市漲幅又大,滬深兩市將市後續投資布局不可忽略的一塊。

景順中國基金經理阮偉國表示,將在10月召開的五中全會,是習李體制的首個五年計畫,可望推出穩增長政策,為中國未來發展確認航向。根據統計資料顯示,過去十年兩次五中全會,中國股市受政策激勵,第4季表現都是正值。

儘管中國近期公布的經濟數據不如市場預期,但群益大中華雙力優勢基金經理人顏世龍指出,官方穩定經濟成長的方向十分堅定,實際上,經濟數據不佳將使貨幣與財政政策更為寬鬆,市場信心逐漸恢復,對於利多消息或政策,因此也開始有資金進駐。

阮偉國也表示,在官方策略拉抬下,現階段不改變對陸股長線偏多看法,尤其大陸領導人持續推出改革政策,預料將翻轉產業發展重心,股市如拉回正是逢低挑選新興投資題材的好時機。

展望後市,保德信中國品牌基金經理人楊國昌分析,陸股明天(10月1日)將迎來十一黃金假期,假期前後可能呈震盪整理的格局,但值得注意的是,大陸官方正重新建立金融秩序,股民也在信心整軍,預料過度使用槓桿的股民離場後,A股將擺脫急漲急跌的態勢。

在進入第4季時,楊國昌說,這時向來是大陸消費與股市的旺季,10月除了有勾勒大陸未來五年產業樣貌的「十三五」計畫,11月有光棍節網購活動,以及國際貨幣基金(IMF)決定人民幣是否被納入為特別提款權(SDR)、深港通等題材,因此陸股第4季並不看淡。

楊國昌也建議,投資者可在相關利多出爐前,以定期定額或分批進場的方式掌握陸股反彈,甚至也可以美元投資A股,降低匯率波動的風險,兼享美元的優勢。

---------------下一則--------------- 
節慶引爆消費 亞股基金Q4氣盛2015-09-30 01:25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近10年來第4季表現最佳股票基金類型前10名 http://goo.gl/FpKrJR

第4季向來是亞太地區的傳統消費旺季,不僅助漲股市,相關基金績效也 相當亮眼,根據統計,過去十年來平均績效表現最佳的前十名股票基金類型中,就有高達7類是投資亞太地區,另外3類則分別是非必須消費品、美國中小型股票和 其他新興市場等同樣受惠節慶消費題材的產業和區域。

另外,第4季前十強基金上漲機率均逾6成,顯示歐美亞傳統零售消費旺季直接反映在基金績效。

進一步檢視報酬率,摩根泛亞太股票入息基金經理人顏榮宏表示,中國基金和大中華基金的多頭氣勢最旺,過去十年平均漲幅分別有6%和4%,若扣除金 融海嘯偏差值,平均報酬分別將近8%和5%,就連香港基金也有近5%的好表現,凸顯大中華地區第4季在「金九銀十」和「光棍十一」的節慶題材助陣下,零售 通路需求高漲,挹注企業獲利更上一層樓之餘,相關旺季題材基金也都有好氣色。

整體亞太區第4季蓄勢待發的多頭行情令人期待,特別是和大陸同為推動亞太經濟成長雙引擎的印度,顏榮宏指出,第4季在印度向來被視為吉祥的季節, 隨著象神節揭開序幕,將一路發酵至10月的十勝節(Dussehra),並於11月中旬的排燈節來到高潮,節慶帶動的消費熱潮,往往帶動股市一波漲幅。

根據JPMorgan證券估計,新興亞洲企業今、明兩年獲利成長率,預估分別為8%和10.5%,輔以歐美國第4季節慶假日引爆的消費需求,建議投資人可搶在旺季前提早進場布局。

台新投信投資長莊明書表示,第4季新興股仍以中國及印度最受看好,其中市場預測大陸第4季可望再降準、降息,並進行財政擴張政策,持續開放市場改革,中長期仍朝正向發展。

至於印度,他指出,IMF預估今年GDP將可達7.5%,超越大陸,而莫迪執政後消費者信心明顯增強,顯示內需轉佳,加上外界預期仍有降息空間,可望推升股市。

群益亞太中小基金經理人李忠翰表示,第4季全球股債資金面流動以及新興市場資金外流等情形皆有所緩解,國際投資人風險態度明顯偏向於積極;隨中國經濟放緩的恐慌逐步消弭與經濟刺激政策相繼推出,先前遭受資金外流的亞洲周邊國家可望逐步收復。

李忠翰認為,亞洲前景穩定,題材多元豐富,預期美國今年升息幅度有限下,資金仍偏好風險性資產,可望回流新興亞洲股市,新興亞股長期向上趨勢不變,建議可以定期定額或分批逢低進場方式酌量布局。

---------------下一則--------------- 
績效回顧 亞股基金9月表現正點2015-09-30 01:25 工商時報 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聯準會考量通膨低迷與海外情勢不確定性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增添投資人對全球經濟前景疑慮,加上大陸8月數據仍顯疲弱,拖累全球股市月線下跌。不過,回顧9月台灣已核備的1,023檔基金中,表現最佳的是台股基金、亞洲中小型基金及大中華股票基金,這3類基金平均仍是正數。

據理柏統計至9月23日,1,023檔海外基金(股、債均含)平均下跌1.4%;其中769檔股票型基金平均下跌1.94%,227檔債券型基金平均上漲0.2%,在股票基金中,台股基金、亞洲中小型基金及大中華股票基金平均分別漲1.19%、0.81%、0.25%。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聯準會會後聲明提及對全球景氣成長擔憂,10月市場將持續關注經濟數據與第3季財報表現,可能增添短線股市波動,但相較於8月市場震盪期間,許多風險性資產歷經修正後吸引力浮現。

加上聯準會釋出鴿派態度,歐洲央行亦表明不排除擴大寬鬆可能,充沛的資金行情有助收斂股市下檔風險,建議投資人採取分批加碼、定期定額與股債均衡3大策略降低波動。

富蘭克林坦伯頓亞洲小型企業基金經理人馬克•墨比爾斯表示,新興股市目前平均本益比與已開發國家股市差距逼近歷史高點,具有長線投資價值的吸引力,3大區域中較看好基本面與政策較明朗的新興亞洲股市。

他指出,中印台韓等亞洲國家政府現階段政策改革方向有利於中小企業,具創新題材與利基的科技、醫療與消費類股長線投資展望佳。

宏利大中華股票專家謝企剛表示,大陸經濟仍面對困境,但基本因素強勁,特別是負債和產能過剩的問題依然嚴重,而且散戶投資文化仍處於發展初期,然而銀行體系並無立即時危機,大部分有問題的融資融券部位似乎已被擠出銀行體系,加上政府的資金仍然充裕,並具備多項可隨時動用的政策工具。 此外,他指出,過去數周以來的市場虧損並未直接削弱大部分消費者的財富,畢竟服務業指標依然穩健,而現時的情況與金融危機顯然相去甚遠。

---------------下一則--------------- 
降息風 新興亞股後市升機勃勃2015-09-30 01:25 工商時報 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亞洲股市掀起降息風,今年以來繼大陸、南韓、印度、泰國、印尼之後,台灣也宣布降息半碼,統計亞洲股市共有6個國家陸續宣布降息,降息幅度為0.5至4碼,目前僅馬來西亞及菲律賓尚未降息。

法人表示,新興國家的降息顯示出通膨壓力趨緩,貨幣緊縮政策也有機會放緩,從股市表現來看,降息往往能讓市場有更多資金活水,激勵股市表現,因此建議投資人可布局包括台股基金在內的新興亞股基金。

統計投信發行近1周表現較佳的亞洲股票基金前十名,依序為群益東方盛世2.44%、元大寶來印度2.3%、群益印度中小1.99%、群益亞太中小1.39%、統一亞太1.32%、統一新亞洲科技能源1.16%、元大寶來亞太成長1.1%、台新印度0.93%、國泰亞洲成長台幣級別0.68%、凱基亞洲四金磚0.5%。

德盛安聯中華新思路基金經理人許廷全表示,今年以來,全球股市經歷原物料價格下跌、希臘債務危機、美國升息的不確定性,表現較為震盪,不過全球經濟仍持續緩慢成長,加上主要央行的貨幣政策仍然寬鬆,豐沛的資金動能仍有利股市表現。

但他也提醒,由於新興市場的體質差異甚大,相較於拉美與新興東歐,亞洲的成長較為穩健,其中又以具備政策支撐的東北亞優於東南亞。

---------------下一則--------------- 
今年4度降息 印度再減2碼2015年09月30日蘋果日報【于倩若╱綜合外電報導】

印度央行降息2碼,由7.25%降至近4年半新低6.75%,降幅大於市場預估的1碼,為今年來4度降息,顯示中國成長減速威脅全球成長,在大宗商品重挫抑制通膨下,給了印度擴大降息支撐經濟空間。

股債匯全翻紅
降息幅度超預期,帶動印股昨自早盤下挫逾1%反彈,一度勁揚1.7%,終場上漲0.6%。印度盧比兌美元一度升值0.2%,印度10年期公債價格上漲,與價格反向的殖利率創逾2年新低7.56%。

印度央行總裁拉揚(Raghuram Rajan)指出,全球活動自上次例會來走弱,意謂大宗商品價格仍將受抑一段時間,有必要以更強勁內需彌補全球成長走弱,貨幣政策在現行環境下須盡可能寬鬆。

---------------下一則--------------- 
豐沛資金活水 助漲歐股2015-09-30 01:25 工商時報 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歐股日前受德國汽車大廠福斯的醜聞事件影響,加上對經濟前景與美國升息的不確定性,近期走勢較為震盪。法人認為,回歸到基本面來看,歐洲經濟持續復甦、企業獲利改善,加上歐洲央行推出量化寬鬆態度堅定,提供歐股豐沛的流動性,有助支撐歐股後市持續上揚。

德盛安聯歐洲高息股票基金產品經理林炳魁表示,若觀察歐元區貨幣供給,M1與M3的7月年增分別回到11.9%與5.3%,顯示金融環境緊縮狀態有所改善,銀行放貸金額也有所回升,資金環境對企業轉趨利多。

景順歐洲大陸企業基金經理Erik Esselink表示,歐洲區消費者信心指數攀至金融海嘯以來相對高峰,且堅實基本面支持歐洲企業獲利提升,歐股第2季財報表現驚豔,研調機構預估盈餘將持續上修,年增率可望達8.2%,其中景氣循環股表現最為搶眼。

此外,歐洲股市本益比回落至長期平均之下,中長期投資機會明顯浮現,其中西班牙、義大利等邊陲歐洲國家最具投資吸引力。

---------------下一則--------------- 
美股4指數 驚現死亡交叉 13度「大滿貫」 市場空頭氣氛瞬間轉濃2015年09月30日蘋果日報【劉利貞╱綜合外電報導】

美股4主要指數齊現死亡交叉,繼8月來道瓊工業指數、S&P 500指數、表徵中小型股的羅素2000指數短期均線相繼跌破長期均線後,納斯達克指數周一盤中50日線也向下穿越200日線,成為1979年來第13度死亡交叉「大滿貫」,市場空頭氣氛瞬時轉濃。

通常加劇短期跌勢
在原物料與生技股沉重賣壓下,S&P 500指數跌2.6%收1個月新低1881.77點,10大類股全線走跌;納斯達克指數重挫3%收4543.97點,主要受納斯達克生技指數(NBI)大跌6%、創4年來單日最大跌幅拖累;道瓊工業指數收跌1.9%至16001.89點;羅素2000指數也跌2.9%至11個月低點。

前次美股4大指數齊現死亡交叉已睽違4年。死亡交叉被投資人視為股市由短線拉回轉為中長線空頭走勢凶兆,一旦出現通常會加劇短期跌勢。道指8月11日驚現死亡交叉成賣出訊號,至今累計下跌8.05%;S&P 500(8月28日)、羅素2000(9月2日)呈死亡交叉以來各跌5.4%及4.8%。

專家:長線未必空
然而專家指出,從歷史經驗驗證,股市呈死亡交叉雖可能加重短期跌勢,長線卻未必走空。
BREAN CAPITAL股票交易部主管弗里德蘭德(Roberto Friedlander)表示,1979年以來美股4指數13度齊現死亡交叉,隨後1個月內表現「疲弱」,但3個月後大幅好轉的機率達75%。

據SUNDIAL CAPITAL REASEARCH向MarketWatch提供的資料,在過去13次經驗中,S&P 500指數呈死亡交叉後的3個月平均上漲5%、1年後平均漲8.4%。但在統計數據呈現的平均趨勢外,歷次股市走向仍難一概而論。例如,2011年8月道指呈死亡交叉後1個月跌逾4%,1年後卻漲20%;2008年1月納指呈死亡交叉後1個月上揚1.2%,但1年後大跌36%。

---------------下一則--------------- 
新興市場基金 清算比招募還多2015年09月30日蘋果日報【陳智偉╱綜合外電報導】

新興市場從全球經濟成長引擎變成拖油瓶,投資魅力銳減,資產管理業者大舉關閉相關基金,今年來清算多達136檔,比新推出招募的121檔還多,是2006年有紀錄9年來首見。

投資魅力銳減
今年8月中至9月中短短1個月之內,新興市場基金就遭贖回300~400億美元,與前幾年蓬勃發展大異其趣。此前9年,每年新招募者都比清算者多,連2013年在美國QE(Quantitative Easing)「減碼恐慌」下,仍淨增加178檔,2006~2014年累計淨增加1745檔。

以資產類別區分,今年來清算主要集中在新興市場固定收益基金,多達62檔,高於新招募的37檔,其中又以本幣計價債券基金較慘,共關閉26檔。

---------------下一則--------------- 
黃金基金三強好正 近一周繳出正報酬2015-09-30 06:45:26 經濟日報 記者朱美宙�台北報導

國際金價在8月5日來到近一年的每盎司1,085美元的低點後向上反彈,近一周在1,130~1,150美元震盪,法人認為,目前中長線黃金買盤無明顯進場,反彈應以空單回補視之,但黃金價格短線盤出W底形態,後市值得進一步觀察。

黃金價格反彈後,整體黃金相關基金近一周有三檔繳出正報酬,分別是元黃金ETF(元大寶來標普高盛黃金ER指數股票型期貨信託基金)、貝萊德世界黃金股票基金、元大寶來黃金期貨信託基金。

元黃金ETF經理人方立寬表示,黃金近期若能順利突破1,150美元壓力關卡,將強化金價反彈力道。黃金價格上漲的基本面利多來自於人民幣帶動的匯率市場隱憂,以及美股動盪所帶動的避險需求;而在9月美國聯準會會議之後,市場確認升息緩慢而調降預期升息次數,進而發現黃金市價偏低,才會吸引買盤進駐。

不過,方立寬指出,從海外實體黃金ETF持有黃金數量未隨金價上揚而攀高來看,中長線買盤依舊遲疑;再者,從紐約黃金期貨的提領需求持續下滑來看,黃金市場的終端需求並沒有隨金價上揚而增加,黃金的終端買氣依舊充滿不確定性,金價上漲力道宜以空單回補視之。

方立寬指出,目前並未觀察到明顯的中長線買盤進場,短線漲勢雖可望持續,但追高不宜過量。

展望第四季,升息的預期心理自2012年以來已持續干擾金價,但美國聯準會已釋出今年一定會可能升息的訊息,方立寬認為,由於美國升息態度明朗且極度溫和,對金價殺傷力應已大幅降低;比較值得觀察倒是美股,若美股於第四季止跌回升,對黃金的負面作用應較大,屆時將阻礙金價持續上漲。

---------------下一則--------------- 
美股財報季 生技科技看俏2015-09-30 06:58:31 經濟日報 記者溫子玉�台北報導
http://goo.gl/DWgkcJ

10月美股財報公布即將到來,法人表示,可留意財報可能創佳的族群,如生技及科技等新創產業。

在財報獲利預估部分,S&P 500第3季獲利年增率在能源類股拖累下,估計將出現6.5%的衰退,但扣除能源類股後則有0.5%的成長,其中除電信服務及耐久財外,生技及科技等新創產業獲利都可優於去年同期,後續投資布局可多加留意。

群益美國新創亮點基金經理人蔡詠裕表示,就美股評價面來看,美國歷經8月全球股市修正,各大指數股市評價相對合理,S&P 500指數2016年PE預估是16.8倍,比30年平均來的便宜;NASDAQ指數2016年PE預估是20.8倍,較15年平均便宜。目前股市評價具 中長期投資吸引力,由於未來進一步破底機率低,反彈可期。

德盛安聯四季成長組合基金經理人許瀞勻表示,儘管受到中國經濟放緩的利空訊息影響,美股出現較為震盪的走勢,但回歸基本面來看,無論是就業市場、房市或消費信心,都持續走在復甦的軌道上。

美國聯準會9月的FOMC會議後的聲明也指出,美國經濟前景仍然樂觀,顯示基本面仍然有撐。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具有創新技術趨動成長的產業,包括生技與科 技,在全球都占有領導地位,加上低利環境下的併購熱潮,已持續提升產業整體綜效,中長線的成長動能與展望正向,後市仍然看好。

展望後市,日盛全球抗暖化基金經理人鄭慧文表示,雖對第3、4季企業獲利市場預估保守,但仍有機會逐季成長。因第3季美國股價已經過一段修正,有助美股中 長期走多。他指出,年底消費旺季即將到來,行動裝置及物聯網,以及半導體、網通、雲端服務、資訊技術等產業,都可持續留意。

投資部位上, 蔡詠裕就大環境來看,在Fed暫緩升息及希臘大選落幕下,受市場不確定因素暫時消除後,加上美國企業財報仍有持續上修空間,將有利第4季美股漲勢動能延續,相對看好新創類股股價表現。

許瀞勻也指出,在美國聯準會正式啟動升息循環前,市場仍會受到升息時程的不確定性與新興市場的經濟利空訊息干擾,建議透過組合基金擴大區域布局。許瀞勻建 議投資人,除將美國納入核心部位外,也可加入具有成長題材、貨幣與財政政策支撐的國家與區域,參與全球慢成長、慢通膨、貨幣寬鬆環境下的投資機會。

---------------下一則--------------- 
熊貓債來襲 寶島債警戒2015-09-30 07:06:12 經濟日報 記者韓化宇、朱美宙�台北報導
http://goo.gl/TwrWoy

熊貓債來襲,台灣寶島債進入警戒狀態。大陸近日開放境外商業銀行,發行俗稱「熊貓債」的在岸人民幣債券,匯豐銀行及中銀香港搶到頭香,各發行人民幣10億元及100億元。由於該債券與寶島債、香港點心債性質類似,包括金管會、櫃買中心及發行的券商,都在緊盯發展。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坦言,如熊貓債的門愈開愈大,一定會影響寶島債;金管會證期局長吳裕群則認為,關鍵在發行熊貓債籌措的資金,能否匯到境外使用,如果跨境流動受到管制,對寶島債影響有限。

櫃買中心則表示,大陸讓外資銀行增加籌資管道,寶島債與香港點心債,仍是重要的境外人民幣籌資據點,極具競爭力。且資金需求是全球性的,發債機構往往是哪裏便宜就往哪裏籌資,不會因為哪個市場開放後就冷落其他市場。

櫃買中心認為,寶島債有許多發行優勢:包括:發行程序很簡化,有利於發債機構掌握時效訂價;在境外人民幣發債費用上相對低;第三、台灣的人民幣存款餘額極高,9月有超過3,298億元人民幣存款,有待去化。

更重要的是,台灣的保險公司是重要的債券買家,櫃買中心估計,保險業每年約有新台幣1兆元可以購買台灣的國際板債券。

不過,就發行面而言,由於台灣尚未開放大陸企業來台發債(陸資銀行除外),目前寶島債發行人,多為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銀行、高盛等外國商業銀行,恰好是這波熊貓債開放的對象,如果外銀移情別戀,市場恐將萎縮。據了解,金管會已注意到,並指示櫃買中心留意後續發展。

至於是否會開放陸企來台發寶島債因應?曾銘宗說,因涉及兩岸事務,短期內不會開放。
券商債券部主管表示,債券發行人在意籌資成本愈低愈好,大陸今年不斷降息、降存準率「雙降」,在岸利率已低於離岸,此時再開放境外銀行發熊貓債,「離岸人民幣債市一定會受影響」。

大陸是在2005年開放發行熊貓債,但不包括境外銀行。日前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剛宣布放行。

據了解,除了匯豐及中銀香港,渣打也計劃發行人民幣10億元的熊貓債,顯示全球第三大債券市場的大陸,已成為世界各銀行亟欲進入的市場。

---------------下一則--------------- 
寶島債降溫 9月僅發兩檔2015-09-30 07:04:01 經濟日報 記者韓化宇�台北報導

受人民幣貶值預期升溫影響,寶島債殖利率逐步攀升,債券發行意願也明顯降溫。櫃買中心統計,9月只有二檔寶島債發行,與8月的12檔發行數相差甚多。

8月11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無預警大貶,儘管大陸官方強調,這是對人民幣匯率偏離市場水平的一次性調整,並非長期貶值,但還是重創市場對人民幣信心,甚至引發大規模的資金外逃,加重人民幣貶值預期。

券商債券部門主管表示,投資人對人民幣貶值預期升溫,因此要求更高的債券殖利率作為風險的補償,墊高了發行成本,使得這段時間,台灣寶島債、香港點心債發行情況,都急速冷卻。

櫃買中心資料顯示,8月3日國際信用評等A級的10年期、5年期及2年期寶島債殖利率,分別為4.28%、3.98%及3.55%。但到了9月25日,殖利率分別提高至4.3%、4.00%及3.58%。

因為發行成本變貴,9月僅法國興業銀行及東方匯理銀行發行二檔寶島債,發行金額也不高,僅人民幣1.1億元及8億元,和8月份的盛況相比,明顯冷清。

在交易端方面,8月銀行、券商等法人共賣出寶島債人民幣16.92億元,高出買進金額8.59億元約二倍。券商分析,寶島債殖利率提高,導致債券價格下挫,在人民幣貶值的氛圍下,投資人趕緊把手中債券賣掉,避免損失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