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荳荳123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2008年03月07日
公開
9

分享~~叫不動的孩子,常常也是個心中沒有被『愛』注滿的孩子

我們家裡有三個小孩,老三出生時,我們常常叫她「小寶貝」。為了不使另外兩個人傷心,老二就叫「中寶貝」,老大叫「大寶貝」,還有一個是「老寶貝」, 他們都叫我「媽咪」,並且他們給我一個封號-「超級大寶貝」! 四年前,當時九歲的老大對我說:「媽咪,妳可以再和我一起做蛋糕,像小時候一樣嗎?說不定等勻勻長到我這麼大,你就不會太忙,就可以了吧?」那時我聽了很難過,為他的懂事,為他的耐心(他本是心急的孩子)而心疼。常常,孩子們一直在等,等哪一天父母親不忙了,可以重溫小時候記憶中,和父母一起的溫馨時光。 寒假中,我們花了幾個早上買齊了做蛋糕的各種材料,終於又像他小時候一樣,你加一匙糖,我加一杓麵粉地,合力做了一個蛋糕,等烤好了,他吃不多,喜歡的只是過程。 一個孩子,常常問父親:「爸爸,我們什麼時候可以去釣魚?」父親說:「週末吧。」到了週末,孩子早早起床,卻看到父親正要出門,還把高爾夫球具放進了車子。孩子一直等,等到了傍晚,父親回來了,孩子說:「爸爸,我們什麼時候可以去釣魚?」父親說:「我加了一天班,太累了,明天再說。」但是,明天又明天,這明天一直沒有來。孩子長大了,老父親說:「什麼時候我們一起去釣魚吧?」孩子說:「對不起,爸爸,我現在很忙,要加班、要照管一家大小,還得去學校開家長會。」 現在世界上的觀念,說時間的質比量重要,就是所謂的優質時間(Qualitytime),就是不在乎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有多少,而在乎和他一起做什麼。其實這是一個似是而非的理論。 道生博士(Dr. James Dobson)舉了一個例子(他是在美國提倡注重家庭的基督教領袖,著有『管與教』等書,銷售超過一百萬本。)有一個人去吃牛排,等了半天,餓極了,終於侍者端上來一塊小小的牛排。 「怎麼這麼小?」 「這是最上等的一種牛排。」 「可是我吃不飽。」 我們的孩子需要品質好的食物,但固定、足夠的三餐更重要。 我們不能整天不在家,然後給孩子十分鐘的優質時間,就認為他會滿足了。 優質時間-------是他興沖沖放學時,你在那裡聽他說得興高采烈。 優質時間--------是他心情沮喪地回家時,你在那裡傾聽、安慰、鼓勵。 如果錯過了,等我們有空時,問他「今天過得如何?」他只會說「還好!」。 寫了許多詩歌的作者Gloria Gaither說,她父母做得最好的一件事就是「在場」。 你知道一個孩子做錯事,最壞的結果是什麼嗎?就是沒有被抓到 。當我們常常在孩子生命中「缺席」時,會有什麼後果? 我們家有好幾年實行的一項「優良傳統」,就是和孩子「單獨約會」。每個孩子每三個月有一天是屬於他的特別日子,和爸爸或媽媽做他選擇的事。譬如老大和爸爸去清華吃飯,然後下盤棋;老二和我買張月台票,在火車站看火車,他會不捨地說:「再看一列自強號、一列復興號、一列莒光號就走!」老三可能是爸爸帶去吃個冰淇淋。 雖然有三個孩子,我們希望他們覺得自己是父母眼中《獨一的嬌兒》。 這些是親子間的優質時間,但每天看似平淡的時光,「量」的累積更重要。偶而的一餐牛排不能取代每日三餐。 每過一日,孩子就像一塊磚一塊磚地被建造起來 ,我們讓誰來做這樣的工作?當建造不好,要拆是很痛苦的事。 有一個人發現孩子學了保母說話不誠實的毛病,要改掉這習慣是很不容易的。有人說,養成一個好習慣,須要六個月;也有人說, 一個行為造成一個習慣,一個習慣造成一個個性,一個個性造成一個人生。每一日都何等重要。我們所花的時間,構成我們的生活,也為孩子的人生奠基。 有一位教育家說,要一天四次擁抱你的孩子。我盡量提醒自己,孩子說話時專心聽, 也注視他們的眼睛。常常,就在這專注的時刻,心中湧起對他們的愛,就會自然地抱 抱他們。擁抱、親吻、稱讚、鼓勵,這些永遠不嫌太多。 一個孩子心中的愛槽注滿了的時候,他只會把愛流露出去,而不是成為一個「give me, give me」(給我, 給我)不滿的孩子。 四年級的老二上學期得了五育獎及模範生,但最讓我們欣慰的是,老師給的評語:「謝謝韡函對 xx同學的包容和幫助。」 前美國總統布希夫人,在衛斯理女子學院畢業典禮上致詞:「 等妳們到了我這個年 紀,你不會因為失去一筆生意,或少了一個客戶而後悔,但妳若沒有花時間在丈夫、 孩子身上,妳會悔恨不已。」 有一個母親在孩子的房間,一直說:「我還有好多話要告訴你,對不起,我一直都那麼忙。」她一直說,一直抱歉,最後,孩子放下收好的皮箱說:「媽,何必再說什麼呢,我明天就要去念大學了。」一個孩子在我們身邊差不多有十八年,日子很快會過去,我們也有一天要交出成績單。放棄作父母的責任,就會失去作父母的權柄。 一個叫不動的孩子,常常也是個心中沒有被愛注滿的孩子。願我們趁還有時間花在孩子身上時,作盡職的選擇。 人的一生有許多難以取捨,困惑不已的鎖事所糾纏著,這時所需的就是斷然的捨棄與明智的抉擇。唯一會限制我們的,是我們自己的決心。

2008年03月07日
公開
13

韻筑住院了

韻筑住院了

2008年03月06日
公開
17

媽咪先回家

媽咪先回家

2008年03月06日
公開
16

小佑佑...

小佑佑...

2008年03月04日
公開
10

說謊的小孩

說謊的小孩

2008年03月04日
公開
15

小紅來了

小紅來了

2008年03月04日
公開
12

沒有大夾子了

沒有大夾子了

2008年03月04日
公開
12

眼睛怪怪的

眼睛怪怪的

2008年03月03日
公開
23

跟媽咪上班

跟媽咪上班

2008年03月02日
公開
20

媽咪闖禍了...

媽咪闖禍了...

2008年03月02日
公開
21

喝ㄋㄟㄋㄟ

喝ㄋㄟㄋㄟ

2008年03月01日
公開
16

娘家吃飯

娘家吃飯

2008年02月28日
公開
14

媽咪放假一天

媽咪放假一天

2008年02月21日
公開
8

小榆的生日

小榆的生日

2008年02月14日
公開
15

主題: 一篇好文章值得一看--同理心

主題: 一篇好文章值得一看--同理心 親子篇:管教的藝術      ◎口述╱林朝富 撰文╱劉純吟 社會變化得很快,孩子的思想行為也變化得很快,快得讓家長受不了,讓老師們束手無策。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爸媽只要給我一個眼色,我就知道該怎麼做,但是現在不一樣了。 ◆打不屈服 記得和兒子最激烈的一次爭吵,是在他念國三的時候。當時,他非常叛逆,也愛頂嘴,不管跟他講什麼,他永遠有各種理由反駁。他最愛聽西洋饒舌歌曲,乒乒砰砰,聽得我頭皮發麻。 隔天就要段考了,他卻把音樂開得震天價響,半躺在沙發上,我忍不住大聲斥責他:「音樂轉這麼大聲,真的看得下書嗎?」一回頭,發現他站了起來,雙手握拳,瞪大眼睛說:「我就是要這樣才讀得下!」身為父親,我怎能忍受孩子挑釁的態度,「你現在這種姿勢是要跟我打架嗎?」我問他。他生氣地衝回房間,「砰」的一聲,把房門重重關上。那時,我已失去了理智,拿著雞毛撢子就衝進房間。他立刻識相地起身,伸出手,把頭轉向另一邊。那種倔強的態度實在讓我忍無可忍,便開始動手打他。見他不哭也不求饒,我心裡出現一個聲音:「今天不打到你哭,我就輸了;我一定要打到你哭、你求饒才行。」我把他扭出房門,要他雙手撐在走廊的牆上,開始沒命似地打他,每打一下就罵一句:「乎你死!」那天,他穿著一條短褲,不久,雙腿就布滿一條條鞭痕,不僅紅腫,還流出些微血絲。我轉而抽打他的小腿,這時候,終於聽到哭聲了,是太太和女兒的哭聲。太太跑過來護衛他,我冷冷地對她說:「我在教孩子,你不要管,他才國中而已,就管不了,以後怎麼教!」女兒也哭喊著:「爸爸,求求您不要再打了!弟弟,求求你趕快說對不起!」女兒一邊求、一邊哭,他卻默不出聲,彷彿事不關己。打累了,我把雞毛撢子狠狠摔在地上,進他房間拿出了他的書包,用力地往門口一甩說:「你有種就給我離開這個家!一輩子都不要回來!」沒想到,他真的穿好衣服,繫上鞋帶,拾起書包,背著就往外走。我氣不過,衝出去又把他拉回來揍了一頓 ◆主動道歉晚上,我根本沒心情吃飯。躺在床上,雙眼直望著天花板。心?媟Q著:為什麼孩子會變成這樣?我的教育究竟出了什麼問題?明天,我要怎麼面對兒子?要不要跟他道歉?哪有父親跟孩子說對不起的?……一整夜,翻來覆去,輾轉難眠。清晨五點多,半睡半醒之際,我看見房門被推開,兒子走到床前,跪下來放聲大哭:「爸爸,對不起!」我趕緊下床,緊緊抱著兒子,勇敢地告訴他:「爸爸對不起你。」站起來的瞬間,我猛然察覺,孩子已經長大了,不但比我高,連肩膀都比我寬,而我卻只會拿大人的權威去壓制他。我為前一天的行為感到很後悔,不解自己為什麼要發瘋似地打他?真的是「打在兒身,痛在父母心」啊!見他傷痕纍纍,我去拿了一瓶碘酒說:「爸爸幫你搽藥好不好?」他說:「不要,現在搽會很痛。」夏天是穿短褲校服,我只好建議他改穿長褲去上學,他點頭說:「好。」當他背起書包,離開家門那一刻,我望著他的背影,忍不住又掉了一次眼淚。我心裡想,昨天的他是如此叛逆,今天怎麼會主動來道歉?太太為了解決我的疑問,從兒子房間拿出一封信,上頭寫著:「親愛的兒子,你是我們的唯一!爸爸媽媽永遠愛你,不論你犯了什麼錯,爸爸媽媽永遠會原諒你!媽媽求求你,找個機會跟爸爸說對不起。」簡單幾個字,敵過我用棍子傷害了彼此。回想過往,仍感到懺悔不已,真的如同證嚴上人所言:「孩子不是反對父母的教導,而是反對父母教導的方法跟態度。」 ◆愛的智慧 上了高中,兒子依然沒有放棄他喜歡的熱門音樂。但,我已經懂得怎麼包容、接受,我跟著他聽饒舌歌曲,試著去了解那些吵鬧的音樂。有一天,他要我幫他向學校請兩個小時假。我問他要做什麼?他拿出一張CD說:「我想去參加這位饒舌歌手的簽唱會。」聞言,我心裡雖不同意,但想到一味地反對,只會造成反效果,於是,就幫他寫了一張請假單。第二天,他興高采烈地告訴我:「爸爸,謝謝你!老師已經准假了。」看著他臉上綻放的笑容,我想,這或許是個對的方式。簽唱會那天,我告訴他:「爸爸今天請了一天假,陪你去參加。」他不解地問我:「我自己去就行了啊!不用您陪啦!」我告訴他:「你只請兩個小時假,搭公車會來不及上第三節課,我載你比較快。」到了西門町,離預定時間還有一小時,隊伍已經排了 五百公尺 遠。我們等了很久,一點動靜都沒有。我走到前面,問清原委,主辦單位說:「已經發出三百個號碼牌,簽完這三百個,歌手就要走了。」我穿越人群,告訴兒子這個消息,他不相信,我又陪他走了一趟,確定之後,他非常失望地回到他用書包占的位置。我請兒子看看隊伍中的青少年,他們鋪著報紙,有人躺在地上睡覺、有人在抽菸、有人在打牌……我摟著他的肩膀說:「兒子呀!你不希望自己就是其中一個吧?」他默默無語,背起書包說:「爸爸,您帶我回去上課好了。」到了學校門口,要下車那一刻,他回頭對我說:「爸爸,您放心好了,以後我不會再做這種傻事了。」從那時候起,我知道孩子對我產生了信任感,因為他知道我們是「同國」的。和孩子有了更多共同話題,也讓我更加確信,用愛心與耐心陪伴孩子,才是「愛孩子的智慧」。上了大學,兒子開始用電腦創作饒舌歌,還將我常聽的北管音樂拿去搭配。那時,剛好新聞局在徵選歌曲,沒想到竟被選為佳作,得到了五萬元獎金。二○○五年,貢寮國際海洋音樂祭有一百五十個樂團報名參加,兒子組的團「拷秋勤」榮獲前十名,受邀上台演出。表演當天,由於沿途塞車,我 和 太太開了四個多小時才到貢寮。現場只有我們兩個人是「LKK」,年輕人都穿著比基尼、泳褲,兒子站在台上就像個指揮官,請台下的人舉起右手,大家就跟著舉右手,跳左陪兒子看喬丹打籃球、看王建民打棒球,從不了解到逐漸熟悉,我邊,大家就跟著跳左邊,那時我才了解年輕人的精力要這樣發洩。後來,新聞局想錄製一片專門收錄年輕人創作的CD,與國外作音樂交流,兒子有兩首歌被收錄在其中,讓我們感到很驕傲。成長過程中,兒子始終不放棄他的興趣與理想。如今,他就讀台北藝術大學碩士班,雖然依舊熱愛樂團,但也同時擁有好成績,讓我們感到很放心。我暗自慶幸,還好當時轉變了想法,改變了對待的方式,化解了我們親子間的衝突,而不是掉進不可自拔的漩渦。每個人都是在為人父母之後,才開始扮演這個角色、學習其中的奧妙;愛,不代表了解,所以更要用心陪伴。試著去了解孩子的行為,那麼,在親子關係上,「雖不中,亦不遠矣」。《幸福密碼》同理心就是站在孩子的高度去看世界。

2008年02月13日
公開
14

燙手山芋

燙手山芋

2008年02月11日
公開
16

處理嘔吐物

處理嘔吐物

2008年02月11日
公開
30

寄包裹給欣航

寄包裹給欣航

2008年02月10日
公開
35

補財庫

補財庫

2008年02月10日
公開
28

不去大姑家聚餐

不去大姑家聚餐

2008年02月10日
公開
13

買了三雙鞋子

買了三雙鞋子

2008年02月10日
公開
14

買奶粉

買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