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筠&彤的媽咪

日期

#Tag

2010年10月28日
公開
13

好文分享:逼小孩打招呼

逼小孩打招呼 作者:李坤珊  出處:親子天下 小孩子不可以這麼沒有禮貌, 趕快說阿姨好呀!」回到台灣三個星期,不管是到別人家做客,或在公共場所與人打招呼,常常遇到大人半引導、半強迫的要他們手中或懷中的幼兒跟我打招呼。 比較不怕生的孩子,總還順著大人,緬靦的輕聲說「阿姨好。」個性較為內向、敏感的,就抿著嘴、一邊往後縮,一邊鉤著眼睛看我,不說就是不說。站在一旁的大人也覺得尷尬,覺得自己沒把孩子教好,忍不住開始以責備的口吻說著:「小孩子不可以這麼沒有禮貌……」之類的話。 個兒小不表示自尊線也很低 每一回聽見大人這樣說孩子,總覺得好不忍心。我曾經是小孩,現在又天天與幼兒相處,深深了解被大人說「沒禮貌」的感覺,是一種羞愧,也是一種挫敗。羞愧的是自己不好,嘴巴不甜;挫敗的是自己做不好,讓成人失望。而這種種的感覺,都得同時在大庭廣眾、眾目睽睽之下,被揪出來。 我常想,沒有任何一個大人受得了自己在大庭廣眾下被羞辱,那為什麼我們的孩子(幼兒)應該承受呢?為什麼我們會毫不猶疑的、高高在上的,在眾目睽睽下,責備那身高只及腿或腰的幼兒呢? 或許這其中的重要關鍵就是,我們不覺得幼兒有自尊心。我們覺得他們那矮矮的身驅裡,沒有太多感覺,沒有太多自尊。所以,我們的話不會讓孩子受傷,就算受傷,也是一點點。此外,成人的話是一種教導,「孩子就是要教!」 更或許,在我們小時候,我們的自尊心也被默視了,所以現在長大了的我們,也看不見幼兒的自尊心?我們看不見那站在巨人叢裡的小小孩,對陌生人的畏怯。我們看不見小小孩的罪惡感,因為連他心愛的爸媽(甚至爺爺奶奶)也覺得他不夠好,在所有大人的注視下數落他。 是的,在眾人面前數落孩子,「教孩子」的責任是盡到了,絕對不會落人口舌。在所有的「目光」下直貼孩子標籤(沒禮貌、太吵、不聽話……),「警惕孩子」的目地達成了,好像離「好孩子」的目標也愈來愈近。但是羞辱有用嗎?以羞辱為手段的幼兒教養,會有什麼問題呢? 一、語言的暴力 在以羞辱為手段,所遇見的第一個弔詭,是語言的暴力。假如我們的社會體系認為讓一個人羞愧,會很快的收到教養功效,那直接面對面的運用「沒有禮貌、你將來完蛋了、你這樣沒人會喜歡你、你真麻煩、真倒霉生到你……」等的語言,也就理所當然!這類的語言,直接攻擊個人的自尊,讓人覺得渺小、一無是處,所達成的效果就是羞愧。孩子生活在這類的語言下,所成就的是大人的願望,所犧牲的,是孩子自身的尊嚴。 傷害孩子的尊嚴,最大的影響就是孩子覺得不應該正視自己的想法、情緒和感覺。傷害孩子的尊嚴,所帶來的長遠影響是,他們日後也不會正視他人的想法、情緒和感覺。這樣的輪迴,所帶來的默視情緒,甚至情緒傷害,永無止境。 二、忽略孩子的成長需求 小小孩對陌生人的畏怯和害羞,是與生俱來保護自己的能力。你一定記得,你的嬰兒在五個月大前,任誰抱都可以。但在六個月大前後,突然間,除了媽媽(主要照顧者)外,好像看誰都不順眼,誰抱他,他就扭頭大哭。我們通常都以「陌生人焦慮」,來形容這個現象。 雖然這個焦慮,會在一歲半後,逐漸淡化,但隨著年紀漸長,在面對陌生人的那一剎那,他們會有一些直覺的警覺。他們會靜靜的看著陌生人,好像是在以自己的感覺,去感受、去觀察「這個人安不安全?」、「他對我好不好?」。 「陌生人焦慮」讓孩子只接近對他成長有利的人,讓自己與那個人產生情感上的連結和依附,並從那個依附裡發展安全感。而在幼兒階段養成的警戒,又何嘗不是與生俱來保護自己的能力,透過那樣的能力,逐漸學會分辨他人、信任他人。 只是很遺憾的,許多成人在引領幼兒接觸他第一次遇見的人時,會忽略掉幼兒的這個觀察,這道「安檢」過程。更讓孩子擔心的是,他還來不及反應,這個陌生人,就會靠他很近,摸他的頭、拍他的臉。雪上加霜的是,在錯愕下,自己心愛的爸媽(主要照顧者)還責備他「小孩子不能沒禮貌、害什麼羞嘛、不聽話、讓大人丟臉……」。在這幾重因素下,孩子會認為自己的感覺和想法重要嗎?大人怎麼想,小孩也該立即這麼想;大人認為要有禮貌、見人就得嘴巴甜的叫人、打招呼,那小孩也該立刻這麼做。孩子會認為不這樣聽話,就不是好孩子,不是嗎? 三、罪惡感的建立 在幼兒的成長旅程裡,他們會碰到一個成長上的難題:罪惡感。它與幼兒「好奇、主動探索」的熱情,緊密相連。 當自己依照自己的想法,去探究這鍋裡有什麼?去試探我這樣做,他是不是就會這樣反應?這種種試探的結果,卻也可能打破某樣東西,或惹毛了哪個人,與成人的意願和秩序相左。於是孩子會愧疚自己讓大人生氣,把「自己不好」這樣的罪惡感加諸在自己身上。 同樣的道理,當幼兒因為需要時間去觀察陌生人,卻得不到認可,又聽見成人一再說自己無禮時,他會產生罪惡感。一則可能孩子覺得憤怒,反而不去做;二則也可能孩子覺得自己太差勁,就不得已順從了。不管是絕不依從或暫時順服,兩者都忽略了孩子個人的想法和情感,也都讓孩子覺得自己不夠好。反抗不依,自己不好;依樣順從,也因為自己的感覺有錯,還是不好。 從尊重中學會禮貌 那要如何做,才能讓幼兒學會和人打招呼?最重要的關鍵,仍是尊重。最有效的辦法是示範和引導。以我在書店看到的場景為例: 有個媽媽手裡牽著四歲大的孩子,在書店裡遇到好友。兩個大人幾句寒暄後: 媽媽對著孩子說:「小涵,這是王阿姨,她是媽媽的好朋友。」 王阿姨在離孩子有一點點距離的地方,蹲下來,對小涵笑一笑說:「你好,小涵,我是王阿姨。」王阿姨等了一下下,接著說:「你的娃娃好可愛。」王阿姨又斷斷續續的與媽媽和小涵對話,然後在她離開前,她說:「小涵好可愛,小涵再見。」媽媽說:「跟王阿姨說再見。要不要抱王阿姨一下?」 小涵有點害羞的說再見,然後走到王阿姨跟前,抱了她一下。 在這個例子裡,我看到了王阿姨的尊重:她給孩子空間和時間去觀察她;她先善意的打招呼,主動關心孩子喜歡的東西;不強迫孩子馬上回應,耐心等待孩子的回應。 同樣的,我也看到了媽媽的尊重:她不強迫孩子要馬上打招呼;她先介紹大人給孩子認識,親身示範如何與人問候;她等到孩子安心後,再引導她如何做;並詢問孩子的意願。 那一天離開書店後,我在一家公司的樓下碰見友人。才一見面,他立即對著他那三歲的外甥說:「快叫李阿姨」。靜寂一秒後,他催促說:「快叫人,小孩子不能沒有禮貌。」而我知道在這種情況下,最好的做法,就是靜靜的對他微笑,慢慢的說:「你好,我是李阿姨。你不認識我,有些害怕,對不對?」我想藉由這樣的說法,讓小孩安心,也提醒那個大人。但無奈的是,那個看不見小孩心情的大人又繼續說著: 「這麼沒有禮貌……。」眼看著那嘴巴越抿越緊的小孩,心中也不禁想起自己的童年……

2010年10月23日
公開
17

好文分享:瞬間收心操~不要再說等一下

瞬間收心操~讓孩子不要再說等一下! 彭菊仙◎著 (資料來源:野人文化 提供)《幸福教養:讓孩子受用一輩子的關鍵幸福力 讓孩子從小就學會如何「瞬間收心」,操控自己的節奏。並非斷絕物欲,而是懂得在心花怒放之後,收斂狂奔的腳步,從公園大踏步走回家去!這個小腳步正是攸關孩子一生幸福的一大步! 從孩子一、兩歲開始,要他們乾脆的踏出公園就是一道難題,當時我就知道,我將與「媽媽,等一下!」這個棘手的問題長期抗戰。 果然,接下來的日子裡,該收玩具時,孩子會說:「媽媽,等一下!」;該關DVD時,也是一句:「媽媽,等一下!」;該起床時,「媽媽,等一下!」;該寫功課時,「媽媽,等一下!」;該練琴時,「媽媽,等一下」…… 將來,我還會看著他們在電腦桌前說出一句又一句的「媽媽,等一下!」;更遠一點的將來,對象可能換成「老闆,等一下!」、「老婆、等一下!」、「孩子、等一下」…… 先給五分鐘,再喊STOP! 幾年前我就決定,到公園玩,只要時間一到,一定要讓孩子能放下一切,跟所有人大聲說bye-bye,然後義無反顧、迅速確實的從公園離去。因為收放自如、控制自我的能力攸關一個人的成功,更攸關一個人甚至一家子的幸福。無法有效自我控制的人必定經常處於懊悔之中,常在懊悔邊緣的人必定與幸福無緣。 要讓孩子自動收心,我有兩個法寶: 1.再讓孩子多玩五分鐘; 2.掉頭就走。 我深深了解,要這麼小的孩子心甘情願打道回府,比登天還難,所以一定會給予五分鐘的收心時間,讓他們一面多玩一下,一面整頓好即將離去的心情。 時間到了,我一聲令下,回家!當然小人兒根本充耳不聞,繼續嬉鬧追逐,我便從一數到十,一數完,扭頭就走,就當沒孩子似的,瀟瀟灑灑大踏步而去。走了約十數公尺之後,小人兒「媽──」一長聲呼喚畫破天際,健步如飛,立刻趕到我前頭了! 這個方法從未失誤過,因為能夠多玩五分鐘,孩子通常會覺得是賺到的,由衷感激,而我也深深體會到這寥寥幾分鐘是一定得執行的例行儀式。 就像啟動煞車裝置的火車在進站前,裡頭的引擎要經歷一段時間方能真正停止轉動,因此必須留一段安全靠站的緩衝距離。要孩子停穩瘋狂追逐的腳步,也得讓內心的玩興先行熄火,才能由內而外逐漸冷卻,平穩順利的銜接到下一個任務。 收心之前,必須大玩特玩 孩子知所進退,節制克己,正是因為他們的玩興已被滿足。等到他們長大一些,我則運用「多送十分鐘」的緩兵政策來舒緩他們熾熱的玩興。 每天下午四點一刻進門,我從不逼迫孩子立刻放下一切「從容就義」寫功課,因為不僅孩子幼兒期的公園經驗告訴我,不可躁進,自己以前下班後的慵懶心情也提醒我,要「收」之前,得先大「放」──好好的放鬆、放逐、放牛吃草,直到放浪形駭到一個饜足的境界,才可能心甘情願進入「收」的階段,而且此時一收,就能收得一乾二淨,漂漂亮亮。 因此,當我觀察到孩子眉開眼笑的聲浪與頻率都走下坡時,就會注入一劑強心針──多玩十分鐘。與其說是福利相贈,不如說是加速滅火之巧技。原本孩子的興頭必須再過半把個鐘頭始能消耗殆盡,一聽到「可再多玩」這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心頭的警示燈反而會瞬間亮起,自動收斂玩心,加速減滅熱情!等到結束時刻一到,所有興頭就順勢熄滅了! 如果一開始就緊張兮兮,認為孩子一放學就放任他們玩樂是浪費時間,硬要趕鴨子上架,他們是絕對進不了書房的;即使進了書房,玩心必定也是野火燃不盡,春風吹又生!因此,在孩子興頭稍減的時候,適時給予緩衝時間,就能加快他們收心、從容赴義的腳步。 讓孩子從平靜中再出發,是順利轉換情境與心境的要素。否則,未被滿足的心念將如同貪得無厭的猛獸,漫無止境的擴散,成為不可自拔的耽溺。 現在三個孩子最讓我寬慰之處,就是做功課的時間一到,便各自拖著書包回房,絕對不會戀棧任何的玩具、電腦、遊戲。當他們進入「閉關」狀態時,除了喝水、上洗手間、或是碰到不會寫的內容之外,都不會離開房間,直到完成所有功課,將一整落的學校作業外加媽媽出的練習題,放在桌上等我檢查完畢。 別讓耽溺成為孩子人生中的悲劇因子 耽溺會成為一種習慣,一種性格,一種無法有效控制自我的人生悲劇。 耽溺於糖果的孩子,頂多壞了一嘴的牙,長大後無法拒絕美食,頂多變成一個胖子。然而,無法克制口腹之欲雖然害不了人,卻會害了健康的身體,毀了美麗光彩的人生。耽溺於電玩的孩子闖不了大禍,頂多荒廢正業,但是將來也可能因為性格的擺布,導致走不出賭場,離不開聲色場所,沾染一身的酒色財氣。一個聰明絕頂的人最終成為悲劇人物,往往就是因為栽在這種性格上!他離成功很遠,離幸福更遠! 所以,要讓孩子從小就學會如何「瞬間收心」,懂得操控自己的節奏。並非斷絕他們的物欲,而是讓孩子懂得在心花怒放之後,收斂狂奔的腳步,從公園大踏步走回家去!這個小腳步正是攸關孩子一生幸福的一大步! 在孩子的心裡安裝一個定時器 我的孩子都沒有上安親班,常常有人問我要如何一次要盯三個孩子寫作業?事實上,我根本不用盯!老大進入中高年級之後,常常一進房門就是兩個多小時,不會發出半句怨言,低年級時我得隨侍在側的夢魘都已恍如隔世(參見《教養好好玩》p172);老二凱凱打從進小學的第一天起,就沒讓我陪寫過半個字,完全把我擋在門外;老三鈞鈞也開始有模有樣的學著哥哥們寫功課了。 讓我安心寬慰的倒不是耳根得以清靜,而是他們已經養成「閉關」的習慣,即使將來課業愈來愈繁重,我也不必過於擔心。 家裡的計時器因為電池用罄,已經荒廢一陣子了。說也奇怪,計時器怎麼從一個顯要角色變得可有可無呢?還記得孩子低年級時一放學,我就按下計時器,等待精準而公正的機器聲響起,讓孩子心服口服,瀟灑離去。如今,時鐘好像擺在孩子的心裡了,自制逐漸變成一種習慣,不必藉由外物提醒他們「該收心了」! 未來,希望我也能變成一個虛位老媽,不再需要補充嘮叨的電池,孩子們能在每一個環節做到「瞬間收心」。只要將計時器就內建在孩子的心裡,父母就能省下嘮叨的力氣。

2010年10月22日
公開
49

好文分享:如何做好假日父母?

如何做好假日父母? 文�李宜蓁 (資料來源:親子天下網站 提供) 假日父母對親子關係有什麼影響?假日父母該如何和孩子、孩子的照顧者建立良好互動? 「爸爸,我什麼時候可以去你們家玩?」 孩子沒說錯,因為他們的爸爸媽媽非常特別,假日才會出現。當美好的週末結束,敲響灰姑娘的十二點鐘聲,他們就跟著消失了。孩子週一到週五,二十四小時都跟阿公阿嬤或保母住在一起,有些是等到上幼稚園或小學,才回到自己家與爸媽「團聚」。 這全球獨特的托育現象出現在台灣與中國,台灣這邊叫「假日父母」,中國那邊稱「留守兒童」,讓國外學者嘖嘖稱奇。 同樣假日父母,不同的心情 台師大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副教授林如萍解析,現代社會雙薪小家庭遭遇工作與家庭衝突,有些父母為了拚事業,主動外包小孩的照顧工作,有些則是不得不請別人照顧的權衡之計。這兩類假日父母的出發點不同,心態與心情各異。 「主動型」假日父母通常較滿意親子雙方各自的生活品質,在養育過程中扮演探視的角色,但可能要擔心親子的情感疏離問題;「不得不型」的假日父母往往罪惡感深重,容易變成假日聖誕老公公,一出現就破壞教養規則,引爆隔代教養衝突。 在媒體擔任行銷主管、兒子才一歲八個月大的杜凱如,當了將近一年半的假日父母。當年她坐完月子,馬上跟兒子一起被「空運」回花蓮婆家,不久她回台北工作,便展開假日父母的生活。她和先生每週五下班就搭太魯閣號夜奔花蓮,深夜快十二點抵達婆家,見到已經熟睡的兒子,「我都不知道要不要把他搖起來,因為好開心喔!」然而兩天後,台鐵花蓮站月台總要上演「十八相送」的劇碼,兒子伸出小手想跟著走,接下來的畫面是:媽媽、兒子和一旁的婆婆,捨不得全哭成一團,杜凱如上火車後更是常常一路哭回台北。 在台灣微軟營運暨行銷事業群擔任協理的王嘉玲,三歲大女兒早產三個月,出生時體重僅六百多克,在加護病房待了四個月,出院仍隨身掛著氧氣。夫妻倆實在不知如何照顧她,只能轉而尋求有護理背景的保母協助。於是大女兒週間二十四小時住在保母家,週末才回家。直到一個月前,二女兒出生了,輪到妹妹二十四小時住保母家,三歲的老大白天上幼稚園、晚上才回家跟爸媽過夜。這樣的新作息剛開始一個月,就面臨一場親子適應不良的大戰。 林文玲(化名)和先生都是獸醫,兩夫妻忙於經營自家位於新莊的獸醫院,每週只能抽出星期六的早上十點到晚上十點這短短的十二小時,去林口婆家探視兩歲的獨生女。夫妻倆有時忙到隔週才見女兒一面,或者椅子還沒坐熱又被電召回醫院。原本打算當頂客族的林文玲,迫於公婆壓力懷孕生子,「我們實在太忙了,根本不可能把她帶回來身邊。反正有阿公、阿嬤跟阿祖三人全心全意的照顧,他們從未抱怨過。這樣的安排對她好、對我們也好,」林文玲說。 選擇假日父母托育模式的夫妻,好處是個人時間多、體力消耗少,給長輩帶也許還能省下保母費,看起來是相對省力的托育方式。杜凱如雖然與兒子分離時痛不欲生,回台北埋首於工作,很容易忘記自己有小孩。她認為假日父母的最大好處是「可以一覺到天亮」。林文玲說,回林口看女兒,她始終扮白臉,只要女兒一鬧脾氣或吃不下飯,阿嬤就接手處理。因此到目前為止,母女一直可以和平相處。 這到底是誰的小孩 然而,大多數假日父母自認辛酸面遠多於光明面,那股深切的罪惡感和矛盾讓教養偏離正軌,把許多原本單純的關係弄得很棘手。當別人羨慕說平常日不必照顧小孩、像單身貴族般自由,他們可能天天盯著3G手機裡的孩子影像出神;當孩子生病發燒了無法在身邊照顧,只能頻頻電話關心,暗自垂淚;當阿公阿嬤太寵孩子,不注重生活規矩,隔代教養不同調,假日一見面兩組大人就大吵、互相埋怨,平時則天高皇帝遠,假日父母想管也管不了;當孩子的習慣、說話方式跟保母如出一轍,因為保母幫孩子買衣服打扮,慢慢連長相、品味都一樣,假日父母很不甘願的要問:「這到底是誰的小孩?!」 因為想用兩天的愛來補足五天的缺席,於是假日父母幫孩子買了成山的玩具;只要是平常照顧者說No的事情,週末全數大解禁,以為能彌補些什麼。但,當孩子哭了、怕了,回頭找的是阿嬤和保母,不是正牌爸爸媽媽。當爸媽真的要離開了,孩子忽然冒出一句:「媽媽,你忘記帶我回台北了。」那種錐心刺痛實在不足為外人道。 林如萍認為,假日父母的核心問題是:你們如何看待自己當父母的角色?「假日父母是一種過渡時期的托育模式,父母該選擇的是支持與補充的角色,而非『取代』。主動選擇就是取代。」 零到六歲是孩子發展依附關係的關鍵時期,跟主要照顧者建立穩定而安全的依附情感模式,是打下他們一輩子各項發展的最重要基礎。當孩子的身心理需求都被照顧到了,在生活中找到規律與節奏,向外探索與學習的能量會跟著一點一點長出來。 假日父母的孩子當然也可以發展良好依附關係,但主要依附對象也許要變成保母或阿公阿嬤,父母必須退居配角,因為孩子會很自然的認定,照顧他最多的才是「爸爸媽媽」。「而且依附的時間愈久、對依附者的眷戀愈長。孩子一輩子最親的人不是父母,隔閡可能一直都在,」友緣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執行長廖清碧說。 把鏡頭轉到孩子角度,假日父母更要考慮的是,孩子的情感需求是否被滿足、不同照顧者的教養是否一致,以及父母到底要他們留守多久? 不確定的等待,深深的分離焦慮 今年二十二歲的林雅箴在家排行老三,小時候她跟外公外婆一起住,快三歲才回爸媽家,「雖然那時還很小,我仍然記得,星期天晚上爸媽要帶著兩個姊姊回去,我站在門口大哭,哭到沒力的樣子。」 假日父母對孩子來說,是一種無法期待、想像與始終不確定的等待,一種很深很深的分離焦慮。假日父母剛見到孩子時,孩子是期待又怕受傷害,明明就很開心、卻跑去躲起來,或一副好像在跟大人賭氣一樣,不理不睬。如果爸媽這個星期說好要回來卻沒有出現,「到底代表什麼意思?是阿嬤說因為我不乖嗎?他們還會再回來嗎?」 他們被迫要很小就開始處理失落感,因此當爸媽要離開,他們可以冷漠道再見,或許是不知道怎樣才能讓自己不傷心,用冷漠掩飾內心的忐忑。 假日父母可能有許多的考量與無奈,在現階段還無法馬上將孩子帶回身邊。但極易因為平日忙於工作、假日忙著照顧小孩,進入一個莫名穩定的渾沌狀態,忘了假日父母應該是抗戰時期的過渡角色,也忘了用心經營假日的父母角色,輕易交出教養主導權。 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全國聯合公會監事林世莉建議假日父母,既然不得已,記得轉換心態,用各種策略確保孩子受到良好照顧;也要記得讓自己安心,父母安定了,孩子也會感受到力量。 假日父母的必備九大策略 1.慎選平日照顧者:孩子的人格長成有絕大多數的時間要交給其他照顧者,這個人是誰、是怎樣的人就非常重要。林世莉建議,選擇保母時,一定要花最大心力找到適合孩子的保母。把保母當家人一樣看待,若保母家剛好在附近,下班儘量撥時間看看孩子與保母的互動。若是希望長輩幫忙帶,先確認長輩的意願、考量其體力負荷,以及溝通管道暢通與否。夫妻倆一定要取得共識,而不是「因為公婆或岳父母想帶」所以才給他們帶,可有效減少日後隔代教養風波。 2.別當聖誕老公公:把自己的罪惡感打包好收起來,別用太多的金錢和溺愛試圖彌補孩子,孩子最需要的是你們全心的陪伴。偶爾買些繪本、小禮物在所難免,不過當你自己都察覺是不是買過頭了,就該收手。 3.儘量維持平日生活節奏與習慣:很多隔代教養型的假日父母,看不慣長輩帶孩子的大方向與小細節,回家當起假日教練,不但教孩子也教阿公阿嬤。林如萍認為,平常可以一覺到天亮的假日父母,意見真的不要太多。除非是離譜的照顧方法,別在無關緊要的生活小細節上鑽牛角尖,不妨停下來想一想,問題是否真出在這裡,還是內心有哪些不平衡在藉題發揮。平日找時機多跟長輩與保母聊聊教養觀念,記得用請教與諮詢的態度溝通,充分表達感恩的心情,人總是耳朵軟了,話才聽得進去。 4.假日完全接手:夫妻倆最好能每個週末都一起出現,也應儘量把孩子接回來,而不是到保母家、長輩家去「探視」孩子。如果假日是回到長輩家,也接手所有的照顧工作,吃飯、洗澡、唸故事書和一起睡覺。如此一來長輩可以完全休息,也明確讓孩子知道這兩天你們將會一起度過,在心理上及早適應你們和原本照顧者會有些不一樣,自己也能學習照顧的技巧。 5.營造親密的進入儀式:林如萍說,小小孩剛見到爸媽總是很害羞,需要一個小小的儀式幫助他們進入假日模式。比如,小小孩最喜歡翻媽媽的包包,事先在包包裡放一本他熟悉的繪本,孩子翻到了書、順勢抱到大腿上講故事,冰點就化開了。或者出遊時買一對母女別針,假日相見時別在明顯的衣領,讓孩子看見這個「暗號」,營造獨特的親密感。 6.不挑撥孩子與主要照顧者的感情:假日多跟孩子聊,「你最喜歡跟保母阿姨一起玩什麼?」、「阿嬤煮什麼菜最好吃?」而不是問:「他們有沒有打你?」廖清碧提醒,隔代教養的戰火不要延燒到孩子身上,在孩子面前講對方的壞話是下下策。若孩子提到婆婆對媽媽有意見,告訴孩子:「媽媽知道了,你不要擔心,我會跟阿嬤溝通,」把問題承接過來,不要讓孩子夾在中間。 7.跟孩子解釋目前的狀態與未來的計畫:宜家蒙特梭利托兒所負責人莊健宜建議,記得跟孩子解釋為什麼他們在保母家或阿公家、不在家裡,打算什麼時候把他們接回去。不管孩子多小都要試圖去解釋,讓他們理解自己的角色與家人的關係,對未來有個想像與期待。 廖清碧建議,假日父母要多抱抱孩子、親親他們,給他們充分的安全感。平日用電話或視訊告訴孩子爸媽很想念你,希望可以趕快把你帶回身邊。若真的太忙無法回去,也要跟孩子清楚解釋原因,讓他們知道下一次見面,你們彼此都會好好的。 8.跟上孩子的成長進度:當長輩或保母跟父母分享,這星期的某一天:他會爬樓梯、騎腳踏車了,他很喜歡幼稚園的某某同學時,把孩子成長的點點滴滴記起來,假日時好好稱讚他們。跟他們一起回憶細節,重視他們的心情,一起做些喜歡的活動,讓孩子知道你們在意他,好像在身邊一樣的熟悉他。 9.孩子愈早接回來愈好:到底幾歲該接孩子回來,三歲還是六歲?專家建議「愈早愈好」,關鍵問題應該是如何讓孩子順利適應新環境與照顧者,因為通常孩子接回來都直接送去學校,太過劇烈的轉換會對某些孩子造成身心壓力。 林如萍分析,日本政府提供了公立、優質的各類型(臨時、夜間和假日)托育服務,社區保育媽媽支援系統也可以做為雙薪家庭堅強的托育後盾,而台灣非常非常缺少這一塊。「假日父母各有各的難處,但如果真的沒有考慮其他方法就選擇當假日父母,就要想想自己是否還沒做好當父母的心理調適,」廖清碧提醒若真的有替代方案,應謹慎的掌握選擇權。資深心理師林世莉的兩個兒子都在彰化婆家待到三歲才帶回台北,南北奔波的這些年她總是揪著心趕搭北上的國光號,假日父母真的很困難,但困難不代表沒有選擇,「若再來一次,我絕不放手。」 終結假日父母的角色,必須牽動夫妻分工、職涯發展等關鍵決策,勢必付出代價。假日父母王嘉玲剛把一直住在保母家的大女兒接回家一起過夜,但光餵藥、哄她睡覺、讓她不哭的這些生活小細節,就大大打擊她的育兒信心,不知道「為什麼搞不定一個三歲小女娃」。與大女兒之間的陌生感讓她認真考慮,要想辦法及早把二十四小時托育的二女兒也接回來身邊。但她笑說自己似乎還沒準備好要認真跟他們「拚了」。 育兒過程從來不會是順利而美好的。剛開始這幾年你就是必須忙得像陀螺一樣,一下洗奶瓶、換尿布、趴在地板擦拭掉下的飯菜,然後小惡魔大哭、什麼都不要,你快要抓狂。但是,打雷了他緊緊抱著你說「我好怕」;不然牽你的手用融化你的笑容說:「媽媽,我好愛你喔」,在辛苦中回頭,更能體驗而珍惜這些片段的樂趣。這條父母必經的「天堂路」,也讓你們可以順利進入父母的角色,蓄積育兒的能量與經驗。 所以假日父母不用哀怨,積極做出目前情境下你們可以有的最大貢獻:每天打電話關心孩子,假日時為孩子準備一個精美的禮物,共享美好的時刻,讓孩子感受到你們的愛與溫暖。然後,夫妻認真思考與評估,給孩子設定一個未來的承諾,一起努力,把家的完整拼圖慢慢組起來。

2010年10月21日
公開
13

好文分享:教養倔強孩子有法寶

教養倔強孩子有法寶 文 / 王曉燕  專家 / 杜亞松 兒童心理學教授 常常聽到家長有這樣的抱怨:「我的孩子很活潑,也很聰明,就是脾氣太倔強了,真拿他沒辦法。」相信為數不少的父母都有同感。其實,倔強的孩子往往有他獨立的見解和個人的意志,你若是以強硬的態度去對待孩子,他就會「頂撞」你;但是,如果你任由他去,則更容易助長他的倔強。因此,教育倔強的孩子不僅要多動腦筋,還要多從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才是。 講道理 父母立場:孩子往往只知道他「想做什麼」和「不想做什麼」,而無法明白「為什麼要這麼做」和「為什麼不應該這樣做」的道理。因此,隨著孩子智力的發展,逐漸有了自主意識,家長應該提出正當及充分的理由告訴孩子,什麼事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有了判斷是非的標準,孩子便能自己處理事情。 孩子立場:很多父母往往剝奪了孩子知的權利,只會無來由地命令孩子:「我叫你這樣做,你就這樣做。」一味強迫孩子無條件地服從自己,只會讓孩子覺得莫名奇妙,結果反而更加固執己見。例如,一個一歲的孩子,雖然走不穩,但是他可能推開你的手,堅持要自己走路;此時就不算是倔強,你應該支持他,即使摔倒也沒關係。 態度必須明確 父母立場:想要孩子接受意見,你的態度必須要明確堅決,如此孩子就會知道,無論自己再怎麼任性吵鬧也不會被接受。千萬不能說「求求你,聽媽媽的話吧!」這類的話,這樣只會突顯父母的無能;若父母採取軟弱的態度向子女哀求,只會讓孩子更任性。 孩子立場:不過,有時候家長也應避免高姿態,把自己的意見當聖旨,要求孩子無條件地接受,而忽視了孩子的情感和需求。有一些超出家長允許範圍的事,可能只是孩子的好奇心作祟;例如,一個兩歲的孩子,看見外頭下小雨了,可能會想到雨中去玩耍,然而卻得不到家長的允許。其實,孩子的原始動機只是好奇而已,這時你不該硬性阻止,而應有條件地軟性限制,陪孩子出去看看雨、聽聽雨的聲音等。 訂定紀律 父母立場:給孩子訂立一些明確的行為準則,例如,晚上幾點鐘一到,必須關掉電視上床睡覺,以及不許吃零食等規定。同時,你應該讓孩子明白,你對他的一些規定是出自於愛心和關心。 孩子立場:家長應該明白孩子不斷地在長大及成熟,過分的教條主義,可能會限制孩子想像和發展的空間。例如,一個三歲的孩子,家長可能會硬性規定他學鋼琴或小提琴,但是孩子可能偏偏喜歡畫畫或劍道;這時你應該讓孩子根據自己的興趣來選擇,而不是強求他學什麼或做什麼。只要你認為孩子有道理,就應該及時更改紀律。 管教要有原則 父母立場:要使教育發揮作用,就得確立一個管教的原則,而且要幫助孩子遵守。當孩子違反了規定,你不能有時責備,有時原諒,否則久了以後,規定就會變得沒有意義。 孩子立場:父母經常是很隨性的,依據自己的標準來制定原則,而且說制定就制定,說執行就執行,但是對於一些規律性很差的孩子,卻不容易做到。例如,一個四歲的孩子,他之前已經養成了睡前吃點心的習慣,無法馬上改掉,這時候,家長應該讓孩子有一個緩衝期,慢慢地改正習慣,因為習慣的改變不是一蹴可幾的。 採取強制手段 父母立場:有時候,矯正孩子的任性行為必須要採取強制手段。有位兒童心理學家主張,糾正孩子偏食的方法是──在正餐的時間內,給孩子吃足夠分量的食物,如果孩子不吃就收回,到下頓飯之前,即使孩子哭叫吵鬧,也不要給他吃任何東西;如此不到三天,孩子就會接受父母所給的食物,不再偏食。類似這種情形,不遷就孩子的任性便可以達到教育的目的。 孩子立場:父母有時會很難拿捏尺度,高興時放孩子一馬,不高興了又把孩子逼得要死,這樣對孩子是很不公平的。例如,一個五歲的孩子,也許他看卡通片看得正高興,當你叫他吃晚飯時,他便聽而不聞;這時候,最好的辦法不是堅持他立刻吃飯,而是讓他在規定看電視的時間後再吃飯,這樣孩子就可能接受,習慣也養成了。 給予適當懲罰 父母立場:當孩子故意搗亂而不聽勸,有時也可以採取適當的處罰,但是要小心,千萬不要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如果完全不採取懲罰,可能會助長孩子的任性,讓他以為父母在鼓勵他,而重複犯下同樣的錯誤。 孩子立場:父母對於孩子的懲罰要適度,既不能傷害他們的人格,更不能損害他們的身體,以免發生意外。另外,父母也應注意以理服人,以免孩子表面接受,心裡面卻不服。例如,對於一個六歲的孩子,如果他不高興而故意打翻了果汁,除了要他自己收拾殘局外,你還可以取消當天他看卡通的時間,而不是對他大聲斥責,借題發揮,發洩自己的不快情緒。同時必須注意,有懲罰就應該有獎勵。 其實,大多數的父母還是受到傳統思想影響,過分要求孩子聽話順從,認為聽話的孩子就好,不聽話的就是倔,就是不好。其實,父母應該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問題,現代社會需要的是有個性、富挑戰的新人,而不是唯唯諾諾的乖寶寶,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時,應該有意識地保留孩子的個性。此外,人際關係是互動的,教育孩子不能只站在父母的角度來看問題,也不應完全從孩子的角度出發,而是要盡可能地尊重孩子,也要盡可能地對其要求。

2010年10月13日
公開
20

好文分享:小兒偏食心理學

轉貼~小兒偏食心理學 http://www.babyhome.com.tw/note.php?mid=15782&op=dt&lno=81588020&no=576508 海扁一頓,然後關廁所、罰他不准吃飯,記得小時候媽媽都是用這招。當然我們不會這樣殘害國家幼苗的啦!我們要用愛的教育,從心理、生理的角度去切入,就像金田一偵探一樣,從許多的蛛絲馬跡中,尋找解決的答案。 對了!小朋友最喜歡玩遊戲了。記得當初我們在參與「金車文教基金會」活動時,曾針對國小學童的衛教課程,設計了許多遊戲。遊戲可以增加學童的參與感、認知程度,比起擺撲克臉、沒人鳥你的辛苦,效果要好太多了。因此花點時間,設計一些遊戲,讓小朋友認識食物,以品嚐食物做為過關條件,化有形於無形,達到雙贏的局面。嗯,下次教學比賽就用這個主題好了,一定可以爆冷門、賺些獎學金。 言歸正傳,我們來聊聊一些方法吧! @偏食心理學、其來自有因 首先我們要分析為什麼會有偏食的情況?幼兒自兩三歲起,對食物的味道、形狀、色彩、溫度、觸覺等,開始會表現出喜好與厭惡的感覺。幼兒的模仿力強,因此若學習對象中有偏食的現象時,往往幼兒亦會表現出偏食的情況。而不愉快的進食經驗,例如被魚刺鯁到、被熱湯燙到,也會造成幼兒拒吃或害怕的心理。 @飲食多變化、偏食不見了 幼稚園的階段,通常是由園方直接供餐。如果供膳人員只會那101道菜,點心永遠是波蘿麵包加牛奶,那麼小朋友的偏食機率就很高。上了小學,好懷念帶便當的日子,同學會從便當中,學習到分享與多元化的發展。可是現在大多是吃便當公司的便當,大家千篇一律、吃一樣的大鍋飯,少了掠奪、分享、炫耀的快樂時光。 如果便當公司用的是循環菜單,那還可避免一下偏食的產生,可是比不上學生自己帶便當的豐富性。想想看,一個便當大概只有4~5樣菜,便當公司與學生的都一樣;可是一班40個學生,就可能有40個自製便當、160~200道菜在同時間出現。周遊列國之後,交換便當、互相分享,自然而然偏食就比較不會有。藉由同學的互相學習、互相影響,以達到多元化的目的。 @關懷要細心、變通有法寶 (1)有時候小朋友的偏食,是為了引起師長的關懷,小朋友最喜歡來這套了!因此午餐時刻與小朋友一起進食,分享食物的好處與美味,是一個解決的方法。 (2)化有形為無形,將小朋友討厭吃的東西,以模型切割、切碎、磨泥、打汁等方式改變形狀。加入其它的食物中,由少量開始給予,逐漸到正常量。改變烹調方式,找出學童喜歡的、可以接受的方式。如果小朋友只是偶爾不吃某些食物,不要一味的斷定他就是不喜歡,不妨隔幾天之後,改變食物的切法與烹調方法。例如像蠟筆小新一樣不喜歡吃青椒的話,就把青椒切碎、加入炒飯或濃湯中。 (3)在家中,與家長一起參與食物製作,增加成就感。可從簡單的水餃、生菜沙拉製作開始試試看。有時候小朋友喜歡玩食物,尤其是幼稚園或低年級的。其實就是藉著觸覺,了解與接近食物。剛開始發生這種情況時,不必一味的制止,而是與以適度的關懷。 (4)特殊的味道常是引起偏食的原因,例如有些人不吃羊肉或魚肉,是因為它的特殊氣味,所以說大人也會偏食啊。可是改變烹調的方法、加些檸檬去魚腥味,處理青椒時記得將內部的子與白色部分清乾淨,泡過冷水後、青椒的味道就會減少很多。這可不是書上抄來的喔,因為我國小一年級就會煮飯了!擁有近25年的廚房經驗,我想以後我老婆與小朋友應該會很幸福的呦。 @胃口很小怎麼辦? 有些小朋友的胃口小,是因為消化能力差所引起的。上一餐的食物還沒消化完,食物仍停留在胃部,等到下一餐時自然吃不下。或者兩餐之間的點心給太多,也會有這樣的困擾。吃些鹹橄欖或酸的東西有助於開胃,這是阿媽的智慧呦,不妨試試看。 胃就像汽球一樣,有一個彈性空間,可是連結胃部上下的管徑相對的就比較小,就像沙漏一樣的結構。因此如果食物太粗糙、食物塊太大了、一下子量吃很多,就會發生塞車現象,胃排空(將胃的內容物出清)的時間就拉長了。一般我們會建議以細嚼慢嚥來改善,別小看這個小動作喔!細嚼慢嚥食物便會分解的比較細,進入胃部後消化、胃排空的時間會縮短,自然下一餐來臨時,肚子就會餓了。 另外,蛋白質是比較難消化的營養素,因此我們要用蛋白質酵素來幫助消化。蛋白質酵素就像吃牛排時用的牛排刀,用來將蛋白質切成小塊、小塊的,以幫助消化吸收。餐後吃些蛋白質酵素豐富的木瓜或鳳梨當水果,夏天偶爾給個有果粒的鳳梨冰棒也不錯。有時候無法吃水果時,用些「木瓜酵素」也很方便喔。 親愛的爸爸媽媽們只要多用點心,小寶貝就可以快樂的成長,也可以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喔

2010年10月09日
公開
12

半夜不哭了

半夜不哭了

2010年10月07日
公開
14

第一次和老師聯絡

姐姐唸公立托兒所, 媽咪感受和私立最大的差別大概就是老師的態度了, 因為接送時只能在門口,不能進去,見不到老師, 聯絡本只有週五才發一次,上面也沒有老師對學生的個別狀況說明, 媽咪又怕打電話會打擾到老師也不敢打, 除了偶爾阿公阿嬤在接送時特別去找老師, 媽咪幾乎不知道姐姐在學校的狀況. 今天為了確認明天戶外教學的事只好打電話, 老師講了好多姐姐在學校的事,也歡迎媽咪打電話去, 媽咪才有些改觀,其實老師也是蠻關心和注意學生的. 老師先問我們家是雙薪家庭嗎?因為都是阿公阿嬤接送, 感覺爸媽都很忙,那有空特別教姐姐東西嗎? 老師說姐姐很聰明,認知發展很好,程度已經超過目前這個班在教的東西, 很多全班都答不出來的問題,只有姐姐會回答, 情緒表達上也很好,不喜歡吃,或感冒不能吃冰的,會冷...等等都會自己告訴老師, 遇到問題不能解決都會去請老師幫忙, 甚至對老師教的和她知道的不同也會提出來, 像老師教大家收碗袋的方法,姐姐就告訴老師可是巧虎不是這樣收的, 因為以年齡來講,姐姐在班上27個同學裡算倒數第5個, 通常年齡較大的認知發展會比小的好, 所以老師對她超齡的表現感到很驚訝, 一直問媽咪平常有沒有特別教她什麼. 不過也有些問題,例如吃飯很慢,睡午覺會賴床, 還有偶爾一些團體活動,會有小朋友告狀姐姐會叫人家要怎麼做, 然後全班一起朗讀時,像弟子規,會故意唸的超大聲等等... 媽咪也覺得驚訝,剛上學沒多久阿嬤有說老師說姐姐都很安靜, 原來現在變得這麼活潑, 看來姐姐已經順利適應了學校生活,也蠻喜歡上學的, 這樣媽咪就放心多了, 至於姐姐在家的學習,媽咪其實常常偷懶, 只有給她很多書,dvd,cd,玩具等讓她自己去玩, 尤其現在有了妹妹, 更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