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小媽精選1071016基金資訊

2018年10月16日
小媽精選1071016基金資訊

美股鬧股災 拉全球市場齊摔2018年10月16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全球主要市場基金資金流向 https://goo.gl/p5cd8q

受到美國公債殖利率彈升、美股持續下跌影響,國際資金態度也轉趨保守,統計上周全球主要市場基金資金動向,不論新興市場與成熟市場清一色失血,其中亞洲(不含日本)基金上周遭資金淨流出8.54億美元,為近13周以來最大單周賣超金額。

5月以來全球遭逢中美貿易戰爭、經濟成長步調放緩等外部因素干擾,迄今僅有全球新興市場與亞洲(不含日本)基金還維持資金淨流入態勢,其它全數皆受到資金淨流出壓力,又以歐股基金今年來的資金動能最疲軟,累計資金淨流出金額達532.66億美元。

摩根多重收益基金產品經理陳若梅表示,從基本面來看,美國經濟前景展望無虞,聯準會貨幣正常化的動作,以及預期通膨回溫趨勢,主要都是反映正面的經濟展望。

此外,美股大盤的本益比經過這波拉回修正,已自去年底的相對高處回落至長期均值,搭配過去兩季企業財報結果優於市場預期,後市不需過度悲觀。

陳若梅分析,今年來國際市場的外部干擾與雜音不小,預期市場會將焦點放在財報結果、貿易戰的潛在影響,及工資上升對企業獲利的影響等方面,若實際財報結果顯示多數企業表現符合或優於預期,可望再次帶動美股重返升勢,進一步提振全球風險性資產的投資信心。

鑑於美國期中選舉即將到來,陳若梅認為,預料消息面、政治面引發的震盪表現將會更為頻繁,建議投資人在相關操作配置上,應採更為主動靈活調整,以及強調由下而上基本面出發的投資策略,或是透過多重資產策略因應。

保德信策略成長ETF組合基金經理人歐陽渭棠表示,上周美債殖利率快速飆升,市場憂心美國加快升息步伐,導致VIX指數一度衝上24的近期高峰,避險氣氛迅速蔓延,資金陸續撤出股市,拖累全球股市一片慘綠,但短期看來僅是籌碼面調節的回檔修正,並非發生系統性風險或景氣步入衰退,預期整理過後將回穩反彈。

歐陽渭棠分析,從企業獲利動能強勁來看,全球景氣擴張態勢不變,即使中美貿易紛爭來搗亂,S&P500企業第三季獲利成長率仍有19%的亮眼成績,顯見美國經濟持續成長,將為股市帶來強勁支撐。

---------------下一則--------------- 
Q4展望 多頭續航 股優於債2018年10月16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凱基投信2018年第四季投資策略 https://goo.gl/vaG1Ys

2018年前三季全球股、債市受美國升息、貿易戰及強勢美元影響,成熟市場表現明顯優於新興市場。展望第四季,凱基投信總經理高子敬認為,全球景氣邁入成熟階段,儘管有些許市場雜音、波動度加大,但受惠於美國經濟動能及企業獲利強勁,第四季全球多頭可望續航,股票仍是相對報酬較佳的資產,成熟市場股票表現相對優於新興市場,美國仍是最看好的市場。

在美股後市持續看好之下,部分掌握大趨勢的產業,如醫療器材、科技、雲端等,表現將更為突出。凱基醫院及長照產業基金經理人黃廷偉指出,根據美國專業機構統計,藥費支出其實只佔整體醫療支出的10%左右,大部分的支出其實仍花費在醫院之檢驗、治療、住院及手術、醫材等相關項目上。近年來醫療服務及醫材設備指數表現明顯超越生技製藥產業。因此看好醫療設備及醫材產業,相對優於製藥生技產業。

凱基雲端趨勢基金經理人徐慧芸表示,雲端是科技儲存與運算的重要基礎建設,包含人工智慧、無人機、生物辨識、聯網汽車、虛擬實境及自動化機器人等,都需要雲端服務作為支撐,在全球政府及頂尖企業紛紛投入雲端應用技術下,可望進一步推升市場對於雲端儲存及運算的龐大需求,相關雲端趨勢基金也跟著水漲船高。

放眼第四季債市,各國央行政策、中美貿易摩擦及通膨預期等因素,將是牽動第四季債市的關鍵。高子敬表示,目前市場預期美國聯準會(Fed)將維持漸進式升息步調,加上避險買盤需求,美債利率往上空間有限,相對看好美國公債後市表現。

全球景氣仍處於擴張階段,多數投資等級公司獲利亦維持成長,加上目前投資等級公司債殖利率水準相對於公債殖利率具有利差優勢,將可成為資產配置的一環。至於大陸債市,因大陸貨幣政策偏向寬鬆,匯率則有利於人民幣資產配置,建議第四季可逢低加碼大陸利率債。

---------------下一則--------------- 
股災衝擊 定額投資減震2018年10月16日 04:10 工商時報 呂清郎�台北報導

台股接連受到軍演效應,及美股重挫引發全球股災,外資加大撤出力道,沙烏地阿拉伯與俄羅斯決議增產壓低油價,塑化股承壓,國際市場訊息紛雜,大盤指數失守萬點,市場震盪加劇,後續除關注電子大廠法說登場,及外資與美股動向,投信建議採定額方式布局台股基金,有助降低震盪風險。

日盛MIT主流基金經理人楊遠瀚表示,美債殖利率升高,導致外資撤離台股,近期內資跟著縮手,中小型股預期將持續整理,權值股仍具有撐盤效果,能否守穩全看美股表現,及美元與美債殖利率走勢。外資期現貨持續同步減碼,態度何時轉變,更是盤勢重要指標,逢低布局採定額方式,有利分散短線震盪向下風險。

群益葛萊美基金經理人蔡彥正指出,台股受美股走跌、中美貿易爭端擴大及電子產業庫存調整影響,波動幅度加大。展望後勢,仍需觀察美債殖利率走勢和美股表現、外資動向、貿易爭端進展。操作上建議成長動能且評價合理個股,仍看好績優且有展望的成長型公司持續表現,殖利率較高個股是重要支撐,可多加留意。

宏利台灣動力基金經理人游清翔認為,台股中小型股的市場反應迅速、轉型包袱較小,提供行情反轉向上動力,關注全球通膨升溫,帶動市場需求增加的生技、新藥、健康食品等的想像空間,晶圓、被動元件、5G等類股也仍具投資潛力。

台股有許多趨勢成長產業,依然值得投資,如GPU、Server持續升級,5G下用量、面積也將放大,ABF載板供需吃緊,廠商獲利有轉機。楊遠瀚強調,金融具有升息及美國公債殖利率走升議題,水泥及鋼鐵進入第四季旺季,仍有漲價機會。

至於中美貿易戰影響大陸紡織代工廠訂單,反觀台灣紡織業者多於東協等地區設廠,可望受惠轉單效益。

---------------下一則--------------- 
恐慌指數漲 多重資產突圍2018年10月16日 04:10 工商時報 魏喬怡�台北報導

美股近來波動度大增,VIX指數來到20以上,雖10月以來增幅逾倍,但相較於今年2月一度來到50以上,顯示市場情緒波動、但尚未如年初那波的恐慌。法人指出,跨入第四季,市場雜音紛沓,美中貿易延宕未明,面對全球經濟仍正向成長、美國成長力道相對強勁,多重資產策略減震,有助突圍波動的市場氛圍。

根據晨星資訊顯示,以美元平衡型股債混合基金為例,年初迄至10月11日,採均衡配置多元資產策略的基金,雖面臨市場波動的挑戰,但正因為股債混搭的資產特性,強化整體投資組合追漲抗跌的特性,表現上相對出色,在近30檔基金中,包括安聯收益成長基金等三檔基金,年初迄今仍繳出正報酬。

10月以來,全球市場波動加大,不過,包括美國高收益債券指數、可轉債指數和羅素1000成長指數,今年以來仍分別維持1.43%、4.02%以及7.41%的正報酬。

安聯收益成長基金產品經理胡韡耀表示,近期債市殖利率彈升、中美貿易戰與美國期中選舉等雜音造成市場震盪。面對市場波動愈趨明顯,以多重資產切入,同時布局收益、成長型資產,因為較能抵禦市場波動和多空變化,會是較佳策略。

展望後市,胡韡耀表示,美國市場中長期基本面仍屬良好態勢,儘管短期波動,但均衡分散資產布局及跟漲抗跌特性,相對是投資人攻守兼備的不錯選擇之一。美國經濟基本面仍然強勁,失業率近50年低點,人力短缺支持工資強勁上漲,美股這波下殺走勢可能只是暫時修正,不代表牛市結束。

新光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邱志榮表示,目前全球市場仍持續擔憂中美兩國關係持續惡化,當全球金融市場再度陷入政治陰霾,投資人資產配置可以採三招因應,第一招降波動,以低波動資產,列為核心配置;第二招是追成長,以成長型資產,作為衛星搭配。

由於各資產成長需考量基本面,若一般投資人不想費心,不妨採第三招─選多重,直接布局到多元分散投資標的、能兼顧成長報酬及下檔保護的「多重資產基金」,長期投資下來,讓資產配置的收益來源更加多元、打造收益力、防禦力雙贏。

---------------下一則--------------- 
投資人信心動搖 沙國股匯雙重挫2018年10月16日 04:10 工商時報 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華盛頓郵報》記者哈紹吉(Jamal Khashoggi)失蹤事件已經造成美國與沙烏地阿拉伯之間的緊張急遽升高,並且動搖投資人信心,沙國股匯市雙雙重挫。

沙國證交所全股指數股市周一開盤雖然彈升2%,不過受哈紹吉失蹤導致美沙兩國關係緊繃,沙國股市周日盤中曾狂瀉7%、當地大型企業數十億美元市值因而蒸發。自該名記者月初神秘消失後,沙國股市迄今也急跌9%,令今年來的漲幅全化為烏有。

在匯市方面,沙國貨幣里爾亞周一早盤在現貨市場走低至3.7514兌1美元,為2017年6月最低價位。該國央行向來維持3.75里爾亞緊盯1美元的匯率政策,匯率波動幅度約在3.7498至3.7503之間。

沙國知名異議分子,也是華郵特約記者哈紹,本月2日進入沙國駐伊斯坦堡領事館後就未再出現。土耳其當局聲稱握有哈紹吉遭到殺害的證據,但該指控卻被沙國嚴正否認。

不過美國總統川普揚言,一旦證實沙國是幕後黑手,將對該國「嚴厲懲罰」。沙國也不干示弱,聲稱會用石油對藉故制裁的歐美國家進行報復。

沙國王儲薩爾曼(Mohammed bin Salman)在兩年多前推動「願景2030」工程,希望能藉由吸引外資、提振觀光與刺激民間企業成長,讓沙國經濟邁向現代化,並減少對石油收入的倚賴。

據聯合國年初報告指出,雖然沙國去年直接海外投資降至14億美元,創14年來最低,但之後該國經濟逐漸從衰退中恢復,外資再度湧入該國,MSCI也將該國股市列入新興市場指數。

不過哈紹吉消失事件,卻使沙國經濟現代化工程受阻。多家西方企業已撤回與沙國政府合作,以與該國保持距離。英國億萬富豪布蘭森日前就宣布退出兩項發展紅海旅遊的計畫。

此外,沙國政府下周舉辦、被外界譽為「沙漠達沃斯」的投資論壇,也出現部分人士臨時更改心意,表示不會出席。多數國際媒體也撤回他們對該論壇的贊助。

---------------下一則--------------- 
美沙互嗆經濟制裁 油價恐飆漲2018年10月16日 04:10 工商時報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
布蘭特原油今年來走勢 https://goo.gl/2dfEgA

華郵沙烏地阿拉伯記者哈紹吉(Jamal Khashoggi)本月初進入土耳其後至今行蹤成謎,多方跡象顯示哈紹吉恐已遭不測。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揚言,若最後證實沙國就是幕後黑手,必將祭出經濟制裁予以嚴懲,沙國則回嗆若遭制裁將採取報復手段。專家警告,此一風波已為油市供給面帶來新的風險,恐引爆油價新一波漲勢。

沙國與長期盟友的關係可能生變,國際油價則應聲反彈,布蘭特原油周一跳漲近1.5%,最高來到81.92美元,紐約指標期油也漲至71.74美元。

哈紹吉本月初進入土耳其伊斯坦堡沙國領事館後從此人間蒸發,土國政府掌握情資顯示,哈紹吉已在領事館內遇害,意即沙國政府與此事脫不了干係。

美國總統川普上周末表態,若最後證實哈紹吉是在沙國領事館內遇害,美國必將會對沙國祭出「嚴懲」,也就是經濟制裁,包括英國與法國等國也對此表達「嚴重關切」。

沙國國營通訊社SPA周日引述官員說法報導,沙國政府否認與哈紹吉失蹤一案有關,同時警告美國,若因哈紹吉一案對沙國進行制裁,沙國必將採取以牙還牙的報復手段。
沙國官員周一也對外表示,針對哈紹吉失蹤一案,沙國政府已下令展開內部調查。

市場分析師認為,若美沙因哈紹吉一案演變成經濟對抗,全球油市將首當其衝,油價恐再掀一波漲勢。

安智(ING)研究部門首席經濟學家卡內爾(Robert Carnell)表示,「哈紹吉事件已為油市帶來新風險,沙國若採取報復手段,必然將以減少原油供給為主要工具,這勢必會刺激油價上漲。」

安聯(Allianz)首席經濟學家海斯(Michael Heise)也說,利雅德當局的確很可能拿石油做為報復其他國家的武器。

海斯指出,「我對此一事件的發展不是很樂觀,沙國以石油進行報復時將推升油價,油價上漲又會在許多其他市場引發連鎖效應,特別是高度依賴原油進口的亞洲經濟體。」

---------------下一則--------------- 
地緣政治緊張恐釀石油危機 沙國嗆油價飆上400美元2018/10/16蘋果日報【劉利貞╱綜合外電報導】
倫敦布蘭特原油期貨近一年走勢 https://goo.gl/EaYLVK
近代三次石油危機 https://goo.gl/eLG4CU

1973年10月16日,沙烏地阿拉伯等波斯灣產油國聯合調漲油價17%並減產,次日OPEC決議以石油作為武器,透過石油禁運來報復西方國家在以阿戰爭中偏袒以色列,引爆近代第1次石油危機,期間油價暴漲3倍,歐美國家不僅陷入用馬拉汽車的窘境,還落入成長停滯、通膨居高不下的「停滯性通膨」,全球經濟面臨二次大戰後最嚴重危機。

在45年後的今天,隨著地緣政治風險升高,另場石油危機正在醞釀中。美國近日因《華郵》記者失蹤事件,與沙國撕破臉,在美國總統川普揚言祭出「嚴厲懲罰」後,沙國周日也強硬回應將奉陪到底,嗆聲不惜拿全球經濟陪葬,要讓油價飆上200美元、甚至400美元,頗有再次動用「石油武器」之意。

市場消息紛紛擾擾,刺激倫敦布蘭特原油期貨昨在亞洲盤初一度上揚1.85%至每桶81.92美元,從上周周線重挫4.4%的頹勢中強勁反彈;紐約西德州原油期貨最高漲1.91%至每桶72.7美元,同樣擺脫上周跌逾4%的走低態勢。

美沙《華郵》事件交惡
倫敦布蘭特原油期貨和紐約西德州原油期貨10月3日雙雙漲抵4年新高,分別觸及86.74和76.9美元,上周雖隨全球股市大跌而回落,但今年來累計漲幅仍各達21%及19%。

國際油價自2016年初跌破每桶30美元創下至少13年最低價位後,過去2年多來持續反彈,近月伴隨油價站上80大關,市場也已出現油價重回100美元已然在望的聲音。

沙烏地阿拉伯知名流亡媒體人、《華盛頓郵報》特約記者卡修吉(Jamal Khashoggi)本月初在沙國駐伊斯坦堡領事館失蹤,迄今下落不明。因卡修吉曾多次批評沙國王室政權,外界質疑他已經遭到暗殺,德、法、英等西方國家都向沙國政府施壓,要求查明真相,特別是美國,不少企業領袖也不約而同抵制沙國的活動。

繼福特汽車後,摩根大通執行長戴蒙(Jamie Dimon)也宣布不出席有「沙漠達沃斯」的沙國未來投資倡議(Future Investment Initiative)會議。

對於川普話裡話外指控沙烏地阿拉伯為兇手之意,沙國國營官媒沙烏地新聞社(Saudi Press Agency,SPA)周日引述「來自官員的消息」報導,稱「如果遭遇任何制裁舉措,沙國都將回敬以更強烈的行動」,並強調「沙國經濟在全球經濟扮演重要且具影響力的角色」,隱隱透出威脅意味。

沙國國營阿拉伯電視台(Al Arabiya)頻道總經理艾達克希(Turki Aldakhil)同日更撰文警告:「如果美國向沙烏地阿拉伯施加制裁,我們將面臨一場撼動全世界的經濟災難…(沙國)石油生產勢必首當其衝,將導致沙國無法達到日產750萬桶原油的承諾。」

市場憂動用石油武器
「如果油價漲到80美元已令川普總統感到憤怒,沒人能排除美國那麼做的後果將會是油價飆上100美元或200美元,甚至是這個數字的兩倍。」艾達克希指出,在這場災難中,美國經濟受創程度會比沙國嚴重非常多。

艾達克希雖是以個人觀點發言,但這一番話仍引發市場不安,深恐沙國再次動用「石油武器」。沙國是OPEC(石油輸出國家組織)最大產油國,在中東穩坐老大哥地位,近代第1次石油危機,就是沙國帶頭使出石油禁運(oil embargo)手段造成的。

今年來沙國石油產量平均約每日1020萬桶,略低於美國日產量1060萬桶,但中東國家整體石油出口平均為每日700萬桶,而美國日出口量僅180萬桶。上月波斯灣OPEC會員整體出口原油中,沙國佔了近40%。此外,沙國是墨西哥灣和亞洲地區煉油廠的主要供應來源。

美國外匯交易商OANDA亞太區交易主管殷尼斯(Stephen Innes)指出,如果沙烏地阿拉伯利用石油作為報復工具,「對亞洲將意味天降橫禍」,對比之下,美中貿易戰猶如小巫見大巫。

---------------下一則--------------- 
油價飆帶動通膨 Fed恐加速升息2018/10/16蘋果日報【于倩若╱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PCE核心通膨率近一年變化 https://goo.gl/5zuWFT

美國和沙烏地阿拉伯關係緊張,刺激國際油價再次走強,若油價持續飆漲帶動通膨增溫,勢必讓美國聯準會(Fed)升息態度更加堅決,甚至加快升息步伐,對美股乃至全球股市相當不利。

通膨率在警戒範圍
確保就業與物價穩定,是美國聯準會2大使命,在美國就業市場持續復甦下,通膨將是左右Fed利率決策主要原因,而Fed偏好的通膨指標——核心PCE(個人消費支出)通膨率,今年3月就已進入Fed的2%目標區,8月儘管小幅回落,但仍未脫離警戒範圍。

能源價格往往在消費者物價指標中佔了很大權重,但因能源價格波動劇烈,Fed較看重剔除能源的核心通膨。但如果油價大幅上漲滲透至運輸和公共事業,可能產生更持久的整體物價上漲。

據《金融時報》報導,全球最大避險基金橋水(BRIDGEWATER)共同投資長普林斯(Bob Prince)指出,Fed可能把美國「熱」經濟變成「平庸」;隨著貨幣政策趨緊開始對經濟活動造成壓力,並對金融市場加壓,美國經濟正面臨迫在眉睫的減速。

走向貨幣緊縮時代
普林斯警告市場可能面臨更多動盪,因為主要央行正在Fed帶頭下收緊貨幣政策,「我們明顯正從貨幣寬鬆時代走向貨幣緊縮,假如現在真的是成長轉折點,那麼上周(股市暴跌)就不會只是1周的事件。」

---------------下一則--------------- 
台股萬點保衛戰 台股基金4檔仍漲1成2018年10月16日 04:10 工商時報 呂清郎�台北報導

台股持續走弱,展開萬點保衛戰,中小型、電子股大幅修正,近期仰賴傳產及權值股撐盤,也連動台股基金績效重新洗牌,根據CMoney統計170檔台股基金近一年績效,僅剩20%維持正報酬,但其中漲幅仍逾一成以上的還有四檔,主要因布局績優傳產及權值股,績效相對有撐。

瀚亞投信國內投資部主管劉博玄表示,台股萬點上下震盪,權值股、金融股等族群撐盤,因應第四季國際風險因子較多,但台股仍有政府護盤、美股仍強等因素撐盤,單一股票或族群操作難度較高,持股產業成關鍵。以鎖定近兩年獲利的傳產股,加上彈性配置科技股帶動績效,表現也大幅勝出大盤指數。

日盛日盛基金經理人張亞瑋分析,10月以來台股修正幅度達8%,電子指數與OTC一樣持續修正,大盤靠傳產與金融撐盤,加上外資近期在期現貨態度都相對保守,操作不宜太過積極。

至於後續布局,仍重選股,高價股補跌的壓力是否造成本益比向下修正,是近期需要留意焦點,全球景氣循環末端,美國經濟仍在高原期,建議保守為宜,短線觀察外資在期現貨動向。

宏利投信指出,國際間貿易衝突議題延燒,台灣出口導向經濟體備受衝擊,由於大型股今年營運、業績較無令市場驚艷表現,反觀中小型股表現相對優異,加上對市場的反應迅速,轉型包袱較小,後續仍將提供台股向上動力。

觀察全球通膨升溫,帶動市場需求增加,生技、新藥、健康食品等類股行情帶來想像空間。
科技股成長能見度明朗族群的5G、Data center、光學鏡頭等類股可多關注。

傳產方面,劉博玄建議,塑化受惠油價走高、推升類股獲利成長,金融在美國公債殖利率走揚,有利金融業利差放大,加上目前評價偏低且具殖利率題材,有利未來股價走勢。

---------------下一則--------------- 
橋水示警Fed拖慢美經濟2018年10月16日 04:10 工商時報 鍾志恆�綜合外電報導

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投資(Bridgewater Associates)警告,聯準會(Fed)的緊縮貨幣政策已開始對經濟活動乃至金融市場構成壓力,將使熾熱的美國經濟變得溫吞。

橋水共同投資長普林斯(Bob Prince)接受訪問時表示,近期股市出現動盪,是因為投資人了解到美國今年強勁的經濟成長氣勢,和穩固的企業獲利表現都可能已經走到頂峰,加上利率上揚和減稅的利多效應正在消退等都不利股市後勢。

他認為投資人對企業未來獲利成長的樂觀看法早已反映在股票的估值上,但與此同時目前經濟卻出現由熾熱轉向溫吞的潛在轉捩點上。

橋水另一位共同投資長詹森(Greg Jensen)則認為,也許持續緊縮的貨幣政策不會導致股市大跌,但卻可能給對股市走勢構成更多壓力。

儘管美股上周五大幅反彈,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也從7年高點拉回,但普林斯向投資人提出警告,若Fed持續升息而讓全球主要國家央行也跟著採取或進一步緊縮貨幣政策的話,金融市場接下來就可能會出現更多狂亂的走勢。

他認為美國目前貨幣政策已很明顯地從寬鬆環境轉向持續緊縮,若美國經濟成長出現由熾熱轉向溫吞的轉捩轉的話,美股急跌的走勢就不可能是一周時間就能被化解掉。

其實橋水創辦人戴利歐(Ray Dalio)早在9月中,即雷曼兄弟倒閉引發2008年金融危機的10周年前夕,已建議投資人在目前的股市環境裡要採取「更為防禦性」的態度,而不是更積極的操作。

他當時就敦促Fed別持續升息,因為這會衝擊股市的走勢。美國總統川普上周指責Fed是導致股市近期急跌的元凶,認為Fed持續升息正做出重大錯誤的決策。

---------------下一則--------------- 
科技股動能可期 美股下半年蓄勢衝2018年10月16日 04:10 工商時報 呂清郎�台北報導

美股科技受到短期需求疑慮,及資安與監管問題,加上股價高檔獲利回吐賣壓等三大衝擊而重挫,但觀察第三季獲利盈餘仍有19.5%增幅,雖面對不確定因素,企業仍保持較佳成長動能,待利空逐步消化後再啟動上攻可期,代表現在正是逢低布局美股基金時機,把握修正機會參與牛市下半場。

台新智慧生活基金經理人蘇聖峰表示,儘管稅改效果正遞減,但勞動市場、製造業、消費與企業信心等經濟數據強勁,意味著美國第三季與第四季GDP具上修空間,明年衰退的機率非常低。

Fed升息預期與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快速走揚影響股市氣氛,但美債殖利率短期內再大幅走高的機率已低,中長線來看,至多為接近點陣圖終點3.5%,對資產衝擊逐漸降低。

日盛全球智能車基金經理人馮紹榮指出,對於美國景氣走勢,聯準會主席鮑威爾本周在美國全國商業經濟協會(NABE)的演講中提及,美國經濟前景非常樂觀。最新公佈的失業率已降至3.7%,為50年來的最低水準,ISM非製造業指數觸及61.6,為1997年開始該指數以來最高,支撐美國經濟持續強勁表現,有利股市續揚。

宏利特別股息收益基金經理人鄧盛銘認為,美國GDP數據表現不錯,薪資緩步成長,失業率也下降,加上企業獲利表現佳,市場更預期第三季仍可望有兩位數的成長幅度,第四季企業獲利成長趨勢同樣看好。美股歷經九年多頭行情,未來指數上漲模式可能趨向盤堅走勢,面對持續升息及經濟仍擴張,金融、科技與消費等產業仍具投資吸引力。

美股向上動能來自許多方面,蘇聖峰強調,包括蘋果iPhone XR與XS Max銷售可能優於預期,軟體服務產業成長快速,生技醫療類股第四季進入旺季,許多基因療法、醫材、數位醫療等題材受到矚目,有機會炒熱行情。

---------------下一則--------------- 
美股跌不停 小型股扛不住2018年10月16日 04:10 工商時報顏嘉南�綜合外電報導
羅素2000指數今年來走勢 https://goo.gl/WA4QaQ

美股近日遭遇逆風,小型股也未能倖免,由小型股組成的羅素2000指數上周進入修正,此為2016年以來首見,凸顯支撐美股多頭的一大支柱也陷入動盪。

羅素2000指數在8月多次改寫新高紀錄後,上周進入修正,也就是較前次波段高點至少下跌10%。周一盤中小漲0.23%,報1550.25點。

羅素2000指數本月迄今大跌8.8%,正朝著2016年1月以來最大單月跌幅方向前進。相較之下,標普500指數同期下跌5%,科技股雲集的那斯達克綜合指數下挫6.8%,後者也正往2016年1月以來最大單月降幅方向邁進。

隨著美國指標公債殖利率躥升至多年高點,投資人開始重新檢視長期押注的持股,包括小型股、新興市場和科技股。這波美股跌勢遍及各產業和各類型股票,意味著安全的標的逐漸減少。

投資人擔心貿易緊張情勢升溫,在今年下半年將資金轉進偏重美國市場的小型股,讓小型股的漲幅超越大型股。不過美國近期與加拿大、墨西哥和歐盟達成貿易協議,投資人認為白宮態度有所軟化,進而削弱小型股的吸引力。在此同時,市場擔心美國加速升息,讓整體股市承受壓力。

摩根士丹利、美國銀行美林和PIMCO的分析師近幾個月來皆警告,小型股漲勢可能出現逆轉。原因之一是美國經濟擴張可能接近尾聲,特別是企業面臨薪資和借款成本攀升壓力。部分分析師格外憂心後者可能成為小型股未來幾年的一大壓力。
即便如此,投資人指出,倘若貿易緊張再次加劇,將成為小型股的助力。

美加墨最終達成協議,暫時讓投資人放心,但接下來美國與大陸的協商更為棘手,結果更難預料。

---------------下一則--------------- 
Q4消費熱潮 金融科技支付火力旺2018年10月16日 04:10 工商時報 孫彬訓�台北報導

進入第四季後,全球消費旺季開跑,並帶動FinTech金融科技的支付商機湧現。投信法人指出,過去十年,金融科技產業在第四季都是呈現上漲表現,平均漲幅8.6%,居各季之冠,是投資人布局旺季題材的絕佳選擇。

資料統計,近十年KBW那斯達克金融科技指數各季表現,第四季都位居「雙冠王」寶座,不僅上漲機率達100%,平均漲幅更達8.6%,優於第一、二、三季的6.1%、3.8%與7.2%。

第一金全球FinTech金融科技基金經理人唐祖蔭表示,10月開始,百貨公司、購物中心周年慶陸續登場;11月的大陸雙11、歐美感恩節網購星期一接棒,買氣一路延燒到12月耶誕節與隔年1月的農曆新年,將傳統消費旺季熱潮推向高峰。

過去交易方式都是透過實體貨幣,如今網路購物興起,電子支付逐步取代傳統貨幣。市調機構Statista報告,今年全球電子支付使用人數可達27億人,交易總額上看3.26兆美元,且到2022年呈現穩步增長態勢,年複合成長率上看13.5%。

宏利投資首席投資策略師Philip Petursson分析,股票市場方面,升息不會對投資組合報酬帶來太大影響,但始終會構成阻力。預料通膨和利率上升將使美股市盈率受壓,但盈利增長強勁可抵銷有關影響。總括而言,目前環境具備條件增持股票,可能是較佳的配置,以取得潛在報酬。

野村e科技基金經理人謝文雄表示,對科技股展望樂觀看待,如5G、雲端、軟體服務等產業都擁有非常強勁的成長動能,持續帶領科技類股的發展。

日盛全球智能車基金經理人馮紹榮分析,智能車所帶來的創新商業模式,主要分布在汽車製造商、汽車電子、網路通訊、原物料及基礎設備五大產業。隨自駕車與電動車技術逐漸成熟,背後引出的投資商機,令人期待。

駿利亨德森環球科技策略之共同投資經理人Brad Slingerlend和Denny Fish指出,高盛統計,商業應用正推動無人機成長,至2020年前將創造1千億美元的市場。

---------------下一則--------------- 
投資AI 指數化主題ETF最簡單2018年10月16日 04:10 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全球三大AI與機器人相關指數比一比 https://goo.gl/1dvEPG

人工智慧AI產業已為第四次工業革命揭開序幕,政府也將2017年訂為台灣AI元年、2018年作為台灣AI實踐年,據專業機構預估,2016∼2030年,AI將帶給全球GDP約14%成長、15.7兆美元的爆炸商機。

由於AI次產業相當廣泛,投資人自己選擇難度高,法人建議,不論是投資AI相關的股票或基金或ETF,以「主題式投資」將是最簡單的AI投資策略。

國泰投信ETF團隊資深經理鄭立誠指出,AI屬於新創產業,一般人不容易了解,因為AI橫跨眾多產業類別,無法用傳統方法進行產業歸類,也不完全適合以市值加權方式來挑選,因為許多新創產業尚未有過去成就可以評價,就如同十年前的Google,埋沒在新興科技電子股中,誰能料到今日的成就。

因此,投資AI不能像過去一樣選產業或選市場,而是採取「指數化主題投資」方法,充分布局且避免過度重押,會是較簡單又有效率的方法。

國泰投信分析,AI及機器人產業的應用遍布各行各業,包括智慧硬體、零售、安防、金融、製造業、物流、智慧家居、教育、醫療、汽車等,若僅以過往挑選科技基金的做法,則可能錯失AI在金融、醫療、汽車等領域的商機。

舉例來說,目前在全球發揮重要作用的服務型機器人的製造商、以提供服務機器人的700家註冊公司中,約有290家來自歐洲、北美約240家、亞洲約130家,因此,投資AI產業,也不能依市場區分,全球都有值得投資的AI公司。

國泰AI+Robo ETF(00737)經理人游日傑指出,AI與機器人的發展相輔相成,若投資佈局或挑選指數時,僅有其中一項主題,可能都會有所不足。根據統計,2017年底專業服務機器人的銷售額達到52億美元的新紀錄,預期2018∼2020年期間將以每年20∼25%增長。

國泰投信表示,目前全球有三大AI與機器人相關指數,其中「納斯達克CTA全球人工智慧及機器人指數」(NQROBO)投資範圍是三大指數中最廣泛的一檔,目前國內唯一布局全球AI趨勢的ETF「國泰AI+Robo」就是追蹤該指數。

國泰投信指出,AI趨勢明確,發展性無庸置疑,但投資AI更要選對標的,AI與機器人趨勢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投資AI除了要跟對趨勢,亦需盡早佈局才能搶得先機,再加上耐心長抱,即為現階段最有效的AI投資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