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1041016基金資訊

2015年10月16日
多幣別計價商品 有優勢2015-10-16 07:28:37 經濟日報 記者夏淑賢�台北報導

現階段想要選擇強勢貨幣美元進行投資置產,但卻未必是以新台幣結購美元,專家建議市場上也有能多種幣別投資的美元計價投資工具,對於原本就持有多種外幣資產的投資人來說最有利。

對投資人來說,投資強勢貨幣或以強勢貨幣計價的商品,不論是以新台幣結購或是其他外幣,未來實現獲利轉換回原幣別時,都可以降低匯兌風險。不過,投資人本身若原本就持有澳幣、歐元、日圓等多種外幣資產,並不想以新台幣換美元投資,就要找找可以提供多種外幣投資的美元計價商品。

---------------下一則--------------- 
美林調查:經理人看好歐股科技股2015-10-16 01:11工商時報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經理人10月全球產業投資配置加減碼 http://goo.gl/lyshry

根據美銀美林證券10月全球經理人調查報告,經理人對全球經濟的樂觀程度續減,僅13%認為未來1年經濟將增強,創2012年7月以來最低,最看好區域為歐洲,看好產業為科技股,且已連續6個月居最看好產業寶座。

調查結果顯示,經理人對區域的投資配置,歐元區因歐洲央行將擴大寬鬆貨幣政策的預期,歐股加碼程度進一步擴大,從前一月45%升至54%;對於類股看法,連續6個月最看好具良好創新力的科技類股,看好比重達44%。

富蘭克林坦伯頓互利歐洲基金經理人菲利浦.博吉瑞表示,近期歐洲製造業數據受大陸經濟前景擔憂而成長放緩,但仍處於擴張階段。

他指出,歐元區各國薪資成長加速,有助於驅動內需消費支出增長,加上歐洲央行誓言維持寬鬆貨幣政策,可望提振與歐洲內部景氣連動度較高的耐久財與工業等企業獲利成長動能。

群益工業國入息基金經理人陳建彰指出,歐元區近期經濟數據表現,充分反應出歐洲央行貨幣寬鬆政策已見發酵,無論是實質區域內需求、家計可支配所得、淨企業盈餘均為正增長,且增速加快,就業市場亦有明顯復甦,對前景信心的表徵,歐股後市持續看好。

日盛全球抗暖化基金經理人鄭慧文認為,美國超級財報周登場,將牽動美股後市,Intel第3季營收以及EPS表現優於市場預期,第4季進入傳統科 技類股旺季,根據Gartner調查,近50%消費者在未來一年內有意願購買PC,耶誕假期效應下,消費性電子產品買氣增溫,預估美國科技股將對資金有較 高吸引力。

富蘭克林坦伯頓美國機會基金經理人葛蘭.包爾指出,科技業因來自海外營收比重較高,全球景氣動能擔憂未緩解前,預估仍將牽動來一季表現;次產業的軟體及網路產業基本面相對穩健,半導體庫存調整仍需時間,科技股價可能走向差異化發展。

---------------下一則--------------- 
資產三分法 專家教戰2015-10-16 07:32:10 經濟日報 記者夏淑賢�台北報導
http://goo.gl/ADqel5

美國升息時機陷入混沌,全球熱錢再度流竄,面對多變詭譎的國際金融情勢,理財專家建議掌握兩大原則,也就是以穩健與兼顧風險的防禦型策略配置資產,以及選擇強勢貨幣操作。

美國聯準會(Fed)9月沒有升息,在全球經濟景氣前景不明下,對美國何時升息、甚至會不會升息的各種預測紛陳,市場熱錢再度四處流竄。經歷8月全球股匯大震盪後,投資人該如何布局,進行資產配置?在進入第4季後,也開始思考明年投資策略。

遠東銀行財富管理部協理高宇宏指出,不論是外資投研單位或國際研究機構,對於景氣前景的預測愈來愈分歧,能見度的時間也愈來愈短,主要因為美國Fed升息 時機難以掌握,甚至連是否升息也出現問號,而國際主要經濟體除美國外,還有歐洲、中國的景氣展望也充滿變數。這時候,同時布局中長期與短線部位,搭配最保 守的高利定存,如此萬一全球市場再出現劇烈波動時,具有避免大幅損失的防禦性機能。

高宇宏建議,投資人可以就中長期的投資型保單、短線操作的股票資產部位與最保守的高利定存,各配置資產三分之一,以控管風險同時追求最大報酬。

他表示,投資型保單具有專家代操且靈活度高可隨時因應風險調控的優點,但投資期間最好在四到五年以上,以免投資成本過高,且投資型保單追求的是每年穩定的 資產撥回率,而非追求高風險高報酬,在現階段前景不明多變的情況下,是很適合的投資工具。另外,相對高風險性的投資,如股票型商品,可以追求更高報酬,高 利外幣定存,可以賺取穩當的利息,做為資產配置的下檔保護。

不過,高宇宏提醒,投資人要選擇強勢美元操作與投資,現階段首選為美元,不論是選擇美元計價投資工具,或是直接定存美元,可以避免日後不論是轉換新台幣或是其他外幣的匯兌風險,甚至可能產生匯兌利益。

---------------下一則--------------- 
基金規模 連二月縮水2015-10-16 07:11:52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http://goo.gl/rqKkzD

全球股債市第3季震盪,投信基金規模連續兩個月縮水,但9月時的規模仍在2兆元以上。投資人擁抱強勢資產,美元計價基金規模持續成長,今年以來大幅增加近六成。

投信投顧公會統計,9月投信基金總規模較上月失血165億元,來到2.02兆元,但9月減幅0.8%也較前月和緩許多,已連續九個月維穩在2兆元大關之上。

摩根投信分析,第3季全球金融市場大地震,投信基金規模減幅逾5%,同期間貨幣型基金逆勢成長逾一成,股票和債券基金規模更分別連續四個月和五個月瘦身,不難看出市場恐慌情緒嚴重衝擊投信基金買氣,資金轉進貨幣型基金觀望駐足。

今年以來,跨國一般債券型基金與高收益債券型基金規模全都縮水兩成以上。相反的,摩根投信副總經理謝瑞妍指出,平衡型基金今年來規模成長近兩成,顯示股債 兼具的資產配置方式深受國人青睞。貨幣型基金也成長近兩成,反映投資人的保守心態。就幣別來說,美元走勢偏強,仍是國內投資人當前投資幣別首選。瀚亞投信 表示,從基金規模變化,可看出投資人對幣別持有及預期心理,美元仍是主流。

---------------下一則--------------- 
美元指數 出現死亡交叉 美CPI負成長、企業財報慘 今年升息渺茫2015年10月16日蘋果日報【林文彬╱綜合外電報導】

市場焦點
美國聯準會(Fed)最新褐皮書顯示,強勢美元衝擊製造業,近期零售與物價指標也都疲弱,昨公布CPI創8個月來最大降幅,加上企業財報慘烈,使Fed今年升息機率愈來愈渺茫,美元指數周三重貶近1%,創7周新低,2年來首度出現「死亡交叉」,亞幣昨則隨美元貶值和資金回流而全面升值。

美國勞工部昨公布,美國9月CPI(Consumer Price Index,消費者物價指數)月增率為負0.2%,比8月的負0.1%還糟。周三公布的9月PPI(Producer Price Index,生產者物價指數)減幅則創8個月來最大,9月零售銷售只成長0.1%。

製造業並不熱絡
Fed周三公布褐皮書指出,美國經濟活動在8月中旬至10月初這段時間持續適度擴張,勞動市場雖然持續緊縮,對薪資成長率的影響卻不大。Fed轄下12個分區有6個在8月中旬至10月初這段時間經濟成長「適中」,3區回報經濟「溫和」擴張,剩下3區不是經濟成長減速就是整體經濟活動微幅萎縮。

Fed表示,美國製造業活動整體而言並不熱絡,主因是美元升值,中國經濟成長減速是次要原因。Fed說:「一些分區指出,強勢美元抑制製造業活動和旅遊支出,尤其是鋼鐵業依舊疲弱,原因是美元升值使進口競爭加劇,特別是來自中國的競爭。」

褐皮書也不樂觀
有「Fed傳聲筒」之稱的《華爾街日報》記者希爾拉什(Jon Hilsenrath)指出,美國最新經濟數據不佳已讓外界更懷疑Fed今年是否會升息,如今連Fed褐皮書傳達的訊息也不樂觀,Fed今年升息的機率愈來愈渺茫。

除總體經濟展望,企業財測也透露出美國經濟面臨的困境。沃爾瑪(Wal-Mart)周三預測2017年度獲利將減少6~12%,不如分析師預測的成長4%,拖累股價收盤重挫10.04%至60.03美元,創27年來單日最大跌幅,市值蒸發200億美元,「股神」巴菲特掌管的波克夏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因此損失逾4.5億美元。

美元指數跌逾6%
Fed今年升息機率漸減帶動美元貶值,表徵美元兌1籃子主要貨幣匯價的美元指數周三一度下跌0.96%至93.845,是7周來最低,50日均線同日由上往下穿越200日均線,形成「死亡交叉」。美元指數已從今年3月的12年高點回跌逾6%。

亞洲貨幣昨全面升值,表徵日圓以外亞洲10種交易最熱絡貨幣的彭博摩根大通亞元指數昨一度漲至2個月高點。印尼盾兌美元昨最多升值近3%,韓元兌美元收盤升值1.48%,報1130.3韓元兌1美元,是3個月來最高,馬元也升值逾1%。

---------------下一則--------------- 
大陸藍籌股 Q4有錢途2015-10-16 07:08:49 經濟日報 記者張晟豪�台北報導
http://goo.gl/rBAuwM

大型A股(藍籌股)估值日前獲得近一半高資產客戶的認可,法人分析,在第4季消費旺季刺激下,近十年中國股市除金融海嘯影響外幾乎全數上漲,上證指數平均上漲約8.3%,在美國延遲升息下,藍籌股可作為相對穩定的投資選擇。

上證指數經過第3季波動後,昨站上3,300點大關,法人認為仍A股將有機會逐步上揚。保德信中國品牌基金經理人楊國昌認為,中國目前面臨通貨緊縮擔憂,使人民銀行降息降準的機率提高,且A股存在反彈基礎,指數處於相對低檔,投資布局可留意消費旺季下的A股行情。

楊國昌指出,近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訪問英國,預期簽署高鐵、核電、金融合作計畫,相關類股有望獲益;「1111光棍節」則可望帶動跨境電子商務業績,如電商產業主打「全球購」顯見推動目標,值得注意。

群益投信中國新機會基金經理人林我彥表示,統計2007年以來數據,中國在消費旺季中,上證與深圳指數分別上漲13.9%及18.3%,即使美國升息,中長期的中國股市依然有上揚行情。

富蘭克林華美中國A股基金經理人游金智指出,目前中國正處在經濟轉型階段,未來消費將取代投資,新產業崛起,投資中國股市要從新經濟的產業著手,如軟體、 電信、資訊科技、交通運輸、環保、自動化、新材料等,有別於舊經濟的金融、原物料、能源與重工業,中國經濟將從「製造中國」轉變為「消費中國」。

日盛中國內需動力基金經理人鄭慧文分析,A股在十一長假後展開補漲行情,且9月出口資料優於預期,全球性的貨幣寬鬆推升國際及中國市場普遍回升,在本月五中全會後,可期待生態環保、新能源汽車等相關主題股表現。

保德信中國產品首席石永平建議,中國股市經歷了第3季的修正,跌幅已接近滿足點,投資人不妨採取「股債均衡」策略進入市場,可同時掌握多頭時股價上漲的機會,以及在波動時仍可以爭取債券收益。

---------------下一則--------------- 
新興亞股 Q4有看頭2015-10-16 07:09:13 經濟日報 記者溫子玉�台北報導

市場情緒回穩,整體資金流出已出現收斂跡象,隨第4季的傳統旺季來到,新興亞股後市看俏。據統計,過去20年新興亞股主要指數第4季的平均漲幅有分別有2.2%~5.1%,上漲機率更高達50%以上。法人建議,可藉拉回修正時,透過組合基金逢低分批布局新興亞股。

德盛安聯四季成長組合基金經理人許豐弟勻表示,雖新興亞股近期較為波動,但以往未發生金融危機的情況下,新興亞股連續五個月走跌的情形並不常見。
由於目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可能性低,預計跌深後可望回歸基本面與政策面逐步反彈。

從基本面來看,許豐弟勻表示,大陸經濟成長增速放緩,但主要是為經濟結構轉型的正常現象,反而有利新興產業與內需成長,中長線的發展可期。

綜觀其他亞洲多數國家的景氣,明年可望優於今年,企業每股純益成長率也將穩步提升,顯示基本面發展正向無虞。

日盛大中華基金經理人鄭慧文表示,根據Bloomberg統計10月以來外資對新興亞洲資金流向,除菲律賓以外,全為買超,在去槓桿風險釋放、貨幣寬鬆預期、穩增長政策加碼等諸多利好因素加乘下,A股及港股預估進入機會大於風險階段,從2009年以來港股10月單月均是正報酬。

---------------下一則--------------- 
南韓經濟與通膨 今明年展望一併下修2015年10月16日蘋果日報【于倩若╱綜合外電報導】

南韓央行昨維持基準利率在1.5%歷史低谷不變,一如市場預期未降息,但將今、明年經濟與通膨展望一併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目標由7月預估的2.8%降至2.7%,明年由3.3%降至3.2%;今年CPI增速預估由0.9%降至0.7%,明年由1.8%降為1.7%。

今年成長降至2.7%
南韓央行總裁李柱烈表示,下修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預估主因油價低迷,南韓出口較預期差,但包括消費與營建投資在內的內需正面;家庭負債急速膨脹是持續性風險,但不太可能成為系統性風險,將密切注意美國升息動向、中國情勢與資本流動趨勢等外部風險。

南韓出口持續疲軟但內需有起色讓央行選擇暫時按兵不動,昨韓元應聲走強,收盤升值1.45%至3個月新高1130.3韓元兌1美元,盤中一度升抵1129.95。

---------------下一則--------------- 
基本面復甦 歐股後市有撐2015-10-16 01:11 工商時報 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受到大陸與其他新興市場成長放緩的影響,歐洲經濟研究中心(ZEW)日前公布德國10月投資人信心已連續七個月下滑,但歐洲央行預測2015年歐元區經濟成長率達1.4%,並將與通膨逐年成長,失業率則有機會在2017年從11.1%下降至10%,顯示基本面仍將緩步復甦。

法人指出,為刺激經濟成長,歐洲央行未來將不排除擴大寬鬆,可望持續為歐股挹注豐沛的資金動能,基本面出現成長轉機,加上寬鬆政策的加持下,歐股可望延續上漲動能,可藉由大型歐高股息逢低分批布局。

德盛安聯歐洲高息股票基金產品經理林炳魁表示,從資金流向來看,歐股基金今年以來已淨流入逾1,000億美元,吸金程度稱冠全球。由於IMF強調歐洲央行的量化寬鬆應該持續,高盛與美銀美林更不約而同地認為歐洲央行在12月加碼QE的機率攀升,顯示未來歐洲的貨幣政策仍然偏多,有助推升歐股。

野村歐洲中小成長基金經理人莊凱倫表示,美國就業數據及9月利率會議記錄強化市場對美國延後升息預期,國際油價突破每桶50美元,道瓊泛歐600指數近期由礦業、能源股及跌深的汽車股領漲,表現相對強勢,觀察歐元區首兩季GDP雙獲上修,歐元區已重拾成長力道,顯示QE政策奏效,目前經濟穩定擴張且內需強勁,以致歐股基金深獲國際資金青睞。

亨德森遠見泛歐股票基金經理人Tim Stevenson指出,歐元區經濟狀況仍然強勁,市場將會繼續前行,投資焦點將會再次聚焦在歐元疲弱、油價下跌及預期即將出現的企業獲利回升等因素。

元大泛歐成長基金經理人林志映表示,考慮未來12個月獲利表現、GDP成長明年優於今年,目前歐股本益比14倍,已經回到0.5倍標準差,投資價值已經浮現,在相關利空訊息消除後,對於第4季的歐股看法樂觀,預料將會是不錯的布局時點。

---------------下一則--------------- 
美經濟龍頭地位仍穩2015-10-16 01:11工商時報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三大成熟市場今年來資金動能及指數表現 http://goo.gl/cHzJNr

美國大型零售商沃爾瑪發布財測預警,再為美股後市添變數,近期不管是從資金流向以及基金經理人減碼美股的情況來看,都顯示美股受青睞的程度漸被歐日股市取代,法人表示,即使美股短期雖失色,全球經濟龍頭地位仍在。

受到美元升值與商品價格走低影響,經理人對美股減碼幅度逐漸提高,根據美林證券統計,基金經理人淨減碼程度從前一個月6%上升至10%,另外,全球資金也持續從美股流向歐日股市。

另根據EPFR、Bloomberg資料顯示,截至10月7日為止,今年來美股已流出的資金達1,344.55美元,而歐日股市卻分別吸金達1,052.63億美元以及545.45億美元。

富達卓越領航全球組合基金經理人葉端如表示,未來幾個月此趨勢依然會持續,也就是成熟市場優於新興市場,歐日股市較美股更具潛力。

摩根多重收益基金經理人邁可•施厚德(Michael Schoenhaut)也指出,預計歐日繼續實施寬鬆貨幣政策下,且企業獲利動能持續改善,相信歐日股市短期內仍是未來資金青睞焦點。

萬寶投顧董事長朱成志指出,不能單憑沃爾瑪股價以及9月數據斷言美國第4季將出現消費衰退的情況,目前全球已經無法再藉由投資來創造經濟成長,唯有以消費來帶動全球的經濟,現階段由美股引領全球的態勢不變。

他指出,近一年來,沃爾瑪股價滑落的同時,網路零售巨擘Amazon亞馬遜股價卻一路攀高,所以在民眾對通訊與社群倚賴的同時,實體零售勢必式微且逐步會朝網路零售的營運模式靠攏,目前美國網路零售占總消費約7%,代表背後巨大的成長空間。

施厚德說,因美股過去累積漲幅較高,雖然未來漲幅恐不如歐日,但因有些產業或者個別公司仍是高成長且有超額報酬,依然具有上漲潛力。

聯博指出,雖然短期來看歐日股市表現有機會超過美股,但美國股票市場長期展望依然具吸引力,低通膨與主要的經濟數據好轉下,對美股是有利支撐,未來投資美股在於選股,企業基本面與獲利成長將會是股價表現關鍵,在投資上,應聚焦獲利能力與盈餘成長可持續之企業。

---------------下一則--------------- 
需求攀升 農金基金進場好時機2015-10-16 01:11工商時報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農金產業前景 http://goo.gl/Iil0kc

全球人口快速成長,加上新興市場崛起,人民可支配所得與糧食需求節節 攀升,法人指出,近期相關指數如拉回,即是提供逢低布局的機會,建議透過定期定額,掌握農金的中長多趨勢,全球氣候暖化異常現象的頻率增加,影響農作收 成,顯示農糧供不應求的趨勢,可望推升穀物價格向上。

德盛安聯全球農金趨勢基金經理人林孟洼表示,農金價值鏈的表現分歧,投資農金基金時,建議以具有上下游靈活配置與彈性調整策略為佳,現階段應以下 游為主軸,以食品加工業為投資重點,並依據氣候變化、生長狀況與收成進度,適時調整上下游的配置,多頭時重攻、空頭時重守,以因應市場可能變動的風險。

元大全球農業商機基金經理人魏伯宇表示,今年度聖嬰現象已經捲土重來,一般來說聖嬰現象發生時對於東南亞棕櫚油報價有大幅推升力道,且影響期間最 長可達1年以上,因此對於中長線的投資人來說,也不妨在目前原物料價格相對低檔的位置,開始佈建相關投資部位,掌握即將發動的農糧商機。

富蘭克林華美天然資源組合基金經理人胡志豪表示,農業類股的評價面具吸引力,相較全球股市存在折價,加上目前市場尚未充分消化聖嬰現象可能產生的效應,農業類股可做為天然資源產業中較防禦性的配置。

在產業的選擇上,他指出,雖然農業上游類股,如糧食生產、以及肥料與農業化學等,本益比相較下游類股便宜,但在農產品價格未見明顯提振契機前,較低的原料價格仍有利下游業者毛利,股價表現可能較為穩健。

康和投顧總代理KBI全球水資源基金經理人馬修.薛爾登(Matthew Sheldon)表示,受惠於美歐市場房地產復甦,水務基礎建設產業需求暢旺,加上不受景氣循環影響的水務基礎設維護服務需求,以及具備高股息特性的水務 公用事業及水務科技類股布局,在市場震盪之際,更顯示出水資源投資價值。

霸菱投顧指出,聖嬰現象帶來的異常氣候雖然會對全球許多地區的居民帶來不便,但對投資人來說,反而製造不可多得的農業類股進場良機,如果擔憂聖嬰現象會推升物價、影響消費,可買農業基金來當作保險。

---------------下一則--------------- 
醫學年會旺季 生醫基金看俏2015-10-16 01:11 工商時報 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全球生技醫療類股近期高度震盪,NBI指數自7月下旬歷史高點一路修正到第3季底,共計下跌24%,跌幅更甚於S&P500指數的10%,近幾日在部分藥廠財報表現不錯下,類股再度出現短彈走勢,法人指出,第4季是醫學年會旺季,建議投資人抱持耐心,分批布局。

野村全球生技醫療基金經理人黃靜怡表示,生技醫療類股此波跌幅主要來自總統候選人希拉蕊對藥價評論,而非產業基本面出現問題,目前美國政府對於藥品訂價干預尚於法無據,因此希拉蕊事件對於類股投資產生的信心面衝擊大於實質面。

黃靜怡指出,美國升息疑慮尚未消除,短期修正風險恐尚未完全消除,但近期進入醫學年會召開旺季,加上第3季財報季來臨,短期若能釋出正面產業訊息,可望為類股帶來下檔支撐。

宏利投信強調,美國零售銷售額表現優於市場預期,市場解讀為經濟如預期復甦,國際資金可能回流美國追逐美元資產,先前投入於新興市場的資金將可能開始撤出至美國,屆時個別產業的基本面及技術領先程度,將是決定股價走勢的關鍵,看好生技產業。

德盛全球生技大壩基金經理人傅子平表示,生技產業基本面仍然有撐。在專利到期高峰與低利持續的環境下,近期除了Teva決定買下Allergan的學名藥部門外,Shire決定以300億美元購併血液與生技藥品公司Baxalta,顯示併購的熱潮將持續延燒,有利帶動相關族群成長。

駿利環球生命科技基金基金經理人Andy Acker指出,目前市場風險溢酬上升,這對於一些依賴低廉信用,但透過併購創造價值的健康 護理公司創造了機會及風險,對長期投資者而言,近期的回檔反而提供進場機會。

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分析,投資醫療保健產業,建議平衡布局各次產業,包括不受景氣循環影響的製藥業、具爆發力的生技類股、現金充足的醫療服務業、以及受惠人口老化的醫療器材業。

---------------下一則--------------- 
石油ETF 迎旺季行情2015-10-16 07:09:33 經濟日報 記者朱美宙�台北報導

國際原油行情逐步回溫,目前價格已持續走穩,法人表示,不妨運用相關指數基金逢低布局,以迎接原油第4季用油旺季行情。

元大標普高盛原油ER指數基金(元石油ETF)經理人曾士育表示,西德州輕原油價格自8月跌破40美元大關後,出現大幅度反彈,自8月24日起,西德州輕原油價格已上漲24%,顯示原油價格觸底後反彈力道強勁。

而元石油ETF自9月7日掛牌以來,在10月12日以20.73元創下盤中新高價,昨(15)日以19.92作收,成交量逐步放大,近期規模已接近10億元,相較募集時的5.36億元已有倍增之勢,市場成交量亦同步放大,近5日均量已突破6,000張,市場認同度持續提升,參與者逐步增加。以元石油ETF掛牌約五周以來,中油95無鉛汽油價格由每公升24.9元上漲至25.1元,累積漲幅為0.8%,同期間元石油ETF漲幅為5%,漲幅高於國內95無鉛汽油漲幅,若細看每周95無鉛汽油價格與元石油ETF價格,五周內元石油有四周領先95無鉛汽油價格表現,顯示油價若持續上漲,運用元石油可分享原油上漲的獲利,亦可作為油價避險工具,為集合原油投資與避險於一身的全方位交易工具。

展望油價未來走勢,曾士育表示,今年底到明年初油價可望逐步墊高,近期美國原油產量已大幅減產,日產能由960萬桶以上,下滑至910萬桶,減幅50萬桶,促成國際原油價格逐步走穩。

此外,俄羅斯10月底可能與石油輸出組織(OPEC)協商原油產能,協商減產以提振國際原油價格,若協商成功,原油順利獲得減產,油價不排除在短期出現大幅揚升。

---------------下一則--------------- 
投資REITs嚴選區域2015-10-16 01:11 工商時報 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近期REITs指數表現上漲,並且以美國REITs指數漲勢較大,統計近15年全球REITs年平均報酬率14%,超越主要股票及債券,觀察未來2∼3年,對REITs造成衝擊的景氣反轉向下、利率升至高點、市場供過於求,可能性極低,續看好商用不動產趨勢,REITs至少還有2年好光景。

台新全球不動產入息基金經理人謝夢蘭表示,面對近期市場震盪與波動,納入全球REITs及特別股做為核心資產,相對能提高投資勝率,並達到穩健增值及下檔之保護效果,且應嚴選REITs投資區域,目前仍最看好歐、美地區房地產表現,亞洲地區以澳洲及日本表現相對穩健。

美國REITs出現補漲行情,經驗顯示,升息無礙REITs長線多頭走勢,謝夢蘭指出,評價面美國REITs的P/NAV(價格淨值比)折價至7%,投資價值浮現,第3季財報多符合或超出預期,預估美國REITs短線續漲可期。

亨德森全球地產股票基金聯席主管白朗佳認為,未來幾年房地產市場將持續表現優秀,尤其是歐洲,實體需求將持續增長,退休基金和保險公司的股票導向投資者,均已增加對房產股的配置。他指出,今年房地產市場雖已呈現強勁上漲,但仍具進一步續升潛力,追求投資收益和增長的機會將比市場進一步調整價格的機會更高。

群益全球不動產平衡基金經理人應迦得強調,成熟國家REITs獲利持續成長,新興市場則仍面臨壓力,整體上美國房產續走多,20大城市房價年增率均攀高,現在美國REITs評價面非常低,只要一升息,REITs將更具正面效益;歐洲方面,英國辦公室需求增加,空屋率維持低檔,市場投資英國不動產意願升高。

---------------下一則--------------- 
大陸版QE登場 高收債續發光2015-10-16 01:11 工商時報 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市場認為美國升息時程將延後,經過第3季全球股債市同步修正之後,目前資金面仍偏多四處流竄,並有回流新興市場趨勢,資金趨向風險偏好,大陸推出信貸資產質押再貸款擴大試點,市場解讀為大陸版QE,資金持續寬鬆將可激勵大陸高收益表現。

日盛中國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陳勇徵表示,第4季市場仍預期有降息降準空間,第二季大陸房地產銷售逐漸回溫,平均房價回升,開發商獲利狀況好轉,整體信用狀況改善,房地產為大陸經濟表現上較強部分,使得投資人擔憂緩和,大陸高收及亞高收益債將持續受惠。

宏利中國點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陳培倫指出,9月以來,人行推出一系列相關措施穩定人民幣匯率和限制資本外流,使得點心債殖利率、價格逐漸穩定。而大陸國內企業融資重點將集中在債市,點心債券供給下滑趨勢不變,人民幣中間價調整已導致債券殖利率大幅上升。

陳培倫指出,預期隨著匯率趨穩,債券供給下降和高殖利率優勢,加上美國暫不升息,相對於美債的動盪,使得點心債低波動的投資機會優勢更加明顯,可望重新吸引投資者返回點心債券市場。

富蘭克林華美中國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謝佳伶分析,從大陸第3季的PMI等各項數據來看,為穩定經濟表現,穩增長勢必繼續加碼,預期第4季貨幣政策將繼續寬鬆,而匯率政策求穩,使得很可能再帶動大陸債市價格走高。

元大寶來中國機會債券基金經理人毛宗毅表示,目前人民幣價位呈現穩定,境內外資金利率已呈回落,人民幣債券價格隨之明顯反彈,建議布局大陸債券可以投資等級點心債為主,尤其具國企背景、資質較佳的債券表現仍具期待空間,且基金若有布局美元債及大陸境內國債更有機會賺取資本利得。

---------------下一則--------------- 
新興亞債抗震 投信按讚2015-10-16 07:07:41 經濟日報 記者張晟豪�台北報導

美國年底升息機會大降,亞洲貨幣近期走強,在寬鬆政策下法人期待亞洲經濟成長,認為經濟成長率仍能維持一定水準支撐亞洲債市,且目前亞洲高收益公司信用利差水準來看,仍有收斂空間,看好目前是亞債進場時機。

日盛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鄭易芸分析,9月整體亞洲高收益公司債指數下跌0.54%,主要是受到中國經濟數據不佳,以及美國聯準會升息預期導致風險趨避意識攀升,使得亞洲高收益債價格出現回跌。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14日發布的資料顯示,9月CPI同比漲幅低於預期,PPI同比降幅基本符合預期,當前通縮壓力加大,增加了市場對持續寬鬆的期待。

德盛安聯四季豐收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認為,亞洲國家的基本面較佳且貨幣政策維持寬鬆,其中又以中國債的投資價值相對較佳,不過仍須注意美國升息前的亞洲貨幣震盪影響價格穩定度與資金信心。

保德信投信則提到,新興亞洲債券表現相對抗震,在美國聯準會升息時間延至明年機會大增的時候,投資新興亞債是變動中相對適宜的選擇。

富蘭克林華美中國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謝佳伶表示,政策寬鬆、市場開放、資金流動充裕,加上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總理李克強多次指出人民幣沒有持續貶值的條件使人民幣價格回穩,都是對於中國債市的利多消息。

鄭易芸指出,升息預期的延後也擴大了風險的承擔程度。根據10月7日當周資料,高收益債由前周淨流出15.1億美元轉為淨流入11.6億美元。IMF今年第二次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主要調降已開發國家及部分新興市場,新興亞洲調整以後,今、明兩年經濟成長率仍能保有在6.4%以上,中國2015年及2016年則有6.8%及6.3%的成長動能,亞洲經濟體仍保有一定的成長力道,支撐亞債表現。

---------------下一則--------------- 
美高收債 中長線買點到2015-10-16 07:00:02 經濟日報 記者溫子玉�台北報導
http://goo.gl/l0ORN9

油價近期出現反彈,帶動高收債表現轉佳,法人認為,殖利率誘人加上價格仍在相對低檔,第4季仍是中長線投資人可以逢低布局高收債的時機。

由於油價持續低迷不振,連帶使得能源債占比的高收債指數表現也不佳,觀察美林高收益債券指數6月來出現連四個月下跌,這是1994年2至5月以來首見的弱 勢表現;第3季跌幅達4.9%,也創2011年第3季以來最大季跌幅,修正幅度相當大。目前能源高收債殖利率衝破12%,美高收債也達7.8%,即便近來 油價反彈,殖利率仍在高檔。

永豐新興高收雙債組合基金經理人曹清宗指出,第3季能源及礦業相關美國高收益債跌幅達15%以上,是指數負報酬主因,不過其餘產業跌幅多在3%以內,顯示美高收並未出現系統性全面下跌風險。

曹清宗認為,從殖利率角度來看,美高收投資價值相當吸引人,接下來進入年底交投偏清淡的季節,預期高收債市震盪可能性低,將提供良好收益水準。

此外,國際機構對全球經濟預測連續下修,觀察聯邦基金期貨(Fed Fund Futures)價格,聯準會(Fed)10月28日的會議升息機率預料都不高。在美國升息腳步放緩下,帶來債市良好契機,預期利差有機會收斂,因此可以留意逢低進場時機。

針對升息議題,野村美利堅高收益債基金經理人李武翰也表示,延後升息時點所營造出來的低利環境,持續有利於高收益債券,預期明年全球經濟將以美國復甦腳步 最為強勁,美國高收益債券與公債相關係數最低,受公債殖利率上揚影響程度也最低,美國高收益債券將受惠景氣增溫而走揚,高利差抵抗利率風險能力也強。

李武翰指出,美國高收益債券於近期修正後的利差來到三年高點的580基本點附近,但美國景氣已與三年前位處歐債危機期間大不相同,目前正是價格低檔,現在進場才有機會搶得先機。

但群益多重收益組合基金經理人林宗慧也提醒,今年美國公債收益率攀升後可能增加公司的借貸成本,降低發行鉅額公司債的意願等利空,可能影響今年的發債量,因此,美國高收益債,布局上仍須謹慎。

---------------下一則--------------- 
9月貨幣型基金 逆勢吸金2015-10-16 01:11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9月份投信基金規模 http://goo.gl/bpy74S

投信投顧公會最新資料出爐,9月投信基金總規模再失血165億元至 2.02兆元,檢視第3季投信基金規模減幅逾5%,同期間貨幣型基金逆勢成長逾一成,股票和債券基金規模更分別連續四個月和五個月瘦身,不難看出市場恐慌 情緒嚴重衝擊投信基金買氣,資金轉進貨幣型基金觀望駐足。

進一步檢視各基金類型消長,摩根投信副總經理謝瑞妍指出,平衡型基金依舊一枝獨秀,今年來規模成長近二成,顯示股債兼具的資產配置方式深受國人青睞。

德盛安聯人民幣貨幣市場基金經理人林素萍表示,美國聯準會升息時程,全球動見觀瞻,加上新興市場成長緩慢與原物料價格下跌的影響,導致第3季全球股債震盪較大,市場風險趨避意識升溫,因此轉向貨幣型基金停泊。

林素萍強調,在全球慢成長、慢通膨與貨幣寬鬆的環境下,現金利率仍維持較低的水位,高息貨幣相對受到關注,其中又以長線升值趨勢的人民幣,成為投資人追求現金升級的方式。

她建議,對於要將資金停泊在貨幣型基金觀望的投資人,可藉由人民幣貨幣市場基金,在爭取收益的同時,亦可提供較佳的資金調度。

摩根多重收益基金經理人邁可•施厚德(Michael Schoenhaut)指出,儘管成熟市場近期的經濟數據出現放緩跡象,卻仍持續維持正向成長,並無衰退疑慮,且新興市場各國經濟體質也已非昔日吳下阿 蒙,但第3季恐慌情緒已飆至海嘯水準,突顯第3季市場已過度超跌,放眼第4季因旺季效應加持,市場投資氣氛轉趨樂觀,各類資產可望回歸基本面表現,建議投 資人可以留意波段操作行情。

投信業者表示,由於美國聯準會升息靴子遲遲未能落地,增添了第4季震盪的機率。現階段投資布局首重波動管理,其次才是追求本增值,建議可以透過布局多重資產基金,以平均以下的波動追求平均以上的報酬,來因應第4季市場震盪下的彈升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