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禮貌,不只是教會孩子說「請、對不起、謝謝你」就好

2010年02月03日
公開
5

禮貌,不只是教會孩子說「請、對不起、謝謝你」就好 http://www.babyhome.com.tw/mboard.php?op=d&sID=1260060&bid=20&r=21 【文�呂素美(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幼保系兼任講師)】 一天,與先生走在台北街頭的人行道上,迎面一字排開走來四位身材高挑、似大學生的年輕男女,眉飛色舞的談笑著。 只是,眼看著「雙方人馬」逼近,那一橫排隊伍仍然向前挺進,無視於眼前我們這兩個「障礙物」。說時遲那時快,我與先生很有默契的一前一後,側身,從他們中間的某個縫隙順利「鑽」過,然後都嘆了口氣:「唉!另一種路霸。」 在有禮貌的環境中長大,孩子也會懂得禮讓。(攝影/楊惠民 提供/學前教育雜誌) 禮貌 整體待人態度 一般人講到「有禮貌」,好像就是懂得說「請、對不起、謝謝你」。可是,當有位媽媽橫眉豎目,用很兇、很重、很急的口氣對孩子說:「請你把衣服穿起來!快點!謝謝!」這位媽媽有禮貌嗎? 有禮貌,應該是人與人接觸時所表現出來的一種謙沖、體諒、尊重、為對方著想的言行與舉止。問題就在:當別人對我們不禮貌時,我們會覺得很不舒服;但是,當我們對別人不禮貌時,卻都認為「沒那個心」。於是,我們常常對別人不禮貌卻不自知。 放任 讓孩子目中無人 更大的問題是,許多爸媽把孩子捧在手掌心,任由孩子對著爸媽說「討厭啦!」「你豬頭哦!」「你很白癡耶!」「你很煩ㄋㄟ!」,甚至有位媽媽在兒子當面罵她「老巫婆!」時,還陪笑臉地說:「你好乖!趕快先寫完功課,再去打電動。謝謝哦!」 那四位大學生有什麼樣的爸媽,不得而知;可以確知的是,敢罵媽媽「老巫婆」的這個孩子,以後一定會是那些目中無人大人中的一個。 禮貌要教才會 人際能力從小養成 相信所有爸媽都同意,人際關係在競爭激烈的社會裡攸關重要。期待孩子擁有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能力,「有禮貌」就得從小教起,讓他在舉手投足、應對進退之時,「禮」所當然。 「有禮貌」絕對不是一種「長大自然就會」的東西,絕對是要教才會的。 學會禮貌 入門3守則 先了解孩子如何學習禮貌,才能用對的、有效的方式來教會孩子。 ?教戰守則1:家庭氣氛存夠禮貌骨本 「家和為貴」不僅是持家圭臬,更是成功教養孩子的第一步,因為孩子只要醒著,無時無刻都張著耳朵、眼睛、鼻子,還有全身的神經接收器,從四面八方「主動」吸收呈現在周遭的訊息,然後把吸收到的資訊快速送到大腦去解讀、儲存。 *他看到媽媽對爸爸說:「請把杯子遞給我。」爸爸拿了杯子,送到媽媽手中,媽媽笑瞇瞇的說:「謝謝!」 *他看到爺爺和爸爸要出門時,爸爸都會為爺爺開門。 *他看到下班歸來的爸爸,都會先去廚房跟早一步到家、忙著在做飯的媽媽打聲招呼:「我回來了。」 *他看到媽媽都會先問過爸爸:「這節目不好看,我們轉台好嗎?」在爸爸點點頭後,媽媽才會拿遙控器轉台。 學習需要有好環境,當「浸泡」在和樂有禮的家中,孩子主動吸收到的,就是這種應對進退的方式,他的骨子裡頭就存進了許多有禮貌的骨本。 ◎發展小常識 認知發展大師皮亞傑認為,學前孩子任何概念的建立,都得要透過親身具體的經驗才行。換句話說,要讓孩子看到、聽到、聞到、摸到、感受到、經驗到,孩子才有可能學會。 ?教戰守則2:把孩子當大人以禮相待 要孩子有禮貌,父母對孩子就要先以禮相待,以身作則。許多父母也許從小就被無「禮」對待,以致他們現在雖然和成人相處時看來彬彬有禮,但轉頭面對孩子,卻瞬間把「禮」拋到九霄雲外;有些則認為對孩子只有權威、命令、訓誡、責罰,根本就不覺得需要對孩子有禮貌。 *「你幾點才要給我去洗澡,嗄?」 *「杯子借媽媽用一下會怎樣?這麼愛生氣!媽媽買的ㄋㄟ!小氣!」 *在廚房洗著碗,不忘拉長脖子對著客廳吼:「都幾點了還在看電視,關掉!馬上給我去睡覺。」 *「給我閉嘴!怎麼話這麼多!」 想想看,請同事遞東西給你時,你會怎麼說?想借用同事的物品,你會怎麼做?當你正跟人對話時,手機響起,你會先道個歉再接電話,並快速結束通話吧?和孩子相處,一個原則是,只要把孩子當成大人那樣的以禮相待,就對了。 ◎發展小常識 依皮亞傑的理論,唯有被有禮貌地對待時,透過親身經驗,孩子才真正明白「有禮貌」是什麼意思,也才能感受到被以禮相待時那種被尊重、體諒的愉悅,以及為什麼爸媽要教他有禮貌。 ?教戰守則3:行為舉止適時重複教導 隨著孩子年紀的增長,就要從單純的教孩子說「請、謝謝、對不起」(謝天謝地!這幾個語詞都很簡單,孩子很小就可以學會),漸漸擴大到表現在行為上,絕不以孩子年紀小不好教,或大一點再教,來規避這項責無旁貸的任務。 *「我們在公車上,講話請小聲些,不要吵到別人。」 *「要跟媽媽講話,請你到媽媽面前來,看著媽媽講,不要這麼遠扯著喉嚨喊,媽媽不喜歡這樣。」 *「媽媽知道你很生氣,可是,生氣也不可以說這樣沒禮貌的話,你要跟媽媽說對不起。」 *「以後接電話,要跟電話裡頭的那個人說『請等一下,我去請爸爸來聽電話』,不是『我去叫爸爸』,這樣才有禮貌喔!」 *「請你輕輕關門,不要『砰』的一聲,這樣很不好。」 ◎發展小常識 學前孩子比較自我中心,對自己行為的約束力又還沒有很好,也還沒有很多是非對錯的觀念,唯有靠著大人在一旁不斷地適時提醒與教導,透過親身經驗的累積,孩子才能慢慢學會、記住。

讓孩子的禮貌,自然而然地展現(上)

2010年02月03日
公開
10

讓孩子的禮貌,自然而然地展現(上) 摘錄: http://parentschool.so-buy.com/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07102203&Category=0 住家附近住著一對年輕的夫妻,他們有個五歲的小女孩。每當媽媽帶著小女孩在樓梯間或是附近商家遇到同一棟公寓的人,總會對小女孩說:「跟阿姨(伯母�叔叔�伯伯)問好」,而小女孩會馬上展開笑容說:「阿姨(伯母�叔叔�伯伯)好」,女孩的態度令附近鄰居誇讚她是個有禮貌的孩子。但只要媽媽不在身邊,或是媽媽正忙,沒有特別提醒,小女孩看到了鄰居常常是面無表情,不發一語。 許多家長都跟這位媽媽一樣,期待孩子擁有好的品格,對人有禮貌。因此,許多爸媽很用心地在教孩子應對進退要有禮貌,就如同前面那位年輕媽媽一樣,時常耳提面命地提醒小女孩要對人打招呼。然而,為什麼只要媽媽不在身邊,小女孩就不會跟人打招呼了呢? 兩個孩子的媽媽,新竹市家長聯合會理事魯柏君表示,她很能體會小女孩的心情,因為小時候她也常常被爸媽要求要跟一些陌生人問好。面對爸媽這些突如其來的要求,魯柏君往往會感到有點莫名其妙,心裡更是扭捏不安。因為小時候的她並不明白為什麼要突然跟一個陌生人問好,她也搞不清楚,跟一個陌生人問好為什麼就是有禮貌的表現。每次當她想向媽媽問清楚什麼是有禮貌的行為,媽媽總是跟她說:「小孩子有嘴無耳,大人說什麼,做什麼就對了。」 這,直指我們品格教育的問題所在。 品格教育是細緻的過程 台灣彩虹兒童生命教育協會親職講師周玉筍表示,許多大人並不了解這些品格的真正意涵,誤以為品格所彰顯的價值有一個標準模式可以依循。例如,前面所提到的媽媽以為有禮貌就是要對長輩打招呼,卻忽略了打招呼行為背後的核心價值是內心對他人的關懷與尊重。因此,當小女孩的媽媽不在身邊提醒她,小女孩就不知道要怎麼跟他人互動了。 更糟的是,有的大人不僅對禮貌的認知模糊,還常常採取魯莽的方式,或是用上一代的權威方式來教養下一代,誤以為下了一個口號,一個指令,孩子遵守了就是「有禮貌」。 「教育是細緻的過程,品格教育尤其是。」周玉筍以堅定的語氣指出,品格是一種內在能力,不是透過命令要求,或是外在行為的糾舉、調整就能具備的。她強調:「品格的養成需要被細緻地教導,必須讓孩子瞭解這些品格所內涵的價值意義,孩子才能因應生活中不同場合而表現得體。」 禮貌是發自內心對人的友善態度 那麼,品格是什麼呢?不斷在思索品格是什麼的魯柏君表示,品格是一種自己跟自己,以及自己跟別人互動之間的態度與能力。換句話說,好的品格,是一種會讓自己與別人相處起來感到舒服的能力;如果在行為表現上讓人有不舒服的感覺,自己也有能力去調整。 在品格中,禮貌是人與人相處最基本的態度。魯柏君簡單解釋,「禮貌是發自內心對人的友善態度」。周玉筍則提到,「禮貌是建立在尊重之上,而尊重必須出自內心對別人的體貼,而能在不同的場合做出合宜的行為。」 因此,希望孩子有禮貌,就必須先培養孩子內心對人的感受能力,他才能對別人的感覺感同身受,產生體貼別人、尊重別人的想法,之後才能形之於外,表現出合乎禮節(也就是大多數人認同並感到舒服)的行為。 怎麼樣可以培養孩子內心對人的感受能力,進而體貼、尊重別人呢?曾經在幼稚園任教十多年,注重孩子生活教育的周玉筍表示,首先,爸媽以身作則,讓小孩時時生活在一個體貼與尊重的環境裡,就是教導小孩學會有禮貌的最好教材。 另外,爸媽還要跟孩子解釋禮貌的意涵,透過跟孩子真誠的對話過程,讓他瞭解禮貌是建立在尊重別人的基礎上。並且,提供環境與機會讓他去實踐與體驗。透過親身體驗,孩子自然會覺察到怎麼做是對自己與對別人最好的方式。這時,父母適時的讚美,給予孩子正向的經驗,自然形成他對品格的認知與實踐。 學習禮貌的過程 專家也提醒,在孩子品格養成的過程裡,當面批評與指責孩子的錯誤是最不好的方式。因為,當人被指責時,心裡的第一個念頭是自我保護,孩子往往是先思考他要怎麼做才能避免被指責,以後如果遇到沒有人要指責他的場合,他就無法理解為什麼要有禮貌。這樣一來,父母是給自己製造一個困境,因為孩子非但不會去想怎麼讓自己更好,反而離這些品格越來越遠。 當孩子有不禮貌的行為發生時,爸媽可以把孩子拉到一旁,再跟孩子說清楚剛剛哪裡不對。這樣做,是因為大人要指正小孩了,但是對任何一個人來說,在其他人面前當面被指正(甚或責罵),都是個讓人不舒服、甚至會想逃避問題的狀況。 周玉筍記得,有一次他到朋友家玩,看到兩個朋友的孩子一起在玩,忽然啪的一聲,小男孩推了小女孩一下,眼看兩個人就要扭打起來了。這時候,男孩的媽媽並沒有馬上責罵他,而是先把孩子帶開,問清楚剛剛事情的發生經過,再好好跟孩子說剛剛那樣推人的作法並不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 維護孩子的尊嚴,同理他,孩子就能夠理解大人的的教導。 後來,小男孩跑去跟小女孩說:「我跟你說對不起,可是妳以後要拿我的東西應該要先問我一下」。小男孩道歉了之後,媽媽把他抱起來,跟他說,「你是一個有禮貌的小孩,表現得很棒。」 「禮貌,其實也包括了面對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父母往往在意『當下』孩子的禮貌,但是教孩子如何面對自己不禮貌的行為而造成的後果,有時候更重要。」周玉筍說。

讓孩子的禮貌,自然而然地展現(下)

2010年02月03日
公開
5

讓孩子的禮貌,自然而然地展現(下) 具體方法 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則,以下,我們列舉一些具體的情境,請周玉筍談談教導小孩禮貌的一些具體方法: 一、見面的禮貌 當大人帶著孩子去拜訪親友或是在途中遇到朋友的時候,這時候,爸媽可以用什麼樣的方式,讓小孩瞭解見面的禮貌? a.正式介紹—提供孩子一些訊息 b.給孩子空間與時間去認識別人 當爸媽想要介紹孩子給親友認識的時候,爸媽可以先想一想,孩子對對方是不熟悉的,他可能會恐懼、害怕。這時候,如果爸媽硬要孩子跟親友問好,大多數的孩子會覺得有點惶恐不安而扭扭捏捏。這個時候,爸媽可以先示範禮貌,作為孩子跟親友之間的橋樑。 爸媽可以先跟親友介紹自己的孩子:「這是我的小孩,XXX,他五歲。」接下來,爸媽可以再跟孩子說:「這是阿姨,是媽媽最好的朋友喔!所以媽媽介紹你給他認識,你要不要跟阿姨打聲招呼呀?」 當孩子面對陌生人或是陌生的環境,是需要一些時間來適應的。因此大人需要提供足夠的訊息讓孩子瞭解對方,同時給孩子一些彈性時間與空間。 如果孩子沒有馬上打招呼,爸媽可以請親友先跟孩子打招呼,由大人先做示範。當大人體貼孩子怕生的心情,並尊重孩子的選擇,也就是對孩子展現禮貌。這時候,親友可以跟孩子說:「我們第一次見面,很高興可以認識你喔!」 更好的方式,則是在出門之前,先跟孩子說待會可能會遇到哪些人,爸媽想要介紹你們認識,並跟孩子說明,打招呼問好是人與人見面時表現關懷的一種方式。這樣一來,孩子會理解打招呼這個動作的意義,當他內心瞭解,想著要對人表現關懷時,自然就會跟人有禮貌的打招呼了。 二、說話時的禮貌 當小孩急著想表達,會打斷人家說話,這時要怎麼讓孩子瞭解到與人說話之間的禮貌? a.同理孩子想要跟人說話的心情 b.跟孩子說明無法馬上聽他說話的理由,協助他了解需要等待的時間 c.給予選擇 如果孩子急著想要說話,那表示他有非常重要的話想要告訴你。這時候,爸媽可以先從尊重和體貼孩子的需要做起。爸媽可以跟孩子說:「我知道你現在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告訴我,可是我現在沒辦法專心聽你說話,但我很期待專心跟你說話。請你給我五分鐘的時間,你再來找我說話或是我去找你,好嗎?」 對於年紀較小,還不懂看時間的孩子,爸媽可以透過一些小技巧,讓他們知道怎麼「等待」。例如請孩子在等待的時候看著爸媽的手,如果五隻手指頭都放下來,就代表五分鐘已經到了。這時候爸媽要盡可能地盡快結束手邊的事,好好聽孩子說。這時,爸媽不要忘了謝謝孩子的等待,讓他知道等待別人且不插話時,他一樣有機會和人說到話,孩子就會學會跟人說話時的禮貌。 當孩子有緊急的事情一定要說的時候,爸媽也可以引導孩子用真正表達自己的情緒、同時也照顧到別人的方式說話,例如說:「我有話很想要說,請問我現在可以說嗎?」或是說,「我好想趕快告訴你喔,請問,我還要等多久呢?」這樣一次兩次下來,孩子就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一種好的「相處模式」,是人可以表達自己的需求、同時也可以照顧到別人的需求,當大家的需求都有機會被照顧,相處品質就會更好。 三、用餐的禮貌 孩子在外用餐時,吵著要吃某一項東西(如冰淇淋時),對於孩子在外用餐的禮節,爸媽可以怎麼教導呢? a.事前說明用餐禮儀 b.指出孩子進步的地方 c.賦予孩子已具有在餐廳用餐的正向經驗 當孩子在餐廳吵著要吃某樣東西時,很多爸媽會跟孩子說:「不要這樣,旁邊的叔叔伯伯在笑你唷!」、「你再這樣不聽話,我就要處罰你囉!」對此,周玉筍表示這是一個行為改變技術的壞示範,因為如此一來,孩子是因為害怕被嘲笑或是害怕被處罰而不去作這個行為,他完全無法學到用餐時怎麼做才是比較有禮貌的行為。 教孩子用餐禮節比較好的方式,是先在家裡跟孩子討論在外用餐的禮儀。有些孩子到餐廳會很開心,一時忘了跟父母之前所做的約定,這時父母可以視狀況,提醒孩子。如果孩子吵不聽,可以暫時先把孩子帶離開,再用溫柔而堅定的語氣跟孩子好好說一次。 孩子表現好的時候,也要不吝給予讚美。透過正向的經驗,孩子自然就會學會在外用餐的禮貌了。 在品格教育裡面,父母會覺得孩子表現好是理所當然,因而忽略孩子表現得體時的讚美。其實,讚美會幫助孩子建立價值觀,讓孩子知道這樣做是很好的行為,孩子會更加樂於表現出來。 培養有禮貌的孩子,就是從跟孩子的相處去著手。在相處的過程中,爸媽能同理孩子的心情,體貼他們的內心感受,尊重他們的想法,並透過與孩子不斷地對話,幫助孩子思考並釐清價值。當孩子有被尊重與被體貼的認知與經驗,禮貌,也就會自然而然地展現。

35周產檢∼

2010年02月02日
公開
9

今天產檢是約晚上的 所以八比不能陪我去 媽咪就帶著林小新一起去 中午我們先去媽咪最愛的餐廳大吃一頓 再去大葉高島屋走走逛逛 最後在裡面的書局坐了快1個多小時看書 之後就趕6點到醫院看診 夜診人超少的 今天本來是要內診作b型鏈球菌的檢查 但是因為我一個人帶著林小新 覺得在孩子面前做出內診時的動作實在太奇怪了∼ 所以跟醫生說延到下一次再做好了 而林小弟今天的表現不是很好歐∼ 媽咪體重已經63.5公斤了 跟上一次2個禮拜前的產檢體重比較增加了2公斤 林小弟卻才增加100g 預估是2100g而已 虧媽咪這陣子還去吃牛排、喝雞精養他哩! 氣死了!! 是不是因為八比今天沒來 所以林小弟的表現不好哩! 就連超音波也照的不清楚∼ 醫生說最後一周可以大約再增加1000g左右 體重也不要太大了 不好生∼ 媽咪問了醫師有可能看得出來會不會提前生之類的 醫生照了超音波說 胎頭目前還沒有很低 不用太過擔心∼ 今天也做了最後一次衛教 第二胎的陣痛如果是規律的10分鐘一次就要去醫院了 跟第一胎的規律性5分鐘陣痛去醫院不一樣時間∼ 還有去醫院待產時準備的東西 醫院的病房費用 媽咪這一胎會用母嬰同室 我一定要順利的哺乳成功 一血前恥 媽咪現在常常覺得子宮在收縮 就是肚子會緊緊的 而且之前打無痛分娩的腰部現在都會很痛很不舒服∼ 最後5周了 林小弟加油囉∼ 再多長些肉肉八!

我太嚴格!

2010年01月23日
公開
10

晚上再讓林小新做完例行事物準備要讓她睡覺時 她一下說她口渴 一下說她肚子餓 我到了杯柳丁汁給他喝 再給了她一片餅乾之後 他自己去拿一包魚鬆 作勢就要打開來吃 我阻止她跟她說 你要吃魚鬆就要配著飯飯吃 她也答應了 所以我又去熱晚上吃剩的炒飯 還問她這樣會不會太多 吃不吃的完 她也回答ok 結果她給我邊吃邊玩 魚鬆掉了一大堆 而且他挖了大部分的魚鬆之後 居然又跟我說 她吃不下了 媽咪一氣之下 落一句"妳沒吃完就不要進房間" 之後就往房間走去 接著林小新就淚眼汪汪的追過來道歉並且表示要我陪她不然他會怕....之類的 不過媽咪氣頭上 也只是一昧的跟他大聲說話 要她趕快去吃完她的飯 完全不被她可憐兮兮的眼淚打動 她一直說"我下次再也不敢了" 一直挖著飯吃下去 吃完飯之後 也是一直淚眼汪汪的跟我說對不起 下次不敢了 一直跑來要跟我抱抱 其實媽咪看了也是心疼 不過實在是不喜歡她這樣的習慣 說話不算話 賴皮 像是每天晚上我都要跟她先將隔天的衣服決定好 之前他都拿來拿去的 我得跟在後面再折一次 後來氣到只准她用手指著她想要穿的衣服 再由我來決定可以或不可以 確定了之後才可以拿起來 不然我就得一直再摺衣服 我是希望跟她教育說 約定好的事情不可以變來變去的 這樣賴皮∼ 而媽咪也是這樣盡量做到對她的承諾要完全做到 希望不僅是言教也是身教 希望我這樣子沒有做錯才好 晚上摟著林小新哄她睡覺時 媽咪也是一直在想剛剛好像對林小新很嚴格很兇哩! 當下是不是應該有更好的處理應對方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