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1041013基金資訊

2015年10月13日
歐股 法人搶進2015-10-13 01:37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全球主要市場基金資金流向 http://goo.gl/kOvnhK

IMF下修全球GDP,全球經濟成長趨緩,干擾市場投資情緒,歐股本益比已滑落至今年來新低,國際資金趁機搶便宜,上周逢低進駐歐股逾20億美元,推升今年來累計資金淨流入金額持穩於1,052億美元,顯示資金看好歐洲好轉的經濟基本面,逢低搶進心態。

但資金上周連續第三周流出美股逾50億美元,累計全年失血1,344.55億美元;日股也失血20.36億美元,創近一年來最大單周資金淨流出;新興市場歷經籌碼整理後,8月底來逐步反彈,儘管今年來資金仍全面呈現淨流出,惟單周資金淨流出幅度持續縮小。

摩根多重收益基金經理人邁可•施厚德(Michael Schoenhaut)指出,IMF分別下修今、明年全球GDP至3.1%和3.6%、顯示全球經濟成長缺乏動力,市場推測聯準會短線不會貿然升息,導致 近3周資金大舉撤出美股逾128億美元,日本也因企業資本支出未如日央行預測般強勁,資金大幅流出逾20億美元。

但施厚德認為,眼見日本4∼6月GDP萎縮,加上近期安倍支持率下滑,日央恐怕擋不住壓力而必須進一步擴大QE規模,後續觀察重點將是本月底召開的貨幣政策會議。

摩根歐洲策略股息基金經理人巴洛克(Michael Barakos)指出,受到全球風險趨避氣氛影響,歐股本益比下滑至今年以來新低,但歐股經濟數據及企業獲利仍維持復甦態勢,待市場恐慌情緒逐漸消弭,在資金面有QE加持下,歐股可望回歸基本面表現。

根據歷史統計數據,第4季是歐股報酬率表現最佳期間,正報酬率機率高,建議投資人可伺機掌握歐股逢低布局機會,參與歐股第4季行情。

德盛安聯歐洲高息股票基金產品經理林炳魁表示,IMF日前預計歐元區通膨將持續低於目標,通縮風險仍高,預估歐元區今、明年經濟成長率為1.5% 與1.6%,強調歐洲央行的量化寬鬆政策應該持續。貨幣政策維持寬鬆的趨勢下,仍有利為市場挹注豐沛的流動性,不僅有助推升歐股漲勢,弱勢歐元也將提升企 業出口競爭力、匯兌收益與獲利,歐股後市仍不看淡。

---------------下一則--------------- 
跌多但基本面佳 亞股後市最看好2015-10-13 01:37工商時報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下半年績優海外股票基金 http://goo.gl/5Jalza

美國升息延後氣氛使得市場一片樂觀,全球主要指數都出現一波反彈,其 中亞股表現最出色,近一個月MSCI世界指數上漲4%,MSCI新興亞股指數更大漲10%,激勵近來表現強勢基金大多由亞股拿下,尤其是漲逾8%的印度相 關基金,代表升息暫緩資金再度流入新興市場,跌多且基本面最佳的亞股後市表現最值得期待。

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認為,從這次全球股市上漲觀察,印度股市過去一個月漲幅超過8%,加計匯率因素後,MSCI印度指數漲破1成;今年 來印度股市表現相對溫和,9月一度觸及下半年低點24,893點,隨股市走多重回27,000點之上,因目前擁有全球最高經濟成長,今年外資直接投資創歷 年之最,顯示在新總理穆迪上台後,市場信心大增,第4季傳統旺季到,更是年底投資佈局不可少的區塊。

亨德森遠見亞洲股息收益基金聯席基金經理人薩.杜赫勒指出,亞洲仍是全球成增長最快地區,各國續推刺激內需政策,有助推動經濟持續成增長。目前亞 洲經濟展望因財政實力及貨幣政策靈活,且商品價格下跌肯定有利亞洲企業整體盈利率利潤率,加上波動過後使亞洲股票估值是近年來最具吸引力的,使亞股較其他 地區更具潛力。

日盛大中華基金經理人鄭慧文表示,油價和全球原物料商品價格持續下行,及全球金融和經濟不確定因素的干擾,印度央行降息合乎預期,但幅度超乎市場 預期,以內需消費為60%的經濟來說,絕對是一項利多,更有利印度股市正面動能;印度政府去年開始採取若干措施吸引外國投資,幫助投資者重振信心,今年上 半年印度已經超過了大陸和美國,登上外國直接投資排行榜的榜首,因此綜觀亞股中,印度仍將是一大亮點。

---------------下一則--------------- 
資金回流新興亞股 台韓最強2015-10-13 01:37工商時報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亞股資金流向 http://goo.gl/GtemWa

美國最新非農就業報告不佳,使市場對聯準會升息時間預期延後,市場的風險偏好逐漸回升,新興亞股上周的資金態度轉為正向,不僅印度、印尼、泰國由淨流出轉淨流入,台股與韓股延續前周吸金態勢,上周分別吸金2.32億美元與3.03億美元。

德盛安聯中華新思路基金經理人許廷全表示,第4季是傳統消費旺季,加上基本面疲弱的消息已經在先前反映在股價,目前雖然尚未見到景氣大幅增溫的利多消息傳出,但風險最高的時點也已經過去。

但因市場觀望氣氛未散,台股指數無法帶量上攻,短期將呈現狹幅區間震盪的走勢,他建議,應以由下而上選股策略為投資主軸,聚焦有成長利基題材、第四季與明年獲利動能與展望正向的優質公司,逢低分批布局。

中國信託亞太多元入息平衡基金經理人蔡佩怡表示,近期因美國不急於升息使得資金重回亞洲,而大陸經濟增速減緩已成為共識,加以9月官方PMI略優於預期、五中全會將召開或有政策出台,均使得投資氛圍轉佳。

新興亞股自今年第2季以來率先修正,近期亞洲各國貨幣也反彈回升,預期第4季新興亞洲市場風險情緒正向,中長期投資價值浮現。

日盛大中華基金經理人鄭慧文表示,全球總體資金仍偏多,因此短期升息僅會造成股市的短震盪,上周全球股市全線飆漲,資金續入風險性資產,據彭博預估,未來一年南韓產業整體營收成長均值預估為4.53%,目前本益比約為16.4,估值具投資價值。

其中,韓股可留意貶值後的出口產業受惠股,並建議避開對與經濟連動度高,例如工業、資訊與原物料業產業。

群益亞太中小基金經理人李忠翰表示,亞洲股市掀起降息風,今年以來包括大陸、南韓、印度、泰國、印尼、台灣等都宣布降息,新興國家的降息顯示通膨 壓力趨緩,貨幣緊縮政策也隨之有機會放緩,從股市表現來看,降息往往能讓市場有更多資金活水,激勵股市表現,建議布局新興亞股基金。

---------------下一則--------------- 
不怕Fed 南韓就怕中國弱掉 調整出口策略 由半成品轉為專注製成品2015年10月13日蘋果日報【于倩若╱綜合外電報導】

還沒準備
南韓經濟副總理兼企劃財政部長崔炅煥表示,南韓已有充分準備因應美國升息,具備高額外匯存底與強健的經常帳部位,但並沒有準備好面對中國經濟進一步放緩,目前試圖改變出口策略,由目前主要出口半成品跟機器生產設備到中國,改成專注在出口製成品給中國。

崔炅煥上周末在祕魯IMF(國際貨幣基金)會議場邊,接受CNBC專訪時表示:「我們對即將發生的美國升息已做足準備,不預期會對經濟造成突如其來的衝擊。」

因應美國升息做準備
崔炅煥指出,南韓的緩衝包括高額外匯存底與強健的經常帳部位。今年上半年南韓經常帳順差52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大增33%,創歷來半年期間最高,主要拜進口能源價格大跌之賜。

比起美國升息,南韓較擔心中國經濟成長減速,崔炅煥說:「中國對我們不僅是重要機會,同時也是威脅,因南韓有4分之1出口輸往中國市場,要是中國成長真的趨緩,將不可避免衝擊我國經濟,我們正試著調整出口策略,目前主要出口中間財或資本財至中國,但中國正轉為倚重內需,我們將改為專注於製成品。」

南韓近月出口深受中國需求走弱衝擊,9月出口年減8.3%,繼8月年減14.9%進一步下滑。中國進出口「雙萎縮」料加劇,今(周二)公布數據料將顯示,9月進口年減16%,減幅較8月13.8%擴大,出口減幅6%,也較8月減幅5.5%擴大。

南韓央行周四召開例會,在經濟逐漸回溫之下,料將按不動、維持基準利率在歷史低點1.5%,利率將不動的預期推升韓元昨走強,收盤兌美元勁升1.3%至1143.7韓元兌1美元,盤中一度升抵1143.5,創3個月來新高。

《韓聯社》引用央行總裁李柱烈說法報導,南韓第3季國內生產毛額(GDP)較前季成長逾1%,較第2季成長率0.3%大幅增速。另據彭博報導,南韓經濟似有暫時復甦跡象,消費者與企業信心均增溫,零售消費重回MERS(中東呼吸症候群)疫情爆發前水準。

南韓央行利率料不動
不只有南韓不怕美國聯準會(Fed)升息,《華爾街日報》指出,在IMF年會上,不僅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新興國家,連德國央行都表態盼Fed快點升息。德央行總裁魏德曼(Jens Weidmann)說,美國經濟數據支持Fed升息,Fed升息恐導致新興市場資本外流的可能性,不應是緩升理由。

Fed副總裁費雪(Stanley Fischer)表示,許多國家官員向他表示已對美國升息做好準備,要美國「就升吧」,Fed不認為國際情勢足以撼動美國升息計劃,但仍須留意眼前風險。

---------------下一則--------------- 
印度改革利多 外資熱捧2015-10-13 06:55:17 經濟日報 記者溫子玉�台北報導

外國資金投資印度市場熱度大幅度攀升,法人表示,這凸顯印度在政府持續改革下,對外國投資者的吸引力明顯提升,對印度股市可望同步帶來推升效果。

根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外國對印度市場的直接投資金額高達310億美元,讓印度從去年排行榜中的第五名直接躍升至榜首。

群益投信指出,雖早先印度因為法案問題引發外資一些負面效應,資金出現撤離下讓股市伴隨全球市場回檔而下跌,不過整體來看,包括印度製造、數字印度等計畫持續吸引投資者,上半年外國直接投資金額從去年同期的120億美元直接倍數增長至今年的310億美元。

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針指出,在基本面,印度通膨受惠原物料價格走低及去年基期較高因素影響而持續下降,最新通膨數據續降至九個月來低點。在Fed 9月決議利率暫不動,新興市場貨幣政策暫時有了施展空間,然後印度央行決議降息兩碼後,市場普遍以利多看待,預估將積極帶動國內貸款及投資需求增加。印度總理莫迪上任即積極改革,鬆綁經商環境並提高政府執行力,希望吸引更多外資流入。

---------------下一則--------------- 
歐股強力吸金 外資撿便宜2015-10-13 07:08:50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http://goo.gl/tZbCdu

IMF下修全球GDP,全球經濟成長趨緩,干擾市場投資情緒,歐股本益比已滑落至今年來新低,國際資金趁機搶便宜,上周逢低進駐歐股逾20億美元,推升今年來累計資金淨流入金額持穩於1,052億美元,顯示資金看好歐洲好轉的經濟基本面,逢低搶進心態。

然而,資金兩樣情,隨美國聯準會短線升息機率降低,資金上周連續第三周流出美股逾50億美元,累計全年失血1,344億美元。

日股也市場缺乏信心下連二周遭到資金調節,上周失血20億美元,創近一年來最大單周資金淨流出。

摩根多重收益基金經理人邁可.施厚德(Michael Schoenhaut)指出,IMF(國際貨幣組織)分別下修今明兩年全球經濟成長率至3.1%和3.6%,顯示全球經濟成長缺乏動力。

摩根歐洲策略股息基金經理人巴洛克(Michael Barakos)指出,受到全球風險趨避氣氛影響,歐股本益比下滑至今年以來新低。然歐股經濟數據及企業獲利仍維持復甦態勢,待市場恐慌情緒逐漸消弭,在資金面有量化寬鬆加持下,歐股可望回歸基本面表現。

巴洛克表示,根據歷史統計數據,第4季為歐股報酬率表現最佳期間,正報酬率機率亦高,建議投資人可伺機掌握歐股逢低布局機會,參與歐股第4季行情。

瀚亞歐洲基金經理人方定宇指出,先前歐股經歷全球股災、福斯汽車醜聞衝擊而回檔修正,但隨著經濟成長穩定、今明年企業獲利預估分別可達5%、15%,再輔以QE可望擴大,且修正後本益比回復更合理的水位,吸引資金持續對歐股推波助瀾。

德盛安聯歐洲高息股票基金產品經理林炳魁表示,IMF日前預計歐元區通膨將持續低於目標,通縮風險仍高,預估歐元區今明兩年經濟成長率為1.5%與1.6%,因此歐洲央行的量化寬鬆政策應該持續。

---------------下一則--------------- 
資金回流 新興市場受寵2015-10-13 07:15:34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http://goo.gl/IVzf6A

日盛投信表示,市場認為美國升息時程將延後,目前資金仍四處流竄,並有回流新興市場趨勢,資金趨向風險偏好,建議股市焦點可放在美股及台股,債券首選亞洲高收益債及中國高收益債,並納入債券組合基金,降低資產波動度。

日盛投信建議,在股市方面,成熟市場以美國為主。美國經濟數據雖較緩,但仍維持溫和擴張趨勢,核心通貨膨脹也維持穩定,美國產業基金可配置20%。

在美國產業基金中,日盛投信看好綠能產業。以日盛全球抗暖化基金來說,投資全球再生能源、水資源、節能效率、環境汙染控制、綠色環保建築、油電環保車輛及 其他抗暖化新興產業等,投資領域涵蓋所有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產業,將五大低碳相關投資商機合而為一,操作策略以節約科技及水資源為核心持股,輔以穩健的公共 事業來降低基金的波動度。

日盛全球抗暖化基金經理人鄭慧文表示,彭博資訊統計,整體S&P 500指數企業未來12個月營收成長預估為5.6%,以資訊科技、消費服務、保健生技及公共事業可望超越預期。抗暖化題材涵蓋再生能源、水資源及環境汙染 控制等領域,分布科技、工業及公用事業等產業,美國經濟回溫,綠能產業有望雨露均霑。

新興市場則首選台股,日盛投信建議採定期定額方式介入。以日盛精選五虎基金為例,成立已近16年,近10年績效在台股基金中排名在前四分之一,適合定期定額。該基金目前挑選塑膠、紡織纖維、電機機械、電子、金融保險類股中的優質個股,看好第4季利基型個股有表現機會。

對於固定收益,日盛中國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陳勇徵表示,第2季以來中國房地產銷售逐漸回溫,平均房價回升,開發商獲利好轉,整體信用狀況改善,房地產為 中國經濟表現上較強部分,加上亞洲多國維持推出寬鬆政策,市場仍預期中國第4季有降息降準空間,中國及亞洲高收益債都將受惠。

以日盛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來說,美元債最多,比重超過九成,觀察產業布局,以地產比重接近五成最高,在同類型基金中比重偏高,主要是因為陳勇徵看好中國地 產已走出去年下半年以來的困境,今年第1季起,地產股走勢回穩,債券價格更一路推升,第2季擴大領先幅度,且在寬鬆政策出台下,地產後市穩中帶好。

日盛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鄭易芸表示,2006年以來,亞洲高收益公司債第4季正報酬機率達八成以上。參照過去經驗,高收益債在美國升息前一季表現較為震盪,但往往也是逢低買入的好時機,即使在升息後的一年內,債券利率仍走低,資本利得大幅上揚。

鄭易芸說,今年來中國經濟尚未擺脫衰退,內需續放緩,拖累上游投入及製造減緩。中國政府近期推出利多及改革開放政策,並支持企業發展,後續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有望受到政策支撐而好轉,加上第4季市場仍預期有降息降準空間,亞洲及中國高收益債有表現機會。

---------------下一則--------------- 
OPEC喊樂觀 油價站回50美元2015年10月13日蘋果日報【于倩若╱綜合外電報導】

開採商限縮原油供給,加上OPEC(石油輸出國家組織)表示對油市感到「樂觀」,激勵紐約西德州原油期貨昨盤中漲破50美元,一度漲逾1%至每桶50.13美元,此前已近3個月落在40多美元水準;倫敦布蘭特原油昨盤中也上漲1.3%至每桶53.31美元。

明年市場供需平衡
OPEC秘書長艾爾巴德里(Abdalla Salem El-Badri)在科威特1場會議上表示:「近日我們看到非OPEC產量萎縮,同時需求加速成長,若目前的情況持續,預計會在2016年看到市場供需平衡。」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資料顯示,避險基金在截至10月6日的1周,加碼西德州原油期貨淨多頭部位12%至3個月新高17萬2967口,並削減空頭部位。另據油田服務業者BAKER HUGHES資料,上周美國鑽油平台數量減少9座至605座,創5年新低。

---------------下一則--------------- 
金價有撐 逢低找買點2015-10-13 07:18:31 經濟日報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

台灣銀行貴金屬部副理楊天立指出,若美國升息,國際金價確實可能下測每盎司1,000美元關卡,就算跌破,時間也會很短,投資人「看得到、吃不到」。

楊天立長期負責黃金交易方面的業務,在業界素有「黃金王子」的稱號。對於金價走勢的判斷精確,頗受黃金投資人重視。

受到美國今年底前升息的預期,投資人對黃金前景相當觀望。楊天立對此分析,美國升息前,金價會在每盎司1,080美元至1,100美元區間維持震盪走勢,美國升息時,有機會測試每盎司1,000美元大關,且即使跌破,時間也會很短暫。

美國升息,有助美元反彈,對金價走勢不利,楊天立認為,雖然資金面不利黃金表現,但近期基本面改善,印度與中國大陸的需求增加,對金價形成支撐。

楊天立分析,今年黃金表現不佳的原因,是因為上半年股市暢旺,資金大量往股市流;下半年遭遇美國升息的預期心理,打壓投資黃金意願。因此,投資面在美國升息前,預期金價都將處在相對低檔區間震盪。

楊天立指出,黃金旺季來臨,9月印度飾金需求較上半年增加一至二成,接下來還有中國過年需求接力表現,不過升息的不確定性,使資金面觀望氣氛濃厚,美國升息前金價應該都會維持區間震盪格局。楊天立認為,美國啟動升息循環後,黃金仍可能有一波表現,投資人長期續抱,現在一直到升息後,就有逢低買進的機會。

---------------下一則--------------- 
黃金實體交易 逆勢增兩成2015-10-13 07:18:04 經濟日報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

受美國升息預期影響,許多投資人對黃金的偏好大減,情況果真如此?只怕未必。
根據台灣銀行貴金屬部副理楊天立的觀察,實體黃金的交易,今年以來,卻逆勢成長了兩成。

但楊天立也坦言,今年以來,台銀黃金存摺交易數量,減幅約達一成,的確有受到美國升息的消息面因素影響,交易呈現明顯的縮減狀況。

楊天立說,投資人對黃金仍相當關注,只是因為美國升息的預期心理,使投資人減碼黃金投資,民眾對黃金的需求,已從原本的投資,轉向消費與避險。

---------------下一則--------------- 
生醫布局要多元 經理人:別獨押生技2015-10-13 06:57:36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http://goo.gl/CdkOAE

法人分析,儘管生技次產業從今年7月20日高點以來,波段最大跌幅超過20%,整體醫療保健產業在大幅修正後,仍力守正報酬,並且領先全球股市的態勢不變,建議投資生醫基金時多元平衡布局為上策。

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分析,整體醫療本益比下降到16.4倍,不僅接近今年以來的低點,也明顯低於長期平均的18.3倍,儘管進場時機浮現,投資生醫基金,不應挑食選「生技」,而應配置醫療保健業各次產業,包括製藥、生技、醫療服務、醫療器材。

本季是醫學會議旺季,也是醫療類股平均漲幅及上漲機率最佳季度,生醫基金動能可期。儘管生醫基金利多不斷,但在波動較大的此刻,建議採定期定額或分批布局,降低進場的選時風險。

針對近期生醫基金績效出現修正,江宜虔舉例解釋,罕見疾病藥品研發公司Amicus在10月初單日股價下跌逾50%,主因是該公司研發的罕見疾病(法布瑞 氏症)藥品送審進度延遲,讓市場出現失望性的賣壓;但Amicus提供的臨床實驗數據充足,藥效可望較預期更佳,股價過度反應後,反而是逢低加碼的好時機。

兆豐國際生命科學基金經理人黃耀德表示,全球生技醫療產業的三大趨動力仍未改變,包括購併議題續燒、新藥陸續上市,以及獲利動能強勁。根據彭博估計,至 2016年底生技醫療產業獲利仍可望再成長35%。因此,不論是從獲利面、題材面來看,目前類股若有回檔,即是進場布局時機。

德盛全球生技大壩基金經理人許志偉指出,隨第4季醫學研討會將密集展開,若有利多消息釋出,可望提振市場信心。考量到短線拉回震盪走勢,投資組合可聚焦具中長期營收動能的大型生技股,搭配有利多數據的中小型股,同時提高現金部位,因應短線的波動風險。

---------------下一則--------------- 
債市超跌 投資價值浮現2015-10-13 01:37 工商時報 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法人認為,目前不管是投資級債還是高收益債都出現超跌的情況,尤其許多新興國家匯市更是出現歷史低點,第4季若美國緩步升息、景氣復甦,市場投資氣氛好轉時,資金將重新流向風險性資產,高收債、新興債、亞洲債券都可望展開反彈。

美盛產品經理主管Amanda Stitt分析,高收益債市受到能源價格回落而產生的修正已有超跌的現象,單季跌幅達5%,而這種跌幅上一次發生是在2011年第3季,但現在的基本面比當時更好,因此可看到10月以來已開始展開反彈。

Amanda Stitt表示,就風險、報酬的角度來看,投資級債券更是受創最嚴重,目前利差180個基準點已來到2013年的水位,殖利率曲線也轉為陡俏,過去發生此情形都是在通膨高升的情況下,但現在並無通膨問題。

宏利亞太入息債券基金經理人王建欽指出,全球市場波動幅度大增,加上亞洲總體經濟成長仍顯疲弱,聯準會政策將需顧及金融市場穩定,維持寬鬆,8月市場恐慌後,亞洲投資等級債券堅實的基本面反而帶來進場契機,除各國持續維持或擴大寬鬆,亞洲投資等級債券利差也相對高於歐美同等級債券。

法國巴黎投資亞洲債券團隊投資長暨法巴百利達亞洲(日本除外)債券基金經理人Adeline Ng認為,與全球政府債券相較,亞洲債券擁有較高的報酬、以及較低的波動度,也有較佳的夏普值。

---------------下一則--------------- 
高收債回春 單周吸金11.6億美元2015-10-13 01:37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債券基金資金流向 http://goo.gl/E48rjM

隨市場對於美國升息時程延後的預期提高,加上歐元區與日本進一步擴大寬鬆的期待,帶動風險胃納回溫,過去一周信用債券普遍表現不俗。根據美銀美林EPFR截至10月7日當周資料,高收益債由前周淨流出15.1億美元轉為淨流入11.6億美元。

至於投資級債與新興市場債雖然仍然持續流出,但流出的金額有明顯減緩,上周分別流出3.2億美元與6.4億美元。

德盛安聯四季豐收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表示,根據美銀美林指出,在美國就業數據發布不如預期後,美國聯準會升息預期明顯降低,風險趨避意識趨弱,凸顯美國投資級債的投資機會。

近期投資級債受到多空因素影響劇烈,尤其是德國福斯汽車醜聞與嘉能可重挫事件,具長期價值且對利空過度反映的族群,投資價值已漸浮現;以利差來 看,過去18年即使經歷金融海嘯、經濟衰退、歐債問題,仍有74%的時間利差低於當前水準,顯示目前利差具足夠保護,可逢低分批加碼。

摩根環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羅伯•庫克(Robert Cook)表示,高收益債短線因能源價格與嘉能可事件影響而維持波動,就中期角度,高收益債企業基本面良好,企業營收與現金流維持健康水準,加上今、明年 到期金額不高,有助於維持今年違約率在1.5∼2%的低檔,持續正面看待高收益債後市。

台新投信投資長莊明書表示,嘉能可事件引發了期貨商品市場跌勢,恐慌情緒使得投資人一度拋售高收益債券,不過全球經濟溫和成長的大方向並未改變, 投資人不必過度憂慮,目前美國高收益債券指數的殖利率約為7.6%,高於2010年以來的平均水準,加上目前利差擴大,相對具有吸引力。

富蘭克林坦伯頓公司債基金經理人貝西•霍弗曼表示,美國高收益債,尤其能源高收益債利差目前所隱含的違約率已經達5∼10%,遠高於信評機構穆迪對全球高收益債違約率年底前升至2.7%的預估,當前價格已有超跌跡象。

---------------下一則--------------- 
違約率低、大陸釋利多 亞高收債看俏2015-10-13 01:37 工商時報 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市場預料美國升息時程再度遞延,政策不確定性讓高收債回調,但調整後投資價值將浮現,且資本利得空間可抵消部分利率緩升影響,法人指出,目前高收債違約率仍低於近5年平均,代表體質並未向下,可望續為投資焦點,並且因受惠大陸釋放利多,使得亞洲高收益債最被看好。

台新亞澳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尹晟龢表示,Fed態度明顯轉鴿派、亞洲各國央行續推寬鬆貨幣政策及低油價低通膨環境,對亞洲高收益債來說具備三大利多。

隨著中國人行8月中降息降準,緩解緊俏的亞洲信用市場,預期人行未來仍有降息降準的空間,有利亞洲債市低檔支撐,全球貨幣政策持續寬鬆,包含亞高收在內的高收益債族群將受惠。

宏利新興市場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李育昇指出,全球債巿最近一波振盪,主要因人行調整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經一波修正後,新興巿場債及高收益債殖利均來到近期的相對高點,提供不錯買點,尤其目前利率水準大致已反映Fed今年升息幅度,長期美國經濟成長仍有利新興債後市。

日盛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鄭易芸認為,亞洲各國積極推出政策救經濟,印尼放寬法令限制並提供減稅、泰國提供中小企業低利貸款、馬來西亞200億馬元挹注國營救市基金、印度4度降息並宣布放棄向外國機構投資人回溯課徵資本利得稅、大陸連續批准第二批206個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示範項目及成立1,800億人民幣融資支持基金,將有效帶動亞洲動能,激勵亞高收債表現。

尹晟龢強調,亞洲高收益債擁有較高息收與較高殖利率的特性,於經濟發展時期受到投資人青睞,目前亞高收債指數淨值持續成長,且其殖利率近9%,較其他地區佳,因此逢拉回即是進場買點。

---------------下一則--------------- 
人民幣貨幣基金 看俏2015-10-13 07:09:17 經濟日報 記者溫子玉�台北報導

根據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統計,人民幣在8月時首度超過日圓,成為全球第四大支付貨幣,顯示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又邁進一大步。加上各種利多,法人表示,預期人民幣匯率將維持穩定,建議可布局人民幣貨幣市場基金,掌握行情。

人民幣8月在國際支付貨幣占比約2.8%,僅次於美元的44.8%、歐元的27.2%及英鎊的8.5%。人民幣占全球支付貨幣比率不到二年時間成長超過一倍。

兆豐國際人民幣貨幣市場基金經理人黃詩紋表示,人民幣國際化是大陸不變的目標,雖然8月面臨大幅貶值,但隨後在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美國時提出,「人民幣匯率不存在持續貶值的基礎,中方反對貨幣戰爭,也不會壓低匯率刺激出口」,人民幣近期貶勢緩和,短期有趨穩現象。

日盛中國貨幣市場基金經理人黃惠雯指出,歐習會談後,獲美國正面承諾,只要人民幣達國際貨幣基金(IMF)標準,將支持人民幣加入特別提款權(SDR),人民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地位升勢確定,有助延續其緩升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