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小媽精選1051104基金資訊

2016年11月04日
Fed下月升息機率 逼近8成 本次決議維持利率 法人:適度減碼台股2016年11月04日蘋果日報【林文彬、陳俐妏╱台北報導】

符合預期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周三決議維持基準利率在0.25%至0.5%,符合市場預期。儘管下周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充滿不確定性,Fed仍在決策聲明中強烈暗示12月將升息,稱升息的理由「持續增強」,語氣比9月聲明中「已增強」更堅定。

市場對Fed即將升息的預期隨之升溫。利率期貨市場行情反映,Fed在12月升息的機率已飆上78%,高於周二的68%。但美國大選投票在即,市場觀望氣氛濃厚,Fed決策對美元匯率影響不大,追蹤美元兌6種主要貨幣匯率的美元指數周三下跌0.31%,昨盤中續跌0.37%至97.041。

伊爾艾朗籲增持現金
Fed在最新決策聲明中,刪除9月聲明中「通膨短期預料將維持低迷」的字句,並表示正在等待「一些」進一步證據出現,顯示美國經濟持續朝目標邁進。這代表Fed距升息愈來愈近。

曾協助草擬Fed決策聲明的Fed前經濟學家雷哈特(Vincent Reinhart)表示,從許多方面來看,Fed用「一些」而非更具衝擊性的「下一場會議」來暗示升息逼近很恰當。因「一些」這樣的字眼不帶承諾,如果美國大選結果導致市場動盪,Fed仍可延後升息。

彭博經濟學家舒利亞提耶娃(Yelena Shulyatyeva)、葉麥隆(Richard Yamarone)和李卡杜納(Carl Riccadonna)也表示,Fed試圖在決策聲明中傳達更強的升息迫切性,但未明確承諾12月將升息。

不過,安聯集團(Allianz)首席經濟顧問伊爾艾朗(Mohamed El-Erian)重申,如果Fed 12月未升息,金融體系失去穩定的風險很高。他呼籲投資人降低投資曝險、增持現金,因為目前金融市場面臨「異常」的政治、金融、經濟與機構不確定性。

美銀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全球經濟主管哈里斯(Ethan Harris)警告,川普當選意味美國政策前景充斥不確定性,美股將湧現賣壓,出現「L型」走勢。市場若對川普入主白宮反應激烈,Fed決策可能受影響。

美選舉變數提前修正
在台股方面,受美國大選和Fed即將升息影響,市場擔心台股恐回測8900至9000點。法人表示,台股已提前反映利空,但由於跌破季線支撐,大盤要止穩可能得等11月中旬後。

國泰證期顧問處經理蔡明翰表示,過往Fed會提及下次例會檢視升息的必要性,這次未提及似預留伏筆,但整體來看美國升息機率偏高。另外,國際政局對台股影響會降低,因先前市場多預期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蕊會獲勝,國際股市和台股也撐在高點,但這幾天市場已開始反映川普當選的結果,提前修正。

蔡明翰說明,台股有季報、電子淡季等不確定因素,短線要觀察櫃買指數能否止穩,待11月中台指期結算,外資不大量撤離,盤勢才能反轉。台新投顧協理黃文清則指出,Fed升息機率還是高,在美大選變數釐清前,台股跌破季線支撐,建議投資人適度減碼。

---------------下一則--------------- 
殖利率冠亞太 台股基金靚2016年11月04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亞太主要股市現金殖利率 https://goo.gl/Ej4O9H

台股現金殖利率近幾年皆高於4%,領先亞洲主要市場,投信法人表示,此對外資買盤頗具吸引力,倘若大盤出現修正,反而是台股基金不錯的進場時機。

保德信高成長基金經理人葉獻文分析,台股本益比目前約15倍,若不考慮第3季以後企業獲利,僅回到5年均值,價值面並沒有太貴,儘管外資買超近2月開始減緩,但在景氣能見度及現金殖利率加持下,大舉從台股撤退的可能性不高。

葉獻文認為,從本季到明年第1季,台股有5大利多加持:1、目前全球多數經濟體的總體經濟環境與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持續好轉;2、台股企業獲利年增率逐季改善至明年第1季;3、台股評價面偏低;4、相較於鄰近國家,台股殖利率高人一籌;5、在期貨部分,外資仍有大量多單。

然而,從國際局勢來看,台股仍面臨3大不確定性,包括下周(8日)登場的美國總統大選,不能排除共和黨川普勝選的可能性;以及下月4日義大利公投,可能出現總理下台、義大利退出歐盟的疑慮;最後,則是Fed下月升息出現大於1碼,也就是加速升息的訊號。

葉獻文建議投資人目前可伺機加碼傳產類股,中長期看好半導體、Apple 低基期、產品報價上漲類股,定期定額台股基金投資人可續抱,倘若市場冒出黑天鵝,修正5%到10%反而是進場或加碼好時機。

摩根台灣金磚基金經理人葉鴻儒表示,台股在亞股中最大的優勢在於匯率相對穩定,加上股息殖利率比起其它亞洲國家來得高,提升外資加碼買進意願,也激勵外資今年來買超台股143億美元,堪稱亞股最吸金,一旦未來美股大選結果落定,台股可成外資率先回補標的。

群益馬拉松基金經理人沈萬鈞表示,台股今年來受到資金行情的帶動,股市上漲近1成,不過近期在股市來到高檔,聯準會升息預期增溫和美元轉強下陷入區間整理,顯示升息議題仍為台股帶來些許資金外流壓力,待不確定性解除前,台股預期仍將維持區間整理型態。

升息預期提前反應之下,也有助提前逐步釋放升息所帶來的壓力,此外,台股近期基本面好轉,評價面上目前本益比約17倍,相較韓國19倍和日本21倍都還相對有吸引力,操作上建議以選股不選市為宜。

---------------下一則--------------- 
澳元走強 全球經濟回溫好預兆2016年11月04日 04:10 工商時報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受澳洲9月貿易赤字收窄的激勵,澳元兌美元匯率周四走升。澳元自今年6月底以來表現亮眼,成了這段期間最強勢的已開發國家貨幣,從澳洲這個商品出口大國橫跨新興及已開發市場,與中國經濟連動甚深來看,澳元走強可視為全球經濟回溫的好預兆。

雪梨匯市周四澳元匯價,從周三收盤價兌0.7620美元,升值0.7%來到兌0.7670美元。澳元上漲主要受澳洲9月貿易赤字收縮帶動,據澳洲統計局周四公布,經季調後9月貿赤從8月的18.9億澳元減為12.3億澳元,小於分析師預期的貿赤17億。

大宗商品價格回彈及澳洲債券殖利率走揚的驅動下,澳元成為今年下半表現最強勢的已開發國家貨幣,一些分析師還看好澳元會續漲到18個月高點。澳元今年迄今已累漲超過5%,可望繼2012年後再見年度正成長。

澳洲通膨展望隨商品價格勁揚升溫,市場交易員也減低澳洲央行降息的預期之下,澳元自今年6月底以來躍升2.4%。此外澳洲10年期公債與10年期美債的利差,從8月的低點擴大逾2倍,澳元因利差溢酬上升而受惠。

位列全球第12大經濟體的澳洲,通吃新興與已開發市場,澳元因而成了衡量全球經濟成長最受歡迎的指標。澳洲除了為世界最大鐵礦砂出口國,也是煤炭、羊毛、黃金和液化天然氣的主要供應國,澳洲的經濟命運與全球最大原物料消耗國中國息息相關。

何況澳洲的出口主力不光是原物料,還有旅遊及教育等服務,而且澳元是收益率最高的3A級貨幣。綜觀以上因素,不難理解澳洲何以自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塵埃落定後,扮演已開發市場的復甦領頭羊。

倫敦裕信銀行全球外匯策略部門主管基歐納奇斯(Vasileios Gkionakis)表示:「澳洲仍深受中國工業景氣循環影響,而中國顯然又與全球成長命運相連。全球通膨升溫,高收益貨幣可望因利差擴大而受惠,澳元需求料更熱絡。」

---------------下一則--------------- 
美總統大選後…亞股多數上漲2016-11-04 02:00:53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從美股急速收窄的交易區間,到近期道瓊指數及S&P 500分別跌破18,000點及2,100點,即可知道總統大選情勢緊張。但根據歷史統計,亞股在過去七次美國總統大選前後表現偏向盤整,排除2008年金融海嘯外,選後三個月亞洲不含日本股票指數的平均報酬率為5%。

此外,第4季向來為亞股的傳統旺季,以過去28年的平均報酬來看,也達到4.8%,正報酬勝率約75%。瀚亞投資表示,美國大選雖然可能成為影響亞股短期表現的變數,但選後三個月可望恢復漲升契機。

瀚亞亞太豐收平衡基金經理人周曉蘭表示, 亞股具備較佳的殖利率收益,加上經濟基本面良好、處於降息循環等諸多優勢,仍優於其他新興市場,第4季應可順利面對美國總統大選所帶來的震盪,更可望在傳統旺季的優勢下持續多頭表現。

亞股目前本益比接近14倍的壓力區,雖然亞洲資產也非最便宜的階段,但就股票殖利率的水準來看,仍比過去五年低點高出70bps,股利利益仍相當具吸引力。周曉蘭也建議,投資人可分批進場亞股,或搭配亞債資產,採取股債平衡配置以降低波動風險。

日盛亞洲機會基金經理人鄭慧文指出,今年來資金回流亞洲市場趨勢明顯,外資呈現買超亞股的情況是否會轉向皆是接下來影響盤面主因,預期第4季波動將會加大,韓國近來利空消息較多,可能拖累新興亞股表現,一些著重內需的東南亞國家表現將相對突出,看好積極推動改革及內需刺激政策的印尼、中國及香港。

復華亞太成長基金經理人黃壬信表示,亞洲經濟體質較佳,加上中產階級興起,其財富效果帶動內需消費,帶動企業獲利率與營收成長,建議可持續留意相關內需消費長線題材。

---------------下一則--------------- 
英央行暗示 利率觸底2016年11月04日 04:10工商時報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英國央行經濟預測 https://goo.gl/nzcNPK
英國央行總裁卡尼。 https://goo.gl/tsFYaf

基於英國脫歐決定對該國經濟衝擊並不如外界預期嚴重,英國央行在周四利率會議後立場轉趨鷹派,取消近期可能降息計畫。此外受英鎊暴貶,英國國家經濟社會研究院(NIESR)預估英國通膨明年第3季恐遽升至近4%,為抑制通膨過熱,英國未來利率動向預料不降反升。

英國央行9名貨幣政策委員會成員在周四會中,一致通過維持基準利率於0.25%的歷史低點不變。它還調升今明兩年經濟成長估值,其中今年從2%調高至2.2%、明年更從0.8%大舉上修至1.4%。

巴倫周刊指稱,英國央行在周四會後立場轉趨鷹派,這不僅意味近期它將不會再度調降利率,反而為了遏止通膨升勢過快,升息可能是該央行下一步舉動。

事實上英國央行在周四聲明中已取消它在8月所提今年可能再度降息的措詞,只說「貨幣政策可能從任何一個面向」因應經濟前景的改變,這也暗示若英鎊持續走跌使得通膨加速攀升,它將可能調升利率因應。

東京三菱銀行分析師哈德曼(Lee Hardman)認為,英國央行態度轉變,反應它目前更加關注英鎊貶值對通膨前景的衝擊,因此未來甚至不排除升息的可能性。
不過受英鎊暴貶拖累,該央行也預估明年底英國通膨將攀升至2.7%,高出它設定的2%目標。

然而該預測遠比英國智庫NIESR看法保守。後者指出英鎊重跌將帶動通膨率在明年第3季增至3.9%,是目前通膨的4倍,並導致日常用品變得昂貴。

英國在6月公投決定脫歐後,英鎊兌美元迄今已狂貶兩成,兌歐元也重貶17%。英鎊走貶將推升進口成本增加,並令通膨跟著升高。

該智庫補充,雖然這波通膨上升可能只是暫時現象,但未來2年,勢必將對英國消費者購買力造成壓力。此外薪資上升由於不如通膨攀升速度,也意味生活水準將會下滑。

---------------下一則--------------- 
美多項經濟數據 不如預期2016年11月04日 04:10 工商時報鍾志恆�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周四公布多項數據,結果多不如預期,上周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創3個月新高,10月ISM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低於預期,9月工廠訂單有減緩跡象,只有第3季勞工生產力年率優於市場預期。

勞工部公布上周(迄10月29日止當周)初領失業救濟人數增加7,000人,經季調後上升至26.5萬人,為8月初以來最高水準,高於市場預估的25.6萬人。

上周初領救濟金人數連續87周低於30萬人水準,是1970年來維持在此水準以下的最長紀錄。

上周的4周移動平均值增加4,750人至25萬7,750人。前周(迄10月22日止當周)續領人數減少1.4萬人至202.6萬人,創2000年6月來新低。

第3季勞工生產力年率,經季調後季增3.1%,中止連跌3季的走勢,並遠高於市場預估的季增2.3%;與去年同期相比持平。第2季從原先公布的季跌0.6%,修正為季跌0.2%。

第3季單位勞動成本年率季增0.3%,遠低於市場預估的季增1.2%。第2季從原先公布的季增4.3%,修正為季增3.9%。第3季經通膨調整後的時薪季增1.7%,高於第2季的季增1.1%。

勞工部周五將公布10月就業數據,市場預期失業率將從5%下降至4.9%,非農業就業人數增加17.3萬人。

商務部公布9月工廠訂單月增0.3%,連續3個月成長,優於市場預估的月增0.2%。但8月從原先公布的月增0.2%,修正為月增0.4%,顯示製造業活動有縮減跡象。9月未交貨訂單也連續4個月下跌。

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公布10月非製造業PMI,從9月的57.1點下降至54.8點,低於市場預估的56點。雖然指數連續81周高於50臨界點,顯示服務業景氣仍持續擴張,但成長趨勢已出現減緩跡象。

---------------下一則--------------- 
不甩升息 原物料、能源漲相佳2016年11月04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大陸大宗商品期貨市場強勢反彈,天然資源再受市場矚目,投信法人表示,除受惠大陸煤炭業「供給側改革」政策,及鋼鐵業產能削減,原物料供給缺口的利多加上製造業回溫,加上年底美國升息幾乎已成定局,都有助原物料價格走揚。

摩根環球天然資源基金經理人奈爾•葛瑞森(Neil Gregson)表示,據最新聯邦基準利率期貨價格,市場預期12月聯準會升息機率達近8成,升息環境有助帶動能源等原物料類股表現。

據統計,1994年以來,每當美國利率走升,原物料與能源類股平均3個月能有逾2.1%的報酬率,在10大資產類別中名列前茅,僅次於資訊科技業的3.1%。

奈爾•葛瑞森指出,以各原物料類別來看,除國際油價長線看升,目前市場看好基本金屬供給自2015年來持續緊縮,但大陸、美國等原物料需求大國的基礎建設需求仍在,且不論美國總統大選哪一位候選人勝出,都將積極推動國內建設發展,對基礎金屬產業為一大利多。

至於能源方面,安聯全球油礦金趨勢基金經理人林孟洼表示,全球經濟溫和回升,有利於天然資源商品展望,近期雖因中國經濟、美國聯準會升息議題、美元走勢以及基本面供需等議題,油礦金表現較為震盪。油價展望方面,供過於求差距有望逐漸縮減,供需平衡只是時間早晚問題,若能於11月底OPEC正式會議中能有明確的方案,則可望支撐油價維持在每桶50美元以上。

元大S&P黃金ETF經理人潘昶安表示,在美國開啟升息的第一槍後,其他國家必將陸續加入資金緊縮的行列,雖然一般認為升息對黃金是負面影響,但貨幣緊縮真正衝擊的是漲多的股債市場,金價反應的是實質利率(名目利率-通膨率)的變化,觀察美、英、歐元區等CPI年增率均創下2014年底以來的新高,升息的同時實質利率未必走高,因此升息對於黃金投資更多的是心理層面的恐慌,待升息後反將因股債市下跌的避險以及資金板塊的挪移而受惠。

---------------下一則--------------- 
川普選情金價 同漲2016年11月04日 04:10 工商時報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紐約期金今年以來走勢 https://goo.gl/qdtcDN

令市場忌憚的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選情加溫,投資人無視聯準會(Fed)最新聲明暗示12月升息,仍搶著進金市避險,帶動金價漲破每盎司1,300美元,站上近1個月高點。分析師預期一旦川普勝選,避險熱潮可望將金價推升到1400美元-1,500美元。

紐約商品交易所12月期金周三收漲1.6%,報每盎司1,308.20美元,觸抵10月4日來新高,也是近1個月來首度站上1,300美元。

周四金價亞洲盤,亦在投資人焦慮川普勝選的催化下攻上1,300美元。不過周四倫敦早盤現貨金價,跌近1%來到1,287.51美元,主要是Fed12月升息預期增強,加以英國高等法院裁定,政府須獲國會批准方可啟動脫歐程序。

Fed周三結束2天例會發布政策聲明,直指通膨穩定朝目標邁進,且釋出升息門檻降低的訊息,暗示12月準備升息的意味濃厚。

Fed升息在望,照理來說對金價是利空,但美國總統大選即將在下周二投票,投資人對政治面的關注更勝經濟面。據華盛頓郵報-美國廣播公司(ABC)周二出爐的聯合民調,川普支持度超越民主黨希拉蕊,大選不確定性升高,投資人避險意識隨之增強。美國大選瀰漫變數,致使美元貶到3周最低點,也為金價上攻提供助力。

Kitco Metals全球交易主管哈格(Peter Hug)指出:「政治因素料使市場陷入不安,現有投資人惜售黃金在預料之中,其他投資人為防下周二大選結果出現大驚奇,也紛紛將資金重新配置到金市。」

瑞銀集團(UBS)財富管理部門商品暨外匯執行董事高登(Wayne Gordon)說:「如果川普當選總統,我們看好金價上探1,400美元價位。倘若希拉蕊勝出,金價可能會跌20到30美元。」

匯豐控股分析師史迪爾(James Steel)本周稍早即表示,萬一川普贏得下周二選舉入主白宮,不排除金價在今年年底前飆上每盎司1,500美元。

---------------下一則--------------- 
低波動平衡基金 提高長投勝率2016年11月04日 04:10 工商時報黃惠聆�台北報導
低波動平衡配置隨漲抗跌 https://goo.gl/9yMfsS

市場變數多,平衡、多元基金熱銷,聯邦投信將在11月14日募集一檔平衡基金─「聯邦全視界平衡基金」,有新台幣、人民幣及美元等3種計價幣別,提供投資人選擇,該檔基金最大訴求就是要讓投資人在追求較高收益之際,並能嚴控投資風險。

聯邦投信總經理范玲玉在記者會中指出,近幾年全球經濟變數多,聯邦投信旗下基金績效長久以來秉持專業及注重操作績效的團隊,今年以來,轄下系列基金並沒有讓投資人感受到驚嚇,有多檔投資於國內、外的產品,在績效表現上不僅繳出亮麗的成績,也搶進同類型基金排名的前四分之一強。

范玲玉表示,由於年底前金融市場還將面臨美國總統大選、聯準會升息及地綠政治風險等不確定性,推估市場仍將難脫震盪格局,而市場仍處在低利率環境,加上各國央行量化寬鬆政策加持,資金充沛下持續有利風險性資產表現,且景氣轉佳更有利於此時涉足股票資產以增加收益,故聯邦投信仍維持股略優於債的投資配置策略,所以,聯邦全視界平衡基金即是可透過投資在「低波動」股票策略的多重資產配置,來提高基金長期投資勝率。

聯邦全視界平衡基金經理人林建良表示,該基金的投資策略,投資主軸就是「低波動」,1 在中長期配置的作法是依據景氣的位置決定股、債的配置比例;2、用計量模組挑選「低波動」股票並持續監控並調整;3、依債信、總經及價格比對選擇債券標的;4、最後再搭配短期的ETF、基金及衍生性商品等操作,以降低短期事件風險或增加收益。

林建良也指出,據資料顯示,全球低波動股票指數波動度不但比MSCI全球股票指數平均低30%,而且從2008年1月至2016年8月為止,全球低波動指數成分股平均年化報酬率是6.22%比MSCI全球股票指數年化報酬率0.91%高很多。 因此,透過低波動選股策略以及多重資產的配置方式,除了能分散資產組合風險外,還可以達到隨漲抗跌的效果。
據了解,該基金年追求5∼8%的投資報酬率,可月配息,年化配息率約3∼4%。

---------------下一則--------------- 
全球債基金 亂世優選2016-11-04 02:00:52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全球債券組合基金績效 https://goo.gl/WhNuWr

美國總統大選選情膠著、油價震盪再起,讓恐慌指數(VIX)攀升至英國脫歐公投以來新高,花旗表示,無論誰當選美國總統,投資人皆面臨政治風險。資產管理業者建議,可透過波動度較低、高報酬風險比之全球債券組合基金趨避市場黑天鵝。

美國大選不確定性升溫,讓反映股市波動的芝加哥期權交易所波動率指數VIX連七個交易日飆高,並創下今年6月底以來新高,美股道瓊工業指數亦連5日收黑,連帶讓MSCI世界指數回吐今年來漲幅。不過,全球債券組合基金今年來平均報酬率仍有逾4%,中長期表現穩健且近一年波動度(標準差)不到3%,與股票型基金波動動輒兩位數相比,穩定度相較高。

復華投信表示,全球型債券組合基金投資範圍涵蓋公債、投資等級債、高收益債、新興市場債,可提供完整債市配置方案。此外,藉由投研團隊分析各債市投資機會與風險及經理人靈活配置因應,可提升投資組合隨漲抗跌力道與控制波動。

復華全球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周上順指出,整體而言,歐日央行維持寬鬆貨幣政策,Fed年底前可能再升息,但全球低成長低通膨仍支撐債市區間表現。預估風險趨避及資金仍有尋求收益需求下,仍將吸引資金流入。

瀚亞投資表示,債券組合基金藉由基金經理人彈性的資產配置,可有效分散風險;此外,預期2017年固定收益資產的資金動能可能稍降,但追求收益仍是全球資金首要目標。瀚亞債券精選組合基金經理人陳姿瑾指出,在低利率環境短期不易被改變的情況下,仍看好高收益債券機會,因為能源債違約風險已改善、違約率觸頂、利差後續仍有收歛空間。

安聯收益成長四季豐收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補充,面對全球市場波動上升與收益下滑的大環境,多元、平衡的配置策略更能因應局勢的變化,美國和新興市場宜為列為布局的主軸。

---------------下一則--------------- 
高收債仍受青睞 後市看俏2016年11月04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隨美國總統大選愈接近,企業財報密集發布、升息機率增加等疑慮增溫,用來反映投資人心態的CNN「恐懼」與「貪婪」指標,自1個月前46的中性保守水位,10月底大降至30的恐懼狀態,7項指標中5項恐懼或極端恐懼,僅對高收益債維持貪婪水準。

瀚亞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周曉蘭表示,從基本面、違約率和潛在利差空間等因素來看,仍有利於高收債表現,目前高收債利差水準略低於長期平均,且美國經濟溫和、油價未來偏上揚,也讓市場持續對高收債「貪婪」的理由(指數最高為100,最低0);根據摩根大通預估,調升今年美國高收益債報酬率的預估值至17%。

群益金選報酬平衡基金經理人張俊逸指出,高收債利率水準相對較高,對升息的敏感度較低,更加增添高收益債的投資吸引力,即便年底美國啟動升息,整體市場還是處在利率相對較低的環境,高收債可望持續獲得市場的青睞。

宏利投信認為,市場波動因美國總統選舉擴大,避險資產需求仍高,高收債堅實基本面可望帶來進場契機,在各國持續維持或擴大寬鬆外,其中亞高收利差相對歐美同等級債高,對資金有較高吸引力,後市持續看好。

日盛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鄭易芸強調,高收債仍看好亞高收,其中大陸房產債供需因素籌碼穩定,維持穩健上漲;印尼債因租稅赦免法案吸引外資,資金湧入大漲,大宗商品上漲及印度銷售稅改善帶動印度公司基本面改善;菲律賓經濟成長高於預期,帶動亞高收持續走堅。

台新亞澳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邱奕仁也看好亞高收,他說,亞高收除受惠經濟良好及評級上升,過往14年歷史平均違約率僅1.46%,預計違約率可持續下降,加上具高達6%以上殖利率,將是低利環境下的絕佳資產配置,長線趨勢持續看好。

---------------下一則--------------- 
布局債券組合基金 抗震2016年11月04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美國總統大選陰影籠罩,美股承壓下跌,靜待答案揭曉,觀察全球政治、經濟風險的干擾增加,除總統大選及12月升息,變化球持續擊出使市場觀望氣氛轉強,投信建議債券布局,不妨透過債券組合基金抓住各類債券續航力,降低資產波動風險。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至9月底,30檔債券組合基金平均兩年期年化標準差為3.03%,顯示波動風險值偏小;日盛金緻招牌組合基金經理人李家豪表示,第4季市場風險度提升,債券市場持續看好新興市場及高收債表現,美國總統大選與升息負面影響逐步式微,OPEC凍產利多則持續發酵,將使新興主權債利差加速收斂,且新興亞洲央行貨幣政策仍然具寬鬆空間有利於債市,持有美元主權債可以降低匯率波動的風險。

群益多利策略組合基金經理人李運婷指出,隨著美國升息時點接近,預期心理影響仍令資產價格波動程度上升,建議運用靈活的複合型債券組合基金配置債市,以目前市場狀況來看,高收益債由於違約率下降且具利差優勢,受升息影響較低,可持續關注;新興市場債由於基本面不俗,待市場不確性因素消除後,仍有機會持續吸引資金流入。

宏利資產管理亞洲定息產品部首席投資總監彭德信認為,主要央行維持寬鬆貨幣政策以及低利率,普遍固定收益資產的估值轉趨昂貴,但是亞洲區經濟環境狀況良好,亞洲債券長期展望樂觀,個別市況表現已經超越基本面,短期預期報酬率表現可能會較為趨緩,個別市場仍然展現投資機會。

高收益債在收益率保護與利差收斂優勢下,具緩衝並抵消美國升息風險;李家豪強調,美元指數一度逼近99,但觀察今年恐慌情況已較去年緩和,年初至今資金持續流入債市,建議資產配置將以多重收益為基礎,妥善布局高評級及高收益信用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