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Ellen

零付費感統活動在家做

2009年02月28日
2月28日,上了美門社區關懷所辦的課程:"認識感覺統合",整理了一下筆記分享給大家。

影響感覺統合(Sensory Integration)有很多層面,然而動作是促進感覺統合發展最主要的途徑,因此,我們在了解更多感統議題之前,可以觀察一下,大人對孩子各項活動干預的程度,舉例來說,在戶外,常看到一些孩子活動本身以為的干涉,如,阿公阿嬤用極其不悅的口氣對著孫子說:「不要再爬了,不驚ㄟ摔死哦!」;一個爸爸看著翻矮牆的孩子:「怎麼那麼皮,叫你不要爬,怎麼聽不懂…。」;還有一個媽媽抱著孩子爬上爬下溜滑梯,保護得無微不至…;還有一個媽媽,用愉悅的表情讚賞孩子的每一個動作,她只注意孩子的安全,還加油打氣說:「加油,手先抓穩了,再把腳抬起來…你一定可以的…」。在這樣的戶外,什麼樣的父母都有,只是對孩子的限制,總有『過猶不及』的無奈。

以下內容是上課筆記,分享給各位在家就可以幫孩子加強感統活動,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心態問題,讓孩子能在安全的前題下(不是乾淨的前題下),自由的探索。隨文附上,最近在家就可以和孩子互動的"刺激感統發展"活動。當然,最重要的是平時,就不要過多干涉孩子的活動,或是過度的保護孩子,以致於孩子失去他應用發展過程中的刺激。其實感統活動是每日活動的總集,不一定要去幼稚園或是Gymboree,錯過了這段,恐怕日後早療或是復健要付出的代價更高。




感覺統合三大主要系統與刺激活動



(一)認識觸覺

觸覺是提供我們有關周圍環境的訊息最主要的來源,可以讓小朋友避開或抵抗危險,同時,它對小朋友心理社會化的發展,非常的重要。小朋友經由觸覺,在早期,可以和媽媽建立親密的關係,而在以後,可以幫助發展良好的人際關係基礎。另外,在手部動作方面,觸覺和區辨覺的建立,可以促進小朋友對物體形狀、大小、重量的認識,是往後認知發展重要的基礎。

觸覺失調現象

n 觸覺防禦現象、沒有安全感,如無法辨識摸還是打;

n 過分敏感、好動;

n 對輕微的觸碰產生過度反應或厭惡;

n 特別不愛�討厭洗頭;

n 愛吃手,愛摸一切看到的物品;

n 搓扔手指(頭髮物品)手喜歡放在口袋裡;

刺激觸覺的活動

n 感統刷

n 嬰幼兒按摩

n 不同質料毛巾擦拭身體(洗澡後)

n 搔癢遊戲(手指謠螞蟻爬身體)

n 光腳走路

n 玩球池

(二)認識前庭覺

它能使小朋友去感受地心引力的作用,及身體各種形式的移動。而前庭系統在腦幹部的前庭神經核,能夠經由上行或下行神經通路及腦幹本身的功能,影響其他的感覺系統。它與眼外肌也有密切的關連,所以對於小朋友視覺-動作的協調,也有很大的幫助,而前庭系統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對肌肉張力的影響,使小朋友能發展出正常的肌肉張力(對抗地心引力的肌肉群)、維持姿勢、發展出正確的身體空間概念,並使人在情緒上有安全感,也有助於小朋友的心理發展。

前庭覺失調現象
n 容易跌跌撞撞(桌、椅、牆);

n 不能直坐、手撐頭、趴在桌上,容易疲累、軟骨頭;

n 對環境辨認力較差;

n 閱讀障礙(跳行、跳字、忽略符號);

n 左右不分,寫字左右顛倒(b、d或p、q分不清楚)

n 怕上下樓梯、需要依賴扶手

n 喜歡轉圈卻不會暈

n 怕跨越水溝等較寬的空間。

刺激前庭覺的活動

n 採趴姿,利用抬頭訓練頸部用力(嬰兒時期)

n 鼓勵孩子多爬,不需穿護膝(學步前,不要為保護小孩,而阻礙孩子爬行探索活動;或限柔軟乾淨的地方爬行)

n 爬行、翻滾

n 盪鞦韆、溜滑梯、吊單槓

n 搖搖馬、跳跳馬、翹翹板

n 搔癢遊戲

n 背孩子行走遊戲

n 多爬樓梯


(三)認識本體覺

本體感覺主要是經由肌肉、關節或骨骼等受器而來的訊息。主要功能是感受肌肉收縮,與肌腱張力。其作用是維持肌肉的正常收縮、幫助關節自由活動、認識空間概念、幫助情緒穩定。本體覺會影響神經系統的興奮狀態,增加本體感覺的輸入,有助於穩定情緒。

本體覺失調現象

n 用力去拉、打、掐、拍、自己或他人

n 故意滑倒

n 吃手(玩具、指甲、磨牙、咬人)

n 墊腳尖走路(尤指3,4歲以後)、抖腳

n 愛拿(托、拉)重物

刺激本體覺的活動

n 嬰幼兒按摩(可做到7歲)

n 丟沙包、套圈圈、丟球、拍球

n 揉麵團(如Play-Doh)

n 跳躍動作

n 翻觔斗

n 騎三輪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