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小媽精選1051115基金資訊

2016年11月15日
美元獨強 亞幣喘不過氣2016-11-15 03:19:41 聯合報 記者沈婉玉�台北報導

川普當選美國總統,金融市場不確定性升高。在外資退場觀望下,昨天美元獨強,非美貨幣大跌,新台幣爆量重貶,以卅一點九四九元兌一美元作收,創三個多月新低,貶值一點四八角;新台幣三個交易日累計重貶四點九角、貶幅百分之一點五。

市場預期川普上台後會擴大支出,帶動經濟和通膨,加速聯準會(Fed)升息腳步,美元應聲強漲,追蹤美元兌一籃子六種主要貨幣走勢的美元指數昨日突破一百點大關,觸及十一個月高點,亞幣被壓得喘不過氣。

台北與元太兩大外匯經紀公司昨成交十九點三四億美元,創十五個月以來最大量。外匯交易員表示,國際美元漲勢凌厲,不排除明天就會摜破卅二元整數大關。

不只新台幣,日圓昨貶破一○七元、貶幅百分之○點八九,澳幣、韓元、英鎊貶幅都超過百分之六,只有人民幣相對抗貶,昨對美元僅貶值百分之○點二九。

匯市交易員表示,從川普政見立場來看,應該會拉高財政支出,市場預期美國將繼續發債,美債殖利率反彈、收益率升高,加上美國近期經濟數據都表現不錯,導致匯率轉強。

「未來匯率走勢真的很難說,」匯銀主管指出,川普上任讓大家都慌了手腳,政策方向不明,方向很難預測,市場投機炒作之風盛行,外資動不動就大舉殺進殺出,波動很大,變數很高。

匯銀主管表示,川普若採貿易保護主義,將影響全球企業策略及布局,但川普究竟只是選舉語言,還是真會按照政見執行,可能都要等川普閣員任命完成後才能判定。
匯銀主管認為,在市場不確定性升高下,外資觀望,美元偏強,預期近期新台幣走勢偏弱。

外匯交易員也表示,美國與日本公債殖利率的利差擴大,加上雙方貨幣政策不一致,美國升息步調加快,但日本仍持續寬鬆基調,因此日圓持續貶值的機率高。

---------------下一則--------------- 
美元指數衝100 11個月首見2016年11月15日 04:10工商時報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市場預期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的擴大財政政策將帶動通膨升高,並加快聯準會升息腳步,周一美元指數延續上周多頭漲勢,盤中甚至短暫衝破100點大關、為11個月首見。

外界看好川普入主白宮後將擴大財政支出,並實施減稅計畫,有助提振美國經濟成長與通膨升溫,並加快Fed升息速度。在此樂觀預期帶動,周一美元對一籃子貨幣的美元指數盤中一度升抵100.04,為11個月來最高價位。

美元強彈帶動,美元兌主要貨幣也相繼升抵波段高點。美元兌日圓周一曾走高至107.95,為6月初以來最高價位;歐元兌美元盤中曾貶低至1.0752美元、為10個月來低價。美元兌加元也一度勁揚至1.3565加元,為2月以來最高水平。

儘管美元指數上週在川普效應激勵下急漲2.4%,創下2015年5月最大周線漲幅,但分析師指出美元這波多頭漲勢尚未到頂,意味未來還可能續升空間。

EPG證券公司總裁深谷認為,這波美元漲勢比預期來的又快又猛。預期川普擴大支出政策將帶動通膨升高,新一波多頭走勢才剛開啟。

---------------下一則--------------- 
資金逃離新興市場 亞幣全倒 川普效應 美元強升 台幣爆量重貶1.48角2016年11月15日蘋果日報【王立德、林文彬╱綜合報導】

熱錢轉移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擬推出財政刺激政策恐推升通膨,加深美國升息可能性,激勵美元近日強彈,昨包括人民幣、日圓在內的亞幣全倒,台幣兌美元匯率亦重貶1.48角,以31.949元兌1美元作收,創3個月半來新低,離32元整數關卡只差臨門一腳。今日台北匯市將上演32元保衛戰。

彭博指出,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帶動美元升值,已使資金開始撤離新興市場,台灣在這波撤資潮中無法逃過一劫,長期來看資金流出的風險只會進一步升高。

不過,彭博策略師寇德摩爾(Mark Cudmore)認為,不是每種新興市場貨幣都別碰,印尼盾和菲律賓披索因本國經濟基本面強健,債務水準也不高,這波走貶反而提供買進機會。相較之下,南韓等依賴貿易的國家貨幣會繼續貶值。

台幣今32元保衛戰
匯銀主管表示,美元指數昨盤中升破100大關,是11個月來首見,亞洲國家貨幣全面走貶,韓元兌美元昨一度貶至1173.1韓元兌1美元,是4個半月以來最低價位;中國在岸和離岸人民幣分別貶破6.84及6.85元人民幣兌1美元關卡。日圓兌美元昨盤中重貶1.21%至107.96日圓兌1美元,逼近108日圓兌1美元。

台幣昨早一開盤一路重貶,匯市交易員形容,「外資(昨)像洪水一樣,狂敲進美元」,出口商雖有拋匯,但仍不敵外資兇猛的美元買盤,昨日兩大外匯交易經紀公司成交量19.34億美元,爆量創15個月來最大單日交易量,當中估有近10億美元匯出台灣,創近年之最。

有匯銀主管預期台匯「今天盤中一定會貶破32字頭」,就看尾盤時能否扭轉頹勢,多數匯銀持較保守看法,更有交易員預估短線上將看到32.1元價位。在外資狂抽腿下,台灣市場流動性也拉「緊」報,隔夜拆款利率創半年新高,短票指標利率創9月底以來新高。

法國興業銀行(SOCIETE GENERALE)策略師道爾(Jason Daw)表示,新興市場貨幣這波賣壓很沉重,並強調資金仍略微押空美元,新興市場貨幣賣壓有許多加速空間。

兌換日圓價格划算
對國人來說,好消息是日圓貶幅比台幣更慘,昨日國銀的日圓牌告價,無論是現鈔、即期的買賣價均貶破0.3元,昨日4點台銀掛出現鈔賣出收盤價僅0.2996元,創逾5個月來的最佳價位,與7月相比,當時台銀日圓現鈔賣價一度來到0.3235元價位。

也就是說若以昨日圓現鈔掛牌賣出價格0.2996元來換算,每1萬元台幣已可換到33378日圓,與7月相較,一來一往,可以換到的日圓就差了2466日圓,足以多買1張2060日圓的東京晴空塔天望甲板門票還有找。

---------------下一則--------------- 
台股震盪 選股不選市當道2016年11月15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台股股票型基金今年來績效前10強 https://goo.gl/DEFqNh

美國大選落幕,台股也跟著劇烈震盪,但法人預料,選舉結果並不至於引發系統性風險,且川普未來發言與政策走向仍有待觀察,建議投資人不宜恐慌減碼。惟考量近期美國抗議有激化趨勢、MSCI季度調整的影響、深港通即將上路可能產生的磁吸效應及12月底升息機率不降反升等諸多不確定因素,預估台股將持續震盪。

日盛精選五虎基金經理人顧克勤表示,隨著10月底指數已來到今年的相對高點,加上美國大選結束,預期將進入較大的震盪整理期,選股不選市的效應將更為明顯,預期未來行情將會以企業財報與展望為重要的投資依據。

另外,國際上有相當多重量級事件恐影響未來的盤勢,包括11月30日OPEC石油部長會議、12月義大利公投及FOMC會議。在布局上,建議避開財報不如預期、第4季進入淡季的電子個股。

富蘭克林華美傳產基金經理人楊金峰表示,中長期而言,仍看好台股後續表現,主要是台灣景氣確實好轉中,為台股提供有利下檔支撐,加上明年第一季的低基期因素,對明年行情仍維持正面看法。

此外,相較其他新興亞洲國家股市,台股有優勢,包含財務結構健全、企業較無壞帳狀態;台股廠商供應鏈的定位與美國供應鏈相輔相成,當美股轉佳、台股有望分享漲勢;另外,台股仍具較高現金殖利率的優勢。

第一金電子基金經理人蔡麗卿表示,企業營收獲利都有向上成長的空間。外在環境部分,全球採取寬鬆貨幣措施,將促使資金持續流向台股等具高殖利率優勢的新興市場。資金浪潮推波助瀾下,對台股行情不看淡,台股基金同樣有機會再接再厲,繳出優於大盤的成績。

台新投信投資長莊明書表示,預料美國未來政策前景不確定性提高,對股市不利,對台股壓力也將大增。預料短線上對股市的利空影響可能在一周內消化,接下來預期台股將打底並回歸基本面。

---------------下一則--------------- 
台股科技基金 續航力強2016年11月15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台股科技基金近一年績效前五強 https://goo.gl/LHjtKo

今年以來,全球市場不時有黑天鵝出現,市場上上下下,時而Risk-on、時而Risk-off;即便是碰到美國大選川普當選這個意外,全球市場走勢上沖下洗,但台股年初迄今表現仍有逾7%,近一年也有6%以上,相較於三大美股,表現可謂相當亮眼。

法人表示,近年來面對全球悶經濟、低收益、高波動和續寬鬆的老政策的大環境結構,在GDP成長相對有限的空間裡,不但要能提前嗅到市場的利基,而且還要能進一步掌握投資的契機,在在都嚴格考驗主動式管理基金經理人和投資團隊的選股能耐、評價精準度以及風險控管的能力。

根據主計處公布數據顯示,第三季經濟成長率概估值為2.06%,創2015年第二季以來新高,其中內需仍是主要推手;外需則受惠於半導體市況轉旺、行動裝置推陳出新所致;台灣9月景氣對策訊號燈號也續亮綠燈,連三綠,透露台股有基本面撐腰,續航力仍強。

今年以來,台股表現相對強勁,主要還是有賴基本面好轉的支撐以及資金面的挹注。整體來說,台灣景氣下半年緩步復甦,目前企業第三季財報大致符合預期、第四季展望不差,預估2017年企業獲利可望創造雙位數的成長率,其中今年以來表現突出的電子股,明年仍可望有亮眼的成長表現,續航力仍強。

儘管台股波動加大,但其中仍有不少優質企業值得布局,尤其是在整體投資氣氛不明朗或是變數較多的情勢下,選股依然是投資勝出的關鍵,主動管理仍有機會創造中長期超額報酬。

展望後市,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廖哲宏表示,有鑑於市場雜音增加,國際政經情勢變數仍多,不排除短期指數有波動的可能,但基本面好轉的基調不變,漲多回檔都可視為正常現象,也有利中長期行情。

預期市場修正過後,明年台股有機會先蹲後跳,現階段投資人仍可正面看待後市;檢視基本面、汰弱留強還是布局台股的根本大法。若遇市場大幅拉回,則建議可採分批布局,或定期定額方式參與投資機會。

---------------下一則--------------- 
美國恐興起貿易保護主義... 亞洲中小型類股 挺住!2016年11月15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主要新興亞洲國家外資買賣超 https://goo.gl/3Blgbo

主張貿易保護主義的川普意外當選美國總統,外資大舉撤出以出口為重的亞洲股市,過去一周台股遭外資淨賣超12.72億美元最多,為6個月來最大單周流出規模,其次為南韓股市流出7.7億美元,印尼股市流出2.8億美元,為今年來最大單周流出規模。

富蘭克林坦伯頓亞洲小型企業基金經理人馬克.墨比爾斯表示,預期川普未來的政策可能走向實用主義,美國與新興國家的關係會朝向更實際可行的方向,貿易協議的簽訂會以雙邊為主,而非多邊,將有更多的彈性與互惠。

他指出,看好有龐大內需市場的國家,以及較不受外資進出影響的中小型企業,如大陸、印度、東協等市場在人口紅利與消費升級的趨勢下,包括消費、科技與醫療等具備創新題材的產業將擁有較大的成長潛力。

宏利亞太中小企業基金經理人龔曉薇指出,亞洲中小型類股財報仍佳,加上評價面及基本面景氣循環啟動下,看好亞洲中小型類股,類股方面,以生技醫療、新能源及汽車零組件等較為看好。

中國信託亞太多元入息平衡基金經理人劉哲維表示,接近美國升息時點,資金蘊釀回流美國,加上電子進入淡季,預判台股震盪向下機會高。

摩根東協基金經理人黃寶麗(Pauline Ng)表示,東協區域內貿易旺盛,占總出口比重達25.9%,其次為大陸的11.3%與美國的10.9%,由於大陸、亞洲普遍能受惠年底歐美節慶旺季與消費需求提升,第4季往往為股市多頭旺季,近期東協股市受國際變數影響出現拉回走勢,現在進場布局東協股市,至年底前勝算大。

---------------下一則--------------- 
日股基金 重登吸金王2016-11-15 00:11:02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全球主要市場基金資金流向 https://goo.gl/Eaba7m

美國總統大選意外由川普勝出,短線為全球市場增添更多不確定性,伴隨市場風險意識升溫,全球股市同步震盪,但各市場資金動能卻明顯不同調。

摩根投信副總經理林雅慧表示,日股上周爆大量吸金48.46億美元,創下逾一年來單周吸金之最,重返股票基金吸金之冠;美股也在經濟持續增溫下重拾資金青睞,上周流入44.87億美元,資金進駐也激勵美股三大指數翻揚,道瓊工業指數更寫下歷史新高。

摩根日本(日圓)基金經理人水澤祥一(Schoichi Mizusawa)指出,日圓向來被當成避險貨幣,眼見川普對全球經濟與地緣政治等帶來重大影響,短線造成日圓走升,對日本企業獲利與出口產業造成衝擊,不過若未來美國通膨壓力升高,升息機率上升,日圓終將回貶。

其實,對日本經濟來說,最大不確定性是關稅議題,目前TPP看來將破局,若川普針對美國以外製造的貨品有動作的話,關稅議題將是日本很大的挑戰。

水澤祥一表示,在投資布局上,相對減碼主要出口產業,例如汽車和鋼鐵,看好擁有強健體質、獲利成長潛能企業,這些企業的盈餘成長不過度依賴景氣循環,長期仍具有實質成長前景。

安聯四季成長基金經理人許豑勻分析,近期日圓匯率劇烈起伏,美元兌日圓一度走貶至101.2,再回升至106。展望日股後市,由於美國升息腳步持續邁進,日圓走勢可望持續較弱,使企業獲利有上調機會,因此可留意日股介入點,不宜過度看淡日股表現。

至於美股,群益美國新創亮點基金經理人蔡詠裕指出,選戰結束,股市將回歸基本面,接下來市場將聚焦美國10月零售銷售、新屋銷售及營建許可等經濟數據,加上本周有多位聯準會官員將發表談話,升息步調將成為後續金融市場走勢震盪與否關鍵;預估美股維持類股表現分歧、大盤震盪可能性較高。

---------------下一則--------------- 
新興亞股失血 台韓最傷2016-11-15 00:11:03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外資對亞洲主要股市買賣超 https://goo.gl/sNB0qy

美國總統大選川普意外勝出,國際資金退出新興亞洲股市,台股遭賣超逾13億美元最多,韓股被調節近7.9億美元次之,兩者都已連三周失血。另外,東南亞也普遍承受資金出走壓力,尤其印尼更連11周遭賣超。

不過,亞股上周漲跌互見,雖然台灣、印度、印尼、菲律賓等股市在資金出走壓力下走跌,跌幅介於1%至3.5%不等,但南韓、泰國及越南逆勢漲0.1%到1.9%。

摩根投信指出,川普上台,全球貿易政策預期將出現重大改變,首當其衝的就是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通過可能很低,且若川普拉高關稅條件,將衝擊馬來西亞及越南,甚至日本。這些衝擊如何影響亞洲金融市場,需長線觀察追蹤。

摩根新興市場暨亞洲股票團隊投資長提塞林頓(RichardTitherington)表示,就投資角度看,亞洲經濟前景優,財政體質佳,產業結構多元,均居新興市場之冠,但今年漲勢落後拉丁美洲與歐非中東。目前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亞太不含日本指數股價淨值比為1.5倍,低於長期平均,隨美國大選變數解除,亞洲可望接棒追漲。

---------------下一則--------------- 
川普當家 美經濟、通膨看增2016年11月15日 04:10 工商時報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通膨年增率 https://goo.gl/pVoRRG

《華爾街日報》最新調查指出,川普入主白宮將開啟美國經濟新紀元,他上台後料兌現減稅、擴大基建等競選支票,發揮可觀的財政刺激效果下,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通膨和利率可望全面走揚。但川普高舉保護主義大旗掀起的貿易戰,恐成危及經濟的最大風險。

中央佛羅里達大學經濟競爭力研究所所長史耐斯(Sean Snaith)指出,政權更迭料可「使美國經濟脫離低空飛過、低成長的軌道」。

《華爾街日報》這份最新月度調查,反映出經濟學家對美國經濟前景持審慎樂觀態度,受訪者普遍上調成長預估。鑑於川普執政後財政刺激效果將浮現,經濟學家看好美國明年成長率2.2%,2018年為2.3%,高於過去12個月的估值1.5%。

通膨率方面,受訪經濟學家預估明年可達2.2%,2018年升溫至2.4%。若預言成真,將是自2007∼2009經濟衰退前以來,通膨率首度升達2%之上。

從本月9∼11日訪問57位經濟專家的調查看來,美國2017和2018年的GDP成長率、通膨率、利率全面看升,略高於10月、也就是大選前的調查結果。

經濟學家大多相信,川普提倡的減稅只要不伴隨減支,應能在短期內刺激經濟成長。增加基建支出將大大鼓勵建築業擴大聘雇,其效應可望外溢到其他產業。

不過多數經濟學家不忘提醒,他們的預估只是暫時性。宏利資產管理首席經濟學家葛林(Megan Greene)說:「誰要是告訴你,他們完全清楚川普總統主政會發生什麼事,可能是在唬你。」

葛林指出,川普或許會將緊縮貿易或移民政策,列為施政優先要務,但這恐給經濟帶來立即性傷害。川普主打的減稅及加強基礎建設計畫雖備受期待,然還得過國會這一關,須花較長時間推動落實。

這份選後調查另顯示,65%受訪經濟學家認為,最可能導致美國經濟偏離成長軌道的因素,是白宮決策錯誤,最大的失策就是掀起貿易戰,43%受訪者將此視為美國經濟的最大威脅。

---------------下一則--------------- 
美股 回歸基本面2016年11月15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AAII美國散戶投資人協會調查 https://goo.gl/AM8Qxh

根據AAII美國散戶投資人協會11月10日公布的最新調查結果報告,美國散戶投資人看多美股比率上升至38.89%,為9月以來看多首度超越看空,且創今年以來新高,顯示隨總統大選抵定,美股立即回歸基本面看待,後續企業獲利面依舊在改善軌道上,提供股市支撐。

群益美國新創亮點基金經理人蔡詠裕表示,美國第3季財報表現優異,S&P 500成分股企業中,7成企業獲利表現優於市場預期,且預估第3季整體S&P 500企業獲利將出現2.5%成長,未來幾季獲利動能仍將持續,企業獲利轉佳有利美股後市表現。

他指出,後續可留意營運表現和展望佳、具長線成長性的類股,及新政府政策方向相關產業表現,包括消費、金融、基礎建設等。

宏利投信認為,川普當選美國總統,或許多數投資者不想接受,但由於共和黨仍持續為參眾兩院多數黨,有利政局及政策推行,預料金融市場短期仍偏震盪,但風險性資產在一定期間反應後,可望利空出盡回彈。

目前全球經濟成長趨勢仍架構在微幅而和緩的復甦步伐,且預料外在仍不時有政治等相關議題的黑天鵝出現,因此投資人在中長期投資布局,核心穩健資產的配置仍不可偏廢。

日盛全球抗暖化基金經理人鄭慧文指出,川普在美國總統選舉意外勝選,對全球股市影響最大預期將是兩天左右,接下來如果市場又過度修正,預估將會有買盤進入,但川普言論增添不確定性的影響,預期美國股市,只要經濟與企業獲利維持成長,後續行情相對中多;在產業方面,目前已超過8成的財報來看,表現不錯。

美國企業整體獲利成長3.2%,金融、醫療保健、科技、公用事業等表現不錯,鄭慧文建議,後續銀行、醫療保健、能源及基礎建設相對有機會,建議布局個股時,可針對前述產業做適當的調整。

---------------下一則--------------- 
川普效應 新興市場資金大撤退2016年11月15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怡均�綜合外電報導

隨著美國總統大選由共和黨候選人川普勝出,使投資人拋出新興市場資產。據國際金融協會(IIF)公布,上周新興市場股債市撤離約24億美元,主要多在美國總統大選後發生。

IIF表示,有鑑於已開發市場公債殖利率探底,原估投資人年底前對新興市場的淨投入資金達1,570億美元,然而,川普勝選令投資人的看法大轉彎,因川普的政見強調擴大基礎建設支出以及減稅,帶動美股大漲、美國公債殖利率走揚。

受此拖累,上周五全球新興市場股市賣壓出籠,從亞洲、歐洲、非洲,蔓延到拉丁美洲。新興市場匯率也同樣受挫,甚至是美大選後立即升值的俄羅斯盧布,上周五兌美元亦走貶0.6%。

隨著已開發市場的債券殖利率回升,聯準會升息態度轉向積極,而非許多分析師原先預期的緩進步伐,促使投資人將資金留在美國。

法國巴黎銀行駐新加坡外匯和利率策略主管貝格(Mirza Baig)表示,美國利率上升,也使得流入新興市場的資金相對減少。
上周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升破2%,為今年以來首見。

另據巴倫週刊部落格引述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資料顯示,上周五外資淨出售中國以外的新興亞洲股高達18億美元。

過去5年亞洲新興市場股僅6次出現如此龐大的外資賣壓,分別在2014年2月5日、2013年6月13日與21日、2011年8月8∼10日。其中2013年6月的外資拋售潮歸因於美國聯準會前任主席柏南克首度發表美國量化寬鬆逐步退場的訊息,也被稱為「退場恐慌(Taper Tantrum)」,以此來看,目前這波外資出走潮亦可稱為「川普恐慌(Trump Tantrum)」。

外國投資人出售亞洲新興市場股票,歸因於美國公債殖利率上升意味美國國內將提供更好的投資機會,投資人也擔憂,一旦美國保護主義興起,將傷害新興亞洲市場的成長力。

---------------下一則--------------- 
川普加持 生醫股有行情2016-11-15 00:11:04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生醫基金近期績效 https://goo.gl/3MIGy0

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加上影響藥廠利益的第61號提案「加州藥價緩和方案」未獲通過,激勵NBI生技指數上周大漲14%,重返3,000點關卡。法人認為,生醫類股選後上漲應不會只是曇花一現,未來半年至一年仍有回升行情可期。

美國總統大選落幕,生醫類股利空出盡強力吸金。根據EPFR資金流向統計,11月3日至9日當周,醫療產業型基金流入7億美元,創下2015年10月以來最大流入規模。

德意志銀行最新看法指出,醫療類股將是共和黨完全執政下的受惠者,潛在彈升幅度上看二成,次產業中,除了管理醫療公司可能面臨壓力,生技、製藥及醫材公司皆可望持續反彈。

富蘭克林坦伯頓生技領航基金經理人依凡.麥可羅(Evan McCulloch)表示,近一年生醫類股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柯林頓批評藥價大幅下跌,如今共和黨候選人川普當選,其秉持的藥價打壓政策相對柯林頓溫和,加州藥價提案未通過,國會席次又由共和黨勝出,未來執行藥價改革的可能性明顯降低,選前生醫類股已反映悲觀情緒,後續評價面上揚機率看升。

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指出,生醫產業修正長達一年多,在基本面向上趨勢未變下,跌深就是大利多,目前不論長期投資或區間操作,都可望有較大獲利機會。現階段生醫產業本益比僅14倍左右,不僅是今年低點,更是三年多來新低,選後反彈已然揭開「修復行情」。

就近期業績看,醫療產業第3季財報成績不俗,多數優於預期,且獲利年增率優於美股大盤,全年獲利年增率達到8%以上;旨在限制藥價的加州第61號提案未獲通過,藥價下調壓力減輕,有利醫療產業的獲利繼續上修。

另方面,生醫產業一大題材「併購」在選前因政治不確定性,不少銀彈充足的大型藥廠傾向暫緩積極併購,讓業界併購陷入空窗期。江宜虔認為,隨川普上台可望有不同政策氣象,在生醫類股本益比普遍偏低下,可望提高買方併購誘因。

---------------下一則--------------- 
穆迪:全球債信展望悲觀2016年11月15日 04:10 工商時報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國際信評機構穆迪(Moody's)發布最新報告指出,未來12到18個月全球主權債信展望呈現負向,亦即這種悲觀情緒將持續到2018年,歸咎於經濟成長持續低迷,政府政策轉向財政刺激恐使公共負債高築,地緣政治風險升高及新興市場資金外流等。

據穆迪發布的最新《全球主權展望》(Global Sovereign Outlook)報告,接受穆迪評等的134國主權債信中,迄至周一展望被評為「負向」的有35國,比率達26%,創2012年底歐債危機期間以來新高,高於1年前的17%。

主權債信展望「穩定」的比率,從去年同期的75%降到65%。主權債信展望列為「正向」的國家僅12個,占全體的9%,比率與去年同期的8%相當。

穆迪報告提到:「今年初以來,三分之一主權債信受評國的經濟走下坡,五分之二受評國的財政實力惡化。多處新興市場因原油或其他商品價格大跌而受創,苦主多為波斯灣、非州撒哈拉沙漠以南及中亞地區的商品出口國。」

穆迪主權風險部門執行董事威爾森(Alastair Wilson)周一聲明表示:「大部分受評國主權債信遭調降的主因之一,是低成長環境始終未改善。」

他分析指出:「已開發經濟體靠貨幣政策支撐成長的效能在遞減中,多個新興市場國家主權債信因通膨超標和匯率壓力扯後腿而惡化。因此我們預期各國為拉抬經濟,政策會逐步但廣泛朝向財政擴張發展。」

然而鑑於全球各國政府普遍債台高築,採行財政擴張政策料使公共部門負債愈滾愈大,恐不利多國的主權債信評級。
穆迪並預期,國內政局及地緣政治陷入緊張,將有損國家發展推行新政策的能力。

穆迪以美國大選結果為例,共和黨候選人川普意外勝選的不確定性,可能衝擊美國(主權債信評級3A、展望穩定)中期的財政實力,未來美國貿易、安全政策若改弦更張,對其他國家恐帶來未知的影響。

---------------下一則--------------- 
避險好選擇 短債、投資級債抗震2016年11月15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全球短債基金績效 https://goo.gl/yNRmc0

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市場反應降為負面,資金可能轉向買進無風險性資產比如美國公債,在市場震盪之餘,市場預期美國年底前升息機率大幅降低,在這波市場震盪中,高收益債表現會遜於高評級債市,高評級的短債基金是面對震盪環境的最佳選擇。

野村全球短期收益基金經理人林詩孟表示,短線可預見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度會增加,S&P500指數的上下震盪,顯示市場避險的情緒,市場風險偏好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恢復,債券資產也將出現分歧表現,政府公債,如歐美日公債仍將扮演避風港的角色吸引資金湧入,投資級債券應該也會成為投資人避險的選擇。

宏利亞太入息債券基金海外顧問─宏利資產管理亞洲(除日本外)固定收益部投資長彭德信指出,在全球與亞洲經濟成長走弱下,亞洲債市的投資機會以美元計價的亞洲公司債較受青睞。

然而,當地貨幣計價的債券也有潛在機會,例如受惠於貨幣政策寬鬆,馬來西亞當地貨幣計價債券的殖利率,相對區域內相同評級的債券更有吸引力。即便美元走強的趨勢可望延續到下一季度,但亞洲當地貨幣計價的債券仍會因為強勁的基本面因素而獲得投資人關注。

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債券總報酬基金經理人哈森泰博指出,為防禦利率上揚風險,現階段採取壓低持債存續期間,同時搭配作多美元、放空歐元與放空日圓策略,並大幅加碼新興國家當地貨幣債,側重在拉丁美洲與新興亞洲具高債息的當地債,可望齊享較高殖利率、便宜匯價的雙重優勢。

台新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尹晟龢表示,全球債市走向低利與負利,市場中具有收益的債券皆炙手可熱,外加新興市場經濟基本面持續好轉,任何回檔修正皆有利投資人進場布局。

---------------下一則--------------- 
違約率低、波動度低、殖利率高 亞債穩健 可望續吸金2016年11月15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今年以來外資對主要亞債累積淨買超 https://goo.gl/Jr9Rb0

今年以來外資對主要亞債續為買超,累積淨買超規模依序為泰國、南韓、印尼、馬來西亞及菲律賓,期間歷經美元走強、英國脫歐公投、美國大選干擾,顯示新興亞債已成重要避風港之一,接下來面臨美國升息、義大利憲政公投、英國脫歐程序啟動不確定性,違約率及波動度皆低的亞債,將續獲資金青睞。

群益亞洲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李忠泰表示,從信評分布的角度來看,新興亞洲債券的投資等級占比較其他新興市場債券高,顯示亞洲債券平均信用品質較佳。

此外,亞洲處於降息循環,經濟體質相對穩健,債券有較高投資價值及較低波動,亞債同時也具備利差大、殖利率高優勢,在過往市場動盪期間表現相對持穩,具有進可攻、退可守的特性,深具長線投資價值。

宏利資產管理亞洲區股票投資部首席投資總監陳致洲指出,新興亞洲國家外匯存底、經常帳狀況逐年改善,具備足夠能力因應美國緊縮貨幣政策,亞洲投資等級債券利差相對歐美同等級債券仍高,對資金有較高的吸引力,續看好亞洲投資等級債券市場。

預期川普當選並不至於對投資組合產生實質負面影響,整體基金投資組合可增加美元及降低亞洲本幣部位,但密切觀注全球市場變動,擇機增加基本面強勁,且在市場避險情緒影響下超賣的亞債。

日盛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鄭易芸認為,川普當選超乎市場預料,造成全球風險資產大幅震盪,短線上亞高收債將因風險趨避,受連帶衝擊下跌,但亞洲於地理上及產業連結等直接關聯性不高。

整體而言,亞高收指數持續橫向整理,相較美股及全高收而言,亞高收表現相對耐跌抗,由於亞洲債券需求穩定,債券發行呈現淨減少,且基金布局多以短券為主,預期波動幅度將相對其他資產小。

---------------下一則--------------- 
具抗波動、高殖利率優勢 亞債湧資金潮2016-11-15 00:11:01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今年來外資對亞債買超 https://goo.gl/3n3pm6

美國總統大選塵埃落定,低利率、高波動依舊是金融市場寫照,投資人在追逐收益又想兼顧風險下,持續湧入體質穩健、高殖利率的亞洲債市。統計今年以來外資對主要亞債皆為淨買超,眼見市場波動看升不減,穩健投資人可以適度納入資產配置。

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外資對主要亞洲國家債市的淨買超規模,依序為南韓的116億美元、泰國108億美元、印尼83億美元、馬來西亞55億美元,以及菲律賓7.3億美元。

期間儘管經歷美元走強、英國脫歐公投、美國總統大選,資金流入亞債的趨勢卻未明顯轉變,反映亞債成為近期市場震盪下的避風港。

群益亞洲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李忠泰指出,從信評分布來看,新興亞債中,投資等級債的比重相對其他新興市場債來得高,代表亞債平均信用品質較好。

就美國聯準會升息對於債市的影響來說,由於亞洲區域仍處降息循環,且經濟體質相對穩健,亞債的波動相對歐美債市低,可望維持較高的殖利率優勢,對於尋求安穩又求收益的國際資金具有吸引力。

摩根亞太入息基金經理人羅傑瑞(Jeffrey Roskell)表示,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加上共和黨掌握國會多數席次,使市場預估未來美國將大幅擴大財政支出,尤其投資人預期川普將兌現選前承諾的基礎建設與大規模稅務改革,若美國經濟因此加速成長,則新興亞洲將連帶受惠。

此外,影響資產價格最大的要素是美元,若美國通膨上升導致實質利率下降,則將拖累美元走勢,對於亞洲經濟來說也是利多。

保德信亞洲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鍾美君表示,美國明、後二年的升息步伐預期緩慢,資金回流美元資產的壓力相對低,有利新興亞洲市場基本面改善。惟低利率使部分企業能夠重新調整資產負債表,違約風險不可忽視,建議精選高評等、存續期短的券種。

---------------下一則--------------- 
川普扼殺了全球公債牛市2016年11月15日 04:10 工商時報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川普的當選,讓美、歐、日等全球主要債市連日暴跌,美10年期公債殖利率盤中更一度衝至2.24%。圖�美聯社 https://goo.gl/ULU2i7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即將入主白宮的發展,終結了全球公債牛市。根據路透資料,預期川普擴大財政支出將使通膨壓力升高,10日和11日兩個交易日,全球公債市場累計暴跌逾1兆美元。周一美國、歐洲與日本等主要公債均持續大跌。

投資者相信川普上任後,將讓通膨議題再度主導市場,引發全球公債新一波賣壓。周一美國指標10年期公債殖利率盤中升高12個基點至2.24%,創下今年1月以來最高。公債殖利率與價格呈反向走勢;至於美國30年期長債殖利率也跳升12個基點至3.03%。

歐洲公債殖利率也同步上揚,德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上揚5個基點至0.35%、為5月初以來最高;西班牙與葡萄牙等同年期公債殖利率也均上揚。至於日本10年期公債殖利率攀升至負0.02%、為9月21日以來最高。

川普在勝選後矢言將推行重大基礎建設、進行減稅與實施保護主義政策,讓外界預期將拉抬美國經濟與通膨增強,這也促使投資者急著拋售手中公債,削減今年來表現最佳資產類別之一的持有部位。

美國自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通膨陷入不振,有助帶動債市大多頭走勢,並使聯準會(Fed)得以長期間維持利率在近歷史低點。

不過川普當選將改變全球債市的遊戲規則。Henderson全球投資者公司利率部門負責人帕特爾(Mitul Patel)認為,財政刺激、親商改革與保護主義措施都使公債價格進行重新定價。

高盛證券歐洲總經研究部門主管高薩瑞利(Franceso Garzarelli)指出,川普政府的財政刺激前景,已強化他們對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在2017年將升至2.5%的預期,他說達標時間甚至有可能快於預期。高薩瑞說無論是川普的財政支出或保護主義都有助通膨升高。

貝萊德新興市場固定收益部門負責人帕斯(Sergio Trigo Paz)也認為,通膨攀升將不利債市表現,他預期美債、英債、德債與日債重新定價空間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