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小媽精選1051208基金資訊

2016年12月08日
明年全球企業 獲利成長看增逾1成2016年12月08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根據最新預估,明年全球企業獲利可望成長至少1成,但鑒於川普「大美國」政策雖有助於提振歐美等成熟市場經濟,但其貿易保護主義態度對全球經濟共榮明年發展有諸多不確定性,因此法人建議投資人應核心布局多重資產,衛星布局最能受惠於美國景氣復甦的美國高收益債,穩健參與全球資本增值機會。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日前上修全球2017年經濟成長至3.3%,更預估2018年全球經濟成長將創下2011年來的五年最大增速,同時,根據IBES最新預估,摩根投信指出,全球、美國和歐元區企業明年獲利成長均有望超過1成,英國更有望由負翻正至18.5%。

摩根多重收益基金經理人邁可•施厚德(Michael Schoenhaut)指出,受惠於強勁民間消費支出,美國第3季GDP創下逾兩年來最高增速,涵蓋全美的房價指數也再締歷史新猷,11月美國和歐元區製造業PMI也分別觸及20個月和34個月的新高,看好歐美經濟持續穩健復甦,OECD大幅上調歐美等成熟市場以及全球今明後年的經濟展望。

以摩根多重收益基金為例,係以成長經濟動能穩健的成熟市場為主,占投資組合比率達超過8成,搭配動態資產配置調整,能讓投資人在遭遇市場亂流時增強資產的穩定度,且同步掌握市場修正後的強彈契機,相當適合現階段風險性資產強勢表態,市場卻仍充斥諸多不確定性的投資環境,作為投資人的核心部位。

羅伯•庫克(Robert Cook)指出,全球經濟穩定向上帶動美國企業獲利重拾動能,除有助於企業保持健康資產負債表,並產生穩定的現金流,也有利於高收益債後市表現,因此,自2000年來,高收益債表現與美國非農就業人口月變動亦步亦驅,顯示經濟改善、就業增加的環境下,有利高收益債表現。

瀚亞投資固定收益部投資長黃文彬認為,雖然美國這幾年經濟持續擴張,但企業的投資支出並不強勁,亞洲多數國家的利率與匯率政策都還緊盯著美國,因此亞洲債券市場也會延續2016年溫和的表現,加上亞洲債券在收益率上還是比美國略有競爭力,儘管亞洲各國偶爾會有匯率與政策亂流,但並不會改變市場資金來亞洲追球收益。

---------------下一則--------------- 
低波動管理策略+川普概念族群 兩主軸 迎戰黑天鵝2016年12月08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不同波動率的股票1996∼2016年間的年化報酬率 https://goo.gl/KPd3TF

川普當選美國總統是2016年出現的兩大黑天鵝之一,隨著川普時代的來臨,有哪些基金可以投資?景順投信建議投資人把握兩大主軸,分別是模型紀律管理以及川普政策受惠概念。

首先是模型紀律管理。景順投信指出,金融市場瞬息萬變,為了達到「穩定收益機會、同時降低波動風險」的投資目標,現階段宜採用低波動投資策略。而實證研究波動率較低的股票,可以產生較高報酬率。

至於川普政策受惠概念,景順投信指出,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資金回流美國,研究機構EPFR 11/10∼11/16統計資料,有高達獲307億美元資金淨流入美國股票型基金,為兩年來最大單周流入,顯示經理人目光漸移往美股,預期在川普政策加持下,基礎建設增溫,能源與原物料類股將受惠,可考慮布局相關板塊。

---------------下一則--------------- 
最新中國股市晴雨表 陸股評價升至正向2016-12-08 00:39:38 經濟日報 記者徐念慈�台北報導

深港通未帶來預期的漲幅,不過根據第一金投信最新公布的「中國股市晴雨表」,基本面經濟數據回暖,短線股市面臨獲利了結壓力,中長期技術面維持在相對低檔,後市揚升空間仍在。

第一金投信最新「中國股市晴雨表」顯示,評價由「中性偏多」上升到「正向」,連續兩個月評價上揚,其中投資價值、企業獲利與技術指標都較上月明顯增加,反映實質經濟基本面改善的事實,為陸股後市醞釀上漲動能。

---------------下一則--------------- 
A股擁利多 資金回流重燃行情2016年12月08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大陸A股基金績效表現 https://goo.gl/61IHKh

川普入主白宮後,陸股盤堅走高,再度吸引投資人目光;統計11月8日美國總統大選以來,滬深300指數上漲2.6%,上證綜合指數上漲1.6%,表現位居全球股市前段班,在資金、政策、基本面利多簇擁下,A股可望續走多頭格局。

兆豐國際投信中國A股基金黃昱仁認為,A股指數逐步回升,不少市場資金也開始回流;近期兩融餘額從年中的8,000億人民幣回升到9,500億人民幣以上,顯示投資氣氛正在好轉,市場行情已重新被點燃。

黃昱仁表示,川普勝選後,美國貿易保護威脅升溫,預期明年大陸貨幣政策將維持寬鬆,加上官方對房市、債市、銀行理財監管趨嚴,各路資金正加速回流股市,形成A股獨好效應,房市、債市等資產相對失色。

從基本面來看,11月官方製造業PMI 51.7表現持續回升,主要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帶動,同時出口改善,庫存下降;重卡、挖掘機銷售等經濟先行指標表現強勁,用電量亦有所回升,未受地產調控、供給側改革影響。整體而言,明年上半年經濟數據穩定偏正面,可望延續回暖態勢。

在川普當選新一任美國總統後,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發展前景未明,但黃昱仁認為,這將更有利大陸推動「一帶一路」戰略;且習近平也在本次APEC峰會中表示,將大力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保證大陸進一步對外開放,未來五年內預期將接受6,000億美元的外國投資,並對外投資7,500億美元,以促進全球貿易與合作,將可望帶動大陸經濟持續成長。

就產業面來看,黃昱仁認為,受惠供給側改革及國企改革試點政策,今年以來代表舊經濟的上證指數表現優於代表新經濟的創業版與中小指數,但新經濟板塊企業獲利維持雙位數高速增長,股價終將反映獲利,推升中長期股價表現。

深港通開通,取消總額度限制有利國際資金流入,並提高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機會。隨著大陸資本市場加速國際化,未來全球資金將增加大陸配置比率,有利提升陸股估值,建議投資人可適度提高A股基金布局,提高投資勝率。

---------------下一則--------------- 
澳Q3經濟 5年來首見萎縮2016年12月08日 04:10 工商時報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澳洲周三公布第3季國內生產毛額(GDP)較第2季減少0.5%,不僅遠遜市場預期,並為2011年初來首次萎縮,這也使得在全球已開發國家中享有最長經濟擴張紀錄的澳洲,面臨步入衰退的風險大增。

受此利空衝擊,周三雪梨匯市澳元最低曾走貶至0.7421美元,雖然收盤貶幅縮減、報1澳元兌0.7431美元,不過仍較周二收盤價0.7460美元貶值約0.3%。

澳洲統計局周三表示,第3季國內生產毛額(GDP)較前一季下滑0.5%,減幅大於市場預期的0.1%。若與去年同期相比,該季GDP則擴張1.8%,不僅低於第2季的3.3%,也創下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擴幅最小紀錄。

礦業投資低迷、薪資成長疲弱與就業市場需求不振,是導致澳洲上季經濟陷入萎縮的主因。由於該國經濟已連續25年出現增長,為已開發國家當中最長經濟擴張紀錄,第3季GDP表現慘淡,也引發外界揣測澳洲經濟恐將步入衰退命運。

為降低對礦業資源的依賴,澳洲政府近年來積極將投資從礦業轉向其他產業,但成效不如預期,上季澳洲企業投資支出季減4%,澳洲財長莫里森(Scott Morrison)坦承,「刺激投資增加是一大挑戰」。

此外,澳洲失業率雖然最近下滑,但多數新增工作機會多為服務業的兼職工作,像是收銀員或餐廳服務生等,這也導致薪資成長創下有史來最小,並抑制通膨長期處於低點。

澳洲央行總裁洛威(Philip Lowe)日前表示,澳洲經濟放緩可能為期短暫,他解釋在商品價格近來反彈帶動下,有助澳洲經濟在明年逐漸增強。

但部分經濟學家依然看法悲觀。花旗集團指出,澳洲經濟減緩幅度遠超出他們預期,凸顯該國經濟目前正面臨強勁逆風。

---------------下一則--------------- 
法巴銀警告 韓恐淪2017年最大輸家2016年12月08日 04:10 工商時報顏嘉南�綜合外電報導

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在最新報告指出,韓國現正面臨經濟、政治和外交多重挑戰,就2017年的前景而言,韓國可能淪為最大輸家,並建議投資人減碼韓國股票。

法國巴黎銀行在2017年展望報告指出,不論韓元價位為何,韓國的出口可能持續積弱不振,故建議投資人減持韓股。

法國巴黎銀行分析師雷查德哈里(Manishi Raychaudhuri)表示,由於日本和韓國的出口商品相似度高,兩國的貨幣變化將影響出口競爭力。

鑑於日圓近期呈現貶值走勢,預期韓國在重機械、發電機,和汽車等運輸機械等商品的出口可不會有太多成長。

倘若韓國央行刻意壓低韓元,加入競爭性貶值之列,情況是否有所改觀?對此雷查德哈里表示,此舉也無法拉抬韓國股市。日圓貶值提振日經指數上揚,但韓元下滑只對韓國股市帶來衝擊。

此外,中國不滿韓國與美國達成部署薩德飛彈防禦系統協議,中國限縮赴韓國旅遊人數,嚴重打擊韓國的觀光產業。中國地方政府10月底通知當地旅行社,要求赴韓國旅遊的人數年減20%,而且限制購物行程一天只能有一次。
目前中國觀光客約占訪韓遊客的五成,反觀在中國出手打壓之前,比重超過八成。

再者,韓國的政治不確定性也不容忽視。韓國總統朴槿惠的「閨密門」風波引發示威抗議活動不斷,迫使韓國撤換總理和財長,並導致多位政務官辭職。
雷查德哈里認為,彈劾朴槿惠的過程耗時又費力,韓國的政治動盪恐難在短時間落幕。

---------------下一則--------------- 
歐銀料將延長QE 惟買債臨上限2016年12月08日 04:10工商時報鍾志恆�綜合外電報導
歐銀資產購買計畫規模 https://goo.gl/AIj43R

歐洲央行(簡稱歐銀)周四將召開利率決議會議,外界預期歐銀會延長資產購買措施的執行期,但歐銀已接近其買債上限,讓人擔心這個用來提振經濟的重要手段將快遇到子彈用完的窘境。

許多專家預期歐銀會把購買資產措施,在明年3月底期限屆滿後再延長執行,並會說明其計劃何時開始縮減每月的購買規模。國際金融協會(IIF)預估歐銀會在明年3月後,再延長執行9個月買債措施,每個月購買規模維持在800億歐元,但同時強調購買規模也有可能縮小至700億歐元來延長執行時間。

因為距離歐銀買債上限愈來愈近,讓歐銀的資產購買計劃無法延長太久。除此之外,歐銀的資產負債表不斷創新高同時,也遇到沒有足夠符合條件債券可買的潛在問題。

雖然有專家和歐銀決策高層認為,歐銀必須趕快想出辦法如何逐步縮緊其量化寬鬆(QE)措施,但部份市場人士強調,只要歐銀有任何關於退場的暗示,都可能加深已遭遇沉重賣壓的歐債市場恐慌,推升歐元兌美元匯率而妨礙歐銀推高通膨率至其目標的努力。

尤其歐元區內5大經濟體中的4個國家明年將舉行大選,反歐元的民粹風潮正在增溫之際,任何討論QE退場都會令投資人寢食難安。

Pictet集團經濟學家杜柯茲特(Frederik Ducrozet)說,目前只要歐銀暗示最終會縮小資產購買規模,幾乎肯定會觸發「退場恐慌」,這會危害經濟復甦而迫使歐銀反過來推出更多振興措施。

即使近期數據顯示歐元區的通膨情況出現逾2年來最快上升速度,高盛首席貨幣策略師布克斯(Robin Brooks)認為仍不足以讓歐銀縮減振興措施規模,因為義大利公投反對憲改而增加不明確因素。
市場認為,歐銀可能在周四會議上繼續避談何時開始退場。

---------------下一則--------------- 
川普政策明朗化前… Fed將堅持漸進升息2016年12月08日 04:10工商時報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聯準會(Fed)下周升息幾乎已成定局,現在外界更關注的未來利率走向。根據華爾街日報指出,在新政府政策趨於明朗化前,Fed可能將暫時堅持漸進升息計畫。

Fed下週二將召開今年最後一次為期兩天的利率會議,外界普遍預期聯邦基金利率將調升0.25個百分點(1碼)至0.5%到0.75%之間。在升息已是大勢底定下,Fed更大挑戰在於面臨新政府政策存在不確定性下,它如何向市場溝通未來的利率動向。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將在明年1月上任,他在過去曾承諾將透過減稅與增加公共支出來提振美國經濟成長。在此樂觀預期帶動,令美國股價、美債殖利率與美元自大選結束後一路攀揚。不過外界也預期為避免美國經濟過熱,Fed未來升息腳步恐將加快。

不過根據Fed官員近來接受訪問與公開談話的內容分析,他們可能在下週會後暗示,在新政府政策前景明朗化前,將暫時堅持漸進升息計畫。雖然有些官員表示,為因應財政刺激,Fed必須加大緊縮政策力道,但也有部分官員提醒,目前依然為時過早,實行新政策需要時間,而且最後措施也還不明確,因此它們對經濟影響可能要好幾年才會浮現。

芝加哥聯邦準備銀行總裁伊凡斯週一聲稱,新政府的財政政策還不明朗。另外其他決策官員也談到,即使川普實行更多刺激政策,不過要評估經濟與利率前景,仍有許多因素需列入考量。

Pantheon Macroeconomics經濟諮詢公司分析師薛凡森(Ian Shepherdson)認為,下週會議對Fed而言將是艱難時刻。他還補充Fed對於川普上任後的經濟情勢發言將格外謹慎,以避免牽扯到不必要的政治風險。

Fed在下週會議還將發布未來幾年利率最新預測。它在9月公佈的利率預測中,曾表示在2017年將進行2次升息,至於2018與2019年還將各升息3次。

---------------下一則--------------- 
全球資源基金 紅通通2016-12-08 00:39:37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全球主要原物料基金績效 https://goo.gl/dDG2jv

國際油價飆漲,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對原物料政策偏多,帶動各原物料指數及全球資源型基金近月漲勢亮眼。法人表示,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減產協議有利油價走勢,加上川普擴大基礎建設、中國大陸經濟回溫等利多,將成為推升油價及基本金屬行情動能,建議可透過全球資源型基金布局,掌握各市場利基。

根據彭博資訊報導,花旗看好2017年全球經濟成長,且隨通貨緊縮結束,原物料市場將明顯受惠而有強勁表現,看好原油、銅、鋅及小麥。高盛則在11月發布的研報也建議2017年增持原物料,認為原物料市場進入周期性走強,是四年以來首次上調此類資產評級。

復華全球原物料基金經理人許家?表示,全球通膨預期與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等即時性景氣指標均持續翻揚,將抵銷美元強勢對原物料報價影響,預期中期原物料價格將有繼續上升空間。高盛及摩根士丹利預測,OPEC減產協議若執行可望使國際油價漲至每桶60美元。油價走揚將有利日本等國走出通縮陰霾,美國則因能源產業復甦可推動就業,甚至挹注經濟成長。

台新羅傑斯環球資源指數基金經理人羅智旭指出,美國大選與OPEC減產協議暫告一段落,短期市場下檔風險驟升的可能性已經下降,未來市場將回歸基本面檢視各項資產的供需狀況,短期若出現回檔可伺機加碼。

安聯全球油礦金趨勢基金經理人林孟洼表示,在原油市場供需狀況將逐漸轉為供不應求,有利油價走強。

---------------下一則--------------- 
谷歌挺再生能源 明年全面採用2016年12月08日 04:10 工商時報陳穎芃�綜合外電報導
谷歌母公司Alphabet股價走勢 https://goo.gl/jjR0Tu

谷歌(Google)周二宣布,旗下遍及全球的營運據點及資料中心將在明年全面使用再生能源,使谷歌成為全球再生能源採購量最大的民間企業。

谷歌副總裁霍茲爾(Urs Holzle)周二於官方部落格發文表示:「谷歌今日透過合約採購的風力及太陽能發電量達到2.6吉瓦(GW),是全球再生能源最大企業用戶,未來谷歌更將直接採購風力及太陽能發電,滿足旗下所有營運單位所需的用電量。」

包括谷歌、蘋果、臉書、亞馬遜及微軟在內等科技大廠多年來為了運作各地資料中心而耗費龐大電力,而資料中心排放的溫室氣體也飽受環保團體批評。各家公司為了提出氣候對策紛紛承諾提高再生能源使用比例,但至今沒有一家公司比得過谷歌的氣魄。

若與2010年谷歌資料中心用電量相比,上述2.6吉瓦電量相當於10倍,看出這6年來谷歌用電需求快速擴張。去年谷歌用電量高達5.6兆瓦(TW),相當於舊金山市一整年用電量,使谷歌在思考氣候對策之餘,也設法節省用電成本。

霍茲爾表示:「過去6年來,風力發電成本下降60%,太陽能發電成本也下降80%,使再生能源成為最便宜的供電來源之一。」

谷歌基礎建設能源策略主管帕馬(Neha Palmer)表示,去年谷歌採購的再生能源發電量已能滿足44%用電量,之所以打算在明年一口氣讓比重達到百分百,主要就是看好再生能源發電成本下降。

然而,風力及太陽能發電的缺點就是發電量因天候而異,也就是說谷歌不太可能全年都靠再生能源滿足百分百用電量,但霍茲爾承諾谷歌將藉由提高再生能源採購量,來彌補少數偏遠營運單位使用傳統發電的情形。

谷歌自2010年起便推動綠能計畫,總計投資超過35億美元,包括舊金山東部的風力發電廠及智利太陽能發電廠。

---------------下一則--------------- 
新興債投資魅力大增 專家看好高評等、存續期間短標的2016-12-08 00:40:45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新興市場債利差 https://goo.gl/8iI5Lm

美國共和黨在國會與總統選舉大獲全勝後,外界擔憂「貿易保護」衝擊新興市場成長性,讓美林新興市場債券指數近一月修正幅度逾4%,但法人分析,新興債價格大幅修正後,利差與殖利率均回到過去三年平均以上,價值面更添吸引力,投資人可伺機布局。

第4季起,新興債隨全球債市走跌,至11月中旬時,新興債殖利率已上升逾百點,債券價格也明顯承壓;不過,觀察過去10年債券大跌後表現,當債券殖利率上升逾百點時往往是逢低加碼好時機。

保德信策略報酬ETF組合基金經理人歐陽渭棠分析,由於大宗商品價格止穩,加上巴西政治風險降低,俄羅斯與美歐政治對立情況亦有趨緩跡象,國際貨幣基金(IMF)預估明年新興國家經濟成長率有望繼續加速,景氣復甦有助於新興國家企業信評轉佳。

歐陽渭棠認為,全球經濟環境仍支撐新興債市,首先是日本及歐元區的負利率狀況,吸引全球追求收益的投資者;其次,大陸對經濟成長控制得宜;最後,原物料及石油價格看來已獲支撐。

歐陽渭棠提醒,明、後兩年Fed升息步伐仍將緩慢,資金回流美元資產壓力相對較低,有利新興市場基本面,可精選「高評等、存續期間短」兩大特徵券種。

---------------下一則--------------- 
美國優先加持 高收債市漲勢不減2016年12月08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在市場預期美國經濟動能有望進一步轉強的帶動下,美國股市於選後不但出現明顯反彈,更創下歷史新高,反觀與美國股市連動性相對較高的高收益債市,近期走勢卻顯得較為平靜,不過考量到美國經濟基本面持續轉強,加上美債殖利率在經歷近期強升後可能已達相對高點,現階段美國高收益債市仍然還有續漲的條件與空間。

柏瑞全球策略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李育昇表示,川普所提出的減稅和放寬監管的競選政策,對於美國的營建、金融、能源和醫療等產業有利,消費性產業也會因為就業機會增加以及可支配所得提高而受惠,至於貿易保護政策雖然對於新興國家和美國跨國企業會帶來壓力,但多數美國高收益債的發債企業營收都來自於美國,因此受到的影響預料並不大。

柏瑞投信表示,短線上美國公債已有超跌跡象,但美國高收益債利差並無大幅彈升,顯示美高收債市的基本面無虞,未來還有續漲空間可期,對於想要尋求較高收益又能承受較高風險的投資人,可考慮採用定期定額的方式,把高收益債納入投資組合,並透過手續費後收型、零分銷費,且擁有台幣、人民幣、南非幣等多重計價幣別的N級別來介入。不過,投資人仍須評估己身投資屬性,並留意未來高收益債市仍有波動風險。

聯博高收益債券投資總監葛尚•狄斯坦費(Gershon Distenfeld)表示,根據1989年以來的資料顯示,在聯準會緊縮貨幣政策的時期,除了2000年發生通訊產業信用危機之外,其他3次美國高收益表現均為正報酬。

摩根多重收益基金經理人邁可•施厚德(Michael Schoenhaut)認為,川普政策有利美國經濟增長延續,利率環境將從極低水準緩步回升,收益率高於公債的高收益債及新興債將是較佳選擇,尤其是美國高收益債最能受惠於美國景氣復甦,在逐漸邁向升息的環境底下,除了掌握全球收益,亦可望提供潛在資本利得機會為資產撐起防護傘,穩健參與全球資本增值機會。

---------------下一則--------------- 

國內首檔追蹤波動率期貨指數ETF 將募集2016年12月08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金融海嘯過後,黑天鵝事件頻傳,投資人一再面臨市場高度震盪的考驗,由波動率衍生的相關金融商品,成為投資人戰勝恐懼的交易工具。

富邦投信推出國內第一檔追蹤波動率期貨指數ETF(VIX期貨ETF)「富邦標普500波動率短期期貨ER指數股票型期貨信託基金(ETF)」,將展開募集,該ETF適合在導致波動度上升的黑天鵝事件發生前買入,是策略交易型投資人最佳的短期避險或增益工具。

富邦投信量化及指數投資部主管廖崇文表示,該ETF追蹤標的指數為標普500波動率短期期貨ER指數,屬於VIX期貨指數的一種,而非VIX指數。該ETF直接投資近月、次近月VIX期貨,並依循標的指數每日轉倉的操作方式,降低追蹤誤差,同時具有無須保證金管理、無合約到期日等優勢,投資人可省去自行轉倉的繁瑣流程,並直接用新台幣參與波動率產品。

儘管在黑天鵝事件來臨前採用VIX期貨ETF避險能夠增加投資組合效率,然而廖崇文也提醒,該ETF不適合長期作為買方,且盤整格局並非VIX期貨指數的投資時機,建議投資人在預估市場波動即將升高前買入該ETF才是最佳策略。

元大投信ETF產品經理周芯瑋表示,現階段市場仍處於「川普蜜月期」,投資人風險偏好程度較選前高,美股仍具有支撐力道,但在指數處於相對高檔,且金融市場仍將面臨12月諸多政經事件下,建議看多美股的投資人可利用美股反向ETF補足自身的避險缺口,而空手欲投資美股的投資人,更應該相對應布局反向ETF,防禦美股下跌的風險,以達到資產保護功能。

保德信策略報酬ETF組合基金經理人歐陽渭棠指出,基金除了初步規畫為股票型ETF占4成、債券型ETF占4成5、其他類型ETF則占1成5,也會有短期策略,預計以多空操作,增加投資彈性,當資產價值評估偏貴時,增持反向型ETF,超跌時則會增持槓桿型ETF。

---------------下一則--------------- 
國內首檔短高收基金 登場2016年12月08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短高收在過去十年中有九年呈現正報酬 https://goo.gl/SVWlwN

美國聯準會(Fed)升息號角將再響起,意味低利率環境面臨反轉,令債券市場如臨大敵。中國信託全球短期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鍾相彰表示,短期高收益債券具備五大優勢,在低利率或利率緩步上升的環境下,不僅可抵禦市場波動風險,也能達到投資人追求「收益要高、波動要低」的投資目標。

鍾相彰指出,美國於2015年底率先全球央行啟動升息循環,等同宣告貨幣寬鬆政策轉向緊縮,在這樣的市場氛圍下,短高收或是不錯的收益來源,原因在短高收具有波動小、關聯低、收益高、防禦強與效率王五大優勢。

針對短高收五大優勢的波動小,鍾相彰說,利率波動會影響債券殖利率的變動,進而影響債券價格的漲跌,但因為短高收的存續期間較短,無論在債市多空環境,債券價格的波動風險小,能以穩定的息收,達成長期報酬目標。

再者,市場多預期美國將在本月升息,利率走升將對債券市場形成衝擊。短高收與公債的關聯性低、甚至是負相關,但與經濟、股市的連動性較高,因此在經濟復甦的升息期間,不但不容易受到利率上升影響,更可望跟隨股市持續走揚。

收益方面,鍾相彰表示,過去10年的統計顯示,短高收僅有2008年出現負報酬(-15%),即便今年經歷了英國脫歐、川普當選美國總統等非市場預期的事件,截至11月底,短高收還是交出了近12%的正報酬。且進一步觀察短高收近10年來的累積報酬超過100%,遠高於美國S&P 500指數(53%)及MSCI世界指數(16%),驗證其漲多跌較少、收益佳的優勢。

防禦性部分,鍾相彰表示,從2008年金融海嘯、2010年西班牙降評、2011年美國降評,到2015年大陸股災,一次又一次的實戰經驗都顯示出,短高收普遍較其他風險資產具抗跌能力,回復損失所需要的時間也相對短,更能捍衛投資人的資產。

從風險報酬比(Risk/Return)來看,短高收戰勝其它收益型資產,甚至與投資級債或政府債相比,雖然波動較高一點,收益卻高出許多,更顯其投資效益外,也適合作為債券投資人的投資配置核心。

即將於12月19日展開募集的中國信託全球短期高收益債券基金為國內首檔聚焦短天期的高收益債券基金,該基金投資組合鎖定平均存續期間低於3年,且以較穩健BB及B級債券為主,期使在追求降低波動風險的同時,能兼顧較高收益與較低違約風險,加上法儲銀全球資產管理擔任海外顧問,負責債信評等的篩選,更能讓風險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