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小媽精選1050218基金資訊

2016年02月18日
經理人保守 增持現金2016-02-18 07:15:11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經理人對全球產業配置加減碼 http://goo.gl/MTqphP

美銀美林調查顯示,金融市場波動大,基金經理人本月趨於保守,對於全球經濟樂觀程度明顯下滑,持有現金水位達14年以來新高,持續看好科技與醫療產業、看壞能源與原物料。

調查顯示,扣除不加碼的統計之後,16%的經理人預期,全球經濟將在未來一年減弱,創2011年12月以來最高。25%的經理人預期,企業獲利將在未來一年變差。這次調查期間為2月5~11日,受訪對象為全球165名基金經理人,代表約4,920億美元的資金流向。

對於中國大陸經濟的疑慮,成為全球經濟擔憂升溫的觸媒,有71%的經理人預期大陸經濟將在未來一年減弱,創下2008年12月有這個調查項目以來的最高水準。

經理人在資產配置上明顯趨於謹慎,只有5%的經理人表示正在加碼股票,遠低於上月的21%,基金的現金水位從上月的5.4%升到5.6%,創2001年11月以來最高。

在區域配置方面,經理人對於歐股的加碼程度於2月明顯下滑,從51%驟降至36%,但歐股仍是最受經理人看好的區域市場。日本則是第二看好的市場,但淨加碼從前月的31%降至24%。

經理人仍擔心美國的經濟,美股的淨減碼程度從上月的15%升至19%。新興市場跌深,賣壓反而減輕,經理人對新興股市的淨減碼從上月的33%降至23%。

就產業配置來看,經理人持續看好科技與健康醫療,持續去年以來的趨勢,對於消費性耐久財的看好程度減弱,對於能源與原物料的看法持續悲觀。

經理人對科技股的看好度居高不下,富蘭克林投顧分析,當前科技產業推陳出新,虛擬實境(VR)、無人機、人工智慧與穿戴裝置等新興商機起飛,經理人預期科技業在新領域開拓新服務商機時,較能抵禦大環境的不利影響,維持良好成長動能。

富蘭克林投顧指出,全球股市動盪加劇,經理人在2月看好具有防禦特質的產業,通訊與公用事業類股的加碼增幅明顯,反觀歐美金融業遭到大幅減持。

---------------下一則--------------- 
全球市場跌深 猴年審慎樂觀2016年02月18日 04:10工商時報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2016年以來,市場黑天鵝不斷出現,拖累各國股市一蹶不振,仍未消失的風險將持續帶給市場壓力,支撐猴年多元資產配置的投資趨勢。法人指出,投資人可藉由環球或是多元資產相關商品,以達穩定的資產增長目標。

兆豐國際目標策略ETF組合基金經理人蔡聖章指出,全球市場歷經大幅修正,多數股市本益比已低於近3年平均,甚至低於10年均值,進入超跌區間,再下跌幅度有限,對後市審慎樂觀,但短期波動仍高,投資人仍需謹慎以對。

蔡聖章認為,長期來看,股市目前的價位已被低估,買點漸現,現在市場處於高波動,利用多元資產布局分散波動風險,以待未來上漲機會來臨。

野村多元資產動態平衡基金經理人黃家珍表示,考量市場過度反應且股市已出現超賣訊號,投資人不必在配置中犧牲全部的風險性資產,近期美國財報季的表現才是真正強化且穩定股市動能的關鍵,可觀察2016年企業盈餘的展望。

黃家珍指出,目前偏重核心歐元區與美國公債市場,透過布局多元資產,來達到更平衡的配置,可提供對下檔風險的保護,包括偏防禦型的選股策略及降低新興市場曝險,同時也提供當市場自目前水位反彈時的報酬來源。

宏利資產管理(美國)全球股票策略主管Paul Boyne指出,儘管全球氣氛一片陰霾,而且對經濟增長放緩及通縮風險的長期憂慮仍在,但集中於優質股有助抵禦目前市況,並樂於看見由拋售潮產生的市場機會。看好的優質股,包括持續成長及處於增值轉型階段的企業。

元大投信建議,當前金融環境,應保護好資本,增加現金收益及做好匯率避險為配置首要。投資以多元配置為核心資產,以達到穩中求勝的機會,建議可布局多元資產的絕對報酬CTA基金,或是透過多類資產布局的全球ETF組合基金,以股債及其他資產適切的配置以達穩中求勝的目標,至於美元投資等級公司債及印期公債也可納入資產配置。

---------------下一則--------------- 
今年GDP預測 台灣遠遜韓國2016年02月18日 04:09工商時報記者于國欽�台北報導
台韓官方2016年經濟預估 http://goo.gl/x3vCkJ

受出口、民間消費走勢疲弱影響,行政院主計總處昨(17)日調降今(105)年經濟成長至1.47%,雖優於去年,仍創下金融海嘯以來次低,也低於韓國3.0%,我國經濟今年雖可望逐季復甦,但動能明顯不足。

主 計總處召開國民所得統計評審會議,通過去年GDP初步統計及修正今年的預測,主計長石素梅於會後表示,初步統計,去年經濟成長(實質GDP成長率)為 0.75%,係金融海嘯以來最低,當前經濟走勢回穩,但成長動能不足,將今年經濟成長由2.32%調降至1.47%,係金融海嘯以來次低。

主計總處調降今年預測的主因是外貿展望不佳,主計總處官員指出,今年全球經濟成長、貿易量雖高於去年,但近期預測已不如先前樂觀,主計總處將今年商品出口成長率由1.97%大幅調降至-2.78%,這是連續第二年衰退,這也是史上首次連兩年出口衰退。

除了外貿不佳因素,內需成長也趨緩,主計總處說,隨著景氣降溫,企業調薪意願普遍偏低,預測今年民間消費僅成長1.36%,這也是金融海嘯以來的最低。但所幸民間投資展望較先前樂觀,包括半導體、物聯網的投資可望續增,主計總處調高今年民間投資成長率至1.98%。

同樣面臨全球景氣降溫,韓國雖也受影響,但表現仍優於台灣。主計總處官員表示,依韓國官方年初最新預測,韓國今年商品出口可望成長2.2%,民間消費成長 2.4%,兩項表現皆優於去年,至於設備投資成長率雖低於去年,但仍有3.8%,韓國經濟成長預測3.0%,也高於我國。

何以同受全球景氣降溫,韓國表現卻優於台灣?綜合統計處處長蔡鴻坤表示,韓國除了半導體產業,還有造船、航太、汽車,台灣產業過度集中電子業,產業發展不夠均衡,以致容易受到全球景氣的衝擊,台灣整體經濟結構的失衡應是不如南韓的主要原因。

主計總處官員指出,依據國際機構預測,今年全球IT支出可望從去年衰退5.8%轉為成長0.6%,但成長的都是軟體、通訊服務及資料中心,硬體仍持續下滑1.9%。

---------------下一則--------------- 
台股平衡基金 穩穩賺2016-02-18 07:12:46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台股平衡基金績效 http://goo.gl/4NFmQu

台股開紅盤以來連三紅,大盤指數大漲151點,力抗年假期間國際股市的利空劇跌。法人表示,全球金融市場目前仍屬於高度震盪態勢,若看好台股後市的穩健型投資人,不妨以相對穩健的台股平衡基金進場布局。

觀察國內22檔台股平衡型基金今年來平均績效表現0.8%,勝過大盤的負1.5%,進一步觀察近一個月績效,也有12檔基金上漲超過大盤的5.8%,由於平衡基金在資金布局上較為靈活,可視為震盪之下的投資選擇。

群 益投信表示,台股平衡基金不但有效降低投資組合波動度,同時可因應市場變化參與股市漲升機會,提高中長期投資勝率,特別在市場動盪中容易展現抗跌特性,是 現階段想投資台股、卻又擔心市場波動之下不錯的選擇。此外,平衡型基金講求股債均衡配置,因應市場波動,股票投資還是有一定比例,只要看對趨勢還是有可能 創造好的績效。

群益安家基金經理人陳煌仁指出,農曆年前台股下跌,在跌勢加快下呈現快速趕底,包括業績展望最佳的蘋果概念股也受到衝擊,預期台股再下跌空間有限,而下跌過後,不少個股的本益比也出現修正,績優股將更具投資價值。

復華神盾基金經理人王博祺表示,台股平衡型基金在行情走多時可持股至九成,偏空時則不受股票型持股七成之限制,操作上更為靈活彈性。開紅盤以來台股表現相對抗跌,若國際利空影響趨緩,加上外資資金回籠,將有利台股醞釀反彈行情,布局平衡基金將是進可攻、退可守的選擇。

台新高股息平衡基金經理人劉宇衡分析,台股平衡基金因可股債彈性調配,且以穩健型高股息個股為重心,可以發揮抗跌效益。

---------------下一則--------------- 
保德信:陸股有望築底回穩2016-02-18 07:09:34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A股各指數表現 http://goo.gl/kdgBRe

今年以來,陸股各指數漲跌幅在二成上下,讓不少投資人心慌,但法人分析,歷經1月大跌後,2月振盪打底,農曆新年期間國際股市仍重挫,但陸股開紅盤後對利空反應相對較小,預期在3月兩會之前,陸股仍有機會反彈,兩會之後則需要觀察相關政策及國際股市以因應盤勢。

保德信中國品牌基金經理人楊國昌分析,陸股量能創近期新高,海外投資人也逢低加碼陸股,若後續資金動能有明顯回復,有望築底回穩;市場也預期,中國人行近期有機會再次降準,貨幣政策維持寬鬆之下,有助提振投資人信心。

此外,3月人大政協兩會若釋出較具體的產業政策,也是激勵陸股走勢的潛在利多。由於陸股目前評價已至低檔,未來再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低。

楊 國昌說,周二大漲3%後,A股昨日強勢震盪,滬指最終收漲1.1%,猴年開市後,連三日上漲,成交量繼續放大,滬深兩市昨日合計成交人民幣5,696億 元,顯示新增資金進場,形成新的買盤力量;由於1月超預期的信貸數據,意味著資金流動性再度增強,整個陸股市場的氛圍不再低迷。

兆豐國際中 國A股基金經理人黃昱仁表示,人民幣在大陸人行加強資本管制,以及美國聯準會(Fed)放緩加息腳步,近期匯價明顯走穩,短期再度大幅貶值機會不高,且隨 兩會3月即將召開,預期會後改革及經濟刺激政策將加快出台,有利於市場信心恢復,建議觀察兩融餘額及新增開戶數等大盤人氣指標,在放寬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 (QFII)進出限制及人民幣加快國際化後,看好年中陸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機會升高,有利於指數後續表現。

日盛中國內需動力基金經理人黃上修指出,春節期間,資金面進一步寬鬆及兩會政策臨近,將會是市場技術反彈的催化劑,隨兩會召開日期接近,後續市場更多焦點在於改革推進力度及政策走向。
這將是決定陸股在中期的表現依據,短期反覆築底仍是大盤運行主基調。

---------------下一則--------------- 
日股負利率效應 有壓力2016-02-18 07:13:14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全球金融市場動盪,日圓急升,日本股市暴漲暴跌,今年以來跌幅在亞洲僅次於中國大陸。基金業者對於日股後市看法不一,但看好程度已經不比去年。

去年以來,歐洲及日本股市一直是許多基金公司最看好的兩大市場,主要是因為這兩個市場都有貨幣寬鬆政策的支撐,不像美股要面臨升息的壓力、新興市場則要因應中國大陸經濟趨緩。

不過,最近市場人士已修正對於日股的看法。一方面是因為日本央行意外宣布負利率政策,投資人擔心安倍經濟學失靈,一方面則是全球金融市場瀰漫恐慌氣氛,資金推升日圓升值,日股大跌。2月的美銀美林調查顯示,基金經理人對日股的加碼程度已從31%降到24%,富蘭克林投顧分析,雖然日本央行祭出負利率政策,但效果短暫,避險買盤搶進日圓,導致日圓飆升與日股急速拉回。

安本投顧指出,日本央行突然宣布負利率,令市場大吃一驚。近年來,大多數的央行都致力與市場溝通,讓人們可以依據合理的預期來訂定計畫,但日本央行卻反其道而行。在安倍經濟學初登場時,對於經濟與市場的影響極大。

---------------下一則--------------- 
油價、歐股拖累 日股大震盪2016年02月18日 04:10工商時報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日股是法人今年相當看好的市場之一, 然受到油價續挫與歐洲銀行類股重挫等利空消息拖累,VIX指數攀升至近30,驅使避險資金退守日圓資產觀望,促使日圓開年來便承受極大升值壓力,甚至一度 急升至近日本央行實施量化寬鬆前水位,加上適逢北亞股市農曆春節休市,日股上周一度淪為外資提款機,截至2月16日為止,日經225指數累計跌幅逾 15%,不少投資人對日股後市產生疑慮。

摩根投信副總經理謝瑞妍表示,近期市場投資情緒偏悲觀,不過從最新公布的去年第3季企業財報來看,日本內需消費相關企業的獲利表現依舊相當亮眼,因而吸引買盤進場搶便宜,資金看好日股,從本周日股一度上演報復性反彈,單日漲幅逾千點即可略窺一、二。

再者,謝瑞妍指出,日本基本面依然不錯,勞動市場表現持續強勁,有望提振薪資成長幅度,且不論民間消費與民間投資亦持續改善,作為領先指標的日本最新1月製造業PMI數據為52.3,已連9個月維持50的擴張水準之上,顯示日本經濟持續穩定發展。

野村日本領先基金經理人黃尚婷表示,以技術面的相對強弱指標觀察,日股已達超賣水準,未來12個月的股市本益比更修正至11倍的低檔,因此日股短線反彈可預期,惟全球避險情緒恐難暫緩,投資信心的恢復更需時日。

黃 尚婷認為,外資連5周賣超日股,資金再進一步大幅撤出的風險大為降低,日本期貨市場也出現5周來首次外資淨買超日經期指,因此日股近期可望探低後尋得底部 支撐,且日銀透過利率導引匯率政策對股市來說偏正面,日股未來12個月的企業盈餘預期成長率亦有10.7%,若企業財報有更多亮眼表現,將有望提升投資信 心,支撐日股長期上漲動能。

---------------下一則--------------- 
傳2基金撐腰 日股蓄勢反彈2016年02月18日 04:10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三大成熟市場股市價值比較 http://goo.gl/cvH2fm

日銀的負利率政策效應持續發酵,讓擁有日本國債部位達50兆日圓的日本政府退休基金,以及日本郵政都傳出計畫「棄債轉股」的風聲,可見央行負利率政策對日本退休機構投資策略的影響,也支撐日股後市反彈的力道。

根據彭博社報導,法國農業信貸集團指稱日本央行的負利率政策,將迫使日本政府退休基金把國內債券的比重最多調降至25%,美銀美林也表示,如果要達成25%的國內債券投資比重,日本政府退休基金必須買進6.2兆日圓的日本股票。

此外,擁有日本最大儲金的日本郵政銀行所設定的「衛星投資組合」在今年已經達到60兆日圓,而這個數字在去年只有48兆日圓,可見負利率政策對日本國債的負面影響之大,已逼使兩大退休儲備機構被迫投資股票或其他有價證券。

瀚 亞投資股票研究海外組主管林元平指出,經過去年第4季與今年初的下跌,日股現已成為成熟市場中最看好的標的,當地企業每股盈餘成長(EPS)不但達 12.3%,11.2倍的本益比(P/E)與1倍的股價淨值比(P/B)也是成熟市場中最便宜者,可見日股也最具跌深反彈的契機。

摩根日本 (日圓)基金經理人水澤祥一(Schoichi Mizusawa)指出,全球金融市場今年來在黑天鵝干擾下震盪劇烈,避險需求驟升促使資金前仆後繼地前進日圓等傳統避險天堂,日圓大幅升值,拖累日股近 期走勢,但眼見日本內需消費企業去年第3季獲利依舊穩健,日股短線拉回的反提供投資人逢低承接的契機。

鑒於日圓今年來匯價轉強和日本央行日 前無預警推出負利率政策,未來投資日股需精選產業,水澤祥一(Schoichi Mizusawa)表示,負利率政策對金融產業獲利的衝擊最大,因此建議減碼金融類股,相對地,現階段持續看好具備市場競爭利基與獲利前景優異的觀光、醫 療、消費等產業。

群益東方盛世基金經理人樂禹表示,日本實行負利率政策有利日圓貶值出口概念股,像是科技、汽車類股,對於金融銀行類股不 利,投資人應該避開。日股後市主要還是要看日圓匯率走勢是否可以守住115∼120日圓關鍵區間,目前日股建議以內需股為主,看好汽車零組件、電子商務等 相關類股。

---------------下一則--------------- 
一旦崩潰將給美國經濟帶來毀滅性災難 Fed官員呼籲 分拆大型銀行2016年02月18日 04:09 工商時報記者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明尼亞波利斯聯邦準備銀行新任總裁卡什卡利(Neel Kashkari)周二公開呼籲,美國大型銀行恐怕會給美國經濟帶來「有如核爆」的毀滅性威脅,決策當局應慎重考慮將這些「大到不能倒」的金融機構分拆,以省去政府往後紓困的麻煩。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主導華爾街紓困的卡什卡利,甫於上月接掌明尼亞波利斯聯邦準備銀行,他在華府智庫布魯金斯研究院演說時爆出上述驚人之語,這係他上任後的首次公開發言。

卡什卡利指出,2010年為加強監管金融業所通過的《陶德-法蘭克》(Dodd-Frank)金改法案力有未逮,仍無法終結那些「大到不能倒」金融機構一旦崩潰,恐危及金融體系與整體經濟的問題。

曾在小布希總統主政時期入閣的卡什卡利提議,決策者須鄭重考慮幾個選項,包括將大型銀行分拆成規模較小、連結性不強、重要性不高的實體;把銀行當成公用事業來規範,強迫其持有更多資本,確保不會倒閉;或對整個金融體系的槓桿活動課稅,以降低系統風險。

這位前高盛主管將大型銀行比喻成核子反應爐,萬一發生核熔毀,恐會給美國經濟帶來毀滅性災難。他並認為金管機關的角色,有如運輸安全署(TSA)的安檢人員,須嚴格檢查以遏阻恐攻。

不過,卡什卡利批評金改法案的言論,與聯準會主席葉倫的說法大相逕庭。葉倫上周四出席參院金融委員會聽證會指出,金融危機後推出的金管措施已見成效。

美國兩黨總統初選正如火如荼進行,如何記取金融危機教訓,避免華爾街重蹈覆轍,成了這些白宮競逐者交鋒重點。

與前國務卿希拉蕊爭奪民主黨提名的佛蒙特州參議員桑德斯(Bernie Sanders),亦主張分拆大型金融機構。數位共和黨參選人也與卡什卡利論調一致,抨擊《陶德-法蘭克》法案始終無法解決銀行大到不能倒問題。

---------------下一則--------------- 
美新屋開工數 連兩月下滑2016年02月18日 04:09 工商時報記者顏嘉南�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新屋開工戶數 http://goo.gl/Kbkbk8

美國周三公布多項經濟指標,結果好壞參半,1月新屋開工連續第2個月下滑,顯示房市復甦略有顛簸。1月工業生產月增0.9%,擺脫連3月下滑頹勢。

聯準會(Fed)公布1月工業生產,經季節因素調整後月增0.9%,優於市場預估的月增0.4%。產能使用率較前月增加0.7個百分點至77.1%,高於市場預估的76.7%。

此外,勞工部公布1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月增0.1%,優於市場預估的月減0.2%。扣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核心PPI月增0.4%,高於市場預期的增加0.1%。

PPI自去年11月以來便維持穩定,不過仍處在歷史低檔。與去年同期相比,1月PPI下滑0.2%,已連續12個月萎縮,核心PPI則年增0.6%。

據商務部最新報告顯示,1月新屋開工戶數較前月減少3.8%,經季調後年率降至109.9萬戶,此為去年10月以來最低紀錄,亦不如市場預估的118萬戶。

1月不論獨棟房屋或公寓住宅開工皆告下滑,占美國房市比重約三分之二的獨棟新屋開工降至73.1萬戶,低於去年12月下修後的76.1萬戶,公寓住宅開工也下滑至36.8萬戶。

被視為未來房市景氣觀察指標的建築許可,1月下滑0.2%至年率120.2萬戶,低於去年12月下修後的120.4萬戶,但略優於經濟學家預期的120萬戶。

新屋開工數據波動向來較大,去年12月的新屋開工由初值的114.9萬戶下修至114.3萬戶。1月份溫度下降且美東又遭受暴風雪侵襲,以致延緩建築工程。

近1年來美國房市需求強勁,2015年的新屋開工較前1年大增10.8%,不過房市復甦力道近期有減速之勢,1月新屋開工僅年增1.8%,但同期建築許可激增13.5%。

---------------下一則--------------- 
財報近尾聲 美股後市留意經濟數據2016年02月18日 04:10工商時報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今年以來S&P500指數跌逾6%,但觀察農曆猴年前已有8成以上企業完成財報揭露,其中75%獲利高於預期,除公用事業、工業和能源板塊外,其餘類股均獲上調,隨財報近尾聲,美股後市留意經濟數據的首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非農就業、去年12月工廠訂單等,將直接影響美股表現及升息時點。

日盛全球抗暖化基金經理人鄭慧文表示,S&P500指數1月跌幅超過5%,創7年來同期最差,美國1月ISM非製造業指數降至53.5,創近2年來最低,並低於經濟學家預期,數據公布後,市場預期今年升息機率降低,在財報幾已公布完畢下,後續觀盤重點將會是在經濟數據上,儘管全球經濟疲軟,但強勁的就業增長,顯示美國經濟仍在復甦軌道上。

富蘭克林坦伯頓美國機會基金經理人葛蘭.包爾指出,除S&P500財報絕大多數優於預期,從次產業來看,蘋果及IBM財測展望不佳,但臉書及Google母公司Alphabet在行動廣告挹注下財報表現亮麗,今年全球網路廣告支出預估將成長17%,網路股營運料將持續高速成長,美股續看好網路及雲端運算領域,扮演科技創新要角。

宏利資產管理首席經濟學家Megan Green認為,今年全球景氣復甦將持續由美國帶領,這次經濟復甦將如同過去經驗,主要由消費需求所驅動,低油價也會改善零售業績,景況可望持續到年底。

至於聯準會去年底雖啟動升息,但長期利率將是非常緩慢速度攀升,可確定利率將很長一段時間維持低水準,市場資金充沛支撐股市動能不變。

群益美國新創亮點基金經理人蔡詠裕強調,市場預估2016及2017年,S&P500企業營收成長分別為5.2%及6.5%,獲利成長分別為10%及7%,均較2015年明顯改善,重返過去20年長期獲利成長7.3%,成長關鍵在於新科技的創新應用,這代表美國成長股將重回市場主流。

--------------下一則--------------- 
散戶看空後 美股勝率百分百2016年02月18日 04:10工商時報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美國散戶看空比率逾48%後S&P500表現 http://goo.gl/bf9B71

根據美國散戶投資人協會(AAII)2月發布的最新調查報告結果,美國散戶投資人看空美股比率達48.7%,統計2012年以來,美國散戶看空高於 48%共3次,進場布局S&P500的後1、3、6、12個月正報酬機率百分之百,現階段已是美股中長線分批布局佳機。

群益美國新創亮點基金經理人蔡詠裕表示,美國經濟數據仍是影響聯準會態度的關鍵,1月ADP美國私人就業市場新增20.5萬工作機會,表現優於市場預期19.5萬。

再從近期美國及歐洲10年期債券殖利率趨勢向下來看,短線面對眾多不確定性,傾向避開風險資產,但美股多日連跌後反彈,尾盤買單陸續進駐,為觀察賣壓近尾聲的指標,後勢可期。

宏 利資產管理(美國)全球股票策略主管Paul Boyne指出,美國聯準會去年啟動9年來首次升息,美國工資出現回升跡象,證據顯示企業增長逐漸減慢;目前觀察重點在於證據顯示量化寬鬆無法帶動所有地 區期望的增長和通膨目標,及債務增加令增長幅度日漸縮小的環境,優質股具備較高防禦性,看好持續成長及處於增值轉型階段的企業。

富蘭克林坦 伯頓美國機會基金經理人葛蘭•包爾認為,美國這波景氣復甦步調雖較過去幾次周期緩慢但有望持續復甦,美股如拉回應視為中期修正,並非多頭行情結束。雖然今年股市波動加大將成常態,但波動也創造出逢低布局優質個股的機會點,現階段在科技、醫療以及耐久財類股中找到較多具成長潛力但評價面已遭市場低估的投 資機會。

蔡詠裕強調,持續的低油價造成全球股災將影響投資資產配置,可望隨油國減產有解,從產業獲利表現來看,美股的醫療保健、金融與電訊的獲利成長可望延續有好表現,相對較具抵禦升息風險能力,就算中長期升息循環,表現也可更為亮眼,建議現階段布局新創類股。

---------------下一則--------------- 
石油凍產協議 伊朗不想甩2016年02月18日蘋果日報【劉煥彥╱綜合外電報導】

伊朗成為國際油價止跌最新變數,委內瑞拉、伊拉克與卡達3國石油部長昨齊赴德黑蘭,勸說伊朗參加由沙烏地阿拉伯等4國談妥的石油凍產協議,但伊朗一心只想拿回過去3年失去的原油市佔,恐難吞下協議。

國際社會對伊朗的經濟制裁在2012年升高前,伊朗每天出口約250萬桶原油,後來大降至110萬桶。消息人士透露,為吸引伊朗點頭,其他產油國可能給予伊朗特別條件。

態度強硬持續增產
但據伊朗自由派報紙Shargh報導,伊朗將採取強硬立場且續增產,直到產量回復至遭國際經濟制裁前的水準。

伊朗駐OPEC(石油輸出國家組織)代表Mehdi Asali說:「要伊朗凍結產量不合邏輯,當我們遭受經濟制裁時,有些國家趁機增產,導致油價下跌。他們怎麼能要伊朗現在乖乖合作?」

儘管市場對凍產協議仍抱希望,西德州及布蘭特原油期貨昨在會談前夕分別強彈3%、4%,但高盛全球大宗商品研究部主管柯里(Jeffrey Currie)認為,伊朗只想增產,不太可能加入凍產協議。

---------------下一則--------------- 
OPEC凍產協議 伊朗支持2016年02月18日 04:09 工商時報記者陳怡均�綜合外電報導
北海布蘭特原油 http://goo.gl/1Am6NM

繼沙烏地阿拉伯、俄羅斯等產油國周二達成15年首見的全球性石油凍產協議,周三委內瑞拉等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成員油長隨即飛往伊朗首都德黑蘭,遊說伊朗共同加入凍產行列,伊朗官員表示支持任何促進油價穩定的努力,顯示支持凍產協議。

伊朗的態度將是牽動凍產協議命運的一大關鍵,凍產協議能否確實執行仍有諸多不確定性,受此影響,油價波動不定。北海布蘭特原油期價周二重挫近4%,周三先跌後升,勁揚4.5%,報每桶33美元。美國西德州原油期價亦漲逾4%,站回30美元上。

伊朗官方新聞社Shana在德黑蘭會議召開前發布報導,內容引述伊朗OPEC代表阿薩利(Mehdi Asali)說法:「以目前伊朗市占下滑的情況來看,不能期待我們再度降低產能。」阿薩利說:「倘若伊朗產能返回制裁前的水準時價格仍然低迷,伊朗自然會 與其他成員共同合作,以平衡市場。」

OPEC龍頭沙烏地阿拉伯和非OPEC的俄羅斯周二達成協議,將產能凍結在1月水準,但條件是其他產油國必須跟進。

OPEC成員卡達、委內瑞拉、科威特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皆表示,準備好凍結產能增長,盼能改善供過於求情況。

至於過去1年產油量成長最快的伊拉克,也可能加入凍產行列。伊拉克石油人士透露,該國願意遵守全球協議,以對抗供給過剩情勢。

周 三委內瑞拉油長皮諾(Eulogio Del Pino)、伊拉克油長邁赫迪(Adel Abdul Mahdi)、卡達能源部長薩達(Mohammed bin Saleh al-Sada)飛往德黑蘭,與伊朗油長桑加尼(Bijan Zanganeh)在台灣時間晚間7點半開會協商。兩位非伊朗籍的消息人士表示,OPEC可能為伊朗提供特別條款,「伊朗才剛重返市場,需要給予特別機 會,不過仍要進行一些評估」。

儘管消息人士未透露細節,但技術上來看,可能的方案包括為伊朗設定增產上限,或將未來增產幅度連結油價升幅。

德黑蘭石油分析師詹迪(Reza Zandi)表示:「凍產違反伊朗的國家與經濟利益,桑加尼不會接受。」

---------------下一則--------------- 
協議難落實 專家列5大原因2016年02月18日 04:09 工商時報記者陳怡均�綜合外電報導

據CNBC報導,石油出口大國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周二同意凍結產能增長,盼提振低迷油價,但由油市專家並不看好此協議能夠確實施行或支撐油價。
專家認為凍產協議不會成功的原因有5項:

1.油市持續供過於求。目前原油市場供給過剩,凍產只意味產能不會增長,效果遠不如減產,更何況沙烏地阿拉伯、俄羅斯1月的產量位在歷史高點。

經濟學人智庫資深商品編輯馬利爾(Sebastien Marlier)表示,俄羅斯上個月單日原油產量達1,088萬桶,創蘇聯解體以來最高紀錄,沙國1月單日產油量也接近歷史新高,達1,020萬桶。

2.伊朗拒絕配合。伊朗才剛獲西方國家解除制裁,這個產油大國正努力增產以改善自家經濟,不願加入凍產行列。伊朗曾表示,今年單日產量將增加至少50萬桶。

伊朗的OPEC(石油輸出國家組織)代表阿薩利(Mehdi Asali)周三即說,「要求伊朗凍產並不合邏輯...當伊朗遭受制裁時,有些國家大幅增產,導致油價下跌...他們怎能要求伊朗一起付出代價?」

3.俄羅斯可能再次偷跑。歷史顯示,非OPEC國家過去曾有信用不良的紀錄。馬利爾指出,在1990年代俄羅斯並未遵守與OPEC的類似協議。

到了2001年,OPEC與非OPEC進行減產協商,沙國說服墨西哥、挪威和俄羅斯減產。但據路透報導,俄國從未遵行此協議,甚至還提高原油出口。

4.OPEC已在作弊。儘管OPEC設立生產上限與目標,但該石油組織的實際產油量一直是個問號。

The Gartman Letter創辦人賈特曼(Dennis Gartman)直言OPEC會作弊,「就算他們宣布減產,也沒有人會全然相信」。

5.原油供給不會減少太多。凍產或許為油價帶來支撐,但這也引發美國頁岩油商重啟產能,屆時其他產油國可能又重回增產競賽。

---------------下一則--------------- 
巴菲特 再買能源類股2016年02月18日 04:09 工商時報記者顏嘉南�綜合外電報導

儘管油價在12年低點盤旋,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投資能源類股不手軟。本次被股神旗下投資控股公司柏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相中的是能源管線業者Kinder Morgan。

柏克夏海瑟威周二向美國證管會(SEC)呈報對美國上市公司投資明細,截至去年底止,柏克夏持有Kinder Morgan約2,653萬股股票,價值約為3.96億美元。

此外,股神再加碼煉油商Phillips 66持股,截至上周五止,柏克夏今年共斥資10.8億美元買進Phillips 66股票,取得後者14.3%的股權。

由於油價持續探底衝擊能源公司獲利,自去年4月以來Kinder Morgan的股價陡降近三分之二,迫使該公司縮減資本支出,並於去年12月首次調降股利。

目前仍不清楚柏克夏本次加碼能源類股是巴菲特的決定,或是其兩位門生康姆斯(Todd Combs)和韋斯勒(Ted Weschler)之一的主意,不過巴菲特通常不插手較小型的投資。

無論如何,投資人以股神和其經理人的選股馬首是瞻。晨星分析師康納蒂(Peggy Connerty)表示:「Kinder Morgan擁有許多股神看重的特質,例如創造大額現金流量的資產等。」

康納蒂指出,考量到Kinder Morgan股價變得便宜,且具備改善資產負債表的能力,該公司是不錯的長期投資標的。

據周二的文件顯示,富國銀行仍是柏克夏最主要的美股投資,持股價值高達260.8億美元,其次為卡夫亨氏(Kraft Heinz)的236.9億美元。

上季柏克夏減持IBM股票將近6億美元,總投資金額降至111.5億美元。柏克夏亦減碼AT & T持股,但加碼Deere & Co股權。

---------------下一則--------------- 
死多頭看走眼 寶森大漲前減碼黃金2016年02月18日蘋果日報【陳智偉╱綜合外電報導】

國際油金行情震盪加劇,多空兩面巴。富豪投資人寶森(John Paulson)是7年來一路堅持看漲黃金的「死多頭」,怎料卻撐不到起漲那一刻,在今年金價飆漲前夕大砍投資部位,於去年第4季減持黃金ETF達37%。

據寶森旗下Paulson & Co.最新資料顯示,截至去年12月底,該公司減持全球最大黃金ETF(指數股票型基金)SPDR Gold Trust,由去年9月底的923萬股降至580萬股。

上季減持達37%
寶森2009年初來一路看多黃金,認為美國聯準會(Fed)超寬鬆貨幣政策將帶動金價狂飆,金價也如他所願在2008年12月至2011年6月間飆漲70%,但隨著Fed近年退出超寬鬆貨幣政策、預備逐步升息緊縮,黃金表現失色,去年第4季大跌4.9%,連6季下跌,創31年來最長季度連跌紀錄。

今年初全球股市大跌,加上全球經濟走疲拖累美國復甦恐迫使Fed暫緩升息,帶動美元回軟,金價再度發光,今年來強彈逾13%,上周一度衝破1260美元創1年新高。

---------------下一則--------------- 
黃金難再大漲 別搶短2016-02-18 07:17:02 經濟日報 記者吳苡辰�台北報導

2016年開春來,全球金融市場陷入震盪,國際避險需求急遽升溫,加上近期美元價格回軟,推升金價今年來上演「絕地大反攻」,每英兩站上1,200美元,漲幅近15%,也讓民眾好奇是否代表重走多頭格局?

摩根投信副總經理謝瑞妍指出,就過去經驗來看,金價與美元走勢背道而馳,隨著美國步入升息,美元長線可望穩步走強,在美元強勢地位不變的情況下,金價難有大幅走升的機會,料將維持盤整格局。

黃金今年來強勢上漲,日歐央行可望再擴大寬鬆,聯準會也將維持緩步升息基調,富蘭克林證券投顧也提醒,雖然主要央行偏向寬鬆的貨幣政策,以及市場恐慌時的避險需求可望給金價帶來支撐,不過由於黃金短線漲幅已大,宜留意追價風險。

此外,謝瑞妍認為,低油價將使全球通膨環境維持溫和,而黃金沒有孳息優勢,因此金價沒有大幅走強的條件,除非全球通膨明顯上揚時,才有機會重展多頭行情。預料金價走勢將以中性平穩為主,不會有太搶眼的走升行情,投資人不宜大舉搶短。

根據彭博資訊對券商的預估結果,2016年第1季預估金價中位數為1,088美元,最高的預估價位也才1,250美元,今年漲勢已接近短線滿足點。若風險偏好氣氛回升,金價可能難以站穩而回跌,長線走勢仍要觀察聯準會貨幣政策動向、美元指數、通膨、及投機性部位持有黃金意願的變化。

---------------下一則--------------- 
專家:投資人短線勿追高2016-02-18 07:20:12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油、金價格激烈波動,推升商品ETF和相關基金交投熱絡。但不少投資人也擔憂價格起伏,影響投資績效,專家認為,2016年油金價格都將迎來多頭格局,惟波動頻繁,投資人應謹守紀律,採長線布局,或藉股市搭黃金來回操作,提升收益。

全球產油國加入「凍產」行列,但伊朗短期減產意願有限,元大標普高盛原油ER指數股票期貨信託基金經理人曾士育認為,油價仍將激烈波動,投資人不宜短線追高,並以30美元為指標,逢高獲利了結、逢低分批布局。金價部分,元大標普高盛黃金ER指數股票期貨信託基金經理人方立寬表示,金價有機會擺脫長空格局,第2季甚至可望挑戰1,300美元。

---------------下一則--------------- 
生醫商品 可逢低布局2016-02-18 07:13:33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年初全球市場劇烈動盪,去年來表現強勁的生技股受到拖累,整體醫療族群跌幅勝過全球股市。不過,檢視生技產業新公布的財報,普遍優於預期,法人認為在股市大幅修正,投資將回歸基本面,建議投資人採定期定額投資生醫基金,並兼顧投資製藥、生技、醫療服務和醫療器材等四大次產業,完整參與生醫族群成長。

今年來生技股受到市場波動衝擊,本益比明顯下修,幾乎滑落到2012年起漲前的水準。但理性投資人將發掘投資價值,部分企業如生技龍頭吉利德(Gilead)已展開大規模收購庫藏股計畫,使生技股止跌走穩,配合基本面和政策面等豐富題材,整體醫療類股將有機會迎來反彈。

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表示,生技股經過修正將回歸基本面,綜觀歐美各大企業的財報表現,美國勝出一籌,現階段近八成公司的獲利優於預期,歐洲因瑞士兩大藥廠羅氏和諾華的獲利略,使歐洲醫療股表現相對不佳,但仍有七成以上企業的營收報捷,基本面可謂穩健。

安聯全球生技趨勢基金經理人許志偉也認為,歷經利空消息干擾,營運動能維持高檔的生技股將有更大成長空間。就美國來看,3月兩大黨會確定總統候選人人選,備受爭議的藥價風波可望暫告段落,是生技股重拾行情的不錯時機。

---------------下一則--------------- 
亞債殖利率挑戰5% 法人最愛2016年02月18日 04:10工商時報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瀚亞投資亞洲債券基金經理人 賴永強 http://goo.gl/gIz9b3

全球最大市值公司Apple宣布發行規模120億美元的公司債,10年票面利率3.28%,點燃市場對高評級公司債的熱度,吸引法人簇擁,使得殖利率挑戰5%的亞債,預料也將是法人搶進的首要標的。

全 球景氣低迷,歐、日不但先後實施負利率,更可能在3月雙雙再次擴大量化寬鬆。根據Bloomberg統計,平均信評BBB+的亞洲美元債券,指數殖利率達 4.8%以上,不僅優於成熟國家公債,逼近5%的殖利率,更是投資等級債中最高者,低波動、高殖利率特性成為法人投資新寵,近來散戶投資人詢問度也明顯升高。

在這波跌勢當中,愈見高評等債券基金的逆勢抗跌;瀚亞投資表示,亞洲美元債不僅具有較高的殖利率優勢,信用評等高、較低波動度及未來展望佳等特質,更是對抗震盪行情與低利率環境的最佳投資工具。

瀚 亞投資亞洲債券基金經理人賴永強(David Lai)指出,市場有不少聲音擔心企業違約率會上揚,但實際上亞洲公司債券擁有較佳的信評,40%以上評等在A級以上,過去10年來的違約率也相當 低,2015年底僅約0.8%,短期償債壓力低且財務體質穩定,都是支撐亞債基本面的正面條件。

投資人也不用擔心亞幣走弱對債事的影響;賴永強認為,亞幣貶值對整體亞洲公司債信用影響不大,主要還是因為亞洲相較於其他新興市場國家擁有較佳的經濟成長率,信用評等也多處於穩定或正向。

亞債今年可望維持較穩定的報酬,賴永強說明,亞債主要收益來自於債息收入,尤其看好美元計價的亞洲債券,因發行量低,具備供給量不足的技術面優勢,長期投資報酬值得期待,亞洲高收益債的收益率雖然更高,但上半年波動度較大。

2016年風險性資產出現大幅修正之際,公債、投資等級債相對抗跌;賴永強分析,亞債投資級債與其他股債資產相關性較低,在過去幾度全球重大金融事件發生後,VIX恐慌指數揚升的期間,也展現逆勢抗跌的實力,這也是建議把亞債納入投資組合的關鍵。

考量投資人夾在信評與收益的兩難當中,瀚亞投信年初即推出高評等債券基金系列平台,除一系列聚焦美國高評等債券相關基金,同時搭配複合型債券基金,同時看好亞洲投資等級公司債券基金,提供投資人低波動又多元化的投資選項。

面 對市場劇烈波動的行情,賴永強指出,可優先透過各類債券的靈活配置,提高資產防禦性。以瀚亞投資亞洲債券基金為例,截至2015年底,投資組合主要有7成 配置於公司債,政府公債及類主權債約占23%,一方面可參與企業成長的公司債表現,也可藉由公債或類主權債的防禦布局,提高投資組合 穩定性。

---------------下一則--------------- 
美債基金 連三周吸金2016-02-18 06:59:16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全球金融市場動盪,資金瘋狂尋找避風港,美國債券基金連續三周吸金,成為今年以來唯一仍吸金的債券基金。市場人士指出,預期短期內公債與投資級債券仍是焦點,但投資人不宜重押單一債券類型。

全球股市上周隨著油價大跌,本周又強力反彈,美國債券基金上周吸金近16億美元,今年來資金動能由負轉正。投資級債券基金雖然終結連11周的淨流出,但今年以來仍是失血。至於高收益債券與新興市場債券基金,則持續遭到淨贖回。

摩根策略總報酬基金經理人艾略特(James Elliot)指出,國際避險氣氛高漲,風險資產因而持續遭到調節,資金前進避險資產,金價飆升至近八個月來新高,日圓翻揚,公債更受到資金高度追捧,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持續下探至1.66%。

艾略特分析,市場對美國利率回歸正常化趨勢已有共識,但最近全球股債匯市震盪,市場預期美國聯準會(Fed)短期內再升息機率極低,加上風險趨避氣氛濃厚,致資金湧向美債避險。

安聯四季豐收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表示,美國10年期公債價格上揚,殖利率下探低點,今年來公債優於多數債券。不過,投資人不可輕忽Fed今年持續利率正常化的決心,預期未來公債殖利率有較大機會走揚。

---------------下一則--------------- 
新興國阻貶 創紀錄賣美債 去年12月淨賣出1.6兆 中國部位創10個月新低2016年02月18日蘋果日報【劉煥彥╱外電綜合報導】

捍衛貨幣
美國財政部最新統計,2015年12月外國官方機構淨賣出美國政府公債481億美元(1.61兆元台幣),創下歷來單月最大減少金額,反映去年第4季中國等新興國家耗費大量銀彈來捍衛本國貨幣,出脫大量美元資產造成大失血,持有的美國公債急遽縮水。

根據美國財政部數據,中國持有的美國政府公債,去年12月減少184億美元至1.2461兆美元,創下去年3月以來最低,顯示中國為了支撐人民幣匯率,持續動用外匯存底護盤。

比國美債部位縮水
若觀察2015全年數據,中國與比利時持有的美國公債去年總共減少了2119億美元,是美國財政部有紀錄以來,兩國的美國公債部位首度全年減少。

國際金融界發現,近年來中國除了自己增持美國公債,也常借道比利時,因此市場常將比利時持有的美債部位,與中國共同計算,以判斷中國持有的實際美債部位高低。

2015全年比利時持有的美債部位大縮水,累計大減2137億美元至1217億美元,等於全年幾乎失血2/3,並從2014年底的全球第3大美國債權國,迅速滑落至第12大,僅次於台灣的1787億美元。
反觀中國持有的美國公債部位,2015全年卻小增18億美元至1.2461兆美元。

不過,中國持有的美債部位,若從去年6月的全年高點1.2712兆美元起算,2015下半年整整縮水了251億美元,與去年8月開始的股災時間吻合。

中國國務院旗下國家信息中心研究員李若愚在上海證券報撰文指出,人民幣貶值的預期心理,將加速今年資金跨境流動,中國金融機構手上的人民幣部位可能持續降低,且資金流出恐限制中國人民銀行(人行)動用傳統政策工具的空間,例如調降存準率與基準利率。

然而,中國國家發改委發言人趙辰昕昨天在記者會中強調,跨境資本流動處於正常區間,人民幣匯率對一籃子貨幣保持基本穩定,中國有能力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台灣持有部位反增
人行行長周小川在農曆新年前接受對岸財新周刊專訪時表示,人民幣沒有持續貶值的基礎,並宣示不會讓投機客主導市場情緒。

有趣的是,去年12月台灣持有的美國政府公債為1787億美元,是過去18個月以來的最高金額,僅次於2014年6月的1794億美元,在2015全年則增加44億美元,並維持全球第11大對美債權國的地位。

---------------下一則--------------- 
新興投資級債 熱起來2016-02-18 07:02:01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投資等級債相關指數表現 http://goo.gl/9Lizd9

全球經濟成長疲軟,近期繼日本央行實施負利率後,美國聯準會(Fed)宣布緩慢升息,歐洲、中國央行也傳出可能擴大量化寬鬆政策。法人認為,隨避險情緒居高不下,未來全球再度湧現熱錢,有機會轉入基本面穩健的新興市場,並以低波動的投資等級債優先受到青睞。

根 據EPRF統計,目前全球投資等級債已轉為淨流入4.7億美元,多數資金擁抱歐美等成熟市場的政府公債,使各大公債殖利率不斷破底。相較之下,尚未受到資 金大幅流入的新興市場投資等級債市,仍擁有較高的殖利率,在今年亞洲和中歐等部分國家的經濟成長及企業營收持續改善,未來可望吸引資金進駐。

日 盛全球新興債券基金經理人陳勇徵表示,全球主要央行維持寬鬆政策的前景明確,除了歐洲央行前日宣布不排除採取更多措施提振經濟,今年3月擴大量化寬鬆的機 率上升。另外,中國人行也發布2015年第4季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人行會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鬆緊適度。市場熱錢再度吹響號角,債市勢必受 惠,現階段具有較高收益報酬的新興債市可能受青睞。

陳勇徵指出,新興市場主權債和公司債殖利率約在6.9%、6.5%水準,不但高於歐美投資級債殖利率,也偏離過去五年平均的5.7%%、5.5%,利差收斂空間豐厚。

保 德信亞洲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鍾美君則表示,總體經濟表現是債市投資的觀察重點,新興市場由於去年基期普遍偏低,今年相對有表現機會。如扣除深受原料價 格影響的拉美和東歐企業,多數新興國家的企業營收都有個位數,甚至雙位數成長,政策面並有中國、印度等大國推行消費升級和製造轉型等利多,使新興債市表現 可期。

第一金投信固定收益部主管劉蓓珊指出,近期部分新興國家貨幣受惠弱勢美元出現短多格局,投資當地幣計價債券雖可創造較高報酬,但風險也高。

---------------下一則--------------- 
跌勢雖不輕...法人:高收益債今年不悲觀2016年02月18日 04:10工商時報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年來跌幅較大的前十名債券基金表 http://goo.gl/k9AAv6

受到歐洲德意志銀行利空事件以及油價劇烈震盪影響,近二周高收益債基金卻和可轉債基金齊挫,法人依然認為,高收益債利差再擴大,長期投資價值浮現,今年仍大有可為。

截至2月12日,美銀美林能源高收益債指數殖利率攀升至20.78%、創統計以來新高水位,且利差隱含的違約率達27.17%,這一殖利率早已反應摩根大通預估未來兩年能源債平均違約率5.4∼13.4%時的價格。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副總經理羅尤美指出,從經驗得知,高收益債價格有領先反應違約率實際走高約當一年的時間。回顧2005年美國單一汽車債信利空事 件,當年度指數下挫逾10%,但在次一年(2006年)違約率正式升抵9.3%,反而形成利空出盡,汽車債指數在2006年時,全年上漲23%。

瀚亞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周曉蘭也表示,目前高收益債利差擴張情況幾乎反映經濟衰退情況,80%以上的高收債產業債信仍健康,就算是商品相關產業債券的 隱含違約率也已充分反應經濟衰退,因此,10%的收益率預料將吸引法人資金進場。目前企業債信狀況遠比前兩次循環健全,加上未來18∼24個月內的再融資 需求不大,不致於發生因融資困難導致違約大幅上升的情形。

此外,法人指出,高收益債市收益率逐漸呈現兩極化,將有利於選債不選市,且若違約率溫和而非大幅上升的情況下,高收益債未來一年投資報酬率可望進一步提升。

安 聯四季豐收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表示,從基本面來看,雖然全球高收益債信用面有惡化跡象,年初以來高收債發行目的中,再融資比重降至5成上下,收購� 融資槓桿比重則持續上揚,不過,低評級企業占發行比例仍低,整體發行面屬健康,整體高收益債目前評價面已經來到具吸引力的位置。

---------------下一則--------------- 
美元資產混搭 與財神共舞2016-02-18 07:04:15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2016年全球延續成長緩、通貨膨脹慢與利率低的趨勢,波動也日益加劇,尤其經歷農曆新年期間的國際股市動盪,增添投資人年後的紅包理財規劃難度。安聯投信建議,先求穩再求好,以美元資產與複合債券為核心,搭配潛力大的歐洲股票。

安聯投信產品首席陳柏基分析,市場擔憂全球經濟放緩、油價震盪與對央行政策的過度恐慌情緒,是引發最近全球風險資產下跌的主因。但回歸基本面,全球經濟無衰退的跡象,只是市場信心尚未完全恢復。

陳柏基表示,在波動加大的環境,風險與機會並存,投資人除了要考量下檔風險以外,空手或反向減碼錯殺的「上檔風險」也不容輕忽,因此冒聰明的險(smart risk),才能在年後為紅包真正發揮守護並增值的效果。

陳柏基建議,核心基金是基本面最強健的美元資產投資組合,加上廣納各類券種的複合債券組合基金。綜觀全球,美國是目前唯一有能力升息的國家,顯示經濟仍屬穩健,預計在緩步升息的趨勢下,美元資產將因此受惠。

以安聯收益成長基金來說,就是美元股債資產,近兩年在全球熱賣,去年也是在台灣最熱銷的基金。這檔基金均衡配置在美股搭配選擇權、高收益債、可轉換公司債等三大資產,掌握潛在資本利得,並且打造股息、債息與權利金的多元現金流,以達到收益與成長兼具的效果。

至於安聯四季豐收債券組合基金,則是一檔純債券組合基金,在風險趨避意識升溫的階段,已提高體質較佳的投資級債與公債基金比重,降低波動度。

這檔基金年化配息率約5%。
陳柏基說,在低利環境,具利差的信用券種仍是未來市場關注的焦點,尤其公司債大多數基本面無虞,高收益債以及新興債的價值面較具吸引力,可在市場信心逐步恢復之際,增持評等較佳的信用券種比重,掌握債市快速輪動的機會,也提供較佳的下檔保護。

除了以核心資產抗波動以外,對於想要追求成長機會的投資人,陳柏基建議,歐股將是定期定額首選。雖然年初受到國際因素干擾,走勢較為震盪,但基本面仍然有撐,加上歐洲中央銀行(ECB)將延續寬鬆政策,未來也有進一步擴大規模的可能,可為經濟與歐股挹注成長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