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小媽精選1050130-0201基金資訊

2016年02月01日
境內投信基金 整體規模增11.6% 2016年02月01日 04:10經濟日報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2015年基金規模增幅前10名的中大型投信 http://goo.gl/LqElYy

受到陸股下跌與人民幣大幅貶值衝擊,去年金融市場整體表現不佳,市場資金大幅流入貨幣型基金,其次是平衡型基金與多元資產型基金。投信投顧公會統計,去年整體投信業規模成長為11.6%。

規模超過500億元的中大型投信中,扣除被動式操作ETF類別後,規模成長幅度最高者為野村投信的41.15%,規模則增加241.88億元,僅次於群益投信的246.21億元。

統計規模增幅前十名基金公司中,外商投信僅野村投信與保德信投信呈正增幅,其餘為本土投信為主,主要來自貨幣型基金的增長。

野村歐洲中小成長基金經理人莊凱倫表示,觀察最新12月PMI及德國GDP等數據反映歐元區基本面不差,顯示過去一年來歐洲央行戮力寬鬆的行動已陸續開花結果,基本面及政策面支持歐股成為今年不確定環境中相對確定的市場,為歐股投資有利條件。

亨德森遠見歐元領域基金經理人Nick Sheridan指出,歐洲的復甦較預期更為緩慢且不穩定,但近期的消息卻相當令人振奮。

歐元區去年12月PMI創下54個月來新高,德國工業生產量提升,地區消費者物價也上升,所有訊號顯示未來幾個月該區可望穩健成長。

富蘭克林坦伯頓互利歐洲基金經理人菲利浦.博吉瑞表示,歐洲央行延續寬鬆政策將使利率維持在低檔更長一段時間,加上商品價格來到歷史低位,雙低環境讓歐洲內部需求取代出口成為拉動經濟的主要驅動力,有利像金融、消費等營收來自歐洲比重較高的內需型產業。

日盛全球抗暖化基金經理人鄭慧文表示,市場預估歐元區通膨若要達到央行目標,恐需再擴大寬鬆政策,可留意大型股及內需循環股。

---------------下一則--------------- 
因應歐美基金贖回壓力 去年外資淨匯入 快跑光了2016年01月31日 04:10 工商時報記者彭禎伶�台北報導

去年匯入的外資,今年初都跑光了?據金管會最新統計,到本月28日為止,外資累計淨匯入金額降到1922億美元左右,創一年多來的新低點,幾乎等於去年前5個月匯入的123億餘美元、推升台股上萬點的外資,在1月底前全數已匯出。

昨天是曾銘宗在金管會主委任內的最後一個上班日,他對此表示,美國升息,加上美股近期波動,部分外資因應歐美基金贖回壓力,將資金撤回,但速度已算是「和緩」,同時大戶已有回來的跡象,相信後續資金動能會好一些。

外資元月到28日約淨匯出16億美元,累計去年11月到今年1月下旬,外資已匯出近27億美元,約合新台幣900億元,但曾銘宗表示,外資淨匯入金額一度降到1920億美元附近,近幾日已有些匯回的動作,未必全都是淨匯出。下周一、即2月1日,屆時現股當沖的範圍將正式擴大,由現行374檔擴大到1400多檔,預估將有助於提升台股交易量,同時券商借貸的券源也擴大,曾銘宗強調,該放寬的措施都已完備,台股也有許多不錯的上市櫃公司,相信後續資金會慢慢回籠,日均交易量今年應有望到1300億元。

外資在去年1到5月連續淨匯入,累計淨匯入金額到5月底達2048.28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同時也推升台股突破萬點,但之後因為美國升息議題及陸港股回檔等,外資陸續撤離,到今年1月,外資累積淨匯入金額已回到2014年底的水準,即約1922億美元附近,創近一年多來新低水位。

另依證期局的統計,單季交易量在5億元以上的大戶,已從去年第三季的648戶,到去年第四季增加到675戶;交易量1∼5億元的中實戶也從6796戶增加到6809戶,戶數雖增加不多,但已有國內資金回頭現象。

---------------下一則--------------- 
今年降息幅度 澳洲難料 印度超預期2016年01月31日 04:10 工商時報記者吳慧珍�台北報導

澳洲和印度央行皆將於本周集會宣布最新貨幣政策。澳洲自去年5月凍結迄今的基準利率今年走向為何,專家看法分歧沒共識。儘管印度零售通膨已超出央行設定目標,但有分析師基於原油等商品價格料持續滑降,印度央行今年的降息手筆很可能超出預期。

澳州央行(RBA)預訂周二(2日)召開貨幣政策會議,安保資本(AMP Capital)首席經濟學家奧利佛(Shane Oliver)認為,近來全球經濟動盪不穩下,RBA今年應有降息1碼的打算。

他表示:「商品價格依舊疲軟無力,恐導致預算赤字惡化,澳元貶值壓力增加,迫使RBA再度出手降息。預料澳元今年年底前下探到兌0.6美元,RBA將現金利率往下調低至1.75%。」

但澳洲西太平洋銀行(Westpac)首席經濟學家伊凡斯(Bill Evans)持不同看法,對於澳洲央行2016年將再祭降息行動的預測不以為然。他說:「縱使市場很有信心預測RBA會在2月前降息,但西太平洋銀行仍堅信,央行去年下半按兵不動的政策,會延續到2016一整年。」。

印度央行(RBI)亦將於本周二公布最新貨幣決策,拜全球大宗商品價格狂跌引發通縮壓力之賜,過去2年來印度通膨率急速從兩位數降到6%以下,促使RBI去年共降息125個基點至6.75%。然鑑於印度零售通膨壓力已升破央行預設目標,大多數分析師預測RBI今年頂多降息1次。

惟獨IFFL經濟師達塔(Ashutosh Dattar)接受《路透社》調查指出,大宗商品價格依舊看跌,相信通膨率會低於央行預期,RBI今年的降息幅度恐怕比普遍所預測的還大。

---------------下一則--------------- 
Fed升息機率降 美元臉綠2016-01-31 11:37:10 經濟日報 記者吳苡辰�台北報導
影響國際匯市主要因素 http://goo.gl/frwG0X

上周影響全球匯市三大焦點話題,分別是國際油價走勢、美國聯準會(Fed)今年首場FOMC(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及日本銀行(日本央行)意外採取負利率措施。

本次FOMC宣布維持利率於0.25%~0.5%不變,且會後聲明表示「正密切監控全球經濟與金融情勢發展,並評估對勞動市場、通膨及經濟前景風險平衡造成的影響」,讓市場預期Fed於3月升息機率降低,拖累美元指數回檔整理。

Fed釋出的是「鷹中帶鴿」的訊息。觀察聯邦基金期貨數據顯示,交易商對3月升息的機率,已從聲明前的35%左右,跌破三成,儘管FOMC仍堅持要持續以「緩慢」(gradual)的速度升息。

美國去年12月中旬才啟動近十年首度升息,市場原先預料,今年將有三到四次調升利率的空間,每次幅度為1碼(0.25個百分點),現在悲觀者認為,Fed最快下半年才會再度升息。

美元指數上周一度跌破98.5,歐元亦往1.1美元兌1歐元靠攏,不過,隨著日本推出負利率後,市場對歐洲央行(ECB)進一步寬鬆的期待可望升溫,不利歐元後續走勢。

儘管Fed可能暫緩升息的腳步,但考量歐元區及日本,貨幣政策仍與美國背離的情況下,歐元、日圓後勢皆看跌。

本次日銀祭出負利率,讓市場大呼意外,因投資人本來預期這次會議不會有行動,或僅小幅擴大量化寬鬆(QE)規模,導致日圓聞訊狂瀉並貶破120日圓兌1美元大關。

油價方面,受惠國際油價強勁反彈,帶動市場風險偏好,除了提振大宗商品表現外,澳幣、加幣皆展開反彈,投資人對英鎊的興趣也有所升溫。

展望本周,最受矚目仍是美國要公布1月非農就業數據,在近期美國經濟顯現放緩的跡象下,該數據表現,對於判斷Fed未來升息路徑至關重要。

此外,中國要公布最新PMI(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可從中一窺中國經濟狀況;英國央行、澳洲央行、印度央行都將舉行貨幣政策會議,值得關注。

---------------下一則--------------- 
人民幣交投降溫 狹幅盤整2016-01-31 11:35:12 經濟日報 記者孫淑瑜�綜合報導
人民幣走勢 http://goo.gl/VUVGqL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即期價上周五(29日)收盤小跌,但中間價續小升並刷新逾三周新高。交易員表示,大陸金融管理階層維護人民幣穩定的態度堅決,購匯情緒已大為緩和,一些機構自營盤的結匯獲利了結積極,春節前匯價,料延續當前窄幅整理走勢。

路 透報導,大陸外匯市場業者指出,29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下跌,與當天日本央行意外實行負利率,導致國際美元短暫快速反彈,並一度推低離岸CNH至近三周新 低有關;但因中日貨幣政策相關性較小,日本央行此舉直接影響性不大,目前而言,全球貨幣政策寬鬆仍是主基調,美聯準會升息預期減弱。

「在國際市場大動盪未結束前,大陸市場都會穩定,投機盤減少,客戶購匯也採觀望態度,市場加倉就少了。自營商和持倉盤商賣一點,那(美元)價格就下來了。」一位股份行交易員說。

中金公司發布研報指出,2015年陸資本外流嚴重,大陸外匯存底1月可能下降1,0 00億美元左右,政策應謹慎果斷應對。

大 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上周四曾表示,有能力保持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基本穩定,將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並將穩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 制改革,因此,人民幣不存在持續貶值的基礎。此話一出,當日人民幣小漲0.04%,收6.5755。上周人民幣延續平穩走勢,中間價連續調升,中國外匯交 易中心數據顯示,上周五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續調升12個點或0.02%,報6.5516元,這已是人民幣中間價連續第六個交易日上漲,並從上周一的 6.5557漲到6.5516,維持在1月6日以來最高位;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價本周以來,在6.57~6.58間窄幅整理。

市場人士指出,美元走勢平穩,緩和人民幣貶值的外部壓力。同時,人行維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的態度明確,對資金外流的管制和監管有所加強,逐漸穩定人民幣市場價格大幅波動。短期看,外匯市場交投降溫,貶值預期趨緩,料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保持盤整的可能性較大。

---------------下一則--------------- 
台股周漲5.02% 近4年最猛2016年01月31日 04:10 工商時報記者曾萃芝�台北報導

台股昨(30)日全球股市中獨開盤,在內外資齊做多下,台股連2日大漲,昨上漲64點,衝破8,100點收在8,145點,周線連2紅,大漲389點,漲幅高達5.02%,創近4年來最大周漲幅,法人估指數上探季線到8,500點有望。

國泰證期顧問處協理簡伯儀說,台股受日本祭出負利率措施利多發酵,羊年封關紅包行情似可期。簡伯儀分析,台股上周狂飆389點,漲幅高達5.02%,創2011年12月3日近4年來最大周漲幅,超犀利!內外資法人均偏多操作,上周五帶量長紅棒,確認站穩月線,近期國際股市中新興市場相對強勢,國際股市底部確認,外資期貨多單維持3萬口之上,短線只要量能不大幅萎縮,將強勢震盪向上方季線挑戰。

大慶證自營部協理林明謙說,台股上周周線大漲,但1月月線仍收黑192點,留下長達500多點下影線,預告2、3月有機會走反彈。

林明謙分析,台股已在過去1到2周中,有利空不跌味道,且以3周左右時間整理出碗型底部型態,然後長紅帶量突破,配合春節資金行情,這是最佳反彈結構,2到3月大盤彈升一波機率甚高。

林明謙說,農曆年假前剩最後3個交易日封關,時點愈靠近,資金將有利多方,國際股市若能止穩不再破底,台股將有表現機會,除回升8,200外,也有挑戰8,500可能。

---------------下一則--------------- 
1月台灣NMI指數 恐呈緊縮2016年01月31日 04:10 工商時報記者陳碧芬�台北報導

今年1月以來的全球金融市場,以「怵目驚心」形容一點都不為過,甚至到1月底的最後上班日,日本央行還自己打臉祭出負利率政策,全球股匯同步牽動形成「完美風暴」;明(1)日中華經濟研究院將發布2016年1月臺灣採購經理人指數,預估金融、服務業占比高的「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摜破50榮枯線的機率極大,從去(2015)年12月的持平(50.0%)再度轉為緊縮。

去年12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與NMI雙雙微升,分別達到46.6%、50.0%,其中,PMI是在連續6個月呈現緊縮下,跌幅從逐漸縮小到反向走升,中經院長吳中書卻認為,「不能說經濟已從谷底反彈」,對於景氣反轉的判定非常審慎。

實際上,1月期間的實體經濟有些正向的訊息出現,例如工研院產經中心IEK上修我國製造業今年全年產值,並認為製造業將重返成長軌道,就短期來看,因應農曆春節消費旺季的年前拉貨潮,也能激勵製造業的生產動能。然而,中經院研究團隊擔心,在國際油價大幅波動下,廠商根本不敢保留原物料存貨,存貨也儘量減少,屬於PMI5項組成指標的多數項目,能見度已從過去的3個月降為1個月。

然而,1月期間令市場擔憂的是全球股、匯市,從跌跌不休的中國大陸像瘟疫般,向亞洲新興市場、歐美日等發達市場擴散,包括我國在內的新台、台股大盤都一壞再壞,對於以調查非製造業經理人為主的NMI指數,可以預估必然受到衝擊1月臺灣採購經理人指數的發布結果,看來是難以樂觀待之。

---------------下一則--------------- 
臨近春節 陸元月PMI微降2016年01月31日 04:10 工商時報記者康彰榮�綜合報導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和財新明(1)日將分別公布官方和Markit調查的1月份中國製造業PMI(採購經理人指數)。路透綜合20家分析機構預估中值顯示,官方PMI將小幅回落至49.6,為連續6個月處於榮枯線下方,顯示大陸經濟仍面臨下滑壓力,政策寬鬆趨勢料將不變。

2015年12月,中國官方製造業PMI為49.7,較上一月上升0.1,但仍位於榮枯線下方,且低於歷史同期水準。不過當月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4.4,比上月上升0.8,創2015年以來最高。

財新公布的12月中國製造業PMI則為48.2,較上月下滑0.4,創歷史次低,同時是連續10個月低於榮枯線;當月服務業PMI為50.2,雖在榮枯線上方,但較上月下降1.0,創17個月新低。

對於1月PMI數據的預測,路透引述招商證券宏觀分析師張一平表示,1月受春節季節性因素影響明顯,過年停工對企業影響比較大,同時也受極寒天氣影響,「實體經濟沒有太多亮點,預計第1季還是下滑一些」。招商證券預估,1月份中國製造業PMI為49.5。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去年Q4第2產業GDP增速出現反彈,顯示工業產出有回穩跡象。另一方面,臨近春節,1月份就業指數一般季節性下降。綜合來看,PMI可能與上月持平。

投資機構普遍預期中國大陸經濟在今年第1季表現仍不太樂觀,交通銀行稍早公布今年中國經濟展望報告,預計今年經濟運行將呈現「前低後穩」趨勢,全年GDP增速可能放緩至6.7%。

---------------下一則--------------- 
歷史經驗…陸股2月會漲2016-02-01 07:13:29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近十年2月表現最佳股市 http://goo.gl/iKSszM

觀察近十年每年2月全球主要股市平均月漲幅,以中國大陸深圳綜合6.4%、俄羅斯5%、泰國3.2%、台灣2.8%、上証2.7%是表現最佳前五名。

以上漲機率來看,陸股2月收紅機率百分百,表現最搶眼。市場法人表示,接下來要觀察大陸兩會題材與是否降準,陸股後市表現值得關注。

群益投信表示,陸股歷年2月表現相對較優,主因兩會每年初春召開,市場對兩會可能公布的政策紅利有所期待與想像,多半有上漲表現。

目前股市仍有修正風險,須待市場恐慌情緒消除,現階段若無股票部位者,不建議盲目猜底大筆進場;透過分批逢低布局,採取定期定額的方式,是較適宜的投資策略。

群益中國新機會基金經理人林我彥指出,從月K線看,滬指1月累計下跌22.7%,創八年來最大單月跌幅,短線上,陸股仍有下修風險,但中長線可逢低分批布局傳媒、醫藥生物、休閒服務等獲利增幅逾二成,以及電氣設備、計算機、通信等獲利亦可達逾一成的類股。

復華中國新經濟A股基金經理人徐百毅表示,就過去經驗顯示,陸股在春節及3月兩會前表現較為穩定,上漲概率大,若市場風險情緒回穩,建議可逢低布局,看好成長性強的新興產業,如影視娛樂、新能源汽車,以及受惠消費升級之相關內需題材,還有增長合理之金融保險類股。
保德信中國好時平衡基金經理人徐建華指出,上周陸股創下去年第3季以來低點,外資湧入逢低承接,國家資金也在此時進場護盤,官方穩定股市態度不變,未來股市波動可能加劇,投資人可適度轉向波動較低的中國平衡型基金。

---------------下一則--------------- 
全球市場觀測站�美股短線將區間整理2016-02-01 07:15:11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全球市場觀測站 http://goo.gl/Qk7mZe

上周油價走勢與中國大陸股匯表現持續造成股市震盪,上周五日本央行意外祭出負利率政策後,激勵市場強勁反彈。
整體而言,新興市場上周反彈幅度較大,成熟市場則以日本股市漲幅較高。

野村投信表示,日本央行採取負利率,主因油價持續破底,恐造成通膨走勢不如預期,並非經濟出現衰退可能,這是為預防而非補救措施,市場負面解讀機率不大。

另外,此次決策出乎市場意料,研判市場並無預期政策寬鬆而提前布局資金,籌碼上利多出盡風險相對偏低,時機上則接續在美國升息後,進一步擴大美、日政策分歧,對日圓貶值及股市皆有相當支撐。

因日股未來12個月盈餘預期成長10.7%,本益比僅13倍,遠低於全球的14.8倍,近期企業財報若有更多亮眼表現,有望使投資信心攀升,支撐長期上漲動能。

美股已連續兩周收紅,但今年1月仍是2009年以來1月最差的表現。野村投信指出,除油價、陸股等因素,美國經濟數據與企業財報也持續影響美股表現。

美國聯準會(Fed)上周利率會議後並未評論未來利率動向,近期經濟數據的放緩與全球股匯震盪,市場預期升息腳步將放緩,未來Fed態度仍是關注重點,短期內美股仍以區間整理走勢為主。

野村投信指出,在日本央行採取更積極的寬鬆政策後,日圓明顯走貶,市場將關注對於人民幣在內的亞幣走勢。本周澳洲央行將舉行利率會議,是否有跟進行動或言論,值得觀察。

---------------下一則--------------- 
投資成熟市場 以小勝大2016年02月01日 04:10經濟日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近一周股市表現 http://goo.gl/q7IX4d

今年以來,全球股市大震盪,MSCI新興市場指數跌幅將近一成,在近一周,新興市場尚未完全回神,歐美股則出現反彈,法人表示,歐、美成熟市場溢價 幅度較歷史平均低,投資價值浮現,目前聯準會(Fed)緩步升息,中小型股股價活躍,優於大型股,建議投資人可把握「以小勝大」的投資哲學,重新布局。

保德信全球中小基金經理人高君逸分析,全球中小型股基金具有高成長、高潛力、高CP值(Cost-Performance ratio)的「3高」特性,雖然成熟市場總體經濟成長空間有限,中小型股獲利預估成長明顯優於大型股,是亂世中資金的好出路。

高君逸指出,Fed緩步升息下,低利環境仍有助於中小企業融資借貸,用於投資及併購;展望2016,歐美小型股仍為主要投資地區,不過美國在Fed升息影響下,短期受到衝擊,因此投資中小型股的目光,可轉往經濟持續復甦的歐洲。

Fed 去年12月升息後,今年全球股市開春出現劇烈震盪,其實2004年升息後,中小型股也有明顯修正,修正時進場反而更能獲取較高報酬;回顧2000年以來, 中小型股走勢優於大型股的機率高達75%,尤其是在上一次Fed升息2004年,中小型股當年度漲幅更是高達17%,硬是把大型股比了下去。

群益亞太中小基金經理人李忠翰指出,以亞太股市來說,一般人大多會選擇從區域型基金介入,去年以來亞太股市在大型股表現不佳的情況下拖累下,指數空間相對有限,但其實只要選對強勢市場、集中投資在小而美、小而好的中小型股上,表現出的報酬將會相對優異。

整 體來看,美歐日成熟市場的低利率政策、中國人行營造寬鬆條件,都為全球提供相當有利的資金條件,加上歐美景氣持續復甦,有利以歐美出口導向為主的新興市場 經濟成長,亞太市場受經濟減緩及通膨壓力減緩下,貨幣政策偏向寬鬆,資金可望繼續推升股市,預期中小型股將持續維持強勢。

法人強調,升息循環是經濟擴張的加速期,較看好醫療器材、創新科技相關題材的中小型股,當全球多數經濟體進入「慢成長」時代,具有創新能力的中小型股,才有機會爭取較高的成長性,若偏愛中長期投資,可考慮分批或定期定額投資全球中小型股基金。

---------------下一則--------------- 
日經濟指標 透露壞景氣2016年01月30日 04:10 工商時報記者陳穎柔�綜合外電報導

在日本央行周五決定採負利率策的同時,安倍政府公布的多項經濟指標多顯示,日本去年底景氣持續低迷。

工業生產低於預期
日本去年12月工業生產指數較前月萎縮1.2%,遠遜於經濟學家預測的月減0.3%。
日本去年1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僅年增0.2%,反映油價再掀跌勢持續抑通膨。排除糧食和能源的12月核心CPI呈年增0.8%,增幅也低於前月的0.9%。

大東京都會區今年1月CPI初估年減0.3%,預示全國通膨率自今年1月起將再度轉負。儘管CPI下降反映的是油價走滑,但對日銀構成困擾,因為會影響工資調漲。

日本去年12月家庭支出年減4.4%,顯示日本消費者支出持續疲弱,也意味去年第4季國內生產毛額(GDP)數據不佳。

好消息是勞動市場數據持續報喜,日本去年12月失業率為3.3%,與前月相比呈現持平,而去年12月職缺�應徵人數比為1.27,創數十年來新高。

由於今年「春鬥」勞資談判調漲基本工資情況不振,日本央行加強振興經濟之壓力大增,而近期經濟指標欠佳,迫使日銀周五加碼寬鬆貨幣。

2%通膨率還有得拚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經濟學家索利安(Marcel Thieliant)表示,日本經濟活動數據欠佳,透露出日本經濟在去年第4季幾乎沒有成長。

儘管日本經濟活動理應於今年第1季趨於活絡,但日本核心CPI趨緩透露出日銀為達2%通膨率目標尚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下一則--------------- 
日圓貶 日股漲聲響起2016-02-01 07:16:22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觀光客赴日消費總金額變化 http://goo.gl/IRiizq

日本央行宣布實行-0.1%利率政策,再次啟動弱勢日圓走勢,市場預期,這波日圓有機會向先前低點1美元兌125日圓靠攏,不僅吸引全球旅客前往日本朝聖,更刺激赴日觀光客的消費總金額持續攀升。

摩 根投信指出,根據日本國家旅遊局統計,近年隨著日圓走貶,赴日旅遊遊客數激增,觀光客在日本消費的金額也自2011年起逐年成長,從全年原本不到1兆日圓 的水準,至2015年已暴增逾3.5兆日圓,預估到2020年,國際旅客赴日本觀光消費金額將突破4.8兆日圓,為日本內需消費市場帶來人氣與買氣,刺激 觀光、消費及製造商等企業獲利大幅成長,並同步反映至日股漲升動能。

摩根日本(日圓)基金經理人溫德寧(Nicholas Weindling)指出,根據日本國家旅遊局(JNTO)公布,2015年1至10月赴日外國遊客達1,631萬人,超過2014年全年的1,100萬 人,年增48%,預期2015年全年赴日遊客人數可望再創歷史新高。

在選股方面,溫德寧分析,日本央行推出負利率政策可能傷及金融業獲利,因此建議減碼金融類股,並持續看好具備市場競爭利基與獲利前景的觀光、醫療、消費等內需產業。

瀚 亞投資海外股票部主管林元平表示,負利率環境有利於整體日股表現,日圓貶值則有利於企業獲利,年初以來日股大幅修正,本益比回落至較合理的位置,日本企業 盈餘未來二年平均成長11% ,以過去12個月實現盈餘計算之本益比,近期大漲後仍然僅有15倍,目前本益比不到15倍,提供進場良機,看好觀光消費、景氣循環股表現。

安聯四季雙收入息組合基金經理人鄭宇廷分析,隨著貨幣政策出爐,提升市場信心,預計去年第3季大幅賣超的外資可望回流日股,內部資金亦有三大退休金買盤支撐,內資與外資共同挹注,將有助推升日股。

---------------下一則--------------- 
企業盈餘增長 改革政策激勵 日股後市看俏2016年02月01日 04:10工商時報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未來12個月每股盈餘成長率預估(%) http://goo.gl/9L3ZWO

日本股市今年來跟隨全球股市拉回,但基於兩位數的企業盈餘增長預期、具有吸引力的評價面,企業治理的改善,改革活動的進行,財政與貨幣政策的激勵,還有國內外投資人的買盤,法人指出,對於日股市持續看好。

野村日本領先基金經理人黃尚婷表示,觀察近期企業盈餘基本面,分析師對未來12個月每股盈餘成長預估持續上修,由11.6%上調至12.1%,優於全球的6.5%,基本面尚未出現惡化。

亨德森遠見日本小型公司基金經理人Yun Young Lee指出,日本市場的前景,可望因誘人的價值、政府主導的體制改革、日本企業對股東態度的改變,而持續受到激勵,然而,在更為險峻的全球環境之下,盈餘仍將是主要的動力。

Yun Young Lee表示,預計2016年日本的成長率將不如以往;然而,在已開發市場中,日本可望持續提供盈餘成長、正向風險報酬組合,以及最具吸引力的價值。

富 蘭克林華美坦伯頓全球股票組合基金經理人陳韻如指出,日本參議院選舉投票將在2016年7月舉行,政府可能力促股市上漲,藉此顯示安倍經濟學的成效,使得 日股於2016年的走勢樂觀,日本企業是否願意幫員工加薪,可能是日股能否擴大漲幅的關鍵,意謂日本企業對經濟的長期方向較為樂觀。

元大亞 太成長基金經理人王文宏表示,安倍晉三接任首相以來,陸續推出經濟改革政策,近期更討論安倍新三箭政策,包含2016年預計企業降稅至30%以下,有機會 誘導日本企業根留日本並擴大投資,並提出緊急對策經濟目標,包含GDP要達600兆日圓、提高出生率至1.8%、以及提出照顧小孩與老人的相關配套措施, 希望藉此提升就業率,增加勞動力與生產力。整體來看,日本在經濟政策改革下,將有利日股表現。

---------------下一則--------------- 
布局日股基金 參與反彈行情2016年02月01日 04:10工商時報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日本與歐洲同樣仍在持續QE,今年成長潛力高,加上日本近日突發布實施「負利率」政策,有助於釋出資金注入市場,法人認為,日股近期將有一波反彈行情。

兆豐國際目標策略ETF組合基金經理人蔡聖章表示,日本「負利率」政策明確宣示提振國內經濟的決心,而實務上也可舒緩近期因人民幣重貶致日圓升值的不利因素,雖短期內會拖累金融股,但也將刺激因日圓升值而疲弱的出口產業,汽車、科技及精密機械等產業可望直接受惠。

此外,日本央行同時宣布將通膨目標2%實現時限延長半年,可預期未來還有進一步貨幣寬鬆可能。

亨德森遠見日本小型公司基金經理人Yun-Young Lee指出,預計今年相較於其他已開發市場,如美國、歐洲及日本以外亞洲地區,日本的風險報酬組合更佳強勁。而企業獲利成長將再次成為日本市場的主要動力。除此之外,在已開發市場中日本企業的價值亦最具吸引力。

先機日本股票基金富盛產品經理蔣智安分析,日本央行實施負利率有助於刺激日本整體經濟與投資市場,日本股市擁有幾大利多,繼續推升日股表現,包括通縮可望舒緩(日本失業率持續降低、薪資水平開始增加,加上低油價挹注,民眾消費意願升高)、出口連3年成長,2015年全年出口增加3.5%等。

安聯四季雙收入息組合基金經理人鄭宇廷表示,安倍內閣為刺激日本經濟,加碼財政支出,日本2015年補充預算總金額逾3兆元,預計給予每位國民3萬日圓紅包,補助國民生活,同時刺激內需消費。

2016財政年度總預算更創歷史新高,國防與社福支出為二大重點,其中社福預算將托嬰、學齡前教育補貼、老人照顧皆涵蓋在內,有助帶動相關產業。此外,日本企業稅逐年下調,2016年將從32.1%降至29.97%,有助企業獲利調升。

---------------下一則--------------- 
基建支出擴大 印度股市續旺2016年02月01日 04:10工商時報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印度股票基金績效 http://goo.gl/zsOco6

印度改革政策發酵,企業投資與民眾消費能力提升,預料今年GDP增幅可達7%以上,下半年企業獲利可望逐季提升,有利股市評價,預料新財政年度將擴大基建支出金額,加快落實改革政策,待通過貨品暨消費稅法案(GST),帶動中長期經濟成長,激勵印度股市續旺。

台新印度基金經理人張晨瑋表示,短線國際市場預料仍趨震盪,主要近期人民幣大貶,風險趨避升溫,連帶影響印度股市也回檔,不過隨主要權值股財報表現陸續優於預期,在能源及金融股財報亮眼下帶動一波漲幅。

印度2015年第4季財報發布將持續至2月底,可持續觀察相關企業財報表現及印度央行利率決議,預期今年政策利率應還有降息兩碼空間。

富蘭克林坦伯頓亞洲小型企業基金經理人馬克•墨比爾斯指出,大陸經濟前景不佳影響投資人對整體亞洲的投資信心,但相較其餘新興經濟體,油價下跌將持續嘉惠能源需求高度仰賴進口的亞洲國家,政府改革方向也較明確。

他指出,看好印度體質較佳且具備改革轉型題材的利基,建議可加碼消費、科技與健康醫療等與新經濟連結度較高的產業。

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認為,外資券商檢視印度經濟基本面,包括接續季度經濟成長預估將達7.5%加速增長、通膨壓力回落助於雙赤字壓力減輕、逾3,000億美元的充足外匯儲備等。

雖然美國升息將導致新興市場資本外流,但因印度整體經濟狀況為新興市場最佳,加上央行外匯儲備充足,預期資金外流和貨幣貶值將有限。

從基本面來看,林光佑強調,印度經濟數據持續轉佳,印度的經濟成長表現已經超越大陸,位居全球主要國家之冠,印度的高經濟成長率,值得投資人留意投資契機。

---------------下一則--------------- 
赤字雖獲改善...印度股市 需時間回神2016年02月01日 04:10工商時報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主要新興亞洲國家外資買賣超統計 http://goo.gl/AU6f0s

印度受惠油價走跌,赤字改善不少,但外資今年來還是賣超印度股票。法人表示,印度是少數被看好的新興股市之一,因此,持續看好印度股市的中長期表現,投資人還是可持續定期定額分批布局。

富 蘭克林坦伯頓亞洲小型企業基金經理人馬克•墨比爾斯日前指出,印度股市近來跟隨國際股市動盪,然彭博資訊調查,經濟學家預測印度將是今年全球主要國家裡唯 一GDP年比增長超過7%的,市場對印度的高度期待,來自於莫迪總理上任後的改革行動,如印度政府成功推動外國直接投資改革方案,包含簡化申請流程、提高 投資上限、擴大開放15項類別產業等,以吸引外資投資讓印度成為全球製造中心。

富蘭克林華美新興市場股票組合基金經理人陳韻如指出,印度股市未來還是有機會重啟漲勢。在第1季可關注兩大方向:一是印度財政部將於2月底公布 2017年度財政預算案,投資人將藉此檢視印度政府能否於刺激經濟和削減財政赤字兩端取得平衡。二是印度國會會期將於2月中旬開始,一些延宕已久的消費稅 法案都排入議程,若法案都能滿足市場預期,後市仍可期。

瀚亞印度基金經理人林元平表示,國際原油價格持續重挫,對於印度可以算是正面消息,因帶動經常帳赤字大幅改善,加上印度盧比匯率相對其他亞幣穩定,其景氣復甦仍在軌道。

林元平說,受惠於原物料及印度幣走跌,以及景氣的回升和利率走降,市場預估MSCI印度指數在今年及明年盈餘年增率分別為16.9%及17.6%,相當亮眼,建議投資人還是可持續定期定額分批布局。

---------------下一則--------------- 
雙利多加持 歐股漲勢可期2016年02月01日 04:10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歐股與美股2015年Q4企業獲利年增率比較 http://goo.gl/N9XCK1

今年以來不論成熟或新興市場股市表現皆墨,包括S&P500、道瓊歐洲Stoxx 600、MSCI世界指數、MSCI新興亞洲指數等,全數下挫7∼10%不等,但事實上,全球經濟並未大幅轉壞,其中,歐洲企業2015年全年獲利有望創 下六年最佳表現,歐洲央行也暗示3月可能擴大QE,雙重利多加持下,有利歐股彈升。

摩根歐洲策略股息基金經理人巴洛克(Michael Barakos)指出,受陸股重挫、人民幣貶值及國際油價跌至多年新低等利空衝擊,近期歐股本益比下滑至過去一年新低,但根據湯森路透最新預估,歐股去年 第4季企業盈餘年增率達到7%,若扣除能源業更高達13%,其中工業、金融、非必需性消費等和景氣循環連動度的產業成長最驚人。

巴洛克說明,市場預期2015年全年歐洲企業獲利成績,將創下過去六年來之最,強勁企業獲利動能明顯優於美國的負增長,眼見歐洲企業獲利持續明顯改善,待市場回歸理性,歐股可望漲勢再起。

安聯歐洲投資長杜納恩(Neil Dwane)認為,目前投資歐洲,股票將比公債和公司債更具有風險報酬吸引力,歐洲有可能發生「由債轉股」的資產轉移現象。

杜 納恩表示,受量化寬鬆影響,歐洲多數國家主權債券殖利率來到負值,流通在外的債券利率也低於歐洲央行存款利率。相較下,量化寬鬆下歐元貶值趨勢增加歐洲企 業獲利機會,而目前歐股價值面具有吸引力,倘若低利率環境能持續,則歐股企業獲利還有上調空間,可望迎頭趕上美國企業的獲利水準。

保德信全 球中小基金經理人高君逸分析,回顧2009年以來,歐美等已開發大國的經濟增長偏弱,成長僅約1∼2%,普遍低於過去景氣循環3∼4%的增幅;而過去歐債 紛擾不斷也拖累了歐洲的經濟表現,經濟增長曾落入衰退;但今年在寬鬆貨幣環境下,據國際貨幣基金(IMF)預估,歐元區經濟將正成長1.94%。加上德國 等歐洲國家薪資持續成長,及能源價格下滑,仍樂觀看德國經濟成長可望帶動歐股。

---------------下一則--------------- 
貨幣寬鬆強心針 歐股不淡2016年02月01日 04:10工商時報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歐洲基金今年來表現前12名 http://goo.gl/YgoSrO

日銀突然宣布採負利率政策,讓日股、亞股齊翻揚,由於歐洲銀行明確表示持續採取貨幣寬鬆政策,法人指出,在全球股市陰霾漸去之後,歐股漲勢有機會將持續上演。

富達投資研究團隊表示,預期歐洲央行將於今年6月進一步寬鬆,即使歐元區經濟溫和成長,但仍值得思考核心通膨率是否如同歐洲央行官員所預估般穩定上升。

摩根大通預期,歐洲央行將實施進一步寬鬆措施,可能為降低存款利率10個基點至-0.4%,且將目前量化寬鬆政策延長6個月至2017年9月,也不排除定向長期再融資操作(TLTROs)的可能。

富蘭克林坦伯頓互利歐洲基金經理人菲利浦•博吉瑞也指出,歐洲央行寬鬆使利率維持在低檔,加上商品價格來到歷史低位,雙低環境讓歐洲內部需求已取代出口成為經濟主要驅動力,有利金融、消費等內需型產業。

此外,許多全球大型公司,如化學及鋼鐵也是歐洲經濟支柱,企業前景與歐洲有較大連動性,從現金流量角度來看,評價面具吸引力。

瀚亞歐洲基金經理人方定宇表示,近期歐股表現明顯震盪,在面臨全球經濟成長放緩的壓力下,較大風險來自於德國經濟復甦不如預期以及英國脫歐公投等議題影響。所以,在市場預期歐洲央行將進一步放大寬鬆貨幣政策,以應對加劇的市場壓力,就成市場主要強心針。

安聯歐洲成長精選基金產品經理黃俊苔表示,歐洲的PMI仍然正向,財政拖累降低,加上歐洲央行3月有機會進一步擴大寬鬆,使市場情緒轉佳。隨企業槓桿使用回升、產出成本降低,淨利潤可望成長。

---------------下一則--------------- 
美上季經濟成長 急速冷卻2016年01月30日 04:10 工商時報記者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GDP季增年率 http://goo.gl/nBbi78

美國周五公布去年第4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季增年率僅0.7%,不如預期,與前季的2%增幅相比,成長明顯減速。除歸咎於企業投資、消費支出縮手,美元走強及海外需求疲軟打擊出口,也是造成美國擴張動能冷卻的原因。

根據商務部報告,去年第4季GDP季增年率0.7%,遠遜於第3季的2%和第2季的3.9%。華爾街日報訪調經濟分析師後,曾預估上季增幅有0.8%。總計去年全年GDP成長率2.4%,與2014年增幅相同。自2010年後,美國GDP的成長均值為2.1%。

商務部指出,原油價格低迷使得能源業者一再對投資卻步,此外異常的暖冬氣候作祟,減少服裝和公共事業方面的消費支出。

報告顯示,庫存投資、貿易、企業投資的數據不佳,是拖累去年第4季成長不振的主因。上季的企業庫存,自前季的855億美元銳減到686億美元,超出經濟師預期。此數據意味著,去年第4季GDP成長率恐因此削減0.45個百分點。

但專家指出,企業庫存水位下降和異常暖冬等阻礙經濟擴張的因素只是暫時性,美國經濟可望在今年第1季回溫。若排除庫存及貿易因素,上季經濟成長率可達1.6%。

消費支出成長放緩及企業投資下滑,才更令人擔心。占美國經濟產出逾三分之二的個人消費,在上季雖上揚2.2%,然升幅少於前季的3%,即便汽油便宜、就業市場穩定,仍不足以讓消費者放心打開荷包。不過去年全年消費支出增長3.1%,創10年來最大增幅。

作為企業支出參考指標的非住宅固定投資,受到企業刪減硬體設備花費影響,上季下滑1.8%。企業設備支出在第3季大增9.9%,但第4季卻轉而萎縮2.5%。住宅建築投資仍是亮點,Q4勁升8.1%。

尤其能源業在油價行情持續低迷下大幅撙節支出,去年全年礦業、鑽油等活動支出暴縮35%,寫下近30年來最大縮幅。整體政府支出維持擴張,聯邦非國防支出與國防支出,分別增加1.4%、3.6%。

---------------下一則--------------- 
FANGs概念股 錢景亮2016-02-01 07:07:17 經濟日報 記者張晟豪�台北報導
FANGs概念股股價表現 http://goo.gl/7WQETF

「FANGs」(Facebook、Amazon、Netflix、Google)表現傑出,支撐起美股表現,法人指出其概念意旨為「創新」,四家公司皆是符合未來趨勢,並具有長期成長潛力的公司,要布局美股的投資人可注意。

群 益投信表示,「FANGs」四檔個股去年都有三成以上年漲幅,其中亞馬遜(Amazon)與網飛(Netflix)更是翻倍成長;今年以來雖受全球股市震 盪影響,僅有臉書(Facebook)維持正報酬,但在選股不選市的投資邏輯下,具備創新題材的科技類股,依然是美股亮點所在。

富蘭克林證 券投顧指出,臉書去年第4季營收創下新高,月活躍用戶數高達15.9億人,較前年同期成長14%;將於2月1日公布財報的Alphabet(Google 母公司),預估每股獲利將從去年同期的6.88美元增加至8.09美元;亞馬遜去年第4季雲端服務AWS營收成長69%,本季營收年增率預測達17%至 28%,雖然股價漲多拉回,但市場普遍看好其未來營運表現。

群益美國新創亮點基金經理人蔡詠裕指出,近期話題焦點網飛,其主要經營線上影音串流服務,運用創新模式提升獲利,讓百視達(Blockbuster)在美國徹底收攤,證明理念獲得投資人認同,出色表現也反應在股價上。

展望後市,安聯收益成長基金產品經理蔡明潔認為,科技產業長多趨勢不變,尤其具有創新技術的族群可望受到關注;蔡詠裕也強調,美股中符合新趨勢、具延續性成長,以及推陳出新能力佳的新創概念個股標的,建議投資人可多加留意。

---------------下一則--------------- 
投資人悲觀 新興市場連7月失血2016年01月30日 04:10 工商時報記者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

國際金融研究所(IIF)發布的最新報告指出,全球新興市場1月份估計呈現36億美元的資金淨流出,且已是連續第7個月資金淨流出,顯示國際投資人對新興市場前景的悲觀看法未改。

IIF表示,資金撤離新興市場主要是因為市場吹起風險趨避氛圍,導致投資人恐慌的因素包括油價下跌、股市重挫,債市利差擴大與行情加劇動盪。

IIF指出,若1月失血金額確認為36億美元,則新興市場自去年7月資金流向從流入轉為流出後,迄今失血總量已達487億美元。

但整個情況並非全然悲觀,IIF表示,1月份新興市場雖失血36億美元,但失血主因為股市,遭全球投資人淨贖回89億美元,新興市場債市單月反而逆勢吸金53億美元。

全球新興市場各主要區域表現不一,新興亞洲、歐洲、非洲與中東地區呈現資金淨流出,但拉美一枝獨秀,估單月吸金達42億美元。

相關報告也可能意謂著新興市場資產這波修正跌勢將趨緩,根據IIF的資料,最近3個月新興市場股市雖然總共失血203億美元,資金撤離的力道仍強,但同期間新興市場債市累計已吸金120億美元。

---------------下一則--------------- 
油金同步衝高 國際油價 奔3周高點 黃金 1月暴升逾5% 2016年01月31日 04:10 工商時報記者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俄羅斯有意與油國組織商討減產的消息,激勵周五國際油價攀升至3周高點,帶動全周走勢勁揚並使月線跌幅得以縮減;此外黃金也大放異彩,在避險買盤支撐下,金價1月份爆衝逾5%,締造1年來最大月線漲幅。

俄羅斯石油部長日前表示,將在2月份與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召開會議,商討合作減少石油產出5%。受該利多持續發酵,帶動油價過去1周從12年低價急彈逾25%,周五布蘭特3月期油價格收高2.5%至每桶34.74美元;紐約3月期油也勁漲1.2%收在33.62美元。

累計過去1周布蘭特油價狂飆7.9%,紐約油價周線也收紅4.4%;油價這波強力反彈,也讓上述兩大指標油價在1月份跌幅縮減至6.8%、9.3%。

此外,預期石油將減產,基金經理人也在最近兩周減碼石油空頭部位。根據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發布資料顯示,截至上周二為止的過去兩周,基金經理人減持超過2萬口石油空頭部位,同時增加幾乎相同數量的多頭部位。

目前一些分析師看好在非OPEC國家可能減少石油供給、加上全球需求可望改善,油價可能已觸底,年底有可能彈升至45美元。

國際金價周五也同步走高。由於美國去年第4季經濟表現不如預期、中國大陸經濟也呈現疲軟,讓全球經濟前景蒙上陰影,進而助長黃金等傳統避險資產需增加。

此外,美國聯準會(Fed)恐將放緩升息腳步,也使黃金吸引力大增。週五美國現貨金價收漲0.2%至每盎司1116.46美元;至於2月期金也上揚0.1%以1116.4美元報收。美國金價累計在1月份暴漲5.3%,創下1年來單月漲幅最高紀錄。MKS公司交易部門負責人奈比維(Afshin Nabavi)預測,在Fed對升息立場趨向鴿派下,金價在1100美元獲得支撐,並有機會上探1150美元價位。

---------------下一則--------------- 
行情連連破底 華爾街 大砍油價預測2016年01月30日 04:10 工商時報記者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

華爾街日報報導,由於國際油價今年來再現一波加速趕底走勢,使得華爾街投銀趕忙跟進調降油價預測,瑞士信貸新估布蘭特原油今年均價將只有36.25美元,JP摩根大通甚至大砍至31.50美元,整體華爾街投銀的預測均價中位數已下修至50美元,而且可能會再進一步調降。

不過近來由於眾產油國有聯合減產可能,油價反彈,北海布蘭特原油與西德州中級原油周五都在每桶33美元之上。

報導指出,油價今年開年以來一波急跌後曾跌破30美元重要支撐,創12年新低,華爾街大型投銀的分析師眼見油價連連破底,只好被迫趕緊更新油價預測,以符合實際的油價走勢。

根據華爾街日報彙整的資料後發現,去年11月時華爾街各家投銀分析師對布蘭特原油2016年均價的預測中位數還有57美元,如今在許多分析師調降預測後,均價預測中位數已下滑至50美元。

JP摩根大通過去2個多月已2度調降第1季的油價預測,2016年布蘭特原油均價也從去年10月預估的54.75美元,在12月時先砍至51.50美元,今年1月15日再大幅下調至31.50美元。

JP摩根石油策略師馬丁(David Martin)與卡布拉(Upadhi Kabra)最近在寫給客戶的研究報告中指出:「油價的走勢有如坐雲霄飛車,從高往下急降後,讓人感到反胃。」

瑞士信貸與花旗也都是在近2周推翻先前的油價預測,瑞士信貸新估2016年布蘭特原油均價將只有36.25美元,較其去年9月預估的58美元大砍38%。

花旗上周宣布,將2016年布蘭特原油均價預測從去年11月的51美元,下修至40美元,花旗表示,油價一開年就大跌15%,「迫使我們必須根據市場行情重做預測,除非原油產量未來3到6個月出現明顯減少,不然就算油價反彈,上漲空間也不多。」

巴克萊與法國興業銀行的油價預測本來就低於華爾街平均值,法興目前預估布蘭特原油2016均價會落在43美元,巴克萊的預測價位也只有37美元。

---------------下一則--------------- 
油價彈升 下月變數增 伊朗伊拉克想增產 主要產油國難達減產共識2016年01月31日蘋果日報【劉煥彥╱綜合外電報導】

暗潮洶湧
國際油價震盪劇烈,本月從每桶26.55美元的12年低點,累計強力反彈逾25%,上周五美國西德州原油(WTI)期貨價終場上漲1.2%至33.62美元,布蘭特原油期貨價更翻揚2.5%至34.74美元。

不過,主要產油國對是否減產以支撐油價,目前仍未達成共識。俄羅斯有意遊說波斯灣產油國減產,但今年才回到國際原油市場的伊朗,卻不見得想遵守市場秩序,意味2月國際油價仍暗潮洶湧。

上周WTI價格勁揚4.4%,使1月累計跌幅降至9.3%;布蘭特原油價格上周飆升7.9%,同樣使1月跌幅縮小至6.8%。

投資人應保守看待
從供給面來看,目前國際原油有兩股力量在拉鋸。整體經濟對石油依賴度較高的俄羅斯與委內瑞拉,希望各產油國能討論共同減產以支撐油價。俄羅斯外長拉夫洛夫(Sergi Lavrov)將拜訪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與阿曼,商討調整原油產量,委內瑞拉石油部長Eulogio Del Pino周末也前往俄羅斯及中東。

但紐約避險基金業者Again Capital創辦人John Kilduff指出,伊朗與伊拉克都有意增產,且身為全球最大原油輸出國的沙烏地阿拉伯,目前尚未對減產表態,因此投資人不應該對產油國達成減產共識,抱持太大希望。

彭博對國際石油業者的意見調查也顯示,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1月的日均產量增加了4.8萬桶至3311萬桶,不僅超過去年12月OPEC設定的3000萬桶目標,也創下過去20年彭博開始追蹤以來的最高單日產量。

低油價衝擊範圍增
舉例來說,非洲最大產油國奈及利亞單日產量增加10.9萬桶至202萬桶,是過去1年來新高。伊朗同期日產量也增加6萬桶至286萬桶,今年目標是單日產量要增加50萬桶。

美國能源研究業者Strategic Energy & Economic Research總裁林區(Michael Lynch)說:「看來大家都放手幹了,這表示沒有人想要減產,而且大家不太可能為了支撐油價,而達成減產協議。」

國際石油業因低油價受害的範圍,已從中小型石油公司,向上延伸至美國大型能源業者。雪佛龍(Chevron)周五公告,上季虧損5.88億美元,或每股虧損0.31美元,遠不如2014年同期的純益35億美元,或每股純益1.85美元,這是雪佛龍13年來首度單季虧損。

雪佛龍執行長John Watson在線上法說會中指出,不僅今年將連續第3年縮減新開採油田的支出,2017年也可能持續降低,不僅暫緩擴充哈薩克油田的生產規模,墨西哥灣的兩個外海油田探勘作業也喊停。

另外,美國康乃爾大學校產基金理事會在周末集會,首次討論是否降低對石化燃料業的投資部位。

---------------下一則--------------- 
減產救油價 傳沙國點頭了2016年02月01日 04:10工商時報記者王曉伯�綜合外電報導

產油大國沙烏地阿拉伯所擁有的阿拉伯電視台(Al Arabiya Television),周日引述一位不具名的沙國消息來源指出,沙國願意與其他產油國合作減產來支撐油價。在此同時,委內瑞拉油長披諾周日表示,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與非OPEC產油國可望在近日內達成減產油來支撐油價的協議。
由於產油國合作減產的希望日趨濃厚,近來油價急漲,波斯灣產油國股市周日也告大漲。

OPEC中最具影響力的沙國,迄今仍在抗拒來自其他產油國要求其減產保價的壓力,不過隨著油價持續下跌重創財政,沙國立場已出現鬆動跡象。

過去一年多來,國際油價持續下跌,每桶一度跌到2字頭,主要就是沙國為阻擋美國頁岩油業者與非OPEC產油國搶市,帶令OPEC會員增產原油搶佔市場,並期待低油價能迫使競爭對手退出市場。

阿拉伯電視台表示,OPEC另一成員國委內瑞拉日前已提議OPEC與非OPEC產油國在2月舉行會談,討論聯合減產的可能性,委國甚至提出一項減產5%的建議。

委內瑞拉油長披諾周日證實此一會談計畫。他表示,OPEC與非OPEC產油國已接近達成一項減產協議。不過他強調,這並不代表雙方已經同意減產。他表示,計畫在周一訪問俄羅斯,接著他將到卡達、伊朗與沙國,與有關官員討論聯合減產的可能性。

披諾表示,要OPEC與非OPEC產油國達成減產協議,關鍵就在這4國:卡達、伊朗、沙國與非OPEC的俄羅斯。

如果OPEC與非OPEC產油國達成減產協議,將是近10年首項全球性的減產協議。雙方過去曾經合作減產,但是產油國為搶市佔,暗中增產,使該協議如同廢紙。

根據金融時報指出,14個月前沙國就曾與俄羅斯舉行會談,商討減產的可能性,但是不歡而散。不久之後,沙國就在OPEC油長會議中主導達成拒絕減產協議。

---------------下一則--------------- 
醫療族財報優 醞釀反彈2016-02-01 07:05:38 經濟日報 記者張晟豪�台北報導
本周美股醫療產業重要財報公布時間 http://goo.gl/FZ7Zjz

美股財報是近期美股盤勢重點,大型生技公司財報多數優於預期,醫療類股包括輝瑞(Pfizer)、默克(Merck)等重量級藥廠的營收數據也將陸續揭曉, 一旦有更多正面消息傳出,個股表現可望帶動相關基金向上成長。法人看好整體產業中、長線趨勢,不過也提醒投資人,近期進場前須觀察市場情緒與資金動能恢復 情形。

法人指出,美股近期可望走出開年以來恐慌低潮,2月回歸基本面發展。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表示,市場目光已聚焦在美股產業的獲利能力上,而醫療類股非常有機會繳出相對較佳的財報成績,股價可因此有所抬升。

安聯全球生技趨勢基金經理人許志偉並指出,從近期公布的大型生技公司財報表現來看,多數的獲利皆優於預期,加上併購熱潮可望延燒,以及FDA審藥的態度也維持正向,生技產業中、長線向上趨勢不變。

野 村全球生技醫療基金經理人黃靜怡指出,根據IMS預估,2016至2020年全球藥品需求以每年4%至7%速度穩定增長,現階段進入後期臨床試驗之新藥中 也有不少屬明星級新藥,今、明兩年傳統與生技製藥公司獲利成長動能仍將強於大盤,目前預期本益比水準分別為12.6及15.6倍,相較 S&P500指數的15.7倍便宜,待市場情緒平穩後,生醫類股將有行情可期。

不過受投資人恐慌情緒增溫、美國總統候選人希拉蕊(Hillary)跨國性藥物訂價政見等因素影響,今年以來NBI生技指數表現較為震盪。

法人指出,生技醫療類股存在藥價頭條風險、大型股獲利動能放緩等隱憂。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認為,雖然NBI生技指數短線跌幅已深,技術面醞釀跌深反彈契機,但考量整體資金動能偏弱,投資人應謹慎進場。

---------------下一則--------------- 
美上月IPO抱鴨蛋 重創生技業2016年02月01日 04:10工商時報記者陳穎芃�綜合外電報導

華爾街日報報導,受到年初以來全球股市震盪影響,今年1月美國企業首度公開發行股票(IPO)案件量歸零,是2011年9月歐元區經濟危機以來首見,不僅衝擊新創科技業者前景,資金需求龐大的生技業更是大受波及。

IPO市調機構Dealogic資料顯示,今年1月美國至少有3家原定進行IPO的新創企業將計畫延期,其中包括線上放款平台Elevate Credit。本周進入2月,另有2家生技公司預定進行IPO,但計畫能否順利進行也面臨考驗。

今年1月上旬全球股市動盪造成投資人紛紛轉向避險,只願投資事業已有一定規模且獲利穩定的上市公司。不少已經上市的生技公司,年初發行新股時都碰壁,不是發行價格偏低就是新股發行後股價滑落。據Dealogic統計,上市生技公司自今年以來發行的新股股價平均在發行當日下跌15%。

上述2家預定在本周進行IPO的生技公司分別是免疫抗癌藥品開發商百濟神州(BeiGene),以及基因編輯公司Editas Medicine。根據兩家公司日前提交美國證管會的申請文件,假設百濟神州IPO價格落在預估中間值的話,可望募得1.27億美元,而Editas Medicine可望募得1億美元。

去年1到9月Editas Medicine營收83.7萬美元,但淨損超過6,000萬美元。
消息稱該公司預定周二確定IPO價格,而募得資金將用來投資研發及臨床實驗。

---------------下一則--------------- 
資本市場 14年來最凍2016年01月30日 04:10 工商時報記者鍾志恆�綜合外電報導
全球債券發行額 http://goo.gl/Dt81us

金融時報報導,年初來金融市場波動劇烈,原本有意在資本市場籌集資金的企業因此心存觀望,讓全球資本市場出現逾10年來同期最冷清局面。

根據湯森路透資料,今年來全球企業發行公司債規模僅4,160億美元,為2002年來同期最低。企業賣出新股僅217億美元,為2009年來同期最低。

今年來資本市場活動急凍,反映企業仍在等待市場冷靜下來後,才以更誘人的價位去發行新債和新股。

目前投資人為避險而搶進公債等被市場視為安全的標的,讓政府公債和跨國組織債券等發行量,今年來占資本市場比例達32.6%,為逾10年來最高。

全球最大啤酒廠百威英博(AB InBev)發行公司債金額達460億美元,用來收購全球第二大啤酒廠南非美樂(SABMiller),占今年來全球整體發債金額十分之一,也是迄今第2大發債金額。

美國銀行美林歐債資本市場部主管坦尼巴姆(Jeff Tannenbaum)說,在已宣布有必要發債籌措資金的企業,主要都是來自信評為投資等級的企業。

即使金融市場波動,要籌措資金的企業和機構仍會發現在1月發債是適當時機。因為長期低利率環境仍然存在,讓企業沒有太大的發債成本壓力。今年來垃圾債市場共有18起發債案,共籌措104億美元,為2009年來發債活動最冷清。

---------------下一則--------------- 
全球負殖利率公債 大增2016年02月01日 04:10 工商時報記者李鐏龍�綜合外電報導
負殖利率公債總額 http://goo.gl/K4m7Pe

金融時報報導,今年市場動盪,投資人紛紛買進公債避險,使得許多公債殖利率淪為負值,也讓日本及歐洲殖利率為負的公債未償總額,已達到5.5兆美元 新高。由此也突顯投資人對全球濟前景悲觀。專家並警告,日前日本央行也採負利率政策,這將使得全球公債殖利率為負的情況更為擴大。

報導指出,全球市場今年開年出師不利,而負殖利率未償公債的水位創下新高,反應投資人展望經濟成長與通膨前景,悲觀心理加劇。

負殖利率曾被認為不太可能真正發生,但摩根大通(JPMorgan)的政府公債指數中,現在卻有四分之一的成分是負殖利率,原因是各國央行爭相採行非傳統寬鬆異常政策來因應通縮威脅,導致公債價格勁揚。

公債價格上漲,其殖利率反向下跌,終至產生負殖利率的怪誕現象,投資人變成借錢給政府,還要付保管費(利息)給政府。

摩根大通市場策略師Nikolaos Panigirtzoglou表示,該行預期公債殖利率將進一步下跌,因「日本央行已強化全球公債殖利率今年的跌勢」。
隨著公債需求增強,日本公債現已一路到8年期債皆為負殖利率。

至於歐洲,也就是全球率先採行負利率的地區,所有政府公債中有約一半都是負殖利率,居首的德國、芬蘭及瑞士,更一路到10年期公債都是負殖利率。

美國及英國的公債殖利率,這個月來也已劇跌,因投資人對經濟成長前景有疑慮,紛紛棄股就債。公債殖利率劇跌,已帶動高品質債券的發行量激增。

---------------下一則--------------- 
投資級公司債 抗震2016-02-01 07:09:06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全球經理人現金水位歷史比較 http://goo.gl/BTUAxp

今年以來市場震盪,全球經理人的現金部位來到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新高,若以2008年為分界,前八年中經理人現金水位超過5%只有一次;但在後八年內卻高達五次,顯示出高波動已成常態,若要對抗高波動,投資等級公司債會比現金更有收益價值。

根 據美銀美林全球經理人調查報告指出,從2008年的金融海嘯起算,2010年美國降評、2012年歐債危機、2013年Fed退場、2015年的中國大陸 震盪,在五次重大利空事件中,經理人的現金指數都超過5%的高端水準,對比2001至2008年期間,只有911事件單一重大利空事件,顯示歷史經驗已無 法滿足未來的投資預期。

瀚亞投資表示,經常把資產在現金與股債之間做轉換,不僅沒有投資效率,更不容易抓到市場周期。在此情況下,布局投資 等級公司債,可發揮比現金更高的收益價值。例如在這些事件中,VIX恐慌指數都逾40,相對全球股市平均下挫11.16%,美國投資等級債券指數卻能平均 上漲0.46%,可見在高波動市場中,投資等級公司債成為重要的資產配置。

瀚亞投資建議,雖然成熟市場經濟狀況不足以讓資本市場變空頭,但市場已增加對ECB、JOB量化寬鬆的期待,在大陸與新興市場衝擊下,全球景氣能見度不明,投資級公司債是較佳選項。

日盛全球新興債券基金經理人陳勇徵表示,政府債券在股市面臨恐慌性賣壓時,成為投資人避險天堂,隨著風險意識升高,高評級債券漸受青睞,儘管油價續跌,但已近生產成本下限,產業整併不遠,有利能源價格,加上開年後債市有配置需求,新興債價格可望回穩。

---------------下一則--------------- 
殖利率約8%,近三年高點… 亞洲高收益債優選2016-02-01 07:11:53 經濟日報 記者張晟豪�台北報導
高收債基金今年來表現 http://goo.gl/q6DYCO

今年以來全球金融市場波動,油價走低趨勢,牽動新興市場與高收益債券下跌,法人指出,新興亞洲債券是今年少數有正報酬的資產,美元計價亞債受惠美元走強,當地貨幣計價亞債可參與各國基本面優勢,亞洲高收益債則具有評價吸引力。

日盛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鄭易芸表示,美元走強,使美元計價亞洲債券受惠。保德信亞洲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鍾美君認為,以美元計價的新興亞債,確實是投資人最佳選擇之一,低通膨環境壓抑債券殖利率走升空間,有利債券表現,新興亞債後市可期。

在 亞高收債部分,鄭易芸指出,在亞洲國家推出寬鬆政策、地產債券表現突出,以及產業多元等因素影響下,今年亞洲高收益債券表現相對優異。目前亞高收公司債殖 利率接近8%,為近三年高點附近,評價面有吸引力。預期今年全球市場將呈現震盪,亞高收債於投資信心脆弱時,往往出現逢低布局時機點,加上能源債券占比 少,波動風險降低。

針對新興亞洲當地貨幣債券,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固定收益基金經理人哈森泰博(Michael Hasenstab)表示,今年新興亞洲如印尼、馬來西亞的當地公債表現不錯,當地貨幣債能發揮各國基本面優勢,且當地貨幣計價債券殖利率通常比美元計價 債為高,有較廣泛的收益面機會,看好南韓、印尼、大馬、菲律賓等地債市。

---------------下一則--------------- 
今年新募基金 聚焦多元資產 陸股下挫、民幣貶值 不再鍾情中國題材2016年02月01日蘋果日報【高佳菁╱台北報導】

陸股大幅下挫與人民幣貶值衝擊全球金融市場,今年投信業者將募集的新基金已經不再鍾情於中國題材,反而往多元資產平衡型基金與穩健型債券基金挪移。

7檔新基金已獲核准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資料,已經獲得核准的新基金共計7檔,送件申請與申報的基金有11檔,預計農曆春節後將陸續展開募集,從這些新基金類別中,不難發現今年的市場波動加大,投資人對於具抗波動的穩健型基金產品較為青睞。

野村投信表示,去年投信業規模成長率為11.6%,其中平衡型基金規模成長37%最高,其次貨幣型基金33%,可見投資人去年在市場震盪下,傾向穩健投資,規模超過500億元的中大型投信中,扣除被動式操作的ETF(Exchange Traded Funds,指數股票型基金)類別後,野村投信去年的總規模成長幅度達41.15%為業界最高,便是因為推出多元資產平衡型基金切中市場需求。

今年開春的市場震盪大,除了穩健型債券基金,至少還有4檔多元資產平衡基金排隊送審中,以目前的市況來說,相當迎合投資人需求,預期今年的基金產品趨勢集中於平衡型基金,也反映金融海嘯後追逐高資本利得的美好年代已過,現在投資人應該轉而分散多元投資標的,對抗投資風險更為重要。

日負利率為資金支撐
摩根策略總報酬基金產品經理黃慶豐指出,VIX(恐慌指數)指數自2016年以來,只有1個交易日數值在20之下,其它時間都維持在20以上的高水準,反映了開年以來股、匯、債、商品市場齊跌,對投資人的信心衝擊。

但從VIX指數或市場反應來看,現在已有過度恐慌與超跌訊號浮現,黃慶豐表示,這波衝擊市場走勢的3大因素:人民幣與陸股暴跌、美國企業獲利展望不佳、油價跌跌不休,多數已獲控制,且日本上周五意外實行-0.1%利率政策,變相擴大寬鬆,再替市場帶來資金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