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小媽精選1070725基金資訊

2018年07月25日
多重因素干擾 全球布局為上2018年07月25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6月投信各類型基金規模變化 https://goo.gl/FdBpZW

受到企業作帳、壽險法人海外投資與大陸美國貿易紛爭等多重因素影響,6月國內投信基金規模較5月減少776億元至2兆4,722億元,若累計今年上半年,投信基金規模仍較去年底增長1,537億元,成長率6.63%。投信法人指出,現階段可以全球布局,以參與全球經濟持續增長的行情。

第一金全球大趨勢基金經理人葉菀婷表示,陸美貿易紛爭越演越烈,造成6月全球股市波動劇烈,進而影響投資人信心,但這並非是造成6月投信基金規模減少的唯一因素,因為自3月陸美相互宣戰後,投信基金規模仍逐月增長。

葉菀婷表示,從歷史來看,除了1922年,貿易戰對經濟和金融市場的長期影響普遍相當有限,因此投資人不宜過度悲觀,反倒應該留意短線跌深後的中長期布局機會,如:本益比已落至十年線附近的陸股、趨勢明確且獲利穩健成長的機器人、較不受貿易戰干擾的FinTech金融科技和AI精準醫療產業等。

宏利全球股票策略首席投資組合經理Paul Boyne指出,當前緊張局勢的核心,是一場關於領導新世代科技發展的持續鬥爭,例如機器學習、量子運算和人工智能。在「虛擬」戰爭的背景下,關稅措施相對上只屬枝節,但糾紛持續的影響難以見得只侷限陸美兩國,因此基於相對估值水準,繼續對美國資產持審慎觀點。

施羅德投信投資長陳朝燈表示,目前的貿易之爭有助過去一年來漲幅過多的股債市重新回到合理價位,而金融市場自高檔修正後,已回歸較合理的價位,股債市投資價值也開始浮現。

元大全球ETF成長組合型基金經理人周芯瑋表示,在資產配置上建議以「啞鈴模式」做為雙核心配置,一端著重防禦型資產,如美國長天期公債、公用事業、必需型消費等與大盤相關性較低的資產;考量已開發市場景氣仍具韌性,因此另一端可納入成長型資產,如科技類、景氣循環股等,作為獲取超額報酬的策略。

對新興市場有興趣的投資人,先觀察大陸股市與新興市場本地債是否止穩回升,若兩項指標皆往好的方向,可適度分批布局。

---------------下一則--------------- 
成熟股市不同調 美股基金獨紅2018年07月25日 04:10 工商時報黃惠聆�台北報導
全球主要市場基金資金流向 https://goo.gl/DremwT

美股財報季節展開,由於市場預期美國第二季財報將報佳音,使得美股基金上周一枝獨秀,成為唯一股票基金淨流入,上周淨流入逾23億美元,但其餘市場也都呈現緩和流出情況。

根據美銀美林引述EPFR統計,至7月18日為止,摩根投信表示,上周全球主要基金資金動向,除了美股基金維持連續兩周吸金態勢,其它基金全數遭資金淨流出。其中,歐股基金陷入連續失血19周的窘境,上周再失血6.82億美元,累計今年來整體資金淨流出金額來到413.64億美元,全球新興市場基金上周也連續11周遭資金淨流出。

安聯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林素萍表示,S&P 500成分企業已公布30家中,約九成獲利表現優於預期,市場上對第二季財報表現的正面預期,支撐近期市場表現。另美國經濟表現也不錯,美國6月零售月成長0.5%,連續第五個月正成長。

展望美股後市,群益美國新創亮點基金經理人徐煒庠表示,美股第二季財報陸續公布中,在已公布財報的S&P500成分股中,超過八成表現優於預期,市場也預估第二季S&P500成分股整體獲利增長有望來到20.8%,有助為美股表現提供支撐,但消息面上仍需留意貿易戰議題的進展。

產業部分,較看好創新能力較佳與長期盈餘增長較為穩健的科技、醫療保健和消費族群等,另金融股在聯準會升息及金融管制放寬的趨勢下應可受惠。

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經理人愛德華.波克也指出,儘管美國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可能影響經濟成長、推升通膨,現今美國就業市場強勁、企業開支和製造業活動活絡,對美國經濟前景仍保持樂觀,預期美國聯準會漸進升息有助於推升美元資產。

至於新興市場基金雖持續流出,資金流出情況已較緩和,摩根投信指出,包括全球新興市場、亞洲(不含日本)、拉丁美洲等市場基金,仍維持資金淨流入趨勢不變,只是貿易戰已成為歐債危機以來市場最擔憂的下行風險事件,因此在現階段投資新興市場,建議宜採取聚焦優質獲利能力的標的、降低投資組合波動的策略。

---------------下一則--------------- 
市場瞬息萬變 多元配置最安心2018年07月25日 04:10 工商時報 孫彬訓�台北報導

今年來金融市場瞬息萬變,投信法人建議,現階段可以用多元配置策略來參與全球經濟穩健成長的行情。日盛中國豐收平衡基金經理人黃昱仁表示,受到近期貿易戰和新興市場風險增加,資金近期出現從高收益、新興市場債等流出,若市場不確定持續減緩,短線消息面較缺乏,將有助跌深的行情反彈,下半年建議採股債多重攻略。

第一金全球大趨勢基金經理人葉菀婷表示,MSCI世界指數為例目前本益比為19倍,低於近五年平均值,同時接近十年平均水準,處於相對低檔區間,投資價值浮現。

宏利資產管理亞洲區高級策略師羅卓夫(Geoff Lewis)指出,全球經濟全面回升,全球經濟加速增長的步伐通常與企業獲利息息相關。有利的總體經濟基本面為企業的經營槓桿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環境,因而有利企業進一步提升利潤。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認為,投資人逢震盪加碼,以高息資產為核心,首選美國平衡型基金及新興市場當地貨幣債券型基金,股票建議靠攏側重科技的亞洲與新興市場股票型基金及美國科技與生技產業,並納入可多空操作的基金,兼顧抗波動與長期資本增值的目標。

---------------下一則--------------- 
大中華股市後市俏 低檔布局有機會2018年07月25日 04:10 工商時報 孫彬訓�台北報導

近期大陸股市持續震盪,投信法人指出,大陸宏觀環境並未大幅轉差,今、明兩年大陸的GDP增速預估仍有6.7∼6.8%,企業獲利能力也維持高檔,現階段股市估值明顯落後國際市場,不少優質公司已出現好的建倉機會。

日盛中國豐收平衡基金經理人黃昱仁表示,下半年傳統旺季來臨,從暑假展開的消費旺季、十一長假,一路延續到年底,帶給市場無限想像空間,題材面利多加持,陸股表現通常優於上半年,從過去七年來看,下半年上漲機率明顯高於上半年,平均漲幅更遙遙領先。板塊方面,大消費、大金融、大創新可長線關注。

宏利精選中華基金經理人游清翔認為,仍然看好大中華股票。企業基本因素穩健和本益比具吸引力,將繼續為大中華股市提供關鍵動力。游清翔指出,大陸A股5月底獲MSCI納入新興市場指數計算,將促使全球投資人全面檢視對大陸策略性配置,並意識到境外陸股並不代表整體大陸經濟,例如A股市場涵蓋許多境外市場並未提供的獨有企業投資機會,像是家居裝飾、化學品、可再生能源、生技及製藥公司等。

第一金中國世紀基金經理人楊國昌表示,當前股市衝擊大多來自於市場信心薄弱,陸股結構又是以散戶占大宗,機構投資人不高,容易風吹草動。隨A股本益比再度回落歷史底部,低於30倍以下的公司家數甚至達41%,比重超過2014年牛市啟動前的水準,陸股已具有絕對的投資價值。

國泰中國新時代平衡基金經理人張匡勛分析,滬深指數估值已回到2016年初的水準,與全球主要市場相較,陸股估值也長期低於平均,具投資價值。

富邦上証180單日正向兩倍基金經理人粘瑞益表示,A股歷經調整過後,估值已處在相對合理的位置,加上跌幅已落在歷史平均範圍,貨幣政策也出現中性偏鬆訊號,人民幣匯率短期回穩,市場恐慌情緒可望獲得釋放。

---------------下一則--------------- 
A股估值偏低 陸消費股成長可期2018年07月25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大陸內需消費市場受外資青睞 https://goo.gl/U6VRgz

陸股今年震盪大,但消費股相對抗跌,食品飲料、醫藥生物等6月下半旬北上資金仍然呈現淨流入,顯示外資仍看好內需股,根據歷史數據,消費股近五年第四季都呈現正報酬,加上目前整體估值偏低,全球股市本益比以A股評價較低,具投資價值。

台新中証消費服務領先指數基金經理人葉宇真表示,中長期看A股評價具吸引力,被錯殺的優質個股的配置價值逐漸凸顯。如果市場反彈傾向獲利確定、現金流穩健的必需消費板塊如食品飲料、醫藥生物。

資金面深滬港通北上資金6月仍淨流入285億人民幣,主要流入產業為金融、傳媒、食品飲料、醫藥生物等,顯示外資青睞大陸內需產業。

日盛中國豐收平衡基金經理人黃昱仁指出,A股2,700點以下有明顯買盤支撐,包含多家上市公司積極回購股分,及超過600家公司大股東表態增持,加上今年下半年養老金、保險機構增持將為A股帶來增量資金,8月底啟動第二階段入摩,整體比例將上調至5%,預期全年可吸引170∼180億美元外資,有利指數後續表現。

宏利精選中華基金經理人游清翔認為,A股獲MSCI納入新興市場指數計算,預料將促使全球全面檢視對大陸的策略性配置,並意識到境外表現不代表整體大陸經濟。A股市值達8.5兆美元,已是不容忽視的資產類別,MSCI中國指數為A股帶來互補和多元投資機會,工業、消費品、基本原材料和康健護理業占比較大。

群益中國金采平衡基金經理人楊書婷分析,陸股進入財報季,市場預期今年A股盈餘成長仍有雙位數表現,加上官方仍持續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政策,陸股後市仍未看淡。投資布局建議選擇基本面佳或政策受惠程度高的板塊,包括醫藥、科技、消費等可持續留意。

---------------下一則--------------- 
歐日出口 展望疲弱2018年07月25日 04:10 工商時報鄭勝得�綜合外電報導
日本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 https://goo.gl/cT75uY

市調機構IHS Markit周二公布多項數據,其中歐元區7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雖創下2個月高點,但出口成長展望不佳,而日本製造業擴張力道亦寫下20個月新低,主因是出口需求連2個月下滑。這些數據顯示,全球貿易紛爭加劇,恐衝擊歐元區與日本出口需求、拖累未來經濟成長。

IHS Markit公布,7月製造業PMI初值則由前月終值的54.9略升至55.1,亦優於市場預期的54.6。但7月服務業PMI初值由6月終值的55.2降至54.4,不僅創下2個月低點,亦不如市場預期的55.1。
受服務業拖累,歐元區7月綜合PMI初值由6月終值的54.9降至54.3,創下2個月新低。

IHS Markit指出,雖然歐元區下半年經濟仍擴張,但已失去部分成長動能,顯示第三季經濟擴張力道可能放緩。新訂單成長速度減緩,增幅創下2016年10月以來新低。而企業對未來的展望也不如以往樂觀,其中以製造業最為明顯,顯現市場對於全球貿易戰升溫的擔憂。

IHS Markit首席經濟學家威廉森(Chris Williamson)表示:「雖然歐元區許多國家國內需求出現改善跡象,有利於該區製造業與服務業擴張,但出口成長展望不佳,恐影響到未來製造業擴張動能。」

此外,Markit/Nikkei日本7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經季調後初值為51.6,較6月終值的53.0下滑,雖然仍保持在50榮枯分界線之上,但創下2016年11月來的20個月新低。

IHS Markit指出,雖然日本製造業今年上半年表現強勁,但據7月初值數據顯示,該產業在第三季開頭的成長動能出現放緩。而新業務成長大幅減弱、近乎持平,儘管日圓進一步貶值,但出口需求卻連兩月下降。

---------------下一則--------------- 
美財報周登場 台韓兩樣情2018年07月25日 04:10 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亞洲主要股市外資買賣超情形 https://goo.gl/kMsZUc

進入美國財報周,市場目光轉而關注美國企業獲利增長,整體而言,外資上周對亞股賣多買少,與美國企業獲利連動度較高的東北亞股市,台韓表現兩樣情,台股上周一枝獨秀,獲得外資4.86億美元買超;反觀南韓卻遭3.31億美元賣超。

儘管印度和東協股市亦全數遭到外資賣超,泰國、菲律賓、越南和馬來西亞等股市則受惠內資相挺而逆勢走揚,尤以越南單周上漲2.6%最出色。

摩根亞太入息基金產品經理張致寧表示,今年來除中美貿易、川金會談、東協選舉等不確定因素干擾,外資獲利漲多部位而出脫亞洲資產,更造成亞股波動大增。但觀察亞洲景氣與獲利數據雖見放緩,但穩定增長趨勢不變,且目前亞股股價淨值比僅1.8倍,再度重回長年均值以下,有利吸引外資回流。

張致寧指出,亞洲企業成長崛起,不僅受惠龐大人口與內需市場,更在技術、投資等發展更趨成熟趨勢下,市值與獲利表現在全球占比都明顯攀升。

宏利投信指出,儘管地緣政治和貿易方面的風險仍然存在,投資者應預期在未來六至12個月內,全球經濟將持續增長而不會中斷,並按此布局投資策略。

就經濟數據來看,即使亞洲出口在今年下半年放緩,亞洲大部分地區仍擁有強勁的內需將作為緩衝。

群益亞太中小基金經理人李忠翰表示,新興亞股經濟基本面仍未反轉,根據亞洲開發銀行最新公布的亞洲成長展望補充報告,維持亞洲發展中國家今、明兩年經濟成長率6%和5.9%不變,基本面仍有助支撐股市表現,加上近期的回檔也讓評價面更具吸引力,且印度、東協等地不乏官方經濟發展政策的加持,對新興亞股後市不看淡。

---------------下一則--------------- 
美股多轉空四大因素 基金大戶:升息是頭號狙擊手2018年07月25日 04:10 工商時報 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貿易戰陰影籠罩股市,但知名對沖基金操盤手羅布(Daniel Loeb)指出,貿易衝突雖會威脅美股多頭,但對美股衝擊最大的仍是聯準會的緊縮貨幣政策。他列舉造成股市走跌的四大風險,除了貿易戰和升息,還包括經濟擴張放緩及通膨升溫。

美國財經媒體CNBC報導,對沖基金Third Point創辦人羅布在致客戶信函中,表達他對股市多頭面臨威脅的憂慮。

這位對沖基金界大咖在信中表示:「我們認為股票會繼續上漲,只是漲速料放慢。」羅布坦承他對股市的樂觀心態,比1年前還脆弱。即便貿易戰議題吵得沸沸揚揚,羅布認為那還不是近期內股市恐遭狙擊的最大因素,他直指聯準會(Fed)趨緊的貨幣政策,可能讓堂堂邁入第9個年頭的美國經濟擴張期止步。

Fed自2015年啟動升息循環開始,預計到2019年結束,基準利率總共將調升超過300個基點,這令羅布憂心忡忡。Fed已經放話,聯邦基金利率明年將升到3.4%左右。

羅布舉出促使美股多轉空的4大風險,除了Fed升息這個頭號狙擊手外,再來便是愈演愈烈的貿易戰。他表示,儘管尚無須擔心目前的關稅報復給經濟帶來衝擊,但市場勢必因失控的貿易戰瀰漫恐慌戒慎的情緒。第3是美國經濟增速較去年遜色,也會令投資人陷入悲觀。第4是鑑於勞動市場緊俏,通膨有升溫趨勢,對美股走勢亦有負面影響。

---------------下一則--------------- 
美Q2房市降溫 專家憂不利經濟2018年07月25日 04:10 工商時報 鍾志恆�綜合外電報導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經濟已持續擴張9年,但第二季房屋銷售下滑,讓人擔心這是經濟開始出現逆風的最新訊號。

美國房仲協會(NAR)周一公布,6月中古屋銷售月跌0.6%,年率經季調後達538萬戶,與去年同期相比下跌2.2%。

上半年裡有5個月住宅銷售出現年跌,專家指出房市被視為美國整體經濟健康度的重要指標,因此銷售呈下跌趨勢讓人憂心。

NAR指出6月中古屋中間價年增5.2%至27萬6,900美元。75萬到100萬美元區間住宅銷售量年增6%,但10萬到25萬美區間的銷售卻年跌7.1%,顯示買氣低迷情況集中低價住宅。
6月待售中古屋達195萬戶,月增4.5%,年增0.5%,為2015年中來首次出現年增情況。

儘管各種跡象顯示美國經濟正加速成長,但房市出現轉弱跡象就可能預示經濟成長背後不如外界樂觀。

房市占美國GDP比率約15%到18%之間,中古屋銷售有助推動其他產業景氣增長。當房市買氣滑落,與消費、住宅修繕、營建到房貸等相關經濟活動都受影響。

房產資訊網Zillow經濟學家特拉札斯(Aaron Terrazas)說,雖然房市帶領美國經濟走向復甦,但現在卻走向放緩。

美國抵押貸款銀行協會(MBA)上周公布迄7月13日止當周房貸申請量較前一周減少2.5%。

商務部資料顯示6月房屋開工月跌12.3%,為約一年半來最大月跌幅。全美各地幾乎所有類型住宅的營建活動都下降。有房仲指出買家尤其豪宅買家態度變謹慎,房市景氣將繼續放緩。

專家認為美國對中國大陸和歐洲互相調高關稅,可能會增加美國通膨壓力而令聯準會更積極升息,最終只會進一步打壓房市買氣。房地美指出30年固定房貸利率,在6月的均值已從1月的4.03%上升至4.57%。

---------------下一則--------------- 
無視貿易戰 黃金空單反飆高2018年07月25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怡均�綜合外電報導
今年來黃金現貨走勢 https://goo.gl/NhBde1

《華爾街日報》報導,受到美元走強以及利率上升影響,投資人持續看空黃金,押注金價下跌的空單規模已締造新高紀錄。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統計,7月17日為止該周,對沖基金與其他投機投資者連續5周提高看空黃金價格的部位,這使空單規模寫下2006年開始該紀錄的最高水準。

黃金價格在今年1月升上高點後,迄今跌落10%,本月累跌2.2%。金價上周四收在每盎司1,222.4美元,寫下逾1年低點。周二黃金價格小漲0.2%,報1,228.5美元。

分析師表示,美國經濟穩健削弱黃金的避險需求,雖說貿易緊張加劇,但投資人對經濟動能仍深具信心。分析師表示,本周五美商務部將公布第2季經濟數據,預料將展現近4年來最強成長率。

美元升值是投資人看空金價的另一原因。黃金與許多商品一樣,皆以美元計價,因此當美元走揚時,意味海外投資人要買黃金的成本更昂貴,進而使金價受挫。追蹤美元兌其他16種主要貨幣的美元指數近期已升抵1年多的高點。

隨著聯準會(Fed)料將持續升息,以抑制經濟過熱,分析師如今在推敲金價未來下跌程度為何。RJO期貨公司資深市場策略師哈伯康(Bob Haberkorn)表示,「在貿易威脅浮現,金價仍未攀高,最大的原因在於Fed。」投機投資者已看淡金價前景,操盤手也紛紛從黃金ETF撤離資金。世界黃金協會(World Gold Council)估計,6月投資人自黃金ETF大舉撤資逾20億美元,失血規模創2017年7月以來之最。

儘管部分市場人士認為,貿易戰或其他無法預期的事件,可能促使黃金的避險需求上升,但分析師認為,就目前來看,金價前景仍然黯淡。哈伯康表示:「金價應該會持續下探,也許有人說黃金已超賣了,但超賣情況可能再維持一陣子。」

---------------下一則--------------- 
指數表現勁揚 生技基金水漲船高2018年07月25日 04:10 工商時報 呂清郎�台北報導

7月以來大型生技製藥公司Biogene新藥臨床試驗取得不錯成果、FDA宣布新基因療法指南草案、類股第二季財報表現不俗等利多紛出,帶動生技醫療股表現,NBI生技指數重返3,700點關卡之上,短中長均線多頭排列,勁揚達7.69%,遠優於美股三大指數,生技基金受惠水漲船高,13檔生技基金平均績效4.35%,前三強績效逾6%,表現相當亮眼。

群益那斯達克生技ETF基金經理人張菁惠表示,NBI生技指數7月至23日止,漲幅超過一成,主要受惠政策順風、產業獲利穩健,及併購和新藥研發進展等題材激勵。儘管貿易戰議題仍延燒,NBI成分股主要營收多來自國內,受國際貿易紛爭影響相對小,加上人口老化趨勢,市場對於醫療用品及照護服務的需求料持續增長,整體產業成長性持續看好,後市表現仍值得期待。

日盛首選基金經理人楊遠瀚指出,生技族群上半年營收表現佳,醫材與保健食品美容為留意焦點。保健食品大廠營運表現搶眼,受惠大陸大健康需求發威,既有市場擴張,今年新產品投產貢獻持續升溫,營收好表現有機會持續到年底。

富蘭克林坦伯頓生技領航基金經理人依凡.麥可羅認為,人口老化趨勢為醫療產品支出提供穩定增長來源,基因療法和免疫細胞療法對於治療癌症持續出現重大研究進展,在技術進步及FDA政策支持下,有望在未來逐漸收割成果。大型製藥及生技資金實力雄厚,向外併購拓展產品線及帶動成長需要,中小型生技成為潛在被併購熱門標的,有助中小型生技股表現。

群益全球關鍵生技基金經理人蔡詠裕強調,醫療產業在需求多元之下,除新藥題材,包括手術機器人、微創手術及其他新型態的技術和產品也都積極發展中,整體產業成長性持續看好,中長期投資潛力值得期待。

---------------下一則--------------- 
凱基醫院及長照產業基金經理人黃廷偉:醫療保健類股 持續看好2018年07月25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全球股票指數與生技醫療類相關指數 https://goo.gl/vXWwQK

受到中美貿易紛爭和義大利組閣紛擾,全球股市近期波動加大,醫療保健產業同樣受牽連,但區分較細指數類別觀察,截至6月底,MSCI全球醫療服務及醫材設備指數今年以來上漲7.39%,表現仍遠勝MSCI全球股票指數的-0.67%,以及MSCI全球生技製藥指數的-2.89%。
若以五年年化報酬率來觀察,MSCI全球醫療服務及醫材設備指數更高達15.87%。

凱基醫院及長照產業基金經理人黃廷偉表示,據TrendForce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全球醫療器材市場規模在2017年估計為4,281億美元,總體醫療器材市場趨勢穩定成長,預計2021年可達約5,174億美元,2016∼2021年複合成長率為4.78%。此外,美國原訂今年恢復課徵的醫材消費稅,已獲國會通過延遲至2020年施行,為產業發展注入利多。

受惠於稅改政策,醫療保健企業由於海外現金高,帶動企業併購活動熱絡,如近期史賽克公司宣布與競爭對手波士頓科學公司達成收購合併協議,由於波士頓科學的市值接近500億美元,若該交易最終達成,有望成為該領域近年來規模最大的併購交易。

黃廷偉指出,由於醫療服務及醫材設備產業需求穩健,受政策及新藥開發影響較低,加上具高進入門檻,持續看好醫院和相關醫療設備、檢測、耗材等類股。

黃廷偉認為,人的一生都有被照護的需求,從出生到老死都與醫院產業緊密相連,而高齡趨勢及老老人的湧現更讓長期照護產業潛力無窮。他也建議投資人可以鎖定投資於醫院及長照產業商機基金,布局深具成長潛力產業,擔心風險投資人可以分批單筆或定期定額的方式參與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