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leonger

日期

#Tag

▲一夜情激戰後 - - - - -

2019年01月30日
公開
182

女人會說的5大經典語錄,第一句你一定聽過! 兩性作家欣西亞常收到網友各式各樣的提問,其中「一夜情」的疑難雜症不少,她統整了網友的問題,列出5大「一夜情炮灰經典語錄」,第一名果然就是「我不是隨便的女人!」 欣西亞指出,每位苦主都有自己的委屈,但看在她眼裡卻是一翻兩瞪眼,再明白不過的事情。她認為,不少女生都高潮迭起後想不開、放不下,反而成了犧牲的炮灰。對此,她整理出「炮灰們的經典語錄」,希望各位男女不論在啪啪啪前或後,都可以清醒一點。 1.我不是隨便的女人! 欣西亞直指這句話應該是「對!姊不是隨便,而是隨性!」她表示,很多一夜情都是在夜店或是四目交接下,就突然「性器」相投,很多女性在事情發生後才表示自己不隨便,也無法改變男人怎麼看你。 2.我高潮了...這就是戀愛的感覺! 「高潮」和「戀愛」是兩碼子事。欣西亞表示,不管是你讓對方欲仙欲死或對方讓你高潮,都不代表你抓住對方的心,要通往他的感情,大概還剩下地球到火星的距離。她更直說,高潮只是一種做愛會產生的結果,且不一定每次都會發生。 3.他沒射後不理,他還很溫柔的擁抱我、送我回家,他應該是對我有感覺。 欣西亞一針見血地表示「醒醒吧!那只是他一夜情習慣跑的SOP!」她直說,男人事後溫存並不表示喜歡你,對方只是精蟲上腦加下體蠢蠢欲動,射光就沒FU了。她更反問網友,如果不把妳送回家,妳要留下來過夜或明天一起吃早餐那怎麼辦?所以溫存和送回家,只是一夜情的套裝行程。 4.如果只是跟我玩玩那就直說,不需要已讀不回、愛理不理吧? 很多人在一夜情後,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欣西亞表示,對方如果已經做到已讀不回、愛理不理就代表「他已經說得很明白啦!只是妳選擇不聽!」女人何必要逼到對方開口,然後在哭訴自己遇到渣男呢? 5: 後來他都有繼續找我,我們就這樣「交往」了一陣子… 看到這句話,欣西亞直接推翻「小姐,你們的關係不是交往,而是交合!」對於一夜情,不少人都有盲點,欣西亞奉勸女性,如果妳認識對方不到幾個小時就「門戶洞開」,再嚷嚷著自己並不隨便,也許只能說服自己是態度嚴謹,而且一夜情會發生的真愛機率很小。 Wednesday/ June/ 14/  2017/ 3:08 pm「欣西亞」

寂寞不是身邊沒有人

2019年01月23日
公開
70

而是一種沒有真的在乎你的感覺。 有些人留不住就放手吧; 你會發現, 得到自由的是你自己。 Let go of those who you can't keep; you'll realize that you're the one who is freed. 《雲端情人》(Her), 2013 才華洋溢的作家西奧多(Theodore,瓦昆.費尼克斯飾)購買了一個號稱具有情感的人工智慧作業系統。這個稱自己為莎曼珊(Samantha,史嘉蕾.喬韓森飾)的作業系統,不但有性感甜美的聲音,她的善解人意也深深擄獲西奧多的心。莎曼珊不僅聰明幽默,對西奧多的才華也相當崇拜,她與西奧多就這樣陷入了熱戀,過了一段幸福快樂的日子。然而,莎曼珊卻漸漸地無法安於現狀,因此,另外又與其他人(以及電腦)發展出與西奧多一樣的感情……最後,過度進化的莎曼珊決定到一個人類無法企及的國度,留下無限愕然的西奧多。 真的得不到的才是最美嗎?為什麼有人就是會念念不忘、無法釋懷那些失去的、或不曾擁有過的?有人可能會說,會失去是因為那原本就不屬於你; 或是說屬於你的最後就會是你的……聽起來都很虛浮,不怎麼有說服力;事實上,不管那個人有多好,只要他不陪著你走下去,那他就只是個與你擦肩而過的過客,而你,會不會為了等一個等不到的人,而錯過了正在等著你的人呢? 婚姻遊戲走到老夫老妻這一關,有些人就是過不了。 「女人如果心不在,十頭牛都拉不回來。」 不是每個道別都可以好好準備;會痛的,往往都曾讓你措手不及。 Not every goodbye gives you the courtesy to prepare yourself; those that hurt are usually the ones unexpected . 《玩具總動員2》(Toy Story 2), 1999

一堂價值的課

2019年01月23日
公開
27

第一課 一只鷹坐在高高的樹上休息,無所事事。一只小兔子看見鷹並且問它,“我能像你一樣坐著什麼都不幹嗎?” 鷹回答:“行啊,為啥不行。” 於是,兔子坐在鷹下面的地上休息。突然,一只狐狸出現了,它撲到兔子身上把它吃掉了。 故事寓意:要想坐著無所事事,你必須坐在非常、非常高的位置。 第二課 一只小鳥飛去南方過冬。天實在太冷了。它凍僵了,掉在一片田野上。它躺在那兒時,一頭母牛走過來在它身上拉了一堆屎。 凍僵的小鳥躺在糞堆裡,開始感覺到了溫暖。牛糞確實使它暖和過來了。 它躺在溫暖的牛糞中,異常高興,並開始唱起歌來。 一只過路的貓聽到鳥叫趕過來看個究竟。順著聲音,它發現了牛糞下的小鳥,並迅速把它拖出來吃掉了。 故事寓意: (1) 並不是每個在你身上拉屎的都是你的敵人。 (2) 並不是每個把你~拖出糞堆的都是你的朋友。 (3) 當你深陷糞堆中的時候,最好閉上你的鳥嘴 (1)學會沉默 有時候,你被人誤解,你不想爭辯,所以選擇沉默。本來就不是所有的人都得了解你,因此你認為不必對全世界喊話。卻也有時候,你被最愛的人誤解,你難過到不想爭辯,也只有選擇沉默。全世界都可以不懂你,但他應該懂,若他竟然不能懂,還有什麼話可說? 生命中往往有連舒伯特都無言以對的時刻,畢竟不是所有的是非都能條列清楚,甚至可能根本沒有真正的是與非。那麼,不想說話,就不說吧,在多說無益的時候,也許沉默就是最好的解釋。 (2)至少平靜 在你跌入人生谷底的時候,你身旁所有的人都告訴你:要堅強,而且要快樂。堅強是絕對需要的,但是快樂? 在這種情形下,恐怕是太為難你了。畢竟,誰能在跌得頭破血流的時候還覺得高興?但是至少可以做到平靜。平靜地看待這件事,平靜地把其他該處理的事處理好。平靜,沒有快樂,也沒有不快樂。 (3)學會彎腰 這會是我意外的收獲 和別人發生意見上的紛歧,甚造成言語上的衝突,所以你悶悶不樂,因為你覺得都是別人惡意。別再耿耿於懷了,回家去擦地板吧。拎一塊抹布,彎下腰,雙膝著地,把你面前這張地板的每個角落來回擦拭干淨。然後重新省思自己在那場衝突,所說過的每一句話。現在,你發現自己其實也有不對的地方了,是不是~你漸漸心平氣和了,是不是? 有時候你必須學習彎腰,因為這個動作可以讓你謙卑。勞動身體的同時,你也擦亮了自己的心緒。而且,你還擁有了一張光潔的地板呢。這是你的第二個收獲。 (4)不要想~如果~當初 你說,人生是一條有無限多岔口的長路,永遠在不停地做選擇。如果只是選擇吃炒麵或炒飯,影響似乎不大,但選擇讀什麼科系、做什麼工作、 結婚或不結婚、要不要有孩子,每一個選擇都影響深遠,而不同的選擇也必定造就完全不一樣的人生。 你又說,生命中不可承受之情,就在於人生沒有重來的機會啊。如果當初如何如何,現在就不會怎樣怎樣~這種充滿悵然的喃喃自語,還是別再多說了吧。 每一個岔口的選擇其實沒有真正的好與壞,只要把人生看成是自己。獨一無二的創作,就不會頻頻回首如果當初做了不一樣的選擇。    (5)努力吧~不管成功與否 至少曾經美麗 漫步林間,你看見一株藤蔓附著樹干,柔軟與堅實相互交纏,你感動於這靜美的一幕。讓幸福與歸屬就此駐足吧。你想。不知未來會有怎樣一番風雨摧折?也許藤將斷、樹會倒,也許天會荒,地將老。你又想。那麼,請時光停格在此刻吧。停格即是永恆。永恆裡若有這靜美的一刻,未來可能遭遇的種種劫難,便已得到了安慰與報償。 (6)保持單純 因為思慮過多,所以你常常把你的人生復雜化了。明明是活在現在,你卻總是念念不忘著過去,又憂心忡忡著未來;堅持攜帶著過去、未來與現在同行,你的人生當然只有一片拖泥帶水。 而單純是一種恩寵狀態。單純地以皮膚感受天氣的變化,單純地以鼻腔品嘗雨後的青草香,單純地以眼睛統攝遠山近景如一幅畫。單純地活在當下。而當下其實無所謂是非真假。既然沒有是非,就不必思慮;沒有真假,就無須念念不忘又憂心忡忡。無是非真假,不就像在做夢一樣了嗎? 是呀,就單純地把你的人生當成夢境去執行吧。    (7)偶爾’俗氣’、、、 吃多了健康食品,偶爾你也想啃一啃鴨舌頭和鹽酥雞。看多了大師名劇,偶爾你也想瞄一瞄耳光摔不完眼淚掉不完的連續劇。聽多了古典音樂,偶爾你也想唱一唱愛他一百年又恨他一萬年的流行歌曲。 你知道健康食品對健胃整腸有意義,大師名劇對培養氣質有意義,古典音樂對提升性靈有意義,可是,偶爾你其實並不想讓自己時時刻刻活得那麼有意。人生不需要把自己綁得那麼緊。偶爾的小小放縱,是道德的。靈氣充滿或許接近大人,但偶爾的俗氣會更平易近人。 (8)控制情緒 別浪費了~ 今天的你,是不開心的你,因為有人在言語間刺傷了你。你不喜歡吵架,所以你離開;可是你只是離開了那,卻沒有離開被那人傷害的情境,因此你愈想愈生氣。愈有氣,你就愈沒有力氣去理會別的事情,許多更該用心去做去想去處理的事件 就在你漫天漫地的心煩意亂之中,被輕忽被漠視被省略了。 因為,你只是一心一意地在生氣。在情緒上做文章,這是對自己的浪費, 而且是很壞的浪費。畢竟,生氣也是要花力氣的,而且生氣一定傷元氣。 所以,聰明如你,別讓情緒控制了你,當你又要生氣之前,不妨輕聲地提醒自己一句:“別浪費了。”    (9)抓住最好的時機 絕不錯過 你曾經買了一件很喜歡的衣裳卻舍不得穿,鄭重地供奉在衣櫃裡;許久之後,當你再看見它的時候,卻發現它已經過時了。所以,你就這樣與它錯過了。你也曾經買了一塊漂亮的蛋糕卻舍不得吃,鄭重地供奉在冰箱裡;許久之後,當你再看見它的時候,卻發現它已經過期了。所以,你也這樣與它錯過了。 沒有在最喜歡的時候上身的衣裳,沒有在最可口的時候品嘗的蛋糕,就像沒有在最想做的時候去做的事情,都是遺憾。生命也有保存期限,想做的事該趁早去做。如果你只是把你的心願鄭重地供奉在心裡,卻未曾去實行,那麼唯一的結果,就是與它錯過,一如那件過時的衣裳,一如那塊過期的蛋糕。 (10)偶爾的出離軌道 某次你搭火車打算到A地去,中途卻忽然臨時起意在B地下了車。也許是別致的地名吸引了你,也許是偶然一瞥的風景觸動了你,總之,你就這樣改變了本來預定的行程,然後經歷了一場充滿驚奇的意外旅行。 A地是你原先的目標,B地卻讓你體會了小小的冒險。回憶起來,你說,那是一次令你難忘的出軌經驗。生命中的許多時候不也如此?心無旁騖地奔赴唯一的目的,不過是履行了原本的行程而已;離開預設的軌道,你才有機會發現其他的風景。    (11)悄悄 悄悄地 回歸平靜.. 曾經有一段時間,你心情低落,甚至懶得拉開窗簾,看著窗外的陽光。因此你當然也忘了去看看,窗台上那一盆每天都需要喝水的瑪格麗特。 如此不知過了多久,總算有一天,你度過了心情的低潮,同時也想起了你的瑪格麗特。天啊,可憐的花,她還活著嗎?你戰戰兢兢地拉開窗簾,卻見她迎風招搖,花顏可掬。原來在過去的這段日子裡,你雖然忘了喂她喝水,老天卻沒忘了以雨露眷顧她呢。 許多事物悄悄地在你的視線之外進行,而且悄悄地安排好了它們自己。天生萬物,天養萬物,一切其實無須擔心...你只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不留任何遺憾~足矣。

人生苦短 莫負今生 - 洪蘭

2019年01月23日
公開
30

有學生問我,如果魔鬼來跟我換青春,我願像浮士德一樣跟他換嗎?我說當然不會,因為我在十七歲時,除了念書什麼都不懂,未來是一片茫然:我不知道會考上哪一所大學,也不知我會念哪一系(當時是先填志願後考試,念什麼系全看分數落在哪裡),我也不知我會不會結婚,會不會有小孩,我甚至不知道我可以活到幾歲。 我那時唯一能做的只是努力使自己跟得上別人的腳步,不要脫隊而已。人的大腦對「不確定」「uncertainty」充滿了恐懼,我們在陌生環境中生活所花的能量是平常在熟悉環境中的二倍。但是現在半個世紀過去了,我心中已篤定,我知道我的人生是什麼了。換句話說,那個「uncertainty」已經透過歲月的流逝,變成「certainty」了,這個「已知」使我的心安定。 我怎麼肯用任何東西去換這個安心呢?但是假如能夠像電影「回到未來」那樣重新來過的話,我想我會過完全不同的日子,我不會再去背課本,也不會在乎考試成績,因為我現在已經知道在校成績是不重要的,第一名對出社會後是一點用處也沒有的。 我民國54年北一女畢業時,我的歷史老師說:「有十個年代,你們這輩子不准給我忘記,1066、1215、 1453、1588、、、」我畢業至今46年了,我沒有忘記,但是我很想請問這位老師(假如她還在的話),我背這些要幹什麼?我真的一次也沒用到,卻浪費了我大好的青春與腦力,去記這些現在隨手可查到的資訊。 我要做的第二件事是花時間去交朋友,而不會留在教室中準備下一堂的考試,因為出社會以後,老闆在乎的是你服務的熱情與敬業的態度,不會管你是哪一所大學畢業的、考第幾名。也就是說,真正決定你成敗的是你的能力,不是你的學歷。為什麼朋友重要呢?因為朋友是除了父母以外,影響我們最大的人。 我相信你一定聽過這句話:「現在的你和五年後的你,差別在你跟誰在一起和你所讀的書。」交的朋友和讀的書決定你是什麼樣的人,朋友的作用太大了,「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是老生常談,它是至理名言。孟母如果不搬家,孟子可能是屠夫,不會在歷史上留名。 寫《金銀島》的史帝文生說:「朋友是你給你自己最好的禮物。」一個人若有個知心的好友,他不會去自殺,若有三個好友,他會過的很快樂。人生的路很長,你一定要有知心的朋友跟你分憂解悶,不然張潮不會在《幽夢影》中說:「人生若有一知已就可以無恨。」 如果我能再來過,我會去做志工,因為志工幫助我了解我自己是誰。哲學家說:人不知道他自己是誰,直到他發覺自己可以做什麼事。我們從對人的服務中發現自己的長處,從長處中建立自己的信心。在我十七歲時,台灣很少志工,我是到了美國留學才發現志工這個名詞,千萬不要以為志工是大傻瓜,放著冷氣不吹,去外面忍受刮風下雨晒太陽,我在做志工時所學得的經驗造就了我的後半生。 最後,如果我能重新來過,我會盡量找時間和我的爸媽在一起,哪怕聽他們嘮叨都沒有關係。年輕時總覺得父母會一輩子跟著我們,從來不覺得在他們庇蔭下有什麼了不起,人總是要等到失去了才會珍惜。既然我現在可以給你們忠告,我就要說盡量把握跟父母在一起的每一分鐘,因為生命是很脆弱的,人生是無常的,樹欲靜而風不止的悲痛是現在我最希望我在十七歲時就能知道的事。 每一個時代有每一個時代的挑戰,每一個時代的青年也有他們不同的命運,但是智者能從別人的經驗中獲取教訓,使他自己的人生更充實圓滿。長江後浪推前浪,江山代有人才出,我不揣醜陋,將我的經驗告訴大家,就是希望各位能切實把握時光,有意義的過一生。 記住,人生苦短,莫負今生。

典當不到的人生啟發

2019年01月23日
公開
30

第四張當票:二十年的派克鋼筆 .當入日期:民國七十七年○月 .貸金:新臺幣捌佰元整 .舊:派克鋼筆壹支。 .姓名:楊○○ 光顧當舖的客人多是為了利益,但卻有少數的朋友從當舖找回了溫情。 民國七十七年一個再尋常不過的下午,我一如往常正在舖子裡忙著例行事務,一位老先生推開大門走了進來,顫巍巍地從懷裡掏出一支派克鋼筆,表明要典當。 派克鋼筆是美國所製作鋼筆,在五○、六○年代曾經盛行,在當時也是一種身分的表徵。 我端詳著眼前這位老先生,他雖然年近古稀,但是散發一股有別於他人的文人的氣質,感覺投緣,於是我便先請老先生到辦公室裡坐著歇腿,沏壺茶請他喝。 才一坐定,老先生便將鋼筆遞給我,在燈光下筆身透出長期在指間摩娑特有的光亮,雖然有些碰撞的痕跡,還是看得出使用者的愛惜之心。再轉到背面,看見筆桿上面刻了「楊老師惠存」的字樣。 一問才知眼前這位老先生就是楊老師,老先生說他的老家在山東,大學還沒畢業就隨著國民黨部隊逃到台灣,雖然沒有畢業證書,但是由於當時台灣社會教育水準還沒提升,一個大學肄業生已經算得上不可多得的知識分子。 於是他一退伍後就即轉任代課老師,周遊在各學校之間。我一聽他是個老師,而且還是同鄉,親切感油然而生,忍不住多聊了一會兒,便又接著問他:「為什麼要當這支鋼筆?」 楊老先生答說:「我現在年事已高,眼力也不好,沒辦法寫東西了。與其放在身邊,不如換一點錢,如果落在有緣人手上,至少可以寫寫字,鋼筆的生命還能繼續延續。」 問明前因後果,我感念楊老先生愛惜文具的讀書人個性,雖然一隻中古的派克鋼筆值不了多少錢,而且被人買走的機會也不高,但還是馬上就寫好當票,將典當的八百元交付給他。 由於楊老先生無意贖回,所以三個月後,這支鋼筆自然流當了。因此我便把鋼筆從庫房裡拿出來,擦拭乾淨後,放進門市部的玻璃展示櫃中,那是舖子的流當品陳列區,專門擺放沒人贖回的商品,等待著哪天顧客的青睞。 一般來說,流當品可簡單分為兩種,一種是市場接受度高的物品,例如相機、手錶、電器等,這類商品通常都會有專收二手商品的販子來買走;而另一種就是類似這種各路販子都興趣缺缺的商品,然派克鋼筆算是名牌產品,但是沒什麼與眾不同的設計,甚至還有人說收鋼筆不如收個打火機實用。 那方小櫃,雖然名為展示櫃,但實則十分簡陋,外面還罩著鐵欄杆,一方面是因為流當品櫃不夠顯眼,一方面也是因為裡頭其實沒什麼太過值錢的東西,自然比不上百貨公司的櫥窗引人注目、光鮮亮麗。 一年多下來,別說賣掉,連一個詢問的客人都沒有,漸漸我也忘了這隻鋼筆的事。 某日下午五點多,有個先生恰巧在當舖門口的公車站牌等公車,閒著沒事四處張望,無巧不巧就瞄到流當品的玻璃櫃。他定睛看了一會兒,馬上走進店裡問:「老闆,櫃子裡那隻鋼筆可不可以看一下?」我說:「當然可以!」 從外表和談吐推算,他應該是個讀書人,我也招呼他到裡頭坐會兒。他拿起鋼筆反覆細看,愈是端詳,表情愈是複雜。看到筆桿上的題字時,他突然神色大變,無預警地流下淚,哽咽地問:「請問當這支筆的人,是不是一位楊某某老師?」 一個大男人在我面前流淚,嚇得我趕緊翻閱典當記錄,果真來典當的人名字就如他所說。 讀書人一聽情緒更激動,鼻涕眼淚彷彿從臉上所有毛細孔湧出一般。我一面勸他喝點茶穩定穩定情緒,一面問他想起什麼傷心事,他抹了抹涕泗縱橫的臉,娓娓道來。 「我的爸爸是伐木工人,每天用勞力換取家裡的開銷。但在我就讀羅東高中高三時,爸爸卻因為意外不幸過世,只剩媽媽能夠賺錢,家裡頓失經濟支柱。眼看聯考即將來臨,但是媽媽的收入有限,實在無法養家。為了幫忙家計,我只有放棄學業一途。」 「當年楊老師代了我們一年的國文課,他知道我的處境後,不願看我就此失學,竟然執意幫我出學費,堅持要我把高中讀完。我拚命念書,最後終於考上台北工專(即現在的台北科技大學),後來也跟著當了老師,現在也回到台北工專任教,總算沒辜負楊老師的期望。」 「雖然楊老師只教了我們一年,但是同學對他的印象很深,他的山東口音特別重,第一次上課時,全班沒人聽得懂他在教什麼。一段時間之後,同學習慣了他的口音,才發現老師的國學底子十分深厚,能把枯燥的古文講得生動有趣。」「高中畢業時,全班湊錢送了老師一支鋼筆,就是我手上這一支。」 我聽完他的故事不禁動容,沒想到一支看來毫不起眼的派克鋼筆竟然包含了一段跨越二十年的師生情誼。讀書人問我鋼筆要賣多少?他想將它贖回。 我聽了連忙搖手說:「這支鋼筆對你意義重大,你要給我錢,我也不知道怎麼收啊?而且也收不起,就當我送給你得了。」接著,我也趕緊另外找出一年多前楊老師登記的地址,囑咐他有空趕緊去探望老師,好好敘敘舊。 最後,這位先生還真的找到楊老師,甚至在幾年後更召集了三十幾位曾經受過楊老師教誨的學生舉辦了同學會兼謝師宴,還特地邀請我去參加。當天的場景溫馨感人,我至今難忘。 現在回想起來,這一切巧合得不可思議;我的流當品櫃非常不顯眼,不但既小且舊,也不常擦拭,而且裡面擺的東西種類繁雜,不仔細看還真看不出個名堂。 但這位讀書人路過店門口,隨意瞧上兩眼,居然一眼就認出那支在二十年前就送出的毫不起眼的派克鋼筆,要知道,上頭的題字還是在背面吶! 楊老師當年的春風化雨,讓這位讀書人有機會繼續深造,也影響與改變了一個人的一生了。而讀書人也是性情中人,要不是他始終感念老師的協助,恐怕也沒有機會重新連結二十年前的師生情誼。 人生的際遇充滿數不清的偶然,這些偶然也往往都是有其美好的一面,但卻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感受到。唯有心正向、懂得感恩,才能夠讓這樣的偶然圓滿,就像是楊老師與學生的二十年後還能重逢的情緣一樣。 一張當票的啟發,一個不經意的動作,往往是滋養其他人一生的養分。 珍惜每一次生命的交會、珍惜與每個人的緣分,因為你永遠沒辦法估計自己給他人的人生帶來什麼影響。

『人的苦其實與「有」或「沒有」無關』

2019年01月23日
公開
28

我一位朋友,曾在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擔任社工員(那時候叫做「伊甸殘障福利基金會」),他告訴我一個故事。 有一次一位母親打電話來他的部門求助,她說自己正值青少年的兒子意外撞斷了一根手指,由於無法接回,兒子傷心地整天躲在房裡,拒絕去上學。 接到電話的社工員說:願不願意帶孩子來這裡做個協談? 這位母親說:「孩子就是覺得自己殘缺,不願意見人了,我相信孩子不可能願意來到伊甸的。」 他的部門於是安排了社工員前往探視,到了那一天,那位焦急的母親在兒子的房門前敲門,預先告訴兒子有伊甸的大姊姊要來探訪他,希望關心一下他的心情。 但卻有東西重重地拋向緊閉的房門,並且聽見憤怒的聲音說:「你不要叫人家來,我不要人家管!」 約定的訪視時間到了,愁容滿面的母親前來開門,著急又抱歉地說:「實在很抱歉,我事先跟孩子說過你要來,但他很倔強,說什麼就是不肯見你。」 社工員安慰這位母親說:「別抱歉,我瞭解,不然讓我來試試看好嗎?他的房間在哪裡?」 母親指了指樓上:「就在樓梯口的那個房間。」 社工員說:「好,那麼麻煩您幫我拿一支枴杖到樓上等我。」 我們的這位社工員是一位撐雙拐,兩腳穿著鐵鞋的重度肢障者,上樓梯的時候需要騰出一隻手來攀住樓梯扶手,所以需要另一個人將一支枴杖先拿到樓上等候,等一下她上樓後便能重新撐在腋下。 她上樓的方式有點像撐雙槓,完全要用雙手的力氣讓雙腳離地,再落到階梯上,由於鐵鞋很重,每一次落地都會發出很大的聲響。 由於社工員上樓的速度很慢,又發出沉重的空咚聲,簡直就像無敵鐵金剛走上樓了。 在房間內的青少年聽到這怪異又可怕的聲響逼近,覺得非常訝異和害怕,他忍不住打開房門一探究竟,而眼前所看到的一幕給他更加巨大的震撼:一位兩隻腳都不能動的女孩子,要來安慰只是缺了一根手指的自己! 這位社工員還沒說一句話,這孩子已經覺得自己所有的自憐都是微不足道的了。 關於快樂和自尊,那一根手指是否為必須?已經不言而明了! ◎ 害怕失去 一位婦人在河邊尋死,被路過的船夫搭救了,詢問原因,婦人說,因為丈夫猝逝,覺得沒有丈夫,活不下去了。 船夫問:結婚了多久? 婦人說:三年。 船夫又問:沒結婚前,做什麼工作? 婦人答:在村裡染布。 船夫問:那時生活過得如何? 婦人說:還算愜意。 船夫說:那時也沒有丈夫,為何活得下去? 婦人啞然。 船夫說:找回那個沒有結婚前的你吧,那時一個人,不也覺得快樂嗎? ◎ 解脫「必須」的禁錮 如果有一天石油真的沒有了,我們的生活的確會起很大的變化,但是我們仍然能夠改變我們的生活形態,而繼續快樂的生活下去,原因很簡單,古時候的人並沒有石油,但他們不見得過得比我們不快樂。 如果沒有手機、沒有網絡、沒有便利商店人就會活不下去嗎?人就會不快樂嗎?當然不會。 認識到任何的「必須」都只是跟習慣有關,就是自由的關鍵。也就是說,一旦習慣改變,原先的「必須」就不再是必須了。比如習慣開車的人,就覺得有車是必須;習慣上網的人,就覺得網絡是必須。但對沒車、沒網絡的人而言,這些都不是必須,也就沒有失去的恐懼。 蘇格拉底曾經站在買賣百物的市場中開懷大笑:「看哪,天底下有這麼多我不需要的東西,我真幸福啊!」 ◎ 人的苦,來自於「必須」 一位旅館大亨發現,每天都有一位流浪漢坐在公園的凳子上死盯著他的旅館看, 大亨愈來愈覺得好奇。 有一天他終於忍不住走向那位流浪漢說:「不好意思,老兄,我想請教一下,為什麼你每天都盯著那棟旅館看呢?」 流浪漢說:「因為那棟旅館太美了,雖然我一無所有,睡在長凳上,但我每天這樣看著它,晚上就會夢到自己住在裡面。」 大亨聽了很得意,就說:「老兄,今晚我就讓你如願以償,我將讓你免費住進這旅館最好的房間一個月。」 一個星期以後,旅館大亨回來想看看流浪漢住的情形如何,卻發現這個人居然已經搬出旅館,重新回到公園的長凳上。 大亨問流浪漢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流浪漢說:「之前我睡長凳上,夢見住在旅館裡,那很好;可是一旦睡在旅館裡,我就夢見自己又回到硬梆梆的板凳上,真是可怕極了,所以我就待不下去了!」 大亨聽了哈哈大笑說:「原來人沒有的時候也苦,有的時候也苦啊!」 的確,人的苦其實與有或沒有無關,而是跟執著有關,如果把得到的東西看成必須,沒有的時候羨慕,有的時候又恐懼失去,都苦。 ◎ 沒有什麼是絕對必須的---色即是空 「色即是空」是佛家用語,給人相當高深的感覺,很多人不瞭解其中的意思。 其實這句話並不難懂,「色」就是指「一切你認為必須的東西」,包括任何物質層面或精神層面的事物。 「即是空」的意思就是說:「其實沒有一樣事物是絕對必須的」。 所以「一切你認為必須的,沒有一樣是絕對必須的」這就是「色即是空」的意思。你會發現,任何人能從特定領域的苦裡面得到解脫,都是因為在那個領域發現到這個事實。

3個酸媽媽 - 小野

2019年01月23日
公開
43

3個媽媽聚在一起聊天。 其中一個非常失落地說:「中秋節難得全家團聚,剛剛接下他爸爸事業的兒子和新婚媳婦也從大陸趕回家來,大家一起烤肉。我兒子每烤好一串肉,就夾到媳婦的盤子裡,夾滿了整整一盤。我的盤子始終空空的,他都沒看見,就像他永遠看不到我空虛的心一樣。幾個月前我們才花一大筆錢幫他們辦婚禮,新房也是他老爸送的。他們吃的住的都靠我們,而我卻連一串烤肉都分不到。夠心酸的吧?」 另一個媽媽也跟著抱怨起來: 「哎喲~只是吃不到兒子的烤肉,這可不是最壞的,至少還沒叫你烤給媳婦吃就偷笑了。我兒子剛從國外出差回來,送我一個鑰匙環,也送他妹妹一個鑰匙環。卻花他兩個月的薪水買了一只卡地亞的女錶送給他的女朋友,還一直問我說,送錶會不會太寒酸了?」 我就故意說,如果嫌寒酸就送給我好了,你就送她鑰匙環。如果她真心愛你,應該不會在乎禮物的價值的。說完我就把鑰匙環交給他,把那只錶搶過來,他竟然和我翻臉,差一點把我推倒。夠心酸了吧?比你酸多了吧。」 第三個媽媽深深地嘆了一口氣說: 「妳們只要換個角度想想就不會難過了,兒子對自己的老婆或是女朋友好,表示他們非常恩愛,我們應該為孩子的感情有歸宿感到高興才對。兩個正在戀愛中的人本來就是看不到別人的,更何況本來就像是空氣一般存在的老媽。老媽是孩子的空氣,只有缺氧的時候才會發現空氣的重要,偏偏做媽媽的特別賤,永遠不讓孩子缺氧。我有個兒子已經30多歲了,他的女朋友就是那台電腦,每天就窩在屋子裡和電腦談戀愛,足不出戶。我實在看不下去,只好每天替他清垃圾,弄點東西給他吃。他常常嫌我煩要趕我出去,有一次還用腳踢我呢。」 「真正最心酸的是我。我不知道還要照顧這個兒子到幾歲?如果他能有個女朋友,我可以烤肉給他的女朋友吃,也可以買卡地亞送她。」這個媽媽說著說著就哭了起來。

彎曲的河流

2019年01月23日
公開
33

周易《繫辭上傳》:〝曲成萬物而不遺。〞任何事業有所成就,幾乎都是透過溝通再溝通,協調再協調,迂迴而行,才能圓融無礙,無有遺漏,而非一蹴可成。此乃天地萬物顛撲不變之真理也。 一位禪師與信眾談論人生時,突然拿出一張地圖,將它展開,問:〝這幅地圖上的河流,有甚麼特點?〞 信眾齊聲地答:〝都不是直線,而是彎彎的曲線。〞 禪師追問:〝為甚麼會是這樣呢?河流為甚麼不走直路,而偏偏要走彎路呢?〞 信眾們七嘴八舌地議論。有的說:〝河流走彎路,拉長了河流的流程,河流也因此增大了流量,當洪水來臨時,就不會以水滿為患了〞;又有說:〝河流的流程被拉長,每段河流的流量就會相對減少,河水對河床的衝擊力也隨之減弱,起到了保護河床的作用。〞 禪師聽完了之後,微笑著說:〝你們都說得對。但在我看來,河流不走直路而走彎路,最根本的原因是河流走彎路,是自然界的一種常態,走直路反而是一種非常態。因為河流在前進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障礙,有些障礙是無法逾越的。所以它只能夠改走彎路,繞道而行。也正因為走彎路,讓它避開了一道道障礙,最終抵達了遙遠的大海。〞 說到這裏,禪師突然把話題一轉,對信眾說:〝其實人生也是如此。當我們遇到坎坷、挫折的時候,也要把道段曲折的人生看做成一種常態,不要悲觀失望、不要長噓短歎、不要自怨自艾、不要怨天尤人、不要停滯不前。我們要把走彎路看成是前進的另一種形式、另一條途徑。這樣的話,我們才可以像那些走彎路的河流一樣,抵達那遙遠的成功大海!〞 禪師又對信眾說:〝你們有沒有留意到,河流縱使迂迴曲折,但必定是順勢而流;做人也是一樣,要順著緣份而行,有些事明知因和緣不配合,千萬不可強求,否則只會自討苦吃。〞 禪師最後語重心長地說:〝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河流如果不彎曲,直流而下,水勢一定很急湍;人生也是一樣,欠缺了曲折的挫折,事業太順意,便會很容易的目空一切,急躁偏激,對自己和他人做成傷害。〞

當我老了…

2019年01月23日
公開
33

一篇「當我老了」短文,讓閱歷豐富的台中市府多位局處首長,在一個記者會中,都紅了眼眶。 「當我老了」這篇文章,出自墨西哥雜誌「數字家庭」。胡志強說,他多年前讀到這篇短文,深受感動。如今台灣進入高齡社會,讓他更有所感。 這篇原題為「母親珍藏的報紙」的短文,作者楊恆均是大陸人,目前定居澳洲。楊年輕時留學,直到母親年邁失智,才回到母親身邊,意外發現母親有份「當我老了」的剪報。 楊恆均寫下心得,將原文打印傳遞,希望讓更多人分享;台中市政府取得他的授權,將短文列印廿一萬份放置在學校、圖書館,並將辦徵文比賽,希望透過閱讀的力量傳達「孝親」的感動。 平時愛開玩笑的胡志強,昨天朗讀這篇短文後,深怕自己也掉淚急忙下台,轉身拍拍記者肩膀:「盡早盡孝!」他如今已無機會。 市府多數一級主管平時公務忙碌,面對大眾,不自覺常板著臉;在「母親像月亮一樣」歌曲襯托下,聽完胡志強的朗讀,現場氛圍讓許多人紅著雙眼,分享自己「最想對雙親說的話」。 文化局長葉樹姍開口就哽咽,「我媽過世剛好滿三年,我想幫媽媽按摩、捶背再也做不到」;法制局長林月棗平時行事一板一眼,她眼角含淚說,「媽媽喜歡旅行,但雙腳不好,但我總是說忙,希望親自帶她環島」。 社會局長王秀燕當眾「懺悔」自己沒耐心,「爸媽跟我說沒三句話,我就覺得好囉嗦」,「想改掉壞習慣,好好傾聽」。 經濟發展局長黃晴曉行事嚴謹,他說,想講的話,數十年來一直放在心裡沒說,突然大喊:「阿母,我回來了」,這是他每天回家都想告訴母親的話。 交通局長林良泰的母親過世廿二年,他若有所思地說,若命運有輪迴轉世,媽媽應該已廿二歲,因為有這個深植內心的想法,讓他永遠都想幫助年輕人,「也許有個年輕人就是我的母親!」 當我老了,不再是原來的我。 請理解我,對我有一點耐心。 當我把菜湯洒到自己的衣服上時, 當我忘記怎樣系鞋帶時, 請想一想當初我是如何手把手地教你。 當我一遍又一遍地重復你早已聽膩的話語, 請耐心地聽我說,不要打斷我。 你從小的時候,我不得不重復那個講過千百遍的故事, 直到你進入夢鄉。 當我需要你幫我洗澡時,請不要責備我。 還記得小時候我千方百計哄你洗澡的情形嗎? 當我對新科技和新事物不知所措時,請不要嘲笑我。 想一想當初我怎樣耐心地回答你的每一個“為什麼”。 當我由於雙腳疲勞而無法行走時, 請伸出你年輕有力的手攙扶我。 就像你小時候學習走路時,我扶你那樣。 當我忽然忘記我們談話的主題,請給我一些時間讓我回想。 其實對我來說,談論什麼並不重要, 只要你能在一旁聽我說,我就很滿足。 當你看著老去的我,請不要悲傷。 理解我,支持我,就像你剛開始 學習如何生活時我對你那樣。 當初我引導你走上人生的路, 如今請陪我走完最后的路。 給我你的愛和耐心,我會報以感激的微笑。 這微笑中凝結著我對你無限的愛。

我們常會感激月亮 而忘記了太陽

2019年01月23日
公開
27

有一則猶太故事說,有一天,有人問一位老先生,太陽和月亮哪個比較重要。那位老先生想了半天,回答道:「是月亮,月亮比較重要。」為什麼? 「因為月亮是在夜晚發光,那是我們最需要光亮的時候,而白天已經夠亮了,太陽卻在那時候照? 」你或許會笑這位老先生糊塗,但你不覺得很多人也是這樣嗎? 每天照顧你的人,從不覺得有什麼,若是陌生人這樣對你,你就認為他人真好;你的父母、妻子或先生一直付出,你總覺得理所當然,甚至還有得嫌;外人為你做出類似行為,你就受寵若驚,就會很感激。這不是跟「感激月亮,否定太陽」一樣糊塗嗎? 有個女孩跟媽媽大吵了一架,氣得奪門而出,決定再也不要回到這個討厭的家! 一整天,她都在外面閒逛,肚子餓得咕嚕咕嚕叫,但偏偏又沒帶零用錢出來,又拉不下臉回家吃飯。 直到了晚上,她來到一家麵攤旁,聞到了陣陣的香味,真好想吃一碗,但身上又沒帶錢只能不住的吞口水。 忽然,老闆親切的問:「小姐,妳要不要吃麵啊?」 她不好意思的回答:「嗯!可是…我沒有帶錢…」 老闆聽了笑:「沒關係,今天就算老闆請客吧!」 女孩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坐下來。不一會兒,麵來了,她吃得津津有味,並說:「老闆,你人真好!」 老闆說:「哦?怎麼說?」女孩接著回答:「對啊!我們素不相識,你卻對我那麼好,不像我媽,根本就不了解我的需要和想法,真氣人!」 老闆又笑了:「小姐,我才不過給妳一碗麵而已,妳就這麼感激我,那麼妳媽媽幫妳煮了二十幾年的飯,妳不是更應該感激她嗎?」 被老闆這麼一講,女孩頓時有如大夢初醒,眼淚瞬間奪眶而出!顧不得還剩下的半碗麵,立刻飛奔回家。 才到家門前的巷口,就遠遠的看到媽媽,焦急的在門口四處張望,她的心立刻揪在一 起!有一千句、一萬句的對不起想對媽媽說。 還沒來得及開口,只見媽媽已迎了上前:「唉呦!妳一整天跑去那裡了啊?!嚇死我了!來!進來把手洗一洗,吃晚飯了。」 這天晚上,這個女孩才深刻體會到媽媽對她的愛。 太陽一直都在,人卻忘了它給的光亮,當親人一直都在,人卻卻忘了他們給的溫暖。 一個被照顧到無微不至的人反而不會去感恩,是因為白天已經夠亮了,太陽是多餘的嗎? 回家看看爸媽告訴他們辛苦了-爸媽我愛你! 給另一半ㄧ個深情的擁抱浪漫的吻,感謝她的付出! 找關心你的好友感謝他常當你的垃圾桶。 找關心你的老師和長官感謝他們的指導與愛護。 給平日默默付出的部屬一個溫暖的鼓勵。 真心付出讓世界更美好,常懷感恩讓你我更快樂!

人生哲理之三言兩語

2019年01月23日
公開
40

1.理想就像內褲,要有,但不能逢人就去証明你有。 2.有糧千擔,也是一日三餐。有錢萬貫,也是黑白一天。    別墅十座,也是睡榻一間。寶車百乘,也是有愁有煩。    高官厚祿,也是每天上班。妻妾成群,也是一夜之歡。    山珍海味,也是一副肚腩。窮無斗米,也是有肺有肝。    苦苦難難,也是鹹辣甜酸。榮華富貴,也是過眼雲煙。 3.夫妻之間的物質生活水準,由收入較高的一方來決定;    他們之間的精神生活水準,由質素較低的一方來決定。 4.不年輕了,我們會說年輕真好。看到死亡,我們會說活著真好。    傷心失意的時候,卻說不出活著有什麼好。    然而,要是沒有活下去,也就看不到人生的千回百轉,    也不會知道無法承受的痛苦是會過去的。    當你以為心已經荒蕪,它卻會出奇不意開出花來。    那一刻,所有的荒蕪都成了往事。那一刻,活著就是君王。 5.女不可下嫁,男不能高娶。    一旦誰犯了規,男人會被諷為吃軟飯,女人會被嘲笑沒眼光。    婚姻就像黑社會,沒加入者不知道其黑暗,    一旦加入又不敢吐露實情,逃出來的保命尚且不暇,哪敢多話?    所以婚姻的內幕永不為外人所知。此乃圍城也。 6.人生盡是福,惟人不知足。思量挑擔苦,徒手便是福。    思量行路苦,騎驢便是福。思量飢寒苦,飽暖便是福。    思量病痛苦,無疾便是福。思量露宿苦,陋室便是福。    思量慌亂苦,平安便是福。思量失業苦,傭工便是福。    思量加班苦,安睡便是福。思量折騰苦,安靜便是福。    思量離別苦,團圓便是福。 7.世界上有兩件事最難:    一是把自己的思想裝進別人的腦袋裡;    二是把別人的錢裝進自己的口袋裡。    前者成功了叫老師,後者成功了叫老闆,兩者都成功了叫老婆。    跟老師鬥是不想學了,跟老闆鬥是不想混了,跟老婆鬥是不想活了。

當母愛沒有名字時

2019年01月23日
公開
48

 2012-05-17 陳文茜 我一直不明白,這樣的人為何闖入我的生命,帶給我如此巨大的痛苦;直至母親節。 今年母親節,我人生第一回含著淚,雙手緊抱年已八十的母親。也是人生第一回輕輕告訴她:「媽媽,謝謝妳,我好愛妳。」 一段遲來整整三十七年的話語! 我和母親一生緣分很淡;不過七個月,母親把我交給外婆;從此我一面是備受外婆溺愛的孩子,一面是內心孤獨沒有父親、也沒有母親的幼兒。 小學五年級,老師要學生們寫作文:題目〈我的爸爸與媽媽〉。父母在我人生一片空白,我既無法幽訴,也無能歌頌。於是寫下一篇奇特的文字:「我的爸爸是可口可樂,我的媽媽是巧克力。巧克力含進嘴裡,化在心裡;它是世界上最濃郁的母愛;溫暖每一個遊子的心。可樂當你頹喪時,給你無限的勇氣與助力,幫助人生堅強尋夢。」 「我的爸爸與媽媽,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父母。差別是,別人的爸媽會給他們錢,而我的爸媽,花錢才能買到他們。」 是的,我的童年好似沒有匱乏,又好似始終缺陷;直至十七歲。 十七歲,我的外婆辭別了所有她愛的人,離開人世。那一年我回到媽媽的家,無論天空星輝斑斕或暴雨狂奔,夜裡總躲被窩裡大哭。當年電影主題曲〈Do You Know Where You Are Going To〉正上市,台北滿街放著這首樂曲,走在街上的我,總是一邊聽,一邊哭。 我的媽媽與外婆教養孩子方式完全不同,媽媽相信斯巴達管教。對我的我行我素,特別看不順眼。我十七歲時,母親已是一名成功職業婦女;但一位單親母親,不論外表多麼美麗,工作多麼有成就,壓力仍時時相伴。於是一個從小沒被挨罵過的孩子,天天挨罵;一個從小沒做過家事的小孩,天天被要求洗碗、曬衣服。我內心感受很簡單,我只是這個家庭2+1的小孩,一名闖入者。那一刻起,我的靈魂從幼稚快速蒼老,我開始理解世間情感不是天然俱生,它需要一點一滴的累積,一點一滴的回憶。 而我與美麗的母親之間,回憶是空白,情感是歉疚,付出是責任,一切都是不得已。 回家之後半年,我寫一封信給媽媽:「外婆已死,我沒有其他地方可去。媽媽,我能理解妳的心情,突然接受一名十七歲的孩子,的確是困難的事;何況妳只喜歡乖順的女兒。我可以理解妳的難處,但能不能容許我在妳家住到大學,再過兩年,我會悄悄離開,不再打擾貴府。」 媽媽看了我的信,哭著向我懺悔,直說對不起。她工作壓力大,弟弟妹妹功課不如我,因此才把許多壓力交給我。 母親與我的爭吵,並未因此結束;三十年來總是以不同方式登場,不同方式結束。我理性上感謝她收容我並對我負起養育責任;但心裡那個2+1從未於腦海中離去。 即使到了三十歲去美國讀書時放暑假回來,也是來匆匆,去匆匆。我從不打開行李,我判斷母親對我待家中容忍度不會超過三天,但我拿她的錢讀書,有義務挨她的管教責罵;於是有若數饅頭般,我總是算著日子,一天,兩天,三天;好了,她果如期然爆炸了,我即提起完好如初的行李,住進早就約好的朋友家。 母親在我心中,雖不夠愛我,卻是我的人生典範。打從三、四十年前,她已在台北金融圈赫赫有名。除了外表非常美麗之外,她的心也很美。金融圈中她幫助人,包括已往生的白文正、榮安邱都曾對我豎起大拇指,稱讚母親的品格與善心助人。在爾虞我詐的金融圈裡,母親的成就,不來自奸詐鑽營,相反地乃因誠實與不貪。台北幾名大戶包括吳火獅、邱永漢……,都放心把大筆資金交給母親保管,因為她從不對外宣告誰買進多少股,也不會把客戶買進後漲價的股票據為己有;雖然這在股市裡如此常見。由於誠實,也由於對金錢的品德,而非唯利是圖,使母親早在九十年代已成月薪百萬的成功女性。 我喜歡從遠處欣賞母親,欣賞她的嬌媚美豔,欣賞她的崇高人格,欣賞她的正氣廉潔,欣賞她的良善心軟;但做為一名與她緣分極淺,強勢性格的母親,我對她始終敬而遠之,也從未理解母親對我獨特的愛。 猶記十年前《聯合報》製作兩代相對論,訪問我和媽媽,她一如往昔做了美美的頭髮,端莊華麗走入我家;而我平時也沒那麼邋遢,當天刻意光腳、散髮,不著妝。她直言受不了我的奇裝異服,我譏笑她至今以為自己還在當小學班長;訪問的記者問:「妳們會想住在同一個屋簷下嗎?」媽媽正想開口說「想」,我沒給她機會,即說「不行,我們住在一起不是她上吊,就是我上吊;而且我判斷她上吊機會比較高;為了保護她的生命安全,我不能和她同住。」 旁人聽到的是我的慧黠調皮,我的母親心中則是掉著淚,而且是無言的淚。她始終保存著一塊對我童年的虧欠,我不是不明白;但為了抗拒一個強勢的母親,或者保護我曾深受傷害的青春歲月,我總是狀似刁鑽、狀似撒嬌、狀似任性。 直至母親節那一天,她看我外表灑脫,但其實被前朋友傷透了心。於是告訴我三年前往事;我的前朋友經常情緒失控,遇到不如意事,即口出惡言傷盡所有親近的人;這對我不是新聞,而是日常生活中的點滴。 過去我認為這是自己錯誤的選擇,本該承擔;我殘忍地對待自己。至今我沒有太大怨言,因為我相信這並非他的本意;他只是一個價值偏差且控制不了情緒的男人。 直至今年母親節。媽媽告訴我約莫三年前,他為自己家裡某件傷心事嚎啕大哭,母親正好在場。我的母親是一位驕傲且自尊心極強的女人,她的媳婦、女婿只有討好她的分,沒人敢頂撞她。那一天,她看我的前朋友如此傷心,雖然自己脊椎斷了剛剛復原不久,竟以伏地爬樓的方式,爬上二樓敲對方的房門,輕聲勸他別傷心。結果我的前朋友,第一回,開門辱罵她,關上門;媽媽仍不放棄,再規勸他,安慰他,他又開門吼叫一次,然後再摔門;媽媽當時脊椎已經非常痠痛,只好手抓著門把,半跪著門前仍繼續安慰他,最終他開了門,對我母親大喊:「滾蛋!」再關門那一次,他不知我母親已無力站著,摔坐地上。 母親回憶往事,不為怨恨;她只是想告訴我,我和任何人在一起,她都祝福,只要是可以照顧我的人。當天,她三度挨吼罵後,沒有忿怒,只流下了眼淚。因為她曾幻想親愛的女兒,小時沒有媽媽照顧;媽媽渴望老來有人照顧我。而那一段不斷關門吼叫的過程,讓她深悟體會,她的女兒不會有她妄想的依靠。如果對待長輩甚且如此,可以想像私下女兒的處境。 於是當我離開前朋友時,我母親只要我給對方祝福;然後平平安安地過日子。一句結語,「忘了他,離開他,妳會更幸福。」 五個月後,外界告知他已有了新女友,媽媽的反應正如我一生對她的尊敬:「這樣最好,我們家過去幫忙他,從此對他更是一無虧欠。」 我聽完媽媽的敘述,內心慚愧不已。我常常忘了真正深愛我的是我最親近的家人。他們在我的朋友需要幫忙時伸出援手,而我卻把一切當成理所當然;我顧及外人的自尊,卻把母親的尊嚴任由他人踐踏。 我問媽媽為何不早一點告訴我?母親說她仍有幻想,但也很矛盾。她承認,這若是她的媳婦或女婿,她可能從此不讓對方進家門。但這是我選擇的朋友,她所以特別疼愛他,不是別的原因;只因怕我老來孤單,沒人照顧。她想把從小虧欠的女兒,託付給一位可以照顧我的人,這樣她才能放心離開人間。 母親說了往事,我和她先對望,接著淚流滿面,內心既震驚,更愧疚。我那位看似驕傲、強勢、自我中心的母親,原來一直隱藏著對我這麼深的母愛;為了我,她忍下人生不可忍之辱;為了我,她把自己摔在角落,只為成全一段不需成全的情感。 於是今年母親節,我人生第一次丟掉「2+1」的心結,我慚愧也激動地擁抱媽媽。我親愛的媽媽年已八十,雖然外表不復當年之美;內心卻始終那麼美。說完故事,她叮嚀我:「不要怨他,一切已過去;以後我們母女扶持,媽媽雖然罹癌,但為了妳,我會好好活下去。」 看遍世態,嘗盡愛情,人生的旅途,我終於回到了原點;回到我生命最早出發的地方。 這才是所有故事的終點。

老了怎麼辦 - - -

2019年01月23日
公開
22

The Elderology     做一個新新老人標準 八十歲的年齡,七十歲的模樣,六十歲的時尚,五十歲的包裝,四十歲的追求,三十歲的理想。 老年謠 六十老人比較小,七十老人滿街跑,八十老人不算老,九十老人隨便找,百歲老人精神好得不得了。百歲笑眯眯,九十多來兮,八十不稀奇,七十小弟弟,六十困勒搖籃裏。 老了怎麼辦? 1,老伴:少年夫妻老來伴,相伴一生的夫妻,到老才是最為重要的。家常飯,粗布衣,知冷知熱結髮妻。 2,老窩:人到老年要有個避寒擋雨的屬於自己的家。要記住:父母的家永遠是子女的家,而子女的家永遠不是父母的家。 3,老底:老年人手中要有點積蓄。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不到斷氣時,積蓄不能隨便交出去。 4,老本:身體是人生的本錢,對於老年人尤為重要。硬朗的體質是財富也是自立的本錢。更是對兒女們的最大付出和支持。 5,老友:人是社會的。行萬里路,讀萬卷書,閱萬個人。這是開拓眼界、增長知識、愉悅心情的必由之路。這個“閱”就是要和人交往。人到老年更要多交朋友,多與人來往。網路開拓了與遠隔千里之外的人交往的平臺,能更多地交友、會客。 6,老來樂:人到晚年就要永遠保持快樂的心態,這是強身健體的要素之一。 7,老好人:人到晚年要有個好脾氣,看什麼都順眼,聽什麼都順耳。 老來俏 人到老年適度“老來俏”,不僅是個人身心健康的需要,也是現代文明的需要。白髮一經染黑,也就顯得年輕許多;鬍子勤刮,可使顏面保持整潔,容光煥發。不僅美化了自己,增添精神,而且也美化了社會,成為一道“夕陽風景”,還利於社交活動,益於身心健康。 正如諺語所說“老要時髦少要乖”。 老來三不管 同願望。所以老年人若想身心健康,應做到三個“不管”。 一 不管晚輩不節儉:現在的消費觀念變了,“月光族”、“負翁”成了許多人的生活方式。 二 不管晚輩不孝順:在現代社會中,家庭向小型化發展,子女都有自己的工作,不可能每天廝守在老人身旁。 三 不管社會不平等:要學會全面、客觀地看問題,生活中就會多一些陽光,少一些陰影,內心也就少一些不必要的困擾。 做個豁達開朗的老人 要想做個豁達開朗的老人,首先要摒棄掉處處總想著自己,事事都為著自己,因為這樣的老人不僅活的很累,而且是十分傷腦筋和煩心的。這樣的人心胸狹窄,憂心忡忡,鬱悶惆悵,氣量如絲,曖昧含混,給自己的身心帶來損失而混然不知。 "豁達開朗不勞傷”,這是實踐證明的真正正確的道理。要想做一個豁達開朗的老人,就要純正真實一點,寬容隨和一點,明智開通一點,瀟灑從容一點,名利淡泊一點,為人處事豁達開朗一點,就會永遠保持平靜安逸的心態,充分地享受生命,享受時光,享受歡樂。 當然道理好講,真正做起來可能很難,只要堅持活到老,學到老,改造到老,經常“吾日三省吾身”,是能夠達到這個境界的。 老字當頭組的詞: 老當益壯,老驥伏櫪,老而彌堅,老有所為。 老有所學,老有所思,老有所好,老有所玩,老有所樂。 老來俏,老頑童,老夫聊發少年狂,老要偷閒學少年,老來看輕名和利。 老要自愛,老要自尊,老要自強,老要靜心,老要交友,老要寬容,老要惜福。老糊塗,老傻瓜, 老小孩,老要張揚少要隱,老牛吃嫩草。 四個差不多 到了五十歲,長的醜俊差不多; 到了六十歲,官大官小差不多; 到了七十歲,錢多錢少差不多? 到了八十歲,老頭老婆差不多。 老年人養身經 魚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 母雞燉大棗,常食抗衰老。 飯前先喝湯,老了不受傷。 飲食八分飽,百歲不顯老。 動為綱,素為長,切忌怒,酒適量。 該吃吃,該喝喝,啥事別忘心裏擱。 樹老怕空,人老怕松,從嚴以終。 基本吃素,飯後百步。 遇事不怒,勞逸適度。 身怕不動,腦怕不用。 氣大上身,量小短壽。 春捂秋凍,少生雜病。 不求虛胖,但求實壯。 不氣不愁,活到白頭。 練出一身汗,小病不用看。 早起活活腰,一天精神好。 少吃有滋味,多吃傷脾胃。 飯前喝口湯,強似開藥方。 吃飯不要鬧,吃飽不要跳。 想長壽,多吃豆腐少吃肉。 勤吃藥不如勤洗腳。

回家作自己 - 蔣勳

2019年01月23日
公開
37

自由自在做自己 活出自己內心深處的風格 幾年來,幾乎所有的竹科企業我都去過了,和企業的人有所接觸後,我才知道我過去有「知識偏執」的狀況,但我並沒有真正認識30歲上下的職場工作人員。竹科有一家上市公司的員工平均年齡是31.8歲,他們都是最優秀大學畢業的菁英。 在開始工作的前10年,是人生很重要的階段,但他們卻通常11點以後才下班。要戀愛,可能沒有時間戀愛。要買房子,就用世俗的固定模式買房子,找一個大家認為有名的設計師;要結婚,但用很草率的方式結婚。我知道很多工程師經由輔導去娶烏克蘭新娘,他們可能連戀愛的時間、耐心都沒有。 真正的美,作假不得 我原來希望的藝術是能恢復人的品味和人的感覺。像有些企業會固定舉辦一些音樂會,但他們接觸了這些東西後卻沒有感覺,沒有辦法真正的進入那個世界。所以我現在希望向大家說的是「人的原點」,當我們失去了人的原點,談所有的美都是假的。 我有一個朋友,住在信義路上億元的豪宅,找了日本最有名的設計師來裝潢。但有一次我去他家,發現他住了2年,可是廚房裡所有進口廚具的膠膜都沒撕掉。他的房子只是一個showroom。可是家不是showroom,家是讓你可以放鬆自在、活得像人的地方,家是因為住在裡面的人有自己的渴望、自己的感覺,才會有自己的風格。如果主人對這個家沒有意見、對自己的生活沒有看法,只想告訴別人買的是義大利最貴的床,那只是作假給別人看。 你可以在家裡放很多明式家具,很美;你喜歡家裡很空,也很美。但這裡面的難度是你到底要什麼,如果你不知道,你找再有名的建築師設計都是假的,你怎麼樣回來做自己,才是最難的功課。 我自己是住在淡水河邊,當時會在那裡買房子,是因為覺得淡水河口好漂亮。但是我房子的建商卻不知道善用那裡的美景,窗戶建得很小,我在房間裡就覺得好難過。所以我找了一個學建築的學生,他幫我開了12個窗,而且全部是往外推的推窗,比拉窗更有靠近河邊的感覺,還架出一個小陽台,所以我可以坐在小欄杆上看河,和淡水河只有2公尺的距離。 我也不喜歡隔間,所以設計師幫我用高度界定出3個不同的區域。我家最高的地方是客廳,朋友來的時候坐在最高的地方喝茶;次高的地方是書房,我在那邊看書;再次高的地方是我的餐廳。我覺得這是我的房子、我的家,我是主人,我知道我要什麼。 在穿著上,我喜歡純棉、純麻,因為我覺得它們很溫暖,材料本身有觸覺上的記憶,在排汗、吸汗的過程也非常舒服。加上我喜歡爬山、喜歡躺在草地上、喜歡在海灘捲起褲腳踩水,我喜歡這樣的生活,所以我就有我服裝的特徵,名牌就不適合我,因為我喜歡自在。 找回人與人之間的感覺 我現在不問工程師有沒有去聽音樂、看展覽,反而是問他們:「你們在這裡工作5年了,有沒有人可以告訴我公司門口那一排是什麼樹?」但很少人能夠回答的出來。 事實上,他們公司門口那排小葉欖仁的葉子漂亮得不得了,綠色會在陽光裡發亮。後來我再去,就有一個員工和我說,「謝謝你告訴我這件事,我現在下班時,會先看看小葉欖仁再回家,所以比較不會和太太吵架了」他也問我現在5歲的女兒將來該學鋼琴、還是小提琴,但我建議11點下班的他多抱抱女兒,比較重要。 因為所有的藝術講的都是人的故事,一個孩子如果不記得父親的體溫,她將來看畫、聽音樂都沒有感動。如果沒有人的記憶,所有藝術對她而言都只是賣弄而已。 我們從年輕開始,就因為工作忙碌,忽略了人與人的感覺,但工作忙碌之餘,你還是一個人,你必須每分每秒提醒自己回來做人的部份。你看到了美,才會覺得這個世界是值得活下去的。如果你看到的只是品牌、只是假的美,你不見得快樂,那反而可能會是你憂鬱症的原因。 找回美的感覺其實很簡單,去觸摸一片葉子,去聞一下在很熱很熱的夏天、下完午後暴雨的氣味,那都是我們有記憶的感覺,那都會引發我們的感觸和感動。 現在美常常成為新的知識、新的壓力,博士可能毫無美感,但一個不識字的美濃農夫卻可以很美,他看得到月光的美、看得到稻浪翻飛的美。美是最大的財富,它不會因為你的學歷而不同,而是因為你人的部份完不完整而不同。 週休二日,回來做自己 現在台灣過週休二日,好像非要全家去吃一個餐廳、到哪裡去看薰衣草、喝咖啡,全部整套,然後全部的人塞車塞到一肚子氣。我們對休閒的定義是滿僵化的,好像一定要別人服務我們才算是休閒。 我自己假日的時候喜歡自己一個人做4菜1湯,因為我覺得做菜好快樂。我也很喜歡在週休二日洗我自己最喜歡的純棉的、純麻的襯衫絕不丟給洗衣機,因為我覺得觸感好極了。看到它們晾在陽光裡、在風裡飄,白得好漂亮,我的週休二日就很快樂,因為我回來做自己。 在7、8月,民生東路六段有全台北最漂亮的大花紫薇,即使有車可開,那時候我也絕對要走路,這些是讓我最快樂的事,這才是人。如果我們吃得不像人,穿得不像人,生活都失去了人的意義,那談藝術太遙遠。 我談我的生活,並不希望別人學我。每個人是不一樣的,不要隨便相信價格、人云亦云,生活中的美學,應該是不按照別人安排的。每個人應該用自己的生命,去創造自己的生活美學出來。

萬般可貴唯親情

2019年01月23日
公開
44

記得從小最受寵的就是我,要什麼有什麼,家裡地位無人能與我匹敵,老媽曾經說過:「你老爸疼妳,疼到如果妳要他把頭剁下來給妳,他也沒有第二句話!」的確,在我印象中,除了在幼稚園時期,因為不愛說話,被老爸教訓了幾次之外,腦海裡,還真的擠不出什麼老爸對我發脾氣的印象,直到那年,大學聯考放榜時,為了自己的理想,堅持要填我心中理想的學校,那時,老爸對我發了好大一頓脾氣,他說:「我寧願讓妳在台北讀私立大學,也不願妳離家求學!」 當時我只覺得這個人怎麼那麼不可理喻,書是我在念的耶!他怎麼可以那麼霸道!但我還是和他硬ㄠ,「最南到桃園縣總可以了吧!」因此我選擇了中原。 記得通知單收到那天,老爸臉是臭的!他一句話也不肯對我說,而老媽直在旁邊念:「一樣念私立,幹嘛跑那麼遠?」不顧家人反對,我還是毅然決然地到中原報到,記得要搬到宿舍的那天,老爸還是幫我搬家了,因為他擔心著他的女兒沒住過外面,會不會錢不夠用,會不會照顧自己,會不會……,非得要自己親手打理好一切才放心,而我,只想著「住校好新鮮喔!」,卻沒發現他那擔心的心情。 每個禮拜回家,老爸總是擔心錢不夠用,拼命塞錢給我;回家,總是有吃不完的山珍海味;為了期中、期末考,不回家留在學校唸書,他還會從家裡(或各地)找好吃的帶來,深怕我一唸書就忘了照顧身體。弄得其他人都吃醋了:「哇!住外面這麼好啊!那我也要住外面!」但,我卻沒發現,我一直以為是一座強壯的山的爸爸,日益消瘦了,一如往常,一個星期一的早上,爸爸正要載著弟弟去上學,我正吃著早餐,突然,聽到弟弟急呼媽媽的聲音,心理正納悶著弟弟是不是忘了帶什麼,自己進來拿就好了嘛!還要麻煩媽媽,真是的不料,媽媽出門之後,也驚慌的要我出去幫忙,我這才發覺不對,急忙出門一探究竟,這才發現爸爸倒在車上,一群人急忙的把他扶回客廳休息,老爸還一直跟我說:「沒事,沒事,趕快把早餐吃了,好去中壢上學。」可是看著他那樣,哪有心情回學校呢! 但他還是堅持,還要老媽催我去上學! 一星期後,我卻接到電話,他住院了!急忙回去探望他,他還是一如往常般和我們嘻笑,我天真的以為他只是工作太累了,只要休息一下就好了!沒想到,事實不是如此,原來他要老媽瞞著我們,不讓我們知道實情,直到他走了,我們才知道他走的原因是什麼,原來我們心目中那強壯的老爸早已不強壯了,我也才知道,為什麼他不讓我離家求學,因為他怕他走的那一天我們會不在他身邊。但他生前卻一句話也不提,很多事其實我們都是後來老媽說了才知道,為了讓小孩們安心,他從不提自己的情況,雖然我們平常都和他稱兄道弟(老媽都說分不清我們到底是父子還是朋友)但,他在親情的表達上還是很傳統的,不過,真的太遲了!我都還來不及表達我對他的愛。 這種遺憾,只要一次,就足以讓人痛澈心扉。 真的,對家人的愛,不但要表現出來,還要說出來,否則,真的到了那一刻,就什麼都太遲了!

默克爾的“身教”

2019年01月23日
公開
28

何謂“零容忍原則” “震撼教育”的一堂課 德國總理默克爾最近訪問中國,她以低調、樸素、謙和、平易近人等品格給中國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她以實際行動為中國人上了一堂活生生的政治課,比其他外國政要在北大、清華的演講,更具震撼力和教育意義! 默克爾抵達南京後,獲安排入住市內“索菲特銀河大酒店”頂樓的四百多平方米、可以看到南京全景的總統套房。但默克爾認為這個安排過於奢華,堅持要入住七十多平方米的普通商務客房,入住價格每夜為1700多元人民幣,加上服務費不到1800元;而總統套房入住一晚,要3萬多元,連同服務費則要近4萬元,價格相差20多倍。這種平實、樸素的作風,令中國人耳目一新。 看來,默克爾總理出訪入住普通房間已經成為習慣了。 第二天早上,酒店本來準備了兩套方案,房內用餐或是在只為貴賓服務的46樓行政樓層索菲特會所用餐,但默克爾謝絕去專門為其準備的私密性強的索菲特會所,堅持和一般住店客人一樣到7樓西餐廳吃自助早餐。而且不進VIP包間,和隨行的德國工作人員一道在大廳吃自助早餐。她也謝絕了工作人員的服務,堅持自己到自助餐檯取食物,並自己動手切法式長棍麵包。 此時,發生了一件小插曲。在取一種燕麥麵包時,默克爾不小心將一片麵包落到了地上,按照慣例,酒店的工作人員會幫客人撿起來換一個,而默克爾卻拒絕了服務人員,並彎身撿起掉在地上的那片麵包,並放進自己的餐盤裡。默克爾總理的早餐很簡單,煎雞蛋捲、奶酪餅、西瓜、麵包,也包括掉到地上的那兩片麥片麵包。 對德國人來說,這並不是什麼特別的事,他們這個平民化女總理,平時就經常到超級市場購物,而且跟其他“師奶”(大嬸)一樣乖乖的排隊,絕沒什麼特權。但對中國公眾而言,默克爾的作為實在太震撼了,當她這些故事被中國傳媒報導出來,立即在網上被廣為傳頌,為她喝采,更有不少網民以反諷方式表達對中國官僚鋪張浪費的不滿。 的確,堂堂一個國家總理,而且是當今最富裕的工業國家之一德國的總理,居然像“乞丐”那樣撿掉在地下的麵包來吃,實在超出中國人的想像極限。 默克爾為什麼如此儉樸?並不是她不懂得享受,也不是德國政府出不起這區區幾萬元錢,而是她及其身邊的工作人員清楚地知道,他們用的是納稅人的錢,不能也不敢鋪張浪費。 在天朝盛世的幹部宴席,必定是珍饈百味,美酒佳餚食不盡、喝不完,絕不會有人像默克爾那樣拾起地上的麵包來吃。只要是公款吃喝,一定是極盡奢華,否則也不會一年的公款吃喝達到六千億的驚人水平了!為什麼同樣是公僕,同樣是國家的高級幹部,在中國和德國有此天淵之別呢?默克爾的行動告訴中國人,一個高級幹部,即使吃公家住公家的,但也不一定能夠心安理得的大吃大喝,她還要向她的選民交待!這就是制度使然! 有些“有識”之士認為,默克爾此行不斷提及人權問題,並跟四名中國異見記者見面,又不肯借助歐盟輪任主席的機會推動取消對華軍售,以致她此行收穫不多,做不成多少生意,也令中德關係“變冷”。 但是,默克爾送給中國人卻是一份“厚禮”,就是實實在在的“身教”,讓中國人親身領會,一個文明民主制度之下選出來的官員,該有怎樣的行為標準,該怎樣要求自己的幹部,該追求一個什麼樣的社會制度。這比一千句批評來得更有力量,更能震撼中國人的心靈!

無力負擔的奢華 - 何飛鵬

2019年01月23日
公開
56

太早擁有太多享樂,只會讓他們的生存能力變差,只會讓他們變成奢華欲望的奴隸,父母的親情,可能化為他們面臨艱困環境時的毒藥。 民國七0年代,來來飯店開幕不久,那是台北最著名的豪華飯店,而它的十七樓會員俱樂部更是富商巨賈雲集的場所。擁有一張來來十七樓的會員證,就是尊貴的象徵。 當時,我換了一個工作,新老闆為了表示肯定,替我買了一張來來飯店的會員證,並告訴我,所有的消費由公司埋單。我非常感謝老闆的賞識,但我從來沒去使用過。半年過後,老闆發覺我沒有任何消費,十分訝異,他告訴我,儘管去用,工作辛苦,放鬆一下也是應該的,更何況,替公司做公關也是必要的。我再一次謝謝老闆的厚愛,但那一張貴賓卡,一直到我離開那家公司,仍然是一張沒用過的呆卡! 我沒告訴老闆我不去使用的原因,但我內心清楚,那是我薪水不能負擔的「奢華」,那也是我能力不能負擔的「奢華」,讓公司負擔我個人的消費,我覺得罪惡;我更害怕的是,一旦我養成這樣的「奢華」習慣,當我失去時,我會更痛苦,因為我無力負擔,我就不敢嘗試,不敢擁有,也不敢奢華成習。 操縱人類的欲望,一向是所有精品公司的拿手絕活,LV靠的是人類的奢華欲望,快速成長,但也讓人類走向欲望難填的深淵;另一家公司Coach 喊出能負擔的奢華(affordable luxury),也大獲成長,顯然「奢華」是豪門巨富的事,能負擔的奢華才是大眾你我的真實。瞭解自己的能力,控制自己的行為,才有機會真正做自己的主人。 奢華、享樂,都是人類的共同欲望,沒有人不喜歡奢華享樂。只不過有的人是用自己的能力享受奢華,有的人是用財務槓桿享受奢華,就如同許多年輕人用現金卡、信用卡,預借未來的收入;當然還有人用職務享受奢華,許多的公務員、高階經理人,用政府及公司提供的資源,以公務為名,行自我享樂之實;當然還有人因親情享受奢華,許多的年輕人,用的是父母的錢,花起錢來,宛如豪門富家子弟,奢華在他們眼中彷彿理所當然,完全不需要自我約束! 但奢華是會上癮的毒藥,一旦擁有,就怕失去,一旦失去,就痛苦難堪。這是我年輕時為何不肯使用來來會員俱樂部的原因。我怕我從此離不開那個職位,離不開那家公司,因為我已經習慣優渥、習慣奢華。但那都是公司給予的安定劑,我從此不敢冒險犯難,從此喪失鬥志,沉迷在接受別人餵養的舒適圈中! 當然,我也不敢給自己的兒女超過太多他們自己能力的奢華,因為我知道,他們的欲望,需要用自己的能力去完成。太早擁有太多享樂,只會讓他們的生存能力變差,只會讓他們變成奢華欲望的奴隸,父母的親情,可能化為他們面臨艱困環境時的毒藥。 我還看到許多年輕人,因為太早擁有自己無法負擔的奢華,不論是一時走運,或者因緣際會一步登天,還是真有能力、真有實力,只要環境改變他們就從此沉淪欲望深淵。因此我更知道,就算有能力負擔的奢華,也要謹慎使用,因為那是欲望魔鬼設下的陷阱,隨時準備綁架你的靈魂。

人需要出走

2019年01月23日
公開
27

蔣勳 旅行-是讓人保持青春的好方法 如果現實生活條件下一時無法出走,就讓心靈偶而出走吧! 其實我不太講旅行或旅遊,我常常用的一個字是「出走」。人在一個環境太久了、太熟悉了,就失去他的敏銳度,也失去了創作力的激發,所以需要出走。 我七O年代在歐洲讀書,那時候我寫關於文藝復興的藝術史,老師問我,「你有沒有去過義大利?」我說還沒有。他說,「你沒有在米開朗基羅的雕像前,熱淚盈眶,你怎麼敢寫他?」 後來我在義大利跑了一個月。身上就是一個背包,兩件襯衫。我也曾經睡火車站,那時候坎城的火車站是一片年輕人睡在裡面。他們問我,「你怎麼沒帶報紙?要鋪報紙的。」他們就分給我。早上五點,警察帶了一大桶的咖啡,噹,噹,噹,敲著桶子,叫醒大家,請大家喝完咖啡離開,火車站要營運了。 不要問該準備什麼?先問你愛什麼? 歐洲有種青年出走的文化。我在翡冷翠(編按:義大利佛羅倫斯)認識十四歲的蘇格蘭小孩,帶個氈呢帽,打掃廁所一個學期存的錢,就到歐洲來旅行。花完了,一點也不害怕,就去街上吹蘇格蘭風笛,再繼續下一段的旅行。 我那時候感觸很深,不同的文化,年輕人可以這麼不一樣。他們將來長大以後,擔當的事情也絕對不一樣。我們宋朝詩人柳永說,「今宵酒醒何處?」中國文化裡面本來有這個東西。可是這個文化老了,失去了走出去的勇敢。年輕人的生命力沒有了,生命力消失了。 我希望壯遊,帶動的是年輕人走出去,打出一片天。如果今天不能打出一片天,將來一輩子也不會有出息。很多人要去歐洲,都會覺得我在歐洲很久,就會來問我:「我要去歐洲,要準備什麼?」我就會反問他,「你覺得你要去做什麼?」 當你自己很清楚要做什麼、意志力很強的時候,所有困難可以一層層克服。我們今天小孩的準備,他們的信用卡、語文,絕對比當年拿著商品樣本在歐洲闖的台灣商人好,但是他們就是走不出去,因為他們的安全感。甚至有人好幾年都在問,但最後就是走不出去。其實壯遊有一部分,是先走出去再說。 我常常跟朋友說,《西遊記》孫悟空那麼厲害,他一翻筋斗就是十萬八千里,那他去取經不是很容易嗎?為什麼是唐三藏取經?因為孫悟空沒有動機,而唐三藏有動機,雖然沒有取經的能力。但是動機是比能力重要的。 沒有動機,根本就沒有出發點,連起跑點都沒有。只要有動機,都很棒。 最怕的是無所愛。如果年輕人想要走出去,我會問他,「你愛什麼?」如果喜歡搖滾,要去玩重金屬,想要跟樂團,我都覺得很好。此外,「壯遊」的「壯」字,不只是炫耀。壯這個字,包含了一個深刻的,跟當地文化沒有偏見的對話關係。 旅遊是很大的反省,是用異文化,去檢查自身文化很多應該反省的東西。比較裡面,才瞭解文化的不同,沒有優劣。 就像寫《裨海紀遊》(編按:清朝康熙年間記錄台灣山川風物之著作)的郁永河,他看到原住民被抓來拖牛車,下雨他們就在淋雨。他就問:「為什麼不讓他們在屋簷下躲雨?」翻譯官就告訴他,「他們其實跟動物差不多,他們是不怕淋雨的。」郁永河就嘆了一口氣說,「亦人也。」 所有好的旅遊書,都會有這個觀點。著有《真臘風土記》、出使吳哥城的周達觀是元朝的北方人,所以他南下的時候,受不了天氣。他不瞭解當地人怎麼每天洗好多次澡。一年之後,他變了。當初他帶著大國心態,當時元朝那麼偉大,但他後來說,真臘(編按:今日的柬埔寨吳哥窟),一個小小的東南亞國家,可是禮儀這麼嚴整,「不可輕視也。」我覺得,人不可能沒有主觀,可是慢慢在旅遊裡面,修正自己的偏見跟主觀,才是好的旅遊。 不只向外觀察,而是向內反省。 即使只是參加旅行團,也可以有不一樣的體驗跟視野。現在資訊真的很發達,在出發以前,做一些準備的工作。第二個,到現場之後,盡量檢討自己的主觀。 我帶朋友去吳哥窟,我會說,「我現在帶你們去柬埔寨人的家。」他們下車都會嚇一跳,真的什麼都沒有。我們叫做「家徒四壁」,他們連壁都沒有。我在台灣,老覺得我還缺什麼。到那裡,我第一次想:「我在台北家有什麼。」我以為我比他們富有。可是後來我看到他們男男女女從田裡回來,脫光光的在河裡、蓮花當中,彼此潑水、唱歌,我覺得他們比我富裕太多了。我一生當中都沒有這樣的經驗。我覺得這就是個很大的收穫。 所以我覺得任何一個旅遊都值得,因為只要一對比,你都會回來檢討自己的生命意義和價值。旅遊不只是看,更是找到自己內在,最美的東西。外在的風景,其實是你自己的心情。所以壯遊絕對不只是向外的觀察,而是向內的反省。 在一個環境久了,不但爆腦漿、爆肝,還會變得「僵化」與「麻木不仁」出走當然是一個很棒的選擇,若短期無法成行...閱讀、手作、聊天、學習、陪伴、分享、運動、散心、唱歌、畫畫....也是很不錯的方法。 只要能讓你的生活比重產生變化的,自然也會改變你的生活品質,避免腦子僵化、心靈麻木了。有多久沒抬頭看看天、看看路邊的小花小草、聽聽在行道樹上吱喳的小鳥? 就從這個簡單的改變開始吧!!

原諒別人的女兒

2019年01月23日
公開
40

在餐館裏,負責為我們上菜的女侍,非常年輕。我之所以注意她,是因為她上菜時笨手拙腳的,讓我老是擔心她可能會把湯汁,轉化成我的洗澡水。 我的第六感居然沒有“辜負”我。捧上蒸魚時,盤子傾斜,腥膻的魚汁魯魯莽莽地直淋而下,潑灑在我擱於椅子的皮包上! 我本能地跳了起來,陰霾的臉,變成欲雨的天。這皮包,是我在意大利買的,極好極軟的牛皮,不能洗滌,是我心頭的大愛。 可是,我還沒有發作,我親愛的女兒便以旋風般的速度站了起來,快步走到女侍身旁,露出了極端溫柔的笑臉,拍拍她的肩膀,說:「我們沒事,沒關係。」 女侍如受驚的小犬,手足無措地看著我的皮包,囁嚅著說:「我,我去拿布來擦‧‧‧」 萬萬想不到,女兒居然說道:「沒事,回家洗洗就乾淨了。你去忙你的吧,真的沒關係,不必放在心上。」 女兒的口氣是那麼的柔和,倒好似做錯事的人是她。 這時,女侍原本繃得像石頭一般的臉,慢慢地放鬆了,她細聲細氣地說了聲“對不起”,便低著頭走開了。 我瞪著女兒,覺得自己像一顆氣球,氣裝得過滿,要爆炸,卻又爆不了,不免辛苦。 女兒平靜地看著我,在餐館明亮的燈火下,我清楚看到她大大的眸子裏,竟然鍍著薄薄的淚光。這樣,我不怒反驚了。我這女兒,到底怎麼啦? 當天晚上,回返旅館之後,母女倆齊齊躺在床上,她這才亮出了葫蘆裏所賣的藥。 負笈倫敦三年,為了訓練她的獨立性,在大學的假期裏,我們不讓她回家,我們要她自行策劃背包旅行,也希望她在英國試試兼職打工的滋味。 她的大哥就曾在美國大學當過校園郵差,二哥呢,也曾擔任大學實驗室助理員。 活潑外向的女兒,在家裏十指不沾陽春水,粗工細活都輪不到她,然而,來到人生地不熟的英國,卻選擇當女侍來體驗生活。 在倫敦的第一天上工,便闖禍了。 她被分配到廚房去清洗酒杯,那些透亮細緻的高腳玻璃杯,一只只薄如蟬翅,只要力道稍稍重一點,便會分崩離析,化成一堆晶亮的碎片。 女兒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好不容易將那一大堆,好似一輩子也洗不完的酒杯洗乾淨了,正鬆了一口氣時,沒有想到身子一歪,一個踉蹌,撞倒了杯子,杯子應聲倒地,“哐啷、哐啷”連續不斷的一串又一串清脆響聲過後,酒杯全化成了地上閃閃爍爍的玻璃碎片。 「“媽媽,那一刻,我真有墮入地獄的感覺。」 女兒的聲音,還殘存著些許驚悸:「可是,您知道領班有什麼反應嗎?」 她不慌不忙地走了過來,摟住了我,說:「親愛的,你沒事吧?」 接著,又轉過頭去吩咐其他員工:「趕快把碎片打掃乾淨吧!」對我,她一句責備的話都沒有! 又有一次,女兒在倒酒時,不小心地把鮮紅如血的葡萄酒,倒在顧客乳白色的衣裙上,好似刻意為她在衣裙上,栽種了一季殘缺的九重葛。 原以為她會大發雷霆,沒想到她反而倒過來安慰她,說:「沒關係,酒漬嘛,不難洗。」說著,站起來,輕輕拍拍她的肩膀,便"靜悄悄"走進了洗手間,"不張揚"、更不叫囂,把眼前這隻驚弓之鳥安撫成樑上的小燕子。 女兒的聲音,充滿了感情:「媽媽,既然別人能原諒你的女兒。您也應該原諒犯錯的人,她們也是別人家的女兒啊!」

「自家人」與「陌生人」

2019年01月23日
公開
49

~值得深思~ 有個女子應邀到朋友家吃飯 與朋友同住的婆婆 讓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朋友的婆婆雖然年事已高 滿頭白髮 但仍把自己打點得高貴整潔 而且臉上始終帶著一抹微笑 她與媳婦之間的互動 只能用「相敬如賓」四個字來形容 媳婦端茶水來 婆婆連忙說: 「真是謝謝妳 麻煩妳了」 在餐桌上 婆婆對媳婦的手藝讚美連連 做媳婦的幫婆婆夾菜 婆婆更是不斷地道謝 女子見狀 不由得羨慕起好友 能有這麼一位有禮貌 高雅的婆婆 更羨慕她們婆媳之間的互動 用餐完畢 女子客氣地對朋友說: 「真是謝謝妳 招待我這麼一頓好菜」 婆婆聽了 也連忙對媳婦說: 「我也要謝謝妳做飯給我吃」 然而 婆婆接下來說的話 卻讓女子聽得一頭霧水 婆婆又說: 「我又不認識妳 妳還對我這麼好 我真不知道該怎麼感謝妳」 事後 女子忍不住問朋友 為什麼她的婆婆說出這樣奇怪的話 朋友這才說: 「其實……我婆婆得了老人癡呆症 已經好多年都不認識我了」 女子聽了不免一愣 但也只能安慰地說: 「不過妳們之間的關係依然很好 這樣就夠了啊」 「其實婆婆生病前 我們的關係劍拔弩張 無論我做什麼 她都嫌東嫌西 處處看我不順眼 直到她生病以後忘了我是誰 我們的關係才逐漸改善……」 朋友嘆了口氣繼續說: 「這其中的差異在於 她生病前 把我當「家人」 她生病後 把我當「陌生人」啊」 這則讓人感嘆的故事 反映出許多人待人接物時的通病 ------對於「外人」總是謙恭有禮 甚至百般忍讓 但對於「家人」的態度卻完全相反 我想 這是因為我們總覺得 家人是「自己人」 而且我們在「自己人」面前 總會不知不覺展現出最苛刻的一面吧 我有一個朋友跟老公吵得不可開交 甚至想要離婚 導火線竟然只是 她先生總是忘記關陽台的燈 「這麼一點兒小事 有這麼嚴重嗎 妳幫他關掉 不就成了」我說… 但她斬釘截鐵地說: 「不行 他一定要養成關燈的習慣 否則不知道要浪費多少電費」 「不然妳在陽台裝個自動感應器 這麼一來 有人到陽台燈會自動開 人走了燈會自動關 不是很方便嗎」 我繼續替她出主意 但朋友又讓我碰了一鼻子灰: 「不行 這樣豈不是太便宜他了」 這樣的心態 真讓人哭笑不得 這麼容易解決的事情 她不但不願意解決 還認為不能「讓步」 否則就「輸了」 但夫妻相處又不是在比賽 誰進誰退 誰輸誰贏 又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與家人之間的感情 其實也是需要培養的 何不從現在開始 對家人少一點批評 多一點讚美 少一點吹毛求疵 多一點包容…… 你會發現生活中的許多 婆媳問題 夫妻問題 親子問題 竟也在瞬間消失了呢 ~心靈小語~ 對待「外人」時 我們總是謙和有禮 包容…… 那麼 我們為什麼不能用相同的態度 對待身邊最親近的「家人」呢 換個方式 我們會更容易得到家人的親近與喜愛

把心放在家裡 幸福才會繁衍不息

2019年01月23日
公開
43

家不是放錢的地方-而是放心的地方 很多人為了追求名利喪失與家人親密的關係,如果自己太忙時,要看這篇謹惕自己~與您分享。 那天他的心情超級好,老總剛通知他的策劃方案通過了,客戶還要和他簽署下一套產品的策劃協議。為此老總特意批了男人3天的假期,讓他徹底放鬆一下。這是男人連續奮戰幾天的成果,他有點喜不自禁。下班後同事嚷著讓他請客,他欣然應允。待一幫人吃完飯、K完歌回來,夜已深了。 他飄飄然地回家,進門、開燈、喊女人的名字,不應。一低頭,就看到了女人放在鞋櫃上的離婚協議書。男人發了懵,沒想到她會來真的。以前他們也鬧,但至多是她嘔氣不肯理他,或者跑回娘家住幾天,過後就自動和好了。可這次,女人顯然動了真格,她已經把自己的東西打包帶走。協議上財產分割得清清楚楚,房子歸他存款歸她,孩子也由她管,他每月出二萬塊錢的撫養費。他記起來,早上出門時,的確和女人拌了幾句嘴。 女人讓他下午去開女兒的家長會,他說太忙,沒時間。女人就惱了說:「你一天到晚就是忙、忙、忙,什麼時候把我和孩子把這個家放在心上過?這日子沒法過了,離婚好了。」 他說:「不就只是一個家長會嗎?誰去不一樣?你別沒事兒找事。」是啊,有多大的矛盾呢?他是個事業型的男人,把工作看得比家庭重要。可那也是為了這個家、為了讓她和孩子能過上好日子,這也有錯嗎?可是此刻,男人站在這個清寂空落的家裡,第一次覺得,這個沒有了女人的家,實在稱不上家。他的成就,因為沒有女人的分享,也變得毫無意義。 第二天,男人回家去看父母。因為一直忙,他好久沒回去了。父母看到他後,都有些驚訝。父親問:「你那麼忙,怎麼有空回來?」他說:「公司給了3天假,回來看看您們。」母親盯著他的臉研究半天,緊張地問:「沒出什麼事吧?你媳婦兒和孩子怎麼沒回來?工作出差錯了?和媳婦兒吵架了?」母親一連串的問題讓他的臉發紅,是回家太少的緣故吧?這個本應該他常回來的地方,現在他回來反而顯得不正常了。 父親慌忙去買菜,母親留在家裡陪他聊天。母親拿來花生和核桃讓他吃,剛坐下,電話就響了。隔得老遠,他就聽見父親的聲音:忘了跟你說了,給你泡的蜂蜜菊花茶在窗台上放著,現在喝剛剛好,你趕緊喝啊小心放涼了。」母親掛了電話,端起茶剛喝了一口,電話又響了,還是父親:「咱家的水費是不是該交了?我忘了拿單子 你把編號告訴我,我順路去交一下。」放下電話,母親笑著埋怨,你爸這人啊,就是事多出去一趟,能往家裡打十幾個電話。那點工資都給通信事業做貢獻了。 正說呢,父親的電話又來了,父親的聲音很興奮:「老太婆,你不是喜歡吃黃花魚嗎?今天菜市場有賣的,我買了3條,回去我親自做你最喜歡吃的清蒸黃花魚。」二十多分鐘裡,父親的電話接二連三地響,母親也不厭其煩地接。與其說母親在陪他聊天,倒不如說是陪父親聊天。他終於忍不住抱怨說:「我爸怎麼越來越瑣碎了?其實有些電話根本就沒必要打,回來再說能差多少?」 母親笑著糾正他:「傻孩子,你爸的心思你哪裡能懂?他不是瑣碎,而是把心留在家裡,有牽掛有寄託,所以才會一個接一個地打電話。他怕我跑來跑去接電話時會摔跤,還專門把家裡的電話換成了子母機。你爸他人雖然在外面,卻把心放在了家裡,家裡事無鉅細,他都掛念著呢。不要以為只要往家裡拿錢就行了,家不是放錢的地方,而是放心的地方,只有把心放在家裡,愛和幸福才會在家中長駐,你明白嗎?」 他看著母親意味深長的目光,醍醐灌頂一般,剎那間醒悟過來。他想起自己忙起來時,從不曾給家裡打過電話,甚至她打過來的電話也被他匆匆掛斷;想起自己陪上司應酬和同事聚餐,家裡的那盞燈一直為他亮到深夜,他卻從不曾想過女人的孤獨和牽掛;想起孩子都6歲了,多次要求他帶她去動物園去遊樂場,他的諾言卻遲遲未能兌現……是因為忙,還是他從不曾把心放在家裡? 那天晚上,他去接女人回來。女人猶豫著不肯回,他急急地跟女人解釋:「不會再像以前那樣了,我以前是忽略了你,忽略了咱的家,我以為只要源源不斷地往家拿錢,就能保證我們的幸福。我差點把愛弄丟了,以後我會把心放在家裡,把家放在心上,你願意跟我回家嗎?」 女人沒有回答,卻慢慢地走過去,投進他的懷裡,哭了。是的,家是放心的地方,是盛愛的地方。忙,從來都不是理由,心在,愛在,牽掛在,幸福才會繁衍不息。

拿得起放得下

2019年01月23日
公開
24

陳立夫一生歷經風風雨雨,卻身體安康長壽,享年101歲,其中確實有些養生之道。 1990年8月27日晚,陳氏家族在美國紐約舉行了一個盛大宴會,慶祝陳立夫和夫人孫祿卿90大壽。爲了感謝前來祝壽的親朋好友、校友門生、國民黨元老,陳立夫以介紹他的養生之道作爲答謝致辭。 陳立夫說,他的長壽之道分爲四個“老”,共32字:“老健:養身在動,養心在靜;老伴:愛其所同,敬其所異;老友:以誠相見,以禮相待;老本: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在宴會上,陳立夫的致辭如下: 人生活到90歲是一件不簡單的事,尤其夫婦二人都到90。我今天答謝諸位第一句話就是“祝諸位全體健康和長壽。”同時要乘此機會報告大家,老年人之四大需要,以及達到四大條件之要點如下: 1、老健。老而不健康,是不幸福的,所以要保持健康爲最重要。讓我奉贈你們八個字:“養身在動,養心在靜。”古人云:“戶樞不蠹,流水不腐。”因爲它常動之故。人體亦然,多動使其血液流通,增進健康,其理易明。人都能瞭解自己身體方面的缺點何在,就得在這方面多做運動。我每天清早5時半一起身, 就要淋浴,淋浴時當水衝到哪裏,就按摩到哪裏,從頭頂到腳心,每處用兩手按摩100下,一共需要40分鍾,連洗臉拭牙等約需1小時。早飯後,再散步1000步。如此做來,已有28年,決沒有一天間斷。持之以恆爲最重要,此之所謂“養身在動”。養心在靜。首在不發脾氣,不尋煩惱,知足常樂。我隨蔣公服務25年,從未向他做任何要求,故心常快樂。他要我做這事做那事,我盡心竭力去做,做不好,是非所學(我是學采礦工程的),非我之罪也。故心常安,所以睡眠甚佳,不厭不遊, 此之謂“養心在靜”。 2、老伴。中國人的夫婦觀念與現代美國不同,是要“白頭偕老”的。所以要慎擇於始而和順至終,惟如何能達到“和順” 二字,必須做到下列八字:“愛其所同,敬其所異”。須知天地間沒有兩個全同的人,就是親兄弟姊妹,都是個個不同的,強人同我,就是自私,自私是爭執主因,爲“老伴”之大敵。所以只要大體相同,不必求對方一定要同我,則得之矣。大同世界,如何達致,亦就靠上述之八個字,國與國、家與家、人與 人,相處的原理是一樣的。我與內人結婚已63年,從未吵過架,就是靠上面的八個字。夫婦和順,對於下一代有很大的影響,我們的兒孫,似乎亦沒有到有任何問題。這八個字是我創造的,謹供大家參考。 3、老友。人不能孤陋寡聞,友直、友諒、友多聞,是人人應交的益友。昔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以友不是酒肉之交,而是道義之交,以文會友,交友輔仁爲目的也。爲欲維持長久友誼,亦有八個字,供大家作參考:“以誠相見,以禮相待。” 4、老本。老本者,指老而有儲蓄也,亦即經濟方面有獨立能力,而無須求於人(包括兒女在內)也。於此我亦有八字奉獻如下:“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以上四點,僅述以往之經驗,僅供諸位之參考,仍請指教。 據採訪過陳立夫的美國《時代週刊》記者白修德的描述,陳立夫“身體虛弱,面色清秀”。百歲壽誕時,陳立夫寫過一篇《我怎麽會活到100歲》的長文,文章開卷語寫道:“長命百歲,是人人所期望的,但是非人人所能達到的。其原因甚多:有屬於先天所稟賦、有屬於後天的保養、有災難而能逃過、有俗務而能減少。” 在《我怎麽會活到100歲》的長文中,他談了自己獨到的體會: 先天的稟賦,人人不同,而最可貴者,則具有四種: 一、能熟睡。二、不發脾氣。三、記憶力強。四、有恒心。 長壽關鍵在於後天的保養,有七點為要: 一、養身在動,養心在靜。在上海進入中學受學時,各種球類運動均好參與。其他如賽跑、遊泳、滑冰、打拳等等,亦莫不參與。年歲越老越不中斷。 養心在靜,要淡泊明志。余誠無志於仕途,對于勾心鬥角不願見其出現。 二、飲食有節,起居有時。他的家既非富有亦非貧乏。因其二叔辛亥革命起義上海,事成而家亦不複窮困。但不久反袁稱帝,又遭迫害,複歸於貧困。故飲食終歸貧乏之,其能維持學業不輟,則全賴其三叔在銀行服務以協助有以成之也,故飲食有節、起居有時二者勉強做到。 三、多食果菜,少食肉類。家貧其能不斷餐者,因上一代兄弟友善從不分家,故能免於三餐不斷。祖母茹素,固然兩素兩葷,家裏女人吃素的多,自然適合,其實正合乎養生之道。 四、物熟始食,水沸始飲。吃生牛肉、海鮮等已成爲人類之普通習慣,認爲好吃不問其他。他則認爲癌症日見其多,其原因可能在此。故終守“物熟始食,水沸始飲”,從不破例。 五、頭部宜涼,足部宜熱。有一美國老年人活至120歲,究其長壽原因在於:“保持頭部冷,保持足部暖。”此正與中國老年人睡眠前以熱水洗腳,非至極寒冷之日,不戴帽子同一理由。 六、知足常樂,無求乃安。昔人云:“登天難,求人更難。”故常以自立自強,好學博學誨人。“無求于人品自高。”求人常使其心不安,而受制於人,不可稱爲自主,欲求心之安樂必從知足無求做起。 七、減少俗物,尋求安寧。陳於80歲生日之起,自限“不爲”之事如下:不剪綵;不證婚;參加婚禮及壽宴不發言;不任治喪委員會主任委員。如此做法減少年高時之麻煩。陳坦言,他的身體並不特別強壯,自58歲起,即患糖尿病,亦曾因膽結石及膀胱結石,動過外科手術,其他的病亦曾生過,今居然能活到 100歲,不亦樂乎。後天的保養是長壽的關鍵。 1949年冬,蔣介石逃到台灣後,爲保住政權,先拿陳立夫開刀。陳立夫的原則是“不生氣”。他去了美國,隱居在新澤西州湖林鎮,埋頭研究起《易經》來。爲了維持生計,他找孔祥熙等故人借了近2萬美金,買了一個養雞場。沒有幫手,他就自己動手,餵食、 撿蛋、買飼料、賣雞蛋、清理雞糞,肩挑背扛。 他自學養殖專業知識,很快就學會了給雞餵藥、打針。養雞不僅讓陳立夫擺脫了經濟上的困窘,還讓他的精神得到了振奮。更令他高興的是,他因多年伏案工作,背部肌肉勞損,常年背部疼痛,從事體力勞動竟然治好了這個病。陳立夫還在家中製作皮蛋、鹹蛋、豆腐乳、粽子,爲唐人街的中餐館供貨。閑下來的時間,陳立夫和夫人讀書、寫字、繪畫,還擔任了普林斯頓大學的客座教授,隔幾天就去大學講課,進入了無憂、無辱、常樂的人生境界。

我們傳遞給孩子的隱藏訊息

2019年01月23日
公開
30

「將心比心」的教養法,或許才是讓孩子學會體貼別人的不二法門。對於孩子和他們的行為,我們理解了多少?又接納了多少?「教導」如果是為了要讓他們改變,甚至變得更好,那我們可得好好想想我們所用的方法是否真的能達到我們預期的效果?下面的例子或許不一定完全貼近真實的狀況,但卻可以讓我們好好想一想:我們究竟要傳達的是什麼? 新生兒 * 我們說的是:「隨便你愛怎麼哭,就怎麼哭;我是不會抱你的!」 * 我們想的是:「這真的讓我快心碎了,但那些專家們是不會錯的。」 * 孩子想的是:「他們不愛我。即使我很難過了,他們也不在乎。媽媽絕對不會錯,所以一定是我做得不好。我不值得別人愛我。」 * 二十年後,我們會這麼說:「你是怎麼想的?你怎麼可以讓他對你那樣?你不知道你值得他對你更好嗎?」 兩歲 * 我們說的是:「你不能再跟我們一起睡了。你一點也不孤單。看!這裡有這麼可愛的泰迪熊陪你!」 * 我們想的是:「奶奶覺得你跟我們一起睡很奇怪。我不確定到底怎樣才對,但讓她高興比讓你高興更重要。不管怎麼說,有這隻泰迪熊,應該會讓你覺得很高興。」 * 孩子想的是:「不公平!他們都可以抱真正的人。他們一點都不了解我。他們根本就不在乎我的感覺。嗯,好吧!起碼他們給了我這隻熊。」 * 二十年後,我們會這麼說:「我知道你因為湯姆和你分手,覺得很難過,但你就可以因此刷爆你的信用卡嗎?這樣做會讓你覺得比較好過嗎?你什麼時候開始變得這麼物質至上了?」 四歲 * 我們說的是:「你知道你不應該打弟弟!我要好好教訓你,讓你再也不敢了!」 * 我們想的是:「一定有更好的方法,可以處理這樣的情況,但我爸爸也是這樣做的,所以它一定不會錯。」 * 孩子想的是:「我覺得弟弟很煩,所以我打了他。現在爸爸也因為我打人,覺得我很煩,所以他也打了我。我猜大人打人一定就沒有什麼關係,但小孩就不行。那麼如果我覺得很煩的時候,我應該怎麼辦呢?喔,好吧!反正有一天我也會長大。」 * 二十年後,我們會這麼說:「在酒吧跟人打架?大人不會因為覺得很煩就打人。我從來都沒有教你使用暴力!」 六歲 * 我們說的是:「嗯,今天真是個大日子。不要害怕,只要照著老師說的做就好了。」 * 我們想的是:「拜託你在學校表現得好一點,不要讓我出糗!」 * 孩子想的是:「但是,我很害怕啊!我還沒有準備好要離開他們這麼久的時間!他們一定覺得我很煩。也許如果我能照著老師說的做,他們就會比較喜歡我,讓我待在家裡。」 * 二十年後,我們會這麼說:「什麼!你的朋友叫你吸毒?是不是別人叫你做什麼,你就做什麼?你自己不會做決定嗎?」 八歲 * 我們說的是:「老師說,你在教室都不專心。這樣你怎麼能學到重要的事情呢?」 * 我們想的是:「如果我的孩子什麼事都做不好,我會覺得自己很失敗。」 * 孩子想的是:「我對老師說的事情不感興趣,但我猜他知道得最多。我感興趣的事情一定不重要。」 * 二十年後,我們會這麼說:「你已經二十八歲了,你還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做什麼?你對什麼事情都不感興趣嗎?」 十歲 * 我們說的是:「你又把碗打破了?喔,沒關係。我自己來洗就好了。」 * 我們想的是:「我知道我應該要對你更有耐心一點,但至少這樣一來,碗盤可以完好無缺。」 * 孩子想的是:「啊!我真是笨手笨腳。我最好不要再幫任何忙了。」 * 二十年後,我們會這麼說:「你喜歡那個工作,但你卻不想應徵看看?你應該要對自己更有信心一點!」 十二歲 * 我們說的是:「去外面和你的朋友一起玩——和他們一起玩,一定會比你整天待在這裡更有趣。」 * 我們想的是:「我知道我應該多花點時間陪你,但我還有這麼多事情要做。那裡有那麼多的小孩可以和你一起玩,真是太好了。」 * 孩子想的是:「我想要和爸爸媽媽一起玩,但他們總是這麼忙。我猜我的朋友會比較喜歡我。」 * 二十年後,我們會這麼說:「你從來都不打電話給我們,也不來看看我們。你一點都不在乎我們的感覺嗎?」 十四歲 * 我們說的是:「親愛的,拜託你離開房間。你爸爸和我有事情要討論。」 * 我們想的是:「我們有些祕密,我們希望你最好不要知道。」 * 孩子想的是:「我不是這個家的一份子。」 * 二十年後,我們會這麼說:「你在監獄裡了?你怎麼都沒告訴我們,你出狀況了?你不知道這個家是沒有祕密的嗎?我們這麼努力,我們到底做錯了什麼?」 本文摘錄自《聆聽孩子的聲音》

父親的眼淚是我人生的救贖

2019年01月23日
公開
31

尹洐樑-從眷村不良少年到博士生的轉變 【文/口述.尹衍樑 整理.黃筱雯】 父親從小過度的打罵,令尹衍樑反叛個性無限擴大,父子彷若仇人一般。 但有一次尹衍樑和別人打架,身受重傷,父親心疼他,流淚懺悔過去的責罵,此時此刻,尹衍樑終於了解,父親對他的責罵,都是出自真心的期盼。 我父親寡言,但很嚴肅,在同鄉與朋友之間深受尊敬、信任,是被稱為「人格者」的一個人。但他有很多想法和別人不太一樣,一個就是他喜歡人前教子,在別人面前打罵、教導兒子;第二是相信棒頭出孝子,因為我爺爺當年就是用打的,北方人都打孩子,打得很嚴重。 我們家生到我是第六胎,生到一個男的,我父親就特別嚴加管教,我姊姊他們都不管,所以七、八歲開始,我每天都挨打。父親白天工作很忙,晚上才回來吃飯,吃完飯下了桌,就開始問我今天做錯什麼事,媽媽告狀、姊姊告狀,就用皮帶抽啊,手臂上一條一條的瘀血痕。所以小時候,我一直喜歡穿長袖。 這造成我十歲開始就不平衡,「你打我,我就去打別人。」那時候住在眷區附近,跟裡面的孩子去附近打鬧,父親就越打越重。我的反叛性很強,你跟我好好講就算了,你打我幹什麼。我小時候不能體會,他其實「打是情、罵是愛」,因為我是長子,特別對我有期待,而且他相信棒頭出孝子,但不曉得不是每個孩子都適用,如果父親用疏導的方法,或許我就不會誤入歧途了,結果弄得我沒辦法念書,一天到晚打架鬧事,初三連英文字母都寫不全,數學也不會,小太保哪裡會念書嘛!那時候念書,每個字都像青蛙一樣,從書裡面跳出來,你要把它按住才可以看,不然會跳走。我這樣說你們或許會笑我,但這就是實際的狀況。於是念到進德中學(感化院)去了,一共待了兩年半。 「我不是不愛你,我一定要你的未來好」 我是 民國五十三年十月十四日 被送到進德中學去的,這個日子我永遠忘不了!那個學校,新生訓練不是兩天、三天,是一整個月,不上課就是出操、體能訓練,跟軍隊一樣,踢正步、操槍、下田耕作。結果,進德的頭一年,我還是一樣跟人家打鬧,後來出事了,跟別人打架肚子被劃破;過了一周,父親來看我,我們就坐在花園的石凳上,周邊很多人在玩,他卻哭起來了。我說:「你幹麼哭,不要哭了,不好看。」我沒看過他哭,這是第一次。 他流著懺悔的眼淚跟我說:「我不是不愛你,我一定要你的未來好。」我也很難過說:「你一副我就是壞人的樣子,你跟我講這個不是很奇怪嗎?」後來我想一想:對,他是愛我的,只是表達方式不同而已。從那天起,我就不再打架了,開始好好讀書。原本我是全校最後一名,在進德的後一年半,我是全校第一。 我插班進成功中學夜間部,感化院能插班進公立學校夜間部,以前沒有過的。之後就和父親開始有互動,他覺得我能過一般正常人的生活,進了「成功」就開始走向成功之路。但他還是從來沒有稱讚過我,原來北方人教導兒女都是用責罵來代表關懷,但那時我不懂,所以我當不良少年時,其實很恨我父親。 「得到失敗經驗,你以後比別人更不會犯錯了」 當兵回來後,他給我一萬美元,叫我去環遊世界,還給我一張去義大利的機票。我把一萬美元的支票貼身藏在內衣褲裡,怕被偷走,就這樣流浪了半年,坐火車、睡火車站,從歐洲跑到中南美洲,再到美國,回來身上只剩下五十美元,很有意思吧! 回來以後,他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現在你曾遊歷世界,從今天開始就給我勞動,我說好;於是,就進入潤泰紡織,從科長、經理、副總經理一直做到現在。 二十六歲時,我創了潤華機械廠,這個廠倒閉了;後來又開個染料工廠,這個工廠爆炸了。這兩個工廠加起來花了三、四千萬元,那時候這是一筆大錢,我父親只說了一句話:「衍樑啊!恭喜你得到可貴的失敗經驗,你以後比別人更不會犯錯了。」恭喜我,沒有罵我,所以我後來比別人更相信可以在失敗中站起來。 我現在再跟你說個故事,你一定會覺得匪夷所思。大學畢業那年,我爸爸的好朋友鄭作恆突然打電話給我,要請我吃飯。他先帶我去新加坡舞廳跳舞,我那時候不知道有這麼漂亮的地方,華燈初上,燈光五顏六色,舞池裡舞女像熱帶魚一樣游來游去。哇!真是賞心悅目、人間勝地,哪有這麼棒的地方,我就想這裡太好了,以後有錢一定要常來。 接著帶我到五月花酒家,他就換了一疊十元紙鈔,放在桌子上,小姐來敬酒,親一下就給十元,幾十位小姐湧上來親,我在旁邊看,目不暇給!想說有這麼好的事情,而且那些小姐又很熱情,拿著高跟鞋當酒杯裝著酒喝,真的是豪情萬丈、人間仙境,太美啦。 結帳後,他對我說了幾句話:「衍樑啊,我必須跟你說,今天是你爸爸請求我帶你出來的,因為他不方便帶你出來,而且你父親也不來這個場合,所以找我帶你來這個場合見識、見識。總之,要我送你幾句話:第一,你永遠不要賭博,就算你有億萬家財,到明天也可能一無所有;第二,你有沒有看到那些小姐,她們不是真的喜歡你,她們愛的是錢,你如果笨到被女人騙,那是活該。」我父親是很通情達理的人,但他自己很嚴謹,一開始就用這種震撼式的洗禮,讓你了解人生:原來這麼美麗的事情,其實是虛假的。 政大企研所畢業典禮那天,我父母來參加,企管所博士班就我一個畢業,我站在第一個位置,帶領其他人領畢業證書。我父親號啕大哭,想不到,真的想不到,他也不會讚美我,就是自己在那邊哭。我也是百感交集,紅著眼眶站在台上心想:當時你對我哭,是因為我是不良少年;現在你對我哭,是因為我是博士。

幸福就在當下

2019年01月23日
公開
45

二十年後你會比現在更幸福嗎? 記得小時候,我很憧憬長大。 因為我覺得等長大了,父母就再也管不著我了。 可以想喝汽水就喝汽水,中午想不睡覺就不睡覺,那一定很幸福。 等我真的長大,父母也的確管不著了,可是當初認為的幸福並沒有到來。 因為,雖然沒有人再管我喝汽水,但我發現當初那個理想太微不足道。 而且,在得到這個微不足道的自由的同時,又有了新的更大的不自由。 比如說:八點上班,哪怕遲到5分鐘,老闆也要給臉色看。 而且那個臉色,比小時候父母的難看得多。 於是,我反而開始懷念小時候那無憂無慮的生活,覺得那似乎才是幸福。 同時,又開始了新的憧憬:什麼時候才能實行彈性的工時,那一定是很幸福的,可以想睡到幾點就睡到幾點,再不用被鬧鈴驚醒好夢,再不用連臉都不洗、牙沒刷,就往辦公室狂奔! 若干年後,終於實現了彈性的工時。 不僅如此,隨著自己混成資深人員,可以想幾點上班就幾點上班,哪怕在家辦公也沒人說你。 可是我發現,當初期望的幸福又跑得無影無蹤。 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沒有鬧鈴,早上也沒了睡懶覺的福氣。 甚至天不亮就醒來,無所事事的瞪眼到天明。 雖然沒人再要求你,可是按時起床、工作卻成了習慣,彈性工時與幸福哪有什麼關係! 回憶幾十年的工作經歷,我還發現,每換到另一個單位時,都會有一個感覺令人討厭的主管,往往都會找我的麻煩。 於是,每每總是希望這個主管調走,並固執地認為:只要這個人調走,工作就會很開心。 有幾次,他不走我走,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可是,每一次都會發現,無論到哪?, 各形各色的和我作對的主管都如影隨形。 於是又開始憧憬:哪天媳婦熬成了婆,到我能說了算,不用再受主管的氣,那一定很幸福。 若干年後,終於熬出了頭: 自己當上高級主管,可以頤指氣使,讓別人看我的臉色了。 可是我發現,當初渴望的幸福還是沒有來。 因為,雖然沒有人再對你說三道四,但是,怎麼什麼責任都要我負,大事小情都要我拍板,心怎麼這麼累呢? 而且,周邊的人怎麼都變得如此虛偽,自己放個屁,別人都會說香。 於是,天天開會、應酬、聽彙報、佈置工作,忙得像個陀螺一樣的我,又開始新的憧憬: 哪天能夠活得悠哉遊哉,不用再管那麼多事,想釣魚就釣魚,想打牌就打牌,不用再看那麼多虛偽的面孔、聽那些肉麻的假話、看那些枯燥的檔案,那才是幸福。 光陰似箭,轉眼退休了,真的再沒有人要我負任何責任,當初煩人的電話也不再打來,門庭也真的冷落到鞍馬稀,所有時間都屬於了自己,我卻發現,當初渴望的幸福哪裡是什麼幸福,簡直就是人走茶涼的冷落和無盡的孤獨。 於是,一個人坐在殘陽下,開始思考人生: 我這一生,從小到大,從大到老,都覺得如果怎樣,明天就會得到幸福,可是為何在一個個願望實現後,幸福依舊沒有來? 這時候,才算真正明白了一句話: 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一切其實盡在當下。 如果你覺得現在不幸福,總覺得改變了才是幸福,或者過去了的才是幸福,那麼恐怕一輩子都難有真正的幸福感! 不是嗎?未來的 還沒有來,過去的已經過去。 如果每一個當下我們不抓住,不去認真對待,總想著看不見的明天或已經遠去的昨天,我們就會永遠生活在緊張和失落中。 隨著生命一點點溜走,到頭來留下的只能是三個 字:“空悲切”。 所以,如果想知道20年後會不會幸福,就個人心態而言,看看現在的狀態就可以知道: 如果你當下感到幸福,20年後也應該會幸福; 如果你有太多的東西寄于明天,20年後,這些願望無論是否實現,你都可能不會感到真正的幸福。 幸福就在當下,就在你手中的每一天,甚至每一刻,而絕不在過去或者未來。 懂得生活在當下的人,最幸福!

車票

2019年01月23日
公開
35

撰文:李家同 我從小就怕過母親節,因為我生下不久,就被母親遺棄了。每到母親節,我就會感到不自然,因母親節前後,電視節目全是歌頌母愛的歌,電臺更是如此,即使做個餅乾廣告,也都是母親節的歌。對我而言,每一首這種歌曲都是消受不了的。 我生下一個多月,就被人在新竹火車站發現了,車站附近的警察們將我送到了新竹縣寶山鄉的德蘭中心,讓那些成天笑嘻嘻的天主教修女傷腦筋。 我沒有見過我的母親,小時候只知道修女們帶我長大,山上其他的大哥哥、大姊姊都要唸書,我無事可做,只好纏著修女做鬼臉,更常常靠著修女睡著了,好心的修女會不等晚課唸完,就先將我抱上樓去睡覺,我一直懷疑她們喜歡我,是因為我給她們一個溜出聖堂的大好機會。 我們雖然都是家遭變故的孩子,可是大多數都仍有家,過年、過節叔叔伯伯甚至兄長都會來接,只有我,連家在那裡,都不知道。 也就因為如此,修女們對我們這些真正無家可歸的孩子們特別好,不准其他孩子欺侮我們。我從小功課不錯,修女們更是找了一大批義工來做我的家教。 屈指算來,做過我家教的人真是不少,他們都是交大、清大的研究生和教授,工研院、園區內廠商的工程師。 教我理化的老師,當年是博士班的學生,現在已是副教授了,教我英文的,根本就是位正教授,難怪我從小英文就很好了。 修女也壓迫我學琴,小學四年級,我已擔任聖堂的電風琴手,彌撒中,由我負責彈琴。由於我在教會裡所受的薰陶,我的口齒比較清晰,在學校裡,我常常參加演講比賽,有一次還擔任畢業生致答詞的代表,可是我從來不願在慶祝母親節的節目中擔任重要的角色。 我雖然喜歡彈琴,可是永遠有一個禁忌,我不能彈母親節的歌。我想除非有人強迫我彈,否則我絕不會自己去彈的。 我有時也會想,我的母親究竟是誰?看了小說以後,我猜自己是個私生子。爸爸始亂終棄,年輕的媽媽只好將我遺棄了。 大概因為我天資不錯,再加上那些熱心家教的義務幫忙,我順利地考上了新竹省中,大學聯招也考上了成功大學土木系。 在大學的時候,我靠工讀完成了學業,帶我長大的修女有時會來看我,我的那些大老粗型的男同學,一看到她,馬上變得文雅得不得了。很多同學知道我的身世以後,都會安慰我,說我是由修女帶大的,怪不得我的氣貿很好。畢業那天,別人都有爸爸媽媽來,我的唯一親人是孫修女,我們的系主任還特別和她照相。 服役期間,我回德蘭中心玩,這次孫修女忽然要和我談一件嚴肅的事,她從一個抽屜裡拿出一個信封,請我看看信封的內容。 信封裡有兩張車票,孫修女告訴我,當警察送我來的時候,我的衣服裡塞了這兩張車票,顯然是我的母親用這些車票從她住的地方到新竹車站的,一張公車票從南部的一個地方到屏東市。另一張火車票是從屏東到新竹,這是一張慢車票,我立刻明白我的母親不是有錢人。 我一直想和我的父母見一次面,可是現在拿了這兩張車票,我卻猶豫不決了。我現在活得好好的,有大學文憑,甚至也有一位快要談論終身大事的女朋友,為什麼我要走回過去,去尋找一個完全陌生的過去?何況十有八九,找到的恐怕是不愉快的事實。 孫修女卻仍鼓勵我去,她認為我已有光明的前途,沒有理由讓我的身世之謎永遠成為心頭的陰影,她一直勸我要有最壞的打算,即使發現的事實不愉快,應該不至於動搖我對自己前途的信心。 我終於去了。 這個我過去從未聽過的小城,是個山城,從屏東市要坐一個多小時的公車,才能到達。雖是南部,因為是冬天,總有點山上特有的涼意,小城的確小,只有一條馬路、一兩家雜貨站、一家鎮公所、一所國民小學,然後就什麼都沒有了。 問題是:我的父母都已去世了,父親六年前去世,母親幾個月前去世的,我有一個哥哥早已離開小城,不知何處去了。 畢竟這個小城,誰都認識誰,派出所的一位老警員告訴我,我的媽媽一直在那所國中裡做工友,他馬上帶我去看國中的校長。 校長是位女士,非常熱忱地歡迎我。她說的確我的媽媽一輩子在這裡做工友,是一位非常慈祥的老太太,我的爸爸非常懶,別的男人都去城裡找工作,只有他不肯走,在小城做些零工,小城根本沒有什麼零工做,因此他一輩子靠我的媽媽做工友過活。因為不做事心情也就不好,只好借酒澆愁;喝醉了,有時打我的媽媽,有時打我的哥哥。事後雖然有些後悔,但積習難改,媽媽和哥哥被鬧了一陣子,哥哥在國中二年級的時候,索性離家出走,從此沒有回來。 這位老媽媽的確有過第二位兒子,可是一個月大以後,神秘地失蹤了。 校長問了我很多事,我一一據實以告,當她知道我在北部的孤兒院長大以後,她忽然激動了起來,在櫃子裡找出了一個大信封,這個大信封是我母親去世以後,在她枕邊發現的,校長認為裡面的東西一定有意義,決定留了下來,等她的親人來領。 我以顫抖的手,打開了這個信封,發現裡面全是車票,一套一套從這個南部小城到新竹縣寶山鄉的來回車票,全部都保存得好好的。 校長告訴我,每半年我的母親會到北部去看一位親戚,大家都不知道這親戚是誰,只感到她回來的時候心情就會很好。母親晚年信了佛教,她最得意的事是說服了一些信佛教的有錢人,湊足了一百萬臺幣,捐給天主教辦的孤兒院,捐贈的那一天,她也親自去了。 我想起來,有一次一輛大型遊覽車帶來了一批南部到北部來進香的善男信女。他們帶了一張一百萬元的支票,捐給我們德蘭中心。修女們感激之餘,召集所有的小孩和他們合影,我正在打籃球,也被抓來,老大不情願地和大家照了一張相,現在我居然在信封裡找到了這張照片,我也請人家認出我的母親,她和我站得不遠。 更使我感動的是,我畢業那一年的畢業紀念冊,有一頁被影印了以後放在信封裡,那是我們班上同學戴方帽子的一頁,我也在其中。 我的媽媽,雖然遺棄了我,仍然一直來看我,她甚至可能也參加了我大學的畢業典禮。 校長的聲音非常平靜,她說:「你應該感謝你的母親,她遺棄了你,是為了替你找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你如果留在這裡,最多只是國中畢業以後去城裡做工,我們這裡幾乎很少人能進高中的。弄得不好,你吃不消你爸爸的每天打罵,說不定也會像你哥那樣離家出走,一去不返。」 校長索性找了其他的老師來,告訴了他們有關我的故事,大家都恭喜我能從國立大學畢業,有一位老師說,他們這裡從來沒有學生可以考取國立大學的。 我忽然有一個衝動,我問校長校內有沒有鋼琴,她說她們的鋼琴不是很好的,可是電風琴卻是全新的。 我打開琴蓋,對著窗外的冬日夕陽,我一首一首地彈母親節的歌,我要讓人知道,我雖然在孤兒院長大,可是我不是孤兒。因為我一直有那些好心而又有教養的修女們,像母親一般地將我撫養長大,我難道不該將她們看成自己的母親嗎?更何況,我的生母一直在關心我,是她的果斷和犧牲,使我能有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和光明的前途。 我的禁忌消失了,我不僅可以彈所有母親節歌曲,我還能輕輕地唱,校長和老師們也跟著我唱,琴聲傳出了校園,山谷裡一定充滿了我的琴聲。在夕陽裡,小城的居民一定會問,為什麼今天有人要彈母親節的歌? 對我而言,今天是母親節,這個塞滿車票的信封,使我從此以後,再也不怕過母親節了。

您有多久沒仔細注視雙親的容顏

2019年01月23日
公開
26

生活周遭最熟悉親密的人,往往可能是最容易被你忽略的人。尤其是雙親 - 把你從小照顧到大、提供家庭,而你卻認為是拘束;殷殷叮嚀,你卻認為是嘮叨的人。 父母不是配偶,你不會和他們討論生活中的每件事;父母不是小孩,你不會細心照顧注意他們的成長。不管你有沒有和父母住在一起,父母一直在那裡,有時和你一同旅遊、有時和你討論事情、有時和你同桌吃飯、有時和你電話聯絡、有時滿足你的需要、有時向你提出要求。 然而,你有多久沒有仔細注視雙親的容顏,你是否發現父母的臉上出現皺紋、手上有了老人斑,頭上白髮隱現或是日漸稀少,甚至向你抱怨健康大不如前。可能你注意到、聽進去了,但我猜大部份的時候你忽略了,你並非刻意不去重視,而是覺得你有更重要的事:也許你忙著賺錢、也許你一心玩Game、也許你被工作壓得焦頭爛額、也許你被小孩搞得人仰馬翻、更也許你正和另一半熱吵冷戰。 父母永遠是你的「最後優先」。你為了堅持自己的意見和父母爭執,卻說我以後會好好孝順父母;你向家裡要求資源以應付你的需求,卻說我以後會好好補償父母。你永遠要父母等待,等待你有錢、等待你有閒,卻沒想到以父母的年紀是最不能等待的。 新聞播出非洲難民衣食無著、波士尼亞戰火連天、土耳其強震死傷逾萬,你沒有感同身受,因為你不在那裡,太多的災難已把你變得沉靜冷漠;報紙刊載李登輝又發表兩國論、四個總統候選人相互攻訐,中共揚言攻台造成股市崩跌,你覺得都是老套,天天冷飯重炒,太多的煽情已把你變得無動於衷。 但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你的知己向你訴說著清明節母親和姊姊掃墓,回程高高興興的來看他,卻為了他的一點瑣事含怒而去,凌晨零時出發,不到半小時就傳來車禍的消息,平時最疼他照顧他的母親就這樣離他遠去。送進醫院卻因傷勢過重難於急救,想幫忙也無從下手;爭執時說的氣話竟讓母親抱憾而終,再也沒有機會解釋道歉,當時的他幾乎要崩潰了。說到傷心處,你的知己頻頻拭淚,你想安慰他卻不曉得說什麼才好,這時候的你已無法再當旁觀的局外人,這樣的經驗猶如發生在你身上一樣。當他說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時」,你才突然驚覺自己家中有被你忽略已久雙親,但幸運的是你的父母依然健在。 你一直覺得父母可以滿足你的需求,就應該可以自己照顧自己,卻沒注意到父母已日漸衰老。你一直視父母存在為理所當然,講你、念你、叮嚀你讓你覺得心煩,卻沒想到父母的健康就是子女的財富。 每天都有人生離死別,你卻認為你是幸運兒,這種事不會發生在你的身上。意外就是意料之外,也許一場急病,也許一次事故,你的親人就離你而去,快得讓你措手不及悔恨不已。讓你所謂的以後不再會來,讓你所有補償的承諾不用兌現,但你多麼期盼有一天能兌現你的承諾呀。你說要帶父母出國旅遊、要買最好吃的東西給他們吃、要讓他們住最好的房子,但他們卻偏偏等不到那一天的到來。你單身無伴,父母認為自己責任未了愧對祖先;你沒有孩子,父母沒有機會含飴弄孫安享天倫。 在父母心中你永遠是個長不大的孩子,你沒有辦法讓他們沒有遺憾,卻可以盡量減少他們的牽掛。仔細看看你的父母,以你現在的年紀,他們不再是你小時候依賴撒嬌的無敵堡壘,也不再像印鈔機般可以供應你無限的需索。現在的他們,不管身強體健、衰老虛弱或是重病纏身,他們都需要你的關懷照顧。中國人向來是愛你在心口難開的,有什麼事情常常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就是不好意思說出來。別人給你東西,你會記得說謝謝,老爸給你支援,你卻不曉得如何表示(亦或視為理所當然);到朋友家中作客,你會稱讚餐點好吃,媽媽煮了數十年,你何時開口說美味可口(還是抱怨菜色重複不合味口)。父母生你養你的關係是沒有辦法斷絕的,他們要得不多,只要一些關懷一些問候,但你卻常常無法做到。 你說以後要如何如何,倒不如把握現在去做。挑一些你認為簡單容易的事,改善一下你與父母的互動或是整個家庭的氣氛,也許你的人生就此不同,至少可以避免一些將來的遺憾。

"可是,我現在還活著啊~"

2019年01月23日
公開
29

決定做 就要狠一點 台灣最老碩士 98歲拿學位 製作人:劉佩修    撰文者:單小懿 60歲的退休鄰居說:「你都快要死了,還學電腦,你休息休息吧。」趙慕鶴說:「可是我還活著啊……!」 「我住四樓。」「四樓?」我們吃了一驚。「對,每天爬上爬下有個十來趟。」為什麼吃驚?因為說話的人,正好滿一百歲,但生活起居全都自行料理,且神采奕奕,健步如常人。 他是趙慕鶴,從高雄師範大學輔導中心主任退休後,三十多年來一直住在退休員工宿舍。灰撲撲的退休宿舍共四層樓、八戶退休老師,當初同時住進來的其餘七戶退休老師皆已過世,只剩他一人。不管剩下幾人,獨居的趙慕鶴每天灑掃宿舍庭院、蒔花養草,養出一片璀璨。 「我知道我可以的!」即使被潑冷水,也要考研究所。 趙慕鶴也像自栽的花,越活越燦爛。2009年,九十八歲的他從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成為國內最年長的碩士畢業生;念研究所之前,九十三歲在醫院當志工;志工之前,九十二歲才從空中大學畢業,也是國內最年長的大學畢業生。 「活到老,學到老」說來容易,做來卻困難;首先要面對的,便是周遭看待老人的刻板印象。三、四年前,趙慕鶴在醫院已當了兩年志工,沒想到有一天,院方認為他年齡太大,騎腳踏車往返很危險,醫院負不起這個責任,要求趙慕鶴離開。無論他說怎麼證明自己身體好,或保證改搭公車,醫院都不同意,他只好離開。 停當志工以後,趙慕鶴日子過得無聊,決定就近報考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他到中山買報名表,遇見以前同事,即當時中山大學校長張宗仁。張宗仁一聽趙慕鶴要報考哲學系,立刻罵他:「你胡說八道,老趙你都要死啦,幾歲了還考試?報名也不錄取你。」趙慕鶴被潑冷水,沒報名便敗興而歸。 「我不知道何時會走……」 每天通勤逾四小時,兩年都全勤「我知道我可以的,」趙慕鶴說;他從小念私塾、熟讀諸子百家,來台前已是文學士,準備研究所並不勉強。也因為知道自己可以,他越擱不下念研究所的想法。 某日,他到前同事家喝茶聊天,同事煩惱兒子專科畢業後成天打電動,不念書也不找工作,趙慕鶴便建議同事兒子考大學。沒想到小孩回嗆他:「你怎麼不去考?你考我就考。」 趙慕鶴承諾與同事小孩一起準備考試,他先選讀南華大學哲學所學分班,然後申請推甄、參加口試,最後兩人雙雙上榜。上榜後,九十六歲的他,開始改造自己。先是作息。不同於尋常老人早睡早起,他總寫書法到夜間兩、三點才就寢,早上九、十點起床,晚睡晚起。 但讀研究所後,他強迫自己五點起床,搭六點十分的莒光號從高雄出發到嘉義大林,再轉乘八點二十分的校車到校,趕上第一堂課;他清晨六點出門、晚間九點才到家,這對中年人的體力都是挑戰,但他卻從未遲到早退、也沒打過瞌睡,維持兩年全勤紀錄。 「決定要做什麼事情,就要狠一點,否則做不成,」趙慕鶴說,「我不知道自己何時會走,課業能完成就完成,論文能寫完就寫完,但做一天就要負一天責任。」 他也學習如何與年齡僅有他四分之一的同學相處。班上共十二位同學,全都二十歲出頭,都喊他「趙爺爺」。他不但積極參與課堂討論,還帶零食與同學分享。他在寫論文期間因故摔倒,無法通勤,在學校宿舍住三個月。這段期間他每天叫同學室友起床,最後論文口試比同學更早通過。 「看來身為年輕人的我還是遜掉了,」暱稱blue7313、趙慕鶴的室友兼同學在落格上寫下這般感慨。 「我就是靠這腦筋活!」七十四歲不懂英文,也敢獨遊歐洲。全勤之外,趙慕鶴上課極講禮數。每次老師進教室上課,他無視於周圍同學反應,一定站起來跟老師問好才坐下。南華大學哲學系系主任尤惠貞觀察,同學受他影響,對老師的態度也更尊重。 他勇敢嘗試,除了求學,也用於旅行。七十四歲時,他獨自到歐洲自助旅行。我們好奇,你不懂英文,也不會電腦,出國前又沒訂房,你住哪裡? 「不用訂,」他老神在在的說,「每天下午五點鐘,你看有年輕人在車站遊覽回來,跟著走就找得到青年旅館。便宜啊!」他與背包客同擠二十人一間的青年旅館,旅行五個月,全程只花十六萬元。 旅經倫敦時,趙慕鶴寄宿在以前學生家裡,白天學生夫婦上班,他就擦玻璃窗、掃地,打掃完畢便出門旅遊,傍晚回家煮飯;他還取下廢棄木箱的木條,花一星期架起後院的籬笆,幫學生省下一千英鎊的工錢。 有一段行程,趙慕鶴為選擇先到法國或德國,陷入兩難。如果先去德國要額外買機票,很貴,但若先去法國,德國簽證就過期了,所以他想了個兩全其美的法子:從法國入境轉德國,先去德國玩,然後再轉回法國。可是,只有法國單次簽證的他,一從法國出境到德國,出入境證就失效,也玩不成法國。於是他出關時,只出示德國的出入境證,然後告訴海關弄丟了法國證件,海關用英文問他,他一概搖頭裝作不解,海關看他年紀大又不懂英文,只好讓他進了德國;等趙慕鶴在德國、瑞典玩夠才回法國,此時再把法國出入境證拿出來用。 「我腦筋動得很快,就是靠這腦筋活。」他逗得我們哈哈大笑。趙慕鶴活得精彩,歸因到原點,竟是以死亡為師。他說,「我這輩子就是逃難心理,人生是不停的逃難。」他出生於山東金鄉地主之家,家中靠收佃租營生,是家中么子,從小不愁吃穿,接受私塾教育到十八歲,再考進師範體系,三十四年抗日戰爭結束,趙慕鶴返鄉娶妻生子。原本以為就此穩定,當個老師過一輩子,誰料三年後國共內戰,他因黑五類身分開始逃難,從金鄉到濟南,再到徐州、南京、常州,一路往南逃。 「怕什麼啊?死人太多啦!」逃難遇翻船,泡水一天才獲救。1948年徐蚌會戰,八十萬國民黨軍隊與六十萬共產黨軍隊殲戰六十五天,趙慕鶴逃難路上,遍地死屍,晚上睡覺很冷、又沒禦寒衣物,他拉兩個死人過來睡在當中保暖,再拉一個死人過來枕著;「怕什麼啊?死人太多啦。」 他繼續往南逃到福建南平,要搭船順閩江逃到福州,但是大船都被兵把持,他只好坐個小船。不多久,船撞到礁石翻船,船上的人全落水,不會游泳的他爬到石頭上求救,結果溪水漲潮,水漫到胸口,他在水裡泡著,看著江上漂來一具具屍體,心想自己要死在這裡了,動都不敢動;泡了二十四小時,直到隔天早上才獲救。 古寧頭大戰結束後,1951年,趙慕鶴逃到金門,福建最南端,逃無可逃,偷偷混進國民黨換防的軍艦,偷渡來台。台灣當時籠罩白色恐怖,像趙慕鶴這樣沒身分、又不是軍人的大陸人,一律當匪諜槍斃處死。他從基隆上岸,改名換姓躲避白色恐怖,經過彰化、高雄、台北,當過農人、洗碗工、學校工友,也冒名頂替過失蹤軍人,只為活下去。如此忍過四年流民日子,才領到身分證。 「人生啊,要頭腦清楚!」 怕被拖累,拒退休女老師求婚 我們好奇:趙慕鶴從小是傭人伺候大的少爺,怎禁得起這樣的折騰?「人啊,沒有享不了的福,沒有吃不了的苦,」趙慕鶴嘆口氣,「在戰場上只要能活命,什麼都不想。」九死一生的經歷,讓趙慕鶴認真活在當下,從不閒下來。 剛退休時,時間突然多出許多,趙慕鶴一度胖到八十五公斤,比現在多十幾公斤,同事開玩笑打賭他會從此胖下去、瘦不下來,他賭一口氣,靠著少吃少睡多做,一年瘦下十二公斤。此後三十年,一直維持著精瘦的身材和紅潤的臉色,除了滿頭白髮、略有駝背之外,根本看不出是百歲人瑞。 2008年有位六十幾歲退休女老師知道趙慕鶴已經高齡九十七,仍想下嫁於他,希望生活有個寄託,卻被他拒絕了。「我跟她說你年紀那麼大了,感覺無聊,就找點聊嘛!做點義工、幫助人家照顧小孩子,為什麼要嫁人?嫁得好就算,嫁不好不就倒楣?而且妳身體沒我好,還要我照顧妳啊?」 他停頓一會,繼續說,「人生啊,要頭腦清楚。」現在,他為了方便買車票、看病掛號,開始自習上網、學電腦;因為上網常須打英文,於是他在客廳牆上,貼了一排毛筆寫的常用英文字母,自學英文。 最近兩個月,一位高雄師範的同事剛退休住進宿舍,來家裡拜訪趙慕鶴,看到牆上的英文和桌上的電腦,脫口就說:「老趙,你都要死了,還學什麼電腦?」「可是,我現在還活著啊!」趙慕鶴說完,自己也笑了。 趙慕鶴 小檔案_出生:1911年_出生地:山東省金鄉縣_學歷:南華大學哲學碩士_活力來源:因為曾從死人堆裡活過來,知道活著有多好_逆時針事蹟:99歲學電腦、98歲拿到碩士、88歲念空中大學、74歲歐洲自助旅行。

一個"放"字千般哲理

2019年01月23日
公開
26

有一種養心的方法叫“放下”。 擅畫者留白,擅樂者希聲,養心者留空。 何時放下,何時就會獲得一身輕鬆。 “放下”、“自在”是禪家的兩重至高境界。 有一種處事方法叫“放棄”。 獲得幸福的不二法門, 是珍惜所擁有的,放棄無法擁有的。 重要的是放棄之後就不要悔恨。 有一種辦事方法叫“放置”。 放置不是閑置,今天無頭緒,可能明天有條理, 因為事緩則圓,事緩就有變。 有一種管理叫“放手”。 管理不是抓住不放,更非事必躬親, 而是有條有理地調動大家的積極性, 捆住手腳當然就無活力可言。 有一種思考方法叫“放飛”。 放飛思緒,才會天馬行空。 創造源於想像,想像力遠比知識重要。 有一種表達方法叫“放聲”。 若不影響他人,不妨放開喉嚨,壓抑是致病的罪魁。 需要注意的是,放聲之後應知道何時收聲。 有一種觀察方法叫“放眼”。 能放眼時就放眼,放眼之處皆風景。 目力所及,可風銀河星浩瀚、高山流水、 雲卷雲舒,遠比眼前風景好看得多。 有一種用人方法叫“放心”。 有一種比賽方法叫“放開”。 有一種養生方法叫“放懷”。 一個“放”字千般哲理。 運用得好,就會使復雜的生活回歸簡單, 紛亂的思緒回歸明晰,浮躁的心境回歸淡然。 “放”作為生存之態,是化繁後的睿智,是畫龍後的點睛,是深刻後的平和。 美國作家梭羅說: “一個人越是有許多事能夠放得下,他就越是富有。” 是啊,“提得起”常被人稱道,“放得下”則更令人讚嘆 !

如果生活充滿否定句…

2019年01月23日
公開
22

文/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朋友非常孝順,父親過世後,辭去美國的高薪工作回台陪伴母親。但是不到半年,她就來找我,請我想辦法找出為什麼她與母親不合,她說每次母親一開口說話,她心中就好像火山要爆發,她知道母親寂寞,希望她多陪陪她,她自己也希望能孝順,畢竟這是她回國的目的,但是,不知怎的,三句話沒說完,她就發火,如果要避免對母親頂撞,她就必須講完她要說的話立刻走開。 我們都是念科學的,不相信犯沖、相剋等迷信說法,但是檢討了半天,都找不出為什麼「母慈女孝」但就是合不來。直到有一天她送來一捲錄音帶,是星期日在家中與母親說話的錄音,請我分析。分析完畢,我知道為什麼了。 在這捲錄音帶中,母親的話占五分之四,我的朋友只說了五分之一,而且句子都很簡短,只回答必要的話。母親的句子中絕大部分是否定句,例如「不要穿這件衣服」、「不要塗深色口紅」、「不要擦地板了,先去買菜」、「不要買這種樣子的小黃瓜,這種胖肚子的,裡面全是子」、「不要放那麼多洗衣粉」、「不要用這種醬油,有色素」、「不要看這個連續劇」,到了晚上,她母親要她換一件厚一點的睡衣時,我的朋友就爆發了。 人天生有保護自己的本能,當一個人總是批評你時,你的大腦很快就形成一個防衛機制,只要一看見這個人,全身細胞就緊張起來,進入備戰狀態,這個人講的每句話都會先從負面去解釋,先篩選可能的敵意,再處理語意。 當你想做一件事而有人攔阻你時,第一次你會勉強順從,第二次你便不想讓他知道,因為你不喜歡被駁回的感覺,久了以後,便什麼事都不讓母親知道了。但是越是不想讓母親知道,母親越是拐彎抹角地想打聽出來,這時女兒便覺得隱私權被侵犯,於是母女關係就惡化下去了。 看到平日不以為意的說話方式導致這樣的結果,心中真是震驚,我們常常對越是親密的人講話越不小心,忽略了對方需要被尊重。孩子大了,有自己的主見,父母要學會尊重他的選擇,說話時要避免用「不要」這個字作為句子的開頭,不要讓孩子覺得「我在父母眼中一無是處」。 孩子小的時候,這種感覺會造成自信心的低落,如果孩子已經去外面闖了個天下,建立了自信心,這種說話方式會使孩子迴避你,雖然孩子也知道父母是好意,但是心理學上的研究已經讓我們知道理智和感情是分家的,是不同的神經迴路在處理的,心中知道該怎麼做並不代表一定會快樂的去做。 當奉養父母變成不得不做的義務時,雙方都會很痛苦。天下沒有什麼事比親子關係不和更令人傷心的了。 親子、夫妻、朋友、同事……之間的相處也是如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