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乖麻麻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好文章 哈佛報告﹕讓下一代喘息還是累垮?

2005年07月17日
公開
2

哈佛報告﹕讓下一代喘息還是累垮? 2005-06-03 Page:1/1 謝謝非凡家的分享 2000年,一部“哈佛女孩劉亦婷—素質培養實紀”上市後,一度熱銷,成為許多家長的教子寶典。 當18歲的成都女孩劉亦婷被美國4所名牌大學--哈佛、哥倫比亞、威爾斯利學院、和蒙特豪裡尤 克學院--同時錄取,並獲得全額獎學金之後,劉亦婷的父母劉衛華、張欣武寫下了這本書,講述 被哈佛大學喻為具有“不尋常的優秀素質和綜合能力”的劉亦婷的培養過程。 書中指出,劉亦婷是跟隨“早期教育從0歲開始”、“15天大開始輸入詞匯”、“3-6歲全面開發心 智”、“小學階段:塑造靈魂+訓練技能”、“初中階段:努力保持航向”…等原則,才得以前進長春藤 名校,一圓哈佛夢。 劉亦婷家長透過該書與天下父母分享的秘訣還包括﹕捏冰一刻鐘,鍛煉忍耐力、培養藝術細胞,開 發創造潛能、說話數數都要快,訓練思維速度、買書專挑名著,熏陶審美情趣…等。 5年後,哈佛大學入學委員會卻以他們的觀察與經驗,發表一篇“讓下一代喘息還是累垮”(Time Out or Born Out for the Next generation)研究報告,建議父母與孩子試著放慢腳步,在累垮 前,給孩子們留一些呼吸的空間。 這個報告由哈佛大學入學委員William Fitzsimmons、Marlyn McGrath Lewis、Charles Ducey 聯合發表,文中談到﹐許多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壓力從搖籃期就已開始,滿檔的課外活動與才藝 課程、擠進錄取率低於哈佛大學的精英小學......一切的努力,只為了將來能給入學申請審核人員留 下深刻印象。 我們在這裡﹐將這篇報告的全文翻譯如下﹕ 作為大學入學委員會的成員,我們受理過現今的學生及他們父母的申請文件,從這樣的經驗中,我 們觀察到兩代之間存在許多差異。現在學生所面臨的壓力,無疑比上一代要大,“大學入學錄取通 知”即等同於通往成功的機會,這個想法儼然已經成為大多數學生的信念。 由於“名校”是造成此問題的原因之一,因此我們想要盡一切可能,幫助學生善用機會,避免累垮 (burn out)現象的出現,因為那將會阻撓學生實現各種潛力的可能性。 當然,驅使學生的綜合症狀中,大學入學錄取只是其中一項。20幾歲的“.com”富翁、運動員及流 行歌手的高薪、CEO們巨額的報酬等,都刺激著人們瘋狂地追尋這種光環,很多時候,學生和他 們的父母,都在向這些人不合理的高報酬看齊。 1)從搖籃期開始 最近報告紛紛顯示,人生的追逐與競賽自早期就開展,而且這種現象有日益誇張的趨勢。讓嬰兒沉 浸在古典音樂中,以提高他們精神力量的例子時有所聞,小孩被電腦和教育性的玩具淹沒,專家不 斷灌輸父母,他們的孩子若在3、4歲前,尚未跟隨特定的策略,就會開始落後並且毫無希望。 父母以上百、上千的酬勞聘用顧問,以協助仍在學步期的小孩,準備未來會面臨的各個重要面試。 顧問們觀察孩子的遊戲時間,因為遊戲的方式,對於未來能否進入所謂“對”(right)的幼兒園、幼稚 園、或重點學校,將產生決定性的影響;也唯有如此,日後想要進入“對”的高中、大學、研究所, 才能得到更多的保證。 這些顧問將教導孩子在面試時,如何保持目光接觸、如何展示領導才能和分享特質。根據統計,某 些幼稚園或文法學校的入學競爭,是超乎想像地激烈,其錄取率甚至低於哈佛大學。 一旦進入“對”的學校,學生將受到老師與家庭教師不懈地督促,學習與操練是日以繼夜、從早至 晚,壓力是永無止境,對於大部分的父母而言,他們擔心他們的孩子會被其他表現更優秀的同學甩 下。 體育、音樂、舞蹈、和其它消遣活動,在過去常被視為廣受歡迎的休閒方式及放鬆時間,但現在再 也不是如此,因為未來若想爭取大學獎學金或專業合約,孩子必須從小就展開訓練。專家授課、夏 令營、每週練習、比賽排程﹐這些消耗了孩子大部分的時間,暑假也成為從前才有的事。每天每年 的緊湊步調,讓孩子幾乎沒有時間得以純粹地當個孩子。 2)中學的快速軌道 到了中學時期,孩子的壓力更大。學生開始專精於某一項活動,甚至因此放棄對其他項目的追求, 他們以自己選擇的領域來定義自己,例如運動員、舞蹈員、音樂家等,他們的目標是讓自己的天賦 發揮得更加完美。 美國兒童科學會近日公佈了一項報告,指出過早專修某項運動,有可能導致生理和心理的傷害。不 要忘記在每個成功的老虎伍茲故事之外,還有不計其數的悲傷結果。一些學生花在專業科目上的時 間,與學校同樣的多,他們幾乎每天都要比賽或練習,因為週末有客場比賽,夏天與假期中,也有 全國性或國際性的賽程。這些專注於某項專業的運動員、音樂家、或舞蹈演員,甚至會因該專業是 某校的強項,而不惜離家千里去就讀,即使這所校的學術資源較弱。 然而學生面對的學業要求仍然嚴格,學生自中學階段,就必須接受家庭教師的訓練,以及準備SAT 考試;到了高中,SAT更成為許多學生的生活重心,夜晚和週末都不休息。“對”的SAT家庭教師, 一小時的費費高達數百元,暑期補習學校益變得越來越普遍。 3)追尋“對”的大學 大學申辦顧問已非新興行業,他們建議學生自中學起,就開始組織各式學業和課外活動的經歷,以 便日後進入好的大學。就最好的情況而言,這些諮詢建議可能幫助學生評量他們的天賦、目標,以 及作出一些可能改變學生未來生涯的路線修正;然而﹐從懷疑的角度去看,這樣的建議只是單一地 操縱學生,讓他們進行海外旅遊、社區服務或其它活動,以增加大學入學的論文內容和面試能力。 這些服務也許要價數萬美元。例如有一顧問最近宣佈的服務內容,整套收費約為29000元,而個 別指導、激發靈感、或論文溫習的課程,則必須另外計費,價格在1500元上下。這些諮詢服務將 會增加、而不是緩和來自學校、社區、和家庭生活的壓力。 我們認為獲取名校的入學許可,是導致這些壓力的元兇,但作為大學入學委員的我們也認識到,大 學只是到達到眾多目標的快車道之一。 進入所謂“對”的大學之後,“對”的研究生院以及“對”的工作則成為下一個目標,許多人認為這些成 果,將讓他們未來更有可能居住在“對”的社區,來扶養他們的下一代--一個可能必須跳躍過更高障 礙的世代。 盪漾的餘波 正在成長的這一代面對著快速的步調,有些人因而陷入痛苦情緒、酗酒、和其它自我破壞的行為。 中學和大學的心理諮詢服務不斷擴展,才足以應付快速增加的需求,我們也常聽到,即使是最成功 的學生,他們在獲得所有獎項和榮譽之後,仍然回頭懷疑這一切是否值得。 許多正值30幾和40幾歲的專業人士--如醫師、律師、學者、企業人士等--認為,自己選擇了現在 的專業,僅是因為別人的期望,也有人說﹐自己純粹就是隨波逐流的,從未停下來思考過﹐是否真 正熱愛這份工作。他們覺得自己錯過了青年時期,他們從未活在當下,總在不停追求某一不清晰的 未來目標。 早期的補救 我們該如何補救這些問題?很幸運地,年輕世代生活在如此快速的軌道上,他們自己也不斷思考各 種途徑,試圖減輕壓力和預防累垮現象。透過大學申請的解疑和面試、與現行大學生的諮詢和對 話、以及會同畢業校友的討論,許多人已察覺到“喘息”(time out)的價值,它的形式包含很多種, 可能是短時間的,也可能持續一年或以上;可能是有計畫的,也可能是無特定方式的;可能和事 業、學業有關,也可能僅是個人所追求的做法。 基本而言,這是一個退一步反思的時段,當人們自長期的壓力和期望中抽離出來,才有機會思考各 種個人價值、目標、和觀點,獲取生活所需經驗。 下面是一些高中學生提供的建議: 1、無論在假期中、週末裡、或是日常的進餐時間,家庭該偶而採取“喘息”做法,不管用何種方式 進行皆可。家庭生活的緊張度,已經因父母壓力日增的工作中而高漲。現今的父母、同時也是趕上 第一波“快車道”童年的人,現在卻經常為了他們能給孩子的時間太少而困擾。 2、把夏天找回來。夏天不需要被密集的活動如暑期學校、旅行計畫、或運動陣營給完全消耗掉, 這些活動原本是相當美妙的,若能以自己的節奏去進行,將會使人更佳愉快,也會對人更有助益。 而暑期工作也許可提供學生認識不同背景、不同年齡、不同經驗的人,但這能否提供一個心理暫停 期,能否為未來的可能性開一扇窗口,仍然有待商榷。事實上,學生在面對新的學年之前,需要更 多的自由時間去反思、創造、和匯集力量。 3、選擇一所高中或大學,不要單單根據它們“名牌”或聲譽,而要考慮它是否最為適合。一所步幅 較緩慢的學校,或一個較特殊的學術重點,從長遠來看,對於某些學生可能更為有利。 善用高中的最後一年 高中的最後一年,正意味著特別的挑戰和機會。最近美國教育部宣佈了一個“高年級委員會”,指出 高中的最後一年,是許多人正在失去、且必須尋回的機會。許多人發現高中最後一年,是他們人生 中最緊張的一年,更嚴苛的課程、要求更多責任的課外活動、申請大學和入學考試所帶來的額外負 擔等,都讓學生的壓力到達空前絕後。 學生在申請大學的巨大的壓力中,他們和家人對於這特殊的壓力的共同點,就是希望盡快知道申請 結果。 早期決定(Early Decision,學生在11月1日前申請,且若在11月中旬獲得入取,需同意就讀)、早 期行動(Early Action,同樣的申請期限,但允許學生入取後,仍可申請其它大學)成為近年來日益 普遍的方案,部分原因是被錄取的學生將可及早自壓力中解脫,無須等到正規的春季放榜時期。 儘管有些人認為不要太早申請大學,因為在高中最後一年,可以獲得更豐富的大學資訊,但許多通 過早期決定方案的學生仍表示,從高中就曾不停止的壓力中解放出來,這讓他們覺得感恩。他們利 用高中最後一年以及夏天的時期,重新發現自己在學術和課餘方面的興趣,他們首次嘗試為了自 己、而非為了成績而追求新事物。他們說,這段期間是自童年以來,第一個讓自己得以喘息的機 會。 為了幫助其高年級生從高中過渡到大學,目前有些學校已稍加減輕課程要求,或以社區服務、研究 計畫、實習等方式,幫助他們探索未來的職業。此外,大專院校亦可對這些高中生提供協助,讓他 們知道大學並不單以學生在高中所累積的學分,來判斷他們的表現和優劣。 我們發現,無論學生採取的方式為何,越能舒緩壓力並且善加使用高中最後一年的人,當他們到達 大學時,他們比別人作了更好的準備,也更懂得如何利用大學的第一年。 在進入大學之前休息一年 或許將進入大學的時間延緩一年,是最直得推薦的“喘息”形式。近30年來,哈佛大學不斷推薦學 生考慮此一選擇,我們也在錄取信函中,明確地提出這項建議;另外,當所有課程都已額滿之後, 我們還提供卓著的申請者來年進入哈佛的機會。因此﹐在正常的情況下,哈佛大學每年約有50到 70名學生將入學時間延至下學年。 暫緩入學的提議帶來很正面的結果。哈佛學生在學生報“緋紅色”中寫道,“可貴的經驗讓延後入學 的人,想要建議所有的哈佛學生,都應該考慮這個選擇。”實際上,哈佛大約有20%的學生在畢業 前某個時間點上,採取“喘息”做法,而哈佛高達97%的整體畢業率,成為全美之冠,或許部分原因 正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休息過一陣子。 哈佛的學生報紙還提到,進入哈佛之前的一年空檔中,有個學生遊訪了南美洲的滑冰公司,隨後則 去俄國旅遊;另一個被採訪的學生則表示,他首先在一個正快速成長的電子商務公司工作,其後他 花了6個月,背著背包在歐洲旅行。 一年“喘息”期的多樣選擇 2004屆的哈佛學生利用“喘息”期參與的活動包含:戲曲、花樣滑冰、醫療保健、歷史礦藏、醫 療、農場集居生活、語言研究、礦物學研究、傳教士工作、音樂、非盈利組織、孤兒院、總統競 選、重建學校、特殊需求義工、體育、打鼓、講故事、學生政治、搖擺舞蹈、或寫作等。 地點涵蓋:伯利茲、巴西、中國、哥斯大黎加、丹麥、厄瓜多爾、法國、德國、瓜地馬拉、洪都拉 斯、印度、愛爾蘭、以色列、義大利、蒙古、尼泊爾、菲律賓、斯堪的那維亞、蘇格蘭、西班牙、 瑞士、臺灣、泰國、烏拉圭、美國或津巴布韋。 許多學生將這一年畫分成工作、旅行、或研究等數個階段,當然並非所有人都能負擔旅遊活動,因 此也有些人加入軍隊、參加國內的服務活動,有些則留在家鄉,他們工作、進修、閱讀一些從來沒 有時間可以看完的書籍,甚至開始動筆,寫部“偉大的美國小說”,還有人利用這段時間,與家人建 立密切的聯繫,因為他們在高中歲月的忙碌步調中,不覺中已與父母、祖父母越來越遠。 學生對空檔期的反應 哈佛學生選擇延緩一年入學,就如同英國學生也有所謂的“間斷年”(gap year),有些國家則有年數 不等的兵役制,不管學生為何暫緩學習,也無論他們在這段時間中作了什麼,體驗過的學生都給予 這段時間極高的評價。有些人說,這一年是他們人生的轉戾點,更多的人則認為,這一年的價值是 無法測量的,許多好處將在未來持續顯現。很多學生來到大學後,對於他們的學術計劃、課餘興 趣、想透過大學所得到的無形價值、以及未來志業的可能性等,都因為一年的空檔期,有了全新的 觀點。他們堅定地認為,若再給他們一次機會,他們還是會這麼做。 然而,在學習的途中暫緩一年,可能讓許多學生和父母感到擔心。學生經常想跟隨朋友,走更安全 和更熟悉的道路;父母則擔心,他們的兒子或女兒將因此而脫離軌道,也許就再也不會進入校園, 兩者都憂心,這一年可能導致學生落後,或丟失他們的學習技能。不過高中顧問、大學行政人員、 和其他協助學生延緩入學的人,都保證這樣做的好處將勝過風險。 我們也發現,有些學生獲得哈佛或其它大學的錄取,是因為他們利用這一年的時間,完成了某項特 殊的事情。沒人應該為了獲取某大學的入學許可,而花費一整年的時間準備,用這時間做些別的 事,並不會降低一個人的競爭力。 達到平衡 本文的焦點在於如何為現今的世代紓解壓力,同時,我們也應該注意到,多數學生將壓力應付得很 好。這是個卓越的時代,其機會是上一代或其他地區的人不能想像的,例如大學透過各種渠道,吸 收了有天賦的學生,讓各種經濟背景的孩子都有機會;獎助學金則幫助傑出的孩子一圓大學夢,這 在過去幾乎不可能實現。美國知名大專院校的畢業率都維持在高點,學生亦對他們的大學經驗表示 滿意。 我們必須記得,進入高等教育的人,在現今世界上仍算是幸運的少數,那些享受特權的幸運者,有 責任使用他們的天分,為未來的世代提供更多機會。到目前為止,多數大學生都成功地應付他們所 面對的強大挑戰,但他們也不斷提醒我們,新世界的經濟與激烈的競爭,將會帶給所有人更高的標 準,最近的畢業 值得注意的是,一個人的非凡成就,並非得自於與他人之比較,而是一種配合自己獨有的節奏、是 無法被任何標準測量的事物。 因此,問題經常發生在好意的父母受到誤導,而設法鑄造孩子成為他們所重視的成功形象,孩子們 則經常是具有可塑性的,他們總是在自己有能力作決定之前,就參加父母安排的學習和訓練。但矛 盾因而出現,因為欲真正地通往成功之路,應是做一個完整的自己,並以自己定義的領域與方式去 實現。 當孩子承受眾多壓力,當孩子的生活不斷地被嚴格訓練所填充,這可能會延遲孩子找尋自我、以自 己的方式實現成功的意涵。我們都有權利去欽佩麥克喬丹或馬友友的成就,同時也應在我們自己的 領域和路子中,以更適當的方式成就自我:如發現原始人類的骨頭,改變人們對古生物學的想法、 或做些爵士樂的曲子、或追蹤羅馬氏族的興衰..... 此外,我們發現﹐重新定義成功的目標後,父母和學生皆能從中受益。若不斷追求他人的目標,累 垮(burn out)將是不可避免的結果,反之,“喘息”(time out)則有助於發現自己的熱情。 事實顯示,今天成長的這一代與過去相當不同。一些學生和家庭正處在狂熱的步調中,一些人則是 也許能夠應付壓力,卻較少享受他們所想要的生活,即使是做得相當好的人,在今日的超競爭風景 中,亦是設法要跟上許多越來越不切實際的期望。 關於如何面對挑戰,學生自己就有能力為自己提供建議。這是由於自生命的早期,他們就面臨許多 障礙,這一代普遍較為成熟、老練,並且懂得以最佳的準備,面對21世紀的要求,他們在童年就 學會怎麼應付勝利和失敗,怎麼面對大人與同儕所給予的各種要求。我們相信在壓力的生活中暫停 一會兒,許多人將因此受益。我們也希望,在“累垮”成為這個世代的標誌之前,他們能夠先採取某 種形式的“喘息”。

認真考慮

2005年07月08日
公開
4

謝謝瓶子特地來通知 乖拔說以後參加活動要 認真考慮 所以這讓乖拔參考和決定唷 乖麻猜八成沒興趣 首先--地點京華城...被嫌難停車 第二--是寰宇..等單位辦的 報名比賽~^^ ★【台北】京華寶寶十項全能競技賽&媽咪寶貝雜誌五週年慶★ 活動時間:2005年7月23日(六)&7月24日(日)14:00∼17:00 活動地點:京華城5F童星球 中央手扶梯舞台區(臺北市八德路四段138號5F) 1.蝸牛(爬行)組:年齡7~9個月(限93/10/23∼93/12/23間出生)小寶寶 2.螃蟹(學步)組:年齡9~12個月(限93/7/23∼93/10/23間出生)大寶寶 3.小熊(推球)組:年齡1~2歲(限92/7/24~93/7/24間出生)寶寶 4.螞蟻(搬運)組:年齡2~3歲(限91/7/24~92/7/24間出生)寶寶 報名方式: 1.憑童星卡或5F童星球當日不限金額之消費發票或至婦幼網站下載報名表,以及寶寶健保手冊可至京華城5F BI-BO服務站報名。 2.每名寶寶限報乙組,恕不得重複或跨組報名,名額有限,額滿為止。 合作單位:婦幼多媒體事業集團、寰宇家庭、麗嬰房、Baby City、chicco ◎上述活動洽詢方式:親洽5F BI-BO服務站或洽02-3762-1888◎ ◆京華寶寶十項全能競技賽報名表◆ ★【台北】京華城『爹地喜歡嗎?寶寶搬給你』★ 慶祝88節,童星球巴結老爸大放送!寶寶搬禮活動大募集,集合老爸喜歡的百樣商品,限時內寶寶能搬幾樣, 就送幾樣給爹地。現場還有時代摩登奶爸大考驗,凡通過考驗的爹地即可獲贈精美贈品。 活動時間:2005年8月6日(六)下午2:00~4:00 活動地點:京華城5F童星球(臺北市八德路四段138號5F) 報名資格:一歲至二歲會走路的寶寶(92/08/06∼93/08/06) 報名方式:憑童星卡或5F童星球不限金額之消費發票訂戶或至婦幼網站下載報名表,可至京華城5F BI-BO服務站報名。 ◎上述活動洽詢方式:親洽5F BI-BO服務站或洽02-3762-1888