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柔柔&恩恩的媽麻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反省時刻-留意過您的父母嗎

2007年12月23日
公開
32

反省時刻-留意過您的父母嗎 如果你在一個平凡的家庭長大 如果你的父母還健在 不管你有沒有和他們同住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媽媽的廚房不再像以前那麼乾淨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家中的碗筷好像沒洗乾淨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母親的鍋子不再雪亮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親的花草樹木已漸荒廢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家中的地板衣櫃經常沾滿灰塵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母親煮的菜太鹹太難吃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母經常忘記關瓦斯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老父老母的一些習慣不再是習慣時, 就像他們不 再想要天天洗澡時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母不再愛吃青脆的蔬果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母愛吃煮得爛爛的菜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母喜歡吃稀飯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他們過馬路行動反應都慢了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在吃飯時間他們老是咳個不停 千萬別誤以為他們感冒或著涼(那是吞嚥神經老化的現象) 如果有一天,你發覺他們不再愛出門… 如果有這麼一天, 我要告訴你,你要警覺父母真的已經老了, 器官已經退化到需要別人照料了, 如果你不能照料,請你替他們找人照料, 並請你請你千萬千萬要常常探望, 不要讓他們覺得被遺棄了。 每個人都會老, 父母比我們先老, 我們要用角色互換的心情去照料L, 才會有耐心、才不會有怨言, 當父母不能料理自己的時候,為人子女要警覺, 他們可能會大小便失禁、可能會很多事都做不好, 如果房間有異味,可能他們自己也聞不到, 請不要嫌他髒或嫌他臭,為人子女的只能幫他清理, 並請維持他們的『自尊心』。 當他們不再愛洗澡時, 請抽空定期幫他們洗身體, 因為縱使他們自己洗也可能洗不乾淨。 當我們在享受食物的時候, 請替他們準備一份大小適當、容易咀嚼的一小碗, 因為他們不愛吃可能是牙齒咬不動了。 從我們出生開始, 餵奶換尿布、生病的不眠不休照料、 教我們生活基本能力、供給讀書、吃喝玩樂和補習, 關心和行動永遠都不停歇。 如果有一天, 他們真的動不了了, 角色互換不也是應該的嗎? 為人子女者要切記, 看父母就是看自己的未來, 孝順要及時。 如果有一天, 你像他們一樣老時,你希望怎麼過? 現在的你, 是在當單身寄生蟲、還是已婚雙料或多料寄生蟲? 你留意過自己的父母嗎?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 您的父母還有多少時間等您?

我要教你怎麼愛我 - 陳安儀

2007年12月23日
公開
42

我要教你怎麼愛我 - 陳安儀 這兩天,兩個孩子輪番生病,兒子高燒不退,半夜我抱著他滾燙的身體、看著他火紅的面頰,即使知道沒有什麼大礙,做媽媽的總是擔憂、睡不好覺。 下午載女兒出門溜冰,我有感而發的問她:「媽媽照顧你們好辛苦喔!你將來會不會孝順我?」女兒傻呼呼的問:「什麼是孝順?」我說:「就是對我好、愛我啊!」 女兒很天真的從後座探頭對我說:「會啊!我會孝順你!我將來賺的錢都會給你!」(因為阿嬤常常問他們,將來賺錢會不會給阿嬤?所以女兒馬上這樣回答。) 我笑著說:「媽媽不用妳給我很多錢啦!但是媽媽現在每天這樣很辛苦的載妳去上課、去玩,將來我老了,走不動了,我希望妳也要記得每天來看我、載我去玩、陪我去看病。妳會嗎?」 七歲的女兒馬上接口:「我會啊!我長大以後還是要跟妳住在一起,每天都會看妳啦!」接著皺起眉:「可是我沒辦法帶妳出去玩耶!」「為什麼呢?」我問。「因為我不會開車、又不認得路啊!」 真是可愛的回答。我忍不住親親她粉嫩的臉頰。 之前收過網路上轉寄的一篇文章,大意是一位堅強的女性,為丈夫、兒女付出,自己得了癌症,卻總是拒絕孩子與另一半的照顧,凡事自己來。她的好友勸她,要練習讓丈夫、孩子來照顧她,因為,愛是要「教」的。 昨天,剛好又看到孫協志母親的部落格,看到一手帶大孩子的她,抱怨孩子不孝、不理她,雖然孩子為她買房、買車,她卻署名「孤姥」,兩個字道盡了年老母親的寂寞。當然,母子關係不佳有很多複雜的緣由,也不是單方的問題,但我覺得顯然最大的問題在於,這位母親所認為的「孝」與孩子所認知的「孝」有很大的差異性。 的確,我們應該要教會孩子怎麼樣來愛我們。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次,我得了急性腸胃炎,晚上在浴室嘔吐不止。我一回頭,看到四歲多的女兒,怯生生的站在我身後。我當時本來想叫她不要管我,趕快去睡覺,後來轉念一想,便對女兒說:「妳有沒有看到媽媽在吐吐?妳怎麼不問我『妳怎麼了?』」女兒很聽話的照我的話問:「媽媽,妳怎麼了?」 我對她說:「媽媽不舒服。妳可以替我拍拍背嗎?」她馬上上前來,用她的小手拍拍我的背、還摸了摸我的臉。我擠出微笑謝謝她:「謝謝!媽媽覺得好多了!妳可以倒一杯水給我喝嗎?」她很乖的立刻去倒了一杯冷水給我。 至此以後,我女兒只要看到我有什麼不對勁,一定會立刻問:「媽媽,妳怎麼了?」我上個月在九份不慎摔到,女兒第一時間立刻來扶我,問我:「媽媽,妳怎麼了?會不會很痛?」接下來的路程一邊走一邊叮嚀我:「媽媽,這邊很滑,妳要小心喔!」令人分外感動。 同樣的,我買了好吃的東西,也會要求她留給弟弟、我、跟爸爸一起吃。看多了那種媽媽把雞腿讓給孩子吃,結果孩子長大以為媽媽只愛吃雞頭的故事,我深深引以為戒。所以,當女兒第一次一個人把她愛吃的生魚片整盤吃光光的時候,我狠很的責備了她。現在,她吃什麼好料,如果盤中剩下不多,她一定會問:「還有人想吃嗎?」或是:「沒人吃的話,我可以把它吃完嗎?」再也不會自私自利的一個人吃光光。 我一直很認同人本的一個觀念,就是你花了多少時間在孩子身上,孩子將來就會花多少時間在你身上。你怎麼對待他,他將來就怎麼對待你。這點,從我公婆身上得到驗證。我婆婆含辛茹苦的養大三個孩子,三個孩子對她都很孝順,而我公公年輕時對家庭不太負責,現在老了,深怕孩子不理他,但老實說孩子對他也真的沒有什麼感情。 不過,除此之外,我覺得做父母的,也有責任把真實的狀況透露給孩子知道。無論妳是開心、憤怒、或是沮喪、挫折,甚至窮困、卑賤,我覺得「掩藏」不是一個好的教養方式。爸爸媽媽不是完人,我們應該學會承認我們也有錯誤、也有無能為力的時候。我們會老、也會死,同樣的,我們付出的愛也希望獲得回報。 教導孩子回報我們給予的愛,跟我們愛他同樣的重要。

生命中的磚頭 -- 一篇非常感人的短文

2007年12月19日
公開
11

生命中的磚頭 把握當下,珍惜眼前人... 幾杯黃湯下肚後,我朋友一時興起,說要帶我去拜訪他爸爸。 「現在?不會太晚了吧?」「沒問題,他還沒睡的」 隨手外帶了些滷味小菜,我想這是老人家下酒愛吃的。 「你不是說找你老爸,怎越走越遠」 「沒錯啊,就在彎過那個山坡,我爸住的那兒很漂亮喔」 往車窗外眺望,山腳下的景緻的確漂亮,心理想,老人家雅興倒挺高的嘛。 下了車,朋友一逕的往裡走,「來來…我幫你介紹」 「喂喂…這裡是?!」我驚訝的問。 朋友笑著,「這裡很漂亮吧」,我當下明白了。 「他年輕時很愛泡茶,你知道小孩嘛,怎麼可能靜靜的坐在旁邊,三五好友時就叫我去買些嗑牙的,我倒是樂的輕鬆,如果沒朋友來那我就慘了,他愛熱鬧,泡茶也得拉人作伴,小板凳這麼一拉吆喝著我坐下,問問學校問問老師、朋友,連有沒有女朋友也要問,煩都煩死了」 「哈哈,大家的爸爸都一樣任性嘛」我們兩相視而笑。 「後來我唸了書,很少回家,你知道,男孩子長大了跟父親總有一種疏遠感,電話裡總是有一搭沒一搭的,結了婚更少回家了,我老爸總是說,少了我很久都沒人幫他買嗑牙的,呵」,順著點起一直叼著的煙,斗光一滅一亮的。 「他還真不夠意思!前些年身體突然不好,也不說,剛好那陣子我也剛升主管,業務忙的不得了,就連電話也少打了」,吐了口氤煙,「後來有一天,我回國來述職,想說剛好趁機會可以回家一趟,但得先回公司幾天做業務簡報。剛回國一堆區域會議要開,結果就在會議中間我家裡急電,說是他不行了」。 「我都回到台灣了啊!我都要回家看他了啊!他很不夠意思,他真的很不夠意思!」說著說著激動起來。「後來匆匆結束了會議,急忙的趕回家,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為什麼他不等我,想著眼淚就掉了下來…好不容易趕回家後,我衝上前緊握他的手,這時發現,唉呀!已經很久沒見老爸手上的繭厚了、臉上的皺紋更深了,我才驚覺,我有多久沒好好仔細看看他了」。 「老媽走進房裡又走了出來,說是老爸特別交代我回來要給我的,我看到是什麼後當場就崩潰了,你知道是什麼嗎?那個我從小最討厭的小板凳,他一直留著,他一直為我留著一個位置。」 「我把小板凳拉來,就這麼一直坐著,嘴裡叨叨絮絮的不停念著:「爸,我回來了」。 朋友幾乎是顫抖哽咽著擠出這句話,我只能拍拍他的肩膀什麼話也說不出來,沉默了好一陣子,他才又緩緩的說著,「後來我有空就上來找他,跟他聊天、陪他泡茶,就像小時候一樣,」 「這裡是小時候爸爸帶我們來玩的地方,很美,這是現在我唯一能為他作的。」 看著山腳下的燈火渺渺,我想他老爸應該也在天空的某顆星眨著眼笑他吧。 朋友的事讓我想到那位開著新Jaguar的年輕總裁,經過住宅區的巷道的他被一個小朋友丟了一塊磚頭打到了車門,他很生氣的踩了煞車並後退到磚頭丟出來的地方。 他跳出車外,抓了那個小孩,把他頂在車門上說: 「你為什麼這樣做,你知道你剛剛做了什麼嗎?」 接著又吼道:「你知不知道你要賠多少錢來修理這台新車,你到底為什麼要這樣 做?」 小孩子求著說:「先生,對不起,我不知道我還能怎麼辦?」 「我丟磚塊是因為沒有人停下來」,小朋友一邊說一邊眼淚從臉頰落到車門上。 他接著說:「因為我哥哥從輪椅上掉下來,我沒辦法把他抬回去。」 那男孩啜泣著說: 「你可以幫我把他抬回去嗎?他受傷了,而且他太重了我抱不動。」 這些話讓年輕總裁深受感動,他抱起男孩受傷的哥哥,幫他坐回輪椅上。 並拿出手帕擦拭他哥哥的傷口,以確定他哥哥沒有什麼大問題。 那個小男孩感激地說:「謝謝你,先生,上帝保佑你。」 然後他看著男孩推著他哥哥回去。 年輕總裁慢慢地、慢慢地走回車上,他決定不修它了。 他要讓那個凹洞時時提醒自己.... 「不要等周遭的人丟磚塊過來了,自己才注意到生命的腳步已走得過快。」 當生命想與你的心靈竊竊私語時,若你沒有時間,你有兩種選擇:傾聽你心靈的聲音或讓磚頭來砸你! 我重新思考著老問題:是否曾因為生活太快、太忙碌而忽略了我所愛的人,然後讓他們開始懷疑起我是不是真的愛他們呢? 《白色巨塔》裡的關欣對蘇怡華這樣說: 「如果你要幸福,你要堅定的伸出手,去做你想做的事,去愛你身邊最愛你的人,不要等,因為幸福從來沒有離開過,只是你有沒有看見。」 這句話讓人很有感觸,因為我們都花了太多時間在追尋遙不可及的幸福上,卻忽略了一直在自己身邊,觸手可及,最平凡卻重要的幸福。

故事-你喜歡生氣嗎?

2007年12月19日
公開
18

你喜歡生氣嗎? 在古老的西藏,有一各叫做愛地巴的人,每次生氣和人起爭執的時候,就以很快的速度跑回家去,繞著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3圈,然後坐在田地邊喘氣。 愛地巴工作非常勤勞努力,他的房子越來越大,土地也越來越廣,但不管房地有多大,只要與人爭論生氣,他還是會繞著房子和土地繞3圈, 愛地巴為何每次生氣都繞著房子和土地繞3圈? 所有認識他的人,心理都起疑惑,但是不管怎麼問他,愛地巴都不願意說明,直到有一天,愛地巴很老,他的房地又已經太廣大,他生氣,柱著柺杖艱難的繞著土地跟房子,等他好不容易走3圈,太陽都下山。 愛地巴獨自坐在田邊喘氣,他的孫子在身邊懇求他:「阿公,你已經年紀大,這附近地區的人也沒有人的土地比你更大,您不能在像從前,一生氣就繞著土地跑啊!您可不可以告訴我這個秘密,為什麼您一生氣就要繞著土地跑上3圈?」 愛地巴禁不起孫子懇求,終於說出隱藏在心中多年的秘密,他說:「年輕時,我一和人吵架、爭論、生氣,就繞著房地跑3圈,邊跑邊想,我的房子這麼小,土地這麼小,我哪有時間,哪有資格去跟人家生氣,一想到這裡,氣就消,於是就把所有時間用來努力工作。」 孫子問到:「阿公,你年紀老,又變成最富有的人,為什麼還要繞著房地跑?」 愛地巴笑著說:「我現在還是會生氣,生氣時繞著房地走3圈,邊走邊想,我的房子這麼大,土地這麼多,我又何必跟人計較?一想到這,氣就消了。」 每一株玫瑰都有刺;正如每一個人的性格中,都有你不能容忍的部份。 愛護一朵玫瑰,並不是得努力把它的刺根除,只能學習如何不被它的刺刺傷;還有,如何不讓自己的刺刺傷心愛的人。 當人與人爭吵時常會出言不遜,反而使的雙方關係鬧的更僵,愛地巴在與人發生爭執時,先讓話題中斷離開現場能讓彼此之間先暫時平息爭吵時的怒火,冷靜下來思考當時的情況而不至於讓當時的怒火衝昏了頭而口不擇言,待心平氣和之後在處理事情將會讓人與人之間更加和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