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小祕子

日期

#Tag

有關癌症 - 小心身體

2008年04月06日
公開
39

******感謝Hugo媽咪提供******** ************* 人類醫治癌症到目前為止只有兩條路, 第一條路是消滅病源, 第二條路是增加抵抗力。但很奇怪的是, 癌無論用鈷60或其他藥物去消滅癌細胞, 可是癌細胞還沒被消滅,好的細胞卻先被殺死。 另無論用什麼營養、補藥,好的細胞還未吸收, 癌細胞卻先吸收、讓癌長得更快; 因此可說上述兩條路都行不通、所以叫絕症。 人類的聰明連登陸月球也都已經成功, 但為什麼沒有人去懷疑上述兩條治癌的 路是在鑽牛角尖,另外找第三條路? 癌症病人血液檢查的結果百分之百都是酸性反應。 長期素食、且生活接近然的佛寺僧尼, 由於體質都偏屬優質弱鹼性, 生活接近自然的佛寺僧尼, 由於體質都偏屬優質弱鹼性, 所以尚沒有發現罹患癌症的病例。 因此大膽的斷定在弱鹼性體質的狀態下, 癌細胞是無法生長、甚至是無法生存的。 建議你從現在起少吃酸性的葷食類,多吃鹼性食物, 另外可吃綠藻和帶殼菱角湯,改變你的體質, 並勵行接近自然的良好生活規律願上帝祝福你。」 ∼∼∼∼∼∼∼∼∼∼∼∼∼∼∼∼∼∼∼∼∼∼∼∼ 關心自己也要關心別人,85 ﹪癌症病患屬於酸性體質 *健康人的血液是成弱鹼性的,約是PH7.35 ∼7.45左右 *嬰兒也是屬於弱鹼性的體質 *成長期的成人有體質酸化的現象 根據一項六百位癌症病人體液分佈的研究, 顯示85 ﹪癌症病患屬於酸性體質。 因此,如何使體質維持在弱鹼性就是遠離疾病的第一步。 ∼∼∼∼∼∼∼∼∼∼∼∼∼∼∼∼∼∼∼∼∼∼∼∼ 酸性體質的生理表徵 1. 皮膚無光澤。 2. 香港腳。 3. 稍做運動即感疲勞,一上公車便想睡覺。 4. 上下樓梯容易氣喘。 5. 肥胖、下腹突出。 6. 步伐緩慢、動作遲緩。 ∼∼∼∼∼∼∼∼∼∼∼∼∼∼∼∼∼∼∼∼∼∼∼∼∼ 為什麼會形成酸性體質? 1. 過度攝取乳酸性食品 a)肉類、乳酪製品與蛋、牛肉、火腿等皆屬於酸性食品 b)攝取過量的酸性食品血液會傾向酸性而變黏稠, 不易流到細血管的末稍,而易造成手腳或膝蓋的冷寒症, 以及肩膀僵硬和失眠等。 c)年輕力壯時吃適量的肉類是對的,但老年人則以蔬菜或小魚為宜。 2. 生活步調失常會造成酸性體質 a)生活步調失常會造成精神與肉體的壓力。 b)據統計,晚睡者罹患癌症的機率比正常人高出五倍。 c)人類本來就活在節奏的世界裡, 無法事先儲備睡眠或飲食,也不能夜顛倒。 d)人體內臟受自律神經控制,白天主要是交感神經活動, 晚上則由副交感神經工作,若使其錯亂及倒置,就亦百病滋生。 3. 情緒過於緊張 a)文明社會會造成的壓力。 b)工作上或精神上的壓力。 c)當一個人承受精神壓力後,一旦緊張鬆弛, 時會造成猝死,稱為潛在性副腎皮質機能不全症。 4. 肉體的緊張 a)動手術之前應先檢查腎上腺皮質機能是否正常。 如果副腎皮質機能較差,或手術壓力遠超過副腎調整功能, 則可能造成病人死亡或其他不良影響。 b)若發現病患臉部浮腫,需詳加詢問病史及服藥狀況, 為長期服用腎上腺皮質賀爾蒙者,施以針灸要特別注意反應。 c)勞動或運動過度,通宵打牌、開車等壓力都應盡量避免。 ∼∼∼∼∼∼∼∼∼∼∼∼∼∼∼∼∼∼∼∼∼∼∼∼∼ 附錄:常見食物的酸鹼性 1. 強酸性食品:蛋黃、乳酪、白糖做的西點或柿子、烏魚子、柴魚等。 2. 中酸性食品:火腿、培根、雞肉、鮪魚、豬肉、鰻魚、 牛肉、麵包、小麥、奶油、馬肉等。 3. 弱酸性食品:白米、落花生、啤酒、酒、油炸豆腐、 海苔、文蛤、章魚 , 泥鰍。 4. 弱鹼性食品:紅豆、蘿蔔、蘋果、甘藍菜、洋蔥、豆腐等。 5. 中鹼性食品:蘿蔔乾、大豆、紅蘿蔔、蕃茄、香蕉、橘子、 南瓜、草莓、蛋白、梅乾、檸檬、菠菜等。 6. 強鹼性食品:葡萄、茶葉、葡萄酒、海帶芽、海帶等。 尤其是天然綠藻富含葉綠素,是不錯的鹼性健康食品, 而茶類不宜過量,最佳飲用時間為早上。 ~ 轉寄亦是一種福報喔~

迴光返照

2008年04月06日
公開
13

******感謝Hugo媽咪提供******** ************* 你係咪想睇下"迴光反照"? 我有個伯父,佢因為肺癌入左靈實醫院住左幾年.最尾果年, 佢差到連水都飲唔到.每日吊鹽水, 醫生都同我地講佢只係等日子,醫唔番. 佢吊左鹽水幾個月,我地每隔一日,就會輪流去探佢. 有一朝,輪到我姑姐去探佢,見到佢好精神咁坐左響床邊. 一見我姑姐就話要食魚片粥,又想食白切雞. 姑姐咪"拿拿臨"去飯當買俾佢食, 姑姐仲叫佢個囡打電話俾我地. 叫我地而家去得到靈實既,就即刻搭的士去~伯父既子女, 同我既兄妹咪飛"的"去囉~ 去到醫院,我地同伯父傾左幾句,佢就開始唔掂喇 唔夠一個鐘頭就走左~ 當一個人要斷氣以前的那一刻,他會突然觸動第八意識的儲存按鈕, 這個機關會把一生所有的善惡業(包括思想意念及知識) 做一個快速的總整理,然後快速地把這些業儲存到第八識裡去, 這個過程就是---迴光返照 人的靈魂本來的形式就是一道光,迴--就是倒轉,返照--就是回頭審視. 要離世的靈魂以邊整理邊審視的方式將一生的所做所為及 所思所念做一次總瀏覽他會突然想起此生來的目的-- 若未達成時會乘願再來--再度輪迴. 第八識(梵文ALAYA)是一個業的倉庫-- 就像電腦的磁碟一樣-具有無限的寫讀空間- 而且永遠不會毀壞-它是跟著靈魂跑的--- 所以萬般帶不去,只有業隨身" 下輩子再到人間時,第八識這個磁碟也會跟著來, 只要因緣俱足時,你隨時可以隨機取存磁碟裡面的東西 此外,迴光返照的另一層意義是---靈光要離開身體以前, 打開生死之門,進入宇宙光海,藉著宇宙之光照向自己, 使自己回歸本性之光,把此生一切的業障做一個總懺悔, 把一切病痛或恐懼煩惱都消除,就像電腦裡的關機重來一樣(RESET) 其實,迴光返照不必等臨死以前才做, 假如能在煩忙的一天過後,或人生的旅途上偶而停下腳步, 整理一下自己,做一次"迴光返照"的功夫, 就不會有那麼多的業障了,不是嗎? 迴光返照是臨終的預兆,意即閻王特許未亡人 在離開人世之前施於片刻陽壽與其親人相聚最後一面, 好讓人生有個始終。然而有許多貪念塵世之徒竟然利用其灟洞, 企圖停頓迴光返照的時光以奪得永生不死。 人體特定的賀爾蒙產生了持續不斷的增生, 使體內血液中賀爾蒙含量過高, 病人就會出現心跳、呼吸、體溫上升的症狀。 在賀爾蒙強力刺激下,病人呈現意識逐漸昏迷的現象。 因生產賀爾蒙的器官過度亢進, 而導致該器官損壞、停止運作, 此時人體各器官仍然在活動, 血液中的賀爾蒙漸漸地被消耗減少, 病人的意識慢慢的恢復。 當血液中的賀爾蒙量降到接近生理平衡點時, 病人許多不適症狀都會消失, 可以談天、下床走路、肚子會餓想吃東西……, 一切生理功能接近完全正常。 可是因為生產賀爾蒙的器官已經無法運作, 血液中的賀爾蒙持續被消耗,得不到補充而不足, 病人會出現體溫下降、全身無力。 賀爾蒙缺乏時神經反射功能必然低落, 所以此時病人不會出現劇烈疼痛或煩躁不安的症狀。 血液中的賀爾蒙越用越少,病人再度陷入昏迷, 當血液中的賀爾蒙被消耗殆盡時,病人也安詳的去世。 會產生迴光返照的先決條件: (一)病人賀爾蒙運作功能必須是往上升高 (二)在生產賀爾蒙器官停止運作前病人的心肺功能必須承受得了 迴光返照 人總是在臨終時才突然緊急地迴光返照, 迴光返照就是把一生所作所為作一番總審視, 就像把一生的錄影帶倒帶回來,很快地看一次。 在審視一生的行為以後,人總是遺憾多於喜悅, 對自己所犯的過錯總是充滿懺悔, 對自己未能珍惜生命提高生命層次而深感遺憾, 馬上就要跟這個最適合修行的道場說再見, 也不知何時將再回來,真是情何以堪。 南無,就是回到原來,回想原來,回到佛國淨土。 沒有清淨無染之心又如何回歸淨土﹖ 我們乾乾淨淨淨土出來,卻弄得滿身污穢想回去,怎麼會這樣﹖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為甚麼不在有生之年時時刻刻都迴光返照 把每一刻都當作是生命的最後一刻,或許就可以了無遺憾地離開。 迴光返照有科學根據 人體特定的賀爾蒙產生了持續不斷的增生, 使體內血液中賀爾蒙含量過高, 病人就會出現心跳、呼吸、體溫上升的症狀。 在賀爾蒙強力刺激下,病人呈現意識逐漸昏迷的現象。 因生產賀爾蒙的器官過度亢進, 而導致該器官損壞、停止運作, 此時人體各器官仍然在活動, 血液中的賀爾蒙漸漸地被消耗減少, 病人的意識慢慢的恢復。 當血液中的賀爾蒙含量降到接近生理平衡點時, 病人許多不適症狀都會消失, 可以談天、下床走路、肚子會餓想吃東西……, 一切生理功能接近完全正常。 可是因為生產賀爾蒙的器官已經無法運作, 血液中的賀爾蒙持續被消耗,得不到補充而不足, 病人會出現體溫下降、全身無力。 賀爾蒙缺乏時神經反射功能必然低落, 所以此時病人不會出現劇烈疼痛或煩躁不安的症狀。 血液中的賀爾蒙越用越少,病人再度陷入昏迷, 當血液中的賀爾蒙被消耗殆盡時,病人也安詳的去世。 會產生迴光返照的先決條件: (一)病人賀爾蒙運作功能必須是? 馱W升高 (二)在生產賀爾蒙器官停止運作前病人的心肺功能必須承受得了

佛經上181條做人的道理

2008年04月01日
公開
16

一、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 二、與其說是別人讓你痛苦,不如說自己的修養不夠 。 三、如果你不給自己煩惱,別人也永遠不可能給你煩惱。因為你自己的內心,你放不下。 四、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別人。 五、不寬恕眾生,不原諒眾生,是苦了你自己。 六、別說別人可憐,自己更可憐,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七、學佛是對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給別人看的。 八、福報不夠的人,就會常常聽到是非;福報夠的人,從來就沒聽到過是非。 九、修行是點滴的工夫。 十、在順境中修行,永遠不能成佛。 十一、你永遠要感謝給你逆境的眾生。 十二、你隨時要認命,因為你是人。 十三、你永遠要寬恕眾生,不論他有多壞,甚至他傷害過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十四、這個世界本來就是痛苦的,沒有例外的。 十五、當你快樂時,你要想,這快樂不是永恆的。當你痛苦時你要想這痛苦也不是永恆的。 十六、認識自己,降伏自己,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別人。 十七、今日的執著,會造成明日的後悔。 十八、你可以擁有愛,但不要執著,因為分離是必然的。 十九、不要浪費你的生命在你一定會後悔的地方上。 二十、你什麼時候放下,什麼時候就沒有煩惱。 二一、內心沒有分別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二二、學佛第一個觀念,永遠不去看眾生的過錯。 你看眾生的過錯,你永遠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二三、你每天若看見眾生的過失和是非, 你就要趕快去懺悔,這就是修行。 二四、業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別人的過失與缺點, 真正修行的人,從不會去看別人的過失與缺點。 二五、每一種創傷,都是一種成熟。 二六、當你知道迷惑時,並不可憐, 當你不知道迷惑時,才是最可憐的。 二七、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沒有救。 二八、你不要一直不滿人家,你應該一直檢討自己才對。不滿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二九、一切惡法,本是虛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 一切善法,也是虛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三十、當你煩惱的時候,你就要告訴你自己,這一切都是假的,你煩惱什麼? 三一、當你未學佛的時候,你看什麼都不順。當你學佛以後,你要看什麼都很順。 三二、你要包容那些意見跟你不同的人,這樣子日子比較好過。你要是一直想改變他,那樣子你會很痛苦。要學學怎樣忍受他才是。 你要學學怎樣包容他才是。 三三、承認自己的偉大,就是認同自己的愚疑。 三四、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錯誤的觀念。 三五、醫生難醫命終之人,佛陀難渡無緣的眾生。 三六、一個人如果不能從內心去原諒別人,那他就永遠不會心安理得。 三七、心中裝滿著自己的看法與想法的人, 永遠聽不見別人的心聲。 三八、毀滅人只要一句話,培植一個人卻要千句話,請你多口下留情。 三九、當你勸告別人時,若不顧及別人的自尊心,那麼再好的言語都沒有用的。 四十、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夾雜著傲慢。不要使你的謙虛心缺乏智慧。 四一、根本不必回頭去看咒罵你的人是誰?如果有一條瘋狗咬你一口,難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嗎? 四二、忌妒別人,不會給自己增加任何的好處。忌妒別人,也不可能減少別人的成就。 四三、永遠不要浪費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歡的人。 四四、多少人要離開這個世間時,都會說出同一句話, 這世界真是無奈與淒涼啊! 四五、戀愛不是慈善事業,不能隨便施捨的。感情是沒有公式,沒有原則,沒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們至死都還在執著與追求。 四六、請你用慈悲心和溫和的態度, 把你的不滿與委屈說出來,別人就容易接受。 四七、創造機會的人是勇者。等待機會的人是愚者。 四八、能說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四九、多用心去傾聽別人怎麼說,不要急著表達你自己的看法。 五十、同樣的瓶子,你為什麼要裝毒藥呢?同樣的心理,你為什麼要充滿著煩惱呢? 五一、得不到的東西,我們會一直以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為你對他瞭解太少,沒有時間與他相處在一起。當有一天,你深入瞭解後,你會發現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麼美好。 五二、這個世間只有圓滑,沒有圓滿的。 五三、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於淡泊,樂於寂寞。 五四、活著一天,就是有福氣,就該珍惜。當我哭泣我沒有鞋子穿的時候,我發現有人卻沒有腳。 五五、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別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嗎? 五六、眼睛不要老是睜得那麼大,我且問你,百年以後,哪一樣是你的。 五七、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不要光埋怨自己多病,災禍橫生,多看看橫死在你刀下的眾生又有多少? 五八、憎恨別人對自己是一種很大的損失。 五九、每一個人都擁有生命,但並非每個人都懂得生命,乃至於珍惜生命。不瞭解生命的人,生命對他來說,是一種懲罰。 六十、自以為擁有財富的人,其實是被財富所擁有。 六一、情執是苦惱的原因,放下情執,你才能得到自在。 六二、隨緣不是得過且過,因循苟且,而是盡人事聽天命。 六三、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這樣子比較少後悔。 六四、當你對自己誠實的時候,世界上沒有人能夠欺騙得了你。 六五、用傷害別人的手段來掩飾自己缺點的人,是可恥的。 六六、世間的人要對法律負責任。修行的人要對因果負責任。 六七、在你貧窮的時候,那你就用身體去佈施,譬如說掃地、灑水、搬東西等,這也是一種佈施。 六八、內心充滿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語不正的人, 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六九、默默的關懷與祝福別人,那是一種無形的佈施。 七十、多講點笑話,以幽默的態度處事,這樣子日子會好過一點。 七一、與人相處之道,在於無限的容忍。 七二、不要刻意去猜測他人的想法, 如果你沒有智慧與經驗的正確判斷,通常都會有錯誤的。 七三、要瞭解一個人,只需要看他的出發點與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七四、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無味之中。 七五、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會香的。名聲與尊貴,是來自於真才實學的。有德自然香。 七六、與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實,你不如去接受它,這個叫做認命。 七七、佛菩薩只保佑那些肯幫助自己的人。 七八、逆境是成長必經的過程,能勇於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會日漸的茁壯。 七九、你要感謝告訴你缺點的人。 八十、能為別人設想的人,永遠不寂寞。 八一、如果你能像看別人缺點一樣, 如此準確般的發現自己的缺點,那麼你的生命將會不平凡。 八二、原諒別人,就是給自己心中留下空間,以便迴旋。 八三、時間總會過去的,讓時間流走你的煩惱吧! 八四、你硬要把單純的事情看得很嚴重,那樣子你會很痛苦。 八五、永遠扭曲別人善意的人,無藥可救。 八六、人不是壞的,只是習氣罷了,每個人都有習氣,只是深淺不同罷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諒的就原諒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壞人。 八七、說一句謊話,要編造十句謊話來彌補,何苦呢? 八八、其實愛美的人,只是與自己談戀愛罷了。 八九、世界上沒有一個永遠不被譭謗的人,也沒有一個永遠被讚歎的人。當你話多的時候,別人要批評你,當你話少的時候,別人要批評你,當你沈默的時候,別人還是要批評你。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不被批評的。 九十、誇獎我們,讚歎我們的,這都不是名師。會講我們,指示我們的,這才是善知識,有了他們我們才會進步。 九一、你目前所擁有的都將隨著你的死亡而成為他人的,那為何不現在就佈施給真正需要的人呢? 九二、為了讚美而去修行,有如被踐踏的香花美草。 九三、白白的過一天,無所事事,就像犯了竊盜罪一樣。 九四、能夠把自己壓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貴。 九五、廣結眾緣,就是不要去傷害任何一個人。 九六、沈默是譭謗最好的答覆。 九七、對人恭敬,就是在莊嚴你自己。 九八、擁有一顆無私的愛心,便擁有了一切。 九九、仇恨永遠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 這是永恆的至理。 一00、你認命比抱怨還要好,對於不可改變的事實,你除了認命以外,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一0一、不要因為眾生的愚疑,而帶來了自己的煩惱。不要因為眾生的無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一0二、別人講我們不好,不用生氣、難過。 說我們好也不用高興,這不好中有好,好中有壞,就看你會不會用? 一0三、如果你自己明明對,別人硬說你不對,你也要向人懺悔,修行就是修這些。你什麼事都能忍下來,才會進步。就是明明是你對,你也要向他人求懺悔,那就是修行了。 一0四、當你的錯誤顯露時,可不要發脾氣,別以為任性或吵鬧,可以隱藏或克服你的缺點。 一0五、不要常常覺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們痛苦的人還要多。 一0六、愚癡的人,一直想要別人瞭解他。 有智慧的人,卻努力的瞭解自己。 一0七、別人永遠對,我永遠錯,這樣子比較沒煩惱。 一0八、來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須,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一0九、慈悲是你最好的武器。 一一0、只要面對現實,你才能超越現實。 一一一、良心是每一個人最公正的審判官,你騙得了別人,卻永遠騙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一一二、不懂得自愛的人,是沒有能力去愛別人的。 一一三、學佛就是在學做人而已。 一一四、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一一五、有時候我們要冷靜問問自已,我們在追求什麼?我們活著為了什麼? 一一六、不要因為小小的爭執,遠離了你至親的好友, 也不要因為小小的怨恨,忘記了別人的大恩。 一一七、勇於接受別人的批評,正好可以調整自己的缺點。 一一八、感謝上蒼我所擁有的,感謝上蒼我所沒有的。 一一九、凡是能站在別人的角度為他人著想,這個就是慈悲。 一二0、學佛不是對死亡的一種寄托,而是當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 一二一、佛陀從不勉強別人去做他不喜歡的事情,佛陀只是告訴眾生,何者是善?何者是惡? 善惡還是要自己去選擇,生命還是要自己去掌握。 一二二、所謂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別心、是非心、得失心、執著心。 一二三、說話不要有攻擊性,不要有殺傷力,不誇已能,不揚人惡,自然能化敵為友。 一二四、一個常常看別人缺點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夠好, 因為他沒有時間檢討他自己。 一二五、是非天天有,不聽自然無,是非天天有,不聽還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麼辦? 一二六、真正的佈施,就是把你的煩惱、憂慮、分別和執著心通通放下。 一二七、如果你真的愛他,那麼你必須容忍他部份的缺點。 一二八、要克服對死亡的恐懼,你必須要接受世上所有的人,都會死去的觀念。 一二九、所有的病患,醫生最難治,所有的眾生,自以為是的人最難渡。 一三0、一匹驢,吃再好的草,也不會成為一匹俊馬。用執著和分別心去修行,再大的精進,也不會成佛。 一三一、瞭解永恆真理的人,就不會為任何的生離死別而哀傷悲泣,因為生離死別是必然的。 一三二、雖然你討厭一個人,但卻又能發覺他的優點好處,像這樣子有修養的人,天下真是太少了。 一三三、若能一切隨他去,便是世間自在人。 一三四、希望你常對自己說,聞到了佛法,我是最幸福的人,除了這幸福外,再沒有別的了。 一三五、如果你能每天吶喊二十一遍「我用不著為這一點小事而煩惱」,你會發現,你心裡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力量,試試看,很管用的。 一三六、誠實的面對你內心的矛盾和污點,不要欺騙你自己。 一三七、因果不曾虧欠過我們什麼,所以請不要抱怨。 一三八、我們確實有如是的優點,但也要隱藏幾分,這個叫做涵養。 一三九、無事莫把閒話聊,是非往往閒話生。 一四0、大多數的人一輩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四一、太過於欣賞自己的人,不會去欣賞別人的優點。 一四二、活在別人的掌聲中,是禁不起考驗的人。 一四三、心是最大的騙子,別人能騙你一時,而它卻會騙你一輩子。 一四四、壞孩子,父母總是比較操心。所以對於罪業愈深重的眾生,我們更應該特別寬恕他憐愍他,而不應該遠離他捨棄他。 一四五、只要自覺心安,東西南北都好。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一四六、用平常心來生活,用慚愧心來待人,心來處事,用菩提心契佛心。 一四七、當你手中抓住一件東西不放時,你只能擁有這件東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機會選擇別的。人的心若死執自己的觀念,不肯放下, 那麼他的智慧也只能達到某種程度而已。 一四八、人家怕你,並不是一種福,人家欺你,並不是一種辱。 一四九、不是某人使我煩惱,而是我拿某人的言行來煩惱自己。 一五0、不要刻意去曲解別人的善意,你應當往好的地方想。 一五一、世上的事,不如己意者,那是當然的。 一五二、我的財富並不是因為我擁有很多,而是我要求的很少。 一五三、吃了就一定要拉,人一定要學會隨緣放下,否則就會?便秘。 一五四、常以為別人在注意你,或希望別人注意你的人,會生活的比較煩惱。 一五五、我能為你煮東西,但我不能為你吃東西。各人吃飯是各人飽,各人生死是個人了。 一五六、看輕別人很容易,要擺平自己卻很困難。 一五七、人類最大的錯誤,在於不敢承擔聖人的心。 一五八、你只管活你自己的,不必去介意別人的扭曲與是非。 一五九、如果你準備結婚的話,告訴你一句非常重要的哲學名言「你一定要忍耐包容對方的缺點,世界上沒有絕對幸福圓滿的婚姻,幸福只是來自於無限的容忍與互相尊重。」 一六0、如果你能夠平平安安的渡過一天,那就是一種福氣了。 多少人在今天已經見不到明天的太陽,多少人在今天已經成了殘廢,多少人在今天已經失去了自由,多少人在今天已經家破人亡。 一六一、是非和得失,要到最後的結果,才能評定。 一六二、你不必和因果爭吵,因果從來就不會誤人。你也不必和命運爭吵,命運它是最公平的審判官。 一六三、你有你的生命觀,我有我的生命觀,我不干涉你。只要我能,我就感化你。如果不能,那我就認命。 一六十四、你希望掌握永恆,那你必須控制現在。 一六五、惡口永遠不要出自於我們的口中,不管他有多壞,有多惡。你愈罵他,你的心就被污染了,你要想,他就是你的善知識。 一六六、當你明天開始生活的時候,有人跟你爭執,你就讓他贏,這個贏跟輸,都只是文字的觀念罷了。當你讓對方贏,你並沒有損失什麼。所謂的贏,他有贏到什麼?得到什麼?所謂的輸,你又輸到什麼?失去什麼? 一六七、我們大部份的生命都浪費在文字語言的捉摸上。 一六八、你不要常常覺得自己很委曲,你應該要想,他對我這樣已經很好了,這就是修行的功夫。 一六九、別人可以違背因果,別人可以害我們,打我們,譭謗我們。可是我們不能因此而憎恨別人,為什麼?我們一定要保有一顆完整的本性和一顆清淨的心。 一七0、與任何人接觸時,要常常問自己,我有什麼對他有用?使他得益。如果我不能以個人的道德、學問和修持的力量,來使人受益,就等於欠了一份債。 一七一、出家是一生一世的事,修行是多生多劫的事。 一七二、信佛,學佛,不是為自己,乃是為一切苦海中的眾生。 一七三、佛不渡無緣的人,不能渡的人,我們就把他當做菩薩來看。 一七四、如果一個人沒有苦難的感受,就不容易對他人給予同情。你要學救苦救難的精神,就得先受苦受難。 一七五、一般人在遇到對方的權勢大,財富大,氣力大,在無可奈何的情形之下而忍,這算什麼忍耐呢?真正的忍是,就算他欺負了你,對不住你,但他什麼都不及你,你有足夠的力量對付他,而你卻能容忍他,認為他的本性和我一樣,只是一時糊塗,或在惡劣的環境中受到熏染罷了,你不必與他計較,能在這樣的情況及心境之下容忍那才是真正的忍耐。 一七六、如果我們放眼從累生歷劫去看,那麼一切的眾生,誰不曾做過我的父母、兄弟姊妹、親戚眷屬?誰不曾做過我的仇敵冤家?如果說有恩,個個與我有恩;如果說有冤,個個與我有冤。這樣子我們還有什麼恩怨親疏之別呢?再就智慧愚笨來說,人人有聰明的時候,也有愚癡的時候,聰明的人可能變愚癡,愚癡的人也可能變聰明。最壞的人,也曾做過許多好事,而且不會永遠壞;好人也曾做過許多壞事,將來也不一定會好。如此我們反覆思索,所謂的冤親、賢愚,這許多差別的概念,自然就會漸漸淡了。這絕對不是混沌,也不是不知好壞,而是要將我們無始以來的偏私差別之見,以一視同仁的平等觀念罷了! 一七七、世界原本就不是屬於你,因此你用不著拋棄,要拋棄的是一切的執著。萬物皆為我所用,但非我所屬。 一七八、寧可自己去原諒別人,莫讓別人來原諒你。 一七九、當你用煩惱心來面對事物時,你會覺得一切都是業障,世界也會變得醜陋可恨。 一八0、欲為諸佛龍象,先做眾生馬牛。 一八一、雖然我們不能改變週遭的世界,我們就只好改變自己,用慈悲心和智慧心來面對這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