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1041015基金資訊

2015年10月15日
全球經濟 經理人看淡2015-10-15 08:29:55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http://goo.gl/UDWV9B

美銀美林全球經理人10月調查顯示,經理人對於全球經濟的樂觀程度續減,僅13%認為全球經濟將在未來一年增強,為2012年7月以來最低。不過,經理人對中國大陸經濟的擔憂程度削減,僅22%的經理人表示大陸經濟未來一年將放緩,低於上月的34%。

調查顯示,在成熟市場中,基金經理人仍最看好歐洲股市,其次是日本股市。美股則是繼續減碼,主要是因為美元升值可能不利企業獲利;至於類股看法,經理人持 續最看好具有良好創新力的科技類股,有淨44%的經理人看好,消費耐久財類股排第二名,淨看好程度達23%。第三及第四名分別為銀行股、健康醫療類股,淨 看好程度分別19%、15%。

美國非農就業報告不如預期、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會議紀錄偏向鴿派,加上新興市場股匯市動盪,都讓經理人期待Fed將延後升息,只有47%的經理人預期Fed將在年底前升息,低於上月的54%,這也有助於全球股市最近反彈。
這次調查共有164名基金經理人參與,調查期間從10月2日至8日。

升息風險下降,經理人操作心態略微積極,資產配置的現金水位自上月歷史高點的5.5%降至5.1%。經理人對於股票的偏好回升,有淨26%的經理人表示正在加碼股票,高於上月的17%。

由於對大陸的悲觀氣氛減弱,經理人對於商品資產的悲觀程度也從28個月以來最差的情況改善,有23%的經理人表示正在減碼,低於上月的32%。

---------------下一則--------------- 
平衡型基金最受青睞 全年規模增逾40% 2015-10-15 01:19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八月境外基金規模 http://goo.gl/XvqR2U

投信投顧公會公布最新境外基金規模,8月境外基金規模連續第三個月下滑,單月減幅近6%,但整體規模仍有3.11兆元,由於投資人觀望心態濃厚,貨幣型基金單月大增30%,來到451億元;以全年來看,平衡型基金仍有逾40%增幅,最受青睞。

摩根多重收益基金經理人邁可•施厚德(Michael Schoenhaut)指出,8月國際雜音紛沓干擾,不僅成熟國家沒有好氣色,新興市場投資氣氛同樣低迷,VIX波動指數甚至一度飆升至40.74,創下 自2011年10月來的波段高點,顯示市場心理層面影響程度勝過基本面,導致恐慌氣氛已經來到2008年金融海嘯時的水準。

施厚德說明,回顧過去歷史上幾次全球金融市場遭遇震盪亂流,導致VIX波動指數飆高,投資人若能在市場恐慌時維持冷靜,逆向尋找進場時機,之後三個月至一年均可獲得不錯報酬。

德盛安聯收益成長基金產品經理蔡明潔表示,由於原物料價格走低,加上新興市場成長減緩,8月全球股債較為震盪。面對波動加劇的市場,重押單一資產的風險較高,投資人在風險意識趨避升溫下,轉向擁抱涵蓋股債平衡配置基金。

展望後市,美國仍是全球經濟的領頭羊,在未來緩步升息的趨勢下,美股、高收益債、可轉債將是受惠的主要資產,想要掌握升息趨勢下的投資機會,建議透過美股搭配選擇權、高收益債、可轉債等三大資產均衡布局的投組,是升息趨勢下較佳的投資方式。

群益多重收益組合基金經理人林宗慧指出,展望後市,已開發國家以美國為首,企業獲利仍強勁,預期外部的風險對美股影響有限,且美國經濟在健康成長的情況下,美國當地的消費及投資支出是經濟的最大支撐。

時序即將進入第4季,全球將同時進入消費旺季,景氣轉佳有利股市,故維持股優於債的投資策略,已開發市場包括美、歐、日都可望有不錯的表現,至於新興國家主要仍受貨幣貶值影響,其中相對看好新興亞洲。

---------------下一則--------------- 
貨幣基金規模 單月大增30% 2015-10-15 07:18:23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http://goo.gl/z7jYEJ

投信投顧公會公布最新境外基金規模,8月整體規模仍有3.11兆元,為連續第19個月持穩在3兆元之上。以個別基金類型來看,貨幣型基金單月大增30%,來到451億元;以全年來看,平衡型基金仍有逾40%增幅,股票基金和債券基金規模則大幅縮水。

摩根多重收益基金經理人邁可.施厚德(Michael Schoenhaut)指出,8月國際雜音紛沓干擾,不僅成熟國家沒有好氣色,新興市場投資氣氛同樣低迷,VIX波動指數甚至一度飆升至40.74,創下 自2011年10月來的波段高點,儘管隔日便回落,但整個8月指數普遍高於20的恐慌水準,顯示市場心理層面影響程度勝過基本面,導致恐慌氣氛已經來到 2008年金融海嘯時的水準。

不過,施厚德建議,市場愈是動盪,投資人愈應分散資產布局,以多重資產為核心,股票部位則以企業獲利動能、政策有支撐的日本、歐洲股票為優先。

施厚德說明,回顧過去幾次全球金融市場遭遇震盪亂流,導致VIX波動指數飆高,投資人若能在市場恐慌時維持冷靜,逆向尋找進場時機,之後三個月至一年均可獲得不錯報酬。

德盛安聯收益成長基金產品經理蔡明潔表示,面對波動加劇的市場,重押單一資產的風險較高,投資人在風險意識趨避升溫下,轉向擁抱涵蓋股債平衡配置的基金。 當前環境已進入了低成長、低利的時代,收益下滑的同時,波動也與日俱增,新一代平衡基金廣納多元資產與收益,建議透過美股搭配選擇權、高收益債、可轉債等 三大資產均衡布局。

保德信中國產品首席石永平分析,美國聯準會升息可能遞延至明年初,儘管不是一隻奇襲的「黑天鵝」,但屆時全球股市仍不免面臨壓力測試,因此建議除了A股之外,更均衡的做法,是在第4季將中國債納入資產配置。

---------------下一則--------------- 
布局大中華 搶賺陸股財2015-10-15 07:35:26 經濟日報 記者溫子玉�台北報導
http://goo.gl/0B93zG

中國在9月30日再祭出房市寬鬆政策,有助房價持續回升。不過,因陸股短線波動仍持續,法人建議以大中華擴大區域布局,掌握大中華的中長線向上趨勢。

德盛安聯中華新思路基金經理人許廷全表示,從中國人民第2季的資產配置的比例來看,房地產近40%,是配置比重最高的資產,其次才是21%的股票,顯示有 土斯有財的思維仍是影響中國財富管理與配置的重要因素。因此,回顧今年3月以來,中國陸續出台房市寬鬆政策,希冀提振市場信心與房市買氣。

中國人民銀行聯合銀監會在9月底公布,在不實施「限購」措施的大陸城市,居民家庭首次購入普通住房的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從不低於30%降為25%,保德信中國品牌基金經理人楊國昌分析,這也意味著官方拉抬房地產市場。

楊國昌指出,回顧過去五年,陸股在10月往往可受到消費旺季行情激勵,上漲機率達六成,且平均漲幅逾3%,尤其本月還有十三五規劃等題材釋出,對第4季行情有利,建議投資人仍以定期定額或分批布局,參與A股的反彈行情。

展望整體市場,除推出房市寬鬆政策外,許廷全表示,五中全會即將舉行,也可觀察接下來其他的政策利多,預計相關政策將有利新興產業成長與發展。隨著市場與產業日益相通,港股與台股的網路科技、環保工程、消費相關等族群可望受惠,成長潛力值得期待。

景順中國基金經理阮偉國則表示,雖然房地產投資仍然疲軟,但在官方政策鬆手下,房價逐步回穩,他也指出,現階段中國正位在經濟轉型路口,結構性改革迎來短中長期投資契機,儘管全面經濟改革取得成果需要時間,但有關改革是促進中國經濟發展的長遠有利因素。

在投資建議部位,許廷全則表示,隨市場波動日益加劇,重押陸股的風險較高,建議可將投組納入港股與台股,擴大區域的方式布局,並以由下而上的選股策略,搭配避險工具,可降低重押陸股的下檔風險。

---------------下一則--------------- 
機會大於風險 港股Q4蓄勢待發2015-10-15 01:19工商時報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陸港股指數本益比 http://goo.gl/QgbXzp

觀察美股創今年最長連續上漲,歐股維持1個月高點附近,陸股十一長假過後氣氛明顯轉樂觀,信貸資產質押再貸款擴大試點,市場解讀為大陸版QE,帶動港股短線技術面轉強,預期五中全會利好出台下,港股第4季可望走強。

日盛中國內需動力基金經理人鄭慧文表示,市場對大陸硬著陸擔憂緩和,港股9月底以來上漲約9%,港股多頭氣氛升溫,但進入美國財報周,指數可能受到財報表現波動,呈現震盪走揚格局。

她指出,在去槓桿風險釋放、貨幣寬鬆預期、穩增長政策加碼等諸多利好因素加乘下,A股及港股預估進入機會大於風險階段。

亨德森遠見亞洲股息收益基金聯席基金經理人薩.杜赫勒指出,由於亞洲仍是全球成增長最快地區,各國繼續刺激內需,有助在一段頗長期間內推動經濟持續成增長。

他指出,強勢政治領袖牽動的進取改革議程,也預示投資者可從已改善的公司治理企業管治及對股東有利的友好措施,例如亞洲公司提升派息配息比率中受惠,陸港股後市可期。

群益大中華雙力優勢基金經理人顏世龍認為,全球主要股市處於震盪整理,觀察2010年至2014年每年10月全球主要股市平均月漲幅表現,香港恆 生指數5.25%奪冠,進入第4季消費旺季需求,有利大陸出口整體表現。且官方持續釋出救市政策,維穩股市的心態濃厚,政策釋放有利股市下檔支撐,深港通 議題熱度不減,對港股與陸股後市均可期待。

---------------下一則--------------- 
深港通將開通 深圳中小板正夯2015-10-15 01:19工商時報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近10年深圳股市報酬率 http://goo.gl/jRIQmz

深港通即將開通,深圳市場重要性與日俱增,深圳中小板成長性及爆發力更強,統計近10年深圳股市與上證指數表現,深圳平均報酬率或勝率都勝出,今年來指數報酬差距30倍以上,表現出色。

群益深証中小板ETF基金經理人張菁惠表示,深圳股市市值突破23兆人民幣,占大陸股市總市值逾40%,重要性與日俱增,且深圳中小板企業位於初創期或成長期,營收及獲利成長動能強勁,企業崛起商機不容忽視。

深圳股市的主板、中小板及創業板中,中小板因吸納大量的新創企業,被視為大陸那斯達克,營收及獲利2014年起勝過上證企業,預期在大陸經濟調結構的政策大方向引導下,將是下一波最被看好的標的。

宏利精選中華基金經理人游清翔指出,雖然進口數據下跌帶來大陸內需趨緩疑慮,但從終端消費並未明顯縮減來看,加上中央持續推出財政與貨幣政策的支撐下,第4季經濟仍可望好轉,提供股市上攻動能。

大陸今年面臨景氣轉弱加上貨幣寬鬆預期,未來幾個月將持續可看到調降RRR(存準率)以補足資金水位;五中全會十三五規劃,新目標的制定也將帶動 整體市場的投資,有助經濟成長,短期股市底部逐漸築起,未來將在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持續釋出下,配合經濟好轉,第4季股市具反彈機會。

日盛中國內需動力基金經理人鄭慧文強調,隨9月清理違規配資的結束,陸股將有機會逐步走強,十一長假後展開補漲行情,市場焦點鎖在財報表現及經濟 數據,建議關注第3季報預增的成長股,26日十八屆五中全會即將在北京召開,投資者可關注生態環保、新能源汽車等相關主題股,十三五規劃有望引領結構性行情。

---------------下一則--------------- 
外資回流亞股 台韓印度吸金2015-10-15 08:21:57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外資回流亞洲股市,對南韓及台股已連續兩周買超,對印度和東協國家也開始由賣轉買。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升息機率降低,資金回流新興市場。上周外資在亞洲買超韓股最多,達3億美元,台股及印度也吸金2億美元。今年以來,印度是最大吸金市場,外資買超38億美元,台股緊追其後,有34億美元的買超。

摩根亞太入息基金經理人羅傑瑞(Jeffrey Roskell)指出,最近市場劇烈動盪,亞股股價淨值比來到1.1倍,不但跌破金融海嘯期間水準,更是回落到十年平均之下,投資價值與買點浮現。市場多預期Fed升息時間點將延後到明年初,投資氣氛改善,帶動亞股強勁反彈。

羅傑瑞分析,除了美國暫緩升息以外,又有中國官方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止穩、南韓三星第3季財報優於預期、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達成協議等利多刺激,推升MSCI亞太(不含日本)創近四年來最大單周漲幅。

---------------下一則--------------- 
星國Q3經濟閃過衰退 再推寬鬆2015年10月15日蘋果日報【于倩若╱綜合外電報導】

新加坡第3季經濟成長率0.1%,未如預期再陷負成長,驚險閃過技術性衰退,其金管局仍宣布今年2度寬鬆貨幣,將星元升值速度「略為」放慢,惟中間價與波動區間不變,政策力道遠不如市場預期,星元不貶反升,一度強彈逾1%,升破1.4星元兌1美元價位。

星元不貶反升
新加坡貨幣管理局(MAS,央行)昨表示:「今、明年新加坡經濟料將溫和擴張,成長略較早先預期疲弱,全球成長減弱未來幾季都將拖累國內外部導向部門。」不同於其他央行,MAS以匯率而非利率作為主要貨幣政策工具。

惟擴大寬鬆在市場預料中,且力道遠較市場預期小,決策出爐後星元一度升值1.2%至1.3855兌1美元。
新加坡貿工部昨公布,第3季GDP(國內生產毛額)年化季增率0.1%,優於市場預估。

---------------下一則--------------- 
QE加持 歐大型股有看頭2015-10-15 07:36:59 經濟日報 記者朱美宙�台北報導
http://goo.gl/GcZazw

受到中國與其他新興市場成長放緩的影響,歐洲經濟研究中心(ZEW)日前公布德國10月投資人信心已連續七個月下滑。但法人說,歐洲經濟還是緩步復甦,又有量化寬鬆加持,可藉由歐洲大型股基金分批布局。

德國股市反攻10,000點卻站不穩,又跌破萬點關卡,投資信心疲弱,不過,經濟數據已略有起色,歐洲央行預測2015年歐元區經濟成長率達1.4%,並將與通膨逐年成長,失業率則有機會在2017年從11.1%下降至10%,經濟仍將緩步復甦。

另一方面,為刺激經濟成長,先前歐洲央行表示,不排除進一步擴大寬鬆,可望持續為歐股挹注豐沛資金動能。國際貨幣組織(IMF)強調歐洲央行的量化寬鬆應該持續,高盛與美銀美林更不約而同地認為歐洲央行在12月加碼量化寬鬆的機率攀升。

德盛安聯歐洲高息股票基金產品經理林炳魁表示,從資金流向來看,歐股基金今年以來已淨流入逾1,000億美元,吸金程度仍稱冠全球。由於歐洲的貨幣政策仍然偏多,有助推升歐股漲勢,也將促使歐元持續弱勢,不僅有利提升歐洲企業出口競爭力,匯兌收益與獲利都可望維持成長。
林炳魁提醒,美國在升息進程前的不確定性,仍會干擾市場信心。

---------------下一則--------------- 
都怪中國經濟拖累 美出口空貨櫃暴增2015年10月15日蘋果日報【陳智偉、于倩若╱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出口業持續面臨全球需求不振,尤其中國經濟走疲衝擊,港口愈來愈多貨櫃滿著進港、空著出港,《華爾街日報》戲稱,美國出口成長最快項目是「空氣」。

報導指出,美國主要港口數據顯示,出口空貨櫃數愈來愈多,載運貨物的愈來愈少,該現象在與中國往來密切的港口尤其明顯。以美西最繁忙的加州長堤港為例,9月離港空貨櫃近20萬只,直逼總量3分之1,連8月高於有載運貨櫃數。

陸CPI弱恐擴大寬鬆
加州長堤港與奧克蘭港9月出口空貨櫃量成長率均達2位數,今年來合計較去年增加超過20%。在此同時,長堤港今年來載運出口的貨櫃量減少8.2%,奧克蘭港同期更銳減12.7%。

中國需求不振,物價維持疲弱,昨公布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由前月2%放緩至1.6%,低於市場預期的1.8%,繼先前回升3個月後又再度放緩,同期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減5.9%,與前月相同,續創近6年最大降幅,為連續43月走跌,顯示通縮陰霾揮之不去。

中國人民銀行(人行)去年11月來已5度降息,但通膨率仍遠低於3%官方目標,有必要進一步寬鬆以刺激放貸。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指出,物價壓力明顯倒向通縮,消費者物價降溫,人行可望繼續擴張信貸。

---------------下一則--------------- 
美股黑天鵝指數 爆新高 3利空盤旋 投資人憂30天內恐遇大災難2015年10月15日蘋果日報【林文彬╱綜合外電報導】

市場不安
美國股市最近看似風平浪靜,但選擇權數據反映投資人潛藏著深層不安。有「黑天鵝指數」之稱的芝加哥選擇權交易所偏態指數(CBOE SKEW Index)周一衝上史上最高水準,顯示投資人擔心未來30天市場恐面臨重大災難事件。專家指出,美國聯準會(Fed)準備升息、全球經濟成長疲弱和中東情勢動盪,可能是投資人恐慌的原因。

周一CBOE偏態指數收盤飆漲10.59%至148.92,是1990年有紀錄以來最高水準,周二回落到133.81。該指數在這之前只有2次升破145,分別是在1998年10月和2014年9月。

Fed利率動向不明
BREAN CAPITAL股票交易主管弗里德蘭德(Roberto Friedlander)說:「市場認為未來30天將發生黑天鵝事件的機率衝上歷史新高,目前投資人預期未來30天股市有15%的機率跌到2個標準差以下的區間。」

Fed利率動向不明可能是投資人感到不安的原因之一,Fed將於10月27日召開決策會議,這正好落在未來30天的時間範圍內。繼Fed理事布蘭納德呼籲Fed要有耐心後,另1名理事塔魯洛周二也表示,他目前不贊成今年開始升息,可見Fed內部對政策的看法日益分歧。Fed副主席費雪周日表示,只要美國經濟成長符合預期,Fed仍需在今年開始升息,紐約Fed總裁杜德利也支持今年升息。

全球經濟成長疲弱或許也讓投資人感到恐慌。全球第2大經濟體中國訂下周一公布第3季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國內生產毛額)年增率估計僅6.8%,預料將無法達成「保7」的目標。另外,在地緣政治方面,市場對俄羅斯介入中東事務愈來愈感到憂心,美股曾數次在10月大崩盤或許也是恐慌來源。

中國疲弱中東亂
不過,CBOE偏態指數飆漲並不必然代表股市將暴跌。Kimble Charting Solutions指出,從過去經驗來看,CBOE偏態指數飆漲後的3個月S&P 500指數平均報酬率為1%。Kimble Charting Solutions創辦人金布爾(Chris Kimble)指出,市場可能擔心過頭了,近幾年CBOE偏態指數常出現極端值也使該指數可信度下降。

美股3大指數周二全面走跌,終結連續7個交易日的漲勢,原因是中國進口數據不佳,美股期指昨則在平盤附近游走。另外,受中國消費者和生產者物價疲弱影響,亞洲和歐洲股市昨普遍走跌。上證指數收盤下跌0.93%至3262.44點,日本日經225指數跌1.89%,表徵歐股整體行情的Stoxx歐洲600指數早盤最深跌1.11%,英國、德國和法國股市也都跌逾1%。

---------------下一則--------------- 
聖嬰年底發威 農產品行情看漲2015年10月15日蘋果日報【陳智偉╱綜合外電報導】

亞洲等地農業面臨可能是20年來最嚴重的聖嬰現象衝擊,國際農產品價格蠢蠢欲動,近3周包括粗糖已大漲逾30%,乳品也上漲近4成,棕櫚油漲逾13%,小麥則漲逾6%。

聖嬰現象預估年底才達高峰,並持續到2016年,儘管對商品行情的全面影響還要幾個月才揭曉,但美國與澳洲氣象當局已警告,今年可能是20年來最嚴重的一次,日本氣象當局上周已測得太平洋海平面溫度異常偏高,並警告有可能創下65年新高。
據IMF報告指出,以往在聖嬰現象確認後,非燃料商品價格平均在12個月內上漲 5.3%。

亞洲許多農產品大國擔心有非預期的乾旱,紛紛下修來年產量預估,越南預期咖啡豆產量可能銳減,泰國則預估稻米產量會下滑15~20%。印尼則指出,乾旱氣候使棕櫚樹果實較慢成熟,今秋的產量也將受霾害衝擊。

---------------下一則--------------- 
醫療保健股 迎旺季行情2015-10-15 07:21:25 經濟日報 記者張晟豪�台北報導
http://goo.gl/zZHmlQ

那斯達克生技指數(NBI)7月20日站上高點至今,下跌比率達約25%,但法人認為,近期全球重要醫學會議即將舉辦,罕見疾病與癌症治療藥物頗受矚目,發表結果可望帶動醫療保健類股上揚,投資以中長期分批布局為主。

美國聯準會(Fed)遲未升息造成資金動能減弱,生技股又受到美國總統大選候選人希拉蕊提出限制藥價、縮短專利與增加藥品等相關政見影響,加上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要求美國縮短藥品專利期,造成市場賣壓沉重且風險意識高。

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分析,美國大選政策議題造成市場動盪,使大型藥廠在議價或是併購案上持觀望,的確對生技產業不利短期投資環境,但第4 季多場醫學研討會召開,若有正面消息發布絕對是利多,如上周羅氏大藥廠(Roche)在醫學年會發表多發性硬化症新藥臨床數據,配合英國市調機構 GlobalData估計每年治療該病症支出將在10年內成長到200億美元,未來走勢可期。

德盛全球生技大壩基金經理人許志偉認為,基本面上大型製藥公司併購中小型生技公司是大勢所趨,特別是罕見疾病與癌症治療相關公司,在低利環境與專利到期影響下,併購投資勢在必行;而價值面上,目前市場賣壓過度,預估獲利應仍維持成長。

另針對近期市場關注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中,要求降低美國生技藥品專利權保護期一案,法人認為會對美國製藥企業產生壓力,這也是近期指數震盪的原因之一。

江宜虔對此則持樂觀態度,認為即使最終沒能延長保護年限,美國藥品仍具備一定的技術門檻,短期內難被模仿,更難談超越,投資人持續關注但不用過度負面解讀。

江宜虔看好醫療保健產業中長期驅動力,特別是醫療器材技術創新基本面是投資布局的思考重點,建議短期市場波動可採定期定額或分批布局策略,以降低進場的選時風險;許志偉也看好中長期投資,建議把握旺季來臨前進場。

---------------下一則--------------- 
美生技股 期待有基之彈2015-10-15 07:19:49 經濟日報 記者朱美宙�台北報導

美國生技類股重挫,NBI生技指數13日再度重挫3.2%,不僅讓生技基金表現灰頭土臉成績慘淡,也讓部分有布局在生技股的美國股票基金,在標普大盤指數緩步上揚的過程中,績效受到拖累。

彭博社報導,在NBI指數回跌的過程中,美國股票基金因對生技股有曝險,在依據各大基金向美國主管機關揭露的持股、假設完全沒有買進或賣出股票的情況下推估,連美股基金都會受到拖累。
若觀察在台灣市場核備的美股基金,則以美國中小型股票基金的績效較容易受到影響。

法人指出,生技股原本是美股最抗跌的類股,但多頭走勢遭逢修正,來得又急又猛,NBI指數從7月中旬的4,194歷史高點回測3,000點,很多美股基金都來不及減碼。

根據Fundlover網站統計,主治HIV、癌症與炎症疾病藥物的製葯業者英賽德(Incyte)、美國基因測序公司Illumina等生技股,既是飆股,又是各大基金的重倉股,像Illumina股價四年漲六倍,多是追求本夢比,最近股價在多殺多的行情中大幅修正,有持股的基金績效自然受到影響。

有意爭取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希拉蕊,抨擊高藥價的言論,增添了生技股的政策不確定因素,固然是被市場歸咎是造成生技股重挫的重要原因,但美國財報周的不確定因素,也讓籌碼鬆動。

但瑞銀投信認為,生技股最近的新聞標題風險(headline risk)雖然高,與基本面完全無關,生技股此次財報表現不會遜色,財報行情仍然可以期待。

---------------下一則--------------- 
醫學會議旺季 生技股蓄勢衝2015-10-15 01:19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Q4重要醫學會議生技基金今年來績效前5強 http://goo.gl/yDdOuj

全球已開發國家出現人口老化,法人評估這是問題也是商機,尤其本月起 國際重要醫學會議即將輪番登場,預估本季將有10場重要醫學會議,第4季醫學會議「含金量」高,也是醫療類股平均漲幅及上漲機率最佳的季度 ,一旦會議中有正面的研發或臨床實驗結果發表,醫療保健類股基金的表現可望受惠。

聯準會升息恐遞延到明年,讓全球股市震盪暫時趨緩,今年來全球股市修正約0.85%,十大類產業中,以非必需消費、必需消費以及醫療保健產業相對抗跌,MSCI醫療保健指數仍逆勢漲1.6%。

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表示,醫療保健產業中長期有三大驅動力:一、人口高齡化趨勢;二、新興市場國家對醫療產業的需求隨所得提高而 增加;三、生技、製藥、醫療器材等技術不斷創新,目前整體醫療產業長期(20年)平均本益比18.3倍,股價大幅回檔後,目前本益比僅16.2倍,投資價 值已經浮現。

德盛全球生技大壩基金經理人許志偉表示,隨著第4季醫學研討會將密集展開,包括歐洲肝病研討會、美國放射腫瘤學年會、美國肝病研討會、美國血液學年會等,都是全球眾所矚目的重要會議,若有新藥開發與研發結果的利多消息釋出,有助提振市場信心,推升相關族群的股價表現。

從基本面來看,目前併購熱潮仍持續延燒,四大生技公司的帳上現金仍然充裕,將促使生技公司以併購做為提升經營綜效的策略,併購活動可望趨於熱絡, 帶動整體產業中長線的成長。在基本面、價值面支撐下,建議可在旺季前逐步分批布局,或透過定期定額搭配鎖利機制,掌握生技中長多的投資機會。

摩根環球醫療科技基金經理人瑪登(Anne Marden)指出,醫療科技類股在歷經一波修正後,估值較先前更有吸引力,且成長動能維持各產業之冠,因產業長期利多因素維持不變,建議可以逢低加碼。

---------------下一則--------------- 
生技廠財報起跑 NBI有望上攻2015-10-15 01:19 工商時報 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生技(NBI)指數從高點回檔近3成,5年多頭已轉空?法人表示,從技術面來看,生技指數看似多頭不再,但若從基本面來看應不至於轉空頭。從10月20日開始公布的財報數字若能有符合預期甚至略有超越預期的表現,生技股仍有再向上拉升的機會。

生技產業股價在近期明顯遭修正,截至10月13日為止,近3個月修正幅度逾兩成,若從今年高點至低檔回檔也近3成,幅度都已不小。

百達投顧總經理陳詩舜說,根據Bloomberg所取得的華爾街分析師預估來看,目前市場樂觀預期在2015年全年,NBI指數的每股盈收將來到119.89美元的新高,而年成長率則達20.3%,獲利如此高成長的產業,在今年至今股價卻呈現下跌,完全未反應基本面強勁的表現,因此該產業應不致轉空頭。
他指出,建議投資人不妨趁近期股價已大幅回檔的狀況下,可逐步逢低累積部位。

德盛全球生技大壩基金經理人許志偉表示,美國聯準會9月未升息引發全球擔憂經濟動能是否轉弱,在資金觀望的態度下,生技股又遭逢美國總統候選人希拉蕊提出限制藥價、縮短專利與增加藥品等相關政見,市場的風險意識攀升,導致生技類股的獲利了結賣壓出籠。

近期泛太平洋經濟貿易協定(TPP)有了大幅進展,特別針對藥物資料保護期,要求美國由12年縮減至7∼8年,短期內對北美藥品專利保護與長期價值產生壓力,也是造成短期股價壓力與指數較為震盪的主因。

不過,回歸基本面來看,許志偉表示,大型製藥公司併購中小型生技公司的趨勢仍持續看好,尤其是罕見疾病與癌症治療相關的公司,在低利環境與專利到期高峰,併購可望持續延燒。此外,大型生技股遭賣壓過度,價值已漸浮現,建議投資人可透過定期定額搭配鎖利機制或逢低分批布局的方式,掌握生技產業中長多向上的趨勢。

---------------下一則--------------- 
REITs 還有二年好光景2015-10-15 07:42:58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近期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指數表現上漲,其中又以美國REITs指數漲勢較大。法人指出,儘管美國利率即將轉升,但估計投資投資REITs至少還有二年的好光景,投資人可把握布局時機。

台新全球不動產入息基金經理人謝夢蘭表示,過去15年全球REITs以年平均報酬率14%,超越其他主要股票及債券商品表現,只有當景氣反轉向下、利率升至高點及市場供過於求的情況發生時,REITs才會出現較大的回落風險。

但觀察未來兩至三年間發生這類情形的可能性極低,未來持續看好商用不動產,投資REITs至少還有二年的好光景,目前最看好歐美地區的房地產表現,亞洲地區則以澳洲及日本表現相對穩健。

群益全球不動產平衡基金經理人應迦得指出,在過去20年間,升息後的三個月內,成熟國家的不動產股價表現優於大盤。展望後市,基於原物料價格疲弱、油價維持低檔,以及美元強勢衝擊美國出口與製造業,加上中國大陸與新興市場成長明顯趨緩,都是壓抑美債殖利率的因素,故後續美債殖利率走勢推估應為震盪緩升。

面對美債殖利率緩步走升環境下之不動產投資策略,應迦得建議,可加碼貨幣政策較為穩定的國家,例如日本,同時可聚焦在與景氣連動度高之產業,例如飯店、工業與消費產業。此外,美國領先指標已連續二個月改善,其中房市、就業與穩定的金融環境是亮點,故美國地產與金融仍是具備基本面的好投資。

摩根多重收益基金經理人邁可.施厚德(Michael Schoenhaut)說,全球景氣穩健成長,辦公大樓和商場將也更有彈性調高租金,目前A級商辦殖利率較其十年期基準債券殖利率利差皆高於3%,收益優勢不言可喻。長期來看,REITs的淨租金收入和獲利表現均與景氣呈現高度連動,未來向上空間值得期待。

---------------下一則--------------- 
新興債基金 表現搶眼2015-10-15 07:38:31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http://goo.gl/0JhIZ6

市場預期美國延後升息,風險情緒轉佳,VIX指數連跌十個交易日,伴隨原物料價格反彈,帶動新興本地債指數近月大漲近6%,新興市場債券基金表現搶眼。

復華投信表示,目前全球主要央行維持寬鬆貨幣政策,且新興債市波動度逐漸下滑、評價面及籌碼面具吸引力,將有助支撐本波新興債市反彈延續。

10月以來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度持續回落,大宗商品價格反彈,使原物料出口國股債匯市表現突出。新興本地債指數則受惠新興貨幣升值大漲,並以印尼和俄羅斯表現最佳,新興美元主權債指數也同步走高。彭博資訊統計,目前新興本地主權債、新興美元主權債殖利率約6%至7%。

復華新興市場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周上順表示,目前新興市場債券及貨幣評價仍低於長期平均,因美國升息機率下降、美元貶值,新興市場債有初步止穩訊號,預 期若市場樂觀情緒能延續,高息債市仍有走高機會。不過,目前新興國家基本面尚未明顯改善,後續仍需觀察波動度、資金流向和經濟數據。

新興貨幣指標人民幣匯率近期也回穩,也帶動離岸人民幣債券價格回升。周上順指出,10月季節性因素也有利新興貨幣表現,如果陸股及人民幣匯率止穩,也有助維持市場樂觀情緒,建議可逢低分批布局。

瀚亞投資環球資產暨固定收益部主管周曉蘭指出,升息對新興貨幣資金衝擊多已充分反應,且過去匯率貶值對新興國家經常帳改善效應已漸顯現,待美國升息明朗化後,新興債市可望展現低基期、高收益的投資優勢,鑑於新興匯率短線波動較大,投資仍以美元債優於當地債。

日盛全球新興債券基金經理人陳勇徵表示,隨新興國家債、匯市跌價已深,經濟基本面不佳消息應已反映,且Fed貨幣政策可能較預期更為溫和,加上中國當局對經濟穩增長政策目標不變,相關國家債券價格表現預將回穩,新興市場債市可望迎來下一波反彈。

---------------下一則--------------- 
中國高收債 迎資金潮2015-10-15 07:35:46 經濟日報 記者張晟豪�台北報導

中國人民銀行擴大信貸資產質押再貸款試點城市,法人認為,資金寬鬆政策可增加市場流動資金,看好在此影響下的中國債券市場,在高收益債券上將有有良好表現。

日盛中國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陳勇徵表示,經過第3季全球股債市修正後,資金回流新興市場,大陸近期擴大信貸資產質押政策,可望帶動債券市場。

同時中國經濟在IMF年會期間獲得國際肯定,降低投資人擔憂,看好中國高收益債券與亞洲高收益債券表現。

陳勇徵並指出,第2季中國房地產獲利好轉,是經濟表現上較強部分,依中國指數研究院最新數據,中國百城住宅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的城市有24個,較8月增加六個,顯示中國房市穩定回升,刺激措施有效推動房價上揚,房地產債市表現將是一大亮點,值得注意。

德盛安聯投信分析,相較於其他新興市場,亞洲市場的基本面較佳,其中又以中國債具有投資價值,在寬鬆貨幣政策下市場流動性充沛,投資人可以在美國升息前的波動市場中,以複合債的方式因應市場變化。

德盛安聯投信建議投資人應留意美國升息前的亞洲貨幣震盪,維持較高的現金水位均衡配置,在中期仍看好全球資金充沛且經濟穩定成長。

保德信投信認為,中國擴張性的財政政策與期待降息降準,都有利債券市場,鎖定中國具價值公司的美元債,有降低匯損的機會。日盛投信提到,中國政府近期推出利多開放政策支持企業發展,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有望受到好轉。

---------------下一則--------------- 
亞洲區商品 勝率高2015-10-15 07:24:08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http://goo.gl/qOk5AY

統計顯示,亞洲高收益債券殖利率超過7.5%時進場,持有一年的虧損機率為零。市場人士指出,在全球高收益債券中,除看好亞洲以外,美國高收益債券也是看好標的。

野村投信固定收益部主管謝芝朕(Tse Chern Chia)指出,2002年以來,亞洲高收益債券殖利率只要高於7.5%,持有滿一年的賺錢機率為百分之百。

謝芝朕說,現在亞洲高收益債券的殖利率達8%,依歷史經驗,只要投資滿一年,賺錢機率也是百分百,而且中位數報酬率可達19.5%。謝芝朕表示,歷史雖然 不會重演,但總會相似。從歷史經驗來看,美元將持續強勢,一直到2017年年中或年底,未來仍有10%到15% 的升值空間。

野村統計顯示,從1978年10月以來,美元貿易加權指數的多頭循環平均是6.5年,空頭循環則是十年。這波美元低點出現在2011年8月,多頭已持續四年二個月,美元已升值32.7%。依歷史經驗來看,美元多頭循環仍未結束,應該還有約兩年的強勢時期。

再從美元實質有效匯率指數(REER)來看,謝芝朕指出,美元價格現在不便宜,但仍合理,目前的REER只比40年均價高出2.3%。

美元強勢,但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不會立即升息,市場預估12月的升息機率已降到30%。謝芝朕強調,即使升息,速度也不會太快,有利高收益債券等資產。

謝芝朕表示,1998年以來,高收益債券就沒有連續兩年負報酬。只要有一年表現弱,次年就會有不錯的報酬率。今年以來,高收益債券表現不佳,預期有反彈。

在所有高收益債券中,野村投信最看好美國及亞洲高收益債券。美國有基本面支撐,亞洲高收益債券則享有較高的殖利率。歐洲高收益債券雖然有量化寬鬆(QE)支撐,但投資價值不如亞洲高收益債券。

謝芝朕7月才上任,他是野村投信從新加坡挖角來的國際人才,有15年以上的工作經驗,曾在新加坡大華資產管理擔任亞洲固定收益主管、瑞士信貸擔經濟分析師。

野村投信投資長周文森(Vincent Bourdarie)指出,野村投信在台灣建構全球投資團隊,包括量化團隊,謝芝朕加入後,將進一步整合投研團隊,打造符合投資人需求的固定收益產品。

---------------下一則--------------- 
政策撐腰 亞高收不怕黑天鵝2015-10-15 01:19 工商時報 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日前全球最大商品交易商嘉能可(Glencore)股價崩跌三成,恐慌情緒使投資人一度拋售高收益債券,引發各類高收債券指數回檔,法人表示,隨中國經濟持穩,以及亞洲各國央行續推寬鬆貨幣政策及低油價低通膨環境,亞高收可望成為各類高收債中較具投資價值標的。

統一中國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涂韶鈺表示,目前全球投資人的信心普遍看來仍相當脆弱,只要一發生像嘉能可這樣的黑天鵝事件,往往會因恐慌情緒擴大了短線的賣壓,此時特別需冷靜,著眼於中長線投資價值,趁市場價格遭壓抑時,勇於買進長線看好的標的。

涂韶鈺指出,中資美元高收益債券長線看好,背後有大陸四大利好政策支撐,首先是大陸為配合「一帶一路」戰略目標、幫助企業走出去,於9月14日發布通知取消企業發行外債的額度審批限制,改為總量限額內的備案登記,此開放增加企業在境外美元債市場融資的便利,有助降低財務成本。

第二個利好政策是房市鬆綁,由於地產類占中國企業美元債發債產業達26%,占比最高,具有領頭羊效果。另外兩大利好政策是鬆銀根和擴大推展地方政府債務置換,有利增加地方政府財力,推動基礎設施投資回穩,同時降低債信風險。

台新亞澳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尹晟龢表示,儘管9月FOMC會議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及非農就業人口數據不佳,使得升息時程再度遞延,政策不確定性或令高收債回調,但調整後投資價值將浮現,資本利得空間可抵消部份利率緩升影響,目前高收債違約率仍低於近5年平均,體質未顯著惡化,可望成為投資焦點,其中最看好亞洲高收益債。

尹晟龢表示,亞洲高收益債擁有較高息收與較高殖利率的特性,於經濟發展時期備受投資人青睞,目前亞高收債指數淨值持續成長,且其殖利率近9%,較其他地區高收益債更佳,對投資人吸引力大,拉回即是很好的買進時點。

德盛安聯四季豐收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表示,儘管近期市場較為震盪,亞洲高收益債的違約率明顯下滑,基本面相較於其他新興市場高收益債較為穩健,政策面也有助後市表現。

---------------下一則--------------- 
資金回流 新興亞債動能強2015-10-15 01:19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過去3年新興市場資金流 http://goo.gl/TVemVN

今年年中以來大陸經濟趨緩加上美國聯準會升息的議題,導致整體新興市 場資金被大量拋售,觀察過去僅2011年歐債危機、2013年美國開始結束量化寬鬆,以及2015年升息的議題,導致資金流出新興市場,但風險因素消除 後,資金又回流,法人預期,新興債市年底前資金動能可望增強。

元大新興印尼機會債券基金經理人林培珣表示,印尼處在景氣擴張階段的初期,內需結構的經濟體使它受國際需求下滑影響較為有限,加上國家低負債比、高人口紅利,2050年預計會成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

近期10年期印尼債券殖利率下滑超過100個基點,反映投資人對印尼要求的風險溢酬下降,推升債券價格4%以上,印尼盾匯價過去三天強升6%以 上,年初以來印尼盾匯價已下跌幅度由約17%收窄至10%左右,判斷在環球低利的狀況下,市場對於不確定性的擔憂短暫消除,相對高殖利率的印尼債券受到國 際投資人搶進的速度非常快速。

德盛安聯四季豐收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表示,隨著美國近期公布的經濟數據好壞參半,市場預期美國聯準會啟動升息的時程將會遞延,風險意識已逐步降溫,促使新興債回溫。

但因為新興市場體質差異甚大,加上大陸經濟、美國公債波動度與新興市場貨幣弱勢的情況,仍會主導市場對新興債的投資信心,不僅凸顯標的審慎選擇的 重要性,同時也應以廣納多元券種、靈活調整與善用避險策略的投組,較能因應變化日益加劇的市場,掌握券種輪動的投資機會,並且提供較佳的下檔保護。

群益全球新興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張俊逸表示,由於聯準會升息的不確定因素仍存,使得全球金融市場動盪,但以目前新興市場債券利差大且收益率高的情 況下,值得長線投資人進場布局,且目前多數新興國家體質良好,並不會因一時的經濟不佳而馬上崩壞,故目前無須太過悲觀甚至恐慌看待新興債後續表現。

他指出,近期趁市場動盪之際,可伺機增加投資比重,逢低加碼被超賣錯殺的債券資產,增加標的則可以美元及人民幣計價債券為主。

---------------下一則--------------- 
投資級債 避險優選2015-10-15 07:22:01 經濟日報 記者朱美宙�台北報導

信評機構調降美國企業信評的家數,已創下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新高。
資產管理業者指出,債市狀況是評估總體經濟好壞的領先指標,企業債與公債之間的利差擴大也代表風險擴增,高盛跟花旗集團也紛紛發出2016全球經濟下滑的預警,若不追求高風險的債券,可以轉抱投資等級企業債。
受企業獲利下降與過去在低利環境下大肆借貸的影響,美國部分企業已出現償債壓力。

根據統計,信評機構穆迪(Moody's)光在今年8~9月就調降108家美國非金融業的公司債信評等;標準普爾(S&P)在今年前九月也調降297家企業的債信評等,創2009年5月與6月以來兩個月期間調降信評企業家數的新高。

瀚亞環球資產配置暨固定收益部主管周曉蘭表示,從利差角度觀察,高收益債跟投資等級債對公債的利差都已來到近兩年的高點,但利差是否會繼續擴大,才是市場判斷相關資產價格是否受影響的關健;假如未來信評機構對企業信評調降的動作持續,投資人可以暫時先轉向信評較高的投資等級公司債避險。

周曉蘭補充,現在市場充斥美國景氣下修的可能,首當其衝的當然是企業獲利的下滑,進而導致企業信評的調降;如果這樣,投資等級公司債會比其他資產更佳的防禦性,且根據過去20年經驗,從1996年至今,投資等級公司債也只有在三個年度出現負報酬,可見這類資產跟景氣的連動沒有密切關聯,可有效避開信評機構的影響。

另一方面,宏利亞太入息債券基金經理人王建欽指出,亞洲投資等級債券利差相對歐美同等級債券仍高,對資金有較高的吸引力,因此亞洲投資等級債券市場投資前景仍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