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 茹 ♥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14週

2007年11月24日
公開
49

懷孕第14週 孕婦生理變化 你的腹部已開始隆起,你得換上孕婦裝了,懷孕期荷爾蒙作用會使大腸放鬆而易有便秘的現象。陰道分泌物仍多,正常的分泌物應是白色、稀薄、無臭味的。 胎兒發育成長 寶寶的體重約有30克,8公分至10公分大小。神經系統功能更加成熟,四肢伸屈自如。此時腦已形成大腦與小腦;心跳的速度約為成人的兩倍;耳朵也由頸部的位置移至頭的兩側。這時的寶寶已對外界的刺激有反應,如果妳以手指戳妳的肚子,寶寶會蠕動想避開。寶寶手指上獨一無二的指紋這時也出現了。 相關飲食 此時期可多食用一些含蛋白質的食物,如魚、雞、奶、蛋、豆類等,以促進寶寶腦部及神經系統的發展。 注意事項 1.多運動、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以減少便秘發生。 2.維持陰部衛生,保持乾燥並勤於清洗,穿著棉質寬鬆內褲。 3.若陰道分泌物有味道或顏色變黃或陰部搔癢,請找醫師檢查與治療。 如何運動 這時可以慢慢開始做一些關於產前的運動,如「盤腿坐式」:每天一次,每次5至30分鐘,可鍛鍊腹部肌肉及關節處韌帶的張力,防止懷孕末期而引起的痙攣、抽筋。 *要注意的是: 1.運動前要先排尿,以免加重骨盆肌的負擔。 2.不要突然站起或坐起,避免姿勢性低血壓。 3.做運動時一定要注意呼吸,不要憋氣,必要時口中跟著出聲數。 4.量力而為如遇到疼痛或不適時就立刻停止。

***代替處罰的十種方法***

2007年11月18日
公開
51

孩子雖然有時像小天使般可愛,有時卻又頑劣固執得像個小惡魔,教爸媽頭疼不已。當孩子實在是太過份時,再怎麼理智的爸媽,也很難不被激怒。這裡提供幾個小祕訣,幫助爸爸媽媽以和平的方式圓滿解決問題。 【方法一】讓孩子有選擇的機會   避免老是以大人的權威命令孩子這樣那樣,讓孩子有機會作選擇,覺得自己意見被尊重,往往能得到更好的效果。例如問他「你想先刷牙還是先洗澡?」本來兩者都不想做的孩子,可能就會勉強選擇一種。 【方法二】尋求其他解決之道   當孩子想做一件會引起麻煩的事時,不要直接告訴他不可以,而是提議另一種能夠讓他做那件事的方式。例如,如果孩子想要在廚房蓋積木城堡,建議他到客廳去玩,因為在那裡可以蓋更大更豪華的城堡。 【方法三】聽孩子說內心的感覺   氣極了的爸媽,往往最直接的反應就是破口大罵。試著冷靜下來,問問孩子的感覺,或許你會發現孩子其實也是情有可原。例如孩子欺負弟妹,可能只是因為害怕弟妹搶走爸媽的愛,所以想引起爸媽注意而已。 【方法四】跟孩子講道理   除了平時的告誡外,爸媽也要在實際情境中教孩子道理,孩子才會愈來愈懂事。例如,孩子搶弟妹的玩具,問他「如果你的玩具被別人搶走了,你會不會不高興?」,讓他明白自己的行為會如何影響別人。 【方法五】讓孩子嚐到自己行為造成的苦頭   在無大礙的前提下,讓孩子自己體會自食惡果的滋味。例如,孩子堅持繼續玩不吃飯,屢勸不聽後,就別勉強他;當他自己餓了要求吃飯,告訴他「你說不吃的,我們就全都吃完了啊!」先讓他餓一陣子,再拿東西給他吃。有了這樣的經驗,他就會知道準時用餐的必要。 【方法六】以有趣的方式轉換衝突情境   爸媽如能發揮幽默感,不但能讓自己不生氣,也能化解孩子的反抗態度。例如孩子不肯刷牙時,爸媽可以說:「我們來試試一種好玩的方法,我刷你的牙齒,你刷我的牙齒好不好?」 【方法七】協商雙方都能接受的辦法   有時和孩子談條件、彼此各退一步也是不錯的方法。例如,天色已晚,孩子還不願意離開遊樂場,可以和孩子協議再玩三次溜滑梯就回家。 【方法八】稍作讓步   爸媽稍作讓步,通常可以立即解決問題,不過這種方式只能偶爾為之。例如,孩子吵著想睡覺,不願意刷牙,爸媽可以說:「好吧!既然今天你這麼累,就不要刷牙好了,可是只有今天喔!」 【方法九】暫時離開,直到自己平靜為止   極度忿怒的爸媽,可能無法理智處理問題,此時最好先離開一下,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做點其他事,例如打電話給朋友、聽音樂等,暫時不想孩子的事。等自己平靜以後,再來解決問題,和孩子好好談談。 【方法十】修正自己的期望   有時換個角度想,孩子年紀小,好動、固執、健忘、沒耐性、自我中心、異想天開,其實都是很正常的。只要自己不要太苛求,事情並沒有那麼嚴重

【文章】父母對付寶寶的精彩妙語

2007年10月31日
公開
61

父母妙語,消除與寶寶的距離   做爸媽的心裡都明白,孩子越是長大,越是難溝通,親子間的溝通你須要有些策略,哪些是禁言,哪些妙語,聰明的父母要牢牢記心間。比如…… “我不要吃飯,我要吃薯條” 媽媽剛預備了午飯,但珊珊卻沒精打採地伏在餐桌上,不肯提起筷子進餐。媽媽以為珊珊不舒服,誰知她卻嘟著小嘴兒說我不吃飯,我要吃漢堡包、薯條…… 禁 言 “現在是你煩人還是我煩人?我叫你吃什麼便吃什麼,不吃飯就什麼都不準吃,餓死你。”“很多小朋友想吃都沒得吃,你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你不吃飯,我就給街邊的小朋友吃。” 妙 語 “你乖乖地吃了午餐,到下午吃茶點時,媽媽再帶你去吃漢堡包。” 專家指路: 孩子鐘情于美味可口的零食是無可厚非的,而漢堡包及薯條等食品又特別為小朋友所喜愛。雖然如此,但父母總不能讓孩子以此作為三餐的主要食糧,否則,不但影響孩子正常的營養吸收,也容易使孩子養成偏食習慣,到發覺時要把這壞習慣改掉也很難了。 這些快餐小食對孩子來說是既美味又簡單,而且這類快餐廳的設計氣氛也迎合小朋友的喜好,加上隨餐附送的玩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所以,要改變珊珊這種想法和偏食傾向,短時間內是比較困難的。因此,媽媽在下廚時便要多花一點心思,設計多些色香味美、配搭新鮮的食物款式,例如孩子喜歡吃薯條,可煮些西餐如漢堡牛扒加薯條,又或做個番茄生菜牛肉三文治,慢慢糾正孩子的飲食習慣。 “為什麼只有我沒有零花錢?” 丁傑的父母皆是勞工階層,每月賺取的薪水只夠該月開支,所以也沒有餘錢給兒子作零用。丁傑眼見同學們有新波鞋、新書包上學,而自己的波鞋與書包已非常殘舊,課間休息時想喝瓶汽水也沒有錢買,越發感到自卑。他開始討厭父母,討厭這個家庭。有天晚飯,他看著桌上僅有的青菜和炒蛋,突然向父母大發雷霆:“最終錯的是你們,為什麼要生我出來受苦?”父母聽後很傷心。 禁 言 “你真沒良心,生你出來養大你,還說這些話。” “有飯吃、有屋住,你算受什麼苦?” 妙 語 “現在我們是窮,但只要樂觀面對,總會渡過這個困境。” 專家指路: 這個社會最怕是互相比較。貧窮不是罪過,但當孩子看到別人的生活條件、物質享受都比自己好,便會造成一個很大的心理障礙。 要消除這個心理障礙,父母便要灌輸貧亦樂的意識給孩子,讓孩子明白獲得歡樂並不一定是用錢買玩具或電子遊戲機。父母可在假日帶孩子到公園呼吸一下大自然的空氣,或者到沙灘玩水,這些活動都不需要花太多錢,而孩子又可以在伙伴間有話題,對他們的身心發展會有一定的裨益。 這是個自卑感頗重的孩子,他認為自己生存在這個世上是在受苦,並把這種情緒發洩在父母身上。在這種情況下,父母首先要給孩子一份鼓勵,告訴他困境是暫時性的,只要父母努力工作,“總會渡過這個困境”。然後引導孩子從正面去看整個家庭狀況,例如,雖不算是豐衣足食,但相比一些農村的小朋友好,而父母努力工作都是想改善家人的生活,讓孩子理解父母這份心意,從而感受到父母的關心和家庭的溫暖。 “賺錢比我還重要嗎?” 天佑的父母為了讓家庭生活質量好些,除了白天工作外,晚上還要兼職。所以天佑每晚只能和奶奶一起吃晚飯,只有星期天才能與父母一起。雖然父母每天都會打幾次電話給兒子詢問情況,但實際上還是冷落了兒子。這個星期天,天佑父母睡至日上三竿才起床,只見兒子獨個兒坐在沙發上吃餅幹,才想起他奶奶今天去大姑家了,于是連忙哄兒子上街去吃漢堡包。天佑滿眶淚水說:“你們只顧賺錢,理過我嗎?” 禁 言 “我們忙于工作都是為了你。” “如果不理你,我們就不用這麼辛苦!” 金 言 “對不起!是我們沒有顧及你的感受,讓我們談談……” 專家指路: 物質享受固然重要,親子之情卻不容忽略。因為要多賺錢而剝削了孩子與爸爸、媽媽相處的機會,損失的肯定比金錢為多。越來越多的父母因忙碌而忽視了與子女的溝通,當工作停下來時,才發覺自己並不了解子女的想法與喜好,而子女亦因此覺得父母並不關心他們,親情越發疏遠。所以,不少所謂代溝問題都只是人為的,如果父母、子女能夠有好的溝通,互相關心,又何來代溝呢?孩子渴望與父母共聚天倫,好不容易才等到星期天,爸媽卻貪睡遲起床,使孩子更加失望。在此情況下,父母應該檢討是否需要兩人同時做兼職?是否可以改為單方兼職或雙方都放棄兼職,多些時間陪伴孩子。即使為了生活而不得不兼職,亦要多些與孩子溝通,感受他們的內心世界,擴展親子之情。 [信息來源:瑞麗女性網]

【文章】寶寶出生後的幾大重要事件

2007年10月31日
公開
62

寶寶滿月的時候和剛出生時變化非常大,如果我們能預先知道這一個月寶寶可能發生的“大事件”,新媽媽一定能安心不少。 大事件1:第一聲啼哭 (剛出生) 濤濤媽媽:寶寶果然一出生就哭,還是個“大嗓門”,只是這個小家伙沒哭多久就睡著了。 在出生之前,胎兒靠臍帶傳送母親血液中的養分為生。他的肺部還不能運作。胎盤保證著母親富含氧氣的血液和胎兒排出的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之間的交換。出生後,接觸到空氣,他的呼吸系統和血液循環系統就不能再依賴于母親,他開始呼吸,心髒和肺部開始循環運作。空氣充滿了他的肺部,肺泡擴張,很快,你就聽到了這歷史性的第一聲啼哭。 大事件2:第一次吃奶 (出生後半小時內) 路陽媽媽:寶寶吃奶的感覺很輕柔,和想象中不一樣,當時奶還沒有下來,寶寶嘬了幾口就睡著了。 足月寶寶娩出清洗後,如果你的身體允許,就可以給寶寶喂奶了。在剛開始的兩天裡,你的乳房也許只分泌幾滴初乳,但是初乳的營養成分相當高,而且含有很多抗體,能增加孩子胃腸道抵抗細菌的能力。所以,要是寶寶醒來,還是讓他多吸吮吧。 大事件3:接種疫苗 (出生後24小時內) 小程爸爸:第一天,護士通知去領卡介苗和乙肝疫苗接種單。給寶寶洗澡後,護士就給他接種了乙肝疫苗。 新生兒乙肝疫苗常規接種後,至少9年內不用加強免疫。注射時間為24小時內打第一針,滿月後打一針,6個月後再打一針,共三針。卡介苗是用來預防結核病的。凡是足月新生兒均應在出生後24∼72小時內完成卡介苗的接種,寶寶3個月時,還應到當地的結核病防治所做結核細菌素試驗,以明確接種是否有效。 大事件4:排胎便 (出生後24小時內) 曼曼媽媽:第一次笨手笨腳地拉開小家伙的紙尿褲,就被綠黑色的大便嚇了一跳。 這很正常。當寶寶還在你肚子裡時,這種綠黑色的東西就在他小腸內了,現在寶寶腸子蠕動正常了,便將這些東西排出體外。通常在嬰兒出生24小時內,胎便差不多就排幹淨了,接下來的兩三天你會見到過渡期的排便,顏色將是帶有暗綠色調的黃色,並且稀軟,有時還會含有黏液。再後來就看你給寶寶吃什麼了。一般而言,吃母乳的寶寶會排出金黃色稀軟的糞便;吃奶粉的寶寶,排出大便的顏色從淡黃色到褐綠色都可能有。 大事件5:生理性體重減輕 (出生後24小時內) 貝貝爸爸:小寶貝出生第一天體重是3千克,第二天就輕了。 新生兒在出生前長期浸泡在母體的羊水中,當他們出生後,需要在幹燥的空氣中把身體裡多餘的水分蒸發掉,同時還有大量胎便排出體外,所以體重會減輕。一般來說,正常的新生兒出生第二天體重開始下降,出生3∼5天後體重開始回升,如果此時還有體重減輕的情況,醫生就會對嬰兒進行全身檢查。 大事件6:臍帶脫落 (出生後3~14天) 丁點爸爸:每次洗完澡都會給寶寶清洗臍部,那天用棉棒一旋,臍帶底端就掉了下來,還流了點血,還好我知道寶寶不會痛。 通常情況下,寶寶的臍帶會在出生後7∼14天、最早3∼4天內脫落。在臍帶脫落前,為了避免感染,臍部要保持幹燥,洗澡後如果浸濕了,用蘸有酒精的棉棒順時針擦臍帶根部進行消毒

【文章】認識影響寶寶睡眠的誤區

2007年10月31日
公開
61

誤區一:抱著睡能使寶寶有安全感,入睡快。 抱著睡確實可以讓寶寶獲得安全感,但也容易讓寶寶形成依賴性,等寶寶大一點,再想改變就很困難。這種過分依賴心理還會延長寶寶睡眠時間,容易造成入睡困難。這對寶寶養成獨立入睡的習慣會造成不良影響。 誤區二:寶寶愛什麼時候睡就什麼時候睡,至于睡眠習慣,等他快上幼兒園時再調整就可以了。 0∼1歲是寶寶睡眠行為形成的關鍵期,24小時的晝夜節律一般在1歲以內就已經建立了。寶寶四五個月大時睡眠已經比較有規律了,這時就可以有意識地培養他良好的睡眠習慣。否則,不良的睡眠習慣一旦形成,再去糾正就很難了。 誤區三:不管寶寶什麼時候入睡,只要睡眠的時間總量夠了就行。 充足的睡眠對于寶寶的生長發育非常關鍵,因為在睡眠中生長激素分泌要比平時多3倍。但是,只強調寶寶的睡眠時間總量是不夠的,還要注意他的睡眠質量。入睡越晚,深睡眠所佔的比例就越少。而深睡眠和寶寶的生長發育是直接相關的,因為生長激素主要在深睡眠階段分泌。所以,要讓寶寶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晚上8∼9點睡覺為宜。 誤區四:寶寶的睡眠時間必須達到他這個年齡段的要求。 雖然每個階段的寶寶都有睡眠需求量,但這是一個平均值,寶寶之間存在個體差異,有的寶寶可能睡得少一些。只要寶寶的精神狀態好、食欲正常、體重增長良好,就不用擔心。但是如果睡眠時間明顯比平均值少,比如一般新生兒要睡16∼18個小時,你的寶寶只睡到12個小時,就需要咨詢醫生,進行生長發育方面的檢測。 誤區五:寶寶一定要睡午覺。 如果寶寶已經滿3歲了,晚上的睡眠質量很好,而且睡眠的時間總量也夠,就能夠滿足他生長發育的需求,不必要求他一定要睡午覺。而且,如果寶寶白天不睡覺,活動量很大,會消耗很多精力,這樣他在晚上會睡得很香,睡眠質量很高。

【文章】自然斷奶,還是主動斷奶?

2007年10月31日
公開
47

如果你真想主動給孩子斷奶,請先問自己一個問題:你是不是剛剛開始母乳餵養不久,因為遭遇到一些困難而考慮斷奶?又或許你本想讓母乳餵養的時間再長一些,但身體實在是覺得很不舒服或者有些吃不消。   現在你的寶寶有多大,剛剛幾個月還是已經快兩歲了?你在認真地考慮斷奶的問題嗎?     有的媽媽會選擇一直給孩子喂母乳,直到他不想吃或者不再需要的那一天。我們把這種狀況稱為“自然斷奶”。另外一種情況是因為一些外在的因素,例如媽媽在餵養的時候遇到一些困難、媽媽得了乳腺炎等,迫不得已給孩子斷奶,這種情況下稱為“主動斷奶”。   如果你真的想主動給孩子斷奶,先別忙著下決心,請先問自己一個問題:   你是不是剛剛開始母乳餵養不久,因為遭遇到一些困難而考慮斷奶?   也許你本想讓母乳餵養的時間再長一些,但身體實在是覺得很不舒服或者有些吃不消。如果是這樣,我們想要提醒你,根據美國兒科學會的研究,認為母乳餵養至少一年會對寶寶非常有好處。所以,先不要著急做決定,可以就你遇到的困難先向專家尋求幫助。   提示:夏季不宜給寶寶斷奶   夏天胃腸道疾病盛行。這時期斷奶,改變了孩子的飲食習慣,孩子容易鬧病,而鬧病後又會影響到食欲,使其進食量大大減少,這樣便不利於幼兒的生長髮育,甚至有損其身體健康。   隨著社會壓力的加大,當前城市的年輕媽媽急著斷奶的比例較高。為了工作不願休完整的產假,剛把寶寶喂至“滿月”,就急不可耐放棄母乳餵養。今天是“國際餵養周”第一天,記者昨日特別採訪南京市婦幼保健院護理部專家,專家建議年輕母親不要著急給孩子斷奶,而眼下正值炎熱的夏季,更應推遲斷奶時間。   “我的寶寶11個月,我現在正為是否應斷奶而苦惱?”“寶寶7個多月時我開始來月經。有些人說,我的奶變味了,不應該繼續喂寶寶,而應該斷奶,我該斷嗎?……”近日,經常有產婦打電話到該院的產科來諮詢相關斷奶問題。   產科的醫生都會回答她們,夏天不宜斷奶。專家分析說,因為母乳是嬰兒的理想食品,它除了提供正確的養分之外,還含有協助克服腸胃、呼吸系統以及耳道感染的白細胞和蛋白質。夏天是胃腸道疾病盛行的季節,這時期斷奶,改變了孩子的飲食習慣,孩子容易鬧病,而鬧病後又會影響到食欲,促使進食量大大減少,損害了身體健康。美國兒科學院提倡嬰兒應該由母乳餵養至一歲。美國衛生部長還認為,被餵養到兩歲的孩子們是幸運的。   隨著社會壓力的加大,當前城市的年輕媽媽急著斷奶的比例較高,為了工作不願休完整的產假,剛把寶寶喂至“滿月”,就急不可耐地放棄了母乳餵養。還有一些媽媽為了急於減去懷孕期間增長的贅肉,採取節食的辦法,保持體形而選擇放棄親自哺乳寶寶,改用奶粉。護理部主任宋志潔建議這些媽媽們千萬別急著給寶寶斷奶。因為母乳餵養,一般不會影響媽媽們的身材。而女性隨著年齡的增大,肌體自身內分泌的變化,肌體彈性組織下降,會出現乳房的下垂和鬆弛。在這種情況下,及時充分的母乳餵養,反而可以緩解乳房的充盈狀態。   嬰兒的吸吮也會不斷刺激母親乳房內分泌乳汁的乳腺組織,乳腺組織接受外界刺激越多就越發達。另外,喂奶其實也是一個大量消耗熱能的過程,可以起到“瘦身”的作用。孕婦在生產前體內會存積約36000卡的熱量,以供哺乳時期使用。孕婦產後若不哺乳,這些熱量不能散發出去,不但不利於保持體形,相反還更容易發胖。   如果你的孩子已經幾個月大了,你打算給他斷奶,那麼請再次確認你的原因:   是不是覺得母乳餵養成為了你的負擔?   你幾乎不能單獨出門?你也許覺得斷奶能給你和寶寶更多的自由空間,能改變生活一成不變的節奏,能消除你那種被困住的感覺?如果是這樣,先嘗試帶寶寶出去散個步。選擇一款好用的嬰兒背巾會很有幫助。新鮮空氣和陽光是最好的減壓藥。多交些和你一樣的媽媽朋友,每月聚一聚。或者只是發發郵件,就會讓你感覺跟外面的世界有緊密的聯繫。   是不是你的家庭成員給了你太大壓力?   那些沒有努力堅持母乳餵養的人並不能完全了解這樣做能帶給寶寶的巨大好處。足夠的和正確的有關母乳餵養的知識應該就可以幫助你對抗這些壓力。記住:你可以在很多地方(包括國際母乳會)找到相關的資料,而且,千萬不要害怕提問題。   是不是你認為斷奶可以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容易?   那麼,請客觀地看看現實吧。雖然斷了奶,你仍然需要餵養你的寶寶。如果孩子還不到一歲,你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讓他適應奶瓶和配方奶。雖然斷了奶,孩子還是和從前一樣需要你,他的正在變得越來越大的世界充滿了混亂、煩躁和紛繁的資訊,他需要你給他安慰和安全感。   如果你真的覺得筋疲力盡,可以嘗試尋求多一些的幫助(你有權利得到這些幫助)。讓你的媽媽過來陪你住一段,或者請個有經驗的保姆都可以讓你得到更多的休息。   OK,如果你已經認真閱讀了上面的文字,在清楚的考慮之後仍然決定要給寶寶斷奶,那麼你現在需要做的是找到一個適合孩子的循序漸進的方法,溫柔地,帶著愛,幫助寶寶(和你自己)完成這個改變。   斷奶應該是個充滿愛的溫柔的過程   最好的斷奶過程應該是溫柔的,循序漸進和充滿愛的。我們並不贊同有的媽媽採取的“突然斷奶”的方法。這樣做不但媽媽自己會遭遇乳房脹痛,甚至是乳腺炎。寶寶也要很痛苦地適應從你溫暖柔軟的乳房到冰冷的塑膠瓶子的轉變。他會因為失去了“他的”乳房而非常傷心。   如果你的寶寶還不到1歲:先考慮取消寶寶最不重要的那一頓母乳。   如果你拿著奶瓶喂他,他不肯接受的話(他一定是因為能聞到你的氣息,知道“他的”乳房就在附近),可以嘗試由爸爸或者奶奶來喂他。最好是每隔一段時間取消一頓母乳,代之以奶瓶。這“一段時間”可能是幾天,也可能需要幾個星期。如果你覺得乳房脹得難受,可以適當擠掉一些。注意:只是擠出來一部分,而不是完全擠空。這樣可以給你的身體傳遞一個信號,逐漸減少母乳的“產出”。   如果你的寶寶已經一歲或者更大了:你可能就不再需要用奶瓶來過渡了。   你所要做的就是停止母乳餵養。“不主動給,也不拒絕”應該是個比較適合的原則。你也可以用一杯水、果汁,或者是輔食來代替孩子最不重要的那一頓母乳。也許爸爸(或者是其他的親戚)可以抱寶寶到廚房,喂他吃一頓特別的,爸爸風格的早餐。這樣做的好處是爸爸和孩子有了一段屬於他們的特殊時光,而你還可以多睡一小時。至於正餐,你可以試著先讓他吃別的食物,最後再給他吃一小會兒母乳。避免坐在你從前給他吃母乳時常坐的地方。如果孩子不吃母乳就不肯午睡,帶他出去散散步可能會有幫助。

【文章】菜鳥媽媽成功餵養7件事

2007年10月31日
公開
56

萬事開頭難,母乳餵養也一樣。除了樹立“母乳餵養最好”的堅定信念,專家的指導也會讓我們少走一些彎路。   1. 怎麼知道寶寶餓了?   餓了的時候,寶寶會表現得警覺或主動,用嘴巴做出吸吮的動作或轉動頭部尋找乳頭。 哭泣其實已是饑餓的後期“表達”。   2. 盡可能地早喂母乳。   理想的情況是,寶寶娩出後半個小時到兩個小時內開始,即使做不到,那最遲在第一個12 小時之內。   3. 按需,既是寶寶的需要,也是媽媽的需要。   寶寶餓了,不管媽媽的乳房是否充盈得很好,都要給寶寶喂食,只有寶寶頻繁有效地吸吮,媽媽泌乳量才會越來越大。   如果媽媽的乳房準備好了,寶寶能配合你吃,那當然很好,但是往往是媽媽需要的時候,寶寶怎麼都不醒。這時候,你需要借助於輔助的辦法,比如吸奶器吸出或者用手擠出乳汁,以防乳腺炎的發生。   4. 遭遇寶寶“偷懶”。   寶寶吃著吃著就睡著了?這是母乳餵養過程中幾乎百分百能碰到的情況。想想吃奶可是件主動做功的過程,得允許寶寶“偷個懶”。   讓他歇一會兒,然後捏捏他的小耳朵,撓撓他的小腳心,如果他馬上醒了,那是他還沒吃飽,繼續喂就可以了。如果他不為所動,那就放下他吧。   很多寶寶會選擇在放下的時候轉醒,還可以繼續吃。如果確實不醒,那就讓他睡吧,等他餓了,自然就會醒。   5. 一定要2 個小時嗎?   瞧,母乳餵養本來是一件多麼本能的事啊,但是很多媽媽卻把它弄得很機械。一定要2 小時喂一次嗎?其實沒有必要。寶寶每次吃奶量不一樣,活動量也不同,怎麼可能完全按點啟動呢?   6. 她每次15 分鐘,我卻要1 個小時!   為什麼她家寶寶一次只吃15 分鐘,太讓人羨慕了。我的寶貝連吃帶睡, 差不多要用1 個小時呢!   吃多久和寶寶的吮吸力量、媽媽的泌乳情況以及寶寶在吃的時候的狀態都有關係。母乳餵養是一件非常靈活的事情, 想想看, 一個出生時只有2000 克的寶寶, 和一個出生時4000克的寶寶,他們的吮吸能力能一樣嗎?   但是有一點你要保證:寶寶把前奶和後奶都吃上了。這就要求, 如果奶流中速的情況下,大約一邊能吃夠15 分鐘左右。   7. 還需要喝水嗎?   如果是指新生兒,答案是不用。看起來讓人驚奇,雖然母乳稀稀的,但是含有寶寶成長需要的足夠營養,寶寶不需要水、葡萄糖水、果汁或其他什   潘昕院長提醒   有4 件事可以增加奶水:頻繁地吸吮並儘量排空媽媽的乳房,多樣而均衡的哺乳媽媽菜譜,讓媽媽休息更多,讓媽媽心情更好。就這麼簡單。

【文章】家長最好別強迫孩子睡午覺

2007年10月31日
公開
58

午睡對於許多成人來說,是每天生活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於是,許多家長也習慣性地要把這個習慣“傳”給孩子。但是,總有那麼一部分孩子不願“領情”,這讓不少家長費盡了心思,為午間不安分的孩子煩心,為不午睡會影響孩子的身體擔心。可孩子一定要睡午覺嗎?有著十餘年兒保工作經驗的重慶兒童醫院兒童保健科醫師蔣志陽給出了否定的答案。 蔣志陽說,儘管許多幼兒園每天都安排了午睡時間,但這並不表明孩子一定要午睡,因為這種要求更多的是順從了一種社會習慣。對於一部分孩子來講,不睡午覺,對他們的生長髮育根本不會有影響。 一般來說,生長激素主要是在睡著時分泌,深睡的時候效果更好。而學齡前的孩子正處於生長髮育的關鍵期,如果能在中午有一兩個小時的睡眠,對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是有好處的。 但孩子的睡眠通常不太規律,如果再受到家長不良作息習慣的影響,很可能會在別的時間把“午覺”給睡了,這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只要睡眠品質好,而且總的睡眠時間夠了(0到半歲16小時,半歲到2歲是14小時,2—4歲是11—12小時,5—9歲是10小時左右),對於生長激素的分泌就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因而家長也不必再要求孩子午睡。如果睡不好,才需要適當調整一下。當然,也有很少一部分孩子是屬於睡眠需求比較少的一類,從嬰兒時期可能就只睡八九個小時,這種情況也沒有必要逼他午睡。 總之,家長不要強求孩子午睡,只要保持充足而有規律的睡眠就可以了。(轉自: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