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小媽精選1051123基金資訊

2016年11月23日
10月境外基金規模 失血240億2016年11月23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最新統計,10月境外基金規模單月失血240億元,主因資金轉進貨幣型基金觀望駐足,拖累整體股票和債券基金規模齊步瘦身,造成10月境外基金整體買氣疲弱,規模回落至3.07兆元,為四個月來新低水位,僅高收益債基金獨撐大局,單月規模逆勢增加近50億元,規模居高不下。

摩根投信副總林雅慧表示,10月美國總統選情白熱化,全球金融市場跟著大地震,打擊國人前進股市信心,股票型基金規模回落至1.21兆元,較9月大幅縮水138.89億元,改寫近八個月來新低。就連一般型債券基金規模也改寫今年來新低水位,整體債券型基金規模也跟著瘦身,股債齊落是造成10月整體境外基金規模大幅縮水的兩大主要原因。

其中高收益債基金仍一枝獨秀,10月規模增加近50億元。林雅慧指出,除今年來高收益債市止跌強彈,穩定配息機制也是推升高收益債券基金今年買氣不減的主要原因。

摩根環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羅伯•庫克(Robert Cook)指出,相較於歐洲、亞洲及新興市場高收益債,目前美國高收益債提供較高的信用利差,代表未來利差收斂,上漲的潛力也高於其他區域的高收益債,也因此,川普當選總統後,美國高收益債料將有利可圖。

回顧自1996年以來五次美國總統大選後美國高收益債表現,受惠消費旺季,JPMorgan美國高收益債券指數12月正報酬機率百分百,再者,全球景氣穩定向上,有助企業繼續保持健康的資產負債表,並產生穩定現金流,著眼中長線收益,建議可配置高品質的美國高收益債。

群益多利策略組合基金經理人李運婷表示,美國12月升息機率提升,據統計,即便在升息環境下,全球高收益債仍具表現空間;由於目前整體而言仍處低利環境,高收益債具備利差優勢,因此深受青睞。

---------------下一則--------------- 
貝萊德看趨勢 雙印市場搶眼2016-11-23 07:42:25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貝萊德昨(22)日指出,美國12月升息後,明年將再緩步升息兩次,美元明年可望趨穩,有利亞洲股債資產,尤其看好印度、印尼等推動改革的市場,中國等市場則宜選擇性布局。

貝萊德是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昨天舉行2017年亞洲股債投資展望跨國記者會指出,對亞洲來說,短期的主要風險是美元持續轉強,可能引發人民幣貶值等風險再度浮現。不過,預期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升息速度不快,明年美元走勢可望穩定。

貝萊德亞洲信用分析主管賽思(Neeraj Seth)表示,預期Fed將於下月升息1碼(即0.25個百分點),明年預估再逐步升息兩次。債市已先行反映,從7月低點以來,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已上揚近90個基本點(1個基本點是0.01個百分點)。

貝萊德亞洲股票主管施安祖(Andrew Swan)表示,貨幣政策的效益逐步減退,尤其是在成熟市場,預期亞洲將傾向以財政政策來刺激經濟。亞洲經濟前景改善,加上股價評價仍低於長期歷史平均,股市有不少投資機會,尤其是印度及印尼。

至於中國,貝萊德持續看好「新經濟」的產業,如網際網路、醫療保健、消費等類股,澳門博弈股也從谷底回升。施安祖認為,重要的是,「舊經濟」產業先前生產過剩,但今年供給已變穩定,營收成長率已約等於經濟成長率,貝萊德也已布局能源及原物料等族群。

相較之下,施安祖指出,科技及智慧手機周期持續放緩,因此持續減碼相關類股,也減碼台灣及南韓。不過,貝萊德仍看好能提高市占率或擁有科技優勢的龍頭企業,尤其是在台灣。

在亞債方面,賽思說,在美國政策明確前,短期會較審慎。但全球人口持續老化,投資人仍渴求穩健的收益來源,預期亞洲信用債的需求將可保持強勁,明年亞債的回報可望達4%-5%,主要來自收益。

賽思最看好印度及印尼債,特別是投資等級債及類主權債;中國則是中性立場,加碼高品質及科技債,但保守看待不動產債等。

---------------下一則--------------- 
美銀美林:明年是全球十年貨幣寬鬆結束元年2016-11-23 00:22:07 經濟日報 記者廖玉玲╱即時報導

美銀美林預測,全球主要經濟體明年不會祭出大規模寬鬆貨幣政策,為2006年以來頭一遭,這也預示長達35年的債券牛市行情告終。

美銀美林在2017年展望報告中表示,主要央行今年將利率壓至史上最低,並將金融資產購買規模擴大至逾25兆美元,寬鬆貨幣終於到了極限。
美銀美林指出,任何後續的刺激措施將會來自政府,政府將動用財政政策「向不均等宣戰」。

以Michael Hartnett為首的美銀美林投資策略團隊在最新發表的報告中指出,央行流動性過剩的時代即將結束,「2017年市場可能自2006年以來首次不再受惠於大規模貨幣寬鬆」。

他們認為,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將會升息,並預期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將撤回負利率政策。該政策導致今年逾13兆美元的政府債券出現負收益率。

這份報告還說,「利率和通膨將意外上揚」,並預測美國名目經濟增長率將從3%提高到4%,美國以外地區成長率將從6%上升至7%。
據美銀美林,自2008年雷曼兄弟破產以來,全球各國央行已經總計降息近700次。

路透的統計顯示,從2015年至今,59家央行已經放寬政策214次。17個貨幣當局今年實施了首次行動。
美銀美林表示,今年流動性達到高峰、全球化進展空前、差異最大化,通縮程度也達到最高。

明年,押注通縮的交易和在全球零利率政策中受益的資產將是最大的輸家,對通膨、普通民眾和財政擴張敏感的資產將表現良好。

美銀美林表示,債券將首當其衝,銀行類股、通膨掛鉤債券和美國住宅開發商的股票將表現優異。

---------------下一則--------------- 
深港通 A股是大贏家2016-11-23 00:37:37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投信認為深港通推出後資金將青睬的標的 https://goo.gl/0syN9u

基富通證券昨(22)日發布調查指出,在有發行中國或大中華基金的投信公司中,近六成認為深港通對股市是利多,中國A股受惠最深,但無法完全複製2014年滬港通的波段大多頭行情。

本次線上調查是在18日到21日舉行,針對國內19家有發行中國�大中華基金且基金在基富通上架的投信,其中17家回應。

調查顯示,58.8%受訪投信認為,深港通推出一個月內,中港股市會有利多反應;41.2%則是中性看待;無人看空。至於深港通推出三到六個月後,76.5%認為對股市仍是利多,17.6%中性看待;但有5.9%看空。

高達82.4%的投信認為,深港通推出後,中國A股最受惠,主要是因為中國A股題材更多,包含陸股有稀缺性題材,尤其是深交所擁有中小型及科技型公司,且明年A股還有納入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指數成分和養老金入市的想像空間。

就產業來看,調查指出,中小型股與創新新興成長股的看好度分別為58.8%與47.1%,都高於大型股的29.4%,顯示這些標的具有產業高成長特性,且更符合中國產業轉型的戰略意義。

至於深港通會不會複製滬港通在2014年開啟的大波段行情,調查顯示,58.8%的投信認為機會不大,只有17.6%認為有機會。

2014年11月17日滬港通正式啟動,半年內滬深300指數(大型股代表指數)大漲約102%,創業板指數(新興經濟代表指數)更是搶眼,漲幅約150%。

法人分析,目前深港通的市場背景不同於2014年11月時的滬港通,預期重演急漲行情的機會不高,原因在於當時除滬港通開通外,尚有中國人行多次降息及理財商品槓桿浮濫等因素推升。反觀現在,官方降準降息都已近尾聲。

不過,法人也認為,自2015年6月以來,陸股整理已超過一年,中國大陸總經數據及企業獲利改善,又有深港通開通等因素拉抬,預期投資氣氛逐步改善,未來股市有機會反應利多。

---------------下一則--------------- 
中小板企業績優 後市彈力強2016年11月23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根據大陸券商申萬宏源統計,截至第3季底,深証中小板企業淨利成長26.21%,優於上半年的18.83%,且近75%、548家公司預估年報業績正增長,以成長股為主的中小板,股價爆發力強,尤其深港通議題利多帶動,後市表現可期。

群益深証中小板ETF基金經理人張菁惠表示,大陸10月製造業PMI指數較9月大幅上升,製造業需求增速加快,生產和新訂單指數均來到今年高點,企業營運狀況改善,中小板指數的盈利預估為逐年增加,2016∼2017年淨利潤預估成長28.5%,較前期上升,尤其深港通利多加持,有利資金動能回溫。

日盛中國戰略A股基金經理人黃上修指出,截至11月16日,兩市融資餘額合計9,454.67億元人民幣,融資餘額連8升,近期A股市場增量資金湧入明顯,槓桿資金棄期從股,投資者樂觀情緒有所上升,市場對深港通給予高度期待,內地資金關注在一些高成長的小盤股,一帶一路近期催化劑不斷,相關概念行業逐漸進入收穫期,值得關注。

宏利投信認為,陸股與國際市場接軌為必然趨勢,從2014年提升資本市場籌資便利性,IPO註冊制概念啟動,資本市場承擔更多責任,股市與國際市場接軌將為企業帶來新的資金,對企業的籌資與評價帶來正面效應,股市的穩定度將獲得提升,隨法人與外資持股占比的提升,A股市場的投資偏好將逐漸改變,成為基本面選股,穩健增長的個股,預期將獲市場青睞。

大陸經濟正處轉型重要階段,群益投信強調,消費升級、工業躍進或生活品質的追求,都是目前政策及趨勢發展的重點所在,深証股市掛牌符合發展目標的股票占比更高,包括科技、消費、醫療等,其中具題材性的中小板成長潛力更為看好。

---------------下一則--------------- 
中小型A股基金 加碼好時機2016年11月23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創業板各年度併購事件交易總額 https://goo.gl/Cgn4KS

根據大陸券商統計,去年是創業板的併購高峰,今年雖然降溫,但創業板市值後50%的非權重股併購規模還是很高,估計今年仍逾800億元人民幣,法人分析,併購熱加持,加上創業板今年已跌深,深港通上路後,可望迎來一波修復反彈,建議投資人可鎖定布局創業板的中小型A股基金。

保德信投信分析,深港通的標的擴大(深股通涵蓋了大約880檔深圳市場的股票,其中包括約200檔創業板的高科技、高成長股票,與滬港通形成互補),加上長期以來投資者對A股的悲觀情緒,已經大體上反映了當前大陸資本市場面對的「黑天鵝湖」。

保德信中國中小基金經理人張徑賓指出,隨著大陸經濟基本面和內生增長動力逐漸觸底回升,偏愛大藍籌的外資,開始將目光轉向創業板為主的中小型A股;隨著深港通將開通,滬、港、深融合成大路的三大證券交易所,全球增量資金有望湧入,明年A股有更大的操作空間和投資機會。

從歷史資料剖析,滬指(上證綜合指數)與創指(創業板指數)輪流取勝,張徑賓認為,除了2011年及2012年滬指連續兩年跑贏創指,滬指與創指都是交替走強;如果上述規律再度應驗,將意味2017年中小型A股能夠扳回一局,相關概念基金表現可期。偏好積極操作的投資者,可分批布局中小型A股基金,先前已經持有A股基金的投資人,此刻是加碼的好時機。

元大投信ETF產品經理周芯瑋表示,根據MSCI最新全球指數季度調整結果顯示,大陸此次調整中的三大指數皆獲調升;展望陸股後市,建議可採取偏多的策略來操作。

周芯瑋表示,近期大陸經濟基本面逐漸穩定,具有領先指標意義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也明顯上揚;其次,議題性利多不斷,包含供給側改革的發酵、QFII法規的鬆綁、深港通即將開通以及放寬保險資金增持股市。

另就融資融券餘額持續保持2014年起漲點的9,000億元人民幣左右水準,籌碼相對穩定,而9月底公募基金管理規模創下歷史新高,顯示市場資金仍舊充足。

無論從總經面、政策面與全球政經面觀察,大陸市場皆呈現正面訊號,加上具有專業投資風向球的機構法人已布局陸股,隨著明年3月「兩會」改革題材的加持,陸股上漲的行情隨時都可能啟動,現在正是布局陸股良機。

---------------下一則--------------- 
川普當選免驚 亞洲資產有望追漲2016年11月23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美國白宮與國會為同一政黨,選後美股表現 https://goo.gl/Xmbimx

根據統計,從1932年以來,只要美國總統大選結果為白宮與國會皆為同一政黨執政,平均未來一年美股都能維持強勁多頭走勢,且時間越長漲勢越大;統計1932年至今數據,在選後3個月、選後6個月,與選後12個月,美股S&P500指數平均漲幅依序為1.77%、10.43%、13.95%。尤其在新總統就任後一年,隨政策發酵,漲幅最為顯著。

法人強調,就投資價值面來看,亞股評價面較美股更物美價廉,與其它新興市場相比,亞股今年漲勢相對落後具商品題材的拉美與歐非中東市場,事實上,亞洲多數國家的經濟成長前景佳、財政體質健全美,且產業結構多元,可是目前MSCI亞太不含日本指數股價淨值比僅有1.5倍,低於長期平均,預期隨美國大選變數解除,亞洲資產可望接棒追漲,加上全球處於低利環境下,亞太高息股的投資價將持續獲資金追捧。

凱基投信國際投資管理部協理陳沅易指出,川普勝選後,預料美國仍將持續擴大財政赤字,加上強勢美元已經影響到企業獲利,因此預期美元持續大幅走強機率降低,此將有利於新興市場表現。

此外,新興市場降息風潮方興未艾,不僅巴西及俄羅斯開啟降息循環,印度、印尼央行也持續降息刺激經濟,其中印尼今年來更是降息6次之多,配合新興國家經濟回升,新興市場將延續今年以來的多頭格局,在投資上建議首選消費支出、健康護理等比重較高的小型股標的,更能受惠到人口紅利以及改革題材。

摩根投信副總林雅慧表示,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加上共和黨掌握國會多數席次,就正面角度來看,美國未來將大幅擴大財政支出,透過擴大基礎建設與稅務改革,加速美國經濟成長速度與力道,達到提振美國經濟之效,同時,還能帶動亞洲等新興市場同步受惠。

林雅慧表示,在美股維持多頭態勢下,有助於提振與美國連動度高的亞股走勢,統計顯示,美股與亞洲股票(日本除外)近10年的相關係數高達0.76,代表當美股呈現多頭走勢時,亞股也能同步沾光。

摩根亞太入息基金經理人羅傑瑞(Jeffrey Roskell)表示,近日聯準會主席葉倫暗示年底升息機率相當高,此時更適合布局具收益來源的亞洲股、債、房市,除透過收益替資產做好下檔保護,也能在估值偏低時加碼體質佳且具成長性標的,全面掌握亞洲多元收益資產,現階段相對看好亞洲循環型產業成長潛力。

---------------下一則--------------- 
川普:上任首日判死TPP 2016年11月23日 04:10工商時報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周一透過網路影片公布他入主白宮後的「百日新政」,列出貿易、移民、能源等6大優先要項,凸顯他「美國優先」的施政主軸。其中最引人矚目的就是他上任首日即宣布,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

川普在影音平台YouTube公開一支2分半鐘的影片,內容主要是昭告大眾他上任頭100天的優先施政大綱,涵蓋貿易、移民、能源、法制、國家安全、倫理改革等6大重點,但其他川普競選政見主打的廢除歐記健保(Affordable Care Act)、在美墨邊界築牆、修改稅法等並未提及。

這是川普自本月8日大選勝出以來,首度經由社群媒體直接向美國大眾傳遞他的施政計畫,做法有別於過去的總統當選人。小布希、歐巴馬等前幾任總統在政權交接期間,都是由本人或他們的資深幕僚召開例行記者會對外說明。

川普在影片中指出:「我的施政綱要是基於一個簡單的核心原則:美國優先。我要求交接團隊草擬我們就職第一天該有的行政措施,好恢復美國法治,將就業機會帶回國內。」

他說:「拿貿易來說,我會發布通知,宣告退出將給我們國家帶來災難的TPP,取而代之的是展開公平雙邊貿易協定的協商,這有助讓工作機會與產業回流美國。」

出席秘魯利馬亞太經合會(APEC)領袖峰會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周一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受訪表示,「TPP若少了美國就沒有意義」,美國退出TPP恐破壞成員國之間微妙的利益平衡。
但安倍強調,仍將繼續尋求國會批准TPP,也呼籲其他11個成員國共同朝此目標努力。

---------------下一則--------------- 
川普新政 有助Fed減壓2016年11月23日 04:10 工商時報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意外勝選,明年初進入白宮後將推動多項擴張財政的經濟刺激方案,聯準會(Fed)副主席費雪(Stanley Fischer)周一表示,川普的經濟政策有助於減輕Fed的貨幣政策壓力。

費雪認為,按照川普的施政規畫,刺濟經濟的責任就不用全部落在Fed肩上,川普提出的財經政策,包括擴大基建的支出、鼓勵民間投資與法規鬆綁等措施,均有利於拉高美國經濟的成長潛能。

費雪在紐約外交關係協會上指出:「總經政策不必然僅局限於於貨幣政策,特定的財政政策,尤其是那些可以提高生產力的措施,必可增加經濟的潛能,同時還有助於解決較長期的經濟挑戰。」

川普的執政幕僚正在積極研擬大規模的財政刺激方案,目標是創造幾百萬個就業與將經濟成長率提升至4%以上。

川普已宣布上台將推動減稅,同時擴大政府支出,其中並以大舉投資興建基礎建設為主軸。川普首席策略師巴農(Stephen Bannon)透露,「將利用負利率有利舉債的機會,推出總額約1兆美元基建。」

---------------下一則--------------- 
川普美國優先 新興市場首當其衝2016年11月23日 04:10 工商時報鍾志恆�綜合外電報導

華爾街日報報導,川普(Donald Trump)11月9日贏得美國大選後,新興市場貨幣與股市即持續大跌。專家認為在其美國優先的倡導下,新興市場經濟將首當其衝可能讓股匯繼續下挫。

川普勝選後美元走強,美股更持續創新高。相對於新興市場股市表現而言,這是美股自2008年10月雷曼兄弟倒閉以來最強;即使剔除美元走強因素,也是美股自2009年3月起漲以來最強。

市場開始回顧聯準會在2013年暗示量化寬鬆(QE)退場所帶來衝擊。當時新興市場債被拋售導致債券殖利率飆升,讓許多大型開發中國家因本國貨幣重貶而陷入危機。儘管目前這些國家的表現要較當時來得好,尚未出現重大危機,但目前情況已經跟2013年的局面有所不同。

因為川普承諾減稅和擴大基礎建設支出,將加快美國經濟成長,從而推升外界對美國通膨增溫的預期。

雖然原則上美國經濟變好,就代表新興市場出口增加,但川普貿易政策偏向保護主義,讓人擔心新興市場出口惡化。即使貿易戰會傷害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經濟成長,卻以墨西哥和中國等主要新興經濟體首當其衝。

美國大選結束後,墨西哥披索兌美元匯率已累計貶值11%,人民幣迄上周五止的8個交易日,兌美元匯率創20年來第2大貶幅,僅次於上一次,即去年夏季時同天數的貶值幅度。

NN Investment Partners資深策略師巴克肯(Maarten-Jan Bakkum)說,貿易戰威脅破壞外界對新興市場經濟增長預期,甚至認為新興市場整體經濟復甦因此結束,導致資金撤出而推升債券殖利率,傷害新興市場經濟。

---------------下一則--------------- 
總統大選後半年 美消費股可望優於大盤2016年11月23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美國大選落幕後,市場可望回歸基本面表現,消費支出也可望因旺季來臨增加。摩根士丹利報告指出,過去四次美國總統大選後,未來3個月必需性消費類股票平均上漲4%。

野村投信表示,儘管市場在選前波動度大增,特別是美股投資人深受選情膠著影響,降低消費預期,但歷次總統大選後,消費類股皆較大盤表現亮眼,建議投資人持續布局必需性消費類股基金。

摩根士丹利證券統計,自2000年以來,過去四次美國總統大選後,必需性消費產業相較於美股大盤(S&P500)都有超額報酬表現,選後3個月平均漲幅超越大盤達4%,其中,2000年及2008年的超額報酬更達6%以上。不僅如此,必需性消費類股選後6個月的平均超額報酬也超過3%,表現優於大盤。

NN(L)食品飲料基金經理人閔傑甫(Jeff Meys)表示,新興市場基本面自今年開始轉好,企業獲利動能增加,有機會帶動新興市場民生必需消費支出,對於在新興市場深耕已久的全球知名消費品牌企業而言,未來股價動能仍有發揮空間。

宏利資產管理(美國)全球股票策略主管Paul Boyne指出,集中於優質股有助抵禦目前市況,並樂於看見由拋售潮產生的市場機會。他看好的優質股,包括持續成長及處於增值轉型階段的企業。持續增長的企業抵禦力強勁,在跌市時通常具備最有利的條件,而且大多擁有相近的特點:財政狀況強勁、現金流穩定及資本回報率高。

在任何經濟環境下,這些企業所涉足的行業,需求均見殷切,其中,繼續看好康健護理和日常消費品等行業內可持續增長的優質企業。

瑞士寶盛精品基金經理人黃意芝表示,精品業者轉投資電子商務平台,企業可擁有更多自由現金流回饋股東,且保持較低的債務,強勁的企業財務狀況及股利提升,亦可望提升精品類股表現。

展望下半年,最看好運動用品、化妝品及高價奢侈品,目前精品類股估值低於歷史平均,精品業具投資吸引力。

---------------下一則--------------- 
巴西股債 施羅德按讚2016-11-23 00:37:38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雖然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仍是明年投資的最大變數,但法人認為,相較於數年前,新興市場的基本面及評價面都已大幅改善,股市及債市都看好,尤其看好巴西等市場的續航力。

施羅德新興市場股債優勢基金經理人費爾德(Nicholas Field)指出,投資人在布局新興市場時,要小心美國如果實施保護主義所帶來的衝擊,因此要注意墨西哥及中國大陸等與美國可能有貿易糾紛的市場。

施羅德投資新興市場債券團隊主管巴瑞諾(James Barrineau)分析,就資產負債表來說,新興市場已大幅改善,表現優於數年前。

此外,跌深也是新興市場的利多。巴瑞諾說,從2013年5月以來,新興市場貨幣最深的跌幅高達五成,今年元月中旬到美國大選前,新興市場貨幣大幅反彈,但只到達合理價位,離高點仍有一大段距離。就實質利率來說,新興市場遠優於成熟市場。

川普勝選後,資金大量流出新興市場債券基金,但巴瑞諾認為只是短期現象,市場跌正是法人進場的好時機。整體來說,法人對新興市場債券配置仍有成長空間。

美國聯準會(Fed)緩步升息,全球利率仍低,巴瑞諾指出,市場對於新興市場債券需求強勁。單以ETF來看,今年以來,新興市場主權債ETF的規模已從約70億美元倍增到140億美元。

新興市場股債資產都看好,費爾德認為,長期來看,股票表現會更突出,尤其新興市場的本益比仍低,股東權益報酬率(ROE)改善。巴瑞諾也認為,如果通貨膨脹上揚,股票會勝出,但全球尋求收益的需求不會降低,債券仍可受惠。

施羅德看好巴西的股債前景。費爾德認為,巴西復甦力道將持續。巴瑞諾則說,預期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在12月升息後,明年會升息兩次,新興市場仍享有收益較高的優點,尤其巴西實質利率仍有6%,相當有吸引力。

---------------下一則--------------- 
OPEC減產有影 油價挑戰50美元2016年11月23日 04:10 工商時報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官員周二透露,即將就落實減產協議達成共識,可望在下周三維也納召開的OPEC正式會議批准通過,此消息激勵國際油價走高,布蘭特原油逼近每桶50美元大關。

周二紐約1月期油亞洲盤上漲1%,來到每桶48.74美元;倫敦布蘭特原油上漲1%至每桶49.39美元,逼近50美元大關。

《華爾街日報》報導,維也納舉行的OPEC技術會議周二進入第2天,與會官員將就OPEC9月在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初步同意的減產提案做最終確認,再提交到下周三(30日)登場的維也納峰會批准。

奈及利亞代表團成員瓦亞(Ibrahim Waya)告訴記者說:「減產提案可能在周二之前獲一致同意,所有與會者明白這個機率很高。」

該名奈國石油官員表示,伊朗與伊拉克也在贊成之列。這2個成員國於上月底的技術會議中對凍產提出異議,不滿OPEC低估他們的產油量,拒絕加入減產行列。

然該官員透露,減產將於明年元旦開始實施,持續6個月時間,而非原先考慮的為期1年,由一個技術委員會負責監督減產計畫的執行。

該官員指出,有別於前次的技術會議,因伊朗和伊拉克對產油數據有所質疑而陷入僵局,周二的會談氣氛非常積極正面,當天國際油價果然受此激勵而走揚。

不過投資人對下周三OPEC維也納峰會是否做出減產決議仍心存疑慮下,周二紐約商品交易所1月交割的西德州中級原油早盤出現震盪,下跌0.48%來到每桶48美元;布蘭特1月期油也下挫0.14%至48.81美元。

---------------下一則--------------- 
新興債基本面佳 後市看俏2016年11月23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隨著川普當選美國總統,預估短期風險資產波動性都將上升,新興債雖然無法置身事外,但美股短暫反映後回歸理性,對新興市場的影響也將回到經濟基本面。

NN(L)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盧馬克(Marco Juijer)表示,新興市場可能受到的衝擊因國家而異,與美國有較強貿易連結的國家如墨西哥、大陸可能會承受較大的悲觀情緒衝擊;相對以內需為主、有實施改革政策的國家影響會較為輕微,例如阿根廷、巴西、印度及印尼。

但要強調的是,新興市場在原物料價格止穩、具有較高實質利率,同時貨幣相對被低估的環境中,復甦力道將持續下去,這些正向因子可望抵銷部分市場的悲觀情緒。

宏利亞太入息債券基金海外顧問-宏利資產管理亞洲(日本除外)定息產品部首席投資總監彭德信(Endre Pedersen)指出,亞洲區經濟環境狀況良好,使得亞洲債券的長期展望樂觀。

在個別市況的表現已經超越基本面下,他認為短期的預期報酬率表現可能會較為趨緩,個別市場仍展現投資機會。他看好印尼,原因是其經濟基本因素強勁,為固定收益資產提供支持。

第一金投資投資長高子敬表示,新興市場的大陸、印度、東南亞各國的經濟情勢已有所改善,在資金動能回復助力下,股債市場表現可望超越多數成熟國家,特別是與景氣循環高度相關的行業。

日盛全球新興債券基金經理人陳勇徵表示,若川普上任後確實執行了推動美國基礎建設政策,將會有利原物料價格,以原物料為主的出口國家將受到嘉惠,現階段新興市場基本面有撐,在新興主權債指數急跌後,將有機會迎來進場良機。

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債券總報酬基金經理人麥可.哈森泰博表示,當前最好的機會在新興國家當地債市,因為這裡有較高債息、匯價便宜的優勢。如果想要在未來幾年有雙位數報酬的債券投資機會,可以考慮現在低檔的投資機會。

麥可.哈森泰博表示,為防禦利率上揚風險,現階段採取放空美國公債,壓低持債存續期間,同時搭配作多美元、放空歐元與放空日圓策略,並大幅加碼新興國家當地貨幣債,側重在拉丁美洲與新興亞洲具高債息的當地債,可望齊享較高殖利率、便宜匯價的雙重優勢。

---------------下一則--------------- 
全球布局策略 高收益債逢低分批承接2016年11月23日 04:10 工商時報黃惠聆�台北報導

高收益債近3個月波動大,由於川普當選美國總統會讓美國政經出現「新局」及聯準會將升息,法人一致認為未來高收益債市場波動更大,但別忘了逢低分批進場。

聯博全球高收益債券暨新興市場債券投資總監葆羅•狄儂(Paul DeNoon)表示,短期金融市場仍可能震盪,但看好長期高收益債投資,因為高收益債可望受惠於美國經濟成長提振與債券利率走升,只要採取全球布局策略,仍能找到適合的信用資產度過市場震盪,甚至可創造報酬機會。

美國大選後全球債市浮現賣壓,美國長期公債殖利率也出現急升,從選前不到1.9%,彈升至2.3%上下。狄儂表示,主要原因之一,在於川普誓言擴大基礎建設支出,市場預期未來美國將採擴張性財政政策,通膨將因而升高,加速聯準會明年升息腳步。

聯博認為美國長期公債殖利率不至於極端大幅回升,10年期公債殖利率約將落在2.25∼2.5%,長期則是在2.5∼2.75%。至於高收益債與新興市場債的殖利率也有提高趨勢,只不過漲幅不如國庫債券大。

狄儂表示,美國聯準會重啟升息,利率升高終究對債券投資人會是利多發展,因為債券到期後,投資人可將本金重新投入收益更高的證券。只要債券投資人能維持多元的收益來源、保有布局全球的靈活空間、做好流動性管理,仍可望在低利率與波動的環境中尋求報酬機會。

富蘭克林坦伯頓公司債基金經理人貝西.霍弗曼(Betsy Hofman)表示,共和黨候選人川普入主白宮,消除選舉的不確定性,市場應會逐步回復理性,建議投資人可留意拉回後的逢低布局時機,看好政策受惠題材包括能源、醫療、金融等的增值利基。

霍弗曼說,由於川普的親商政策,主張透過減稅與擴大財政支出的方式,加大刺激經濟成長力度,同時力主降低金融、能源產業的規範,對醫療改革持更為溫和的態度,降低產業的監管風險,預期將有助三類產業獲利前景與評價面的漲升潛力。此外,能源、金融、醫療產業高收益債指數的殖利率仍約有7.5%,高於大盤的6.8%水準,收益具吸引力。

---------------下一則--------------- 
三面向支撐 亞高收債具投資契機2016年11月23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美債殖利率11月大幅彈升,亞高收指數11月以來下跌0.77%,行情持續橫向整理,但相較美股及全高收,亞高收表現相對耐跌抗震,且亞高收殖利率6.28%,利差在495點附近,離2014年仍有收斂空間,尤其在短存續、低波動、低利率敏感度三面相支撐下,亞高收仍具投資契機。

日盛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鄭易芸表示,國際行情持續震盪,亞高收債券相較新興主權及美歐投等具收益率高特性,相較全高收,具短存續、低波動、低利率敏感度等特性,大陸堅實買家持續投資大陸債意願高,因境外殖利率仍高於境內,評等BB的券差異1%,B差異2.5%,且人民幣續貶加深資金流出持有美元資產的意願,有助維持境外美元債價格,亞高收債仍有表現空間。

宏利投信指出,亞洲投資等級債券利差相對歐美同等級債券仍高,對資金有較高的吸引力,近期持續採取防禦性操作策略,提高持債品質,維持較短存續期間。整體投資組合增加美元及降低亞洲本幣部位,密切觀注全球市場變動,擇機增加基本面強勁的亞洲公司債。

群益金選報酬平衡基金經理人張俊逸認為,當前市場資金寬鬆,低利率環境仍將維持一段時間,高收益債具利差優勢,就算Fed啟動升息,依照過往統計,高收益債在升息環境下仍有表現空間,預期未來仍是市場青睞標的。

至於區域上,亞洲高收益債除具備利差優勢外,經濟基本面和企業營運體質也相對穩健、違約率也低,值得多加留意。

整體亞債仍偏向穩健,相較於其他如美高收及新興市場資產,受到美債殖利率或地理性的直接影響,亞債仍相對偏安,表現較佳。鄭易芸強調,聯準會(Fed)主席葉倫暗示升息來臨,將使整體行情偏震盪,但全球央行續寬鬆,預期債券價格維持穩定,高息收入將為主要獲利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