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恬❤ 緯♂Mam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溫柔可以教, 樂觀可以學

2006年09月11日
公開
4

送給你!因為你是我的好友! 人格特質有的是與生俱來,有的受家庭影響,也可由音樂薰陶。 有一項統計,O型和A型血型的人進行五千公尺賽跑,在中途, O型的心想:「好棒喔!我已經跑三千公尺了。」 A型的心想:「唉!還有兩千公尺。」 其實,正面思考模式,可以慢慢培養。 我時常在孩子用晚餐時,說笑話給他們聽,不但用餐氣氛良好, 又可胃口大增、幫助發育,當然菜色也要常變化,才能事半功倍。 當孩子不小心弄翻湯汁,我不會責備他們, 小時教他們如何處理善後,以後就會自己整理了。 有一次,孩子正在吃飯,我端了一大碗的湯,卻在餐桌上翻倒了 (平時我做事都很細心),此時,我對孩子說: 「今天很難得,媽媽把湯弄倒,如果買彩券一定中大獎。」 他們聽了都很高興,紛紛起來幫忙整理。 我在「心靈雞湯」這本書,看到一則故事: 有個媽媽,有天在公司,很不如意; 剛好那天,兒子在學校也很不愉快, 這位單親媽媽就對孩子說: 「為了慶祝今天的壞心情,我們去麥當勞。」 我想,這樣的母親教導出來的孩子,必定相當樂觀。 我在幾次重大手術之後,都能平安回家,我就跟朋友開玩笑說: 「因為我在人間的功課還沒做完,上帝不讓我去天上報到。」 在去年手術後,我行動不便,喪失許多機能,許多親友都為我難過, 我告訴他們:我的生病經驗豐富,這樣會更有愛心,以後才能去幫助別人。 有一次,孩子在抱怨,為什麼要下雨。 我說:「下雨了,外面的樹可以免費洗澡,我們也不會熱,省下很多電費。」 後來就不再聽到孩子埋怨下雨了。 若能養成幽默的性格,不但能改變命運,也能讓身邊的人快樂, 亦能增進人際關係,何樂不為呢? 送給你!因為你是我的好友! 雖然鬧鐘響時我會懊惱,會拉棉被蓋住頭。 我要感謝上蒼,因為我能聽得到。 有好多人耳聾。 雖然我還是閉著眼睛,厭惡清晨的陽光, 我要感謝上蒼,因為我能看到。 有好多人眼瞎。 雖然我賴床不想起身, 感謝上蒼我有能力站起來。 好多人需終生睡在床上。 雖然這一天剛開始就一塌糊塗,襪子找不到, 稀飯溢得到處都是,小孩又吵又鬧,每個人火氣都很大。 感謝上蒼,我有一個家。 孤寂的人到處都是。 雖然我們的餐桌從來沒有像雜誌的圖片那樣,早餐也是拼拼湊湊。 感謝上蒼賜給我們食物。 飢餓的人是那麼多。 雖然我的工作枯燥乏味,常常千篇一律。 我還是要感謝上蒼,我有工作機會。 失業的人好多好多。 雖然我常抱怨、感嘆命運不好。 感謝上蒼賜給了我生命。 不知道這篇短文對你有什麼影響。 我看完之後,曾閉上眼睛好好的思索了一會兒。 我想到在同一個辦公室裡,薪水一樣的同事, 為什麼有的人比較快樂,充滿活力? 為什麼經濟狀況近似的家庭夫妻恩愛,親子關係良好, 小孩的笑容完全不同,幸福指數的差異會這麼大? 卡內基有卅條方法幫助人克服憂慮、壓力, 其中一條就是--盤算一下你的福氣。 不幸的是我們常盤算自己不如意之處。 我也突然想到這些年來接觸到的公司, 無論是中小企業或大集團,包括新興的高科技公司, 印象裡,凡是企業文化中帶有感恩與分享的公司, 氣氛常較好,遇到挫折、低潮常能站起來。 在困難來臨的時候,反而能從中找到機會看到希望。

養育優質小孩的訣竅(值得珍藏)

2006年09月11日
公開
4

研究發現,快樂的孩子擁有一些共同的特質,包括:較有自信、樂觀、有自制力。我們整合專家意見,提供12個訣竅,讓你養育出一個快樂的孩子。 1.給孩子隨性玩耍的時間,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規則: 美國兒童教育學者湯姆斯.阿姆斯壯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計劃性的活動,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更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將孩子的時間塞滿各種活動、課程。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無所事事,隨性玩耍的時間。唯有這樣才能讓他們的想像力無拘無束的發揮,讓他們可以悠閒的看蜘蛛織網、研究螢火蟲如何發光,以他們自然的速度去探索他們所好奇的世界。也許,有時你也該放慢你的腳步,拋開你的行程表,跟著孩子的節奏享受生活。 2.教導他關懷別人: 快樂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與別人有某些有意義的連結,了解到他對別人的意義。要發展這種感覺,可以幫助孩子多與他人接觸。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舊玩具,和他一起捐給慈善團體,幫助無家可歸的孩子。也可以鼓勵孩子在學校參與一些義工活動。專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齡,都能從幫助他人的過程中,獲得快樂。並養成喜歡助人的習慣。 3.鼓勵他多運動: 陪你的孩子玩球、騎腳踏車、游泳等,多運動不但可以鍛鍊孩子的體能,也會讓他變得更開朗。保持動態生活可以適度紓解孩子的壓力與情緒,並且讓孩子喜歡自己,擁有較正面的身體形象,並從運動中發現樂趣與成就感。 4.笑口常開: 常和孩子說說笑話、一起編些好笑的歌,和你的孩子一起開懷大笑,對你和孩子都有益處。光是大笑,就是很好的運動。 5.有創意的讚美: 當孩子表現很好時,不要只是說:「很好。」讚美要具體一些,說出細節,指出有哪些地方讓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現更好,例如,「你今天有主動跟警衛伯伯說早安,真的很有禮貌。」不過,讚美時也要注意,不要養成孩子錯誤的期待。有些父母會用禮物或用錢獎賞孩子,讓孩子把重點都放在可以獲得哪些報酬上,而不是良好的行為上。父母應該讓孩子自己發現,完成一件事情所帶來的滿足與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質報酬來獎賞他。 6.確保孩子吃得健康: 健康的飲食,不僅讓孩子身體健康,也能讓孩子的情緒較穩定。不論是正餐或點心,儘量遵循健康原則,例如:低脂、低糖、新鮮、均衡的飲食。 7.激發他內在的藝術天份: 雖然科學家已證實沒有所謂的「莫札特效應」,但是多讓孩子接觸音樂、美術、舞蹈等活動,依然可以豐富孩子的內心世界。專家發現,當孩子隨音樂舞動、或是拿著畫筆塗鴉,其實都是孩子在抒發他內在世界、表達情感的方法。孩子喜歡畫畫、跳舞或彈音樂,也會對自己感到比較滿意。 8.常常擁抱: 輕輕一個擁抱,傳達的是無限的關懷,是無聲的「我愛你」。研究發現溫柔的撫觸擁抱,可以讓早產兒變得較健康、較活潑,情緒也較穩定。對於大人而言,擁抱也能讓人減輕壓力,撫平不安的情緒。 9.用心聆聽: 沒有什麼比用心聆聽更能讓孩子感受到被關心。想要當個更好的傾聽者嗎?不要只用一隻耳朵聽,當孩子對你說話時,儘量停下你手邊正在做的事情,專心聽他講話。要耐心聽孩子說完話,不要中途打斷、急著幫他表達或是要他快快把話說完,即使他所說的內容你已經聽過許多遍了。陪孩子去上學途中或哄孩子上床睡覺時,是最佳的傾聽時刻。 10.放棄完美主義: 我們都期望孩子展現出他最好的一面,可是有時候太過急切糾正或改善他們的表現,例如,嫌棄他們沒把桌子擦乾淨,乾脆自己再擦一遍;或是糾正他們一定要把東西擺到一定位置。事事要求完美,會減弱孩子的自信心與不怕犯錯的勇氣。下次當你忍不住想要參一腳,急著幫孩子把事情做的更好時,不妨先想想看:「這件事跟健康或安全有關嗎?」「想像10年之後,這件事還有這麼嚴重嗎?」如果答案是No,那麼就放手讓孩子去做吧。 11.教導他解決問題: 從學會繫鞋帶到自己過馬路,每一步都是孩子邁向更獨立的里程碑。當孩子發現他有能力解決面對的問題,就能帶給他們快樂與成就感。當他遇到阻礙時,例如:被玩伴嘲笑或是無法拼好一塊拼圖時,你可有幾個步驟來幫助他:1.確認他的問題。2.讓他描述他想到解決方式。3.找出解決問題的步驟。4.決定讓他自己解決這個問題或提供一些幫助。5.確定他能獲得需要的協助。 12.給他表演的舞台: 每個孩子都有特有的天賦,何不給他們機會表現一下?如果他們喜歡說故事,鼓勵他多說故事給你聽。如果他對數字很擅長,帶著他去逛街,讓他幫你挑選價格便宜的東西。當你能欣賞孩子的才能,並表現出你的熱情時,孩子自然會更有自信心。

轉貼-生病了該吃什麼水果?

2006年09月07日
公開
25

轉貼-生病了該吃什麼水果? 文�楊淑媚中醫師(中國醫藥學院附設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 生病時該吃哪些水果呢?其實水果的豐富維他命,在感冒期間是對病情有幫助的。各式各樣的水果當中其中益處又有哪些呢?讓King Net國家網路醫院的中醫內科駐院醫師楊淑媚,以「有助益的水果」為主題,為您說明各種病症中,應該多吃什麼水果,讓你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生病,一般人都以「吃藥」為最直接的治療方式,但是,凡是藥或多或少都會傷身傷肝。大家都聽過多吃蔬菜水果對身體有很大的幫助,事實上,醫學之父∼希波克接提斯曾主張:「以食物為良藥」,有些疾病會限制飲食,但天然的蔬果是對人體百益而無害的,尤其台灣四季如春,盛產各種美味的健康蔬果,何不利用它們,除了享受美香甜的滋味,也可以減輕疾病的不適,又不用擔心有任何副作用呢! 貧血:葡萄、橘子、蕃茄、蘋果、草莓、櫻桃 膽固醇過高:山竹、核桃 高血壓:葡萄、橘子、蕃茄、蘋果、核桃、酪梨、香蕉、西瓜、柿子、梨子、桃子 動脈硬化:橘子、蕃茄、蘋果、草莓、核桃、香蕉 血管脂肪化:橘子、蕃茄、蘋果、草莓、核桃、香蕉 中風:蘋果、柿子、鳳梨、奇異果 心臟病:蘋果、酪梨、香蕉、西瓜、梨子、鳳梨、奇異果 糖尿病:蕃茄、酪梨、西瓜、梨子、桃子、番石榴、枇杷 支氣管炎:葡萄、蘋果、草莓、櫻桃、柿子、梨子、鳳梨、枇杷 哮喘:葡萄、桃子 潰瘍:酪梨、香蕉、梨子 胃炎:葡萄、蘋果、酪梨 腸炎:葡萄、蕃茄、蘋果、香蕉、鳳梨、番石榴 腹瀉:蘋果 消化不良:木瓜 痔瘡:蘋果、香蕉、柿子、桃子 肝病:葡萄、橘子、香蕉、李子 膀胱炎:西瓜、桃子 尿道結石:西瓜、奇異果、李子 尿道炎:葡萄 腎臟病:葡萄、橘子、蘋果、草莓、香瓜 內分泌失調:葡萄、蘋果、木瓜、香瓜 背痛:西瓜、梨子、柑橘 腰痛:西瓜、梨子

女人一定要有女朋友(好文章必看)

2006年09月02日
公開
7

朋友mail給我的一封信~女人一定要有女朋友 女人常常對於擁有一個「耳朵隨時在等她」的女朋友感到幸福無比,這其中的奧妙,常常是很多男性無法理解的。 「每個女人都有個心靈地帶,是只有另一個女人才能碰觸的。」關於女朋友對於一個女人的意義,女畫家喬治亞.歐基芙說得極為精采。 當你因為跟男友坦白了一段隱瞞著他進行了一段時間、但現在已經終結的「出軌愛情」而痛失男友的時候,轉過身卻看到一群不會因為你犯錯而揚棄你的女朋友時,你的內心一定充滿了無限的感慨……。 HBO的電視節目「慾望城市」,不久前才藉著這個有點讓人傷感的故事,下了這個「女性友誼在女人生命中舉足輕重」的結論。一群女人的聚集,常常被人形容為菜市場或是聒噪的麻雀,然而透過兩性關係專家各式各樣的研究,的確讓人發現到「女人藉著談話來聯繫情感」,這種屬於純陰性世界裡特殊的文化,而正因為它是如此的「女人」,很多的男性常常不能理解其中的玄妙。 亦傑創意經紀公司總經理詹麗華跟林莉婚紗公司總經理林莉,是公認的熱愛朋友而且朋友很多的人,也許是因為擔任事業負責人的緣故,兩個人都有阿莎力的性格,也擁有數量可觀的男性與女性朋友,不過兩人都分別強調「女人,一定要有女朋友」,人生才不會白過。 「身為女人,如果你身邊沒有女性的朋友,那就是表示你做人出現了問題。」林莉經常會把她所學習來的寶貴人生體會,跟她二十四歲的女兒與女性員工分享。 「女性的朋友因為都是將心比心,也比較會站在別人立場為對方著想,只要大家臭氣相投,交情常常可以維持得很長久,我的朋友裡,就有很多已經相交二十年以上。」詹麗華說。 對於那些曾經一路耐心陪伴自己熬過人生低潮期的女性朋友,女人也通常會有一種「記上一輩子」的感動。 「人不管多有自信,還是會有脆弱的時候。」林莉說,「這個時候貼心好友的一句話,常常就輕易的安慰了我。」 林莉表示,擁有一個天天打電話的女朋友,確實讓她擁有一種安全感,像她跟電視製作人王鈞的太太邱秀珠,就屬於這種不一定要一天到晚膩在一起、卻極為親密的好朋友。「有些人還以為我們是同性戀呢!我們深厚的默契,讓我們常常只要說一個字,兩個人就可以笑個老半天。」 詹麗華也對自己擁有一個人在美國「耳朵隨時在等她」的女朋友,而感到幸福無比。「不管多晚我都可以打電話給她,她很了解我的個性,我也很信賴她的觀點,她的看法常常能幫助我不再鑽牛角尖。」 詹麗華表示,她在離婚時最茫然無助的那段時光,就是倚靠這位女朋友的友情協談,而度過難關的。 林莉認為,女人如果把男女的感情當成生命的主軸,那是很不智的,多用心、真誠的交一些視野開闊能讓自己加分的女朋友,才是真正聰明的女人。 在電影「203040」中,離婚不久的Lily聽聞身邊的女性工作伙伴紛紛在long weekend安排和情人的旅行,一時覺得寂寞難耐,猛翻電話本,打電話給所有的男性朋友、男同事、曾有業務接觸的男人,曾經交換過名片的男人,結果發現大家若非有伴就是有事,那,沒魚蝦也好,不料卻碰上一個情慾衝腦的年輕小夥子,搞得自己身心俱疲。 而單身忙碌又茫然的想想,有「未婚的」和「已婚的」男友,寂寞的時候還可以打電話給約好老了要作伴的前男友。但她意識到自己不會與不成熟的「未婚」男友長相廝守,和「已婚」男友又不可能有未來,而那約好不結婚、老了互相照顧的前男友又背叛自己要去結婚,失望落魄的她選擇一人枯坐家中,幻想要嫁給下一個來敲門的男人。門鈴沒壞,門鈴,也沒響。 Lily積極地去醫院當志工,協助照顧植物人,其實卻是消極地尋找一個無力抵擋的聽眾。她對植物人說,「父母老了,有一天會離開,孩子大了,有一天會離開...」,好友在耳畔低聲地接了一句,「自己老了,男人會離開。」我們相視而笑。 為什麼,這些女人沒有女朋友? 這裡指的女朋友,是指妳真的愛她,但不會想要跟她發生性關係的女性朋友,為了避免誤解,也有人會以「好姊妹」、「手帕交」或「姊妹淘」相稱。 只是,很多人都點點頭說,對!沒男朋友有什麼關係,只要找對男人,就可以帶來幸福。 於是有許多女生,愛情至上,年輕的時候忙著尋覓男人,也顧不得哪一個男人才是對的,到了某個開始緊張的年齡,或許可能再也沒辦法重新適應新男人,而跟不適合的男人結婚;當然,不是每一個人都那麼慘,也有一些女人,幸運地遇到了好像適合的男人,走入家庭,再也沒有走出來過。或者說,再也走不出來。 有一回我在公車上搖搖晃晃,恰巧聽見兩個歐巴桑的對話,其中一個在抱怨,說自己的女兒都三十歲了,怎麼不趕緊成家;另一個卻笑咪咪地說,「阮以前也是早早嫁,以為老了有人可以照顧自己,結果不但沒人照顧阮,阮還要顧好一大家的人。所以我都跟我的咱某仔講,沒有遇到好的就不要嫁,把自己顧好比較重要。」 好像比較宿命的歐巴桑都已經知道的道理,但不見得為身邊女子所知。 這是為什麼? 我可不是在鼓吹獨身主義喔,我只是覺得,女朋友比男朋友重要多了。 情人當然是有必要的,情人可以提供的,是與同性或異性朋友截然不同的關係和相處模式。 情人要妳放棄自己的嗜好、個性、工作性質,如果妳同意,我只能說妳自甘墮落,但若情人要妳放棄朋友,這可是萬萬不可。 父母老了,有一天會離開,孩子大了,有一天會離開,自己老了,男人會離開。即使幸運地,男人一直留在身邊,但若能同時擁有女性朋友,更是一種無價的禮物。 女朋友,是小時候陪我一起上學下學,是少女時期一起分享心事和小秘密,是開始交男朋友以後提供諮詢,失戀時徹夜陪伴,中年以後一起喝茶聊是非,老了要一起打麻將參加進香團的好伙伴。 常常在咖啡店看到打扮整潔,喝著下午茶的日本婆婆,嬉鬧如少女,那時我總覺得非常佩服,佩服他們有生活的樂趣,而且有朋友分享。 我也常常和自己的女朋友一起悠閒地喝咖啡吃大餐,散場後有的人幸福地回到情人等待的小窩,有的在事業上頗有發展,有的則狂放地享受青春,我覺得我們都很幸福。 男人不見得會給妳幸福,碰到該死的爛男人,卻保證會帶來不幸。 說得現實點,朋友需要經營!也許你覺得,男人比較重要,那男人不在的時候,妳確定妳其他的朋友還想理妳嗎?當然,如果懷抱著這種心機交女朋友,那麼相信妳的人緣應該不好,緊緊抓住一個男人,應該也是唯一的選擇吧! -------------------------------------------------------------------------------- 不論我們是如何相遇 不論是什麼方式讓我們在一起 現在只想跟妳/你說 能與妳/你在此生相惜 我真的很開心 不論我們談的是嚴肅話題 或是嘻皮笑臉的打情罵俏 妳/你都讓我感到很溫馨 因為是妳/你在我最失落的時候給我緩衝 甚至給我依靠 雖然妳/你不一定能幫我解決所有問題 或許妳/你更會覺得這沒什麼 但我出自真心感謝妳/你 是因為妳/你讓我和愛的角度更加契合 我並測量不出永遠的距離 是緣於 當下 有妳/你 ! 我已經很滿足也很慶幸 因為我已不虛此生 能關懷別人 是我這一生中最快樂的事 也是最後一件能讓別人快樂的事 簡簡單單一句妳/你過的好嗎 ? 就能將彼此心緊緊繫在一起 將滿腔的祝福和思念 毫不保留的讓對方知道 何樂而不為ㄋ? 如果妳/你收到這封信 希望妳/你也能傳給妳/你的摯友 讓她/他知道她/他其實並不孤獨 及傳達妳/你對她/他深深的愛 讓她/他知道 不論身在何處 相隔多遠 都隨時有一個妳/你 在她/他悄悄燈熄的角落 及時傳遞溫暖 復燃她/他的心燈 簡單 真的是友情的基礎...

再富也要"窮"孩子

2006年09月01日
公開
5

再富也要"窮"孩子 前些天,帶兒子去逛書局,他吵嚷著要我買一個精致、昂貴但不實用 的鉛筆盒給他,最後我只買了一個“麻雀雖小,五髒俱全”的給他, 他的嘴頓時呶了起來。接著,他看中一個設計小巧玲瓏,曲線優美, 尺面圖案喧賓奪主地蓋過刻度的精美塑料尺,我買給他的卻是一把木 尺。他的嘴嘟得更有“克夫”(curve)了。我不作聲,打算晚上臨睡 前才透過故事開導他。 自升為人父後,我一再提醒自己要貫徹一個與東方社會價值觀反其道 而行的育兒理念──再富也要窮孩子(雖然我並不富有)。幾年下來, 我漸感難于堅持下去,直到有一天我輾轉讀到南京大學一布告欄上, 一封署名為“辛酸的父親”寫給其上大學的兒子的“匿名信”,才又 深感無論如何得貫徹始終。上述“私函大公開”(是無奈才將私函公 開吧?)很有轉述的價值,茲摘錄如下: 親愛的兒子: 儘管你傷透了我的心,但是你終究是我的兒子。雖然,自從你考上大 學,成為我們家幾代里出的惟一一個大學生後,心裏已分不清咱倆誰 是誰的兒子。扛著行李陪你去大學報到,掛蚊帳鋪被子買飯菜票甚至 教你擠牙膏,這一切,在你看來是天經地義的,你甚至感覺你這個不 爭氣的老爸給你這位爭氣的大學生兒子服務,是一件特沾光特榮耀的事。 在你讀大學的第一學期,我們收到過你的3封信,加起來比一封電報 長不了多少,言簡意賅,主題鮮明,通篇字跡潦草,只一個“錢”字 特別工整,而且清晰。大二以後,從你一封接一封的催款信上我們能 感受到,言辭之急迫、語調之懇切,讓人感覺你今後畢業大可以去當 個優秀的討債人……最令我痛心的是,今年暑假,你居然偷改入學收 費通知,虛報學費……沒想到你竟也運用這招,來對付生你養你愛你 疼你的父親母親,僅僅為了能出入卡拉OK及酒吧…我一想起這事就 痛苦,就失眠。這已成為一種心病,病根就是你──我親手撫養大卻 又倍感陌生的大學生兒子。不知在大學裏,你除了增加文化知識和社 會閱歷之外,還能否長一丁點善良的心? 閱畢整封信,我想起妻懷孕時一位辛酸的父親第一次上做超音波掃描 時,我最關心的不是胎兒的性別,而是他到底是孤身上路抑或結伴而 來──雙胞胎甚或4胞胎? 難以兩全其美 我執教的學校,有2男2女各取名為“歡、樂、新、年”的4胞胎兄妹。 我常看到他們的爸爸拎著4份一模一樣的便當盒在籬笆外分4次塞給4名 可愛的孩子,而每次看到他們蹦蹦跳跳地回課室享用,便知道他們對 便當的“內涵”相當滿意。我身為窮教員,如果孩子是結伴而來,我 所能給他們準備的便當的內容,恐怕會顧得了“量”來顧不了“質”。 我之所有這種顧慮,主要受華人“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傳統觀念所影 響。直到有一天,我那移居澳洲多年的老同學回國探親,及時給我來 個當頭棒喝。 據他說,澳洲人民生活富裕,然而他們在信奉上帝之餘更信奉:“再 富也要‘窮’孩子!”的教育理念。 他們認為,在過份呵護下長大的孩子將無法自立並且不懂感恩。 他回國的第二天 ,我陪他冒著風雨出外辦點事,他指著一個被包裹得 像棉花團的華人小孩說:“孩子應當比大人少穿一件衣服。”他說在 澳洲,即使冬天時也很難見到“棉花團”;如果是艷陽高照,母親們 也會別有用心地故意不撐開嬰兒車的遮陽棚。 我們東方家庭“再窮也要富孩子”的做法,看來有糾正的必要了。那 天晚上,我思前想後,決定等將來孩子入學了,為他準備一些“其貌 不揚”的便當,以窮他物質,富他精神。 不同意義的象徵 其實,以上辛酸的父親在信裏提到的不孝兒,恰恰是我們用傳統的 “再苦不能苦孩子”模型塑造出來的典型“模”特“兒”。我手頭上 有這麼一則資料:美國費城納爾遜中學門口有兩尊雕塑,左邊是一只 蒼鷹,右邊是一匹奔馬。雕塑所要表達的不是我們耳熟能詳的鵬程萬 里和馬到成功,而是象征一只餓死的鷹和一匹被剝了皮的馬。 原來,那只蒼鷹,為了加速實現飛遍五大洲七大洋的偉大理想,練就 了各種高超優雅的飛行本領,結果忘了學習覓食,只飛了4天就活活 餓死了。那匹奔馬嫌第一位主人──磨坊老板給的活多,就乞求上帝 把它換到農夫家;而後又嫌農夫喂的飼料少,又要求與其他馬對調, 最後到了皮匠家──不必幹活,飼料又多,好不愜意。然而沒過多少 天,它的皮就被皮匠剝下來做了皮革。 由此可窺見,一個缺乏起碼的獨立生存能力及不懂感恩的人,無論他 有多大的才華,日後有多了不起的成就,都不算是一個健全的人,都 是一個生命有缺憾的人。 動物界有一套超越萬物之靈的育兒理念,許多動物在它們的幼兒很羸 弱時,會把它的幼崽含在嘴里或護在翼下,怕它們遇險而夭折;但當 它們的孩子長大些,它們會毫不留情地把孩子趕離自己身邊,讓它們 獨自去經風雨、練本領,甚至不給孩子留下回頭路。只有這麼做,孩 子才能經得起任何風浪之襲擊,才能夠絕處逢生。含在嘴里護在翼下 和趕離身邊(只掛在心上),都是父母對孩子不同的愛的體現,連動 物也深懂慣子如殺子的道理。 再富也要窮孩子,才能逼孩子學習獨立前行,學會感恩惜福,畢竟, 孩子的後半生我們已不能參與了……。 (星洲日報╱副刊 文:柯世力 2006/07/31)

給新手媽咪:母乳的儲存及回溫方法

2006年08月30日
公開
39

母乳的儲存及回溫 方法 1. 母乳儲存注意事項: (以下之母乳儲存資訊,僅適用於健康足月的寶寶。早產兒及病嬰通常有更嚴格的集奶方式跟儲存期限。) ◎ 集奶前先洗手,使用經過熱水消毒及乾燥過的儲奶容器。集乳時,不碰容器內側。設計用來餵奶後即可丟棄的袋子;因為會透氣,較不適合儲存。若用來存放母乳,最好包裹2層外袋,且儲放時先將空氣擠出,再直立放入。 ◎ 對寶寶來說,新鮮的冷藏母奶比冷凍母奶好。如果是準備寶寶2天內的存糧,冷藏即可。 ◎ 冷凍時,宜選用消毒過可重複使用的玻離或塑膠瓶,如果不確定寶寶大致的食量,可以在每個容器儲存約60-120CC的母乳,之後,視寶寶需要而調整,小容量解凍容易也不會因為吃不完而浪費。 ◎ 在明顯的地方標上擠奶的年份、日期、時間。如果托兒場所也有其他的母奶寶寶時:記得把寶寶的名字也寫在標籤上。如果有服藥或吃特殊的食物也一併註記。 ◎ 擠出之奶水,若一小時內不食用,隨之冰存。若48小時內不食用,則應冷凍處理。 ◎ 已解凍又餵食後剩餘的母乳,不可再次冷藏、解凍,應當餐吃完。 ◎ 同一天擠出的冷藏母奶,可以放在同一個瓶子儲存。 ◎ 可以在已經冷凍的母奶上加新的奶水,但要先把新的奶水在冰箱冷藏放涼。同時冷凍母乳須多於新的母乳。 ◎ 你的庫存母奶,已先進的先出為原則(舊的先用)。 ◎ 儲放冰箱時,應儲存在冰箱深部,避免儲存在靠外面的冰箱門上,以維持溫度的穩定。 ◎ 擠出的母乳會出現脂肪分離,看起來分成兩層,上層比較黃,下層比較清,這是正常現象。使用前輕微的搖晃,使脂肪混合均勻。 ◎ 當你儲奶給住院中的寶寶時,優先選用消毒過且可密閉的硬容器,勿使用母乳袋,以減低奶水受感染的機率。 ● 母乳的安全儲存時間: ---------------剛擠出的奶水 ---------- 解凍但未加熱之奶水 --- --以溫水解凍之奶水 室溫(25℃) ---- --4-6小時 ------------------4小時---------------------當餐使用 冷藏室 ---------- 一般冷藏室5天 --------------24小時------------------4小時 冷凍庫 ----------- 冰箱冷凍室:3-4個月 -----不可再冷凍-------------不可再冷凍 -20℃冷凍庫 ---- 6-12個月------------------不可再冷凍--------不可再冷凍 以上的時間資料,如果覺得不容易記住,目前母嬰親善醫院的衛教方式是指導新手媽媽記住:「三、三、三原則」,就是在室溫可放置三小時、冷藏室可放三天、獨立之冷凍室可放三個月。這是絕對安全的時間,媽媽們可以以此為儲存標準。 2. 母乳的加溫方法 ◎ 冷藏的奶水可以直接置於室溫下,回溫,輕搖後使脂肪混合均勻即可使用。或置於放有溫水的容器中回溫(水溫低於60度),搖勻,水位不要超過奶瓶蓋或母奶袋封口,以避免污染奶水。 ◎ 有些媽媽使用溫奶器溫奶,將溫度定在最低溫即可。 ◎ 冷凍的奶水可於前一夜先將奶水由冷凍庫移至冷藏庫,解凍後,再隔水溫熱給寶寶吃。 ◎ 不論冷藏或冷凍奶水均不能使用微波爐加熱,除了熱點不均勻的問題外,微波加熱也破壞了母奶內的活細胞和抗體,請避免使用。 http://www.jjgo.com.tw/catalog/index.php/cPath/41_86轉貼

屋漏偏逢連夜雨

2006年08月23日
公開
2

昨天在台北顧完姿妤約傍晚6點 從醫院騎機車回家時就將包包放在置物箱 在半路停下買晚餐把車停在店門口 (因為怕搶案太多不敢背來背去就放著) 買完回到家置物箱打開一看包包竟不見了 簡直不敢相信我的眼睛 只看到斷裂的包包皮帶一看到這 馬上飛奔上樓開始打電話信用卡金融卡手機全部辦掛失 打完又騎著車到事發現場的派出所備案 處理好這些回到家8:30奶水早脹的 連溢乳墊也抵擋不了衣服都濕了 趕快吸完奶吃早就冷的晚餐在幫ㄉㄉ洗澡 我在洗澡洗衣服晾衣服然後再帶ㄉㄉ 覺得壞人真沒天良我已經夠忙夠累了還這樣對我真恨~ 我在報案時也遇到一個女孩子跟我ㄧ樣的情形 她是昨天就被偷了也是買個東西而已 同是天涯倫落人他也告訴我有些銀行只要有報案3聯單證明 就不用繳掛失費1千元幸好她告訴我這個資訊 我3張卡可以少繳1000元加減啦 另外我的置物箱從台北騎回來途中都沒打開過 還是被盯上算自己理虧但置物箱是沒壞喔 包包是硬被扯出來的所以買完飯也沒發現異狀 是回到家才發現我想這是慣竊了 因為我和另一個女孩子是在同ㄧ區遇上的 他們應該都是針對女孩子吧 因為女孩子都會帶包包居多且不背在身上怕搶劫 總之又是寶貴的ㄧ課今天去戶政事務所辦身分證時 又遇到那個女孩子真巧又聊了起來因為同樣倒楣啦 今天跑了2家銀又跑郵局辦健保卡去監理站辦行照駕照 還洗1吋4張照片戶政事務所辦身分證這就跑2趟了 因為聽警察說戶口名簿就可以換新的身份證 但到那卻說要護照不然就要畢業證書只好又拼回家拿 爬4樓的樓梯回家今天到目前為止已經爬5趟了 等一下再回家2趟(1趟吸奶1趟回家)今天就爬7次樓梯了 (誰知最後加帶ㄉㄉ看醫生~去公司刷卡設定~再去買退熱貼~總共爬10趟) 再去影印後買個午飯就下午1點半了老公就叫我今天不用去醫院了 不然再換他回來做事也做沒什麼又要趕回醫院換我回家吸奶 乾脆別去了 姐一直說我最近很不順叫我去拜拜今天也去拜了 希望大家都能健康順利平安.. 不管是公公還是2個小朋友們能快快恢復健康 點閱次數:

小兒中藥食療完全指南

2006年08月18日
公開
4

小兒中藥食療完全指南 台北市立婦幼醫院中醫門診 莊雅惠醫師 究竟中藥比較好?還是西藥好?相信是許多人心中的一個疑問。尤其是剛為人父母者,面對剛出生的小寶寶,除了喜悅之外,最先應該關心的就是小baby的健康問題。 身體健康是一輩子的財富,應該從小打下基礎,日後一生受用不盡。一般人的觀念是疾病治療靠西藥,保健養身服中藥;其實有些慢性病靠中藥治療,可能效果更好,副作用也較低,對寶寶仍在發展的小身體而言,自然最好。若小寶寶怕苦或排斥藥物,中藥與食物結合作成藥膳,兼顧療效與美味,更容易讓寶寶接受與吸收,頭好壯壯長得快。 小兒服用中藥面面觀 家中的小寶貝在剛出生的6個月內,由於身上仍帶有媽咪的抗體,通常比較不容易生病。但有些小寶寶天生體質較弱,再加上後天因素使然(如都會區空氣品質糟、未喝母乳故抗體不足等),半歲以內就罹患感冒或過敏性疾病的小寶寶,已有逐漸增加的趨勢。許多媽咪們不放心讓小寶寶太早開始吃西藥,因此藥性溫和的中藥便成了許多人的新選擇。 從中藥到藥膳 雖然中藥醫學不斷受到西方醫學的挑戰與質疑,但老祖宗的智慧與經驗傳承,已經捍衛了中華子孫幾千年,乃是不爭的事實。且自古以來的「藥食同源」之說 ,讓中藥不但有滋補、調養及保健等功能,亦可與食材結合作成美味料理,即是俗稱的「藥膳」。 中藥有許多種類,以等級來分,有上品、中品、下品之分;以種類來分,有植物類、動物類及礦物類;若以劑型來分,最常見的有飲片(即已經泡製過中藥藥材)湯劑、丸劑、散劑(有一般藥粉或濃縮科學藥粉)、茶包劑、膏藥等。 破解中藥迷思 一般人可能認為中藥只能用來補身,其實中藥也具有療效。尤其是治療某些慢性病,效果優於西藥;且中藥藥性溫和,副作用低,長期服用比較不傷身體。但並非任何一種中藥都可以吃,某些體質或年齡,就是不能吃某些中藥,小兒、孕婦或老人都有一些特別的禁忌要注意。有些人習慣自己去中藥行抓藥,若只是用於藥膳或食補,基本上是無害的;但若是選購有療效的中藥,一定要先請教合格中醫師,或是去政府立案的中醫診所開藥比較保險。 中藥大多藥性溫和,但有些中藥是有劇毒的(如砒霜、生川烏等30多種),一旦使用不當,後果不堪設想,因此用藥不可不慎。 看西醫後,當然還是可以吃中藥的,只要請教過醫師,時間隔開,基本上是安全的,有時還有加乘效果。 中藥的優缺點 不論是西藥或中藥,都非百利而無一害,有優點自然有缺點。中藥最大的優點就是既可治病又可養身,還可作成美味藥膳。由於劑量可針對各人體質(虛、實、寒、熱)作調整,是根本性的治療。中藥藥性溫和,副作用低,不但能緩解西醫的副作用,有時還能強化西藥的功效。 缺點則在於劑型上不似西藥般的多樣化,我國礙於法令,中藥不能製成針劑或點滴(中國已經有生產)也減少了應用範圍。有些藥味苦,劑量又較多時,小寶寶或幼齡兒童會產生抗拒,增加餵食的麻煩。再者現代人多忙碌,要長期服用耗工耗時的燉藥,有耐心者不多。 小寶貝服用中藥Q&A Q:寶寶多大左右可開始服用中藥? A:其實剛出生的小寶寶就可以服用中藥粉了,將藥粉對溫水稀釋,放進奶瓶餵食即可。中醫師建議在飯前餵食,寶寶較易因為饑餓感而努力吸收,同時因為空腹較不會有嘔吐的情形發生。 Q:藥粉、燉藥或藥膳哪一種對寶寶較好? A:通常剛出生時,若有過敏性體質或夜啼(日夜顛倒)、脹氣、溢奶等毛病,便可用中藥治療(藥粉對溫水餵食),6個月大以後,吸收能力較好可以吃副食品時,才建議以燉藥或藥膳補身。 Q:寶寶不肯吃中藥怎辦? Q:那些疾病適合以中藥治療? Q:那些疾病不適合以中藥治療? Q:中藥可與西藥並用嗎? 醫師特別小叮嚀 1 最好先給合格中醫師檢查,透過把脈、觸診及觀舌等程序,正確判斷病因,才能對症下藥。不要輕信偏方,擅自去藥材行抓藥或吃些來路不明的藥,愛他反而害了他。 2 不宜與奶粉一起沖泡,一來牛奶中某些成分可能破壞藥性,二來可能讓寶寶以後抗拒喝牛奶。 3 調養性質的中藥宜在飯前空腹時餵食,若具清熱解毒功效且屬苦寒性質者,則應在飯後餵食。 4 若與西藥一起服用,時間上一定要錯開;且需注意是否有重複性質的成分(如麻黃素中西藥皆可用),以免寶寶負荷不了。 5 若有嘔吐現象,應等症狀緩和後,採分次餵食;若情況嚴重時,可用止嘔聖藥∼薑片輕刮寶寶舌頭,或滴1、2低薑汁在寶寶舌頭上。 6 一般來說,夏日宜用涼補,冬天則宜溫補或熱補。 但要視小寶寶的體質而定:陽虛者,即使在炎夏也需溫補(可添加一兩項寒性藥材);燥熱體質者,即使在寒冬也須以涼補降火。 7 藥膳精華雖已經大多在湯汁裏了,但寶寶若已長牙且咀嚼能力不錯,也可將食材(如肉類)搗碎讓寶寶吃。冬天並可吃少量的薑母鴨或麻油雞,但味道不宜過重,米酒也不可放太多。 8 許多人會讓寶寶服用八寶粉或驚風散等中藥,其中八寶粉具安神、鎮驚作用,但某些未經衛生署核準的八寶粉中含有硃砂,而硃砂的主要成份是汞,屬有毒重金屬,某些不肖藥商在製程中,未將此重金屬的成分抽離,寶寶若長期服用,日後可能造成發育遲緩或癡呆等後遺症,因此服用時不可不慎。 西醫說法 部分西醫認為中藥醫學單憑老祖宗的經驗傳承,缺乏科學根據,因此對中醫始終抱持著懷疑、不信任的態度。但也有些西醫抱持較為客觀的態度,如學中醫出身,後來卻在西醫的小兒醫學領域有所發揮的陳永綺醫師,便認為中西醫各有其優點,也各有其死角,應各取其利而避其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