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小媽精選1070124基金資訊

2018年01月24日
3境外基金 2017吸金千億2018年01月24日 04:10 工商時報黃惠聆�台北報導
2017年資金淨流入最高的5檔基金 https://goo.gl/VFbo7y

根據晨星基金統計,2017年最吸金的前十大境外基金前3名分別是安聯收益成長、富蘭克林新興市場固定收益以及歐義銳榮靈活入息基金,3檔基金或因為採高配息或因投資績效符合投資人預期,不僅在台熱銷,在海外也是,總計在國內外吸金逾千億元台幣。

安聯收益成長基金雖然在去年10月有下調配息率,元月份配息年化配息率仍在8%以上,至於富蘭克林新興市場固定收益基金2017年配息率為9.16%,有些月份配息金額可能侵蝕到本金,但是投資人卻樂於享受高配息的感覺,使得兩檔基金在去年在各大銷售平台上熱銷。安聯收益成長基金去年一整年淨流入1,855億元台幣、富蘭克林新興市場固定收益基金則吸金1,314億元台幣,至於歐義銳榮靈活入息基金也有千億元資金流入。

晨星基金如表示,安聯是去年資金淨流入第二名的基金品牌,旗下最受青睞的基金則為安聯收益成長基金,為連續17個月的淨流入,且淨流入金額較2016年增加,也是讓該公司品牌的資金淨流入名列前二名主要原因。

除了上述3檔之外,聯博全球高收益債基金、摩根JPM多重收益基金等去年也都有逾8百億元資金流入,而且在前十名熱銷基金中有8檔都是屬於高配息固定收益基金,不難看出「高配息」依然是基金銷售利器。

今年投資展望,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固定收益基金經理人麥可•哈森泰博認為,許多因素將引發美國公債殖利率上揚,投資策略上將「轉守為攻」,例如放空美國公債、日圓,並布局新興國家當地債市,以降低風險。

---------------下一則--------------- 
美預期升息3次 美股亞股展望佳2018年01月24日 04:10 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S&P500指數走勢與企業營收 https://goo.gl/W4sUa3

美國聯邦政府再度關門,股債表現不同調,2018年市場仍充滿波動與投資機會。安聯環球投資上周於香港舉行2018年度展望記者會,安聯環球投資全球投資策略首席杜納恩(Neil Dwane)指出,全球央行政策仍為主導市場走勢的要素之一,在目前全球央行政策出現分歧的環境下,投資人應關注流動性不足與波動度提升所引起的風險,並留意通膨走勢,建議透過主動式管理,掌握投資契機。

杜納恩表示,受惠於稅改的美國與估值偏低、企業營收動能強勁的亞洲都具有投資價值,亞洲國家中,特別看好今年將納入MSCI的中國A股。

杜納恩分析,過去十年各國央行對市場有主導性的影響,今年應也不例外。美國聯準會今年預料最多升息三次,歐央行正著力減慢買債計畫,日央行則已開始縮減每月資產購買規模,全球央行政策出現分歧。然而,即使貨幣政策方向逆轉,但腳步預計十分緩慢,全球利率仍維持低檔。

杜納恩認為,今年在全球經濟基本面穩健下,股市表現仍可期,尤其看好AI人工智慧的大趨勢,包括自駕車、機器人理財等等。這也是此次安聯環球投資以AI為主題的原因,會中還有時下最夯的Pepper機器人出場。

安聯收益成長基金經理人傅道格(Doug Forsyth)表示,儘管更多的財政刺激政策可能引發利率進一步上漲,然隨著美國稅務改革法案在今年生效,相關的稅收減免將有助於提高企業營收以及消費者和企業的支出。

就企業基本面來看,傅道格表示,獲利持續成長,且未出現逆轉跡象,美國資產2018年表現仍一片光明。隨著減稅法案的實行,投資機會可能會擴展至更多產業,包含銀行、國防、航太,以及科技產業,並預期今年美股將可提供中位數至高位數的投資報酬。當然,高檔震盪難免,因此建議,藉由結合高收益債、美國股票與可轉債等多元資產的投組,仍能為投資人在今年帶來低波動與具有吸引力的收益。

傅道格指出,收益成長基金的投資策略採「多元」布局,因此,儘管超過三分之二的企業在低利環境中進行重新發債與財務結構重整,導致債券的配息下降,利差也出現縮減,但目前美國股市仍由企業營收成長帶動,儘管通膨與美國聯準會的利率政策可能牽動美股表現,且減稅法案對於企業的個別影響也值得留意,但目前來看,美國整體經濟狀況良好,並未出現熊市跡象,持續看好美國資產。

在高收益債部分,傅道格表示,隨著美國公債殖利率溫和上升,預期利差將會縮減,今年高收益債券可為投資人提供中位數(4%到6%)的票息收入。而就違約率來看,目前美國高收益債違約率位於低位,今年全年也可望維持如此。

---------------下一則--------------- 
熱錢流竄 台、亞股超牛2018年01月24日 04:09 工商時報劉家熙、黃鳳丹�台北報導
外資連七日買超台股 https://goo.gl/Z7Krkq
2018年來全球股市表現 https://goo.gl/8UHhha

美債殖利率直直飆,通膨預期增溫,亞太區股匯市近期「雙漲」跡象明顯。台北股匯市昨(23)日雙升,指數11,253點、匯率29.402元,分別創下近28年及5年新高,且外資連7買,單日買超擴大至51.62億元。

全球經濟成長趨強,加上10年期美債殖利率跳升至2.66%,通膨隱憂增溫。據統計,元旦開紅盤來,外資全面湧向新興亞洲股市,累計流入金額達63億美元,並以南韓、台灣流入最多皆達21億美元,其次是印度、馬來西亞。

韓國因計劃課微資本利得稅,引發外資疑慮,買盤集中在大中華區塊遊走。特別的是,新興亞洲股市重要指標明晟(MSCI)亞太股市指數(不含日本)今年已上漲5.81%,與美國的6%相當,而香港亦上揚10%、陸股上證7.24%、台灣5.73%,三大股市高居新興亞洲市場漲幅前三大。

外資認錯行情持續加溫,迄昨日為止,連7天合計買超逾421.9億元,為今年以來最長的買超天數。台股昨也衝上11,253點,亦創下1990年3月22日以來近28年來新高。

此外權值王台積電昨日同創新猷並以266元收盤,市值以6.89兆元刷新歷史紀錄,超越英特爾2,141億美元(約6.3兆元)的水準。

第一金亞洲新興市場基金經理人楊慈珍表示,亞洲國家印度、印尼、台灣等,仍以寬鬆貨幣政策為主,搭配擴大基礎建設、減稅等財政措施,刺激區域投資與信貸增長,以支撐就業率、薪資調漲,提振內需消費,增添國際法人看好亞洲經濟前景的誘因。

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指出,全球股市持續創高,再加上台幣升值及資金持續匯入等加持,搭配美股企業財報、台股年報及法說會三大指標,亞太股市技術面呈現多頭格局。他表示,台股更搭配股東會軋空行情啟動,伴隨著類股輪動(矽晶圓、被動元件、3D感測及比特幣等)題材,儘管台股短線指數漲多,或有拉回修正,但台股仍有上看12,000點高點可期。

台新投顧總經理李鎮宇指出,過去1年全球股市漲翻天,投資人「憋很久,忍不住了」,貪婪慾望被撩起來,強勁多頭繼續讓資金擁抱風險性資產,台股今年第3季突破12,682點歷史紀錄,指日可待。

---------------下一則--------------- 
資誠調查:全球57%CEO 樂觀看今年景氣 創歷年最多2018年01月24日 04:09 工商時報 劉懿慧�台北報導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昨(23)日發布《第21屆全球企業領袖調查報告》,對於未來一年全球景氣,高達全球57%的CEO樂觀看待,相較去年29%,成長幅度近一倍,創下歷年新高。未來一年影響全球企業成長的三個最重要國家,依序為美、中、德。

調查發現,全球有42%CEO對於自身企業未來一年的營收成長很有信心、年增4%,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周建宏分析,全球總體經濟逐步復甦,各國家地區的經濟狀況也逐步好轉,各主要國家也預測未來的GDP將成長,包括巴西有80%的CEO看好未來一年景氣、加拿大與大陸的CEO,也有7成偏向樂觀。

美國因川普積極透過「減稅」與「放鬆監管」來刺激美國經濟成長,過去一年美股屢創新高,為美企業帶來高度信心及低失業率,也讓59%的美國CEO樂觀看待未來一年全球景氣,比去年24%高出許多。

就個別產業來看,科技業、商業服務業和生技醫藥業的CEO,對未來一年其企業成長最為看好,比例約46%;而全球CEO的成長策略,仍是以自身成長、降低成本、策略聯盟和併購為主,不過,「與創業家或新創企業合作」比例,今年成長到33%,比去年增加5%。

至於CEO眼中未來一年影響企業成長最重要的國家,調查結果顯示,美國仍以46%排第一,大陸排第二(33%),接著是德國(20%)與英國(15%),上述前四名的排名與去年相同,但美國和大陸的差距持續拉大,去年相差10%,今年拉大到12%。

美國的重要性提升有三大原因,一是資本市場有利於企業籌資;二為機器人技術成熟,可降低對人力成本的嚴格限制;其次是美國優良的製造技術;另外,美國對企業減稅也預期可加速國外投資。

本調查在2017年8至11月進行,共自有來自85國1,293名CEO受訪,其中40%的公司營收逾10億美元,35%介於1∼10億美元之間,20%低於1億美元。

---------------下一則--------------- 
上證攻克3,500點大關 大中華基金 後市看俏2018年01月24日 04:10 工商時報 呂清郎�台北報導

上證指數站上3,500點大關,為熔斷以來首次突破,並創2年新高,深圳綜合指數也同為漲勢,受惠全球經濟持續朝向正面復甦發展,整體來看今年大陸經濟與政治風險不大,加上官方改革政策助攻,經濟增長較過往更健康,慢牛行情可望延續,提供布局大中華基金佳機,後市績效續看俏。

群益大中華雙力優勢基金經理人洪玉婷表示,新公布的大陸2017年GDP表現較同期增長6.9%,增速7年來首度回升,出口復甦扶助經濟成長提速,也打消工業和信貸限制將損害經濟擴張憂慮,激勵市場氣氛偏多;近期逢企業年報公布時期,目前已披露預告公司,約8成業績報喜,企業獲利狀況表現不俗,整體基本面和獲利面持穩向好,官方改革政策延續,陸股後市行情值得期待。

日盛中國戰略A股基金經理人黃上修指出,大陸新年來定向降準正式實施,銀行流動性得以釋放,緩解年底資金面緊張局面。陸股第1季大多有春季躁動行情,進、出口數據好轉,經濟成長預期穩健,貨幣政策維穩中性,資金面與金融監管相對寬鬆外,還有農曆春節紅包行情,及兩會召開政策題材,中長期持續吸引外資流入,將推升陸股多頭延續。

宏利資產管理亞洲區高級策略師羅卓夫認為,大陸十九大之後,為亞洲資產提供穩定支持,今年全球增長預測向上趨勢,為大陸主要出口業提供理想支持,將持續在全球範圍內提振信心,牛市非曇花一現,預料會持續一段時間。

陸股投資布局方面,洪玉婷建議,低估值及業績具長期提升類股,依舊是資金偏好的選擇,隨大陸去產能轉為注重消費升級和製造業升級,包括新興消費、先進製造等產業前景持續看好,另藥品優先審評制度確立,大幅提升創新藥品的估值,政策面加持下,醫藥類股也可多加留意。

---------------下一則--------------- 
企業報喜 陸股續揚可期2018年01月24日 04:10 工商時報 孫彬訓�台北報導

經濟數據持穩向好、資金持續挹注,以及市場整體投資偏好未減之下,陸股持續上揚。
投信法人表示,統計至19日止,市場已經有1,536家上市公司披露2017年業績預告,其中業績報喜的公司家數達1,211家,占比近8成,後市來看,在基本面持穩以及年報行情帶動下,可望持續為大陸股市增添動能,後市表現仍然值得期待。

群益大中華雙力優勢基金經理人洪玉婷指出,今年來在人行實施定向降準,多個銀行流動性得以釋放,加上近日在家電、釀酒、互聯網金融等題材相對活躍之下,吸引資金持續挹注,也為大盤帶來漲升動能。整體來看,大陸經濟面表現持穩,官方亦持續推動經濟改革和轉型政策,加上隨著大陸資本市場對外開放進程持續推動下,可望吸引更多外資入市,有利股市表現延續。

第一金中國世紀基金經理人黃筱雲表示,從基本面評估,大陸去年PPI年由負轉正,年增率達6.3%,同時結束連續5年下滑的走勢。PPI是衡量產業狀況的領先指標,PPI翻正,代表產品價格上漲、企業獲利跟著成長,是股市多頭的正向訊號。此外,中國大陸逐步走出2011年以來的結構性調整階段,進入新一輪周期循環。

宏利資產管理亞洲區高級策略師羅卓夫(Geoff Lewis)指出,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後,大陸成一項穩定因素,為亞洲資產提供支持。另外,2018年持續高於趨勢的全球增長預測亦將為大陸主要出口行業提供理想的支持。新興經濟體的牛市並非曇花一現,而會持續一段時間。

兆豐國際中國A股基金經理人黃昱仁認為,人行定向降準政策落地,可望有效解決中小企業過去貸款貴、融資難的困境,並配合製造業資本開支周期回升帶動資金需求。

保德信中國品牌基金經理人許智洋分析,年初以來A股走勢延續去年底以來「二八分化」的格局,意即占上市企業公司數目2成的藍籌股主導股市表現,政策面、資金面等多重力量齊發之下,主流資金針對藍籌股做文章,權重板塊輪動,推升指數挺進,建議投資人本季可進場擁抱高純度的A股基金,參與牛市行情。

---------------下一則--------------- 
企業獲利強勁 亞股牛氣衝天2018年01月24日 04:10 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各資產類別配息狀況 https://goo.gl/5Yf31G

針對亞洲股市,安聯投資亞太區股票首席總監陳致強(Raymond Chan)表示,亞洲目前的表現已經與以往大不相同,回顧2017年,亞洲(日本除外)股市表現明顯優於其他區域,他認為,2018年亞洲企業營收貢獻強勁,創新能力令人驚艷,已不再是單純受到全球景氣拉抬而出現的牛市。

陳致強表示,中國為亞洲市場中,最值得長期布局的市場。隨著中國十九大的會議結束,習近平地位更加確立,將實施的五年計畫可望為陸股帶來長線的投資契機。此外,今年A股可望被納入MSCI指數當中,外資的挹注也將為目前估值偏低的A股帶來可期成長。

陳致強認為,中國通過一帶一路發展計畫以及超大型科技企業,在地緣政治和經濟方面的影響力可望持續提升。且相對於中國經濟目前的影響力,A股仍然被低估,但預期情況將有所改變。

針對亞洲其他市場,陳致強表示,印度廣大人口凝聚的消費能力,也將成下一個值得留意的焦點;而日本股市自去年以來持續有亮眼表現,儘管總體經濟面仍有諸多挑戰,但已經連續五年優於歐股的表現。此外,日股的企業營收為帶動股市表現的主要因素,但觀察目前日股的本益比,仍然與五年前相同,代表著評價仍偏低,提供著投資人布局的機會。

---------------下一則--------------- 
企業獲利看俏 亞股多頭衝鋒 全球經濟回暖 MSCI亞太指數今年漲勢領先2018/01/24蘋果日報【陳俐妏╱台北報導】
今年來亞股市場漲幅 https://goo.gl/puQKJR
投信發行亞股基金今年來績效前十強 https://goo.gl/qeoKzY

亞股市場今年衝鋒!全球經濟持續回暖挹注,推升亞股走高。根據彭博資訊顯示,以MSCI指數為例,MSCI新興亞洲年初迄今漲幅逾5%,表現與新興市場相當、更領先其他成熟市場。世界銀行發布的經濟展望,預估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達3.1%,優於去年,又以東亞和太平洋地區增長幅度最大,平均達6.2%,為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推手。

與其他重要市場指數比較,MSCI亞太指數今年來漲勢勝過MSCI AC全球指數的4.33%、美股標普500指數的4.21%。

亞洲科技股料再向上
第一金投信從價值面評估,去年亞洲科技類股漲幅達54%,漲幅雖大,企業獲利毫不遜色,達71%。今年因為基期因素,獲利成長率預估為18%,仍舊是近5年次高。加上,目前本益比不到20倍,若與納斯達克科技類股指數43倍相比,顯然未有高估問題,預料還有向上表現的空間。

統一投信統計,整體投信發行78檔亞股基金今年來績效只有1檔是負報酬,77檔為正報酬,全體平均績效為2.54%,前10強基金績效有4%以上。前5強績效都有贏過MSCI亞太指數的4.74%漲幅。

統一投信認為,2018年亞股有機會延續多頭格局,相較其他區域更值得配置較高比重,主要利基為總體經濟成長表現多優於預期,且股市評價,以及企業獲利成長動能俱佳。

安聯四季成長組合基金經理人莊凱倫表示,新興股市首選新興亞洲,因其盈餘展望最佳、估值相對較低,經濟基本面最好,且政局較穩定。亞股不但有基本面成長動能做支撐,而且還有資金面的力道,年初以來,在外資買超下,多數亞股呈現上漲格局,呼應全球景氣復甦延續去年多頭的氣勢。

創新衍生新需求爆發
第一金亞洲科技基金經理人黃筱雲指出,2018年全球經濟換檔提速,經貿活動更熱絡,有助於亞洲外貿出口表現。尤其是科技業,受惠創新衍生的新需求大爆發等利多,正迎來睽違已久的成長動能,並以領頭的台灣、中國、南韓、日本等,最受看好。

復華亞太神龍科技基金經理人林子欽表示,根據世界銀行最新公布的經濟成長預測,亞洲經濟體仍是驅動2018年全球經濟復甦的領頭羊,其中東亞太平洋、南亞地區經濟成長率皆超過6%,明顯優於其他地區,也將提供布局亞股的投資亮點。

---------------下一則--------------- 
黑田力守鴿派 日股飆上26年新高2018年01月24日 04:09 工商時報鍾志恆�綜合外電報導
日經225指數走勢 https://goo.gl/6aSyW7

日本央行(簡稱日銀)周二在貨幣政策議後宣布,維持目前大規模寬鬆貨幣政策不變符合外界預期。總裁黑田東彥重申將維持寬鬆貨幣環境,直到通膨率穩定在2%為止,來為最近市場揣測日銀要緊縮貨幣政策的預期降溫。

黑田重申將維持超寬鬆貨幣政策很長一段時間的評論,刺激日經225指數周二大漲1.3%,收24,124.15點,為1991年11月來首度收盤站上24,000點。

雖然日圓兌美元匯率周二盤中也因黑田言論而貶值0.4%,報111.17日圓,但隨後就轉為升值0.4%,報110.48日圓。

日圓匯率由貶轉升,除了匯市參與者繼續觀察黑田未來言行是否一致外,市場認為這跟日銀會後公布季度展望裡,改變形容通膨預期的措詞有關。日銀從去年12月時使用的「處持續疲弱階段」轉為「變化不大」。

日銀宣布維持其短期政策利率在負0.1%不變,和讓日本10年期公債殖利率目標繼續在0%附近。

黑田在會後記者會上說,目前仍未到日銀應該討論退場的地步,因為目前通膨率仍遠低於日銀的2%目標,以降低最近因為市場揣測而導致日圓快速升值的預期。

日銀1月9日宣布縮減例行性長債購債規模,引發市場揣測質化量化寬鬆政策(QQE)最快今年退場,並可能調高其利率目標,刺激日圓兌美元匯率急速升值。

專家認為任何暗示貨幣政策正常化都可能讓日圓進一步升值,增加日銀達成其通膨率目標的難度。

黑田表示通膨預期有所改善會加強目前寬鬆措施的效果,但並不表示日銀有必要立即調升利率目標。他還強調目前不會考慮讓QQE退場。

日銀在季度展望裡預期扣除新鮮食物價格後的核心消費者物價,在2018年度和2019年度將分別上升1.4%和1.8%,符合其原先預期。日銀預計2019年度會邁向其通膨率目標。

---------------下一則--------------- 
希臘即將結束紓困歲月2018年01月24日 04:09 工商時報 鍾志恆�綜合外電報導

歐元區財長周一批准希臘紓困檢討報告,對其執行大部份必要改革措施表示歡迎,同意未來幾周內向希臘撥出下一筆紓困金。隨著紓困已到最後階段,希臘將可望結束其依賴外國紓困的日子。

希臘國會上周在歐元區財長開會前,投票通過數十項包括財政、勞工和能源等各方面改革。這讓歐元區財長們滿意,同意在2月初到春季間撥出第3輪餘下尚未交給希臘的67億歐元紓困。

希臘過去8年三度需要紓困,2015年得到第3輪紓困金860億歐元。希臘政府和歐元區積極要讓希臘擺脫外界紓困之後,希臘準備8月退出紓困計劃的目標已愈來愈接近完成。歐元區財長們在聲明中表示,歐元集團將把其焦點轉向歐洲穩定機制(ESM)的最後階段。ESM預計在8月結束。

因此未來幾個月將決定希臘是否真的能退出紓困計劃,或希臘與國際債權人之間就紓困結束後的安排達成何種協定,以避免希臘重演之前的主權債務危機。

歐洲與國際債權人可能會堅持要緊密控制希臘財政預算若干年,和督促其繼續進行必要的改革,來不斷解決其僵化的經濟。

未來希臘任何要減緩債務負擔的措施,都會跟經濟發展的強弱連結在一起。即其經濟成長疲弱時,就要強化執行減緩債務壓力的措施;當經濟成長強勁時,可放鬆執行措施的壓力。

下一筆撥出的紓困金將幫助希臘履行其上半年到期的債務,以降低其積欠的負債,來讓希臘在8月紓困計劃結束後,能建立現金部位來緩衝債務到期的壓力,而不必再向國際債權人尋求協助。

希臘將利用餘下沒用完的紓困金,和計劃在8月前透過國際債市再發行2或3次公債來籌措現金,以建立約180億到190億歐元的現金緩衡。希臘去年7月進行3年來首度在國際債市發債。

---------------下一則--------------- 
科技股成長力道強 原物料股隨油價看漲2018/01/24蘋果日報【陳俐妏╱台北報導】

亞股在經濟展望佳、企業獲利支撐下,投信看好今年有望表現,投信法人聚焦台灣、中國、南韓、日本、印度,具備大選題材的印尼、馬來西亞市場也受青睞,而科技類股、原物料族群各擁話題。

統一投信預期亞股市場裡中國A股、港股、印度及印尼等應有表現。題材面上,建議聚焦於產業成長力道最強勁的科技類股,以及受惠於原油商品價格持續看漲的原物料類股。

統一投信說明,A股預定今年兩階段納入MSCI指數,全球追蹤指數的基金將跟進配置,海外資金流入規模將持續加。印度今年預估經濟成長率居全球之冠,且明年即將大選,看好執政黨持續加速放寬外資投資限制、推動基礎建設。推薦精選基金布局上,可留意大中華區產業龍頭股的統一強漢基金,聚焦中國及雙印的統一亞洲大金磚基金,以新科技、新能源為核心的統一新亞洲科技能源基金。

大馬泰國印尼將大選
復華東協世紀基金經理人許家?指出,東協市場隨全球經濟持續復甦帶動出口好轉,同步帶動內需消費、投資及企業獲利率改善,有利股市評價回升,由於馬來西亞、泰國、印尼這兩年將陸續舉行大選,財政政策、基礎建設將加速進行,可望維持景氣不墜,投資人可藉由區域型布局的東協基金掌握各市場成長契機。

第一金亞洲科技基金經理人黃筱雲說明,台灣在半導體與蘋果供應鏈佔優勢;中國在硬體製造、電子商務居主導地位;南韓在面板、記憶體和手機獨霸一方;而日本則在精密零組件、材料和設備領先群雄,亞洲各國科技業各自形成強大供應鏈的群聚效應,為吸引外資進場布局的關鍵因素。

---------------下一則--------------- 
新興債硬挺 奪債市吸金王2018年01月24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主要債券基金資金流向 https://goo.gl/TsrAaU

全球股市勁揚,引領市場風險性偏好增溫,卻也衝擊公債買氣,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上周強升一度觸及2.65%,來到2014年以來的逾三年新高,拖累上周整體債券基金買氣,儘管投資級企業債連續吸金周數進入第56周,但上周資金淨流入明顯從前一周的81億美元大幅縮水至30億美元,新興債基金則小幅從36億元回落至33億美元,高收益債則轉失血25億美元。

摩根新興市場本地貨幣債券基金經理人皮耶(Pierre-Yves Bareau)指出,全球經濟成長趨強,連動全球股市勁揚和通膨預期增溫,加上美國政府面臨五年來首次關門危機,推升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連二個交易日站上2.6%重要心理防線關卡,拖累整體債券基金上周資金動能也跟著轉疲,投資級企業債上周資金淨流入量不到前一周一半,高收益債甚至轉失血,惟新興債吸金動能相對硬挺,上周以33億美元奪下全球主要債市吸金王寶座,反映現階段資金對新興債格外情有獨鍾。

皮耶(Pierre-Yves Bareau)表示,伴隨全球經濟動能維持穩健向上,根據摩根資產管理預估,在新興亞洲6.4%的成長推動之下,今年整體新興市場經濟成長率將達到4.9%,與已開發國家間的差距將拉大至2.8%,眼見全球投資人風險偏好仍舊強勁,加上整體通貨膨脹壓力溫和受控,預料主要央行貨幣政策將會延續目前漸進調整的步伐,總體經濟環境仍然有利新興債表現,看好新興債市將會持續獲得資金青睞。

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固定收益基金經理人麥可•哈森泰博表示,今年存在許多引發美國公債殖利率上揚的因素,相較於美國公債,新興國家債市存在許多具投資吸引力的機會;過去兩年新興國家貨幣反彈,但仍比金融海嘯最慘烈時還要便宜,且當已開發國家公債殖利率還多有負殖利率時,國際資金自然會想趁新興國家匯價便宜而前進當地公債找尋高息機會。拉丁美洲是目前最看好的區域,投資題材相當豐富多元。

安聯四季豐收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表示,展望後市,經濟轉佳有利企業體質改善,加上信用債收益率較高,利率風險緩衝空間較大,故布局仍以具利差優勢的信用債為主,在券種的選擇上,將以體質較佳或波動度控管相對較好的標的。除了收益率較佳的高收益與新興市場債之外,也將利用投資級債來取代部分公債的保護效果。

---------------下一則--------------- 
新興市場債 2018持續吸睛2018年01月24日 04:10 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新興市場債與高收債近10年美元表現 https://goo.gl/peu7gf

雖然美國聯準會強烈暗示美國升息循環已經展開,但全球投資人對於固定收益仍有強烈需求,尤其是新興市場債券基金。根據投信投顧公會資料統計到去年11月底,與2016年底相比,國人持有境外新興市場債券基金成長了101%,規模達新台幣3,970億元,是境外基金規模唯一倍增的類型。

過去一年新興市場債券相關基金成了市場當紅炸子雞,成為追求穩定收益者的首選標的,儘管有人認為新興債可能有過熱跡象,然景順固定收益團隊海外投資顧問傑森楚希羅(Jason Trujillo)表示,以平均利差水準來看,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目前整體信用評價雖相對高一些,但全球經濟成長強勁,基本面及低通膨狀況,都可望為新興債市提供良好支撐。

景順投信表示,現階段投資新興市場債券仍具優勢。首先,投資於新興市場債券可有效分散風險與報酬來源,且新興市場主權債指數成分國家多達60個,對於經理人而言有較大的彈性,於各國間進行中、長期戰略性與短期戰術性的投資配置。

第二,相較於高收益債券,新興市場債券投資效率較高。根據統計資料從2008年初至2017年8月底新興市場債與高收益債券各年度美元表現,可以發現新興市場債券表現較高收益債平穩、夏普指數高。

第三,可提供更吸引人的收益水準。目前全球經濟成長仍然普遍趨緩,然而,新興市場債券資產比同等級的已開發國家債券提供更高的孳息水準,因此未來對升息的趨勢更有抵禦力。

景順投信表示,投資人面對低利率、市場震盪加劇,對收益需求若渴的情況下,若想要搭乘新興市場債券利多的投資人,不妨以「目標到期策略」布局來掌握收益、達成投資目標。相較一般傳統債券型基金,目標到期債券基金的操作優勢,在投資人因無法短進短出,經理人可維持操盤一貫性,避開短期價格波動;只要所持有的債券不違約,按時繳息,至債券到期日就能順利拿回本金與利息,堪稱是追求穩定收益的保守型投資人,面對市場波動的絕佳解決方案。

---------------下一則--------------- 
升息環境 新興公司債表現突出2018年01月24日 04:10 工商時報黃惠聆�台北報導
美升息環境新興公司債靱性表現 https://goo.gl/1dZPsN

儘管美國聯準會縮表對市場的影響至今微乎其微,但如果全球經濟持續擴張,各國央行料將採取貨幣緊縮政策,未來波動性可能增加,安本標準表示,當市場波動大時,新興市場公司債、印度債以及邊境市場債反而是資金避風港,因為外資持有這些債券比重低且收益率佳。

2018年來全球股市持續延續去年多頭走勢,不過,安本標準新興市場資深經濟學家吳安瀾(Alexander Wolf)認為,市場仍存在著市場著投資風險,如當世界各地對全球化的熱情逐漸被貿易保護主義的聲浪澆熄,政治因素對貿易構成愈來愈大的威脅時,中美關係的演變可能是左右 2018 年市場格局的關鍵。

另外,量化寬鬆退場的步調比預期更快以及中國大陸持續去槓桿等,都會影響到全球經濟成長。因此,今年在作資產配置時除了持有股票之外,也幫投資繫上「安全帶」。

亞洲主權債券團隊主管艾肯斯(Kenneth Akintewe)即表示,新興市場債券近兩年來表現強勁趨勢有望延續至 2018 年,主要因大多數新興市場經濟體不但成長步調穩健且通膨受控,加上政府債務水平低,使得新興市場當地貨幣主權債券的收益率相較成熟市場更為誘人。

艾肯斯說,萬一出現市場風險時,如美國聯準會升息速度和幅度比預期快且多,或者中美之間出現政治風險時,新興市場債具有下檔保護,尤其新興市場債中的新興市場公司債、印度債以及邊境市場債。

他說,新興市場公司債有2兆美元規模,其大過於美國高收益債,且是歐洲高收益債規模的4倍,新興場公司債信用評等大部份都是投資等級債,投資評等遠高於高收益債。在美國聯準會上次升息時(2013年),新興市場公司債表現相對抗跌。另外,印度債在新興市債中也是相對看好標的之一,因印度基於經濟改革正面,加上其債市與主要資產類別相關係數低的特性,外資持有比率相對低,且2014年至2017年皆交出正總報酬的亮眼成績單,為新興市場中值得注意的資產類別。

前緣主權債就是一般所稱的邊境國家主權債,不但投資人較少留意,連外資持有比率不高,艾肯斯說,如一般規模較大基金或者法人即較無法配置在如斯里蘭卡債主權債等,但這類型標的殖利率卻比核心新興市場債更誘人,當市場出現系統性風險時,反而可以提供投資人可以分散整體投資組合風險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