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荳荳123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無標題]

2007年05月09日
公開
11

〈媽媽我愛妳〉文╱丘引(寄自美國) 究竟誰可以過母親節?當多元文化和多元身分取代單元文化和單元身分時,我們得隨時彈性調整自己的思維,不放棄自己的權益,也尊重他人的權益。 十幾年前,當手機還不普遍時,在母親節當天,我的美國朋友耐不住妻子在旁邊嘮叨抱怨,沒有任何一個他們的孩子來探訪,也沒有接到祝賀的電話。於是,我的朋友給和父母住在同一個小鎮,開車只要十分鐘距離的兒子打電話。 六十多歲的朋友劈頭就問兒子:「你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嗎?」 「知道啊!今天是母親節。」正在廚房忙著做菜的兒子說。 「那你為什麼沒有給你媽媽打電話,也沒有來探視?」父親氣沖沖的說。 「我預備待會兒我們吃完晚餐就給媽媽打電話。今天是母親節,我正在為我太太做菜,陪孩子和太太一起過母親節。」兒子理性的回答,換來父親更大的怒氣。 「她又不是你媽媽!」 「可是,她是我的孩子的媽媽,她也是媽媽啊!我太太說每年母親節我們都是到爸爸媽媽家為媽媽過母親節,她從來沒有屬於自己的母親節,她問我,她是不是有權力和資格當媽媽?是不是可以過一個自己的母親節?」不等兒子把話說完,爸爸憤怒的掛掉電話。 吃完晚餐,才八點多,兒子立刻給媽媽打電話,沒想到爸爸接電話時竟說,「你媽媽已經睡著了。」說罷立刻就掛電話。 除了生氣的給兒子打電話,我的朋友還給住在離父母五個小時車程小鎮的女兒打電話。 一樣的問話,不一樣的回答。電話那頭女兒說,因為是母親節,丈夫和孩子為了慶賀母親節,所以全家一起出城去玩,剛剛才回到家,正想沖個澡後就給媽媽打電話祝福哩!但我的朋友聽不進去,生氣的掛斷電話。 一會兒,女婿打電話來質問岳丈大人,他憑什麼打那通電話來責備? 「我的太太也是母親,她有權力和資格過快樂的母親節,不是只有你的太太有權力和資格過母親節。你的女兒是我的太太,她也是我孩子們的母親,她的身分不只是女兒。」 過了幾天,我的朋友邀約兒子上咖啡館,他向兒子道歉。 「你說得對,每個當媽媽的女人都有資格和權力過自己的母親節。不是只有我的太太,你的媽媽才能過母親節。我修正自己的觀念,我和你的媽媽因為習慣了你們每年自動的來陪著過母親節,順理成章的從自己的本位思考,以致發生這樣不愉快的節慶。」 如果妳是年輕的媽媽,妳敢於要求屬於自己的母親節嗎?如果你是年輕的爸爸,你敢於捍衛自己的太太有權過自己的母親節嗎?還是我們要永遠都「以長者為尊」,卻犧牲或忽視了「年輕人建立自己家庭文化的機會」? 究竟誰可以過母親節?是妳?是我?是千千萬萬的女人?是一些父代母職的單親爸爸?當多元文化和多元身分取代單元文化和單元身分時,我們得隨時彈性調整自己的思維,不放棄自己的權益,也尊重他人的權益。

網路文章分享~破除養生迷思 &善待你的膀胱

2007年04月27日
公開
48

網路文章分享~破除養生迷思 &善待你的膀胱 . 破除養生迷思 日喝八杯水 可能會水腫 現代人重視養生保健,但道聽塗說或斷章取義的流言很多,甚至有許多人深信不移。我們請.榮新診所副院長何一成,以及中醫師吳明珠就門診中最常被詢問的錯誤養生法,一一解答,並請這 2位醫師提供他們自己的養生法。 迷思1 每天要喝8 杯水 正解:很多人都知道每天要補充約2,000cc的水分,以一個馬克杯 250cc來換算約是8杯水。但何一成醫師說明,2,000cc的水分指的是所有含水的總攝取量,包括吃飯、喝湯等食材中的水分。所以若一天3餐正常攝食且有喝湯,那麼白開水只須喝約1,000c c,相當於4杯;長期水分喝太多例如每天超過3,000cc,可能會造成水腫。 Tips:喝茶、飲料、咖啡,都可能反而促進體內原有的水分代謝,所以不能算是良好補充水分的方法,補充水分還是應以白開水為主。 迷思2 多運動保年輕 正解:運動過度體內反而會產生過多自由基,更會加速老化。一天最適量的運動是中等強度.30到60 分鐘,若每天超過60分鐘,從國外研究可看出,身體的各項生理指數反而趨向不健康,像是血脂肪不降反升、 且血糖降得太低,無法維持平穩,身體會對精緻食物的渴求度提高,這時若再攝取大量精緻飲食,反而更不健康。即使是運動選手也要分階段訓練,最長運動.1小時就要停下來休息。所以一般人若將運動當成健身,就不須要運動過度。 Tips:若認為每天抽不出 30分鐘空閒來運動,那麼用累積的方式也可以,國外研究也證實,1 次運動10分鐘,每天 3次,也可達到每天運動 1次30 分鐘約70%的效果。可利用上. 班去搭車時多走路、在辦公室做伸展操等方式。 迷思3 吃鹼性食物較健康 正解:血液是弱鹼性;胃酸是酸性;陰道和皮膚都是弱酸性,身體各處的酸鹼值都不同,吃了鹼性食物經消化吸收作用後並不會因此改變酸鹼值,且食物經胃酸消化作用,只會留下有用營養素供細胞吸收,本身的酸鹼值已改變,所以沒有食物酸鹼值對體質影響的問題。另外,有人說想生男孩的話,爸爸要吃肉變酸性體質;媽媽要吃菜變鹼性體質,不過何一成醫師和吳明珠醫師都認為不可行,倒不如先就醫診斷是否有其他疾病影響生育能力。 Tips:營養素沒有分酸鹼度,只有份量 和種類的需求,多樣性、足量就可維持健康,其中某一種營養過多、過少,都不好。 迷思4 洗冷水澡促進循環 正解:天天洗冷水澡,反而會造成血液循環不良。洗冷水澡時皮膚表面溫度驟降,微血管收縮,反而會造成血液只停留在身體內部,無法做有效的循環。而且皮膚微血管長期收縮,對於腦部和心臟的壓力比較大,對老年人或有高血脂、心臟病等問題的人來說比較危險。 Tips:若要沖澡,可使用約37 ℃的溫水,不要太熱、也不要太冷,最好不要超過 40℃ 。若想泡澡,也是與體溫差不多的溫水即可。老年人泡澡儘量不要讓水位超過心臟高度,也不可泡太久,約10分鐘左右就應起來了。 迷思5 早睡早起比較健康 正解:這招對中老年人才有用!隨著年齡增長,與睡眠有關的褪黑激素分泌時間越早,所以中老年人會傾向早睡、早起,較符合自然生理時鐘。至於年輕人,只要按照自己的生理時鐘作息即可,但最好不要超過晚上.11點,因為晚上11 點到凌晨1點鐘是體內生長激素分泌時間,若這時候不睡覺,正在發育的年輕人就會長不高;成年人就容易老。 Tips:輪班工作者要利用室內光線來調節睡眠週 期,例如清晨才回家準備睡覺者,最好將室內控制很暗,下午起床時就不要待在昏暗室內,可出去曬太陽,或是做運動。 迷思6 養生茶沒事可多喝 正解:養生茶也得依體質調整劑量來喝!吳明珠醫師表示,很多人以為像黃耆枸杞紅棗茶.可以一直喝,或隨時來一杯,其實若是燥熱體質,很容易因此而上火,更易有口乾、便秘等現象。 Tips:想要調整體質,建議先讓中醫師診斷身體狀況,開藥方後再到中藥行抓藥,才能達到保健的效果。 迷思 7 便秘要多吃水果才行 正解:便秘應該要選對水果、多吃蔬菜、多喝水、多運動!很多人以為便秘多吃水果即可,但如蘋果、芭樂等無助排便,反而加重排便困難。 Tips:想吃促進腸蠕動的 水果幫助排便,建議可吃水梨、木瓜和奇異果,這些水果富含酵素、纖維質和水 分,對排便比較有幫助。 迷思 8 喝黑糖水排毒治過敏 正解:吳明珠醫師認為,「排毒」的觀念太含糊,並未界定是哪種毒素;若要說黑糖的作用, 那麼體質較虛寒、易手腳冰冷的人,喝一點黑糖水有調理作用。何一成醫師則認為黑糖是提供糖分、礦 物質,醫學上沒有排毒和治療過敏的說法。 Tips:黑糖較溫補,所以冬天較易覺得冷、體質較虛者可先讓醫師診斷再煮黑糖水喝 。較燥熱者則不建議,以免情況更糟。 迷思9 多吃魚眼睛對眼睛好 正解:魚眼睛富含膠質,是眼睛部分結構組成所須的營養素,但眼睛的功能要健全, 不光靠膠質而已,還有維生素. A、B 群、C 、 E等況且魚眼附近多脂肪, 易有海洋重金屬汙染的問題,建議不要吃太多。 不開車多走路 每天上下班都使用大眾運輸交通工具,而且在走路、快走的過程中,不接電話、 不想.其他雜事,完全「專心一意」的運動,他認為全神貫注運動才能真正讓身心放鬆,可讓自律神經紓緩、強健骨骼肌肉。 注意身體警訊 注意自己身體所發出的警訊,例如有點累時就會泡澡放鬆;有點感冒時就會喝檸檬水;平常會依當天狀況喝些保健茶飲,一星期中一定會有半天什麼事都不做,全然的放鬆。 --------------------------------- -善待你的膀胱 ----為了身體健康著想, 不要再喝了 一般來說,正常的膀胱當尿液達到150cc時,就會有初步的尿意,這個訊息,大概只在大腦停留1秒,一閃就過了; 而當尿液增加到 200cc時,尿意就會顯得比較強烈, 大部分的人如果沒有特別留意,選擇不去上廁所,膀胱還是容許繼續憋著。 不過,當膀胱尿液容量增加到 400cc 時,就到了非解不可的地步。 但膀胱這個容器可是有伸縮彈性的,雖然是非解不可,但如果你強忍著尿意, 膀胱可允許的容量甚至可以達到800cc、甚至 1,000cc。 通常,如果要給「憋尿」下一個定義,必須要將相當富彈性的尿液數量化, 一般來說,有200cc以上的容量,就算是在憋尿了。 善待自己的膀胱 應付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上班環境,許多上班族都在不知不覺中養成憋尿的習慣, 上班族一定要善待自己的膀胱,千萬不要養成憋尿的習慣,否則年紀日漸增長之後, 膀胱將會把你所有的虐待「連本帶利」還給你。 現代人因為來自社?|的壓力大增,每個人面對不同的工作型態, 也有不同的工作環境,大家也各自發展出自己的生存法則,但是在與時間競爭下, 能省一段時間就是一段時間,當然廁所也是儘量少上為宜, 甚至還有人以自己能長時間憋尿沾沾自喜,以為自己很有「力」。 其實憋尿對自己的泌尿系統多少會造成傷害, 狀況輕微的話,會造成尿道、膀胱發炎, 小便會有灼熱感,甚至會出現刺痛的狀況;再進一步會讓自己產生強烈的殘尿感, 敏感的尿意會讓自己不斷的想上廁所, 甚至連膀胱都已排空還會想上廁所,如果狀況嚴重,將會導致腎臟發炎,甚至長期住院。 因此,上班族千萬不要刻意憋尿;但也不要矯枉過正、過猶不及都不好, 一有尿意就要上廁所也沒必要;如何找出一個「憋與不憋」的平衡點。 此外,雖然泌尿科醫師建議每天要喝 2 千到3 千cc 的水,但是為了避免憋尿, 也要依照自己的工作性質調整自己喝水的節奏,才能讓自己喝得健康。 記住,膀胱也算是消耗品,如果年輕時沒有好好地對待它,濫用膀胱的收縮與感覺, 一旦年紀增長,膀胱就會將你?~年輕時對它的虐待,「連本帶利」的還給你, 讓你飽受「少年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之憾。 看完了嗎 ?去尿尿吧 !

讓位----好文章

2007年04月26日
公開
20

剛開學,科裡有一位新進老師宣布喜訊, 雖然包禮金是看交情,是個人的自由, 但是依照慣例很少有不包紅包的。 可是這次因為有一資深的老師,並沒有和大家一起送禮, 雖然表面上同事大多隱忍不說卻常私底下議論紛紛, 有老師認為他早結過婚,小孩也生過了,賠本的生意自然不肯做; 也有老師認為他平常就節省,省下紅包也很正常; 但我卻有另外的想法。 記得有一次帶著學生搭捷運從台北到淡水, 因為假日人多,很多人只好用站的。 門邊的位子坐著一位長髮女孩微低著頭, 清秀的臉龐,一襲淡綠色長洋裝, 把夏日擁擠的捷運點綴的清涼十分。 到了劍潭站有個阿婆背了兩大包東西上車, 滿頭大汗東張西望找位子,就站在女孩面前, 女孩抬頭看了阿婆一眼,旋即低頭玩弄手上的皮包帶子,似乎沒有讓位的意思。 是我便故意轉身問學生:「在車上遇見老弱婦孺要怎樣?」 學生馬上回答:「要讓座!」 我一向認為機會教育是很有用的,於是便用眼角餘光瞄向她, 發現她將手上的帶子順時針轉又逆時針的回復原狀,頭卻低的更低, 但是還是沒讓位的跡象像是作錯事的小孩被罵,只是低著頭,卻不肯道歉。 到了紅樹林站,女孩起身準備下車,這一幕讓我終身難忘。 車門打開後,她跨出了右腳,左腳卻在離地後向外畫一個弧, 才勉強跟上右腳,女孩沒有回頭,只是低著頭,努力讓左腳跟上右腳, 對他的誤會,我卻只能用眼光道歉,很多時候,我們沒有辦法對每一個人, 說明理由,解釋情況,尤其是對不認識的人,所以可能被誤解,會遭譏笑。 沒有讓位的女孩,怎麼跟陌生人解釋她的情況,將心比心, 我相信未包紅包的同事有他的理由,卻不一定要向我們解釋。 很喜歡這則故事,是因為它提醒了我,不該用自己的眼光和框架來看待世界。 很多事情並不是自己想的這樣或是那樣,或許自己本身是委屈的; 可是多替人想一想,自己的人生會好過一點。 看過人生中許多誤會, 所以當我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其實很有感觸。 我很喜歡文章中這一段: 「很多時候,我們沒有辦法對每一個人,說明理由,解釋情況, 尤其是對不認識的人,所以可能被誤解,會遭譏笑。」 我們沒有辦法對所有人解釋, 所以我們做事,只要問的住自己的良心就好。 但,只問良心真的就可以了嗎?每每看到一些朋友彼此產生了誤會, 看到一些朋友間的爭執,我都在想這個問題。 或許,好朋友間的信任是非常重要的, 但我相信,好朋友間的體諒也是非常重要的! 這樣的! 體諒讓彼此間的相信不是盲目的相信, 「我相信你不會是這樣的人,我相信你一定有好的理由!」 這是肥皂劇裡常見的對白,卻也反映出一些人生的道理。 我相信你有理由,我正等著你的解釋,我的朋友! 於是,我在生活中常和一些朋友閒聊, 遇到一些我感覺可能會讓朋友誤會的生活片段,我也會在事後主動解釋。 因為瞭解,所以更能彼此包容。 當我知道朋友的個性是如何,對於一些事情便更能淡然對待, 當我知道朋友介意哪些事情,我也更能體諒他,不去做這些事情。 有些理由,我會解釋,我會道歉。 有些事情,我無法解釋和道歉的,我用笑容以待。 我相信真正的朋友會瞭解這個笑容的意義, 然後等待著我的解釋。 別讓真正的朋友錯身而過,沒有人能真正懂你在想什麼, 適時地解釋,是對朋友的體諒,適時地信任和等待也是。 用包容的心去對待身邊的人,世間本無常理, 有些理由該解釋或不解釋,都是唯心而已。

酵素迷思�給寶寶洗香香? 小心恐引發皮膚過敏危機...

2007年04月19日
公開
48

異位性皮膚炎 酵素迷思�給寶寶洗香香? 小心恐引發皮膚過敏危機... 當有別的媽媽跟你建議「我覺得洗酵素很好ㄟ,而且洗起來滑滑的,還香香的…」於是你也開始替小寶寶洗得很開心,每次倒下一小匙,水就變得綠綠的,加上寶寶滑嫩的肌膚觸感,讓許多年輕媽媽渾然不覺,酵素背後可能帶來的肌膚危害… 一位皮膚科醫師說,5年前,妹妹的兩個小孩約6個月大時,臉、四肢開始出現紅疹、易癢,她開始懷疑是酵素所造成,因為她說,家族裡均無異位性皮膚炎史,可是兩個姪子當時皆罹患異位皮膚炎。後來門診中詢問,患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小孩,約5成皆使用酵素洗澡。 許多年輕媽媽愛用酵素,皮膚科醫師說,也許現在的年輕媽媽較有主見,也捨得花錢,似乎酵素就像是個高科技的時髦代名詞,週遭的媽媽們道相報,往往就容易陷入人云亦云、趕時興的情境中。 台大醫院皮膚科醫師戴仰霞說,1/5的小孩會有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的機會,通常3成3左右於滿月後、5成約於1歲後發作,這種體質性濕疹,好發於頭部、軀幹四肢及關節外側。她說,新生兒剛生下來身上還擁有媽媽體內荷爾蒙的保護膜,其實並不需要過度清潔,用清水洗就可以了。 學理上來說,酵素結構為易過敏的蛋白質成分,而具有分解蛋白質的功能,就會分解正常皮膚上的保護膜,同時可能將好與壞的蛋白質通通洗掉…皮膚科醫師說,許多過敏寶寶往往在6個月之後就表現出來了。 至於該如何選擇給寶寶的洗澡用品?皮膚科醫師建議,新生兒其實用清水就好了,若是要用肥皂,重點部位清洗即可,最好選擇不含皂類,或者是註明異位性皮膚炎專用,也就是要避開高鹼性的成分,以免清潔力過強,使細胞膜受損。 此外,有異位性家族史的過敏兒,舉凡沐浴乳中若是添加牛奶蛋白、燕麥蛋白等成分,皆應避免;若是有洗起來香香的肥皂,皮膚科醫師也不建議,除了可能增加皮膚刺激性,也可能造成日後易對香精過敏。 (取材自ETtoday.com東森新聞報) http://www.ettoday.com/2005/11/07/545-1866282.htm   漫談異位性皮膚炎 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皮膚科黃潔貞主任 談到異性皮膚炎,先解釋何謂「異位性體質」,就是這些人與生俱來對某種物質有過敏現象,是一種遺傳疾病,這些人或家人容易得到鼻子過敏、氣喘、蕁麻疹或異位性皮膚炎等毛病。異位性皮膚炎的基本症狀就是癢,皮膚對癢的耐受性較別人差,常為陣發性發作,特別是夜裡更加嚴重。長期的搔抓後皮膚變成苔癬化,反而加重原先的癢感,形成惡性循環。 異位性皮膚炎可分三個時期。﹝一﹞嬰兒期:主要是發生在兩個月到兩歲間,大部份在頭部、臉或頸部呈泛紅,濕疹樣變化,有時搔抓太過份而小水泡或浸透液,慢慢變成痂皮。(二)幼兒期:皮疹分佈較廣,遍及身體,四肢伸側,臂彎,膝蓋窩等皮膚皺折,此時紅斑不明顯,水泡較少,以丘疹為主,但由於長期搔抓,會逐漸出現苔癬化,如果嚴重時會感染細菌,真菌或病毒。﹝三﹞成人期:由進入青春期至二十多歲左右,病人的面部,頸部或有些許濕疹,但四肢屈側或手足關節等皮膚表面卻變得厚,粗糙或變硬。其他皮膚表徵包括毛囊角化,白色糠疹,眼臉色澤加深,掌紋變複雜。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因長期癢感影響睡眠,而使性情不穩定,脾氣暴燥,眼球也出現不同程度的異位性白內障。 由於皮膚受到長期搔抓,受傷的機會更多,因此也就容易受到細胞、真菌及濾過性病毒感染。一旦受到某些濾過性病毒感染,例如牛痘、庖疹、傳染性濕疣症等,將會迅速蔓延,治療比較困難。又由於病人需常用不同濃度的外用類固醇,也會增加真菌感染的機會。 異位性皮膚炎的確實病因未明確,可能與免疫系統有關,且常常與氣喘,過敏性鼻炎或蕁麻疹等疾病同時發生在同一家族中,因為遺傳得到過敏體質是其中一個原因。這些患者,會對很多過敏原包括食物,花粉,動物毛髮來產生陽性反應,他們血液中免疫球蛋白E濃度及嗜紅性白血球都全比正常人升高。天氣及濕度的改變,接觸到毛料、綿羊油、油脂類、清潔劑等會使病情惡化。 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一般來說是比較困難,主要是造成的原因太多,且不太清楚。治療主要的目的是減經症狀,使病患有一個正常舒適的生活環境。而止癢就是主要的目標,所以先了解造成病情惡化的各種原因,逐一去改善或避免它,比如家中不能養貓狗,兔子等動物,不要舖地毯或儘量清除家中或辦公室的灰塵雜物。注意室內的溫度及濕度適中,也不能玩羽毛填充玩具,減少激烈運動,且儘量穿著純棉衣物,床單、枕頭套、被單、毛巾亦要常常清洗,晾曬在陽光下。 洗完澡不妨浸泡含有煤焦油的藥水,15-20分鐘,可止癢及減少皮屑。外用皮質類固醇,只要在醫生指導下,選擇適合病患的種類及濃度,都是非常安全。千萬不要擅自購買成藥,用別人建議的偏方,這容易造成不可收拾的後果。 適量的抗組織胺或鎮靜劑的使用會減輕病人的癢感及控制激動的情緒,有良好睡眠,會使病情改善。 食物的控制會有很大的幫助,少吃牛奶、蛋、海鮮、醃的、燻的、罐頭的食物,含人工色素的果汁、糖果、竹筍、香茹等都不可多吃。 (取材自黃潔貞主任) http://www.skin.org.tw/newpage4.htm 每個小朋友的體質不一,沒有說哪家的產品好,這是我在網路看到,僅供參考,非打廣告。 自已的寶寶也是異位性皮膚炎,看他這樣我也滿心疼的…我也在尋找適合自己小孩用的產品..目前適用Cetaphil 舒特膚…也希望更多爸爸媽媽不吝嗇給予更多建議喔! 收集來自各面八方推薦的醫療產品如下 Aderma 艾芙美 Avene 雅漾 Cetaphil 舒特膚 Dermofarm 芙美得 MUSTELA 慕之恬廊 Seba med 施巴5.5 還有許多產品可參考,這網路的產品都還不錯唷…,不過購買產品我還是建議,雅虎、Pchome….的拍賣比較便宜唷….. EZSkinCare醫麗網路藥妝館http://www.ezskincare.com/shop/Stores_App/Store.asp?Store_id=103&page_id=5

該換季了-5步輕鬆收納衣物

2007年04月16日
公開
54

 該換季了-5步輕鬆收納衣物 文�謝曉雲 端午節即將來到,正是收拾厚重冬衣,準備換季的時刻,面對滿衣櫃和抽屜的厚重衣物,要好好收拾,總會讓公私兩頭忙的人頭痛不已,其實只要按照以下5個步驟,並掌握分類原則,換季的衣物收納就不再是件煩人的工作。 1.先捨棄不穿或破損的衣物。 翻箱倒櫃,發現5年前買的洋裝,安靜地躺在衣櫃深處,一件看來陌生的紅色毛衣,根本想不起來什麼時候買了它,更不可思議的,自己竟然有3件幾乎一模一樣的黑色針織衫。如果這樣的場景每年都在你家的衣櫃或收納箱裡出現,表示你真該學一學丟東西的學問了。 丟東西不免一場天人交戰,一個捨不得的念頭,又會讓那些來年還是不會穿的衣服又躺進衣櫥裡,為了避免徒佔空間,以下這些原則能幫你衡量哪些衣物應該丟掉或送人: ◆2年以上不曾再穿戴的衣服、皮帶、鞋子、帽子、圍巾等。 ◆樣式、顏色重覆。 ◆尺寸不適合或和目前年齡、造型不搭配的衣服。 ◆有污點而洗不乾淨、發霉及被蟲蛀咬的衣服和寢具。 ◆穿了不舒服、傷腳的鞋子及磨損的襪子。 ◆破舊而無法修補或是不再使用的床單。 衣服如果沒有破損,不妨考慮送給合適的親友,另外也可以捐贈到慈善機構。確定要丟棄的衣服或寢具則交由資源回收車處理。 2.清洗每一件穿過的衣服。 該丟棄、送人的都處理完畢,留下來的衣服,在裝箱收納前,必須先清洗,即使只穿過一次,看起來並不髒,也不能偷懶不洗就收進箱子或衣櫃裡。 「穿過的衣服會沾上汗液,不清洗就容易留下汗漬,這是造成衣服發黃、留污點的原因,」輔仁大學織品服裝系講師陳麗卿解釋說。所以每一件準備封箱的換季衣服,都必須先洗乾淨。 提醒你,清洗衣物時注意下面幾個步驟: ◆先取出口袋中所有的物品,並將衣服上有小破洞、縫線及鈕釦脫落的地方修補好,因為這些破損如不事先補好,清洗後情況會更嚴重。 ◆看清楚衣服上所附的洗濯方式,確認需要乾洗或水洗?手洗或可用洗衣機清洗? 羊毛、絲織品、麻及嫘縈(Rayon)等質料的衣服下水後容易縮水、變形,一般而言必須送洗衣店乾洗,尤其是絲織品及嫘縈的固色性較差,遇水後容易有褪色的問題。另外,「男士的西裝及女士的套裝最好也能乾洗,比較不容易變形,」陳麗卿建議。 在清洗前先確定每件衣服適合的清洗方式,才不至於毀了一件可以再穿幾年的衣服。 ◆貴重的衣服要減少清洗次數。尤其是必須乾洗的衣服,太勤於送洗,衣服上殘留的化學洗衣劑(過氯乙烯,一種致癌物質)不但威脅健康,同時也容易傷害衣料。 陳麗卿建議,大衣、西裝及套裝的外套一季最多送洗兩次即可,局部的髒污可以採局部清洗。羊毛衣則可以用海棉沾一些水,輕輕擦拭衣服表面來去除污垢。 ◆將衣服大致分類,必須乾洗或特殊處理的衣服送交洗衣店,可以自己清洗(水洗)的則依衣服質料、顏色(深、淺色)及髒污程度等分開清洗。 針織線衫及標示可以水洗的毛料衣服最好能手洗。毛衣可以先浸泡在加水稀釋的冷洗精中,不超過15分鐘,然後用手輕輕按壓,切記不可大力揉搓。洗好之後,用手輕輕擠掉水分,或將衣服攤平放在大毛巾上,以捲壽司的方法把毛衣捲起來,吸乾水分。 尼龍的衣料容易染色,建議和其他深色衣物分開清洗。 近幾年流行刺繡及縫上珠珠、亮片等裝飾的衣服,這類衣服建議能翻面清洗,如果要以洗衣機洗濯,一定要放進洗衣網中。 ◆沾了果汁、口紅、油漬等污垢,或是衣領、袖口等特別髒的部位,不妨先局部清洗,然後再整件手洗或丟進洗衣機中,洗淨效果會更好。 ◆清洗衣服時,在水中加一些醋,可以產生定色的保護效果,防止衣服褪色。 3.將衣服分類收納 自己在家清洗完的衣服,在確定已經完全乾燥(自然晾乾或烘乾),便可以開始收納工作。 至於從洗衣店拿回來的乾洗衣物,一定先將外面覆蓋的塑膠套取下,打開窗戶,並放在通風處吹風,讓殘留在衣服上的有毒化學物質揮發掉,直到完全沒有刺鼻的味道,再放進衣櫃或箱子裡。 不過收納換季的衣物,不是一股腦塞進衣櫃中就算了事,事先做好分類,不但省時省力、收得有效率,還能讓你清楚知道已經有了哪些東西,避免重覆購買類似衣服的情形再度上演。 將要收納的衣服分類,可以按幾種方法進行: 以個人分類。你當然不會希望打開箱子想找件針織衫時,同時發現先生的褲子和孩子的毛衣和你的衣服全混在一起。個人的衣服分別裝箱或集中放在衣櫃中某一區,今年秋冬要拿出來整理再穿時,比較快速、方便。 以衣服的質料決定應該掛或是折疊存放。適合吊掛的衣服:大衣、西裝、套裝、易生皺折的襯衫,另外像亞麻(linen)、嫘縈、全棉等質料的衣服,最好也能用吊掛方法收納。 適合折疊的衣服:所有針織衣物,包括上衣、褲子、裙子和洋裝等。另外毛衣也應該折疊收藏,而且儘量放在抽屜或收納箱的上層,避免在上面放較重的衣物。至於冬季的運動服、休閒褲或牛仔褲,則可以用捲壽司的方法捲起來收納,既省空間又容易取拿。 以衣服顏色及類型分類。將同色系、同類型或同功能的衣物(例如上班服或休閒服)集中收納,這樣方便服裝搭配及提供日後購買衣服的參考依據。 另外可以考慮在收納箱上貼標籤,記錄裡面放了哪些東西,例如誰的衣服?哪種類型的衣服或配件等,看過就一目了然。 4.做好除濕和防蟲措施 想延長衣物的使用壽命,除了適當清洗外,最重要的是除濕及防止蠹蟲蛀咬。 ◆選擇能密封的櫥櫃及塑膠收納箱來存放換季衣物,可以防止衣服受潮。 ◆台灣的生活環境潮濕,所以定期除濕、維持室內適當的濕度(相對濕度60%以下),能防止衣物發霉,也避免塵B滋生,引起各種過敏症狀。 建議每個月打開衣櫃一次,利用除濕機來除濕,或者自製天然的除濕劑,放進衣櫃或收納箱中。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董事長陳曼麗建議,利用舊棉襪或棉布袋裝入小木炭或活性碳,紮緊袋口後,放入衣櫃中,就成了現成的除濕劑。另外,也可以利用濾水器卸下的濾芯,放在衣櫃中防潮,達到天然的除濕效果。 注重環保的德國人也有慣用的除濕妙方,他們在衣櫃或收納箱中放入晒乾的柳橙或橘子皮,不但能當乾燥劑,還可以防蟲。 至於市售的除濕劑,能不用就盡量少用。因為根據消基會的調查發現,這些除濕劑中,六成以上添加了防霉、防蟲、除臭的化學藥劑,容易對家中的幼兒造成不良影響。某些成分為氯化鈣的除濕劑,在吸濕氣的過程中釋出氯氣,刺激呼吸系統,使氣喘患者感覺不適,所以使用時必須特別小心。 ◆自製天然的驅蟲劑。 一般家庭習慣在衣櫃或收納衣服的箱子中,丟幾顆市售的合成樟腦丸、A丸來防蟲,不過對於家中有蠶豆症的孩子來說,這些防蟲劑可能為他們帶來急性溶血症的危險,嚴重者會危及生命。 如果不能使用樟腦丸,或是不喜歡那種刺鼻的味道,甚至對市售含有化學物質的防蟲劑會出現過敏現象的人,陳曼麗也建議,不妨自己動手做天然的驅蟲劑:將一大匙顆粒狀的胡椒子、乾的煙草或乾燥過的菊花瓣裝進小棉布袋中,再放進衣櫃或收納箱裡。 另外,檜木也有驅蟲的功效。放一些檜木片到衣櫃中,也是天然驅蟲劑。 更簡單的方法,在抽屜或箱子裡鋪幾層舊報紙,上面再鋪上一層白紙,然後將衣服放入。報紙不但能吸濕氣,油墨還會令蠹蟲退避三舍。 ◆廢物利用製作衣套。 將衣服套上衣套,也能防潮及防蟲。不過陳麗卿提醒說,塑膠袋不通風、容易聚積濕氣,不適合用來套衣服,除了考慮購買市售的防塵、防潮收納套之外,她認為不妨利用不穿的大件T恤當做衣套,省錢又方便。另外,將舊的床單、被單稍做改造也行,不花錢又能資源再利用。 5.找出最佳的收納地點 ◆如果家裡有儲藏室或固定的儲藏區域,那裡就是換季衣物最好的存放地方。   ◆臥室的床底下如果是空的,可以將衣服的收納箱或厚重的棉被寢具往裡放。 ◆衣櫃最上層的空間因為取拿不方便,也適合放置暫時不穿的換季衣物。 ◆衣櫃中的衣服要長短分開吊掛,這樣短衣服下方的空間又可以存放鞋子、皮包及其他配件,或是再擺幾個收納箱。 ◆秋冬季常添購的靴子或厚重的鞋子,在去除污垢、擦拭乾淨後,塞些報紙進去,一方面吸濕氣,另方面防止鞋子變形。泡過的茶葉渣或咖啡渣可以用來除鞋臭,晒乾之後裝進棉袋中,就成了天然的除臭劑。 收藏換季鞋子可以考慮放在買鞋所附的鞋盒中,然後放在床下、衣櫃上層或底部,並在盒子外面寫明裡面裝的是哪一雙鞋,如果有時間,不妨為每雙鞋照張相,貼在鞋盒外,一看便明瞭。 只要注意正確清洗、定期除濕、防蟲及妥善收納,每一件衣服都能完好地再陪你過下一個秋冬 資料摘於《康健雜誌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