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小媽精選1050126基金資訊

2016年01月26日
1+1定時定額策略 攻守兼備2016-01-26 07:33:45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復華投信指出,今年全球主要股市企業獲利仍有5%~10%的成長空間,但第1季波動大,基金投資人布局首重穩健重於攻擊,透過「成熟+新興市場」、「強勢+低檔市場」的1+1定時定額策略,參與各市場上漲契機並分散風險。

復華投信建議,資產配置以三成資金當核心布局在全球股票型基金,然後分配各二成布局受惠低油價、美房市復甦的全球消費及不動產投資信託(REITs)基金,目前處於低檔的台股及陸股可各占15%。

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世界指數去年下跌2.7%,復華全球大趨勢基金分類為全球股票型基金,卻繳出7.5%的好成績,顯示經理人選股及國家區域配置能彈性因應市場變動。

復華投信表示,今年單一市場震盪加大,全球股票型基金因為布局分散,再透過經理人精選投資主題,相對能提高投資勝率,適合作為戰勝市場波動的核心資產配置。

考慮到成熟市場經濟及企業獲利溫和成長將支撐股市,復華全球大趨勢基金目前布局歐美日等成熟市場比重約七成,搭配具成長潛力的新興市場,如印度、南韓、台灣等,策略上中性持股85~90%、逢跌買進個股,前五大持股以具產業競爭力的內需及科技股為主。

由於油價持續走低,可支配所得增加,且服務業景氣持續擴張,復華投信預期,消費類股仍有機會優於大盤,建議可配置兩成比重。復華全球消費基金去年上漲近一成,表現同樣勝過MSCI世界指數。

復華全球消費基金延續去年投資策略,布局首重成熟市場,逢低增持穩健的核心消費題材,輔以少數攻擊性的非核心消費類股,並以中大型權值股為主。目前該基金維持持股水位約九成,後續視市況以降低波動程度的方式因應,也就是讓個股的波動程度低於大盤。

復華投信表示,升息不確定因素消除,美國房市強勁復甦,REITs兼具股息與成長雙重屬性,投資組合可布局二成。復華全球資產證券化基金是一檔以成熟市場為主的全球型REITs基金,基於美國房市復甦穩健、美國權值股財報穩健、利差變化轉為有利,美國部位比重逾四成。

復華全球資產證券化基金看好歐洲經濟復甦狀況較佳,加上擴大貨幣寬鬆有望,持續增加歐洲比重;產業題材則較看好商辦、工業、倉儲、旅館等產業。

大中華股市占新興亞股比重高,經此波回檔修正,投資價值浮現,復華投信建議,台股及陸股在投資組合中可各占15%。復華數位經濟基金為台股科技股票型基金,自2000年成立以來,已榮獲15座基金大獎肯定。復華數位經濟基金聚焦潛力科技及成長個股,搭配價值遭低估的績優產業股,目前持股水位約85%~90%,持股重心為半導體、通信網路等產業,並看好蘋果第2季MacBook改款與下半年新一代iPhone概念題材。

復華中國新經濟A股基金主要投資受惠大陸「經濟結構轉型」、「社會結構變遷」與「政府政策方向」三大主題投資機會,採持股集中策略,減持鋼鐵、煤炭等周期性產業,增持網路流量、影視娛樂、新材料等確定性強的新興產業,並以公司競爭力、成長性、估值合理性作為調整持股原則。

---------------下一則--------------- 
經濟霸王寒流 台經院下修我今年成長率至1.57% 2016年01月26日蘋果日報【陳瑩欣、林潔禎╱台北報導】

景氣凍僵,台經院昨公告下修2016年全年經濟成長率至1.57%,首次下修0.27個百分點。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表示,我國經濟正逢「霸王級寒流」,就算要回溫,也不會一早天氣冷中午就熱到脫衣服,今年第1季成長率預估只有0.29%,孫說「已幾乎是零」、「可以洗洗睡了!」

台經院估計,2016年4季經濟成長率分別為0.29%、1.42%、2.13%與2.37%,雖然初估4季經濟成長率都是正數,但全年數值1.57%已是各本土智庫最低。

而國際信評公司標準普爾昨也公告,2015年台灣實質經濟成長率只有0.9%,到了2016年也只小幅上升至2.1%,預估2017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僅約2.3%。

「Q1可以洗洗睡了」
中華信評資產證券化暨基金評等部副總裁雷明峰表示,中國經濟不會硬著陸、屬中性偏多,加上美國經濟持續復甦,基期較低等因素支撐下,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估為2.1%,在亞洲四小龍中排名第3,優於新加坡。

面對台灣目前經濟已是谷底,不知何時能往上走,更怕意外打擊,我國仍有步入經濟衰退的危機。孫明德說,2016年在美國升息、中國經濟衰退、油價與新舊政府交替等不利因素下,全年經濟表現仍危機四伏,油價反彈恐僅是1日行情,孫說:「天氣沒有天天這麼冷,油價供過於求的情況還是難以解決」。

油價反彈僅1日行情
台經院昨同時公告2015年12月製造業、服務業與營建業營業氣候測驗點各為90.95點、81.81點與84.15點,其中製造業較2015年11月減少0.08點,為3大產業指數中唯一衰退,服務業、營建業皆交出月增1.18點與0.48點的成績單。

孫明德建議,政府新舊交接時多關心中小企業的授信、匯率、融資,以免中小企業凍僵路邊,對經濟成長帶來影響。

台經院副研究員劉佩真表示,過去不動產榮景建商賺飽口袋深,但在量能未增、價格跌幅超過1成的情況下,今年第3季建商庫存量恐將增加,寒冬期拉長,小型建商難熬,大建商併小建商的整併潮可能會出現。

---------------下一則--------------- 
經濟遇霸王寒流 台經院︰今年GDP只1.57% 2016年01月26日 04:10中國時報洪凱音�台北報導
各機構對台經濟成長率預估 http://goo.gl/Arw4Dy

台經院昨公布國內最新經濟情勢預估,更新今年經濟成長率為1.57%,較去年11月預估的1.84%,下修了0.27個百分點,是國內主要智庫中預 測最悲觀者;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表示,台灣經濟猶如近日的天氣一樣,正面臨「霸王寒流」侵襲,景氣底部不知道何時才能向上。預期第1季經濟表現 也不會太好!

中央研究院對今年經濟局勢看法也同樣悲觀,預估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僅1.74%,比台經院預測結果好一些;中研院經濟所研究員周雨田指出,預計最快第2季景氣才有谷底翻轉跡象,全年仍是具挑戰且嚴峻的一年。

孫明德說,這次會下修經濟預測,主要是台灣經濟面臨國際金融市場詭譎多變、中國大陸經濟降溫、國際油價續跌以及新舊政府交接等不確定因素,讓台灣經濟猶如面臨「霸王寒流」。

比較令人擔心的是,孫明德認為,這次政黨輪替交接時間長達4個月實在太長,過去只有2個月,台灣陷入三守(手)狀態,即舊政府「看守」、新政府上台需要適應期屬於「新手」,經濟不知道會不會面臨「失手」風險還真的令人擔憂。

孫明德認為,產業最值得關心的是較弱勢的中小企業,政府若在交接中來不及伸出援手,中小企業很可能在經濟寒冬中凍僵。

2016年開春以來,國際金融局勢相當不穩定,如中國大陸股市重挫近20%,台股也跌7%左右,這些現象皆不利民間消費,加上油價持續低迷,顯示國際景氣復甦也不如預期,孫明德直言,第1季經濟表現也不會太好,他說:「出口也不用指望,洗洗睡吧!(喻不用白費力氣)」

台經院認為,若國際油價、大陸經濟兩大不利因素可以盡快消失,或許台灣下半年經濟就有機會提振;台經院資料顯示,2016年首季GDP為0.29%、第2季 1.42%、第3季2.13%、第4季2.37%,全年預測值為1.57%,較中研院12月底經濟成長率預測值1.74%還低。

台經院也同時公布12月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為90.95點,較上月減少0.08點;孫明德指出,製造業指數連續3個月變動不大,顯示經濟情況就像車子塞在隧道裡,現在走走停停,難得加點速又得馬上踩剎車。

---------------下一則--------------- 
封關倒數 台股基金績效 超越大盤2016-01-26 07:38:26 聯合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台股各類型基金 近一周前三名表現 http://goo.gl/I4iwBU

全球市場動盪,不過近期在油價強彈、美國聯準會可望延後升息下,台股大盤止跌反彈,台股基金率先表現。統計上周各類台股基金績效,全數翻正,表現相當搶眼。

台股加權指數上周下跌0.08%,跌幅收斂,隨全球市場波動緩和,昨天台股在電子及金融股全面走揚,終場大漲137.97點,漲幅1.78%,雖然市場觀望,成交量僅691億元,但隨市場氣氛好轉,本周可能出現年節前的封關行情。

目前擅長策略選股的台股基金已優先反彈,依類型績效排名,前三名分別為為上櫃股票型3.45%、中小型2.76%和科技類2.33%;以單檔基金來看,包括群益葛萊美、第一金創新趨勢、統一經建、群益店頭市場和台新台灣中小等13檔基金更創造逾4%的報酬,遠勝大盤。

群 益店頭市場基金經理人沈萬鈞表示,目前台股本益比偏低,從基本面觀察,經濟部新公布去年12月外銷訂單,連九個月衰退,電子業也進入產業淡季,市場缺乏有 力的支撐因素。但隨利空消息逐步發酵,台股景氣有機會在去年第四季落底,迎來今年的新氣象,適合逢低留意中長期的投資契機。

近日台股進入封關倒數,安聯台灣智慧基金經理人蕭惠中認為,接下來應觀察人民幣、油價等相關因素是否持續回穩,及美國財報的發布情形,將決定市場信心回溫與否。但考量封關前資金面多呈觀望態勢,建議謹慎操作為上。

布局方面,蕭惠中指出,透過由下而上的選股策略仍是投資台股勝出的關鍵,建議關注跌深但具利基成長題材、中長期獲利穩定,與產業能見度高的族群,包括近來修正較多的生技、紡織製鞋,或題材不斷的汽車零組件產業都值得留意,可採分批布局或投資台股基金來降低風險。

---------------下一則--------------- 
台股基金 績效超正點2016-01-26 07:33:18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全球市場動盪,台股上周周線再度收黑,不過,近期在油價強彈、美國聯準會可望延後升息下,大盤已有止跌回穩跡象,台股基金率先表現。統計上周各類台股基金績效,全數翻正,表現相當搶眼。

台股加權指數上周下跌0.08%,跌幅收斂,隨全球市場波動緩和,本周可能出現年節前的封關行情。

擅長策略選股的台股基金已搶先反彈,依類型績效排名,前三名分別是上櫃股票型3.4%、中小型2.7%和科技類2.3%。

以單檔基金來看,包括群益葛萊美、第一金創新趨勢、統一經建、群益店頭市場和台新台灣中小等13檔基金更有逾4%的報酬,遠勝大盤。

群益店頭市場基金經理人沈萬鈞表示,目前台股本益比偏低,從基本面觀察,經濟部新公布去年12月外銷訂單,連九個月衰退,電子業也進入產業淡季,市場缺乏有力的支撐因素。

但隨利空消息逐步消化,台股景氣有機會在去年第4季落底,迎來今年的新氣象,適合逢低留意中長期的投資契機。

台股已進入封關倒數,安聯台灣智慧基金經理人蕭惠中認為,由於開春以來主要是國際利空消息在干擾大盤,接下來應觀察人民幣、油價等相關因素是否持續回穩,以及美國財報的發布情形,將決定市場信心回溫與否。
但考量封關前資金面多呈觀望態勢,建議謹慎操作為上。

布局方面,蕭惠中指出,透過由下而上的選股策略仍是投資台股勝出的關鍵,建議關注跌深但具利基成長題材、中長期獲利穩定,以及產業能見度高的族群,包括近來修正較多的生技、紡織製鞋,或是題材不斷的汽車零組件產業都值得留意,可採分批布局或投資台股基金來降低風險。

---------------下一則--------------- 
台股中小型基金 抗跌2016年01月26日 04:10 工商時報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台股中小型基金表現 http://goo.gl/43DmH2

今年以來台股受內外變數聯合影響,大盤及櫃買均下跌超過6%,統計167檔台股基金平均績效為負4.07%,觀察8類型基金表現,以店頭及中小型基金平均報酬率負2.92%及負3.29%相對抗跌,在指數震盪較大的情況下,中小型基金較能有機會靈活挺進。

日 盛小而美基金經理人趙憲成表示,今年以來融資餘額減幅逐漸逼近指數跌幅,浮額清除速度明顯加快,台股雖具反彈契機,美股財報周重頭戲上場,加上離封關僅剩 個位數交易日,法人動作轉為趨緩,大陸經濟尚未回穩,IMF發布最新全球經濟展望報告,將今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測由3.6%降至3.4%,對中國大陸今明年 成長預測為6.3%和6%,油價處於持續破底,預期指數反彈空間不大,短線仍應靈活操作。

群益中小型股基金經理人吳胤良指出,總統選舉後變數告一段落,雖然新閣揆牽動投資人信心,不過台股仍可望往正向發展,長線多頭可期;去年12月來, 國內政經轉向,雖實體經濟偏弱,但選後新內閣有機會放寬政策,大戶進場,股市震盪加大但也添想像空間,進一步看,作夢行情啟動,股市可擇機、擇優布局。

宏利台灣動力基金經理人周奇賢認為,台灣匯率波動度相對穩定,台股現金殖利率明顯高於亞洲市場平均水準,整體條件大幅領先新興市場其他國家,對外資仍具投資吸引力,選擇好標的可拉長持股時間,提高報酬率;未來市場聚焦新政策方向,生技、綠能等產業可望有所表現。

---------------下一則--------------- 
檔數規模 大縮水2016-01-26 07:32:41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根據最新公布的證券暨期貨市場重要指標統計,近五年國內募集的國內股票型基金檔數已從213檔縮減至去年底172檔,規模也從4,611億元縮水到2,328億元。

如果進一步將時間拉長到近十年,基金規模縮減情況更悽慘,2005年投資國內有價證券並在國內募集的基金檔數共369檔,規模約1兆6,461億元,但自2009年起,檔數、規模快速減少,至去年11月底,檔數減少197檔,縮減53%,規模更大減1兆4,133億元,縮水85%。

業者分析,全球經濟成長趨緩,台灣GDP成長陷停滯,導致外資進駐意願下滑,大盤平均成交量從1,500億元縮減到千億以下,影響市場信心,連帶衝擊台股基金規模也跟著縮水,近年也少見投信公司推出台股基金的申購優惠,除了去年部分基金創出好成績,才使今年又見到相關優惠。

大型台股基金因規模較大,縮減程度最明顯,但部分績效突出的小規模基金也面臨成長瓶頸。以獲得多項基金獎的德信數位時代基金為例,現任基金經理人林公洽操盤後,累計報酬達308%,高居各類台股基金第一,規模卻無法突破5億元。

---------------下一則--------------- 
陸股有靠山 封關行情可期2016-01-26 07:32:08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農曆封關倒數計時。回顧過去十年以大型股為主的滬深300指數封關前上漲機率超過九成;春節開盤也有七成上漲機會。法人認為,隨近日股市下檔獲得支撐,配合中國人民銀行力穩匯市、續行寬鬆政策,今年陸股封關行情仍然可期,並看好中長期成長契機。

今年來人民幣匯率重挫壓抑陸股表現,觀察各大市場指數,包括上證綜合、深證指數和滬深300指數,截至上周累計報酬都在超過負16%,不過,隨人行介入穩定匯市,人民幣已見止跌回升,帶動陸股反彈,封關前的紅包行情有望再現。

第一金中國世紀基金經理人黃筱雲表示,年初人民幣匯市動盪,一度衝擊市場信心下滑,但不久中國政府出面喊話,嚴斥人民幣投機炒作行為,並出重手干預離岸人民幣匯市,使人民幣兌美元走勢明顯轉穩。此外,人行上周也擴大公開市場操作規模,進行逆回購,總計投放1.3兆人民幣,舒緩短期資金的緊張壓力,這些措施有利安撫民心。

過去陸股大跌幅度超過45%,接下來半年至一年都上演反彈攻勢,黃筱雲分析,今年元旦至今陸股回檔幅度接近歷史均值,估計下行空間有限,年節前的上漲行情可期。保德信中國品牌基金經理人楊國昌則表示,中國公布去年GDP成長低於7%,估今年持續減速,股市表現不易出現大漲格局。

---------------下一則--------------- 
日股買氣衝雲霄 美股黯然2016年01月26日 04:10 工商時報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全球主要市場基金資金流向 http://goo.gl/LDfsX8

美國聯準會將於本周開會,在升息預期不確定性以及油價跌跌不休下,資金持續流出美股,美股連續第三周呈現淨流出52億美元;資金轉進日本和歐洲避寒冬,使得歐股單周淨流入近4億美元,日股更在上周單周淨流入資金額逾30億美元,蟬聯全球股市周吸金冠軍。

IMF持續下修全球經濟成長,導致新興市場資金動能再陷泥淖。儘管資金上周微幅流入拉丁美洲基金有0.88億美元,但市場瀰漫恐慌情緒,亞太不含日本基金再遭資金調節10.39億美元,創下近8周來最大淨流出,拖累整體新興市場賣壓擴大。

摩根策略總報酬基金經理人艾略特(James Elliot)表示,日本政府正透過經濟加速成長與稅收增加來達成振興經濟與減少公共債務的目標,如日本內閣已通過2016財政年度支出總預算逾95兆日 圓,創下新高,也通過的稅改法案減輕低收入消費者壓力,對於日本經濟與企業獲利有相當助益。

富蘭克林坦伯頓日本基金經理人史蒂芬•多佛指出,在日本通膨水準偏低加上新興市場經濟放緩的拖累下,日本央行仍有機會擴大寬鬆政策規模來支撐經濟維持復甦,尤其是可受惠政策利多、內需成長的消費股以及具全球競爭優勢的出口股,預期這兩大類股股價將有較突出的表現。

法人對於歐美股市展望並不悲觀,尤其是歐股。安聯歐洲成長精選基金產品經理黃俊苔表示,雖然歐股今年以來受到國際因素干擾,走勢較為震盪,但歐股基本面並未 受到影響,且經過一波修正後,歐股平均本益比已降至14倍,價值面更具吸引力,只不過,選股良窳決定投資歐股基金未來績效,具結構成長、高品質與價值的優 質公司還是首選,主動出擊基金會貼近指數被動基金(ETF)較有表現空間。

保德信全球中小基金經理人高君逸也指出,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曾表 示未來一次會議將重新檢討目前的貨幣政策,激勵風險性資產止跌反彈,本周聯準會(Fed)將召開利率決策會議,考量近期全球金融市場變化劇烈,預期Fed 可能也將在會後聲明中表達關注並保留未來政策彈性,歐股有機會延續上周的反彈動能。

---------------下一則--------------- 
日歐股吸金 稱霸市場2016-01-26 07:14:56 經濟日報 記者張晟豪�台北報導
全球主要市場基金資金流向 http://goo.gl/0HOacX

日本央行可望加碼寬鬆,激勵日股基金買氣,上周流入30.3億美元,與其他主要市場有懸殊差距;歐股上周淨流入近4億美元,而美股基金在國際油價拖累與聯準會(Fed)升息預期不確定干擾下,上周淨流出52.3億美元。

摩 根策略總報酬基金經理人艾略特(James Elliot)分析,日股基本面佳且經濟穩健復甦,開年以來疲弱走勢乃是國際恐慌情緒所致,目前日央即將擴大寬鬆,加上指數回落至具有吸引力的進場水位, 自然讓資金大舉進入。 安聯四季成長組合基金經理人許豑勻表示,日本央行即將舉行政策會議,市場預期可望加碼寬鬆,只是時間點上有所出入,約有64%分析師認為會至4月才進行進 一步寬鬆。

在歐洲方面,安聯歐洲成長精選基金產品經理黃俊苔表示,雖然歐股開年以來受到國際因素干擾而較為震盪,但基本面未受影響,反而本益比經過修正後降至14倍,深具投資價值。
艾略特指出,歐洲央行下一次會議(3月10日)可能重新評估貨幣政策,包括擴大量化寬鬆或是新的刺激措施,市場對此樂觀以待,也吸引國際資金注意。

---------------下一則--------------- 
南韓、印度股市 大失血2016-01-26 07:17:51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亞洲主要股市外資買賣超情形 http://goo.gl/xuvPgk

亞洲市場持續失血,開年以來亞股已連三周面臨全面失血的窘境,上周南韓與印度遭外資賣超最凶,分別遭提款10.5億美元與8億美元,累計今年以來則是台灣及南韓流失最多。

摩根亞太入息基金經理人羅傑瑞(Jeffrey Roskell)指出,中國大陸經濟成長持續放緩,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美國貨幣寬鬆政策逐漸退場,國際貨幣基金(IMF)調降全球成長預期從3.8%下調至3.6%,在在影響國際資金在亞股動向。

不過,羅傑瑞認為,國際油價止跌回穩,不再破底,全球股市也開始反彈,大幅提振全球投資信心。新興亞股在評價上有吸引力,又擁有人口紅利等利多加持,財務基本面較其他新興國家穩健,待國際利空釐清、資金歸隊新興市場,新興亞洲仍是首選。

群益馬拉松基金經理人沈萬鈞表示,國際股市上周出現止穩跡象,本周能否持續,關鍵仍在油價。就技術面來看,台股短線支撐觀察7,800點,投資人還是宜小心謹慎,選股仍是台股中長線投資勝出的關鍵。

韓股今年淨流出金額已追上台灣,安聯四季雙收入息組合基金經理人鄭宇廷表示,雖然韓股資金流出,但基本面已改善,預估今年出口與進口將受惠中國自由貿易協定(FTA)而逐漸回穩。

鄭宇廷指出,南韓政府持續放寬個人信貸與房屋貸款,將帶動內需消費復甦與經濟動能走揚。在政府政策推動下,企業股息配發率已經提高,也提高投資吸引力,若持續增加,可望吸引資金回流。

至於印度,摩根印度基金經理人施樂富(Rukhshad Shroff)分析,印度與中美的景氣連動度低於其他亞洲國家。市場預期印度去年經濟成長速度將超越中國大陸,印度企業獲利維持在高成長的軌道上,貿易赤字更受惠油價走跌而持續改善,有助吸引外資回流。

群益亞太中小基金經理人李忠翰指出,亞洲新興國家今年的企業獲利明顯回升,特別是印度、菲律賓、印尼、泰國及中國大陸。

---------------下一則--------------- 
股匯震盪 新興亞股失血2016年01月26日 04:10 工商時報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亞股資金流向 http://goo.gl/FpzKve

國際油價一度失守每桶28美元關卡,全球經濟擔憂情緒難解,新興市場匯率持續震盪,導致資金偏向觀望,上周新興亞股全面流出,以韓國淨流出10.49億美元最多。印尼、台灣與泰國的淨流出金額則出現減緩的跡象。

安聯四季雙收入息組合基金經理人鄭宇廷表示,東協國家相較於其他亞股,今年以來的資金流出幅度較小,主要是經過之前的修正後,評價較具吸引力,加上隨著美國啟動升息循環後,匯率已趨穩定。

印尼先前積極推動振興經濟方案,帶動區域同盟國紛紛響應與跟進,相關政策的效果已開始發酵,因此逐漸吸引資金回籠。

鄭宇廷表示,回歸基本面來看,雖然原物料下跌導致原物料出口國經濟受到衝擊,但也同時減緩通膨壓力,有利未來進一步寬鬆。若有政策利多出爐,可望激勵市場信心,帶動相關族群表現。

宏利亞太中小企業基金經理人龔曉薇指出,影響亞股首重美國經濟狀況、油價與亞洲貨幣。全球央行貨幣政策將持續分歧,新興亞洲多數還可能降息,或維持低利率一段時間,整體資金環境寬鬆仍有利2016年股市,預期東北亞的表現仍續強,看好非必需品消費品、生技醫療及工業族群。
至於東南亞在外資流出緩和後,加上政府政策出台,有跌深反彈契機,看好基礎建設題材。

中 國信託亞太多元入息平衡基金經理人蔡佩怡表示,陸股震盪後能否回穩仍是後市關鍵,雖然大陸去年第4季經濟成長年增率下滑至6.8%,但消費支出占比仍上 升,官方持續調整經濟結構,寬鬆貨幣與財政政策可望持續,經濟表現或將止穩,另預期今年3月兩會將推出更多施政細節,有助提振股市信心。

群益亞太中小基金經理人李忠翰指出,亞洲新興國家2016年的企業獲利明顯回升,特別是印度、菲律賓、印尼、泰國及大陸,未來兩年的EPS成長率預估都在區域水準之上,因此建議可留意相關亞股基金投資契機。

---------------下一則--------------- 
出口疲 日銀有望擴大寬鬆2016年01月26日 04:10 工商時報記者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日本出口額年增率 http://goo.gl/xUga7Z

日本政府周一發布最新貿易數據,拜油價暴跌壓低能源進口成本之賜,去年12月貿易收支由逆轉順,去年全年貿易赤字也大幅縮小。不過中國經濟放緩持續打擊日本出口,日本上月出口連續第3個月走跌。

日本央行本周召開決策會議,面對出口不振與通膨乏力,專家預期日銀可能會效法歐洲央行,暗示未來某個時間會擴大量化寬鬆。

日本財務省公布,去年雖是連續第5年出現貿易赤字,但與2014年相比,巨幅收縮78%至2.83兆日圓。這多虧去年原油進口額年減41%,汽車出口比前年躍增10.3%。

然而去年12月出口額繼11月年跌3.3%後,再跌8%到6.338兆日圓。上月跌幅比《華爾街日報》訪調所得的預測中值年跌7%還嚴重,且連續3個月走滑,這主要歸咎於中國大陸乃至整個亞洲地區的需求疲弱。

上月進口額年減18%至6.197兆日圓,連續12個月下滑,使得該月貿易收支繳出盈餘1,402億日圓,優於經濟師預估的盈餘1,100億元,2個月來首度由逆轉順。

另一方面,日銀本周四、五將召開今年首次政策會議,據日銀相關人士透露,此次集會的焦點是在不利通膨走勢的潛在風險。

一日銀消息人士指出:「有2大關鍵字:中國和原油。我們最憂心的是,中國大陸經濟減速引發的不安感恐削弱日本企業信心。」另一消息人士則說,油價續跌意味日本通膨改善所需時間,將拉得比預期還長。

消息人士表示,日銀理事對這些威脅通膨目標達陣的風險做何評估,攸關日銀是否決定加碼刺激,擴大現行每年80兆日圓的資產收購計畫。

花旗集團全球市場首席外匯策略師高島修(Osamu Takashima)預期,日銀總裁黑田東彥應會追隨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的腳步,於本周會議暗示未來將擴大寬鬆。

---------------下一則--------------- 
安倍經濟學奏效 日股展望樂觀2016年01月26日 04:10 工商時報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日本參議院選舉投票將在2016年7月舉行,政府可能力促股市上漲,顯示安倍經濟學的成效,使得日股於2016年的走勢樂觀,法人認為,日本企業是否願意幫員工加薪,可能是日股能否擴大漲幅的關鍵,意謂日本企業對經濟的長期方向較為樂觀。

富蘭克林華美坦伯頓全球股票組合基金經理人陳韻如指出,雖然日股今年來跟隨全球股市拉回,但基於兩位數的企業盈餘增長預期、具有吸引力的評價面,企業治理的改善,改革活動的進行,財政與貨幣政策的激勵,還有國內外投資人的買盤,仍看好日本股市中期前景。

富蘭克林坦伯頓日本基金經理人史蒂芬.多佛指出,日本股市在2015年上漲近一成,成為全球日本企業盈餘持續增長,2016年度預估仍有一成的成長空間,動能來自企業稅率調降、日圓貶值的匯率優勢,以及需求改善與致力撙節成本等利多,帶動營收成長與毛利擴張,因此就盈餘增長率和盈餘預估的調整方向而言,日本企業較全球同業表現理想。

先機日本股票基金富盛產品經理蔣智安表示,日經225指數和東證一部指數近期創近4個月最大單日漲幅,除日本央行可望擴大寬鬆利多,日圓貶值亦刺激出口類股漲勢,惟周線仍下跌1.1%及2.01%。

蔣智安指出,日本政府22日向國會提交2016年度預算案,一般預算財政支出總額達97兆日圓,連續四年刷新歷史最高紀錄,主要是養老金和醫療等社會保障費繼續增加。

柏瑞投資全球經濟首席策略分析師馬可士.舒曼(Markus Schomer)指出,今年成熟國家比新興市場更值得留意。

以日本為例,他指出,日本正在尋找更持久的復甦力道,預期還會有更多的QE,明確的目標就是要讓日圓貶值,刺激出口成長並提高公司利潤,如此才會再投資進入國內經濟並用來增加薪資,預計日本經濟今年仍將持續成長。

---------------下一則--------------- 
經濟展望稱王 印度基金看俏2016年01月26日 04:10 工商時報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繼世界銀行2016年全球經濟展望報告,印度奪單一國家成長王,IMF公布2016年全球經濟展望報告,印度再以7.5%估值拔頭籌,兩大權威機構加持,成最佳經濟成長雙冠王,代表基本面持續看好,印度股市後市表現可期,印度基金績效可期。

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表示,印度製造業及消費景氣呈現緩步加溫狀態,工業生產年增率升至9%的近4年新高,汽柴油需求增長速度創2008年以來最快增速水準,皆顯示內需經濟景氣回溫。

他指出,後市展望續看好政府支出帶動及消費旺季帶動下,經濟將加速復甦;產業配置建議金融、整車、基建產業,外銷產業建議成長性較高的生醫股為主。

宏利環球基金亞洲小型公司基金基金經理人謝慧賢指出,印度當地消費行業逐漸起飛,跟隨日、韓、大陸市場的腳步,當人均收入升至3,000美元,通常消費開支便開始增長,印度可望發生;雖然過去數年,德里及孟買通脹及利率很高,消費者購物消費不多,但後續當地市民將再次開始消費。

台新印度基金經理人張晨瑋認為,短線國際市場預料仍趨震盪,主要近期人民幣大貶,風險趨避升溫,連帶影響印度股市也回檔,不過隨主要權值股財報表現陸續優於預期,可望使股市氛圍趨於正向;隨改革政策發酵,企業投資與民眾消費能力提升,預料印度今年GDP增幅可達7%以上。

過去一年印度因為改革進度落後、企業財報不如預期與課徵外資資本利得稅等議題,促外資操作轉趨保守,使近一年內資買超力道相對強於外資。

張晨瑋表示,預測印度今年還有降息空間,回歸印度股市基本面,經濟持續處擴張趨勢中,執政黨對於通過貨品暨消費稅法案(GST)仍有信心;國際商品跌價反而提供印度更大的財政空間,公部門支出拉動經濟的成長模式續行,仍看好印度股市後市。

---------------下一則--------------- 
全球市場動盪 歐洲經濟嘸驚2016年01月26日 04:10 工商時報記者顏嘉南�綜合外電報導

據華爾街日報周一報導,近期全球市場動盪對歐洲經濟影響的其實並不大,而且歐洲還有一項終極法寶-擴大寬鬆措施,能協助其過經濟難關。

近幾周全球股市動盪令許多投資人大感憂慮,他們擔心這一波股市下跌可能預示著全球經濟走疲,進而威脅歐元區脆弱的復甦力道。不過投資人的擔憂並無實據。

許多歐洲股市在近3周重挫逾10%,甚至較去年夏季重跌約20%,也就是陷入熊市,直到上周四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暗示將擴大貨幣寬鬆措施,才帶動股市反轉向上。

跡象顯示近來股市大跌可能因為大型投資人的投資策略改變,或許是主權財富基金為彌補油價自低點上揚的損失,拋售股票套現所致。這些因素都與歐洲經濟基本面關係不大。

再者,市場擔心中國經濟硬著陸可能衝擊歐洲,但此一情況現階段還未發生。國際貨幣基金(IMF)將中國今年的成長預測下修至6.3%,遜於2015年的6.9%。

即便中國經濟成長未達標,對歐洲的影響仍有限,因為歐洲經濟復甦主要由內需推動,而且中國與歐洲多數經濟脆弱的國家並沒有密切的直接貿易關係。

儘管如此,歐洲政府也擔心股市下挫和新興市場成長遲緩可能削弱企業信心,並讓企業延後投資計畫,投資是讓經濟邁入穩健長久復甦迫切所需。

除此之外,歐洲經濟展望亦面臨諸多風險,包括西班牙和葡萄牙政治不穩定、希臘與債權人的談判可能再陷僵局、英國恐脫離歐盟,還有難民問題可能影響歐洲申根簽證制度。

不過,這波市場動盪或許會成為歐洲提供擴大購債規模的理由,也就是說,歐洲央行可能在目前預計的購債期限2017年3月後延長寬鬆措施。

---------------下一則--------------- 
美國經濟衰退3警訊 驚現2016年01月26日 04:10工商時報記者陳怡均�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工業生產 http://goo.gl/gQ2TNl

自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美國每次經濟衰退都會出現工業生產、企業獲利大幅下滑以及股市重跌的警訊,如今美國再度浮現這三個跡象,但由於此次主要是受到油價衝擊,景氣仍受就業市場強力支撐,意味美國不一定走向衰退。
摩根士丹利也預測,今年美國陷入衰退的機率為20%。

由美商務部資料顯示,美國過去12個月工業生產,有10個月呈現下滑,並較2014年12月的高峰水準減少將近2%。企業獲利在前年夏季達到高點後,到去年第3季已跌落近5%。美股近日重挫,儘管上周反彈,但今年道瓊指數仍累跌7.6%。

德意志銀行駐紐約首席美國經濟學家拉佛納(Joseph LaVorgna)表示:「經濟就像6缸引擎的汽車,已有愈來愈多汽缸壞掉了。」

美國經濟前景堪慮的原因之一,在於全球許多地區深陷成長衰退或低成長的困境。上周國際貨幣基金(IMF)預期2016年歐元區經濟僅成長1.7%,日本成長1%。該機構提及中國經濟放緩的挑戰,並預料俄羅斯和巴西可能陷入衰退。

渣打銀行資深經濟學家科斯特格(Thomas Costerg)表示,「製造業向來領先經濟循環,是景氣波動指標。美國製造業正面臨挑戰。」

不過,美國企業獲利和工業生產下滑,主要歸因於油價重跌,導致能源業者產出和獲利走下坡。

從歷史來看,這3項經濟警訊浮現,也不盡然一定走向衰退。此外,美國就業市場穩健的表現,則反映美國經濟仍受強力支撐。

另據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經濟學家認為,目前製造業下滑以及服務業擴張減緩,推估美國2016年陷入衰退的機率約20%。
摩根士丹利預期,去年第4季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幾乎持平,2016年增長1.8%。

由路透調查經濟學家看法,去年第4季GDP成長年率預測中值為0.8%,2016年GDP擴張預測中值為2.5%。

摩根士丹利經濟學家表示,倘若美國GDP在2016年的擴張幅度降至1到1.5%,聯準會今年可能不會升息。

---------------下一則--------------- 
農金商機到!棕櫚油漲勢強勁2016年01月26日 04:10 工商時報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過去20年反聖嬰期間與農產品價格變化 http://goo.gl/dk20Hm

受到聖嬰現象的異常氣候影響,棕櫚油報價從去年第4季起表現持續在高檔震盪,完全沒有受到近期原物料價格崩跌的影響,而目前棕櫚油進入生產旺季,目前市場預估庫存仍將持續下滑至200萬噸附近,使得棕櫚油價格在上半年度仍將呈現強勢表現,今年預估計價格有15%以上漲幅。

元 大全球農業商機基金經理人魏伯宇表示,今年開春以來,農產品價格為原物料之中表現最強,今年以來,黃小玉報價都呈現翻揚,而由目前美國農業部(USDA) 公布的最新預測中顯示,今年美國玉米耕種面積將下滑,將使得目前玉米供需差額會縮小至46百萬噸,此外由於種植玉米的成本較黃豆高,因此目前低價環境下農 夫較傾向種植黃豆,也讓玉米的供給狀況有所回落,預期玉米報價將可望逐步止穩回升。

在黃豆市場方面,黃豆價格上半年雖預期無太大表現,但在今年下半年可能來襲的反聖嬰現象影響下,供給數量方面也具備下修風險,下半年農產品價格可能不宜過度偏空看待。

近期市場持續討論的異常天候,目前市場將目光焦點轉向「反聖嬰現象」,觀察1900年以來,聖嬰現象總共發生過26次,其中40%的後續接續發生反聖嬰現象,而發生聖嬰現象期間經常出現農產品價格出現大漲,因此異常天候所造成的原物料價格波動,也將是今年觀察的重要指標。

富蘭克林華美天然資源組合基金經理人胡志豪表示,在打破多年來的暖冬紀錄後,北半球又遭逢急速冰封的氣候,氣候極端變化下,可能令部分農糧產品出現價格上漲機會,加上近來市場投資氣氛好轉,糧食價格與農業類股有望跟隨整體金融市場反彈。

另外,農業族群遍布上中下游,分布多元,使得農業類股的股性相對其他商品類股穩定,加上農業類股的評價面相較全球股市存在折價,農業類股可做為天然資源產業中較防禦性的配置。

德盛安聯全球農金趨勢基金經理人林孟洼表示,農金價值鏈的表現分歧,投資農金基金時,建議以具有上下游靈活配置與彈性調整策略為佳,現階段應以下游為主軸, 以食品加工業為投資重點,並依據氣候變化、生長狀況等,適時調整上下游的配置,多頭時重攻、空頭時重守,以因應市場可能風險。

霸菱投顧指出,聖嬰現象帶來的異常氣候雖然會對全球許多地區的居民帶來不便,但對投資人來說,反而製造不可多得的農業類股進場良機,如果擔憂聖嬰現象會推升物價、影響消費,可買農業基金來當作保險。

---------------下一則--------------- 
絕對報酬基金 亂世英雄2016-01-26 07:13:39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全球股市危機期間的Barclay CTA指數表現 http://goo.gl/CpcrQU

今年來全球市場動盪,主要股市報酬依舊一片慘綠,反觀代表絕對報酬基金(CTA)表現的Newedge CTA指數,報酬率達6.3%,進一步觀察歷年股市危機下的CTA表現,也頻頻交出好成績,顯見CTA在動盪時刻具有創造危機溢酬的特色。

元大投信期貨部協理譚士屏表示,歷來股市大跌,持有多頭部位的散戶、法人往往競相拋售持股,導致標的信用和流動性風險快速提升。但操作另類資產的CTA基金連結八大資產,流動性高,又無信用風險,面臨股災還能順勢做空,引導資金流向穩健資產,因此擅長在危機中創造報酬。

檢視近15年爆發的大型股災,如2001年網路泡破化、911恐攻,2008年雷曼兄弟破產及2010年歐洲信貸危機,期間都導致MSCI全球指數重挫超過7%,CTA績效卻普遍維持正報酬,即便虧損,最大虧損幅度僅1.4%,表現相對穩健。

此外,CTA布局多元資產的策略多元,統計顯示,近十年CTA和特定股市、匯率、不動產投資信託、商品或債市等各類資產的相關度均低於30%,時間拉長越能見到風險有效分散,也是CTA抵禦風險的利器之一。

不過,專家則提醒,當趨勢訊號反覆,或各類資產同步漲跌,造成資產間的相關性提高,可能會不利CTA操作。以2011到2013年為例,全球資產的相關性升高影響CTA指數連三年呈負報酬,經策略修正才恢復正成長。

---------------下一則--------------- 
恐慌情緒中 投資級債報酬勝2016年01月26日 04:10 工商時報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歷年VIX飆升期間投資級債表現 http://goo.gl/aE58wE

IMF調降全球經濟成長預期,全球股債市近期修正,利空消息也刺激VIX恐慌指數一度飆升至27,顯示投資人恐慌情緒。

瀚亞投資表示,過去15年來重大金融利空事件中,VIX恐慌指數有七度大幅竄升,觀察該期間美國投資等級債與美股報酬表現,美國投資等級債表現都大幅領先股票資產,且勝率為100%,包括科技泡沫、歐債危機及去年人民幣大幅貶值等其間,更都維持正報酬。

瀚亞投資環球資產暨固定收益部主管周曉蘭表示,美國投資等級債券常被視為市場大幅波動下避險配置,從過去金融危機經驗來看,美國投資等級債多能維持正報酬。

觀察美國投資等級債券信用利差相對美國7年期公債殖利率的比例目前來到83%,相對長期平均的59%,收斂幅度可期,也就是說,較大的利差收斂空間,一方面可以抵抗利率緩慢上升,也有機會享受資本利得行情。

元大全球美元公司債券基金擬任經理人廖欣華表示,過去三次美國升息後,投資等級債券利差都走跌,在利差縮窄下,代表投資信心增強,通常伴隨著債券價格的上揚。

鑑於目前全球經濟僅溫和復甦,預估本次美國升息的步調將十分緩慢,在此環境下,投資級公司債的信用利差縮窄空間將更明顯,將有利於投資等級債券的表現機會。

宏利亞太入息債券基金經理人王建欽指出,亞洲投資等級債券堅實的基本面反而帶來進場契機,除各國持續維持或擴大寬鬆,亞洲投資等級債券利差相對歐美同等級債券仍高,對資金有較高的吸引力,持續看好亞洲投資等級債券市場。

野村多元資產動態平衡基金經理人黃家珍表示,債券表現較分歧,若從投資價值來看,美高收債和亞高收債仍非常具有吸引力,短期內因市場波動加劇風險趨避情緒高漲,投資等級債將有較佳表現,但若從中長期配置角度來看,高收益債預期仍可為投資人創造較佳報酬。

---------------下一則--------------- 
市場資金寬鬆 人行釋1.8兆元 債市有撐2016-01-26 07:36:49 聯合報 記者張晟豪�台北報導

今年以來中國人行為緩解市場流動性,已動用逆回購、MLF、SLO等工具共釋放1.8兆元資金,且為了緩解春節前流動性壓力,實行淨投放近1.5兆元,法人認為對債市具有支撐力量,其中房地產相關債券更將受惠。

日盛中國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鄭易芸表示,寬鬆貨幣環境為中國高收債增加吸引力,人行今年以來不斷透過金融工具釋放資金,試圖維持市場資金寬鬆,可望為中國債市提供支撐力。

群益中國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李運婷認為,目前人行貨幣政策態度明顯偏寬鬆,上周先後透過充沛流動性,緩解市場恐慌情緒,同時有利債市殖利率向下,推升債券價格。

第一金人民幣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林邦傑表示,人行透過增加短期貨幣供給的方式,為債券市場提供一定支撐,並指出官方持續的寬鬆措施與放寬企業發債限制,讓房地產開發商自去年第3季以來大舉借新還舊,債務成本驟降,償債能力因融資管道暢通而增強。

他認為,隨房市銷售復甦,房地產開發商債券信用利差將持續收斂,相關的人民幣與中資美元債將是近期投資重心。

鄭易芸提到,中國2015年商品房銷售超越2014年水準,主要城市銷售回升明顯,而12月百城住宅均價再創年內新高,將支撐中國房產債走勢,提供中國高收債券有力支援。

---------------下一則--------------- 
經濟成長 亞債值得核心持有2016年01月26日 04:10 工商時報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儘管2015年全球市場動盪,但亞債波動相對低,是去年表現相對優異的資產類別,法人認為,亞債優異的風險調整後報酬,適合將其納入核心資產,不僅有助對抗市場波動,在亞洲央行採取寬鬆貨幣政策刺激經濟之際,更有機會參與亞洲債市成長機會。

法國巴黎投資亞洲債券團隊投資長暨法巴百利達亞洲(日本除外)債券基金經理人黃儀真(Adeline Ng)表示,近來中美股市、油價重挫,人民幣貶值,新興市場利空消息接踵而至,衝擊著市場投資情緒,美國儘管已啟動升息,全球其他央行依舊採取寬鬆貨幣政策,市場資金依然充沛,對追求收益需求依舊強勁,亞洲債券以較高票息、較高信用評級和利差、較低波動,其風險調整後報酬(夏普值)達0.96,不僅優於美國公債0.76、更大勝股票,很值得納入投資組合做為核心持有。

黃儀真認為,全球目前對中國大陸與亞洲的負面情緒有些過度反應。從基本面來看,亞洲經濟成長率仍是全球最高,尤其低油價、低通膨,亞洲央行擁有較大寬鬆貨幣政策的空間,刺激經濟成長,加上亞洲國家財政和經常帳相較過往金融危機時大幅改善,亞洲良好經濟基本面和政策靈活度大,有利亞洲國家度過現階段經濟逆風。

她分析,亞洲在全球新興市場的經濟成長率貢獻占比超過75%,加上亞債發行量較少,在新興市場債券指數比重也偏低。在過去18個月來,其他新興債券不斷遭到調降信用評級,亞債還獲調升到投資級BBB+;再者,亞洲國家違約率較其他新興國家來得低。

法巴百利達亞洲(日本除外)債券基金是一檔複合型債券基金,採取靈活彈性配置,在過去三年來,亞洲貨幣出現貶值時,黃儀真就會將本地貨幣債券部位降低到零,也會視景氣周期調整高收債部位。她目前對亞洲信貸債券,偏好大陸投資級別債與優質大陸地產企業債、金融企業債(包括銀行、保險、以及資產管理公司),因為這些企業往往有官股色彩,同時比起政府主權債提供的收益也更佳。

此外也看好可能降息的泰國和印尼當地債市,減少低收益高波動亞洲貨幣、持有高實質收益貨幣(泰、菲、印尼)和便宜貨幣如馬幣。

---------------下一則--------------- 
新興債市 違約風險節節升2016年01月26日 04:10 工商時報記者鍾志恆�綜合外電報導

金融時報報導,資金撤出新興市場債市的壓力變大,使得有違約風險的債券大增,殖利率也不斷攀升至新高,甚至超過前一波全球金融危機時水準,反映開發中國家經濟正陷入困境。

投資人爭相把資金撤出新興市場債券,導致債券殖利率持續攀高,令新興市場融資成本增加,更難以舉債來應付財務困境。

相較於美國同期公債,新興市場的債券殖利率要高出7個百分點到約9.99個百分點之間;更嚴重者,不良債券(已違約或極可能違約的債券)殖利率甚至高出逾10個百分點。

中國工商銀行旗下工行南非標準銀行(ICBC Standard Bank)全球新興市場策略部主管史皮格(David Spegel)指出,迄1月15日止,新興市場政府與企業發行以外幣計價、不良債券規模達2,210億美元,超過2008年12月金融危機時2,130億美元。

史皮格表示,投資人以極低價格拋售這些債券,這些債券可能很快就陷入債務危機,因為其殖利率攀升至發行者難以應付利息急增的壓力。

國際金融協會(IIF)上周表示,去年資金從中國大陸和其他新興市場淨流出7,590億美元,較原先估計嚴重許多。

雖然新興市場發行以外幣計價債券而淪為不良債權的發行機構數量近期已減少,但愈來愈多信評機構把許多發行公司債的新興市場大企業的信評調降。史皮格預期今年內,新興市場將步美國後塵,會湧現大量不良債券。

---------------下一則--------------- 
油價疲弱 債券基金遭拖累2016年01月26日 04:10 工商時報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主要債券基金資金流向 http://goo.gl/4uKgSr

油價上周創波段新低後,不但影響全球股市走勢,也拖累信用債券表現。截至1月20日為止當周資料顯示,投資級債、新興市場債以及高收益債以及美債上周都呈現淨流出。

根 據美銀美林引述EPFR資料顯示,在債市中,高收益債受累於國際能源價格直直落,淨流出的金額居冠達20.43億美元,不過該流出金額已較之前縮小;另投 資級債券上周淨流出4.34億美元、新興市場債淨流出金額擴大至22.6億美元、美債也流出4.12億美元。摩根策略總報酬基金經理人艾略特(James Elliot)指出,即便市場避險情緒高漲,債市未因此漁翁得利,主要是因美國本周即將召開FOMC利率會議,市場擔憂美國聯準會升息恐衝擊債市,上周再 度遭到國際資金調節,而這也是今年債市第三度全面失血。

安聯四季豐收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表示,在油價下跌,保守氣氛不利新興債表現,尤其是俄羅斯首當其衝,不僅俄羅斯盧布兌美元匯率貶至歷史低點, 也拖累俄羅斯債市,至於巴西,上周決定維持基準利率不變,但並未帶動巴西債市表現,因為市場投資者尚在觀察巴西的通膨是否受到控制,這將影響巴西央行未來 升息決策。

富蘭克林投顧副總經理羅尤美表示,油價持續探底以及風險性金融商品探底,是影響近期美國高收益債走勢的重要因素,然就技術面分析,美高收益債價格已跌至超賣區,未來隨時都可望醞釀反彈契機。

羅尤美說,2005年時,美國單一汽車債信利空事件,當年度指數下挫逾10%,然而在2006年違約率來到9.3%,違約率走高反而形成利空出盡,汽車債指數全年上漲23%。

當前能源業遭逢險峻環境,債券價格顯著下跌,其利差推估的違約率已超過20%,遠高於信評機構估算2016年能源債違約率將升至11%的水準。因此,未來高收益債有機會出現跌深反彈的機會。

---------------下一則--------------- 
美能源垃圾債價值 20年新低2016年01月26日 04:10 工商時報記者鍾志恆�綜合外電報導

金融時報報導,債信等級為垃圾級的美國能源企業公司債價值,已下跌至逾20年新低,北美石油產業前景已亮起警示燈 。

目前美國垃圾等級的能源債券平均每1美元面值,已下跌至僅0.56美元,低於2008年到2009年金融危機期間水準,顯示投資人擔心能源業破產潮將至,先賣掉手中能源債券。

原油價格上周每桶最低跌破28美元創12年新低後,只會令能源債券價值進一步下跌。雖然油價上周五飆漲回32美元附近,但年初以來仍下跌14%,而且周一又告回跌。

頁岩油革命讓美國在2009年到2015年間的石油產量大增,刺激許多中小型石油公司大舉融資來拓展業務。

美國能源企業在2007年到2015年間賣出2,410億美元公司債,但當中大部份公司目前正受債務所困。

業界與專家不約而同指出,油價下降至30美元附近後,只有極少數頁岩油開發案能獲利。雖然頁岩油開採成本已大減40%,但仍不足以抵銷油價大跌對能源公司的衝擊。

Rystad能源的分析師翠安納(Bielenis Villanueva Triana)說,今年將是頁岩油業者最艱苦的一年。

三大信評機構警告,在能源業拖累下,今明兩年垃圾債違約數量將增加。穆迪上周五把120家石油與天然氣企業列入調降信評的檢討名單。

標準普爾1月把用來評估能源業信用品質的油價預測值給調降,並準備在2月針對能源業展開連串調降信評行動,甚至部份投資級的公司債也可能被調降。

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固定收益策略師阿羅諾夫(Oksana Aronov)說,毫無疑問,能源業將成為債券違約集中地。

反映能源債券殖利率的美國銀行美林的美國能源高殖利率指數,上周上升至19.3%創下新高,打破2008年的17%前高紀錄。

---------------下一則--------------- 
房地產債券 擁抱錢潮2016-01-26 07:24:26 經濟日報 記者張晟豪�台北報導

今年以來中國人行為舒緩市場流動性,已動用逆回購等多個工具共釋放人民幣1.8兆元的資金,並且為了緩解春節前流動性壓力,實行淨投放近1.5兆元,法人認為對債市具有支撐力量,其中房地產相關債券更將受惠。

日盛中國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鄭易芸表示,寬鬆的貨幣環境為中國高收債增加吸引力,人行今年以來不斷透過金融工具釋放資金,試圖維持市場資金寬鬆,可望為中國債市提供支撐力。

第一金人民幣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林邦傑表示,人行增加短期貨幣供給,為債券市場提供一定支撐,並指出官方持續的寬鬆措施與放寬企業發債限制,讓房地產開發商自去年第3季以來大舉借新還舊,債務成本驟降,償債能力因融資管道暢通而增強。

---------------下一則--------------- 
企業閒錢太多 貨幣市場基金 去年底破兆2016-01-26 07:22:17 聯合報 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

台灣資金氾濫,銀行濫頭寸即將衝破9兆大關,企業閒錢也多到不可收拾。中華信評昨天表示,金融海嘯後,長年維持數千億規模的「貨幣市場基金」,在4個月內,已經自8500億元衝達1兆台幣。

不過,貨幣市場基金報酬率雖然高過活存,但也只有0.4%,中華信評預期,貨幣市場基金報酬率可能會因為資金大量流入,反而遭到稀釋。

中華信評分析師林顯勍表示,台灣貨幣市場基金在去年8月時,規模還只有8500億元左右,但在中央銀行去年2度降息後,到去年年底,貨幣市場基金規模已經突破1兆台幣。

貨幣市場基金規模前次「破兆」在2009年,但中華信評分析師雷明峰指出,當時有債券型基金和類貨幣市場基金「轉型」歷史因素,兩基金加總才破兆。

近期貨幣市場基金出現申購熱潮,規模在4個月內新增1500億元,林顯勍指出,有幾項關鍵因素;一是央行採取寬鬆貨幣政策,導致市場預期,利率會「持續走低」,銀行存款利息會更為稀薄,也造成報酬率「比活存稍高」但波動度低的貨幣市場基金,成為資金避風港。

目前貨幣市場基金多是「機構投資人」投資,即以企業、法人為主,散戶很少;基金規模大增,也代表企業手邊閒錢也太多,無處可去。但貨幣市場基金扣掉經管費用後,目前年報酬為0.4%,雖然稍高於銀行活存的0.1%到0.15%,但也已經相當「薄利」。

林顯勍表示,由於法規嚴謹,貨幣市場基金即使規模擴大,風險並未提高,但若未來台灣利率持續下滑,貨幣市場基金會吸收更多資金,可能導致報酬率進一步遭到稀釋。

---------------下一則--------------- 
新基金連發 力抗黑天鵝2016-01-26 07:21:20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近期將募或上市的基金 http://goo.gl/XsnHp4

雖然今年以來黑天鵝亂飛,但國內投信近期推出的投資工具也增多,以因應投資人攻擊、避險及資金停泊需求。

復華香港ETF將於明(27)日掛牌上市,富邦那斯達克ETF於上周遞件,元大投信3月則將開募美元貨幣與債券基金。

今年開年第一周,中國上證指數就暴跌10%,全球股市也普遍大跌,但復華投信在這種氣氛下募集港股ETF,卻交出不錯的成績單,這些ETF(指數股票型基金)也將在明日上市,成為今年第一檔掛牌上市的傘型ETF,將在台掛牌的ETF總數推進到39檔。

據 了解,其中復華香港恒生基金(簡稱FH香港,代號00649)募集金額最多,約新台幣14.5億元,復華恒生單日反向一倍基金(香港反,00651R)次 之,募到7億餘元,復華恒生單日正向二倍基金(香港2X,00650L)則是5億餘元。反向ETF募到金額高於正向ETF,也顯示市場動盪時,投資人還是 有反向操作的想法。繼元大投信推出標普500ETF之後,富邦投信也不甘示弱,上周五(22日)遞件申請「那斯達克100指數」、「那斯達克100正向2 倍指數」及「那斯達克100反向1倍指數」認可,預計最快本季可望募集與掛牌上市。

台灣證券交易所表示,根據送件資料,「那斯達克100指數」是1985年1月31日由那斯達克證券交易所發布,以在美國那斯達克掛牌上市的非金融股票為樣本,挑選市值較大的100檔作為成分股,為美國科技股代表。

在台掛牌的ETF檔數及交易量持續增加,投資區域也從國內跨足海外,在市場動盪時,投資人有更多選擇。不過,台灣證券交易所也提醒,金融商品投資仍具有風險,投資人應審慎評估風險,善加利用金融商品進行多元化資產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