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荳荳123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週末一公斤宿便排毒計畫

2007年03月27日
公開
14

研究腸道細菌已經34年的日本辨野博士表示,現代人普遍都有排便量不足的問題,一般的上班族婦女,一天的排便量可能只有100∼200公克,排便量與每天吃進去的食物,根本不成正比,而消化完的廢棄物,由於無法排出體外,就累積在腸道內,造成腸道老化。 由於現代人生活緊張忙碌,要求每天都能大量排便實在困難,辨野博士因此退而求其次,只要在週日能夠徹底清除宿便。辨野博士設計的週末排毒餐,是透過三天連續的飲食計劃,在週末可以排出1公斤的宿便,幫助體內環保與排毒。 他實施一年的時間,在沒有任何節食的情況下,體重減輕10公斤,體脂肪從28%降低為23%,膽固醇值降為正常,痛風及花粉症問題也都完全解決,而且他每天都可以定時排便。 辨野博士的週末1公斤宿便排毒餐的原理,是利用大量的纖維質清洗腸道。不需要節食,只是把週五與周六晚上的晚餐,用排毒餐取代,即可達到週日上午痛快排除宿便的目標。 週末一公斤宿便排毒餐: 週五晚上:250克優酪乳+500克地瓜(蒸熟連皮吃)+蘋果2個 週六晚上:250克優酪乳+500克地瓜(蒸熟連皮吃) 週日早上:痛快排便,徹底清除宿便。 辨野博士建議民眾,除了吃週末1公斤宿便排毒餐,最好還能配上每天快走8000步。從飲食與運動雙方面著手,不但可以排除宿便,防止腸道老化, 還能附帶有減肥效果,辨野博士希望能夠幫助台灣民眾,一起對抗腸道老化,預防大腸癌。

每天送一顆「金蘋果」給別人

2007年03月26日
公開
8

戴晨志博士藉由一個個溫馨感人、勵志進取、深具啟發性與影響力的故事與經歷,鼓勵讀者即使在「失意」時,也絕不能「失志」;在「失意」時,心中仍然要「得意」,因為,沒有人一生注定要倒楣的,把意外和挫折當成人生的「轉折」,只要心存希望、充滿信心、努力實踐,就可以展現自己超強的力量!(本報內容摘錄自戴晨志《勝利總在堅持後》一書、時報出版) 勝利總在堅持後 每天送一顆「金蘋果」給別人 做一隻「傳遞愛的蝴蝶」 有時,我們愛之深、責之切, 會送給別人一顆「爛蘋果」 批評他、責備他、苛責他, 我們可以學習送給別人, 一些「金蘋果」 鼓勵他、讚美他、欣賞他! 前些天,收到一位邱小姐的讀者回函,信中說,大概十年前,她曾在企業主管的教育訓練中,聽過我的課;如今,她已經是高雄七家店的主管,所以,常在各分店的早會或週會中,和員工們分享我書中的故事和觀念。 當我打電話給邱小姐,向她致謝時,她訝異得說不出話來,因她沒想到,作者竟然會親自打電話給她。電話中,邱小姐跟我說了一個故事–「戴老師,我平常都有看您的書的習慣,有時開會時,手邊也會順手帶著您的書去開會。有一次,我們董事長看到我正在看您的書,他也沒說什麼;可是,今年四月中旬,我們的董事長到高雄來訪視,我去接機,您知道嗎,我們董事長手中居然拿著兩本您的書耶..」邱小姐很興奮地說繼續說道:「我們董事長見到我,就笑嘻嘻地對我說:『這是我剛才在松山機場書店買的,我知道妳有看戴博士書的習慣,所以我給妳買一本,我自己也留一本看!』」 「真的啊,妳們董事長親自買書送妳啊!」我也很訝異。 「對啊,我們董事長送我的書是《靠志氣,別靠運氣!》,而我們董事長手上的那本是《幽默智慧王》。」 「妳是哪一家公司啊?董事長是誰啊?」我好奇地問。 「我們是曼都髮廊啦,我們董事長是賴孝義先生啦..」 哇,我真是太感動了!邱小姐十年前聽過我演講,至今還記得;而賴董事長,只是因瞄到員工喜歡觀看我的書,竟然在上飛機前親自買了我的書,一下飛機,就把書送給員工,作為鼓勵,這真是太窩心了! 我不認識賴孝義董事長,只看過有關他的報導–他年輕的時候,也只是髮廊裡的小弟,但他早上一定最早到店裡,去負責開門,因為最早到,就可能多做到一名客人;中午,別人外出去吃飯,但他也仍是很少外出,希望多為客人服務;晚上店裡打烊,他也最後離開,儘可能把事情做到最好。 賴董事長「肯吃苦、任勞任怨、用心工作、樂於助人」,最後創建全台曼都髮廊連鎖大企業。他的成功,是令人讚嘆、尊敬的;而他對員工的用心與細心,更可以從親自買書、送書的具體行動中看得出來。 邱小姐在電話中對我說:「戴老師,您親自打電話給我,我真是太高興了!我們董事長和?z,一位是長者,一位是德者,對我的用心栽培和鼓勵,真是讓我感動..」 我的老天,我哪有做什麼呢?是妳說了賴董事長的故事,才讓我更加感動呢!我們一生,常會遇到一些貴人,就像賴孝義董事長的故事,對我而言,更是一則讓我學習的大啟示啊!而邱小姐和董事長,也都是啟發我的貴人啊! 半年前,也有一位朋友送我一張彩色的古代國畫,我好喜歡,畫上有題字: 「寒山問拾得: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賤我、騙我,如何處治乎? 拾得曰:只要忍他、讓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 反敗為勝小講義 阿忠問阿珠說:「從以前到現在,有沒有人說過妳很漂亮?」 「有啊,我爸常說我很漂亮啊!」阿珠說。 「除了妳爸爸之外,還有誰嗎?」 「有啊,還有我阿公、阿嬤啊!」 「那有人追過妳嗎?」阿忠再問。 「有啊,野狗常追我!」阿珠說。 「那有人對妳吹過口哨嗎?」 「有啊,交通警察對我吹過口哨!」阿珠回答。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不是一出生就很漂亮,或是很帥,但,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做一隻「傳遞愛的蝴蝶」–傳播自己的愛心、關心、同理心、祝福心,給我們週遭的人,讓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就如同「蝴蝶效應」一般,快速地把愛播散開來。 人與人彼此的溝通,就像「舀桶子的水」一樣,如果,我們桶子裡的水,只進不出,就會漲溢出來;可是如果有進有出,就可以保持鮮活、不會發臭;若我們桶裡的水,只出不進,就會漸漸乾涸、枯竭。 人的相處和互動也是一樣,只要我們用心地「舀一杓子的水給別人」,就可以幫助別人,使人快樂、歡喜,也使人成長,我們何樂不為呢?相同地,別人因著我們舀一杓水給他,他也會找時機舀一杓子的水回贈我們。這樣,我們桶子的水「有出有進」,就不會是靜死不動的「死水」,而是甘甜美味的「活水」。 不過,我們卻不能去舀別人的水,放到自己的桶子裡,因為舀別人的水,來增長自己,會減少別人桶子裡的水,也會引來不悅。 在職場中,在生活裡,有時我們會因為愛之深、責之切,而送給了別人一顆「爛蘋果」–批評他、責備他、苛責他,讓對方心生難過。 事實上,我們可以學習,每天試著送給別人一些「金蘋果」–鼓勵他、讚美他、欣賞他,讓對方聽了心生感動與感謝。 每天送出「金蘋果」,是免費的、是不用花錢的,但可以讓別人快樂,而且是「雙贏」的;送出「爛蘋果」,當然也是不用錢的,但卻給人憤怒、生氣、痛苦,而且是「雙輸」的。 我們每天都可以試著送出「十個金蘋果」,一句適時激勵的話、安慰的話、讚美的話,或鼓勵的小禮物,都絕對是無窮盡的祝福,也是促進彼此友誼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