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恬❤ 緯♂Mam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午夜12點,他削鉛筆

2006年07月18日
公開
4

【妹妹】 尚未就讀幼稚園時,媽媽就教我拼寫注音,以及自己的名字,一天要寫完作業本裡的三頁。 當時我不會控制力量,寫在本子上的每一個字都相當用力,常常寫不到一頁,鉛筆筆頭就變鈍,幸好我的鉛筆盒裡有多枝備用鉛筆,就這樣,我每天寫完媽媽交代的作業時,鉛筆盒裡的六枝鉛筆筆頭都鈍了。 爸爸很忙,我一星期只能見到他幾次面;早上起床時,他已工作去了;到了晚上我上床睡覺時,他仍未進門;然而,每天早上醒來,我就看到我鉛筆盒裡的鉛筆已削好。 上小學後,有一晚,爸爸在我書桌前,用美工小刀削鉛筆,聽見聲音,醒了過來:「爸爸,你為什麼不開燈?」我好奇的問爸爸。「我怕開燈會吵醒妳,沒有關係,爸爸這樣看得到。」那天,我看牆上的鐘,已是午夜十二點多,爸爸的工作服仍在身上。 幾天後,爸爸正好放假,我向他要求購買削鉛筆機。「為什麼突然想要買削鉛筆機?」「我覺得爸爸很辛苦,晚上回家還要幫我削鉛筆,所以我想買削鉛筆機,這樣爸爸以後就不用很晚還要幫我削鉛筆。」之後,爸爸靜靜的吃著飯,沒有回答。 隔天到學校,打開鉛筆盒時,有一張紙條從鉛筆盒掉落。我打開一看,是爸爸的字跡:「妹妹,爸爸每天晚上幫妳削鉛筆不辛苦,爸爸只是希望藉著幫妳削鉛筆,看看妳的作業、關心妳,爸爸不是吝嗇不買削鉛筆機給妳,而是再過不久,妳就要上國中,到時,爸爸連幫妳削鉛筆的機會都沒有了。」 看完爸爸昨晚留給我的紙條,我舉了手,告訴老師我要上廁所。然後,我在廁所前的洗手台,釋放我在教室裡忍著的眼淚。

比幸福。(很棒的文章)

2006年07月18日
公開
4

作者:張忠謀 1∼4歲  比可愛 5∼7歲  比聰明學藝(幼稚園) 8∼12歲  比成績(國小) 13∼15歲 比cool(國中) 16∼18歲 比帥(高中) 19∼22歲 比女友(大學) 23∼24歲 比體力(當兵) 25歲   比學歷(找工作) 26∼27歲 比汽車 28∼32歲 比老婆 33∼35歲 比小孩 35∼40歲 比事業 41∼50歲 比房子 51∼55歲 比錢 56∼60歲 比媳婦 60∼65歲 比聲望 66∼70歲 比子孫 70∼75歲 比健康 75歲   比老... 你正在比嗎? 在一個講究包裝的社會裡, 我們常禁不住羨慕別人光鮮華麗的外表, 而對自己的欠缺耿耿於懷。 但就我多年觀察,我發現沒有一個人的生命是完整無缺的, 每個人多少少了一些東西。 有人夫妻恩愛、月入數十萬,卻是有嚴重的不孕症; 有人才貌雙全、能幹多財,情字路上卻是坎坷難行; 有人家財萬貫,卻是子孫不孝; 有人看似好命,卻是一輩子腦! 袋空空。 每個人的生命,都被上蒼劃上了一道缺口, 你不想要它,它卻如影隨形。 以前我也痛恨我人生中的缺失,但現在我卻能寬心接受, 因為我體認到生命中的缺口,彷若我們背上的一根刺, 時時提醒我們謙卑,要懂得憐恤。 若沒有苦難,我們會驕傲,沒有滄桑, 我們不會以同理心去安慰不幸的人。 我也相信, 人生不要太圓滿, 有個缺口讓福氣流向別人是很美的一件事, 你不需擁有全部的東西,若你樣樣俱全,管別人吃什麼呢? 也體認到每個生命都有欠缺,我也不會再與人作無謂的比較, 反而更能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猶記得我那可稱為台灣阿信的企業家姑媽, 在年近七旬遁入空門前告訴我: 「這輩子所結交的達官顯貴不知凡幾, 他們的外表實在都令人豔羨, 但深究其裡,每個人都有一本很難唸的經,甚至苦不堪言。」 所以,不要再去羨慕別人如何如何,好好數算上天給你的恩典, 你會發現你所擁有的絕對比沒有的要多出許多, 而缺失的那一部分,雖不可愛,卻也是你生命的一部分, 接受它且善待它,你的人生會快樂豁達許多。 如果你是一個蚌,你願意受盡一生痛苦而凝結一粒珍珠, 還是不要珍珠,寧願舒舒服服的活著? 如果你是一隻老鼠,你突然發覺你已被關進捕鼠籠, 而你前面有一塊香噴噴的蛋糕, 這時,你究竟是吃還是不吃呢? 早期的撲滿都是陶器,一旦存滿了錢,就要被人敲碎; 如果有這麼一隻撲滿,一直沒有錢投進來, 一直瓦全到今天,他就成了貴重的古董, 你願意做哪一種撲滿? 你每想到一次就記下你的答案,直到有一天你的答案不再變動, 那就是你成熟了!! ****************************************************** 小語~~~~ 找一個懂你的人,也期許自己做一個懂別人的人 聰明的人喜歡猜心 雖然每次都猜對了,卻失去了自己的心 傻氣的人喜歡給心 雖然每次都被笑了,卻得到了別人的心

降火氣、抗發炎的秘訣

2006年07月14日
公開
7

文•朱芷君   中醫的「火氣」理論由來已久,老祖宗早就發現,這把火會讓人嘴巴破、睡不好、心神不寧。有趣的是,西方醫學中也有一把火:發炎反應,且有愈來愈多研究顯示,發炎和火氣一樣,對身心影響廣泛,甚至會成為健康的不定時炸彈,使抗發炎成為熱門的研究領域。  「西醫的發炎,比較偏向中醫實證的火氣,」長庚醫院北院區中醫部主任楊賢鴻認為,因此不少清涼降火的方式,也有助抗發炎。而中藥材也有許多抗氧化劑成分,「抗發炎對中西醫都很重要。」 夏季高溫濕熱,上火和發炎機率大增,《康健》特別請到兼具中西醫背景的醫師及營養學家,傳授降火抗發炎秘訣,讓你輕鬆制服兩把火,身心平衡又健康。 東方火:火氣篇 5招降火氣  火從哪裡來  嘴巴破、長痘痘、心情煩躁……這些症狀出現時,很多人會自我診斷「火氣大」,到底這把無名火,是從哪燒出來,如何影響身體健康? 出現火氣時,「代表身體生理功能失去平衡,」長庚醫院北院區中醫部主任楊賢鴻指出。 「氣其實是身體能量的運用型態,」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西合作醫療中心內分泌科主治醫師江烈欽解釋,常說氣色好,就是能量運用效率好,精神集中。當氣機不夠順暢,能量過度累積,散熱不良時,就會形成火氣。 火氣是一種高能的氣,會使體內水分消耗迅速,導致口乾舌燥,神經調節能力變差,「就像電腦長時間運轉,產生過熱現象,看起來在動但效能變差,」江烈欽比喻,因此人也會情緒不穩,緊張、易疲倦。 常見上火的原因包括: ※睡眠品質差,熬夜、失眠。 ※飲食刺激,例如吃麻辣鍋。 ※遺傳、青春痘。 ※習慣性便秘。 ※壓力大、焦慮。 ※生理代謝因素,如更年期女性臉部易出現潮紅、出汗、發熱等虛火症狀。 ※急性發炎反應,例如感冒喉嚨發炎。 ※長期久病也會造成虛火,例如心臟病、糖尿病、慢性肝炎、腎炎等。  有時火氣大只是短暫現象,對健康影響較低,例如過敏、年紀大的人睡覺時張口呼吸,喉嚨乾痛,床邊準備一杯水就會緩解,但「如果是因為生病而火氣上升,就要對症治療,」楊賢鴻提醒。 尤其長期吃清涼退火的食物,卻仍不能改善口乾舌燥時,一定要看醫生。曾有病人自以為火氣大,結果抽血檢查是糖尿病,「一直DIY退火,反而延誤病情,」楊賢鴻說。 功能失調型的火氣,症狀為口乾舌燥,心神不寧,舌頭紅,小便顏色深,便秘等,可以先從生活、飲食面改善。當出現口唇皰疹、皮膚毛囊發炎、情志狂躁不休等熱性疾病,造成器質性病變時,就必須求醫診治,江烈欽建議。 滅火指南  人體就像由電腦操控的車子,「火氣就像車子過度使用熱氣散不掉,連帶影響其他系統產生變化,」江烈欽比喻,因此退火不能依賴喝青草茶,「要健全身體的散熱系統,」他指出。人體主要的散熱途徑包括:流汗、呼吸道水分蒸發、排尿。而現代人長時間待在冷氣房,運動少、沒機會排汗,水又喝不夠,體表循環愈來愈差,上火機率大增。因此預防火氣,必須由生活習慣著手: 1隨時補充水分: 「常喝溫水可以解決許多問題,」江烈欽說,包括冷卻體內燥熱,促進表皮循環,還能沖刷口腔中的細菌菌落,抑制生長,比較不會口臭。 即使常待在冷氣房的人,水分蒸發較少,一天也要喝1300㏄左右,流汗時更要多喝。  上火時也適合喝檸檬水,多吃柑橘類等酸味的水果。江烈欽會買檸檬原汁,和氣泡礦泉水調在一起喝,既散熱又避免含糖飲料上火的問題。 不喜歡水淡而無味,也可多喝舒緩茶飲,例如薄荷、苦茶、菊花、金銀花等花草茶。  喝冷飲時,要含在嘴裡慢慢喝下去,「喝小口能讓冷飲在口中加溫,有助和身體等溫,較快吸收,」江烈欽說,大口灌下去反而會使呼吸不順、容易嗆到。 2提升睡眠品質:  睡眠就像電腦關機休息,睡不好會造成身體過度使用,容易上火,日夜顛倒更是大忌,楊賢鴻看過許多科技公司輪夜班的人,幾乎都有火氣大的問題。 而從事腦力密集工作的人,血液循環會集中在頭部,導致疲累卻睡不穩,這時可用足浴把火氣往下帶,讓人好睡。  江烈欽的做法如下:先用溫水浸泡(女性水要淹到小腿三分之二處近三陰交穴,男性到腳踝即可),再慢慢加熱水,泡到腳熱、微微出汗就可以休息。足浴對改善皮表循環很有幫助,「泡一個星期就會發現愈來愈容易出汗,即使在冷氣房,皮膚也不會乾燥,」他表示。 3飲食清淡:  高熱量食物會提供火氣,上火時不宜多吃水分低的食物,如油炸類、餅乾、花生等堅果,改以蔬菜、清湯等低熱量飲食為主。 4 食補:  楊賢鴻建議,夏天用參鬚泡水喝,既補氣又不會上火。溫肺益氣的蓮子湯加上滋陰降火的銀耳,也有助改善口乾舌燥。 5增加體表散熱:  中暑時刮痧,可以促進微血管擴張,強迫散熱,減輕不適。常到戶外運動、踏青,多流汗,提升體內廢棄物代謝速率,人會比較清爽舒服。  夏天出入冷氣房,內外溫差過大容易中暑,可加一件薄長袖外衣,保持皮膚恆溫狀態,尤其老年人調節溫度的能力較差,更要注意,江烈欽建議。 導火線黑名單  辛辣刺激、熱性食物:麻辣鍋,蔥、薑、蒜等香料類,茴香菜、羊肉、鱔魚等。如果要吃,最好搭配退火的飲品。 少吃甜食及甜度過高的水果,如龍眼、荔枝、榴槤等。糖分會提供熱量,使火氣上升,加重發炎反應,例如使慢性結膜炎的患者眼睛發紅,江烈欽觀察。 冰品、太寒涼的食物:冰塊會造成血液停留在胃腸,不但不能解暑,還使血液循環下降,體溫調節失衡。夏天在冷氣房反而該喝溫熱的飲品,加速循環,冷飲則適宜在室外喝,並在口中稍微停留再吞下去。  至於易疲累、感冒,免疫力差、年紀大的人,容易出現虛火造成的口乾舌燥、失眠,更要少吃冰品、寒涼瓜果。 西方火:發炎篇4招抗發炎 火從哪裡來  從西方醫學角度看,發炎是身體的防禦機制,例如不小心跌倒時,傷口會紅、腫、發熱,這種急性發炎是正常反應,也是痊癒的必經過程。  「發炎」的英文「inflammation」,源於希臘文的「火焰」。這把火在對抗入侵者如病菌、病毒、寄生蟲時很管用,但如果從局部暫時性的保護作用,演變成持續性、輕微的發炎,不但使健康器官受損,甚至會促進異常細胞增生,成為發動許多疾病的引擎。 愈來愈多實驗證實,慢性發炎和氣喘、心臟病、糖尿病、阿茲海默症、風濕性關節炎及癌症有關。發炎已經成為最熱門的研究領域,抗發炎藥物也成為藥廠的下一個金礦。 基因影響之外,「生活習慣是引發慢性發炎的主要原因,」整合醫學權威、任教於亞利桑納大學的安德魯•威爾(Andrew Weil)醫師指出,包括不當攝取脂肪及澱粉類,肥胖、缺乏運動,高血壓、抽菸、睡眠不足,接觸環境中的毒素等,都會惡化發炎反應。 滅火指南  發炎不只會影響健康,還會使人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老,「輕微、全身性的發炎將導致老化,」著有《抗發炎實用手冊》的康寧漢(Ronald E. Hunninghake)醫師指出,「義大利研究人員特別創造『發炎性老化』這個名詞來凸顯兩者的關連。」 好消息是,改變飲食習慣將能幫助預防甚至逆轉發炎反應,「飲食是最有效也最安全的抗發炎方式,」《發炎症候群》作者查倫認為,「只要吃對食物,身體就有能力製造抗發炎的物質。」發炎的高危險群,例如膽固醇過高、分子C反應蛋白(發炎反應的臨床標記)濃度過高的人等,更須遵行抗發炎飲食原則。 而夏季氣溫高,「血液循環較快,容易加速免疫反應的化學物質釋放,引起輕微發炎,」實踐大學食品營養及保健生技學系教授黃惠宇指出,抗發炎是夏日保健不可或缺的一環,她建議: 1 飲食清淡: 少吃油炸冰冷,多吃蔬果、多喝水。 2可多吃排水除濕的食物: 維持細胞活性,包括薏仁、紅豆、綠豆等。 3 喝能緩解發炎的茶飲: 如菊花茶、洛神花茶、甘草、玉米絲水等。 4 適當補充抗氧化類健康食品: 維生素C、E,葡萄籽、花青素、綠茶、 類黃酮等。選擇一種即可。 防火營養素 多酚類:能夠抑制發炎反應的植物性化學物質,常見於藍莓、黑莓、草莓及蔓越莓中,這些水果也同時含有抗氧化劑花青素。茶類中,則以綠茶含量最高。 槲黃素:是相當有力的抗發炎及天然抗組織胺物質。最佳來源包括紅葡萄、紅色及黃色洋蔥,大蒜、花椰菜及蘋果。 抗氧化物:這些營養素可以保護身體免於自由基傷害,達到抗發炎的功效。紅蘿蔔和南瓜能提供β胡蘿蔔素,甜椒富含維生素C,番茄則有茄紅素,深綠色蔬菜如菠菜、甘藍菜也有相當多抗氧化物。 Omega-3脂肪酸:研究顯示,對罹患慢性發炎性疾病的患者,mega-3脂肪酸功效卓著,最佳Omega-3脂肪酸來自於海鮮,特別是深海魚,包括鮭魚(野生尤佳)、鮪魚、鯖魚、沙丁魚等。植物性來原則包括亞麻籽油、黑豆及胡桃。 油酸:杏仁、夏威夷果(及所榨的油)都含有這類Omega-9脂肪酸,能促進Omega-3脂肪酸發揮作用。富含油酸的橄欖油很適合用來烹調(特級初榨橄欖油尤佳)。 導火線黑名單  飲食中有許多惡化發炎的因子,「長期食用,可能使身體變成乾枯的草地,一旦致病的火柴引燃,就難以撲滅,」《發炎症候群》作者查倫指出,以下食物不宜攝取過量: 肉類含有促進發炎的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其中又以牛肉的含量最高,是羊、豬、雞的兩倍。蛋和牛奶中的花生四烯酸則含量較低。除非對乳製品過敏,仍可適量食用。 前列腺素會促進發炎,而Omega-6脂肪酸便是合成前列腺素的重要成分。減少Omega-6含量高的蔬菜油,包括:葵花油、玉米油、花生油、大豆油、紅花籽油等等。避免人造奶油、人工氫化油(會產生反式脂肪酸)。 避免急速升高血糖的食物,例如含糖飲料、精製麵食品、速食及垃圾食品。也儘量少吃過多人工添加物、防腐劑的食品。

世界上最經典的25句話

2006年06月30日
公開
15

1,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接受的。 2,能沖刷一切的除了眼淚,就是時間,以時間來推移感情,時間越長,衝突越 淡,彷彿不斷稀釋的茶。 3,怨言是上天得至人類最大的供物,也是人類禱告中最真誠的部分。 4,智慧的代價是矛盾。這是人生對人生觀開的玩笑。 5,世上的姑娘總以為自己是驕傲的公主(除了少數極醜和少數極聰明的姑娘例外)。 6,如果敵人讓你生氣,那說明你還沒有勝他的把握。 7,如果朋友讓你生氣,那說明你仍然在意他的友情。 8,令狐沖說「有些事情本身我們無法控制,只好控制自己。」 9,我不知道我現在做的哪些是對的,那些是錯的,而當我終於老死的時候我才知道這些。所以我現在所能做的就是盡力做好待著老死。 10,也許有些人很可惡,有些人很卑鄙。而當我設身為他想像的時候,我才知道:他比我還可憐。所以請原諒所有你見過的人,好人或不喜歡的人。 11,魚對水說你看不到我的眼淚,因為我在水裡。水說我能感覺到你的眼淚,因為你在我心裡。 12,快樂要有悲傷作陪,雨過應該就有天晴。如果雨後還是雨,如果憂傷之後還是憂傷.請讓我們從容面對這離別之後的離別。微笑地去尋找一個不可能出現的你! 13,死亡教會人一切,如同考試之後公佈的結果——雖然恍然大悟,但為時晚矣~! 14,你出生的時候,你哭著,周圍的人笑著;你逝去的時候,你笑著,而周圍的人在哭!一切都是輪迴!!!! 我們都在輪迴中!!!! 15,男人在結婚前覺得適合自己的女人很少,結婚後覺得適合自己的女人很多。 16,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 。 17,每個人都有潛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習慣所掩蓋,被時間所迷離,被惰性所消磨。 18,人生短短幾十年,不要給自己留下了什麼遺憾,想笑就笑,想哭就哭,該愛的時候就去愛,無謂壓抑自己。 19,《和平年代》裡的話:當幻想和現實面對時,總是很痛苦的。要麼你被痛苦擊倒,要麼你把痛苦踩在腳下。 20,真正的愛情是不講究熱鬧不講究排場不講究繁華更不講究嚎頭的。 21,生命中,不斷地有人離開或進入。於是,看見的,看不見的;記住的,遺忘了。生命中,不斷地有得到和失落。於是,看不見的,看見了;遺忘的,記住了。然而,看不見的,是不是就等於不存在?記住的,是不是永遠不會消失? 22,我們確實活得艱難,一要承受種種外部的壓力,更要面對自己內心的困惑。在苦苦掙扎中,如果有人向你投以理解的目光,你會感到一種生命的暖意,或許僅有短暫的一瞥,就足以使我感奮不已。 23,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後會不會襲來寒風冷雨,既然目標是地平線,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24,後悔是一種耗費精神的情緒,後悔是比損失更大的損失,比錯誤更大的錯誤,所以不要後悔。 25,日出東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鑽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轉載~~孩子懂規矩,才會守規矩

2006年06月21日
公開
2

孩子懂規矩,才會守規矩! 每個當過小孩的人都知道,「聽話、守規矩」幾乎就是好寶寶的專屬代名詞;為人父母者,也總是因家裡的寶寶聽話乖巧,而感到驕傲、寬心。但是有些爸比媽咪也會發現,為什麼家裡的寶寶總是愛耍賴、不聽話,同樣的規矩即使重申了好幾次,軟硬的手段兼施,最後還是以寶寶的哭鬧來結尾?其實父母只要以同理心來了解寶寶,並從日常生活建立規矩,甚至以身作則,才能讓寶寶了解好規矩的意義與重要性! 孩子,你為什麼耍賴? 當寶寶出現耍賴、不聽話的情形時,絕對不會是「無緣無故」,背後一定有其動機與原因,因此不可只是一味地責罵寶寶脫序的行為。 一、孩子的表達能力有限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開始擁有自己的主見與想法,但卻尚未學會管理自己,因此面對大人的規定而有所意見或者不滿時,礙於表達的不完整,或者是不懂得如何說明,便會以反抗、不聽話的表現,做為另一種形式的表達。 二、做為引人關注的手段 當寶寶乖巧聽話時,父母可能因其他忙碌的事情而忽略對於孩子的關心,因此當孩子發現耍賴、不聽話時,可以得到父母或長輩的更多關注時,就可能一反常態出現野蠻不講理的舉動,以引起他人的注意。 三、曾因「耍賴」嚐到甜頭 孩子因不聽話而受到斥責時,最常見的表現就是藉由「哭鬧」來耍賴,家長若因心疼或者是管教方便,而答應孩子的要求以求停止其哭鬧的行為,便會建立孩子錯誤的價值觀,認為只要哭鬧就有糖吃,此後一遇到類似的情形,便學會沿用這套壞習慣。 對付耍賴寶寶該怎麼辦? 了解了孩子不聽話的原因之後,除了設身處地的關懷寶寶、與孩子溝通、了解他的需求之外,當孩子已建立錯誤的價值觀時,就要進一步予以導正: 處理孩子耍賴的當下反應 當孩子耍賴時,千萬不要輕易妥協,父母的態度更要堅定,只要孩子發現哭鬧與耍賴無法達到他所預期的目的時,自然就會停止,事後父母則應再藉機教育,告知守規矩的真正理由,不可當場就以太過情緒化的語氣或用詞來告誡孩子,才能讓孩子真正了解守規矩的用意,而不是因畏懼責打而停止錯誤的行為。 日常規矩的建立 寶寶會耍賴,通常都是因為事情不如他的意,因此平時父母就應建立生活的規矩,通常就是對於玩具、零食的規範,並和孩子一起溝通、討論,讓孩子真正因了解而有遵守的意願;而訂定的規矩要明確,也不要隨意更改,以免讓寶寶產生觀念的混淆。另外家長最好也能以身作則,方能讓立下的規定更加具有說服力。 鼓勵孩子正確的表現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訂定了規矩之後,要讓孩子認清是非的最好方式,就是在事實上給予明顯的區隔,當孩子因表現良好受到鼓勵時,自然能強化規矩的正面意義;孩子犯錯時固然也要給予處罰,但不宜太過放大,把焦點放在寶寶的好行為上,他會更樂於表現喔! 叮嚀 每個人都需要擁有自己不被打擾的空間,當然孩子更不例外,因此父母在教養孩子時,不要時時刻刻都以「規矩」框住孩子的生活,不讓他有喘息的空間,讓孩子自己思考正確的生活方式與態度,反而能提高孩子實踐的意願,更何況人都是會犯錯的,有失敗,才能有所借鏡與成長,有時不妨讓孩子自己去承擔不守規矩的後果,得到的經驗會更為深刻與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