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小媽精選1050109-0111基金資訊

2016年01月11日
市場波動 母子基金當靠山2016年01月11日 04:10工商時報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過去5年新興國家原幣債基金績效前五強 http://goo.gl/3LBbYv

2016年全球經濟仍充滿變數,中東亂局滋生蔓延重重危機、全球央行貨幣政策可預測性降低、大宗商品走向不明,還有聖嬰現象攪局,都可能導致金融市場波動放大,僅就今年來幾個交易日表現,似乎注定今年將是頗不平靜的一年。

銀行財富管理中心表示,投資者不應只看風險,也要留意市場變遷所帶來的投資機會,金融市場波動往往也帶來價差空間,加上全球依然處於低利率的資金豐沛環境,許多企業透過創新與技術演進,有著欣欣向榮的發展,所以波動中還是不乏交易機會。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定期定額一向是被用來抵抗市場波動的利器,隨時代演進,定期定額法也一再進化,就是「母子基金投資法」,綜合資產配置與定期定額的投資概念,更能簡單且有效地實現投資人理財目標,並控制資產組合的風險水準。

試 算過去10年來,如果以母子基金投資法,期初先單筆投資30萬元全球債市,再每月撥款定期定額投資美股,設定15%停利點,母子基金投資法長期績效雖是小 幅落後單筆投資美股,但績效更穩健,不論遇金融海嘯、歐債危機與近期人民幣大貶等利空,母子基金抗震能力顯著優於單筆投資。

最重要還是選對 適當投資標的,以子基金來看,美股相對具最大優勢,百年來有目共睹,投資大師巴菲特的「滾雪球」策略能成功,就是長期投資在不斷有優秀公司竄起的美股;美 國是全球最具創新力領導者,以歷史表現來看,科技、醫療與消費性等創新力強產業最佳,長線投資可獲最佳報酬。

母基金方面,銀行財富管理中心指出,新興國家原幣債券型基金因殖利率攀高,優渥的配息將提供子基金發芽茁壯的種子,挑選過去長期績效與配息水準均優的新興國家固定收益基金,為優質長線布局標的。

---------------下一則--------------- 
全球股市最慘開年 首周跌逾2.3兆美元2016年01月10日 04:10 工商時報記者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富時全世界指數歷年首周表現 http://goo.gl/el6REJ

受中國經濟亂流攪局,全球股市開年以來出師不利,光在首周市值就跌掉超過2.3兆美元,締造至少20年來最差開年表現。

主要追蹤全球股市表現的富時全世界指數(FTSE All-World index)上周累計大跌6.1%,不僅是該指數自1994年成立以來開年首周最慘紀錄,也寫下2011年以來最大單周跌幅,上周該指數市值蒸發逾2.3兆美元。
另外明晟(MSCI)全球股市指數過去15周也狂瀉逾6%,為4年多來周線跌幅最深。

在歐洲股市方面,德國股市上周跌勢慘重,DAX指數周線重挫8.32%、法國CAC40指數與英國富時100指數也各自收黑6.54%與5.28%。至於涵蓋歐洲績優股的富時Eurofirst 300指數1周跌幅則深達6.7%。

去年在全球股市獨領風騷的日本股市,新年首周也在拋售賣壓下重挫7.02%;韓股受創較輕,1周跌幅為2.23%。

分析師指出,上周觸發全球股市動盪升高的是中國股市暴跌與人民幣貶值。這也凸顯北京當局對金融市場的龐大影響力,已對全球市場造成不可輕忽的衝擊。

瑞士銀行財富管理公司全球投資長哈費爾(Mark Haefele)指出,「高風險資產對中國政策的高度敏感已成為新現象。」

Brown Brothers Harriman策略師席恩(Win Thin)也認為,中國在全球市場扮演的角色愈來愈吃重,這成為市場必須接受的新現實。

年初以來,在基金經理人忙著因應伊朗與沙烏地阿拉伯關係緊張升高與聯準會(Fed)開始緊縮利率循環,如今又加上中國股匯震盪再起,更讓全球市場前景更趨複雜。

雖然席恩批評中國決策官員在匯率管理上「處理不善」,表示由於缺乏溝通,讓市場假設最壞情況,但他也強調投資者對於北京舉動已經反應過度,他還警告若以開年首周表現來預測今年走勢,恐怕是言之過早。

一些分析師表示,目前全球輪動的經濟危機3階段,已進入開發中國家、特別是中國的最後階段。

他們解釋這3階段最早始於美國2007年的次貸危機,之後在2010年轉向歐元區,如今新興市場貨幣重貶與中國經濟放緩則是最後1個階段。

---------------下一則--------------- 
全球股票型基金 上周贖回金額 4個月最高2016年01月10日 04:10 工商時報記者陳怡均�綜合外電報導

全球股市在2016年首周重挫,引發投資人急忙撤資,使得全球股票型基金遭大量贖回,創4個月以來最大單周失血紀錄。

根據專業基金調查機構EPFR Global指出,截至1月6日止該周,全球投資人自股票型基金撤資高達88億美元,主要受累於人民幣再度重貶,令市場憂心中國成長放緩的衝擊將持續蔓延。

上周美國股票型基金出現贖回潮,單周失血量創9月以來的17周最高。不過投資人轉而偏好歐洲和日本為主的基金,因這兩地央行仍採寬鬆措施支持市場。。

EPFR研究主任布蘭特(Cameron Brandt)表示,「就像2015年初的情況,共同基金投資人進入新的1年採取小心翼翼而非全力衝刺的態度。眼見中國股市再度重跌,全球股市連帶受創,投資人的謹慎態度也得到印證。」

人民幣接連重貶,投資人憂心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景氣走弱效應,將擴散至其他區域,帶動陸股與全球股市連日大跌。

根據EPFR資料,美國大型指數股票型基金(ETF)失血最慘重。由EPFR追蹤的11項美國主要產業基金中,有9個出現資金流出,其中科技業失血最高,達5.7億美元,工業基金則連續5周呈現撤資。

---------------下一則--------------- 
黑天鵝呼嘯 台股、海外基金全倒2016-01-09 13:31:07 聯合晚報 記者楊雅婷�台北報導

2016年首周全球股市因陸股匯市跌一大跤,再度引發系統性風險,導致台股及海外基金績效一片慘綠,中國基金更成為重災區,今年以來的跌幅多超過9%;不過,黃金貴金屬基金在避險資金進駐推升下,績效逆勢翻紅最為亮眼;台股基金則全面收黑,平均下跌5.5%與大盤相當。

國際股市2016年新春開紅盤以來一直處在驚悚中。中國經濟衰退的隱憂再度引爆股災,今年來股市一度跌幅超過一成,拖累全球股市。觀察海外基金近一周表現,黃金貴金屬基金的績效相對穩健,報酬率多有2~5%,日圓基金也受惠日圓升值,報酬率約有2%;不過,中國、大中華股市則慘兮兮,跌幅最重高達11%,相關基金跌幅也有9%以上。

而台股也因國際股市哀號下挫而大幅回檔,一度滑落到10年線之下;其中,又以大立光(3008)為首的蘋果概念股跌幅最重,所幸周五陸股反彈,且在國家隊積極護盤下,台股終於止跌回穩,但高低震盪也超過百點。統計從今年開盤以來指數仍跌掉400點左右,觀察台股基金表現,與電子權值股相關的科技基金跌幅較重,都約有7~8%左右,相對抗跌的有中小基金,統計台股基金平均下跌5.5%與大盤相當。

復華全球大趨勢基金經理人呂丹嵐表示,市場黑天鵝頻傳,使單一市場標的波動度加大,預估全球金融市場將處於區間震盪循環周期,但具利基市場仍有表現空間,選股不選市將是績效勝出關鍵,建議區域配置仍以成熟市場如美日歐洲等為主,或留意具產業成長性的全球創新競爭力企業。

復華數位經濟經理人吳英鎮表示,目前新興市場及台股評價多處中性或中性偏低水準,但要能提升台股評價需待景氣動能出現好轉;若半導體景氣庫存調整在第1季後漸恢復動能,將有助台股評價提升。可持續留意半導體供應鏈、物聯網及受惠原物料與油價下跌產業。

---------------下一則--------------- 
黑天鵝亂飛 股債平衡抗跌2016年01月11日 04:10工商時報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今年來投信各類股票基金平均績效 http://goo.gl/WfvXCJ

2016年第一周全球黑天鵝紛飛,大陸熔斷新制衝擊、人民幣貶值、中東局勢緊張、油價創波段新低,衝擊全球股市大震盪,反映到基金績效,統計投信發行股票基金今年來平均績效全都負報酬,反觀海外股債平衡基金今年來平均績效僅小挫1.26%,相對抗跌。

群益亞太新趨勢平衡基金經理人沈宏達認為,平衡基金不管市場如何動盪,整體投資策略只要看對趨勢、因應金融市場變動適當調整股債比例,都有助投資組合效益。

其中亞洲經濟龍頭大陸的民生工程建設、節能環保和生態、科技創新,以及鐵公路等重點基礎建設,將替亞太相關的企業帶來龐大的商機,亞太區域將是相對看好的投資方向。

宏利台灣動力基金經理人周奇賢指出,觀察新興亞洲市場,台灣匯率波動度相對穩定,台股現金殖利率明顯高於亞洲市場平均水準,整體條件大幅領先新興市場其他國家,對外資仍具有相當投資吸引力。

他指出,在市場條件仍不錯的情況下,如果選到好的標的,可以拉長持股時間,就有機會提高報酬率,投資策略選擇至少能持有一年以上,預期會有30∼50%報酬率標的。

日盛金緻招牌組合基金經理人李家豪表示,全球經濟增長在2015年落底後,2016年有望回升,歐洲通縮壓力大、失業率高,歐央行維持寬鬆環境,大陸經濟增長放緩,亞洲吹降息風,因應市場的不確定性,布局上建議採股債多元布局配置以穩定收益,其中債券看好亞洲高收益債券。

整體來看,今年公司基本面仍將處於調整期,風險偏好的情緒不預期強勁,應可逐步好轉,預期市場資金趨勢追求高收益資產熱度將再延續。

2016年投資市場震動加劇,是目前各方共同看法;沈宏達建議投資人,在維持長期樂觀基調的同時,一定要謹慎小心提防短線市場暗流的發生,布局平衡基金應是比股票基金更穩健的選擇。

---------------下一則--------------- 
民幣暴跌 新興貨幣貶勢難歇 《紐時》點名韓元星元台幣貶幅相對輕 後續須留意2016年01月10日蘋果日報【劉利貞╱綜合外電報導】

中國去年1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1.6%,雖仍遠低於官方目標3%,但符合市場預期;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則連5月年減5.9%、創連46月下滑紀錄,顯示工業通縮陰影仍重,加上近期資本外流與經濟加速走疲跡象難止,人行擴大寬鬆壓力直線上升。

過去1周中國再次成為全球金融市場震央,上周五股匯雖暫回穩,但短期內外界勢必仍將密切留心中國經濟情勢與政策走向。

全球都要看中國臉色
UBS Wealth Management投資長海菲爾(Mark Haefele)說:「風險資產對中國政策的反應變激烈,是相對新近的現象。我們可觀察到,即使人民幣匯率只是小小貶值…都能對全球市場產生重大影響。」

這代表全球資產短線走勢乃至經濟展望仍得看中國臉色。部分基金經理人與分析師認為,以中國為首的開發中世界,可能將在2007年美國次貸風暴、2010年歐債危機後,扮演「全球危機3部曲」最終階段的主角。

在經濟轉型所面臨重重挑戰下,中國經濟顯露加速走疲跡象,已令新興市場風聲鶴唳。伴隨人民幣重貶,JP摩根新興市場貨幣指數上周跌2.2%至空前新低,韓元、馬元、台幣等仰賴出口的國家貨幣貶勢格外沉重。

Fed升息腳步恐放慢
摩根大通新興亞洲貨幣策略主管卡文納(Jonathan Cavenagh)指出,新興市場無法不受中國影響,且多數新興市場與中國牽連最深的地方,恰好正是顯露疲態的部份,在新興貨幣貶勢難止下,無疑將削弱信心。《紐約時報》點名韓元、星元、台幣等貶勢相對較輕的貨幣,示警這些國家若也競相貶值,恐進一步傷害全球經濟。

且路透調查19家與美國聯準會(Fed)往來的初級交易商,其中9家認為倘若人民幣貶勢加劇、影響到全球貿易,伴隨美元走強及全球經濟展望走軟等因素,可能將迫使Fed放慢升息腳步。

另外,中國需求降溫將重創原物料需求,勢必加深原物料價格跌勢。例如,紐約西德州原油期貨與倫敦布蘭特原油期貨,上周已雙雙跌逾10%,並再探12年低谷。而這將推升許多國家通縮風險,特別是通膨已顯低迷的日本、歐洲等地。

---------------下一則--------------- 
出口連11黑 金融海嘯來最慘 220.6億美元5年多新低 財部:前3月要轉正不太可能2016年01月09日蘋果日報【林巧雁╱台北報導】

沒有起色
財政部昨公布2015年12月出口220.6億美元,再創5年多來新低,衰退13.9%,2015年全年出口2804.8億美元,年減10.6%。去年出口連11月收黑,創金融海嘯以來最長衰退紀錄,若今年第1季出口持續收黑,將平海嘯紀錄;若上半年出口續黑,則將破海嘯紀錄。

與其他國家出口相較,台灣去年出口衰退度僅贏過新加坡-14.4%,落後中國的-10.6%、日本-9.8%、韓國-7.9%、美國-6.8%。

出口下半年會較明確
由於2008年至2009年金融海嘯時期,出口連14個月收黑,使2009年出口衰退20.4%,雖然今年前3月出口負成長就可能平海嘯紀錄,4月再衰退就將超越海嘯最慘紀錄,不過財政部統計處長葉滿足說,雖然出口衰退時間可能跟海嘯一樣長,但衰退幅度不會像海嘯時那麼大。

葉滿足坦言,今年前3月出口要正成長不太可能,主計總處預測第2季出口成長僅0.1%約平盤左右,出口表現要等到下半年較明確。第1季是否能恢復動能,要等到3月後才能觀察,相信今年受物價影響會淡化一點。

官員也引用台積電日前表示,第4季應可消化庫存,未來銷貨展望將在1月中旬的法會中說明。

光學鏡頭連2月衰退
葉滿足指出,因農工原料價格滑落、全球需求疲軟、廠商調整庫存,12月單月出口量再創新低,為2010年5月以來單月最低。

去年12月出口依然慘兮兮,大多貨品均呈現衰退,電子產品整體出口疲弱,12月電子出口78.2億美元,年減7.3%。光學器材12月出口年減31%,連原本表現不錯的光學鏡頭也連2個月衰退,12月大減25.7%。

2015年出口僅運輸工具微幅成長,其中以自行車出口創全年新高,成長9.4%。其他如礦產全年衰退41.7%、電子出口小跌4.4%、基本金屬及其製品衰退13.1%、化學出口年減17.5%。

基期低全年才會轉正
葉滿足說,去年出口表現不好主要受到2個因素影響,一是全球需求疲弱,中國春節備貨買氣尚未顯現,第2個原因原油價格跌落。

她說,去年出口跌10.6%,出口物價跌8.9%,扣除物價因素,出口量減少不到2個百分點,實際上「沒有那麼恐怖」。

中華經濟研究院大陸研究所所長劉孟俊說,這樣說是自我安慰,出口量畢竟仍是衰減,今年上半年出口可能仍是負成長,全年有望轉正則是因為去年基期太低。中國出口6成到新興國家,如果不能有效消化動能,也會拖累新興市場。

財政部指出,礦產與化學、塑橡膠出口衰退影響全年出口下滑4.9個百分點;電子、資通訊產品影響2.9個百分點;基本金屬製品影響1.2個百分點。去年出口至亞洲衰退11.4%,可說是「慘烈,對我國衝擊很大!」

---------------下一則--------------- 
全球經濟趨緩 慎選台股標的2016年01月11日 04:10工商時報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陸股暫停熔斷機制,減緩市場對於系統性風險的疑慮,法人指出,台股短線壓力仍大,若結構出現惡化現象,將不利指數築底反彈,但從盤面上市櫃跌停家數來看,尚未出現失控的恐慌性賣壓,短線仍有機會出現技術性反彈。

安聯中華新思路基金經理人許廷全表示,陸股熔斷機制今年上路後,投資者還不適應新規定,引發市場非理性情緒,反而加重賣壓,造成流動性數度中斷與資金抽離的連鎖反應,在中國證監會宣布自1月8日起暫停實施熔斷機制後,對市場信心明顯產生提振效果,台股也出現今年開市以來的第一次紅盤。

許廷全表示,2016年的波動仍不容輕忽,國際的不確定性因素,包括中東局勢急劇惡化可能造成油價震盪幅度加劇、美國總統大選、英國脫歐公投等,仍會持續干擾市場,加上全球經濟成長較為緩慢,應謹慎操作等待機會。

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廖哲宏表示,資訊爆炸、人口老化、環保節能是中長線不變的產業趨勢,可從中挖掘成長股。以資訊爆炸為例,隨著網際網路與行動裝置日益普及,網路通訊的需求也與日俱增,物聯網相關的應用持續發展,車用電子即是一例。

宏利台灣動力基金經理人周奇賢指出,其實在新興市場中,台灣匯率波動度相對穩定,台股現金殖利率明顯高於亞洲市場平均水準,整體條件大幅領先新興市場其他國家,對外資而言,仍具有相當投資吸引力。

---------------下一則--------------- 
台股基金績效 2015 完勝大盤2016年01月11日 04:10工商時報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2015台股基金績效前10名 http://goo.gl/WjQNBV

2015年台股創2011年以來年度最大跌幅,但觀察逾160檔的台股相關基金,績效排名前10大平均報酬率卻達11.67%,績效不僅打敗大盤, 且報酬率勝出逾20%,法人指出,2016年第一周全球不平靜,台股也重挫收黑,展望未來不確定性高,但認為台股基金仍相對有機會優於大盤。

台新中國通基金經理人施昶成表示,大選將至及全球經濟前景不明,市場觀望氣氛偏濃,短期間台股以盤待變,但台股基金在追求低波動風險前提下,考量產業未來成長性的配股策略,選股以中長期投資價值股,更能全程參與優質公司的資本報酬。

他指出,畢竟台股基金著眼長期報酬率,不同於個股操作,長期持有以保持穩定成長,越有機會完勝大盤。

宏利台灣動力基金經理人周奇賢指 出,大陸經濟下滑速度減緩,今年可望在消費方面出現復甦,相關個股隨之獲得市場注意;國內總統大選結果出爐後,市場會聚焦於新政府的政策,包括生技、綠能 等相關產業,都可望有所表現,加上美國消費復甦,帶動台灣科技產業獲利轉佳,也是值得留意族群。

日盛上選基金經理人施生元認為,大陸暫停熔斷機制,大股東、董監高減持新規9日執行後,及美股修正後走勢,引發市場對資金流出新興市場疑慮,在預期全球景氣表現不佳下,台股後市預期將是個股表現為主,指數因權值股表現不佳而被壓抑。

電子股目前進入營收公布期,營收表現佳有利支撐股價,後續可留意車聯網、半導體族群;非電的食品、紡織為近期佈局,還有穩健獲利的生技股。

近期原油及人民幣走勢仍為市場焦點,施昶成強調,台股目前本益比(PER)與股價淨值比(PBR)回到歷史偏低水準,且現金股息殖利率不錯,與新興市場亞洲各國比較,台股整體相對佳,投資人後市不需過於悲觀,短期在指數表現空間不大趨勢下,個股挑選仍為投資決勝關鍵。

---------------下一則--------------- 
中國官方傳要民幣速貶15% 憂漸進步調恐強化續貶預期 助長市場看空2016年01月09日蘋果日報【劉利貞╱綜合外電報導】

施壓人行
中國人民銀行(人行)昨小幅調升人民幣中間價、終止連8日貶勢,加上中資大行拋售美元阻貶傳聞,上海即期匯率盤中一度升0.4%至6.564,惟路透披露,北京當局認為民幣近期漸進貶值弊大於利,正施壓人行讓民幣快速貶值達15%,輔以較嚴格資本管制以遏止投機交易與資本外逃。

近月人行頻頻喊話昭示穩定匯率決心,並大量消耗外匯存底以支撐民幣,但市場信心未見回升。官方政策顧問擔心,人行引導民幣在控制下緩步貶值的策略,只會強化民幣續貶預期,反而助長市場一面倒看空民幣,促使離岸匯率貶勢加深,再回頭牽引在岸匯率走貶,成為某種「自我實現的預言」。

人行小幅調升中間價
這使政府內部建議民幣貶值迅速到位的聲浪漸高。1名具影響力的官方經濟學家向路透表示,他認為民幣應大幅貶值10~15%,但必須以不對經濟與金融體系產生重大衝擊或引發資本市場恐慌為底線。

市場大多認為,即使中國無意靠促貶拉抬出口,但續貶趨勢難改,在其他新興市場跟貶及美元走強下,恐難排除競貶潮爆發。墨西哥財長比德加賴警告,中國官方為因應經濟減速所做出的政策回應,將開啟新一輪「相當變態」的貨幣戰。彭博情報統計,人民幣兌美元若由當前價位6.6貶至7.7,中國國內生產毛額(GDP)將擴增0.7百分點,代表民幣需再貶14%才有望產生實際助益,但可能導致6700億美元資本外流。

《金融時報》指人行本周2度袖手旁觀民幣走貶,力保匯率穩定的立場似出現改變。另據《華爾街日報》訪調多名官員,民幣獲納IMF(國際貨幣基金)儲備貨幣籃後,許多人感到政府長期努力的目標已實現,重心因而轉向提振經濟,擱置了繼續加深民幣國際化的努力。

恐掀「相當變態」貨幣戰
民幣兌美元中間價昨上調0.02%至6.5636,終止過去8日累計大降1.42%的貶勢,帶動上海即期匯率收盤升0.06%至6.5899兌1美元,使本周貶幅縮小至約1.4%;香港離岸匯率盤初一度升抵6.6525、自周四5年低點反彈近0.5%,但稍後升幅收斂並回到6.68上下,全周貶幅上看1.8%。

分析師稱北京當局大概未料到會令市場如此大感不安,人行可能希望市場提高對民幣兌一籃子貨幣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的關注,而非執著於民幣兌美元價位。在美國升息後,力求穩定兌美元匯率似乎事倍功半。龍洲經訊經濟學家陳龍說:「人行的確對民幣貶值寬容許多…為何要浪費外匯存底堅守根本守不住的防線?」

麥格理策略師艾德里司指出,跡象顯示人行減少干預離岸匯率,但並非放任貶值,IMF規定不得採取匯差超過2%的多重匯率制度,人行不可能允許離岸與在岸價差繼續擴大。

外界如何看人民幣近期貶勢
★墨西哥財政部長比德加賴 →將掀起新一輪相當變態的貨幣競貶潮
★亞洲開發銀行總裁中尾武彥 →人行未干預,人民幣貶值是反映市場力量,這並非貨幣戰
★麥格理分析師艾德里司 →中國減少干預離岸人民幣市場,市場錯誤解讀為人行放手任其貶值
★龍洲經訊經濟學家陳龍 →人行的確更寬容貶值,無必要浪費外匯存底捍衛守不住的防線
資料來源:綜合外電報導

---------------下一則--------------- 
陸12月PPI降5.9% 連跌46月2016年01月10日 04:10 工商時報記者鍾寧�綜合報導

受到工業產能持續過剩及經濟轉型成效未顯的影響,昨(9)日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5年12月生產者價格指數(PPI)下跌5.9%,為連 續46個月下滑;2015年全年PPI下降5.2%,顯現中國大陸工業部門通縮情形嚴峻。專家分析,2016年國際大宗商品持續去產能化,也將拖累大陸交 通、燃料商品價格,需求不足導致通縮升溫,將是2016年的頭號風險。

大陸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2015年12月的PPI,數據較去年同期下 跌5.9%,跌幅連續5個月持平,為第46個月下滑;另相較前1個月下降0.6%,降幅擴大0.1個百分點。此外,同時公布的1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則較去年同期增長1.6%、符合預期,但2015年全年增幅1.4%則是近6年新低。

數據顯示,2015年PPI全年負成長5.2%,較2014年全年的降幅1.9%明顯擴大許多,也逼近2009年金融危機期間的負成長5.4%,同時PPI已經連續4年負成長。

新華社報導,去年大宗商品價格不斷下跌,壓抑了相關商品的上漲空間,導致12月PPI仍維持跌勢。大陸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指出,從行業類別來看,石油和天然氣等礦業開採與加工行業的PPI降幅就占了總降幅的63%左右,拉低了當月PPI約3.7個百分點。

為此,大陸官方已設定今年的首要任務是化解過剩產能,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近日強調,要更加利用市場機制化解過剩產能,在傳統產業廣泛開展「互聯網+」行動。

國泰君安首席宏觀分析師任澤平指出,物價、PMI和外匯占款下降使通縮壓力和經濟下行壓力仍大,貨幣政策將繼續寬鬆,降準、降息仍可期。

---------------下一則--------------- 
陸股「雙低」 進場好時機 本益比+股價淨值比 來到歷史低位2016年01月11日蘋果日報【林韋伶╱台北報導】

新年首周陸股慘崩、人民幣重挫,美歐股市也接連走跌,恐慌指數飆高21%,印證了中國打噴嚏,全世界感冒的現象;專家分析,目前陸股本益比及股價淨值比均來到歷史低位,且根據歷史經驗顯示,由恐慌性情緒所主導的盤勢,反而是進場建立部位的好機會。
陸股評價來到歷史低位

恐慌殺盤進入超賣區
瀚亞亞太高股息基金經理人張正鼎表示,人民幣重貶、PMI等總體數據欠佳,加上熔斷機制出師不利等,使市場擔憂流動性風險,以至於陸股暴跌休市及恐慌情緒。

不過從技術指標來看,中國此波恐慌殺盤已進入超賣區,但上證指數尚未跌破前波低點,熔斷機制暫停後,市場可望順利止跌,甚至放大成交量,有利於股市打底後反彈;此外,亦可觀察後續人民幣兌美元後續走勢。

瀚亞投資分析,根據統計,陸股本益比及股價淨值比均來到歷史低位,本益比僅12倍,大幅低於10年平均,股價淨值比也僅1.43倍;以滬深300指數來看,P/E、P/B較過去10年平均低估高達3~4成。

民幣溫和走軟是好事
富達亞洲產品管理團隊主管馬修.沙德蘭(Matthew Sutherland)也表示,中國雖然經濟成長正在減緩,但並非突然坍塌,是增加消費佔比的質量提升,這遠比量的成長重要許多,投資人應樂觀看待這種漸進式的趨緩成長率。

而針對人民幣匯價,馬修.沙德蘭分析,雖然不排除境內人民幣(CNY)會進一步走貶,但預估中國政府將逐步將其導向為真正接近市場交易貨幣,試著緩和盤中高點與低點,或是藉由干預來抑制投機交易行為。溫和走軟的人民幣對中國、全球經濟或市場是件好事,此外也將使美國聯準會2次升息行動延後。

馬修.沙德蘭指出,近期的中國股災波及全球,投資人宜淡定沉著、蓄勢待發,由於當前全球基本面並沒有改變,一方面股市投資評價又變得更便宜,歷史經驗顯示,由恐慌性情緒所主導的盤勢,反而是進場建立部位的好機會。

---------------下一則--------------- 
陸企績效佳 A股有撐2016-01-11 07:05:46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A股財報分析 http://goo.gl/6v4ozI

上 周陸股二度出現熔斷休市,一度引發市場恐慌。不過,逾千家大陸企業披露2015年第4季財務狀況,業績好轉企業占比達61%,高於第3季的58%,但略低 於2014年同期的63%。保德信投信分析,A股資金整體依然充沛,儘管市場震盪,若能挑選估值相對較低,業績有成長空間的個股,主動型基金有機會打敗大盤。

根據大陸金融研調機構CICC(中金)報告,2015年業績好轉(包含預增、略增、續盈、扭轉虧損);而各類板塊中,又以成長機會較濃的中小板、創業板業績好轉比例較高,分別達71%、50%。

保德信中國品牌基金經理人楊國昌指出,2016開年這一周,A股並不平靜,先後有二個交易日觸發熔斷而休市,上證綜指、深證成指一周累計跌幅達9.9%、14.0%,均是連續兩周下滑。

楊國昌說,A股過去一周大幅修正,背後元凶不僅只是熔斷機制,包括國際股市下挫、原油大跌、人民幣匯率貶值等諸多因素疊加,才令A股市場信心疲弱,投資者集中減倉;但近期造成A股巨幅波動的熔斷機制、大股東減持壓力、人民幣貶值等因素,逐一得到緩解,市場也將自我修復。

復華中國新經濟A股基金經理人徐百毅表示,大陸官方宣布暫停熔斷機制,解除盤面流動性風險,陸股盤勢初步止跌,僅管陸股或有短期修正壓力,但3,000至 3,200點為去年股災極度恐慌所試煉出的底部,預估將有支撐,若市場出現非理性因素殺跌,為進場布局的機會,看好工業4.0、中國資本走出去概念、清潔 能源、傳媒娛樂及國企改革等題材。

楊國昌補充,A股市場資金整體依然充沛,資金對股市的需求依然強烈,尤其是目前估值相對合理、尚有一定業績增長的「價值藍籌股」。

---------------下一則--------------- 
利空衝擊 歐美股回檔2016-01-11 06:50:20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全球市場觀測站 http://goo.gl/ZeuN0u

2016開年的第一周,全球股市瀰漫在震盪回檔氣氛中,中國大陸股市短短四個交易日內出現兩度因熔斷機制而停止交易的情況,加上人民幣恐大幅走貶、油價持續走跌等利空因素衝擊,投資信心更為薄弱,歐美股市帶頭回檔,主要股市皆呈現跌勢。

野村投信表示,近期市場風險意識抬頭與波動再度加大,短期內不利股市等風險性資產表現,在市場走勢尚未趨穩前,宜採取審慎因應作法,避免因短線波動而蒙受損失。

野村投信指出,中國大陸股市因熔斷機制的觸發,以及1月8日解除大股東的減持禁令,可能短期對股市仍有壓力,仍須靜待官方能否提出進一步的相關政策來安撫市場信心,因此短期重點將為大陸政策走向,以及人民幣貶值能否趨緩。

目前大陸經濟狀況仍較弱,以及原物料價格不振,整體新興股市的投資風險仍偏高。股市投資中,仍相對看好成熟股市,尤其是有寬鬆政策挹注及基本面逐步復甦的歐洲和日本股市,中長期投資契機仍在。

在陸股方面,短期間在經濟狀況偏弱背景下,市場信心偏弱,但今年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強調結構面改革的進程下,仍有許多具有高度成長性的新興產業,將會優於整體經濟表現,當市場波動逐漸平息後,應可逐步布局。

---------------下一則--------------- 
印度股抗跌 法人按讚2016-01-11 06:47:37 經濟日報 記者張晟豪�台北報導
印度基金近期績效 http://goo.gl/hRi4Xf

全球股市開年不利,MSCI世界指數下跌6.1%,MSCI新興市場下跌6.8%;但印度股市相對抗跌,法人認為,主因進口原油價格下滑、政府投資帶動私人投資趨勢、內需穩定成長,加上通膨穩定,在經濟成長快速之預期下,今年印度有機會開出亮麗成績。

世界銀行最新全球經濟展望,對印度經濟增長估值為7.8%,全球經濟成長率估值則是2.9%,領先世界各主要經濟體。

群益投信表示,印度整體經濟狀況在新興市場中表現最佳,且財政赤字與經常帳赤字雙雙改善,只要國際金融市場未出重大利空,印度市場表現指日可待。

元大印度基金經理人林庭樟認為,全球以來陷入金融波動,主因新興市場核心的中國大陸市場震盪不安,印度市場被看好,就是與大陸的連動度低,目前印度對大陸貿易依存度不到4%,且配合7%以上的GDP成長速度,具有投資價值。

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表示,雖然美國升息將使新興市場資本外流,但印度央行外匯儲備逾3,000億美元,預期資金外流、貨幣貶值將有限,且近期已見外資微幅回補印度股市。

在技術面上,印度股市表現相對穩定,自2009年經濟復甦以來,印度股市指數走揚的上升趨勢通道仍然良好,後續指數將反彈。

---------------下一則--------------- 
美股新年首周暴跌 史上最慘2016年01月10日 04:10 工商時報記者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道瓊工業指數 http://goo.gl/5YM7Mk

受中國股市波動劇烈與全球經濟前景疑慮升高,美股上週殺聲隆隆,道瓊工業指數光在1周就摔掉逾千點,也讓主要指數周線收黑超過6%,創史上開年首周最慘紀錄。隨著美國財報季將在本周登場,在預料企業獲利表現不佳下,美股前景仍陰霾重重。

儘 管美股周五一度在強勁就業財報支撐下走高,但由於投資人信心不足,道瓊工業終場仍收低1.02%至16,346.45點;標準普爾500指數也下跌 1.08%以1,922.03點報收;那斯達克指數則挫低0.98%收在4,643.63點。至於用來衡量市場恐慌氣氛的CBOE波動率指數(VIX)週 五收高8.1%至27.1,創去年9月28日以來最高。

多數投資人指出,雖然週五美國就業報告強勁,讓他們對美股後市不至過度悲觀,但仍不足以激勵他們進場買股,主要是美股估值仍在平均水準以上。根據FactSet估算,標普500本益比目前約為17.4倍,依然較10年平均水準的15.7倍為高。

1周來道瓊周線重挫6.2%、標普500指數跌幅6%、那指周線跌幅更深達7.3%。整體而論,受中國與全球經濟前景轉弱、油價持續探底與美股估值仍高,導致美股開年首周慘跌,也讓市值在1周就蒸發1.36兆美元。

BB&T 財富管理公司副總裁魏格(Bucky Hellwig)表示,「年初開始(股市)表現極差,促使投資人轉向防禦。」他還指出面臨全球成長疲弱,即使有人看好後市,也難在此刻找到理由進場。 Federated Investors公司首席股市策略師歐蘭多(Phil Orlando)則以金融海嘯形容中國造成的市場負面氣氛,並建議投資人先退場觀望,等待這波股市大屠殺結束。

經歷前1周慘烈賣壓,美股本 周恐怕還是難以撥雲見日。隨著第4季財報季將在本周揭幕,美國鋁業、JP摩根、花旗集團與英特爾等都將發布業績,分析師指出,受美元強勁、油價續跌與中國 經濟續緩等因素拖累,企業財報將不會太好看。根據湯森路透的最新調查顯示,第4季企業獲利料將下滑4.2%。

美國本周重要指標集中於周五,分別有12月生產者物價指數與零售銷售,聯準會褐皮書預定周四出爐。

---------------下一則--------------- 
美財報季 恐遇5道亂流2016年01月11日 04:10 記者鍾志恆�綜合外電報導

MarketWatch報導,美國企業第4季財報季即將於本周展開,市場擔心中國、蘋果、油價、強勢美元和氣候異常等5大因素將繼續衝擊美股。

FactSet估計標準普爾500大企業去年第4季獲利衰退5.3%。其分析師畢達斯(John Butters)說,這將是連續3季獲利衰退,為2009年以來首見。

他說,雖然主要是能源與原物料企業的獲利下滑拖累,但即使扣除能源業財報,整體獲利也只會溫和成長。

報導指出,中國因素包括疲弱經濟數據和陸股等,對盤勢影響是不容忽視。LPL Research表示,在財報季期間,中國因素對美股的影響力,較前一個財報旺季是大幅增加。

蘋果無論在生產或行銷,都愈來愈依賴中國,但外傳蘋果大幅減少中國供應商的訂單,已令人擔心其第4季銷售不佳,股價因此跌破100美元。由於蘋果占美股權重相當高,一旦其業績滑落,勢必打擊投資人信心。

油價上周創逾12年新低,已衝擊美國能源企業獲利。根據FactSet資料,標準普爾500指數成份股裡的能源企業,第4季獲利可望大減67%,礦業與金屬企業獲利也估計下滑26%。這都會打擊美股表現。

市場也擔心強勢美元將無可避免地衝擊美國企業的海外業績,因為美元強勁結果,令美商在海外市場的產品與服務等價格變得相對高昂,從而削弱其競爭力。外界認為今年前3季美國企業財報會繼續受強勢美元影響。

美國去年第4季出現異常的暖冬氣候,雖然會增加民眾的戶外活動而有助刺激消費,但零售商之前準備的冬季用品像外套等庫存,卻因暖冬而滯銷。像梅西百貨(Macy's)去年11月和12月的同店銷售已因此衰退4.7%。所以暖冬並不一定對零售業有利。

---------------下一則--------------- 
新興市場股價跌深後... 反彈契機可望浮現2016年01月11日 04:10工商時報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新興市場基金今年來全都跌 http://goo.gl/ApDWqt

2016年金融市場開年就遭逢逆襲,陸股一周二次重挫「熔斷」提前收盤、北韓試射氫彈、油價大跌、大陸股匯市雙雙下跌,讓全球股市陷入緊張。雖然看好成熟股市的法人仍比看好新興股市者多,但也有法人認為,跌深之後的新興市場股市易出現反彈契機。

富蘭克林坦伯頓亞洲小型企業基金經理人馬克•墨比爾斯表示,當聯準會正式啟動升息,新興市場表現將回歸個別國家的基本面,不見得所有新興市場股都不佳,2016年各新興市場區域、個別國家之間的表現會更加分歧。

各區域中,馬克•墨比爾斯最看好新興亞洲國家經濟改革進展與企業競爭力,他尤其看好醫療、科技以及消費等具備創新技術且能受惠於當地內需消費成長的產業。

富 達全球股市投資長多明尼克•羅西(Dominic Rossi)表示,新興市場股價經過3年大幅調整後,股價調整期可能即將結束。就絕對值來看,當許多投資人完全放棄新興市場之際,反而是尋找標的的好機 會。富達持續偏好那些改革承諾的國家,須留意新興市場貨幣進一步貶值可能。

貝萊德投信投資長黃若愷表示,亞洲市場受大陸經濟成長減速、投資人擔心全球復甦力道不如預期及地緣政治風險等因素而遭到衝擊。

短期震盪後回歸基本面,亞洲仍是經濟成長動能最強區域、股市評價處低檔,加上亞洲多屬原油進口國,是油價走低受惠者,短期震盪反而提供良好的進場布局時機。

貝萊德投信說,開年就大跌也不代表就沒有「元月效應」,據Bespoke Business Insider統計,美股在第一個交易日下跌超過1%且元月上漲的機率仍有近8成,上漲時平均單月漲幅達5.4%。

---------------下一則--------------- 
油價漲勢難持久 1周跌逾9% 2016年01月09日蘋果日報【劉利貞╱綜合外電報導】

中國股、匯回穩,帶動國際油價自12年低點反彈,紐約西德州原油期貨周五在亞洲盤一度勁揚3.2%至每桶34.34美元,倫敦布蘭特原油同步漲2.9%至34.72,惟漲勢未能持久,稍後雙雙回到33美元以上,全周累計仍跌逾9%。

Aramco考慮IPO
瑞銀分析師Giovanni Staunovo說:「關於中國的疑慮雖減輕,但並未消散。且油市供應過剩使大環境仍顯疲弱。」分析師預測,在OPEC放棄控制產量的情況下,油價將跌向每桶30美元。另外,全球最大原油生產商沙烏地阿拉伯國有石油公司Saudi Aramco證實,正在考慮IPO(首次公開發行)可能性、研究售股合適比率。Aramco將輕易超越蘋果,成全球市值最驚人的公司。

---------------下一則--------------- 
底部在哪?油價狂瀉12年新低2016年01月10日 04:10 工商時報記者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上月新增就業人口超出預期推升美元,加上原油供給過剩陰霾持續籠罩油市,國際原油價格上周五再破底,跌至近12年收盤新低。

紐約西德州中級原油(WTI)期貨2月交割價,上周五收跌0.3%報每桶33.16美元,創2004年2月來最低價位。周線方面也大跌達10.5%,近13周以來已有11周收黑。

倫敦布蘭特2月期油上周五終場下挫0.6%,以每桶33.55美元作收,寫下2004年6月來新低。上周全周累跌10%。

儘管油價屢破歷年低點,似乎仍不見底部,市場持續看空。上周五油價再探新低,主要是盤中傳來美國12月非農就業報告的新增就業人數優於預期,帶動美元繼續上攻,美元一升就給原油在內的美元計價商品帶來壓力。

市場交易員更擔心的是,油市供過於求的局面持續下,原油庫存逼近歷史高點,全球主要產油國仍不見減產跡象,而新興市場擴張陷入瓶頸也很難驅動原油需求。

紐約諮詢機構Tyche Capital Advisors基金經理人薩希爾(Tariq Zahir)指出,即便油價已挫至逾10年來最低水位,還有諸多其他原因讓投資人看壞油市。

他細數油市持續空頭罩頂的理由,包括往後幾個月全球供油過剩問題,恐因原油庫存季節性增加而惡化﹔伊朗經濟制裁解除後加入供油行列﹔伊朗與沙烏地阿拉伯衝突升高,這2大中東產油國可能為彼此較勁而提高油產量。

根據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上周五報告,迄至本月5日當周,基金經理人削減美國原油淨多頭部位24%至76,934口,為5年多來最低點,其中對沖基金的淨多頭部減幅更達37%。

能源投資銀行Simmons & Co. International基於產油成本降低及油井產能增加,調低油氣價格預測。其中長期估值砍得最凶,2018年美國油價估值,從原先的每桶70美元大幅下修到49.37美元。

---------------下一則--------------- 
油價續跌 能源股靜待曙光2016-01-11 06:46:08 經濟日報 記者張晟豪�台北報導
近期原油價格績效 http://goo.gl/aAEXll

本月8日近月西德州輕原油收每桶33.16美元、布蘭特原油收33.55美元,油價持續下探,法人指出,由於中國大陸市場需求可能下跌、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朗斷交、美國汽油增加庫存等,都影響到原油恢復供需平衡。

元大投信表示,世界銀行下修全球以及大陸經濟成長率估值,這也意味著原油需求增長可能受阻。

另外,兩大產油沙國與伊朗的關係破裂,沙國調降銷往西北歐及地中海區的原油售價,市場解讀為干擾伊朗在歐盟制裁解除後的原油出口,也影響到原油供需。

安聯全球油礦金趨勢基金經理人林孟洼表示,中東政局緊張,引發油價出現短線反彈,但在原油庫存攀升、大陸需求前景擔憂的壓力下走跌。

回歸供需基本面分析,根據研究機構穆迪最新報告顯示,世界產油國產量的成長已大幅超過消費需求成長,加上全球能源價格疲弱,導致能源產業鏈上游減少資本支出,最終還是要等到原油供需恢復平衡,經濟復甦增加對原油的需求,才有機會帶動能源類股表現。

---------------下一則--------------- 
金價漲破1100元 投信:不宜追高2016年01月10日 04:10 工商時報吳泓勳�台北報導

近期受到股匯市動盪,避險情緒推升金價漲破1100元關卡,投信業者表示,近期黃金上漲因素,主要來自1周內國際出現重大地緣政治事件、金融市場動盪,導致黃金短期受捧,美元指數修正促成空單回補力道,但整體多空格局並無基本面變化,建議中長期操作應該維持不追高策略。

元大期貨基金經理人方立寬指出,就算黃金的空頭循環接近末段,但在民間投資需求恐長期轉淡之下,空頭末段的煎熬期可能延長,且下一波多頭也勢必不像過去那樣有可看性。現階段暫不宜大舉押注,中長期部分,也建議趁金價顯著反彈的時候,酌量調節既有的黃金部位。

觀察代表紐約黃金期貨報酬變化的標普高盛黃金ER指數,近一周從12月30日到1月7日為止,共上漲4.5%,紐約黃金期貨價格以1107.8美元做收。

面對金價這波漲幅,方立寬指出,雖然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朗的政治紛爭、北韓試爆氫彈,成為金價上漲的猜測原因。但政治動亂一般不具持續性,若著眼於政治動亂而追捧黃金,恐陷套牢窘境

方立寬表示,金價下一波多空趨勢的轉折,恐決定於人民幣與美元之間的互動關係。人民幣持續貶值可望解決中國經濟困境,有利世界經濟,隨之終止美元獨強局面,連帶結束黃金空頭。若美元領先反應這樣的可能性,金價空頭可望提前結束。

---------------下一則--------------- 
金價漲破1110美元 專家籲別追高2016-01-11 07:17:54 聯合報 記者沈婉玉�台北報導

2016年一開年,全球金融市場面臨震撼教育,股匯市慘跌,加上北韓宣布氫彈試爆成功,地緣政治風險升高,使金價今年以來從每英兩1060美元左右的價位,一路升破1110美元,大漲約50美元。

但專家提醒,美國利率進入升值循環,美元走升,金價長線看淡,只是短期因金融市場動盪及國際政治動亂而上漲。建議已經被套牢的黃金投資者,可趁高儘快出場;空手投資人若想進場追高,風險較大。

代表紐約黃金期貨報酬變化的標普高盛黃金ER指數,近一周(12/30~1/7)收盤價上漲4.5%,紐約黃金期貨價格則以1107.8美元作收。

元大標普高盛黃金ER指數股票型期貨信託基金經理人方立寬表示,國際社會短短一周內接連出現重大地緣政治以及金融市場動盪,導致黃金短期受捧。加上美國經濟數據不佳,使得美元指數修正,再度強促使空單回補力道,促漲金價。

方立寬指出,中東國家間的政治紛爭以及北韓氫彈試驗,並未使油價上漲,貴金屬價格也會受牽連。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金價長線走勢,仍要觀察美國聯準會的貨幣政策動向、美元指數、通膨,以及投機性部位持有黃金意願,如果聯準會採取緩步升息態勢,黃金走勢可望出現喘息空間。

方立寬認為,黃金的空頭循環已經接近末端,但在民間投資需求長期轉淡下,「空頭末段的煎熬期可能非常長」。

他建議,現階段暫不宜大舉押注黃金,中長期上,也建議既有的黃金部位,最好趁出現顯著反彈之時,酌量調節。

---------------下一則--------------- 
生技醫療 雙利多加持2016-01-11 06:49:10 經濟日報 記者張晟豪�台北報導
2015年生醫相關基金報酬率 http://goo.gl/EErfS1

去年全球股市下跌,但醫療保健產業逆勢上漲,法人指出,主因美國新藥核准數創十年新高,且看好此趨勢將延續;而藥品需求維持成長也是利多。不過,近期相關類股恐受美國健保議題波及,投資人須留意。

美國2015年新藥核准上市有45件,超越2014年的41件,同時創近十年新高。安聯全球生技趨勢基金經理人許志偉表示,2015年美國新藥通過件數高於歷年均值,最近二周又通過三件新藥,顯示出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對新藥審核態度保持正向,有利未來新藥發展。

在藥品需求增長方面,醫藥市場研究機構IMS Health針對全球藥品市場預估,未來五年藥品市場仍高於經濟成長,主要動力來自中專利新藥研發、新興市場需求提升,以及學名藥持續普及。

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預估,至2020年時,由於創新藥品比例逐漸提高,全球藥品支出將較現在增加約三成。

至於近期可能影響相關產業的美國健保議題,江宜虔分析,2016年度的歐巴馬健保計畫從去年11月初註冊至今年1月底結束,目前觀察整體註冊狀況轉佳,且美國聯邦醫療保險暨醫療補助服務中心(Centers for Medicare & Medicaid Service,CMS)表示,35歲以下人口占總納保人口比例較去年增加,顯示出健保結構逐漸改善。

江宜虔仍提醒,今年是美國總統大選年,健保議題勢必將成為兩黨論述重點,若是消息面紛擾增加,醫療保險與醫院類股可能受影響。

---------------下一則--------------- 
新版平衡基金 攻守升級2016-01-11 06:59:44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平衡型基金進化比較 http://goo.gl/tES7iH

國際投資氣氛陰情不定,讓國內平衡型基金不斷進化,以往傳統股債配置或是僅注重收益的平衡型基金,新一代平衡型基金不僅操作靈活,能隨市場景氣動態調整投資 組合,並注重多重收益來源與風險管理。此外,有基金業者推出強調「資產配置」的進化版新型態基金,除布局全球強勢投資主軸,操作標的還可多空可靈活操作。

摩根投信副總謝瑞妍指出,近年面對全球股債市場上沖下洗,投資人更難掌握進場時點,因此新型態資平衡基金與資產配置基金因應而生。

謝 瑞妍說,新一代多重收益基金及策略總報酬基金,與傳統的股債配置基金操作策略不同。在投資與策略工具上,多重收益基金除股債外,還有特別股、可轉債、REITs等更多元化的投資標的,策略總報酬基金是以追求絕對報酬為目標,可投資標的擴大至股匯債市與各類衍生性金融商品,並能多空雙向操作,同時保持資 產配置的高度彈性、靈活掌握各區域市場輪動的機會,達到降低波動與追求報酬投資目的。

謝瑞妍強調,美國進入升息循環,今年投資應「加股減 債」,並且配置未來具高度成長空間的歐洲、日本、中國大陸A股等市場,同時掌握全球供給面疲弱、美國經濟穩健增長、歐洲漸進式復甦、日本經濟復甦、大陸經 濟轉型、新興市場經濟再平衡、全球處於低通膨環境,以及全球央行貨幣政策分歧等八大投資趨勢。
安聯收益成長基金產品經理蔡明潔表示,投資人追求風險與收益平衡的需求與日俱增。

過去一年平衡型基金受到市場關注,尤其是新一代訴求多元資產布局與廣納收益來源的平衡基金,較能發揮攻守兼備效果。

而在基本面持續復甦、利率緩升、強勢美元的趨勢下,美元資產可望受惠,有利美股、高收益債與可轉債三大資產表現。

---------------下一則--------------- 
低利時代 投資級亞債吸睛2016-01-11 07:24:56 聯合報 記者鄒秀明�台北報導
主要市場投資氣象圖 http://goo.gl/mMAvWI

受到低利時代的影響,債券型基金受許多投資人青睞,希望藉由長期投資獲取債息與利差的雙重報酬。在市場普遍認為今年股債市震盪幅度可能加大,信用評等佳與波動度低的亞洲投資級公司債是不錯的投資標的。

觀 察2015年各類債券表現,受到美元強勢與油價走弱的影響,根據巴克萊資本的資料指出,去年以美元計價的投資級亞洲公司債以全年2.67%的報酬率,打敗 全球公司債的-3.56%與全球高收益債的-2.72%,更優於美國高收益債的-4.47%。預期今年在油價持續走弱與股市不確定性較高的情況下,波動度 低的投資級亞債可望持續吸睛。

國泰證券指出,美國聯準會(FED)自2015年底進入升息循環,加上油價走弱將使通膨機率下降,增加亞洲的降息空間,日前如韓國、泰國、印度與印尼等國央行,皆釋出維持寬鬆貨幣政策訊息,以提振各國經濟發展。

目前多數亞洲國家的利率水準皆高於歐美國家,未來如將續行寬鬆的貨幣政策,將有利債券價格上揚。

國泰證券認為,由於國際油價持續走弱,投資市場對今年全球景氣復甦表示疑慮,而美國自去年底確定升息後,其他國家貨幣相對弱勢,但這對以出口為導向的亞洲國家來說,反倒有助提升出口競爭力,更有機會帶動後續營收。另外,油價下跌有助企業降低成本、進一步提升公司債的投資。

國泰證券表示,亞洲投資級公司債的發行公司多屬國營企業,體質優於一般企業,信用評等佳、違約的風險也較低。

以巴克萊債券指數為例,2015年美國高收益債的高低點落差為8.25%,全球高收益債也有6.3%,美國投資等級公司債則為3.77%,其中亞洲投資等級公司債美元計價的高低點落差僅有0.9%,代表波動度較低,適合穩健型的投資人納入資產配置選項。

國 泰證券建議,亞洲投資級公司債具有「高評等、波動度低」兩大優勢,加上與公債間的利差空間較歐美國家為大,未來可享利差收斂的機會較高。加上今年美元續強 趨勢不變,投資人可挑選以美元計價的亞洲投資級公司債進行配置,除可參加配息外,亦有機會同時享有匯率與利差帶來的收益。

---------------下一則--------------- 
亞洲美元債 表現亮眼2016-01-11 07:05:14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各類資產指數2016年表現 http://goo.gl/QdgksP

中國證監會7日深夜決定暫時停止融斷機制,亞洲股市8日出現明顯反彈,但儘管如此,依舊沒有化解市場對中國經濟與金融秩序走弱的疑慮。對照全球資產在2016年後的表現,可發現「美國投資等級債」與「亞洲投資等級美元債」是「唯二」價格上揚的風險性資產。

根據Bloomberg統計,今年來在所有資產類別中,股票跌幅竟然比商品還大,受中國股市暴跌影響,新興市場股市下挫近7%,全球指數也下挫5.2%,但 反觀美國投資等級債指數卻上揚0.77%,亞洲投資等級美元債也上漲0.58%,雙雙超過全球政府公債的0.54%,可見市場雖積極避險,但也尋找收益。

瀚 亞投資指出,投資等級債雖然被歸類在風險性資產,但投資等級債的特性卻讓該資產的波動度非常低。根據統計,美國投資等級債過去十年的平均波動度僅有 5.87%,亞洲美元債為7.42%,不但都低於股票,也明顯低於美國高收益債的10.37%,甚至也比歐洲投資等級債的11.84%低。

瀚亞投資-美國優質債券基金經理人Mark Redfearn表示,對外國投資者來說,現階段有利美元匯率的方向會增加美元資產的吸引力,而且現階段美國投資等級債的殖利率達3.51%,同樣為兩年高點,使得股市在出現明顯震盪時,市場願意轉向該類低波動的資產尋求收益。

日 盛全球新興債券基金經理人陳勇徵表示,今年美元有機會續強,新興市場中仍以中國為首的新興亞債表現穩健,亞債波動度低,評價未大幅上揚,境外美元債券供需 結構對債券價格有利,新興亞洲企業體質持續改善,未來信評可望持續調升,JP新興市場債指數去年上漲了1.23%,今年新興美元債持續回升行情可期。

瀚亞投資-亞洲債券基金經理人賴永強(David Lai)補充,亞洲美元債的殖利率收益達4.9%,波動度卻只比美投資級債高出不到2%。

---------------下一則--------------- 
新興債 空頭回補可期2016年01月11日 04:10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新興債市先前受美國升息、經濟基本面動能疲弱影響下表現不振,但法人表示,隨資金流出量已大、評價相對便宜、基本面逐步改善,有望因短期不確定性消除而出現空頭回補的反彈契機。

復華新興人民幣債券基金經理人黃媛君表示,Fed升息影響逐漸淡化,隨大陸、印度、巴西、土耳其等國的領先指標回升,2015年11月新興國家製造業指數(PMI)上升至50.1,加上不少新興國家著手調整財政與貨幣政策,使基本面逐步改善,待及今年第1季原物料價格止穩後,將吸引資金回流使新興債具有反彈契機,可留意印尼、土耳其等今年展望較佳及去年貨幣跌幅較深的國家標的。

復華新興短期收益基金經理人吳宜潔指出,由於原物料價格波動仍牽動新興債匯市表現,投資人或者可選擇以低波動度穩步累積新興市場美元債的較高利息,並隨市況調整配置以適度增進收益,創造可攻可守的效果。

群益亞洲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李忠泰指出,雖然去年底美國聯準會一如預期升息1碼,且新興市場債券資金持續流出,但因美國經濟成長溫和,通膨壓力不大,聯準會重申維持寬鬆政策,預估後續升息空間有限。

他指出亞洲新興市場投資等級債極具吸引力,因亞洲投資等級債券利差大於一般投資等級債券,在當前美債殖利率頗低的情況下,提供長線投資人相對良好的預期報酬。

摩根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皮耶(Pierre-Yves Bareau)指出,新興市場與成熟市場經濟成長落差雖不至於再擴大,卻也沒明顯改善,面對聯準會升息造成國際資金流向美元資產的挑戰,對需要高度仰賴國際資金的新興市場來說,不排除仍有較大壓力,因此,新興美元主權債的投資策略仍須差異化。

皮耶強調,多數新興國家央行維持寬鬆的貨幣政策,並陸續採取降息措施,有助價格上揚,著眼於新興債到期收益率約6%,在低利環境中更顯耀眼。另外,眼見原物料和能源價格維持低檔,投資新興債應避開與原物料高度相關的國家,而聚焦於製造業有望受惠於歐美景氣復甦的新興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