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柔柔&恩恩的媽麻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兒子沒有說話

2007年11月22日
公開
30

2007-10-28時報電子報 我有時候認為,一個人對另一個人能夠做的最好的事,就是相信他的能力, 然後站在一旁,看他成長,並且欣賞。 身為父母應該像園丁,給樹木澆水,除蟲之後,就看他生長。 我們不會規定玫瑰要變成茶花。但是許多父母常常想把香蕉種成蘋果。 早上看到資優生燒炭自殺的新聞。很小的孩子,才 15 歲。 買報紙的地方是 7-11,兩個店員都很年輕,看上去頂多二十出頭。 我問他們:「你們小孩子能不能瞭解他為什麼會自殺?」 兩個人跟我說了滿多的。 報紙上登了很多人的意見,家長的,醫生的,專家的。 奇怪的就是沒有人去問其他的,玩《曙光 Online》的孩子,尤其是只有15歲的孩子的意見。要知道這個 15 歲的男孩為什麼會自殺,不是應該跟他同年齡同背景同喜好的孩子最能懂嗎? 我家小孩也玩線上遊戲。看到這個消息,三個人共同意見是: 1.一定會有大官要來禁止線上遊戲了。 2.許多作父母的作師長的,對孩子玩線上遊戲一定管制更嚴了。 3.玩線上遊戲被當成為小孩學壞或自殺的入口。好像是因為沈迷線上遊戲,才導致孩子們的負面傾向。導致他脫離現實,反社會....等等等等。 我不玩線上遊戲。不過說實話,我有親戚玩線上麻將。看她打麻將時跟那些不熟識的網友互動的不亦樂乎,寒暄招呼打屁調情飛來飛去。她說她每天都要去摸上幾圈,偶而無法節制時會玩上十幾個鐘頭。阿麻將就不是線上遊戲?一定是小朋友玩的才叫做線上遊戲?我親戚因為和我一樣老人家,所以沒有人去把她電腦鎖起來。不然我猜她大半也會燒炭自殺。 她今年八十七歲,腰腿骨都不大方便了,玩線上麻將是她唯一的人際關係,是她唯一的生趣。 線上遊戲對一個15歲的孩子,最大意義可能不是「玩」,而其實只是人際互動而已。 我跟小兒子聊天,他說線上遊戲:「有時好玩,有時不好玩。」那好不好玩是取決於難易度嗎?取決於打死幾個怪獸拿到多少寶物嗎?他說不是。朋友在的時候好玩,不在的時候不好玩。 現在人際關係的互動,其實已經與過去完全不同了。 如果一昧認定走出門去才交得到朋友,未免狹隘。某方面來說,大人世界裡 MSN,雅虎通,Skype,不也一樣是網路交友嗎?為什麼要認定孩子們在線上遊戲裡交到的就不是朋友呢? 要認真說起來,線上遊戲裡交到的朋友,可能比 MSN,Skype 或雅虎通裡交到的更可靠呢。 線上遊戲是這樣一種東西,所有玩家進入虛擬世界中,使用各自挑選的身份。在這身份背後,可能是 15 歲的小孩子,可能是 87 歲老人家。都無礙。重點是進入線上遊戲世界之後共同建立出的生死交情。 在這虛擬世界裡,有一個狀態是現實世界不能相比也無法想像的。 在虛擬世界裡出現的都是「真」人。 由於使用的是虛假的身份,在線上遊戲裡,一個人往往會直接了當的暴露他的本質。當然有大的裝小,小的裝老,男裝女,女裝男,或是恐龍裝美女,美女裝帥哥的情形。不過選擇角色這件事的微妙處就在於,會做的選擇,往往透露出我們本質的某個部分。 參與遊戲之後,會結交同伴。就算在虛擬世界,獨行俠也是難以成事的。我們在現實世界,有時候要幫助人,會心有餘力不足。遊戲世界裡簡單多了。我們在現實世界,有時候要陷害人,會左顧忌右害怕。遊戲世界裡簡單多了。在遊戲世界裡,大家呈露的,極大部分是本性。在遊戲裡會為你兩肋插刀的人,通常在現實社會,他會做同樣選擇,雖然未必能做到。而會陷害你的人,現實世界裡,就算外表觀之似人君,給他機會,他下手不會留情的。 因為無須負責,沒有人知道你是誰。惹了再大的事,消失便是。換個帳號再上來,不用二十年,兩分鐘之後就又是一條英雄好漢。 在無須負責,匿名,隨時可以消失隱藏,隨時可以重來的這個虛擬世界裡,唯一需要負責的,只是自己的良心而已。 所以,一個人本性如何,在玩線上遊戲時,看的最清楚。 跟小孩聊時,他們說到一件事讓我震動。 兒子說他們在遊戲裡要攻城,必須跟陌生人結盟,幾場戰役下來,誰忠誠誰可靠就看出來了。這些線上朋友,後來就培養了生死交情,有一次相約見面。見到本人的時候,真是不可思議,有小學生,有老頭,有上班族,也有檳榔辣妹。但是因為是同好,互通一下線上的暱稱,立刻就熟起來。他們在相處時,看到的是「真」人,是那在攻城掠地時呈現自己本質的「真」人。一群人,在不相干的人看來,可能是怪異的集合吧,但是他們很快進入狀況,毫無隔閡的開始交流。 兒子說:「談到後來,你根本就不覺得他是老頭子,覺得他就是遊戲裡那個角色。」 我聽了覺得真是天人的場合。所有人是直心見性,以「本我」相交。他們越過了皮相的表面,直接看到了人的內在。 看到林志翔在《曙光 Online 》上是「囤墾團團長」的位置,可以想見他手底下一定不少人馬。會有這種威望,坐到這位置,我相信困難度與現實社會並無不同。不同處只是現實世界裡不會有人去信服一個 15 歲少年。在林志翔,想必他自己也覺得他帶領的那些團員是他必須負責的。跟王永慶覺得要對他的員工負責的心理並無二致。一個鎖電腦的動作,不僅只是阻隔了他上網,其實也等於摧毀他在網路上建立的人生。 聽7-11店員講,電視新聞上說,他雖然以榜首進入羅東高工,其實想念另一所學校。15歲的「囤墾團團長」,連選擇自己未來的路的權力都沒有。家裡說他「沈迷」網路遊戲,考完基測後玩得更凶。家裡沒有理解到,他在放棄念自己想念的學校之後,唯一紓解的管道就是線上遊戲。母親說:「以前也曾經鎖過電腦,都沒出事。」我從這話裡聽到的是,這是個一直被約束的孩子,他想做的任何事,如果不是大人認可的,基本上都有隨時被中止的風險。 他這一生裡,究竟退讓過多少事情,我們不知道。他書念的不錯。或可推知他其實盡到他身為子女或學生的本分。但是,依然必須在生活裡退讓。 林志翔遺書裡寫:「我的人生已經快過不下去了,現在最後的依靠又失去了,除了死,我別無選擇。」 我兒子說:「看到遺書的時候,我只有一個想法。他一定在心裡給自己設了底線,告訴自己,如果這條底線也被越過,那我就不活了。」 對於這15歲男孩,如果還可以玩《曙光 Online 》,那麼生活多麼無奈,他就可以忍受下去。但是家裡鎖住了電腦。沒有人知道那是把他逼到了沒有退路之處。 大約十年前吧,台灣有個植物人,昏睡七年之後醒來了。當時是很大的新聞。但是後續的情況,知道的就很少了。 這男孩念大學的時候出了車禍,就此成了植物人。當時在班上有個要好的女友。 昏迷之後,這女孩天天來看他,一年過去了,男孩沒醒來。母親於是勸那女孩放棄自己的兒子,因為他可能永遠也不會醒來。 但是女孩子離開之後,六年,男孩醒來了。 由於肢體萎縮,雖然醒來了,如同半殘廢,必須坐輪椅。母親給他弄了個刻圖章的小店讓他維生。這時候,當年的女朋友回來了。依然愛他,願意和他在一起。可是現在的男孩是個靠刻印章維生的半殘廢,而女方大學畢業,在外商公司工作。母親強力阻攔,不讓兩個人在一起。終於拆散了兩人。女孩再度離開。 母親告訴兒子,她是為他好。女方條件和他太懸殊,兩個人在一起不可能幸福。她怕女方有一天會拋棄他,她不忍心讓兒子受那種打擊,所以為了保護他,才勸女方離開。 兒子沒有說話。 但是當天晚上就上吊自殺了。 家裡把電腦鎖住的時候,林志翔也沒有做任何表示。 母親作主的時候,兒子沒有說話。 他只是把廁所門縫用報紙塞住,燒炭自殺。 我有時候認為,一個人對另一個人能夠做的最好的事,就是相信他的能力,然後站在一旁,看他成長,並且欣賞。 身為父母應該像園丁,給樹木澆水,除蟲之後,就看他生長。 我們不會規定玫瑰要變成茶花。但是許多父母常常想把香蕉種成蘋果。

左手的勇氣 (胡志強)

2007年11月22日
公開
12

左手的勇氣 曉鈴練唱〈感恩的心〉,唱到歌詞的「要蒼天知道,我不認輸」這句時, 轉頭望著我,很認真的說:「我也是這樣的。」我終於放下一顆心, 她少了左手,多了勇氣 …… 車禍後,曉鈴有很大轉變。 上人 (註: 證嚴法師) 對她說的「美不是在外表,是在內心」, 她把這句話牢牢記在心裡。 「我現在外表不好看,但我內心很美。」她這樣說, 我聽了其實很難過。 如今的她,不僅變得堅強,展現了無比的勇氣,樂觀面對一切, 接受一切,而且積極想要做更多的事。 她明白,自己擁有很多的愛,不僅是家人與朋友, 還有很多不認識的人默默在為她 祝福。 「我將來還要幫社會做事!」曉鈴已經計畫好了之後, 她要走出去,幫助更多的人。 我看過一篇報導,一位高科技公司的主管,也是車禍重傷, 在昏迷了四天後,奇蹟似的甦醒,之後個性一百八十度轉變。 他太太形容他從一個大男人變成好男人, 好像上 帝把先生拿回去修好再送回來。 有位朋友告訴我,一位至親因腦溢血陷入重度昏迷, 被醫師評估就算開刀,還是有九成機率為植物人, 家人決定放棄,我聽了默然無語。 如果是我自己,我會叫家人放棄。但若是家人, 很難叫我放棄,我會救到底。我常 想,還好曉鈴急救時, 醫師不讓我進去,否則我看到她被捶打,全身是血, 又無生命跡象,可能會大喊不要再折磨她了! 幸好,我們沒有放棄。 因為眾人的祈福愛心,讓曉鈴重生,出現了三大奇蹟。 第一個奇蹟是從死神手裡逃過一劫。 第二個是急救這麼久,竟然沒有成為植物人。 第三個是植皮後,她的右臉奇蹟似的沒有凹陷, 平整貼上,本來醫師擔心無法緊密接 合的情形也沒發生。 對於這場車禍,我們沒有怨懟。 曉鈴醒來的那一剎那,什麼也不記得, 記不起自己、家人的名字,語言能力受損, 還要面對身體的不完美,復健之路漫長又艱辛。 從躺在床上到坐輪椅,再到能自己行走;從前言不對後語開始, 到能自主思考、回應對話,辛苦的復健課程,她忍著痛苦,勇敢撐過。 「能夠重生是上天給的恩寵,我心中只有感恩。」 曉鈴認真的跟我說。 有天,護理長跟她聊到關於車禍的事,問她會不會恨肇事者。 「我為什麼要恨他?他讓我重生啊!」她說。 其實大家不一定知道,現在的她腦傷還沒有完全好, 語言能力看似恢復了,實際上,她想的東西, 要從嘴裡表達出來,中間會有障礙,而且識字能力沒有恢復, 很 多字看不懂,許多東西都要從頭開始學。 「我不怕,我沒事!」復健過程,碰到挫折時,曉鈴總是這樣說。 「妳是一流的!」不管她表現如何,我常對曉鈴豎起大拇指,讚美她。 因為知道大家關心她,曉鈴總是以甜美的笑容, 表達心中滿懷的感謝。每次公開露 面前,她都會緊張, 怕自己講不好,簡短的幾句說辭,她苦練了好幾遍 ;一首〈感恩的心〉,是在家一字一句,反覆練唱的成果。 有人說夫妻倆過日子就要像一雙筷子,誰也離不開誰, 離開了就毫無價值與意義。 不管是木頭、竹子、象牙、 黃金製的,不分貧富貴賤,什麼酸甜苦辣,都能在一起品嘗, 才是真正的福氣。 歷劫歸來,再一次牽著曉鈴的手,曾經以為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現在夢想實現了,我心中感恩,更加珍惜。 佛家常說,失就是得、得就是失,太太車禍後, 我感觸最深刻,原本以為是失,沒想到得到更多, 我們接受到社會太多的溫暖,我們會永遠樂觀、堅強, 不辜負大家的心意。 有了大家的祈福,沒有過不去的苦!無法逐一握過 每一雙為我們祝福的手,無法親 口對每一位為我們 盡力的朋友表達感謝,願在有生之年全力奉獻,回報這片溫暖的土地。 我希望,藉由曉鈴的故事,來幫助其他人, 告訴大家絕不能放棄希望。如果她的故事能鼓舞 某個正在與生命奮鬥的人,那是我們最期望的。 曉鈴將愛和感恩化為重生的力量,從人生谷底重燃勇氣。 從躺到坐,由坐到站,再到能行動自如,一點一滴, 讓大家看到,只要堅持,不管多麼困難,都能重新站起來。 但願曉鈴的例子能鼓舞所有面臨不幸挑戰的人, 永遠、永遠,都不要放棄任何的希 望! 我們更誠心誠意的希望,每個人都愈來愈好, 沒有災難,能夠平安、幸福!

陳安儀筆下縫縫補補的婚姻!

2007年11月21日
公開
34

陳安儀的筆下人生 有一次上「新聞挖挖哇」,于美人說了一句話,我覺得挺生動:「哪一段婚姻,不是縫縫補補的呢?」 我心中暗暗接上的一句是:「更多的婚姻,都是千瘡百孔的呀!」 算一算,我結婚整整十一年,要邁入第十二個年頭了。在這其中,我們吵過架、打過架;吵外遇、鬧離婚;有甜蜜思念、也有苦澀委屈;生下了小孩、也拿過小孩 ……,就是這樣的酸甜苦辣,倒也過了這麼些年。 婚姻到底是什麼?我經常問自己。 我看到過、參與過的婚姻,其實只有我父母的。我想很多人都跟我一樣,對婚姻的憧憬或是破滅,總是由自己的父母開始。我的公婆在我們婚前就已經離婚了,雖然,婆婆這些年來總是盼望著破鏡重圓。 在我心目中,我爸爸媽媽可以算是幸福的一對。雖然爸爸脾氣暴躁,每次一發起脾氣來總是大吼小叫,讓我們覺得媽媽很可憐;但是,爸爸的脾氣來得快、去得快,每次吵架的隔天,總會看到爸爸在家扮小丑,嘻皮笑臉的討媽媽歡心。也因此,他們的吵架經常像是一齣齣鬧劇。 大概在我小一的年紀吧!有一次他們吵架,我媽一邊哭一邊在房間整理行李,說要帶我去台北。爸爸坐在客廳裡,明明頭上在冒煙,卻還屏氣凝神的在看書。幼小的我很緊張,在房間與客廳來來回回的跑著,一邊跟爸爸報告:「媽媽已經在收衣服了!」「媽媽在裝箱子了!」「媽媽要去台北不回來了!」一邊跟媽媽哀求:「媽媽,妳不要走啦!」可是,兩個人都不為所動,我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正當我哭哭啼啼的跟在媽媽後面? A眼看著媽媽提著行李箱要走出大門時,那個坐在客廳裡看書、沈默的老爸,艙M一個箭步衝上前去,攔在媽媽前面,身高比媽媽高 20幾公分的爸爸,不知道什麼時候,左手已經拿好釘鎚、右手拿著釘子,雙手一伸、越過了媽媽的頭頂,把我家的大門「砰砰砰」的釘了起來! 矮小的我躲在門下,楞了半晌,然後破涕為笑。雖然我搞不清楚他們為什麼吵架,但我覺得爸爸真是厲害,他把門釘起來媽媽就走不了了!他怎麼想得到這一招呢?我媽媽也是一臉的驚愕,然後在門前忍不住就笑起來了。 當然,隔天,門上的釘子就拔掉了,但是我家門上那兩個小洞,足足讓我們談論了好多年! 後來我們搬了家,又有一年,在我高中時,有一次週末回家,弟弟得意的把掛在門上的西裝移開,向我展示門上的另一個大洞。 不用說,那又是一次我爸媽吵架的痕跡。原來,起因只是因為爸爸在院子裡,風把門吹得反鎖了,他一直叫我媽,我媽在樓上卻沒聽到。爸爸一發火,去工具房取了鐵鎚,把門敲破一個大洞!後來,我弟弟還領著巷子裡的小朋友,排隊前來我家觀賞「門上大洞」之奇觀! 長大之後,我跟媽媽經常閒聊,有時候,她會跟我抱怨,父親又胡亂發脾氣,氣得她很想在外面買一個小套房,老了之後一個人搬出去住。可是,當兩個人一起出去看表演、爸爸牽著她的手陪她在社區裡面一圈又一圈的散步時,媽媽又會帶著像小女孩崇拜偶像一樣的神情對我說:「妳爸爸除了脾氣壞,什麼都好!他很有骨氣、很聰明、又有學問,以前追我的男人,沒有一個比得上妳爸爸!」 爸爸媽媽吵吵好好的渡過了30多年的婚姻,媽媽在 55歲那年病逝。 媽媽過世之前,在醫院住了將近半年的時間。那段時間,我親眼見到,爸爸每天下班後就直接到醫院去,親手餵媽媽吃飯、更衣、按摩、如廁、餵藥,兩百多個日子,沒有一天間斷。媽媽過世之後,爸爸買了一對骨灰罈,每天在家裡整理媽媽生前的遺物。我們把桃園的大房子賣了,爸爸扛了好幾麻袋的遺物回來,他把媽媽手寫的每一張紙條、照片,用本子一本一本的貼起來。 終日消沈的爸爸對我說,他是念科學的,不相信有鬼神,媽媽走了,他也不知道他活著還有什麼樂趣。一度我很擔心,怕他有什麼萬一。 還好,後來,爸爸又遇到了阿姨。兩個失去了老伴的人,互相有了傾訴的對象,枯萎的靈魂又再度的復活。我跟弟弟妹妹,都很感激阿姨的出現,認為那是在天上的媽媽保佑,不忍心看到爸爸如此痛苦,所以把阿姨帶到他的身邊。 然而,脾氣暴躁的爸爸,這回依然改不了他的個性,兩個人一吵起架來也是個天崩地裂,有時候我忍不住勸他們:「都這樣的年紀了,還有什麼好吵的呢?」偏偏兩人還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可是,吵著吵著,時間一轉眼就過去了,爸爸的第二段婚姻、兩個不完整家庭的重新組合,也堂堂邁入了五個年頭。 我遺傳了爸爸的火爆脾氣。雖然我是女生,但一發飆起來,誇張衝動之行為,比起我爸爸來,不遑多讓。就跟我媽媽一樣,我先生是個笑口常開、樂觀開朗的好脾氣先生。也因此,我們的婚姻,也是一樣的吵吵好好,需要常常縫縫補補。 婚前同居時,媽媽一直覺得丟臉,頻頻要我趕快結婚,以免每次大樓的管理員問她「妳的兒子、女兒」時,媽媽都覺得不知該怎麼解釋。媽媽對我說:「一個願意幫妳洗衣服、洗碗的男人,妳還要挑剔什麼呢?」我心想,反正結了婚也還是可以離婚,也沒什麼好怕的!於是,我就為了「給樓下管理員一個解釋」而結婚了! 婚姻到底是什麼?結婚後的每一年,我都不停的在問我自己。 婚姻到底是為了製造出兩個像我們的小孩?還是為了要一起存錢買房子? 婚姻是因為相愛的兩個人想要一輩子在一起?還是只是因為怕老了之後沒有人照顧自己? 婚姻是為了保障彼此合法安全的性愛?還是下班之後有一個家? 婚姻是彼此的心甘情願?還是彼此不得已的責任?是彼此的承諾?還是彼此的約束?是彼此的依靠?還是彼此的負擔?是彼此的親情?還是彼此的愛情? 我一直都想不太出答案。 有一次我在「國光幫幫忙」形容,婚姻就是兩個走在鋼索上的男女,必須要有危險的恐怖平衡,才能繼續的下去。狄鶯對此非常不以為然,她認為老公的愛就是婚姻必要存在的全部。我反駁她:「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可以一輩子只愛一個人,除非那個人很短命。」我不認為婚姻裡應該沒有任何的誘惑、犯錯,我也不認為婚姻裡應該沒有任何的失望、苦澀。 要維持婚姻最簡單、也最重要的是,兩個人都想要維持這段婚姻。 無論是婆媳不和也好、外遇緋聞也罷,打架動粗、或是沒有子嗣,讓婚姻不能持續下去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其中一方不再想要這段婚姻。 否則都還可以持續下去。 只是,結婚十多年了,妳偶爾會想不起對方的好處,只覺得他現在缺點一籮筐。 只是,結婚十多年了,妳偶爾會忘記對方婚前的樣子,只記得他現在的禿頭大腹。 只是,結婚十多年了,妳常常會不耐煩聽他的話,只因為他說的話妳? ㄙ器D。 只是,結婚十多年了,妳常常會不在意他在做什麼,只因為反正他也槁不出什麼名堂。 妳忘了,現在被妳嫌棄的他的父母,正是調教出妳當初愛戀男人的推手。 妳忘了,現在被妳討厭的他的沈默,正是當年吸引妳的穩重。 妳忘了,現在被妳抱怨的他的冷漠,正是因為妳的不在意。 你也忘了,現在被你嫌棄的她的多話,正是當年你被吸引的熱情。 你也忘了,現在她的樣子邋遢,正是因為她在為你養兒育女。 你別忘了,現在她雖然不復從前的浪漫,但是她卻是你最忠實的伴侶。 我還是不懂婚姻的真諦。 但是,我還是希望在我又病又醜又老又臭的時候,有一個人願意,牽著我的手。就像我爸爸對我媽媽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