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筠&彤的媽咪

日期

#Tag

試讀第4天-戲劇性的轉折

2010年01月28日
公開
8

也許是因為生病不舒服, 寶貝今天的上學狀況和前幾天完全不同, 一到學校就黏在摩托車上不願意下車, 好多老師都過來哄她也哄不動, 後來媽咪好說歹說才願意進去, 但進去後又不願意進教室, 就站在教室門口,同學們都看著她, 不管媽咪和老師怎麼說就是不進去, 後來就到遊戲區,進去一間玩具屋, 但是不肯讓媽咪走,媽咪又哄了很久, 寶貝終於勉強讓媽咪去上班, 但11點多打電話去, 老師說寶貝始終不願意進教室,也沒吃早餐, 看起來很沒精神,可能是吃藥又沒吃東西的關係, 就請阿公中午接她回家, 結果阿公說一上車就睡到回家, 整個人軟掉讓阿公一路上很緊張,怕她掉下去, 回到家就一直大哭要找媽咪, 阿嬤只好下樓把她揹上去, 哄很久才不哭,累得睡著也沒吃午餐, 還好睡了3小時起來後精神好多了,也有吃飯. 經過昨夜一晚折騰,爸比媽咪仔細討論一天, 因為媽咪實在沒把握如果寶貝一直生病, 是不是能同時顧好寶貝和肚子裡的寶寶, 加上從寶貝上學,阿公阿嬤就認為太遠極力反對, 每天給媽咪疲勞轟炸, 如果媽咪懷孕過程有什麼狀況, 的確也都得麻煩阿公阿嬤, 所以儘管爸比和媽咪都覺得非常可惜, 還是決定暫時讓寶貝留在阿嬤家. 這個轉變對爸比和媽咪而言真的好突然, 從找學校開始到試讀,爸比和媽咪的堅定都沒改變過, 不過決定讓她上學時是還沒有寶寶, 現在依目前的狀況似乎也只能這樣, 雖然對寶貝來說可能還搞不清楚, 但下次要讓寶貝上學前一定要再多多考慮, 不要再發生這種半途而廢的狀況才好.

試讀第3天

2010年01月27日
公開
9

今天寶貝的心情很好, 上學的路上開心的唱歌說話, 不過進到學校,臉色就慢慢變了, 因為時間比較早一點, 各班小朋友先在另一個教室等, 寶貝看到那麼多人就不願意進去, 老師就帶她到遊戲區玩扮家家酒玩具, 媽咪告訴她今天有帶睡袋來可以和小朋友一起睡午覺, 老師會拿書包裡的喜羊羊陪她, 等睡起來玩遊戲吃完點心阿公就來接她了, 媽咪要先去上班, 只見寶貝嘆了一口氣,勉強和媽咪說了byebye, 就低頭玩她的玩具,媽咪就先離開了. 放學後媽咪打電話問老師第一天上整天的狀況, 老師說寶貝表現的很好,沒有哭也沒有要找媽咪, 中午雖然躺了20分才睡著,但睡到老師叫大家起床才起來, 吃飯吃的比較慢,吃到最後老師要餵她,她還說要自己吃, 早上上自然生態課跟著大家一起看恐龍骨頭, 音樂課主動舉手告訴老師她沒拿到樂器, 老師發給她後就跟著老師一起打響板, 要搭火車上厠所時還告訴老師說她要排第一個, 老師就讓她當火車頭帶小朋友們去上厠所, 下午有同學生日,家長替每個小朋友買了一份麥當勞, 寶貝告訴老師她感冒不能喝冰冰的, 後來偷喝了一口跟老師說她不敢喝這個(可樂有氣泡她不敢喝). 總之適應狀況蠻好的,但活動參與度比較低, 例如律動就不肯跟著大家跳, 老師說她應該是還在觀察中沒有關係, 睡前還主動要媽咪講Melody老師(寶貝的老師)愛上課的故事. 不過今天是上學第三天就感冒了, 大概是因為喉嚨痛, 半夜起來哭好多次,也吐了幾次, 把兩件防踢被和兩件被子都吐髒了, 又一直大聲哭,寶貝每次哭, 媽咪就要起來抱抱安撫一段時間,寶貝才能睡著, 過半小時又哭了,爸比和媽咪簡直快被搞瘋啦! 這是媽咪對於寶貝上學最無法克服的事, 因為現在的非常時期,寶貝如果真的像傳說中的, 剛上學半年幾乎都不斷生病, 那該如何是好呀? 決定明天早上帶寶貝去看醫生, 希望寶貝可以舒服一點.

試讀第2天

2010年01月26日
公開
16

因為昨天寶貝一直說不喜歡英文課, 媽咪很擔心今天會不會就不肯去上學, 還好,早上還是很開心地去, 媽咪還是陪她進去教室, 看到教室裡已有3個同學, 有個小男生好帥哦! 媽咪就帶著寶貝認識同學們, 逗逗她就笑了, 今天的心情有好一點, 不過剛開始一樣是要媽咪不要去上班, 後來媽咪告訴寶貝不上班老闆會很生氣, 媽咪就糟糕了, 寶貝就跟媽咪說"好啦,你趕快走啦!" 於是順利地在不到十分鐘離開. 離開學校前告訴老師昨天寶貝反應不喜歡英文課的事, 老師說今天會特別注意,不會去勉強她, 中午媽咪請阿嬤去接她, 阿嬤說寶貝在回家路上就跟她說: "我們去買點東西回家吃好不好?我肚子有點餓" 不知才剛吃完午餐嗎? 於是下午老師打來時問老師, 才知道幼幼班小朋友的飯量只有添一半, 媽咪就告訴老師寶貝平常大概都吃一碗, 請老師明天多幫她裝一點, 老師說今天上英文課有好一點了, 會和同學一起唸,吃東西都自己吃,適應狀況不錯, 不過晚上問寶貝,寶貝還是說她不喜歡英文課, 但是次數和不喜歡的強度有比較小了. 另外,寶貝還給媽咪一個大震撼,內容如下: M:寶貝今天開心嗎? B:不開心 M:為什麼不開心? B:因為老師罵我 M:老師為什麼要罵你? B:因為我給小朋友"哼!" M:那你為什麼要給小朋友"哼!"? B:因為她打我 M:小朋友叫什麼名字,怎麼打你? B:就是Amy啊!用手這樣用力打我的手. M:你說的是真的還是假的? B:真的 M:是真的還是在編故事呢?小朋友不可以騙人哦!不然警察伯伯會抓走哦! B:那大人才可以騙人嗎? M:不是,大人也不可以騙人.你告訴媽咪剛才說的是真的還是在編故事的? B:是在編故事. 因為寶貝實在講的很真,讓媽咪還是半信半疑, 只好試探性地問問老師,果然確定她是在編故事, 呼~這頑皮的小寶貝,真是嚇媽咪一大跳.

寶貝上學去

2010年01月25日
公開
17

滿3歲後的第一天, 寶貝要去上學囉! 媽咪對於這一天的來臨真是又緊張又期待, 認真的找學校, 還找了許多幫助寶貝順利上學的資訊, 深怕一不小心做了錯誤的決定, 影響寶貝對上學的興趣, 也擔心還這麼小的寶貝在學校能不能受到妥善的照顧, 但是除了擔心, 媽咪對於寶貝即將自己去體驗學習的生活, 還是感到非常興奮及期待的, 也許爸比媽咪小時候都是很愛上學的吧! 總覺得學校有好多新奇的東西, 比待在家有趣多了, 預計讓寶貝試讀一週,下週一新的學期開學. 爸比媽咪請了一天假, 抱著又興奮又緊張的心情, 早上九點準時帶著寶貝進教室, 老師帶寶貝坐到她的位置, 教室裡已經有5,6個同學在裡面, 寶貝看到陌生的教室,陌生的老師和同學, 緊緊握著媽咪的手不放, 老師幫寶貝拿了早餐的蔬菜粥, 寶貝自己一邊吃,一邊說要媽咪留在教室裡陪她, 本來以為第一天都要陪久一點, 結果主任說最多十分鐘, 希望媽咪把寶貝交給老師, 如果不放心,十點時會開放視訊, 可以到櫃台的電腦看寶貝的狀況, 媽咪只好指著教室的時鐘不斷告訴寶貝, 現在短短的針走到九點,等走到十二點媽咪就會來接你, 剛開始寶貝還是一直說不要, 過了幾分鐘,經過媽咪不斷地安撫加鼓勵, 終於點頭和媽咪爸比說再見. 媽咪懷著不安的心情和爸比去附近吃了早餐, 十點再回到櫃台看視訊, 當時在上英文課, 寶貝一直坐在座位上不動,看著老師和小朋友唱唱跳跳, 中間有小朋友過來拉她一起玩, 但是寶貝不願意還是坐在位子上, 結果半小時的課除了想尿尿起來告訴老師帶去上厠所, 都一直坐在位置上. 媽咪看著寶貝自己努力地在適應這對她而言是很大的轉變, 覺得有點心疼,但也很安慰, 在媽咪心中,寶貝真的是很貼心很棒的. 看寶貝的狀況大致沒什麼問題, 媽咪和爸比就先離開, 十二點再回去接寶貝, 寶貝一看到媽咪就放鬆下來, 笑著告訴媽咪老師給她一個水果軟糖, 老師說寶貝完全沒有哭, 早餐午餐都自己很快吃完, 吃午餐前有問老師媽咪什麼時候來, 老師告訴她吃完飯媽咪就來了, 等吃完又去問老師說她吃完了媽咪怎麼還沒來, 還好媽咪馬上就到了. 在回家的路上,問寶貝上學好不好玩, 寶貝告訴媽咪,說她不喜歡英文課, 問她為什麼,說因為要上好久, 晚上突然告訴媽咪"我還是不要生日好了,那就沒有3歲, 不要去上學", 媽咪問她原因,她又說了不喜歡英文課, 大概是聽不懂的關係, 明天再跟老師了解一下. 九點半上床睡覺,到天亮沒什麼異狀, 寶貝第一天上學,可以說是蠻順利的, 媽咪看起來都比寶貝還要緊張呢! 希望寶貝可以保持下去哦!

陽明山踏青&吃野菜

2010年01月10日
公開
11

下了好幾天的雨難得這兩天陽光露臉, 舅舅建議大家一起去陽明上的擎天岡走走, 於是九點多和爸比帶著寶貝到阿嬤家集合, 由舅舅和乾爸各開一部車,往擎天岡出發, 除了乾媽要研習不能來, 阿公阿嬤舅舅舅媽阿姨乾爸阿至都一起去,好熱鬧哦! 爸比和媽咪上一次來擎天岡是好幾年前的事, 感覺好遠,車程大概一個小時才到, 因為交通管制只好走彎來彎去的山路, 蠻久沒暈車的寶貝上車不久就說她不舒服, 車開到一半就吐了,快到時也吐, 把早餐吃的東西都吐光光, 還好到了目的地一下車又生龍活虎, 不過換成媽咪吐了, 真是糟糕啊! 大家休息片刻開始沿著階梯和步道走, 步道上鋪滿了小石頭, 寶貝和阿至邊走邊玩,一路衝在前頭, 因為老弱婦孺居多,走到一半就放棄了, 找了一片平坦的草地,鋪上野餐墊拿出帶來的水果餅乾, 剛吐光光的寶貝可能肚子餓了, 一屁股坐下就只顧著吃, 和阿至兩個坐著邊吃邊看旁邊一群人在拍照. 吃完就開始又追又跑, 天氣很晴朗,晒晒太陽,看看綠綠的大草原好舒服哦! 休息夠了,選了一家山園野菜餐廳吃午餐, 這家餐廳的米粉湯和地瓜湯免費供應, 叫了一桌子菜吃得好飽, 東西好吃又不會很貴哦! 吃飽喝足打道回府, 本來慶幸寶貝睡著了不會暈車, 沒想到一下車醒來就哭哭說不舒服, 回到家結果還是吐了, 吐完才比較好一點, 原來睡著還是會暈車的啊!

金鵝渡假村2日遊

2009年12月26日
公開
10

第一天 媽咪之前在網路上看到金鵝渡假村的介紹時, 就蠻心動的,可惜房價一晚要9600起跳就不考慮了, 一個月前看到他們推出優惠活動, 3880含住宿,早餐,下午茶和DIY課程, 媽咪還拗到和室客房,不必擔心寶貝會滾下床的問題, 而且聖誕節這週會有蠻多的活動, 所以早早就預約了. 因為飯店3點才能chenk-in, 坐火車不到一小時就到, 早上就讓寶貝睡到自然醒, 到麥當勞吃了早餐,寶貝玩一玩溜滑梯才出發, 下了火車再搭飯店接駁車約15分就到了. 由於房間已整理好,櫃台讓我們先進房, 放好行李先去吃午餐, 選了飯店裡的西餐廳吃義大利麵, 爸比覺得不錯吃,但媽咪覺得soso, 吃完再去吃下午茶, 本來以為是簡單的蛋糕飲料,結果是自助式的, 早知道就不必先吃午餐囉! 吃吃喝喝一頓後回房間, 媽咪陪寶貝睡午覺, 爸比在房裡泡溫泉, 這房間裝潢很簡單,不過泡湯池設計得不錯, 一整面的透明窗,整個渡假村一覽無遺,視野很好, 可以一邊泡湯一邊欣賞風景. 晚餐選了飯店的小火鍋, 爸比點豚骨牛奶鍋,媽咪點昆布鍋, 都蠻好吃的,只是服務人員送餐速度有點慢, 吃完媽咪就帶寶貝去參加華麗面具的DIY課程, 爸比則去做身體指壓按摩輕鬆一下, 70分鐘899,爸比說按得還不錯哦! 8點半我們再會和一起參加飯店辦的同樂會, 有吉他演唱,佛朗明哥舞蹈等, 最後主持人還要所有小朋友上台表演海綿寶寶, 寶貝聽到有禮物乖乖地上台, 可是站在最邊邊都不動,看著大家表演, 最後好不容易拿到一枚金幣巧克力, 很開心地回房間, 和爸比一起泡完湯舒服地睡覺囉!

人小鬼大

2009年12月06日
公開
12

拿到陶子的新書,媽咪一進門就忍不住坐在沙發上翻起來, 寶貝說她要做披薩,問媽咪要什麼口味,要不要加辣? 媽咪一邊應著,一邊看書, 不一會寶貝做好了,放在保麗隆碗裡端過來, 說"媽咪,披薩好囉!請你吃!要用這個湯匙,吃的時候要呼呼, 才不會燙到嘴巴哦!" 媽咪嘴裡說好,一手接過來,眼睛仍然離不開書上, 只見寶貝若無其事,輕輕拿走媽咪的書闔起來放在桌上, 然後轉過來告訴媽咪"吃飯的時候要專心!乖哦!" 哈哈,完全一付學媽咪講話的模樣,超好笑的啦! 睡覺的時候,難得爸比也跟我們一起睡, 平常寶貝總會唸著"爸比沒來我睡不著耶!我要去找爸比" 媽咪想說今天應該可以好好睡了吧! 結果躺下沒多久, 寶貝說"我有爸比和媽咪,可是還是睡不著耶!" 媽咪問她那怎麼辦? 寶貝說"那我去買個人好了"(爸比媽咪噗嗤一聲笑出來) 媽咪問"要買什麼人?" 寶貝說"我想買個老師放在我旁邊陪我,那就睡得著了" 爸比說"我看買個警察在旁邊,你馬上就會睡著了" 寶貝說"那我起來看到他會害怕哪" 媽咪想起前天爸比在煮宵夜, 寶貝硬要拿個小椅子站旁邊看, 看爸比弄一大堆東西,就開始碎碎唸, 說"你看你把東西弄得亂七八糟,要被罵了哦!看你怎麼辦你" 爸比看她人小鬼大就故意氣呼呼地說"你算什麼鳥啊?" 沒想到寶貝接著回爸比"我是妹妹鳥啊!" 然後自顧自唱起歌還扭屁股"妹妹,鳥鳥鳥,鳥鳥,鳥鳥鳥...." 媽咪真是喜歡總是自得其樂的寶貝, 不過爸比媽咪都懷疑, 寶貝,你真的是兩歲多的孩子嗎? 呵呵呵......

好文分享:三個酸媽媽

2009年12月02日
公開
16

三個酸媽媽 (作者:小野) 3個媽媽聚在一起聊天。 其中一個非常失落地說:「中秋節難得全家團聚,剛剛接下他爸爸事業的兒子和新婚媳婦也從大陸趕回家來,大家一起烤肉。 我兒子每烤好一串肉,就夾到媳婦的盤子裡,夾滿了整整一盤。 我的盤子始終空空的,他都沒看見,就像他永遠看不到我空虛的心一樣。 幾個月前我們才花一大筆錢幫他們辦婚禮,新房也是他老爸送的。他們吃的住的都靠我們,而我卻連一串烤肉都分不到。夠心酸的吧?」 另一個媽媽也跟著抱怨起來: 「哎喲,只是吃不到兒子的烤肉,這可不是最壞的,至少還沒叫你烤給媳婦吃就偷笑了。 我兒子剛從國外出差回來,送我一個鑰匙環,也送他妹妹一個鑰匙環。 卻花他兩個月的薪水買了一只卡地亞的女錶送給他的女朋友,還一直問我說,送錶會不會太寒酸了? 我就故意說,如果嫌寒酸就送給我好了,你就送她鑰匙環。 如果她真心愛你,應該不會在乎禮物的價值的。 說完我就把鑰匙環交給他,把那只錶搶過來,他竟然和我翻臉,差一點把我推倒。夠心酸了吧?比你酸多了吧。」 第三個媽媽深深地嘆了一口氣說: 「妳們只要換個角度想想就不會難過了,兒子對自己的老婆或是女朋友好,表示他們非常恩愛,我們應該為孩子的感情有歸宿感到高興才對。 兩個正在戀愛中的人本來就是看不到別人的,更何況本來就像是空氣一般存在的老媽。 老媽是孩子的空氣,只有缺氧的時候才會發現空氣的重要,偏偏做媽媽的特別賤,永遠不讓孩子缺氧。 我有個兒子已經30多歲了,他的女朋友就是那台電腦,每天就窩在屋子裡和電腦談戀愛,足不出戶。 我實在看不下去,只好每天替他清垃圾,弄點東西給他吃。 他常常嫌我煩要趕我出去,有一次還用腳踢我呢。」 「真正最心酸的是我。我不知道還要照顧這個兒子到幾歲? 如果他能有個女朋友,我可以烤肉給他的女朋友吃,也可以買卡地亞送她。」 這個媽媽說著說著就哭了起來。 種樹理論 早些年,我有個鄰居醫生,他很喜歡在自家的大院子裡種樹。 但他很少給樹苗澆水,那些樹長得很慢。 有一天,我決定去拜訪一下那個醫生,問他會不會為樹苗長不快而感到擔心。 他帶著一種自豪的口氣,給我講了他的絕妙理論。 他說,如果老是給樹苗澆水,樹根就會習慣于土壤淺層的舒適環境,而且總等著輕易就能得到來自地面的水。 因為他不常澆水,樹確實會長得慢一些,但這樣樹根就能向土壤的深處生長,去那裡尋找水份和養料。因此,這些樹會有很深的根,更能抵抗惡劣氣候的侵襲。 他還告訴我,他每天都會拍打這些樹。 后來,我搬到了國外生活,就再也沒有見過他。 又過了幾年,我從國外回來,去看了看先前住過的地方。 當我走近那兒時,發現了一片從前沒有的小樹林。 那是一個風大和嚴寒的日子,街上的許多樹都被風吹彎了腰,似乎根本無法與嚴冬抗爭。 而當我走進醫生的院子時,我看到了他的樹非常結實;樹幹幾乎紋絲不動,堅強地抵御著大風。 看到這么奇妙的結果,我思緒萬千…… 每晚睡覺之前,我都會去看一下我的孩子?! 我總是為他們祈禱,多數情況下祈求他們的生活能輕鬆一點,少受些挫折與打擊…… 我想該是改變一下我的祈求的時候了, 因為我知道,孩子們日后的生活定會遇到不計其數的困難和挫折, 生活中總會有疾風豪雨,不管我們情願與否。 我將祈求我的孩子們能帶著深"根"成長, 這樣他們就能從最最來之不易的地方得到最好的養份。 給有孩子的人...... 為人父母者真是心有戚戚焉,還是想開點吧!

好文分享:教養幼兒,從了解與接納開始

2009年12月01日
公開
21

本文引用自親子天下網站 http://parenting.cw.com.tw/web/docDetail.do?docId=1794 教養幼兒,從了解與接納開始 為什麼家有學前兒的父母,經常處於「他已經幾歲,怎麼還不會……」的擔心?是什麼樣的壓力和價值,讓父母失去「發現」成長歷程的驚喜與熱情? 作者:李坤珊  出處:親子天下 年復一年,平日在美國教書,暑假則回台灣演講。常常想:「為什麼台灣和美國兩地父母所問我的幼兒教養問題,是這麼的不同?」 美國的父母來找我,整個談話的重心,大部分都在說明他們的驚訝。他們驚訝自己的寶貝,居然知道這麼多、會做那麼多……。而台灣的父母呢?來找我問問題時,起頭句通常都是:「他已經Χ歲多了,但他還不會……?」不管是閱讀、畫畫、收玩具,還是禮貌和分享,都讓父母擔心。就更別說他們從媒體裡,不小心聽到的:「如果你的孩子還沒開始……,就已太遲了,」那種種的威脅了。我常常覺得,現代的父母好像是在驚嚇中帶小孩長大的。 以前,總覺得那是理所當然的文化差異,沒啥可大驚小怪的,只不過是具有不同的「兒童觀」罷了! 但經過這些年來,我愈來愈訝異的發現,這個被我「看小」的文化差異,是這樣深深的左右著我們對幼兒的了解和教養方式。我也愈來愈驚訝,這個聽起來「很容易替換」的文化差異,其實有個很深很深的根|「尊重小孩」。而這個非本土的根,居然很難搖動我們對幼兒教養的國本。 尊重小孩 比如說,你一定聽聞那從嬰幼期開始,就要與他們共讀這個論點吧?但在我們還不真正熟悉這個非本土的根「尊重小孩」的內涵下,我們會自然而然的把「共讀要早」這件事,與「不要輸在起跑點」上的概念,做想當然爾的連結。結果就是,每年在台灣,我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就是:「嬰幼兒還不會識字看書,需要那麼早跟他共讀嗎?」 以「尊重小孩」為內涵的教養,是以信任、接納,甚至欣賞小孩的能力為前提的。所以父母在與「不識字又不識圖」的嬰幼兒共讀時,甚少去挑出孩子還不知道這個和那個的缺失。他們反而去注意小孩,「哇,我的寶寶會一直呵呵笑、他會假裝吃那圖裡的東西、會一直想翻書、一看到書中的小鴨子就會去拿自己的耶……。」關注孩子所會的,和已經成就的,就會驚喜孩子每一步的成長過程,就會相信和接納孩子每一個時期的看書能力。 相反的,以「兒童是小大人」為內涵的教養,指標則放在已成熟的行為。所以成人在看孩子的一言一行時,會以成人的標準來檢測。在這樣的教養內涵下,父母與「不識字又不識圖」的嬰幼兒共讀時,就不由自主的挑出孩子還不知道這個和那個的不足處了。所以許多父母會問我:「他為什麼坐不住?不夠專心?只想自己翻書?一直重覆?如何讓他愛看書……?」關注孩子所不會的,就會擔心孩子的起步已輸或好像出差錯了。 硬性移植,容易水土不服 不諱言說,其實我們還不真正熟悉這個非本土的根「尊重小孩」的內涵。這個不熟悉,可能讓我們在執行五花八門的、那些進口、宣稱重要的教養撇步時,驚慌失措。這個不熟悉,也可能讓我們就以自己所熟悉的操作方式,硬套在新觀念上,甚至導致了隨意斷句般的文化移植。結果呢?弄得我們喪失了常識,也愈來愈怕帶小孩。只要仔細去分析年年進口、花團景簇的不同教養口號和教學法,不但消長甚快,面對的施行問題也都很類似的景況,你就不難了解,為什麼移植是這樣的困難。因為,硬性的移植,很容易落到水土不服的下場。而在消化和轉化過程中,所需要的時間長度和努力,又很緩慢,也要有耐心來磨。想一蹴而幾,必定行之不遠。 例如幾年前,我受邀到台北學生的一家蒙特梭利幼兒園裡,看她們的教學現場。有一個四歲的小孩,跳到了工作櫃上,不肯下來。那個班上的一位老師,慢慢地走到櫃子旁,輕聲細語的一直對孩子說:「請你下來,這樣好危險。」那個孩子,一定是聽慣了這樣的「勸導」,充耳不聞,也置之不理。事後,我問那位老師為什麼她會那樣處理? 她回答說:「我想尊重小孩。」進一步的,她問我:「老師,要是你,你會如何處理呢?」我半開玩笑著說:「對那個孩子來說,引導過一次後,還不聽,我會像老鷹一樣,一把把他抓下來,因為他可能有生命危險。」 不把孩子看成小大人 「尊重小孩」,尤其是對幼兒,就是那麼一個我們自以為懂,卻打從根底,是個全新的觀念。「尊重」是什麼?它的第一步就是:「不把孩子看成小大人。」它是一種了解的努力,也是一種嘗試接納的學習。成人不但要想、也要努力了解現階段的幼兒他能做什麼?是怎麼做的?有了了解,他才可能接納現階段幼兒的喜怒哀樂、勇往和退縮,也才能斷定什麼時候要為孩子下決定。因為了解,成人才有可能學著如何「愛」現階段的幼兒。有了了解,你就會無法抗拒的愛上現階段的幼兒。 但「幼兒」這個時期,在我們的傳統隱形觀念裡,是個待「形塑」的黏土,是為日後成為大人的準備時期。既然待形塑,那教養工作的重點,就集中在:「它還不是什麼,所以讓我們想辦法把它變成什麼。」既是成人準備期,那所有的成長軌跡,都有缺失,有待改正得更好。 說穿了,我們是不是想在生命的初期,就為他樹立一個模子,一個大人想要的模子?但在「模子」的概念下,怎會看見和接納孩子真正是誰?真正想做什麼?甚至「現在」能做什麼?所以台灣許多父母,才會憂心忡忡的焦慮,他的幼兒還不會這個和那個。 在「模子」的概念下,我們也會失去「發現」生命的驚喜和熱情。因為,我們太自以為是的認為,自己可以把站在眼前的這個幼小生命「從小看大」地看透。但生命的歷程實在太奇妙了,你不會知道站在你眼前的這個身高幾十公分的小人,他將來的路是怎麼轉彎的?他有什麼特殊的才能?他具有怎樣的感動?他又會影響到哪一些人?每一個孩子,都是個謎。每一個孩子,也都充滿著驚喜。但假使有模子擋在你眼前,那你就無法發現每個生命個體的獨特性,是這麼有趣,也這麼迷人。 成為自己 每次有人訪問我,總喜歡問這麼一個問題:「在幼兒教育裡,你覺得最重要的是什麼?」 而我總會想起Stephen 的故事……。他是個四歲的小孩,四年前,他在離開我的教室前,對我說:「Sandra, I don’t know why I am a good kid here, but I am bad everywhere.(我不知道為什麼,在這裡我是個好小孩,但在別的地方,我卻是個壞孩子?)」而我,卻久久說不出一句話來回答他。只能把這個過動、父母離異、一個星期去三個家的孩子,摟在懷裡,軟弱的淚流滿頰……。 我問Stephen :「為什麼你會覺得在這裡,自己很好?」他搖晃著身子,以我常說的話來回答我:「Because I am important! (因為我很重要)」。我知道我無法改變他複雜的家庭背景,但至少,每天八個鐘頭裡,在我小小的教室屋簷下,他覺得自己的樣樣都重要,覺得自己是那麼的好……。 假如成為世界的公民,是我們對中小學孩子的教育目標的話,那我要說「成為自己」,則是幼兒教育的最重要目標。我們的幼兒從來到人間開始,他們是那樣一步步的發現:「喔,這是我的手嗎?我的手會張開呀?咦,我會笑喔?我一笑,他們就會好開心呀?……」換句話說,我們的幼兒的成長工作,就是去發現有一個「我」。 仔細數一數幼兒的字彙量,你一定不難找到那出現頻率最高的字,沒錯,就是「我」或「我的」。可千萬別把這個幼兒的自然現象,當成「人類本自私」的控訴!在人類成長的第一步裡,我們是從學會依賴,進程至獨立,是在愛自己中學會推及愛他人。 在《親子天下》的這個新專欄裡,我想要與讀者分享的,就是幼兒的成長課題,他們努力成為自己的歷程,和身為成人的你可以怎樣陪他長大。不管是學習大小便控制、學會說第一句話,或如何配合孩子的能力帶孩子看書……,「尊重小孩」是我與你溝通的基礎,「了解小孩」則是我澄清觀念的起點,而從那衍生而來的教養建議,就是要導向「接納與欣賞孩子」的目標。 我是一個平凡的媽媽、一位幼兒園老師,也是一個訓練幼兒園老師的老師。我和其他無數的你,都同站在每個孩子的起跑點上。是我們開啟了孩子的第一個信任和學校經驗,是我們陪著孩子走過每一個努力和平凡的今天。因為有你,我們孩子走的路會不一樣,請相信自己。 什麼樣的壓力讓家長沒辦法放輕鬆呢? 是〝人言可畏〞的壓力? 抑或是商業廣告〝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的錯誤觀念? 而俗諺有云:〝人比人,氣死人〞 or〝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也在一直提醒我們〝做自己〞的重要, 可是怎麼還讓家長那麼擔心呢? 記得剛當老師時, 在勸家長不要太在乎課業成績, 要多看看孩子的其他優點時, 最怕家長回的一句話: 〝你還沒當人家的爸媽,你不會懂!〞 or〝到(當爸媽)時候,你就知道〞, 這真的是無法回應的罩門, 雖然很想告訴家長: 〝我接觸過的孩子,比你多出幾十倍〞, 但礙於是私立幼稚園,要〝以客為尊〞, 也礙於如果老師和家長爭得臉紅脖子粗時,又成何體統, 所以我們通常只是〝柔性勸說〞, 是否能接受,也只能看家長和孩子的造化了。 終於輪到自己升格為家長後, 也感受到那股專屬家長的無形壓力, 那就是〝人言可畏〞, 三姑六婆間的育兒經驗談(小孩子要怎麼帶才好)、 親戚朋友間的寶寶競賽(長多大、何時會走...)、 再加上電視中三不五時的置入性行銷(名人的孩子上了什麼課), 這些寶寶話題總無時無刻的圍繞在家長身邊, 我得承認這些〝好意〞, 真的是〝家長獨有〞的, 老師不會知道, 但這些都只能算是〝外在因素〞, 真正的決定權還是自己的信念, 而自己的信念便會影響到外在訊息的接收。 而當了家長就會發現, 說什麼〝人比人,氣死人〞 or〝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都只是用來安慰別人的話, 覺不適用在自己孩子身上。 像我媽就是〝超級比一比〞的團長吧! 我家的寶貝是我媽的第三個孫子, 就時常被攤在陽光下比較, 除了自己的姪子姪女外, 還有左鄰右舍的小孩、 再加上親戚朋友的小孩, 有時聰電視看到名人的孩子, 也通通在比較的範圍內, 反正就是甚麼都能比。 當孩子還小時,比的是誰高誰壯誰先爬先站先走先講話; 當孩子大一點時,就比誰的功課好獎狀多精通才藝..., 若不是心臟夠強, 接觸的孩子夠多, 可能早已緊張得半死了。 在幼稚園的幾年下來, 觀察到一個現象, 不管是老師or家長都會犯的錯誤, 就是忘記了孩子現在只是個孩子, 而把孩子當成小大人在看待, 或總是在為下一階段做準備, 常常忘了要〝活在當下〞。 孩子的成長歷程是生物學上的〝完全變態〞, 不是小狗變大狗、小牛變大牛, 比較像是毛毛蟲經過如暗室般的蛹,再羽化成蝴蝶的歷程, 是一種蛻變的過程。 孩子無時無刻都在為未來做準備, 也隨時隨地都在做〝腦力開發〞, 孩子需要的是信任和關心,而不是擔心, 給孩子一個盡情探索的空間, 可以看到孩子的成長! 真的要相信電影《侏儸紀公園》的名言: 〝生命會自己找出路〞, 放下一切〝好意〞和比較, 會發現小生命的美好和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