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荳荳123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寫信給大姑

2007年11月20日
公開
15

回到家看到她又拿老公的信在東看西看 想看是什麼 我說我已經拿到了 她說國稅局單子才來 我說我拿到了 她說:什麼意思 我:錢在我的戶頭 我就揚長而去了 我也不知為什麼會鼓起勇氣寫信給她 內容: 在以前如果看你 會蠻高興的 因為把你當姐姐 自從有小孩以後 我卻不這麼認為 因為你給的關心除了過度 還帶有干預 而且不太尊重 而且有時你說話都太直接了 即使這市你的娘家 即使我老公市你的弟弟 有很多事累積起來的 一時要說會說不完 而且只要你媽媽在的一天 我就有妳的壓力 因為我不想給你小孩 我也不想要婆婆以幫我帶小孩的事來要求我給 有一天隔壁的阿婆跟我提起的 她說你媽媽想叫我給 但是不可能的 我自己冒著生命危險生的 即使養不起也不需要給你 我也沒想過你也曾經在兄弟間 說我們會養不起 就是因為你的這種心 讓我更不想要讓孩子接受你的任何東西 因為我忙但是我還是有付出 過去的事我老公覺得過去了 對我來說--------過不去 因為你不太尊重媳婦 不會尊重孩子的媽媽 ??因為你總覺得這市你的娘家 不需在意什麼 我很難相信你不會開家裡的門 要不是你 我也不會被大嫂挑興 為什麼不會開門 為什麼只會敲門 並不是因為你市女兒 所以你就對媳婦視若無賭 有時看到人家姑媳妯娌好 超羨慕的 但是我想都不敢想 請你不要關心太多就好了 我們有我們的生活 畢竟娘家跟婆家有不同的 手足之情就像我弟說的----與生俱來的 我們不管經濟.教育及不及格 我再也不想活在你過去曾說的話中了 我的孩子我的婚姻在於我們如何經營 每次看見你我都會想到過去的種種 真的覺得你過去很惡劣

轉貼 ~ 文章 ~ 天長地久不再是傳說

2007年11月15日
公開
36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這是民間的一句諺語, 很多人都知道,可是卻很少有人願意真正去深得其意。 所以往往忽略了自己身旁最親密的人。 茫無目標的在芸芸眾生中尋覓千百回之後, 驀然回首才驚覺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於是一連串或是美麗、或是哀怨、或是圓滿、或是遺憾的故事, 便在紅塵之中不斷地輾轉、輾轉…。 在『外遇』的世界, 最熟悉的一句台詞就是:「得不到對方的瞭解,彼此無法溝通。」 其實這個世界除了自己之外,有誰能真正百分之百的了解自己呢? 說穿了不過是人性中『喜新厭舊』的劣根性罷了。 在愛情的國度,原本就是兩個完全不瞭解的人, 因愛『相識』、『相知』, 進而為對方『犧牲』、『奉獻』,最後『結合』為彼此許一個共同的未來。 然而, 隨著時間的流逝,當愛情的感覺不再濃烈時,不安的心也隨著蠢蠢欲動。 情願去尋找一份新的戀情,找一個陌生人重新開始。 卻不願跟自己最熟悉的人再回到從前去找回那段失落的感覺。 大部分的人在結婚以後便有一種塵埃落定的感覺, 尤其在孩子出生之後, 夫妻之間更是疏於去營造浪漫,更不願費心去瞭解對方。 漸漸地,彼此的存在變成一種習慣。 單純的以為相處久了對方『應該』『一定』明白自己的需要。 如果得不到認同,就一昧認定對方不了解自己。 於是放任自己背叛婚姻,離棄愛情。 常常可以聽到很多人談到「因誤會而結合,因了解而分開。」 矛盾的是……當男人或女人在感情上尋求第三者的慰藉時, 理由卻常是身邊的人「不夠了解自己」。 多麼諷刺啊! 是不是人都不敢面對自己的錯誤, 所以必須找遍理由,把過失推給別人來原諒自己。 其實婚姻也好、愛情也罷。 當渡過新鮮期以後,更需費心去維繫。 就像一件精緻的雕刻品、 一幅美麗的圖畫。 在初步建構藍圖時,可能會有些徬徨或猶豫,但只要細心琢磨、上色。 便能夠愈來愈得心應手,漸入佳境,成就偉大的創作。 如果中途而廢,那麼先前的努力都註定成空。 所謂『相愛容易相處難』。 要去適應一個跟自己思想和生活習慣都有出入的人, 本來就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 英文中的「love」跟「lose」,雖只有一個字母之差,卻如有天壤之別。 原來「愛」與「失去」僅在一念之間的抉擇。 所以當我們學會了包容(forgive), 願意在愛情中承擔起責任(obligation), 適時的給彼此保留(reserve)一些空間, 再用心的去經營(elaboration), 堅定自我的意志力(volition), 不斷地充實教育(education)自己, 那麼必定能有相當美好的結果(result)。 於是天長地久不再是傳說,愛情亦或是婚姻都能直到永遠『FOREVER』。 婚姻也好、愛情也罷。 當渡過新鮮期以後,更需費心去維繫。 轉 ~ 網路讀書會

轉貼 ~ 文章 ~ 外遇

2007年11月15日
公開
48

當我發生這一段外遇時,結婚已九年了。 有一天,我在辦公室收到一封「愛慕」我的信, 它是用郵寄的方式,但沒有註明回信地址。 這女子說她幾乎每天都看見我,並且愛上了我。 她認為我很有吸引力,尤其特別喜歡我對別人的體貼,為別人著想的個性。 她最後這部分是說對了,我的確是很善體人意,溫文儒雅。 有一段時間,我幾乎每星期就會收到她的信一次。 有時後,她會寄一些詩之類的東西來。 老實說,我還真有點喜歡她這種寫信的方式, 而且很放心,因為她似乎並沒有要求我付出任何東西。 她從不要求和我碰面,也從不要求我必須回信給她。 這些信件開始慢慢的影響了我。 當我從鏡子中看到自己長得不夠英俊挺拔, 就開始上健身房;我又去買了幾件新衣,這些都是我一向不會做的是。 她注意到了。 她在信中告訴我,我看起來比以前健康,而且她也很喜歡我的新造型。 她甚至送了我一條很棒的領帶。 不幸的事是,我已開始覺得有罪惡感。 我很愛我的太太,即使在結婚了九年之後,我們的婚姻仍維持得很好。 雖然如大部分的男人一般,我也曾經「想」過,但卻不曾迷惑過。 所以, 當我那位仰慕者開始寄一些具挑逗性的信件來之後,真的給我很大的困擾。 雖然寄來的並不是什麼污穢的,或春宮圖之類的東西, 只是一些小故事或男女擁吻的圖片, 即使我非常喜歡,還是無法抑制心中的罪惡感。 因為我開始無時無刻不在注意、找尋這個女人了。 又是幾個月過去了。 有一天,我收到她寄來的一本書──《給情慾伴侶的情慾之愛》。 書裡面都是一對對男女在各處(除了床上之外)做愛的圖片, 如在桌上、在熱熱的澡盆裡, 用油、香水互相揉搓著、吮吸著、舔著,及愛撫著。 這簡直令我發狂。 她信上說,她是如何的想和我一起做這些事。 我承認,我也很想和她做這些事。 嗯,現在我的體格已鍛鍊得不錯了,穿著也有品味了,開始渴望愛與性。 一天,一束很大的黃玫瑰被送到我的辦公室來。 上面附著一張條子,寫著她決定要把握機會和我見個面, 要求我在當天下午,到附近一間酒店大廳去見她。 她會拿著一朵黃玫瑰,坐在大廳等我。 我亂了分寸。 我不能去,但我想去,而且我應該要去。 我想我可以躲起來先觀察她。 我到了那間酒店,直接朝側門走去,走上樓梯, 來到那可以俯瞰整個大廳的中庭陽台上。 她就坐在那裡。 穿著美麗的套裝。 拿著一朵黃玫瑰。 獨自坐在大廳中央的一張沙發上。 她是我的太太。 今天是我們十週年結婚紀念日。

轉貼 ~ 文章 ~ 驕傲的猴子

2007年11月15日
公開
11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論是言語動作或待人接物,都要很謹慎, 就像在學走路的人,一個腳步都不可踏錯,方向也不能有一點偏差, 因為「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在一座深山裡,有一群猴子,相處得非常和睦,好像大家庭一般。 其中有隻猴子特別精靈,什麼事都想帶頭當領導, 但是,其他猴子卻都離牠遠遠的。 這隻猴子常認為, 我比你們聰明、精靈,為什麼大家都排斥我? 好吧!沒有你們,我也生活得很好。 牠依然故我,非常驕傲。 一天,獵人來到山上,遠遠地看到了猴群,於是走向前去。 所有的猴子都嚇得一哄而散,趕緊躲起來, 只有那隻精靈的猴子在樹上跳來跳去,逗弄獵人,賣弄牠的聰明。 獵人張開弓箭向牠射去,但射了好幾箭都射不著。 其實獵人原本無意射殺猴子, 誰知猴子卻調皮地一直捉弄他;獵人被氣得怒火中燒, 於是指示同行的一群獵人說:來,我們同時把箭射過去! 儘管那隻猴子非常精靈,仍逃不過眾人同時射出的箭, 結果身中好幾支箭死了。 在生活中若能群居和睦,就能相安無事; 假如認為自己與眾不同,自以為優秀或孤芳自賞, 認為「我很聰明能幹,別人都是愚昧無知……。」這樣的人生是很痛苦的啊! 好比那隻猴子,牠若能和整群猴子和睦相處, 有人來侵犯時,也隨著猴群同進退,就可以保平安啊! 可惜牠自以為靈巧,賣弄小聰明,卻因而喪命,實在令人惋惜。 待人處事,必定要「聲色柔和」,不可誇耀自己的才華或驕傲自大。 若不謹言慎行,往往會招來他人的嫌怨, 明明在群眾中,卻會被人排斥、距離拉得很遠,因此覺得孤單寂寞。 像這樣實在是很不快樂的人生,也是失敗的人生; 而這都是因為自己的過失,所招惹來的眾怨。 人不能離開群眾而獨居,能得到人人的歡喜讚歎,才是真正的成功者。 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天天照顧好自己的一念「心」。 轉 ~ 網路讀書會

轉貼 ~ 文章 ~ 只因為有你

2007年11月15日
公開
16

這個世界會不會因為有你,才顯得不一樣? 老同事外放中美洲工作,行前來辦公室辭行,寒暄一番後, 從手提袋裡取出一個小盒子,說要送我作紀念。 當場拆開包裝一看,原來是一個十多公分高的人物銅像, 右手拿長茅,左手執盾牌,滿臉于思,瘦骨嶙峋。 不消多想,就知道是西班牙作家賽凡提斯筆下那位, 「追尋那不可實現的夢想,探測那不可觸及的星辰」的唐吉訶德。 「你該知道我為何送你這樣一個擺飾吧?」 「你總不會認為我長得像唐吉訶德?」 「不,我認為你跟他一樣,是活在理想的世界裡。」 「你這是在讚美嗎?」 「這是最高的讚美!」 當兩人握別時,我看他眼眶中閃爍著淚光,自己也不禁有點黯然。 猶記一年多前,他告訴我服務的部門暮氣沉沉、績效不彰, 因而很想請調其他部門工作。 我勸他應盡己之心,固守崗位,使那個單位由於他的參與而令人刮目相看。 我跟他提到恩師李肇偉先生在世時常講的一件事: 法國有位法學權威,待在一所三流大學任教, 巴黎大學亟欲禮聘,卻屢遭碰壁。 親友、學生對此甚感不解,那位法學權威解釋說: 巴黎大學已是一流學府,我去投效,充其量只是去沾光。 比較起來,我寧願看到現在所服務的大學,因為有我在此駐守一方, 學術地位不斷提升,有朝一日也能成為頂尖的學府! 這是何等了不起的氣魄與胸襟! 肇偉師仰慕其風範,終身也以此為標竿, 儘管頂著法國法學博士之光環,學養深厚,著作等身, 卻始終固守原校,一再婉謝台大的盛情延攬。 滾滾紅塵中,永遠不多一個你,不少一個我,但「因為有你」, 一個團體或機構或許就會另有一番氣象或新局。 不知我們做公務員的,是否有這樣的志氣? 轉 ~ 網路讀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