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1041020基金資訊

2015年10月20日
市場進入升息循環前後 中小型基金靚2015-10-20 07:04:10 經濟日報 記者張晟豪�台北報導
http://goo.gl/3vynLD

根據統計,市場進入升息循環的前後,中小型股股價表現優於大型股,目前市場預估美國聯準會(Fed)將緩步升息,市場仍屬低利環境、有助於企業融資,中小型股基金可望持續活躍。

根據美銀美林統計,從1955年到2015年,美元升息後三個月到一年之間,大型股漲幅為3.9%到11.4%,中型股漲幅為7.1%到14.5%,而小 型股平均漲幅更達10.2%到17.6%。保德信全球中小基金經理人高君逸分析,日前全球中小型股投資價值浮現,可考慮分批或定期定額中長期投資全球中小 型股基金。

此外,由於Fed可能延後升息,將壓抑10月以來美元相對全球主要貨幣走貶,但因美國核心通膨率出現回升跡象,帶動美元指數自9月來低點小幅反彈;雖然在 短線上歐元與日圓在市場震盪時易走升,但長期投資觀點來看,美國經濟基本面較歐、日強勁,且預期Fed較歐、日更早啟動利率正常化的貨幣政策,在利差與基 本面差異下,預期美元兌歐元及日圓長線升值趨勢不變。

由於中小型股的營收多半以內需為主,貨幣走強的國家對中小型股較為有利,現階段美元不易走弱,高君逸相對看好美國中小型股的成長動能。

此外,第3季海外事業比重較高的中小企業有負成長可能,其中又以亞洲、新興歐非比重較高的企業表現較弱;不過以美國內需為主的小型企業,仍將維持10%以 上的成長。高君逸認為,中小型股在第1季及第4季表現最佳,均勝過大型股,在獲利能力加持下,中小型股企業可望在市場波動中抗震。

富蘭克林坦伯頓亞洲小型企業基金經理人墨比爾斯(Mark Mobius)則提到,過去15年亞洲地區中產階級人數快速增加,提供約11.3兆美元的財富增值規模增長,擁有龐大消費力,加上國家的改革與刺激政策,仰賴內需市場的中小企業將受惠。

群益亞太中小基金經理人李忠翰表示,對亞股而言,目前資金動能已轉為正向,且中小型企業營收來源倚賴當地市場,亞洲中小型股優勢盡顯,在內需市場消費導向、企業獲利預估高的利多下,看好亞洲中小型股。

---------------下一則--------------- 
強勢美元 有利成熟市場表現2015-10-20 01:28工商時報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經濟指標即時預報無顯著惡化股票投資仍有利 http://goo.gl/jU1snP

日前VIX指數一度大幅升高至2011年以來高點,市場「趨避風險」氛圍升高,但天達資產管理「四大動力」股票團隊主管暨天達環球策略股票基金經理人貝德鳴(Mark Breedon)指出,全球經濟基本面佳,股仍優債,且在強勢美元趨勢之下持續有利於成熟市場表現。

貝德鳴說,VIX指數升高是意味著各資產之間的連動性升高,不論好壞股票都可能受到影響,然而觀察綜合200個預估經濟指標走勢,目前全球經濟成長並沒有惡化,仍維持緩步成長。

美股與日股是過去3年市場驅動主力,展望未來,貝德鳴指出,根據天達「四大動力」模型顯示,美、日股市投資價值仍相對合理,其中,日本在全球主要區域市場具有最為強勁的盈餘動能。

歐洲由於企業改革降低成本基礎,並提供獲利復甦強而有力的支撐,加上弱勢歐元及低油價的影響正要開始發酵,使得2015年歐洲企業潛在每股獲利調整(不含能源及原物料)可望達到10∼13%,2016企業獲利預期也有兩位數的不錯水準。

在新興市場股市方面,貝德鳴指說,目前亞洲市場也是自1995年以來,最便宜且最具投資價值的時間點,所以還是可以投資,最重要是擇股,好的股票後市展望佳,然而投資人常常會跟著市場氣氛、情緒,無法作正確判斷甚至出現非理性的投資。

貝德鳴認為,客觀且紀律性的選股流程,將有助於降低人為的錯誤判斷,此時更需要透過模組選股,由於天達四大動力模型強調由下而上的選股哲學,更是因應目前市場多變的較佳方式,藉以發掘具高品質、價格具吸引力、營運績效改善的股票。

依天達四大動力模型選股,對於股票投資,貝德鳴說,天達目前相對看好3大主題式投資,包括私有化、公司具組織結構調整契機及具合併題材的企業。

---------------下一則--------------- 
外資連三買 台股吸金躍亞洲買超王2015-10-20 07:13:48 經濟日報 記者溫子玉�台北報導
http://goo.gl/sMZQCB

國際投資氛圍轉趨樂觀,外資上周持續對主要亞股買多賣少,台股憑藉基本面強勢出列,獲得外資連續第三周買超,上周再流入8億美元,創下5月來單周買超最大金額,也將台股拱上亞股買超王寶座。

摩根台灣金磚基金經理人葉鴻儒表示,國際資金近三周開始回流台股,主要是進入第4季,台股有多項題材可期待。

首先,台股表現有跟隨海外旺季趨勢,隨著歐美第4季節慶旺季的消費需求增溫,拉貨及備貨效應有望進一步拉抬電子股營收動能,台股第4季漲相佳,台股基本面行情蓄勢待發。
以今年累計買超金額來看,台股以逾42億美元持續領先印度的40.8億美元。

上周全球股市多數上漲,亞太市場漲跌互現,陸股放量收漲,創近二個月新高;上周外資資金流出南韓、印尼及菲律賓,但10月以來資金流入台灣最多,南韓排第二。

日盛大中華基金經理人鄭慧文則表示,台股持續中期反彈,美股財報短線干擾,預估在美股財報疑慮化解,外資在上半年超賣後,近期回補力道轉強,外資淨多單仍在2.4萬口附近,加上國安基金將一路護盤到明年總統大選,指數有機會持續往半年線挺進。

展望整體市場,永豐中小基金經理人李盈儀指出,以目前利率期貨觀察,今年美國升息機率不高,資金仍在寬鬆環境下,使得市場資金又回流新興市場,台灣的評價面並不貴,相對具有吸引力。

整體來說,葉鴻儒也強調,由於外資動向牽動台股走勢,目前觀察期現貨市場,外資對於台股後市偏多的態度仍未改變,顯示外資態度持續偏多,預期是台股後市最大的支撐。

資金回流帶動市場信心回溫,富蘭克林華美高科技基金經理人郭修伸表示,這可望支撐台股續揚。雖科技產業受全球市場需求趨緩影響訂單,但他仍看好如雲端、車用電子趨勢將維持長線成長趨勢不變,NB與PC零組件廠商也可望受惠明年換機潮而有不錯的表現。

投資展望部位,李盈儀進一步也指出,接下來投資人可觀察十三五規劃內容、10月28日美國FOMC利率會議、11月4日台灣證所稅修正案,這幾個事件目前市場都可偏多期待,台股在資金、籌碼、政策面都有利後續表現。

---------------下一則--------------- 
破7 中國Q3經濟成長6.9% 創6年新低 學者質疑:實際成長率恐僅3% 2015年10月20日蘋果日報【于倩若╱綜合外電報導】

官方數據
中國公布第3季經濟年成長率6.9%,優於預估的6.8%,接近官方約7%目標,但仍創6年新低,9月失業率也升至5.2%,反映經濟增長放緩衝擊就業,市場持續預期中國人民銀行(人行)將寬鬆貨幣來支持經濟。

中國過去5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報告,有4季驚險擊敗市場預期,此次數據真實性同樣引發經濟學家質疑,Fathom Consulting經濟學家加貝(Danny Gabay)認為,實際成長率不到官方公布數據的一半,「老實說,我不相信官方數據,不只因接近官方目標所以可疑,也因編製速度過快、且鮮少修正讓人質疑。」

9月失業率升至5.2%
加貝採用所謂的「李克強指數」,計入電力生產、鐵路貨運與銀行放款,顯示中國第3季經濟年成長率僅有近3%,稱中國經濟將硬著陸,激增的信貸全流入不動產,價格已下挫,銀行清算日終將到來。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中國正擺脫對投資、基礎建設及房地產的過度倚賴,尋找如服務業、高科技產業作為新的增長動力,寬鬆貨幣政策及8月隨人民幣貶值的匯率機制調整幫助化解風險。

灌注資金無濟於事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表示,中國貨幣池子裡的水不少,但向實體經濟傳導仍存在不少體制機制障礙,靠大水漫灌無濟於事,要依靠改革開放加以破解,提高金融調控和服務的有效性。

另外,中國國家統計局昨日也公布,9月零售銷售年增10.9%,自前月10.8%增速,創今年以來新高,優於市場預估的10.8%;9月工業生產年增5.7%,創半年來新低,自8月年增6.1%降速,不如市場預估的6%;1~9月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年增10.3%,增幅不如前月的10.9%和市場預期的10.8%。

除人行貨幣政策外,中國財政部也持續加強支出力道協助刺激經濟,9月財政支出年增26.9%,增幅創5個月新高,而在房市回溫、消費增長下,中國9月財政收入年增9.4%,惟受經濟走疲壓力大、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持續下降等影響,第4季財政收入增長阻力較大。

中國服務業和內需穩健有助抵銷製造業與出口疲軟,上季服務部門擴張8.4%,緩和工業成長減速,但整體經濟前景依然疲弱。牛津經濟學院(Oxford Economics)亞洲經濟部主管高路(Louis Kuijs)指出,應會見到更多總經寬鬆措施,但不會有大規模刺激方案。

---------------下一則--------------- 
人民幣回穩 人行獲降息空間 中國政府打擊民幣空頭 外匯存底大降2015年10月20日蘋果日報【林文彬╱綜合外電報導】

中國昨公布第3季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國內生產毛額)年增6.9%,創6年來最差表現,但人民幣匯率反應卻不大。高盛(Goldman Sach)指出,拜北京當局積極干預匯市之賜,人民幣空頭勢力已受抑制,中國人民銀行(人行)如今具備很大餘裕透過降息來提振經濟成長。

決策官員壓力變小
中國政府過去2個月透過拋售美元外匯存底、調升人民幣中間價和積極口頭干預等作法,成功抑制人民幣貶值壓力。反映人民幣和利率展望的人民幣3個月遠期及即期匯率差距,縮至8月11日人民幣驟貶來最小。

高盛駐北京經濟學家、預測中國經濟情勢最準確的宋宇說:「北京當局傳達的訊息是:我們做到了,不要跟我們作對。中國決策官員如今承受的壓力變小了,有更多餘裕做他們想做的事,除了讓人民幣貶值。」

上海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昨收盤貶0.11%,報6.3601人民幣兌1美元。人民幣兌美元8月貶值2.68%,創20年來最大單月貶幅。人行為支撐人民幣匯率拋售美元,導致中國外匯存底8月減939億美元,創史上最大減幅。

和其他新興市場貨幣一樣,人民幣也因美國經濟數據令人失望降低聯準會(Fed)今年升息機率而升值。摩根大通新興亞洲貨幣和利率策略師顧穎指出,「市場預期Fed將再延後升息,這給予中國決策官員更多彈性來放鬆貨幣政策。」

學者:最終仍將貶
巴克萊經濟學家常健認為,人民幣匯率回穩為人行開啟本月或下月寬鬆貨幣的大門,但隨著中國放鬆貨幣情勢及鬆綁資本管制,人民幣最終仍將走貶。她說:「中國經濟成長將繼續減速,因此進一步貨幣寬鬆是無法避免的,這將使人民幣承受貶值壓力。」

信評機構惠譽(Fitch)昨發布報告指出,人民幣兌美元貶值不會直接對中國企業的債務可持續性構成重大系統性風險。

---------------下一則--------------- 
外資回流中國 創4個月來單周紀錄2015年10月20日蘋果日報【陳智偉╱綜合外電報導】

中國人民銀行(人行)寬鬆貨幣預期漸強,中、港股市10月來強勁反彈,吸引海外資金回流,EPFR數據顯示,截至10月14日的1周,約流入2.9億美元(94億台幣),創6月初中國股災4個月來單周最大紀錄。

陸股波段彈近11%
中國第3季經濟成長優於預期,讓投資人鬆一口氣,並持續預期人行將擴大寬鬆貨幣刺激經濟,帶動上海證券綜合指數昨盤中反彈近1%,突破3400點,創8周新高,但終場在獲利了結賣壓下小跌0.14%,收3386.7點,港股恒生指數也上漲0.14%。

10月來恒生H股指數大漲近14%,上證、恒生指數則雙雙反彈近11%,表現名列全球第3、5、6名,但分析師指出,陸股追價力道不足,有待進一步財政或貨幣政策刺激訊號,才會發動攻勢叩關。

---------------下一則--------------- 
參考特殊性等法則 買陸股盯6S指標2015-10-20 07:06:48 經濟日報 記者溫子玉�台北報導
http://goo.gl/59joMv

十一長假之後,中國股市重新恢復動能,10月以來不到十個交易日,已上漲逾一成,法人分析,中國股市仍是新興市場,波動較大,建議可參考「6S」指標,選擇新經濟下受惠的強勢族群,搭配點心債、中資美元債,參與中國的中長期成長,同時降低波動。

投資操作上,保德信中國好時平衡基金經理人徐建華建議,投資人可以六個S來作為選股的指標,第一個S是「國家計畫(Scheme)」,尋找受惠一帶一路、 中國製造2025、十三五規劃的產業;第二個S是「強勢族群(Strong)」,鎖定如互聯網+、智能製造、機器人等概念股;第三個S「特殊性 (Specialist)」,則是尋找產業中具獨特競爭優勢或不可取代性的個股。

而選對族群後,再進行縝密地分析,第四個S為「持續發展性(Sustainability)」,企業營運模式具備可持續發展性;第五個S則是嚴密的「篩選 價值面(Screen)」,過濾價值面高估、不具營運效率的企業;第六個S則是「情境分析(Scenario)」,檢視個股的營收、獲利等財務數據,在好 時機進場。

日盛中國內需動力基金經理人鄭慧文則表示,大陸投資環境改善,寬鬆環境的持續,穩定了市場信心,主題板塊投資近期表現凸出,刺激了市場人氣,但短期經濟數據表現不佳仍會干擾盤勢出現震盪,建議陸股基金投資上採分批或定期定額布局。

---------------下一則--------------- 
無懼保守氣氛 歐美吸金魅力依舊2015-10-20 01:28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全球主要市場基金資金流向 http://goo.gl/1IFSbz

儘管美銀美林10月經理人調查對全球景氣看法趨保守,仍無礙歐美股市資金動能,上周歐股照樣吸金逾31億美元,不僅連兩周稱霸單周股票吸金王寶座,今年來累計資金淨流入金額也挺進1,084億美元,而美股資金動能也由負翻正,惟日股連二周遭到資金調節。

摩根多重收益基金經理人邁可•施厚德(Michael Schoenhaut)指出,據美銀美林10月經理人調查,儘管經理人對全球景氣看法趨保守,現階段仍維持加股減債策略,顯示經理人仍正面看待股市前景。

此外,調查顯示經理人的現金持有比例雖從9月歷史高點下滑,但仍位於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相對高檔,顯示目前經理人對股市持觀望態度。

施厚德強調,根據歷史統計,當現金比例高於歷史平均值4.5%時,往往是股市良好買點。建議投資人以多重資產為投資布局核心,降低整體資產價格波動度,並適度參與股市行情。

永豐歐洲50指數基金擬任經理人王建武認為,隨著歐元區今年起開始進行QE,歐元走低刺激外部新訂單需求,使得歐元區國家復甦腳步相對穩健,成員國就業市場相繼回溫,歐元區失業率創下2012年初來最低,消費信心走揚,雇員薪資成長,內需消費市場提振,形成正向循環。

德盛安聯歐洲高息股票基金產品經理林炳魁表示,歐元區9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維持擴張,顯示企業投資仍溫和增長。展望過去10月起至隔年4月往往是歐股表現較佳的季節,建議布局可直接受惠於貨幣政策寬鬆、歐元貶值的歐洲大型高息股。

至於新興市場,摩根中國基金經理人沈松表示,陸股進入修復期,滬深兩市融資餘額已來到今年新低,來自國際的長線低接資金已陸續回流,資金歸隊有助市場回穩。

新光投信投資長莊明書表示,成熟市場基本面已逐步改善,中國十三五計劃將出爐加上人民幣11月納入特別提款權(SDR)機率升高,且美股已公布財 報中獲利優於市場預期者比例高達75%,在第4季向來為傳統股市旺季的趨勢下,建議投資人可逢低布局成熟市場及新興市場的中、印股市。

---------------下一則--------------- 
歐股湧資金潮 動能強2015-10-20 07:11:23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儘管美銀美林10月經理人調查對全球景氣看法趨保守,卻無礙歐美股市資金動能,上周歐股照樣吸金逾31億美元,不僅連兩周稱霸單周股票吸金王寶座,今年來累計資金淨流入金額也達1,084億美元。

10月以來,國際資金開始小幅回補新興市場,上周在中國境內基金再吸金2.25億美元的挹注下,亞洲(不含日本)基金上周終止連13周失血,資金淨流入逾10億美元,歐非中東連兩周吸金,拉丁美洲資金動能也翻正。

摩根多重收益基金經理人邁可.施厚德(Michael Schoenhaut)指出,根據美銀美林10月經理人調查,歐股是眾多國際股市中加碼比例最高的,且產業配置中較偏好科技及景氣循環消費股,從上周歐股依舊強勁的資金動能不難一窺端倪。

另一個牽動全球金融市場大事便是歐美第3季財報公布情況,施厚德說明,第3季歐洲企業獲利若不含能源企業仍有正增長,S&P 500指數企業已發布財報的企業中,有高達八成獲利優於預期,顯見市場預估或過度保守。

根據歷史經驗,市場通常先下修企業獲利預期,但財報季正式開始後,往往有正面驚喜,有利股市在沉潛後重獲漲升動能,後續仍需持續觀察。

亞洲(不含日本)地區在上周翻身,外資近期對亞股轉賣為買,買超尤以台灣、韓國、印度、泰國及印尼等市場為主。

瀚亞亞太豐收平衡基金經理人陳姿瑾表示,雖然亞股近期波動仍大,但經歷修正後評價更加低估,中長期價值具備吸引力。

另從企業獲利動能來看,新興亞洲景氣及企業獲利下修的趨勢已趨近尾聲,股市相對有望落底、逐漸轉強。

---------------下一則--------------- 
東北亞股 天達喊加碼2015-10-20 07:08:32 經濟日報 記者朱美宙�台北報導

全球股票市場在8月的大波動,天達環球策略股票基金經理人貝德鳴(Mark Breedon)說,這不是金融市場即將邁入空頭市場的象徵,而是投資主流即將出現改變。他預期,新興市場、尤其是東北亞市場、歐洲、日本市場將是最看好的三大市場,並建議減碼美國。

貝德鳴擁有38年的操作管理經驗,見證多次全球景氣循環,由其所領導的天達「四大動力」股票團隊管理規模在第2季底達到396億美元,他所管理的天達環球股票基金也獲得2015年台灣理柏環球股票型5年期基金獎。

就在大多數法人還是看好資金會持續往美國等「較安全」的地方流去,貝嗚德罕見地大膽預期:「市場的投資主流將會有所改變」。他說,過去三年,全球股票市場流行的是有現金流的「穩定的股票」,要求穩定的回報,這些股票有很多在美國股市,由於資金競相往美股湧去,使得這些股票都享有過高的評價。

但歷經八月的大幅修正,也有原物料公司開始歷經破產、重整等,貝德鳴說,這些原物料公司的評價前所未有的低,幾乎是他是投資職涯中從沒有見過的,當貴的股票與便宜的股票差距過大時,通常都代表市場開始要反轉,只是一般人不容易查覺。因此,他所擬定的策略是,減碼美股,減碼英股,這些股市中的穩定股票,都已經偏貴,挪移出來的資金要加碼東北亞股市、歐洲與日本這三個地區。

他的基金是首批利用滬港通投資A股的基金,在陸股的三大標的包括茅台、上海國際機場與化妝品上海家化公司。貝德鳴說,他看好的新興市場是以東北亞為主,目前對新興東歐、東南亞、拉丁美洲都沒有持股。

---------------下一則--------------- 
歐通膨遠低於目標 經濟學家料擴大QE 2015年10月20日蘋果日報【于倩若╱綜合外電報導】

國際貿易成長趨緩和全球市場震盪正衝擊歐洲復甦,通膨仍遠低於目標,彭博訪調經濟學家預期,歐洲央行(歐銀)快則本周、慢則年底將宣布擴大寬鬆貨幣。

歐銀周三召開例會
歐銀周三起在馬爾他召開2天例會,預計周四(22日)公布決策結果,彭博訪調的經濟學家認為,就算未達成擴大刺激決議,也可能暗示年底前別無選擇,只能擴大刺激。

認為歐銀將修改QE的經濟學家中,有81%認為會將購債計劃執行期限由原訂明年9月底進一步延長。

儘管歐銀理事近日公開談話均表示,現在就斷言新興市場成長趨緩和大宗商品價格下挫,將導致歐元區原已疲軟的復甦偏離正軌,仍言之過早,但歐銀面臨的壓力日益升高,經濟學家認為擴大QE是遲早的事。

---------------下一則--------------- 
美標普500股份回購指數 優於大盤2015-10-20 01:28工商時報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近幾年美國公司為美股最大買家 http://goo.gl/zqVrt3

隨著美國經濟數據開始顯露疲態,市場已有愈來愈多投資人預期美國今年內宣布升息機率下降。法人預期,從許多經濟數據來看,美國今年內升息的機率明顯降低,甚至可能延後到明年,而這將為美股增添多頭動能,挹注美股的上漲動能,支撐美股持續看漲。

瑞銀美國總收益股票基金策略分析師李武士(Urs Raebsamen)指出,從10月以來的這波美股反彈過程中,標普500股份回購指數漲幅再度領先標普500指數。

根據彭博社資料顯示,10月到16日為止,股份回購指數上漲6.2%,領先標普500指數的5.9%,這顯示擁有股份回購概念的族群,因低檔擁有實質買盤支撐,因此在大盤反彈時,更容易受到投資人青睞而帶動股價超越大盤。

李武士解釋,大家對蘋果、谷歌、微軟、VISA、可口可樂、麥當勞等都非常熟悉,這些都是全球最有品牌價值公司,同時都是美國公司。Millward Brown研究統計,2015年全球100大最有品牌價值的公司中,前十大公司全都是美國公司。

李武士指出,因為美國公司每年投注的研發費用相當龐大,其他國家都難望其項背,這些龐大的研發費用也都能創出許多創新商品,而這些創新商品又再創出新商機或新市場,股價自然也多能獲得支撐,這也反映出美股擁有非常多的潛在投資機會與價值。

除了投資標的相當眾多、且成長獲利強勁,美股同時還具備支撐股價上漲動能的股份回購題材。

李武士分析指出,從2010年以來至今,推升美股上漲的主要買盤中,有絕大部分的買盤是來自企業的買盤,也就是「股份回購」的買盤力道。這些企業 透過股份回購,成為拉動美股強勁上揚的最大推手,包括:蘋果電腦、可口可樂、Nike、Yahoo等美國知名品牌,近幾年都陸續實施股份回購的動作。

李武士解釋,企業在市場上買回自家公司的股票後,自家公司在市場上流通的股票將隨之減少,因此假設即使在公司盈餘維持不變下,每股盈餘(EPS)將會因為股數減少而跟著增加,因此有利帶動預期長期股價增值(不計入其他因素),可望進一步推升股價表現。

李武士強調,對這些美國大企業來說,在目前滿手現金的情況下,多透過股份回購方式來回饋股東。對近期有許多人擔心股份回購有過熱疑慮,李武士強 調,近幾年實施股份回購的總量確實不斷上升,但實施股份回購佔企業體現金使用的比重,仍維持在20%到30%之間;而其他的現金使用,包括股利發放、併 購、研發和資本支出的比重,也都維持在平穩的水準。

---------------下一則--------------- 
高收債單周流入近15億美元2015-10-20 01:28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主要債券基金資金流向 http://goo.gl/59lxfl

歐美近期陸續公布財報,搭配美國聯準會下周將舉行利率決策會議,觀望 氣氛驅使國際資金進駐美元債券尋求避險,上周三大美元債券同步獲得資金青睞,不僅美債淨流入30億美元,高收益債再吸金近15億美元,創下自2月中旬來的 單周淨流入金額新高,投資級企業債資金動能也由負轉正。

摩根多重收益基金經理人邁可•施厚德(Michael Schoenhaut)指出,近期成熟市場經濟數據成長放緩,加上歐美企業下修財報獲利預期,不確定性干擾資本市場投資氣氛,驅使觀望資金前進債市或貨幣 市場避險,上周三大美元債券同步獲得青睞,貨幣市場更連四周吸金。

目前看來美國聯準會10月升息機率大減,但年底前仍有相當機會升息,施厚德表示,面對利率回歸正常化趨勢不變,高收益債之信用利差將因基本面改善而收斂,進而抵消公債殖利率上升所帶來的衝擊,預期高收益債可望在升息期間創造優於其他債券的表現。

德盛安聯四季豐收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表示,美銀美林統計的違約率顯示9月全球高收益債違約率由8月的2.17%下滑至2.11%;其中,美 國高收益債由2.74%下滑至2.57%,歐洲高收益債則保持於0.29%,新興高收益債則由3.24%小幅揚升至3.31%,整體市場保持穩健。

從基本面看,高收債未來兩年到期債務低,短期償債壓力不高,高殖利率使其評價具吸引力。但美國升息底定前,高收債恐震盪依舊。

新興市場債方面,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固定收益基金經理人麥可•哈森泰博表示,部分已跌至數十年或甚至歷史低點的新興國家資產,若深入分析個別基本面及評價面會發現部分新興國家貨幣目前已遭市場低估15∼30%,是數十年難遇的可買進相當便宜資產的機會。

---------------下一則--------------- 
無風險資產殖利率接近零 歐高收債成優選2015-10-20 01:28工商時報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美歐高收債信評及存績期 http://goo.gl/pcaM9F

全球經濟呈現溫和成長,全球經濟成長率似乎比預期還差,但安本亞洲區業務發展部董事唐諾•安斯岱(Donald Amstad)指出,正因「無風險資產」的殖利率相當低,接近零利率、甚至負利率,對於固定收益投資人而言,歐元高收益債仍是不錯的選擇。

唐諾•安斯岱表示,摩根新興市場政府債券指數(JPMorgan World Government Bond Index)超過一半以上的公債殖利率不到1%,甚至還有負殖利率。加上美、歐貨幣政策步調不同,美國QE已功成身退,未來即將啟動9年多來的首度升息。

當美國聯準會啟動升息機制時,美國政府公債將首當其衝,價格即會將下跌,且美國高收益債存續期間比歐洲高收益債還長、較易受到升息影響。

唐諾•安斯岱說,反觀歐洲,歐元區今年才剛推出QE,行情正要啟動,並且買債力道未歇,每個月會買入600億歐元的債券,預期歐洲買債會持續支撐歐洲債市到2016年9月,甚至還會再延後

投資人常會拿歐元高收益債和美國高收益債作較,唐諾•安斯岱認為,現在投資歐元高收益債比起美國高收益債,包括信用評等較高、能源公司占比較低以 及存續期較短等。首先就信評而言,美高收信評在BB級以下者就超過一半,信評CCC級占整體市場規模的比重,更是歐洲高收益債市場的3倍,就整體平均信評 而言,歐洲高收益債(BB-)比美國高收益債(B+)還高。

另外,歐洲高收益債與美國高收益債在產業分布差異頗大,他說,美國高收益債能源產業比重較高,去年以來油價重挫、市場拋售能源產業所發行的債券,拖累美國高收益債的表現,反觀歐洲高收益債,因能源產業比重低,比較不受油價干擾,且歐洲多元的服務業反而蘊藏更多投資機會。

預估未來一年歐洲高收益債預期殖利率以及投資風險,唐諾•安斯岱認為,就殖利率的部份應該會有5.9∼6%,投資歐高收最大風險應該通貨緊縮,因 為投資人會對所有資產失去信心,但目前在歐洲央行QE政策、低油價、歐元貶值將持續有助於歐洲經濟成長,仍有利於歐洲高收益債未來的表現。

---------------下一則--------------- 
安本:歐洲高收債 布局優選2015-10-20 07:07:48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在所謂「無風險資產」的殖利率幾乎是零的此刻,對於追求固定收益投資人來說,歐洲高收益債信評較高、低波動,且存續期間短,是不錯的選擇。

無論是大型機構法人或是一般投資人,現在都是頗具挑戰的時刻:摩根新興市場政府債券指數裡超過一半以上的公債殖利率不到1%,甚至還有負殖利率,也就是此時投資如果要求零風險,那要賺取的殖利率也幾乎是零。

安本投顧指出,在這種候,歐洲高收益債信評較高、低波動,且存續期間短,相對來說是不錯的選擇。

安本亞洲區業務發展部董事唐諾.安斯岱(Donald Amstad)指出,美、歐貨幣政策步調不同,美國QE已功成身退,也將啟動升息。反觀歐洲,歐元區今年才剛推出QE,行情正要啟動,而且每個月會買入600億歐元債券,如此強勁買盤力道會支撐歐洲債市直到2016年9月。

再從總體經濟觀點來看,由於歐洲是能源淨進口國,拜油價與原物料價格走低,以及歐元近來走弱時,歐洲經濟已經持穩,且出現復甦。安斯岱認為,投資歐元高收益債具用評等較高、能源公司占比較低等兩大特質。歐高收平均信評(BB-)優於美高收(B+)。

安斯岱分析,美高收能源產業比重較高,去年以來油價重挫、市場拋售能源產業所發行的債券,拖累美高收的表現,反觀歐高收,因能源產業比重低,較不受油價干擾,且歐洲多元的服務業蘊藏更多投資機會。

日盛金緻招牌組合基金經理人李家豪指出,歐高收近期表現平穩,主因有QE政策支撐,整體槓桿比率續降低。

---------------下一則--------------- 
ETF熱 投信搶發行2015-10-20 07:11:06 經濟日報 記者溫子玉�台北報導
http://goo.gl/HxhKrb

今年以來指數型基金增溫,目前在台灣證券交易掛牌的指數型基金(ETF)共33檔,未來包括元大、復華、群益、永豐以及華南永昌投信也將陸續推出指數型基金相關商品,壯大聲勢。

元大投信總經理劉宗聖表示,在主管機關及交易所對ETF市場發展的推動下,自去年第4季以來,台灣的ETF明顯地產生由量變到質變,發行檔數創新高,且占大盤的比重也持續攀升。

今年以來各大投信陸續也推出指數型基金,舉例來說,元大投信今年以來就有元黃金、滬深2X、滬深反、元石油等四檔在證交所掛牌上市;富邦投信也推出日本ETF傘型基金,包括:日本東證單日正向2倍基金、日本東證單日反向1倍基金。

投信業者未來將開幕以及推出的指數型基金,包括富邦日本東證基金、群益深證中小板基金、永豐歐洲50指數證券投資信託基金、復華香港恆生指數ETF傘型基金,以及正在申請程序的元大標普500傘型基金與華南永昌MSCI全球特選物聯網指數基金。

其中,元大投信第4季將觸角伸向美股,將推出的元大標普500傘型基金,目前已遞件申請等待核准,這檔傘型基金包括三檔子基金,分別是標普500ETF、 標普500單日正向2倍ETF、標普500單日反向1倍ETF,而此檔基金也可望成為台灣首檔直接參與美國市場的ETF。

復華投信則鎖定香港市場,復華看好香港受惠經濟數據回穩,透過復華香港恆生指數ETF傘型基金一籃子的布局,投資人可望輕鬆掌握大盤指數表現。

---------------下一則--------------- 
歐元區指數基金 下月開募2015-10-20 07:09:01 經濟日報 記者溫子玉�台北報導

各大投信業者陸續推出ETF以及指數型基金商品,其中,永豐投信「永豐歐洲50指數基金」是國內第一檔純歐元區的指數基金,將於11月9日起募集。

根據Bloomberg 9月統計,2015年EURO STOXX(中文翻譯為勢拓) 50企業獲利年成長率可達12%,2016、2017年成長幅度仍維持一成左右水準,顯示市場對歐元區企業的信心。

永豐投信表示,台灣投資人想要參與歐洲投資,透過歐洲最具代表性指數EURO STOXX 50是最簡單的方法,永豐歐洲50指數基金採取被動式操作策略,追蹤歐洲最具代表性的EURO STOXX 50指數。

永豐投信進一步說明,此指數由全球指數供應領導品牌STOXX所編製,從歐元區12個主要國家中篩選50家市值最大的企業,而這些跨國知名企業涵蓋多元產業,可望一手掌握歐股精華。

永豐歐洲50指數基金擬任經理人王建武指出,隨歐元區實施歐版的量化寬鬆(QE),歐元走低刺激外部新訂單需求,使歐元區國家復甦腳步相對穩健,成員國就業市場相繼回溫,歐元區失業創下2012初最低,消費信心走揚,勞工薪資成長,內需消費市場提振,形成正向循環。

王建武也分析,美國去年結束QE,並伺機啟動升息,帶動美元走強,今年QE為歐元區帶來的低利率、低匯率環境,促使歐洲企業新訂單及融資需求增加。觀察歐元區PMI製造業指數、服務業指數與綜合指數今年來表現逐月持續增溫,處在近年相對高檔位置,企業獲利也明顯改善。

全球經濟數據紛紛下修,但根據EPFR、JP Morgan資料,今年來截至9月底,歐股吸金突破千億美元,居各區域第一,更是去年全年度流入歐股金額六倍多,市場法人多也看好歐洲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