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小媽精選1060515-0516基金資訊

2017年05月16日
PMI給力 全球股票基金喊燒2017年05月15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近3月淨值創新高全球一般股票基金10強 https://goo.gl/6mUw4j

今年以來全球股市喜洋洋,紛創新高,基本面代表全球景氣枯榮的PMI指數也持續熱呼呼,主要經濟體的美、歐、陸及印度平均都在51∼55區間,顯示製造業續為擴張,景氣表現熱絡,全球一般股票基金績效表現也亮眼,統計投信發行全球一般股票型基金共117檔,淨值創新高共22檔,平均績效達7.3%。

群益工業國入息基金經理人陳建彰表示,較高的PMI指數象徵製造業景氣熱絡,觀察近期全球主要國家公佈的PMI指數普遍持續在50以上,顯示出景氣回升力道強勁,全球景氣朝逐漸復甦態勢。

目前股市來到相對高水位,根據過去統計數據顯示,美股大漲後,美股高股息指數表現都優於大盤,建議選擇具備配息概念及增值潛力的價值型股票,投資相對穩健。

宏利環球歐洲增長基金海外顧問David Hussey認為,相較於防禦性股票和本益比較高的成長股,更看好價值機會,將時間和資源配置於優質研究的投資者將可提高獲利,傳統市場範圍的能源、礦業和金融產業,都能繼續展現投資價值。看好公司以具備穩健的自由現金流收益率,股息率高於市場配發水準。

富蘭克林華美策略高股息基金經理人蕭若梅指出,當先前市場的情緒反應完畢,回歸經濟基本面投資時候,預期資金將會優先回到體質佳的高股息股票,升息期間採用高股息,再加上低波動的策略,將較純高股息策略更能夠兼顧報酬與波動,建議趁5月市場雜音趨緩之時,增持高股息股票部位,參與未來股市長線行情。

群益全球特別股收益基金經理人蔡詠裕指出,穩健型可將特別股納入投資組合,提升投資效率。特別股因為同時擁有股票與債券的特性,在市場多頭時有機會獲取資本利得,空頭期間波動又明顯低於股市,進可攻、退可守,特別適合穩健投資。

---------------下一則--------------- 
全球市場觀測站�歐股勇 新興股彈力強2017-05-15 00:05:51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法國大選結果符合市場預期,全球股市上漲慶祝,投資氣氛轉趨正向。南韓總統大選也順利落幕,文在寅當選,以整體表現而言,新興市場反彈幅度優於成熟市場。

野村投信表示,成熟市場現階段以高檔整理為主,企業財報與經濟數據為市場觀察重點,5月美國聯準會(Fed)未升息,6月預期升息機率已達100%,在升息成為市場共識情況下,未來影響反而相對有限。

歐洲股市除受惠於法國大選結果,近期財報表現也不錯,今年第1季不含金融的歐股營收、獲利分別年增13.5%、16.5%,全年獲利仍持續上修,在基本面支撐下,歐股仍有表現機會。

上周能源價格因美國庫存減少數量超過預期而上揚,帶動巴西、俄羅斯等新興市場反彈。野村投信指出,巴西退休金改革憲法修正案已闖過第一關,儘管民眾對此案觀感不佳,但其對長期財政結構的調整有相當助益,若能成功闖關,可望有效提振市場信心。

至於俄羅斯股市,隨著MSCI俄羅斯本益比已落至歷史平均以下,即使短線仍因油價波動而較為震盪,中期來看仍有表現機會。

野村投信指出,近期無重大政治議題及市場信心樂觀下,股市仍具表現機會,相對看好成熟市場。經濟數據方面,本周可留意美國4月工業生產、營建許可,以及日本第1季GDP。

---------------下一則--------------- 
新興市場 連18周淨流入2017-05-16 00:04:09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上周全球主要市場基金資金流向 https://goo.gl/76QJPi

投資風險偏好持續增溫,全球新興市場基金資金魅力也跟著發威,上周淨流入25.36億美元,不但連續兩周奪下全球股票吸金冠軍,連續吸金周數更正式邁入第18周,今年累計淨流入正式突破270.2億美元。

亞洲(不含日本)基金和歐股基金同樣受惠這波資金回補潮,連續吸金周數均來到第七周;新興市場、亞股和歐股穩吸金時,美、日則遭資金排擠,上周分別淨流出21.94億美元和26.89億美元。

摩根全方位新興市場基金產品經理張瑜倫指出,伴隨國際政局不確定性消弭,近期芝加哥期權交易所VIX恐慌指數已回落至十年來新低,HSBC以一籃子資產編製用來衡量市場風險偏好的RORO指數也同步回升,反映現階段市場資金不僅不再恐慌,反而對風險性資產興趣持續增溫。全球新興市場基金受惠這波風險胃納量提升,上周乘勝追擊以25.36億美元的資金淨流入,連續兩周高居全球股票吸金王。

---------------下一則--------------- 
蘋果打光 台股科技基金靚2017年05月15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蘋果超級周期(Apple Super Cycle)降臨,推升台股近期盤中一度攻上萬點大關,法人分析,台股短線上呈現「利空不跌,區間盤整」的格局,今年持續看好享有Apple供應鏈、半導體雙利多題材的科技基金,建議投資人不妨定期定額布局強勢的科技基金。

保德信科技島基金經理人朱冠華分析,台股叩關萬點,主因是外在環境有三大利多,首先,美國科技龍頭財報優、美國升息步調持續;而法國大選結果符合預期,脫歐警報解除;最後則是日本採購經理人指數走高。

日盛上選基金經理人陳奕豪表示,市場預估美國6月升息機率大增至100%,目前觀察升息對金融市場影響度將趨緩,重點將落在美國年底縮減資產負債表事件。台股則在蘋概股各自有題材,外資續買超台股,台股有望震盪走揚,到iPhone新品發表前預估有行情可期待。

富蘭克林華美高科技基金經理人郭修伸表示,國際股市高檔盤堅,台股短線上暫以保守應對,中長線上電子股指數仍是盤面主流,但追價時須注意題材的持續性,建議以下檔支撐仍強、具基本面與題材利多的類股,如:半導體、蘋概股、利基型中概股及高殖利率個股為持續佈局的族群。

第一金店頭市場基金經理人陳思銘表示,在「量先價行」的原則下,台股後市不容小覷。不過,仍有干擾市場的雜音,建議投資人採取定時定額、逢回加碼兩大策略,分批布局台股基金。

宏利環球巨龍增長基金經理人謝企剛指出,與智慧汽車成長及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零件需求相關的長期投資題材,可望為台灣相關產業帶來利多。由於台灣企業在美國供應鏈擔當重要角色,預料將可受惠美國經濟復甦,包括智慧手機、汽車及運動服飾公司。

野村高科技基金經理人謝文雄表示,市場對於2017年下半年iPhone的10周年紀念版手機的期待相對較高。電子產業將持續關注新iPhone新規格(OLED面板、人臉辨識、Dual cam滲透率提升、無線充電)外,仍聚焦在半導體上游、物聯網、車用電子、自動化與人工智慧等次產業。

---------------下一則--------------- 
法人:陸股不淡 先蹲再跳2017-05-15 14:11:46 聯合晚報 記者葉子菁�台北報導

中國「一行三會」近期積極整頓金融市場秩序,導致股市回檔整理,但實質經濟回暖,帶動企業獲利回升,為後市醞釀反轉契機。法人認為,陸股短線雖然難脫狹幅整理格局,但基本面題材逐步發酵,下半年有機會重新吸聚投資人目光。

第一金投信最新中國股市晴雨表出爐,五大評估指標中,股市、技術動能與上月相同,但官方出手打壓不當投資行為,散戶退場觀望,轉趨疲弱,造成陸股本益比回落,資金、價值動能均減至「中性」,只有獲利動能受惠於工業利潤率同比增長23.8%,而轉為「正向」。

第一金中國世紀基金經理人黃筱雲表示,「一行三會」宣示強化金融監理,衝擊陸股近期表現。

黃筱雲表示,以上證指數為例,由4月初的3,200點之上位置回跌,目前來到3,000點附近尋求支撐,短線陷入震盪整理格局。

根據往年經驗,第2季通常也是陸股蹲低的時候,尤其5、6月,在過去的十年中,上漲機率分別只有五成和三成,平均下跌0.09%和4.83%,7月過後,上漲機率即彈升到七成,平均漲幅3.17%,8月稍作休息消化半年報不確定因素,9月到12月都是一路向上走勢。

黃筱雲指出,陸股題材仍相當豐富,除了5月一帶一路高峰論壇、6月MSCI可能納入A股之外,中國經濟落底復甦,國際貨幣基金IMF近日也上調今、明兩年經濟成長率預期至6.6%和6.2%,企業獲利同步回升,基本面題材逐漸發酵,為陸股下半年醞釀反轉契機,第2季的回檔整理正好提供加碼布局的機會。

日盛中國戰略A股基金經理人黃上修表示,因經濟數據呈放緩跡象、資金偏緊,及主題投資受監管升級壓制,市場情勢偏向謹慎,防風險情緒上升,市場領漲族群回到低估值藍籌。

黃上修表示,盤面焦點回歸價值投資,並關注第1季季報業績有持續性的行業,如消費、環保PPP、蘋果供應鏈等族群,另外新能源汽車在騙補落地後,短期業景氣可見底回升。

---------------下一則--------------- 
第一金中國世紀基金經理人黃筱雲:陸股Q2整理 提供加碼機會2017年05月15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5月中國股市晴雨圖 https://goo.gl/kMtTFp

大陸「一行三會」近期積極整頓金融市場秩序,導致股市回檔整理,不過,實質經濟回暖,帶動企業獲利回升,為後市醞釀反轉契機。根據第一金投信最新公布的5月中國股市觀測站顯示,投資評等呈現「中性偏多」。

法人認為,陸股短線雖然難脫狹幅整理格局,但基本面題材逐步發酵,下半年有機會重新吸聚投資人目光。

第一金投信最新大陸股市晴雨表出爐,五大評估指標中,股市、技術動能與上月相同;但是因為官方出手打壓不當投資行為,散戶退場觀望,轉趨疲弱,造成陸股本益比回落,資金、價值動能均減至「中性」,只有獲利動能受惠於工業利潤率同比增長23.8%,而轉為「正向」。

第一金中國世紀基金經理人黃筱雲表示,「一行三會」宣示強化金融監理,衝擊陸股近期表現。以上證指數為例,由4月初的3,200點之上位置回跌,目前來到3,000點附近尋求支撐,短線陷入震盪整理格局。

依據往年經驗,第2季通常也是陸股蹲低的時候,尤其5、6月,在過去10年中,上漲機率分別只有5成和3成,平均下跌0.09%和4.83%,7月過後,上漲機率即彈升到7成,平均漲幅3.17%,8月稍作休息消化半年報不確定因素,9月到12月都是一路向上走勢。

黃筱雲指出,陸股題材仍相當豐富,除5月一帶一路高峰論壇、6月MSCI可能納入A股外,大陸經濟落底復甦,IMF近日也上調今、明兩年GDP增長預期至6.6%和6.2%,企業獲利同步回升,基本面題材逐漸發酵,為陸股下半年醞釀反轉契機,第2季的回檔整理正好提供加碼布局機會。

---------------下一則--------------- 
大陸經濟反彈 恐已在首季見頂2017-05-16 00:24:30 聯合報 記者林則宏�綜合報導

繼日前公布的四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及進出口數字呈現下滑走勢,中國大陸昨天公布的四月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以及一般住宅銷售等數字也全面走弱,顯示大陸最近一輪經濟反彈恐已在第一季見頂回落。

大陸國家統計局昨天公布多項重要經濟數據,不僅全數較前一個月下滑,且表現都不如市場早前預期,部分分析將其中一項主要原因歸咎於四月全面啟動的金融「嚴監管」。

上周公布的四月進出口增速也雙雙大幅回落,其中出口增長百分之八,遠不及三月的百分之十六點四;進口增長百分之十一點九,也比三月的百分之廿點三放緩。此外,月初公布的四月官方製造業PMI為五十一點二低於預期,並來到近半年最低值。

德國商業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周浩表示,首季GDP增速恐是今年全年的頂部,未來一段時間,GDP將會向百分之六點五成長的方向靠攏。
大陸今年第一季GDP百分之六點九,為近一年半來最強勁的增速。

國信證券也指出,大陸經濟成長高點已確認落在三月,目前基本面下滑壓力顯現。隨著去庫存結束,房地產需求在調控下降溫,預計五月工業成長與固定資產投資都將延續向下趨勢,與房地產相關消費也會開始下滑。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資訊部副部長王軍表示,大陸經濟下行壓力將越來越大,加上最近貨幣政策以及金融監管趨嚴,估計像第一季超預期成長將很難看到。由於目前大陸官方宏觀調控重點放在防範金融風險,因此未來防範風險的重要性將大於穩成長。

不過,大陸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邢志宏則表示,四月部分經濟指標當月成長出現回落,主要是受到了今年「五一」小長假提前、工作天數減少一天的影響。邢志宏說,從經濟成長、物價水準、就業狀況、國際收支等判斷宏觀經濟運行的四大重要指標來看,「可以說中國經濟繼續穩定運行在合理區間,穩的主基調沒有變」。

---------------下一則--------------- 
陸股中長線 不看淡2017-05-16 00:04:23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中國金融監管政策密集出台,去槓桿動作頻頻,導致近期陸股拉回修正,幾乎回吐年初以來漲幅,在全球股市中表現相對弱勢。

兆豐國際投信指出,中長線來看,整頓金融亂象有利經濟正面發展,健全資本市場,並可望導引資金由金融市場進入實體投資與消費端,更有利陸股表現。
事實上,14日、15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舉行前,陸股連兩天收紅,似有反彈跡象。

兆豐中國A股基金經理人黃昱仁認為,短線來看,指數受此影響將震盪測底,但上證指數在3,000點附近築底時間已長達一年半,逢回是不錯的買點。

今年以來中國一行三會相繼表態加強金融監管,像是銀監會密集出台「三違反」、「三套利」、「四不當」等文件,內容涵蓋銀行業亂象整治、風險防控、彌補監管短板等,力道空前。

黃昱仁分析,整體來看,金融監管新法設立目的,主要是防止金融資產過度膨脹形成泡沫,希望透過監理及去槓桿方式引導資金脫虛向實,透過抑制影子信貸和金融槓桿快速擴張,降低金融系統中的長期風險,改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進而降低潛在流動性及系統性風險。

中國基本面表現較去年好,第1季度財報也反映獲利能力改善,另外,滬股通亦顯示年初至今外資不斷流入,看好今年MSCI新興市場指數審核結果及一帶一路高峰會等利多可望激勵陸股表現。

---------------下一則--------------- 
「一帶一路」吹起號角 陸基建、原物料 利多雙響炮2017年05月16日 04:10 (工商時報)黃惠聆�台北報導

大陸「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會於14日舉行,預計大陸將增加1,000億人民幣於絲路基金,並在未來3年提供600億人民幣給參與一帶一路的國家與組織,法人表示,未來中國基建、原物料股等標的利多會持續發酵。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已於5月14日至15日於北京舉行,29國國家元首和政府高官齊聚圓桌峰會,130多個國家代表參加高峰論壇。此為中國近3年多以來所舉行的最高論壇活動,也為2017年最重要的外交活動。

該高峰論壇除有助推動國際與地區合作外,富蘭克林華美中國消費暨中國A股基金經理人游金智表示,「一帶一路」正式展開後,首先對基礎建設及相關原物料、施工設備、運輸設備等都是一大助益,進而帶動裝備製造業進入新的景氣周期。

游金智說,陸股自今年高點拉回約8.5%,下檔支撐暫看3,000點關卡,此為2,780點至3,301點回檔及大盤整區的下緣,短線將嘗試震盪築底。由於大陸官方監管股市,已壓抑股市炒作,違規資金退場有助健全資本市場,「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召開將使「一帶一路」概念股及國企改革概念股較具題材性;另由於5月16日凌晨MSCI將進行的半年度調整,投資人也靜待結果。

保德信大中華基金經理人陳舜津分析,滬指上周周K線收黑,「滬指周線五連陰」情況上次出現是在2012年7月,預料陸股將呈短震、中長多─「短震」原因在於大陸金融監管加強,金融機構去槓桿,加上近期進出口數據不如預期,與6月Fed可能升息等多重利空打擊,5月至6月期間,A股市場悲觀情緒持續瀰漫,但因市場預期利多訊息不少,預估指數向下空間不會太大,投資者可等待利空出盡再逢低承接。

安聯中華新思路基金經理人許廷全也表示,中國大陸穩健的貨幣政策與財政刺激效應,將提供股市正向支撐,包括國企改革、環保、供給側改革、製造2025等主題,均有助陸股後市表現,不過,許廷全也提醒投資,投資陸股和大中華基金應留意美國升息步調與地緣政治干擾。

---------------下一則--------------- 
川普大減稅,美股添變數 法人:短線轉進歐股2017年05月15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歐美股市估值比較 https://goo.gl/jCMRRD

美國總統川普端出史上最大減稅計畫,引發財政預算赤字進一步擴大的疑慮。投信法人指出,全球景氣溫和復甦,美股仍是今年的核心首選之一,不過,考量川普的減稅方案存在相當大的變數,以及歐洲歷經英國脫歐、法國大選等考驗後,利空鈍化,短線可將部分資金轉進歐股,均衡布局、分散風險。

第一金全球大趨勢基金經理人謝仁華表示,全球景氣溫和復甦,美國企業今年獲利年增率平均可達10%以上,主宰股市表現,因此美股仍是今年投資布局的核心首選。不過,考量減稅變數與空窗期因素,可將部分資金轉進股價已回檔修正,未來具有回升機會的歐股,達到均衡布局、分散風險的目的。

謝仁華分析,目前歐股本益比為17倍,與2007年的23倍高點相較,還有一大段距離,同時,歐股的本益比較美股約有50%的折價幅度,顯示已反應英國脫歐、法國大選等各項政治風險,未來與美股的差距可望逐步縮窄,投資價值浮現。

野村歐洲中小成長基金經理人黃靜怡表示,法國政局發展下一個觀察重點為6月將舉行的國會選舉,而馬克宏自創的新興政黨前進黨恐無力拿下絕對多數席次,屆時勢必須與其他政黨聯合,可能還是會有雜音,不過應不至於構成金融市場主要影響因素。

黃靜怡指出,歐股首季不含金融的歐股營收、獲利,分別年增13.5%和16.5%,成長性佳,且全年獲利仍持續上修,將有利於歐股延續價值重估行情,野村投信重申對歐股短、中、長期的正向看法,建議加碼尤其受惠於內需復甦、政治風險下滑趨勢的歐洲中小型股。

宏利環球歐洲增長基金海外顧問-歐洲暨歐澳遠東股票主管David Hussey認為,法國大選結果應會鼓勵投資者轉投歐洲。畢竟歐洲的投資環境相對具有吸引力,包括股票本益比相對處於較佳水準、獲利成長及經濟動力都屬正面。

相較於防禦性股票和本益比較高的成長股,David Hussey較為看好「價值機會」。整體來看,投資者對歐股的投資興趣應會轉濃,其自由現金流收益率較其他市場吸引,而當地的經濟動力亦可望帶動企業利潤率和獲利在2017年以及其後上升。

富蘭克林坦伯頓成長基金經理人諾曼.波斯瑪(Norman J.Boersma)表示,歐洲景氣復甦及通膨升溫,通膨環境有利歐洲企業獲利及價值型投資者,側重金融、工業及能源類股,多元分享歐洲景氣回升。

---------------下一則--------------- 
台股吸金 連三周冠亞股2017-05-16 00:04:05 經濟日報 記者張文�台北報導
上周外資在亞洲主要股市買賣超 https://goo.gl/w55vdC

全球瀰漫樂觀氣氛,外資上周全面買超亞洲股市。其中,台灣連三周成為亞股吸金王,上周進帳7.5億美元,穩坐今年亞股吸金冠軍,南韓也是連三周成為吸金亞軍,上周吸金近5.3億美元,台、韓股市也分別創17年來及歷史新高。

今年以來,亞股幾乎全面受到外資青睞,以台灣、南韓及印度最吸金,只有菲律賓是少量淨流出。這使得今年以來亞股全數為正報酬,漲幅則是菲律賓、印度及南韓最突出,全都超過一成。

摩根亞太入息基金產品經理張致寧指出,全球經濟好轉,亞洲企業可望率先受惠,國際資金今年來積極卡位,尤其台韓與歐美景氣高度連動,且股市流動性佳,更是外資瞄準的積極買超市場。

張致寧說,就亞洲各產業來看,以循環類股,包括能源、原物料、科技、銀行等獲利展望較強,顯示亞股正式告別2009年2016年由防禦類股帶動的周期,邁向由企業獲利驅動、成長循環股領先表現的新周期。

群益馬拉松基金經理人沈萬鈞表示,台股周線連三紅,並且站上暌違17年的萬點關卡。目前第1季財報公布已近尾聲,匯損的影響反應也將盡,月、季線趨勢向上,有機會再創波段新高,但仍需搭配成交量放大。逢低拉回時,可多留意營收財報、產業前景佳具複合利多題材的類股。

安聯DMAS全球傘型基金經理人劉敏俐表示,文在寅當選南韓總統,帶動韓股達到歷史新高。他主張與北韓恢復對話,緩和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但仍需觀察攸關國防安全的薩德部署,以及與中美之間的競合關係。

摩根南韓基金經理人John Cho表示,除了看好文在寅的政策利多以外,自2002年以來,南韓舉行總統大選當年,包括2002年、2007年、2012年等年度,韓股都收紅,顯示政治不確定消除與勝選行情,都是推升韓股續揚的力道。

東協主要股市除了泰國以外,今年以來的漲幅都不亞於台股。摩根東協基金經理人黃寶麗(Pauline Ng)指出,東協經濟體質近年明顯改善,今年以來,東協各國政府支出與內需加溫,扮演整體東協經濟成長的堅實支撐,出口數據改善,也進一步帶動企業獲利與成長動能。

---------------下一則--------------- 
亞太股債基金 有看頭2017-05-15 00:05:48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亞洲出口遇春燕,引領2017年開年以來企業獲利大躍進。摩根投信指出,全球景氣回春帶動需求加溫,亞洲企業獲利大增,包括南韓、印度、印尼、中國、澳洲和台灣,今年獲利增長均有望繳出雙位數的亮麗佳績,拉抬亞太(不含日本)整體獲利成長率預估攀升至16%,為近五年來首見盈餘成長趨勢。

摩根預期,在經濟動能引擎轉強和企業獲利翻紅下,亞股今年大有可為,建議看好亞洲成長契機的投資人,不妨透過亞太股債型基金介入,除了有利息收入,也不會錯過亞股資本利得的成長空間。

摩根亞太入息基金經理人羅傑瑞(Jeffrey Roskell)指出,根據IBES預估,包括南韓、印度、印尼、中國、澳洲和台灣等國家,今年企業獲利成長預估都有高達兩位數的成長幅度,其中,南韓以33%的強勁獲利成長預估拿下冠軍,台灣更是由負翻正至11%;就連去年成長疲弱的馬來西亞與新加坡,也重回正增長軌道,推升今年整體企業盈餘增長躍升至16.7%。

羅傑瑞說明,全球景氣加速擴張趨勢明顯,連帶亞洲近期公布經濟數據持續走強,不僅製造業PMI指數來到51.8的32個月高點,在全球需求帶動下,半導體、電子產品與大宗商品等出口持續加溫,亞洲出口年增率創50個月新高。

其中尤以出口為主的東北亞明顯受惠,南韓首季GDP增速達2.7%,為三季以來最快,台灣首季GDP優於預期且連三季超過2%。

日盛亞洲機會基金經理人鄭慧文表示,IMF將亞太地區今年經濟成長率上修至5.5%,較去年高出0.2個百分點,反映該區域將成為帶動全球經濟成長的主要推動力,亞股目前各擁題材表現。

此外,科技新品題材加持,亞洲科技股獲利持續上調,羅傑瑞分析,觀察亞股企業盈餘調整預估,循環型股動能較防禦股為佳,其中科技股上調幅度僅次於原物料,獲利成長動能看好。

---------------下一則--------------- 
政治雜音降 亞股基金來勁2017年05月15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法國選舉結果有效降低市場憂慮,南韓大選文在寅當選符合預期,先前因選舉干擾盤整的韓元有機會恢復升值往前波高位,外資也可望延續買超,國際貨幣基金(IMF)將亞太區今年經濟成長率上修,且高於去年,反映亞太區將成為帶動全球經濟成長的主要推動力,亞股受惠並連動亞股基金績效可期。

日盛亞洲機會基金經理人鄭慧文表示,南韓大選文在寅當選符合預期,政治因素消去,市場預期新政府將擴大財政支出刺激經濟,加上企業營利成長,有望吸引資金續入韓股;IMF最新經濟展望報告,認為今年亞太區經濟成長將達5.5%,明年為5.4%,均高於預估值,主因是美國和大宗商品出口國等主要已開發經濟體及新興經濟體的經濟正加速成長,支撐亞洲經濟前景,及亞股前進動能。

群益亞太中小基金經理人李忠翰指出,今年來MSCI新興亞洲指數上漲兩位數,漲幅遠優於MSCI新興拉美指數和MSCI新興歐非中東指數,在三大新興區域中表現最優異,主要因新興亞洲經濟成長前景佳,地緣政治風險消解,獲市場資金青睞。

展望後市,在基本面及企業獲利面持續改善及政府經濟改革政策推動下,皆有助亞股表現,相對看好東協、印度股市的表現。

宏利投信認為,今年全球經濟復甦疲弱,且不確定性因素仍多,但亞洲企業提供穩健的盈餘成長,以及具吸引力的殖利率,預期亞股仍是資產及國家配置下的主要受惠者。

IMF近期上修大陸和日本今年經濟成長率,顯示政策支持和強勁經濟數據,續推動成長;鄭慧文強調,日本最新公布第1季整體大型企業展望短觀指標,由14上升至16,經濟增長將維持1%,大陸則關注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外資持續著墨亞洲,國際資金持續流入,亞股後市仍看好,也將激勵亞股基金績效表現。

---------------下一則--------------- 
EPS吸睛 高盛喊加碼亞股3強2017年05月15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今年以來在實質經濟數據改善及資金行情帶動下,亞股一片多頭牛氣,根據高盛證券預測,點名看好印度、大陸及印尼股市,因今明兩年EPS成長率最吸睛,成為加碼首選3強,MSCI新興亞洲指數今年以來漲幅超過17%,韓國、印度、香港恆生漲勢領頭,印尼及台股漲幅也超過7%。

瀚亞投資亞洲股票收益基金經理人Margaret Weir表示,亞洲是全球這波景氣復甦過程中最大受惠者,亞股成為全球各區域中表現最佳的股市,特別是大陸銀行股反彈令人驚豔。多數國際投資人目前尚未進入亞股,且被嚴重低估,股息收益與價值投資仍存在許多獲利機會,可鎖定具備高股利、低波動特性的股票。

日盛亞洲機會基金經理人鄭慧文指出,印尼官方預估今年GDP成長率可望達5.2%,高於預算案中的預估值5.1%,明年財政赤字佔GDP比重並將控制於1.9∼2.3%,景氣溫和復甦;陸股隨混改持續推進,未來有望陸續看到央企取得實質進展,成為值得持續追蹤政策性主題,加上一帶一路高峰會,將有政策面的持續推進,預期激發基建相關族群的投資熱。

宏利投信認為,大陸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新訂單指數、非製造業指數、PPI都見回升,且企業獲利可望逐季上揚,整體消費維持一定增速,大幅降低景氣硬著陸疑慮及內需市場崛起,支撐經濟成長力道,股市受惠可期。

瀚亞印度基金經理人林庭樟強調,印度企業獲利與經濟景氣均向上,MSCI印度指數近3年每股盈餘年增率預估平均達14∼16%,結構性增長加上低估的股市評價,造就資金回流。建議亞股續漲或創新高階段,可鎖定印度、大陸等具備中長線題材市場。

---------------下一則--------------- 
企業獲利俏 亞股錢景吃香2017年05月16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亞洲出口遇春燕,引領2017年企業獲利大躍進,法人指出,全球景氣回春帶動需求加溫,亞洲企業獲利大獲提振,南韓、雙印、大陸、澳洲和台灣今年獲利增長均有望繳出雙位數的亮麗佳績,拉抬亞太(不含日本)整體獲利率預估攀升至16%,為近五年來首見盈餘成長趨勢上調,預期在經濟動能引擎轉強和企業獲利翻紅引領下,亞股今年將大有可為。

摩根亞太入息基金經理人羅傑瑞(Jeffrey Roskell)指出,全球景氣加速擴張趨勢鮮明,連帶亞洲近期公布經濟數據也持續走強,不僅製造業PMI指數來到51.8的32個月高點,在全球需求帶動下,半導體、電子產品與大宗商品等出口持續加溫,亞洲出口年增率創50個月新高。以出口為主的東北亞明顯受惠,南韓首季GDP增速達2.7%,為三季以來最快,台灣首季GDP優於預期,且連三季超過2%。

此外,羅傑瑞(Jeffrey Roskell)說,亞洲企業在較高現金流與偏低槓桿下,近年不論就股息發放與股息成長方面均呈現強勁成長,目前超過九成亞洲企業配發股息,能提供投資人更多元的投資機會,不妨以亞太股債基金介入,除了有息收保護,也不會錯過亞股資本利得成長空間。

宏利亞太中小企業基金經理人龔曉薇指出,受財政政策支持、實質利率下跌帶來的本地需求恢復,及參與歐美國家復甦力道,都使亞洲企業獲利持續上修;儘管短期主宰市場樂觀情緒受不確定性及股市處於高位恐有回檔,或匯損干擾,然而從經濟與獲利成長角度來看,預期亞股仍是資產以及國家配置下的主要受惠者。

第一金亞洲新興市場基金經理人楊慈珍表示,近期的國際油價與原物料價格回穩,嘉惠以出口天然資源為主的印尼、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帶來短線的推升作用。中長期來看,這些國家擁有龐大的內需消費力量,而且債務水準偏低,可透過正向信貸,刺激經濟表現,緩衝外部風險。

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小型企業基金經理人伽坦.賽加爾(Chetan Sehgal)指出,對新興市場小型股的投資類型通常代表著對新興市場大型股的互補,尤其是在人口結構和日益壯大的中產階級推動的醫療保健和消費等行業。

---------------下一則--------------- 
印度股馬力強 長線帶勁2017-05-16 00:04:37 經濟日報 記者徐念慈�台北報導

印度內閣通過授權銀行主管機關、進行減輕銀行業壞帳壓力的計畫,加上印度氣象局10日重申今年雨季雨量可望處於正常範圍,激勵印度Sensex指數再創歷史新高,累計今年以來上漲13.43%,在亞股中表現名列前茅。法人預期,在資金面充裕下,印股逢高仍然盤堅。

根據摩根士丹利8日展望,看好未來五年印度企業獲利將進入平均年增近20%的新一輪成長階段,獲利成長伴隨本益比擴張,基本情境下今年底印度Sensex指數將上看33,000點、潛在漲幅約10%。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指出,MSCI印度指數目前約有30%市值的企業公布財報,印度企業獲利調升比率已來到近30個月高點,有助支撐印度股市表現,短線創新高後或有技術面調節機會,但基本面支撐與莫迪政策改革持續吸引外資回流,印度股市中長線多頭架構完整,建議投資人採取逢震盪分批加碼或定期定額策略介入。

富蘭克林坦伯頓印度基金經理人史蒂芬.多佛表示,驅動印度長期結構性成長的動能仍相當堅實,包含人口結構優勢、政策改革等,就企業本身而言,透過改革提高透明度,公司治理與經營管理皆有改善,預期未來六至12個月外資資金仍將回流印度市場,且印度國內民眾投資股票占整體儲蓄的比重仍低,將挹注共同基金資金流入印度股市的動力,2017財政年度印度國內資金流入股票基金規模高達105億美元。

從政策面來看,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表示,除了GST法案外,印度政府亦積極改善銀行壞帳和推動公有房政策,前者有助銀行壞帳提列降低,帶動銀行業獲利;而房市政策方面,印度政府擴大公共房的補貼,以及延長低收入戶的還款期間,因此包括水泥、家電內需等相關族群可望受惠。

針對第1季財報,台新印度基金經理人林彥豪表示,目前印度公布的第1季企業獲利財報,盈餘成長率約4.5%,獲利上修比率約5%,高盛也預估印度2017、2018連兩年企業獲利成長率都有兩位數,在堅實的基本面做後盾下,印度股市仍有上漲空間,建議留意中小型股的營運成長爆發力。

---------------下一則--------------- 
巴西政改 股市漲相佳2017-05-16 00:04:31 經濟日報 記者徐念慈�台北報導

巴西下議院議長表示,5月底可望通過退休金改革法案,投資人雀躍,激勵巴西股債匯市走揚,累計今年來巴西聖保羅指數上漲13.3%,巴西里拉升值4.1%。
法人預期,只要該法案能順利過關將可大幅減少政府赤字,有望因此提升巴西股市表現。

巴西政府預備將退休年齡從原本的54歲調到65歲,根據摩根大通銀行報告指出,預估該法案如能過關,預估巴西股市能夠漲至74,800點。然而,若出現在7月中旬前遭到否決,隨著2018年的選舉年到來,由於該法案極不受選民歡迎,屆時將難以過關,巴西股市可能下修至59,000點。另一方面最佳的情況是,退休金法案過關,且2018年的選舉,有望由親市場派候選人勝出,巴西股市有上看84,500點的機會。

看好巴西政改帶旺經濟,富蘭克林坦伯頓拉丁美洲基金經理人古斯塔渥.史丹爾(Gustavo Stenzel)表示,巴西泰梅爾政府去年12月中旬已成功推動在讓國會通過憲法修正案,未來20年巴西聯邦政府財政支出的成長幅度不得超過前一年通貨膨脹率,顯示巴西政府更尊重財政紀律。如果正積極進行的退休金改革能擺脫爭議,成功施行,相信市場會給予極為正面的回報。

保德信拉丁美洲基金經理人高君逸指出,本月初巴西眾議院特別委員會通過年金改革案的基本條例,不過年金改革案在眾議院大會表決仍可能遭遇阻力,短線可能會有擾動,但中長期而言,巴西央行已表示將考量財政改革對整體經濟的影響,進而調整寬鬆貨幣政策的力道,今年的GDP成長率從0.40%上調至0.43%,顯示基本面無虞。

台新新興市場機會基金經理人李文孝表示,巴西央行上月降息幅度達4碼之多,除貨幣政策寬鬆外,政府政改也有助吸引資金青睞。為改善國家財政,巴西政府將針對勞工年金進行改革,這項改革雖引發民眾不滿。不過,若能在國會通過,可望使未來十年的財政赤字減少1,900億美金,政府將有更大力度作基礎建設投資。

---------------下一則--------------- 
全球新興基金 連18周吸金 今年來淨流入逾270億美元2017年05月16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全球主要市場基金資金流向 https://goo.gl/OSgqbP

投資風險偏好持續增溫,全球新興市場基金資金魅力也跟著發威,上周淨流入25.36億美元,不但連續2周奪下全球股票吸金之冠,連續吸金周數更正式邁入第18周,今年累計淨流入正式突破270.20億美元。

亞洲(不含日本)基金和歐股基金同樣受惠於這波資金回補潮,連續吸金周數均來到第7周;新興市場、亞股和歐股穩吸金之際,美、日則遭資金排擠,上周分別淨流出21.94億美元及26.89億美元,日股甚至創下30周最大單周賣壓。

摩根全方位新興市場基金產品經理張瑜倫指出,新興市場自去年開始經濟動能升溫,經濟成長速度持續超越成熟市場。根據過往經驗,新興市場股價表現與經濟成長呈正相關,在動能超越成熟市場展望下,有望帶動新興市場股價持續打敗成熟市場,加上新興國家股價歷經多年盤整後,估值便宜,自然吸引看好資金年初便開始進場逢低布局新興市場。

歐股部分,安聯DMAS全球傘型基金經理人劉敏俐表示,歐元區製造業景氣今年以來持續上揚,創下六年新高,且歐洲企業獲利表現優於全球平均,加上資金也持續回流歐股,因此成長可期。建議投資人可就基本面觀察,依照風險承受程度,選擇具有成長動能的大、中、小型企業,透過主動式的管理,掌握歐股的成長機會。

保德信策略報酬ETF組合基金經理人歐陽渭棠分析,自4月23日法國第一輪總統大選後,歐洲政治不確定性的降溫,配合川普政策題材的重新發酵,使修正至季線之美股(S&P500指數)強勁反彈、並續創歷史新高,但本波行情並非僅是預期心理轉變所帶動的無基之彈,強勁的企業財報表現也扮演重要角色。

歐陽渭棠認為,受風險情緒轉佳,新興國家股市表現顯著優於全球股市;雖現階段多數股票指數價位及本益比皆處於高檔水準,但就股債相對評價而言,股票依然提供較佳的投資價值。預期在景氣及企業獲利的支撐下,股優於債投資大方向不變,惟需注意波動可能將隨之加劇,建議以加碼股票之多重資產型標的介入投資。

---------------下一則--------------- 
油價轉強 原物料基金雨露均霑2017年05月15日 04:10 (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受到美國庫存量下降,以及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成員國表示已達成延長減產協議共識等激勵,近期全球油價有轉強跡象。法人指出,原油市場終於轉為供給短缺,假如石油輸出國組織同意延長減產協議,那麼下半年需求超出供給的程度將會更加明顯。

安聯全球油礦金趨勢基金經理人林孟洼表示,全球PMI仍維持在50以上代表景氣仍逐漸擴張,將帶動商品需求成長。長期能源需求溫和成長,供給過剩問題在OPEC和部分non-OPEC產油國達成減產協議後,可望在今年回復平衡,原油價格自低檔逐步回升,將帶動資源產業中長期走勢。

原物料方面,林孟洼表示,化學品受惠原物料成本下降,其中特用化學品產業表現較強勁。中國基本金屬需求仍強,美國川普有意推動基礎建設支出,有機會帶動需求成長,中長期仍以區間操作為主要策略。

鋼鐵業整體因仍供過於求,以區間操作為主。貴金屬價格短期因美元強勢和Fed升息而走弱,中長期以區間操作為主。

---------------下一則--------------- 
投資信心不振 原物料俗俗賣2017年05月15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商品價格現況 https://goo.gl/yvWl21

受市場情緒影響,近期全球商品市場價格出現明顯回落,投信法人指出,包括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是否延長減產時程、大陸鐵礦砂港口庫存高水位以及貨幣政策緊縮等,影響投資信心,但整體來看,天然資源產業的正向驅動因素並未改變,反而因目前股價較年初便宜10%,不失為逢低進場買點。

摩根投信副總林雅慧表示,目前國際油價約在每桶50美元左右價位,較年初以來下跌約一成,來到短線低點,但由於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正在準備IPO事宜,OPEC成員國有穩住、甚至推高油價的強烈誘因之下,5月底會議決議延續減產的機率增加,對能源市場不啻為一大利多。

觀察近期美國原油庫存走勢,可發現庫存已出現明顯去化,顯示需求面成長的確發揮效用,因此除OPEC減產,未來美國原油庫存消化的進度也是觀察重點。天然氣價格也修正近一成的空間,現在價位在3.3美元,相較去年底近4美元水準已在相對低檔。

林雅慧分析,天然資源企業體質也益發好轉,近一兩年許多企業的資產負債表都呈明顯改善,像是企業股息發放和庫藏股買回等行為,顯示出該產業自由現金流相當強健,加上天然資源產業剛從長達5年熊市走出,目前仍處復甦的早期階段,後市可望受穩健的基本面支撐而持續向上。

保德信全球資源基金經理人楊博翔分析,針對資源基金涵蓋的能源、原物料類股,以能源類股來說,投資人主要擔憂原油供過於求,惟目前情況並未失控,而OPEC繼續減產的機率高,每桶50美元將成為信心觀察重點。

原物料類股方面,儘管大陸緊縮政策衝擊,跌幅集中在鋼鐵系商品,國際業者股價衝擊尚有限,因此,不論就今年的成長性、價值面與金融循環角度,資源類股仍是大盤偏高時相對具較上檔空間的標的。

楊博翔指出,近期投資人擔憂頁岩油產量上升、美國能源總署(EIA)公布的隱含汽油需求成長降溫、OPEC會議不確定性等,使投資信心疲弱,加上油價跌破關鍵價位,觸發技術性停損賣壓,因此油價跌幅擴大,然而,資源類股的基本面並未有明顯改變,在投資信心止穩後,油價與能源股仍具有吸引力。

---------------下一則--------------- 
沙、俄協議延長減產 油價大漲2017年05月16日 04:10 (工商時報)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能源部長周一發表聯合聲明,兩大產油國一致同意減產協議再延長9個月,直至明年3月底為止,以求全球原油庫存降回到5年平均值。國際油價聞訊大漲逾3%,布蘭特油價突破52美元,觸抵3周高點。

倫敦ICE布蘭特原油期貨周一盤中一度觸及每桶52.52美元,來到4月24日以來最高點。紐約西德州中級原油6月期貨,也大漲3.4%到每桶49.47美元。

沙國能源部長法里(Khalid al-Falih)指出,原油庫存量雖明顯減少,但尚未降至5年平均值目標。「6月底之前我們達不到預定的庫存水位,因此減產協議有再延長的必要,我們的結論是最好延到2018年第1季結束。」

俄羅斯能源部長諾瓦克(Alexander Novak)表示:「初步徵詢的結果,大家承諾繼續減產,我看不出哪個油國有停止的理由。」

據熟悉內情人士透露,主要產油國都有延長減產的意願,並號召非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的產油國加入減產行列,這些生力軍包括土庫曼和埃及。

據OPEC與俄羅斯等非OPEC油國今年元旦生效的減產協議,截至今年上半,每日集體減產近180萬桶。減產果然奏效,跌了2年的油價終於反彈,但也同時鼓舞美國頁岩油業產能復甦。

OPEC上周指出,工業化國家的原油庫存量,相較去年第4季增加3,100萬桶,總量突破30億桶,比5年平均值多出2.76億桶。

俄沙宣布支持減產協議再延9個月,原油交易員對產油大國有此措辭強烈的聲明感到意外,不過其他油國是否全贊同俄沙兩國的立場,仍有待觀察。部分分析師也質疑,油國能否堅守延長減產的承諾。

---------------下一則--------------- 
8場醫學會議Q2登場加持 醫療基金 布局正對時2017年05月15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本季重要醫學會議 https://goo.gl/jaPxNG

醫療基金今年績效回神,讓不少著眼於中長線的投資人再度青睞,法人分析,研究動能是醫療基金績效的重要基石,接下來到本季底,包括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ASCO)等八場重量級醫學會議將先後登場,有機會為股價搧風點火,投資人不妨著手分批布局醫療基金。

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分析,美國心律學會年會、美國基因及細胞治療協會年會10日揭開序幕,目前持續進行,接下來投資人可關注的是6月初登場的ASCO,由於治療腫瘤(癌症)疾病的藥品是全球藥品銷售額占比最高的,預期會議將釋出不少新藥研發訊息。

江宜虔指出,ASCO堪稱全球最具指標性的癌症新藥發表醫學年會,知名藥廠和新藥研發公司也都以「進入ASCO發表」做為市場測試水溫的指標,每年有數萬名藥廠代表、醫師、專家、分析師參加;而多場重量級醫學會議陸續舉辦及業者投入研發,將使整體醫療保健產業維持成長;今年ASCO年會預定在美東時間本月17日公布接受發表的論文摘要,較積極的投資人可搶先布局。

安聯全球生技趨勢基金經理人許志偉表示,生技相關產業已有八成財報公布,不僅多數優於預期,還有超過一半以上的企業上調整年度的財報獲利,對於基本面展望樂觀。而接下來將有多個重量級生技研討會登場,他預期,會中可望發表多項相關臨床數據,將對於癌症、關節疾病、罕見疾病、中樞神經,主要投資大型生技及特殊疾病領域有利,因此建議投資人可持續定期定額或分批投資,參與生技成長機會。

群益那斯達克生技ETF基金經理人張菁惠表示,今年以來已有20項新藥獲得FDA核准,相較去年新藥核准狀況明顯回溫,而已公布第1季財報的企業其盈餘表現亦多優於預期,以NBI生技指數成分股來看,第一季EPS表現優於預期的家數比重超過六成。整體而言,生技醫療產業在基本面和獲利面表現無虞,以及新藥核准數量、IPO和併購活動持續增溫等利多加持下,後市表現值得期待。

---------------下一則--------------- 
美股多頭近尾聲? 平衡型基金可分散風險2017年05月15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美股頻創新高,投資人擔心美股多頭行情是否近尾聲,投信法人強調,美國製造業PMI過去12個月中,有11個月穩在50以上的榮枯分水嶺,更一度出現連續6個月正成長的走勢,在第2季經濟成長將持續攀升下,美國市場的投資人值得關注,若擔心買在高點的投資人,建議可透過平衡型基金布局。

鉅亨網投顧指出,今年以來美股仍扮演投資市場領頭羊的角色,但在美股持續走高的同時,日前公布的美國首季經濟成長僅0.7%,低於分析師預期的1%,更低於去年第4季2.1%的水準,引發市場擔憂經濟基本面缺乏支撐下,股市上漲空間恐受壓抑。

鉅亨網投顧認為,聯準會根據第一季GDP表示,首季經濟數據疲弱只是暫時現象,且在美國經濟數據依舊處於健康的狀態下,今年仍會維持今年升息的步調。根據彭博資料,市場對於6月升息的機率已上升至90%,只要今年的升息步調符合市場預期,經濟數據維持穩健,有望擺脫第一季的弱勢表現,因此預期美國股市的多頭仍有機會繼續。

鉅亨網投顧總經理朱挺豪表示,許多投資人擔心現在介入美股會買在高點,但在基本面支撐下,對美股後市無需過度擔憂,且可以平衡型基金的方式來分散投資風險。另外,高收益債與股市的走勢經常密不可分,基本面的數據依舊穩健,而只要美國的經濟成長動能沒有出現太大的問題,高收益債券基金都是非常不錯的投資標的。

安聯收益成長基金產品經理蔡明潔表示,統計至8日,今年以來,道瓊指數已上漲7.14%,突破兩萬點大關,創下歷史新高。而川普上任已逾百日,各界的高期望遇上了政治現實,使得美股長期報酬率可能已經接近上限。

展望後市,儘管美國仍位於經濟擴張階段,但接下來可能會逐漸出現阻力,如企業毛利因為薪資成長而縮減等因素,因此,為防市場震盪,建議投資人以混合股債的標的為主,以達到跟漲抗跌之效,或是透過智慧模組配置多元資產,過濾市場雜音,增加報酬潛力。

群益全球特別股收益基金經理人蔡詠裕表示,特別股兼具普通股與債券的性質,能夠固定領息且股價波動度又相對普通股要低,因此對於現階段擔心美股漲多、後市還將面臨政策不確定性干擾的投資人而言,不妨將特別股納入投資組合中,不僅有助降低投組波動,還能收到股息收益。

---------------下一則--------------- 
高股息基金 穩穩賺2017-05-16 00:04:14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波克夏與標普500指數報酬比較 https://goo.gl/MrxyeC

今年股神巴菲特所管理的波克夏年度股東會吸引逾4萬人朝聖,如果遵循巴菲特的投資哲學,挑選配得出現金的優質企業基金,讓投資人享有定期現金流、較低波動等優勢的這類高股息的配息基金,是當前不可缺的配置。
每年波克夏年度股東會上,投資人都想一窺股神的真面目,並從中獲得投資心法。

其實一直以來巴菲特奉行的價值投資始終沒有改變,單是從波克夏的股價過去50多年來為投資人締造的報酬是美股的的百倍,除了凸顯價值投資的重要,也強調選對標的且長線投資的關鍵。

鉅亨網投顧指出,波克夏股東會是投資界每年的一大盛事,但參加股東會的條件是需要持有一股波克夏A股票,需約25萬美元,相當於新台幣750萬元,堪稱史上最昂貴的入場券。
巴菲特除了在會中表示持續看好美國的經濟狀況,更指出若利率維持低檔,股市就值得投資。

眾所皆知,巴菲特向來信奉價值投資,他強調所投資的公司必須要有高產品競爭力、高ROE(股東權益報酬率)及商業模式不複雜等特點,這些選股邏輯,不僅讓波克夏股價在歷經各種危機後仍繳出亮麗成績,過去50多年來的漲幅更是美股同一時期的155倍。

若是借鏡巴菲特的投資邏輯,可理解為以優質企業、高股息、高ROE的股票建立投資組合,並且以合理的價格買進優良的資產,長時間持有,才能透過時間的魔法,使資產複利增值,才能達到長期正報酬。

鉅亨網投顧總經理朱挺豪認為,建議投資人挑選配得出現金的優質企業基金,因為這種基金特色在於穩定配息下,投資人可享有定期的現金流,且面臨相對較低的價格波動,例如高股息及風險、報酬兼具的平衡型基金。

群益全球特別股收益基金經理人蔡詠裕表示,配發高股息的企業通常務體質表現較佳,因此面對市場波動時較有抵禦能力,表現相對抗跌,穩健型投資人也可考慮將同樣具備高股利率、配息穩定、且配息順序優於普通股的特別股納入投資組合中。

---------------下一則--------------- 
特別股估值誘人 下半年現契機2017年05月16日 04:10 (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特別股指數股利率、美10年期公債殖利率收斂空間 https://goo.gl/1pBSFa

儘管美國第1季經濟成長力道減緩,但美國聯準會(Fed)5月會議並沒有改變漸進升息的態度,市場預期Fed於6月升息1碼的機率仍高。柏瑞投信表示,Fed近期釋出縮減資產負債表和利率持續正常化的消息,對於全球金融市場的影響不大,加上美國經濟仍處於成長正軌,預期景氣緩步回升將帶動金融業獲利回溫和信用風險下降,特別股相對於其他資產類別仍有表現空間,尤其金融業特別股最具投資利基。

柏瑞投信指出,自從新版巴賽爾協定的資本規定生效和陶德法蘭克金融改革法案實施以來,全球銀行業資本適足率在過去5年持續上升。根據聯準會統計資料顯示,美國銀行業普通股本的資本適足率,已從1941年的8.9%上升到2016年的9.2%,為75年來的最高水準,顯示銀行業的信用風險大幅降低且基本面持續好轉,市場預期銀行業的風險溢酬(Yield Spread)可望持續下降。

柏瑞投資特別股海外投資顧問卡洛夫(Vladimir Karlov)表示,相對於長天期的美國國庫券與美國信用債市,特別股的估值相對具有吸引力,且具有相對較多的投資機會,亦可作為投資組合多元配置的選項之一。此外,多數特別股與債券一樣擁有信用評等,但觀察特別股的發行企業通常擁有較高品質的投資等級信評,而具有相對較高信評的特性將有助於緩和投資組合波動的信用風險。

雖然特別股市場還是會受到Fed升息的干擾,但市場預期Fed下半年可望維持緩升息的步調,預料對特別股市場的衝擊不大。柏瑞特別股息收益基金經理人馬治雲表示,如果從主要資產指數的殖利率水準來評估,特別股也相對具有較佳的收益特性。根據彭博統計,截至5月8日,美林特別股指數的殖利率為5.37%,僅略低於美林美國高收益債券指數的6.13%,但高於美林美國投資級債券指數的3.33%。

馬治雲指出,特別股的研究團隊投資決策流程將以美元、歐元及英鎊等主要貨幣所發行的特別股為觀察範疇,再經過基本面、價值面及技術面(FVT)分析流程篩選後,鎖定基本面較佳的特別股為投資標的,以追求長期之投資利得為主要目標。未來投資策略除穩定伺機在看好的長期個股逢低買進外,也將針對同一發行人的相對價值分析,進行配置調整的換股策略。

---------------下一則--------------- 
特別股擁3大優勢 投資首選2017年05月16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特別股三優勢 https://goo.gl/PRDH5u

近10年全球金融市場歷經諸多衝擊,隨全球景氣復甦、美國率先進入升息循環,帶動股市表現回溫,金融市場仍持續面臨歐洲大選、英國脫歐等不確定性干擾,在機會與風險並存下,法人建議,特別股同時擁有股票與債券的特性,在市場多頭時有機會獲取資本利得,空頭期間波動又明顯低於股市,且擁有穩定配息,建議穩健型投資人將特別股納入投資組合,提升投資效率。

群益投信表示,特別股擁有配息穩、波動低、信評高三大投資優勢,在配息方面,大多數特別股均有固定配息,即便在2008年金融海嘯期間,多數特別股仍持續保持配息不間斷。此外,特別股的股利率高且多為現金配息,根據Bloomberg最新資料,目前特別股的股利率為5.73%,表現遠優於全球股市的2.3%,然而從波動度的角度來看,近5年特別股的年化波動度僅為全球股市的一半,即便市況震盪,也有相對抗跌的表現。

在信評方面,根據標普、穆迪以及惠譽等國際信評公司統計,特別股發行公司半數以上信用評級屬於A級以上,公司的基本面和財務結構較佳,因此信用風險也較低,對投資人而言相對多一層保障。

群益全球特別股收益基金經理人蔡詠裕指出,投資特別股的好處在於特別股結合了普通股與債券的優點,持有人一般可享有固定的股利,且相較於普通股持有人,特別股持有人在股利配發上具有優先權。

因此,對投資人而言,不僅可賺取固定收益,當股價上漲時,還有機會賺取資本利得,在當前全球景氣復甦、股市重拾投資魅力,但同時又有國際政經不確定性干擾的環境下,特別股可說是進可攻、退可守,提升投資效率的最佳利器。

---------------下一則--------------- 
升息時代… 高息資產給力2017年05月16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特別股在升息前後表現 https://goo.gl/0co3Z2

美國3月今年第一次升息,市場預估年底前還有2次升息機會,最新的聯邦基金利率期貨預測顯示,目前6月升息機率已來到100%,法人表示,升息前後金融市場難免受到干擾而波動,不過美國升息也反映經濟處在復甦軌道上,股市表現仍可望優於債市,因此在波動管理和資本利得追求兩大投資目標的驅動下,建議投資人可朝高息資產布局,掌握配息和資本利得雙收益來源。

其中,特別股因配息相對穩定,且平均配息水準可媲美高收益債,市場多頭時又有機會獲取資本利得,是升息環境下穩健型投資人可留意的標的。

富蘭克林華美策略高股息基金經理人蕭若梅表示,當先前市場情緒反應完畢、回歸經濟基本面投資時,預期資金會優先回到體質佳的高股息股票,升息期間,採高股息加上低波動策略將較純高股息策略更能兼顧報酬與波動,可趁5月市場雜音趨緩時,增持高股息股票部位,參與股市長線行情。

第一金全球大四喜收益組合基金經理人劉蓓珊表示,未來2∼3年,美債殖利率將落在2∼5%區間,屬於「低溫經濟」的狀態,各類風險性資產仍將會吸引資金青睞,不過,考量金融市場黑天鵝潛伏,建議分散布局股票、債券等資產,並輔以股息或債息為基礎,創造現金流量、增強多頭時的攻擊力道與空頭時的復原能力,拉高長期的投資勝算。

宏利亞太入息債券基金經理人劉佳雨指出,市場持續樂觀預期今年全球經濟成長將優於去年。另外,反映美國近期較佳的經濟數據,包括就業狀況與通膨水準,美國3月升息1碼,市場預估今年仍將升息,再加上目前仍在討論的縮減央行資產負債表政策,預料美債殖利率,尤其是短天期部分,應可持續走升。

---------------下一則--------------- 
多元債券布局 分散風險2017-05-15 14:14:20 聯合晚報 記者楊雅婷�台北報導
近十年主要債種年化波動表現 https://goo.gl/4XOuFr

全球經濟持續溫和復甦,從過往經驗來看,以美銀美林指數為例,全球主要債種包括全球公債、新興市場債、全球投資等級債、全球高收益債券,2006年到2016年過去10年走勢呈現穩步向上,顯示以多元方式布局各類債種,有望掌握輪動機會。

根據經驗,多元債券一來具收益收入,可望在市場震盪之際,提供相對保護;二來因為可以藉由多元債券來分散布局,例如投資範圍從投資等級債到高收益債、新興債等都會包含在內,區域上又有可擴及全球,不但可以順應市場輪動的特性,及時掌握投資機會的到來,亦可增加潛在收益來源,長期下來,對於欲藉此累積核心資產有助益。

安聯四季豐收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表示,溫和復甦的經濟環境有利債市表現。而分散布局多元券種的好處,在於不同券種在不同環境表現差異性明顯,價格走勢具互補性;如果擔心市場方向不夠明確,平衡布局多元債種可提供較低波動度,亦有助穩定資產價值並有固定利息收入。

日盛金緻招牌組合基金經理人李家豪表示,全球景氣持續向好,通膨可控,企業獲利穩健,利好信用債,資金追逐收益下將持續流入B至CCC等級高收益債,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延長減產協議,利率風險相關性低,仍有利差收斂空間,全高收及亞高收具有表現機會。另在市場重燃風險偏好氣氛,加上弱勢美元可望引導資金續入新興債市,新興市場國家基本面持穩、通膨表現溫和帶動下,具備政策面改革、基礎建設需求較大的新興國家主權及公司債可望受惠。

---------------下一則--------------- 
新興債 強力吸金2017年05月16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新興市場今年以來資金流向 https://goo.gl/vBg3TC

新興市場自去年中起,經濟數據表現轉佳,不僅股票起死回生,債券亦表現不俗;今年3月自美國升息以來,新興資產持續吸引資金流入,累計流入新興債券的國際資金總額達353億美元,超過去年整年總計427億流入資金的80%。

野村投信認為,新興市場2017年重返榮耀,而投資人若擔心股票波動過高,不妨利用美元計價的新興市場主權與企業債券一併中長期布局。

今年以來,新興市場債券指數表現不俗,JP Morgan新興市場債券指數漲幅逾5.65%,JP Morgan每周資金報告,今年以來截至5月11日止,新興債市吸引資金流入高達353億美元,而新興強勢貨幣債券累積流入223億美元,新興當地貨幣債券也累積達130億美元的淨流入,且近期資金流量更勝過去幾周,單週平均資金流入金額更超越升息前平均,顯示資金流量漸增。

NN(L)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盧馬克認為,今年新興債市若資金流量依然強勁,則債券殖利率有進一步收斂之空間,可望支持新興債價格持續上揚。

盧馬克分析,新興債券市場是一個持續成長的資產類別,目前總發行量近15兆美元,規模龐大,參考指標也涵蓋3兆美元,公司債及當地貨幣債券規模皆穩健成長,相對於成熟國家債券,新興債券具備殖利率的優勢。

展望未來,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經理穆正雍分析,新興市場債券債市規模龐大且投資國家達60多國,標的多元而分散、經濟基本面看佳、殖利率較高及貨幣評價合理等特色,仍值得市場持續關注並納入投資組合配置。

穆正雍認為,新興經濟體自去年開始自谷底反彈,經濟數據表現良好,且多數國家債券信用狀況也相對良好。

整體而言,新興債市目前資金流向狀況良好、不虞匱乏,同時發債需求十分健全,儘管仍有部分政策及原物料價格風險,但對新興債市後市保持審慎樂觀,穆正雍建議,可布局以美元計價的新興主權債與公司債,掌握新興經濟復甦的發展機會與潛力。

---------------下一則--------------- 
錢進新興市場 新興債亮點浮現2017年05月15日 04:10 (工商時報)黃惠聆�台北報導
新興市場企業債近1個月及近1年績效 https://goo.gl/MY1mYh

今年來資金大舉重返新興市場,不但推升相關股市漲,連新興市場債及新興市場企業債也雨露均霑,法人表示,新興市場債、新興市場企業債和高收益債同樣具高配息優勢,且其有新興市場企業債評等比高收益債更佳,適合逢低買入,作為中長期投資。

資金大舉流入新興市場債券,推升新興市場債今年有不錯的表現。法國巴黎投資表示,儘管近來國際資金大舉擁入新興債市,但投資人持有新興債比率仍低於長期平均水準,加上新興債與高收益債利差還在相對高檔,顯示新興債深具投資價值。

此外,中長期持續看好新興市場債的原因,法國巴黎投資表示,若以債券評等來看,新興債與高收債不在同一量級,近半的新興美元債券具有投資等級的信用評級,遠優於美國高收益債券。

保德信新興市場企業債券基金經理人鍾美君分析,觀察新興市場企業債與美國公債的利差,仍有收益可圖,截至4月底,新興市場債券型基金今年來已累計資金淨流入達321億美元,目前資金對新興市場債券的需求仍強。

---------------下一則--------------- 
高收債基金 人氣旺2017-05-15 00:05:50 經濟日報 記者徐念慈�台北報導
Q1累積淨申購債券型基金排行 https://goo.gl/CPcL6u

市場處於緩步升息趨勢,具備殖利率收益優勢的債券吸引投資人青睞,盤點第1季債券型基金淨申購排名,大都是高收益債基金囊括,其次為多重組合型債券基金。

法人表示,第1季債券類資產表現不俗,持續看好新興市場債券等,具較高殖利率與景氣復甦讓違約率降低等優勢。

盤點今年1月至3月累計淨申購超過10億元的基金,共有三檔基金,分別為聯博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富達亞洲總報酬基金月配息型、柏瑞全球策略高收益債券基金,這些基金均為固定配息級別,顯示出債券型基金投資人多半青睞穩定配息商品。

多重組合債券基金申購狀況熱,此類基金組合多半為新興市場債券與高收益債,瀚亞精選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陳姿瑾表示,無論是今年以來,或是3、4月各類債券資產,大部分均呈現正報酬收益,尤其以新興市場當地貨幣債、亞洲當地債及美國高收債等風險性資產,更是有亮點的收益回報。

她指出,美國升息情勢底定,加上油價回穩、公債殖利率走低,新興美元債、當地債連月都有不錯表現。在投資策略上,持續看好高收益債券和新興市場債券。

針對新興債,摩根投信副總經理林雅慧表示,受惠於新興市場貨幣止穩回升,加上新興市場債券到期殖利率較其他券種高,如新興本地貨幣債、新興市場高收益債等殖利率可逾7%,推升新興債買氣在第1季大爆發。

至於幣別方面,前十名僅有一檔以美元計價入圍,國泰收益傘型基金之全球多重收益平衡基金經理人鄭睿珣表示,這檔基金申購狀況仍以台灣人為主,但銷售與策略上集合集團力量,除連結投資型保單銷售外,在資訊整合部分,自家金控之前併購海外康利(Conning)公司,因此也加入美國、香港等團隊,每月一同開會,共同擬定策略,該基金無論績效或波動性均不惡,推動整體申購狀況。配置上,高收益債配置相對較少,由於團隊認為高收益債價格已偏貴,因此不會再加碼。

---------------下一則--------------- 
新興債犀利 稱霸債市2017-05-16 00:04:35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葉子菁�台北報導
各債券指數表現 https://goo.gl/Gj9u4q

5月初新興市場債券指數再創新高,累計今年來新興主權債漲幅逾6%,直逼去年全年上漲8.6%水準,第1季更以4.1%漲幅居各類券種之冠。新興市場債在經歷今年來連續四個月上漲後,日前指數創下歷史新高,不少投資人擔心美國的升息將影響債市,但考量到全球金融壓力降低、部分新興國家仍處降息循環,新興市場債資金面無虞,後續表現仍值得期待,也是目前配息基金投資人極佳布局標的。

鉅亨網投顧指出,今年延續股債齊揚格局,不僅MSCI世界指數累計上漲8.3%,所有債券指數也全都上揚,風險型債券表現尤其突出,其中新興市場債及歐洲高收益債累積漲幅都有6%以上水準,漲幅居債市之冠。而歐洲高收益債漲勢集中在4月份,主因歐洲政治干擾逐漸落幕,股匯全面走揚,帶動高收債跟漲。至於新興市場債,今年來每月都維持穩定上漲走勢,政經環境穩定,加上新興貨幣對美元走強,持續吸引資金進駐。

債市投資人最擔心的是美國的升息腳步,但目前全球整體金融壓力持續下降,且除了美國,仍未退出量化寬鬆政策的歐洲與日本央行,也使得歐元區及日本金融壓力維持低檔。

鉅亨網投顧總經理朱挺豪認為,高收益債券及新興市場債券殖利率約為5至6%,高於全球政府債券及投資級債券的1%及2.6%。不僅有較高殖利率優勢,新興市場主權債券及當地貨幣計價新興市場債券,今年以來總報酬有6%以上水準,高於全球高收益債券,更大幅領先全球政府債券及投資級債券等避險類券種;在資本利得及殖利率雙收下,新興市場債未來將有亮眼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