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小媽精選1050116-0118基金資訊

2016年01月18日
黑天鵝攪局 3變數左右今年投資2016-01-18 07:12:45 聯合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投資人今年最憂心哪些變數?摩根投信針對旗下逾3,000名客戶進行調查顯示,面對2016年開春全球市場在黑天鵝攪局下動盪,逾半數的投資人感受到今年的景氣「難以捉摸」,其中,中國大陸經濟是否回穩、油價能否持穩,以及美元是否持續強勢,是台灣投資人認為影響今年投資決策的三大重要變數。

摩根策略總報酬基金產品經理黃慶豐指出,2016年一開年,國際金融市場便陷入震盪,各類資產價值均大幅縮水,僅開市當周全球股市便蒸發掉數兆美元,投資難度大幅攀升,也使得逾五成台灣投資人覺得霧裡看花,表示2016年全球景氣難以捉摸。

檢視今年最左右台灣投資人投資決策的關鍵因素,為中國大陸經濟(19%)、油價回穩(16%),與美元強勢(15%)三大因素。黃慶豐說明,中國大陸經濟未能回穩,加上一開春即面對股匯市暴跌的震撼彈,牽動全球投資市場的敏感神經,成為今年投資人最關心議題。

全球經濟與市場明顯分化,近一年多來股債匯市場波動度大增,獲利難度上升,不過,黃慶豐強調,市場多空也象徵機會與風險並存,考量近期全球金融市場表現相對震盪,聯準會啟動升息循環,短期市場相對波動,投資人若能靈活運用多空策略,將能有效掌握潛在的超額報酬機會。

黃慶豐建議,現階段的投資策略應廣納股債匯資產,並同步結合衍生性金融商品多空靈活操作,來降低與傳統股債市連動性,追求低波動創造正報酬,並讓投資組合在景氣不明朗之際依舊能夠持盈保泰。

兆豐國際目標策略ETF組合基金經理人蔡聖章表示,近期市場波動升溫引發投資人的賣壓,主要來自市場對於原油重挫和中國經濟硬著陸的恐懼,而美國經濟成長性恐不如去年亮麗的隱優,更加深投資人逃離風險性資產的慾望。面對未來不確定性,採嚴控制波動的跨國多元資產策略商品,將更有機會於震盪市場中獲取合理利潤。

---------------下一則--------------- 
今年投資 緊盯三變數2016-01-18 06:55:20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投資人對2016年景氣的看法 http://goo.gl/CPJWJb

投資人今年最憂心哪些變數?摩根投信針對旗下逾3,000名客戶進行調查顯示,面對2016年開春全球市場在黑天鵝攪局下動盪,逾半數投資人感受到今年景氣 「難以捉摸」,其中,中國經濟是否回穩、油價能否持穩,以及美元是否持續強勢,是台灣投資人認為影響今年投資決策的三大重要變數。

摩根策略總報酬基金產品經理黃慶豐指出,2016年一開年,國際金融市場便陷入震盪,各類資產價值均大幅縮水,僅開市當周全球股市便蒸發掉數兆美元,投資難度攀升,也使得逾五成台灣投資人覺得霧裡看花,表示2016年全球景氣難以捉摸。

檢視今年最左右台灣投資人投資決策的關鍵因素,為中國經濟(19%)、油價回穩(16%),與美元強勢(15%)三大因素。黃慶豐說明,中國經濟未能回穩,加上一開春即面對股匯市暴跌的震撼彈,牽動全球投資市場的敏感神經,成為今年投資人最關心議題。

全球經濟與市場明顯分化,近一年多來股債匯市場波動度大增,獲利難度上升,不過,黃慶豐強調,市場多空也象徵機會與風險並存,考量近期全球金融市場表現相對震盪,聯準會啟動升息循環,短期市場相對波動,投資人若能靈活運用多空策略,將能有效掌握潛在的超額報酬機會。

黃慶豐建議,現階段的投資策略應廣納股債匯資產,並同步結合衍生性金融商品多空靈活操作,來降低與傳統股債市連動性,追求低波動創造正報酬,並讓投資組合在景氣不明朗之際依舊能夠持盈保泰。

兆豐國際目標策略ETF組合基金經理人蔡聖章表示,近期市場波動升溫引發投資人的賣壓,主要來自市場對於原油重挫和中國經濟硬著陸的恐懼,而美國經濟成長性 恐不如去年亮麗的隱優,更加深投資人逃離風險性資產的慾望。面對未來不確定性,採嚴控制波動的跨國多元資產策略商品,將更有機會於震盪市場中獲取合理利潤。

---------------下一則--------------- 
熊掌現蹤 全球股市跌破膽2016年01月17日 04:10 工商時報記者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VIX恐慌指數 http://goo.gl/vcnhv5

全球股災愈演愈烈!受陸股墜入熊市、油價續探新低與美國經濟數據疲弱等多重利空夾擊,週五歐美股市再次慘遭屠殺、主要指數狂瀉超過2%:其中道瓊工業指數收盤創下去年9月初以來首度摜破1萬6千點大關。

這波急猛跌勢,也讓道瓊與標準普爾500指數從波段高點迄今已大跌逾10%,正式進入修正格局。

市場大跌,也打亂聯準會今年升息步調,市場原先預期聯準會今年升息4次,但現在今年暫停升息機率已超過25%。

道瓊指數週五盤中更一 度狂瀉537點,儘管尾盤跌幅略為縮減,但終場仍大跌390.97點至15,988.08點、跌幅深達2.4%,為去年9月初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標普 500指數也收低2.2%至1,880.33點,為2014年10月以來最低水準。那斯達克指數跌2.7%,以4,488.42點報收。

有恐慌指數之稱的芝加哥期交所波動指數VIX週五盤中則一度激升29.2%至30.95,達到去年9月以來最高。

由於去年底引爆的賣壓不見減緩,也讓美股連續第3周收黑,道瓊與標普500指數周線收黑2.2%、以科技股為主的那指更重挫3.3%。

此外,歐洲股市週五也哀鴻遍野,德國DAX 30與法國CAC 40指數收盤跌幅各為2.54%與2.38%,英國FTSE100指數雖然跌勢較輕,但也下挫近2%。

分析師指出,中國股市陷入熊市、不僅加深市場悲觀氣氛,再加上國際油價持續探底、跌至12年低點,以及美國零售銷售與紐約製造業等經濟數據不如預期,都讓市場信心潰堤。

FIS集團投資長威廉斯(Tina Byles Williams)形容週五歐美股市簡直是一場大屠殺。Federated投資者公司首席股票策略師歐蘭多(Phil Orlando)也指出投資者目前有如「驚弓之鳥」。

Kenny公司獨立股票策略師肯尼(Peter Kenny)表示,他對美股近期抱持謹慎,他說除非油價止跌持穩、聯準會暫停升息計畫,多頭才有機會回歸市場。

---------------下一則--------------- 
迎戰第3波通縮 富達:成熟市場優於新興市場2016年01月18日 04:11 工商時報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預期主要成熟國家 未來12個月的股東權益報酬率 http://goo.gl/dJcuAF

2016年全球股市的「元月行情」幾被中國股市「熔斷」,然富達全球股市投資長多明尼克.羅西(Dominic Rossi)指出,2016年股市表現應會比2015年好,美股可領風騷,至於歐洲則是投資固定收益最佳的市場,新興市場則要精選股票,另要迎戰第3波通 縮,創新科技股將率先勝出。

多明尼克.羅西指出,現在正處於另一波的通縮期,危機起源於外匯市場,震央就從中國向外擴延至其他新興市場國 家。由於中國大陸經濟成長率在4年來逐漸下滑,從4年前的實質成長率10%,降至目前的中個位數,出口數據疲弱、製造業也在衰退,已出現明顯通縮情況,逼 得中國政府必須採取結構性改革來扭轉通縮現象,中國大陸透過人民幣貶值來提升製造業競爭力的同時,也將中國通縮輸出到其他國家,使得陸股重挫後,全球股市 也跟跌。

即使全球股市隨著陸股起舞,但多明尼克.羅西認為,成熟市場國可望能安然度過此一風暴,尤其是美國,因為美國有實質面支撐,美國在過去60個月中, 工作機會每個月持續增加中,薪資成長率達4∼5%,私人消費也持續成長,預估美國經濟成長率今年可達4%;另外,歐洲內需也穩健成長中,歐元區私人消費季 度實質年成長率在2.1%。

儘管美國已啟動升息循環,預估美國聯準會只會微幅升息,因在原物料價格還未止跌前,會影響到美國製造業營運及獲利,美國聯準會不會將名目利率大幅提高。

多明尼克.羅西表示,所以,現在要投資股市就要買成熟國家,因為成熟市場股市還有向上的機會與空間!

不 少人都認為美股股價已不便宜,現在還可以再投資嗎?多明尼克.羅西說,美股雖漲了那麼多,但預估未來12個月美國股東權益報酬率約為16%,仍是比全球股 市的12%高;美國股息發放率及股息成長率也會大幅提升,不必擔心美股太貴。讓美股可以持續走高的主要原因,則來自於科技產業、源自企業創新,因此,投資 美股還是要選創新概念股,這投資氛圍下,主動管理型基金會比被動式管理基金更具優勢,因為指數成分股大多以「舊經濟」產業股票為主。
雖然投資新興市場股仍面臨挑戰,多明尼克.羅西表示,但大部份壞消息都反應在股價上,買新興市場股更要精選標的,仍可在其中找到長期投資機會與不錯報酬的投資標的。

---------------下一則--------------- 
陸股大地震 平衡投資穩布局2016年01月18日 04:11 工商時報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全球主要股市本益比與ROE比較 http://goo.gl/3IAJCs

2016開年大陸股市即面臨大幅震盪,雖然已經逐漸回穩,但市場仍存在不安的氣息。法人指出,此時應採取平衡式投資法,利用股債靈活配置,穩定布局。

兆豐國際大中華平衡基金經理人葉貴榕表示,以總體面來看,大陸貨幣政策依然寬鬆,流動性不虞匱乏,此波修正後資金回流,將產生回補效應,投資人不必過度擔心。

葉貴榕表示,短期間內大陸市場將區間震盪,波動性較大,目前上證指數本益比14.38倍,已遠低於10年平均19.56倍,顯示陸股已進入過度修正區間,再跌空間有限,但短期內走勢震盪波動高,此時應平衡投資,股債靈活配置。

野村中國機會基金經理人朱繼元表示,短期市場氣氛略有恢復,也將帶動港股市場反彈,觀察重點在人民幣走勢短期能否止跌。

另外,近期發布的PMI及PPI指數未明顯回溫,加上農曆年前資金略為偏緊,預期市場呈震盪格局,將在市場信心低迷時擇機布局成長趨勢明確標的,如新能源汽車相關等類股。

宏利精選中華基金經理人游清翔指出,展望2016年,大陸將面臨兩個狀況,一是本身經濟趨緩加上全球景氣放緩,製造業面臨考驗;再者,資金面臨政府放鬆貨幣與資本持續外流持續拉鋸,人民幣貶值預期加速人民幣外流,易造成股市波動加大。

游清翔認為,大陸服務業對GDP的貢獻已超過製造業,服務業平穩擴張大幅降低景氣硬著陸的風險,2016年大陸在國企改革的帶領下,企業獲利可望回穩,十三五規劃亦提供主動型基金選股的投資機會。

富蘭克林華美中國A股基金經理人游金智表示,未來一季可望有不少改革政策紅利出籠,隨著兩會召開,十三五規劃推出,紅利將集中釋放,且加快去工業產能與去房市庫存等行動,可望降低市場風險,A股有機會走出短線急跌陰霾,重啟穩步向上爬升的行情。

游金智表示,上證指數跌至3,000點附近的價位,也接近多數券商預估的2016年上證指數震盪區間下緣(3,000∼4,500點),價值面已具吸引力。

---------------下一則--------------- 
陸股震盪 歐日優選2016-01-18 06:59:15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全球主要市場觀測站 http://goo.gl/AEzwzY

上周全球股市持續處於震盪整理格局,中國大陸股匯市並未止穩,加上油價持續探底,均增添不安的投資氣氛,市場一度出現空頭回補的反彈走勢,因此整體而言,回檔幅度略微縮減。

野村投信表示,開年以來市場並不平靜,除了大陸經濟趨緩、股匯雙跌問題,油價持續探底、新興市場問題叢生,也影響市場對經濟龍頭美國未來景氣展望的信心。

但 從經濟數據來看,美國基本面變化不大,美國聯準會最新公布的褐皮書顯示,12個轄區的經濟活動較前一次調查擴張,雖然製造業維持疲弱,但消費支出呈現微幅 至適度的增長,汽車銷售動能將有所減緩;營建支出維持擴張,房地產活動偏正向,勞動市場持續改善;不過,工資未見上揚現象。

至於上周展開的企業財報季則是多空互見。摩根大通財報優於預期,市場解讀為銀行業正面跡象;科技股英特爾營收雖有成長,但淨利下滑,讓投資人擔憂。

野村投信指出,目前市場對於美股財報預期相當保守,根據IBES預估,與前年同期相較,2015年第4季S&P 500企業預估獲利成長率為負4.2%,獲利衰退較大的產業仍集中在能源以及原物料類股。

野 村投信指出,由於不確定因素仍在,短線市場仍有震盪可能。不過,股市回檔後,陸續浮現投資價值,以先前價值偏貴的美股為例,近期在修正後,本益比已回到 14.9倍上下的合理水準,且為2014年10月以來新低。因此本波修正後可視為中長期布局時點,建議仍以成熟市場,如歐、日股為優先布局標的。

---------------下一則--------------- 
市場動盪 Fed升息腳步亂了2016年01月17日 04:10 工商時報記者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開年以來國際油價不斷探底,加上華爾街股市震盪加劇,已讓全球經濟前景再度蒙上陰影,並恐打亂聯準會(Fed)升息腳步。目前市場預期聯準會(Fed)最快將在3月升息的機率已大減,還有投資者預測Fed今年全年不升息的機率超過25%。

面臨年初以來全球市場動盪不安,外界普遍預期Fed在本月例會上將維持短期利率不動。匯豐控股全球股票策略師雷德勒(Ben Laidler)表示全球市場「開年以來出師不利」,他指出外界對中國經濟疑慮加深,以及擔心Fed恐在利率政策犯下錯誤,都使市場氣氛轉趨負面。

Fed官員先前預期今年美國將升息4次。但面臨市場變數增加,該計畫恐怕生變。根據市場價格顯示,年初原本投資者預期Fed最快在3月 升息的機率有50%,但目前該機率卻下滑至不到3分之1。

還有投資者認為Fed今年暫停升息腳步的機率超過25%。此外Fed利率期貨顯示,今年美國可能僅調升利率1次,時間點落在9月。

市場走勢震盪與通膨前景不佳,都為Fed暫停升息提供充分理由。外界認為,Fed官員可能將採取靜觀其變態度,先觀察未來幾周經濟與市場數據表現,再來決定是否繼續升息腳步。

事實上Fed多名官員近來也釋出升息計畫可能生變的訊息。紐約聯邦準備銀行總裁杜德利(Bill Dudley)周五在演說中坦承,近來發布的多項經濟數據,凸顯美國去年第4季經濟表現相對疲弱,此外通膨預期也停滯不前。不過他強調,美國就業市場仍穩健成長,通膨在合適時機將會攀升。

聖路易聯邦準備銀行總裁布拉德(James Bullard)日前指稱,Fed是否在3月有所行動,將必須獲得更多資訊與觀察經濟情勢發展再做決定。他還提到國際油價持續處在低位,很可能延緩Fed升息步伐。

---------------下一則--------------- 
陸股破底墜熊市 創1年新低 資本瘋逃 外匯佔款降幅創記錄2016年01月16日蘋果日報【林文彬╱綜合外電報導】

衝擊市場
中國資本瘋狂外逃持續衝擊金融市場,重創股、匯市,加上陸媒報導上海部分銀行已不再接受以小型上市企業股票作為貸款抵押,陸股上證綜合指數昨收盤大跌3.55%,破底直墜空頭熊市,創逾1年來最低收盤水準。

中國人民銀行(人行)昨公布去年12月其外匯佔款創史上最大降幅7082億元人民幣,較去年8月舊紀錄3183.51億元人民幣高出1倍以上,反映人行創紀錄投放外匯、吸納人民幣,凸顯資本外流龐大壓力。

上證指數昨盤中一度重挫4.12%,連破3000、2900點大關,收盤大跌3.55%,勉強守住2900.97點,但仍跌破去年8月股災的收盤低點,累計從去年12月高點下跌逾20%,再度墜入熊市。

上證勉強守住2900
離岸人民幣兌美元繼周四盤中重貶0.9%,昨盤中一度續貶0.3%,近半年累計貶值6.5%,在岸人民幣也貶逾6%。博大資本國際公司執行長溫天納說:「市場對人民幣的信心必須先回穩,股市才會重回平靜。」中國股市重挫也拖累香港股、匯市,港股恒生指數昨收盤重挫1.5%至19520.77點,創3年多來新低,港元兌美元繼周四寫下逾12年來最大單日貶幅後,昨盤中再貶0.21%至7.799兌1美元,料將創下近30年來最大2日貶幅。

人民幣重貶逾6%
在美元持續升值,中國經濟持續惡化下,市場押注香港恐被迫放棄緊盯美元的聯繫匯率制度,造成港元連日重貶,逐漸逼近聯繫匯率區間7.75~7.85的弱方兌換保證價位7.85。

香港金管局昨已疑似進場干預阻貶。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承認,港元有貶至弱方兌換保證的可能,但波動仍在正常範圍之內,但仍會密切關注港元走勢。

人行恐將降準2碼
中國最新外匯佔款數據也反映資本外流的嚴重程度。德國商業銀行資深經濟學家周浩表示,外匯佔款降幅創新高紀錄顯示中國面臨龐大的資本外流壓力,由於降息可能提高資本外流風險,透過降準來振興經濟是比較可行的作法。澳盛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劉利剛認為,人行最快本月將降準2碼。

《金融時報》報導,資本外逃是中國面臨的核心問題,只要資本外流的壓力仍在,決策官員就沒有太多選項來支撐人民幣匯率。人行雖然可以繼續消耗外匯存底,但即使是外匯存底規模達到3.3兆美元的中國,也不能一直以這種速度燒錢。中國也可以加強資本管制,但這違背北京當局推動自由化的努力,放手讓人民幣貶值則會衝擊全球經濟。

加拿大皇家銀行亞洲外匯策略主管崔恩指出,未來數月中國可能減少干預匯市。她表示,如果人行繼續以目前的力道干預匯市甚至加大力道,市場就有理由對中國外匯存底是否充足感到更憂心。

---------------下一則--------------- 
Fed官員:低油價拖累升息步伐2016年01月16日 04:10 工商時報記者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聖路易聯邦準備銀行總裁布拉德(James Bullard)周四表示,國際油價近來再度走跌,恐使美國通膨回升至聯準會(Fed)設定的2%目標時間較預期延後,並將拖延Fed的升息腳步。

他在田納西州孟菲斯經濟俱樂部發表的這番談話,也讓美國升息前景增添更多問號。受中國經濟前景不佳、全球市場動盪加劇與商品價格暴跌,已為美國未來升息計畫蒙上不確定陰影。

布拉德表示,低油價雖對美國經濟有利,但持續走跌卻將使通膨升至2%的時間較預期拉長,他警告金融市場對通膨預期下滑,已逐漸令人「感到憂心」。

布拉德是去年主張升息最積極的Fed官員之一,他在當時所持理由就是美國經濟已回復到足以支撐借貸成本升高。不過周四談話,卻透露他對日後升息速度已轉向較謹慎態度。

布拉德對利率政策的看法也備受外界矚目,因為今年他在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將具有投票權。同在今年也獲得投票權的波士頓聯準銀行總裁羅森葛倫(Eric Rosengren)日前也警告,疲弱油價與商品價格,讓外界對全球經濟成長「大幅放緩」的憂慮升高。

布拉德表示,Fed官員無意在本月27至28日利率會議上再度調升利率,但在3月召開例會前,官員將會密切關注美國經濟指標的表現。

國際油價自2014年中一路走跌,也讓外界對通膨預期跟著下滑。布拉德強調,通膨預期是實際通膨的重要元素。通膨預期面臨下滑,也將壓低未來實際通膨降低。

去年12月,Fed官員決議調升短期利率1碼。當時會後發布的預測顯示,決策官員計畫今年將再度升息4次。

布拉德表示,儘管他目前仍同意該評估,但他也提到若通膨預期沒有上升,他的看法可能會改變。

---------------下一則--------------- 
信心薄弱 短線看跌2016-01-17 12:32:38 經濟日報 記者李仲維�綜合報導
上證指數 http://goo.gl/24o8HB

上證綜指15日大跌3.6%至13個月新低點。分析師指出,目前投資人情緒十分謹慎,市場信心極為薄弱,需要一定時間才能修復,預料短線將下探去年8月低點2,850點。
上證綜指15日收報2,900.97點,跌幅3.5%,全周累計下跌8.9%。

中方信富投資管理公司指出,在經歷近幾周的極端波動後,四大指數均已出現明顯超跌,且已回檔至前期階段底部區域,考慮到指數日線、周線、月線等多周期技術指標均已修復到位,這或將有助於市場技術性反彈的形成。

中方信富認為,綜合考慮政策利多預期、投資人進場熱情不減、技術修復到位等三大因素,預期A股技術性反彈可期,建議投資人不必悲觀,酌情把握個股低吸的機會。

民生證券分析指出,目前市場運行在2,850點到3,684點箱型中,如果箱體的下緣不被有效跌破,市場走勢還屬正常,個股反彈的機會也存在。如果跌破箱體的下緣,那麼投資人就應該繼續觀望,等待機會。

民生證券認為,市場經歷大幅下挫後,本身有反彈的可能,但由於市場趨勢已經走弱,每次反彈的力道可能不會太大,市場由弱轉強需要時間,指數在不斷創新低的時候,不要盲目抄底。

---------------下一則--------------- 
中國經濟成長 料盪25年低點 外界估去年僅6.9% 若工業零售不佳恐衝擊金融市場2016年01月18日蘋果日報【劉煥彥╱綜合外電報導】

持續震盪
中國明天將公布2015第4季與全年經濟成長率,外界多半預期全年成長率降至6.9%,創下25年來最低紀錄。市場人士認為,若同時公布的最新工業生產與零售數字不如預期,勢必加深外界對中國經濟成長的憂慮,金融市場恐將持續震盪。

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二上午10點將舉行記者會,公布去年與第4季經濟成長率、12月工業生產及零售銷售。彭博調查的市場法人預期,2015年第4季及全年的中國經濟年增率,都將是6.9%。

官方總經數據受質疑
若以2015全年來看,若中國經濟成長率降至6.9%,不僅低於2014年的7.3%,也將是1990年以來的最低成長速度。

不過,國際金融圈早就對官方版本的中國總經數據存疑。摩根士丹利新興市場與全球總經主管夏瑪(Ruchir Sharma)直言,中國實質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國內生產毛額)接近4~5%,「6.9%似乎還是太高了」。

加拿大投資銀行業者TD Securities資深全球策略師James Rossiter則說:「從8月以來,市場一直害怕中國經濟成長的減緩速度,比市場預期還糟,投資人擔心股市會大幅度向下修正,所以,這些數據對金融市場才會這麼重要。」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6日在北京舉行的亞投行開業儀式致詞時透露,2015年中國經濟成長約7%,其中服務業佔GDP規模超過50%,民間消費幾乎貢獻60%的經濟成長,且就業成長優於預期。

明天公布GDP數據
若明天公布的GDP符合預期,外界焦點將轉向12月製造業與民間消費表現。彭博調查的法人預期,同樣明天公布的中國12月工業生產將年增6%,低於11月的6.2%;12月零售年增10.7%,優於11月的10.6%。

中國一直希望將經濟結構,從出口導向轉型為消費導向。若李克強的說法正確,市場對於12月的零售銷售數字,可能比工業生產更重視。

美國富國基金管理(Wells Fargo Funds Management)的首席投資組合策略師Brian Jacobsen說:「如果中國數據不錯,應該可消除一些市場恐慌情緒。」

美國23日公布CPI
此外,美國總經數據在本周後半周也可能成為市場焦點。美國將在台北時間23日晚間,公告1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外界預期將年增0.8%,優於11月的0.5%。
華爾街法人認為,若核心通膨率未大幅成長,就意味近期升息機會不大,有助資金回到股市。

另外,路透引述3位消息人士的話說,中國人民銀行為了縮小投機客在境外作空離岸人民幣的空間,規定從25日起,境外人民幣業務參加銀行存放在境內代理行的人民幣存款,必須提列一定的存款準備。

---------------下一則--------------- 
法人:陸大媽拋股致大跌 非因經濟硬著陸2016年01月18日 04:11 工商時報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2016年今年以來陸股出現跳水式大跌,法人表示,陸股今年來的大跌非因經濟出現硬著陸,而是出現陸大媽的踩踏事件。

摩根資產管理亞洲首席市場策略師表示,陸股今年來跳水式大跌,和大陸經濟表現並沒有太大關係,大陸經濟是面臨問題,但並沒有真的很差,而陸股是屬於散戶盤,陸股大跌是因散戶信心不足,散戶很容易受到市場氣氛影響,所以陸股大跌是因陸大媽拋股所出現的踩踏事件及羊群效應。

晨星研究部分析師Peter Warnes也認為,大陸經濟不會硬著陸,因為大陸官方仍有許多可進行經濟刺激政策的空間,大陸2016年仍將會推出貨幣寬鬆政策,舉例來說,將存款準備率下調,「降息」也是可能的選項之一。

另外,人民幣貶值將有助出口導向的企業,預估大陸經濟將可望同時受到財政及貨幣政策的提振,民間消費應會持續增長,使今年維持6.5%的經濟成長率。

貝萊德認為,大陸經濟可望軟著陸,而在經濟由製造出口轉型至服務業的過程中,股市表現取決當局如何在推動改革與穩定成長之間取得平衡,預期當局將繼續開放市場,並致力恢復投資人信心。

保德信中國好時平衡基金經理人徐建華表示,據企業獲利及淨值預估,上證綜合指數3,000點是一較強技術面支撐區,在資金寬鬆、3月兩會召開前預期會有政策出台,跌深後的陸股仍有反彈行情可期。

---------------下一則--------------- 
具改革題材新興亞股 仍有亮點2016年01月18日 04:11 工商時報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儘管從元月份以來,全球股災的震央在亞洲的中國,使得新興亞股受到大波及,然富達亞洲投資總監凱薩琳.楊恩(Catherine Yeung)表示,亞股的題材多元、未來可受惠於全球經濟重,加上各國退休金可投入股市潛在金額龐大,前景雖面臨挑戰,但具改革題材、成長潛力的亞股具投資亮點。

從各國退休金占各國總市值比重來看,凱薩琳.楊恩說,也為亞股帶來上漲契機,亞洲各國中以澳洲最高達152.4%,因為澳洲有一個「超級退休年金制度」,澳洲退休金要求5.2%的收益率,使得退休基金占市值比重比其他國家多很多,然在其他亞洲國家中退休基金占市值都很低,如中國、印度、泰國、菲律賓退休基金占市值比率都只有個位數。由於中國今年將推出較完善的退休金機制,國企能提供退休金金額龐大,未來可為陸股帶來資金動能。

儘管陸股在今年元月開紅盤後表現不如人意,但凱薩琳.楊恩強調,持續看好新中國概念股如資訊科技、醫療保健、消費,且在中國大陸改革啟動下,也不要輕忽國營企業的改革潛力。雖然過去國企改革是雷聲大雨點小,但有些國企改革仍具成效,如珠海格力電器等在改革之後股東權益報酬率增加7.4%,比同業平均負8.3%高出許多,投資陸股,選股相當重要。

除了陸股,印度和韓股也是值得觀察的投資區域,凱薩琳.楊恩表示,印度也在進行改革,新政府相當重視製造業並且鼓勵外資投資,使得製造業對國內生產毛額(GDP)貢獻度比重將會提升。至於南韓在出口疲弱之後,產業政策作了相當大的調整,如出口化妝品、娛樂,儘管化妝品、娛樂業出口金額占整體出口比率不高,但成長率卻相當驚人。

另外,韓國大舉吸納中國觀光客,因為韓國發現3個中國人到韓國消費的金額和出口1部1,500CC的汽車對韓國經濟貢獻是差不多的。總之,投資前景不太明朗的新興亞股,選股比選市更重要。

---------------下一則--------------- 
印度經濟勝中國 日本軟銀喊10年砸100億美元2016年01月18日蘋果日報【劉煥彥╱綜合外電報導】

印度經濟成長速度可望超越中國,並逐漸成為日本與台灣大企業的投資重心。去年鴻海(2317)與日本電信業巨擘軟體銀行(SoftBank)均砸下數十億美元布局印度,而未來10年軟銀在印度投資將上看100億美元,鴻海則計劃將印度打造為西亞與非洲的製造與服務樞紐。

日本第2大富豪兼軟銀創辦人孫正義上周末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宣示,繼2015年在印度投資20億美元後,未來10年擬再投下100億美元(3373億元台幣),重點放在開發通信及網路應用的的印度新創公司,要透過印度本地人才,擴大印度布局。

去年估經濟成長7.2%
孫正義說:「儘管中國的狀況不穩,中國GDP(國內生產毛額)仍可能在未來15~20年超越美國,而從現在起再25~30年,印度可望超越所有國家,成為第1名。」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預估,2015年印度經濟可望成長7.2%,今年更將加速至7.3%,意味印度經濟成長率可能在去年就超越中國。

孫正義表示,軟銀將加快在印度的投資腳步。2015年軟銀在當地投資額就達20億美元,投資對象包括電商業者Snapdeal、計程車叫車App Ola與房屋仲介網站Housing.com,去年6月還與印度大企業Bharti及鴻海共同合資,進軍印度的再生能源市場。

鴻海旗下富士康印度最高主管Josh Foulger上周接受印度媒體訪問時表示,繼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去年承諾將投資印度50億美元後,未來富士康可能進一步擴大印度事業規模,目標是成為鴻海在非洲與西亞地區的出口與服務樞紐,並建立印度本地的零組件供應鏈,「因為西亞與非洲的市場廣大,而且供貨成本比從中國要低」。

---------------下一則--------------- 
日股 均線偏空 日本反抬頭2016-01-17 12:34:18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日經225 http://goo.gl/A4M1QY

上周一日股休市,但隔日開盤日經225下挫2.7%,創近一年新低收盤位置,周間大幅回彈、出現今年首度收紅後,但之後指數再度重挫,15日終場收在 17,147.11點,技術線拉出長黑K棒帶上、下影線,均線呈空頭排列。國內三檔追蹤日本東証一部指數ETF,僅日本反(00641R)收紅,周五收盤 價21.03元,溢價0.24%。

法人分析,日本11月核心機械訂單經季調整後,出現近三個月首度衰退,也創18個月來最大跌幅,加上亞洲股、匯市動盪,導致日股疲弱。

不過市場估計日本央行近期加碼寬鬆政策機率不大,本周日股表現也全視全球市場基金面走勢,尤其注意大陸多項經濟數據公布和人民幣匯率。

---------------下一則--------------- 
3利空罩頂 美股恐續探底 油價崩 經濟數據差 陸股拖累 「目前仍不便宜」2016年01月17日蘋果日報【林文彬╱綜合外電報導】

腥風血雨
油價暴跌、美經濟數據不佳加上陸股重挫,拖累美國道瓊工業指數上周五一度狂瀉536.94點,收盤仍跌390.97點或2.39%,報15988.08點,創去年8月全球股災以來最低,歐洲股市則墜入熊市,今年來全球股市市值已蒸發5.6兆美元(189.29兆台幣)。

專家指出,目前美股仍不便宜,美國企業獲利恐連4季下滑,中國本周公布的經濟成長數據可能也不好看,這一切都預示美股可能繼續探底。

金價6周最大漲幅
全球原油供給過剩的憂慮持續升高,拖累紐約西德州原油期貨價格上周五收盤重挫5.71%至每桶29.42美元,是逾12年來首度收盤跌破每桶30美元,倫敦布蘭特原油期貨收跌6.28%至每桶28.94美元。在避險需求帶動下,黃金期貨價格上周五大漲1.59%,是6周來最大漲幅。

GAMCO Investors公司投資長沃德(Howard Ward)說:「美股大跌反映中國股市持續承壓、油價低迷和美國經濟數據不如預期的影響。」他指出,美股這波賣壓壟罩所有類股,幾乎每檔股票都下跌,投資人無處可躲。

歐股表現比美股還糟,歐股大盤Stoxx歐洲600指數上周五收盤重挫2.82%,累計從9個月前歷史高點下跌逾20%,步入熊市。全球股市市值今年來已蒸發5.6兆美元,過去7個月則蒸發逾14兆美元,把2011年以來增加的市值回吐近一半。

缺乏企業獲利支撐
儘管美股大幅下跌,目前價位顯示投資人最好還不要進場。目前S&P 500指數的周期調整本益比(CAPE比)為23.82,約比去年底水準低9%,但仍遠高於長期平均值16.6。另外,FactSet數據顯示,S&P 500指數成分股企業去年第4季獲利可能減少4.9%,連4季下滑。在缺乏企業獲利支撐下,美股恐怕會再掀起腥風血雨。

海外情勢也可能衝擊美股。中國訂本周二公布去年第4季經濟成長率數據,分析師預測中國上季成長率6.9%,與去年第3季持平,維持在金融海嘯以來最低水準。如果陸股因中國最新數據而湧現賣壓,美股很難倖免於難。

「債券天王」葛洛斯表示,市場已開始體認到支撐資產價格及振興實質經濟工具有限,投資人應避免進場。安聯集團(Allianz)首席經濟顧問伊爾艾朗(Mohamed El-Erian)看法則沒這麼悲觀,他認為儘管美股預料將繼續劇烈波動,投資人仍有許多買進機會可把

---------------下一則--------------- 
經濟數據疲弱 美股重摔2016年01月16日 04:10 工商時報記者鍾志恆�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生產者物價指數 http://goo.gl/AKrW4c

美國周五公布多項數據利空,12月的生產者物價指數(PPI)、零售銷售和工業生產全面下跌,1月紐約州製造業景氣嚴重下滑,反映強勢美元和低油價正衝擊美國經濟,加上油價跌破30美元,美股三大指數周五盤中重挫逾2%,道瓊指數一度大跌逾400點。

聯準會公布去年12月工業生產,經季節因素調整後月跌0.4%,連跌3個月,較市場預估月跌0.2%嚴重。產能使用率從11月的76.9%下降至76.5%,低於市場預估的76.8%。

其中公共事業的產能使用率下降至73.2%,為1972年來最低。低油價和異常暖冬氣候拖累公共事業和礦業的產出。

勞工部公布12月PPI月跌0.2%,扣除食品與能源的核心PPI上升0.1%,都符合市場預期。顯示美國經濟仍處低通膨環境。

與前年同期相比,PPI年跌1%,連續11年同月份下跌;核心PPI年增0.3%。2015年PPI下跌1%,為5年來最大跌幅。去年汽油價走跌拖累整體PPI表現。

商務部公布12月零售銷售,經季節因素調整後為4,481億美元,月跌0.1%,符合市場預期。與前年同期相比,僅年增2.1%,為6年來增幅最低。

雖然美國勞動市場不斷好轉,汽油價格持續在低檔水準,但美國人去年底開始減少消費一般貨品、服飾、食品雜貨和汽油。
美元走強和海外市場疲弱衝擊美國出口,目前美國經濟極依賴內需帶動。

去 年11月零售銷售,從原先公布的月增0.2%,往上修正為月增0.4%。紐約聯邦準備銀行公布1月帝國州企業景氣指數,從12月的負6.2點,大跌至負 19.4點,不但較市場預估的負4點嚴重許多,也是2009年4月來最低。該指數是反映紐約州的製造業景氣,強勢美元、資本支出減少和全球需求疲弱,都打 擊美國製造業表現。

---------------下一則--------------- 
美股 財報周來了 牽動盤勢2016-01-17 12:34:37 經濟日報 記者張晟豪�台北報導
道瓊指數 http://goo.gl/qMMQJS

美股2016年來跌多漲少,至15日止已有8.2%跌幅。隨著美股財報周揭開序幕,市場抱持中性看法,法人認為,若重量級個股如IBM、高盛、星巴克、GE等財報若能優於預期,美股將有機會收復跌幅。

群益美國新創亮點基金經理人蔡詠裕認為,過去兩周美股市場過度悲觀,美股出現超跌現象,在基本面無虞的狀態下,觀察重點將是個經濟數據與財報表現。

至於中、長線,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認為,能源類股不振對大盤影響有限,占S&P500指數合計達35%的科技及醫療類股將帶領美股上漲。目前市場變數為油價走勢、全球、中國經濟成長動能,及美國後續升息步調、美國總統選舉動向,都將牽動美股。

---------------下一則--------------- 
恐慌指數飆高 美股反彈可期2016年01月18日 04:11 工商時報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象徵市場恐慌的VIX指數在1月8日和13日都突破25,法人表示,VIX恐慌指數突破25是鮮少見的極度恐慌時刻,通常是投資人情緒性恐慌反應,根據經驗,若選擇在VIX指數突破至25以上後回落的時點進場布局美股,短中長期都有不錯的表現,建議投資人不妨趁現在布局美股基金。

群益投信表示,統計歐債危機以來、全球股市相對平靜的期間,VIX指數多數時間都在25以下區間震盪,來到25以上即是市場相對恐慌的期間。

統計過去只要VIX指數突破25回落後,美股S&P 500指數後市平均表現都是正報酬,且正報酬機率百分百,因此建議投資人可以待市場信心回復後,擇時單筆進場或定期定額加碼布局美股基金。

群益美國新創亮點基金經理人蔡詠裕指出,觀察彭博最新預估S&P 500企業2015年第4季獲利狀況,醫療生技以及非必需性消費類股之EPS年成長率,分居十大類股之冠亞軍,說明新創產業之獲利優勢仍在,近期跌勢起因於投資人信心疲弱,故新創類股也難免遭到拋售,待市場氣氛轉佳後,可望有獲利加持、率先反彈的可能,新創類股將持續是佈局美股的優質選擇。

宏利環球美洲增長基金海外顧問、宏利資產管理(美國)資深經理人Sandy Sanders認為,美國前景看起來樂觀,消費者已大幅度去槓桿化,家庭負債與可支配收入比率已經下降到沒20年未見的水準。

他指出,由於銀行體系目前有足夠的資金以及強健的財務體質,看起來亦屬穩健,而住房市場看起來也合理。聯準會的升息政策應視為對經濟成長的肯定,就算歐洲與大陸經濟成長出現變數,也不至於影響美國的成長軌跡,2016年應是有利的一年,美國股市的本益比在16倍左右應該是合理的水準。

---------------下一則--------------- 
買S&P500 正是時候2016-01-18 06:52:19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S&P500指數表現 http://goo.gl/XcWdAE

今年以來受到油價重挫、中國股市大跌及中東地緣政治等影響,全球主要股市明顯回檔,象徵市場恐慌的VIX指數甚至二度突破25,不過在短暫極度恐慌後VIX指數有稍微回落。

市場法人表示,VIX恐慌指數突破25是鮮少見的極度恐慌時刻,通常是投資人情緒性反應。根據歷史經驗,若選擇在VIX指數突破25以上後回落的時點進場布局美股,短中長期都有不錯的表現,建議投資人不妨趁現在布局美股基金。

群益投信表示,VIX恐慌指數從1月6日到14日連續七個交易日都在20以上,甚至在1月8日突破25來到27.01,13日也突破25到25.22,不過隨後即回落到25以下。

統計歐債危機以來、全球股市相對平靜的期間,VIX指數多數時間都在25以下區間震盪,來到25以上即是市場相對恐慌的期間。過去只要VIX指數突破25回 落後,美股S&P500指數後市平均表現都是正報酬,且正報酬機率百分百,因此建議投資人可以待市場信心回復後,擇時單筆進場或定期定額加碼布局 美股基金。

群益美國新創亮點基金經理人蔡詠裕指出,觀察Bloomberg最新預估S&P500企業2015年第4季獲利狀況,醫療生技以及非必需性消費類股之EPS年成長率,分居十大類股之冠亞軍。

---------------下一則--------------- 
VIX指數露端倪 美股基金進場好時機 歷史經驗突破25後回落 美股勝率百分百2016年01月18日蘋果日報【高佳菁╱台北報導】

今年以來受到油價重挫、陸股大跌及中東地緣政治等負面因素影響,全球主要股市明顯回檔,象徵市場恐慌的VIX指數1月已有3次突破25,上周五一度飆高到30.95,根據歷史經驗,只要VIX指數回落到25,後1、3、6個月勝率百分百,投資人不妨逢低布局美股基金。

群益投信表示,VIX(Volatility Index,恐慌指數)從1月6日到15日連續8個交易日都在20以上,今年僅10個交易日就有9個交易日是在代表恐慌的20以上。

1月有3次突破25
統計歐債危機以來,至今只有8次VIX在25之上,但1月就佔了3次,但統計過去只要VIX指數突破25回落後,美股S&P 500指數後市平均表現都是正報酬,且正報酬機率百分百,如後1、3、6個月平均報酬分別為7.1%、8.7%、9.4%。

群益美國新創亮點基金經理人蔡詠裕指出,觀察Bloomberg最新預估S&P 500企業2015年第4季獲利狀況,醫療生技以及非必需性消費類股每股純益年成長率,分居10大類股冠亞軍,說明新創產業獲利優勢仍在,近期跌勢起因於投資人信心疲弱,新創類股也難免遭到拋售,待市場氣氛轉佳後,可望有獲利加持、率先反彈的可能。

瀚亞美國高科技基金經理人方定宇表示,雖然道瓊指數開春至今修正逾8%,但今年美股相對看俏,主要現況是美國經濟與升息腳步同時溫和並進,根據高盛預估,今年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國內生產毛額)可穩定維持2%以上成長。

布局以大型股為主
就股市投資機會來看,過去4次升息經驗,也多出現短空長多的情況,升息後1年的美股平均漲幅達6%,隨著企業獲利上揚,本益比反而更低,投資價值自然更吸引人。

方定宇指出,隨著美國景氣回升,投資人可以加強在景氣循環性等族群,例如科技、消費類股,因為當景氣回溫時,利率及預期通膨率上升,景氣循環性類股表現將較防禦性類股優異,受惠企業投資增加及消費者消費成長,科技產業獲利成長可期。

復華美國新星基金經理人呂丹嵐表示,投資人在布局上,建議以大型股為主,並降低小型股或評價偏高個股。

---------------下一則--------------- 
伊朗急增產原油 油價恐墜25美元2016年01月18日蘋果日報【于倩若╱綜合外電報導】

美歐周末解除對伊朗經濟制裁,伊朗重申將儘速擴大出口原油,目標數周內每日增產50萬桶、年底前每日增產近150萬桶,伊朗擁有世上第4大石油蘊藏,生產成本最低每桶只要2美元,儘管迫切需砸鉅資更新老舊石油設施,但國際油價進一步破底想像空間大,短線恐下探每桶25美元。

伊朗擴大出口勢將進一步衝擊油價,拖累中東股市周日開盤暴跌,OPEC(石油輸出國家組織)老大哥沙烏地阿拉伯領跌,一度大跌逾7%,急墜至2011年3月來低點,杜拜DFM指數下殺6.2%,創近5月來盤中最大跌幅,阿布達比ADX指數更遁入空頭熊市。伊朗TEDPIX指數則受解除制裁激勵,逆勢漲 0.9%。

生產成本僅2美元
伊朗官方通訊社(IRNA)上周末引述伊朗駐OPEC代表阿薩利(Mehdi Asali)說法稱,伊朗增產計劃不變,打算先每日增產50萬桶,稍後再額外增產50萬桶。伊朗石油部長贊甘內(Bijan Zanganeh)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專訪時也表示,目標年底每日增產近150萬桶,讓日產量增至420萬桶。

投資銀行ROTHSCHILD副董事長史卡羅尼(Paolo Scaroni)指出,即便國際油價已墜至12年新低,但伊朗蘊藏豐富,加上生產成本最低每桶只要2美元,較其他產油國低,成地表最誘人商機之一,吸引全球油商爭相進駐。

沙國斷交爭搶市佔
國際油價上周五12年來首度收在每桶30美元以下,紐約西德州與倫敦布蘭特原油期貨單今年來跌幅就超過20%。伊朗全面重返國際油市後與沙國及其他波灣成員對立恐加劇。月初剛宣布與伊朗斷交的沙國正努力捍衛市佔率,將因伊朗增產承受更大壓力。
伊朗料將鎖定成長快速的印度石油市場,與沙國亞洲市佔之爭將愈演愈烈。

伊朗石油小檔案
●地位:OPEC第5大產油國
●目前產量:每日約270萬桶
●增產目標:數周內每日增產50萬桶,年底前每日增產近150萬桶
●油氣蘊藏量:石油蘊藏量全球第4大,天然氣藏量全球最大
●石油生產成本:最低每桶僅2美元
資料來源:綜合外電

---------------下一則--------------- 
能源基金 長線有看頭2016-01-18 07:01:01 經濟日報 記者張晟豪�台北報導
近期原油價格 http://goo.gl/RYNuMQ

西德州輕原油、布蘭特原油15日跌破每桶30美元大關,國際油價改寫12年以來波段新低,能源弱勢持續。法人評估,在空頭格局下,油價短線上揚應為短彈,長線看好原油回歸供需平衡,可低檔布局。

摩根環球天然資源基金經理人葛瑞森(Neil Gregson)指出,今年以來美國西德州原油價格已重挫逾20%,中國大陸經濟減緩與原油供給過剩問題無法改善,是導致國際油價崩跌的主因。

日前花旗集團、瑞士聯合銀行等金融機構預測,目前美國原油庫存量仍比五年來平均水準高出1.3億桶,在庫存過多下,能源業者被迫降價求售。

元大投信指出,根據美國能源情報署(EIA)資料(截至1月8日為止的一周),美國原油日產能增加1.7萬桶至921.9萬桶,原油庫存增加23.4萬桶,無鉛汽油庫存增加843.8萬桶。美國整體原油日需求量則增加24.4萬桶至1,854萬桶。

元大標普高盛原油ER指數股票型期貨信託基金經理人曾士育表示,雖然國際原油超跌,使投資契機逐步浮現,但目前全球原油仍供過於求約150萬桶,加上預期沙烏地阿拉伯將持續價格戰,短期油價上檔壓力大,短線上升視為反彈,但仍預期第4季可望恢復供需平衡。

葛瑞森認為,目前原油市場結構性問題未改善,加上國際多空因素拉扯、美元持續強勢,恐使能源價格進入震盪整理格局,短線反彈空間相對有限。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隨著投資減少與減產,非OPEC國家的原油供給減幅可望加速,加上原油需求的穩定成長,未來原油價格可能出現向上風險,而跌價風險則 是伊朗與利比亞的原油供給可能重回市場。目前認為原油供需關係將走向平衡,投資人可考慮針對相關金融產品長期低檔分散布局。

---------------下一則--------------- 
油價持續探底 美銀行 緊盯能源業壞帳2016年01月17日 04:10 工商時報記者顏嘉南�綜合外電報導

隨著國際油價持續探底,美國大型銀行擔心能源業者還不出貸款,紛紛調高壞帳準備,同時亦憂心能源壞帳會向外擴散。

美國第4大銀行花旗集團(Citigroup)周五表示,去年第4季不良企業貸款較前1年同期激增32%,主要來自北美能源業者。花旗上季將能源組合的壞帳準備增加約2.5億美元,先前3季已經增提2.8億美元。

美國第3大銀行富國銀行(Wells Fargo)表示,去年第4季的壞帳準備金達8.31億美元,高於前季的7.31億美元,主因石油和天然氣產業陷入低潮。

美國最大銀行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表示,現正「密切關注」能源業壞帳的外溢效應。該銀行指出,若油價維持在目前的每桶30美元上下,今年恐被迫將壞帳準備金增加至7.5億美元,該數字約是今年較高的淨利息收入的三分之一。

美國主要銀行的壞帳和壞帳準備金攀升全是受到國際油價重挫的影響,油價急跌已讓石油業者削減支出,並導致小型能源公司宣告破產,也讓銀行策略師一個比一個悲觀,發布慘淡的前景預測。

繼高盛之後,摩根士丹利上周也預測油價可能跌至每桶20美元價位,渣打銀行甚至預測,油價可能出現1字頭的數字。

高盛對石油和天然氣產業的貸款曝險約有103億美元,其中將近六成為投資等級的企業。截至去年第3季止,摩根士丹利旗下機構事業的石油曝險約達159億美元,約占整體的14%。

---------------下一則--------------- 
油價觸底? 巴菲特加碼能源股2016年01月16日 04:10 工商時報記者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

油價觸底?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掌控的投資控股公司柏克夏海瑟威周三又申報加碼煉油大廠Phillips 66,今年以來累計已大買510萬股,持股比率拉至12.3%的新高,適逢國際油市今年來出現一波加速趕底的跌勢,市場因此紛紛揣測,巴菲特此舉可能意謂著油價即將觸底。

根據柏克夏周三向美國證管會申報的最新資料,該公司累計從1月4日到1月11日,柏克夏總共買進逾510萬股。

柏克夏目前Phillips 66的總持股已達6,658.4032萬股,相當於發行在外流通股數的12.3%。

柏克夏是在去年8月首度揭露持有Phillips 66,當時申報買進5,500萬股,持股比率為11.53%。今年元月是柏克夏去年9月以來再度加碼該檔股票。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柏克夏申報這次總共斥資3.9億美元加碼Phillips 66,買進價介於74.94至80.18美元,與去年8月底至9月底建立Phillips 66持股部位的買進成本差不多。

Phillips 66周四大漲4.03美元或5.4%,收在79.28美元,以此收盤價估算,柏克夏目前Phillips 66帳上持股市值為52.1億美元。

顯然,有股神加持就是不一樣,在其他能源類股全都跌得鼻青臉腫之際,Phillips 66算是相當抗跌,目前價位較去年11月4日的歷史高點也僅下跌16%。市場分析師亦大多看好後市,給予Phillips 66的目標價均價高達97.92美元。

Phillips 66是從康菲石油(ConocoPhillips)分割出來獨立上市的企業,柏克夏原本也持有Conoco與艾克森美孚(Exxon Mobil)的股票,但於2014年全數出清。

---------------下一則--------------- 
小確幸當道 消費科技領風騷2016年01月18日 04:11工商時報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華人新年假期即將到來,零售業正迎來一波消費熱潮。法人表示,傳統的零售板塊已經出現變動,今年消費者將傾向以享樂題材為主的「小確幸」商品或服務,預料也會引導消費、科技與金融產業未來3∼5年的創新發展。

第一金全球大趨勢基金經理人謝仁華表示,歐美各國就業市場改善,提振消費信心,越來越多的人偏好滿足生活中的幸福感就夠了,如喝上一杯好茶或好酒、享受一頓美食,或者重新裝修住家讓自己住得更舒適。

他指出,這一股「小確幸商機」,正襲向全球各行各業,預料會帶動消費、科技與金融產業未來3∼5年的創新發展。

愛德蒙得洛希爾美國價值收益基金經理人Christophe Foliot指出,近期金融類股票、工業類股票以及能源領域都有不錯表現,緩慢升息的可能性升高,將使經濟成長動力得以延續,仍有利美股表現。

宏利亞澳入息成長平衡基金經理人徐志偉指出,以多元資產基金同時投資有穩定配息紀錄,與獲利增長潛力可支持日後股息成長的股票,以多元化資產獲取持續性的收益;在投資地區的選擇上,亞洲的股債市是理想的標的。

野村全球品牌基金經理人莊凱倫表示,展望未來,隨著成熟市場復甦及歐美央行政策分化,消費產業投資仍是選股不選市格局,選股重點應留意享有匯兌收益、歐美營收比重較高以及能領先掌握網購等三大趨勢個股。

復華全球消費基金經理人蓋欣聖表示,貧富差距加大,中產階級轉向追求生活上的小確幸,使餐飲、旅遊、娛樂等產業成為新主流,隨近年薪資緩步走高,企業透過服務創新來提高售價,使服務價格持續走揚,與製造業呈現反向走勢,此外也持續看好以提供服務為主的消費產業行情。

CBRE 世邦魏理仕觀察,因應亞太區市場轉變,精品零售業在營運成本、品牌發展以及消費者體驗等考量下,重新檢視了展店策略,不動產需求因而出現了重要轉變:對百 貨公司的興趣減弱;注重旗艦店,以展示完整產品線;品牌短線創意操作,透過展覽、快閃店和概念店等來加深對品牌認知及體驗。

瑞士寶盛精品基金經理人黃意芝指出,精品產業基本佳,現金水位高,未來不排除有增加股息的可能性,投資人不妨考慮逢低進場精品基金。

---------------下一則--------------- 
高收債具吸引力 新興債也不容小覷2016年01月18日 04:11 工商時報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富達固定收益團隊主管查理斯•麥肯齊(Charles McKenzie)表示,在2016年信用市場將有不錯的報酬,偏好高收益債勝過投資級債,尤其是央行政策普遍寬鬆的地區,歐洲是投資固定收益最看好的市場。然因為市場前景不明朗,且全球主要央行的貨幣政策走勢分歧,債券投資人在今年作投資組合及作資產配置上應更謹慎。

美國升息的威脅促使債券投資人審慎,查理斯•麥肯齊說,相信美國聯準會將採用緩慢且平穩的方式實現美國利率「正常化」,現在的利差較以往緊縮週期開始時還大,因此能夠緩和美國利率緩步上升的負面影響,預期今年信用市場會有比去年更佳的表現。

就各類型債券來看,查理斯•麥肯齊表示,投資級債與高收益債之前已經過大幅調整,利差愈來愈具吸引力,然而以絕對回報來看,富達偏好高收益債勝過投資級債。尤其偏好歐洲高收益債,因歐洲地區擁有寬鬆貨幣政策、總體經濟前景改善以及企業基本面相對保守等3大利多,美國高收益債也具吸引力,亞洲高收益因去年表現相對較佳,今年在全球股市震盪時的表現也相對抗跌,預期亞洲國家央行將持續採取寬鬆財政與貨幣政策,中國進行改革的決心不變,有利長期正面發展。

至於新興市場雖環繞不少負面情緒,但仍提供誘人的投資機會,查理斯•麥肯齊說明,在連續3年貨幣貶值後,為新興市場的基本面帶來作用,也將為總報酬帶來良好支撐,即使未來還會面臨挑戰,富達將持續專注在那些擁有大量現金,並足以提供緩衝、可以安度短期震盪的優質企業。
---------------下一則--------------- 
亞洲高收債 殖利率吸睛2016-01-18 06:57:59 經濟日報 記者張晟豪�台北報導
近五年新興市場資金基金變化 http://goo.gl/R3gDDJ

近期國際市場表現不佳,股、債市受到利空訊息影響而風險意識攀升,利率型券種受到資金關注。

根據德意志銀行資料,新興亞債經過2015下半年流出後,今年以來已有止穩跡象。法人建議,可選擇評級佳券種投資,亞洲高收益債券擁有殖利率吸引力,但仍需評估風險。

保 德信亞洲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鍾美君指出,全球債券市場於2015下半年起多呈資金淨流出,國內投信及境外債券型基金規模去年都萎縮逾一成,今年由於歐 元區及日本通膨仍遠低於政策目標2%,預期兩大央行將持續透過購債方式擴大總資產規模,刺激通膨回溫,在充沛市場流動性下,可支撐全球債市價格。

安聯四季豐收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表示,雖然新興市場債市相對較為震盪,但價值面具吸引力,可慎選評級、基本面較佳的券種,因應現階段波動格局。目前新興市場以亞洲相對較佳,同時有貨幣政策支撐,有利後市表現。

摩根亞太入息基金經理人羅傑瑞(Jeffrey Roskell)指出,亞洲高收債今年來相對抗震,且能維持正報酬,顯示出基本面良好。

目前各主要債券中,亞洲高收益債以8.9%的到期收益率稱霸,且存續期間僅4.3年,在各債券中相對較短,在美債利率回歸正常化過程中受衝擊程度較低,加上亞洲堅實基本面撐腰,亞洲高收益債券的投資價值浮現。

針對亞高收債,鍾美君認為,儘管殖利率水準具吸引力,且未來殖利率上揚空間有限,但須承擔風險以追逐收益,投資人要衡量自身風險承受度後,再思考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