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小媽精選1050129基金資訊

2016年01月29日
金融時報報導 Brics已死 Ticks崛起2016年01月29日 04:10 工商時報記者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新興市場基金平均權重 http://goo.gl/0A877T

根據金融時報報導,曾在全球市場引領風騷的金磚四國(Brics)已死,以科技業掛帥的台灣與韓國取代巴西與俄羅斯,與中國和印度合組Ticks,成為新興世界的投資新寵。

金磚四國一詞最早是由高盛前董事長歐尼爾(Jim O'Neill)在2001年所提出。當時他預測巴西、俄羅斯、印度與中國等新興四國將成為推動全球經濟成長主要引擎。

但隨著巴西、俄羅斯經濟深陷衰退,也讓金磚四國神話宣告破滅,去年高盛金磚四國基金資產從2010年底逾8億美元急速萎縮至1億美元,迫使它不得不認賠關閉該基金。

反觀以科技業為主的台灣、韓國則強勢崛起,取代商品大國巴西與俄羅斯,加上先前的印度與中國,四者重新合組為以科技掛帥的Ticks。

Copley 基金研究公司創辦人侯登(Steven Holden)表示,「金磚四國不再是新興市場的成長引擎」。他指出,科技與消費現今已躍升為新興市場的投資主題。他還表示基金經理人甚至已調高新興市場 的科技股比重。侯登說近3分之1基金目前已對台灣股市進行加碼,高出2013年9月的8%。

Baillie Gifford新興市場股票部門負責人史奈爾(Richard Sneller)則補充,在許多新興市場,年輕消費者適應科技變化,例如電子商務與線上購物的速度大幅超出美國。

根據Copley的資料顯示,目前新興市場股票基金對Ticks的平均投資權重將近54%,超出2013年4月的40%。對金磚四國的投資權重則依然停留在40%低檔附近。
在去年12月,有高達63%的新興市場基金至少有超過5成資產投資在Ticks。

摩根大通、Nordea與Swedbank等資產管理公司的旗下部分基金,目前對台灣、韓國的投資權重至少達35%。Carmignac、富達與Baillie Gifford對巴西與俄羅斯的投資比重最多僅有3%。

這項趨勢變化早在去年底就反應在MSCI的指數調整,當時它將新興市場指數擴展至在海外掛牌的科技公司,像是阿里巴巴、百度與網易等。

Copley指出,在它追蹤的120檔基金中,最多被持有的兩檔股票分別是台灣台積電與韓國三星電子。

---------------下一則--------------- 
布局多元資產 盯五指標2016-01-29 07:21:01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全球市場關注五大指標 http://goo.gl/E5Ctnb

開年不到一個月,國際油價徘徊低檔,全球主要股市上演大漲大跌行情,恐慌情緒持續蔓延。不過,法人分析,目前世界經濟尚未步入衰退,建議後續從基本面關注五大指標,投資宜先求穩再求好,藉由多元資產組合分散風險因應動盪局勢。

2016年全球邁入低成長、低收益、高波動,歷經去年大幅成長,全球大型股市面臨技術線型上檔風險。商品價不斷下挫,投資人憂心。

但根據彭博等研究機構表示,歐美陸等大型經濟體基本面和政策面仍支撐市場,股市震盪整理後有向上機會,未來宜關注中國官方態度等五項指標,若有兩到三項指標同步實現,全球市場恐再修正,留意下行風險。

安聯投信產品首席陳柏基表示,五項指標共有三項來自中國市場,顯見中國在全球經濟發展角色吃重,但分析各指標,目前中國官方守住匯市,上證指數下挫卻沒有伴隨成交量放大,中國外匯存底也穩守3.3兆美元,相比目前市場情緒,恐過度擔憂中國將硬著陸。

另兩項指標,陳柏基認為,美確定延後升息時程至3月,對油價等原物料價格和美股都是正面消息,加上歐、日等國央行不排除再祭寬鬆政策,有利減緩波動,甚至創造投資機會。投資人可轉入多元資產穩健型商品。

保德信中國好時平衡基金經理人徐建華指出,近期陸股下跌因油價和歐美股市動盪、投資氛圍趨保守;不過,中國國家資金進場護盤,外資也逢低承接,可動態調整資產配置因應波動。例如 ,加入債券並適度拉高債券比例至股二債八,取得風險和成長的平衡。

---------------下一則--------------- 
穆迪警告 亞太非金融企業 信評惡化恐加劇2016年01月29日 04:10 工商時報記者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穆迪投資人服務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警告,去年亞太區非金融公司信評展望偏負向的趨勢,在今年恐更形惡化,歸咎於2大原因,其一是中國經濟走下坡導致需求疲軟,其二是石油與原物料價格因產能過剩而受壓,增添這些企業在營運和財務上的壓力。

穆迪集團企業信評主任劉惠萍(Clara Lau)指出:「石油和原物料業行情走跌,油企、金屬及採礦公司承受壓力最大。」

她說:「美國升息,亞洲特別是中國的經濟成長前景看壞,恐導致資本市場波動,升高信用風險,對營運績效或流動性差的發債公司尤其不利。」

日本企業今年的債信展望應可維持穩定,但逆風情勢正在擴大,對石油業及對中國大幅曝險的公司來說威脅尤深。

穆迪指出,2015年亞太區非金融企業債信評級展望正向的家數為42家,負向為103家﹔2014年展望正向家數26家,負向68家。

非金融企業債信展望惡化趨勢,在去年第4季尤其明顯,11家正向、40家負向,去年第3季債信評為正向的有13家、負向為24家。去年被評為負向的非金融企業債中,自中國的企業占40%。此外,去年所有展望落入負向的非金融企業債中,石油和原物料相關公司占比達36%。

---------------下一則--------------- 
製造業續衰退 景氣連亮9藍燈 Q1仍將維持藍燈 台經院:全年可望轉黃藍燈2016年01月29日蘋果日報【陳瑩欣╱台北報導】

受出口表現不佳影響,台經院昨公告2015年12月製造業景氣燈號續亮出代表衰退藍燈,已連9月藍燈,信號值降至9.01分,為連續2個月衰退;預測2016年第1季製造業景氣燈號仍將維持藍燈,但在去年基期偏低因素加持下,今年全年景氣燈號可望由衰退轉向代表低迷的黃藍燈。

僅運輸類亮黃藍燈
雖然國發會認為景氣低緩已進入復甦佳境,不過台經院表示,國內製造業景氣持續疲弱,相關數據衰退趨勢尚未改善,且減幅較2015年11月擴大,導致製造業景氣信號值由11月的9.33分,減少0.32分至9.01分。整體製造業景氣依舊悲觀,燈號維持衰退的藍燈。

基期低是唯一優勢
接受訪查的4大產業中,僅運輸類亮出黃藍燈,其他民生、石化、金屬、電子電機等製造業皆呈藍燈。台經院表示,主要受惠國內車商促銷與減稅方案加持,新車掛牌數達40896輛,較11月大幅成長20.46%所致。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指出,蘋果新手機銷售不如預期、低油價問題都是年底製造業旺季不旺的原因,不過因為去年比較基期低,2016年若油價回升,並對出口表現帶來正面影響,全年成長空間仍可期待。

另外,台經院內部也揭露2001年編列製造業景氣燈號以來,每1年度景氣燈號變化,其中2001年到2007年間共亮出1次代表景氣衰退的藍燈,時間點落在2001年。

不過2008年到2015年間總共亮出3次藍燈,時間點落在2008年、2012年與2015年,不過自從該燈號編列以來,仍未曾出現過年度訊號燈亮出代表繁榮的「紅燈」紀錄。

至於單月表現上,以2005年5月表現最差,當月製造業信號值僅8.51點;2008年12月、2009年1月金融海嘯期間各為8.91與8.83,創史上最低的第2、3名;2015年7月製造業信號值達8.93,雖是當年最差表現,但以單月表現來看只能算史上第4差。

---------------下一則--------------- 
景氣悲觀 製造業燈號連9藍2016年01月29日 04:10 中國時報洪凱音、陳宥臻�台北報導

全球景氣成長力道緩慢,加上國內經濟疲弱,台灣經濟研究院昨發布2015年12月整體製造業景氣概況,信號值由11月的9.33分,減少0.32分至9.01分,整體製造業景氣依舊悲觀,燈號仍維持衰退的藍燈,這已經是去年連續第9顆藍燈了。

台經院表示,外在環境不好,台灣出口不確定風險仍高,加上內需信心尚未恢復,近來國際油價持續下跌,導致紡織、石化、塑橡膠、基本金屬等行業都還未復甦;台經院認為,春燕還需再等待,今年全年製造業燈號呈現低迷的黃藍燈。

12月景氣信號各主要組成項目觀察,有1個項目分數上升、4項減少,經台經院試算模型加權後,信號值減少0.32分,其中以經營環境面減少0.15分最多,其次為售價、原物料投入及成本面分別減少0.12、0.07及0.01分,僅需求面增加0.03分,燈號座落於代表景氣衰退的藍燈。

整體經濟等不到春燕,但房地產推案信心似乎在總統大選後略有起色,過去2年稀少的「包銷案」大舉出現,《住展雜誌》統計今年截至1月底,至少300億元的案量,被代銷業以「包銷」方式吃下。

代銷業者指出,景氣好時代銷業者多採包銷方式,投入金額雖多,但佣金也高,通常佣金可達總銷金額的5~6%,例如總銷100億元的案子,佣金就有5、6億元,就算扣掉支出,也有2、3億元的收入。但去年以來,由於市況太差,代銷業怕投入大筆資金血本無歸,大多改作包櫃或純企畫,只賺微薄服務費,接待會館、廣告費則都由建商自己出。

---------------下一則--------------- 
歷史經驗 台股基金2月看漲2016-01-29 07:24:11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2月類股平均漲幅逾3%族群 http://goo.gl/suLcWc

台股即將結束動盪的1月,邁入2月行情。觀察過去十年2月台股各產業表現,共有13個族群上漲機率超過六成,光電、生技、電子零組件和電機業平均漲幅更逾4%,隨今年來大盤歷經明顯修正,法人建議透過台股基金參與成長契機。

歷來農曆春節容易出現在2月,年節前的封關行情,加上年後迎來新局,台股往往易漲抗跌。根據統計,近十年2月共有13個產業上漲機率高過六成,且平均漲幅在3%以上,隨1月以來部分產業已輪流領漲,2月行情值得期待。
日盛精選五虎基金經理人林佳興表示,2月容易上漲的產業不外乎傳統產業和電子產業。

保德信高成長基金經理人葉獻文表示,支撐台股盤勢的半導體業近期維持區間盤整,後續產業發展將轉趨明朗,替股市增添動能。建議投資人分批布局台股基金來參與反彈行情。

---------------下一則--------------- 
利空已出盡 台股拚紅包行情2016年01月29日 04:10 工商時報記者王姿琳�台北報導

美聯準會決定維持利率不變,且今年3月升息機率降低,國際熱錢流出亞洲的壓力減緩,台股昨(28)日在股王、股后連袂大漲帶動下,終場上漲0.7%收7,905點,漲幅在亞股居次,也是今年以來首度突破月線反壓。

投資專家表示,FED不升息對亞股形同利空出盡,台股昨天量能回升至796億元,封關前的紅包行情升溫。

台股昨日表現較其他亞股強勢,加上外資大舉回補電子權值股,台指期淨多單部位突破3萬口,現貨部分三大法人合計買超53.31億元,其中,大立光、漢微科分別獲得法人買超352張、103張,大立光漲幅達4.63%、漢微科更拉漲停鎖住,高價股亦有買盤回溫,顯示法人對台股後市看法持中性樂觀預期。

玉山投顧表示,FED此次未升息,且3月升息機率大幅降低,對亞洲市場而言可以「偏多」解讀,包括港股、韓股及台股昨日均收紅表態。根據過去經驗,台股在農曆春節前會營造偏多氣氛,如同去年12月下旬指數緩步墊高走勢,加上外資開始翻多,預估下周封關前指數上看8,000點。

大展投顧策略長李政諺表示,國際股市好轉、外資回流,加上聯電法說釋出優於預期的展望,拉抬昨日半導體、IC設計等族群上漲,也推升指數突破月線。另外,昨日櫃買市場漲幅0.93%優於大盤的0.7%,顯示原本觀望的內資,認為未來破底機會不大,所以逢低進場,台股亦順勢反彈。

台新投顧總經理李鎮宇認為,今年以來全球股市除韓國與台灣,均跌破去年股災時低點,顯示台股相對抗跌,加上FED今年3月升息機率降低,減緩資金回流成熟市場的速度,新興市場可說是鬆了一口氣。不過,今年封關長達11天,中實戶應不會抱股過年,預估封關前盤勢會小漲小跌,年後在油價止跌、人民幣止貶的情況下,應會出現一波較明顯的反彈。

---------------下一則--------------- 
台股平衡基金 靈活取勝2016-01-29 07:14:57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今年來國際股市動盪,台股2015年開高走低,加權股價指數下跌逾一成,台股股票型基金績效亦由紅翻黑,不過國內平衡型基金績效表現相對持穩。

不過,台股一般股票平衡型基金類型平均則繳出正報酬0.5%的佳績,其中,復華人生目標基金績效達1.4%表現相對亮眼,也在國內平衡型基金績效名列前茅。

2016年來台股再度因衝擊,指數跌破8,000點大關,並回測十年線,復華人生目標基金今年來仍維持正報酬(截至25日),顯示經理人對市場及產業趨勢掌握高。經理人建議,由於今年市場變數增多,投資人可透過布局操作相對彈性的台股平衡型基金,以分散市場風險。

經金管會修改法令鬆綁,目前台股平衡型基金持股上下限,已從先前的三至七成,擴大至一至九成,不必像股票型基金必須在七成以上,使經理人持股操作更靈活,加 上又有一定比例的債券部位,在盤勢震盪時能相對可控制風險,並降低投資組合波動度;當行情轉多走揚時,亦可視狀況增加持股部位,讓平衡型基金表現相對更能 hold得住,適合穩健偏積極的投資人作為參與台股後市景氣復甦行情的投資工具。

復華人生目標基金成立於2003年3月,定位為積極型的台 股平衡型基金,以市值低於新台幣100億元的優質中型股為主要持股,目前持股水位近七成,並以長期趨勢持續向上的網通股、受惠中國汽車銷售稅減半政策利多 等族群為主,前五大持股產業分別為其他產業、通信網路、半導體、電機、生技等。經理人因應市場波動同時會參考計量模組,並加入資金面及技術面等短期衡量指 標,以期在多空異位時能夠快速調整順勢操作。或者視市況運用期貨、選擇權等避險工具進行動態避險,以降低基金大幅波動可能性,追求跟漲抗跌的目標。

理柏統計截至26日,台股近三、五、十年報酬分別為2.0%、-13.6%、19.9%,復華人生目標基金同期間則為44.7%、44.6%、117%。由 於中長期績效穩健,績效排名名列同類型前茅外,歷年來更榮獲十座傑出基金金鑽獎、理柏台灣基金獎肯定。截至2015年底復華人生目標基金規模約新台幣 21.8億元,大於類型平均的8.8億元。

展望後市,經理人認為,歐洲央行釋出有可能進一步擴大貨幣寬鬆的正面訊息,有利舒緩市場恐慌氣氛,若大盤技術面周KD能在低檔出現黃金交叉,將有利帶動大盤反彈。

不過,近期全球經濟數據變化、大陸股匯市走勢、原物料價格波動,使台股在農曆年前與國際股市連動度仍高,不排除呈現盤整、類股及個股輪動格局,建議台股基金投資人挑選類股均衡配置之標的,並以定時定額因應盤勢波動。

產業部分,儘管目前處於電子淡季,但相對看好半導體權值股、太陽能、網路通訊類股,以及具併購題材的LED�TFT產業,可留意此波股價經回檔修正過後之績 優蘋概股。傳產則布局有題材性之低基期個股,看好塑化、車用電子及大陸政策受惠族群。並持續關注美國聯準會及其他央行政策動向,以及第2季半導體在庫存調 整期結束後是否出現開始上升周期。

---------------下一則--------------- 
陸股慘綠 摔至14個月新低2016年01月29日 04:10 工商時報記者吳瑞達�綜合報導
上證自去年6月以來走勢 http://goo.gl/MIIUmR

陸股昨(28)日持續探底,上證指數跌破2,700點,滬深兩市收盤指數及合計成交值雙雙創下14個月來新低。投顧分析認為,今年以來陸股持續下挫,已呈現超跌現象。

值得注意的是,短線受到索羅斯唱空、股權質押壓力及融資餘額日減等多重利空夾擊,市場作多意願受到影響。

滬深兩市昨日早盤開低震盪走高,盤中多空交戰激烈,曾數度翻紅。下午盤開市後,指數走跌,尾市再現一波殺盤,上證指數跌破2,700點。

終場,上證綜指跌幅2.92%,收在2,655.66點;深證成指大跌3.61%,以9,082.59點作收,合計成交3,993.69億元人民幣。

盤面上,除石油類股收小紅外,其餘類股全部收黑,兩市上漲個股不足200檔,有近2,400檔個股下跌。

分析師指出,在沒有明顯利空的情況下,大陸股市短線出現恐慌式下跌。有3個面向可以看出,當前投資人情緒已極度悲觀。

首先,目前股價已反應出對大陸經濟悲觀的預期;其次,股市與媒體對於管理層的表態,開始「習慣性」的悲觀解讀,做出極度悲觀的表現;最後,從客觀指標角度觀察,目前大陸A股,股價淨值比大於10的公司占比約11%,接近去年9月份市場底部位置9%的比率。

分析指出,陸股連續下跌後,已呈現超跌情況,後市持續大幅殺跌的動能減弱。同時,急跌後投資人的恐慌情緒快速釋放,無論是從匯市、國際股市表現來看,大陸A股短期內都沒有進一步急跌的理由。

不過,當前仍有不利因素。投資人仍籠罩在索羅斯作空亞洲貨幣的陰影中,短線陸股的下挫,與市場作多意願不大有關;昨日全球知名對沖基金潘興廣場資本管理公司,也證實正在作空人民幣,此一震撼的訊息,可能影響今日股市表現。

再加上近期上市公司及大股東股權質押問題已浮上檯面,不少公司面臨警戒線壓力;陸股的融資餘額連續18個交易日逐日下降後,更顯示多數投資人有退出市場的動作,對後市量能表現甚為不利。

---------------下一則--------------- 
大摩、高盛 看好中國經濟2016年01月29日 04:10 工商時報記者林殿唯�綜合報導

在中國官方連日反駁市場唱空中國的說法之後,國際投行對於中國經濟的看法也跟著轉變,高盛(Goldman Sachs)、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等巨頭就紛紛表態,認為中國風險因素有限,情況「良好」。

華爾街見聞的報導指出,高盛私人財富管理部門首席投資官Sharmin Mossavar-Rahmani撰文表示,她認為最近市場對於中國經濟放緩,顯得有些過度反應,而且對美國市場而言,「中國風險因素」有限。

她表示,去年中國6.9%的經濟成長率也許不是很讓人滿意,但高盛的數據顯示,旅遊與消費已經成為推動中國經濟的重要力量,加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接下來5年內經濟增速按年不會低於6.5%」的言論,顯示中國高層將會不惜一切代價達到這個目標。

另一家投行摩根士丹利也發表看好中國經濟的言論。路透報導指出,大摩總裁Colm Kelleher日前表示,「我們認為中國狀況良好,6.9%的經濟成長率還不錯。」他還特別強調,「我們相信這些數字」。

投行對於中國經濟前景態度轉變之快頗令市場意外,因為就在幾天之前,多家對沖基金經理在摩根士丹利投資會議發表看空中國的言論,認為中國的高負債模式難以持續,而且中國3.3兆美元的外匯存底也難以抵擋熱錢流出,人民幣匯率更有可能再大幅貶值。

不過,就在投行巨頭們開始轉變對中國經濟看法的同時,中國國內投資人的信心正在一點一滴流失。上證綜指昨(28)日持續大跌,以2,655.66點收盤,持續創下近14個月的新低點,看空氛圍依舊。

---------------下一則--------------- 
陸股逢低布局 選股是關鍵2016年01月29日 04:10 工商時報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陸股是今年全球股災震央,但力挺陸股的聲音從未間斷,法人說,因為投資者對大陸股市的波動過於敏感,看好陸股始終沒有改變,但要慎選個股。

安聯中華新思路基金經理人許廷全說,在亞股中最看好的是大中華市場,原因是大陸調整結構雖顛簸,但改革不會讓大陸經濟硬著陸,大陸經濟政策仍會守住股、匯及經濟穩定成長。

而且在大陸結構轉型的過程中還會出現許多有別以往傳統原物料出口及製造業代工的新投資機會,這類新投資機會的供應鏈將橫跨中港台三市。

所以,從產業面及供應鏈發展上,中港台都有新投資機會,加上大陸財政刺激還有相對大的空間,支撐中國經濟,所以,在亞股中相對看好大中華市場。

摩根亞太入息基金經理人羅傑瑞(Jeffrey Roskell)指出,大陸經濟復甦尚需仰賴政策支撐,且因實質利率仍偏高,為減輕企業融資壓力,大陸仍有進一步貨幣寬鬆與財政政策刺激空間,根據中金公司預估2016年上半年仍有望降息1碼,全年度存準率調降空間可達6%。

他指出,只要大陸降息,不但陸股受惠,連帶亞洲區域內國家股市都有機會受惠。

再者,羅傑瑞(Jeffrey Roskel)說,大陸官方積極推動亞投行與「一帶一路」,可望帶動亞洲基礎建設需求,舉凡石油、水泥等原物料,公路和運輸等公共建設以及受惠於企業信貸需求、投資開發、資本支出提升的銀行業均具投資機會。

霸菱資產管理亞洲投資長薛永輝也表示,雖然大陸經濟無疑正在放緩,但大陸經濟放緩並不意味著經濟正陷入衰退。

雖然大陸市場氣氛疲軟,但因陸股評價低,若未來市場下跌,投資者應該把握逢低買入的機會但選股變得更為重要,舉例來說,騰訊是大陸最大型、用戶最多的互聯網服務供應商,雖然該股股價不便宜,但他認為騰訊的增長潛力,會支持法人給予該股較高的評價。

---------------下一則--------------- 
政策拉抬 陸股基金看俏2016年01月29日 04:10 工商時報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陸股基金近1周績效前10名 http://goo.gl/zO6UbG

伴隨傳統農曆春節將近,市場流動性趨緊,加上投資人抱股過年意願低,致使陸股近期走勢較為震盪,不過,法人指出,A股走勢向來與政策拉抬呈現密切相關,自2014年11月底首度降息以來,受惠市場流動性改善,上證指數波段漲幅高達110%。

摩根中國基金經理人沈松表示,現階段不僅大陸官方極力擴大貨幣寬鬆、加大財政支出,且隨十三五規劃出台,包括開放二胎、城鎮化、人均翻倍、提升環保與改善醫療保健等目標明確,統計過去五年計畫實施的第一年,無論A股或H股首季上漲機率百分百,政策紅利行情鮮明。

宏利精選中華基金經理人游清翔指出,從經濟數據來看,大陸經濟卻顯現緩步落底跡象;其中,去年12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 49.7,較上月回升0.1,只是仍低於50,整體製造業仍然疲弱,但去年12月非製造業指數較上月上升0.8至54.4,表現略優於預期,去年11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獲利年減1.4%,較前一月收窄3.2個百分點,顯現企業獲利有所改善。

安聯中華新思路基金經理人許廷全表示,年初以來亞股大幅波動,主要來自於市場對於人民幣匯率重挫和總體經濟疑慮,預期年節將至,短期節前市場趨於謹慎,大盤仍將維持震盪。

不過,他指出,市場經過一大段風險釋放,可望逐漸形成機會,投資者不宜過度恐慌性殺低,官方致力維持資本市場穩定及兩會召開政策紅利來到,建議投資者可適當分批布局,等待行情。

群益中國金采平衡基金經理人林宗慧指出,現階段對陸股不必過度悲觀,陸股目前不存在去年8月股災發生問題和風險,股市將在調整中完成風格的切換,基本面續改善將驅動新健康牛市。

---------------下一則--------------- 
待市場疑慮消除... A股2月反彈可期2016年01月29日 04:10 工商時報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上證指數歷年2月上漲機率高 http://goo.gl/PCnl91

大陸2015年GDP成長率6.9%,符合市場預期,儘管今年以來陸股重挫,但統計過去15年來上證指數走勢,2月上漲機率高達近80%,代表靜待市場疑慮消除後,陸股將可望重啟反彈行情,大中華基金績效跟著衝。

台新中証消費服務領先指數基金經理人葉宇真表示,統計2000∼2015年上證指數表現,1月與2月連續下跌的情況只有發生2次,其中2001年1月僅跌0.38%、2月跌5%,為史上2月最大跌幅。

隨著熔斷機制已暫停,未來也將進一步規範大股東解禁與註冊制,及人民幣貶值預期企穩等正面因素,可望逐步引導市場從岔路回歸正途,陸股2月反彈紅行情可期。

宏 利精選中華基金經理人游清翔指出,大陸製造業面臨經濟趨緩加全球景氣放緩,及資金面臨寬鬆貨幣與資本持續外流拉鋸,造成股市波動加大。但服務業對GDP貢 獻已超過製造業,平穩擴張大幅降低景氣硬著陸風險,在國企改革帶領下,企業獲利可望回穩,十三五規劃更提供主動型基金選股投資機會。

日盛中國內需動力基金經理人黃上修認為,陸股整體風險偏好下降速度已放緩,跌多後正是把握新投資的方向與機會,國家隊進場托市和大股東承諾不減持,有助穩定市場情緒;產業看好國企改革、互聯網、醫療、十三五規劃及新興戰略產業包含科技、環保、節能等相關個股。

群益中國新機會基金經理人林我彥強調,陸股市第1季為全年風險最高時點,第2季風險偏好可望開始重建,在總體經濟開始復甦下,下半年A股可望強勢反彈。預料隨收入水準上升,消費開始從實物走向服務消費,基本的衣、食、住、行等已得到滿足,未來成長亮點在新興消費。

大陸今年繼續推出一系列措施促進和鼓勵居民消費;葉宇真也說,新興消費服務產業同時具備政策與基本面支持,為今年投資陸股優選,建議在波動加劇下留意布局相關題材的基金。

---------------下一則--------------- 
亞幣不同調 台幣升轉貶2016年01月29日 04:10 工商時報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美聯準會(Fed)利率決策會議後聲明,讓市場對未來升息時程感到撲朔迷離,亞洲匯市各自解讀,主要亞幣不同調、有升有貶,新台幣原為小幅走升,但因韓元貶幅擴大,尾盤央行進場調節,讓新台幣由升轉貶,以33.743元、貶值3.3分作收,總成交量8.23億美元。

外匯交易員表示,Fed如市場預期並未升息,但會後聲明中,看似「鴿派」的言論中,卻又透露維持緩慢速度升息的堅持,讓匯市感到猜不透,難以預測3月到底會不會升息,主要亞幣也因此升貶互見,新台幣則是緊盯韓元收小貶。

根據匯銀統計,主要亞幣以韓元貶值0.54%最多,日圓下挫0.45%居次,新台幣小貶0.1%,泰銖及印尼盾貶幅均不到0.1%;但人民幣及星元各小幅升值0.04%,菲律賓披索升值0.23%,馬元升值0.82%。

「Fed聲明實在看不出明確的指引,大家(亞幣)就自己走自己的路」。外匯交易員指出,新台幣在區間盤整後,老大(央行)看韓元貶得兇,略為擴大調節力道至1.53角,主要因為農曆年關前出口商拋匯需求,但外資僅小幅匯出,兩股力道相互作用後,支撐新台幣略顯偏升格局。

---------------下一則--------------- 
亞股便宜五國 布局好時機2016年01月29日 04:10 工商時報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折價幅度 http://goo.gl/dHEE7f

今年以來全球股市大震盪,經過回檔整理,觀察全球主要股市目前與五年平均本益比,處於折價幅度的共有六個國家,其中亞股就占了五個,分別是台灣、南 韓、香港、日本、泰國,其中以台灣折價幅度28.45%居冠,其次依序為南韓18.88%、香港13.94%、日本11.18%、泰國1.1%。

群益亞太中小基金經理人李忠翰表示,短線上,少數亞洲國家展現政策的靈活積極操作(如南韓),而部分新興大國則是有內需高比重的優勢(如東協),為少數可期待的亮點。

整體而言,以目前全球金融市場趨勢來看,中長期美元走強、大陸經濟轉型,不利國際油價及原物料,依賴原油原物料出口的新興國家經濟將受影響,但亞洲國家相對影響較小,亞股基金也相對看俏。

群益馬拉松基金經理人沈萬鈞認為,台目前仍看好今年有成長題材的低基期利基型個股,建議布局展望佳的中小型個股與績優傳產,目前仍觀察該些個股拉回後的買點。

宏利亞太中小企業基金經理人龔曉薇指出,影響亞股首重美國經濟狀況與亞洲貨幣,預期2016年美元將維持強勢,亞幣貶值程度觀看人民幣,目前政府放任貶值態度加上資本外流下恐呈現競貶。
在此狀況下龔曉薇指出,展望第1季,特別還需重視美國態度及大陸股匯影響,美國進入升息循環符合市場預期步調,惟人民幣走勢及大陸股市表現恐增加市場波動性。

摩根亞太入息基金經理人羅傑瑞(Jeffrey Roskell)指出,新興亞股具備估值上相對具有吸引力的優勢,同時又擁有人口紅利等利多加持,各國財務基本面相對其他新興國家穩健,待國際利空釐清後,資金一旦歸隊新興市場,新興亞洲仍是首選。

中國信託亞太多元入息平衡基金經理人蔡佩怡表示,大陸官方持續調整經濟結構,寬鬆貨幣與財政政策可望持續,大陸經濟表現或將止穩,另預期3月兩會將推出更多施政細節,有助於提振股市信心。

霸菱資產管理亞洲投資長薛永輝表示,倘若大陸市場下跌,投資者應該把握逢低買入的機會,2016年將會為投資者帶來挑戰,但也為投資者帶來買入的良機,在市場繼續下跌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下一則--------------- 
不安情緒高漲 亞股還有更低點2016年01月29日 04:10 工商時報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亞股基金今年來績效前五名 http://goo.gl/ozIZxM

受到人民幣、港幣貶值及大陸經濟成長疑慮,讓亞股今年不安情緒高漲。法人表示,即使亞股短期或有更低點,然潛在報酬率高,仍適合逢低分批買。

安聯中華新思路基金經理人許廷全則認為,年初以來大幅波動主要來自於市場對於人民幣匯率重挫、油價重挫以及投資人對總體經濟疑慮,因此帶影響投資人投資信心。

但近期人民幣匯率漸止穩,美歐股市在油價反彈後即可減輕亞股賣壓,短期或許還有來自籌碼面的壓力,但中期來說,各國央行持續釋出正向消息,政策支撐,市場經過這波技術性的修正後,走高機會增加,投資人可趁波動時分批布局。

富蘭克林華美新興市場股票組合基金經理人陳韻如指出,新興市場成長股優於價值股的趨勢尚未見到改變,因此,持續看好新興股市的科技、醫療與消費類股。

她認為,在新興經濟體系中,不論是降低企業營運成本或家計能源支出,亞股仍較其餘新興市場具投資優勢,在投資人恐慌情緒回穩後,有望讓資金重回新興亞洲市場。

瀚亞亞太豐收平衡基金經理人王華謙表示,短線亞股表現確實令人難熬,但分析目前亞洲並不存在系統性風險,而主要反應出投資人的不確定感和信心不足,而非基本面的惡化。

王華謙指出,從價值面來看,亞股股價淨值比位置與未來數年的平均投資報酬率呈明顯的負向關係。目前淨值已落到1.5∼1.75倍,潛在報酬機會極高,不過於短線波動風險仍高,建議透過股債平衡型基金布局,降低波動。

摩 根亞太入息基金經理人羅傑瑞(Jeffrey Roskell)指出,儘管2016年開春亞股便受累於全球市場恐慌性拋售而走跌,但也創造進場契機,許多優質亞股目前股價因被錯殺已滑落至低檔,現階段 MSCI亞太(不含日本)股價淨值比已降至1.4倍,遠低於過去10年平均的1.8倍,估值極具投資價值。

---------------下一則--------------- 
歐股基金 逢低搶好貨2016-01-29 07:22:41 經濟日報 記者溫子玉�台北報導
MSCI歐洲指數低本益比時進場表現 http://goo.gl/G8qYOC

今年1月歐股創下2008年以來表現最差的一個月,使預估本益比一度來到14倍以下。根據彭博資訊顯示,2013年以來如在MSCI歐洲指數預估本益比低於14倍時進場,後一、三、六個月平均報酬率有6.3%至13.6%,法人也表示,歐股後市具投資價值。

富蘭克林互利歐洲基金經理人菲利浦.博吉瑞指出,歐洲央行持續釋出流動性,可望對經濟及股市帶來支撐效果,且觀察歐洲的消費者及企業信心、採購經理人指數、 貨幣供給這些經濟成長預測指標,都指向經濟正在復甦。同時,低油價環境對歐洲的消費者及企業都有利,因為投入成本可降低,將有利於改善毛利與獲利。

細究歐洲CPI組成,野村歐洲中小成長基金經理人莊凱倫表示,能源僅占10.6%,但布蘭特油價跌破30美元心理關卡,使通膨回升前景更加黯淡,有助歐元區寬鬆政策開啟一道新門,未來數月內可能推出更多刺激政策,其中包含加碼與延長量化寬鬆等選項。

展望整體市場,永豐歐洲50指數基金經理人王建武認為,這次全球股市大幅修正,真正風暴核心其實都未在歐元區內部。

事實上,從2015年3月以來,歐元區貨幣環境寬鬆,基本面站穩腳步,資金也持續簇擁,現階段確實最大優勢就是物美價廉,仍建議投資人可適時逢低找尋有利買點。

觀察道瓊歐洲50周線至上周仍位在金融海嘯後長期上升趨勢線上,力守關鍵價位。王建武指出,過去經濟復甦過程當中也曾連續兩年(2011、2012)波段跌 幅超過二至三成以上,技術面熊市當時也曾令市場恐慌不已,但後續伴隨景氣正向成長,股市也隨基本面而上,也看好後市表現。

至於投資區塊,湯森路透在1月21日預估,道瓊歐洲600大企業2016全年度獲利成長率為6%,其中循環消費、科技、工業、通訊服務等產業的獲利成長預估可望高於整體平均表現,菲利浦.博吉瑞則表示,看好營收來自歐洲為主的內需循環類股可望有相對突出的表現。

---------------下一則--------------- 
歐股雙利多加持 法人力挺2016-01-29 07:17:04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歐股與美股企業獲利比較 http://goo.gl/EbnNWQ

1月全球股市動盪不止,成熟市場和新興市場幾乎全盤皆墨,資金也持續撤出各大股市,但對於後市,法人相對看好歐股。

法人表示,全球經濟並未大幅衰退,特別是歐洲企業2015年全年獲利有望創下近六年最佳表現,搭配歐洲央行暗示,3月可望進一步擴大寬鬆政策,雙重利多將支撐歐股反彈,穩健投資人則適合布局歐洲高股息股來獲取收益。

摩 根歐洲策略股息基金經理人巴洛克(Michael Barakos)表示,今年受到市場動盪衝擊,歐股本益比已下滑到一年來新低水準,但根據湯森路透最新預估,歐股去年第4季企業盈餘年增率達7%,全年歐 洲整體企業獲利,可能創近六年新高,且歐洲景氣循環類股表現突出,顯見歐股疲軟主要受消息面影響,基本面卻維持強勁動能。

從政策面來看,歐洲央行上周如期維持基準利率低於5%,但巴洛克指出,歐洲央行可能重新評估包括量化寬鬆(QE)等貨幣政策,來刺激經濟。

現階段歐元區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僅0.2%,和預定目標2%有落差,代表歐央具有擴大QE的壓力,如到時候加碼QE成真,有機會再度挹注股市和企業獲利能量。

目前在歐洲維持QE政策下,許多歐洲國家2年期以下的公債殖利率來到負值,使歐債失去吸引力,但歐股股息率仍有3.4%水準,歐洲高息股股息率更達5.2%,遙遙領先全球,預期隨企業體質改善,資金將持續從歐債流向高股息股票,值得投資人留意。

安聯歐洲成長精選基金產品經理黃俊苔認為,歐股今年在經濟看好和政策題材支撐下,有機會延續去年的吸金力,至今歐股仍是資金淨流入的少數市場之一。

面對市場波動,投資人若期待兼顧風險和收益,適合關注具結構性成長而且價值面吸引人的優質公司,表現相對具備隨漲抗跌特色,也能在低成長時代創造高爆發力。

---------------下一則--------------- 
Fed三月升息 可能性沒排除 惟中國經濟拖累全球 市場押注甚至可能負利率2016年01月29日蘋果日報【林文彬╱綜合外電報導】

看法迥異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周三一如預期,維持基準利率在0.25%~0.5%,緊縮貨幣政策立場無明顯軟化,3月升息可能性未完全排除。但隨著中國經濟惡化拖累全球經濟,Fed恐難以按原定計劃升息的雜音愈來愈多,市場甚至押注Fed將採負利率政策,明年底前利率降到0以下機率已升至12%。

投資機構Ambrosino Brothers資深副總裁科爾梵說:「這是根據『黑天鵝理論』採取的防禦措施。」黑天鵝事件是指難以預知且發生機率不高,但一旦發生影響會很大的事件。

會考慮任何貨幣工具
Fed主席葉倫去年表示,如果美國經濟嚴重惡化,Fed會考慮採取任何貨幣政策工具,包括把利率降到負值,紐約Fed總裁杜德利本月也發表類似看法。

他說:「如果美國經濟意外大幅走軟,而我們決定Fed需要動用一系列貨幣政策工具來振興經濟,Fed將評估是否實施負利率政策。」

Fed周三在決策會議結束後公布的聲明中表示,Fed仍預期將以「漸進」步伐升息,但官員將關注全球經濟和市場情勢如何影響美國經濟前景,並刪除美國經濟前景承受的風險很「平衡」的措辭,也不再提到Fed對美國通膨率中期將升至2%的目標抱持「合理信心」

進入等待及觀察模式
穆迪分析公司資深經濟學家史威特說:「Fed進入等待及觀察模式,他們想觀察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產生的效應是否會外溢,影響美國通膨率及Fed對經濟前景看法。」

根據從利率期貨行情推算的升息機率,3月Fed再次升息1碼機率已降到18%,今年底聯邦資金利率平均值估為0.605%,代表Fed今年可能都不會採取行動。假設聯邦資金利率會在官方區間中值附近游走,從利率期貨行情推算的聯邦資金利率必須高於0.625%,Fed才會啟動第2次升息,目前時間點落在明年1月。根據Fed去年12月的點狀圖,Fed官員預期今年將升息4次,但市場普遍不信能升息那麼多次。

學者:目前股市價位高
曾任美國總統歐巴馬經濟顧問的古爾斯比表示,比起升息,今年Fed可能更需要降息,擔心今年美國經濟成長可能連「溫和成長」都辦不到。如果今年真的降息,明年底前利率降到負值的可能性將大增。

Fed升息態度未明顯軟化,未完全排除3月升息可能性,拖累美股道瓊工業指數周三收跌222.77點或1.38%,S&P 500指數跌1.09%,本月跌幅恐創近6年來最大。

不過哈佛大學教授費爾斯坦認為,Fed應無視股市動盪,按原定計劃在今年升息4次,目前股市價位已經太高,必須回到較正常的水準。

---------------下一則--------------- 
Fed鷹中帶鴿 3月升息機率降2016年01月29日 04:10 工商時報記者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
市場對Fed反應 http://goo.gl/YljHwM

美聯準會(Fed)如市場預期做出利率按兵不動的決議,但會後聲明強調對全球金融市場動盪與海外經濟成長走弱感到憂心,儘管並未關閉3月升息的大門,但此「鷹中帶鴿」的訊息,已使得3月升息不確定性升高,市場推估可能性已經不到3成。

Fed宣布會議決策結果後,周三美股出現殺尾盤,3大指數收盤跌幅均逾1%,但周四逢低買盤進場,跳空開高,道瓊指數上漲126點或0.8%,來到16,082點,標普5百與那斯達克指數分別彈高0.9%與1.3%。

歐股則反映聯準會並未放棄今年升息的計畫,加上經濟指標低於預期而全面下挫,法國股市跌0.9%,德國股市重挫1.4%,Stoxx 600歐股指數下跌1.1%。

Fed周三宣布短期利率維持於0.25%到0.5%的區間不變,在經濟預測方面,Fed依然認為「將可溫和成長、創造就業,並逐漸的帶動通膨率邁向2%的目標水位。」

然而,Fed會後聲明再度指出「憂心全球金融市場動盪與全球經濟成長走疲」,並以密切監看全球經濟與金融情勢發展來做為未來經濟前景的風險評估,顯示Fed對經濟前景看法轉趨保守,也為3月升息埋下變數。

Fed上個月才啟動近10年來首度升息,並表態今年擬升息4次(4碼)。根據Fed的升息時程規畫,聯邦基金利率今年底前將調升至1.375%。

儘管Fed並未排除3月升息的可能性,但市場普遍認為在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再陷動盪後,已大舉壓縮Fed下次進一步升息的出手空間。根據利率期貨盤的報價顯示,市場推估3月升息機率已降至25%。

即便今年全年Fed的升息幅度預測,市場看法也全面下修,利率期貨盤推估今年底聯邦基金利率僅會升到0.605%,意即Fed頂多只會升息1碼。

巴克萊銀行首席美國經濟學家葛潘(Michael Gapen)表示:「經濟指標或是金融市場進一步惡化,Fed就會延後升息,若經濟指標好轉或金融市場回穩,那Fed就有可能於3月時再度升息。」

---------------下一則--------------- 
4大面向 解讀Fed聲明變化2016年01月29日 04:10 工商時報記者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

美聯準會(Fed)周三按例在決策會議結束後公布會後聲明,此次聲明與上次12月的聲明有明顯差異,比較偏向去年9月、10月的聲明,尤其提及經濟面臨金融市場動盪、全球經濟成長走疲與低通膨的風險,內容主調轉向保守,不如去年12月時具有信心。
華爾街日報就四方面來解讀Fed聲明自9月來的變化。

●在國際情勢方面,Fed此次聲明表示,「正密切監看全球經濟與金融情勢的發展」,相關措詞與去年9月與10月的聲明內容類似,當時在中國經濟成長出現疑慮引發市場動盪不安後,Fed在9月與10月的會後聲明都重申「正密切監看全球經濟與金融情勢發展。」

Fed主席葉倫去年11月在國會做證時指出,經過仔細評估海外的情勢後,Fed已認定「不會對美國經濟構成重大威脅」,Fed隨即在12月啟動近10年來首次升息,會後聲明同時撤掉正密切監看全球經濟與金融情勢發展的措詞。

●通膨展望方面,此次聲明提及「通膨近期內料將維持於低檔,部份原因是能源價格持續下跌,但中期將可升向2%。」

相關內容去年9月與10月聲明都有出現,但12月時反應Fed對通膨前景轉趨樂觀,該次會後聲明已不見近期內維持低檔的字句,只剩下「中期將可重返通膨目標」。

●就業市場前景評估部份,此次聲明延續去年12月的看法,預料就業市場將持續走強,周三的聲明表示,「受惠於強勁的就業成長,勞動市場情勢持續好轉。」

12月的聲明則指出,「決策委員會認定勞動市場今年已有長足的進展,料將持續走強。」

●經濟展望的風險評估方面,此次聲明Fed選擇不表態,僅說會以監看全球與金融情勢的發展來評估對美國經濟前景的風險。

去年9月與10會會期,Fed會後聲明都指出,通膨與就業市場的前景預估風險「幾近相當」,之後公布的會議紀錄也對此提出說明,指幾近一詞代表經濟前景風險評估偏向負面。

但12月的會後聲明則改口說,「海外的風險已逐漸消退」,並拿掉幾近措詞,宣稱「通膨與就業市場的前景預估風險相當。」

---------------下一則--------------- 
葛洛斯:美經濟12~24月內陷衰退2016年01月29日蘋果日報【林文彬╱綜合外電報導】

有「債券天王」之稱的駿利資產管理集團(Janus Capital)基金經理人葛洛斯(Bill Gross)表示,在全球其他國家經濟普遍低迷的情況下,美國很難倖免於難,預期美國經濟12~24個月內就會陷入衰退。他並批評Fed無法評估美國經濟走向,愈來愈沒資格當作參考指標。

Fed參考價值下降
葛洛斯說:「我認為從現在算起的24個月內,美國經濟將墜入衰退…我認為美國企業的槓桿率相對較高,能源業債務違約則使投資下降。到了某個時間,美國經濟將陷入輕度衰退,在全球其他國家經濟都很低迷的時候,特別是新興市場,美國很難倖免於難。」

葛洛斯表示,Fed周三決策會議後公布的聲明,未對美國經濟前景展現信心,導致美股在Fed公布決策後一路下跌。他說:「基本上,Fed說的是他們無法評估美國經濟未來走向,這讓我感到沮喪及困惑,也顯示Fed的參考價值已開始下降。」

葛洛斯指出,Fed一直聚焦於強調就業壓力會帶動勞工薪資上漲,進而推升通膨率的歷史模型,但這個模型根本是錯的。他說:「Fed拿著錯的路線圖。」

---------------下一則--------------- 
原油減產有譜 油價急漲2016年01月29日 04:10 工商時報記者王曉伯�綜合外電報導

以沙烏地阿拉伯為首的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與俄羅斯等非OPEC產油國合作減產已露出曙光。俄國能源部長諾瓦克周四表示,俄國官員已準備在2月與OPEC討論協調產油的可能性。

此一消息激國際油價大漲,紐約西德德州中級原油周四急漲6.2%至34.29美元,北海布蘭特原油也勁揚6.3%,而站上36.06美元。

諾瓦克表示,與OPEC間的討論議題,包括評估當低油價的市況,以及協調產油的潛在可能性。

俄羅期長期以來一直堅拒減產原油,所持理由是在停止產油後要再恢復產油,作業困難。不過近來市場有關OPEC要與非OPEC合作減產保價的傳言甚囂塵上。本周稍早,俄羅斯能源官員表示,只要其他產油國也減產原油,俄羅斯並不排斥減產。市揚將其視為俄羅斯拒絕減產的立場因油價大跌而有所鬆動的訊號。

在周三時,俄羅斯國營輸油管營運公司的主管透露,沙烏地阿拉伯已向俄羅斯建議與OPEC產油國進行會商,討論合作減產的可能性。

---------------下一則--------------- 
IMF攜世銀 防產油國違約2016年01月29日 04:10 工商時報記者鍾志恆�綜合外電報導

金融時報報導,國際貨幣基金(IMF)和世界銀行的官員,已前往與伊朗西北部接壤的產油國亞塞拜然,討論提供40億美元緊急紓困可能性,亞塞拜然有可能成這波油價崩跌重創財政而接受國際組織紓困的第一個產油國,但恐怕不會是最後一個。

油價崩跌已引發產油國的貨幣與債務危機,IMF與世銀擔心從中亞到拉丁美洲等新興產油國都會出現問題,因此率先出訪亞塞拜然商討對策。除了亞塞拜然,這兩大組織也關切巴西和厄瓜多爾等其他產油國的情勢。

亞塞拜然95%出口依賴石油與天然氣,油價崩跌後,該貨幣大貶衝擊經濟與民生,引爆全國發起連串示威反對總統阿里耶夫(Ilham Aliyev)領導的政府。

亞塞拜然上周實施資本管制,向匯出海外的匯款課以20%重稅,成為首批因油價崩跌而採取此措施的國家之一。亞塞拜然貨幣採取緊盯美元政策,油價崩跌導致其貨幣貶值壓力沉重。
亞塞拜然央行因為緊盯美元政策而消耗掉逾半外匯存底來支撐本國貨幣匯率。

---------------下一則--------------- 
三大避險資產 抗VIX震盪氣旋2016年01月29日 04:10 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2016年來三大正報酬資產 http://goo.gl/ncu6NI

全球市場寒氣逼人,VIX的震盪氣旋也逼得投資人直打冷顫,統計自今年以來,只有投資等級公司債、公債與美元、日圓等避險資產創下正報酬表現。法人建議持續配置成熟市場公債和貨幣,以降低資產波動風險。

根據Bloomberg統計,債券資產中只有公債跟投資等級公司債在今年能獲得正報酬,尤其是AA級以上的公債資產報酬都在1%以上,BBB級以上的投資等級公司債則在0.5%上下,至於一向被視為具備避險功能的日圓,今年更上揚1.57%。

瀚亞投資指出,這三類資產都是成熟市場的公債與貨幣,其共同特性都是高投資評等,因此也都具備避險功能。

因此無論是布局投資等級公司債、還是公債與投資等級公司債相互搭配的複合型債券,其債券到期殖利率都可以獲得比美元或日圓定存更佳的投資收益。

單純比較債券殖利率,亞洲投資等級公司債以及美國投資等級公司債分別為4.9%與3.5%,不但比英、美1∼2%的公債殖利率更高,甚至還遠高於美元與日圓的定存利率,以及歐洲國家的10年期公債殖利率。

儘管指數表現目前是公債領先,但長期來看,投資等級公司債將以較佳的殖利率持續受到收益資金的青睞。

保德信亞洲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鍾美君指出,受惠於美元升值,以美元計價的新興亞債是穩健型投資人的最佳選擇之一,目前新興亞洲企業體質持續改善,未來信評可望持續調升,伴隨利差收斂,使新興亞洲債券具有高資本利得空間的潛力。

此外,新興亞債價格波動度僅略高於政府債券,卻可得到接近高收益債的收益率,CP值高居各債券之冠。

鍾美君分析,亞洲新興市場債券價格不易急漲急跌,可幫助投資人遠離追高殺低的惡性循環,在聯準會(Fed)升息循環、油價大幅波動之際,全球多數股債市震盪都將加大,投資人可加碼亞洲新興市場債券型基金,或是將其他波動度高的基金適度轉換至亞洲新興市場債券型基金。

台新亞美短期債券基金經理人陳丞漢表示,對照美股與花旗投資等級短債指數的走勢,可以發現當股市遭遇系統性風險而重挫時,投資等級短債卻呈現向上趨勢,故當市場波動過大或風險情緒不佳時,轉進安全性高的投資等級短債基金將是較佳的選擇。

---------------下一則--------------- 
瀚亞:美投資級債 抗波動首選2016年01月29日 04:10 工商時報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美元投資級公司債基金績效表現 http://goo.gl/FuwaqG

美國聯準會(Fed)1月宣布暫不升息,卻警示美國經濟成長出現減緩,加上國際油價、陸股跌勢不止,以美股為主的全球金融市場持續震盪,風險性資產短線面臨較大波動。

法人指出,目前投資人風險意識明顯轉強,以公債或投資等級公司債為主的投資標的,成為資金短線瞄準方向,而全球法人向來偏好的美元投資等級公司債券基金,短線投資力道隨之加溫。

瀚亞投資表示,投資等級公司債是公司債當中最高水準,這些發債公司必須達到一定的信用品質,擁有較便宜的借貸成本,每個月也都有不定金額的債券自高 收益債調升至投資級;此外,若以流通性來看,整體平均在外流通金額達3兆美元,約為高收債的2∼3倍,可提供債券投資人一定的資產保護效果。

根據經驗,統計過去幾次重大金融事件時,當VIX飆高期間,投資等級債券仍普遍展現抗跌表現,甚至提供正報酬收益。從今年以來美元投資等級公司債券基金的表現來看,今年以來平均同樣為正報酬。

依Morningstar資料顯示,目前國內僅有少數幾檔基金鎖定美國公司債券為主,且平均信評可到達A;以瀚亞投資優質公司債券基金為例,基金主要信評配置均集中在投資等級債,AAA、AA、A級債券配置合計超過六成,BBB級也高達35%。

當市場面臨高度波動,瀚亞投資建議,投資人篩選標的時,不妨以「三低」特性為參考標準,如標準差低於同類型、公司債償債風險比股票低,以及與其他風險性資產相關係數低;在資產布局中若能納入美國投資等級公司債後,預期可以為整體投資組合帶來降低波動的效果。

---------------下一則--------------- 
利差攀至高點 高收債投資價值浮現2016年01月29日 04:10 工商時報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聯準會在去年12月決議升息、結束了金融海嘯以來的零利率政策後,美國公債殖利率走高,加上國際油價持續探底,投資人對大陸經濟成長放緩的擔憂,加重對風險性資產的賣壓,令高收益債及新興巿場債跌幅擴大,資金外流壓力沉重。

宏利新興市場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李育昇指出,新興市場債市中以非投資級債及當地貨幣計價債券跌幅最大,而高收益債巿的下跌產業主要集中在能源、金屬/礦業、運輸等。展望未來,美國經濟依然穩健,觀察美國近期經濟數據較弱,成長速度可能不如預期,他認為聯準會升息速度將平穩緩慢,預期今年僅下半年有1至2次升息機會。

在這樣的狀況下,李育昇認為,殖利率上漲空間有限;新興巿場貨幣過去調整幅度已大,雖短期對美元仍難以明顯升值,但貶值空間有限,資金外流的壓力可望放緩。然而,他認為新興債巿及高收益債巿短期仍難以避免大幅波動的局面。

安聯四季豐收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表示,高收益債除能源產業外,全球高收益債基本面大致無虞,目前利差來到2013年底來的高點,投資價值浮現,不僅提供資本利得空間,收益率亦較其他固定收益資產佳,預計市場信心回溫後有望重獲青睞。因此以評等與品質較佳的券種較能抵禦短線波動風險。

群益多利策略組合基金經理人張俊逸表示,回顧歷史,當全球股市走多時,新興市場債、高收益債與股市連動性高,同步上揚,而當股市震盪下跌、氣氛悲觀時,政府公債或投資級公司債等低風險投資則可望穩住正報酬,各類債券動態搭配布局是震盪中的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