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之之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時序入秋,病毒蠢蠢欲動!當諾瓦克病毒戰勝輪狀病毒!

2006年10月26日
公開
34

時序入秋,病毒蠢蠢欲動!當諾瓦克病毒戰勝輪狀病毒! 時序入秋,天侯轉變,自九月底起,據報導衛署新竹醫院小兒科門診 陸陸續續出現一些病毒性感染的腸胃炎案例,主要症狀為嘔吐、拉肚子。 腸胃炎的患童約佔門診量五成左右,住院的患童中亦有一半是因腸胃炎住院, 小朋友多半因拉肚子有脫水合併高燒,而不得不住院給予點滴治療。 小兒科謝德貴主任表示,目前小兒科門診及急診的病患,腸胃炎的患童有逐漸在增加的趨勢。 但這一波的感染與八月份所流行的沙門氏菌腸胃炎表現的症狀不同, 目前腸胃炎多為病毒性感染,除了輪狀病毒外,諾瓦克病毒引起群聚性感染也有增加。 輪狀病毒引起的腸胃炎症狀主要是嘔吐後引起厲害的拉肚子、偶爾有輕微發燒等, 多半是學齡前兒童,年齡愈小症狀會愈嚴重。 諾瓦克病毒引起的腸胃炎症狀主要是嘔吐,且嘔吐的很厲害,多半是大小孩以及大人。 實際上,諾瓦克病毒容易發生於群聚的地方或較擁擠的地區, 如家庭中、學校、宿舍、養護機構等等。 因此,謝德貴主任提醒民眾,現在這個流行季節, 大家應多注意飲食衛生及補充水分,尤其病毒的傳染途徑是藉由口沫、吃入東西而感染, 所以要注意洗手後才可進食,另外,家中的玩具或家具也要常清洗或擦拭,即可減少病從口入的機會。 ■輪狀病毒的傳染途徑 好發季節和年齡:這種病毒活動在秋冬季節,喜歡侵犯出生6個月至3歲的 兒童 , 及抵抗力弱的老人,不過若免疫力差,則不論任何年齡都有可能感染。 感染途徑:主要是由飲食或接觸傳染所引起,潛伏期1∼3天,傳染力極強, 因此可在短期間內,造成普遍的流行現象,不得不防! ■輪狀病毒感染的主要症狀 輪狀病毒主要侵襲腸胃道,所以症狀以嘔吐、腹瀉、發燒為主。 在發病初期先出現嘔吐,在經過12至24小時後,轉變成為腹瀉和發燒,嚴重者腹瀉可持續一週! 因此若照護處置不當,容易造成脫水、休克甚至於死亡!所以家中幼兒若有 皮膚 乾燥、活動量減低、小便量減少、無汗、眼眶凹陷、囟門凹陷、昏迷、嗜睡等, 應緊急送醫,以防脫水、休克導致死亡。 ■(類)諾瓦克病毒的傳染途徑 好發季節和年齡:(類)諾瓦克病毒的感染,容易發生在季節交替的時期,對健康的人通常並不會造成極大的危害,故無須恐慌。但如果有老年人、 嬰幼兒 、慢性病、腎或心臟病疾患,則較易發生嚴重的病例。 感染途徑:類諾瓦克病毒(Norovirus)是一種 單鏈的RNA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是一種小圓型病毒(SRSV-Small round structured virus), 傳染途徑,以手-糞-口為主,其次是人與人的直接接觸傳染, 包括直接接觸嘔吐或排泄物,或是因前述症狀產生的飛沫污染物體表面後間接感染。 ■(類)諾瓦克病毒感染的主要症狀 主要症狀包括「噁心、嘔吐、腹瀉及腹痛」, 部分會有輕微發燒、頭痛、肌肉酸痛、倦怠、頸部僵硬、畏光、等現象。 被感染者雖然會感到嚴重的不適,除了 嬰幼兒、老人和免疫功能不足者, 只要能適當的補充流失的水分,給予支持性治療症狀都能在數天內改善。

文章分享-退燒藥易引發腦性麻痺

2006年10月19日
公開
38

退燒藥易引發腦性麻痺 內容如下 5個月的小康,高燒不退,媽媽讓他服下阿斯匹靈退燒藥,導致腦性麻痺,11年後小康再度發燒,媽媽讓他睡冰枕,再誘發呼吸衰竭,送醫後遠離冰枕,病危的小康才撿回一命…。 這是發生在台大醫院的實際案例,因家長錯誤使用退燒方法,竟導致孩子終生傷害。 醫師強調,一般孩童體溫若無超過39度,而有心肺疾病幼童體溫若未超過38度,且活動力尚可,家長實在不必積極為孩子退燒。 李秉穎說,照顧發燒病童有4項重點,一是觀察病童活動力,至於體溫只是參考值,孩子活力、食欲差,不管有無發燒,都該就醫,而適度發燒,可能提升人體免疫力,有時不必積極壓抑。 第二個重點是讓孩子多休息,少進行會發汗運動,以免造成不必要心肺負擔,不利預後。 第三個重點是注意保暖, 如果發燒病童,手、腳冰冷、臉色蒼白,代表孩子處於寒冷狀況,為免其發抖增加負擔,應為其添加衣物; 若孩子是滿臉通紅、身體發汗,應為其脫衣服,減少能量消耗,等症狀解除後,再為其加衣。 第四個重點是別讓孩子睡冰枕、使用退熱貼等物理性退燒法,增加無謂寒冷與代謝負擔。 李秉穎說,台灣可能是最愛用退燒藥的國家,而坊間退燒藥常含阿斯匹靈, 可能加重孩童肝腦負擔,上述小康為此罹患雷氏症候群,終生腦性麻痺、不良於行 阿斯匹靈與雷氏症候群 對成年人而言,阿斯匹靈是很好的散熱、消炎、止痛劑,如果持續服用,最大的副作用是引致胃腸不適,改善的方法可使用腸溶錠或與食物同時服用。如果胃腸出血,便必須停止服用了。近年來,醫學研究發現低劑量(每日80—100毫克)阿斯匹靈可以預防心血管病變,所以許多醫師建議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者每日服用低劑量阿斯匹靈。 可是,兒童發燒時使用阿斯匹靈作散熱劑,並不是最好的選擇。原因是,當發燒來自某些病毒感染時,例如流行性感冒、出水痘等等,服用阿斯匹靈將會加重病情並且導致雷氏症候群,甚至有腦部受損的後遺症。 雷氏症候群(Reye's syndrome )是一種稀有卻很嚴重的疾病,主要侵襲5到15歲的兒童,偶爾也會侵襲年輕人。雖然發生率不高,可是,一旦發生,就是患者的不幸。所以,在北美洲的執業醫師和藥師,不建議18歲以下的病人服用阿斯匹靈作止痛退燒劑,而普拿疼,學名Acetaminophen是最好的選擇。 雷氏症候群通常出現在病人被病毒感染後的恢復期,徵兆包括倦怠、嘔吐、情緒混亂、急躁不安。死亡率高達22%—42%。由患者的遺體解剖顯示,病人呈現脂肪肝,腦水腫的現象。雖然目前由阿斯匹靈引致雷氏症候群的證據不足,但流行病學專家的研究結果已經佐證阿斯匹靈的吸收和雷氏症候群有密切關係。 為了避免不幸的事情發生,加拿大的小兒科醫師早已不用阿斯匹靈為兒童退燒止痛,特別是像流行性感冒一樣的疾病。筆者在此建議,凡18歲以下青少年,最好避免使用阿斯匹靈作散熱止痛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