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小媽精選1060413基金資訊

2017年04月13日
摩根教戰 Q2股優於債2017-04-13 00:16:23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摩根Q2投資趨勢及建議 http://ppt.cc/2ivyE

摩根亞洲首席市場策略師許長泰昨(12)日來台表示,全球經濟穩定增長,第2季「股優於債」主軸不變。

但美股面臨評價過高與川普隱憂兩大風險,分散布局最好轉向歐股與新興市場,債券部位也應增持新興債。

許長泰昨在摩根第2季投資展望形容,投資好比馬拉松,經濟基本面就像跑者,企業盈餘增長、良好經濟政策預期,是參加馬拉松追求的目標,由於今年以來全球股債齊漲,主要國家經濟數據也平穩,特別是美國核心通膨靠攏2%目標,稱得上是跑者健康而且目標明朗,為風險資產帶來支撐,股票可望優於債券。

不過,跑者必須留意跑道開始轉陡,除了不可預期的政治經濟風險,許長泰表示,領頭羊美股正浮現兩個隱憂,第一是市場預期標普500指數企業盈餘年增9%,股市本益比與本淨比卻高太多。

其次川普原先宣示的財政改革還未出爐,優先提出的醫療法案已受阻,財政刺激方案預估8月討論,實際進度可能更晚。

針對聯準會升息,部分機構預期最多升四次,但摩根團隊認為,期間或因市場波動,或因黑天鵝竄出而中斷一次,因此預期升三次,至於收縮資產負債表,現階段應是聯準會測試市場反應,預期會採波動最小的方式。

許長泰說,今年股市還沒有像樣的調整,位階較高的美股承擔較大風險,相較下,歐洲與新興市場通膨雖回溫的慢,經濟與企業盈餘增長力道其實不弱,且歐股十年來表現一直落後全球股市,近期差距仍未縮窄,新興市場評價稍高的亞洲,位階對比過去10-15年也還有落差。

債券非投資主角,不過在投資組合仍是重要保護傘,許長泰表示,因應政經風險,債券配置除美國高收債,今年美元走勢溫和、新興市場體質改善,也應增持新興債,能承擔更大風險的投資人,可考慮匯差空間更大的新興本地債。

---------------下一則--------------- 
摩根:經濟復甦 股優於債2017-04-13 07:47:41 聯合報 記者沈婉玉�台北報導

全球經濟動能強勁復甦,摩根亞洲首席市場策略師許長泰昨天表示,全球經濟增長健康有利於風險性資產,且股優於債,看好歐洲和新興市場表現機會,特別是亞太、東協和俄羅斯後市。

許長泰建議,可從周期性板塊尋找高股息機會,美國高收益債這類能提供高殖利率債券依舊是投資人控制風險必須資產。不過,第二季政治風險仍高,建議以多重資產策略為核心配置資產,穩健參與市場。

「若投資是場馬拉松,經濟基本面就是跑者,」許長泰說,盈利增長與良好經濟政策是馬拉松追求的目標,面對今年以來全球股債齊漲的好光景,現階段可說是跑者健康且目標明朗,為風險性資產提供強勁的支撐,是股票表現可望持續優於債券。

不過,許長泰提醒,跑者仍須留意前方的跑道開始變陡峭:美國利率政策就是政治事件與風險,投資人若能將資產多元配置,留意更具補漲潛力的美國以外的投資機會,將有機會創造更好的報酬。

許長泰指出,美國今年仍有二至三次升息,加上地緣政治持續升溫,第二季市場波動不小,建議布局兼具股債和另類資產的多重資產基金,穩健參與資產增值機會。

他認為,相對於美股估值偏貴,回檔風險高,歐洲和俄羅斯、亞洲和東協等新興市場經濟動能增溫,兼具估值相對便宜,落後補漲行情可期。而商品市場也進入第二季需求旺季,預料將有所表現。

---------------下一則--------------- 
Q2股續優於債 歐洲、新興市場可期2017年04月13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摩根Q2投資趨勢和建議資產 http://ppt.cc/jZfxe

今年已進入第二季,全球經濟持續穩定復甦,投信法人大多延續首季「股優於債」的看法,建議投資人留意美國市場以外的投資機會,尤其是歐洲和新興市場;但由於地緣政治等不確定因素增多,建議仍要有債券部位來控制風險,或以多重資產因應市場波動風險。

摩根亞洲首席市場策略師許長泰(Tai Hui)昨(12)日訪台時表示,全球經濟增長健康有利於風險性資產,且股優於債,看好歐洲和新興市場表現機會,特別是亞太、東協和俄羅斯後市,並建議可從周期性板塊尋找高股息機會,而美國高收益債這類能提供高殖利率債券依舊是投資人控制風險必須資產;唯有鑑於第二季政治風險仍高,建議以多重資產策略為核心配置資產,穩健參與市場。

在市場別方面,許長泰(Tai Hui)分析,美股估值偏貴,回檔風險高。美國以外的區域景氣成長動能正在加速,股價表現卻仍相較落後,如經濟表現突出,且股價尚未反應的歐股;此外,受到俄羅斯及巴西景氣成長動能改善所驅動,加上中國大陸基本面持穩,整體新興市場的景氣動能優於原先預期:特別是受惠美元持穩、盈利加溫且估值仍偏低檔的亞股,將更具增長與補漲潛力。

保德信策略報酬ETF組合基金經理人歐陽渭棠分析,以代表全球景氣的花旗全球經濟驚奇指標來看,顯示景氣好轉的趨勢底定。全球景氣可望在美國帶動下逐步好轉,增持股票資產可以作為第二季資產布局的主要方向。

歐陽渭棠認為,成熟市場和新興市場的經濟成長皆加速,景氣行情接棒資金行情的態勢不變,因此加碼能受惠景氣提升的股票資產。寬鬆貨幣政策的力道則繼續減弱,加上美國第二季升息一碼,美國公債殖利率上升機率較大,但受到美德公債利差的牽制,美國公債殖利率上升的空間有限,因此對債券資產保持中立。

統一亞太基金經理人黃柏章表示,亞洲多數國家今年基本面持續轉佳,推升企業獲利增長,為股市續航帶來動能,相對看好經濟明顯改善的日本、印度、新加坡;而經濟同樣轉好的印尼股市在創新高後,短線估值偏高,與經濟浮現轉機的泰國都是可伺機布局的市場。

---------------下一則--------------- 
美國經濟升溫 新興市場續航力高2017-04-12 14:05:10 聯合晚報 記者葉子菁�台北報導

美國經濟加速增溫、新興市場持續增強,全球經濟向上趨勢確立。展望第2季,法人表示,伴隨著全球經濟展望正向,企業獲利展望也轉趨樂觀,在基本面支撐下,股市多頭將更為紮實,其中新興市場將是續航力最高的市場,值得多加著墨。

歷史經驗顯示,美國聯準會(Fed))升息期間,新興市場股市反而優於成熟市場股市。凱基投信國際投資管理部協理陳沅易指出,溫和通膨將有利於經濟發展,隨著通膨走揚,原物料與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第2季新興市場仍將是最受惠的區域。

陳沅易指出,今年來資金開始回流新興市場,但目前全球股票型基金在新興市場的配置比重仍低,隨著新興市場股市持續上揚,將迫使全球股票型基金持續增加新興市場配置,有利進一步推升股市。目前新興市場股票評價仍偏低,其中看好香港、俄羅斯、印度、中國大陸及台灣。

成熟市場則可多留意歐洲股市。主要是歐元區景氣溫和增長,企業獲利展望樂觀,每股純益(EPS)成長率不輸美國,加上歐股擁有較高股利率及評價相對低的優勢,上漲潛力可望優於美股,若遇到歐洲政治風險導致市場下修,將是進場的絕佳買點。

至於美股,陳沅易表示,市場擔憂川普政策推行恐將面臨不少阻礙,加上美股評價已偏高,第2季恐面臨回檔整理,不過美國經濟處於明顯上升軌道中,企業盈餘展望樂觀,未來川普稅制改革與產業鬆綁仍有機會落實,選股上相對看好金融、科技及醫療生技產業。
債市部分則建議聚焦新興亞債。

---------------下一則--------------- 
避險…適度布局公債2017-04-13 00:16:21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用來衡量市場恐慌氣氛的波動率指數(VIX),在去年11月美國總統大選後首度站上15點大關。無獨有偶,有「黑天鵝指數」之稱的芝加哥選擇權交易所偏斜指數(CBOE SKEW Index),3月17日跳漲至153.34點,創歷史收盤新高,清明連假後,又有再起之勢。

法人分析,儘管股市動能未歇,從朝鮮半島到美俄之間,對立情勢升溫,建議投資人應納入公債、黃金等防禦性資產,降低風險。

保德信策略成長ETF組合基金經理人歐陽渭棠分析,目前VIX仍遠低於歷史平均值20點,顯示市場觀望氣氛濃厚,投資人仍可採取「股多於債」的操作策略,但債券部位不妨以短天期公債為主,降低波動風險。

---------------下一則--------------- 
聖嬰現象 今年恐重現2017年04月13日 04:10 (工商時報)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澳洲氣象局周二指出,氣候模型顯示東太平洋水溫又見異常升高,甫於去年結束的聖嬰現象(El Nino),恐怕在今年內或明年初再度來襲,對才要從2015∼16史上最強聖嬰肆虐中復元的東南亞國家來說,無異是噩耗。

《華爾街日報》報導,今年之初,全球氣象預報專家普遍預期今年的天氣型態屬中性。但澳洲氣象局套用各種氣候模型後發現,聖嬰現象有在今年或明年初捲土重來之勢,依據是東太平洋海面溫度,已較正常值高出攝氏1度。

美國和日本政府的預測專家也認為,發生聖嬰現象的風險升高,機率起碼有50%。美國氣候預報中心(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訂於周四發布預測更新報告。

聖嬰現象再度於今年成形的可能性大增之下,分析師上修今年農作物的風險預測,尤其是亞洲及非洲地區的作物,例如羅布斯塔咖啡、糖、可可、棕櫚油等。

法國興業銀行(Societe Generale)近日報告指出,聖嬰現象究竟何時成形的相關資訊日益重要,因為此氣候型態一旦發生,恐使農產品的供需狀況吃緊,特別是軟性商品。

不過聖嬰現象會造成多嚴重的衝擊,目前為止還是無法預測。澳洲氣象局表示,1990年以來該局觀察過的27次聖嬰現象中,僅18次給澳洲帶來大面積乾旱。該局亦提醒,用來預測天氣現象的模型準確度變低。

---------------下一則--------------- 
法大選 脫歐勢力看漲 市場恐慌2017年04月13日 04:10 (工商時報)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法國極左派總統候選人梅朗雄(Jean-Luc Melenchon)以黑馬姿態在本周民調支持度急升,他的異軍突起除了再度為法國選情投下新變數,也讓本周金融市場陷入動盪不安。

法國總統第一輪投票將在23日舉行,根據民調機構Ifop公布的最新調查顯示,1個月前支持度排名第5的梅朗雄以19%支持率,不僅首度超越保守派費雍(Francois Fillon),更逼近排名前兩大的瑪琳雷朋(Marine Le Pen)與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後兩者支持度分別為24%與23%。

法國巴黎投資公司在研究報告中指出,梅朗雄意外崛起,反映疑歐主義在歐洲盛行的程度超出許多人預期。雷朋與梅朗雄的人氣高漲也令市場坐立不安。

這兩人都反對自由貿易、對歐盟與歐元抱持懷疑態度,並主張法國是否續留歐盟應交付公民進行決定。外界認為一旦法國選擇脫歐,其對市場造成的震盪恐怕更高出去年的英國脫歐,因為法國被視為整合歐元區與歐盟的關鍵成員國。

在數周前,多數投資人並不認為梅朗雄是重大威脅,當時極右派候選人雷朋與中間派的馬克宏被看好將在本月23日的首輪投票拿下最多票數,並將進入在5月舉行的第2輪投票。至於馬克宏預料可望順利當選下任總統。

不過梅朗雄最近在民調中快速崛起,已經讓市場不敢輕忽他的存在。若梅朗雄與雷朋雙雙進入第2輪投票,恐對歐洲政經帶來重大衝擊。

新黑馬竄起,讓法國選情再度生變,也大幅加深市場恐慌情緒。法國與德國10年期政府公債殖利率利差在周二擴大至75個基點,創7周新高,周三兩者利差略為縮減至73.7個基點。
另外歐元受法國選情不確定影響,周二兌美元也一度貶至1.0579美元的1個月低點。

---------------下一則--------------- 
投資專家警告 歐盟最大風險 是義大利2017年04月13日 04:10 (工商時報)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

隨著法國總統大選的逼近,市場又開始聚焦歐盟的前景,但投資專家警告,歐盟最大的風險可能不是法國,而是歐盟第3大經濟體義大利。

法國總統大選4月23日登場,投資人又開始擔憂反歐盟候選人可能當選,導致本周法債與法股再度遭逢新一波賣壓襲擊大跌,但周二比較令市場感到意外的是,義大利債市的跌勢居然與法債一樣慘烈。

投資人拋售義大利公債的原因有好幾個,包括經濟成長低迷、銀行體系背負一大堆壞帳與國債水位過高。原本義大利債市的最大支撐主力歐洲央行(ECB),可能明年就會縮減購債規模,為義債再添一大利空。

因此,許多投資專家認為,法國總統大選萬一是由極右派的雷朋(Marine Le Pen)出線,金融市場災情最為慘重的恐怕會是義大利。

首域投資固定收益與多元資產部門投資長葛瑞菲(Paul Griffiths)表示:「若是雷朋出線,我認為在市場擔心歐盟解體下,義大利債市殖利率將狂飆,與其他國家債市的利差將快速拉大。」葛瑞菲目前的操作策略是壓低歐元資產的配置比重,同時不買義大利銀行股。

義大利10年期公債殖利率目前較德國同天期債券殖利率高出逾2個百分點,利差創3年多來新高,之前義大利10年公債殖利率一直比西班牙公債低,但周一時反而較西債高出0.64個百分點。

安本資產管理公司(Aberdeen)資深基金經理人亞甸(James Athey)指出:「義大利是歐盟體系中弱勢的環點,不但政治陷入僵局,長久以來還有諸多的經濟問題。」

根據歐盟執委會的預測,義大利今年經濟成長率約在0.9%左右,在所有歐盟成員國中墊底。而義大利的國債GDP(國內生產毛額)占比估計高達133.3%,在所有歐盟中僅比希臘低。

---------------下一則--------------- 
英實質薪資成長率 3年新低2017年04月13日 04:10 (工商時報)顏嘉南�綜合外電報導
英國薪資與通膨成長 http://ppt.cc/hpFNF

英國去年12月至2月的實質薪資成長率降至3年新低水準,凸顯竄升至逾3年高點的通膨率開始侵蝕民眾的生活水準。

據英國統計局(ONS)周三公布,去年12月至2月扣除通膨後的實質平均周薪(不計獎金),僅較去年同期微幅增加0.1%,創下2014年中以來最小增幅。

在此同時,由於英鎊貶值和食品價格上漲,英國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2.3%,寫下2013年9月以來最大升幅,並超越英國央行2%的目標。英國央行預估,通膨率可能在未來12個月升破3%。

報告顯示,英國去年12月至2月未經通膨調整的名目平均周薪(不計獎金)年增2.2%,此為英國去年6月舉行脫歐公投以來最差表現。

統計局指出,去年12月至2月英國的失業率維持在4.7%的12年低點,同期就業率攀升至74.6%的紀錄高點。

最新報告顯示,即便英國勞動市場維持穩健,就業率和職缺數量皆攀升至紀錄高點,但實質薪資僅微幅增加。英國經濟成長高度倚重內需,薪資成長腳步遲緩可能拖累經濟成長。

經濟學家預期,英國生活費用攀升,加上薪資成長牛步,皆可能衝擊維繫脫歐公投後經濟成長的重要推手-消費者支出。

ING分析師史密斯(James Smith)表示,雖然勞動市場維持穩健成長,但最新報告對消費者而言並不是好消息,因為今年稍晚通膨率可能站上3%。

匯豐分析師馬丁斯亦表示,雖然英國的失業率已逼近英國央行4.5%的自然失業率,但沒有跡象顯示薪資可望因此增加。不過凱投宏觀分析師霍林斯沃斯(Paul Hollingsworth)認為,英國失業率逐步下降應能推升薪資成長。

---------------下一則--------------- 
川普政策 美小型股受惠2017-04-12 14:05:14 聯合晚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美盛銳思美國小型公司機會基金經理人韓區(Bill Hench)指出,美國小型股今年將受惠於景氣復甦與川普政策,尤其看好科技及工業股。

韓區說,小型股有八成的獲利來自於美國內需市場,微型股的比重就更高。美國製造業訂單持續增加,經濟可望穩健復甦,小型及微型股最能受惠。小型股本益比較不受升息影響,而是與獲利息息相關。彭博資訊預估,羅素2000指數的每股獲利將大幅躍升,從去年的不到30美元大增到今年的50美元。

另外,川普政策也將嘉惠中小型股。韓區表示,川普的健保法案失利後,會更強力推動減稅案。不論稅率減幅如何,都有助於企業獲利成長。以美盛銳思美國小型公司機會基金來說,布局的川普概念股包括資訊科技、基礎建設、消費、航太國防及能源股等。

---------------下一則--------------- 
基本面優於成熟市場 巴西、印度吸金力十足2017年04月13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根據路透全球主要券商分析師最新的調查結果顯示,新興股市看好度優於成熟股市,其中以巴西、印度、俄羅斯到年底指數成長空間預估最大,受惠成熟國家經濟持穩向上,多數新興國家出口表現不俗,基本面改善下,吸引資金流入,帶動新興股市表現,相對看好印度和巴西股市。

群益印巴雙星基金經理人洪玉婷表示,巴西2月通膨年增率降至4.76%的6年半新低,市場預期今年底將再降至4.2%,創造降息空間,進而有助景氣增長,減輕公司利息負擔並提升獲利,為股市注入成長動能;印度經濟前景佳,通膨數據和匯率相對穩定下,有助景氣持續向上,地方選舉由執政黨獲勝,利於推動改革政策,也提供股市中長期值得期待。

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基金經理人伽坦.賽加爾指出,這波新興國家經濟重啟動能,主要由拉美與新興歐洲領軍,但新興亞洲經濟表現穩定,企業獲利動能明顯獲得上修,加上新興股市本益比也相對成熟股市折價20%評價面優勢,投資價值明顯受全球資金關注。新興市場具高營運槓桿特性,且產出仍有缺口,當全球通膨與經濟回升的同時,新興市場可望受益最大。宏利投信認為,今年新興市場中的亞洲,預料將有更佳投資機會,企業盈餘未來幾年受惠經濟環境改善、財政與貨幣政策支持,獲利可望上修。相對看好北亞的大陸、韓國、台灣,及國內消費與政策驅動的東南亞經濟體。

日盛高科技基金經理人施生元強調,近期在美、歐股相對震盪下,新興亞洲表現平穩,但全球景氣位置處於安定的上揚階段,資金寬鬆已到高原期,貨幣政策效益持續遞減,可望激勵資金續入新興股市;觀察股市現階段成長股為主要投資主軸,科技業受惠景氣復甦,後續標的建議以競爭力及成長併重為首選。

---------------下一則--------------- 
OPEC減產 沙國要再延半年2017年04月13日 04:10 (工商時報)鍾志恆�綜合外電報導

國際油價近期持續走高,除了美國原油庫存低於外界預期,和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3月減產幅度上升外,知情人士透露沙烏地阿拉伯已在OPEC內部表態要延長減產期限6個月,市場看好能支撐油價。

倫敦布蘭特原油6月期貨價周三盤中上漲0.4%,每桶報56.47美元;若漲勢維持至收盤,即連續7個交易日收紅。紐約西德州6月期油上漲0.3%,報53.95美元。

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的消息報導,OPEC在5月開會討論是否延長減產之前,沙國率先釋出強烈的主導訊號,表明要把減產期限從6月底延長至年底的態度。

儘管如此,外界認為俄羅斯的態度才是關鍵。因為沒有俄國配合,OPEC的減產就難以達成目標。知情人士透露,俄國正諮詢其國內石油業,以了解延長減產期是否能有效支撐油價。

OPEC去年11月底宣布,與俄國等非OPEC產油國合作每天共減產約180萬桶原油後,已激勵油價迄今上漲約20%。

OPEC官員表示,油價上升至約56美元就有點漲不動,跟減產後的全球石油庫存量下降速度未如預期有關,加上美國油商趁油價回升而增產,都給油價漲勢構成壓力。

OPEC秘書長巴金多(Mohammed Barkindo)表示6月底後要延長的減產量,會視乎全球原油庫存量而定。目前全球庫存量自去年11月底宣布減產後,雖然已減少約2,000萬桶,來到約2.6億桶,但仍高於OPEC預估水準。

他認為美國頁岩油增產,只是全球庫存量下降速度不如預期的原因之一,更重要原因是需求減少。像美國多家煉油廠在1月和2月停工,讓每天減少約100萬桶原油需求。

另外,市場認為目前朝鮮半島局勢,和美軍空襲敘利亞等地緣政治緊張,都給油價帶來支撐力量。

---------------下一則--------------- 
黃金價揚 不急著進場2017-04-13 00:16:37 經濟日報 記者吳苡辰�台北報導

受美國上周攻擊敘利亞影響,市場避險需求提升,金價再向上攀升,逼近年線,昨日成交價再升至每盎司1,274美元左右。
不過現在購入黃金,適合嗎?專家建議可再觀察一陣子,建議在每盎司1,200美元左右買入。

雖然現階段全球資金仍處於寬鬆狀態,但美國聯準會(Fed)已開啟升息循環,若沒有通膨疑慮與金融危機的狀況下,並不利金價上漲。但金價長期仍要看大環境需求,因黃金具避險功能,當金融市場出現高度不確定性,如雷曼兄弟危機時,黃金的需求與金價便會大幅提升, 例如上周五的美國攻擊敘利亞,並使金價大幅飆升。

而台新投顧協理呂仁傑表示,美元價格與金價呈反向,因此當市場預期美國聯準會(Fed)將升息時,金價便會向下,但聯準會升息,也代表景氣復甦,在通膨預期提高的狀況下,又形成支撐金價的力道,且目前黃金的供給與需求已平衡,長期來看,黃金仍有穩定的需求。

呂仁傑並表示,當市場不穩定時,投資人會轉而擁抱黃金,今年市場仍有許多變數,包含北韓問題、法國4月下旬總統大選、中美貿易談判等,都可能令市場出現黑天鵝,另外美國總統川普的狂人性格,常出乎意料的言行,更足以形成市場一大變數。

雖然今年金價有機會站上每盎司1,300美元,但目前已達每盎司1,274美元左右價位,已超過1,260年線,短線看來仍偏高,建議可在接近每盎司1,200美元左右買入。

呂仁傑表示,根據歷史經驗,每當市場預期聯準會(Fed)將升息時,國際美元走揚,金價便下跌,但待升息消息宣布後,金價又會出現反彈,而今年聯準會還有兩次的升息機會,建議投資人可在6、9、12月時觀察,若屆時升息機率提升,金價可能出現適合的買入點。

---------------下一則--------------- 
投資占比 10%以內為宜2017-04-13 09:03:08 經濟日報 記者吳苡辰�台北報導

黃金屬於避險性資產,購買黃金者,主要分兩個族群,一為各國政府購買黃金增加黃金儲備,二為民間需求,雖然相較之下,後者需求量不大,但市場仍有特定偏好購買黃金的投資族群。

黃金屬於實體資產,以一般投資人而言大概分為兩種類型,一類為長期配置,逢低便買入,作為長期抗通膨的投資工具;另一類則傾向波段操作,金價接近每盎司1,200美元左右時買進,待金價回升至年線-每盎司1,260美元左右時賣出,賺取5%左右獲利,幾次操作下來也有一筆可觀獲利。

原則上建議黃金可占整體投資比重的5%至10%以內,不宜過高,投資黃金主要又分為五種方式:實體黃金、黃金存摺、黃金股票型基金、期貨與黃金期貨ETF。

前兩者相對單純,波段也較小,實體黃金無保管成本,變賣也方便,但缺點在於有保管上遭竊的風險,買賣價差5~10%較高;黃金存摺無須手續費,買賣價差約1.2%,轉賣時須課所得稅,最大優勢在於保管風險遠低於實體黃金。

另外,投資人也可選擇黃金相關的投資金融商品,如黃金股票型基金、期貨或黃金期貨ETF,前者雖須負擔管理費,但兼具股票題材,享配股配息優勢;期貨槓桿倍數高,短時間即可有高獲利,但風險也較高,不適合散戶;另外黃金期貨ETF,買賣較為方便,相對於黃金期貨風險也較低。

---------------下一則--------------- 
第2季商品行情增溫 能源、基本金屬 有機可趁2017年04月13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新興市場股票基金績效 http://ppt.cc/U8Cx9

美國對敘利亞發動軍事攻擊,引爆油金上演大反攻,投信法人表示,商品市除了有市場事件加持外,供需面及技術面也顯示,現在正是進場加碼天然資源的好時機,唯各板塊報酬輪動迅速,建議看好商品後市投資人,分散投資能源和基本金屬等板塊,充分參與商品的投資機會。

摩根環球天然資源基金經理人奈爾•葛瑞森(Neil Gregson)表示,第二季向來是傳統用油旺季,除了煉油廠結束例行歲修復工,受惠於交通、旅遊需求大增,原油需求往往也跟著三級跳,原油庫存去化速度加快,儘管日前礦產及原油庫存增加一度引發能源價格拉回,但在看多未來原油需求下,油價走勢可望逐漸趨穩。

除了油價後市有撐,第二季同樣也是基本金屬的需求旺季,葛瑞森(Neil Gregson)說明,中國大陸占全球基本金屬需求近五成,而首季因適逢大陸傳統新年假期,造成商品需求相對放緩,然而隨需求於第二季及第三季反彈,基本金屬庫存也跟著消弭。

根據過去十年數據顯示,銅、鋁、鋅等主要基本金屬第二季的需求量平均往往較首季增加2.5%∼11%不等。

儘管在供需面或技術面支撐之下,能源和基本金屬今年後市可期,不過,統計過去十年商品市場各板塊單季報酬輪動現象明顯,各商品板塊漲升機會平均,加上各板塊相關係數相較過去幾年有下降態勢,故建議投資人最好不要重押單一市場,若看好能源和基本金屬走升契機,可採多元分散地布局天然資源基金,才能更全面且穩健地參與商品行情。

保德信全球資源基金經理人楊博翔指出,低利環境下,股利率較高的能源類股有望吸引投資者目光,目前非美國家原油庫存已漸下降,但美國庫存增加幅度趨緩;由於煉油廠歲修高峰即將告一段落,加上成品油庫存滑落速度高於預期,因此季節性煉油廠原油需求將增加,由此觀之,油價下跌的主要因素可望在本季逐漸消散。

安聯全球油礦金趨勢基金經理人林孟洼表示,全球總經趨勢逐漸增溫,全球IP更是加速成長,受到成熟市場的景氣帶動,加上大陸經濟的穩定成長,看好第二季的商品展望。他建議投資人可以多元配置的天然資源基金操作,以掌握各商品輪動的投資機會。

---------------下一則--------------- 
物聯網基金 績效「正」2017-04-12 14:05:13 聯合晚報 記者徐念慈�台北報導
物聯網概念股基金概況 http://ppt.cc/b0QBV

科技型基金林立,法人企圖找出有別於過往主流科技型基金外的新題材,從2015年底至今共有五檔物聯網相關應用基金,目前在看對產業趨勢下,基金成立至今績效均為正。

有別於過去的科技型基金,這類基金環繞在物聯網概念,物聯網廣義概念強調透過聯網、雲端化、自動化能提升生產效能,聚焦如:物聯網、機器人等未來產業趨勢,希望為投資人找到有別於市場主流權值股,選股放在具備成長型與價值得個股。

華南永昌物聯網精選基金經理人俞瑞華表示,傳統科技類股並未包含機械、雲端應用等這些物聯網概念股,目前選股持續看好物聯網感知層與網路層裝置與系統製造商。

第一金全球機器人及自動化產業基金經理人陳世杰表示,投資首重「趨勢」,當順趨而為,成功機會就會變大。以機器人產業為例,隨著全球工業4.0應用普及化,科技大廠競相投入開發機器人與自動化相關應用,未來二到三年,機器人產業的獲利與EBITDA年複合成長率可達10.4%與8.9%。

---------------下一則--------------- 
全球REITs基金 再點火2017-04-13 00:16:22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投信發行REITs基金績效 http://ppt.cc/Phj37

3月中自聯準會符合市場預期升息1碼,且聯準會對於經濟和升息路徑未有改變下,對於REITs而言可說是利空出盡,近一月富時全球不動產指數上漲4.8%,重回50日、100日以及200日均線之上。

主要區域中,以美國、歐洲和澳洲REITs表現最強,指數分別上漲5.4%、7.7%以及5.6%,香港及新加坡則上漲4.5%和3.9%。

投信業者指出,在聯準會升息利空因素淡化之下,各地REITs將回歸基本面行情,現階段美國、日本、德國、新加坡等房市數據皆持續改善,後市應有不錯表現,建議投資人不妨以全球型REITs基金來介入,一舉掌握不同市場的上漲契機。

群益投信表示,從地產景氣循環角度來看,許多區域和產業正處復甦軌道上,加上市場消化全球債券利率彈升的波動逐漸減小,有利REITs後市表現,不過在市場資金輪動快速以及各國景氣階段不見得一致的情況下,建議看好REITs的投資人,不妨以全球布局因應。

群益全球地產入息基金經理人應迦得表示,以區域別來看,美國、歐洲、英國和新加坡等REITs表現皆可持續關注,美國方面可留意出租住宅、倉儲、零售等表現抗跌的REITs次產業;歐洲與英國方面,近一月REITs指數有明顯反彈,主要是因為評價位置低,加上資產價格已經長時間整理,後市表現可持續關注。

---------------下一則--------------- 
新興債 可長抱2017-04-13 00:16:16 經濟日報 記者葉子菁�台北報導
今年新興市場資金流向 http://ppt.cc/MJ5cN

今年以來,新興市場債券指數表現不俗,JPMorgan新興市場債券指數漲幅逾4.2%。展望第2季,NN(L)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盧馬克(Marco Ruijer)認為,新興市場債券值得市場持續關注,並納入核心標的長期布局。

盧馬克分析,新興債券市場具有規模龐大且多元分散、基本面佳、殖利率高及貨幣評價合理等特色,是一個持續成長的資產類別,目前總發行量達15兆美元,市場規模龐大,參考指標也涵蓋3兆美元,公司債及當地貨幣債券規模皆穩健成長;因市場龐大,相關市場研究資料不足,因此長期專業研究團隊,有創造主動超額報酬的機會。

而新興經濟體自去年中開始自谷底反彈,在經濟數據表現良好,多數國家債券信用狀況亦相對正向。

盧馬克認為,由於全球低利率環境存在,商品價格相對穩定、新興債基本面表現穩定,而其中各新興國家的政策改革及政府變革將扮演十分關鍵的角色。
盧馬克亦指出,相對於成熟國家債券,新興市場債券具備殖利率優勢。

目前全球成熟市場負利率公債總市值(含非指數成分債券)達8.2兆美元,而新興市場公司債、新興市場強勢貨幣主權債殖利率落在約4.5%至5.5%間,邊境市場債券殖利率更高達約6.5%以上,都極具投資吸引力,也成國際資金追捧的標的之一。

另根據JPMorgan每周資金報告,今年以來截至4月6日為止,新興市場債市吸引資金流入高達258億美元,而新興強勢貨幣債券累積流入169億美元,新興當地貨幣債券也累積達90億美元的淨流入,且近期資金流量更為平衡;盧馬克認為,2017年新興市場債若資金流依然強勁,則殖利率有進一步收斂空間,可望支持新興債價格持續上揚。

盧馬克進一步分析,相較於其他的資產,目前國際專業機構投資人持有新興市場債券的比例依然比較低,未來仍然有加碼之空間。

整體而言,新興債市目前資金流向狀況良好、資金面不虞匱乏、同時發債需求十分健全,儘管仍有部分政策及原物料價格之風險,但對新興債市後市可保持審慎樂觀,建議投資人不妨將新興市場債券納入核心資產,長期布局,掌握新興市場經濟復甦的新機會。

---------------下一則--------------- 
新興債具優勢 納入核心長期布局2017年04月13日 04:10 (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NN(L)新興市場債基金與同類平均績效比較 https://goo.gl/NnvezR
今年來新興市場資金流向 http://ppt.cc/cv3x3

今年以來新興市場債券指數表現不俗,JPMorgan新興市場債券指數漲幅逾4.22%,展望第二季,NN(L)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盧馬克(Marco Ruijer)認為,新興市場債券具包括:規模龐大且多元分散、基本面佳、殖利率高及貨幣評價合理等特色,值得市場持續關注,並納入核心標的長期布局。

盧馬克分析,新興債券市場是一個持續成長的資產類別,目前總發行量達15兆美元,市場規模龐大,參考指標也涵蓋3兆美元,公司債及當地貨幣債券規模皆穩健成長;因市場龐大,相關市場研究資料不足,故長期專業研究團隊,有創造主動超額報酬的機會。此波最大亮點在新興市場基本面轉佳,新興經濟體自去年中開始自谷底反彈,經濟數據良好,多數國家債券信用狀況亦相對好。盧馬克認為,由於全球低利率環境存在,商品價格相對穩定、新興債基本面表現穩定,而其中各新興國家的政策改革及政府變革將扮演十分關鍵之角色。

盧馬克亦指出,相對成熟國家債券,新興市場債券具殖利率優勢。目前全球成熟市場負利率公債總市值(含非指數成分債券)達8.2兆美元,而新興市場公司債、新興市場強勢貨幣主權債殖利率約在4.5%至5.5%間,邊境市場債券殖利率更高達逾6.5%,極具投資吸引力,也成國際資金追捧標的之一。根據JPMorgan每周資金報告,今年以來,截至2017年4月6日止,新興市場債市吸引資金流入高達258億美元,而新興強勢貨幣債券累積流入169億美元,新興當地貨幣債券也累積達90億美元的淨流入,且近期資金流量更為平衡;盧馬克認為,2017年新興市場債若資金流依然強勁,則殖利率有進一步收斂空間,可望支持新興債價格持續上揚。

盧馬克進一步分析,相較於其他資產,目前國際專業機構投資人持有新興市場債券的比例依然較低,未來仍有加碼之空間。整體而言,新興債市目前資金流向狀況良好、資金面不虞匱乏、同時發債需求十分健全,儘管仍有部分政策及原物料價格之風險,但對新興債市後市可保持審慎樂觀,建議投資人不妨將新興市場債券納入核心資產,長期布局,掌握新興市場經濟復甦的新機會。

---------------下一則--------------- 
美股震盪 美公債成避風港2017年04月13日 04:10 (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道瓊指數、彭博巴克萊20年期(以上)美國公債指數漲跌幅 http://ppt.cc/1QxJL

近期美股波動加劇,終止年初以來的強勁走勢,據歷史走勢顯示,當股市波動加劇時,美國公債價格卻同步上漲,成為最佳避險工具,法人指出,近期募集的國泰美債ETF,正是把黑天鵝變成金雞母的絕佳標的,受惠市場風向轉變,僅募集3日即募得逾新台幣10億元,訂於今(13)日正式掛牌交易。

國泰投信指出,由於美國景氣穩健增長,預期聯準會今年還有機會再升息2至3次,亦即每季都有升息1碼的可能,而升息過程中,可能引發金融市場波動,不確定性增加,據過去經驗來看,升息將造成短線波動,對於債券價格也是有影響的,但短線價格波動並不影響長天期美國公債的收益率,美國公債反而因此受惠。

以彭博巴克萊20年期以上美國公債指數來看,因為具備信評佳、高流動性及與其他投資標的低相關等優點,當市場不確定性增加時,反而易漲難跌,成為資金停泊及中長線投資熱門投資標的,也是金融市場波動加劇時,把黑天鵝變成金雞母的好標的。

即將掛牌交易的國泰美債ETF傘型基金,追蹤標的指數為彭博巴克萊20年期以上美國公債指數,受投資人青睞。

國泰20年美債ETF基金經理人游日傑指出,美國公債與大部分股市、原物料商品走勢多呈負相關,當股市多頭時,配置國泰20年美債ETF(00687B),可以緩和投資組合波動,並且增加收益率。

當美債價格下跌至近期低檔區時,中長線資金則可逢低分批布局國泰20年美債正2ETF(00688L)增加收益。值得一提的是,如遇金融波動較大事件發生時,例如Fed加息速度過快造成債券價格波動,則可運用國泰20年美債反1ETF(00689R),進行利率風險的規避。

國泰美債ETF傘型基金也相當適合做為退休規畫的標的之一,因為與股票指數相比,美債擁有較高的年化報酬率及較低的年化波動率,長期下來可望創造較高的累積報酬率,是長期投資的熱門首選,成為許多不同年齡層之族群喜愛的投資標的。

---------------下一則--------------- 
紅酒指數連飆15月 美高收益沾光2017年04月13日 04:10 (工商時報)黃惠聆�台北報導
紅酒指數和高收益債近2年績效 http://ppt.cc/Z1fiI

「紅酒指數」再飆升至304.3,不僅連15個月上揚,更再創下2011年11月來的逾5年新高。法人表示,由於紅酒指數和高收益債指數連動性高,高收益債縱有回檔,其多頭走勢仍未被改變。

摩根投信指出,紅酒指數向來被視為衡量景氣復甦的先行指標,紅酒指數從2016年至今,漲幅近3成,美國高收益債指數亦同步走高,漲幅超過2成,儘管近期美國高收益債於3月1日飆出571的歷史新高後,呈現高檔震盪,不過兩者正向連動,似乎預告美國高收益債後市可期。

摩根環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羅伯.庫克(Robert Cook)表示,全球經濟數據今年來持續傳出捷報,不論是歐美日澳等成熟市場,或是亞太地區的最新製造業PMI數據均改寫波段新高,反映出全球製造業動能加速擴張,全球經濟動能持續升溫,不但為美國企業添獲利動能,也有助於美國高收益債後市。

先鋒投顧表示,信評機構穆迪將美國高收益債今年第4季的違約率會從今年初的5.4%下降至3.3%,再加上企業獲利能力良好,美高收後市應有不錯表現。

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經理人愛德華.波克(Edward Perks)指出,全球經濟活動回升,加上對美國財政刺激政策樂觀期待,強化高收益債投資需求,趨動債信基本面的正向循環。

柏瑞全球策略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李育昇表示,即使美國聯準會在3月升息,非但沒有對全球債市造成衝擊,高收益債市今年來仍維持上漲的趨勢,主要的原因在於美國景氣持續轉強為債市基本面提供了強勁支撐。由於高收益債長期以來與景氣有較強連動性,因此在經濟動能較強期間的表現多會優於政府公債與投資等級債。

瑞銀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鍾君長指出,隨著Fed緩步升息方向明確,利率風險降溫,亞洲債市的收益率相對偏高,在此次升息下,美國10年期與2年期公債利率分別回落10.7基本點與7.7基本點,顯示市場較樂觀看待3月升息操作。

---------------下一則--------------- 
全高收 獲利豐2017年04月13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儲蓄型保險與全球高收益債累積報酬 http://ppt.cc/LI9m1

低利率環境讓壽險的類定存保單熱賣,以穩定收益的訴求,去年吸進約6千億元的保費,但與國人最愛的高收益債相比,過去10年,高收益債儘管經歷金融海嘯的衝擊,仍以57%累積報酬率勝過類定存保單26%的水準,加上投資基金的費用相對低,流動性相對高,提供偏愛利息收入投資人另一好選擇。

鉅亨網投顧表示,去年利變壽險熱賣5,806億元,占整個壽險新契約保費的64%,壽險公司收了保費後,主要以投資高評等債為主,因此在利率向上時,保險公司直接受益,利變型保單的報酬也跟著上漲;不過儘管美國步入升息循環,但台灣央行在聯準會過去兩次的升息中不動聲色,這意味台灣未來定存利率上升的速度恐怕不如預期。

鉅亨網投顧表示,保單計算公式相對複雜,宣告利率、預定利率、附加費用率等各相關名詞,常讓投資人暈頭轉向,但其實只要記住一個稱為內部報酬率(IRR),就知道投資人每年投資可獲得多少報酬率。

比較近期躉繳儲蓄險的內部報酬與定期存款利率的變化發現,前者比後者高約1%,用這樣的利率來做近10年躉繳型儲蓄險與國內全球高收益債基金的報酬率比較,發現從金融海嘯以來,經過大漲大跌的洗禮,高收益債券基金累積的報酬率仍有將近6成的水準。

鉅亨網投顧總經理朱挺豪指出,目前國內報酬最佳的兩張躉繳型儲蓄險若繳滿6年,IRR分別為2.04%及2%,但只要投資人在這6年中需要提前解約,單是第一年解約就分別要面臨10.7%及7.3%的虧損。

投信業者表示,今年受到需求上升的帶動,高收益債發行量大增,且根據EPFR數據顯示,截至今年第1季為止,全球高收益債基金出現連續4個月淨流入,吸金70億美元。高收益債發行的激增顯示對全球經濟樂觀的訊號,也意味企業獲利成長,顯示對經濟前景的樂觀,增添高收益債基金的投資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